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

风险管治论文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1篇

与中国太平盛世比起来,海外的政治特别是民族宗教环境不太确定,因此对于经济特别是在海外的中方施工企业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与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相比,海外的政治环境还算安宁,但是存在的少量的部落冲突、政治党派斗争以及地方的势力斗争都是影响到中方企业的稳定施工和合同等环节,这也会造成进一步影响中国的投资者跟进的重要因素,从而会影响到海外的招商环境和经济发展。>>推荐阅读《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教学现状》

此外,当前海外招商引资的环境接近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大量引起外资企业的绝佳时机,应该拓展眼界,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以隔壁的朝鲜等闭关锁国的教训作为失败典型,完善引起来的开放政策,在这个驱动下才能对于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改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安宁的局面给中资建筑企业,同时也要端正国内政府的意识,服务于外商企业才是更有利于当地国泰民安的长期措施,保证中国建筑企业与国内的当地企业公平公正竞争是一个长期长久之计,任何地方保护主义都是短期行为,不会带动当地的经济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股权安排:

(1)中方独资经营,虽然这样是由中方企业完全控股,但是由于在海外国处于外资的环境中,所以有一定的投资风险,例如在中国爆发的反对乐天超市这种民族运动,涉及到民族主义等排外事件时,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完全没有风险分担。所以中国企业通常不适合采用全资在海外成立子公司的方式, 甚至股权也不是越多越好,避免成为当地进行民族斗争以及排外的牺牲品。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2篇

与中国太平盛世比起来,海外的政治特别是民族宗教环境不太确定,因此对于经济特别是在海外的中方施工企业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与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相比,海外的政治环境还算安宁,但是存在的少量的部落冲突、政治党派斗争以及地方的势力斗争都是影响到中方企业的稳定施工和合同等环节,这也会造成进一步影响中国的投资者跟进的重要因素,从而会影响到海外的招商环境和经济发展。

此外,当前海外招商引资的环境接近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大量引起外资企业的绝佳时机,应该拓展眼界,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以隔壁的朝鲜等闭关锁国的教训作为失败典型,完善引起来的开放政策,在这个驱动下才能对于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改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安宁的局面给中资建筑企业,同时也要端正国内政府的意识,服务于外商企业才是更有利于当地国泰民安的长期措施,保证中国建筑企业与国内的当地企业公平公正竞争是一个长期长久之计,任何地方保护主义都是短期行为,不会带动当地的经济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股权安排:

(1)中方独资经营,虽然这样是由中方企业完全控股,但是由于在海外国处于外资的环境中,所以有一定的投资风险,例如在中国爆发的反对乐天超市这种民族运动,涉及到民族主义等排外事件时,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完全没有风险分担。所以中国企业通常不适合采用全资在海外成立子公司的方式, 甚至股权也不是越多越好,避免成为当地进行民族斗争以及排外的牺牲品。推荐阅读>>>如何控制在国外投资的政治风险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治风险风险评估处理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提高,国际企业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双边、多边和区域层次的国际协调进一步加强,全球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在发生着新的深刻的变化。在这种进程中,跨国公司发挥了经济全球化的原动力和加速器的关键作用。

跨国公司为追逐最大利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国际投资建立起庞大的一体化国际生产网络,把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众多国家的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也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及其他领域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在跨越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然受到三方面的约束:既要迎合母国的需要,又要兼顾东道国的利益,还要遵照国际惯例。跨国公司是在这样的前提约束下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母国和东道国利益最大化。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和国家是两种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追求目标的差异而导致两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乃至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也引发了跨国公司的政治风险。

跨国公司的政治风险是指投资者因东道国政局结构与演变因素和政府控制与管理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当一国政府、政党、劳工团体或者激进团体的政策、行动,威胁到外国公司就会发生政治风险。跨国公司可能因当地国政府动荡、社会不安,造成公司营运上的威胁,更为严重时可能被东道国征收或者因东道国局势恶化而无法进行货币的汇兑等等。

政治风险主要分为国际政治环境、区域政治环境和国家政治环境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基本囊括了可能引发政治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可能引发政治风险的因素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它们可以互相影响,甚至总是相互影响着发挥作用的,一国政治波动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的结果。比如国际压力的加大可以导致国内政局不稳,二者的联合作用可以使得政治风险迅速升高。

所以,在政治风险的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政治风险作出评估。

1政治风险评估

所谓评估就是针对政治变动可能性,对经济机会进行预测和评估。政治风险可能对于投资造成重大损害,跨国企业因海外投资金额与分布点遍及各地,在运作上对政治风险考量格外注重,经常由专家小组进行风险分析,并找出避险方案以为因应。国际上也有许多研究机构与顾问公司,针对政治风险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出售。目前,国际上的研究机构提出的对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预警系统评估法

该方法是根据积累的历史资料,对其中易诱发政治风险激化的诸因素加以量化,测定风险程度。例如,用偿债比率、负债比率、债务对出口比率等指标来测定资源国所面临的外债危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国经济的稳定性。

1.2定级评估法

该方法是将资源国政治因素、基本经济因素、对外金融因素、政治的安定性等可能对项目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的大小分别打分量化,然后,将各种风险因素得分汇总起来确定一国的风险等级,最后进行国家之间的风险比较。

对国际投资风险进行国别比较可参照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国际投资风险指数。富兰德指数(FL),该指数是由英国“商业环境风险情报所”每年定期提供;国家风险国际指南综合指数(CPFER),该指数是由设在美国纽约的国际报告集团编制,每月发表一次;国家风险等级则是由日本“公司债研究所”、《欧洲货币》和《机构投资家》每年定期在“国家等级表”中公布对各国的国际投资风险程度分析的结果。

1.3分类评估法

根据伦敦的控制风险集团(CRG)的做法,政治风险按照规模有4种分类,即可忽略的风险、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

(1)可忽略的风险。适应于政局稳定的政府。

(2)低政治风险。往往孕育在那些政治制度完善、政府的任何变化通过宪法程序产生、缺乏政治持续性、政治分歧可能导致领导人的突然更迭的国家。

(3)中等政治风险。往往会发生在那些政府权威有保障、但政治机构仍然在演化的国家,或者存在军事干预风险的国家。

(4)高政治风险国家。则是那些政治机构极不稳定、政府有可能被驱逐出境的国家。

即使用了上面这些方法,对政治风险的评估仍然不能做到十分精确。政治风险之所以为风险,就是源于它的不确定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治风险发生的时间不确定。例如,通过使用上面这些评估方法可以预计会有什么样类型的政治风险发生,却不知道具体会在什么时间发生,或者会不会发生。所以,在对政治风险进行评估之后,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

2政治风险的处理策略

2.1防御性策略

(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企业遇到政治风险时经常采用的一种风险防范措施。当遇到政治风险时,企业可以通过停止经营活动或者撤回投资来避免企业遭到人员和资产上的损失。

(2)第三方合作。选择东道国以外的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由于涉及来自多个不同国家的合作伙伴,东道国政府可能不愿因为干涉某个具体企业而去冒犯多国政府。

(3)建立灵活的生产系统。为了防范风险,便于海外分支机构能根据组织的演变而调整区域业务整合,也为了灵活迎合市场需求周期变化。为此,企业在海外各地工厂设计中,可合理配置和组合最低单位成本工厂,灵活的多产品工厂,季节性工厂以及囤储工厂。通过对不同工厂确定不同的任务目标与生产安排,来进一步提高本公司维持稳定生产和抗风险的能力。

(4)控制市场销售。企业要严格控制产品在非东道国市场的销售。如果东道国征用投资,必然会因此失去广阔的世界市场。事实已证明,这对于从事开采业的跨国公司尤为有效。

(5)购买保险。把被保险人的政治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从而减小损失。随着产品市场和单个国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要求提供减少政治风险机制的需求日益增强,一些国际组织,单个国家政府以及私营保险公司现在都可以提供政治风险的承保业务。例如,“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就是具备在其成员国间达成协议和实现风险分散化的国际组织。

2.2一体化策略

(1)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到企业外部或将风险外部化,企业可以通过合营,许可贸易,分包,租赁等方法,让更多的本土企业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来,不仅可以在发生政治风险时将风险转移,而且有助于减小来自于经济民族主义方面的风险。

(2)公关。公关即公共关系的简称。公关包含了政府公关,媒体公关和危机公关这三点。政府公关的目的是尽可能的获得东道国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根据政府扮演角色的不同可能表现为简化批准手续、获得准入资格、赢得政府采购、影响法规制定等等;而媒体公关除了在营销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外,在防范政治风险上也可以起不小的作用,它可以影响政治和左右民意,获得民意的广泛认同而减小政治风险。

(3)本地融资。在东道国内寻求股票和债务融资渠道。这样做既可以使东道国的相关部门受益,又使东道国政府不情愿作出对公司不利的行为,因为东道国对外国公司的干预将会使东道国政府或其金融机构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4)员工本土化。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善用当地的员工并提升当地员工为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使公司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而当企业遭到政治风险时,很有可能造成当地的员工失去工作机会,这会迫使当地的劳工组织同政府交涉,让当地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政策。

虽然中国政府目前倡导“走出去”战略,但企业在具体实践中,忽视了政治风险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显然,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在和平贸易环境中,政治风险仍然是当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联想的并购和中海油的收购失败已经证实了这一风险仍然存在。采取何种措施尽量减少政治风险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影响,仍然是想走出国门的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琦伟.公司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社,2003

2张建.国际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方法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04(8)

3张贵洪,蒋晓燕.跨国公司面对的政治风险

[J].国际观察,2002(3)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4篇

国内对IT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仍侧重在IT风险概念的定义分类、原因及特点分析上,而识别评估的研究缺乏,风险控制主要以应用研究为主。目前,银行的IT风险管理手段基本停留在制度检查层面,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支撑。更多的问题都是在事后发现,事前预防的能力有限,事中控制更是薄弱。缺乏相应的风险文化和IT人员IT风险具有突发性和影响面广的特征,同时,信息技术模糊化了地域界限,从而使得危机的传递更加广阔并且难以隔离开来。IT风险贯穿于企业的战略、策略和操作层面,所以,IT风险在企业内部的扩散会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加大了处理危机时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IT风险未引起银行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不严谨的工作态度导致危机的发生。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进行实际的操作。IT风险的突发性及其破坏性之大,决定了IT风险控制的必要,同时,也决定对其的控制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环节,要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就目前国内的银行IT风险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引入了IT治理的概念,从IT治理的角度来把握IT风险的管理问题。

2基于IT治理的角度看银行IT风险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IT治理理论,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与公司治理理论相融合的理论,一方面强调引入公司治理理论提升IT投资决策绩效、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强调借助IT提升公司治理绩效。IT治理是控制、指导、协调组织战略目标和IT目标的系统;是IT治理主体、客体、IT治理结构、IT治理机制的总称;是内部IT治理、外部IT治理的融合,是IT治理方法、过程、目标与结果的统称,是为了实现IT治理目标所有制度安排与机制的集合。IT治理系统的目标是提供IT决策机制的科学化,决策过程的协调交互性和决策结果的创新性。IT治理,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建立IT管理控制架构,完善企业对信息的内部控制,还要在更深层面上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减小信息化和透明化所导致的不一致利益冲突所造成的成本。本文从治理的角度来探讨银行IT风险管理的问题,将IT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宏观的概念。本文在此提出了从IT治理的视角,旨在形成一种合理的机制和架构,能够在组织运营的全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而不是只在风险发生之后采取挽救措施,通过合理机制的构建,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在风险发生之前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所以,本文基于IT治理的角度,针对银行IT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2.1需要建立合理的IT治理架构IT治理架构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IT组织,IT治理流程,IT制度。IT组织:一个成功的IT治理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IT治理组织架构,并且组织架构中的各个部门(包括人员)都有明确的角色和相关职责的定义。银行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执行层都必须要对整个信息科技风险负责,其责任必须覆盖系统自上而下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出了问题,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执行层必须负责。IT治理流程:IT治理流程是保证企业的相关部门采用合理的步骤进行IT治理活动,本部分的流程可分为了项目管理流程(属于不定期流程)和日常维护流程两大类进行描述;IT制度:IT制度是将日常的流程进行固化并形成针对企业的规范,需要每个员工都加以遵循的一种措施。IT治理要从组织目标和信息化战略中抽取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形成总体的IT治理框架和系统整体模型,为进一步系统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保证信息技术跟上持续变化的业务目标。所以说,合理的IT治理架可以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银行的业务目标保持一致性。

2.2重视IT本身的风险IT是为了支持银行业务而运用的,而且与业务紧密联系,因此,IT风险主要体现在对业务的影响上。在实施IT治理的基础上,可以保证IT和业务目标的一致性。我们将因信息技术与业务目标不一致导致的风险归为IT风险,可我们忽略了IT本身存在的风险。我们在保证业务与IT目标一致的基础上要相应的重视IT本身的风险。比如说:信息系统本身的风险,操作风险,信息资产的风险等等。

2.3加强IT风险合规性管理IT治理的IT架构中有一部分内容是IT制度。IT制度:IT制度是将日常的流程进行固化并形成针对企业的规范,需要每个员工都加以遵循的一种措施。同时,针对于银行业,银监会等管理组织会相关的标准或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如2009年,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指引》,从诸多方面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限定。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约束风险的发生,让那些明显的不符合操作程度,不满足需求的会对组织造成影响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2.4建立风险度量制度,实施实时监控在组织内部,建立相应的风险度量制度,对IT流程或IT项目进行评估,设立一定的标准,当越过标准的时候,应及时的对流程进行改造或终止项目的进行。我们知道在银行中,随着业务的持续进行,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方式阻止风险的发生。所以,我们只能实时对我们所进行的工作进行监控,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尽量在风险发生前阻止风险的发生,降低组织的损失。对于IT投资风险,可以从投资项目的初始就进行测评,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一直进行测控,并对照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阻止风险的发生。

2.5注重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形成重视IT风险的文化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银行中,需要更多的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员。对于高层的管理人员,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同时要对IT治理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在运用IT治理去管理IT风险时,能有清晰的思路,并能很好的向下层领导及员工诠释IT治理的理念。对于中层管理者,要能清晰的理解上层领导下达的关于IT治理的任务,并能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分解工作,将其继续传达给下层工作人员。针对于在一线工作的操作人员。一定要熟练操作流程,同时对相应的规章制度有明确的概念,降低操作的风险。在整个企业当中,各个岗位都应配备具有相应技能的工作人员,同时,在组织中,应形成风险意识,要明确风险管理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靠企业整体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也不是一时的治理就一劳永逸,而是要时刻关注的问题。

3结论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和收益以及竞争力问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基础平台,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对提升商业银行的治理水平和面对国际国内同行竞争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加强风险战略的研究,进一步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银行战略性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

过去20多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受到广泛的讨论和前所未有的共识,公司治理问题已凸显为关系到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对商业银行来说,公司治理更有独特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这几年来,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文献回顾

(一)国内研究基本情况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警示,以及国内各家银行面临的严峻的不良贷款问题,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在近年来也开始对银行风险进行了不少研究。王庆华(2000)指出商业银行新的风险管理系统要以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管为核心,把握住三个方面:加强外部监管力度,改善金融总体环境;以有效的内控制度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对风险的控制;采用多种金融技术手段防范市场风险。李辉(2004)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协调,指出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与外部监管本质统一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但由于内部驱动力的差异、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困境以及监管的成本等问题,两者又存在矛盾与冲突,因此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充分发挥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前提作用。

(二)国外研究基本情况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比较成熟,已形成一套完备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应用体系。从银行治理研究的国外进展看,理论性文献的基本思路是从商业银行与一般公司相比较所体现出的特殊性着手来研究银行治理问题,这类研究的目标主要是确立适合于银行治理的理论架构。Amihud and Lev(1981)开创性地从道德风险的角度研究了公司治理对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随后Brewer and Saidenberg(1996)等都遵循同样的思路作了进一步研究。这种观点的主要思想是,在存款保险制度下,作为贷款主要决策者的银行股东存在追求更高风险以最大化自身价值的动机,并由此引发道德风险。与此不同,随后兴起的“公司控制论”认为,所有者―管理者之间的问题才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银行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因为高管人员是银行贷款的真正决策者和风险控制的关键之所在(Gorton and Rosen,1995)。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公司治理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制度性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伴随银行业务而生,贯穿银行业务的全过程,由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来保证。首先,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流程的效率、信息透明度等,都是公司治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风险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制衡和效率,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制衡与效率。欧美和日本的银行管理模式都出现过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制衡出了问题。欧美模式客观上导致少数人控制公司,日本模式中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透明、不彻底,这反映出公司治理中缺少制衡,所以出现了风险。

为了使全面风险管理能有效运行,属于公司治理范畴的组织机构中,必须有和全面风险管理对应的功能部门,否则,全面风险管理就缺少运行的载体。从这个意义讲,公司治理中的组织机构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硬件平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制度安排,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畅通无阻的信息传递渠道和科学决策的环境,同时也是减少操作风险、降低道德风险的必要手段。董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风险管理承担最终责任,并通过其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进行监督,管理层负责执行风险管理制度。董事会和管理层有责任和义务设置重视风险的公司文化基调,协调业务目标和风险容忍度,通过激励机制,保证全行对风险充分重视,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一致实施。

(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业务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承担各种风险,所以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许多组织和机构都对银行公司治理展开了专项研究,其中也提出了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方法,如2004年OECD的《关于公司治理原则》修订版,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架构》,2006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加强银行公司治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银行风险治理也提出了详细要求。许多银行业监管机构也制定了专门针对银行的公司治理要求,如英国金融管理局的《公司治理综合条例》,以及我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提出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等。OECD关于“治理”定义是:“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这套关系所要协调的目标,是确保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所有的活动,要满足股东利益。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制订公司战略、确保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以及执行情况的监督等手段来构成治理架构。具体到“风险治理”,它不仅包括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析,还包括风险相关的决策及执行如何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展开,风险涉及相关人员部门如何分工、目标和活动如何协调和调解。

制定风险战略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就是确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容忍度。风险偏好和容忍度就是明确银行能够承受多少风险或者多大的资本耗用,即能做哪些业务,不能做哪些业务,并要控制在什么程度之内。董事会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对银行的资产安全负最终责任,其有责任制定银行的风险战略,设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容忍度。银行的风险战略应反映宏观形势、同业竞争形势的变化,与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自身能力特征相适应。在风险战略确定以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推进,就必须以风险战略为依托,将董事会所设定的风险偏好和容忍度分解到各种不同的风险类别中去,并以此为依据将风险战略体现在银行的资本管理等各个方面。

完善商业银行治理机构推动风险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和金融生态环境,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西方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较大的不同。我国的银行多为国有或国有背景的银行分立、持股或改制而来,经营模式多从国营改制而来。各级干部多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或国有背景企业改制而转入、调入、跳槽。行政化的一元思维方式还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没有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概念。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体系不完善。由于组织机构和内部设置制约,内控管理往往存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控制不力的情况,可能导致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这也必然导致风险管理过程的薄弱,造成银行风险。

所以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造,建立以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加强风险管理的前提。重点在于,加强股东大会作为权力机构,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管理层作为日常经营管理机构的分责、分权、制衡的体制,加强总行对全系统、上级行对下级行的集中管理与监督。

(二)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构建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要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减少地方政府和分行管理层等其它利益相关者对风险管理的不正当干预,就必须要改变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以地区分行为主体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总行主导的、垂直管理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模式。这种风险内控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能够保证银行风险管理中事前授权审批、事中执行和事后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从组织形式上体现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程序性和独立性原则。

(三)建立激励约束与内部监督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是银行所有机制中最具有导向效应的机制,激励机制应该与全面风险管理相适应。一方面,银行在对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和激励时,需要更加注重对风险因素的考核,要对风险战略的执行情况和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重点考核,并在薪酬激励中加以体现。有效手段就是在经济资本计量的基础上,引入RAROC(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考核,不仅仅考核银行业务单元当期的收益,更将银行获得收益所承担的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纳入考核中去。另一方面,要强化对风险责任的追究。无论是决策层、执行层还是监督层乃至操作层都必须履行相应岗位所需承担的风险管理和内控职责。本质上看,银行经营的核心,不是资金,而是风险。所以,对管理层影响资本安全及与承担风险相匹配的收益的执行情况需要进行持续监督。同时,需要管理层有良好的风险自控机制,由各业务部门自发主动地去识别和控制风险。目前,国内银行风险管理部门有很多关于当前资产情况的报表和报告,但这仅能说明银行过去和现在的风险管理现状,从董事会的角度来说,还需要建立确保业务部门将来开展业务也不偏离目标的持续的风险自控机制。

(四)建立银行风险文化

董事会和管理层有责任和义务设置重视风险的公司文化基调,树立起良好风险文化氛围,为整个银行更好地经营和管理风险创建一个良好的土壤。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是由知识、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所构成,风险管理理念属于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它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一个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是一整套共同的信念和态度,风险管理理念是用来指导、规范一个银行的组织和员工有效识别和管理风险的理念和方法,它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最高层次。它决定着该银行从战略制定和执行到日常的活动都应该如何考虑风险。风险管理理念反映了银行的价值观,影响着它的经营风格,并且决定如何应用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如何识别风险、承担哪些风险,以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风险管理理念中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通过员工的观念世代相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长久地体现银行的风险管理风格。

董事会与管理层是风险管理文化执行的推动力。董事会和管理部门的诚信和对价值观的承诺会影响企业的优先选择和价值判断,被认为是行为标准。管理诚信在实体活动的所有方面都是道德行为的先决条件。诚信和道德价值是环境的核心要素,影响着设计、管理和监管其它企业风险管理组成部分。银行高级管理层的使命就是创建并推行企业文化。在风险管理文化的创建和推行方面,高级管理层首先要在其经营思想中贯彻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价值观,通过对风险价值观念的提炼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方案的策划,为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指明方向。

综上,公司治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机构保持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决策科学化,推动公司价值持续的提升。银行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银行应该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不断完善其公司治理,通过不断的完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来防范治理风险。

参考文献:

1.李辉.商业银行风险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协调[J].投资研究,2004(6)

2.王庆华,耿强.全球金融并购新动向[J].江苏统计,2000(1)

3.Merton,R.C.An Analytic Derivation of the Cost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Loan Guarantees.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1977,1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6篇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是20世纪以来全球金融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之一,已经在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风险投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就意识到风险投资对企业产品创新和业绩增长的重要性,并积极加以引导和推进。经过30多年发展,风险投资作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方式,其投资总额和投资案例,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1985年我国建立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以来,到2014年有超过8 000家活跃机构从事风险投资活动,管理资本超过4万亿人民币,市场规模较30年前发生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投中集团CVSource数据库统计显示,2014年风险投资案例中有80%都伴随着风险投资管理人进入被投资公司董事会,由于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可以推测,风险投资在被投资公司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清科集团吴家明的研究报告印证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风险投资已经进入了“投后管理时代”,即风险投资通过积极参与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活动,来提高其经营业绩,增加其企业价值,最终实现自身投资增值的目的。

面对实践中风险投资不断参与公司治理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开始探讨这种行为的意义。以Lerner(1995)和Gompers(1995)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风险投资的介入能够提高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水平,进而增加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他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有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在经营不善的时候,CEO更换的可能性更高,并且董事会的监督性更强(主要表现为董事人数增加);而以Howorth等(2004)和Monks(2006)为代表的学者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风险投资只会追求自身的投资利益,不仅无益于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改善,相反,还会与管理层“合谋”,共同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尽管风险投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存在争论,但是Jensen(1989)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类“积极股东”,为了自身的投资利益,有动机参与被投资公司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治理活动),通过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行为,引导其为自身的利益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投资具有“外部性”,他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改变了与他们具有一致利益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Hochberg(2012)认为风险投资已经成为一种调整组织结构的公司治理机制。综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路径和结果,并做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贡献:第一,指出了风险投资治理被投资公司的能力和动机,并讨论了“股东积极主义”在其中的作用;第二,分析了风险投资通过股权和职权两种途径来发挥治理效应的方式;第三,从会计操纵、治理机构和机制以及问题三个方面,综述了已有文献存在的争议,进而探讨了风险投资治理的结果。此外,本文也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出了风险投资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以期能够帮助未来的学者在本领域继续做出贡献。 二、 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

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成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风险投资的单次投资额较大,如果失败会损失巨大。Smith(1996)认为,机构投资者由于持股量大,很难在不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退出公司。所以他们有动机“用手投票”,通过《公司法》赋予的股东权力来抑制管理层的投机行为。风险投资是机构投资者的一种,因此,他们有动机参与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活动,监督管理层的行为。例如,2014年,众多风险投资机构纷纷介入我国上市公司,要求更换管理人员,调整董事会结构。第二、风险投资的专业知识使其具有治理能力。风险投资机构一般汇集了投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全面评估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行为,并设计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其与自身的利益相一致。同时,风险投资还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能够为被投资公司融资、拓展市场、寻找低价供应商提供便利。第三,风险投资的投资模式决定其不得不进行公司治理。风险投资一般投资于未上市(Pre-IPO)的公司,这样的公司股权交易受到限制,如果风险投资不进行积极治理,一旦管理层发生“侵占”,那么风险投资就无法通过“退出”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风险投资只有依赖积极监督,通过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约束管理层,促使其经营行为符合自身的投资利益。 三、 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

以往的研究显示,风险投资对被投资公司的治理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股权行使股东权力。在实践中,公司引入风险投资一般有两个途径,其一是保持原所有人的股份数目不变,通过扩充股份的方式吸收风险资本;其二是保持股份总数不变,由某一原所有人(一般为创始人或其家族成员)出让股份给风险投资。不论上述哪种情况,被投资公司原有的股权结构都会发生变化,而风险投资正是在这变化的股权结构中要求自身的权力,进而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根据委托理论,风险投资成为股东后,就变成了公司的委托人,他们有权利监督人――管理层的工作,并对其私利行为加以限制。另一种是通过董事会行使董事权力。风险投资进入被投资公司董事会后,会审查其财务报表、战略计划和投资方案,以使其管理层的经营符合自身的投资利益。同时,风险投资也会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和专业知识为被投资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增加其经营绩效和公司价值。由于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风险投资在董事会中的积极行为会改变被投资公司原有的决策机制,进而影响其公司治理模式。上述具有过程如图1所示。 四、 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结果

理论研究对风险投资参与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价值认证和道德风险。价值认证理论认为风险投资具有认证、监督的功能,可以提高对内部人的监督,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被投资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而道德风险理论则认为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无益于被投资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基于此种争论,本文以下部分就从这两个角度来综述风险投资的公司治理结果:

1. 对会计操纵程度的影响。在认证理论下,风险投资会积极监督和激励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并降低外部投资者和内部人的利益冲突,因此坚持该理论的学者认为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其会计操纵程度较低,会计信息质量较高。例如,Ball和Shivakumar(2008)就发现,与没有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相比,有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低。Morsfield和Tan(2006)以及Hochberg(2012)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以IPO为时间点,发现风险投资的参与能够降低公司的盈余操纵,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但是,道德风险理论不这么认为。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风险投资具有“逐名动机(Grandstanding)”,其为了在资本市场上建立声誉,有动机进行会计操纵,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绩效,以便自己在退出时能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Chou等(2006)和胡志颖等(2012)的研究为此提供了证据,他们发现风险投资在IPO时和IPO后都有盈余管理行为。显然,这种行为会增加公司内外部投资者的冲突,不利于公司治理。

2. 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影响。在认证理论下,Hochberg(2012)的研究认为,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有更优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尤其在被投资公司IPO时,风险投资可以很好地监督管理层行为,向资本市场投放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IPO折价率。Lerner(1995)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在进入被投资公司董事会后,可以优化其决策过程,并在CEO更替时,增加自身董事数量以增强监督力。Suchard(2009)也发现,在有风险投资的公司中,董事会独立性更强。而在道德风险理论下,Howorth等(2004)认为风险投资为了获得退出收益,有可能和公司内部人合谋,形成不利于中小投资者的治理结构和机制。Monks(2006)同意此种观点,并提出风险投资的介入无益于公司治理的改善。此外,张学勇和廖理(2011)利用中国公司的数据检验得出,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其治理结构要优于无外资背景的。王会娟和张然(2012)也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包括风险投资)有外资背景,其治理结果更好(表现为管理层薪酬契约更具敏感性)。由于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存续时间更长、实力更强、经验更丰富,因此,可以推测成熟风险投资机构更重视被投资公司的治理状况。

3. 对问题的影响。认证理论认为风险投资的介入能够降低被投资公司的成本,缓和委托矛盾。王会娟等(2014)提出,风险投资能够影响被投资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具体表现为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而且现金股利支付率更高。由于现金股利的支付更能体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风险投资的介入有利于减轻问题。冯慧群(2016)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看法,其提出风险投资能够降低中国上市公司的两类成本,有效地抑制管理层“侵占”和控股股东“剥夺”,优化委托问题。而道德风险理论却认为风险投资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公司内部人合谋,形成问题,增加成本。Lee和Wahal(2004)提出,风险投资为了帮助支持的公司尽快实现IPO,会美化其经营绩效,以博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这样就损害了不知情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导致了矛盾。杨其静等(2015)也提出,风险投资的参与既没有帮助被投资公司提高经营绩效,增加投资者的利益,也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这样,风险投资的存在就无益于矛盾的缓和。

综上,可以看出,已有的文献在风险投资治理结果上存在分歧,而Chahine等(2007)认为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制度环境不同,他们认为风险投资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和法律条件下才能发挥治理效应,因此,在我国,风险投资要进行公司治理,还有赖于政府在金融和法律方面的改革和推进。 五、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实践中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现象,对其产生的原因、作用的路径和结果进行了综述,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风险投资是“积极股东”,为了保证自身的投资收益,既有动机也有能力介入被投资公司的治理事务,监督管理层行为,引导其为全体投资者利益服务。第二、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股权行使股东权力,另一条是通过董事会行使董事权力。第三,学术界对风险投资治理的结果存在争议,但是一致认可风险投资的参与会改变被投资公司的会计操纵程度、治理结构和机制以及矛盾。

面对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不断加深,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学术界应该在以下方面加以研究:

1. 探索国企混改中风险投资的治理效应。2013年,国家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尤其在国有资本投资项目中引入非国有资本。在政策引导下,国有企业率先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国企混改”)。这极大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2014年,众多风险投资巨头进入国有企业,成为国企混改的先锋。风险投资参与国企混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其一,风险投资作为带资源的资本,可以通过强大的资本运营能力、广泛的信息渠道和社会资源,给国有企业带来机制上的革新、治理上的提高,弥补国有企业在生产效率、激励机制、市场敏感性等方面的短板;其二,风险投资会通过资本市场的竞争价格来进入国有企业,避免了上一次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贱卖”的问题。鉴于风险投资在国企混改中的优势,要想使其进一步发挥治理效应,国家必须做好政策层面的建设,增加国有资产定价机制的透明性,保证风险投资在进入后拥有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打消风险投资的顾虑,积极参与国企混改。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7篇

(一)公司风险治理的内涵。公司风险治理就是指使用治理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公司风险问题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对公司风险治理的具体解释如下:

1、公司风险治理的具体方法包括:完善组织结构、健全规章机制、确保人员道德与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与理念等方法。通过实施上述治理措施,达到对风险有效治理的目的。

2、从本质上说,公司风险治理是针对公司风险的一项治理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公司治理的方法和手段,它同公司治理一样,主要是由治理层人员实施和负责。

(二)构建公司风险治理框架。在公司风险治理体系中,将公司风险划分为治理风险与管理风险两大类,并进一步将两类风险按层级进行了划分。公司风险治理以各层级风险为研究平台,研究范围涵盖了公司的所有风险。

1、利益相关者对股东会风险的治理。通过国家制定法规、政府和市场监督与引导等方式治理由于股权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一股独大风险,防止少数大股东操纵股东会,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2、利益相关者、股东会、董事会自我对董事会风险的治理。董事会风险涉及面广,在治理层级风险中,董事会风险占据多数,董事会风险是最为复杂繁多的治理风险,对其付有治理责任的群体或机关也比较多。首先,利益相关者通过外部审计、参与董事会管理、舆论监督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治理董事会风险;其次,股东会通过制定与修改公司章程、对重大事项审批等方式,实现在公司重大事项上约束与制衡董事会,控制董事会风险。由于股东会的作用有限,董事会还需要通过对自身风险进行评估和治理,实现董事会风险自我治理。董事会通过利用外部董事,特别是独立董事,参与董事会工作,约束制衡内部董事,以此通过董事会自身治理化解一部分董事会内部风险。

3、董事会对经理层风险的治理。董事会通过决定任免经理人员、日常监管经理人员、参与公司重大战略的制定与决策等手段,充分制衡经理层权利和约束经理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化解经理层已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实现对经理层风险的有效治理。

4、董事会、经理层对执行层风险的治理。董事会、经理层、执行层三者组成了现有风险管理的主体结构,这部分与风险管理出现重叠,但两者并不矛盾。

(三)公司风险治理框架与公司风险管理框架的关系。公司风险治理框架与公司风险管理框架是两个不同的框架,从两者的涉及范围来看,公司风险治理框架比公司风险管理框架涉及范围更广,本文认为公司风险管理框架应是公司风险治理框架的一部分。从具体包括的内容来看,风险管理政策与方针的制定属于风险治理范畴,从这个角度可以说,风险管理是风险治理针对管理风险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是对风险管理政策与方针的具体落实。

二、董事会风险治理的内涵

(一)董事会风险治理的定义。董事会风险治理可以定义为:针对与董事会相关的风险,从制度、文化、人员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是用治理的方法解决董事会的风险问题。

(二)董事会风险治理的紧迫性。当前,董事会风险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决定了董事会风险治理的紧迫性。董事会风险的三个特点分别是:

1、董事会风险成为频发风险。从安然事件到麦道夫案件,从中航油到三鹿,从对近年来国内外频繁发生的大公司倒闭破产事件分析发现,表面上可以认为是各种各样的风险所导致,但从根本上探究,根源风险是董事会风险。许多大公司经营失败,都是由于董事会存在巨大风险。因此,董事会风险成为频发风险。

2、董事会风险影响后果严重。董事会是公司绝大多数重要事件的最终决定者,董事会对于整个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正是因为董事会掌握着公司发展的方向和命运,所以董事会的行为最终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不恰当的董事会行为会带来董事会风险,董事会风险的发生会给公司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董事会风险的发生往往使得一个公司遭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公司的不良行为也会引起社会上的负面效应,所以董事会风险影响巨大、后果严重。

3、董事会风险受重视程度不够。当前,人们对公司风险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着眼于管理风险,在发生某些不利事件时,通常是归因于日常经营管理风险问题。人们对包括董事会风险在内的治理风险重视不够,一方面对治理风险研究的较少,没有形成专门针对治理风险的研究理论和系统性成果;另一方面当不利事件发生时,对是否由治理风险所引起的深入研究仍较少,而多是粗糙地归因于日常经营管理风险问题或公司治理问题。通常,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董事会效率,而非董事会风险。

从上述对三个特点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董事会风险治理的现实紧迫性。董事会风险是当前国内外最需要解决的一类风险,由于董事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解决董事会风险问题应采取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三)董事会风险治理的研究内容。董事会风险种类繁多,这是与董事会在公司所处的位置有关。董事会不仅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且在公司管理中拥有最高决策权。最为普遍的董事会风险大致包括以下几大类别:

1、结构风险。这里所指的结构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的风险,属于董事会外部结构风险;另一方面是指董事会自身组织结构不合规,属于董事会内部结构风险。如果董事会存在内外部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就会影响董事会正常发挥作用,对董事会的制约不够,这些都是造成董事会失职、舞弊等风险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2、控制风险。控制风险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董事会被控制风险;二是董事会控制经理层风险。前者指董事会被大股东、总经理、董事长等人控制所导致的内部人控制风险,这种风险非常普遍,内部人控制是导致董事会失效,从而引发董事会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者指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管风险,这类风险将被归为决策与监管风险。

3、决策与监管风险。它是指与经理层相联系的董事会风险。董事会与经理层共同制定战略规划,董事会并最终具有战略决策权,同时董事会还负责监督管理经理层。董事会在制定和决策战略时,可能会出现战略失误风险。在董事会监督管理公司与经理层方面,董事会在选用、评价、日常监督、解聘经理人员等各环节的工作不到位以及公司发展方向的偏差,都是董事会风险。

4、道德与能力风险。董事会的组成人员是董事,董事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能力是否合格,是当前摆在董事会面前的一大疑问。董事的道德品质好坏决定了他们是否会从事违反道德的事情,例如舞弊行为;董事也是一种职业,其职业能力如何,是否能够胜任,如果董事不能胜任就可能会导致董事会因能力不足而未能完成好自身的工作,从而造成董事会失职风险。

5、文化与理念风险。公司缺少良好的风险文化,就容易造成上至董事会、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缺乏风险意识,缺少风险应对措施。而董事会正是公司文化培养的主要负责者,因而文化风险属于董事会风险。同时,经营理念是公司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董事会是公司发展方向的主导者,董事会具有良好的经营理念是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现实中存在许多董事会经营理念不佳,例如过分追求短期利润、思想守旧不求革新等,这些都是董事会风险。

6、沟通风险。董事会既是沟通股东与经理的桥梁,又代表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沟通,因此董事会沟通是其一项重要工作。有效沟通是化解各方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保证。当前,董事会沟通风险包括:董事会与经理层缺乏沟通导致两者目标不一致风险;董事会缺少必要的信息披露导致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缺乏了解和信任风险。

针对上述常见的董事会风险,研究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化解董事会风险,这是董事会风险治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主要措施:(1)通过完善董事会结构,弥补原有公司董事会的不足,从而化解董事会结构风险和控制风险;(2)在战略方面,通过建立完整的董事会决策与监督系统,使董事会在战略制定、决策、监督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有助于战略决策和对公司发展与经理人员的监管;(3)在已有的董事会评价体系基础之上,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董事会评价体系,通过选取风险评价指标设计出一套董事会风险评价体系,有助于及时评价董事会风险状况和发现影响董事会风险的因素;(4)外界应加快董事职业化建设,培养、考核、选拔出合格的董事,将董事建设成一种非常专业的职业,以解决董事会道德与能力、文化与理念的风险问题;(5)在董事会内部,解决董事会道德与能力、文化与理念风险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完善董事会人员管理机制,从董事的选用、评价到奖惩、解聘,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6)为了各方能够目标一致和信任,董事会应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董事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定期与利益相关者面对面答疑、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及时与外界沟通。

三、结论与展望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大”风险管理

自企业诞生之日起,舞弊、欺诈频频发生,起初人们认为是内部控制出了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和措施;但事实证明大部分公司经营失败不是权力制衡出现问题,而是由于公司治理中的决策机制存在问题、决策过程缺乏监督机制,无法及时纠正错误的决策(John Pound,1995),管理层有机会和能力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因而,人们开始以公司治理作为突破点研究内部控制。此后,巴林银行倒闭、安然和世界通信等一系列的财务丑闻爆发,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日益复杂,对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时,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认为内部控制应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Stephen J. Root,1998)。

当前,国内也是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规范并存:内部控制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008年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公司治理的依据是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风险管理的依据则是国资委2006年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近年来,国内财务舞弊、欺诈、内部人控制现象越发严重,理论上、实践上都急需对三者的关系有明确的界定。

一、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研究回顾

关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方面进行了解释,其中,多数学者以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进行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前后,少数学者开始将三者的关系纳入研究范围。

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环境控制论,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如阎达五(2001)指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是内部控制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二是嵌合论,李连华(2005)在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各种理论元素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两者的关系描述为嵌合关系;三是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如杨雄胜(2005)认为,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中明确指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范围广得多;二是认为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加拿大COCO报告(1995)认为,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控制的关键要素;三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Matthew Leitch (2004)认为,从理论上讲,风险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没有差异,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变得越来越广,正在变为同一事物。

将三者置于同一框架内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见。谢志华(2007)认为,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三者本质上具有相同性。马正凯(2008)认为,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都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都是为了进行风险控制。

从上述回顾中能够看出,理论界已经公认三者关系密切,但是对于三者在概念的外延方面没有统一的观点,更没有形成内在一致的概念体系,这种状况阻碍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的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在企业大力推行内部控制,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集中在规范设计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还停留在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张立民、唐松华,2007)。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规范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一是基础性法规(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二是证监会的上市公司内控工作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三是各行业监管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四是国资委针对中央企业颁布的内部控制框架指引(《中央企

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五是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我国频繁颁布的有关内部控制的法律规范说明,一方面,我国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我国在这方面还未形成有效的系统性法律规范。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救火式”的较多,对未来风险考虑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规范不成体系

从上述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规范可以看出,规范的制定主体不同,面向的具体对象也不一致,导致有的企业无规范可依,有的企业需要遵从两个甚至多个内部控制相关规范,可能使企业在遵循时变得无所适从。

(二)公司治理存在缺陷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运行的制度环境,也是管理层超越内部控制的重要约束机制。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目前主流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公司管理层,但我国很多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担任,董事会与经理层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导致对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缺乏关注。另外,我国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存在,由管理层实际控制企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三)内部控制责任主体单一

目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往往都是由经理层制定的,这种情况下经理层往往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制定出对自己有利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且,这本身就不符合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由于我国企业受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董事会形同虚设,监事会也是如此,更使经理层成为唯一的内部控制责任主体,导致公司一切决策都由总经理一人拍板。因此,有必要让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公司的股东和董事会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制定和监督。

(四)监管者内部控制的强制性

由于监管者的内部控制要求具有强制性,但实际上与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需求又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所以,从实施的后果来看,管理者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上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对监管者要求的遵循,而对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意义有限。

寻求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三种理论“各自为政”,既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重叠、相互协调,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相互矛盾,可能导致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规范或者出现监督真空,阻碍了三者在理论上的发展与实务中的应用。倘若存在一种能够融合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三者的理论,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三、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整合——“大”风险管理概念

在早期的企业中,为了保证财物安全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本身就是控制风险,而控制风险就是风险管理,所以内部控制是以风险管理为起点的(谢志华,2007)。随着企业由自然人企业向公司制企业过渡,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组织结构也日益复杂,相应的风险控制也由员工层次向经理层、董事会以至股东大会转换,风险控制也由内部控制发展为公司治理。尽管理论和实务界单独研究和实践了公司内部治理,但本质上仍然是为了控制风险,只是这种风险控制是基于新出现的公司组织层次,以及这些层次所要进行的行为,通过内部控制目标拓展和控制层次的提升就可以达成公司内部治理的要求,两者可以合二为一。并且在企业较高层次,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已经转变为市场竞争风险,所以风险控制就更加关注战略和经营风险。因而,笔者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实质都是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伴随二者的始终。因而可以对三者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大”风险管理概念。

(一)董事会与经理层是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对接的

载体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产生的基础都是委托,具有同源性。但公司治理是基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建立的约束和激励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而内部控制基于分权管理而产生的不同层次人委托问题,主要解决企业内部董事会、经理层和各下级执行机构之间的关系。董事会和经理层是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共同组成部分,是两者有机对接的载体。所以,当管理层超越内部控制时,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问题必须依赖公司治理的约束。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的可行性

1.从内容上看,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包括内部环

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要素。风险管理不仅包括了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而且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以及风险对策三个要素;风险管理将控制活动提到了战略层面,提到对治理层、管理层的行为也要管理的层面,侧重于围绕目标设定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处理;从二者的框架结构来看,风险管理不仅包括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而且增加了战略目标。

2.从目的说,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要及时地发现风险、

预测风险以及防止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并设法把这种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上。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内部采取的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主要依据是风险。

(三)“大”风险管理概念的提出

根据上述分析,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实质都是风险控制,因企业制度、经营模式、环境的不同,风险管理具体目标、内容和层次不同,董事会与经理层是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衔接点。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上,笔者认为从整体上来说,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为风险管理的一方面。这三者实质、根本目的是相同的,因而可以建立一个“大”风险管理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传统的风险管理。

四、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改进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都应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大”风险管理概念为指引,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考虑到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及内部控制标准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内部控制标准可分为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两个层次来构建:基本规范应是一套类似于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那样的概念性的制度框架,具有强制力;具体规范可以是类似于COSO《企业风险管理——应用技术》,是参照性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遵照执行,这两个层次缺一不可。

(二)完善公司治理,加强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中强化公司治理的作用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公司治理形备而实不至,惟有强化公司治理,才能净化控制环境。我国应加强公司治理建设,使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相互制衡,防止管理层超越内部控制。

(三)加强企业各阶层诚信教育,搭配高效的激励机制

完善的监督体系能从总体上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但这是一种强制性的规范结果,只有通过提高全员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诚实品质,才能改变他们被动遵守公司规章的观念,形成一种自觉遵循与完善内部控制的氛围。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调动、诱导和激发出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再配以科学合理的激励、监督体系,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遵守,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9-14.

[2] 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2):64-69.

[3]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

49-55.

[4] 张立民,唐松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托普典章》为什么不能拯救托普[J].审计研究,2007,(5):35-41.

[5] 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07,(10):37-45.

[6] 马正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J].财会通讯,2008,

(10):80-82.

[7] John Pound. The Promise of the Governed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 March.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经营风险; 产权结构; 治理结构; 组织结构; 资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8-0040-03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风险管理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不确定性是风险最基本的特点,它代表着事件的未来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本身既可以表明“结果差异”,也可以表明“危险损失”。因此风险管理是基于对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度量,包含了结果差异观和危险损失观两种不同视角。前者侧重价值分析,后者更多地面向管理控制。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COSO框架,就是采用危险损失观的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基于内部控制规范的风险管理(控制)框架。但目前中外内部控制规范中,大多围绕业务流程开展风险控制,因而是一种过程性的风险管理思路,是一种行为性的分析框架。作为一个权变的企业系统,风险管理同样与企业的多种结构特性有关。对企业结构特性和业务行为进行双重分析,才能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更有针对性。本文在分析企业风险成因时,划分了企业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资本结构等因素,目的在于为企业风险管理与其企业结构特性的相关关系开展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个经验分析框架。

一、产权结构与企业风险

目前的研究多数是将产权结构视为公司治理结构(机制)的组成部分。当存在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时,产权结构可以被理解为治理结构的一个基础性要素。但在我国,与产权结构有关的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并不完善,产权结构要素对应着特定的风险成因和作用机制;同时,当产权与人力资源相结合时,在不同的法律和文化环境下,作用机制也并不完全相同,因而由产权结构引至的企业风险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公司治理机制所控制的企业风险。产权结构对企业风险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的产权界定和转让特性、产权的多元化程度和收益权结构安排三个主要方面。

(一)产权界定、可转让性和保护程度与企业风险

产权市场的完善程度会影响企业风险的形成,而产权界定、可转让特性和保护程度是产权市场完善程度的几项主要标志。因此产权结构引至的风险取决于产权市场的完善程度。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自然人企业,转让手续较为繁琐,可转让性不强;同时由于缺少充分发达的产权保护和交易市场,加之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广泛存在,由产权结构引至的企业经营行为的风险也大量存在。例如,现实中,在一些产业集中度高的地区,许多中小企业成功开发的新产品在开发后的一个月内就被同行企业连人带技术挖走,技术创新的风险程度比较高。

(二)产权的多元化与企业风险

产权结构从根本上规定了企业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也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率与市场竞争能力。一般认为,企业产权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产权主体之间以及同一类型产权内部的相互关系,产权结构是产权在各种出资者之间的分布状态,常用集中度来衡量。但实际上在我国,产权有国有、非国有和混合所有等类别,因此产权结构与企业风险的关系对应着一个股权多元化的现状,除股权集中度外,股权性质也是关键环节,后者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不能适用标准的“同股同权”的治理结构体系。这就是我国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运行过程中常常“不规范”的原因所在。因此与产权结构有关的风险受集中度与产权性质双重因素影响,本质上是一个多元化的风险分析模式。

(三)产权的收益权结构与企业风险

产权结构中的收益权结构规定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对企业收益的分配安排。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投入资本的目的是获取最大化的回报,对经营者来说,收益权的安排会直接影响着经营者对企业管理的投入程度,若收益权结构不能满足经营者的需求,会产生多种经营风险。这是现代产权及公司治理理论对产权收益权结构风险的一种主要观点。但目前我国企业有更广泛意义上的收益权风险,有着更复杂的利益相关者效应,例如股利发放率极低、国有企业资金矛盾、行业性补贴等异于市场逻辑的行为普遍存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特殊地位和关系,导致企业风险管理存在广泛的短视性和寻租性。

二、治理结构与企业风险

治理结构是以实现公司最佳经营业绩为目的,用以支配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整套结构性制度安排,它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界定了权利、利益和风险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运转效率、竞争力强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能够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的是“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三权分立即公司的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通过三大机构的权力制衡保障公司的良好运行。治理结构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董事会的运行特性、激励约束制度和信息技术治理(IT治理)有效性三个方面。

(一)董事会运行特性与企业风险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核心决策机构,在公司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董事会规模过大,容易滋生,降低决策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加企业风险。另外,过大的董事会规模可能会使得董事会成员产生依赖和侥幸心理,当企业面临风险时,怠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风险,这显然会导致企业风险的上升。另外,制约董事会的独立董事也与企业风险有关。尽管独立董事与企业之间存在契约关系,企业希望通过独立董事“外部人”的身份缓解企业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但独立董事存在容易被控股股东控制而缺乏独立性的问题,或者存在独立董事由于自身知识经验能力等原因可能无法很好地履行其职能的可能性,因此,独立董事并不总能发挥其作用,以降低企业的风险。

(二)激励约束制度与企业风险

企业制定合理的报酬激励制度,能促进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的趋同,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根据理论,高管激励能够降低成本,使得管理层更好地为股东服务。但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离不开其对应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国际领先的华为公司激励性股权广泛分散,但其创业老板则认为,如果公司上市,富翁效应反而会侵蚀管理者的积极性,成为“懒惰的富翁”。这可以说是对激励机制存在风险的一个很好的解释。在企业内部,约束制度在企业中是必不可少的。约束制度是经营者的紧箍咒,可使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风险,但在我国儒家文化占主导的经营环境下,约束机制如果不能很好地结合企业文化,在制度化与人性化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约束与激励机制一样,也有可能落入风险管理的陷阱。

(三)IT治理与企业风险

广义的IT治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治理,也包括对IT本身的实施和应用过程的治理。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企业大多广泛依赖IT技术进行产业链协作、企业集群、商业模式创新等多种形式的跨企业边界活动。在分析企业风险的公司治理因素时,不能忽视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体和组织的运行方式、沟通方式乃至思维和决策模式。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商业信息交换、社交化平台等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运行模式,因此,不重视IT环境下企业治理过程的新特性,将难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三、组织结构与企业风险

组织结构是指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而确立的一种内部权力、责任、控制和协调关系的系统。组织结构可以平衡企业组织内专业化与整合两个方面的要求,运用集权和分权的手段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组织和控制;能够整合调配公司各职能部门之间生产及经营管理职能,使各职能部门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日常经营并形成有效的相互制衡机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符合企业的战略,适应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并与自身的规模相匹配。因此,组织结构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适配性、内部机构设计和权责的分配、科层间的协调沟通效率等三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适配性

战略决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主要工具,不同的战略要求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之相匹配。例如,企业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当处于发展阶段且外部环境竞争不激烈的条件下,可能就采用简单的结构或形式;有的处于增长阶段的后期,可能运用事业部制结构较为稳妥。可见,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在组织形式(采用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及职权的集中度(是集权多还是分权多)的选择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组织结构一旦与企业发展战略发生冲突,就会对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阻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形成特定的战略风险。

(二)机构设计和权责的分配

一个企业如果内部机构设置未能完全符合专业分工与协作的要求,可能导致机构重叠、部门职能出现交叉或缺失。职能交叉会造成对于一项工作出现重复劳动,浪费企业资源(人力、时间),若结果相左又必将增加管理人员的决策成本,使企业运行效率低下;职能交叉也会破坏企业内部的和谐,甚至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若机构、职能缺失,出现有事无人干的局面,会拖延相关项目的决策、实施时间,使企业存在隐患。机构设置不合理带来的风险,体现为权责分配不合理带来的风险。权责分配时如果不能合理分离不相容职务,则会给舞弊提供机会和滋生的土壤,将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风险;另一方面,如果不相容职务分离设计时未能兼顾权责对等的原则,可能会使得公司职员在进行某项活动之前,过度权衡成功得利和失败责任,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行,产生失败风险。

(三)科层间的协调沟通效率与企业风险

组织机构与上级领导和下属单位的横向及纵向信息沟通不畅通,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进而引发风险。当今时代,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线,短短的时间延误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10分钟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仍依照约定向即将被冻结的雷曼兄弟账户转入有去无回的3亿欧元,这3亿欧元的损失正是因为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而造成的。可见,及时、顺畅的信息沟通对于企业是非常重要的风险分析因素。同样,与企业治理层所讨论的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一样,在企业组织层面的协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科层间的协调沟通,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的管理控制模式,并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四、资本结构与企业风险

资本结构是企业的长短期债务与各种权益资本的构成与比例关系。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主要采用“结果差异观”构建风险管理理论,因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最优资本结构模式,因而形成了净收入理论、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理论等理论分支。资本结构对于企业风险的影响,通过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其他风险层面,表现于资本结构优化状态、资本结构的弹性、现金流量状况三个方面。

(一)资本结构优化状态对风险的影响

适当地利用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但当债务比率过高时,一方面杠杆利益会被债务成本抵消,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中;另一方面会因破产风险的增加而导致企业价值下降。若企业的债务比率过低,将丧失部分杠杆利益,丧失例如节税等机会成本,造成不必要的现金浪费,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因此,企业应确定其最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股东权益是偿债的最直接保障,所以负债数额要与权益资本的规模相适应。

(二)资本结构弹性对风险的影响

所谓资本结构弹性是指各类融资随着理财业务的变化,能够随时清欠、退还和转换,使资本结构可以实现调整和改变的灵活性。保持一定比例的期限相对灵活的融资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了一种在必要时调整融资结构和融资总量,控制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另外,负债期限结构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不同的债务期限结构,会带来不同的财务影响。一般而言,长期负债所占比例越大,财务风险越小。但是对类似于为企业开发周期较长、需求较大的项目提供资金的长期负债而言,应该使得长期负债筹资的期限与投资回收周期相一致。否则会带来过高的融资成本,也会提高财务风险。

(三)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对风险的影响

企业流量状况不佳是资本结构之于企业风险的直接表现。无论是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债务资本,还是权益资本对应的利润分配,都需要企业的现金流支出。企业资本结构招致的风险取决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资本配置安排,一般说来,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缺乏营运资金的有效管理模式,那么资本结构所体现的财务风险,会引致企业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的产生。

五、小结

企业风险分析要关注将企业结构分析和企业行为分析进行有机结合。本文关注风险管理所对应的企业结构特性,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所确定的基本环境因素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影响治理特性的产权结构特性,并引入了对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与风险关系的分析。这些扩展的企业结构特性与风险关系的分析,能加强对企业风险成因的认识,完善企业风险的系统分析框架,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对风险管理有效性的经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孙淑华.公司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5(11):136-138.

[2] 陈晓,王琨.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5(4):77-86.

[3] 陈立.现代企业组织结构风险及评估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控制论; 整合

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文献回顾

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理论界的充分关注。

(一)国外研究文献

1994年修订后的COSO报告在关于控制环境的论述中,包括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公司治理的相关内容。而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关系的研究,当首推被称为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史上的三大里程碑: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和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这三份报告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框架中进行研究,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董事会及董事对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具有重要意义,在其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规范中,强调了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二)国内研究文献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环境之一,是内部控制的前提。

阎达五(2001)认为,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吴水澎、程新生等许多学者在相关研究中,都持有类似的观点。

2.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杨雄胜(2005)认为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将成为一纸空文,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3.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是会计系统运行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王蕾(2001)认为,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现了有效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创新和深化将有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

4.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存在一种嵌合关系。李连华(2005)认为,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在主体、目标和内容上有很多的重合点和交叉性,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合论更能准确地描述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互为前提、等同关系、嵌合关系。既然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具有如此高的关联度,二者均存在于企业运行系统之中,从系统控制论的观点来看,两者整合就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1.从产生的根源来看,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都是基于委托而产生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内部人”控制相当严重,经理人背德、逆向选择、大股东一股独大导致非理性决策等问题而引发企业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形成了公司治理规范。公司治理规范通过建立约束、激励和监督机制,试图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问题。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哈特(Hart,1995)认为有两个条件。第一,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问题;第二,存在着交易成本,从而问题不能通过一个完全合同来解决。也就是说,存在问题和不完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就产生了。

内部控制从产生至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等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内部控制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1992年,COSO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营运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规的遵守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并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部分。2004年,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的目标提升到战略目标的位置,实现了内部控制又一次质的飞跃。从本质上说,内部控制是存在于企业的一种控制机制和控制体系,是一种为了解决问题,降低成本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从契约理论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可以看作是公司治理这个不完全契约在企业内部的进一步延伸。

2.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理论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应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从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出发来考察企业运行系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典型的控制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他们之间存在着较高的耦合度。首先,二者存在着内容耦合。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除独立于企业业务系统的股东、监事会行使监督权外,其余的监督权、决策权和执行权都纳入到内部控制框架之下,由董事会、经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来行使。其次,二者存在着控制耦合,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互依赖而发挥作用。公司治理主要侧重于处理约束、监督与激励问题,处于企业控制系统的较高层次,而内部控制侧重于企业各项具体活动的控制,主要解决经营管理部门的决策与执行问题,处于企业控制系统的较低层次。在实施公司治理结构时,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必须以内部控制来保障和约束;对董事会、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评价,也必须以内部控制的执行结果为依据;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最终通过内部控制程序体现出来。内部控制活动是公司治理活动的具体化,没有控制活动,公司治理结构就成为空中楼阁。从另一方面来说,公司治理又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及运行效果。如果没有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者就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代控制理论认为,内容耦合的耦合度最高,是一种最差的耦合。耦合度越高,成本越高,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模块间必须存在耦合,尽量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围,坚决避免使用内容耦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必要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进行整合,以进一步提高其内聚度,降低耦合度。

3.从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实践来看,两者有整合的必要。内部控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研究内涵不断扩展和研究重心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从以会计控制为主到不断向企业管理延伸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实践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公司倒闭或陷入财务危机,导致“诉讼风暴”,引起审计风险的加大和对内部控制的怀疑,从而使内部控制研究的内容更加具体,同时不断完善管理控制的内容。2004年,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使风险控制不仅面向过去,而且面向未来,不仅贯穿于执行层,而且贯穿于决策层。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风险行业的增多和方法论的发展使得内部控制不断地与管理学和经济学相融合。

(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整合的可能性分析

1.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在实施主体和手段上有一定的重

叠。作为两种制度安排,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在运行过程中,其实施的主体和手段有一定程度的重叠,这种重叠为两者的整合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使两者的整合找到了接合点。从实施主体来看,两者都包括董事会和经理;从实施的手段来看,两者均运用到约束、监督、评价等基本手段。

2.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终级目标具有一致性。二者的具体目标虽然不同,但终极目标却是一致的。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公司治理,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系统的正常和高效运行,防范化解风险,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两者在终极目标上的一致性,为其整合创造了条件。

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整合

(一)整合框架

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都是以委托为理论基础,其终极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内部控制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公司治理融合,两者界限逐渐模糊并表现出较高的耦合度,从而具备了整合的基础和可能。为了加快企业管理一体化进程,有必要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进行整合。

两者的整合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各责任主体的行为依照一定的流程,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也就是说,两者整合后的基本框架为:一个中心,一条主线,三个维度。一个中心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一条主线是风险管理;三个维度分别是:责任主体(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部门、个人),管理流程(战略、计划、组织、协调、执行、作业),程序方法(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他们为企业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两者整合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要统一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之下,企业行为受制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要以企业目标为核心。按照企业目标的层次不同,可以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战略目标(企业最高目标,应与组织的使命一致并支持该使命)、经营目标(有效使用资源)、报告目标(提供可靠的报告)、遵循性目标(遵循相关的法律规章),以满足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为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流程,具体包括:战略、计划、组织、协调、执行、作业。要根据企业目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订企业经营计划。为了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要确定一定的组织机构(责任主体维度),各个层次的组织机构要协调运转,需要制订一定的流程。各组织或主体要执行计划,一般通过具体的作业来完成。

风险存在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过程之中,为了识别和控制风险,必须要有一套风险管理方法。2004年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报告指出,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风险管理哲学、风险偏好、董事会、诚实度和道德价值观、组织结构、胜任能力、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权责分配。它是组织人员对待和处理风险的基础。(2)目标设定。企业风险管理要求管理层设定目标,选择的目标需要能够支持组织的使命并与组织使命、风险偏好相一致。(3)事项识别。识别那些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内外部事项,并区分为风险和机会。机会将被考虑进管理层的战略或目标设定过程中。(4)风险评估。必须对风险加以分析,考虑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确定风险应对和管理策略。(5)风险反映。管理层在不同的风险应对(包括回避、接受、降低、分担风险)中做出选择,从而采取一系列与组织的风险容忍度(risk tolerances)和风险偏好相一致的行动。(6)控制活动。建立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风险应对策略得到有效的执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两个要素:从事何种活动的政策、执行政策的程序。(7)信息与沟通。识别、捕捉相关信息并加以传递沟通,使各责任主体可以有效地履行职责。有效的沟通包括向下、向上以及平行交互沟通。(8)监控。整个企业风险管理都应当加以监控并根据需要做出调整。监督可以通过持续性的管理活动、单独评价或者二者同时来实现。

整合系统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整合系统的充分性、有效性的评价和运行过程的持续监督,发现整合系统及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改善管理层风险管理流程的效果和效率,通过与管理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沟通讨论,加强风险管理,保证整合系统的有效运行。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为管理层提供咨询协助企业完善和改进整合系统。

(二)整合的意义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整合后,运行的目的更加明确并趋于一致,公司治理从战略的角度应对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内部控制则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运作。由于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两者整合后会体现出整体功能放大效应。在一致的目标统领下,各责任主体(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部门、个人)协调运作,共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风险对整合系统的影响,实现增加企业价值的最终目标。

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有效地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代控制理论的角度来说,两者整合后形成的整体框架,其内聚度进一步增加,耦合度降低,加快了企业管理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对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控制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两者整合后能在相对较低的成本条件下很好地解决委托关系,防范化解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4):14-18.

[2] 谢志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07(10):38-40.

[3]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49-51.

[4]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4):4-7.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外部审计

风险是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COSO,方红星等译,2005),它实质上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企业风险可以描述为企业目标不能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孟焰、潘秀丽,2006)。风险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因素。如何关注企业风险,实施有效地风险治理措施,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伴随着企业风险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审计之间的联系逐渐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视,风险导向成为内部控制和审计的主流思想。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审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由经营者、所有者、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组成的企业风险综合治理体系,以期达到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价值的效用。

一、内部控制的本质:风险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控制目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它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丁友刚、胡兴国,2007),它是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的一种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内部控制源于企业管理中的内部牵制思想,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五个阶段。在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从最初的确保实物资产安全,到提高经营效率以及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再到保证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以至现阶段对企业战略风险的关注,无不体现出风险控制的理念。内部控制就是控制风险,控制风险就是风险管理(谢志华,2007)。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风险控制从基础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战略风险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经营风险控制、财务报告风险控制以及合规性风险控制都服从于战略风险控制。风险整合框架的,使内部控制从一般意义上风险控制机制扩展至全面风险控制机制,成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手段(财政部会计司赴美国考察团,2007)。

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将内部审计定义为:“是指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通过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提出建议,促进改善企业运行的效率效果、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具有评价、监督和服务等职能。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

(一)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

1986年4月,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大会上发表的《总声明》,把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审计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天然的监督作用使其自然成为内部控制方式之一,同时又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一种监督形式,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曹伟、桂友泉,2002)。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的主要形式,《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把内部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要素。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

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孟焰、潘秀丽,2006),对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是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工作。IIA实务公告2110-1规定:“内部审计师应通过检查、评价、报告与建议改进有关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来协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师在充当咨询角色时,可以协助组织确认、评价风险并执行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来解决这些风险”。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第七条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 以上规定充分体现了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起到监督、评价和咨询等作用。

内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只有通过其风险管理等各项增值服务,才能真正体现该机构在组织中的存在价值(王斌,2009),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督者,又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外部审计

(一)外部审计依赖于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基石,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外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外部审计治理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内部控制的良好运作。内部控制和审计分别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之一,二者自身的产生、演进和彼此之间的互动、耦合,都是追求组织效率的必然结果(方红星,2002)。现代审计依赖于内部控制。审计人员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也是该理论发展至今最大的使用者(张宜霞,2007)。

审计师关注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正是由于资本市场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才使得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尤为关注(施先旺,2008)。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模式发展的最新阶段,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审计师首先要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战略及经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来确定高风险的审计领域,以便进行重点审计,从而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减低审计风险。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用到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甚至详细审计方法的一些程序,但它已不局限于对传统企业内部控制的分析,而将分析对象扩大到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范围(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2009)。但是,应当明确一点,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依赖不是减弱了,而是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只是分析范围扩大到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领域。

(二)外部审计是一种风险监督机制

理论是解释审计需求的主流理论,它是在Jensen和Meckling(1976)所倡导的委托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企业的委托关系中,委托人和人的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了使人与委托人的利益保持一致,委托人通常会选择适当的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来减少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外部审计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外部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对于缓解冲突,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股东收益因关系存在而可能受到损害,因此股东的风险控制愿望一直表现得非常强烈(王斌,2009)。外部审计是所有者(股东)检验经营者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方式,它是所有者对经营者实施的一种监督机制。外部审计师需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因此,所有者可以从外部审计师那里获得较多的关于企业的风险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所有者可以通过影响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决策,来降低企业风险。

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主要是指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监察和督促有关经济责任者忠实地履行经济责任,同时借以揭露违法违纪、稽查损失浪费,查明错误弊端,判断管理缺陷和追究经济责任等(李凤鸣,2006)。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4号――与管理当局的沟通》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已发现的重大错误、舞弊或可能性,与管理当局进行沟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也指出,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审计师可以向管理当局提供有关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以便管理当局更好地履行其风险管理职责,这些信息主要包括审计师所注意到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所存在的缺陷,以及改进的建议。与管理当局进行沟通,有利于管理当局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漏洞,以便采取整改措施,防止风险的扩大。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所有者角度来看,还是从经营者角度来看,外部审计都是一种风险监督机制。

四、企业风险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

本文论述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审计之间的联系,它们在各自的职能领域发挥着风险控制或者风险监督的作用。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根本目标;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外部审计依赖于内部控制,对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外部审计是一种风险监督机制。基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审计之间的密切联系,笔者构建了由经营者、所有者、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组成的企业风险综合治理体系,以期达到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价值的效用。图1为企业风险综合治理体系示意图:

(一)经营者是企业风险治理的实施者

本文所指的经营者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人员,主要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董事会应当确保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有效性,并最终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负责;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的风险管理政策进行监督;经理层应当树立风险导向的经营管理理念,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并且确保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的管理级层赋予相应的风险责任和职能,并且成立专门机构(如风险委员会)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如审计委员会)来负责组织与协调企业风险治理机制的建立实施以及日常工作。同时,经营者还应当考虑向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征求风险治理意见,以便能够扩大视野,提高风险治理水平。

(二)所有者是企业风险治理的需求者

所有者(股东)是企业风险的最终承担者,经营者的不当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要由股东来“买单”。因此,所有者具有强烈的风险控制愿望,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企业风险。例如,股东大会对企业的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享有表决权,所有者可以通过否决潜在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撤换不称职的经营者等方式来规避风险。另外,王斌(2009)提出,要使股东有能力保持对公司风险的持续监控,股东要做的事应当是:追加购买审计师的额外服务,即要求审计师在向股东提供年度审计报告的同时,追加提供“风险提示意见”这项服务功能,并将其与审计报告一起对外披露。笔者认为,股东追加购买审计师的额外服务,并不会增加审计师的负担。因为外部审计师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它只是外部审计师提供年度审计报告业务的“副产品”,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股东风险控制的期望。尽管目前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但股东向外部审计师购买“风险提示意见”这项额外服务,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内部审计师是企业风险治理的监督者

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督部门,内部审计师理应成为企业风险治理的监督者。内部审计师通过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能够使董事会和经理层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的风险治理状况,从而有助于董事会和经理层提高风险治理水平,实现对企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四)外部审计师是企业风险治理的咨询者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风险为导向,审计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应的经营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治理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估。因此,被审计单位的董事会和经理层有必要与外部审计师进行沟通,征求外部审计师的风险治理意见。同时,外部审计师要与内部审计师加强交流与沟通,尤其要针对内部审计师咨询企业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充分识别风险较高的领域,进而提高审计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赴美国考察团. 美国会计国际趋同、注册会计师监管和内部控制考察报告[J]. 会计研究,2007(8):3-8.

[2] 曹伟,桂友泉.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J]. 审计研究,2002(1):27-30.

[3] 丁友刚,胡兴国. 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J].会计研究,2007(12):51-54.

[4] 方红星. 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J].会计研究,2002(7):41-44.

[5] 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方红星,王宏等译.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 贺密柱.内部控制理论演进的中外比较及其思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2):101-103.

[7] 李凤鸣,韩晓梅. 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7):61-63.

[8] 李凤鸣. 审计学原理(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 孟焰,潘秀丽.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J]. 审计研究,2006(3):61-63.

[10] 施先旺. 内部控制理论的变迁及其启示[J]. 审计研究,2008(6):79-83.

[11] 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审计基本理论比较: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12] 王斌. 股东期望、全面风险管理与审计价值[J].会计研究,2009(5):87-93.

[13]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4):2-8.

[14] 谢志华.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 会计研究,2007(10):37-45.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控制论; 整合

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文献回顾

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理论界的充分关注。

(一)国外研究文献

1994年修订后的COSO报告在关于控制环境的论述中,包括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公司治理的相关内容。而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关系的研究,当首推被称为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史上的三大里程碑: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和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这三份报告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框架中进行研究,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董事会及董事对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具有重要意义,在其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规范中,强调了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二)国内研究文献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环境之一,是内部控制的前提。

阎达五(2001)认为,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吴水澎、程新生等许多学者在相关研究中,都持有类似的观点。

2.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杨雄胜(2005)认为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将成为一纸空文,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3.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是会计系统运行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王蕾(2001)认为,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现了有效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创新和深化将有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

4.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存在一种嵌合关系。李连华(2005)认为,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在主体、目标和内容上有很多的重合点和交叉性,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合论更能准确地描述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互为前提、等同关系、嵌合关系。既然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具有如此高的关联度,二者均存在于企业运行系统之中,从系统控制论的观点来看,两者整合就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1.从产生的根源来看,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都是基于委托而产生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内部人”控制相当严重,经理人背德、逆向选择、大股东一股独大导致非理性决策等问题而引发企业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形成了公司治理规范。公司治理规范通过建立约束、激励和监督机制,试图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问题。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哈特(Hart,1995)认为有两个条件。第一,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问题;第二,存在着交易成本,从而问题不能通过一个完全合同来解决。也就是说,存在问题和不完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就产生了。

内部控制从产生至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等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内部控制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1992年,COSO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营运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规的遵守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并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部分。2004年,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的目标提升到战略目标的位置,实现了内部控制又一次质的飞跃。从本质上说,内部控制是存在于企业的一种控制机制和控制体系,是一种为了解决问题,降低成本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从契约理论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可以看作是公司治理这个不完全契约在企业内部的进一步延伸。

2.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理论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应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从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出发来考察企业运行系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典型的控制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他们之间存在着较高的耦合度。首先,二者存在着内容耦合。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除独立于企业业务系统的股东、监事会行使监督权外,其余的监督权、决策权和执行权都纳入到内部控制框架之下,由董事会、经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来行使。其次,二者存在着控制耦合,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互依赖而发挥作用。公司治理主要侧重于处理约束、监督与激励问题,处于企业控制系统的较高层次,而内部控制侧重于企业各项具体活动的控制,主要解决经营管理部门的决策与执行问题,处于企业控制系统的较低层次。在实施公司治理结构时,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必须以内部控制来保障和约束;对董事会、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评价,也必须以内部控制的执行结果为依据;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最终通过内部控制程序体现出来。内部控制活动是公司治理活动的具体化,没有控制活动,公司治理结构就成为空中楼阁。从另一方面来说,公司治理又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及运行效果。如果没有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者就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代控制理论认为,内容耦合的耦合度最高,是一种最差的耦合。耦合度越高,成本越高,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模块间必须存在耦合,尽量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围,坚决避免使用内容耦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必要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进行整合,以进一步提高其内聚度,降低耦合度。

3.从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实践来看,两者有整合的必要。内部控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研究内涵不断扩展和研究重心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从以会计控制为主到不断向企业管理延伸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实践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公司倒闭或陷入财务危机,导致“诉讼风暴”,引起审计风险的加大和对内部控制的怀疑,从而使内部控制研究的内容更加具体,同时不断完善管理控制的内容。2004年,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使风险控制不仅面向过去,而且面向未来,不仅贯穿于执行层,而且贯穿于决策层。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风险行业的增多和方法论的发展使得内部控制不断地与管理学和经济学相融合。

(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整合的可能性分析

1.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在实施主体和手段上有一定的重

叠。作为两种制度安排,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在运行过程中,其实施的主体和手段有一定程度的重叠,这种重叠为两者的整合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使两者的整合找到了接合点。从实施主体来看,两者都包括董事会和经理;从实施的手段来看,两者均运用到约束、监督、评价等基本手段。

2.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终级目标具有一致性。二者的具体目标虽然不同,但终极目标却是一致的。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公司治理,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系统的正常和高效运行,防范化解风险,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两者在终极目标上的一致性,为其整合创造了条件。

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整合

(一)整合框架

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都是以委托为理论基础,其终极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内部控制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公司治理融合,两者界限逐渐模糊并表现出较高的耦合度,从而具备了整合的基础和可能。为了加快企业管理一体化进程,有必要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进行整合。

两者的整合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各责任主体的行为依照一定的流程,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也就是说,两者整合后的基本框架为:一个中心,一条主线,三个维度。一个中心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一条主线是风险管理;三个维度分别是:责任主体(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部门、个人),管理流程(战略、计划、组织、协调、执行、作业),程序方法(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他们为企业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两者整合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要统一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之下,企业行为受制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要以企业目标为核心。按照企业目标的层次不同,可以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战略目标(企业最高目标,应与组织的使命一致并支持该使命)、经营目标(有效使用资源)、报告目标(提供可靠的报告)、遵循性目标(遵循相关的法律规章),以满足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为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流程,具体包括:战略、计划、组织、协调、执行、作业。要根据企业目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订企业经营计划。为了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要确定一定的组织机构(责任主体维度),各个层次的组织机构要协调运转,需要制订一定的流程。各组织或主体要执行计划,一般通过具体的作业来完成。

风险存在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过程之中,为了识别和控制风险,必须要有一套风险管理方法。2004年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报告指出,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风险管理哲学、风险偏好、董事会、诚实度和道德价值观、组织结构、胜任能力、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权责分配。它是组织人员对待和处理风险的基础。(2)目标设定。企业风险管理要求管理层设定目标,选择的目标需要能够支持组织的使命并与组织使命、风险偏好相一致。(3)事项识别。识别那些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内外部事项,并区分为风险和机会。机会将被考虑进管理层的战略或目标设定过程中。(4)风险评估。必须对风险加以分析,考虑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确定风险应对和管理策略。(5)风险反映。管理层在不同的风险应对(包括回避、接受、降低、分担风险)中做出选择,从而采取一系列与组织的风险容忍度(risk tolerances)和风险偏好相一致的行动。(6)控制活动。建立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风险应对策略得到有效的执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两个要素:从事何种活动的政策、执行政策的程序。(7)信息与沟通。识别、捕捉相关信息并加以传递沟通,使各责任主体可以有效地履行职责。有效的沟通包括向下、向上以及平行交互沟通。(8)监控。整个企业风险管理都应当加以监控并根据需要做出调整。监督可以通过持续性的管理活动、单独评价或者二者同时来实现。

整合系统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整合系统的充分性、有效性的评价和运行过程的持续监督,发现整合系统及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改善管理层风险管理流程的效果和效率,通过与管理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沟通讨论,加强风险管理,保证整合系统的有效运行。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为管理层提供咨询协助企业完善和改进整合系统。

(二)整合的意义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整合后,运行的目的更加明确并趋于一致,公司治理从战略的角度应对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内部控制则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运作。由于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两者整合后会体现出整体功能放大效应。在一致的目标统领下,各责任主体(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部门、个人)协调运作,共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风险对整合系统的影响,实现增加企业价值的最终目标。

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有效地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代控制理论的角度来说,两者整合后形成的整体框架,其内聚度进一步增加,耦合度降低,加快了企业管理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对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控制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两者整合后能在相对较低的成本条件下很好地解决委托关系,防范化解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4):14-18.

[2] 谢志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07(10):38-40.

[3]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49-51.

[4]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4):4-7.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承担

商业银行以承担风险而存在和发展,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收益以及竞争力问题,而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在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风险导致的损失达到银行损失的80%。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就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数据来源

在股权机构方面,本文选取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CR1),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CR10),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H10)代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结构方面主要选取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BOARD)及独立董事比例(ID),用监事会(BS)规模来反应监事会结构,薪酬激励机制方面,本文选取前三名高管的平均年薪(Ap)作为薪酬制度的变量。另外选取管理者持股比例代表商业银行的股权激励政策,由于很多银行未实施股权激励,所以该变量采用虚拟变量表示,存在管理者持股情况的取值1,否则取0. 为了防止银行自身因素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选取银行资产作为控制变量。在银行信用风险方面,选取不良贷款率作为变量。不良贷款率越大,银行信用风险越大。不良贷款率为被解释变量,其他的为解释变量。(见表1),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及各大银行年报。

二、实证分析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各因素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基于上述变量,现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股权集中度越高,银行风险越大

大股东具有监督和影响经理人行为而保护自身投资的动机和实力,股权集中度越高,这种动机和实力越大,从而有更强的控制力从事高风险项目,故而银行信用风险承担越高。

假设二:董事会规模越大,信用风险承担越大

董事会成员人数太多,董事之间就难以沟通协调,对关键问题更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从而错过最佳治理时期,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从而使银行承担过多风险。

假设三:独立董事比例越大,银行信用风险承担越小

独立董事是独立于公司业务的董事,其以独立性和专业性著称,独立董事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对公司经理人行为进行监督,一般情况下,独立董事比例越大,对经理人的监督越有效。银行风险承担越小。

假设四:监事会规模越大,银行信用风险越大

本论文通过大量的回归结果,选择具有可解释意义的模型,模型的回归结果如上图,模型(1)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拟合度也较高,但有很多变量都是不显著的。模型(2)则可以反映更多信息。由模型(2)可以看出第一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信用风险显著负相关。说明股东股权分布越分散,银行信用风险越小。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以及独立董事比例与信用风险均负相关,但是不显著,说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结构。高管薪酬和管理者持股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资产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负相关。

三、结论与启示

完善的公司治理和良好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本论文的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以及薪酬激励制度与信用风险显著相关,但董事会结构与监视会结构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尤其是独立董事的比例对信用风险的负相关关系并没有显著显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发挥银行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及高管薪酬对银行信用风险的作用,从而使银行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只有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洁,谭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J].财会通讯,2013(2).

[2] 梁洪波,刘远.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基于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2(10).

[3] 刘芳,吴德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风险[J].金融视线.

[4] Luc Laeven,Ross Levine.Bank governance,regulation and risk tak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9(93):259-275.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 成本 资本充足率 无清偿能力指数 商业银行

一、引言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世界银行指出亚洲金融风暴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良的金融业公司治理机制所致。在此之后,各界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缺失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树立市场信心,保证业务稳健发展、抵御风险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我国商业银行不断进行自身改革,其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成为目前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为落脚点,发现银行的整体风险和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为构建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参考意见。

二、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机制是一套解决公司的委托人(所有者)和人(管理层)之间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通过一系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规则来实现,目的在于推动股东和利益相关者权益趋向最大化。当企业采用的是委托和的制度时,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便展开。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公司治理机制展开大量的实证研究,但鉴于银行等金融与一般公司经营业务的差异,银行等金融业往往被考虑之外,本文将结合前人的文献和银行业的特殊性展开综述。

公司治理机制出现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委托—关系,因此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jensen and meckling的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所要解释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为失去控制权的所有者如何督促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为其实现最大利益而行事。jensen and meckling把委托人和人的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由于这种契约的不完备性,即因人的自利性、有限理性以及委托双方的条件各异、需求有别、利益目标不尽相同等,人可能对委托人的利益造成损害,这就产生了问题。问题必然产生成本,jensen and meckling(1976)认为,管理者在自利心驱使下,追求自身的利用最大化,执行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而忽略或放弃追求公司价值与股东价值最大化,造成公司和股东权益的损失。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监督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强化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水平,更能及时采取行动降低公司风险。karels and prakash(1987)研究指出当风险升高时会导致资产报酬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等财务绩效降低。杨德明等人(2007)以我国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的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中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因此作为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助提高公司业绩。可见公司治理机制的好与坏,关系到公司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认识程度。也就是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透过强化风险管理可以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三、变量界定和研究假设

1. 样本选取

根据bankscope数据库、《中国金融年鉴》和各银行半年报和年报,本文选取了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共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2000-200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共有136。

2. 被解释变量

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是成本理论,ang et al(2000)和singh et al(2003)研究中从成本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并且得出成本能够间接度量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本文亦以成本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机制。由于成本并没有像其它一些经营成本那样可以从财务报告里获取,成本的具有相当的隐秘性,学者们一般通过间接的方法测量。实证研究中比较多用到闲置现金流、内部股权比例、管理费用率和资产周转率表示成本的大小。张兆国等人(2008)的实证研究里认为闲置现金流的多少主要受公司经营情况和投资机会影响。此外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银行业尚未普及,因此内部股权比例也不能反映银行的成本。而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管理者的努力程度和决策效率,所以更能体现成本的高低。所以singh et al(2003)、aoun et al (2005)亦以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来表示成本。在国内蔡吉甫等人(2007)、张兆国等人(2008)皆是以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来表示成本(所使用的样本没有包含银行业)。但是银行业是特殊的行业,管理者可以控制的费用并不如一般的产业,故本文以资产周转率(at)作为成本的测量变量,资产周转率越高,成本越低。

3. 解释变量

银行在各项管理中比起一般产业着重风险管理的比重更大。《新巴塞尔协议》作为目前影响最广的商业银行监管协议,明确要求规定成员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至少要达到8%。银行若有足够的资本充足率,能够冲抵在经营上发生的各种风险时产生的损失,和防止银行经营者以较低成本从事高度杠杠的操作,意图通过高风险的操作来获取巨额利益,以至使银行经营处于高度风险中。因此,资本充足率在商业银行运营和发展中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本充足率水平反映了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和承担风险能力的综合性指标。监管机构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可以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偏好,降低银行风险行为的动机(张宗益,吴俊,刘琼芳2008)。因此本文选取资本充足率(ca)作为解释变量之一。《新巴塞尔协议》只规定各成员国的商业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率为8%,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设定适合的资本充足率。当资本充足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可在面对损失时有足够的资本冲抵,并可使管理者更有效率运用资本及优化资本结构,减少成本,发挥治理机制效果。资本充足率过大,部分资本受限制,造成管理者无法有效运用资产创造价值,增加经营绩效,反而造成管理者自利心增加,进而增加成本,资本充足率过少,会增加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增加成本。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周转率呈倒u型的关系。

而作为银行风险的测量的第二个变量是liang and rhoades(1991)和mcallister and mcmanus(1993)提出以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insolvency risk,ir),他们认为ir=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资产收益率期望值+股东权益比率),资产收益率是研究银行整体绩效时广泛使用的比率,而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是财务经济学上风险衡量的指标,股东权益比率则放映银行的资本结构。mcallister and mcmanus(1993)认为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衡量银行有多少账面价值可以吸收会计上的损失。张磊(2007)对我国的十四家商业银行进行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在测定银行风险的可行性。

由于资产收益率与股东权益的变动会影响无清偿能力风险,并且无清偿能力风险与财务绩效密切相关,。rivard & thomas (1997)指出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ir)升高时,其报酬便会下降,无清偿能力风险下将时,银行财务绩效将会提高,银行的价值上升。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维持比较低的水平时,表示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权益比率维持在一定水平的波动中,银行的整体上没有受到重大冲击,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越低,表示管理者的有效经营银行,发挥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了成本。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资产周转率与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呈负相关。

此外,本文选择银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insize),和银行净利润的增长率(gc),作为控制变量,以保证分析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综合上述文献和研究假设,本文提出多元回归方程模型。

四、实证检验

1.描述性分析

本文以spss17.0作为分析工具,通过描述性统计得出表1数据,银行的资产周转率均值为3.28%,比起张兆国等人(2008)研究的其它行业的资产周转率均值0.6%要高,表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其它行业的管理效率要高,也一定程度说明银行的成本比其它行业要低;资本充足率最大值和最小值上相差甚大,体现各个银行之间有着不同的资本充足率取向有关,资料中以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最低,2001-2006中资本充足率都低于8%;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上,本文均值为4.21%,这与张磊(2007)的研究相差不大,但是与龚尚智等人(2005)研究台湾的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为1.02%相比,我国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处于相当高的程度,这主要与我国股东权益比率和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较大有关,且利润增长率在各个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差甚大,招商银行的利润增长率最快,而深发展在2001至2003年代还出现了负增长。

2.回归分析

从表2数据显示,模型的回归检验中调整后的r平方为61.6%,表明模型有足够的解释力。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周转率在上升阶段呈正相关,表现为ca2与at的系数为0.383,在资本充足率上升到一定比例时,本文称为下降阶段,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周转率呈负相关,表现为ca 与at的系数是-2.027,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影响力,p值在上升阶段为0.045,下降阶段为0.000,均小于0.05。因此实证分析支持了h1,资本充足率与资产周转率呈倒u型关系,形状上表现为一条开口向下的拋物线。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资本充足率上升时,可以充抵银行的损失,成本下降,资本充足率上升到一个比例,限制管理的资产运用,加大管理者的自利心,成本上升。从《新巴塞尔协议》的角度上看,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有助于防止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通过实证,本文认为存在一个合理的资本充足率,可以使得成本最低。在无清偿风险指数方面,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ir)的系数为-0.621,p值为0.003,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影响力。实证上支持了h2: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与资产周转率呈负相关,无清偿能力风险越高,成本就越高。从回归分析,本文得出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出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与银行的整体风险存在相关关系,存在一个合理资本充足率使得成本最低,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最高;无清偿能力风险越大,成本就会越高。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下,公司愿意建立公司治理机制,是因为同公司治理机制极大化公司价值的收益远远超出投入的监管成本,成本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商业银行在社会上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而且容易形成骨牌效应,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极其重要,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商业银行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以下是一些政策建议,第一: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正如李维安(2002)的研究观点,合理安排公司资本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也不例外,监管部门和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特点,适时地设立最优的资本充足率,可以有效地达到财务绩效目标,同时防止管理者的道德风险等银行的整体风险,有效降低成本,提供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然而最优资本充足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商业银行必须根据时期调整资本充足率。第二,资产收益率波动和股东权益比率,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以至影响银行的安全性。若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将会有较大的波动,银行应该增加本身的股东权益比率,这样将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最后,公司治理机制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商业银行必须结合通过改善股权结构、审计过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完善监管过程才能最终达到有效的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 jensen,m.c and meckling,w. h,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ment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05-360

[2] kareken, j. h and wallace, n, , deposit insurance and bank regulation: a partial equilibrium exposi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1978,vol. 51,.413-438

[3] ang, j. s.、cole, r.a and liu, j.w,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0, vol.55:81-106

[4] singh, m. and davidson, w.n., agency costs,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3,vol.27: 793-816

[5]张兆国 何威风 闫炳乾:资本结构与成本——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 2008(1):39-47

[6] aoun,d.and heshmati,a.,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cost evidence from ict companies listed at nasdaq, 2005, scandinavian working papers in economics, ratio working paper no.87.

[7]蔡吉甫 谢戎坟:控制权性质、成本与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07(5): 119-225

[8] 张宗益 吴俊 刘琼芳: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8):

[9] liang, j. n. and rhoades, s.a, asset diversification, firm risk, and risk-based capital requirements in banking [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1(6):49-59

[10] ph mcallister and d mcmanus, resolving the scale efficiency puzzle in banking[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3(5):56-67

[11] rivard, r. j. and thomas, c. r. the effect of interstate banking on large bank:holding company profitability an risk[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1997(49):61-76.

[12]张磊:基于无风险清偿能力指数的商业银行风险测度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6): 15-18

风险管治论文范文第15篇

近几年来,财务舞弊案的发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暴露了公司治理存在着的严重缺陷,而内部审计人员在“世通”事件中的出色表现使人们看到内部审计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为基础,对内部审计理论及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给出解释,为内部审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务指导。

一、内部审计理论文献评述

(一)委托理论。基于委托理论,内部审计是解决企业中股东与管理者之间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王霞、王镇蒙、雷光勇、崔文娟以委托理论来解释内部审计通过降低组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抑制各层级之间管理者们的道德风险问题等途径降低企业成本的作用。委托理论假定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内部审计作为外生因素加入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并代表管理层或是代表股东的利益,这使得内部审计在两者之间始终处于某一方的对立面。

(二)交易费用论。Morrill&Morrill使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内部审计。他认为,在组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管理者必须合理地降低这一费用,而管理者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利用内部审计这一稀缺的经济资源。在进行交易时,市场与内部组织都会提供审计服务,竞争会使交易费用低的一方胜出。因此,内部审计在与外部审计的竞争中获得了优势而被管理者所授受。内部审计的交易费用理论对内部审计的解释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交易费用进行最优化处理似乎是一切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价值创造活动论。价值创造活动论认为,内部审计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改善组织的运营。内部审计职业界最权威的组织――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确立的内部审计目标已由原来的“为组织服务”转变为现在的“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内部审计职能已由原来的“独立评价”转变为“独立、客观的认证和咨询活动”。价值创造活动理论肯定了内部审计在组织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增加价值和治理责任)。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公司治理中所有者需要正确评价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而内部审计正好完善了这一环节。

(一)疏通信息传递渠道,缓解“问题”。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内部审计对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一方面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对人形成间接的约束,有利于减少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降低费用。因此,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应是公司治理中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修正公司治理结构。从国内公司治理结构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日趋规范,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股份较为集中,决策程序流于形式;其次,因为真正的所有者虚位,导致监事会的监督动力不足;最后,外部监督体系尚不完善,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导致外部监督质量不高。我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对我国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规范。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存在,修正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来说必不可少。

(三)合理定位,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公司治理的目标是维护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帮助企业增加价值。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成立的指南工作小组建议对内部审计定义作的修改说明,内部审计目标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不谋而合,内部审计正在身体力行着公司治理的目标需求。

(四)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开始注重风险管理的情况下,内部审计的重点也从内部控制评审转向风险管理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新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的。两者的融合正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客观需要和追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利用内部审计加强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保证风险管理效率;企业内部控制强调风险控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风险管理整个流程进行评估和监控,增强内部控制过程的有效性。

三、内部审计理论模式改进与完善

(一)改进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纵观国内外,在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中,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模式选择主要呈现以下5种状态,在独立性、权威性和监察效果方面各具特点。(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