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启蒙性。

初中美术教育是美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美感的培养起着诱发和启蒙的作用。美术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艺术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没有边际,学生不可能通过几年的美术课的学习,就达到至高点。初中美术教育对整个美的教育来说,只是一个起点。初中美术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通过几年的美术教育,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辨别美与丑的能力,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创造性。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还要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初中美术教育虽然是美育的初始阶段,但也应时刻牢记这一使命。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对新课标认识不足,忽视美术的重要性。

新课标在课程的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比原有课程有了更大的改进,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师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或已经意识到这一改变,却囿于各种因素,无法真正实施。他们或在课堂上放任学生自流,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或只草草讲述几句,连简单的示范也忽略不做,或因循守旧,仍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学生是否理解。除此之外,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疲于应付升学考试,往往把美术作为副科对待,师生缺乏对美术重要性的认识,一周一节的美术课还经常被其它所谓主课挤掉,导致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名存实亡的现状。

(二)教学投入匮乏,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基于上述师生对美术的定位,美术课除了简单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几个石膏像以外,再无其它教学设备可以利用。另一方面,美术教师对教学努力钻研不够,也是导致教学资源的匮乏原因之一。如,对农村学校而言,其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剪纸、泥塑、编织等工艺,都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资源,都可纳入美术教学课堂加以利用,而我们在农村学校美术课堂上很少看到这些令人振奋又闪光的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单调,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教师具有绝对的主动权,他们想上什么就上什么,随意安排教学内容。甚至部分教师想当然地认为美术教育就是绘画,他们注重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而缺乏理论和欣赏水平的培养,久而久之,将美术教育与绘画等同起来,越来越远离美术教育的目的。此外,大多农村初中学校,都没有很好地给美术教师提供一个进修、交流的机会,导致部分教师固步自封,原地踏步,很难接近美术教育的前沿阵地,很难圆满地完成美术学科交予他们的任务。

三、加强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美术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尽力克服一切困难,为初中学校配足配齐美术教师,实在存在困难的,可以通过进修、培训等方法培养一批合格的美术老师,承担美术教学。另外,严禁其它科目占用美术课的现象,确保一周一节的美术课上得保质保量。同时,出台必要的政策,督促学校及科任教师上好美术课,以避免美术教育随遇而安的现象再次上演。

(二)加大美术教学设备投入。

各学校应切实负起美术教育的责任,加大美术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设备,适时邀请美术大家走进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的魅力,争取让美术课成为学生美育培养的基地。

(三)深入挖掘乡村素材。

学校和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挖掘身边的素材,为我所用,通过民间剪纸、刺绣、编织等技术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自己去感悟美、认识美,进而自己去创造美。

(四)强化学生审美教育。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美术师资力量的缺乏

高中学习在所有人的眼里几乎还是上大学的唯一直通车,而那些必考的科目学校都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变着法的进行各类模拟考试,而在这些目标要求之下,学校是多方挖掘优秀教师。随着教师工资和社会地位的逐步下滑,很多优秀教师都走向城市或者高收入地区,更有甚者放弃教师职业。所以,农村高中教育优秀教师就越来越少,美术教育本就不是主业的老师就更少,堪称得上专业的老师就更是屈指可数了。

(二)教学教育资源缺乏

城乡地域差别和优势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造成了农村高中美术教育仍然是走老传统的教学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缺乏,使一些想用新方法授课教学的老师无计可施,不得不再次拿起粉笔把黑板作为主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单一的绘画,还需要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对图像、视频等媒介了解更多的东西,才能启蒙心底里对于美术更多的想象和创新。农村教学硬件差,这个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美术老师,怎么给美术课堂带来新活力呢

(一)灌输给学生美术教育新观念

高中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未来的承上启下,不管未来学生们要走上大学还是走向社会,美术都会陪伴一生,在人一生的际遇中,美术扮演着生命中的重要角色,可以说美术无处不在,具体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而日常生活中无论平面画,立体画、壁画、还是如今的高科技画,都是美术的载体在不断的创新,而创新就需要学生们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持续不断的学习,要欢迎同学们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表现一幅画,用新的美术方式来表现一幅作品。美术既是可以共享的,又是属于自己独享的,也可以说是自己隐私的。所谓的美术家,就是将大家都看得懂的共性的展示出去,而那份独特的、隐私的恐怕就是美术独特的创新思维了,也就是这幅美术的魅力了吧!

(二)注重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践

新课改本就要求改变原本的课堂氛围,要求老师轻装上阵,让老师大胆革新,以发展素质教育为主,因此,我们就要从素质教育的概念入手来阐述。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而美术教育就是要非常注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要不断领悟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并付诸于日常课堂。

(三)创新教学方式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需要授课老师给予充分的把握,根据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一份教学计划,要突出新课改中的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要求,迎合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思考和创新力,让学生多发言,讲解自己的创作感受和创作初衷,给与鼓励和指点,给课堂不仅要带来一股学习的正能量,更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用好乡土底蕴,再造新美术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困难重重,绝大多数的偏远地区无专业美术教师,教学硬件更无从谈起,偏远的地方连彩色纸,卡纸,水粉颜料,浆糊都买不到。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学校才给准备必需品,学生才可以尽情享受美术课堂的乐趣。本来想动员家长支持学生,但是家长大都不乐意把更多的钱用在“非主课”上。美术课作为一种文化,依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有美术爱好的学生,他们对美术课的喜爱有时超过其他学科。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因地制宜地去挖黄土,自己做泥塑来替代陶塑,自己种葫芦以备雕刻使用。英国著名艺术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美术教学应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少年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的自然成长。大多数的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个人的努力杯水车薪,然而工作还得继续做,我们要有信心去慢慢地改变这种现状。

1.改变观念,提高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认识

首先开好课、开足课,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成立美术小组来带动其他的同学一起参与美术创作,像一起出黑板报,海报,宣传画等。这无形之中在改变着校园文化生活。美术可以提高整体观察力,让你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校对面有一个生意不错的老板,专门做广告门市牌,海报等,镇里的多数设计都是他在做。他跟我说“我学过美术,就在第十一初级中学,那时我学了一年的素描,它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学会了整体观察,这对我的工作终生受用。”

2.营造氛围,感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010年以来,我们学校把美术设置为特色课程,2011年我们学校的美术课成为第一个校本课,学校在教学楼二楼特设教师作品展,学生作品展。每年十月份艺术节之季,我们为剪纸爱好者举办个人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绘画作品展。大家欣赏作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高着自己的审美能力,慢慢地从内心去接受并喜欢它,自然就会动起手去创作了。还有更好的事是,自从有了特色班,学生辍学率明显减少了。因为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曾经“误入歧途”,所以我倍加珍惜这些中下等的学生,我甚至试图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我告诉他们“只要你想来,我就愿意教,美术画室一直招兵买马,无期限。”这是我在画室门口的标语。看着初一的同学踊跃报名,初二的同学积极加入,初三的孩子欣喜到来的时候,我感到欣慰极了,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绘画的经历,并为之一直坚持,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3.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只要美术教育对农村学生有所帮助就行,也许他们谁都成不了艺术家,但有一天回忆起初中的美术课起码是快乐的事就好。当没有创作材料的时候,我们一起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材料,如草编、泥土、葫芦、废纸壳、塑料瓶等。只要能利用上的材料,就是好素材。

二、结语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农村中学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缺失现象严重,让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蒙上了阴影。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深思。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以求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我县地处苏北,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的发展因受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很不均衡。一些乡镇中学,未能贯彻省“五严”精神,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唯分数论。本应开设的美术课,常常被挤在课表之外。在31所农村中学中,仅有不足总数五分之一的学校真正地开设了美术课,且有的仅是初一年级开设,可以说,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到严重缺失的地步。所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开展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现状调查: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情况(一)具有美术专业修养的教师,学校让其充当门面而已。几所农村中学虽有专职美术老师任课,但学校并不关心其授课的实际效果。有时,学校主抓教学之领导,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基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高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出息,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或主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这种不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导致自我弱化,被学生淡化。当美术教师连自己都对美术课程失去信心时,可想而知,农村美术课堂上会什么样的效果。 

情况(二)没有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主科老师兼课。不少学校为了执行省“五严”规定,虽然没有合格的美术教师,为了开齐开足美术课程,没有美术素养的“主科”教师被“赶着鸭子上了架”其实,由于兼课老师根本不具备兼任美术的素质,上美术课时,往往是让学生看一会美术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任学生胡乱地画上一会儿,便成为处理语、数、外的作业课了。 

情况(三)美术课程仅反映在课表上,此类情况在农村中学不在少数。在我所熟悉的周边几个乡镇中学中,大多在近二十年来从未配备过毕业于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因而干脆没有开设美术课程,美术课程大多被语、数、外所取代。 

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如果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教师本身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那么,农村的美术课程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则完全是一句空谈! 

二、农村中学美术课程教育,有独特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中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的美术课程教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 

(一)美术因具有审美价值、实用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把美术教育纳入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课程内容。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把艺术写进联邦法律,艺术课程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外语等七门学科一道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1994年,美国制定并实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学校美术教育制订了标准与要求。 

(二).美术课程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主要是美术课程具有自己的特性 

①.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帮助学生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1] 

②.美术课程的工具性。美术学科是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作品,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工具。[2] 

③.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美术学科创造性是美术课程的又亮点,美术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用美术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最有效的课程之一,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具体可采用的途径与方法如下 

(一)县局应加强对农村中学美术师资的培训工作,使农村中学之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稳步的提升 

1.符合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表现为:①.具有新的教学观。②.确立新的学生观。③.建立新的教材观。 

2.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使农村的美术教师具有:爱岗敬业、艺德健康、品德高尚、教书育人等品质。 

3.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一个称职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美术技能外,还须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二)促进城乡及农村校际间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以增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1.努力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到城区中小学去求教取经,请城区的专家型老师到农村来上示范课、观摩课,让他们到农村来传经送宝。 

2.主动与城区学校结对子,实现城乡间的美术教师互动,让农村的美术教师接受城区教师的帮扶。 

3.在农村校际间进行美术公开课竞赛活动,并邀请教研室和城区的专家点评与指导,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以学校为单位,以团体的智慧与力量,努力开发具有乡土气息校本美术教材 

因为,统一的美术教材,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地区与学校,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针对各校的实际情况,立足自身,分析校情、教情和学情,才能用适当的教材及教法,来出色地完成美术课的教育教学任务。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美术教育 基本策略 “智能式”发展

一、农村基础美术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素质教育已有明显提高,但农村基础美术教育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由于认识不足和客观条件所限。美术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中小学甚至处于没有教师、没有教材、没有作业、没有考核的状态中。学生成了“音盲”和“美盲”,这对中小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可谓错失良机,更对于学生的升学、就业缺少了一个发展平台,造成农村学生多数综合素质低等。目前来看,农村中小学重主科、轻副科,尤其是艺术类学科落实不够。在客观上,美术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投入不够,无形之中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难度。其次,农村美术教师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师学历水平普遍不高,整体能力较差,导致美术理论和技能学习得不到正规培养,学校逐渐成为进行“智育”教育的场所,对美育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完全忽视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政策。虽然农村中小学也实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年度考核制,但对于美术学科却无人问津。面对这样的教育形势,改善这种状况已是当务之急。

二、“智能式”教育的名称界定

“智能式”主要指智和能,强调智慧和能力。智能教育包括思维能力、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科学素养的教育。“智能式”美术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通过美术教育的智能化发展,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出来。美术教育的“智能式”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智能水平、发展力、创造力、竞争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发展“智能式”教育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顺应学生成长规律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意象美术教学,以意取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提高学生设计动手的能力。因此,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开设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体验,最终可以获得美术学习的快乐。

三、发展农村“智能式”美术教育的基本策略

农村“智能式”美术教育的发展要以国家教育政策为首,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主要任务,达到美育与智育同步发展,进而使农村基础素质教育的质量有质的提升。

1.更新教育理念,落实教育政策

传授知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今天的教育是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和前提下开展,因此,改变旧有的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观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必要手段之一。农村美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为标准,采取开展农村美术教育的活动课程,让学生以全新的知识结构进入美术课堂;同时还应贯彻落实教育部签发的《学校艺术教育规划》,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与其他学科同样要求,切不可把艺术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对立;农村美术教育应扩大政府资金的投入,政府在投入教育经费时,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更应该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

2.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

农村中小学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应因地制宜培养师资。增强美术教师的责任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不仅具备绘画功底,还应具有良好的美术理论素养以及授课能力,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展示教学成果,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和支持。农村美术教师处在一个特殊的教学环境中,更应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教学用激励和正面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信心,以美启真、乐中开智,在美术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学校应该通过美术教师教学考核的方式,唤起美术教师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通过量化评估打分评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带给教师自身教学的积极性。

3.因地制宜,改革教学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规定:为弘扬民族优秀美术文化,体现各地区美术教学特色,各地各学校可自选乡土教材辅助教学,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乡土文化对农村美术教育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发展农村美术教育要以丰富的本土民间艺术文化为资源,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将其在美术教材中渗透。例如,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中的剪纸、刺绣、编织、泥塑、木版年画等,将这些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对学生在文化传承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改革教学内容,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课程,不仅可以成就美术知识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4.以美育人,和谐发展

在农村美术教学中,“智能式”教育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形式上,教师应该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将思想品德作为“智能式”教育的基础,使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劳动创造一切的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应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美育之中渗透行为美与心灵美同步,集体荣誉和协作同行。这样,美术教学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地向以审美情感为目标的方向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结语

“智能式”美术教育是在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发展实施的。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尤其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作为引导,通过新型教育模式的开展,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达到高度融合,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使其心灵得到美化,精神得到升华,使农村基础美术教育的落后状况治根、治本。

参考文献:

[1]胡知凡.谈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M].中国美术教育出版,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教育部2002年5月下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明确了发展目标:至2005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艺术课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学校达到9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70%,至2010年农村学校开课率达100%。由此看来农村地区艺术师资的培养时间紧、任务重,关系到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为继续中文兼美术班的教学科研探索,经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获悉:我省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匮乏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虽然我国师范院校基本上已按地域性分布,但艺术类师资的总量还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的需要,农村学校担任美术课的教师多毕业于师范学校(中专)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专业学习,但他们大多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且担任过两门学科的教学;

2.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由于分科太细,专业性太强,知识面狭窄,不能“一专多能”,同时他们对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及学生的认识水平都无法适应;

3.虽然有一些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自农村,但他们从思想上也不愿再回到农村。上大学是跳出“农门”的思想根源来自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学校教育一时扭转不了。导致很多毕业生流向城市打工行列;

4.农村学校规模小、数量大、学校分散、经费和编制都受到限制,加上其他原因,“养不起”只能任一门课的专职美术教师,美术课只有让一些“副科”老师兼任;

5.在一些传统文化浓厚的地区部分兼职美术教师具有民间美术传统绘画技能,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培养,学历不高。

教师的培养一般分职前与职后两个阶段。长期以来教师的职前教育基本是一种学历教育,因而一直受到普遍重视;相对而言,职后教育受重视程度要逊于职前教育。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明确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是我国教师培训的基石和精髓之后,在重视职前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后教育,也是师范院校教学改革中新的发展思路。针对我省偏远地区的美术教育“贫血”现状,我校成教院针对皖南农村学校的实际需要,以“成人夜大”、“函授”的教育形式在一些较偏远的县城设立教学点。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联合。针对农村学校在职教师提高学历的需求,已培养了一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兼职艺术教师队伍,为农村中小学艺术师资的来源拓宽了渠道。

笔者在担任几年农村在职教师“函授”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农村学校教师的交流,发现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有一大批热爱农村孩子,善于利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熟悉农村学校的教学规律,熟悉地方文化,掌握一定民间艺术技能的教师和兼职教师,使他们通过专业培训完全能胜任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因为他们有高师课堂培养不出来的教学经验,他们热衷于教学工作,能因陋就简地寻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农村学校现有的潜在力量。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学校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善农村艺术教学的薄弱环节,需要大量的艺术师资。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潜在人才资源,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地培养无疑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最有效方法。

二、针对文科类教师培养农村美术师资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改革正朝着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培养目标前进,从而调整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总结过去师范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过多强调学科本位,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等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情况。根据我校中文兼美术班的教学经验和文学与美术理论互溶互通的原理,笔者认为:在农村学校的文科类教师中培养美术兼职教师是为农村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其理论依据是:

1.美术与文科同属社会科学范畴

它们之间的理论知识体系息息相通,从古到今绘画艺术与人文学科更有着相互融合、相辅相存的亲源关系。如中国画就是诗,书,画一体的艺术门类。在普通教育领域中,美术与文科共同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性、人文性、审美性的教育任务。在文科类教学中离不开美术的配合,如教材中的插图、诗配画和连环画、黑板报、教学挂图、幻灯片等。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语言修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如教学中的教案编写,教学中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对绘画理论的解释和作画过程的表述及对创作思想和审美意蕴的解析等。

2.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的方面看

文科的课程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及其人文知识,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而美术课主要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前者以工具性、知识性为主,后者以认识性、创造性为主,因此两者存在着互补性,即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审美能力的辅助。在美术基础教育中需要语言的启发、解释、表述。而且语言艺术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造型艺术的感受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对普通教师的全面素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3.具有一定文科基础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再学习美术专业,自然会与其自身文学知识相交融,文学与美术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选材角度、不同的技巧有助于拓展思维、开发智力、完善人格、实现自我

就人才培养而言,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现代社会对“一专多能”型人材的需求也在急速增长。文美兼习,融汇贯通完全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文科教师再学习美术专业并不是仅仅让学员多掌握一门不同学科的知识,两个专业简单相加只能形成油与水的关系,而文科与美术可以是互溶互渗、相辅相成的。

三、针对成人教师认识水平确定教学思路和课程框架

以我校在皖南山区黟县教学点的“美术特色班”为例。

美术特色班性质学制:师范类成人大专班学制三年。

美术特色班招生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文科类教师(由当地教育局和学校推荐)及一些兼职美术教师(多为中专学历)。

考试方法:由我校组织辅导美术专业课,统一参加省成人高考。

2001届美术特长班学生情况调查

作为职后教师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区别于职前教师的培养。美术特色班的教学对象都是有一定教龄的师范院校大专毕业生或中专毕业生。所以教学大纲中的相关公共课可以压缩,集中教学。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针对成人在职人员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来调整美术专业的课程内容”。其思路有以下几点。

1.特色班的教学计划主要根据大专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大纲结合有一定文科基础的学员对课程内容的选择

针对入学时学员美术水平不整齐的情况,对美术课程进行了调整,试行把美术课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技法课。主要是绘画基础技能训练。绘画技能是普通学校美术教育中区别于其他学科特点,也是作为一位美术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在美术基础技能训练中,我们试行以素描写生和水墨画为重点,要求学员对两种技能的有关知识和具体技能掌握得较熟练,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学习其他技能,这时原有的美术技能就会产生正迁移效果,就会使学习新的美术技能变得容易和迅速。教学中,注重发挥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把绘画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弱的组合,互帮互助。二是阅读课:针对有一定文科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生,采取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后,师生共同交流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为中外美术史、美术评论及当代名画欣赏等,课前由老师确定内容,让学生先自己阅读,因为美术史的发展和文学史的发展有很多相关联的历史背景,而且审美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具有较丰富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鉴赏水平之上。教学中主要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师生共同讨论。三是辅导课:对那些在中小学教学中涉及但又不可能开足的技法课,采取课余时间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定期辅导和评讲的方法,同时借助电视台的美术讲座、美术技法大全VCD等现代化手段,聘请当地学校的美术教师定期辅导。定期举办作品交流会,充分利用美术的直观性,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的积极性。

2.在理论课的设置上力求文学与美术的贯通

如在“艺术概论”的教学中注重了文学和美术的共同特征,即从两者不同的创作过程和鉴赏方法的比较中得到了更深的理解。再如增设“诗画鉴赏”专题课,将文学欣赏与美术欣赏融为一炉。以历代大师诗画作品为教材,用艺术概论为理论,去认识文学与美术的相通与不同。以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交叉学习开阔艺术视野,拓宽欣赏知识面。

3.开设特色课

在皖南山区,古建筑群是保存较完好的天然艺术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木雕、石雕、园林景观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品,蕴含了祖先们的文化渗透和发展,是学习民间美术,研究传统美术文化的最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就地取材,将写生课、史论课、创作课都围绕古建筑中的艺术形象,让学员能深入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以此为基点,把中国传统艺术的教学提到一个较高层次。并鼓励学生深入当地的美术雕刻工艺厂、文化馆、民间木雕艺人的作坊,拜师求艺并聘请民间艺人上堂教学、传授技艺。

四、美术特色班的作用

美术特色班的培养大力加强了农村学校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为教师队伍调整起到重要作用。如:

1.在不影响农村学校编制的情况下,扩大了美术教师队伍。有的学校培养了三四名能担任美术课的教师,改变了过去美术课只有个别人可担任的状况,学校可择优录用;

2.一些原来担任美术课,对美术有一定专长的代课教师因此获得了学历,使他们安心教学工作并在教学上精力集中。这些代课教师中大多对美术或民间艺术有一定特长,有的就是民间艺术家;

3.农村学校的一些学科由于招生数量改变,而多出了一些超过实际需要的教师,特色班的学习使他们有了重新学习转岗的机会,虽然他们的美术专业水平较弱,但他们更珍惜新的教学机会,工作更努力;

4.为了提高学历,农村学校的一些领导也参加了特色班学习,懂得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为美术教学管理提供了保证;

5.对本地区文化遗产中的木雕、砖雕等民间美术的欣赏与学习培养了教师们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为他们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溶入地方美术遗产内容打开了思路。

实践告诉我们:在成人美术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成人学生的经验积累是必要的;同时要使教学内容满足成人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和按需施教,这样容易建立和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思维积极展开,以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要通过学科内容的结构化调整,处理好系统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关系,把教学内容,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三者辩证结合起来。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美术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但就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目前的现状来看,美术教育的影响作用非常有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牧区学校缺乏充足的教育资源和必备的教学设备,受到材料和工具的限制,许多地方无法开展美术教学,美术学习成了学生们的“奢望”,美术教育缺失现象严重。第二,师资力量薄弱。农村牧区缺乏优秀的美术教育师资力量,主要原因有:1.部分主管领导没有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2.专业教师隐性流失,部分教师改教“主科”,严重影响美术教育的学科发展;3.因编制原因,师资力量得不到及时补充。第三,农村牧区学校缺少美术教师,多数中小学生无法得到美术的沁润,师范毕业生因缺少编制无法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这些现实状况令人担忧,需要积极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改善这一局面。应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促进“教、研、学”一体,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农村牧区美术教育现状,促进美术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

二、开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的意义

第一,提升科研和教研效果。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并获得初步的教育科研训练。通过实践表明,农村牧区美术教育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城市学校条件优越却不易达成理想效果。主要原因是农村牧区教学机会明显增多,师生之间交流活跃,农村牧区教师也学到许多新的教学思路和技能技巧,共同点燃了师生相互学习的热情。第二,培养和树立实习生的生活观。培养实习生的劳动技能和态度,改变其原先散漫的生活态度。农村牧区具有很强的境遇性,需要实习生认同牧区,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第三,凸显实习生的专业优势。实习生在农村牧区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留下丰富的精神食粮,包括纸本作品、墙上壁画、浮雕与圆雕、校园文化长廊乃至班级的板报,以培养实习生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三、开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的有效措施

开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活动有利于解决农村牧区缺乏美术教育的状况,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出有效措施,以保证农村牧区美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开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活动应当积极动员,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如组织观看有关教育成长的电影并开展讨论,研读《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银说话》等反映农牧民生活的书籍,分别从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等方面,解读农村牧区美术师生教育实习的优点。选派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带队实习教师。同样的教育实习,因带队教师的优劣会带来差异极大的教学效果,优秀的带队教师会通过高涨的工作热情和严谨务实的态度感染实习生,增强实习效果。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树立实习生的教师意识、加强角色培养,以农村牧区教育实习为契机,使实习生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消化吸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和融合,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加实习时间高校美术教育实习时间一般于四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为四周。这样的课程设置与安排,虽然有利于高校的教学集中,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作用非常有限。实践证明,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是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笔者建议从大二开始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把每四年一次,为期四周的实习时间调整为每年一次,为期一至两周。让学生走出校门,培养他们教与学的能力,还可以与外出风景写生进行结合,让美术专业学生在教学之余,也能进行专业实践,让他们更早更好地适应环境。

(四)与农村牧区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尝试建立美术教育教学试验区,与农村牧区学校或基层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效调配师资力量,缓解农村牧区美术教师不足的现状。可以将美术专业实习生编成几人一组,在校学习的四年里,与一个农村牧区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或每学期定期组织进行美术教育实习活动,实习生能够深入地研究和参与教学,并由双方学校进行引导与评价,切实提高农村牧区学校美术教育效果。

(五)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农村牧区学校虽然缺少硬件设施,但同样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农村牧区学校学习条件差、信息资源不足,也能转化为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的优势①。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时间的差异性、地域的独特性与民族地区的多元与交融性,开发与建设地方教材②。把民间美术和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对农村牧区的地域文化生态等资源进行整合,以获得实践的收获和精神上的升华。

四、结语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有效性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议题的基础教育改革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开展这次改革,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贯彻和实施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绝对不能忽视了中学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学阶段的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好美术教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美术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由于在中学课堂中,美术课大多是非主要课程,往往被学校,家长等所忽视,导致了我国农村中学美术教育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的应有的教育教学成果,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因此,本文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问题

1.美术课难以开齐、开全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国家教育体系投入,十分重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这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教育质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农村中学师生都在不断的反思和探寻农村学校教学的新思路。但在美术教育方面,农村地区的中学与城市中学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存在。整体看来,目前的农村中学,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度还不高,美术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并且因为条件制约,美术课往往难以开齐开全。有时候会被其他课程冲掉,不开或者虚设美术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导致美术课变成了自习课的现象。一些语文、数学等教师来进行美术课老师的兼任,随意停课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效果难以保证。

2.美术课教学方法,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内容过于单一,与如今多样化的社会发展特点格格不入,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探寻。尽管这几年来我国许多农村中学已经意识到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开始树立起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理念的执行和运用严重不足,浮于表面,形式主义色彩严重。不少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当前的社会生活背景,根据具体的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制定。这样教学教育下的学生,难以m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一些农村美术教师们往往只是简单的进行日常正常教学的安排和备课,对于学生的真正切了解不足,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教学方法也不是很熟悉,更谈不上结合不同的学生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符合其成长需要的课程或教学了。

三、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发展障碍的原因

1.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投入不足

农村中学对于美术教育的不重视很大原因来自于我国农村在美术教育教学的投入不足。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仍差距甚大。严重缺乏城市所建设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更没有众多的美术展览,文化活动。农村的中学美术教育更多的依赖于学校的课堂,缺乏外在文化氛围。农村中学由于在美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以及由于当地教学环境的限制,所以农村中学的无法像城里学生那样拥有丰富的绘画题材以及获得必要的绘画教育,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更多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几乎没有农村的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教育走上艺术道路。

2.农村中学美术课师资匮乏,素质不高

目前农村中学美术课师资匮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中学的美术老师待遇较低,加上农村的社会环境比较落后,因此很少有高水平的专业美术教师愿意到农村中学来授课,部分专业美术教师考虑到农村任教,难以有个人发展的空间,生活水平较差,往往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选择离开学校,另谋出路。这导致农村中学美术课师资的缺口更大,而在农村中学任美术老师的又往往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中学美术教师也不例外。对于中学美术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涉及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了,其中还包含了例如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许多知识领域的知识。专业素质的缺乏也逐渐成为了不少农村美术教师面临的问题。

3.农村中学学生家长忽视美术课的重要性

在农村地区,中学学生的家长大多数存在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误区,认为美术教育是无关紧要,甚至是不务正业。意识的不重视也大大阻碍了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教育的道路。农村的中学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心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美术课是非主要课程,无关升学,许多家长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只有学好考试课程,才是正道。家长要求学校只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课程,完全忽视了对孩子兴趣和意愿的尊重和认识,重点关注孩子的升学。另外,上美术课需要购买各种美术用品,需要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额外支付一些费用,对于许多农村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家长也不愿意基在无用的美术课上花费无用的时间和金钱。

四、有效性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策略

1.地方政府与中学学校配合,提供更多教育投入

地方部门和中学学校是中学美术教育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要树立起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正确认识和把握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和当地人们的意义,在开展教育的只重视考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对中学美术教育。加大对农村中学的资金以及设备的投入,提高师资力量,改变当前的教育制度,重视农村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地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重新学校和学生的评价机制的更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放弃单一升学率为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让更多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全面成长成才。

2.加强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现有的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定期开展教师管理素质的培训工作。在开展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之前,学校方面要将现有的本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发展需求开展一定的分析和测试,更多的要征询美术教师自己对培训方式的想法和建议,对其缺乏的方面进行探讨,要使得培训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个受培训的教师有所收获,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美术教育实践中运用得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另外,农村中学还应该做好美术教师待遇提升工作,抓住时机,从一些专业院校引进美术专业毕业生加入到学校的美术教师队伍中去。尽量不要安排美术教师兼任其他课程,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老师来从事美术课教学,要尊重美术课的教学规律,让美术教师专心开展美术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加强学校家长双向沟通

开展家长座谈会,由教师组织进行, 提供学生、家长, 以及教师三方互相交流互动的平台和机会,进行介绍性会议。通过家长座谈会能够使得有足够多的参与人员,帮助合作的交流内容更加广泛,可以进行交流的时间也比较长。教师在开始会议之前拟定好要谈论的主题,事前让家长进行思考,然后在会议期间展开讨论, 教师与其他家长听取多方的想法和意见,互相探讨,教师做一定的指АA硗猓作为校方应该不厌其烦地对家长进行思想宣传,告诉家长和学生开设美术课的意义,以及近期的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让他们了解到美术教育的作用,使之理解,支持。美术教育对孩子学校语文,数学,外语等的成绩不会有丝毫影响,甚至还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辅之以适当的引导,相信一段时间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们会都会逐步扭转对于美术课无用的误解,随着学校和社会行为导向的改变而发生良性改变。

五、总结

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大特征,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美术教育在培育学生素质方面不容忽视。但是,我国的农村地区在开展美术教育工作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和阻碍。对于农村忽视美术教育的观念需要长时间的宣传使之转变,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农村地区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等的共同努力,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素质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我国的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美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农村的中学生们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秦明华.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

[2]隋成龙.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未来[D].东北师范大学,2012(05).

[3]张帆.农村初中美术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065).

[4]陈木斌.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6(09).

[5]钟秋平.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12).

[6]袁祥辉,董艺黛.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4(07).

[7]肖林.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低效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068).

[8]李向东.如何增强农村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6(03).

[9]陈强.浅谈如何构建更富“磁性”的农村初中美术课堂[J].快乐阅读,2015(05).

[10]孙清娟.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 新课改 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

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此,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访和讨论,以期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改进。

一、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总体上说,美术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大有提高,教学设施逐步得到了改善。这就为我国的美术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很不平衡,西部与东部地区,城市与农村,乡镇与乡村,在教育资源、教学设施、师资状况等方面差异很大,美术教育水平也不大相同。而“我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农村的美术教育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美术教育现状是很不乐观的。以县级学校为例,极大部分学校还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也没有一件专供学生写生的石膏静物。去年“五一”去农村风景写生时,我顺便走访了许多乡村中学,结果发现有70%的乡村中学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更多的美术课依靠其他学科教师或班主任来兼任,使美术课成了平衡教师工作量的砝码。乡村中学尚且如此,乡村小学的现状就更不用说了。据调查在乡村中学,本科学历的专职美术教师人数为5%,大专学历的专职美术教师占40%。所以,从目前广大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现状来看,笔者认为,除了要切实提高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更要加强农村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课程安排不够完善

去年夏天,我走访了许多乡村小中学,据这些学校的教师说,美术课程每周只有一次,有时还让其他课的老师占用,这远达不到新课标的每周两节到三节课的要求,还有些乡村中小学没有开设美术课。就我校来说,高一级美术鉴赏课两周一次,美术课和音乐课轮流进行,高二、高三级没有开设美术课,只有一些专业生才学习美术技法,并且训练时间很少。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必须开设美术课,小学初中最少每周两节,并且应将美术课程列入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科目。而目前来说,在一些城市也只开设每周一节的美术课,更何况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呢?另外,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艺术社团或艺术活动的小组,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举办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但这些活动在农村中小学就成了泡影。

三、美术教材准备尚不充分

美术教材是根据美术教学大纲提出的教育目标和目的任务,选编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从广义的角度说,美术教材除了传统的文字教材、图像教材、实物教材之外,还包括视听教材、计算机信息教材等。但是这些教材在农村中学来说就更为稀少。据调查农村中学90%的学校没有画室,更不用说展室,多媒体教室几乎为空,美术课就很难占用,再加上制作课件也无电脑配备。本来就很难理解的知识变得更加抽象,既累坏了老师,也听睡了学生,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以致很多学生的艺术细胞被摸杀了。

1.美术教科书

美术教科书的内容不再是美术课堂唯一的教学内容后,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也自然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当下,美术课堂教学由封闭式、单一化教学模式向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转变,极大地激发了美术教师自主创新的热情,教师千方百计利用各种美术教学资源于课堂活动之中,以体现自主教学的话语权。然而,在这种高涨热情的背后,却隐含着美术教育理性的缺失,导致课堂教学活动出现了种种偏颇。尤其在农村,虽课程资源很多,但学校为了安全,要求学生不能出校门,使得很多有利的资源被浪费。对一堂风景写生课来说,农村美丽的自然景观是很理想的教学资源,但紧闭的校门却成了最大的阻碍,导致师生长期在封闭式的美术教学模式下,使用统一的美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被设计成了固定统一的套路,教师只需如样“翻版”,久而久之,教师不仅失掉了认真研究具体教学情境下教学目标的习惯,同时也失去了自身的教育理想追求。当然也不会对创造性地吸纳与整合课程资源感兴趣,在落后的农村,更加封闭了这些线索,美术这门课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

2.美术教学的物质设备

美术教学的物质条件是教学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保证,随着教学技术学的完善和医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发展,教学物质设备在质量规格上和功能上都不断得到改进。

美术教学活动比其他学科更为特殊,所以,教学的物质设备也更加复杂。美术教学物质设备完善的程度是衡量学校美术学科建设水平、美术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影响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全国有75%的学生在农村,而农村的经济条件有限,在目前,大多数农村家庭有两个学生,这就更加给农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困难。因为我也生活在农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对于农民的收入很了解,又顺便走访了一些农户。据他们说这几年的庄稼收成还算可以,政府也对农产品的价格有了调控,但是对于一个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很难供他们上学。

2.社会因素

社会要进步,教育要先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这些年来,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还实行了免除学杂费的政策,这都有利于学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尤其是有特长的一些学生,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农村的一些社会风气对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就是学习成绩差或者是不学无术的学生,这也就给学生造成了社会舆论的压力,家长也不愿听这样的舆论,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美术专业敬而远之。

美术教学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创能力,我们要大力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改变美术教学现状,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的现状对美术教育事业的兴旺有很大的改变。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问题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问题分析着手,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视。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WwW.133229.COM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2]苏海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研究报告;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教育正面临着建国以来难得的机遇。

学校艺术教育与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因此,学校艺术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实施途径上,都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艺术课程教学,二是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育人作用。

中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的学生在农村,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开课率大幅提高;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较快;艺术教育投入有所增加,办学条件有所改变。但从整体上看,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环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造成一些学校只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仅仅把艺术教育的外显成果作为响应素质教育的举措。二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部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另外,农村艺术教育基本条件建设相对薄弱,教学、科研和管理还相对落后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明确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提高对艺术教育性质、作用的认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进而探索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当前艺术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实验的设计

1.实验目标。结合农村学校现状,拟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2)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3)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4)艺术教育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5)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上述问题的解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健康顺利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2.实验时间。计划从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完成,实际完成从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由于最初估计不足,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课题研究中涉及的每一个问题研究解决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时间过于仓促,课题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就失去了我们研究此课题的实际意义。因此,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科学负责的精神,决定延时结题,求得更加真实有推广价值的实验研究结果。

3.实验研究对象。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在教育局体卫艺科和教研室艺术教研组的指导下,调动全县艺术教师广泛参与,以艺术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研究对象涵盖全县所有中小学校。

4.实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1)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2)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3)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4)艺术教育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5)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实验研究的方法:(1)分析研讨法:搜集国内外有关艺术教育的理论文献,结合中国有关艺术教育的法规和规程,进行研讨、分析,借以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2)追踪调查法:将理论研究与艺术教育实践相结合,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结合实际调查研究,探寻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3)实验总结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开展有针对性地变革研究,分析其发展轨迹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具有普遍规律的理论,使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超越经验的局限性,步入科学化的轨道。

5.实验研究原则。(1)实践性原则:课题研究的着力点要立足现有条件实际,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去研究探讨。(2)统一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针,所有研究务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3)可操作性原则:农村艺术教育积账很多,我们的研究既要有超前意识,更要立足实际,避免海市蜃楼似的虚无缥缈,要符合实际。(4)开放性原则:围绕课题研究的中心问题所展开的各个问题的研究要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不要割裂开来;另外除了课题组成员外,还要广泛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形成边研究、边促进的良好局面。

三、实验研究的程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建立机构:建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做好课题开题的宣传与发动,明确课题组成员的任务与行动计划。

负责人:孙伯旭

成员:王卫欣王东霞刘秀云刘艳红刘强

张志文赵红赵江汉张娟邱文红

李春燕张淑艳李提姗王红艳冯敏

张文杰魏巍

2.学习调研:发动课题组成员查找有关艺术教育理论资料,搜集当前对艺术教育论述的最新信息;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座谈,明确各自所负责研究的内容;对各自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通过相互沟通明确目标,形成共识,使研究达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分工合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围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艺术教育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等内容,成立五个研究小组,课题组人员任组长,吸收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研究。

2.各研究小组针对各自的研究内容,通过调研、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广大校长、教师、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看法、感受和需要。

3.通过实践为理论提供依据,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及课外艺术活动,结合所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为课题研究寻找支点,提供依据。

4.适时组织各种交流、比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实录等形式加以检验,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进而增加研究人员的自信心,也使研究成果得以推广。

5.定期交流,总结修正。每学期至少二次组织课题组成员汇报会,对研究进程与成果、内容进行调整和分析,对实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研究布置下阶段的研究行动计划。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总结归整。通过对五个方面内容研究的分析、总结、提炼,完成《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实验报告及相关材料的总结工作。

2.归纳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成果,以论文集、音视频实录等形式整理汇编。

3.召开研讨会,通过交流、观摩等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以检验成果的科学性、可行性、整体性、发展性、可操作性,使之更加完善。

4.归纳整理,申请鉴定。对需要评审的相关课题资料汇总,提请专家评审组对报告及相关成果进行学术鉴定,并呈送上一级课题领导机构审批。

四、实验研究的成果

(一)深化了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1.缺失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缺乏艺术素养的学生不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缺失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接受艺术教育的人是不完全的人。

2.让每个农村学生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平等地接受艺术教育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是公平教育的要求和体现。如果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能学同样的数理化,却不能享受同样的艺术教育,那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3.让每个农村孩子的眼睛亮起来。艺术教育具有实践性、参与性的特点,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营造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每一个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天赋和潜能。学校艺术教育就是要发现、激发、调动、激励、培养、发展农村学生的这种天赋和潜能,让每一个农村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4.艺术教育对于全面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具有的基础性作用。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不是“文本”教育;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不是“技术”教育。意识决定行为,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使艺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改变就技术教技术,改变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解决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要求的问题。在艺术教育实施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明确了艺术教育三个方面的关系

认识的提高为很好的处理艺术教育三个方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明确了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使艺术教育工作能够高效率的进行。在2007年和2008年的艺术工作中,广大教师根据全年的工作安排,结合自己的实际,协调安排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关系,改变了有艺术活动就停开艺术课的现象。体现了广大教师对艺术教育三方面内容的把握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促进了艺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通过参与研究,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当前形势下如何强化自身素质,解决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要求的问题,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为了达到以研究促提高的目的,我们在2007年举办了“宁河县艺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既促进了艺术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四)加强了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

课题研究大大强化了艺术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为全县艺术资料和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条件。2005年,我们对全县艺术教育设备、资料等进行了统计,除了大件设备外,所有物质材料形成全县流通,相互支援的政策,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材料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往,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信息闭塞的局面。

(五)提高了艺术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

课题研究使我们有机会把艺术教师从各校的“角落”里拉出来,给他们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使他们意识到教育科研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新了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大大提高了自身素养。最近几年,在全国及市、县组织的论文评比,教师基本功大赛及各种艺术教育获得中,课题组成员获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课题实验对于提升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作用。

(六)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教师研讨交流的运行机制

经过几年的研究,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艺术教育研究氛围,在教育局体卫艺科和教研室的支持下,我们形成了每年搞不少于四次的研讨会,每年搞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彻底改变了艺术教师在学校“形单影只”的局面,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充实的“家”;随时更新全县艺术教育资源配置统计,充分发挥资料的利用效率,达到资源共享。

实践证明,只有解决了认识问题,才能保证艺术教育的方向正确;只有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艺术教育的开展才有保障,只有相互合作,达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才能使艺术教育工作形成合力,高效率的开展。

五、对课题实验研究的认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我们在研究中经常会有困惑,“应试教育”、功利思想、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等等问题,总使我们有被挤压、被边缘化的感觉。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感觉我们的研究工作总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徘徊,总是有一种想突破但又不能的感觉。我们在反问,我们所确立的研究目标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但得到的回答是:我们的研究方向还是科学合理的,也是当前农村艺术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那是什么在隐约地制约着我们呢?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制约我们发展的恰恰是当前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的不科学。当前以校为单位的艺术教师管理模式,使艺术教师的工作受到很多环节的制约,这些制约就像很多座大山,阻隔在广大艺术教师之间,这样的管理模式也使所有艺术教育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层层衰减;另外,我们在“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的研究中发现,不论是以校为单位的艺术教师管理模式,还是从要求学生全面接受艺术教育的角度,都要求艺术教师必须具备综合的素质,尤其是综合艺术素质,但又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达到这个标准呢,这样的要求符合客观现实吗?

所有问题的提出使我们发现,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之所以会有困惑,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研究是在当前的管理机制下进行的,大前提决定了事物的结果。包括全国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如果不在艺术教育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就谈不上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几年的研究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的研究夯实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基础,但改变现有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保障。可以说这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两个轮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研究的加强与深入,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整体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将更加完善,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丽君.走向公平的艺术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7-42.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巴班斯基.中学教学方法选择[M].张定璋,高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高校艺术院校.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育;思想认识;链接关系;民族民间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39-0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美术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素养、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城里的美术出现了红红火火的局面,而农村的美术则出现了冷冷清清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在对农村美术教育的研究中,略有思考。下面谈谈对农村美术教育的几点看法。

1 农村美术教育的瓶颈在哪?

1.1 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的不够重视是矛盾的根源: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各科教师,都把应试作为首选,与升学无关的美术课就成了“任意宰割的羔羊”,可以随时调动甚至占用,认为其可有可无。于是,很多农村学校美术课的课程计划标准达不到规定的10%,这对素质教育的推行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另外,美术在农村受传统思想禁锢,农村百姓对美术的认识不够,不了解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不清楚美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这是农村美术教育严重滞后的主要矛盾之所在。

1.2 高等美术教育培养的师资与农村美术教育完全脱节:艺术院校的师范系和师范院校的艺术系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延续适应高考的素描、色彩、油画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培养的师资在农村极少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农村美术教育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受学生思维、眼界的影响,应把开发乡土教材、本土教学资源用于教学。比如美术欣赏课、剪纸课、泥塑课、简笔画课,在农村开展是可行的,而这些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他们在高校学的是油画、国画或版画等课程,这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首先在经济上就是个严重的考验。而对于美术课程都没有,课桌、座椅都难以保证的西部农村孩子来说简直奢侈的梦。

1.3 乡土素材、民间美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多农村地区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即便有,也是“半路出家”的或对美术稍有爱好的其他各科教师兼任,他们往往照本宣科,或画一些枯燥无味的“儿童画”或几何体就算完成美术教学。殊不知,琳琅满目的大千世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和乡土素材。这些都能让学生在各个方面感受艺术元素的存在,并逐渐认识美术、喜欢美术,而不会产生“美术就是画画”、“画得像的就是画得好的”等肤浅认识。并且,教师可以借题发挥,利用美术教育的机会,抢救和保护濒临灭绝或即将消失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对发扬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农村美术教育还存在着学生缺乏兴趣、教育手段陈旧、教育质量不高、作品形式单一、评价机制滞后、硬件设备不完善、教学软件不配套等瓶颈,也是我们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农村美术教育的出路在哪?

2.1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领导、教师对美术的认识:学校领导、教师应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对学校美术教育的扶持力度,真正将美术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保证美术课程按国家计划开齐开足,不要随意占用美术课的时间,还学生学美术、教师教美术的权利。只有高度重视农村美术教育,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美术课不再“名存实亡” 、“名亡实亡”了。

2.2 强化高师美术教育与农村美术教育之间的链接关系:高师美术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双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美术专业的理论和技巧,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教育教学能力。高师院校可为美术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民族图案” 、“剪纸艺术” 、“民间插图”等课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去实践和体验,记录他们的收获,并把相关资料保存下来,这样培养的学生既能适应繁华城市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又能肩负在农村美术教学的任务,有利于高师专业学生在城市、农村双面就业。

目前,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学历偏低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瓶颈。基于此,教育部门、学校应经常请专家、学者与美术教师面对面的座谈、交流,组织教师参加课改培训,让农村美术教师丰富知识、画种爱好广泛,以利于农村美术教育教学的开展。

2.3 大力开发乡土教材、充分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和城市相比,农村在经济上的制约是不争的事实。但经济上的制约并不意味着美术资源的匮乏。相反,农村孩子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上具有城市里的师生可望不可及的得天独厚的美术教学资源。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但增加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激发了学生的家乡的热爱之情。

以笔者的家乡湖北黄冈为例,据不完全统计,黄州的农民画、武穴的章水泉传统竹器、黄梅的四祖五祖、团风的剪纸、龙感湖的挑花、麻城的石鼓、罗田的雕刻、英山的土著民居、浠水的桃花冲、蕲春的蕲州古镇、红安的公园,从东到西,从南往北,都是可以开发的美术课程和乡土教材。

结语: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的这几个问题是十分严峻的,让我们全体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携起手来,努力改变农村美术教育落后的面貌。这几个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农村美术教育就能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就能使农村孩子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让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世宁.新疆美术教育60年[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9

[2] 胡均世.对学前美术教育的反思[J].文教资料.2011,11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使农村美术教育有了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环节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强调美育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正是有了大的方针政策的指导,农村美术教育迎来空前的发展机会。这使得大部分农村学校拥有了画室、美术器材,让农村孩子接受到比较正规的美术教育。

二、美术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使农村美术教育有了人才储备

2006年,国家实施特岗计划,通过统一考试,招聘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农村学校进行教育工作。2009年,安徽省实施招聘特岗教师政策。特岗教师的到来,对农村教育起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美术特岗教师,在招聘特岗教师之前,农村学校基本上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受到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等的影响,美术课,教师、家长、学生都不够重视,美术活动基本上没有,更不说绘画工具了。美术特岗教师的到来,为农村学校带来了朝气,他们年轻有热情,教学观念先进,他们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学生的代沟小点,比较容易沟通。美术特岗教师的到来,使校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橱窗里定期展览学生的作品,学校的办公室和教学楼墙上,也挂上了装裱过的学生作品,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县级、市级的绘画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这之前,农村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比赛。他们知道了什么是素描、水粉、国画、速写等。很多学校还创建了美术社团,定期展览作品。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热爱美术,美术课也上得有声有色。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美术自有的教育功能促使农村美术教育必须要发展

美术教育就是要运用美术的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年青一代,使他们接触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得到完善,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发现美、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简单来讲,就如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所说:“不求学生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平和……”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将有积极的影响。所以,美术教育非常重要,农村美术教育更是关键,农村美术教育必须发展。

四、乡村少年宫的建设让农村美术教育发展有了物质基础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离市里不算太远的都会把孩子送到市里的少年宫和画室学习,想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全面发展。大部分农村的孩子都没有这个机会学习,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很多小学中心校都建设了乡村少年宫,并开设了很多门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决定报那个班学习。少年宫的美术教育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面向特长生的广泛参与和普及面,动员和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美术活动带来的快乐。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开展切实可行的美术技法技能训练活动,充分发掘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组织,精心设计,服务教学,注重过程,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及欣赏水平。

五、展望未来农村美术教育必有丰硕的成果

近几年,农村美术教育取得了一些进步和发展发展。但这才刚刚开始,以后的任务还比较重,比较艰难。怎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怎样来发挥学校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等,还要进一步改革和探索。现在,国家已经将美术教育作为重要的大事来抓,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也正在努力发展农村美术教育,因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会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进程和千万家庭的幸福。总之,农村美术教育正在发展,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育者,我一定会为农村美术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作用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农村资源 生活艺术 美术素养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在激发他们创造精神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最终完善他们的人格。

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美术教育由于资金落后,师资队伍相对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美术教学的开展,更谈不上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这是很多在农村教学的美术教师普遍遇到的问题!和他们一样,我也是一名来自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众所周知美术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新时代学生综合素养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教的这几年来,通过自身的不断学和外出培训后,每一次外出听课学习归来,总会在脑海中思考着: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怎样能带给属于农村孩子的一节节精彩美术课呢?是不是我真的就需要一套套先进的教学工具,学生拥有齐全的美术工具(笔、墨、纸、砚和手工),就才能上好我的美术课,美术课到底是什么?它的教学初衷是什么?下面,我想通过我的实际教学感悟,谈一谈如何根据地方特点挖掘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一些尝试。

一、利用地方资源,因地制宜,用好“土特产”

“清初四僧”之一的自称“苦瓜和尚”画家石涛也曾经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作为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学,我认为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具体条件,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其中农村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就是我宝贵的教学资源。

记得,我市组织了“淮安市小学美术优秀课例展示活动”《有表情的面具》这一课,作为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我,有幸在场倾听学习,执教的是一名城里美术教师,学生也是城里的学生,这一课,我听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的作业所用到的工具很震撼,诸如:笆篓、干玉米棒、蒸馒头的支架、尼龙绳子、一元钱硬币、鸡蛋壳子、用过的油漆刷子等很普遍,就是我们农村中最普遍不过的了,要是这一节课在乡镇来上课,那么我想对于激发农村孩子的美术兴趣,是大有裨益的,其效果一定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优课成果,更是在培养农村小艺术家们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艺术创造能力。

回来的时候,刚好执教七年级的《重复的魔力》这一课的时候。我细心研究这一课也要把它上成我们农村地方特色来,本课属于“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上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本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准备学习工具,让学生带一些身边熟悉的工具,只要是家里面有的都可以带过来。果不其然,上课的时候,学生带给我美术课的“土特产”可真丰富!鸡蛋壳、豆类、瓜籽壳、卵鹅石、花生米、树叶、芝麻壳等甚至把妈妈衣服上的纽扣都带来了,通过新授掌握基本的排列规律和基本形的小练习,学生把自己的“土特产”有赋予了新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艺术作品来,对美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挖掘农村资源 ,开展校本课程,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农村资源是一块内容丰富的文化课堂,乡土文化让人目不暇接,这里的一山一水,空气、阳光、河流都散发出艺术的气息。

在学校附近寻找教学资源,开展我的美术课外教学,一直是我努力探索和追求的。泥塑在农村无成本,信手捏来,于是我就把这次的泥塑带进了课堂,在学校开展了泥塑课,果不其然吸引力很多的学生参与,每年的三至五月份,我们的学校可谓是艺术的殿堂,学生的一幅幅泥塑作品,得到了学校领导首肯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孩子的美术学习的兴趣,农村孩子可能没有高档的美术工具,但是他们一起参与到美术手工制作享受其创作的快乐是和城里孩子是一样的。

三、提升自身美术素养,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有言道:“我是一名美术教师,我站在讲台上我就是美术”。因为美术课是一门视觉艺术课程,作为美术老师怎样从自身去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术课程的魅力所在呢,我想外塑形象,内练功力,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作为农村美术教师,我们要尽可能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一味的追求绘画技法的娴熟与巧妙,而忽视了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最重要的人文精神。只有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广阅书籍,让美术课人文起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我和其他主科老师一样,每年都会订阅《中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和《中外美术史》等教学书籍。

四、自制教具,弥补农村美术教学资源的匮乏

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美术教学中,可能没有一件与教学配备的教学用具,这就在教学成果上大打折扣。但是,是不是农村的美术教学因此而止步不前呢?我在乡镇呆了这几年,利用学校已有的美术室中几个画架和几张桌子,美术教室里面没有石膏体,我就用周边的泥土做出了石膏体放在美术室内,并且挂上了我自己的一些绘画作品,有素描、风景画、水彩画,和学生感兴趣的漫画作品及手工作品来,美术室真的是我们农村孩子的艺术博物馆。美术课上有一次我送教给我校小学生上《穿穿编编》这一课的时候,当在为学生没有美术工具而发愁的时候,学生说老师我家有爷爷经常穿的藤条,老师我家是做扫帚的,老师我爸爸是打鱼的,天啊孩子们,老师下节课想请你们的家长来和你们一起上美术课,可以说《穿穿编编》这一课,编者就是取材于来自民间艺术,民间的东西就应该在民间上!这一课结束后,我再也不会相信农村美术课因为学生没有工具而上不好的理由了。

丰富的农村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作为农村美术教师,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教育资源,大胆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发展农村美术教育,用好农村“土特产”为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