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司法实践中“授权组织”理论的争议关于高校被诉的行政主体地位实践困惑最早出现于1996年,当年田某某诉北京科技大学退学案中,法官运用“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理论解决了高校行政诉讼被告资格。当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了该判例,并指出目前我国某些被法律赋予一定行政管理职权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管理相对人之间不存在平等的民事关系,而是特殊的行政管理关系,他们之间因管理行为而发生的争议,不是民事诉讼而是行政诉讼。之后,各地法院陆续按此法理认定了高校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但对“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理论”的运用,学界一直争论不已。马怀德教授认为行政诉讼采用这一概念有内在缺陷,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没有解决法律法规为什么授权、何种情况下授权、对谁授权等基本问题。还有观点认为,此定义与国家职能向社会转移、行政民主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但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首先,从现有法律规定中无法找到所授之权是行政权而非其他权力的理由。《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非法干涉”的权力,民法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有排他性,宪法规定审判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由此可见,排除干扰权可以是民事权利,也可以是司法权力,并不是教育机构独有的行政权。其次,对立法机关授权的认定要求过高。由于受行政诉讼内容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行使职权方式、工作人员素质、会议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立法机关不可能及时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管理权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授予。“授权组织”理论无法得到普遍认同,这种描述性的概念不能解释高等学校等非政府组织为什么具有行政主体身份。深入研究发现,这一问题最终属于对组织职能性质的判断问题。发达国家高校有悠久历史,其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比较完善,值得借鉴。

二、公共行政理论对高校行政主体地位的诠释

(一)两大法系国家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其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认定普遍采用公共行政理论。该理论认为,具有公共职能的组织含有公权力因子,代替政府承担某些专业性很强的事务,具有行政权能,享有行政主体法律地位。两大法系国家用“公务法人”概念界定了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作为“公务法人”,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组织,它以公务为基础对中央集权进行限制和分权,既是民事主体,也具有行政主体法律地位。公务法人兼有私法人和公法人的特点,是国家行政主体为了完成特定的行政职能设定的服务性机构,有别于“正式作出决策并发号施令之科层式行政机关”。公务法人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享有一定公共权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它与相对人之间既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私法关系),也具有行政法律关系(公法关系)。公务法人有若干种类,高等学校只是类型之一,校生关系可以借鉴为公务法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二)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务法人地位笔者认为,我国高等学校与两大法系国家的公立高等学校类似,是依法成立、专门行使教育行政职能的公共管理组织,承担了高等教育的公共职能,含有公权力因子,具有特定的行政权能,除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外,还具有行政主体法律地位。高等学校行使教育行政权和公共管理权时,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与学生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教育法》第28条规定,高校拥有招生权,学籍管理、奖励、处分权,颁发学业证书权,聘任教师及其奖励、处分权等,这些权力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属于教育行政权力,接受行政司法审查。苏林琴指出,高等学校作为“公务法人”,在履行公务权利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前者,还论述了这种关系在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宿舍管理领域存在的限度和可行性。将学校定义为公务法人,并区分公务法人与其相对人之间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以此界定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将会很好地解决把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的若干困扰。普通高校依公法设立,承担公共职能,拥有一定的行政权限,行使一定的公权力。这种法律地位既满足了国家履行高等教育职能的需要,保证了高校的公益性,又有利于高校自治,保持一定程度的精神自由,避免行政上过于僵化的手续和官僚习气,也容易得到社会的赞助,还有助于司法机关对高校进行必要的监督等。这种观点是高等教育自由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主流。

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行政行为界定

(一)行政司法诉讼行为的判定标准高校既是民事主体又是行政主体,许多情况下学生教育管理的公共职能与高校为自身存在和发展而履行的职能混杂在一起。如何界定高校行为是行政行为,还是内部管理行为?在判断高校行为性质前,首先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排除高校依民事法律规范作出的民事行为。高校《合同法》行为不管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多大影响,也只能是民事行为,不能视为行政行为。如,因学费、住宿费和教材费的收缴而分别建立起来的服务与消费合同关系、租赁合同关系及委托关系。“非依民事法律规范作出”是甄别行政行为和内部管理行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高校行使涉及学生受教育权及其他基本权利的重要事项时,受行政诉讼司法审查;除此之外,高校拥有内部裁量权,不受行政诉讼审查,确保办学自的实现。具体界定标准有两条,同时具备这两项条件,方能认定高校在行使这些事项的职权时具有行政主体地位。首先,高校行为损及相对人的基本权利。涉及基本权利的事项学校内部规则无权予以限制或剥夺,只能由法律规定,且这类法律一般属于行政法律规范或来自其授权或委托,所以高校的这类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如,高校在行使涉及学生受教育权,涉及校生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学籍管理,因纪律处分影响到文凭和学位证书发放时应受行政诉讼司法审查。其次,高校行为对相对人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衡量标准不以仅对某个学生的影响程度为考量,这种影响带有普遍性、基础性和深远性,即“三性”的判断标准。如高校对学生的记过处分,对有的学生可能影响重大,对有的学生影响不那么严重,不具备“三性”要件,不视为重大影响。关于这方面最好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予以规制。如,台湾地区规定“改变学生身份并损及其受教管理与评价-41-育的机会,属于对宪法中的受教育权有重大影响,发生纠纷时应进行行政诉讼。”这个条件是区分高校内部管理行为和行政行为的主要界限。

(二)高校司法审查行政行为学校作为行政主体是执行教育行政法规的“准行政机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部分管理职权授予学校行使。在法律授权范围内,高校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相应的行政行为,如入学审批、学籍管理、考试、学位授予、纪律处分、颁发毕业证书等。司法介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纠纷主要包括学籍处理类行为、学历学位管理行为、招生考录类行为。学籍处理类行为。根据《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籍管理事项有多种,但只有“学籍的取得和丧失”与宪法中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最相关,受司法审查监督的行为包括取消学籍、针对违纪学生的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取消入学资格。学历学位证书管理类行为。学历学位证书的取得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社会评价和未来的发展,对学生影响重大。《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有权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得到公正评价、学业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高校做出的取消申请学位资格、不颁发学历证书、不予补办学业证书,以及宣布学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无效的行为,须接受行政司法审查。招生考录类行为。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与普通高校分工合作模式;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普通高校高度自主模式;三是普通高校市场化运作模式。第三种模式主要采取合同形式进行,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范畴。前两种招生行为中的录取、不予录取或退回招生对象、限制研究生报考资格、拒查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等行为须接受行政司法审查。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一)工作内容是否以学生为中心

首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一直是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内容可以涉及到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品德以及学生的学业的各个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开始转变,一方面是将教育融入到服务之中,也就是把单纯的把对学生的教育和为学生服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把学生学术活动和学生的事物管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与人相处和与人合作,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发展了他们的社会能力,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国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相对而言,中国式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重视的,是对于学生灌输相关的知识体系,在对于个人的评定上,往往考试成绩占了大部分的分值,导致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在健全人格的建立上有所忽视。

(二)重视给学生管理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美国十分重视为大学生管理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美国的各大高等学院每天都有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对于一些网上和广告栏里的信息学生也可以很轻松的得到,目的是要他们每天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活动,而且,在美国的各大高等学校都建有学生学术活动中心,而在活动中心里,一般都有集休息、学习和娱乐为一体的设施,并且功能齐全,这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对于美国式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管理而言,中国式的大学生管理在那现阶段已经做出了一些改变,网络信息化覆盖面越来越广,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心也在逐步建立,但是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的高等学校的物质条件还差的很远。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转变因素

(一)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的新变化

在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家长式的管理往往深入人心,管理者不论学生是否愿意,总是一意孤行的为学生安排好一切,在这样安排的过程中,管理者没有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不了解除了知识上的灌输,刚刚步入成年的大学生更加需要被关注的是生活和思想的上的事情,所以,国家在管理政策上要求与人为本,而教育上也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时,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真正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帮助学生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以此为工作中心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正是现在大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第一个转变因素。

(二)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明显

目前,90后学生开始步入高等校园,与之前80后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的行为有很明确的目的性,为此他们努力地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素质,与之相对应的,在中国高等院校传统的家长式管理中,管理者对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完全是一种单向意愿式的管理,学生在管理制实施的政策前并没有真正的自,但是针对当代的90后大学生的管理就不能一概而论了,首要的他们对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已经不在安于仅仅是听从者而没有话语权这么简单了,他们有着明确的要求,就是管理者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以前单向发言的管理者就不得不转变之前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平等的姿势与其相处并且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这样才能做到以缩短管理对象和管理者目标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继续良性发展下去的目标。

三、对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注重双向沟通而非单一式沟通

笔者认为,想要做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首先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大学生管理的管理者才能拥有一定的号召力并且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阻力和难度也会相对减少和降低,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下,学生不但可以感受到自身人格的尊严,还可以对管理者产生朋友家人般的信赖感,这样,学生就很有可能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主动找管理者进行沟通,并且接受管理者为其排忧解难,最终建立稳定的心理系统和正确的思维模式。

(二)注重个性化管理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院校德育建设,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领科学人文思潮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推动院校教育管理质量,实现安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接社会岗位要求、拉近供需之间距离,整合各方力量的一个链接条、一个数据库、一个参考源。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工作。

3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

4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6张斌.档案价值论.档案学通讯,2003(3)

7任宝兴.档案价值规律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3(6)

8王向明.论档案馆功能[J].档案学通讯,2003(6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高等学校;智力支持

本文获黑龙江省第二届科技哲学与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二等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入选论文。

一、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任务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是人类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_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人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维度的认识的升华和进步,是人类基于实践反思基础上的认识的又一次飞跃。

近年来,由于生态破坏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呈上升趋势,更加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2006年我国GDP总量2.7万亿美元,但资源能源消耗约占世界资源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耗量约占世界钢材消耗量的33%。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约占9%、铜矿低于5%、铝土矿不足2%,我国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为1/4、森林资源为1/5。这说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计”,现实的国情要求我们在经济增长中必须解决资源消耗过大而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刻不容缓。

生态文明虽然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样,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但它又和以往的文明形态不同。因为它所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即科学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生存为基点:…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重要文献中首次提出的一项新的重要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高等学校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智力支持作用

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高校文明的发展水平,探求真理、传承文明、创造知识、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价值所在。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和社会具有主导优势的文明传播载体,具有引领社会文明的角色优势、资源优势和导向优势。

(一)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培养“生态型人才”

人才资源可以转化为智力资源。“‘生态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真正感悟自然是人类生命存续的基础,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内在的精神信念。其次,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人类的生产劳动、物质财富的创造要本着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再次,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在“生态型人才”的培养上高等学校既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建立和健全高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大胆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生态环境教育模块,将环境生态学系列课程列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使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使其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大力推进我国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坚实经济基础和主要方式之一。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工业化道路的转型,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生态化为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主要是人类认识方法的局限性、人文文化的缺乏和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等。)科学技术变成了一柄“双刃剑”,一面带给人类文明,一面又亲手毁灭已创建的文明。如;臭氧层空洞、沙漠化、物种灭绝、温室效应、空气与水污染等,无不与科技发展有关。建设生态文明必然要应用科学技术,要考虑其对于自然的开发与破坏能力,更要考虑它对于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能力,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新科技研发和创新过程中,努力使科学技术成为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技术,即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等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对策思路

一、多元文化给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高职院校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高等职业院校是继承和传播文化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多元文化互动的一块前沿阵地,同时还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要场所。在当今社会中,以往存在的那种激烈对抗的冷战气氛,被隐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各样的交往与活动中,思想意识形态问题的复杂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日益深入,致使我国青少年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怀疑、甚至背弃。

2.高职院校中西文化价值的矛盾冲突更为直接、剧烈

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为文化的快速而广泛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渠道,强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然而,某些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借助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硬加给发展中国家,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政治、经济的扩张和侵略,而且还不择手段对其进行文化的扩张和侵略。中西文化价值的矛盾冲突,很容易导致我国青少年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对西方价值文明产生盲目的崇拜,导致他们对我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价值理性产生怀疑、甚至动摇,从而削弱一了我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3.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地位被削弱

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极少数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误解和偏见。这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众多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中的一个分支,不应该把它作为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惟一的理论指南,更有甚者,出现了所谓“修正”、“解构”马克思主义的严重现象。这实际上是在忽视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地位,动摇人们心目中业己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这必将会造成高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混乱。

4.西方文化的加速扩张和渗透,威胁到中国的文化安全

不健康和有害的文化垃圾,严重腐蚀了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致使中国的文化安全受到威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将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前,部分高职学生不加抵制地接受了非理性主义文化,并由感性欣赏发展到理性追求、由浅层次上的文化消费逐渐转变为深层次上的政治认同,从而导致他们的政治意识淡化,同时也致使这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错位和扭曲。

二、多元文化冲击下高职学生思想发展的不良倾向

1.政治意识冷漠,理想信念缺乏

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社会文化体现为无中心、稳定性差、多样化的状态,加之西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广为流行,一些高职学生丧失了应有的精神家园,失去了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有些高职学生政治意识冷漠,缺乏能够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体意识形态,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采取怀疑、甚至漠视的态度,而对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思潮盲目崇尚。对共产主义崇高信仰的怀疑动摇了中职学生的理想信念,丧失了对我国主流理想信念和价值的追求,将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思想抛置脑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成了他们的人生信条。

2.崇尚自我张扬,个人快乐至上

与以往相比,大众文化在存在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大规模的参与,个人自我意识的强烈表达。大众文化的受众们,尤其是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许多青少年学生非常希望自己能成为这种大众文化的参与者。他们萌发的这种心态,毫无疑问是整体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必然结果。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缺少人文精神、缺失理想信念,纪律观念淡漠,无视社会群体利益,以个人的利益和自由至上。有的甚至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将支出主要用在吃喝玩乐上,终日沉酒于娱乐消费,以享乐为生活主导,而在自我发展的投入上却远远不足。

3.民族意识弱化,盲目崇洋媚俗

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过程中,少数高职学生由于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上的局限性,总会不时地被多样化的文化弄得眼花缭乱,他们的文化心理受到了多元文化强有力的冲击,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冷漠,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有的甚至不加取舍地移入西方的价值观、自由观和民主观、并且在自身的行动中释放出来。

4.价值观念偏移,社会责任感缺失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些高职学生由于缺失了价值取向上的方向感,失去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他们美丑不分,是非不辨;在对文化价值的取舍上,一方面表现出仿徨困惑、无所适从的心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倾向;在对职业的选择上,大部分高职学生更多地把收入的多少、工作地位的高低、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等因素摆在首位,对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却很少考虑。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进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路

1.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

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同时,正确教育高职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思潮。应引导高职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减少情绪化色彩,增强理性思维和自觉精神。处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内容、载体、手段和方法,努力消除多元文化给高职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开创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拓展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多元化的文化环境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超越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视域,增加文化的包容性。即高职学校不能根据某一固有的文化体系或文化传统,向高职学生传授其思想文化成果,而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比照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思想文化,从中提取营养,然后再输送给高职学生。高等职业院校一直以来是新文化的生长点,是整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殿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是对既有文化的简单传播,而应当是文化再生产、整合并创造一种新文化的过程。

3.发挥道德楷模的激励引导功能

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要大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中职学生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是加强对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使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可以效仿的榜样。同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选择典型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避免使人产生“老调重弹”的厌倦心理。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学生德育的发展

校风和学风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思想行为作风和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能对高职学生产生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高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要主动挖掘校园内的德育资源,利用海报、校广播站、刊物、社团等大力宣传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对校内发生的不道德现象进行道德谴责;同时也要树立典型榜样,引导和强化学生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和善恶标准,规范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逐渐树立起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和公德秩序。

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往往偏重于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和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教育,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发展,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淆在一起。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专业队伍,积极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途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咨询中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等,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学 人文素质 和谐统一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师毕业生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中小学生。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具有广博而深厚的人文素质的教师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模仿性强,易受到教师的感染与熏陶,因此,在中小学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此外,作为未来的教育者的高师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方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打好了孩童时代的人文基础必将带来未来事业上的成功。

为此,教育部明确指出:英语学习不仅是“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更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事业、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1]P2

身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高师学生若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若自己只有“半桶水”或“半瓶子醋”,那么他们将如何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教育呢?那么,我们就必须给高师学生足够多的人文教育,为其大脑这个水桶中注入足够多的人文知识,才能让他们胜任教师岗位。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

人文素质通常是指一个人应当要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主要是指在现今的人文科学、人文气氛熏陶下而建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道德境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能等精神收获的总和。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就离不开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一般而言,人文知识是对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和艺术等学科的知识的总称。由于文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集体的记忆与智慧,是一个民族思想的脉搏;又由于其包容性极广,它本身就蕴含着对历史的回顾、对哲学与人文的思考等。因此,文学位列人文知识之首。

清华大学提出培养“博雅之士”。北京大学的李赋宁教授就曾指出“英语专业属于人文科学门类,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造就德才兼备的外语人才。”

因此,从培养德才兼备的外语人才以及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未来师资来看,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有关教育家的考察,人文教育已有普遍被“边缘化”的现象。[2]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自我主义和实用主义工具论等不良思想在一些人心里滋生、蔓延,造成有些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扭曲:他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唯我独尊。现在的大学生更由于急功近利等思想的作怪而越来越耐不住读书、做学问的清苦生活,认为人文学科是一门“可有可无的”、“浪费时间的”、“老土过时的”的学问。外语专业的学生注重听说读写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无可厚非,但现在外语系的学生更倾向于学一些“实用”的东西,如外贸函电、旅游英语等。他们一般重实用性、技巧性的技能的学习,如BEC;轻人文素质学科/课程的学习,如文学。问及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竟不能答!因此,社会上的不少单位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不少质疑,常抱怨学生的素质低下。传统的“工具理性”让外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外语仅仅是为了能看得懂外文,听得懂老外说的话,能利用外语与老外谈生意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中国学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教育部指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观念,使学生熟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了解世界文化、英美文化,增强世界意识,扩展知识。”[3]P18

文化是一个包含性极广的词。广义上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法宝。失去文化,国将不国。文学是文化的一部份。文学语言又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文学集民族智慧、哲学、情感、生活习俗于一体,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文学是一门融“经史子籍”为一身的社会百科全书。文学中常见智慧,文学是人学,文学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

三、文学思想与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文学无国界,具有思想上的相通性。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学习各种文学思想,夯实文学、文化基础,既可拿外国文学之精髓为我所用,又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培养出具有大我的民族情感、世界意识的人才。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

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情感和价值的观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代历史上的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有屈原“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忧未悔”的民族大义;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有近代历史上林则徐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忧患的深刻思考;也有秋瑾的大义凛然。先辈们努力为缔造一个民主、和平、统一的国家的精神鼓舞着历代的文人志士。先辈们的豪言壮语让我们如何能忘却?

在讲授美国文学的时候,我们发现美国也有不少的作家以自己对祖国不同角度的感悟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菲利普・弗瑞诺(1752-1832)对新生的美国大自然风光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华尔特・惠特曼(1819-1892)通过对新生的美利坚民族的赞美与热爱将他的爱国情感贯穿于《草叶集》的始终。卡尔・桑德伯格(1878-1967)则通过对新兴的工业城市芝加哥普通大众所拥有的巨大创造力的歌颂,暗示着美国新兴城市的美好未来和新生的美国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这又让我们想起的《沁园春・雪》中所表达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深情眷爱。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认为,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关系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石。我国的古人很早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孔子在《论语》中第一次提到了“中庸”的概念并将它上升到哲学的思想高度。对孔子而言,“中庸”的本义即是“尚中”(“用中”)。所谓“中”就是不温不火,不过及、不欠缺;“庸”就是不突出、不失常;“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就是掌握最佳状态、恰到好处。[4]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有这种尚“中”的辩证思想,他强调的是“注意维护总体生命的和谐统一,避免矛盾的极端化而走向事物的反面”。[5]P15现在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失为这一思想的深刻体现。

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实践家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曾历时两年零两个月蛰居沃尔登湖畔,潜心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最终著成《沃尔登,林中生活》一书,用最真挚的情感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当前,由于一些人无视自然规律造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追求金钱至上主义、物质享乐主义,破坏生态的平衡。人类应该对大自然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没有必要去征服一切大自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梭罗研究专家哈丁直言不讳地说:梭罗的书既是“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又是“一部批评现代生活的讽刺作品”,还是一种“简单生活方式的伟大宣言”。[6]P4此外,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人口的无限制发展将造成世界上粮食的短缺,人类生存空间的缩小;或许,终有一天人类就会成为现今易拉罐里的沙丁鱼。好在世界上始终有一些关心人类的生存命运的作家在不断思索人类命运的走向,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潜在的危机,引发全人类的思考。没有哪个时代的人会比现代人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了。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坚定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让学生对当代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口生育与教育等,进行带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在内省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深刻感悟人类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命运负责。以博爱之心推广于天下,方能显示出当代的人文关怀,才能让人的生命和重视人的生命成其自身的完满。

3.提高对人性的认识

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上的。

古往今来,文学大师中不乏对人关心的话题。人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就必须首先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纵观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发现人类历史上不少的岁月是在国与国之间的纷争中度过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来看,其规模、死伤人数、对人类文明的破坏程度等,都是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造成了人性的缺失,甚至于毁灭。战后不少作家创作的矛头直指向战争的罪恶、发掘战争产生的根源,痛思战争带来的毁灭性灾难。这之中有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对战争的痛诉,宣扬反战的情绪;有在约瑟夫・海勒(1923-1999)的《第22条军规》中对战争、对现代社会的异化,对人性的毁灭,使人异化、妖魔化的批判;有在威廉・戈尔丁(1911-1993)的《蝇王》中描述未来核战争中,孩子童真的迷失,而导致孩童之间的“准人类社会”的战争等。有以艾略特(1888-1965)为首的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荒芜而殚精竭虑的丰碑之作――《荒原》。这些都证明了文学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普遍关注。

在莎翁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这位思想的巨人对人类本性的另一种关注。奥赛罗因听信谗言置善良美丽纯真的妻子于死地的故事是莎翁对摧残纯真的痛诉;李尔王的女儿们对他的冷漠无情是莎翁对亲情冷漠、人性丑恶面的有力鞭笞;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则向我们展示了仇恨带来的对真挚情感的毁灭。此外,莎翁对人性贪婪的一面的控诉也是强有力的。在《威尼斯的商人》一剧中,莎翁一边对贪婪成性、无情无义的犹太守财奴夏洛克进行无情的暴露,一边对巴萨尼奥和安东尼奥患难与共的友谊的称赞,一边又对巴萨尼奥与鲍西娅情谊有加的爱情注入绚丽的火花。本剧中,莎翁将两种不同的、对立的人性的两个方面并排摆放在我们的面前让读者从比较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罗伯特・李・弗罗斯特(1874-1963)在《火与冰》一诗中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指出象征“仇恨”的“冰”和象征“欲望”的“火”都可以毁灭世界,从诗中“从我对欲望的体验”(From what I’ve tasted of desire)一句看,似乎作者从切身的体会中向我们展示了仇恨和欲望的可怕:它会不断诱惑人类走向一个无底的深渊,甚至最终会导致人类文明世界的毁灭。正如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在其著作《神曲》中借用冥河上的船夫开隆所说的“……步入永恒的黑暗,步入烈火和寒冰”;“我们没有希望地生活在欲望之中”。[7]P124人类和人类世界的命运是否会像但丁向世人展示的那样一步一步地走向黑暗,走向烈火与寒冰呢?世间的人们是不是都没有希望地生活在欲望之中,成为欲望之奴呢?诗人在引发人类进一步思考:人与人之间是要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发展,还是要受欲望支配去不断地挑起纷争并最终走向毁灭呢?文人们通过对人性丑陋面的揭露与批判,其寓意是深刻的;文学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它不希望人类世界走向毁灭、消亡。同时告诫世人:人要知足常乐,减少本能欲望,正常、节俭的生活;抵御物质世界的诱惑、克制人性中“恶”的一面,步入精神伊甸园,以获得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

4.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增强人际之间的交流

再以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为例,诗歌反映了人生路上总会面临着许多的十字路口,人们必须经常为选择而苦恼。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诗人在一个交叉路口,面临选择一条大众所走的路,还是选择走一条较少人走的路时,踌躇满志,最终选定了一条较少人走的路,为此,“生活就大不同了”(弗罗斯特,1916)。诗人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到自己撒手人寰之前必须完成未尽的事业。约翰・罗斯金(1819-1900)的《两条道路》向我们展示了与弗罗斯特不同的两条路:一条是光明大道,通往充满阳光、鲜花、歌声的天堂;另一条是通往黑暗深渊,一个充满毒蛇、荆棘的地狱。[8]P6-7文中历经沧桑的老人在生命弥留之际回想一生所走过的路,不禁黯然神伤、感慨万千、后悔莫及,痛恨自己年轻时未听父亲的劝告走上了一条歧路,从此踏上了不归路。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逝去的东西是永远不可能回来的。世上没有后悔药这种东西存在,因此,别指望它的出现。未来是不确定的。人生所走的道路关键就在于选择。领会这层意思,便完成了人心灵的一次旅行。不能走上歧路,慎重选择自己的路;选择一条既能实现个人理想,又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康庄大道;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林清玄在《探索人生的方向》一书中说到:“……生命底蕴最好是谦卑的,懂得学习和沟通”。[9]P248(林清玄,2001:248)现代虚拟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联系少之又少,甚至阻碍、隔绝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弗罗斯特是一位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入诗的伟大诗人。他的《修墙》一诗道出了人们在闲暇时间修筑墙和篱笆,将两家的院子阻隔起来,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实际上反映了人们修筑墙后内心深处已有了一堵不可逾越的墙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挡在墙外了。因此,“墙”的隐喻性也明朗了。现代社会的企业文化大都重视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注重的是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那些能打破固步自封的心理之“墙”的人,那些能够冲破思想牢笼的、善于跨越“城墙”的人必有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网,必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善于学习,懂得如何去构建跨越鸿沟的桥梁,懂得如何去打破筒子墙的技巧。

深刻研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领会到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弱点所在,可以引导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还可以增强我们明辨是非、知荣辱的免疫力,提高我们审美的品味。但如果一个人不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那么就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就不能达到一种对生命体验的感悟和关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的一个人的“一切成长、一切知识、一切发展都来自内部”。这是因为,“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上之镜,能照查事物”。[10]P24即:人们在心灵深处有一面“心镜”[5]P13,透过这面生命之“镜”我们便可以对事物加以明澈透彻地体认,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对事物的感性的认识,最终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然而,对本质理性的、全面的认识又必须依靠人们不断的内省才能逐渐日臻完善。因此,“素养尚未完善,君仍需努力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若虹.人文学与高等教育――杜维明教授访谈录[J].台湾当代杂志,2005.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魏忆南.“中庸之道”在当代大学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借鉴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6).

[5]老子.道德经(王岳川导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张知遥译.沃尔登湖[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

[7]张志祥主编.西方引语宝典[M].商务印书馆,2001.

[8]徐翰林编译.世界上最优美的散文人生短篇[M].哈尔滨出版社,2004.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7篇

(一)保障人身安全以及个人财产

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与个人财产安全是高等院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意外事故是学生人身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烧伤、溺水、触电以及运动损伤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传染病、食物中毒等人为因素对学生人身造成的伤害。高等院校中发生的诸如偷盗、诈骗、害等违法行为也会对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中,偷盗是高等院校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违法行为,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偷盗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学生的防盗意识。

(二)心理健康辅导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市场经济的完善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心理方面的问题不断加深积累,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就会产生不良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出现各种心理疾病。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因为食品问题而失去生命的社会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全球范围内都已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高等院校的食品安全不仅影响院校的声誉,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高等院校要根据国家有关高等院校食品安全的规定,将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严格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3]。

(四)消防安全

高等院校是防火的重点单位,由于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使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遭受巨大的损失。高等院校宿舍中会经常用到各种电器设备,各种大功率的电器合并使用就很容易出现电路短路的情况,导致火灾的发生。有些学生习惯在宿舍吸烟并随意乱扔烟头,给消防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学生的消防意识往往比较淡薄,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加大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安全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院校需要明确安全教育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与责任义务,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或个人,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工作考核,督促高等院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事故管理机构,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充分调动人力资源,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增加安全教育经费

安全教育经费的不足阻碍了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为了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增加高等院校安全教育的经费支出,保证高等院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

(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高等院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从各个角度提高学生的安全事故防范意识与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安全事故隐患,当自身财产安全遭受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在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高等院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系统的讲授安全知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和教育手段进行安全宣传。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演练、主题参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来使安全防范意识深入到每位学生的思想当中。

三、结语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32-02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的文化,以校园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的精神和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也随之不断加快,尤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上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但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日,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中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还有诸多工作要做。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

首先,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由于受到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把关注的重点仅仅放在了外在的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而对内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较为忽视。专业课程对于学生在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短时间内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则是渐进的,不会立竿见影。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从人员的配置到经费、政策的支持等诸多方面,使得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出现了不太均衡的现象。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学校的关注重点又集中于专业课程领域,致使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对滞后,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非常常见,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单调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单一。致使在课堂上师生间很难产生应有的共鸣,最终导致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亟待提高。一方面,由于受到国家统编教材和高职学生状况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并不如普通高等学校那样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在学校内部很难得到和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重视也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着得过且过,应付差事的认识,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从而直接想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间的关系

2.1 内容是共通的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应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对高职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高职大学生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践行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目的是相同的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希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教育高职大学生,以提高当代高职大学生们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坚定信念。并且,以正确的思想为着力点,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帮助高职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其全体成员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从而使校园文化也成为一种有力的思想武器,对广大在校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凝聚广大学生的人心和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力,并最终使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途径是互补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虽然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但形式难免单一。因此,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短时间内虽可以被学生记住,但很难保持长久,最终还是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校园文化中的校园文化活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气氛和谐、寓教于乐,易于被学生所接纳和接受,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直接灌输相比,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虽然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但其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最为稳定的影响而发挥作用。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将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优势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来,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3 借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首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相结合。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为保证正常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拥有全部外在物质条件所内含的文化内容的总和。它既是高职院校的物质财富,也蕴涵着高职院校的精神内涵。物质文化外在体现为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实训场地、运动场、宿舍、食堂等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实现师生生活娱乐所具备的物质设施条件;内在则表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文化氛围、价值追求等内在精神要求。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不能把教学方式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各种物质载体,通过这些物质载体来传达精神实质,最终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等方面的目的。

其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相融合。精神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其影响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其它构成要素。是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和长期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高职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同的意识和观念。包括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识、高职精神的理解、高职价值的追求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学院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等传递给高职学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良好的精神文化也有助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职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再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行为文化相联合。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以及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文化形态的总和,是高职院校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外在显现,体现了高职院校精神面貌、学院作风和人际关系等内容。包括教学、科研、学习、娱乐和生活等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和操守以及文化品位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的参加学校中各种与学生有关的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直观观察和感受到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表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这些直观的现象再带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中,并对此加以分析和引导。必然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最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相对接。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基于高职教育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式,为实现其教育、教学和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使之自觉成为高职院校全体成员的工作、学习和行为的准则而形成的文化理念。是高职院校落实高职教育理念,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同样也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等诸多规范和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和其它专业课程在课程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而在当今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把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容易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相关保障。因此,有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全面而有效的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保障。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果能够依托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势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达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欣.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159.

[2] 林彬,李天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路径探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07-110.

[3] 安德志.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结合[J].河南农业,2011(1):111-114.

[4] 尹露露.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J].时代金融,2012(2):50.

[5] 赵颖慧.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途径的研究―― 以高职院校为例[J].学理论,2012(36):345-346.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校园流行文化及其特征

校园流行文化是指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得到同辈群体认可的,包括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生活形态等。主要包括流行产业、流行新品以及流行话语。它的特征主要有:

1.多元化。各种西方的思潮、话语、主义共同构成了多元的话语空间,使得校园流行文化多元化和多种标准,这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迷茫。

2.世俗化。在高校校园流行文化中更多的是其娱乐性和对现实社会的调侃,网络运营商为了获得高点击率从而摄取商业利益,其传播的所谓流行文化往往是以迎合大众的感官愉悦程度为检验标准的,这样势必导致世俗、庸俗文化产品的产生与流行。

3.虚幻化。在目前快节奏、就业难、压力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往往会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大学生一旦对某种流行文化产生兴趣,常常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并且极易产生浮躁的心态。对流行文化的过分沉溺,容易导致大学生逃避现实生活,去追求一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精神需要。

4.娱乐化。流行文化的娱乐化特征极易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对于一些非理性的文化现象,大学生不是用自己的理性去反思,而是当做一种娱乐和调侃来追捧。而这样的非理性的文化现象对一些优良传统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二、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影响

1.校园流行文化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当前大学生比较关注的文化现象、社会事件等引入课堂、将部分优秀、先进的流行文化元素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密切大学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2]

2.校园流行文化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校园流行文化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交流娱乐化、平等互动化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借鉴校园流行文化的这些特点,利用网络、短信等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3.校园流行文化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教学氛围的建立

把校园流行文化引入政治理论课课堂,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与校园流行文化相结合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把校园流行文化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跃和丰富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校园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形成和谐教学氛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消极影响

1.校园流行文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地位受到挑战

校园流行文化虽然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但是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网络的兴起促进了校园流行文化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网络游戏、青春偶像剧、网络影视、流行音乐、偶像崇拜等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普及率和关注度却不是很高,校园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从而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3]

2.校园流行文化影响了正常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秩序

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逃课的原因有些同学是因为热衷于网上聊天或网络游戏等,手机文化、网络文化等校园流行文化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常秩序。

3.校园流行文化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道德观。目前,校园中流行的考证热文化,热衷于计算机、英语这些实用性课程的学习,导致某些大学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加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什么功利性,很多学生认为学与不学这门课程都没有关系,这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校园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特别是积极影响,进一步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借助校园流行文化中的先进元素,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生活化、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互动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流行文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增强教学内容的社会现实性和生活化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其教学内容长期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而校园流行文化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满足了大学生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借鉴流行文化的这一特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把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等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社会现实性和生活化,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和互动化

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提高教学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借助网络、短信丰富教学手段,可以通过网上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为教育素材,如将反映强烈的社会事件引入课堂,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短信文化来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对话、交流、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对各种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扬弃与吸收,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使其自身文化素质和发展过程成为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自动化过程。[4]

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课程教学和校园流行文化

校园流行文化的思想多元化使得大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认同感变弱, 校园流行文化在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思想观念。 其中一些不良思想如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悲观主义等观念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政治性和主导化,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导作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课程教学和引领校园流行文化,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流行文化,要切实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校园文化的主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流行文化的主流精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学生的人生准则。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校园网络舆论是构成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舆论的整体走向和趋势有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内涵的概述、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分析、高校在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等方法推动促进健康向上校园舆论环境的建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在传播内容、服务功能、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是政府洞察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口[1]。以校园网为载体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话语权的提升[2]。对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水平,对于促进高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舆论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的主流媒体网站及其举办的bbs(电子公告系统)等载体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校园网络舆论具有传统舆论社会意识性、公开传播性、评价引导性等共同性特征。133229.cOM同时还融入了互联网独特的交流性、开放性、及时性、针对性等特征,由于其与高校特定的区域文化密切相连,在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功能表现等要素构成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点:自由多元,分散性特征明显;个性张扬,开放性特征明显;偏激盲目,非理性特征明显。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高校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园内部改革,以及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问题。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焦点事件的意见并由此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议论。随着点击率的攀高,跟帖和发帖数量的增多,各种观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后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舆论定式及舆论环境,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通过整合而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意见。

二、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行为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校园舆论环境,校园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个性化、多元化[4]。网络身份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大多为真实的意愿表达和心声倾诉。青年学生思想和视野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每个人对事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是无数个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校园网上,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

2.现实信息放大化[5]。从“芙蓉姐姐”、“胡戈恶搞”事件到女青年“虐猫”录像等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种种事例表明,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学生民意表达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场”,网络就好比一面放大镜,现实生活中微小的变化、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行为等一旦公布在上网,就会成为焦点内容和中心话题,从而引发大量热烈的讨论。

3.“意见领袖”平民化[6]。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在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编辑、权威人士的评论左右舆论,他们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校园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完全可以抛开现实社会中年龄、社会地位、资历、学历等的区别,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到任何因素干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学生,都可以通过不断发表帖子,赢取高点击率和高回复率,久而久之,产生号召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为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

4.舆论内容多为感性表达,情绪化色彩浓厚。网络的隐匿性特点增加了网络言论的开放性,同时也减少了言论的原则性和理性化色彩。在网上发言,因为身份隐匿,发言者不用考虑承担责任的问题,加之大学生易冲动,在网上容易出现过激言论及情绪宣泄。同时,部分学生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导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带有很严重的感性色彩。

三、当前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堵”不重“疏”,缺乏“引导”的主动性[7]。目前,校园bbs已经成为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场所,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针对出现在校园bbs上的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关于学校管理事物方面的负面评价,在大多数高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很少能做到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正面回应,采取的措施多是让网管员删除帖子。这种“堵”的做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容易招致学生们的反感,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高度自由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民具有自主选择权,一旦网民觉得知情权与发言权被剥夺,他就会选择另外的阵地如微博来发表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助长矛盾的激化。

2.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校园网络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未能完全发挥。高校网络媒体应该达到的效果是通过网络整合和联合校内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学生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从而使宣传效果最大化。但是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校园网络新闻媒体仅仅是为校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上网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上仅仅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简单陈列,网络其自身作为“媒体”的作用,“多种手段,一个声音的动态立体传播效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3.重“宣”,不重“教”,高校网络媒体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要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最主要的是靠广大网民,也就是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和文明上网意识的加强。高校网络媒体不仅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由于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高校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具有育人功能。高校网络媒体在现实中主要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讯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层面上,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未能充分挖掘,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正向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四、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

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正确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其次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在线、学工在线、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最后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能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又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网上文化课堂等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隐性舆论宣传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辩论赛、网站(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咨询服务等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提高学校引导舆论的能力,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各高校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强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及网络“慎独”境界的教育,不断提高网民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等内在的道德制约力,使他们的网络行为能够自觉地置于正确的善恶引导之下,进而增强网民在网络舆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及自我控制能力,并有效提高其信息道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要加强对校园宣传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自律,要培养其社会良知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严格的自律精神来约束自己,认真地履行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公约,积极地倡导文明办网,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4.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8]。博客团队建设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班级同辈群体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益网络知识的效率。

五、结语

总之,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将网上虚拟延展到网下现实,将网络虚拟空间有机结合到校园现实中来,倡导并建设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责任,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导向。这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玲.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思考.文教资料,2009,(10).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8).

[5]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思想理论教育,2006,(3).

[6]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理论月刊,2006,(11).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延安大学为例,从校园文化的含义入手,对校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做了探索研究。应用校训,校训承载着高校校园文化和高校教育理念;应用学校重要史实和重要人物,树立榜样和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应用高校校园舆论工具对校史进行宣传宣传,树立理想、激励奋进精神。

高校校史是高校最为宝贵的财富和教育资源,它是一所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也是高校办学成败各方面工作经验的浓缩和总结。它代表着高校的精神面貌,也是高校自身特色文化的主要表现。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种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场所,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高校校史和高校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高校在特定时期的校园文化形成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定历史。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高校的校史。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高校校史互为史实,互相影响。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她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的过程,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得以承托的精神框架。她包含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和规范学生日常活动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其中最能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形式主要是学生社团、学生协会等。在这些组织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的内容是学校风气。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高校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植物和风景等这种物化形态内容。更重要的是她包括高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高校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其在生活的共同区域中活动交往所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方式。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同时高校又时国家科研基地的集中区。高校育人和科研的特殊任务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站在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沿,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内容,要突出高校办学和的精髓

管理内容包括了规范高校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方式;学生活动制度;高校对外交流方式;学生社团和学生联合会等行为规范。他们是高校对人才教育培养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规范细则。

2、高校设计校园文化情境设置,要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的校容校貌、高校的建筑、高校的自然景观布置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自觉当中就受到教育和启发,进而自觉地学习。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良好的环境也可以有效避免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腐蚀,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健康的成长。

3、高校的校园舆论工具,因创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高校是一个各种舆论工具集中的地方。在高校中除过校园广播站、宿舍电视、校园宣传栏、校园网、校报等公用设施外,还有学生用教育网、学生论坛、网络教学评价等方式。这些舆论工具一方面是高校宣传教育政策法规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在高校内舆论宣传的导向直接影响到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到师生在高校集体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所以高校的舆论宣传应该按照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结合高校的自身特定从实际出发注重和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公众场合,要求并引导学生养成懂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三、高校校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方式

1、校训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高校校训是高校校史最重要的一部分,她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校训体现了高校的办学传统,是高校人文精神的高度浓缩,是高校历史和文化的最主要沉积。代表着高校校园文化和高校教育理念。以延安大学为例,延安大学的校训是“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她不仅是延安大学广大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激励和鼓励延安大学所有师生的一个标尺,更是大开延安大学历史的钥匙。延安大学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建立的。她建立后就在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正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类型的人才。她不像现在的大学先培养本科生,再培养研究生,最后培养博士生等的过程。延安大学在建校初期只有短期培训班和夜校之类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是这样简单的方式,给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其校训就直接明了地反映了这一史实。  以此为基础延安大学在体育馆、图书馆和逸夫楼三座建筑之间树立了校训碑,学生不论从哪个方向走动都能看见校训的大字。延安大学以校训为基础,将分布在校园内的路段依据其通向的方向分别命名为“治学路、致用路、治身路”等等。这些可使学生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想起学校这些不平凡的历史。同时在多元文化背景交叉的当代社会环境中,校训更能给学生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2、重要史实和重要人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高校校史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每个高校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建立,高校建立后的使命也是各不相同。尤其是我国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高校适应我国自主发展的社会历程教学方式一般都经历了初期建设、发展壮大和改革开放后稳步发展等阶段。高校可依据这些史实和重要历史人物,在图书馆、教学楼、运动场地等绿化景观地带有重点地树立校史人物浮雕、校史人物宣传墙等。让学生时刻感觉到这些事件、人物都存在自己身边。延安大学在将校史重要史实和重要人物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是采取了以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在图书馆前树立了著名校友墙、并以校长命名的教学楼、以著名校友命名特殊教学楼比如将音乐楼命名为“星海楼”。并在各教学楼前树立了各重要历史人物的石雕,配以人物和史实简介。这种方式尽可能大地发挥了教育的导向功能。使学生时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历史时刻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间接地引导学生不自觉地以他们为荣。也使得学生对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专业的未来有足够的信心。

3、高校校园舆论工具对校史的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高校校园舆论工具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舆论引导和文化共同构建上。校园媒体对校史的宣传是高校校史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校园舆论工具根据其出版发行和宣传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有声广播。目前大多数校园宣传主要形式是有声广播。延安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有声广播设定了早中晚三次广播时间,分别在学生早操、午休和晚自习前后播出,配合广播的宣传功能在广播开启后先播放“延安大学校歌”。校歌播放完后介绍当天和近几天校园大事件,最后配合学生需要介绍其他相关知识。第二类,文字类,如校报、板报等。这类宣传方式一般时间比较长,每期校报或板报都要求存在一定的时间,大多是高校采用的是校报一周发行一期,板报一周或两周或一月办一期的方式。并且这些宣传方式的内容通常是采用大方向固定,小内容变化的方式。延安大学利用这类媒体的特性分别将学报、板报固定的分为某一内容占主要点或者某个教学楼占某种特色的方式来举办,比如在“代贤楼”主要的板报形式是自然科学类;在“如心楼”主要为学生工作类等方式,将校史人物和楼的主要功能联系起来。第三类,校园网络,校园网络除了给学生及时宣传国家政策、让学生及时了解并和外界保持联外。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论坛、校园网等,校园论坛是学生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他们不仅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的地方,更是学生宣泄情绪的地方。延安大学依据校园论坛的特点,以延安大学的特征建筑“窑洞”命名论坛为“窑洞论坛”,以延安大学的特殊环境命名网页为“圣地红网”。分别建立了“延安精神”、“课堂在线”、“厚德载物”、“思政动态”“法治时空”等专栏,方便师生交流,同时体现校史和学校特色。

综上所述,高校校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时多方面的,她不仅发挥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功能、体现了校园的精神面貌,更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为高校更好的培养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正确的强有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 宁,董振文.高校校史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初探[M].新西部,2010.6:177,182.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应用性本科,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大学期间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训练,也是学生四年大学获取知识的深化和升华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人协作能力、独立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影响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滑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纵观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环境

首先,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是造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因素.应用性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本科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正好与用人单位招聘时间相矛盾,这种社会大环境必然导致本科毕业学生不得不分心于求职择业.他们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时间用在找工作上,而用在潜心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上较少.其次,考取研究生的过程对毕业设计(论文)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把考取研究生当作是自己的第二次择业,这些致力于考研的大学生,大三、大四正是他们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准备复习、初试和复试的过程中,做毕业设计(论文)自然成了他们的一个重要包袱,很少有精力顾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2学生自身

首先,很多大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不够扎实.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既是一个消化知识、整合知识、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对于初涉科学研究领域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要求毕业生设计(论文)具有创新性是一项重要挑战.因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不是搞科研或学术研究,他们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在考试前一个月搞突击,平时很少去深入探究,所以这些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往往由于专业知识的不精或能力的缺乏造成毕业设计(论文)无深度,或缺少新意,搬运别人的观点居多.其次,在大学生中存在对毕业设计(论文)不重视、态度不端正的现象.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是其人生最重要的大事.许多用人单位在本科毕业学生大四的第一学期进行招聘,这正是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选题、调研等环节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因时间紧迫,觉得毕业设计(论文)做得好坏,不会影响他们的就业,从而对毕业设计(论文)消极对待.

2.3指导教师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除了具备普通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需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引进较多的青年教师是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学生实习的主力,由于大部分青年教师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定深度和高度,致使这部分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其次,一些青年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指导一两次就定稿,指导基本是流于形式.因当前严峻的就业态势所迫,本科毕业生不得不奔波于各种各类的招聘会,指导教师出于学校学生就业考虑,对学生是否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去做而不予理会,毕业设计(论文)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低水平拼凑现象,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每况愈下.最后,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课堂教学,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堂教学相比,教师授课是其首要任务,课堂教学时间相对集中,有学校质量监控做保障,课堂教学得到了足够重视.而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方式比较灵活,时间跨度长且耗时多,需要反复修改与改进,如学校过程管理监控不严,教师本身对自己要求松懈,投入指导的精力不足,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出现.

2.4学校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监管不力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尽管各高校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环节流程均做了相关规定和评定标准,但在实施细则方面还很不完善,职责不明、执行不严,缺乏督促措施.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执行力度不够,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一系列过程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优先监控.有的学校虽然对指导教师所具备的条件有明确要求,但在具体执行时,有学院因指导教师不足或其他等因素,仍存在老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或有不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指导的现象.其次,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在职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与完善,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培训政策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部分青年教师闭门造车,未能得到较好的业务培训.针对以上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3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管理策略

3.1加强过程管理,使过程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3.1.1制度化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集计划性和经常性管理为一体的基础性工作.为使我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有计划、按进度科学规范运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专门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修订)》、《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校外毕业设计(论文)(暂行)》一系列文件,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机构、职责、选题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在此基础上,为使过程管理制度化,学校组织各学院根据其专业实际,按照学校统一标准要求,制定了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和标准要求来指导具体工作.3.1.2程序化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严格有序的进行是提高和实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我校对此项工作的一系列环节均制定了规范、清晰的工作流程和脉络(见图1),使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有序的程序框架下明确自己的职责.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具体执行,做到环环相扣、有章可循,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3.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鼓励校企合作

校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为保证本科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校特制定了《成都大学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暂行)》来规范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我校鼓励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和科研,鼓励指导教师加强和企业合作.具体办法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单位进行现场实习与交流,同时聘请技术辅导老师,学校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学生,这种做法既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质量,同时缓解了学生就业和学习的矛盾.

3.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学生实践科创活动的结合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资助、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实践科创活动.如大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有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等活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按照自然年度申请立项,每个项目学校给予一定资金资助,以帮助学生完成科创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科创活动兴趣小组等各种实践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探索方向,为毕业设计(论文)提前打下良好的思想和专业基础.3.4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密切相关.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责任心等是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我校实施了有效的奖励机制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学校设立不同等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二级学院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选出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在院级评优的基础上,再次评出校级获奖等次,按照校级优秀等级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和优秀指导教师分别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3.5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和交流

为使我校一些新进的年轻指导教师能准确把握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要求,学校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校内外培训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要求各学院分阶段定期组织指导教师交流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经验总结等多种方式互相交流和学习,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总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我校在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学生科创活动和校企合作等思想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建立并完善了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李瑞瑾 单位:成都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治橙.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4):53-54.

〔2〕张依凤等.地方高校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12-13.

〔3〕季民,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5):20-22.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14篇

一、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自身优势 

(一)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宽松 

相对在职人员而言,大学生的时间是比较充裕的,从第七学期开始很多高校的课程就较少了,甚至开设完毕了。因此,只要大学生关注毕业论文写作、充分利用相关时间,就可以为撰写优质的毕业论文提供时间保证。 

(二)身处高校,信息资源比较丰富 

一般的大学图书馆都拥有一定量的藏书,且有校园免费电子数据库,为大学生搜集毕业论文资料、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了广泛而有效的信息渠道。 

(三)配有论文指导教师 

在大学本科阶段,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论文指导老师。从选题、开题、论文撰写到答辩论文指导教师都参与其中,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都可以求助于其论文指导教师。 

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自身劣势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重视、态度不够端正现象严重 

根据笔者对学生论文5年的统计来看,重视论文写作的学生不到20%。目前,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在做毕业论文时,学生通常会忙于择业或准备考研,难以集中精力从事毕业论文写作;有些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由此很多学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且,根据以往学生毕业论文的通过情况(通过率几乎100%),所以很多学生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只是一种形式,随便找点材料整理成符合要求的论文就会通过的,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重视、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选题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乏应用性 

据笔者5年的统计,约有50%的学生在既不了解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又不了解自己能力的情况下,仅凭兴趣进行选题,结果往往出现选题过大、过难等情况,难于开展毕业论文资料的搜集和撰写;约有70%-80%的学生选题时,避难就易,只求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等等,结果抄袭现象甚为严重,缺乏创新和应用价值。 

三、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实践拥有的机会 

(一)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要学生综合实践 

普通地方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属于“应用型”高等院校。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要“以专业化的知识应用服务于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毕业论文是造就应用型人才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应用型院校的发展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契机。 

(二)本科院校评估都很重视论文质量指标 

根据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成项目,毕业论文是评估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一个综合性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各本科院校都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 

四、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实践面临的威胁 

(一)指导教师方面 

1、指导教师数量相对不足。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大众化的转化,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造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相对不足,尤其是发展较快的经管类专业。据调查,目前经管类论文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人均学生数超过10人,无奈之下一些低职称、低学历的老师也承担了论文指导任务,影响了论文质量的提高。 

2、教师疲于应付完成毕业论文指导任务。目前,地方高校急于发展,造成高校年轻教师多,而职称评定要求又较高,因此,多数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都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教师常疲于应付完成毕业论文指导任务。据调查约有半数的指导教师只凭自己的感觉对学生进行指导,基本上要求少,缺乏毕业论文的长期阶段性检查。 

3、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不高。虽然部分指导教师有指导资格,但很少参与科研,甚至不会做科研,本身缺乏科研实践、社会实践背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无法实行有效指导。而有的指导教师虽然本学科的科研很多,但由于部分学生的选题超出了其研究的范围,结果指导水平也受到严重限制。 

4、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据调查,约有半数的论文指导教师认为经管类毕业论文不用做实验,到最后一个月就可以把它写出来。平时对于学生论文方面的指导不积极,甚至表示论文都会通过的,消极应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责任心不强,在选题、指导、评审等程序上不负责任,甚至连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和指导评语都由学生本人发表。 

(二)学校方面 

1、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力度不够、监控乏力。许多地方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认定评价停留在论文的格式、字数、参考文献数目等客观因素上,在过程管理和监控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约束。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撰写论文、定稿到论文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与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毕业论文成绩评判过于宽松,答辩流于形式。与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院系领导评价、督导委员评价和学校领导评价等多主体检查评价相比,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力度明显不够、监控乏力。 

2、信息资料保障条件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毕业论文的需要。部分地方学校刚刚花负债迎接完教育部评估,图书馆常因办学经费的问题,研究资料更新不快、缺乏相应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校电子数据库设备少、上机浏览费用较高;寝室校园网络普及率不高或失修问题严重等等。 

(三)外部环境方面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高校的扩招,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地方高校毕业生毕业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市场和各类招聘会上,学校鼓励学生外出择业,同时,目前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也不关心,所有这些方面都制约着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五、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提高师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认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对毕业论文的消极认识问题,可通过激励和约束双重途径,端正他们的态度。对学生而言,提前一学期召开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目的以及各阶段的任务,强调撰写毕业论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获得学位和继续深造的先决条件。对教师而言,通过定期召开论文指导工作会议,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强调毕业论文的指导质量事关教师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与教师的津贴补助和评优晋级等相挂钩;设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奖,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二)多渠道缓解指导教师相对短缺问题 

1、对在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的学生做出免于参加毕业论文写作的规定。在学生学习阶段,如果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撰写相关论文,并以第一作者,通常可认为其已经能用本专业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具备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水平。这样,一方面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部分缓解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 

2、聘请校外单位师资力量。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聘请一些校外单位人员担任论文指导教师,一方面,这些人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目前论文指导教师相对短缺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毕业论文工作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毕业论文过程诸环节的管理,学校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专业定位,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尤其是对毕业论文时间安排、选题、开题、中期指导、毕业论文的评定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将质量标准、评价依据等都予以具体化。 

(四)狠抓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做好毕业论文选题工作。以讲座、报告、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等形式向学生讲授如何开展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要把选题限制在专业培养方向和论文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上,使选题贴近实际。其次,在学生搜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学校应组织校内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论文指导检查工作。指出存在的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最后,改革论文评审、成绩评定和答辩管理。在指导教师给定成绩后,还应由2名以上的教师在不知道指导教师给定成绩的情况下对论文进行评阅评分。采取结构分模式综合评定成绩,即综合评定的成绩由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定、论文评阅老师评定、论文答辩五部分成绩构成,学校对五部分成绩评定分别给予详细的标准和赋予相应的权重。在答辩过程中,学生指导教师回避,避免主观因素对答辩成绩的影响。对综合评定成绩不及格者按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处理,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要严格把关,对学生该严则严,绝不通融。 

(五)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制度 

为激励师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学校要认真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评优活动,制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实施办法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并把优秀率控制在答辩学生人数的5%之内。对于获得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提高教师指导论文工作的积极性。 

(六)构建新的适合于地方企业用人和就业需要的毕业论文实践新模式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构建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新模式。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鼓励其毕业论文与就业结合起来,使毕业论文撰写紧密结合毕业实践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样毕业论文的撰写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也可以加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于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可以以理论研究为主,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七)加大图书馆和校园网的资金投入 

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教师资料室也尽可能地向毕业生开放,同时延长图书馆开发的时间。通过校企合作尽可能地争取资金,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为学生做毕业论文提供良好的信息搜索渠道。 

参考文献: 

1、陆翠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2、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校校报;党的宣传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79-01

一、校报在高校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校报以引导舆论、指导工作、交流信息、服务师生为宗旨,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优良校风,加快学校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是高校开展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

在高校的宣传工作中校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达作用。校报具有传达中央、上级党委和学校党委精神和指示的职责。相对于文件的严肃和形式的刻板,校报的传达方式较为灵活多样,校报可以充分发挥报纸新闻宣传的优势,将上级指示和精神以消息、评论、理论文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对这些精神和指示作出解释和分析。二是宣传作用。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的机关报,将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教育政策、高校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相关政策、高校党的建设等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是校报宣传作用的集中体现。三是教育作用。高校校报工作是高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广大教师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纪党风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廉洁文化教育等。

二、校报在高校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优势

一是宣传内容丰富。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的宣传工作指导精神。2.围绕学校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就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教学管理、党团、群团、学生思想等各项工作,学校政策、传播信息、交流经验。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及时反映学生中的热点话题,进行正确的引导;报道学生社会实践的收获与体会,以及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动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校报还就学生的就业问题,对学生的各类实践活动等进行多方面的报道,反映学生生活,服务学生成长。

二是宣传报道形式多样。

校报的宣传报道优势主要体现在深度报道方面。校报以典型报道,新闻综述、新闻述评、调查性新闻、趋向性新闻、专题新闻等各种形式,对高校的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等重要新闻信息进行宣传报道。新闻言论配合重要新闻的报道,撰写社论、时评、编者按、编后话等评论文章,约请相关领导、专家就重要新闻事件撰写新闻评论文章,通过多种形式的新闻言论,引导舆论。

三是宣传范围广、影响力大。

校报主要负责高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重要活动的宣传工作任务,除了时事内容,还包括教学、科研、教职工民主生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正确的舆论引导等内容,宣传报道内容十分广泛,影响面广。校报约请学校领导就一些专题撰写相关专题文章、社论和评论文章等,报纸稿件内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其它校内媒体所不具备的。

从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到宣传的范围和影响几个方面来看,校报在高校宣传工作中具有毋庸置疑的优势。

三、校报在高校党的宣传工作中的工作重点

1.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校报在引导舆论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思潮也涌向了象牙塔,师生在海量的信息及各种纷杂的观念冲击中,很容易出现信念动摇、思想困惑等情况。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校报作为高校党的机关报,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师生的重大使命,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2.充分发挥校报优势,不断提高校校报的宣传工作水平。校报在宣传工作中要讲求新闻宣传艺术,提高宣传工作水平,拒绝空洞说教、八股文章。坚持落实“三贴近”原则,努力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师生和学校发展建设的实际。改进报道,用更好的版面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要强化创新意识,努力掌握新闻宣传规律,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有思想性、真实性、指导性、时效性、群众性、知识性、趣味性和鼓动性的新闻和各类信息,努力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内容、优秀的作品、精美的编排,开展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宣传报道,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校报在高校整体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