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

农村教学论文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农村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1.新教学理念接受迟缓,对学生缺乏心理上的正确引导

农村地处偏僻,信息流通缓慢。而农村教师大都受到过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他们曾经也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学习并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要在短时间内接受教育新理念会比较困难。而正是这种相对比较迟缓的改变使语文教学效率无法提高。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在整堂课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充当着主要角色,而学生更多时候都是一个个在观看或聆听的观众一样,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也没有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作为教师,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发展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但教师也有必要认识到育人不仅是从文化上、知识上对学生进行武装,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信息技术设备缺乏

农村语文教学单一落后的原因主要还有现代化信息设备缺乏,电脑网络没普及、无图书室、无教育杂志的学校比比皆是。就是学校偶有几本图书,也是“古色古味”且被封于书柜中。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农村语文课堂仍是一人、一书、一粉笔,至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只是听说过而已,没有真正用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所以,语文教师只能靠陈旧的教学方式去讲,学生也只有依然陈旧下去。

3.分数仍是评判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

对于教师和学生,分数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一种对他们进行评判的标准,但对学生或教师学习工作上的认可单一用分数来衡量是很不科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追求成绩,一味要求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分数、分数、高分数的做法只会从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厌恶。

4.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教师却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不懂得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致使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和改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是不能满足现有教育教学的需要,使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符,严重影响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完成,从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广大农村师生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唯分数论英雄显然已过时了,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不一定都是考试门门得高分的人。学习分数高固然好,但我们不能把分数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和乐趣,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鼓励自主学习,感受学习乐趣

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获取的知识一定比通过教师强制性学习获得的知识要牢固、长久。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发表自我见解,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3.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自身素养

在农村,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差,也很少买书,即使是条件好一些的家底,也没有花钱为孩子买书读的思想意识。而学校里因办学资金短缺,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室,为学生提供的能看的图书也少。有的是学生本身就不喜欢读书,对看书没兴趣。多方面原因使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不高。而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很好的一种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只有多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丰富,思维能力才能迅速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在“读好”中有读的情感上的指导和读的技巧上的指导,特别是要求学生用心灵去诵读、去倾听、去倾诉、去感悟,真正理解读书的意义。

三、农村语文教育的进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1.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平等教育,教师应当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应使评价、考试成为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制造等级的方式。

2.改进农村办学条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可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教育教学资源严重匮乏,社会各界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落后的办学条件。

3.鼓励开发农村有利的教育资源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学校要大力提倡并鼓励广大农村语文教师有针对性地研究农村这个大舞台,努力将语文教学走出课堂,面向自然,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拓宽语文教学的天地,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增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进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进而理解课文。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初中美术教育作为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艺术文化课程,也是学校德、智、体、美教学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内容。初中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美术、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教学设施条件差、学生重视不足以及教学方式落后,造成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一直属于初中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重视美术教育在初中义务教育中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审美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初中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这对于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农村初中,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初中美术教育重视不足,一直将初中美术作为副科,不仅分配给美术课程的课时不多,而且必要的基本教育教学设备也不齐全,造成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

2.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上,对于美术教育的功能以及美术教育教学任务认识不清,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以绘画作为教学目的,通过对一些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临摹来追求技法训练。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与创新能力,对于农村初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创造是十分不利的。

3.师资紧张,设施缺乏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上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设备缺乏,而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颜料、水彩以及其他美术工具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较差,教师也难以根据课程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这些都是制约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水平提高的硬伤。

二、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开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上,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出能够独立思考与创造的空间,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初中美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创新原则

对于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必须强调创新,可以根据故事情景、生活现实、虚幻内容或者是自由发挥等几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

3.启发性原则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还未步入成年,因此视野范围相对较窄,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探索对于艺术的认识,对于各种美术表现形式的认识,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4.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农村初中教学资源有限,因此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身边的各项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初中美术教学,注重利用当地的民间艺术资源,丰富美术教育活动,体现出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特色。

三、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可行措施研究

1.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作用,增强师资以及硬件设施投入

国家一直提出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上更应该如此。首先,农村初中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在政策上应该向弱势的农村倾斜,重视美术教育,可以增加专业的初中美术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老师的能力水平。其次,对于农村初中,应该增加各种教学硬件设施,逐步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通过齐全的软硬件设施,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设施,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水平。再次,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强化对于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监督检查,重点掌握各初中学校的美术教育方面的课程是否齐全,美术专业的教师是否配齐,并对学生在美术教育方面的学习成效进行定期的摸底检查,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初中美术教育的学习效果。

2.激发学生对于初中美术学习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深入的了解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按照不同学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方案,重点是要允许学生按照兴趣的不同方向来学习美术课程。其次,在美术教学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注意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结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创设生动灵活的美术教育课堂气氛,同时借助不同的初中美术教材,采取独特的美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次,由于美术教育是一项创造性与思维性很强的功课,因此对于初中美术教育教师应该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应该多鼓励,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应该注意结合实际,适当的融入乡土艺术

在美术教育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要尽可能结合自然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来开展美术教学。广大的乡土地区能够为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这些天然的素材为初中美术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创作材料。因此,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初中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积极地从身边寻找各种美术素材。同时,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各种乡土艺术的融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教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降低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学习的成本,拓宽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学习的资源,真正的做到就地取材。通过这种形式,逐步的让学生体验到地方的艺术特色,逐渐培养学生对于乡土艺术的喜爱,这对于传承我国不同区域的乡土文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农村初中美术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农村初中美术教师对于美术教育课堂质量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水平,必须依靠提升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师的素质与创造能力。首先,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师的引进上,应该尽量在优秀的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生中择优选择,特别是有志投身于农村美术教育建设的优秀人才。其次,应该通过培训交流或者是学习等多种途径,尽可能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农村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固定

现阶段国家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学生在每学年会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测,这一检测结果会输入到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检测系统中,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相挂钩,这是一件好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关注。但这种制度也存在着缺陷,因为这些需要达标的项目是固定的,同时其测验与检测均由学校单方面来完成。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为了达标只让学生学习需要达标的项目,对不需要检测和达标的项目便不让学生进行学习,也不纳入平时的教学中,甚至有的学校在达标检测的时候弄虚作假,虚报、谎报检测数据。这样的后果是把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长期下去,学生的体育素质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不但不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还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二)学校体育器械不足、场地建设不健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非常落后,有器械没有场地,有场地没有器械,或者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使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二、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有全局意识和为学生长远考虑的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村体育教育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同时,相关部门要从舆论导向、体育课程、师资队伍、督导评估等方面制定更加合理、可具操作的制度,为体育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要自上而下提高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把体育教学理念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起来,把体育放在与其它考试科目同样的地位,让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对它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大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把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作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较强的专业素养。此外,学校也要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去承担体育教学,把具有体育专业的教师调到体育教学的岗位上来,让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诸多原因,仍不能跟上农村学校的发展速度,以致于造成了体育教学中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相关部门就要设立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三、结语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集中识字教学实验能不能在农村所有小学进行,特别是那些办学条件极差,代课教师成堆的农村小学能否使用集中识字实验教材?集中识字教学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是否真的两极分化呢?的确这是每一个主持此项教学实验的人员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教学实验的对象是人,搞得不好有碍学生的终身发展,搞实验的人也将会受到社会的指责。

我们认为任何实验,当然也包括教育教学实验在内,它的风险与成功都是并存的。我们组织有关教研人员再次系统地认真学习集中识字的所有理论专著,重点学习了张田若教授关于如何进行集中识字实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理论。通过学习研究,首先我们在理论上站住了脚。我们认为的的确确此项实验正如《人民教育》在推介识字教学经验的文章中所说的:“集中识字”是我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教学实验。”接着我们又认真回顾了我县十多年来的实验工作,总结了成绩,分析了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具有中国特色,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初等教育的突破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教研(科研)课题。只要认真负责地进行实验,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我们向全县发出了“回顾过去,总结成绩,坚持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夺取新的胜利”的号召,并于1995年下半年开展了我县第二阶段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即在小范围内进行区域性实验。目前参加区域性实验的有97个班4032个学生。这个阶段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为大面积推广实验成果作准备。这个阶段的实验是区域性的,一个区域的所有小学都参加实验,这个阶段的实验是不择学校、不择教师、不择学生的实验。此阶段的实验成功,将对在农村小学全面推广集中识字实验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区域性实验的阶段性验收评估效果显著

1995年开始进行的集中识字区域性教学实验至1998年下期已进入到四年一期了,担任这项实验的语文教师中有不少是代课教师。人们都非常关心区域性实验的成败:集中识字教学实验能否在农村所有小学进行?学生的成绩是否两极分化?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否高于普通班的学生?为了回答上述问题,1998年秋季,我们对区域性实验的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阶段性验收评估。在我县古城、响水两个实验区30个实验班抽测了中心小学、联村高小和村小各一所,共6个班271名学生作为评估对象,同时在非实验区(经济、交通、师资、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实验区相接近的)抽中心小学、联村高小、村小各一所,共3个班158名学生作测试对照。采用国家教委基教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制定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情况调查卷”。这套试卷既强调基础知识,又突出阅读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教学导向性很强的一套试题。出题人没有把实验教材和普通教材作为依据,而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非常客观。这次阶段性评估的结果很好地回答了前面的几个问题:(1)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可在农村的任何小学进行,且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学习质量,大大高于同年级普通班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学习质量。(2)集中识字教学实验班与普通班相比,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平衡度要低于普通班学生。

三、八点体会

1.教学研究人员的业务成熟,先要有教学教研理论的成熟。教学实验信心的坚定,先要有教学实验理论的坚定。

2.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是搞好教学实验的原动力。教学实验,特别是小学教学实验的周期长,一搞就是6年,在小学要真正完成一项有成效的实验,必须要有几代人的努力。要站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高度,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做无名英雄,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教学研究人员以及从事教学实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实验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要刻苦钻研教学实验、教研专题的业务知识和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教研水平。低水平的业务人员是绝对不可能取得高水平的教学实验成果的。

4.在实验工作中一定要做到“领导、教师、教研员”三结合。

5.建立经常性的教学骨干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是搞好实验的根本。

6.用实验成果宣传领导,宣传教师,宣传社会,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其教学直接关系到现代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农村小语教学随着“普六”的发展改进很大,但还存在着几个误区,必须高度重视。

误区一,文、道神离。

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然而,当前农村小语教学,一般都淡化了思想教育,有的干脆将其割舍。其因:一是经过“”怕重蹈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覆辙。二是认为小学设有思品课,小语教学中再进行思想教育,成了重复劳动。三是严重受“应试教育”影响,只注重课文中字、词、句的教学,不重视教材的思想性。在农村,统考成了评估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误区二,语、文分家。

语文包括语言、文字、文章几方面的基础知识。几者之间,既有着各自独立的特点,又有着相互密切关联的统一性。小语教学要以课文为范例,教给小学生这几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要他们清楚这几方面知识的密切关系。在培养他们阅读、书写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然而,农村小语教学,由于诸多因素,事实上,使语和文分了家。其现象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高年级讲读课,一般只讲课文中有关字、词、句知识和课文内容,不讲文章的写作技巧。使学生误以为,学习语文课,就是学习课文中的字、词、句知识。只要学会了字、词、句知识,就把语文学好了。事实上,农村小学生把课文中的字、词、句知识背记得比较扎实。统考试题中,重点一般地都在字、词、句上。因此,在统考这个权威天平上,这种教法成功的比重大。农村小语教学在这种导向下,走上了为应试而教学的极端。现象二,无视小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不以课文写作特点为例,而只是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小学生刚刚萌发起的作文兴趣,被这一大套高标准的写作艺术弄蒙了,灰了心,泄了气,见了作文就头痛。还有一种走捷径者,让学生仿作《作文同步训练》中的优秀作文。小学生更省事,干脆把这类作文改名换姓,一套了之。

误区三,基、能相悖。

小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教给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其智力。但目前,农村小语教学,基本上都是重基轻能。其表现一,为适应统考,课堂只注重字、词、句等具体知识教学。为加深巩固对这些知识的记忆,让学生机械地高频率地背记。有的甚至替学生把句子造好,让学生抄好背熟,以应付考试。纯粹把学生当作知识记存的容器和考场的砝码。表现二,对课文只要求读会,不在乎会读。有感情地朗读、朗诵的方法要领,一般学生根本不会。表现三,讲读课文怕启而不发,怕引、扶、放的教程麻烦,干脆要么是只讲无需学生读,要么是只读无需教者讲。其结果都只能是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课文。为了掩饰学生这一认识上的空白,教者不得不揠苗助长,把词义、段意和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直接写出来,让学生抄背。表现四,指导学生作文,不立足于平时,不以课文为范例,而是为了完成任务,长期停留在仿作甚至套作上。

农村小语教学要走出以上几个误区,笔者拙见有三:

一、改进小语考试方式,提高教知育人质量。教育在发展,考试方法也应该有所改进,应该贴近社会对现代人才的要求。当前,农村小语考试还是沿用传统单一的笔试方式。这种考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小语涉知涉能广、教知育人强的实际。应当尽快改进。笔者认为,现代小语考试,应从面试、口试和笔试多方面考查。这样,才能多角度地测试出学生在小语学习中思想品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特别是读、说方面的真实成绩。所谓的差生,其实在小语这个多知多能的大家族中,并不是样样都差,一般都是差在对字、词、句的巩固、运用和书面表达能力上。如果采取多角度的考试方式,就能发现学生在小语某个方面的光点,以此诱而导之,就能使每个学生尝试到学习上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促使其生发出更大的学习欲望和毅力。

二、提高专业水平,改进小语教法。由于历史所致,当前农村小语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比较低。教课中,其所以能使“语”“文”分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者对语文的特性和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大部分小语教师,不怎么会写文章,对写作理论掌握更差。因此,必须促使小语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学好专业文化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拼音、汉字、语法修辞和写作的基本理论,做到教必先会,导必先精。教者只有深谙小语基础知识,才能品尝出课文内在的美,也才能以自我摸索出的学径,导他人初涉学海之迷津。二是深入搞好教法研究,教研专题要立足于常规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研究角度要小,程度要深,要论证出规律,要能有效地指导现代小语教学。不可否认,当前小语教学中,教学方法鱼龙混杂。对于一些新教法,不要盲从照搬,要探索有自我特色的小语教法。要鼓励教师搞教法研究,要爱护他们的研究成果,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使小语教学向深、广度发展。在抓教法研究的同时,要促使每个小语教师练好常规教学基本功,从根本上提高小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抓基育能,培养思维。农村小语教学,必须立足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在教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中,要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训练的核心。教基础知识,要讲究方法,要把所教知识分类、优选,要具有范例性。把那些必须熟记的知识,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熟、记牢;把那些必须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分析、比较,使之明其理,会运用。培养基本技能,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教给学习方法,二是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法,要在平时教课中,结合具体知识运用。如朗读课文,要选有代表性课文,不但要教学生读会,而且要教给学生读法要领,使之会读,鱼渔并授。培养自学能力,是建立在教给学法基础上的。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些具体知识的具体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把零碎的学法归类、组合、运用,上升成自学能力。如在学生学会了识字、理解词语、分层、分段,概括层、段意思和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后,可指导学生用这些方法,自我独立学习课文。其实,学生在校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法。人一生绝大部分知识,是在社会实践中学得的,有了自学能力,就会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无限的知识。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环境设施落后,规模小,数量少

由于对幼儿园的投入不够,幼儿园设施简陋,幼儿没有足够的玩具、器械进行游戏活动。在红星幼儿园中,只有简单的滑梯和秋千这样的基本游戏设施,幼儿的玩具也很单一。“目前我国东部拥有中心园的乡镇约占75%,但中西部22个省(市、自治区)27284个乡镇中,半数左右没有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的数量也只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0%,也就是说90%的行政村没有幼儿园,那里的孩子无园可入”。

(二)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规范的幼儿园应每班配有“两教一保”。而在红星幼儿园中只配有一名幼儿教师,保育的工作则由老师和阿姨平均分担。1996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有保育才能有教育。同时幼儿园缺乏保健室和门卫室,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身体受到损伤不能得到立即规范的处理。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建议和策略

(一)更新农村家长教育观念

大力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端正幼儿家长不重视学前教育的落后观念,让农村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而3—6岁是幼儿发育的最快最佳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是形成语言发育,认知、行为及潜能开发的重要时期”,所以要改变农村家长只关注幼儿身体和智力上的发育,而忽视幼儿心理和其他方面各种能力的发育的错误观念。

(二)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就目前形势来看,虽然我国很多地方实行编织下乡政策,但是考上编织的教师大多分在镇上的公办园,对于村里或许多乡下的民办园还是很缺乏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对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上,当地县乡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此,可以尝试建立乡村联动的教研制度,建立县、乡镇幼儿园教师与农村幼儿教师的“手拉手帮带制度”。同时对于优秀教师实行奖励政策,以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兴趣和质量。

(三)充分利用农村自然优势发展幼儿教育

虽然农村幼儿园缺乏现代化教育设施,但农村广阔的田园风景和人文生活给予了幼儿更大的活动空间。农村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农村独有的自然条件,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带领幼儿进入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在大自然中放开幼儿,让他们自由地探索。让幼儿在大自然里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四)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济投入积极创办优质园

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建设。努力将幼儿园的设施、环境搞上去,配备现代化教育工具,充实幼儿的玩具、读物等,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对于民办园要给予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开办农村幼儿园,兴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

(五)完善农村幼儿园管理制度,加强园内安全

我国幼儿园实行保教和教育结合的制度,保教在前,所以幼儿教育中解决保教问题是首当其冲的。保证幼儿的生命和卫生安全,是幼儿园展开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合格的幼儿园每班都应配备有一名保教人员。同时幼儿园也应建立相关的保健室,当幼儿的身体出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就诊。幼儿园门口应设立警卫室,警卫人员对于外来人员要进行严格把关,登记入园,创建安全校园。

三、结论和总结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一、农村学生先天不足,学生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

1、错别字多。我们的学生不敢放胆写,一动笔错别字犹如一个个小蝌蚪就冒了出来,真叫人哭笑不得。最基本的字写不正确,严重影响汉字作为表情达意符号的作用。偶收一女生写给男生的字条,小小文章表达出的感天动地的情感让人感动,但令人可惜的是有太多的错别字。如把疑问词“吗”写成“骂”,遵守诺言的“遵”写成“尊”等,真叫人心痛。如此一份初恋的情感竟叫错别字害的如泥牛入海,其他作业中的错别字可想而知。

2、书写极不规范。“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字要认认真真地写,但我们的学生对此极不重视,把堂堂正正的方块字写得东倒西歪,叫人无法辨认,虽然有许多语文试卷中有抄写性的考察,把给出的内容抄写在方格内,白送分的题目,可真正符合要求的学生微乎其微。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风。我们的学生,字写的不规范也反映出平时行为的不规范。因此,我觉得要求学生规规范范的写字也是认认真真做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3、作文味同嚼蜡,作文如冬天的老树有枝无叶,枝枯水干,表现不出鲜活的生命力。作为语文教师看学生作文,心中泛出的是苦苦的、酸酸的感觉,因为学生在那里如坐针毡,抓耳挠腮,望本子兴叹,感叹作文难啊!

二、教师引导不力。首先是面对教学质量的压力,教师心中想的,双眼盯的都是质量,但对质量真正如何提高,缺少真正的思考,盲目地、过糟的拔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基础的字不认真考查了,书写的规范性也不做严格要求了,最基础的用词造句也不管了,什么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更不用谈了,代之而来的是各种参考资料,成套的试题做了又做,结果是想象的空中楼阁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灰心,学生死心。

其次是教师忽视了语文学习的细节,本身起不到示范作用,板书潦草,不规范,作业批阅大而化之。

三、课外活动匮乏。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两节语文课,扪心自问,有谁真正带领学生搞过语文读书活动,有谁真正带领学生面对广阔的农村田野抒心中的情怀。

面对以上的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同仁思考。一、夯实基础

语文学习如同小孩走路,来不得一点点的虚假架子,必须在无数次的跌倒、滚爬中反复的锤炼,以写好每一个字开始。规范汉字的书写,著名书法家孙晓云认为“书法应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选修,应该重视中小学的毛笔字课。”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炉”,在语文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释,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这一要求,体现出国家对我们“国字”的高度重视,对我们从事语文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严格要求教学生写好每一个字已不是口头上的事,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二、跌打滚爬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在农村地区,不少英语教师不再重视对语音的教学,甚至放弃教授学生认读音标。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初中阶段各种英语试题已经没有考查英标的这一题型了,而且语音教学普遍被认为是枯燥乏味,废时废力的一件事。到目前为止,有些地区的英语教学仍然带有浓重的应试色彩。教学围绕考试转,考什么,就教什么,对不考的内容就不教、不抓。在我所任教的这所农村重点高中(每个年级有14个班,每个班有50多个学生),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包括成绩优秀的学生)是不会根据音标拼读单词的,因此这给我们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教生词必定要领读数遍,甚至一个单元结束,有的学生还未能熟读那些单词,学生读单词都如此费劲,就更不用说根据英标背单词了,至于课文,有不少学生语音、语调都不太规范,缺乏朗读技能技巧。再加上牛津版的词汇量很大,不少学生词汇关就过不了,更谈不上学好英语,因而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对策: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首先在教学中穿插语音教学,把48个音标在较短的时间内突击强化学习,然后分散巩固。我们简明扼要地指出元音与辅音发音的特点,使学生明白元音类似于汉语拼音的韵母,而辅音类似于汉语拼音的声母,集中强化训练之后立刻进入音标的认读,在教授新单词时,让学生试读单词表中单词的读音,直至他们能快速准确地朗读单词。熟练掌握音标和拼读规则后,学生们发现原来记忆单词无需死记硬背,新单词、新课文不再需要教师领读数遍,学生们也可以事先预读、诵读了;语音的教学使得学生背单词容易了,课文也能朗朗上口,做练习准确率提高了,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得大批学生找回了自信,初步确立能学好英语的自我效能感,对英语不再那么畏惧了。

二.对于教材中词汇的要求过高;缺乏正确、有效的学法指导

有的教师按“四会”要求,强调学生背诵教材中出现的所有词汇。他们认为英语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多少,词汇背的越多越好,根本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无论是课标内的,还是课标外的,一律要求学生会读、会拼、会写、会运用,这样势必大大增加了学生记忆词汇的压力,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对英语逐渐丧失了信心。对策: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重点词汇,即每单元中出现的“四会”词汇,学生不仅要知道这些词汇的意思、发音、拼写,还要熟知它们的用法,正确表达,我们通过如听写、翻译、习题等多种方法来巩固这些词汇。当然我们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词汇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譬如,基础薄弱的学生,带有“*”符号的词、较为生僻的词,只要能熟悉其含义,在文中能认读就行,可以不作拼写要求。总之,我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交际中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三.结束语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作了很具体的规定。在“教学目的”中,要求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把“听说”和“读写”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并列地位。在“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高中阶段“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这就确定了听说读写是整个中学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就近年高考语文而言,听说能力的考查有明显的加强的趋势。一是直接命题考查考生的语音、停顿、重音、歧义、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的能力;二是结合作文试题,考查考生实际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比如广播稿、演讲稿、讨论稿、节目主持人发言稿、通知等应用文体和谈话语体的写作及修改。

再就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言,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是娴于辞令、口齿伶俐、善于社会交际的人才,必须是耳聪目明,“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要旨”(叶圣陶语)的人才。

然而,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影响,仍然是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而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的甚至将教材中有限的听说专项训练改为学生课外自学;现行中学教材(尤其是高中部分)虽然有听说能力的专项训练,但指导性不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实施,而且没有科学的系统,更没有专门的教材;不少教师认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想方设法给学生锻炼口才和听力的机会,但毕竟无序;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的有限又使得有识之士的“教改”实验只是“空中楼阁”;结果,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学了十几年语文(且不说在生活中的学习),大多数听说能力却较差,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平淡,语速不当,话不成句,表情难看……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听说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迅速地大面积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中学语文听说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

陷入困境之后,必须走出困境。近十年来,笔者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而且一直与同仁一道努力探讨听说教学改革之路。于此且作一总结以就教于大家。

(一)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进组织形式,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在研读大量文献和各种语文教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省属重点农村中学)实际,学生实际个人(自身)素质的实际,大胆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以小组教学为主,以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说,这种组织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成立语文学习中心小组。每班4-5人,由有语文特长和语文兴趣较浓的同学组成,语文学科代表兼组长。中心小组的主要职能是:①参加教师备课,研究讨论教学的难点,分析落实教学重点,具体讨论确定教学要点,分析安排训练的知识能力点和训练方式;②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和考核本班学习小组(见第2点)的语文学习;③编选拟定语文课文练习和单元练习,组织进行单元检测;④帮助老师批阅修改评析部分作业;⑤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之下负责讲析(或安排组织其他同学讲析)部分课文。——总而言之,让中心小组成为老师的帮手,成为小老师,负责组织、管理具体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

2.成立了语文学习小组,每组4个成员,各小组同学的语文素质大致相当,座位临近(前后左右同桌,如不是同桌,在语文课和语文活动课时自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和中心小组的组织引导下完成各项语文学习任务(其中包括课内外的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3.组建了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之后,教师主要的职责是:①具体指导语文中心小组的工作,在各种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中做好示范(比如示范朗读,示范备课讲课,下水作文等等);②组织中心小组讨论制订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列出课文和单元教学的知识能力点;③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最重要的基本篇目;④补充语文中心小组讲析课文时遗漏的知识点和未处理好的重点难点,补充与课文或单元有关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⑤编制单元练习,组织单元考试;⑥科学评价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提示补正方法;⑦负责课文或单元或语文活动的重要的关键问题的小结或撰写相应的专题论文;⑧编印优秀作文集,组织优秀作文稿;⑨指导各种重要的语文活动(如朗诵、征文、创作课本剧,等等);⑩精选印发课外练习并指导课外阅读。

(二)优化听说能力训练的方法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采用的听说训练的主要方式有如下4种:

1.朗读。这里所说的朗读主要包括:①早自声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和要求背诵的篇目;另外每学期补充10篇古诗文,要求背诵。每周三节早自习,每节40分钟,一学期下来,诵读时间达40小时,三年初中或高中,诵读时间达120小时,课文背诵达60多篇;②名篇赏读,间周一节课(课外活动),主要从《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散文》、《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报纸杂志选择精短时文;③新闻会,间周一次,要求全体同学写稿投稿(也可从报纸上荐稿,大量采用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拟的新闻稿,每天晚上7:00至7:30是全校学生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中心小组选稿改稿定稿,再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普通话脱稿播送。

2.读书报告。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故事会,每学期2次,在期中考试后进行(因为本校每年春秋两期分别有音乐之春和艺术节,在中期考试后第3周左右进行,故事会就安排在此间的课外活动之中),主要讲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故事、民间传说等等;②读书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讲所读的书籍(以文学名著为主)的基本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朗诵其中的一两个精彩片断;宣读自己的“文学评论”(实际上是读书心得,往往既省“评”,又省“感”);③假期见闻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是概述自己假期所见所闻所感,在此基础上重点叙述二三事。

3.讨论论辩。①讨论,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其具体方式包括个人钻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师(或中心小组)总结发言。②论辩,即组织论辩会,不定期举行,从课本、影视、生活中去选择与语文学习相关的重要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论辩。要求各学习小组在认真准备材料,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写出书面发言材料(或提纲),然后采用双方论争的形式进行辩论;同时组织好“评委会”进行裁判和评定。

4.讲课比赛。

我这里所说的“讲课比赛”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讲析课文。每期一周,一般在期中考试之后的第一周进行(因为本校每期期中考试之后有一次运动会,停课2至3天,学生相对较轻松,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备课),但必须在开学之初公布教学计划时就要安排各学习小组具体的授课任务(我的教学计划和总结往往是先由中心小组讨论草稿,然后我定稿打印,学生人手一份)。作为教师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讲课”示范,二是具体指导如何备课、如何确定难点、如何设计练习、如何讲课,教给学生“教学”的方法。

②评讲试卷。这里所说的“评讲试卷”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其是语文复习中,让学习小组在分头准备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语文试卷进行评讲。要求学生必须讲清:“试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怎样考的(角度、题型)——怎样解答(答题技巧)”;必须评准:“试题好不好(难度、信度)——好在何处(科学性)——有何启示(相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评讲时出现不足,教师要认真分析,予以补正。

(三)寻找检测听说能力的科学方法

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听写:从内容上说,包括听写词语、句子、句群、语段;从文体上说,主要是古诗文;从方式上说,可以老师朗读学生听写,也可以是学生互相听写。

2.听话答问:通过同学老师诵读或播放录音,要求学生答问。问题不宜设置太多,问题的内容可以是记忆性的,可以是筛选性的,也可以是理解性的。

3.听话笔记:其中包括听课笔记,要求记准要点,记清思路,记住难点,突出重点。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农村的世界里不是没有美,是我们没有去真正品味它的美!所以,教师要引导农村中学生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切切实实地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景、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总而言之,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

二、端正态度,加强学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立足实际,作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时间、地点以及作文方式。如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农村时令的变换安排相应的课题,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相应的材料,也可以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积累优美的句段,以丰富作文素材。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生活感悟与想象力的培养,有意识、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景中发现写作素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作文写成观察日记、生活杂录、实验报告等多种文体形式。对于写作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学生来讲,我们可以提倡学生模仿和借鉴好的文章。模仿包括:文章里好的句子、段落、篇章以及结构、立意等。学生的摹仿力很强,只要细心指导,仿写文章也一定会成功。实践证明,模仿能使学生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写下水文,给学生做示范。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文章,说出自己的立意、构思过程,那么学生受老师的影响,不但会喜欢上写作,还能学习到写作知识。所以,我认为教师写下水文也是有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方式之一。

(二)以多种方式,帮助农村中学生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新课改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自身知识面,积累语言。如每周安排一到二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并且摘抄精彩的句子和段落,之后在班上交流;要求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节目,记录下国内外的时事,然后在班内组织召开小小新闻会,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看法,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的生活,这样他们写起文章来就不会胸中无物。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时批改学生作文,多激励、表扬

从学生方面考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时批改学生作文,多激励、表扬,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位西方学者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放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多肯定、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即在面对学生的作文时要抱一颗“人文关怀”的心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一个精妙的用词、一个优美的句子,都应及时地给予中肯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兴趣。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和空间,让成功成为学生写作的兴趣之源。如可以办班级作文报,专门刊登学生的优秀作文或精彩句段,也可以鼓励学生办自己的作品集,在班上、家长会上传看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写作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及时批改,多激励、表扬

教师批阅作文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如可有选择地当堂讲评,让学生学习到作文批改的方法,或鼓励学生自我批改、互相批改。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发现写作优点,指导写作方法,并指点迷津,在学生困难时扶一把,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写作太辛苦。而作文讲评要在学生写作感悟和热情消退之前,让学生辛苦写作后尽快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与不足,进而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四、总结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农村

有些小学生预习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要么就是没有提前预习,要么就是预习的效果不理想,或者是上课的时候答不出老师问的问题,或者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草草了事,当完成任务来完成,在学生当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头脑灵活,有的脑子反映很慢,什么时候都比别人慢半拍。要秉承“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相结合的预习方法。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的时候,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层次水平也应有所不同。

要想获得良好的预习效果,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确预习时该做哪些事。任务越明确,预习的效果越好。预习的效果呈现出好的状态,当然成绩就会变的越来越好,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当然学生光有预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有互动行为。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有一个互动过程

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对话互动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现,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小学语文教材负载着传承基础的文化功能,其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学生只有善于与文本对话,从“对话”中自主获取知识,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才会受用终身。再次是沟通合作,实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学生与学生心灵的交会。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知识碰撞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与知识信息对话,产生智力碰撞,从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总之,课堂里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知识信息等全方位的对话,使探究性的语文课堂成了一个多元的立体交叉的对话空间。在不断生成的对话中,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小学教学应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呢?显然,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才是基础教育的归宿。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无疑要承担创新教育的重任。因此,更新教育观念,破旧立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课程和教材没有对听力做出刚性指标要求,教师读不准普通话语汇的音调,却要求学生读准,这本身是一种悖论。责任性强、勤快的教师找一些音像资料,责任性不强的教师,任其自然,长年“以讹传讹”。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和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缺乏。农村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相对落后,家庭教育措施不到位。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师平时的教学中还有一段距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部分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又回到了习惯了的老路上去,课后靠“磨”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益不高。我们对许多理论、理念的把握还不到位,许多教师课前准备草率、缺乏针对实情的教学设计;处理三维目标心中无数;课堂形式浮华,少有学生实践的教学活动;课后不事总结,不作权衡实效的教学反思。因此,实践上再次出现了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不仅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也是教师反馈、反思、调整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观念落后,多年来,农村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在设计上仍然只注重如何“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单一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基础教育大改革已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其改革意义更是深远。我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接受过新课程岗前培训,已承担了两年的新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边“充电”,边努力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全面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但我在积极探求新课改下的农村语文教学之路时,尚有诸多反思。

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价值;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工具价值。长期以来,教育评价把教育的两种价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选拔功能被强化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教育由此走上“应试”的轨道。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明显感觉,新的语文课程评价标准一时还难以让学生、家长接受。他们都已习惯了关注学生结果,习惯了“以分论英雄”。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民洗脚进城,其子女也要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纷纷进城读书。农村中小学在学生生源悄然流失的条件下,学校也不敢轻视家庭、社会的反响效应,导致一所学校课程评价标准多样。学校既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又要满足家庭、社会对自己的要求,真可谓难啦!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上,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转移评价重心。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到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语文新教材与传统的语文教材最大不同就是增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全新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就是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语文作为母语,课程资源丰富多样。然而,在实际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过程中,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又常常而对许多尴尬。

为此广大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性学习活动。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因地制宜地开掘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大自然,努力将语文教学带出课本,面向大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家庭。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之中,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之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语文课程观,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锻炼自己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目光,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要调动学生留意身边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同时广大农村教师更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充分科学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诚然,改革的阵痛终要过去。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力支持,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农村语文教学定能奏响“潮平两岸阔”的壮美旋律。

总之,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丰富多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就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新世纪英才。

参考文献: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作了很具体的规定。在“教学目的”中,要求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把“听说”和“读写”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并列地位。在“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高中阶段“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这就确定了听说读写是整个中学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就近年高考语文而言,听说能力的考查有明显的加强的趋势。一是直接命题考查考生的语音、停顿、重音、歧义、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的能力;二是结合作文试题,考查考生实际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比如广播稿、演讲稿、讨论稿、节目主持人发言稿、通知等应用文体和谈话语体的写作及修改。

再就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言,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是娴于辞令、口齿伶俐、善于社会交际的人才,必须是耳聪目明,“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要旨”(叶圣陶语)的人才。

然而,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影响,仍然是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而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的甚至将教材中有限的听说专项训练改为学生课外自学;现行中学教材(尤其是高中部分)虽然有听说能力的专项训练,但指导性不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实施,而且没有科学的系统,更没有专门的教材;不少教师认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想方设法给学生锻炼口才和听力的机会,但毕竟无序;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的有限又使得有识之士的“教改”实验只是“空中楼阁”;结果,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学了十几年语文(且不说在生活中的学习),大多数听说能力却较差,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平淡,语速不当,话不成句,表情难看……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听说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迅速地大面积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中学语文听说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

陷入困境之后,必须走出困境。近十年来,笔者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而且一直与同仁一道努力探讨听说教学改革之路。于此且作一总结以就教于大家。

(一)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进组织形式,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在研读大量文献和各种语文教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省属重点农村中学)实际,学生实际个人(自身)素质的实际,大胆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以小组教学为主,以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说,这种组织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成立语文学习中心小组。每班4-5人,由有语文特长和语文兴趣较浓的同学组成,语文学科代表兼组长。中心小组的主要职能是:①参加教师备课,研究讨论教学的难点,分析落实教学重点,具体讨论确定教学要点,分析安排训练的知识能力点和训练方式;②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和考核本班学习小组(见第2点)的语文学习;③编选拟定语文课文练习和单元练习,组织进行单元检测;④帮助老师批阅修改评析部分作业;⑤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之下负责讲析(或安排组织其他同学讲析)部分课文。——总而言之,让中心小组成为老师的帮手,成为小老师,负责组织、管理具体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

2.成立了语文学习小组,每组4个成员,各小组同学的语文素质大致相当,座位临近(前后左右同桌,如不是同桌,在语文课和语文活动课时自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和中心小组的组织引导下完成各项语文学习任务(其中包括课内外的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3.组建了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之后,教师主要的职责是:①具体指导语文中心小组的工作,在各种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中做好示范(比如示范朗读,示范备课讲课,下水作文等等);②组织中心小组讨论制订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列出课文和单元教学的知识能力点;③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最重要的基本篇目;④补充语文中心小组讲析课文时遗漏的知识点和未处理好的重点难点,补充与课文或单元有关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⑤编制单元练习,组织单元考试;⑥科学评价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提示补正方法;⑦负责课文或单元或语文活动的重要的关键问题的小结或撰写相应的专题论文;⑧编印优秀作文集,组织优秀作文稿;⑨指导各种重要的语文活动(如朗诵、征文、创作课本剧,等等);⑩精选印发课外练习并指导课外阅读。

(二)优化听说能力训练的方法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采用的听说训练的主要方式有如下4种:

1.朗读。这里所说的朗读主要包括:①早自声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和要求背诵的篇目;另外每学期补充10篇古诗文,要求背诵。每周三节早自习,每节40分钟,一学期下来,诵读时间达40小时,三年初中或高中,诵读时间达120小时,课文背诵达60多篇;②名篇赏读,间周一节课(课外活动),主要从《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散文》、《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报纸杂志选择精短时文;③新闻会,间周一次,要求全体同学写稿投稿(也可从报纸上荐稿,大量采用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拟的新闻稿,每天晚上7:00至7:30是全校学生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中心小组选稿改稿定稿,再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普通话脱稿播送。

2.读书报告。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故事会,每学期2次,在期中考试后进行(因为本校每年春秋两期分别有音乐之春和艺术节,在中期考试后第3周左右进行,故事会就安排在此间的课外活动之中),主要讲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故事、民间传说等等;②读书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讲所读的书籍(以文学名著为主)的基本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朗诵其中的一两个精彩片断;宣读自己的“文学评论”(实际上是读书心得,往往既省“评”,又省“感”);③假期见闻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是概述自己假期所见所闻所感,在此基础上重点叙述二三事。

3.讨论论辩。①讨论,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其具体方式包括个人钻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师(或中心小组)总结发言。②论辩,即组织论辩会,不定期举行,从课本、影视、生活中去选择与语文学习相关的重要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论辩。要求各学习小组在认真准备材料,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写出书面发言材料(或提纲),然后采用双方论争的形式进行辩论;同时组织好“评委会”进行裁判和评定。

4.讲课比赛。

我这里所说的“讲课比赛”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讲析课文。每期一周,一般在期中考试之后的第一周进行(因为本校每期期中考试之后有一次运动会,停课2至3天,学生相对较轻松,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备课),但必须在开学之初公布教学计划时就要安排各学习小组具体的授课任务(我的教学计划和总结往往是先由中心小组讨论草稿,然后我定稿打印,学生人手一份)。作为教师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讲课”示范,二是具体指导如何备课、如何确定难点、如何设计练习、如何讲课,教给学生“教学”的方法。

②评讲试卷。这里所说的“评讲试卷”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其是语文复习中,让学习小组在分头准备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语文试卷进行评讲。要求学生必须讲清:“试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怎样考的(角度、题型)——怎样解答(答题技巧)”;必须评准:“试题好不好(难度、信度)——好在何处(科学性)——有何启示(相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评讲时出现不足,教师要认真分析,予以补正。

(三)寻找检测听说能力的科学方法

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听写:从内容上说,包括听写词语、句子、句群、语段;从文体上说,主要是古诗文;从方式上说,可以老师朗读学生听写,也可以是学生互相听写。

2.听话答问:通过同学老师诵读或播放录音,要求学生答问。问题不宜设置太多,问题的内容可以是记忆性的,可以是筛选性的,也可以是理解性的。

3.听话笔记:其中包括听课笔记,要求记准要点,记清思路,记住难点,突出重点。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一是纪律观念淡薄,自律能力差。如:不按学校要求约束自己,易受外界不良刺激影响等。二是责任感缺乏,不求上进。如: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自己不求上进还影响别人上进等。三是伦理观念淡薄,不服从师长管理。如:在家我行我素,动辄与家长发生冲突,在校不认真学习,破坏正常秩序等。四是诚信意识淡薄,常为自己开脱。如:不如实向家长反映学校要求,以各种借口向家长要钱,编造谎言为自己的违纪行为开脱等。从上述不良道德行为的状况可以看出:本校少数学生道德行为缺失的状况令人担忧,本校道德教育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2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重智育轻德育。尽管本校政教处和班主任在道德教育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但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升学率和重点率仍是社会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本校道德教育不能不围绕智育这个硬指标来进行,其实效性自然不高。二是重知识轻内化。本校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普遍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对其能否内化为学生道德行为却很少考虑,这就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知行脱节,教师们做了不少工作却难见实效,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高。笔者认为,衡量道德教育的实效不仅要看学生道德知识掌握了多少,更要看学生道德行为是否得到了明显改善。而要让学生道德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只有让学生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去自我教育并主动发展,才能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三是重感化轻惩戒。对学生道德行为的缺失,本校政教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往往只能以教育感化为主,期望其主动“弃邪归正”。如:针对少数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政教处和班主任做了不少工作却收效甚微。可一走入校外有明显禁止标志的地方,他们就能自觉遵守规定。这是因为一旦违反了那里的规定,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就应对相关学生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惩戒。

3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本校少数学生道德行为缺失的状况和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本县其它农村中学也普遍存在。可见,提高农村中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探索十分必要,也势在必行。

3.1不断更新理念,提升道德教育高度本校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认识到:道德教育也是教学质量、学生的道德行为就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本校坚持面向全体,全程育人,坚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将行政、德育专干、班主任和少数道德行为缺失的学生结对,开展“一帮一”教育活动,让帮扶教师深入到这些学生成长的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理世界之中,督促他们养成道德行为。

3.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道德教育水平一是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本校通过班主任例会、专题讲座、师徒结对、座谈研讨、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班主任培训;通过选派班主任到省内外名校考察学习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通过为班主任购买《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等书籍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二是构建完善的道德教育网络。为了避免因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不同步而影响道德教育的实效,本校以家长学校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基本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良好格局。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本校团委、学生会和社团学生干部在政教处指导下,组织系列道德教育活动,让所有道德行为缺失的学生参与进去,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抵制不良道德行为的勇气和养成道德行为的信心。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语法教学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准则,也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难点。为此,我采取了结构教学法,运用公式化的方法,让学生探究各个语法教学项目的结构,为灵活运用该语法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进行8AUnit1中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教学中,我先收集一些物品,每样物品都准备三个,并突出它们在大小、长短和轻重等特性的明显差别,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每组物品并呈现相应的句型。然后,再出示另外几组物品,让学生用相似的句型来描述。对特征词形有变化的词,我就把这些词的变化形式写出来,同时把具有相同变化形式的词归类书写在黑板上,并把五种变化形式同时呈现出来。接下来,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句型的结构和词形的变化规律,并对讨论结果加以明确。最后,让学生用比较级和最高级造句。在这一过程中,我先呈现例句,接着出示任务,让学生仿照例句用不同的形容词造句并加以归类。接下来,四人一组合作探讨其用法规律,最后把它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描述身边的事物。整个教学活动中,围绕着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指导着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运用,而学生则完全由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判断、小组讨论等形式得出结论并加以运用。学生不仅掌握得快,而且印象深刻,记得牢,当然感兴趣。

二、对话教学———创设情境,表演领悟

在这节课中,重点是掌握购物的一些常用语。这是学生特别喜爱的一个话题。对此,我一改以前“听录音讲解课文对话”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看类似视频,然后准备各种商品,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简单的supermarket,学生组成人数不等的买卖小组,逛超市,赶市场。在此过程中练习有关购物用语,等常用语,也可在课前就让学生参照Unit1中的来预习掌握,上课时,学生就不会再依赖老师细致的讲解,而是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有人扮演shopassis-tant,有人扮演customer,让学生自由发挥。会讲、能讲的就多讲一点,不会讲的,只要用最简单的语言买到shoppinglist中的一个或几个商品即可。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对此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就连平时几乎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主动和别的同学组成小组参与到活动中,不时冒出一两句发音不太标准或语法教学有问题的英语句子来。更令我吃惊的是,学生不仅准备了能够轻易准备到的实物,而且对于像服装鞋帽类不方便携带的物品,为了活动,他们自己想办法,请绘画基础好的同学动手画出这些商品的图片,以图片代替实物。当有客人来询问有关商品信息时,他们把这些图片贴到身上,并说:我现在就是这个服装的model了,这一下子将活动的热烈气氛推到了沸腾的境界,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对新的语言探究和运用的趣味之中,没有人再感到胆怯,没有人再感到学习的疲惫,他们感到的只有轻松和快乐。整节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如此真实而又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们学得非常轻松,语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学收到了超预期的好效果。

三、阅读教学———问题引领,简述输出

阅读课文是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不仅含有许多语言点和知识点,更是老师们用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素材。为此,我首先要求学生把课文当成信息的载体,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去获取信息;然后设计活动或让学生自己联想到能够应用的情境,并利用获得的信息来完成交际任务。如在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就这个题目提出一些他们想知道的有关问题,看哪组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想出了如下问题呈现这些问题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搜寻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列出文中难理解的词句(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在此过程中,我摒弃以前细致讲解的方法,利用班班通等多媒体,通过Google地图中的卫星地图功能,把本课中的“tourofLondon”路线图中的几个景点展示在白板上,请一位同学扮演guide,指着Google地图边讲解边带领我们重新走一遍该旅游线路。由于是London的实物街景,学生们感到新奇,这个活动淡化了语言学习的任务性,把语言学习转化成娱乐活动,于是大家都争着上来做一次tourofLondon的导游。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解答游客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语言信息输出。

四、结语

农村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当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软硬件不足的问题。从硬件方面来看,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专职体育教师队伍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素质上来看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软件方面来看农村中学中对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轻视现象。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观念的落后。当前农村中学中传统的应试观念仍然对广大师生具有重要影响。在体育教学方面无论是从重视程度,还是从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来看,体育教学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首先广大学生乃至于校领导都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在农村中学教学中提升升学率、分数第一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在升学考试的指挥下学生普遍对体育认识不足。即便是那些对体育有兴趣的学生,由于考试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更多的体育锻炼时间。从教师以及学校领导的角度来看由于体育教学不涉及到学校的整体考核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把体育当作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体育观念的落后还表现在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足。当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往往把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当作主要教学目标,而没有更深层次地去思考体育对于全民族的作用。当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较少,运动会本身也逐渐流于形式。这样一种现象是很难适应教学要求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及学生都存在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象,体育课少、教师上课不认真、学生自娱自乐、课外体育活动少、运动会流于形式。体育课程教学安排不尽合理。“由于体育不是考试科目,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大多由老弱病残者担任”[1],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又不熟悉体育教学规律,因而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学中名义上有武术、足球、篮球等多种项目,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些项目往往都流于形式。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大多是安排一些老弱病残教师来担任,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武术、足球、篮球等教学内容只为应付检查。体育教师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特殊性,按照正常的教学规定,农村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特殊待遇,例如服装、运动鞋等。可是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师普遍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物质待遇不合理,工作条件又差,这些非常容易导致体育教师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2问题的成因

上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接下来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其中既有教师专业素质不过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又有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等因素。具体而言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造成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就农村中学而言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必然会导致体育课程不受重视。体育课程本身受到排挤乃至于名存实亡。当前的农村中学中虽然安排了两节体育课,但是体育课程本身却无法得到根本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指令性教学,教学目的太过抽象。当前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基本上是属于一种指令性教学,指令性教学不利于调动体育教师以及农村中学的积极性。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虽然规定了教学基本目的,但是规定太过抽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教学指导意义,抽象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导致教师难以把握体育教学重点,这最终会影响到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效果。这是我们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农村基础条件薄弱。“由于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比较大,我国教师待遇地区差别也很突”[2]出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学过程中基础设施薄弱的现象。体育教学物质条件太差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当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器材也十分匮乏。农村中学的体育器材大多是乒乓球和篮球,其余器材非常缺乏。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班级中有的学生受过体育教学,而有的同学没有经过专门的体育教育。学生素质的差异给体育教学增加了难度。这也是导致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3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体育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予以解决。转变观念,要跳出体育看体育。体育教学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农村中学校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必须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不应再以应试教育的老方法来衡量学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要真正使得农村体育教学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在今后工作中要改变广大师生那种体育课程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在今后教学中学校应该从两个方面来逐步改善体育教学现状。一方面是要更加注重教学个性化。体育教师应该实现特色、个性化教学。要围绕着学生自身特点,敢于突破教材,实现创造性教学。例如在篮球训练中,可以针对学生喜欢看比赛的心理来讲解篮球的发展史。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要深刻把握体育教学规律,遵循教学规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另外一方面就是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过程。体育教学是一个专业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过程,注重细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制订出专业的体育教学计划大纲,根据教学计划来进行专业的教学。体育课程的安排应该每周要不少于两节,可以鼓励年轻教师来进行体育教学,这对于提升体育课程的获利,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是有利的。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必然措施。当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不理想,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所谓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主要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培训。学校可以利用暑假或者是业余时间来函授办班,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移动媒体等新技术来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体育教师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应该大胆创新。公正评价,科学管理。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合理。在今后教学中要大胆革新教学评价机制,针对学生的评价,要从过去的注重结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过程的评价,从注重单一指标的评价转向注重多元指标的评价。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认识到合理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对于教师的评价则要从多方面来予以考察。所谓科学管理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措施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今后管理中要积极推行绩效管理制度,要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通过提升物质待遇,精神奖励等多种措施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教师的主动性的提升是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工作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