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儿童安全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儿童相对于成人其注意能力和水平都要弱很多,注意的范围和稳定性都很差,但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却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儿童的记忆呈现直观形象的特点,是机械性的记忆,逻辑记忆的能力还很差,记忆还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儿童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其逻辑思维水平是较低的。儿童的想象带有很大的复制性和模仿性,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儿童容易冲动,情感不稳定,易变化,情感外露,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对儿童的教育,采用的表征形式至关重要。由于儿童的注意能力和水平很弱,记忆呈现直观形象的特点,所以表征的形式必须具有吸引力。描绘性表征经常被用来形象直观地说明问题,并通过描述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得儿童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学的内容上。但是,一味地使用描述性表征,会让儿童的注意力偏离到学习内容的非重点部分,往往被形式所吸引,而忘记所要学的内容。所以,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叙述性表征通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培养受教兴趣的同时,阐明受教内容的重要性和原因,会让受教的儿童有顿悟的感觉。很多教育效果低下的原因在于不恰当的问题表征形式和单一的问题表征形式,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心理负荷,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减退,甚至对学习内容产生厌恶情绪。
2基于多元表征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试验研究
本次试验通过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效果以及心理负荷量的问卷统计,来评价3类教学方式的教育效果。选取某市3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3所小学分别为2所普通的九年制义务小学和1所交通安全教育学校,每所小学随机选取二年级小学生20名,授课教师为本市交警支队一位有10多年安全宣传教育的民警,授课内容选用交通安全教育小学读本——《平安伴你成长》(1~3年级)。授课方式分3种,第1种为普通的课堂讲解,第2种为课堂讲解结合动画资料的播放,第3种为利用交通安全教育学校的现实场景,让儿童自己驾车和步行,以游戏的方式,配合交警讲解来展开。课堂授课时间为45分钟。教育结束后,立即发放准备好的测试资料和心理负荷问卷,1个月后再次发放相同的测试资料。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测试题目为20道题,3个班立即测试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05、8.25、7.4,1个月后的测试结果如下,3个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5.9、6.25、6.7,同期分别下降了26.7%,24.2%,10.4%。3种授课方式对儿童的认知负荷量统计(立即测试)如图2所示,包括困倦感、压抑感、吃力感、累的感觉、逃离感、焦躁感、有趣感和兴奋感等。实验研究表明:
(1)普通的课堂讲解形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提高对儿童安全教育的学习效果,但是长期记忆效果明显弱于课堂讲解配合动画资料播放的方式和实地场景模拟、儿童参与其中的方式。
(2)实地场景模拟、儿童参与其中的方式短期记忆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由于儿童贪玩的个性,使得注意未能主要集中在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安全知识上。
(3)3种方式中,实地场景模拟、儿童参与其中的方式心理负荷水平较低,兴奋感和有趣感较强,而普通的课堂讲解形式较其他两种方式对儿童心理负荷产生较大影响,儿童在45分钟的学习中,会产生一定的困倦感、压抑感、逃离感等负面情绪。
(4)试验结果表明对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必须遵守趣味性和重点知识突出相结合的特点,对知识的呈现,必须遵守多元表征的方式,利用多通道体验和刺激模式,做到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通过互动交流完成对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3结论
向这个年龄段儿童传授的防火方法必须简明易记。例如,自己身上着了火怎么办?教小孩最好的方法是“站住、躺下、打滚”,三个动作六个字,很容易记住,有的读本告诉儿童,身上着火可以躺倒打滚、可以贴墙转动、可以脱下着火的衣服,也可以跳到河里。这里且不说跳到河里的方法本身有误,因为在奔向河的途中火势会扩大,跳到河里又有溺水的危险,就这么多的方法让儿童难以记住,即使记住了,身上真的着火了,他们不知选哪一种好。
2慎用否定教育法不用恐怖教育法
在向儿童传授防火知识的时候,尽量告诉儿童要怎么做,在使用否定教育法,告诉儿童不要怎么做时,必须再三说明,否则会收到相反的效果。例如,至今还贴在社区画廊里的消防知识挂图中,有一幅一个小孩子点着蜡烛在床下找东西的图,旁边的图解是不要这么做。这就是典型的用否定教育法传授防火知识不慎的例子。仅在画廊里张贴了这样的挂图,没人给儿童一再说明。儿童看了这幅画可能看不懂图解,或没记住图解,但他会记住这幅画,一旦有机会,他真可能模仿着这么做,就违背教育的初衷了。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弱、形象思维能力强,这就是否定教育法要慎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再三说明道理。在一些消防宣传活动中,人们在展板中展示了火场灾后尸体横陈,惨不忍睹的场面。这种恐怖的场面会使儿童在一旦遇到火灾时削弱逃生的信心,弊大于利,不能用作消防安全教育的手段。
3消防安全技能训练不可少
消防安全教育既包括知识传播,也包括技能训练。对于儿童而言,有些技能要反复训练,才能让他们记住。例如,在技能训练中,逃生训练是最重要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儿童去当地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烟气逃生长廊中训练,根据模拟火灾释放器产生的烟气层不同的高度,采用不同的行进姿势逃生;没有这种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可以让四个孩子各握住白被单的一角,举起、降下,让其他孩子在被单下采取不同的行进姿势逃生。当然,技能训练也要结合知识讲解。要在训练前告诉儿童烟气颜色与温度毒性的关系,在家里发生火灾时,如何判断该逃生还是固守待援,疏散逃生时要疾走,不要奔跑等。技能训练结合知识讲解还有成功的实例。团中央廊坊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几年前在教小学生“身上着火怎么办”时,结合三个动作的知识教育让他们做训练游戏,在打滚时把系在背后的气球压破,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记住要领。
4消防安全教育需要家长配合
1.1心理安全感量表该量表包括“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2个维度,共16个项目,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796,重测信度为0.742,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1(非常符合)~5级(非常不符合)。其中,总体安全感得分是确定控制感和人际安全感2个维度得分之和。“确定控制感”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对生活的确定控制感越高,反之越低。“人际安全感”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安全感程度越高,反之越低。总体安全感总分越高,表明个体心理安全感水平越高。1.2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由北京大学的胡月琴和甘怡群共同编制而成,共27个项目,包括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因素。其中,个人力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3个因子,而支持力包括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2个因子。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12~0.56之间,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个人力得分为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3个因子的得分之和;支持力得分为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2个因子的得分之和。该量表采用5点评分法,1级(完全不符合)~5级(完全符合),各因子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抗击挫折的能力越强。
2结果
2.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心理韧性的得分差异
留守儿童在心理安全感的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及总体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0.05);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因子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0.05);在积极认知因子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目标专注因子和积极认知因子上,留守男生得分低于留守女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余维度或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其心理韧性得分相关性
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中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及总体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与其心理韧性的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r=0.123~0.397,P均<0.05)。见表2。
2.3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心理安全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其心理韧性的关系,以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以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支持力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enter法),结果发现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和支持力对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及总体安全感均有显著回归效应,Beta值(绝对值)在0.121~0.440之间,解释因变量变异在21.5%~23.5%之间(P均<0.05)。
3讨论
3.1遵义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及心理韧性水平令人堪忧
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总分以及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维度上得分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结构缺失、亲子关系分离,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缺少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进而无法体验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认为,从小缺乏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的儿童,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本研究还发现,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因子及个人力和支持力因素得分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迫于生计,往往很少有时间与其子女沟通交流,加之中学阶段的儿童恰好刚进入青春期,各种身体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均有可能导致其心理变化,亲子关系分离、临时监护不力、学校补位不足,以及社会教育的缺乏等内外环境现况难以满足留守儿童支持性资源的需求,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其心理韧性特质的发展和形成及心理安全感水平的提高。
3.2留守女童较留守男童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上水平更高
留守女童目标专注水平之所以较留守男童高,可能与不同性别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关。从心理发展上看,女生较男生心理发展水平更快,心理相对更成熟。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越成熟越有利于个体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着目标前进。本研究还发展,留守女童的积极认知水平较留守男童更高。CKMalecki等的研究认为女童可以知觉到更多来自朋友的支持;辛自强等的研究也发现,女中学生所知觉到的社会支持要高于男中学生。当然,这同样与个体的性别差异关系密切。
3.3心理韧性对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