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经历了政府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自己创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利益为纽带的专业技术协会多元化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模式的组织演变过程和单一所有制单一所有制与农民集体所有专业合作制共存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制度演变过程,组织和制度的演变过程与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密切相关,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对政府以后制定相关政策意义重大。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建立在农村、为农民及其他市场主体提供各项科技服务的服务组织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构成的体系,它主要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支持组织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环境三大部分组成,核心是组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繁荣农村市场经济、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发展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发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可以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政府完善服务职能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与政策变迁,凝练其经验与教训对加速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意义重大。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变迁

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是指在农村范围内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科技咨询、技术、信息服务等的个人或机构。由于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分为不同的形式,为了更好地分析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变迁过程,我们以组织的体制变化为主线,按时间顺序来分析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演变。

(一)建国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逐级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开始着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一支庞大的技术推广队伍。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体制主要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1)1952年~1954年,以县繁殖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农技员为骨干组成的技术推广网络组织体制;(2)1955年~1965年,以区农村站为主体的组织体制;(3)1966年~1978年,以“四级农科网”为主体的组织体制;(4)1979年以后,以县农技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村站为纽带的五级农村推广组织体制。[1]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政府直接领导农业推广,组织管理上具有双重性,各农业推广机构既受国家农业部门的行政领导,又受上级推广部门的业务指导;科技服务组织是以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

(二)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20世纪80年代,农民自己创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初步建立。在新的改革形势下,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农业推广机构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推广对象(由几十万个生产队变为8亿农民)、推广目标(由完成计划任务变为追求利润)、推广内容(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系列化)发生了变化,农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与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供给之间常常发生错位。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自发地出现了第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由特定农产品的生产者自己兴办、管理、分配,开展专业性技术经济服务的合作组织。这阶段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开展技术交流方面的服务,包括引进、推广实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进行试验、示范、交流信息。部分专业合作组织还起到区域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加强各个专业生产者的联系和交流,提高整个行业的合作水平,促进行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2.20世纪90年代,农民自愿组织,以利益为纽带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时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地组织起来,以利益为纽带,以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等为主要形式建立起各类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从合作的内容看,包括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产供销一体化的合作;从合作的形式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合作;从联合的范围看,包括农户与农户、集体与集体、个体与集体、个体与企业等的合作。

3.2000年以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向创办主体及服务模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首先政府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重点开展各类推广、科技评估、标准检测、政策咨询、科技示范等公益性的活动;农民为创办主体的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它是最能代表广大农民利益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其他多种主体创办的科技中介机构,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主要以市场为导向,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促进科技资源与其他要素的合理配置。其次,科研与教育机构创办的中介机构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一支有生力量,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利用科研与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和资源优势,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到目前各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由政府直接领导到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使得农村科技服务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变迁

根据T·W·舒尔茨(1968)的定义,制度就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以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而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人,离开了组织,就没有了制度变迁的发动者。[2]因此,我们要研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演变就要通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来研究,即通过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所有权形式的变化来研究制度的变化。

(一)政府单一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由政府建立并直接领导的,财产所有权属于政府,财政由国家统一拨款,属于公益性组织,实行无偿的技术服务;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在行政上隶属于国家农业部门,但在业务上只受上级推广机构的指导。

(二)部分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制组织

20世纪80年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由特定农产品的生产者自己兴办、管理、分配,开展的专业性技术经济服务合作组织,大多是由从事相关产品生产经营的农业专业户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中自愿联合起来形成的有组织的合作或分工协作关系。农户作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主体,以独立经营者主体的身份,采取自愿原则,参加到专业合作组织中来。在合作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不是雇佣关系,而是以合同协议形式确立权利义务责任相平等的关系,彼此间不存在等级差别。专业合作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根据市场要求,在合作范围内,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调整改善农户资源配置状况,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实现成员经济收入的增加。

(三)政府单一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制组织共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为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对原来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了“断奶、断粮”,要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实施有偿的技术服务,同时授予他们经营农资(农药、化肥、种子等)的权利,以减少财政负担,改革原来低效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地加入到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等合作组织,使合作组织真正成为农民创办、农民管理、农民受益的农民集体所有的专业合作组织。

(四)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介组织共存

2000年以来,农村科技中介组织得到广泛发展,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介机构。政府单一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贯穿于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政府单一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一种主要制度形式;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专业组织是非营利组织,这种合作制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基本制度形式;其他各种市场主体创办的股份合作制服务组织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新兴力量,这类组织主要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根据农民要求为其服务,以营利为目的,股份合作制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必不可少的制度形式。它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面向市场的主要代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的演变

(一)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建立得益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等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

1950年颁布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要求农技推广体系应该有中央推广到县;1972年《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出台,明确规定县以下建立农技推广体系;[3]1980年,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系列服务,并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了农技推广中心和农技推广站,1950年和1972年颁布的政策得到了落实。

(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地位得到巩固

1993年7月《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入了法制新阶段。[4]1999年7月,农业部、中编办、人事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强调了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重要意义,并做出一系列政策规定,并提出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新路子的要求。[5]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得以迅速发展

199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列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形式之一,并要求各级政府给予支持,保护其合法权益。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强调,要重视推动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和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推广实用技术和开辟新产业中的作用。1994年,中央4号文件明确提出:“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协会示范章程》,引导农民专业协会真正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经济组织”。1994年,农业部和科技部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协会指导和扶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配合、多方合作,为专业协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99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给予优惠政策:“对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6]

(四)《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加快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决定》强调“要加强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7]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强调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和涉农企业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现有县(市)、乡(镇)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要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要打破地域界限,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与农户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国务院2001年4月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8]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逐步形成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支持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实行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等。

四、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变迁与政策演变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人,如果说组织是社会游戏的角色,那么制度就是社会游戏的重要规则,[9]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受制度框架的影响,反过来它也影响制度的变迁。正是在组织不断地追求其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的组合进行边际调整,才有了制度的变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变迁也适应这个规则,如当政府创办的国家推广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时,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组织就出现了,同时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制也出现了。政府是一种政治组织,它在影响制度变迁路径和经济绩效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在制度变迁中,政府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变迁主体,任何形式的制度变迁都离不开政府的行为或法令的承认和确定,而政策就是政府行为的体现。

由于政府政策具有宏观指导性,政策的倾斜方向就对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各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合作组织就是在大量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并壮大起来的,政策的支持使这些农村非政府组织摆脱了后顾之忧,使其真正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表,为农民服务。而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采取的“断奶、断粮”政策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另外,政策还具有滞后性,往往是政策制定出来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得到落实,或者根本没有落实。如早在1950年和1972年就分别颁布政策要求县和乡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但是直到1980年这两项政策才得到落实。虽然也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政策落实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由此可见,虽然政策法规对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由于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时,就需要政府不仅要制定适合各种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尤为重要的是要监督政策法规的执行,使政策落实到实处,为农村各类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公平的发展环境,以促进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翔,胡俊鹏,张俊杰.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6):68-72.

[2][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制度、契约与组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潘宪生,王培志.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J].中国农史,1995,(3):94-99.

[4]李瑾,张宝成.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1994,(2):1-6.

[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眼宏观转变机制确保机构和队伍稳定[J].农村合作经营管理,1999,(12):16.

[6]顾龙生.1991~1992两年历程的记录——《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简介[J].党的文献,1994,(4):57-60.

[7]李剑阁.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学习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引言的体会[J].北方经济,1998,(11):18-26.

[8]期刊评论员.要正确把握好改革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方向[J].农村合作经营经济,2001,(7):1.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需条件。作者认为我国应构建一个服务组织社会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服务全程化、服务手段现代化和产业化带动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面向“三农”提供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或社会化服务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构成的系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业内涵的不断延伸与拓展、农业结构的调整深化和农业产业方式的不断更新,我国原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出现一系列不适应新形势新问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对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出构建的思路和建议。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成

我国原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一套完整的单一型、垂直结构式的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服务通过政府行政指令进行安排,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化、水利技术推广、农业经营管理等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共同参与完成。主要采取项目推广、项目示范辐射、技术承包、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经营服务、技术转让、公司加农户、民间组织加农户等主要服务模式。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为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实现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

除了传统的农业推广系统外,层次不同、目标和功能各异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形式也不断涌现。科研院校通过讲课和培训等形式参与到了推广工作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正逐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由农村生产和营销大户、种养能手、相关农村科技人员等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或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逐步成为农村中农业技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十分薄弱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而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只有大约0.3%左右,经费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运行困难。就农技推广人员而言,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

㈡农业科技的产学研结合较差我国农技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之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倾向,缺乏凝聚力,既不利于自身发展,更不利于形成农技推广的合力。农业科研院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农户的经济社会条件缺乏一致性,针对性不强。农业研发在盯紧市场、瞄准需求方面做得不够,科技成果供需严重脱节,科技成果转化度较低。

㈢农户作为农业科技的主要推广和使用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动性不足的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随着农村青壮年和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增加了输出地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

㈣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面有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缺乏一个传输快捷、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网络支撑,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村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不完善,仅局限于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传播,而对农业市场供求信息传播不够,也未能及时有效地反映科技服务需求。

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今后发展需求,借鉴国外科技服务体系的经验,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服务组织社会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服务全程化、服务手段现代化和产业化带动的完整体系。

㈠服务组织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社会化组织由政府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其它组织和自然人独立创设,该组织有自主的人事管理和收益分配权,其技术服务活动完全受市场驱动和制约。

㈡推广主体多元化除了充分发挥政府为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作用外,还应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等多种农技推广服务的主体作用。

㈢服务全程化服务体系应该是以科技服务为主体,同时配套各类服务,为生产者提前、产中、产后的科技及其它信息服务,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服务。

㈣服务手段现代化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现代化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壮大的标志,要建立覆盖面大的现代化信息化服务,为提高服务效率和发挥服务功能提供保证。

㈤产业化带动科技服务要有产业支撑,要通过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

四、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㈠创新推广理念与目标农业推广部门通过采用组织、教育、咨询、沟通等手段,引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拓展到农民的组织、教育、咨询、服务等领域,通过农民行为的改变来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农业推广目标应由单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产量拓展到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提高农民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上来。㈡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科学界定推广机构职能,区分经营性和公益性职能。对于公益性职能,由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由财政全额供养;一般技术服务和经营服务职能,应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中剥离,由面向市场的技术服务组织承担。压缩非技术人员比重,并通过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技人员进行资格认定。根据区域和产业发展,对现有的农技推广机构要进行相对综合,建立片区农业综合服务站。

在推广技术服务上,应变以技术为中心为以农民为中心,由推广以增加农产品数量为目的先进生产技术,不仅应拓展为农业生产产中环节技术指导,而应拓展到为产前环节提供信息、资金、种子种苗、农资等方面的服务,为产后环节做好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等方面的服务。

㈢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主体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开发和农技推广部门信息资源的优势和培训职能作用,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从培训、登记、财会制度、财政、税收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扶持农民发展生产合作、营销合作、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法规,规范其行业行为,鼓励具备条件的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㈣完善和探索多种类型的推广方式在推广方式与方法上,将传统的行政层层传递的推广方式,改进为采用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前信息、种子、农资等服务,以及产中技术指导及产后销售服务。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家大院,逐步建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与市场对接的专家大院新体制。推广“专家+协会+农户”、“专家+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把专家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让专家加入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合作社的信誉度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政策扶持,吸引科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农业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及其专家进驻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农业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组装集成适应当地转化应用的农业新技术,解决影响园区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3篇

(一)实证模型的设定

在本文中,病患在住院医疗服务中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是一个二分选择变量,对此,本文选择Probit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已有文献研究表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供给者的行为、消费者疾病特征、医疗保险介入都是影响医疗利用的重要因素[8],因此,本文将病床密度、医生密度、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信息不对称以及新农合住院给付结构等作为关键解释变量,从而考察新农合制度下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以及高科技医疗服务市场是否存在供给诱导需求现象。Xi包括了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度(如病床密度和医生密度)、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医患信息不对称、新农合的给付结构(包括补偿比例与封顶线)以及其他控制变量。由于二元响应模型的回归系数的经济解释比较困难,因此,估计各自变量的边际变化对选择概率的边际影响的偏效应对回归系数的解释更为合理[9]。

(二)变量选择

为了更加全面地考察新农合制度对农户高科技医疗服务设备利用行为的影响,在控制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需求层面的制度因素的同时,本文还将供给者层面的因素纳入到实证分析框架中,以此讨论我国新农合制度下农户病患高科技医疗服务的利用是来自病患的道德风险还是来自医生的道德风险,从而为新农合政策的选择提供比较科学的实证依据。因此,本文选取了医生密度与病床密度、医患信息不对称、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新农合制度给付结构、农民个人特征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的变量。

1.医生密度与病床密度医生密度、病床密度测度了医疗市场的竞争程度,一般而言,随着市场竞争度的提高,造成每位医生所面对的病患减少,医生需通过诱导需求来维持其所得[10]。医生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利用信息上的优势来给病患提供不适当的医疗服务且造成医疗市场失灵。

2.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理论假说认为,不同的偿付方式会对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从而改变医生的治疗方式。一般而言,偿付方式主要分为按服务项目付费制和按病种付费制,按病种付费偿付制度相对于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而言能够形成对医务人员的内部激励机制,使得医院从诱导需求的激励转变为降低医疗成本的激励。在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也已经有关于支付方式改革的试点,比如福建已经实行对新农合制度的支付方式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的试点。

3.医患信息不对称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诱导需求的程度。医生对于患者的诱导需求受到患者所掌握的病情以及相关的医疗知识的影响,两者呈现反向变动关系,即患者掌握的信息越多,医生的诱导需求量就越小;患者掌握的信息越少,医生就越能够实施诱导需求。本文参考Kenkel[11]的做法,选取了中国农村常见疾病高血压、尿毒症、心脏病等主要症状及其常规治疗作为农民医疗信息的掌握程度的了解,共计8大项29小项。如果农民答对则给+1分,若答错则0分,然后加权平均法得出综合得分。分值越大说明农民掌握的信息越多,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小,其高科技医疗利用量也越少。

4.新农合给付结构医疗保险补偿水平越高,供给方更有动机和空间去诱导病患使用更多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假说认为,补偿水平越高,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概率就会越高。给付结构包括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三个变量,其中起付线、报销比例均分为乡级、县级以及县外三个等级。但由于起付线与报销比例之间存在着共线性①,故只选择报销比例与封顶线。显然,报销比例越高,农民通过新农合报销得到的金额就越多,越能减轻农民的自付医疗费用,从而,农民对医疗价格的变动反应比较不敏感。因此,病患越容易受到医生的诱导,从而增加高科技医疗利用。同理,住院封顶线越高,则对于高额住院医疗费报销的比例也就更多,即农民获益越多,其越能接受更多的高科技医疗设备检查服务。

5.交通距离是指患者家到就诊医院的距离,衡量了病患的就医时间成本,反映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6.农民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变量包括家庭年收入、农民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和文化程度等。其中,疾病严重程度由通过询问病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身体三方面的疼痛程度所表示,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极度”五个等级,分别赋值0、1、2、3、4,然后加总(取值范围为0~12)。也就是,分值越大,疾病越严重。

(三)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2012年7~8月对福建省13个样本县、25个乡镇(街道)、50个行政村(居委会)进行的实地调查,重点收集2011年患病农户的数据。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样本农户。共发放问卷400份,剔除“2011年未患病”的农户样本69份后,回收有效患病农户问卷331份,其中,有110个患病农户仅发生了门诊治疗,其余221个则发生了住院医疗消费。由于目前新农合制度仍以“保大病”为主,故本文只分析农户病患住院期间高科技医疗服务的利用行为与影响因素。农户调查问卷包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农户就医行为以及常见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结石)医疗知识三部分内容,其中对农户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家庭人口结构、交通和医疗机构可及性、收入和支出情况。在对农户就医行为的考察中,询问了农户2011年的实际患病及就诊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就医过程中是否发生CT、X光或MRI等高科技检查等情况。同时,还询问了农户对高血压、心脏病及肾结石等常见疾病相关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主要变量描述如表1所示②。

二、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汇报了高科技医疗检查服务利用选择决策方程的回归结果。实证结果表明,伪拟合优度R2为0.1291,似然比统计量为100.7301,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该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最后一列反应了各变量对高科技医疗利用决策的边际效应大小。回归结果表明,“是否已婚”这一变量对患病农户高科技医疗利用选择行为的影响具有正向作用,且在10%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平均而言,已婚人群比未婚人群发生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概率高11.56%。除此以外,年龄较大者、疾病严重者更容易发生高科技医疗利用,这说明,人们对健康风险具有很强的规避意愿。家庭年收入对生病农户选择高科技医疗利用消费的影响为正,这说明家庭收入状况较好的人在生病后更有可能选择高科技医疗服务治疗。回归结果表明,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与封顶线对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决策的影响为正,其中,住院封顶线对高科技医疗利用在1%的统计水平上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这体现,报销水平越高,农户在就医时更倾向于利用高科技医疗设备检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来自病患和医生双方的道德风险:一方面,当新农合住院补偿水平越高时,农户获得的预期收益越高,缓解了农户健康需求的预算约束,从而使其对医疗服务价格变动的敏感性降低,因此提高了使用高科技医疗服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病患本身医疗知识的缺乏,农户在就医时更多地信任医生为他们做出治疗选择,但在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医生有能力诱导病人的医疗需求,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高科技医疗设备检查,从而导致参合农户利用高科技医疗服务的倾向性提高。边际效应结果表明,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平均而言,住院封顶线每提高1万元,生病农户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概率将增加13.9%。本文最关心的是供给者诱导需求因素对参合农户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选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病床密度、医生密度以及新农合支付方式是否变革等变量对高科技医疗检查决策(如CT、MRI或X光等)利用具有较强的统计显著性影响。首先,作为市场竞争度的变量,病床密度和医生密度对生病农户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决策分别在10%与5%的统计水平上具有正的显著性作用。这表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上病床密度和医生密度越高,市场竞争越激烈,生病农户会增加对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可能性。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在患者自由选择医院和医生的环境下,当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医院为了提升医疗质量、吸引医生和病人,从而倾向于多提供可以提高医院品牌的各项设备,而且高科技医疗设备的使用与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密切的关系[12],因此,在医疗卫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医院之间的竞争常以非价格方式为主,其中最突出的形式就是医武竞争(medicalarmsrace),最终导致高科技医疗服务量的扩张。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全国医疗卫生领域“放权让利”的改革造成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薄弱,加上医患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医疗服务供给方为了减少医患纠纷,会进行“防御性治疗”,从而增加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程度增加,致使单一医院或医生面临的病人数量减少,而医生具有医疗服务供给者和病人的人的双重角色,有能力因自身利益而诱导病人增加医疗需求,最终获得或维持其理想收入。而且,我国公立医院的偿付机制和医生的收入分配机制长期扭曲,让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上自我盈利,鼓励医生从药品回扣、医疗检查等方面获取收益,于是,医生有动力诱发病人增加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量。其次,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这一变量对高科技利用的影响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了相较于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按病种付费或总额预算制降低了医生提供高科技医疗利用的可能性,可能的原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通过按病种付费或总额预算制将合作医疗基金的部分风险转移给医疗服务供给者,从而建立起一种风险共担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医疗服务供给方会主动减少过度医疗服务成本以降低成本,从而建立起医疗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最终达到控制费用的目的[13]。这体现了实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此外,医疗信息得分变量对病患就医时高科技医疗利用决策的影响为负,这说明病患掌握的医疗健康知识越多,其就医时利用高科技医疗服务的概率会降低,但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在医疗领域中,医疗服务具有信息不对称、垄断等特殊性,而医生具有医疗服务供给者和病人人的双重角色,可以凭借其在医疗专业信息上的相对优势,影响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即使患者能获取各种健康信息,但是由于治疗效果的不确定,其仍然无法拥有完全的信息,也很难自行评估医疗质量的好坏。也就是说,在医疗服务利用决策上,患者的选择权其实是幻觉的甚至是没有选择权的,从这一角度而言,患者对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决策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边际效应结果也显示,农户医疗信息得分每增加1分,其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率仅降低0.01%。交通距离反映的是农户就医的时间成本和获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回归结果表明,交通距离对生病农户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决策在10%统计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农村交通与交通工具的改善使农户外出就医的便利性增加,从而提高了农户的医疗服务利用概率。

三、结论与建议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县级科技馆 “三农”服务 农业科技 农民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1-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农民。农业的兴衰关系到我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建设问题,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党中央的基本国策。提高农民的政治、科技素质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创建和谐向上农村生活环境的基础。为此,充分发挥县级科技馆在新时期“三农”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建设和谐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1 加大改革力度,使科技馆工作切合本地“三农”服务的实际需要

首先改革机构设置,明确服务方向。我们把科技馆与科技进修学校的服务合二为一,两套人马一套班子,减少行政开支,达到资源共享。这样也为教师提供了发挥才智的空间,在农业实践中提高了师资水平。二是增加经费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校馆合一”为科技馆提供了科研发展条件,加大经费的投入,为农业科技研究提供保障,也为引进高科技人才创造了条件。三是做好与农业局、畜牧局、文化局等的沟通与协作,做好农业科技,乡村文化的调研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拓宽服务口径,加大辐射力度,心系农业,服务农业,振兴农业,切实把为农村服务做到实处。结合本县农村工作实际,组建县内农业科技人员科技扶农的科技队伍,如: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农业技术,水产养殖业技术,畜牧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与市场营销,第三产业的开发与管理等科技服务小组。打造科技馆服务的新局面,全面提升“三农”服务质量。

2 改变服务方式.,做好农业科技服务下乡,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农业是农村工作的主线,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分散,县辖区之内的土地质量差异大,半丘陵、洼地、水田、旱田,导致种植品种多样化。农业科技服务的前提是要做好调研工作,对不同乡镇的种植环境做出科学的评估论证,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要为农业提供墒情,病虫害的预防,田间管理的科学方法,秋季无霜期的预测信息,农作物的市场预测信息,自然灾害的预测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现代农业科技理论与当地地理环境相结合。做到科技服务进入基层,走进农家院,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民情、体贴民意,把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科技难题作为指导、科普培训的依据。如:玉米新品种、水稻新品种、蔬菜新品种的引进,渔业养殖、畜牧业的发展前景预测,技术创新,管理与销售等等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与指导。认真总结各项典型的成功经验,及时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信息,真正发挥科技馆为农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

3 改变服务方式,做好科技服务下乡,做好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城市建设、企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农业的发展需要新型农民,城市的建设需要技术型农民。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依法制的观念维权,以科学的手段发展农业,以科技服务走向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农民在各条战线上的重要作用。

3.1 做好农业生产信息反馈工作,培训要有的放矢

科学的安排时间,把课堂理论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首先建立县,乡、村三维一体的科技培训网络,掌握各乡村的种植品种、产量、经济效益。一个生产周期中出现的问题,如种子选定、春播墒情,幼苗耐旱能力,化肥、农药的质量,植保的问题,收割时间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切合实际的评价,为农民提出科学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农作物种植的选择,选种,育种,科学用肥,科学田间管理,科学秋收,科学储藏,达到保证质量,提高产量。

3.2 邀请专家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做好科普宣传材料的编制、印刷、发放

“杜绝到会一阵风,回去两手空”,达到受益人头脑有思路,手里有资料,实践有依据,咨询有依靠,大胆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如种子识别、保管、培育、植保等各方面的教育,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拓宽农民的科技视野,提升他们的科学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正确获取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思索探讨的发展思路。做到论证充分、计划周密、目标明确、形成适合本地特点的农业发展思路,建立新型的农民队伍。

3.3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的科学技能培训工作

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农田耕作时间,劳动力剩余已经是农村的普遍问题。解决他们外出就业前的技能培训,达到有一技之长,是科技馆“三农”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补充我国建设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科技馆要认真调研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作的需求走向,把握技术工种市场的信息,有的放矢做好各种技工工作的培训。如:家政服务、企业保安、机械加工、电焊、农机维修、农业经济营销等各种技术业务的培训工作。通过专业技能考试合格,使他们以技术工种的身份走入劳务市场。同时要加大与劳动力市场的沟通协调工作,开发各种渠道建立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需链条,积极做好农民就业推荐工作。

4 改变服务方式,以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打造和谐向上的农村生活环境

科技馆要大力扶植农村文化室的建设,为农闲的留守农民及儿童提供良好的文化场所。通过宣传资料,电影下乡、专题报告、文艺演出,开展新形势教育,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下达的政策和措施,了解享受的农补、医保、社保优惠待遇,珍惜今天的大好形势,了解自己在中国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聘请法律专家进行切合实际的法律报告会,争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促进邻里之间、社与社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和谐、法制的关系的建立。大力引导农民开展自编自演,以突出身边模范事迹的宣传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引导他们正确的处理好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公私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格作风,形成和谐的乡村生活氛围。

新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兴农,科技强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科技馆的服务要与时俱进,做好本地相关部门的联手与外省市科技部门的沟通。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在实践中改革,在实践中创新,着力拓宽服务途径,真正做好“三农”服务工作,是新时期科技馆工作的服务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障碍因素 对策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机制、科技供体、服务主体等8个方面,对影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转不良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述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指由服务于农村生产的各行业、部门、组织、集团等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综合系统,依据服务方式不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可分为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科技推广3个体系。涵盖了农村科技从研究开发到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并使其成功地实现在科技供体(科研单位等)和受体(广大农民)之间的传递,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根本利益。然而,当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系统运转不畅,与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相脱离,主要表现在: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分离,各单位之间缺少横向联合,造成农民的技术需求与服务主体的技术供给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率低,农民增收缓慢,科技需求热情不高。

2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障碍

2.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推动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运行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方式或原理。由于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各自自成体系,各具体部门在业务上受上一级机构的指导,行政上往往又隶属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多方参与以及地方行政领导的行政干预,致使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缺乏一个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原本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形不成“拳头”优势,既浪费了资源又降低了整体效率。

2.2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目前科技成果奖励机制与市场条件下对科技需求的矛盾,使得作为服务主体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服务的内驱力不足。不少科研人员仍存在注重理论研究,轻视成果开发;注重基础研究,轻视应用研究的“学院”思想。从确定选题起就只注重著作、论文等阶段性成果,而忽视了产品、产业等最终成果,与农民和企业的生产需求相脱离。造成许多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一方面论文形态、中间形态的成果大量积压推广不开;另一方面却拿不出农民和农村企业迫切需要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造成有效供给不足,使一些农村科技服务工程难以推进。

2.3农村科技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科技服务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科研经费短缺。在1981—1985年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35%,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0.57%,而高收入国家则达到了3.23%。但就中国情况,2003年这一比值仅为0.49%,比20年前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略高。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农业gdp的0.23%,不仅明显低于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2.02的水平,也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0.83%的水平,且远未达到fao公布的1%的世界平均水平。导致许多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无法继续,传统农业技术升级缓慢,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瓶颈”,使农业科技服务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2.4科技服务项目管理方式不规范

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项目管理模式,基本上仍属于程序性的管理,项目控制也集中在立项时的评审阶段,缺少专业性的评估与服务机构的参与,项目评估的定性标准与量化指标也缺乏规范化管理,这使项目建设后期评估及最终评估准确性较差,难以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真实效果。且忽视了资金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由于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联结着需求与供给,供求矛盾凸显,加上缺少各类服务机构的有效参与,使项目选择及实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导致资金与利润回收困难。

2.5农民合作组织综合实力较弱

农民合作组织与区域主导产业紧密相连,是产业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在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向商品化和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合作组织把千万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对形成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薄弱、发展不稳定等问题,技术覆盖面窄且辐射带动能力弱,导致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其次,多数组织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与农户间缺少有效的市场连接机制,劳资双方并没有解决“共享”与“共担”的责任问题,难以成为“双赢”的利益共同体;再次,许多合作组织是乡镇政府用资金控股并兼任社长(会长)的,农民没有股金、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大多组织在经营中重盈利、轻服务,根本不能成为农民利益表达的机构。

2.6低水平农村劳动力存量的限制

农民作为农村科技服务的受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素质越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成果转化的效率越高;反之亦然。2005年中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13.5%,小学文化程度占36.2%,初中文化程度占40.5%,大学只占0.87%,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部门中,使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偏低。由于大量低水平农村劳动力的存在,他们对科学知识和科技培训的接受异常困难,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变得艰难。还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小富即安、守成小变的观念根深蒂固,科技需求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速度和规模。

2.7科技服务人员素质的限制

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队伍整体功能低下。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知识老化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严重,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产业化要求而且“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致使推广服务效能低。甚至在一些地方,由于科技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知识更新速度慢,工作主动性差等原因,出现了动物防疫检验,动植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农事生产指导、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无人指导过问的现象。另外,许多乡镇服务机构,服务方法及手段滞后,缺少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基层中会利用计算机采集科技信息服务于农民的人员缺乏,导致农业信息很难通过网络进乡入户,从而影响着农村科技传播的速度。

2.8服务机构自身缺陷的障碍

市场越发达,科技服务的范围就越广泛,服务职能也越完备,种类形式也越多元化。而作为服务主体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业合作组织等机构其管理理念仍未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组织内部管理激励机制不足,容易出现“软制度”现象,造成底层精英人才流失。服务范围仍局限在农业产业这个小圈子里,较少涉及到能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空间的农村二、三产业中;服务种类形式单一分散,重产中技术,轻产前和产后信息和经营。加之技术、物资、资金、供销等部门分割,仍沿着各自独立的系统与农业生产领域发生联系,互不分享,互不配套,很难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后科技服务与培训对市场化、体系化和网络化的要求。

3清除障碍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为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本文认为目前重点在于:

3.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吸收、转化和先进技术的开发,鼓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社会机构参与,解决农业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服务主体企业化、技术服务商品化、利益关系合同化、服务优质高效化”。

3.2建立科技项目检测评价体系,对项目立申、实施过程及成果转化进行跟踪,对项目评估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其成果的实用率和转化率进行全面检测评价,确保农民从鉴定科技成果中获得实效。

3.3把农村科技培训列入到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整合和优化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以市、县、乡三级培训基地为主渠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中介机构为辅渠道,采用大众传播媒介、课堂讲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多种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陶佩君,崔永福,等.科技部星火富民科技工程战略研究报告分报告——农村科技示范服务体系的研究,2005.12.

[2]杨瑞珍.中外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04.

[3]刘志民,欧阳晓光.多模式复合型:中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科技与经济,2005,(2).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障碍因素 对策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机制、科技供体、服务主体等8个方面,对影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转不良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述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指由服务于农村生产的各行业、部门、组织、集团等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综合系统,依据服务方式不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可分为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科技推广3个体系。涵盖了农村科技从研究开发到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并使其成功地实现在科技供体(科研单位等)和受体(广大农民)之间的传递,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根本利益。然而,当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系统运转不畅,与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相脱离,主要表现在: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分离,各单位之间缺少横向联合,造成农民的技术需求与服务主体的技术供给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率低,农民增收缓慢,科技需求热情不高。

2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障碍

2.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推动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运行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方式或原理。由于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各自自成体系,各具体部门在业务上受上一级机构的指导,行政上往往又隶属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多方参与以及地方行政领导的行政干预,致使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缺乏一个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原本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形不成“拳头”优势,既浪费了资源又降低了整体效率。

2.2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目前科技成果奖励机制与市场条件下对科技需求的矛盾,使得作为服务主体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服务的内驱力不足。不少科研人员仍存在注重理论研究,轻视成果开发;注重基础研究,轻视应用研究的“学院”思想。从确定选题起就只注重著作、论文等阶段性成果,而忽视了产品、产业等最终成果,与农民和企业的生产需求相脱离。造成许多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一方面论文形态、中间形态的成果大量积压推广不开;另一方面却拿不出农民和农村企业迫切需要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造成有效供给不足,使一些农村科技服务工程难以推进。

2.3农村科技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科技服务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科研经费短缺。在1981—1985年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35%,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0.57%,而高收入国家则达到了3.23%。但就中国情况,2003年这一比值仅为0.49%,比20年前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略高。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农业GDP的0.23%,不仅明显低于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2.02的水平,也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0.83%的水平,且远未达到FAO公布的1%的世界平均水平。导致许多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无法继续,传统农业技术升级缓慢,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瓶颈”,使农业科技服务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2.4科技服务项目管理方式不规范

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项目管理模式,基本上仍属于程序性的管理,项目控制也集中在立项时的评审阶段,缺少专业性的评估与服务机构的参与,项目评估的定性标准与量化指标也缺乏规范化管理,这使项目建设后期评估及最终评估准确性较差,难以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真实效果。且忽视了资金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由于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联结着需求与供给,供求矛盾凸显,加上缺少各类服务机构的有效参与,使项目选择及实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导致资金与利润回收困难。

2.5农民合作组织综合实力较弱

农民合作组织与区域主导产业紧密相连,是产业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在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向商品化和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合作组织把千万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对形成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薄弱、发展不稳定等问题,技术覆盖面窄且辐射带动能力弱,导致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其次,多数组织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与农户间缺少有效的市场连接机制,劳资双方并没有解决“共享”与“共担”的责任问题,难以成为“双赢”的利益共同体;再次,许多合作组织是乡镇政府用资金控股并兼任社长(会长)的,农民没有股金、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大多组织在经营中重盈利、轻服务,根本不能成为农民利益表达的机构。

2.6低水平农村劳动力存量的限制

农民作为农村科技服务的受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素质越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成果转化的效率越高;反之亦然。2005年中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13.5%,小学文化程度占36.2%,初中文化程度占40.5%,大学只占0.87%,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部门中,使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偏低。由于大量低水平农村劳动力的存在,他们对科学知识和科技培训的接受异常困难,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变得艰难。还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小富即安、守成小变的观念根深蒂固,科技需求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速度和规模。

2.7科技服务人员素质的限制

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队伍整体功能低下。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知识老化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严重,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产业化要求而且“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致使推广服务效能低。甚至在一些地方,由于科技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知识更新速度慢,工作主动性差等原因,出现了动物防疫检验,动植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农事生产指导、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无人指导过问的现象。另外,许多乡镇服务机构,服务方法及手段滞后,缺少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基层中会利用计算机采集科技信息服务于农民的人员缺乏,导致农业信息很难通过网络进乡入户,从而影响着农村科技传播的速度。

2.8服务机构自身缺陷的障碍

市场越发达,科技服务的范围就越广泛,服务职能也越完备,种类形式也越多元化。而作为服务主体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业合作组织等机构其管理理念仍未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组织内部管理激励机制不足,容易出现“软制度”现象,造成底层精英人才流失。服务范围仍局限在农业产业这个小圈子里,较少涉及到能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空间的农村二、三产业中;服务种类形式单一分散,重产中技术,轻产前和产后信息和经营。加之技术、物资、资金、供销等部门分割,仍沿着各自独立的系统与农业生产领域发生联系,互不分享,互不配套,很难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后科技服务与培训对市场化、体系化和网络化的要求。

3清除障碍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为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本文认为目前重点在于:

3.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吸收、转化和先进技术的开发,鼓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社会机构参与,解决农业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服务主体企业化、技术服务商品化、利益关系合同化、服务优质高效化”。

3.2建立科技项目检测评价体系,对项目立申、实施过程及成果转化进行跟踪,对项目评估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其成果的实用率和转化率进行全面检测评价,确保农民从鉴定科技成果中获得实效。

3.3把农村科技培训列入到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整合和优化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以市、县、乡三级培训基地为主渠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中介机构为辅渠道,采用大众传播媒介、课堂讲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多种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陶佩君,崔永福,等.科技部星火富民科技工程战略研究报告分报告——农村科技示范服务体系的研究,2005.12.

[2]杨瑞珍.中外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04.

[3]刘志民,欧阳晓光.多模式复合型:中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科技与经济,2005,(2).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7篇

高等农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是紧密联系、相互统一的。正是因为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功能决定了它在其中的地位,同时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又为它的功能在其中发挥作用赋予了巨大的空间和良好的机会。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认识好、把握准高等农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

(一)农业人才培养与培训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现代人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本职所在,为农村提供引得来、用的上、留得住的综合性农业人才是时代对高等农业教育的鲜明要求,对农民进行培训与再教育,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是高等农业教育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人才,而现实之下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科学文化素质差、农村“致富能人”少、农业缺乏各式各样现代人才的情况也是不争的事实,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很难及早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由此可见,农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任务。高等农业教育必须紧紧扭住这个核心任务不动摇,跟进时代步伐,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自身雄厚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既有理论又肯实干、既有技术又能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传播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离开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与运用,只会是一句空话。高等农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高等教育与“三农”研究两大领域,产生了自身特殊优势和发展特色,同时又处于我国农业教育系统的顶端,发挥着“领头羊”和“引路人”的突出作用。[1]这就使得高等农业教育成为了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培育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神经中枢和主要力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传播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工作重心。高等农业教育应当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不断创新农业科技,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及时把新型成果向农村推广,用先进农业技术来武装农民大脑,指导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越来越凸显。通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实现高校与社会第一线的对接、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把自身人才、科技优势转化为富民兴校的现实力量的同时,社会现实情况也让学校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当如何培养这些人才,促使高等农业教育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认认真真地“俯下身来”,深入农村第一线,实实在在地“耐下心来”,研究“三农”;积极调整发展步伐,适应时展要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稳步前进。故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和重要内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查找不足和缺陷,利用学校和地方两种资源、双重力量,突破学校发展瓶颈,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与方式

高等农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方式来发挥作用,而且只有系统总结和思考已有的服务策略和方式,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发展方向,不断增加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才能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现服务效果的最大化。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与方式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并应从其中进一步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明确学校定位,加快教学教育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拥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农业人才

建设新农村涉及农业、农村、农民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亟需补充理论水平高、创新意识强、技术知识与动手能力兼备的现代农业人才。高等农业教育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转变陈旧思想观念,下大力气打破传统教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创新和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的目标瞄准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求之上,通过开设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前景所要求的新专业、新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强化社会实践;不断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所急需的各级各类现代农业人才。

(二)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及传播力度,多渠道创建和扩大科技推广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其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先进农业技术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高等农业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通过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有机调整,加快了农业增长方式的科学转变,提高了农村的农业综合生产经营能力;注重培养和培育大量的农村基层工作者,为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做好人才铺垫;通过定期培训、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农机推广人员、农民企业家、农村致富能手的科技素养,结合各级各类农技推广部门,把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普及、运用到农村生产经营的第一线;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相比,我国仅达到30%左右,高等农业教育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充分挖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潜力,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拓展高等农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高等农业教育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多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对农民进行“三农”政策宣传服务,通过宣传和讲解党和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激发他们创造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创造性;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调查,寻找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关注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发挥人才优势,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调查报告,为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献言献计;大力推动“三下乡”活动,“百县千乡文化宣传”活动,把先进文化、管理理念和科技知识带到农村,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扩大建设高校在农村的科研基地范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经营难题。

三、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探索

(一)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对农民的理性认识

知农爱农、学农为农是大学生顺利成长为新农村建设所需现代农业人才的重要前提,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农民处于被误解甚至藐视的尴尬局面,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也没有做到对农民深层次、全面的、客观的理性认识,农民被认为从来就是落后愚昧的社会下层群体,看成了跟不上时代、懵懂无知的代名词。因此,作为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合格人才的高等农业教育有必要、有义务,通过增设课程内容,深化课程内涵,使得课程体系定位更加准确,结构更加完善,从而使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符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切实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知农爱农、学农为农的一线高级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河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开设《中国农民》课程,紧紧抓住中国农民的社会历史发展作用、丰富内涵和未来美好发展前景,努力把《中国农民》课程打造成为大学生服务“三农”与自我发展相融合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的重要平台[2],使大学生在全面、系统、科学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农民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基础上,把他们对农民的感性认识和朴素感情,提升到理想认识与坚定信念上,真正做到知农爱农、学农为农,自觉调整步伐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保持一致,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相联接

新农村建设亟需大量人才,尤其是农村教育、农业技术等方面第一线实用性人才。[3]高等农业教育要以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媒介,把鼓励、支持、帮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理念贯穿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进农民,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之中,加强对农村的全面认识,增进与农民的友好感情,了解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明晰自身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要在实践活动中,注意结合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传达和大力宣传国家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营造和浓厚支持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扎根农村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无论在城市就业还是扎根农村都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途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进而转变就业观念,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使他们有意识地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学习与农民打交道的方式方法,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的能力和不怕吃苦不畏困难的实业精神,规划好立足农村、立足基层的发展方向,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对接和双向互赢。

(三)将支持农村扶贫开发和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统一

支持基层扶贫开发和创建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都是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途径,在具体实践中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建和帮扶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有效利用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科技优势,以科技服务为纽带,形成“专家协会骨干会员”的技术传播网络[4],促进农业科技新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利用和普及;通过地方与高校合作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形成“大学+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生产方式,推进地方特色行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提升行业生产经营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与此同时,高等农业教育要以国家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为重要契机,在服务农村扶贫开发中组织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农村、深入合作社为农民特别是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组织指导,使合作社的发展少走弯路、不走弯路,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中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既实现贫困地区的开发式扶贫又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发挥高校高级人才的“高级参谋”作用,为政府的科学决策贡献智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做出科学决策,高等农业教育有义务、有能力对政府决策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继续实践选派科技副县长、副乡长的方式,密切与各级政府的联系,积极把学校高级人才向政府推荐;充分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的科研和技术优势,创建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与食品安全、农村文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村镇建设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调研报告和论文的形式把研究成果提交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促进政府更好地指导和引领地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进行;鼓励和支持学校专家、教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深入农村、研究农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面,加强学校、政府和农民的联系和互动,切实做到把一般理论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带动和培养更多更好的研究农村的高级人才,同时组建为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服务的高级顾问团,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决策参谋和咨询。[5]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

随着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三农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的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让更多的农村人口收入增加,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捷。互联网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成为推进新农村建筑的重要推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16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规模达1.77亿,而目前中国农村人口为6.42亿人,网民用户只占到农村人口的27.57%,虽然开通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行政村比重达到了87.9%,但是考虑到现实情况,其家庭或个人普及率依旧有较大增长空间,尤其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而于此同期,电话普及率在全国范围内却达到了每百人103.1部。可见现行的服务模式由于硬件以及受体本身的技能缘故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挥强大性能的瓶颈。

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与信息化

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发展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指由服务于农村生产的各行业、部门、组织、集团等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综合系统。依据服务方式不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可分为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科技推广3个体系,涵盖了农村科技从研究开发到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并使其成功地实现在科技供体(科研单位等)和受体(广大农民)之间的传递,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而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根本利益。

国内传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试办农业技术推广站、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部分地方创办“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省、地、县、乡五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目前国内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得发展没有固定模式,而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地域和省份根据自身农业发展情况构建出了适合自身情况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①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②发挥优势与创新模式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③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的现代化;④体系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然而,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系统运转不畅,与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相脱离,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2.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及实现模式

农村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面应用和渗透的过程,以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丰富的农村信息资源、发达的农村信息服务业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农村生产信息化、农村经济信息化和农村社会信息化。

当前我国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模式实现:①事业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中介;②自主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介;③现场型科技服务形式中介;④示范型农业科技园中介;⑤项目带动型科技推广中介;⑥兼业( 商业) 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

可以看出,这六种模式都是以实体为基础的中介模式,受到时间或者地点的限制,而信息量来说相对于互联网来说,更是有巨大的不足。

二、农业信息科技服务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趋势

综合经济欠发达区域和省份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在未来整个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会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着眼于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主体。主要通过培育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 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并着力增强各类服务组织的活力和服务能力, 以改善农村科技服务的供给和效率, 完善农村科技服务的竞争格局。

着眼于整合农村科技服务资源。通过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整合和盘活各类科技服务资源, 引导高校、科研机构、推广部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流向农村, 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的科技服务需求。

着眼于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通过引入市场化手段, 将各类农村科技服务主体与农户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重点是激励科技人员走入农村, 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 将知识、技术、信息等传授给农户, 科技人员也可以在实践中找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着眼于完善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结合农村实际条件,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更加便捷地向农户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

2.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镇一体化脚步的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严重滞后,原有的体制框架仍未突破,现行的服务模式由于硬件以及受体本身的技能缘故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挥强大性能的瓶颈。目前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①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率较低,受体(农民群众)计算机操作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无法真正利用起来现有的基于互联网的一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来获取和所需要信息;②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信息相对闭塞等原因,传统农民群众对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这一新兴的农业服务体系的认同不够,有时会有不信任或者不愿意使用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问题;③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客观情况的限制,现有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常常会出现持续性差,服务体系会出现无人使用的情况,最终会导致无法继续施行。

故而市场需要一个中介平台在农民和信息间进行一个“译码”作用。因此尽快建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及农业信息中介平台,为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电话―网络” 模式农业信息科技服务平台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农业产业在其经济产业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打破城乡二元化的进程中,城乡之间无障碍沟通是其实现的充要条件。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覆盖面窄是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沟通不畅的瓶颈,但近乎百分百的电话覆盖率却能够成为突破点,只要能在电话和互联网间构筑一个以电话为受体(农民群众)使用终端的信息中介平台,便能够有效实现“农民―电话―网络”的沟通途径,从而使得城乡之间产品、信息输入输出无障碍,农村信息化服务更加贴近农村现实,信息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真正实现农村信息服务提出一个可行的理论基础,具体的实施过程则需要从使用终端的观念、中介平台的构建以及技术支持方面来实现。

1.以电话为使用终端的受体(农民群众)认可规划

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较封闭的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对新事物一般持观望态度,从认识到认可再到真正参与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农民群众首先认可拓宽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种种优势,再通过现有的依靠农村科技信息资源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做一详细说明,同时在费用上、使用的便利度上对现有模式和该模式做一对比,使广大农民群众认可并积极参与。

2.“农民―电话―网络“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施对策

该理论为‘农民―电话―网络’的模式,即农民通过拨打电话到该中介平台,提供自己的产出、需求信息,该平台在对数据汇总整理后与网络进行对接,在充分利用网络后对进行梳理后以电话的方式对农民群众的信息进行回馈。同时,根据前期调研结果,构建一个人工服务平台,广大群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咨询,所有受体沟通均以电话方式完成。

3.该模式的技术、良性运行等机制的完善

由于该模式目前只是一个理论构架,其实现需要建立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科技人才保障体系以及费用的投入。所以该模式的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投入,市场的导向,资源的有效整合,运营商的技术支持,以及后续的调查完善,从而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长期有效发展的良性循环。

虽然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是近年来一个不乏研究者的课题,但其研究角度多以互联网普及为前提。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环境等因素,农村经济也同样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二元分化”。现有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都是基于网络实施构筑的,本模式突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网络覆盖面窄导致农村信息沟通不畅的瓶颈,使得农业信息科技服务平台的健全使用不再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年度数据[EB/OL]./workspace/index?m=hgnd

[3]王柯敏.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主导模式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7.3

[4]刘广峰,艾延坤,王群才,郑少斐.构建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南科技,2008.15

[5]湖南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指南[R].湖南省科学技术厅,2005.10

[6]郭永田.试论发展农村信息化[J].农业经济问题,2007.1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图书馆;农业院校;农村经济建设

1农业院校图书馆的优势

1.1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存储和汇集教育、科技、文化等学科领域中最重要的最具科学性、权威性的前沿、领先文献信息资源[2]。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加工、整合、存储管理和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并已经形成了以印刷型、电子型、网络型等多种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尤其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电子信息存储量迅速倍增,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数量、质量、专业性和学术性与其他信息情报机构相比具有专业资源的优势。农业院校图书馆馆藏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广泛收藏各种载体类型的涉农文献和信息资源,并建有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同时配备多种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获取服务系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科技文献及信息资源优势。

1.2信息服务优势

21世纪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农业院校承载着服务社会发展时代使命,必须服务于乡村振兴这个国家发展战略,强化“以服务促进发展”以发展升级服务”的新理念,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为己任,提高农业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1.3建立特色农业专题数据库

由于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连续积累性、加上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全国各地的农业院校均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对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起着特殊重要作用。在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农业院校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也相应形成自身以“科教兴农”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建设为导向的馆藏特色,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的馆藏体系,并保证本校特色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用性[3]。农业院校图书馆应以其丰富的农业类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为主要基础,以网络免费可获得农业相关类信息资源为辅,收藏范围包括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其收集重点是农业及其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书目、期刊目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优秀硕博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农业科研机构及其科研成果、农业领域知名专家数据库;农产品新品种、优异种、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库;农业统计数据及年鉴数据库。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其中的农业信息资源科学性和实用性不高,有特色、有指导性、前瞻性、预测性、时令性的农业信息资源更少。农民最需要的是针对农业生产的农事指导、实用技术信息,以及各种农用物资、农产品的市场行情与供求信息资源。因此,建设特色专题数据库,是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必要需求。为农产品的生产和科研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为农业科技及贸易人员的课题查新、科研立项、农资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力争为用户获取农业文献信息的可靠来源。特色专题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为用户提供专题学科或某一主题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农业科技人员方便、快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4]。同时,特色专题数据库全面、综合地反映世界各地区农业生产、研究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即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业方面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信息时代,信息用户要及时、高效地获取契合自己使用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就必须要以信息海量、分类科学、获取方式快捷的特色专题数据库为信息来源。

1.4搭建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跨库检索

通过创新机制和体制,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市场竞争的互联、互助、互动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参与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的前提是信息资源建设,因此,需要对目前农业应用软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包括建立各种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诊断系统等。系统地构建完整的、全新的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传播体系,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和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推进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要任务和关键点[5]。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普及与完善,构建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推广农业信息网络是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的必经之路。作为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农业院校图书馆起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农业院校图书馆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上,以农业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为各级各地乡政府、农业局、农科所、种子公司、畜牧兽医站等农业管理及生产部门提供及时的、准确的、科学的、具直接经济效益的科技信息,服务于农业管理和生产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促进农业生产、农业管理、技术研究与推广,真正发挥农业院校图书馆信息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发展。

2农业院校图书馆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

2.1利用网络实现远程快速服务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多媒体可对各种科技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检索和传播,为超越地域和时空限制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也使信息用户快捷、直观地获取和应用信息资源。传统的信息参考咨询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用户对信息质量与数量的需求,农业院校图书馆需以丰富的馆藏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借助于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方法,实现远程快速信息检索与获取服务,最详细、最全面地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充分揭示出来,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优势。远程信息服务内容主要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化的数字参考服务。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实现网上共享,用数据库管理技术保存和记录信息资源,具有文字、图像、声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更新及时等显著特点。一是可以为信息用户提供网上书目检索、浏览、传递、学科信息资源导航等信息服务;二是辅助信息服务,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培训、信息检索和获取方法指导,使信息用户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实现高效获取信息资源。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其技术直接来自农业管理部门和科技人员,他们在农业管理、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中,迫切需要时效性最高的农业类信息资源来充实、重构自己知识体系。农业院校图书馆利用网络,远程、快速、着力开展农业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对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6]。实时在线的网络远程信息服务可以使农业科技人员即时点击、互动咨询,与信息服务人员进行交互式信息交流,在非工作时间用户可以进行在线留言咨询。将信息服务搬到网络空间,为用户提供从被动到主动,从同时同地到异时异地,从零散的“点”到集成的“面”信息服务。其中包括电子邮件、BBS、Web表格、FAQ等异步方式开展网上咨询服务,传递用户提问,回复咨询结果,不受任何时空限制,有一定不确定性和延时性。也可以应用网络聊天室、网络白板、各种聊天视频软件、网络视频会议、网络寻呼中心等同步方式开展实时对话,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信息服务。为信息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实现了信息提供者与信息用户的双向式信息流通与传播,有效满足农业科技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通过农业院校图书馆所开展的主动式信息咨询服务,可以进一步挖掘农业信息用户更深层次的潜在信息需求,不但实现了对农业信息用户的信息服务,同时也补充了农业特色专题数据库的资源。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服务机构还可以通过访谈、QQ、微信、电话咨询服务等方式,为所有信息用户提供全面、多渠道的信息服务。在信息用户对信息、知识获取、组织与利用的基础之上,图书馆拓展信息渠道、开放信息资源,实现主动式信息服务,不断为信息用户提供网络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信息服务。针对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尤其是优势专业或研究热点,农业院校图书馆进行及时、快速地传递农业科技文献信息中蕴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开展定向、定题的目标检索服务。同时对重大及重要农业科研项目开展课题跟踪服务,在选题、论证、立项、研究、鉴定科研成果、推广示范及生产到信息反馈的科研全程及生产实践中,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需要提供紧贴近农业科研课题研究实际,与课题需求高度吻合、紧扣课题内容、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在进行课题跟踪服务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搜集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使用图书馆所提供信息服务后的信息反馈,积累实际经验,确保及时跟踪、搜集科研课题亟需情报信息,避免信息服务工作中出现盲目性、随意性、不实用性、以及不确定性,并制定出跟踪服务详细、具体措施,注重为科研究课题服务时效性、实用性、超前性、计划性和连续性。针对课题研究的每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文信息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保持自始至终、连续不断地为重大科研课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且持续深化课题研究的情报信息需求,保证课题研究有实质性突破。使农业院校图书馆改写了由被动、单一、低效服务,向主动、多样、高效的深层次服务转化。

2.2开展决策支持服务

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及乡政府领导决策是农村经济建设快速、高效发展的关键。各级决策者只有以数量丰富、科学准确的高质量信息资源为基础,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搜集到的海量农业类及其相关文献信息资源中,农业院校图书馆需要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其所能依据的可靠信息,同时要求信息参考资询馆员清楚、全面地了解国家战略决策、农村经济建设重点方向,以专业的信息素养为基础,获取有关信息、深入挖掘信息、长期、持续地跟踪和积累、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研究与分析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对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一是决策信息参考服务,其中专题咨询信息、网上参考咨询平台、国内外引文检索、科技查新检索是其主要服务内容。对决策信息参考服务有实际需求的学校领导、政府工作人员、“两会”委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课题调研、提案编写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提供数据库资源检索和查询,涵盖包括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等专业文献。其中数据量较大,涵盖专业内容最广的为中国知网、以医学为主万方数据库、涉及专业较多的维普数据库、读秀知识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二是决策信息推送服务,针对信息用户描述的决策信息需求,动态的,推送软件就会动态地跟踪用户使用倾向,通过数据库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符合用户需求的决策信息,源源不断地实时将集成整合过的决策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为用户提供多来源信息的“一站式”服务。用户无需访问众多网站,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推送软件会主动提醒用户接收新信息,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匹配度、准确率、效率。三是决策专题收集服务,收集到正确、精炼和及时的决策专题信息,是决策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保证和执行的关键,也是决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决策专题收集服务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决策支持服务首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除去不实部分和无效部分,经过汇集、整理、统计、分类、摘要,并可转换成文字、图表,编写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决策专题信息,并按轻重缓急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建立决策专题信息模型,用以模拟和预测决策的可能结果,作为决策的依据。农业院校图书馆要把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作为基础,以相关农业领域专家网络为辅助,以科学分析方法和网络平台为技术支撑,构建长期积累、分析深入、保障可靠、反应迅速的信息服务系统,加工整合、挖掘深度、相关的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必要的信息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

2.3提升馆员素质

图书馆工作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开展决策支持服务既符合图书馆工作性质,也体现出图书馆员自身价值,同时也使图书馆员履行时代赋予其的使命和责任,鞭策馆员勤动脑、多思考,更新知识架构,拓展知识面,提升智力层次,提高馆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7],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科学合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兼具、并且科研能力优秀的图书馆专业团队,这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体现自身价值,求得生存与发展。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 德育 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205-02

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新的领导集体提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进取精神在不断增强,对学生产生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消极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观念,败坏了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校园,表现为诚信滑坡、价值取向混乱,以及缺乏献身基层的职业理想,缺乏振兴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积极服务“三农”,努力探索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农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正确认识基础上新的理论突破。新农村建设具有普遍性、群众性、科学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点。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积极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线,紧密结合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却的历史责任,有着其他部门所没有的人才、技术和文化优势,对学校发展和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德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去做思想,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享有和遵守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依托一定的载体来反映高校师生员工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维系高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紧密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把德育大课堂扩展到新农村建设领域。根据德育工作需要,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辟一些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广大师生深入新农村、了解新农村,从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国情,进一步在新农村的建设和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接受教育,从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在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模式,为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二、立足农村,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素质

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地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看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通过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还可以从中引证、理解、消化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迫切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对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感,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近年来一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经常性、创新性”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学校首先结合素质教育,结合专业教学,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和服务能力,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到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渗透德育目标,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坚持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做法:一是农科类学生分组到学院附近农村生产单位或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逢“双休日”骑自行车到那里开展生产技术实地交流;二是成立大学生科协组织,并设立了“大学生科协基金”资助优秀大学生开展课外(农村)小型科学研究;三是每年暑期由教师带队,高年级学生参加,大规模地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四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勤工助学形式参加学院科技企业的生产劳动和产品推销活动;五是举办“挑战杯”科技发明大赛和学生创新成果展示。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与学校良好学风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关系,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更大程度地摆脱了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发展个性、开阔视野、认识社会、树立劳动观点等都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师德建设,鼓励教师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推广活动中

师德建设的核心是育人,也就是要求教师要用优良的师德师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学生树立成才榜样。投身新农村建设,做到知行统一,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之一。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和教育教学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的师德建设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在育人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推动师德建设。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反映出的矛盾和问题,提炼出了五个方面的师德要求:一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二是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确保教师精力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基础上,保证对科研精力的投入;三是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主动利用服务新农村的要求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四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甘为人梯,从思想上关心爱护学生,热情参与和支持学生从事服务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五是言传身教,潜心学术,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在服务新农村等项工作中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五个方面的要求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核心,围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将师德规范的要求具体化,使师德建设和社会实践育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师德建设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升华。

(三)结合榜样教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

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加强榜样教育,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榜样教育,可以从榜样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催人奋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人生价值、知识价值、时间价值”大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时代楷模的同时,学校十分注重学习身边的典型,邀请学校毕业生、服务农村的典型――全国优秀教师柴全喜、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同义等来母校做报告,与学生座谈,在全院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民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推动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爱心社”“新风干事会”等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并在校园内外积极开展助残扶贫、义务服务等活动。近年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为贫困生捐款、为灾区捐款共计40万8千余元,并资助13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校生共、科普文章6000余篇,每年为果农修剪果树3万多棵,解答技术问题500余条,为社会提供技术指导并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达百余项,获经济效益600余万元,学生自己的科研收入累计达55万余元。

三、完善机制,巩固寓德育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成果

完善的运行机制是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在寓德育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有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

(一)打造品牌,不断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力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制定完善德育建设的目标和规章制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全校师生以项目、技术、文化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德育档案,每年进行定期测评,在评职、评优、入党、晋级中出台相应激励措施。三是建立保障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制定相关制度,为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和制度保障。四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高校要主动开展各种横向联系,根据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教育、合作技术开发,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学校+政府+地方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政府搭台,积极主动地当好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桥梁和纽带

一是向所辖范围积极宣传高校,及时将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的实际的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二是要经常举办各种科技成果交易会,展出和宣传高校科技成果,促成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确立高校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应遵循的原则是:教学工作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研项目服务于经济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德育工作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学校的中心工作的原则;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2]吴晓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3]朱小蔓.教育热点话题[J].中国青年报,2004(5).

[4]崔景贵.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J].教育研究,2004(7).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 乡风文明 人才培养 服务模式 配套制度

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农村面貌变化很大。但在新农村建设五方面要求中,乡风文明仍是一个短板,表现为农村人才流失,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缓慢等。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乡风文明发展,农业院校凭借专业性强、农业技术人才集中、与三农联系密切等优势,在服务乡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进行探讨,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从而实现乡风文明建设与农业院校的双赢发展。

一、强化学校特色,提高服务意识

特色是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志,也关系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对农业院校来说,“农”是其突出特点和本质属性,为三农服务是其基本使命。但是,“现代的教育体系人们只注意到了实用的一面,作为精英的大学毕业生几乎仅适合于在现代高度分工的部门就业”[1];此外,虽然农业院校学生来自农村的居多,但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期望留在城市,形成了农村科技文化人才欠缺和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对农村和农业院校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农业院校要在观念和政策导向上重视与农村、农民的对接,提升服务意识。首先,农业院校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明确学校定位,结合区域特色培养面向农村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科技文化人才。其次,农业院校应加强就业教育,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学校、学生提供的机遇,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学校营造服务三农、献身农村的良好文化氛围。最后,应充分认识到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现有实践模式如“教授创业”、科技下乡等活动中,主要强调对农村的科技指导、经济推动等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而对乡风文明重视不够,所以应将服务乡风建设作为一个突破的重点,这将使服务内容更为丰富和多层次化,也将为农业院校学生在基层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渠道。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农业院校服务农村乡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农业院校应建立以农为主,融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等的综合性、多科性农业院校,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上要相应调整,分层次进行面向农村的人才培养和开发。首先,拓展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同时,应加强学生文化素质课的教学,如政治理论课、法律课、基本卫生健康课、应用写作课等,改变学生认为专业课重要、其他课程可少上或不上的观念,才能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进而在农村乡风建设中发挥全面的带动作用。其次,搭建实践平台,将教学实习和实践与三农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向农村进行实地观察,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运用中发现、提出问题,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学校秉承“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的办学原则,开创了“太行山道路”,近年来先后建立校级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50多个,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连续十余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最后,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育创新能力,进行创业尝试。河北农大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学校还对学生创业进行激励和扶持。这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为毕业生服务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乡风建设成效

在提升服务意识、加强人才培养之外,农业院校应通过多种方式、采取有效途径创新服务模式,以切实提升乡风建设的成效。

(一)人才帮扶服务

乡风建设本质上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因素也是制约乡风建设的主要方面,如:部分领导干部对乡风建设认识和重视不足;农村“精英”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欠缺;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缓慢,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不强;等等。所以,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人才帮扶,主要包括:首先,完善大学生服务农村的渠道。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文化人才仍然比较缺乏,在对农业院校毕业生进行科学引导,鼓励其到基层就业的同时,应完善毕业生服务农村的渠道,如“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服务村居计划”等项目,应“制定相关政策,优先选调具有农林教育背景的毕业生,健全到基层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制度”[2]。通过服务农村的农科毕业生的带动和影响,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祛除落后的思想意识和习惯,促进文明乡风的建设。其次,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农业院校应凭借自身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民主法制、道德观念、卫生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进而提升乡风文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都是很好的方式。河北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自2003年招生以来已培养3700余人,他们在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方式,提升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对于推动学习型农村的建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农村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农民需要的信息内容广、种类多,“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主要是农民自己寻找各种途径,尚不能很好地辨别信息真伪,也没有明确的信息服务机构和组织可以咨询”[3],农业院校具有科研、人才、图书馆农业书籍和相关文献资料等信息资源,还有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些都为农业院校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了基础。农业院校要充分调动专家教授的积极性,并发挥农村籍学生在农村与学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通过电视节目、电话、多媒体、网络等各种媒介,宣传和推广农业信息、农业知识,选举法、婚姻法等重点法律法规及农业生产和农村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和环境健康等方面实用信息和特色内容,努力形成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乡风建设农民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体系,以此来克服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乡风。

(三)下乡进村开展乡风教育

作为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最直接的形式,下乡进村能够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服务。首先,农业院校应发挥自身农科特色,选择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适时适当地深入农村,通过讲座和印发简明读本等形式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问题对农民进行指导,引导农民致富,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文明风气。其次,农业院校可整合自身的人才资源,将各院系的优秀教师组合成“讲师团”,可设立农业资讯、政策理论、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社区管理等分团,根据农民实际需要确定课题,为农民提供菜单式服务,由农民按需点题。还可组织文艺骨干深入基层指导、培训,培养发动群众中的骨干把党的基本理论、乡规民约、计生政策等内容编成易听易懂的顺口溜、快板书等,利用节假日,进村入户巡回演出。有步骤、经常化、系统化地开展“现代农民乡风教育”的宣传,一方面做到了因农所需,能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也能在实践中了解“三农”的实际,为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发现新的课题,促使教学科研内容拓展深化、与时俱进,实现乡风建设与农业院校的共同发展。

四、完善配套制度,创造良好内外环境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农村文化、风俗、法制等多方面的内容,要取得成效必须常抓不懈,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要能长期有效地开展,也需要相关的配套机制和良好的内外环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农业院校毕业生服务农村的机制。产学研结合能够将农业院校、政府、基层乡镇、涉农企业等联系在一起,使学校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增加学生与市场、社会接触的机会,实现多方共赢的社会效益。其次,建立农业院校专家信息咨询和下乡进村的长效机制。学校要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从政策和待遇等方面引导和激励专家学者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无论是面对面服务还是通过不同媒介的咨询反馈,都应保证切实有效、长期系统地开展。“中国农业大学曾出台政策,设立推广普及机构和推广教授岗位,提出推广教授的职称评定应以推广成绩作为主要依据。”[4]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农业院校应该加以借鉴。最后,创造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的良好“大环境”。无论是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还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所以农业院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有效沟通,促进自身的发展。2003年黑龙江省10所农业院校联合发起了“村村大学生计划”, 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计划实施6年来,已为本省培养了1万多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村村大学生”。 现在这个计划已经成为培养新型农民有效途径,也成为黑龙江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一个品牌。[5]

总之,在服务乡风建设方面,农业院校应突出特色、依托资源、注重实效,传承先进文化,缩小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差距,承担起农业院校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同时,农业院校也会获得新的发展,真正走上强校之路。

参考文献:

[1]郑炀和.论乡村精英与乡风文明建设一一从权威与秩序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

[2]翟玉建等.增强农林高校服务“三农”能力的对策探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

[3] 赵洪亮等. 基于农业院校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构想[J].湖北农业科学,2012(16).

[4]余康 郭萍.农林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0(12).

[5]翟继军.浅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SWOT分析;战略组合;模式创新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科技服务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内涵的不断延伸和外延的拓展,农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农业产业方式的不断更新,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加强其体系建设的模式创新。本文运用SWOT理论分别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其备选战略组合进行分析与选择,进而就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机构或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构成的系统,它包括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组织)、受体(农民或农户)、中介以及服务的方式、方法。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是指在涉农的相关领域,在政府、农户、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之间发挥联结、沟通、协调作用,面向“三农”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或社会化服务实体。[1]

SWOT分析是西方国家广为应用的一种战略选择方法,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是指企业在选择发展战略时,应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从而对被选战略方案进行系统的评价。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开发、企业管理、金融投资、市场营销等领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也可以借用这种分析方法。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英文单词,其中“S”代表Strengths,指自身的优势;“W”代表Weakness,指自身的缺陷;“O”代表Opportunities,指面临的外部机遇;“T”代表Threats,指面临的挑战或威胁。[2]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现从SWOT理论的四个维度,就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展开分析。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初步形成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整体框架初步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到目前各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由政府直接领导到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使得农村科技服务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

(2)农业科技成果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源泉

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撑及有关部门、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3],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的动植物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系统的有效性,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拥有一支热爱农村科技服务的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有近82万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各地共举办各类科技讲座近70万次;举办各类科技(科普)展53.8万次;开展各类科技咨询服务活动239.6万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4.2亿份,参与科技咨询活动的科技人员近千万人次。[4]如此壮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的坚实力量。

(4)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要使科学技术真正应用于田间地头,就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这个平台将深奥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转换成9亿农民能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接受并运用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2.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W分析

(1)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影响农村科技推广进展

我国绝大多数文盲和半文盲集中在农村。虽然农村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村“精英”大量流失,农村“空巢”化趋势明显。农村辍学率居高不下,形成新一代文盲,文化素质整体低下。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计算,全国16岁至59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是7.3%,而农民同龄人中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高达12.5%。目前,农民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不到30%,高中以上更少,小学文化水平40%以上。[5]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低素质人口群主要集中在农村,传统耕作观念和种植习惯根深蒂固,市场化观念淡薄,大部分农民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吸收转化能力差,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

(2)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目前政府农技机构一般是在县和乡镇设几个站所,在村设农技员,农业新技术大部分通过该体制逐级推广。这种整齐划一的机构设置,在如今农村种养结构趋向复杂化,技术、品种更新周期缩短,生产规模大小悬殊的情况下,已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农技服务经费不足制约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力度和质量

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 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每个推广人员平均占有经费大约只有1400元~2000元。[6]推广经费的捉襟见肘使许多推广机构尤其是县、乡两级连人员工资都不能保障。资金的不足制约了推广的力度,也影响了推广的质量。

(4)服务方式滞后已无力应对服务需求的动态化

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调研报告报道,全国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与所从事的推广活动相关的专业学历的不到55%,接近一半的推广人员没有受过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正式教育。[7]且基层农技队伍大多已多年未得到补充和更新,知识结构老化,掌握的技术十分有限而形成农技服务方式滞后,无力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

3.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

(1)经济全球化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随着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和乡镇企业改制转制工作的完成,外资对中国农业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外资的介入将有助提升农业的层次。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农业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同国外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积极争取对方的经济资助。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从而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带来良好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来说,无疑是一次十分良好的机会。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度原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尽快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料,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高科技和管理经验,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长补短、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

(3)信息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

信息化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的充分和畅通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已确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市场化农业最基本的手段,充分掌握信息资源并有效加以利用,能够引导农民生产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能够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施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调控;能够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通过国内与国外的互联互通,推动农业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化配置中得到提升。

(4)国家政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部于2003年8月11日下发通知决定依托国家星火计划,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2005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第十二条单独列出,明确提出“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强调“对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各级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要求“有关部门要抓紧提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8]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订中,把与“三农”问题相关的科技工作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有这些都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T分析

(1)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经济与科技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我国也面临农业技术人才流失的挑战。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究和开发机构,利用优厚待遇吸引和使用中国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导致了本土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长期以来所积累下来的大量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这给跨国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就有可能轻而易举地将这些农业科研成果占为已有,甚至抢先获得技术专利。这将导致我国大量农业原创技术的流失,从而对我专利权的拥有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农技推广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并逐步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具体承诺没有直接涉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内容,但与农业相关的承诺(如扩大市场准入、取消出口补贴、执行规范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开放服务贸易等)均会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SWOT分析这一战略选择方法,将外部机会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了匹配,形成可行的备选战略。SWOT的备选战略组合有四种:优势——机会(SO)战略 ,弱点——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弱点——威胁(WT)战略。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挥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考察其中任何一种战略都是将现有优势发挥到极至,将所有弱势减少到最低,充分利用外部有利环境,规避不利条件,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对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自身的优劣及所处环境带来的机遇与威胁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发挥体系自身优势,规避外部威胁,减少自身不足。

1.优化战略组合,扬长避短,作出合理选择

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的优势是受众人数多,对科技的潜在需求大,这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主体组织多样化,并形成多种科技推广服务的新模式,这为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基础;传播媒介增多,为科技传播的渠道畅通提供了客观条件。况且正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初创时期,出台的一些相关的政策也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这些优势条件都是潜在的,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此而造成了诸如农民对科技的现实需求少、主客体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媒介多但利用少等缺点。也正因为这样,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给予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机遇和提供的潜在外资、丰富经验、技术和信息资源没有被我国好好利用,反而成为冲击国内市场和阻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利条件。显然,一切优化要从练好“内功”开始,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挥和加强自身优势,回避和改变自身弱势的战略才是目前需要的选择。目前外部环境的威胁还没有达到需要防御的阶段,所以弱点——威胁(WT)战略这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还不是最佳选择。而优势——机会(SO)战略、弱点——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三者之间优化组合的战略,将会是适合现实的选择。

2.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发挥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可知,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农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富裕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源泉;拥有一支规模壮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构成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坚实力量。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内部优势。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表明,经济全球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巨大动力,外资对中国农业的投资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的层次,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信息化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就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所有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难得的、良好的外部机遇。

3.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弱点——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其改变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W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现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弱点、不足和缺陷。

结合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一些外部机会正好可以弥补其内部弱点。例如,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外资对中国农业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同时,政府也设立专门机构或鼓励各行业部门加强同国外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积极争取对方的经济资助,以克服其内部资金不足的弱点。加入世贸后,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度原则,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尽快地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料,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高科技和管理经验,这正好可以弥补其内部农技服务方式滞后的缺陷。信息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只要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用充分的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用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就可以规避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的内在不足,以满足农村科技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国家的系列重农政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制度和经费上的保障,加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加入世贸等外部机会,可以为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强化市场观念、提高对现代科技的吸收转化能力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弥补其“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的内部不足。

4.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机会(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是指利用自身的内部优势,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T分析,使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外部环境的威胁还没有达到需要防御的阶段,但的确存在潜在的危机和负面影响。结合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的一些内部优势,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以规避或减轻这些外部潜在威胁造成的负面影响。譬如,我国现有近83万热爱农村科技服务的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如此庞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已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坚实力量,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内部优势完全可以减轻“农业科技人才面临流失”的外部威胁。我国农业科技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科技成果丰硕,一批动植物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重大农业新技术、新物资以及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与产业化开发,伸延了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自身的内部优势可以有效地规避或减轻“国外农资大量涌入”、“农产品进口激增、出口困难”,而影响“农民增收及农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的潜在威胁。我国现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使得农村科技服务可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这些自身优势可以促使我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大量原创性农业科研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并在利用中得到有效保护;加之相关立法和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就可以很好地规避或减轻“导致我国大量农业原创技术流失”的潜在威胁。

三、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选择思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SO、WO、ST战略组合中最适合的一个、两个或多个混合战略组合。因此,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必须围绕这种战略组合选择进行建构,整合现有的各种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新型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

1.创新农村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优势,发挥各地政府、龙头企业、农业高科技企业、示范园区和专业示范户以及各类科教单位、各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的作用。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承担任务明确、经费落实的公益性科教服务工作,提供社会共享的持续动态的技术示范培训及信息等任务。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和相应的管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经营性作为市场行为也有政府的规范和导向问题,它的动力机制来自于赢利,但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让经营性农技推广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我们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个人向农村科技推广事业提供资助,对提供资助者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赞助和支持农村科技推广事业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还可采用发行福利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鼓励引导社会化多元化农技推广方式

在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推广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和引导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创新机制,特别是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和特色商品基地集中地区,更应注重培植经营性的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支持发展以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方式,鼓励采用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等形式,努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和扶持以农村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方式。农业技术协会是农民在参与市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经营组织,它适应众多农户的技术要求。积极鼓励和支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和经营的公司、企业、社团组织或机构,参与农村科技推广与普及,从而逐步在我国农村地区建立起新型的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引导产学研相结合,完善农村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政府应出台农业院校服务于“三农”的一系列导向性措施,继续推进各类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为依托,创办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参与农村科技服务;改革现行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相互分离的体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创新农业教育投资体制,扩大农业教育的规模,集中社会资源,构筑多元化的农业教育体系,完善农民培训体系。[9]多层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点。重视和加强基层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基层科技人员提供进修、培训、外出考察的学习机会,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技术需要。

4.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科技服务搭建良好运作平台

按照形势发展的要求,应充分发挥现代通讯网络的作用。建设统一、有效、向全社会开放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传播系统。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电视广播频道、互联网站、专业服务热线电话,因时因地因需常年提供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建立农业资源、生态、灾害等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研发针对性强的农业专家系统,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库;积极拓宽信息渠道,为农业管理部门、农产品生产经营部门和农民提供农业政策、价格、供求、防虫等信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使农业信息系统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及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

5.建立农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到人

推广农业科技、农村政策和农业信息入户工作,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真正解决农村技术政策和信息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这种制度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面向基层、面向农户传播技术,指导生产,解决疑难问题,架起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建立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渠道,形成农村政策全面落实和农业信息快速传递的长效机制。[10]

6.营造创新环境,从制度上激励农村科技人员创新

增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主线和根本途径。结合农村实际,我们必须建立包括精神理念、制度规范和物质载体等多角度的农业创新文化和环境。以尊重农技人员的人格和劳动成果为基准,完善农业技术职务体系,拓展科技研究人员的发展空间,提高技术人员薪资待遇,建立具有社会竞争力的行业科技人才薪酬体系。要以人为本,为技术人员的研究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制度上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必须认真落实鼓励科技人员的政策措施,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科技人员给予重用。

7.倡导模仿创新,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

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就要提倡模仿创新。所谓模仿创新,是通过投入一定研究开发力量,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深入改进、完善,强调有所创新,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11]引入他人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不仅达到被模仿者的技术水平,而且通过创新,超过原来的技术水平。模仿创新优势在于可节约大量研发时间、人力费用。我们要充分借鉴他国成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与做法,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

8.以农民为中心,实行“从下到上”的科技推广模式

我国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是从上到下的“贯彻”式推广,这种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提高大面积农作物产量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推广方式往往忽视了农民的实际需求,甚至脱离实际,难以被农民接受。这不仅难以实现推广的目标,还损害了政府在农民中的威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最终价值体现在农民素质提高、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推广课题的设定不能脱离农民的实际状态和农民自身的愿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重视掌握农民心态和愿望,按照农民意愿开展推广活动,即“从下到上”的工作方式。在推广的“Plan-Do-see-Check”(“计划-实施-评价-反馈”)循环过程中,首先根据农民需求,设定推广课题,制定推广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然后进行评价,再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推广计划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推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以得到及时研究解决。形成以服务对象——农民为中心的推广、科研紧密协作的推广体系。避免科研、推广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和科技成果的应用率。

五、结语

在农业这个大系统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调整农业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合理使用农业资源,整合相关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力量。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内容复杂化、服务对象分散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如何协调众多农村科技服务主体、采用不同策略扶持不同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建立一个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当前农村科技事业面临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一方面利用外部机遇,发挥体系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要避开和减少内部弱点及外部威胁,最终实现模式创新。从而为解决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农村建设;智力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工程,系统庞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一紧迫任务,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重点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一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主阵地责无旁贷。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高等学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这三大职能都是十分需要的。所以,高校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主要的智力支持来源和人才支撑。

一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智力支持现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宏伟目标,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但关键靠的是人才方面的智力支持。近几年来,虽然各地区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较好地发挥了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农村人才工作方面,客观地说还相对薄弱。据调查了解,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此外,农村中的文化传播需要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农民的文化教育,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农民的头脑,使农民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才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和农民完全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零点调查的《2005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显示,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在我国农村地区极度匮乏,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普及率仅为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所以,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尤其是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树立经济落后并不可怕,文化的停滞不前才是致命的观念意识。

二、地方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持有效对接措施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关键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大学职能也随之经历着一次历史演变,现代大学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高校应该走在社会的前列,真正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有效对接。怎样才能实现高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校要加大为农村培养应用型人才力度,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走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瓶颈。“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相当于初中毕业和高中一年级入学的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79年,平均为高中二年级文化程度。”而在世界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并不低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这也构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变革传统农业,变革传统农村,变革传统农民的过程。它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也愈益深切地要求高等教育的介入与支持。高等学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优势,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要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相互交叉融合、人才荟萃的优势,突出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加强学科建设,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重要的生力军作用。要努力探索各种有效途径,深入农村一线,广泛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成果转化推广、信息咨询传播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示范基地,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来源,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瓶颈。

(2)高校要继续推进“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成果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的转化力度,树立“多点合围”教育理念,弥合城乡观念差异,培养新型农民。高等学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抢抓机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故此,高校要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高校与农村的“双赢”。一方面高度重视现代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第一线,特别是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造福农民群众。要破除偏见,摈弃鄙视社会服务、鄙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错误观念,在与“三农”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把高水平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直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根据农业部调查,现有科技成果中,有23%来自高等农林院校;部级奖项中,有27%是高等农林院校获得,这充分显示了高等院校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来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农民是主要人口。虽然高校在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支持,而要从根本上发展和解放农村生产力,就要花大力气用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武装农民,这才是治本的办法。要把近10亿的农民武装起来,并非易事,这就要创新教育方法采取适应农民特点,结合农村实际,兼顾农民利益,实施“多点合围”的教育理念。从农村发展和农民接受能力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要使科学技术进课堂、进家庭。让高等教育更多地面向农村,让高等教育惠及更多的农村人,从根本上消解“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差异,弥合“城市人”与“农村人”之间的鸿 沟。

(3)高校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教育、农业、科技的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科技、教育、产业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将给高校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存在广阔的市场。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要根据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农民的新需求调整学生的培养结构、科研主攻方向、实现研发理论和农村生产力的零对接。这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要求和表现。我国薄弱产业是农业,薄弱区域是农村,薄弱群体是农民。充分发挥高校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促进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中的农林教育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农村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怎样才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教育、农业、科技的紧密结合呢?一方面,高校必须要不惜将科技要素切实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因为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和谐发展问题。其本质就是要使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较快较好发展,而要推动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把科技要素贯穿于农村生产中。故此,科技要素植入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要把优化要素配置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引导科技植入农村作为农村科技的重要使命,要致力将现代科技根植于农村一线;加强科技创新,把科技成果引入农村一线;加强机制创新,把科技人员引入农村一线;加强人才培养,把科技知识引入农村一线。科技部将把发挥农林高等学校的作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方面,高校的科研课题要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地方高校应基于区域性、地方性的特点,以基础研究为主导,在强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主动调整科研方向、结构,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解决地方经济和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在科研目标的设定方面,也应突出实用性,要直接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设计、指导,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通过科研活动,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地方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服务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067-02

农村职业教育在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繁荣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既体现了国家对今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也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业高中为例,对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几个要点作一些探讨。

荆门市东宝区子陵职业高中(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职业高中。学校位于荆门市城区北郊,融职、成教一体,具有多种教育综合功能。学校占地300余亩,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学历合格率100%。高、中级教师占80%。学校坚持“按市场需求办学,为振兴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强育素质,学有专长,全面发展,质量兴校”的办学特色,在教学和为“三农”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学校以纯朴宁静的乡村校园造就了一批批“种植、养殖、电子修理、农村实用技术”的致富能人,深受当地群众好评和欢迎。学校曾获得湖北省“农村先进职业高中”等多种荣誉称号。作为一所农村职业高中,他们是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呢?为此,我们结合学校的一些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调整目标,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切入点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服务为宗旨,围绕“四大工程”做好服务工作,即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组织实施服务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组织实施服务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组织实施服务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组织实施服务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做好服务的关键是要找准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切人点,根据“服务宗旨”、“市场驱动”来合理论证、开发新的专业,保留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传统专业,并使之与现代农业科技紧密结合起来,为当地“三农”培养培训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近年来,学校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根据当地需要,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45期,参训人数达12837人,在参训人员中,已有82入招聘为乡镇(含职能部门)干部,679人成了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162人被聘为企业技术员,19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50人任村组干部。农学专业毕业生刘虎获教育部授予的“回乡务农优秀毕业生”称号,陈丹丹的科学论文《确保茶树扦插成活的关键)和郑新的科学论文(适当移植能加速果树优化进程)获得第九届湖北省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三等奖。

正确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为当地解决了农村实用人才不足的问题,而且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实力。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树立“有为有位”的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壮大自己,努力为广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各类实用人才。

二、苦练内功,以培养“双师型”师资为着力点

从人才培养来看,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要求形成与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与职业技能及能力适应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的动手能力,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要通过学历文凭和岗位技能双证书宋体现。因此,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理论教学水平,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即具备“双师型”素质,才能承担得起培养中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任,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工作重点大多放在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以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较少关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知识更新、技术装备更新等问题,造成理论教师知识陈旧,实践操作技能低下。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此,学校把服务新农村建设着力放在培养“双师型”师资上,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一是采取项目制的形式,学校拿出资金为教师找试验项目,加强对项目的管理,通过项目试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采取校企合作制,将学校教师分期分批派到企业或基层农村进行实践学习;三是聘请社会能人到学校担任指导教师,对专业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也为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贴近“三农”,以农民增收为服务点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根据当地“三农”实际,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根据中国科协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农民总数的0.4%,有81%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的“观察、观望”心态。农民中真正能够掌握农作物常规技术的劳动力只占41.3%,掌握1~2门特色种养技术的仅占2.3%,熟悉1~2项农业新技术的不到5%,农业生产水平普遍不高。学校所处的镇辖区内总人口6.2万,其中劳动力40163人。由于农业机械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劳动生产率提高,加上本地庄稼为一年两熟,农闲时间较长,形成了剩余劳动力总人数达15078人。剩余劳动力多,技术能力差,极大影响了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各种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近几年来,学校共转移培训5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学到技术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受到了用工单位的好评。

2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投资4.4亿元的荆门市众和纺织

项目完成了在当地东宝区子陵的选址、土地平整和厂房框架搭建,原材料彩色棉是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在加工过程中无需印染,成品中不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是典型的绿色环保产品,销售市场前景好。和白棉相比,彩棉抗病虫能力强,基本不需农药,每亩增收节支400元以上。为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学校争取到了3亩彩色棉的试种指标,但是本地是粮食产区,农民对棉花的栽培技术不十分熟悉,因此,学校在当地南桥村开展了棉花栽培技术培训,培训棉农100多人,发放技术资料300多份。学校的这次活动得到子陵镇政府的肯定,镇政府决定将以后的棉花栽培技术培训安排在学校。学校所处的镇是养猪大镇,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大户就有100多户,生猪的品质不高,出现的新型流行病不能预防,因此,聘请了长江大学教授开展养猪高级班培训,社会反响很好,效果十分显著。

3 充分发挥星火科技的示范功能,积极引种、试验、推广农产品的优良品种。通过科技示范,带动了当地大棚蔬菜栽培和早玉米栽培;茶叶无性繁殖技术的推广;优良品种如翠扇大豆、无蔓豌豆、886红薯、肉鸽、美国鱼、华梨1号、黑稻、薄壳核桃等项目的推广,为农民增收找到了致富途径。

4 提高农民工职业素质。学校深刻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打破职业教育较为单纯的岗位就业教育倾向,在强调就业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职业素质、创业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所处的镇有大小企业近200家,从业人员达万人。多是职业素质不高的农民工,在从业过程中各种事故、纠纷时有发生,在职农民工培训迫在眉睫,根据这一情况,学校配合当地镇政府开展了多期职工培训,在文化、技术培训的基础上,融入政策、法律法规、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中一,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6,(5)

[2]卢建平,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6,(17)

[3]杨开祖,发展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4]梁修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

农村科技服务论文范文第15篇

(一)农村缺乏建设新农村的人才,对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的迫切需求

1.农业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比率较低,导致建设新农村缺乏技术人才。

同欧美等发达国家高达80%的转化率相比,我国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比率还是比较低的,还不到50%,信息向生产力的转化率有待增强,这就需要图书馆发挥自己的信息传递职能。

2.农业专家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经营培训效率低,导致建设新农村缺乏经营人才。

很多农民即使找到了好的致富项目,也会因为缺乏技术或者不懂经营而没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血本无归。这就需要图书馆体现自己的技术服务职能。

(二)高校图书馆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也是其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

1.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领域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得以拓展。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就需要高校图书馆依托校园网的教育资源,构建服务三农的教育平台,加强硬件建设,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数据库,更充分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2.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素质得以锻炼和提高。

高校图书馆馆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既需要组织文化宣传和科技培训,又需要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检索服务,使得馆员自身的能力素质在这个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提高。

3.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得以强化。

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中,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利用现代化媒体和远程教育的手段,将一些简明易懂的科技信息传播给农民,强化了其在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中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政策基础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内部机构,其面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师生。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求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但高校图书馆只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才能统一认识,连续性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2002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上面的两条法规政策,既明确了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也明确了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政策基础。

(二)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图书馆重要的社会职能是社会教育,就是说,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是每一个合法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来进行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正是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

1.思想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应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就是要立足地方,发挥馆藏与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同时也奠定了高校图书馆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思想基础。

2.馆藏基础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一般都是当地区域性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馆藏有大量的图书、电子图书、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无论种类、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农村文化站、图书馆(室)难望其项背的。高校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资源是其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物质基础。

3.技术基础

高校图书馆具有相对于农村而言非常先进和完备的技术设备。如高校图书馆都拥有网络服务器,可以24小时向读者提供网络文献信息服务,实现各类文献资料的管理的自动化。高校图书馆先进技术设备和完善的技术手段是其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技术基础。

4.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