美章网 精品范文 扶贫产品认定工作计划范文

扶贫产品认定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扶贫产品认定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扶贫产品认定工作计划

第1篇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依托天然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坚持走“生态、特色、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优质水稻、草食畜禽(高品质养殖)、高效蔬菜、休闲农业等四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果业、茶叶、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农业生产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县先后获得“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科技示范园”称号。目前,有农业产业化企业1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0家,各类特色产业基地378个,良好的农业家底,为我县发展产业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科学谋划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大力推行“五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秋雪蜜桃、赣南脐橙、马家柚、高效蔬菜为主的“五个千亩”产业扶贫项目,今年投入900余万元扩大种植面积,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达11000余亩(其中:秋雪蜜桃4850亩,脐橙1447亩,马家柚1530亩,安福蚕子1545亩,茶叶872亩,高效蔬菜700亩)。项目已带动1100余户贫困户入股,基地产生效益后可获取股金分红;为300余户贫困户提供就业,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110余户贫困户获得土地流转收益,户均年增收300余元。预计“五个千亩”全面进入丰产期后,利润的50%将纳入县扶贫基金,为攻坚期后有致贫风险的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贫困户后续收益有保障。

(二)不断壮大带贫经营主体队伍。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入脱贫攻坚队伍,支持“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合作模式,目前,全县带贫新型经营主体共计204个(其中:龙头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家庭农场2家,农业致富带头人143人)。为激励带贫主体积极性,对带贫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相应奖补,2020年共计奖补11家带贫主体,发放奖补资金20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基地带动共计带动10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达5000元以上。在脱贫攻坚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帮扶主体,例如一村食品、大富乳业、、林耀农业、江莲实业共5家企业成功获批为“农业产业化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荣誉称号。

(三)合理制定产业奖补政策。为进一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快速增收,通过对全县各乡镇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结合实际制定产业奖补政策扶持自主发展产业贫困户(具体奖补类别标准:种植业:蔬菜1000元/亩,果业1000元/亩,中药材500元/亩,水稻300元/亩,油菜500元/亩;养殖业:羊100元/头,牛500元/头,鸡、鸭20羽以上的每只补10元,鹅10羽以上的每只补20元,蜜蜂200元/箱,水产养殖500元/亩)。2020年共计发放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奖补资金300余万元,惠及2034户贫困户,户均奖补1400余元。

(四)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一是下发了《关于举办2020年县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的通知》,成功举办3期,共计143人参加,涌现了韩纯、徐德纯等典型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二是制定印发《2020年县产业扶贫培训工作计划》,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需求针对性开展优质稻、蔬菜、瓜果等产业培训12期,累计培训贫困户达802人。三是借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近三年全县共计培育1093名新型职业农民,其中贫困户70人。

(五)建立健全项目监管机制。一是实行领导班子挂点乡镇制度,分成9个小组对全县历年产业扶贫项目进行摸底督查,采取项目基地现场实地查看、翻阅项目台账、询问项目负责人等方式掌握产业扶贫项目目前运转情况、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受益情况等。针对存在问题的项目下发督办单要求乡镇立即整改,完善项目台账,确保项目程序到位,贫困户受益有保障。二是对产业扶贫项目开展绩效目标考评,切实追踪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2016年-2019年的所有产业扶贫项目开展资产清查工作,保障项目资金发挥扶贫效益,确保贫困户受益。

(六)借助消费扶贫打造品牌效益。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做好扶贫产品认定工作,截至目前第一批认定了11家企业、20个农产品为消费扶贫产品,第二批认定扶贫企业产品47家,第三批认定扶贫企业产品8家。大力推进扶贫产品进机关、进企业,建立了县消费扶贫生活馆和消费扶贫网,组织全县10余家农业企业的30余款产品参与产业扶贫直播,组织扶贫企业、合作社参加省市扶贫产品展销活动3次,全县累计线上购买扶贫产品金额达600余万元。

(七)应对疫情灾情迅速出击。出台了《应对肺炎疫情影响做好当前产业扶贫工作的五条措施》,第一时间深入各大农业扶贫基地进行摸排调查,发放疫情告知书300余份,联合有关部门及乡镇按照上级要求有序推进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做好复工复产及落实日常防控工作,并开设绿色通道为14家扶贫经营主体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确保了产业扶贫基地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复工复产。积极推进“六进”活动购买滞销农产品,最大程度降低疫情期间农产品销售影响。联系银行开展多品种的放贷活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八)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到位。根据县级整改方案,主动认领了15个整改问题,24条整改措施,并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按照时间节点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工作,建立了整改台账,将长期坚持的措施列入整改工作动态更新,确保整改切实到位。

三、主要典型经验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各种帮扶模式,梳理了一批扶贫亮点,如:银河镇伍玖诚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以“统一服务对象、统一提供菌种、菌棒、芦笋苗、统一栽培技术、统一销售,统一扶持方式”的“五统一”管理方式,引导周边65户贫困户参与到公司的生产活动,带动贫困户增收超2.5万元,实现企业、贫困户利益共享。镇禽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依托政府平台,按照“三送三保三有”(即:送种苗、保脱贫、有门路;送技术、保质量、有发展;送销路、保收入、有成效)模式进行产业扶贫,为贫困户送鸡苗、送技术、送销路,逐步形成统一购买鸡苗、统一购买饲料、统一进行技术服务、统一禽蛋销售、统一协调资金的“五统一”发展格局,带动530余户农户从事蛋禽生产经营,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实现公司、农户、社会“三赢”。通过这些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扶贫开发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摸清产业扶贫底数,准确掌握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情况及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情况,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进一步强化技术保障,加大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专业人员挂点指导产业发展活动,为产业基地、贫困户提供“点对点”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水平。

第2篇

按照县委办通知要求,现将分管联系部门2008年工作重点及项目计划实施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农业生产工作

2008年我县农业生产计划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6.81万亩。其中:粮豆计划种植75.2万亩,总产量计划完成18130万公斤,比2007年实绩17601.2万公斤增528.8万公斤,增长3%(其中小春粮豆计划25万亩,产量计划1960万公斤,大春计划50.2万亩,总产16170万公斤),经济作物计划种植42.15万亩(其中:辣椒计划25万亩,产量2750万公斤。花生计划5.5万亩,产量565万公斤。蔬菜计划10万亩,产量15000万公斤),其它经济作物计划种植0.45万亩。为完成上述工作任务,我县一是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进品质的前提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地产出率,积极推广间、套、混种等粮食熟制制度改革技术,加大小春粮食生产和冬农开发力度;三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粮食生产,扩大优质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品种档次,增加优质粮食比例;四是加强油料和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五是组织实施好3个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即:1.大力实施好5000亩辣椒优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涉及维摩、江那、干河3个乡镇,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0万元,已全部到位。财政需扶持种苗补助费15万元,水利设施补助90万元,科技培训5万元。项目完成后,可在3个乡镇发展种植辣椒5000亩,带动种植辣椒农户1600户5400人。2.大力组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项目:该项目主要是计划在全县11个乡(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116万亩,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三大类进行申报认定。其中: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推进认定面积52.8万亩,作物包括水果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蔬菜类;畜牧业(各类草饲料场)认定面积61.6万亩,产品包括牛、羊、猪等;渔业认定水面1.6万亩。项目资金30万元,其中环境评价18万元(省级收费)。项目建成后,可使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3.认真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该项目涉及全县11个乡镇,实施推广面积42万亩,最终达到使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使施用配方肥料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并通过建立核心样板1.53万亩,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5元以上,项目区总节本增效达1050万元以上。同时,计划在每个乡(镇)建立3个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测点。其中:确定5个国家级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测点,并计划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00万元。

二、畜牧兽医工作

2008年的畜牧兽医工作一是抓好畜禽计划防疫工作。通过实施计划使全县畜禽免疫密度:“w”、“d”病防疫注射密度达到100%,猪瘟防疫密度达到100%,鸡新城疫免疫密度达到95%,猪蓝耳病防疫注射密度达到100%,猪耳标佩戴率达到100%,猪、牛、羊、禽疫病死亡率控制在3%、1.5%、2%、6%以内。二是抓好肉食品检疫工作,全年肉食品检疫猪计划达到7.5万头。三是抓好良种推广工作。重点抓好牛冻精改良8200头(其中:黄牛冻精改良5300头,水牛冻精改良2900头)和猪人工授精配种3.79万(窝)。四是抓好饲草饲料技术推广工作。计划推广农田地种草19500亩,推广青贮饲料5万吨,推广氨化饲料3.4万吨和浓缩料4500吨。五是抓好“技术、资金、物资配套承包服务”扶持重点户、专业户11200户畜禽生产工作,并计划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投入生产扶持资金1000万元。六是计划实施厩舍改造项目农户6000户(其中:猪舍3000户、牛舍2000户、羊舍1000户)。七是组织开展畜禽疾病药敏试验、将军、天香牧草引种种植、杂交牛短期育肥、三元杂商品猪生产性能测定、阉鸡饲养等试验工作。八是抓好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政策的落实和铳卡、民康、稼依生猪产业协会、宏民、阿猛新桥、大克底、吉岗、砚山饲料站规模养殖场(小区)扶持项目的实施建设工作。九是支持和协调天圣牧业公司做好黑巴草场的开发与利用,完成种草10000亩,新建牛羊舍1000平方米,养牛400头、养羊700只的工作计划。

三、水务管理工作

2008年我县水利建设重点项目包括红舍克水库除险加固及干支渠防渗工程,2006年、2007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平远大型灌区2007年项目和丰收水库干支渠防渗工程,尼龙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平远小舍姑现代烟草农业水源工程,土锅寨小型农田水利示范工程项目共九个项目,全部工程计划总投资4571.02万元,实际到位2904.7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322.7万元,省级525万元,县级57万元),缺口资金1666.32万元,需县级配套资金1666.32万元。下一步我县一是抓好红舍克水库除险加固及干支渠防渗工程。该工程批准概算投资119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796万元,省级配套199万元,州县配套199万元),实际到位资金995万元。工程已于2007年12月17日开工,目前完成开挖土石方6000m3,c20砼180m3,灌浆钻孔进尺600m,坝体灌浆400m,完成投资50万元。红舍克水库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内容为7km渠道衬砌,批准概算投资25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10万元。工程于2007年12月17日开工,目前完成土方开挖4008m3,浇筑砼1594.4m3,钢筋0.7t,防渗长度2km,完成投资60万元。二是抓好砚山县2006年第二批、第三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该项目工程总投资294.89万元(其中:中央国债193.58万元,省级配套29.85万元,地方配套71.46万元),现已到位208.64万元(其中:中央国债192.64万元,省级16万元)。工程已于2007年3月动工,目前共建成提水工程1件,自流引水工程1件,小水窖477口,完成投资194万元,解决0.4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第二批饮水安全项目涉及者腊、干河两个乡政府所在地饮水安全问题,计划新建提水工程和自流引水工程各1件,工程概算投资161.4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103.88万元,省级配套16.05万元,州县及群众自筹41.51万元)。现已到位资金119万元(其中:中央113万元,省级16万元)。工程已于2007年3月12日完成施工招标,3月19日开工建设,目前干河饮水安全工程已完工,完成饮水水源小坝修复1座,新增蓄水能力4万m3,完成投资52万元,解决1400人饮水不安全问题;者腊饮水安全工程完成主管道安装2.8km,新建400m3蓄水池1个及抽水机房建设,完成投资60万元。第三批农村饮水项目计划解决江那、干河、八嘎、阿舍、盘龙、阿基六个乡镇24个村小组3450人1400头大牲畜饮水不安全问题,设计新建迤勒提水工程一处,小水窖537口,工程总投资133.4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补助89.7万元,省级配套13.8万元,地方配套29.95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89.64万元(中央资金)。共动工538件,完工478件(其中:提水工程1件,小水窖477件,解决3177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三是抓好平远大型灌区2007年度建设项目及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项目。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以(发改投资〔2007〕1291号)文件下达平远大型灌区2007年度资金750万元(其中:中央500万元,地方配套250万元)。计划完成浪木桥水库、尼龙拱水库、渔泽坡水库共3条渠道17.64km渠道配套,目前正在做施工招标准备工作。项目计划对丰收水库中干渠12.5km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其中:改造渠道8.84km,新建延长3.66km)。工程概算总投资459.9万元,投资资金为申请省级补助180万元,地方配套279.9万元,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工作。四是做好尼龙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该工程计划总投资513.74万元。目前中央和省已一次性补助400万元,工程计划于2008年2月25日进行公开招标。五是做好平远小舍姑现代烟草农业水源工程项目。该项目工程预算总投资241万元(其中:州级借款133万元,州水务局51万元,县级57万元,到位57万元为县级资金)。项目已于2008年2月3日完成招投标工作,目前正在建设当中。六是土锅寨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项目。该项目工程预算总投资371.19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00万元,省级财政20万元)。工程于2007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渠道防渗处理4.8km,土锅寨自来水改造完成水池浇筑,完成投资90万元。

二、扶贫开发工作

2008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一是计划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67个。(其中:省重点扶持村60个,上海对口帮扶村7个,计划总投资3052.68万元)。资金来源为省级财政投入900万元,上海对口帮扶投入270万元,部门整合92.92万元,群众自筹和以劳抵资1789.76万元。规划项目包括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组织及文明等。二是组织和实施好易地搬迁工作。2008年计划实施易地搬迁项目2个,即干河乡小鱼塘村向阳村、阿猛镇独树凹中寨坝、项目涉及163户、708人,计划总投资575.7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54万元,群众自筹和以劳抵资221.73万元),目前正在组织搬迁选点、方案制定、宣传发动等前期工作。三是抓好产业化扶贫项目的筛选及上报工作。2008年我县计划上报产业化扶贫项目5个,即:5000亩朝天椒科技扶贫项目、10000亩蚕桑科技扶贫项目、10000亩脱毒马铃薯科技扶贫项目、5000亩优质番茄科技扶贫项目和5000亩小米椒科技扶贫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材料上报等工作、并已通过州级认证评审,待州报省审批后即可组织实施。最后是协调好农行、劳动保障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好3000万元小额信贷和10000人的劳务输出工作。

第3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token”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人社局帮扶某村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自帮扶太阳乡船仓村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和统一部署,遵循“任务不打折扣、关键环节落实到位”的工作要求,立足人社部门工作职能,扎实开展好脱贫攻坚“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各项工作。

一、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太阳乡船仓村共有603户2089人,28个村民组。现全村实有建档立卡155户511人(动态调整后)。2014年脱贫12户38人,2015年脱贫23户75人,2016年脱贫40户137人,2017年脱贫38户137人,2018年脱贫35户119人,2019年脱贫12户18人。2018年实现整村出列,2019年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0%。

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4.045万元,其中:光伏电站项目分红6.925万元,观音岩电站入股分红6万元,观音岩电站资源收益分红15万元,船仓花乡客栈出租4万元,船仓花乡客栈项目收益1.68万元,船仓花乡客栈绿色减贫项目1.6万元,安徽雾顶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分红2万元,公益林管护费0.777元,郑家湾电站水面出租3万元,邮乐购收农副产品销售利润3.8万元,船仓村阳康公司收农副产品销售利润0.518万元,船仓村阳康公司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8.745万元。

二、“双包”工作开展情况

1、认真落实全县选派帮扶干部工作会议精神,自2014年10月开始,先后选派两位同志驻村,协助乡、村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和扶贫措施,协助帮扶单位开展各项“双包”工作。

2、抓好干部包户扶贫工作机制,现配备25名帮扶干部,对21个村民组34户115人(低保贫困户20户64人,一般贫困户14户51人)开展结对帮扶,现已全部实现脱贫。其中:2016年脱贫9户31人(低保贫困户3户10人,一般贫困户6户21人);2017年脱贫12户39人(低保贫困户5户13人,一般贫困户7户26人);2018年脱贫12户42人(低保贫困户11户38人,一般贫困户1户4人);2019年脱贫1户3人(低保贫困户)。

帮扶干部严格按要求入户开展帮扶,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注重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摆脱“等靠要”思想,由贫困户被动脱贫,变贫困户主动致富。每年每户都给予500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还为28户帮扶对象争取99余万元贷款,以此来鼓励他们结合实际自主发展产业,同时帮助代销售黑毛猪、土鸡、蜂蜜等农特产品,年人均收入得到稳定增加。

3、2020年局党组高度重视单位“双包”工作,多次召开党组会,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理清思路,研究解决方案,年初制定年度脱贫工作计划,年末认真总结经验。局主要领导或分管扶贫领导先后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4次,分别为: 3月12日、6月11日、8月5日、11月13日。在村与乡村、驻村工作队共同研究村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困难并给出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到户实地查看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制定脱贫措施,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找准能够确保稳定脱贫的致富之路。

4、实施积极的就业脱贫政策,推动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全村155户贫困家庭中有135户家庭贫困户都实现了就业,就业率87.1%。充分发挥就业扶贫驿站“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作用,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等一系列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开展免费技能脱贫培训1期,累计培训14人次,12人通过考核后取得证书,每人补助480元;开展现场招聘活动2次,发放招聘信息近400份;发放交通补贴55人,补助2.75万元;建设扶贫车间一个,现吸纳6名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认定就业扶贫基地一家,现吸纳11个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每人每月除发放工资外补助300元。

5、“宣传+引导”,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积极宣传引导贫困人口主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充分发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四不出村”项目作用,让群众参保登记不用出村、个人缴费不用出村、权益查询不用出村、待遇领取不用出村,大大便利了村民们的参保及日常生活。

6、在村建设“霍山县太阳乡船仓村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进一步提升了村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和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城乡就业、失业登记管理、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劳动监察投诉处理、劳动争议调解等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业务。

7、积极帮助贫困村发展稳定增收产业项目两个:船仓村茶厂和船仓村农产品展示中心,目前两个项目都已完成场地规划、图纸设计和项目预算。预计明年项目完成并实现收益。

8、协助解决花乡客栈客房提升项目。将客栈三层5间客房精装,提升住宿条件,项目投资30万元,现已投入运营,2020年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

9、根据贫困户和村的实际困难,2020年共计拨付6万元到贫困村。其中3万元用于乡村脱贫攻坚工作,3万元在村建设“霍山县太阳乡船仓村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项目。

三、积极帮助帮扶村克服疫情灾情影响情况

2020年船仓村遭受疫情和连续暴雨双重灾害。抗疫期间,驻村工作人员协助村里,坚持抗疫严防死守和宣传政策到位,未出现疫情和舆情;水灾期间,除驻村人员,另从局里派驻两名干部进村,协助排查处理塌方点、道路损毁等21处,保证了主要道路畅通,转移受灾群众28户73人。

为克服疫情、水灾的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协助村开展以下工作:

1、开展就业帮扶。一是帮助贫困群众外出就业,为方便群众办理外出务工,开具健康证明205份;二是及时统计因疫情影响就业人员名单,建立就业台账;三是组织县乡现场招聘活动2次,发放招聘信息近400份;四是积极设立开发公益性岗位31个,帮助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人员。现全村155户贫困家庭中有135户家庭230人都实现了就业,户就业率87.1%。

2、开展产业帮扶。一是积极鼓励在家人员发展产业,给64户发放免费茶苗25.56万棵,给予每户产业发展资金500元;二是及时统计水灾受灾情况,发放免费蔬菜种子176袋、化肥109袋,帮助群众补种自救;三是帮助6农户申报“深贫保”保险,帮助缓解损失。

3、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全村遭受水毁路段达7处,现所有水毁工程全部修复完成。有两户房屋(汪正文、怀远)在水灾中被泥石流冲毁,现已及时落实政策,帮助他们完成了重建。

四、2021年帮扶工作计划

2021年,我局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

一是继续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按照中央脱贫脱贫不摘责任、脱贫不摘政策、脱贫不摘帮扶、脱贫不摘监管的精神,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继续将各项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加强“智志”双扶,局领导班子加强到村进开展扶贫调研,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道,共同谋划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局各帮扶责任人要继续按照规定进行走访帮扶工作,切实为贫困家庭排忧解难。

二是积极发挥本局职能优势,在“促就业、强保障、增收入”方面继续努力,实现脱贫户“脱得掉,稳得住”,牢牢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以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来促进扶贫车间、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作用,促进贫困户外出转移就业,促进贫困户自主创业等;以更加优质、热情、便捷的服务模式构筑好社会保障安全网,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为稳定脱贫和村级建设添砖加瓦,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