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城郊结合部面积较大,生源复杂,学校教学条件落后。对于城郊的初中生而言,他们虽然和市区的学生一样已形成了基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但他们的形象观仍来自于好奇和兴趣,局限在物体的表面和局部上,难以全面认识和领悟艺术形象的生动和美妙。因此,学生美术素质低,大部分城郊的学生绘画能力较弱。针对位于城郊的学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具有地域广、多元化、多层面、较复杂等特点,导致学校教学环境差和相对复杂。城乡结合部的人群在其经济生活城市化的同时,但其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及礼仪素养还相对滞后,处于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城乡接轨转化造新的过渡型时期,初中生的教育凸现出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科学编排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重视教学评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美术修养和素质。

二、初中美术教学深化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科学编排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是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要有效引导、训练学生对美术形态的感性认识,强化对学生美术造型感觉的培养训练,也就是感知能力。对美术作品等典型艺术美的有效欣赏,完全取决于他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情况。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欣赏者有较强的直观感知、判断、想象美术作品的能力。

1、结合学生特点,突出郊区特色。源远流长的人类发展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艺术瑰宝。中学期间很难全面了解,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突出重点,选择代表性作品,以点带面,才能完成教学预期任务。在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加入具有当地特色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有亲切感、认同感。比如,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闻名遐迩的白云山就在学校附近。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位于白云山飞鹅岭游览区内广州雕塑公园,是一个体现广州大都市富有时代气息的市级公园,也是国内最大的雕塑公园。整个公园按照雕塑与园林、观赏与教育、艺术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分为羊城史雕塑区、中华史雕区、雕塑大观园景区和森林景区等4个功能区,首期的羊城史雕塑区于1996年12月起建成开放。主要景点有:华夏柱、雕塑广场、古城辉煌、雕塑馆、南洲风采。这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我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雕塑艺术方面的欣赏内容,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少讲授多启发,突出学生主体。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改变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中国画花鸟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著名代表画家的生平、作品介绍等。如,广州当地画家关山月的作品。先组织学生到***参观,上课时再把把有关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挂在课堂,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作品有什么特点?创作背景?用唯物的观点,站在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再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结合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历史、特点、发展变化进行总结。最后,通过提问、析疑,把中国花鸟画各个朝代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学生感受就很深刻,能初步掌握有关作品的基本特征和内涵。

3、活跃学习氛围,进行艺术欣赏。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呢?以初中美术教材第*册《********》和《*****》画的教学为例,前者我让学生结合所学的语文课文去理解,后者我先讲解了其创作背景。这里,我分别用了不同方法,使学生深刻了解到:《*********》表现了作者的感受,对**********的主题;而《*****》虽也是以******为题材的创作,但却从不同角度表达了

**********的生活。美术欣赏不应局限于课堂,大自然、生活中的美是最动人的。我们不光要欣赏艺术作品,还要启发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无论风景、静物、人物,树木、花草、甚至果蔬……只要是美的、动人的。另外,我还带学生去位于越秀山镇海楼东侧的广州美术馆参观,假期让让学生到陶瓷之乡佛山瓷艺作坊体验陶瓷制作过程,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与手脑能动。有了好的美术素养,还需必要的美术语言来表达。学美术素描是基础,因此我还特别重视初中生素描与水彩画等基本功的教学训练。素描要求学生多练苦练,注意对物体的形体和明暗层次变化的表现。水彩画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提高学生造型、色彩及审美能力且实用性强。装修、装璜、家具、服装、园林、建筑的效果图设计以及工业产品制造设计的效果图等均采用了水彩画技术。此外,水彩画工具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及携带方便,加之水彩画效果透明、明快、润泽,因而令人喜爱。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一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求学生画的自已先画并讲解其画法特点及技法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各种画的样式、特点及调色,画面构思布局事宜。带领学生写生时,可以先示范一部分景物,边画边讲,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让学生明确写生的步骤,掌握各种景物的表现技法。同时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讲解整体和局部的先后顺序,改变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病,要让学生勤思索、细观察。坚持严要求,多鼓励、多观察,多督促的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美术;初中课堂

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美术技能,又要注重学生对美术意义和内涵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认知,培养学生多维角度去看待美术课程,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学习上发现独特的美,让学生在平凡事务当中体验艺术。美术课程启迪学生智慧,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内涵气质,同时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其他课程学习,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课程。

一、美术创造性教育意义

1.提高学生美术技能和审美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美术人才,不仅要将目光注重在学生绘画技能方面,更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打牢绘画基础同时提高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生活当中去发现美创造美。美术学科具有自身独特魅力,容易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在古今优秀绘画作品熏陶下提升自身审美水平、内在气质,有利于帮助学生明辨真假善恶,学生在优秀作品熏陶之下,深入理解作品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鉴赏能力。2.促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美术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宽阔的舞台展现自身能力,学生在这个广阔舞台上发挥主观能动力,形成自身完善人格,也有利于学生精准定位自身,帮助学生寻找到生活价值新方向。美术不仅注重学生绘画技能培养,更注重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定格局面,这有利于学生学习美术,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上都具有深远影响,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在日后遇到问题上能够依靠自身能力进行解决。

二、积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列举法。教师在挑选优秀学生作品展示过程当中,不能忽略了一些问题颇多弊端明显的作品,让学生在正面教材与反面教材激励之下寻找自身存在不足。情景创设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积极寻找自身以及同学之间的漏洞所在,有利于在班集体当中形成互利共赢良好学习氛围。集众人智慧发现优秀作品当中存在的瑕疵,有利于精英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质的飞跃。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列举一些绘画作品通病,有利于帮助学生认清绘画误区,及时避免,例如绘画作品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构变形度不足、图案形状与排列对比存在差距等等,那句话有利于学生避免大众误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激励法。教师要注重美术课堂气氛培养,积极与学生互动,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并且进行科学指引解决。在美术课程《桥梁设计》学习过程中,带动学生想象力展开联想,在学生想象定型之后进行制作桥梁,教师要及时跟进学生制作过程指着学生存在的一些明显错误。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将学生作品与教材范本内容进行鲜明对比,让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认识到自身不足,并且学习优秀成果,留给学生思维创造新空间,学生在借鉴基础上融入自身想象,有利于丰富创新设计空间。激励法教学模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在学生学习道路上是一个良性循环。3.竞赛法。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竞争合作氛围培养,建立起一定的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例如在学生学习“基本形体切挖”课程时,要注重用生动语言将抽象性知识点转化为具体性知识点,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提高学生对几何与机械图学习效果与质量,竞争机制从专业教学心理出发,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催使学生获取一个新成绩。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积极性,抽取每一组的一个成员进行黑板演示,教师通过小组成员演示,泛泛知道小组水平,有利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案,让学生在黑板演示过程中集众人智慧寻找自身绘画方面的缺陷。4.创新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美术课程培养美术素养高的综合性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光教师要全面,不能单一注视学生基本绘画技能层次,要注重升华学生能力和思想。围绕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式教学方式展开美术课堂,让学生在美术课堂提高自身抽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自身去认识生活周围的一些美,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界存在的美以及人文社会存在的美。创新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界注入新活力,带领学生走出被动学习的泥潭,走向主动学习的阳光地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习惯,发现生活艺术当中内在规律。让课本成为学生走进美术世界的导师,又让学生引导教材去发现美术世界新大陆,培养出真正具有美术素养人才丰富美术世界,为世界美术做出新的贡献,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李敏.论初中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及培养[J].西部皮革,2016(16).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美术欣赏是一种以美术作品为主要对象的特殊思维活动[2]。它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3]。要明确美术欣赏在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美术欣赏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美术欣赏可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美术欣赏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2初中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2.1培养美术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

城镇和乡村的生活环境和教学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学生所形成的思维也是不相同的。然而教师也会因为自身环境的不同而改变。美术教师虽然拥有专业知识,但往往缺乏环境知识及环境教育的系统培训,因此自身环境意识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而教师作为环境教育的总体设计者和执行者,如果自身不具备环境意识,很难想象能够培养出具有一定环境意识的学生来。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有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责任感和环境意识,将城镇和乡村的学生的思维相结合,或者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才能使环境教育取得最大实效。

2.2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地区差异以及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对教师来说是赏析,对学生来说是欣赏[4]。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并提供必要的知识,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我们都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呢?

3.1向学生累积知识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需要基于问题的项目学习与合作学习,创设适当的模拟情境,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不再仅仅是零散信息的积累,而是促进同学们开展社会性的互动学习。例如欣赏中国工艺美术,可以引人央视著名的《鉴宝》栏目场景来进行,创设鉴宝情境,让学生围绕“对讲台上的几件藏宝人作品作出你的专业价值判断”这一特定任务来进行相关学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用到其他一门或多门学科知识(比如历史和社会),这就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学科综合。使学生直接地、有目的地、有意义地参与到学习中,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自己所需知识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是让他们仅仅学习课程上讲授的特定内容。

3.2大胆发言,善于表演

鼓励学生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描述是初步的,一开始可以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比如:愉快、幽默、崇高、庄重、恐怖与神秘……。慢慢的不在只是口头语言表达,还需要书面语言——用短文或短句进行表达。这就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自发的欣赏进入自觉的欣赏[5]。避免学生一看到欣赏画就呆呆得等着老师来教,也避免了欣赏课成为教师的“表演课”。

3.3通过意境,引发探究作品美

美术作品是通过造型的形式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使观赏者在鉴赏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作品直观表现的情调,带领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领略作品的内涵美。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意境鉴赏是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感知活动,也是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实践活动[6]。

3.4体会作品的组织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包括构图、色彩、线条、材料、明暗、肌理等。通过分析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学生就能够弄清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他们会懂得美术家使用的每一笔色彩、每一根线条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和作品的主题紧密联系的。

3.5深刻体会作品的风格

让同学们学会体会作品的风格,感受自己的风格,感受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以及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感情和情绪。将作品的形式和艺术家的内在联系。例如:我国的花鸟画,是一门教学生的好课,它一般都强调作者的主观情感,寄托着画家的思想和追求,表现着画家的人格。所以,我国的花鸟画家较喜欢四君子题材,以此来言志。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它往往是学生比较耳濡目染的内容,是人与物、用与美、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的有机统一,具有较强的手工性、原真性,极大地区别于机器重复制作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和探究。它率直、不拘一格的质朴特性与初中生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通之处,因此,也更容易走进初中生的生活和创作。民间美术创作美的过程也是创造欢乐的过程,学生在赏析和参与民间美术的过程中也会因此而体验并感受美术的欢乐,实现身心的更加和谐发展。通过民间艺术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制作过程中,体会到创造性地、富有成效地使用手和大脑的乐趣,是深受欢迎的在“玩”中学的教学方式。

将民间美术引进初中课堂,是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完善,也是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升华。初中生处于比较叛逆好玩的阶段,传统的美术教学有太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沉闷。让民间美术进课程,鼓励学生从最熟悉的东西入手,甚至是自己动手学习并完成美术作品,会使学生充满成就感,充分激发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学习压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有利于他们放松心情,热爱生活。民间美术还具有很强的乡土特色。让学生在初中课堂上感知民间美术,可以很好地促进他们感受本土文化,领略民族、民间特色的艺术风格,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与深刻内涵,启发他们珍惜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加关注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

二、初中课堂民间美术教学的重点

民间美术内容繁多,难易不同。有的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如蜡染、织锦等,仅能给学生以欣赏为主,了解其基本特点。有的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工具材料要求简单,但花时间较多,如陶艺、编织等,可以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教学,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艺和方法。也有的工具材料简单、制作工艺不太复杂,而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剪纸、染纸等,可大量进课堂,让学生参与学习。因此,初中课堂上的民间美术教学,应该依次递进,实现三重目的。

(一)普及鉴赏知识民间美术是一种文化,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要引导学生首先在知识层面上掌握民间美术,学会如何去发现民间美术的审美趣味、造型、色彩、材料,在通晓其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体会和鉴赏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首先要引导他们分清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种类,了解每种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民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祀活动中的实用物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质朴率真、随意大方。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寓义、基本表达方式。

(二)掌握基本理论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色,知道民间美术的创作题材源于生活,其作品大多是与生活有关的实用物品,多采用常见的材料,制作的技术相对简单,但实用性很强。要告诉学生,民间美术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在劳动之余,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件件工艺品或者其他作品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热烈而丰富的,反映在作品上是一种热烈的色调,夸张的造型。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 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

美术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静态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美术艺术的发展,对审美能力有很高要求,所以提高审美能力,是促进美术艺术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正确认识初中美术教育。初中阶段,归属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初中教育,无论是在我国全日制教育体系中,还是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初中教育之所以重要,更多的原因在于,初中教育是补充小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同时还肩负着为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奠定学生学习基础的责任。初中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这就是说初中教育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直接面向社会或者是进入中职院校,以及高级中学院校进行继续学习。所以初中教育是我国教学分流措施的第一阶段。基于初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能不引起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和学校的足够重视。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并落实的今天,其肩负的不仅仅是对初中学生美术绘画技巧、美术造型技巧的培养,它更强调的是对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结束了,我国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为适应时展需要,也是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对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并要求各个阶段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不以成绩论英雄,不以成绩定胜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教育,而不单纯的靠分数评价教育质量和学习质量。作为素质教育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美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具有的意义就更不能令人忽视了。因为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不单纯的知识教会学生勾勒线条,用画笔还原客观事物那么简单。落实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要求,要求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和老师,必须从新认识美术教育,以及审美能力。

二、初中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初中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关键。落实初中美术教育,不仅仅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要对学生的绘画技巧,艺术造型技巧,以及手工艺技巧进行培养,还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要在兼顾传统美术教学内容的时候,侧重于培养学生美术的欣赏水平,也可以说是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判断事物美丑,评价事物优劣的能力,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架构起学生的空间结构感,和色彩搭配感以及组合形式架构感。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可以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会变相的促进学生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发育完成。

(二)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探究。基于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育怎样在完成正常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强化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每一个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落实初中美术素质教育过程中,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对素质教育的大量研究,和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落实初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首先要从创设教学情境着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学要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良好培养目标,就必须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只有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了,那么美术教育进行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工作,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美术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创设适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要加大课堂上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的比重。审美能力是对事物进行美与丑的评断,所以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初中美术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在课上增加学生赏析艺术作品内容的重要性。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美术课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环节,欣赏美术作品自然而然便成为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够体验其中之美,区分出作品格调高雅低俗、辨别出美与丑,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心境得到陶冶。

3、初中美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要利用美术评论的形式,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审美能力的养成。

审美能力,是民族美术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创作元素之一。初中美术教学,落实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的硬性要求,还是为了传承我国优秀的美术艺术发展传统。落实初中美术教学,对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现实我国美术艺术未来发展的关键。只有我国美术随着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目的,我国综合国力发展才能落实全面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汉东.重推课堂“四大转变”,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几点思考[J]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论依据;初中美术;应用;分析

美术艺术中技法及理论颇多,对初中学生来说很多技法、理论无疑是枯燥和乏味且难以掌握的。尤其是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直接的讲授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美术课的情绪。生本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使得艺术与学生自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如何最大化地发挥生本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是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关注的焦点。而在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生本教育运用的策略前,我们首先应该对生本教育的理论依据稍加了解。

一、生本教育在理论方面的依据

生本教育最早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郭思乐教授首先提出,郭思乐十分强调“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和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传统教学方式目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束缚了学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越来越被动化,为了不毁掉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前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过渡。

生本教育的另一理论依据为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这种心理学思想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是最重要的,个人在学习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初中美术教育来说,人本主义理论不仅使教师向学生传播各种美术知识变得更加轻松,同时还能紧密联系学生与美术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生本教育理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初中的美术教学,除了要使学生学会基本的绘画技能和方法,还必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赏美、艺术内涵理解的能力,与此同时要对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及创造力等进行全面培养。因此,以“教”为主的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而生本教育正是应此种教育需要顺势而出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将生本教育理论充分运用到美术教学中。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的阶段,只要教师能好好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发展完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对良好的学习情境加以创设,比如通过多媒体视频、音乐、图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受力,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师生角色转变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除了要调动学生视觉感官外,还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要达到其综合效果,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在生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摒弃以往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促进师生角色转变。

3.设置课堂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

问题如同压力一般,可以催促人前进,思维的发展往往来自于对问题的思考。只有在有问题的情境中,才能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从而对问题做出思考和研究。因此,初中美术课堂应多设置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扣紧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心弦。比如,在对名家作品进行欣赏时,可以让学生对画家作品风格、流派、背景等先有所了解,然后让学生针对画作的构图特征以及艺术语言等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通过讨论自行解答,最后由教师纠正和总结。这样一来,学生在讨论和自我思考中对美术欣赏的一些方法便能轻松掌握了。教师还必须对学生想象力加以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自我创作和设计的能力。

4.整合多种学科知识,对学生知识视野进行开阔,鼓励学生创作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对其人文精神及审美能力等进行培养。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整合语文、历史、音乐等多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知识,对三维式课程结构进行建立。比如,学生在对建筑艺术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鼓励学生参照语文课本上相对应的一些文章,强化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语言理解力,进而提高其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文学、美术等虽然所属范畴不同,但在美的核心理解上却是相通的。学生通过对其他各种学科的结合,同时大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敢创作。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学问题;创新;对策

美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对整个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通过参加美育教育中的审美活动和知识培训,可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从而具备较高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美术教学是美育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在初中开展美术教学是践行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最直接的方式,但目前初中的美术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不足

以美术为代表的艺术类教学在初中学校受到的重视明显不足,大部分初中学校以帮助学生考上重点高中为原则安排教学课程,美术教学的课程时间和课时数量均无法与三大主科相提并论,甚至在临近中考时会被省略掉。学校对美术教学的投资也稍显不足,很多学校没有美术室,颜料、画纸等必备材料也较为紧缺。

(二)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长久以来,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材中的指定内容进行绘画创作,在课堂上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述美术专业理论知识,留给学生实际绘画的时间较少。另外,各初中学校美术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对教学任务的把握也各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成效。

(三)评价方法过于传统片面

在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依旧坚持传统的评价方法,即对学生的美术作品以评分的方式进行评价,并将其作为学生最终的美术成绩。该方式虽便于统一管理,但缺乏综合性和客观性,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无法满足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和质量。

二、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对策

(一)加大对美术教学的重视

美术教学是美育教育中的关键内容,需要得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1]。学校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美术教学的课程数量与课程时间,并加大在美术教学中的投入力度。

(二)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及形式

教师需要丰富和创新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多的图片资料,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新鲜感。此外,教师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美术教学,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及审美素养[2]。比如,教师可以结合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在网络上搜集历届奥运会的会标并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设计作品,最后播放八分钟的东京奥运会宣传片,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创作一款东京奥运会的会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穿插美术技巧和技能的知识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美术创作。

(三)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将美术鉴赏、美术知识及美术创作结合起来,尽可能使得美术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美术展览,或到郊外进行采风活动、实地写生等,使学生不断汲取创作灵感。学生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可以将美术技能和美术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强化自身的创造能力和美术能力,形成高层次的审美素养[3]。

(四)给予学生综合客观的评价

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考核学生的美术能力及学习情况。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美术学习档案,在档案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品表现、创造能力及创新性等进行A到C级的评价,最后加上学生的美术作业,即为学生最终的美术成绩。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应积极使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色彩搭配较好”“构思巧妙有新意”等,激励学生实现美术学习及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良好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关键。美术教学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开展美术教学可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审美能力和观念,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初中学校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美术教学的重视,教师也应积极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美术教学的力量推动我国美育教育及现代教育的发展。

作者:夏远清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一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滕守尧.美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63-69,128.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

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与容纳的关系。可以说,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并不等于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它们都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素质教育的推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它是一种多元化、复合化的教育方式。从这一点出发艺术教育可以看做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艺术教育也有其深入发展的专业化领域,这是简单的素质教育难以涵盖的;而素质教育也包括身体、科学知识等方面的素养发展,这是艺术教育难以启及的。

二、艺术教育在初中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艺术教育在审美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涵盖了音乐、美术等基础学科教学,它在提升初中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听觉,使他们善于发现跳动音符所展示的美;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视觉,为他们开启进入美术天堂的大门,体会别样的艺术之美。这些艺术教育都开发了学生欣赏美的心智,使他们能够具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拥有两只感知鸟语花香、自然万物之美的耳朵,并且可以丰富他们对美的表达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们发现生活学习中的美,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发现美的能力。

2、艺术教育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还是一种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开发学生智力水平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缓解大脑的压力,使学生放松心情;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从其他角度对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能够推动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进程。很多科学家正是在艺术世界的熏陶下,收获了一项项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成果。此外在初中科学文化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轻音乐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充分体现艺术教育对初中素质教育的作用

1、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艺术教育是响应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改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在素质教育中应该发挥的效应。主要的问题包括3个方面:

①初中艺术教师自身水平有限;

②艺术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内容,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作用;

③艺术课程安排不合理,难以实现与其他教育的良好配合。

2、改革艺术教育缺陷的具体措施

以上所述缺陷都是由于艺术教育启迪时间较短、实践不足造成的,为了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主要改革措施如下:

①艺术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增强美的鉴赏与启迪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审美水平。学校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艺术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者通过建立艺术论坛来熏陶教师的艺术鉴赏,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②合理分配艺术课堂教学时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欣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之美、声音之美以及万物之美,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美的事物,使学生近距离鉴别美、体验美。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播放音乐的形式来熏陶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美术展览馆进行课外鉴赏教学。这些都克服了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

③艺术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小部分,教学的重点仍然要放在科学文化教育中,为此必须合理控制艺术教育时间。此外,对于不同的艺术课程,要保持良好的教学配合,最好能够实现各门艺术教学的良好结合。比如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听觉感应来强化对艺术的熏陶投入程度。

四、结语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 教学方法 初中生

1.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越来越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学生。其中,“美”即指美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过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的,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培养审美观念。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很多认识及习惯是从初中阶段开始形成的,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如何利用初中美术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审美情操,是每位初中美术老师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2.如何上好初中美术课

上好初中美术课程的关键是做到以下几点。

2.1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美术教师要上好美术课,首先就要了解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法展开教学。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转向青少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思维活跃,满腔热情,对一些社会现象开始形成自己的感受,自制力和意志力不断增强,开始迫切希望老师和家长相信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具有独立意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能力有限,很多事情做不好。比如,在美术课上,他们对实际绘图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再加上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导致对美术课不够重视,提不起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利用美术课教学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了。针对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在教材和教法上进行钻研,有意识地增强美术课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既不能停留在儿童绘画的水平上,又不能过于成人化;既不能限制太严,又不能不重视教学方法。

2.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美术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发展规律,综合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2.2.1讲故事法。美术教师根据美术作品向学生讲解画家轶事、作品产生的背景或者作品中传达的内容。听故事是初中生共同的爱好,借助此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极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美术教师在讲故事时应该结合作品的实际情况引出主要内容,使初中生容易接受。比如讲解《奥古斯都像》,不必向学生直接讲解雕像本身的特点,可以先讲“国王与画师”的故事,以此引出雕像的特点。

2.2.2启发式讨论法。让学生根据美术作品相互讨论,谈谈对美术作品的体会和感受,教师可以在作品产生背景、画家生平等方面偶尔做些提醒,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历,辨别假、恶、丑与真、善、美的界限,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2.3诱导法。初中阶段的美术教材加入了很多理论内容,这些理论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为此,美术教师要合理利用诱导法,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加强对美术理论的了解。比如在讲解《形势与美》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武打电影的片段,大致如两名高手在决斗,两人没有动,而周围的环境在变化,树枝在摇曳,树叶被吹起,然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导演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场景,为什么不直接出现武打场景?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明白通过动静的强烈对比,可以烘托人们的心情这一理论。这样的理论讲解方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论知识。

2.2.4实践法。美术课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果教师只是匆匆地将理论讲解完,并加入一些示范就直接布置作业,往往会让学生学得不是很认真,马虎地完成作业。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术课的教学目的才能完成。所以,美术教师要根据本节美术课的具体要求,适当安排一些室外写生课,让学生在室外写生过程中体会绘画的感受,并巩固绘画技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既学得认真,又画得开心,在无形中提高审美情趣和绘画技巧。

3.结语

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美术教师都要时刻谨记,自己面对的是初中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青少年。只有紧密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怀着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爱,精心准备、巧妙布置、细心讲解,才能为学生在这个人生转折点上奠定美育基础,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这样,美术课才会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梅玉洁.美术课中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2]徐晓东.例谈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课上的使用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0,(06).

[3]刘长慧.试谈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方法[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4).

[4]袁良波.浅谈高中美术课互动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08).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虽然当下中学美术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可以提高教育质量,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对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美术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术教育可以提高思维能力。 

中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中学生加强美术技能的训练,对将来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也是极为有益的。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在整体的教育框架下越来越受到更充分的重视,相当多的学校在普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课程。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 

(一)学校主观认识不够 

当今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特长爱好等发展。美术课不是重点考试科目,绝大部分学生的美术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陪衬和摆设,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开设美术课,或者美术课只是起着点缀的作用,可有可无,存在着被其它文化课兼并的危机,美术教育根本没有它的地位,不被重视,更不能实现它应有的价值。一些学校虽然开设美术课,但是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大部分都是由其它专业的教师替代,如果遇见考试等一些情况美术课往往都是先被停掉或者不上,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校美术教育体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上也存在认识偏差。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是教师价值的体现,对学生状况的研究是专业中能比别人有更高的起点以便于在竞争中能考入上一级的院校而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高昂的经济成本。他们所学习的辅导班都是以考入艺术院校的美术和与美术相关的专业为最终目标的。 

(二)教师与教育影响的缺乏 

由于经济条件、就业和环境等多种原因,缺乏专门教师和教学设备落后和供应缺乏的情况非常严重。尤其在农村就表现的更加明显,农村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很少,根本不能满足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正规的美术教学需求。中学美术教师队伍是中学实施美术教育的根本。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学美术教育质量的好坏。目前,初中美术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艺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镇级中学真正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很少,乡、村所属的学校专业艺术教师几乎是零。其次,现任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也困扰着学校。许多学校艺术课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再次,艺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三)教育发展不均衡 

当前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制约了总体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中学美术教育也不能幸免,教育的合理投入是让全民受到均等教育的前提,也是解决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不良现状的重要保障。但是当今教育情况并不乐观。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不同步,教育改革力度和执行情况各地均有差异。这也是当今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初中美术教育的改进 

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在当前是比较突出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美术教学效果。对于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解决[2]。 

首先,学校应该做到最基本的几点:中学美术课一定要开设;一定要在学生中普遍的开设;合理调配中学美术教师资源,提高中学美术教师素质是改善当前中学美术教育不良现况的必要手段;同时,学校教育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让美术课堂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美术学科是一个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这个特点就决定着这个学科的知识的更新程度要比其它多数学科快得多,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美术教师,要能够面对这种快速的知识更新并且要善于在这种更新的浪潮中完善自己。可见,建立高素质的中学美术教师队伍不仅仅是要解决落后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师队伍问题,它也对所有的中学美术教师提出了要求: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再次,从大方面来说,教育需要合理投入缩小地域差异。面对目前我国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异,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别已经是刻不容缓。首先,城市学校的现有教育设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现有的教育教学需求,有的学校己经超过甚至达到奢华的程度。面对这样的情况,要加大乡镇和边远地区学校的经费投入,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城乡的差别。第二,加大对乡镇和边远地区的经费投入也是为全民都受到均等教育而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3]。 

最后,合理投入改善美术教学环境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目前,中学美术教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来保证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实施。多年以来,中学美术教育一直延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它使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很多环节无法实施。当加大对中学美术学科的投入是实现中学美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 

综上,初中美术教育现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认清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亟需改善的现状[4]。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美术教育必须要确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应该共同重视初中美术信息的学习,改善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伴随教育改革的大潮流,让学校教育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隋成龙.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未来[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赵鑫. 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广州大学, 2007.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综观当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先”旗帜;智育在传统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体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动有声有势;劳动教育或许与生活实践比较密切,也相应受到越来载多的人的关注;然而,美育?……美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之最高层面上,在讨论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常谈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怀特海曾经指出,初中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初中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初中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初中数学的善;初中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初中数学的美。而这些观点在初中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初中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初中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初中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初中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1.初中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初中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初中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初中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初中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初中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初中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初中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初中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初中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2.初中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

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初中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初中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初中数学的激情。

(2)初中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初中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初中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在科学美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探索科学规律获得的愉悦,科学思维方法的美妙等诸多方面。科学美的发掘,可以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包括视觉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讶美”,证明技巧运用中的“机智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的“实用美”,撰写小论文时的感受到的“创造美”。在中学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初中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作为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初中数学美。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审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应用美。其具体探究途径如下:

(1)展示隐含的美。

(2)挖掘初中数学美。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字:初等教育艺术素养课程改革

在我国,初等教育是人们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人一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我国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工程。在我们最初接受教育过程中,最开始有自己想法的融入在小学教育阶段,因此这对于小学教育属于一种考验。我国的小学教育,最主要的是较好地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初等教育中,艺术素养课程基本上很难得到教师跟家长的关注,除非是专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机构。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初等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就艺术教育为研究内容,为提高初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从初等教育的艺术素养课程进行改革入手,在改革的过程中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

一、初等教育专业下艺术素养课程的现状

在我国最开始的基本课程是有关于艺术素养的课程,可是到现如今很多小学教育中的艺术素养下的课程普遍没有得到我国教育的关注,因此这对学初等教育专业下学艺术素养课程的学生是一门考验。目前在我们地区的小学教育中,基本没有专门的美术课教师,大多是不分文化类和艺术类的一个教师兼任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由于经济的限制,武陵山地区的中小学的美术设备相对较差,农村家庭的学生拥有完整的美术器材的人数很少,甚至可能一个班的学生没有一套完全的美术器材。当前很多学生脑中基本没有“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比如在武陵山区的美术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模式要么是让学生自己随便画画,要么叫学生去模仿别人是如何画画的,或教教简笔画,甚至有的是用来上语文、数学这些所谓的正课,做这些正课科目的习题。虽然国家的教材中有美术课本,可是很多学校都没有真正开设这堂课给学生,一是因为学校没有相关的器材设备,二是在我国升学机制的影响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正确认识艺术类的课程,缺乏“培养孩子艺术素养”的意识,三是有的学校的确缺乏师资力量开这门课程,因此,美术课大多会被别的课所取代,部分学校的美术课堂也只是会講一些理论课和简单的一些图画内容。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即使聘有专业的美术教师仍然无法有效地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

二、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研究———以美术课为例

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必须要对他们进行一个系统的训练,必须要将他们审美的方面作为切入点,因为一个人若不懂什么叫审美,那么对美的认知真的没有什么感觉,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颜色搭配是提高审美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要偏重于颜色搭配,进而提高学生后期的构图能力。

(一)在课程开发上要强调通识性和实践能力的融合

在艺术素养这门课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将通识能力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课程的改革上必须注重艺术素养和个人的创新能力培养,并且在新课程的开发上须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在学生学习艺术素养课程中,学美术课程的学生,学校应该要搭建一个小学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们在合作学校中教学生这门课程,并且利用合作中来共同建立美术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标准[2]。

(二)在实践活动中要提高创新能力

学艺术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的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就是增强他们对颜色的认知。在学生掌握艺术知识的基础上要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小学教学中去。为了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激发学生的灵感,在进行美术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对之前的课程方式实施改革,真正意义上实施和运用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重点安排关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比如黑板报设计和手抄报操作少一些理论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实践操作,通过这些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

三、艺术素养课程的研究———以美术课为例

(一)案例教学法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素养课程中,要想打破之前的常规思维能力,就要打破学生的认知能力,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之前枯燥的理论知识方法。所以案例教学法就是打破这一教学方法,以生动的案例来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和灵活的掌握知识[3]。

(二)活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的存在,无论是在学生的生活中还是课堂中,都是存在着美,因此这要我们学生具有发现美的能力。所以要想提高这一能力,我们教师必须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做基础,通过活动让学生们提高对美的发现能力和对美术的认知能力,也让他们爱上美术这门艺术课程。

四、结束语

艺术素养课程教学作为学生艺术的课程,是一门作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的课程,它的主要课程设置必须要符合我们当今时代下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有助于初等教育专业的科学发展,提高现在初等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才可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在当前阶段,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具有普及性以及通识性,这也是有效提升师范类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长胜.教学基本要求设计研究———以初等教育(美术)方向中国美术史课程为例[J].戏剧之家,2016(6):205-205.

[2]黄耿东.有效教学案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以美术课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6):28-31.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 欣赏课教学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85-01

初中阶段的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在慢慢形成,在各个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美术课是初中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美术欣赏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用至关重要。美术教师要以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规律,不断整合各种信息、题材来丰富美术欣赏课教学内容,丰富美术欣赏课教学手段,形成多元化的欣赏课教学方法,进而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1 目前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

在升学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学校盲目重视那些考试的学科,过于忽略美术、音乐等学科。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的,是告诉孩子们哪些事物是美,哪些事物是丑,现在关于初中生心理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不也能完全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

美术课上教师大都仅仅是注重书本上的内容,对一些“文学性”的内容介绍头头是道,对于欣赏课往往是一带而过,甚至是直接跳过,完全没有与学生欣赏和讨论中外美术名作的概念。有的在讨论时也仅仅是对这些名作的经济价值进行了简单的评述:某某的画能卖多少钱等等。这样无疑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误区,即钱卖的越高,其价值就越高,这明显是一个天大的误区,也违背了美术欣赏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这一根本出发点。

还有些教师在授课时,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上来就是长篇大论,说的全是一些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可能只有专业的美术学生才能听懂,让初中生一头雾水,久而久之,美术作品在学生眼里变得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必然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 如何正确对待初中美术欣赏课

2.1 提高家长和教师对美术欣赏课的重视

家长和教师不能像学校一样,盲目追求学习成绩和成果,应该重视美术欣赏课,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大师,但是美术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发掘那些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不会埋没他们的艺术天赋。

2.2 教师需自身过硬

在教授学生之前,教师必须有扎实过硬的美术理论基础,深刻理解教材,理解每一件美术作品的名称、作者、时代背景、创作情感、深刻内涵、深层意蕴等等相关理论知识,如有必须还可以了解一些关于作品的趣闻和乐事,这样讲解起来会更加的生动活泼。例如在讲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荷花蝌蚪图》时,首先请学生介绍一些齐白石的生平故事和作画风格,使学生对齐白石的作画风格有所了解,齐白石的绘画创作,常把表现对象的形神与自己的感受体验相融合,通过情景交融的形象,来创造一种诗意。这样,既把生活写活了,又表现出老人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荷花蝌蚪图》可以说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作的。

2.3 改善课堂氛围

课堂是科学严谨的,也是枯燥的,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来讲课,学生自然而然会对美术欣赏课感到乏味。首先教师上课时应面带微笑、热情饱满,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热情,从中受到感染,通过各种形象的手段(如范画、投影、故事、音乐等),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在心里产生共鸣,使学生处在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4 让学生主动参与

初中生已经初步的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多问题都能独立思考和研究,加上又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如果一味的采用灌输法教学,课堂将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主动参与美术作品的评论,亲身体验来发现美、感受美,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兴趣,从学会欣赏变为我会欣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

2.5 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之前,如果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起码就成功了一半,要让学生把美术欣赏课当作一次有趣的探险或一场美丽的盛宴,陶醉其中,得到强烈的审美享受,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听得有滋有味。还可以把学生带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唤醒他们的创作灵感和作画的欲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心境。

2.6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多媒体课件能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用“活”的美术作品来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2.7 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

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全面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为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被动的接受,而是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美术欣赏课时,应调动自己的一切生活经验、知识、记忆和感情,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给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以补充和丰富,在头脑中重新联想和想象。想象力越丰富,创造的艺术形象越完整、越生动,得到的思想教育和审美享受也就越大。

3 结语

在美术欣赏课上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教会学生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意图,体会所要传达的思想,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提高对生活美、社会美的感受能力,并最终沉淀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王大根.美术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2] 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沈海驯.新课程名师创新教学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4.

[4] 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宋艳.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8] 张小卫.让美术课堂始终充满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下的初中美术欣赏课探索研究[J].吉林教育,2009(14).

[9] 彭荣.浅谈美术欣赏课的教学[J].新教育,2009(2).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综观当本文由收集整理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先”旗帜;智育在传统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体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动有声有势;劳动教育或许与生活实践比较密切,也相应受到越来载多的人的关注;然而,美育?……美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之最高层面上,在讨论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常谈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怀特海曾经指出,初中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初中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初中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初中数学的善;初中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初中数学的美。而这些观点在初中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初中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初中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初中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初中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1.初中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初中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初中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初中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初中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初中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初中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初中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初中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初中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2.初中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

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初中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初中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初中数学的激情。

(2)初中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初中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初中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在科学美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探索科学规律获得的愉悦,科学思维方法的美妙等诸多方面。科学美的发掘,可以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包括视觉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讶美”,证明技巧运用中的“机智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的“实用美”,撰写小论文时的感受到的“创造美”。在中学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初中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作为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初中数学美。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审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应用美。其具体探究途径如下:

(1)展示隐含的美。

(2)挖掘初中数学美。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外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1 西方美术教育发展史及现状

古代西方美术教育史最早可追溯到被后人称为“自由育”或“完全教育”的古希腊时代。雅典教育,这是古希腊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的理想式教育。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盖伦认为可以将美术教育看作自由学科,其对绘画与雕塑的认识是这样的:一方面它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体力活动的性质。

西方中世纪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纯技艺性的工匠教育。当时的美术工作者被称为画家,独立的绘画公会直到1339年才在佛罗伦萨成立。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临摹名家作品和画模特,美术教育方法有所改善,更在乎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的培养。艺术家在这个时期才获得中产阶级的地位并跻身于知识分子阶层。著名艺术家阿尔伯蒂就主张尽力提高绘画艺术家的地位。学院式教育如美术学院相继诞生。达・芬奇学院于1498年诞生,是最早的艺术学院;佛罗伦萨绘画学院于1562年由著名美术史家瓦萨里倡议创办;波伦亚美术学院是1585年由卡拉奇兄弟创立;圣卢卡学院,1593年在罗马成立;巴黎皇家绘画雕塑学院创立于1648年,其教学内容和方法趋于系统性,是现代美术学院的雏形。这些学院美术教育发生重大转型的产物,其作用和意义重大。

近现代的美术教育在不同国家都呈现出更重要的位置。18世纪初,美术课被正式列入学校学习的课程表中。19世纪,图画课程被英国、德国、法国、美国以及俄国等普遍设置到普通学校里,普遍在普通学校设置了。1872年8月日本规定图画为小学14门必修课程之一。187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要求向居民社区中的15岁以上的学生教授图画。1873年史密斯建立了美国第1所教师培训学校――马萨诸塞州师范美术学校;1874 ~ 1877年组织了第1个职业美术教师协会――马萨诸塞州美术教师学会。[1]美国在90年代初提出了“DBAE”全面综合性美术教育,认为美术要向多元化发展,提出美术教育内容包括美术创作、美学、美术评论和美术史。日本美术课从小学到高二的美术课均为每周2课时。法国1987开始规定美术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小学每周1课时,初中为2课时,高中为定向培养,重理科者选修美术,重文科者必修美术。美国中小学的美术课就已不单纯是绘画训练,而包括了雕塑、陶瓷、编织、金属工艺、摄影、美术史、美术批评等教学内容。[2]

2 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及现状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主要有博雅教育和实用教育。博雅教育之一是鸿都门学,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于公元1782年2月创立。博雅教育之二:宋代画院。由朝廷设立的皇家画院。五代时期公元891~965年的西蜀和公元937~975年的南唐开始设公立画院,为皇室服务。宋朝沿袭了画院制度,并加以发展,成立了翰林图画院。中国古代的主要教学方法:注重整体素养的提高;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由社会上属于匠的那一类人承担,具有实用性和物质性的特征,技艺包括了画、塑、铸、剪、刻、雕、漆、烫、磨、贴等技法。在中国历史上以官办形式进行工艺教育的只有少数几个朝代,如唐朝的少监府,聘用社会上技艺超群的师傅传授徒弟。

近代美术教育诞生的主要原因:洋务运动后,中国科学与实业的发展,催生了以图画教育为特征的美术教育出现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中。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其教学科目包括画法。1867年又设马尾绘事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内分两部:主要有:1880年创办的天津电报学堂、1890年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和1895年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近代也是中国专业美术教育的诞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专业美术教育,刘海粟、颜文梁、徐悲鸿、林凤眠等贡献甚大。辛亥革命以后,我们的专业美术教育开始出现,并加速发展。1911年冬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美术专门院校――上海国画美术院成立。1918年4月5日,我国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成立。1922年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成立。1927年秋中央大学艺术系成立。1928年3月,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成立。[3]

1949年以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第一,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美术课改称图画课,每周1课时,50年代初期是效仿苏联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是写生,包括素描、铅笔淡彩、水彩、命题画、图案和欣赏。1958年课程增加了中国画和工艺美术的内容。第二,“”期间是文艺大普及的时代,音乐、美术合称革命文艺课,是服务于政治的实用主义的美术教育。第三,70年

代末到20世纪末:1978年正式将图画课的名称改为美术课,小学一二年级为每周2节,三至五年级和初中三年为每周1节。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提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1990年首次提出包括艺术、音乐和美术,主要在高中三年级开设,是在《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提出的分科性选修的课程设置,1992年,教育部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1999年提出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小学阶段应该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应该以分科课程为主,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第四,2000年以后: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4]

在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方面,近20年来,研究机构主要关注着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美术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价值等课题,其中以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为主体的研究者们为主。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主要研究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特点,重点研究美术学科发展趋势问题、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关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美术教育相关的思想研究、不同国家的美术教育比较研究也开始向更深更广层次开展。

3 结语

美术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份宝贵财富,其发展史值得我们学习。美术教育的发展史是实践与理论认识的发展史,其中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以及国家政策制度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了解和熟悉美术教育史对今后美术教育发展十分重要,对深化了教育思想和美术教育改革起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 郎绍君.论中国现代美术[M].无锡: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3] 潘耀昌.世纪中国美术教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