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

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仍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性视为教学重点,忽视对数学的人文价值方面的挖掘与运用,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形式化,缺乏对数学文化的准确定位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将数学知识作为目标,不能结合数学文化来设定教学目标,只关注课本上的数学知识,特别是一些公式、定理的应用,过于工具性,没有把数学的知识与数学的人文相融合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等人文价值,弱化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长久以来,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没有活力与生机,无法兼顾到个别学生的需要,难以进行师生互动,也不能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受到捆绑,难以发挥其主动性。数学文化得不到全面体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三)教学评价简单化,缺乏对数学文化的考量

教学评价能够根据教学行为形成量化的考评结果,从而给出相应的教学指导意见。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不太重视具体学习过程,不能反映学生的心理过程和变化,更无法体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而现实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方式,不能从数学文化方面入手,不能凸显数学的人文价值。

二、数学文化与高中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数学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第一,是理解能力;第二,是学习能力;第三,是判断能力;第四,是解决问题能力;第五,是创造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一)做好文化取向是奠定数学文化的重要基础

站在文化取向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数学文化完成对学生知识的提升,所以,将数学文化与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是考虑到教学安排,同时还考虑到整体目标计划。对于数学文化教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是数学意识;第二,是数学思想;第三,是数学精神;第四,是数学品质。

(二)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新型的高中教学思想

过去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教学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教学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将数学文化与实际教学内容结合一起,与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历练,不仅掌握知识,还学会团结合作。

(三)以学生的需求为指导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数学教育是以多元的姿态出现的,因此,对于数学文化学习来讲,不仅要培养内涵,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定义学生是不能直观看到的,它是在不断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对于数学文化来讲,它不仅是内容丰富多样,同时学习方法也是渠道甚广,既包括了一些隐性的理论教学,同时也可以将整个学习态度直接展现出来,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讲,更能体现出其潜在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融入进去,通过教师生动,简洁的文字叙述,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同时也可以提升其它知识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成绩,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的认知度和兴趣度。

(四)实现文化教学,提高高中数学的影响力

“数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的内涵丰富多彩,所以应采取更多、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选择,要注意教学的深入浅出,尽可能对有关内容作形象化的处理。强调数学非形式化的一面,弘扬数学的人文精神,除了知识的学习外,更应强调数学的思维方式、理性精神及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所需的素材和资料,以此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五)构建先进的教学评价体制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所谓化学形象化教学,也就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某些事物、某种现象着手,运用形象的语言、手势、动作、表情,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变深奥为浅显简明、生动、直观易懂、易说、易用,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机械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帮助他们较快地理解和接受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化学课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突出优点就在于能化抽象为具体,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作用,使之与具体模型密切联系并相互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明显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二、化学形象化教学的途径

2.1电化教学

形象化教学比只通过文字符号的教学方式要迅速而有效。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可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和原则表现为具体可见的形象,力求变抽象为具体。投影胶片:将一些图形画在透明胶片上,再加上色彩,使图像真实、美观,如在同一坐标系上画出不同类型的幂函数图像;立体几何中的一些截面问题,等等。

例如,高中《化学》中的化学反应机理的内容,概念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应用幻灯投影片的方法把反应机理形象地显示于银幕上,边看图,边讲解不同的反应步骤,用不同颜色符号表示出来,直观形象,增强了感性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如无机物原子结构部分和有机物结构部分,它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起来枯燥•对于这些抽象的构型,我们利用立体模型结合幻灯投影片的教学方法,形象地进行讲授。对于其中的内容,采用插播录像片的方法,以生动的画面,讲清了异构体的特点以及确定构型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起来直观形象、轻松愉快。再如讲到“杂化轨道理论”时,把“杂化轨道”这一抽象的概念,应用复合投影片即由多胶片组合起来的投影片利用动感效应来模拟电子运动,使枯燥无味的理论“化静为动”有层次地讲解,逐次显示讲授的内容,深人浅出地使复杂的问题简明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学习效率之高、收获之大,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2.2感觉相似

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化学定义和概念是无法通过做实验或说不容易做实验直接可以看到的,怎样使这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就要用类比和推理的形象化比喻等方法,使同学觉得感觉上相似。如学习有机反应类型时,把取代反应比作替截肢的人安装假肢,把加成反应比作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削去反应比作在病人身上切掉一个病瘤,把加聚反应比作由很多个车厢连接成一列很长的火车.中学化学中的物质的量、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等问题,就要用这种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显得无味,我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实际绘制图表,富有艺术性地指导学生记忆正确的化学元素、化学用语和化学式等。绘图法对于解释各种化学理论可谓一目了然、事半功倍。通过图解化学平衡理论、原子结构理论,也可使学生较易了解复杂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对于一些用图像表达难以准确的抽象内容,不妨应用示意图的形式,图示法也大有施展之处。

实验和不能做实验的问题,也可通过联系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举例子打比方,就可以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你要讲授的那些“抽象”的化学知识。使人们理解新的知识,总是要用已知的旧知识去对新知识加以说明。利用学生身边的生产生活常识,有时恰好能生动地“模拟”出“形象”的“化学模型”,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理解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2.3实体联想

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知识,把这些知识融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如讲授co的性质时,举出身边的例子:怎样防止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的中毒事故?讲授硫的知识时,提问学生:为什么有硫磺气味的温泉水能治好一些皮肤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实验。实验中的光、色的变化,沉淀或气体的生成,燃烧或爆炸的产生,种种神奇变化吸引了学生,但许多学生往往只注意了“热闹”,忘了看“门道”,或者不懂看“门道”。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学习了观察实验的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整个教学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4模型展示

某些抽象的化学知识,单凭口头讲解未必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其内在实质。如果能运用模型,则能简练清晰地阐明问题。学校现成的化学模型:如曲棍模型、分子模型等,这些教师都能适时使用。有时在教学中有时没有现成的教具和实验器具,这就要求教师要动动脑筋,搞点小发明,自制模型。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1.转化教师角色,优化实验课堂教师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实验课上主要是教师做,学生看,学生只是观察到现成的实验结果,无法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究实验结果,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例如,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的“强光照射氢气、氯气混合体”实验,教师在实验室对氯气以及氢气的作用进行简单讲解、实验演示以及注意事项说明之后,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此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课具有很高的实验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寻化学的奥秘.若有学生存在操作错误,则应予以及时纠正,而不是对学生进行训斥或是令其不做实验.通过此种方法,不仅可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促进化学实验课堂中师生有效的配合实验.

2.开发课堂资源,优化实验课堂资源利用

有效的开发以及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有助于学生化学实验课堂的进行,同时有利于优化化学实验课堂资源的利用.加大化学实验课堂的开发,优化实验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学校要加大对化学实验室的建设,相应的化学仪器与设备应当完整,从而保障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能够有效地进行与学习.例如,在高中化学课堂实验中的“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实验内容,部分学校相关仪器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学校应加强相关实验器材的购置,使得学生可对化学实验进行充分练习,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课堂资源的优化应用,不仅可以使得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同时还能使得学生更具有探索精神.通过以上方法对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予以优化,使得实验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定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3.开展绿色实验,优化实验课堂绿色评价

构建化学实验课堂的绿色化,进一步优化化学实验课堂的绿色评价.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绿色环保的化学理念,营造或者发展绿色的化学实验,进而减少化学实验对学生安全问题的影响以及环境问题污染.此外,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地了解化学实验课堂的绿色化以及绿色化的理念,增强学生绿色实验意识.例如,学校在建设化学实验课堂时,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推动化学实验课堂的绿色化.而从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实际情况而言,应采取有效方法让学生对试剂的浪费有一定认识,如三氯化铁、氯化铜以及高锰酸钾等试剂.要求在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对实验过后的相关液体泄漏情况,有一定的预防措施.从而,确保化学实验课堂的安全性和绿色化.

二、结语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将情境教学法应用过来,可以让学生们在情景中理解教材,将学生的主体性给充分发挥出来,形象化和具体化那些抽象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容易。

1.2可以让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获取:

结合实际情况,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将情景教学法尽可能的运用过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这样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获取,就更加的直观,然后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这些获得的知识,加深记忆。

1.3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

我国有句俗语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大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从知识中获得乐趣,这样学生们方可以主动学习,勤于学习。

2.情景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2.1通过实验,对教学情景进行创设: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借助于相关实验,可以将知识通过真实生动的现象给体现出来,对教学情景进行科学的创设,这样学生就可以参与进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验中,可以将学生们的注意力给集中过来,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激发出来,学生知识结构得到了巩固,学生思维得到了启发,又可以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培养,这样设定的教学目的就可以得到有效实现。

2.2积极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

化学学科和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生活知识体现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在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这样可以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们更好的对新知识进行理解。比如,在对焰色反应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在一些重大节日时,如国庆节,元旦节等,人们为了表示兴奋之情,往往会燃放烟花,烟花盛开时好看吗?学生们回答好看。在烟花燃放的过程中,天空中会出现很多美丽的颜色,这些美丽的颜色,是怎么样形成的?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引入知识,在灼烧或者燃烧很多金属或者化合物的过程中,火焰呈现出来的颜色都比较的特殊,我们将其称之为焰色反应。因为将各种具有焰色反应的金属或化合物加入到了烟花里,就可以呈现出美丽的颜色。那么,金属具有焰色反应,在火焰里会呈现出一样的颜色吗?对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不同具有焰色反应的金属,它们的颜色也是不同的,比如钠呈现出来的是黄色,锂则呈现出来紫红色,我们借助于这些颜色,还可以对这些金属元素进行鉴别。

2.3展示相关的实物,创设教学情景:

在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对实物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观察实物,对物质的颜色、状态和其他的物理性质进行迅速掌握,这样教学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实现。另外,部分学生还没有普及多媒体技术,那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就可以对某一特定几何物体的实体进行演示,让学生联系自己掌握到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对一些新的抽象的知识进行理解。比如,利用正四面体模型来对比甲烷分子球模型,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

2.4借助于谜语,对教学情景进行创设:

谜语将事物的特点给隐含了进来,它概括能力较强,内涵又足够的丰富。采用了较为简短精炼的语言,虽然字数较少,但是借助于这些生动的语言,却可以将事物最为显著的特点给勾勒出来。谜语有着较强的探索性,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给激发出来,让学生开拓思维,通过动脑筋,找出正确的答案。将谜语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比如,在对磷的性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对“嫩皮软质白蜡袍,一生常在水中泡;有朝一日上岸来,不用点火烟自冒”进行思考。学生如果猜到了谜底,自然可以对这种物质或者反应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掌握,也可以结合别人的正确答案,对物质或反应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理解和掌握。

3.结语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高中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化学实验学习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进行对照和融合,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笔者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化学学习理论,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就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二、对高中化学实验基础学习给予重视

就高中阶段多数化学实验而言,在正式实验之前,我们就会相应了解其实验内容、目的、所用器具以及相关实验原理等内容,教师也会对我们的实验流程进行讲解和指导。部分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表现较为兴奋,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流程及技巧后,即开始动手实验,相应忽略了对于实验基础内容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导致实验连续性、完整性差,较难达到自身所期望的化学实验学习目标。就笔者自身的化学实验学习经历而言,无论是简单或复杂的化学实验,均是由不同数量的基础知识组成的,只有真正掌握实验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实际理解实验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验证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化学实验是很严谨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于操作规范性、连续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我们完全掌握实验操作基础知识,才能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得到实验应有的效果。

三、关注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学习

实验是化学科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探究性和验证性。因此,在实际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给自己制定相应的实验探究目标和计划,进行探究性学习,而不是仅满足于简单的化学实验流程操作学习,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就笔者而言,化学实验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丰富新奇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探究得出理想结果的喜悦。因此,笔者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习惯暂时忘记教师的指导和书本上的标准流程,从实验课题出发逆向思考“如果这个实验由我自主设计会如何操作”这一问题,然后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器具和试剂,以及实验具体操作流程几个方面入手,完成自己的实验设计,再与教师和书本上的标准实验进行对比,以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实验设计、提高个人能力。事实上,许多实验都有多种实验验证方法,我们实际操作的实验,多数是操作较为简单且安全的实验,按照老师和课本的指导,我们可以较好地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但这并不与探究式实验学习相冲突,笔者在两者的对比学习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满足,同时化学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实际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对高中化学扩展学习给予强化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学,生活中许多现象均与化学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学习时,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化学实验内容,应积极探索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因素,以不断提高个人化学能力。受生活条件限制,我们可能无法进行过于复杂的实验操作,但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练习,提高个人化学实验动手操作技能,以及对于化学学习内容的理解。如“钠在水中的反应观察实验”实验操作简单且原料易获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钠作为活泼金属的种种特性,包括存储方式、与水的燃烧反应等,同时加强对于燃烧定义的理解和认识;再比如,酸碱性是高中化学实验经常涉及的一种观察性质,而对酸碱性的判定是使用pH试纸完成的。pH试纸是一种较容易获得的实验材料,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酸碱性检查,可以提高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于酸碱性强弱的直观认识。除上述生活实验操作之外,高中化学实验知识还可用于解决一些生活难题,包括化学方法去除生活污渍、化学防腐等,通过这样的化学生活实验应用,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重视高中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高中化学实验作为一项探究性的学习过程,除了在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用品自己尝试进行。对焰色反应来讲,尽管有学生亲手制作一些烟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学生应该有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学习的意识,寻找自己生活化实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用的材料。另外,学生还应该有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化学实验的事例,并对其中包含的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养成从化学实验的角度进行生活经验的思考,比如,在日常生活做饭的过程中,我们不小心将食盐撒在了煤气灶的火焰上,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明显的黄色,这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生活现象,却也是一种化学实验现象,如果你知道这是钠离子在灼烧时呈现的颜色,无疑会加深对焰色反应的理解。

六、结束语

笔者结合自身化学实验学习经验,从化学实验基础学习、化学实验探索性学习以及化学实验生活化学习等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高中化学实验学习的一些体会和方法,可以总结为基础知识、探索精神和生活实践三点内容,笔者认为只有掌握了这三点内容,才能不断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和实验学习技能,进而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闵锐 单位:东营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金伊.绿色实验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运用[J].化工管理,2016(29):38.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6篇

化学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与社会发展存在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了解化学领域的前言动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热点知识。如此一来,学生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比如,近年来始终被持续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进行食品添加剂相关教学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收集有关食品添加剂的材料性知识,并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关注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毒大米等,强化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让学生加强对食品热点问题的关注,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在进行二氧化硫相关内容教学时,笔者结合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雾霾天气,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和负面影响,强化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再比如,每次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结束后,笔者都会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掌握化学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而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目前,消毒剂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因此在进行完氯气、过氧化氢讲解后,笔者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亲手制作一个安全使用家用消毒剂的手册,比如卫生间消毒液、洁厕灵的正确使用等,同时组织学生对他人进行有效宣传,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树立起他们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化学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化学思维,调动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入手,为学生们构建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比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笔者用老年人常用的假牙作为问题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积极思维。而在乙酸教学时,笔者用手机事先拍了一些日常生活经常看到的带有水垢的暖瓶、热水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水垢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如何采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将其除去。经过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后,笔者告诉他们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然后再引导学生能够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厨房用品将其除去。最后,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了该厨房用品为食醋,它可以和CaCO3产生化学反应,达到消除水垢的目的。此时,笔者告诉学生食醋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乙酸,继而引出乙酸和水垢之间的化学反应式:Mg(OH)2+2HAc=Mg(Ac)2+2H2O、CaCO3+2HAc=Ca(Ac)2+H2O+CO2。

三、课堂内外相联,完善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而且化学也属于与时俱进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活化的化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课内知识,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并完善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比如,在进行金属钠相关教学时,笔者以学生们经常在武侠小说中接触的“削铁如泥”为切入点开展教学,铁属于十分坚硬的金属,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那么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像泥一样的金属呢?如此一来,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得到了充分激发。随后联系消防官兵常戴的消毒面具和供养剂来理解氧化钠的性质。联系蒸馒头时用的泡打粉去学习碳酸氢钠的化学知识。再比如,进行二氧化硫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回家问妈妈怎样挑选银耳,为何不挑选那些颜色非常白的呢?带着问题学氧化硫的漂白功效。加强课堂内外联系,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魅力,明白化学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进而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动机。

四、结语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7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积极创造绿色化学教学条件,构建绿色化学知识体系,不断充实化学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介绍化学史时,教师可从正反两方面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讲解放射性元素时,教师要对居里夫妇的精神及坚决反战的人格表示钦佩,但也要就海湾战争中使用贫铀弹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出批评。介绍环境问题时,教师可着重于介绍20世纪发生的公害事件,指明工业及传统化学是造成公害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明确绿色化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意识。

2.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教学策略如下:(1)改进化学实验。首先,采用无毒原料、溶剂、催化剂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做完银镜反应后,可将清洗试管的硝酸替换为三氯化铁溶液,避免产生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在萃取碘单质实验中,可将四氯化碳替换为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消除刺激性气味,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在乙烯的制备实验中,可将硫酸替换为氧化铝作为催化剂,避免浓硫酸造成污染;其次,优化化学实验方法。又如,在海带碘元素的检验实验中,可将灼烧提取法改进为煮沸提取法,简化实验操作程序,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因灼烧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再次,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再如,利用密闭的装置减少实验敞开操作,可将注射器作为密闭的反应容器,进行铜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等实验,将污染物消除在密闭装置内。(2)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可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微型化学实验,以达到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多采用点滴板、小试管、井穴板、多用滴管等微型化仪器,使用最小化的试剂用量,一般液体用量不超过1mL,甚至一些现象明显的定性实验可在试纸或滤纸上完成,如碘显色反应、溴水褪色、苯酚的检验、验证盐类溶液酸碱性等实验。(3)“三废”的绿色化处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要及时对必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生成的污染物进行绿色化处理,从源头处控制“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可采用封闭的实验操作方法,减少有害废气的产生量,并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或用气囊收集。在废液处理中,可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含酸碱的废液,使溶液pH值达到6.5~8.5之后再排放;也可用碳酸盐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方法沉淀、分离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在废渣处理中,可回收一些化学实验中剩余或产生的金属进行再利用,如铜与硝酸反应剩余的铜片、银镜反应生成的银等。对于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生成物则要进行无毒化处理。(4)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尤其对于危险系数大、污染严重的实验而言,可通过电脑模拟、实验录像等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将不良的实验后果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清实验操作不规范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实验室“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

3.在课外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传统化学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认清利用化学手段进行末端污染治理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关注绿色化学,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可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环保知识竞赛、探究性学习、文献研究等。在实地调查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化工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对当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开设相关课题,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如研究生物催化剂的优点、研究高效低毒农药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在文献研究中,既可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文献资料,也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使学生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绿色化学,能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文化 渗透策略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蕴含的数学文化

首先,高中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尤其是中国数学文化。中国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数学文化也是如此。例如南宋时期的数学家就在其著作中记载了“杨辉三角”,可以用来求解二项式定理中任意正整数次幂的系数;齐梁时期的数学家祖提出“祖原理”,可以用来求解复杂几何形的体积等。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数学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其次,高中数学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西方数学文化同样历史悠久,数学家发现的定理和公式有很多。西方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例如意大利的数学家斐波那契在其著作《算盘全书》中就提出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中的应用就非常广泛。高中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其他民族或国家、地区文化。例又如通常所说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印度人所发明的,后来传入阿拉伯地区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数学家・伊本・穆萨不仅创立了代数学,发明了许多数学符号,而且其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对80多例题有明确阐述。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高中学生认为数学科目抽象深奥,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科目的奥妙和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在数学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数学概念起源、数学家的趣事和数学发展的曲折历史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学科,发现数学学习的有趣之处。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会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从而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纵观数学发展的历史,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思想在闪光。例如罗巴切夫斯基汲取“欧式几何第五公设”的精髓,开创了“非欧几何学”牛顿和莱布尼茨通过学习和借鉴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建立了微积分理论等。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1.在数学概念的理解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概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需要注重从数学概念教学等方面入手。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古诗和成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概念的美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在理解三视图概念的时候,可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理解事件概念的时候,可以用“滴水成冰”帮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用“黑白分明”理解必然事件,用“海枯石烂”理解不可能事件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2.在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在学生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还原数学知识发现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复数和数系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史,通过数学家思想的闪光,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感悟数学方程理论及数的运算规则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并体会其中存在的数学原理。数学教师可以在知识探索过程中,以充足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数学文化。例如在知识的巩固中,教师可以借助新旧知识联系、知识延伸和变式训练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实现渗透数学文化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数学史的选讲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史不但记录了数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而且记录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危机,体现了数学家不惧困难和敢于挑战的精神。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的选讲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华罗庚、苏步青和丘成桐等著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奋斗历程,让学生从数学家的思想中汲取力量;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祖原理和杨辉三角等中国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

总之,数学文化是数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在高中数学教育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真正愿意学习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切实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桂霞.高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

[2]华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浅谈数学文化的渗透[J].数学教学通讯,2013(31).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9篇

文化自觉是文化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泛指人类在多元文化条件下,实现多元文化生态和谐,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纯粹人的历史过程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确证和人的本真存在。文化哲学视域中的文化育人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指通过德育、智育、美育,更新和优化文化心态,不断走向文化自觉。

关于“文化自觉”,各学者都对其做出过释义。费孝通先生(1997)就曾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中作过经典如此论述:“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且这种自知之明旨在强化民族文化在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地位,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具有文化的自我认同、文化间的相互体认以及对人类多元文化命运的共同认识等三要义。文化自觉的三要义反映了民族文化向“天下大同”自觉文化的发展过程及民族文化间“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乐黛云教授认为:“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

而将文化自觉这一理念具体到高校的文化育人中来,即是要求高校自身及所引导的教师与学生,能够对自己民族文化有一个良好的认知与理解,即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对我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将“自知”转化及强化为自身素养,提升自我德行及道德水平。

以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育人,即是通过德育、智育、美育,更新和优化文化心态,不断走向文化自觉。学校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总的来说,高校要以其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能与目标,从德育、智育、美育各方面入手,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内化为知识与技能、道德与素养统一的内外兼修形式,以达到文化哲学的文化自觉朝向。

二、高校文化自觉与文化育人的发展状况

通俗来讲,文化自觉就是特定社会形态下的人们在文化上的自我觉悟,对生活其中的文化的觉醒和自觉行动,包括对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功能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把握,以及对文化发展、推动文化繁荣的责任担当等。文化自觉不仅作为一种理念被纳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对高校德育而言,文化自觉同时指出了德育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高校文化自觉已有一定的发展,仍处于较为表面的认识发展阶段,对于文化自觉的概念与方向仍未清晰。当前中国高校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向世界一流高校学习固然重要,但也应该看到,世界著名高校都是扎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之中,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国的高校首先应该是寻找中国自身的特色和传统。

虽然目前高校对于以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育人这一概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这一方向的发展上仍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国高校均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马克思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三门必修课,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步入高校后都必须要学习这三门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除了在课程上有所设置之外,我国的高校也在学习活动中提供了许多相关学风。

三、高校以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育人的路径探析

(一)以人为本,德育教人

高校以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育人的第一个途径,即是关注教师与学生本身,以人为本,将文化德育沁入在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面对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各类社会思潮的“喧哗”带来大学生价值选择迷茫与淆乱,高校应变革德育理念,进行文化德育,促成广大青年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作为一种基于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德育是比较新颖的德育理念,近年来逐步成为德育工作探讨的热点课题。文化德育主张充分利用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引领德育、浸润德育,发挥文化引领、认同、固化、传承的作用,使德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从而达成“文化润德”、“文化化人”的根本目的。与传统德育理念相比,文化德育在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正如有学者所言“文化德育坚持从道德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出发,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有目的的组织学习,使学生对教育内容能够主动地、有效地体验和吸收,从而达到滋润学生心灵,培育良好品质的教育目的文化德育真正体现了德育对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价值意义,对学生的一生成长与发展产生持久、全面的影?。”

(二)?⒚褡寰?神植入人心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也分别对“完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实践,增强德育的针对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针对社会各种思潮“喧哗”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应以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教育、熏陶广大学生,用几千年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生存智慧的结晶、为人处事的道理来塑造学生的“中国心”,对他们进行文化植根。

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党的报告里已对此明确作出指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有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以文化自觉来促进高校的文化育人,实现高校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完全符合精神的。

2.遵从教育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规范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如何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开端,开端的好与坏往往关系到一节课的成与败。好的导课犹如一首优美歌曲的前奏,往往能引人入胜,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们生活中蕴含大量的化学生活案例,如果引入学生熟知的案例,从学生的兴趣点导课,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这些生活实例,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急于探索问题背后的实质和原因,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也使学生对新课知识的学习更加有目的性,其进一步探究新知的兴趣油然而生。摘要:虽然高中化学知识比较抽象,但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可活跃化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的积极性,也可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繁难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易学化。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探索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形象化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途径的探索陈主安

二、借助生活经验,化难为易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是师生共同运用教学资源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的过程。高中化学很多抽象的概念,仅仅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是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如果借助于生活经验,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得出需要的理论,提取涵盖的化学知识,完全可以将繁难的化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例如,教学“焰色反应”时,我先演示食盐掉在火焰上燃烧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其中的变化情况,从而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然后,让个别学生上台逐一演示铜、钡、钙等金属的焰色反应,同时其他学生要仔细观察,写出燃烧的变化过程。通过食盐燃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经验,借助于已有的经验再进行金属焰色反应实验,这样,学生就轻松理解了焰色反应的概念,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回归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化学的真正目的是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因此,化学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化学教学回归现实生活,不仅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要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处处有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化学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钠”时,学生了解到钠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扑灭,我进一步设问,还有哪些火灾也不能用水来灭呢?在学习“氮气”时,我告诉学生很多膨化食品的包装袋中都充氮气,原因何在呢?这些都回归了现实生活,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四、巧置生活化作业,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主阵地,作业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助推器”。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教学生活也应如此,充满生活化气息的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真正价值。

五、开展社会调查,拓展教学形式,增强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在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为此,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到了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由于这种新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它很快取代了勒布兰法。 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不料这一秘密竞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侯德榜,他1890年8月生于福建农村。少年时他学习十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着书本认真读书。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读书。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外留学时,他时刻怀念祖国,惦记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苦难同胞。这时候,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陈调甫先生。陈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委托,为在中国兴办碱业特地到美国来物色人才。当陈先生介绍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而且利用我国缺碱而卡我国民族工业的脖子的情况时,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侯德榜马上表示,“可以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立即返回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国后,出任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即总工程师)。他深刻地体会到创业之艰难。要创业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他脱下了白领西服,换上了蓝布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同工人们一起操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在他的带领下,技师、工人们团结一心,为建成中国自己的碱厂而奋战。虽然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很简单: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但是具体的生产工艺却为外国公司所垄断,所以侯德榜要掌握此法制碱,得完全靠自己进行摸索,困难是很多的。从工艺设计、材料选择、设备的挑选和安装等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经过紧张而又辛苦的几个寒暑的奋战,侯德榜终于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技术要领。

1924年8月,日产180吨纯碱的永利碱厂终于矗立在中国大地上。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减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这一袋袋的纯碱是中华民族的骄做,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志气和智慧。摸索到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本可以高价出售其专利而大发其财,但是侯德榜主张把这一奥秘公布于众,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这一科技成果。为此侯德榜继续努力工作,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着《制碱》于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就是这样披露了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1937年。日本侵华的战火伸向上海、南京。位于南京的硫酸铵厂作为亚洲第一流的化工厂,令日本侵略者垂涎三尺,日本侵略者看到永利公司的军事价值,年产一万吨硝酸,可以制造几万吨烈性炸药。他们派人企图收买范旭东和侯德榜。但他们明确表示:“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与侵略者合作”。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在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为此,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到了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由于这种新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它很快取代了勒布兰法。 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不料这一秘密竞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侯德榜,他1890年8月生于福建农村。少年时他学习十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着书本认真读书。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读书。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外留学时,他时刻怀念祖国,惦记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苦难同胞。这时候,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陈调甫先生。陈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委托,为在中国兴办碱业特地到美国来物色人才。当陈先生介绍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而且利用我国缺碱而卡我国民族工业的脖子的情况时,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侯德榜马上表示,“可以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立即返回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国后,出任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即总工程师)。他深刻地体会到创业之艰难。要创业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他脱下了白领西服,换上了蓝布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同工人们一起操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在他的带领下,技师、工人们团结一心,为建成中国自己的碱厂而奋战。虽然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很简单: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但是具体的生产工艺却为外国公司所垄断,所以侯德榜要掌握此法制碱,得完全靠自己进行摸索,困难是很多的。从工艺设计、材料选择、设备的挑选和安装等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经过紧张而又辛苦的几个寒暑的奋战,侯德榜终于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技术要领。

    1924年8月,日产180吨纯碱的永利碱厂终于矗立在中国大地上。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减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这一袋袋的纯碱是中华民族的骄做,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志气和智慧。摸索到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本可以高价出售其专利而大发其财,但是侯德榜主张把这一奥秘公布于众,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这一科技成果。为此侯德榜继续努力工作,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着《制碱》于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就是这样披露了素尔维制碱法的奥秘。1937年。日本侵华的战火伸向上海、南京。位于南京的硫酸铵厂作为亚洲第一流的化工厂,令日本侵略者垂涎三尺,日本侵略者看到永利公司的军事价值,年产一万吨硝酸,可以制造几万吨烈性炸药。他们派人企图收买范旭东和侯德榜。但他们明确表示:“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与侵略者合作”。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13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包含了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社会习性、价值趋向、宗教信仰和社会语言。阅读作为我们学习一种新语言的有效方式,它不仅仅只是积累单词和语法,更是一种积累阅读过程中文章中更深层次的文化。一般而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能够丰富语言的内涵,促进语言的发展。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国外文化知识,能够有助于学生的英语语音的学习,从而更好地使用语言。接下来,笔者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的意义和策略两方面阐释主题。

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全球化趋势下,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大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只有熟悉自身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多地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这就需要更多了解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文化渗透影响着民族精神、国民素质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依存特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只有深入了解语言所处地的文化才能正确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能够全方位地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文化,从而更加全面了解英语。能够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有效地渗透文化,能够更深地理解所学语言的深层含义,能够准确把握具体话语的潜在内涵,增进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深层体会。

2、实施文化渗透是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

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通过介绍英语所在国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对英语文化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恰当、有效地运用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渗透英语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这种文化渗透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直接理解和记忆英语,更好地完成英语的学习。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成语、谚语、典故、传说等等,并且给学生详细解释来由和原委,引导学生通过透彻领悟英语所处国的文化内涵之后,通过比较与评价中西方文化,发现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差异。在逐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英语课堂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策略分析

1、图式理论法

图式理论一般被用来解释阅读理解的心理机制,基本上没有直接用于文化渗透课堂之中。本文笔者提出的图式理论法指的是,通过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激活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不断丰富新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的英语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理解的最终目的一种教学方法。

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文化的差异会阻碍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所以笔者认为,以图式理论方法给学生指导,经常使用图式理论让学生接触更多国外的文化背景知识,这种方式有助于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在一定的积累之后,越来越多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够被学生所认识,掌握,知识就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无数个图式,这些图式令读者在遇到类似的文化时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

2、文化渗透法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渗透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全球化趋势下,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大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只有熟悉自身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多地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这就需要更多了解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文化渗透影响着民族精神、国民素质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依存特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只有深入了解语言所处地的文化才能正确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能够全方位地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文化,从而更加全面了解英语。能够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有效地渗透文化,能够更深地理解所学语言的深层含义,能够准确把握具体话语的潜在内涵,增进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深层体会。

2、实施文化渗透是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

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通过介绍英语所在国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对英语文化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恰当、有效地运用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渗透英语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这种文化渗透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直接理解和记忆英语,更好地完成英语的学习。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成语、谚语、典故、传说等等,并且给学生详细解释来由和原委,引导学生通过透彻领悟英语所处国的文化内涵之后,通过比较与评价中西方文化,发现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差异。在逐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英语课堂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策略分析

1、图式理论法

图式理论一般被用来解释阅读理解的心理机制,基本上没有直接用于文化渗透课堂之中。本文笔者提出的图式理论法指的是,通过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激活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不断丰富新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的英语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理解的最终目的一种教学方法。

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文化的差异会阻碍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所以笔者认为,以图式理论方法给学生指导,经常使用图式理论让学生接触更多国外的文化背景知识,这种方式有助于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在一定的积累之后,越来越多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够被学生所认识,掌握,知识就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无数个图式,这些图式令读者在遇到类似的文化时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

2、文化渗透法

高中化学论文范文第15篇

探索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模式以及倡导“个性化教育”,是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最优切入点。教师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的课程,除了学校规定的课程外,可以从学校的实际特色以及当地环境出发,开设活动课,不仅开拓学生视野,还能将生活与化学等相互联系的一些素材作为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这样能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深入的探索,让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兴趣爱好以及本身的优势智能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展示。另外,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让教师全方位地看待学生,观察学生的智能特点,按照教学内容来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展现个人智能的方式去掌握学习材料,给每一个学生很好的发展机会。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加强认知训练,提升“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以及科学、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化学中的一些概念、术语以及器械名称正便于记忆,可以编写顺口溜等阅读材料,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高中化学语言智能的目标是,化学术语方面,既能做到熟练掌握,还能科学运用。在日常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听故事、办化学报等方式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2.使用空间表征方法,开拓“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指的是,人对形状、色彩等相关要素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在日常的高高中化学中有一些适合开发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材料,比如化学教材的内的插图、色彩画材料,化学实验仪器、鉴别试剂等方式,大力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3.提升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进行全面的理解、思维与腿力的表达能力,主要包含科学、数学以及逻辑三个方面。比如在化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分析法、模型方法,还可以使用验证假设、在新情境内解释实验结果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与技能,有效发展智力,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高中化学习题解题方卖弄,可以采用不等式法、数列方法等,这对提升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有一定的帮助。

4.开展动觉练习,提升“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指的是,让学生控制自己肢体,采用动作以及表情等来传达思想情感的能力以及亲自动手的能力。开设化学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利于学生提升身心素质与运动智能。学生通过身体运动等方式可以将获得的信息加以处理,让左右脑进行合作分分工,保持长时间的信息。另外,在活动的内容方面可以更为丰富,比如模仿教师授课来演示实验与作笔记,设计开放探索性实验等,这样学生成为学习主角,更好独立完成化学研究。

5.提升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能有效观察自然界内的事物形态,对物体加以分类与辨认,观察人造系统或自然系统的能力。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演示实验或者是学生实验,让学生去观察好实验并对加以记录,深化对化学变化中的观察和感受,加深对化学变化的理解与观察。这样学生对研究表象的特点观察是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是形成科学推理的源泉。教师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要适当给予引导,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想象。

6.学生彼此间进行相互学习,提高“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指的是,人和人开展合作交往,觉察到别人的情绪,并且能根据此来做出适当的反应的基本能力,创建人际交往环境的最佳方式是开展小组内的互相学习。教师可以针对化学的概念、实验方案等的设计来开展讨论,并对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果等展开交流。

7.建立和谐的音乐氛围,提升“音乐———节奏”智能。

“音乐———节奏智能”指的是,对音调、节奏以及旋律等的直觉能力,作用在音乐情感方面的能力。虽然表面上来看化学和音乐没有关系,但是在化学课教学中有培养学生音乐———节奏的素材,比如钠与水的反应中“丝丝”声音后,会出现爆鸣声,之后又出现了燃烧的情况,这就是声音与节奏的表现。

8.全面认识元认知要素,提升“自我———反省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