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消费,体育市场,消费结构

开展对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可以了解体育消费在我国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地位,为体育消费市场生产和流通提供宝贵信息,正确引导居民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促进我国经济和体育事业发展。

l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5至50岁的城市有职业居民进行调查研究。采用PPS抽样方法和简单的随即抽样方法发放问卷,抽取北京、上海、福建(福州)、四川(成都)、吉林(吉林)、广东(广州)、甘肃(兰州)、内蒙(包头)9个城市。调查样本量为1170人,回收问卷1085份,回收率92.73%,有效问卷759份,有效率70.41%。经专家鉴定,信度和效度较高,符合本课题研究的要求。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关于分析体育消费结构的理论基础

西方行为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kow)强调,人们对不同层次的需要强度是不同的,而且是有序的,即人们首先要求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得以强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体育消费结构分析,其启发意义在于随着人类需要层次的上升,人类消费结构有层次的变化,体育消费结构同样也有层次的变化,表现为体育劳务消费比重上升,体育实物消费比重下降的趋势,消费形式也将进一步多样化。作为基本劳务产品形式之一的体育劳务,将随着我国居民消费内容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成为人们日常劳务消费之一。

2.2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现状

体育消费的结构是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过程中,不同类型体育消费的比例。为了便于调查研究,最大限度的保证获得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将体育消费的结构分成三大类进行调查:体育健身娱乐、体育比赛表演、体育实物产品(运动服装、鞋帽、体育器材),结果见表l。

从表1可以看出,各城市居民体育实物消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体育表演消费的情况。总体上,体育劳务消费水平211.74元(体育健身娱乐、体育比赛表演)高于体育实物消费水平204.45元,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相符合。但是,我们也能看到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结构存在一些的特殊现象。

上海城市居民体育健身娱乐消费年人均高达407.14元,体育比赛表演消费132.14元,是城市体育比赛表演消费总平均数的2.70倍。为了进一步剖析这种现象,我们对本次调查中一些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均高于其它城市,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数量与体育消费人口数量差异很大,而且,体育消费人口中的体育人口数量低,非体育人口数量高。根据这个结果推断,上海市城市居民体育娱乐消费水平高。在本次调查中这种现象也得到了证实,上海城市居民经常参加体育的人口在9个城市中排在第6位。

吉林城市居民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相对自己城市经济发展现状而言,120元也是一个很高的水平。在调查中了解到吉林城市居民家庭月均收入在9个城市中排在末位,但是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相对比较却很高,如果将体育健身娱乐消费与体育比赛表演消费相加,认为是体育劳务消费,那么吉林城市居民体育劳务消费占体育实物消费122.21%,占家庭体育消费44.92%。出现这种结果不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广州和北京城市居民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相对自己城市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却是一个低水平。如果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两个城市体育劳务消费水平都应该高于或等于体育实物消费水平,但是调查结果与推断恰恰相反。这又是一个违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特殊现象,虽然北京和广州两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但是体育消费的结构与人们推断的结果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结构,并非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结构不仅仅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也受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环境、城市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因素对体育消费的结构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3体育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2.3.1城镇居民历年消费的结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比重逐年下降。这种下降趋势反映出,随着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收入或家庭支出中用来维持基本生存条件——购买食品的支出下降,购买其它物品的可支配收入得到相应增加。还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逐年增加。此外,90年代以来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开始显著增加。1999年,我国医疗制度再次改革,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尤其是食品科学含量的增高,健康问题被推倒人们生活的重要日程中,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并不断寻求科学的保健方法,这些为提高体育消费水平带来了有利的契机,为改变体育消费的结构带来了强大动力

2.3.2国外家庭体育消费结构发展情况

在经济发达国家,体育消费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这些国家居民体育消费并非从一开始就形成目前的结构,而是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从瑞典家庭体育消费情况可以得到证明,瑞典家庭体育健身的总支出,1992年比1985年增长了43.17亿克朗,其中用于体育活动的开支,1992年比1985年增加了17.61亿克朗,增长率184.02%;用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的开支仅增长了15.95亿克朗,增长率69、23%;用于购买体育器材的支出也仅增加了8.42亿克朗,增长率62.56%。可见,近10年瑞典家庭体育劳务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体育实物消费。这种趋势也被多数国家体育消费支出结构变化所证实。

2.3、3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居民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即物质消费支出比重下降,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增加。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存资料需求基础上,更加注重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追求,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活动成为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形式之一。随着人们闲暇时间增多,生活方式改变,体育意识、体育健康观念增强,对体育需求会明显增加。据谢琼桓等人在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的战略构想研究中进行的抽样调查,“1987年我国体育消费家庭年均体育支出49.67元,1992年54.83元,当时恩格尔系数分别为76%和69%;2010年恩格尔系数如果降到40—45%左右,则意味着有体育消费家庭的体育支出可达目前水平的5——6倍,在300元左右。”21世纪,居民体育需求迅速增加,体育消费结构也向合理化方面转变,即在90年代体育劳务消费和体育实物消费并重的基础上,逐步向以体育劳务消费为主,兼顾体育实物消费为辅的方向转变。从本文调查中也可以看到,城市居民总体体育消费结构是体育劳务消费高于体育实物消费。未来体育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以高收入、高文化职业人群为主导,逐步向以体育劳务消费为主,兼顾体育实物消费为辅的方向转变。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2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许多国家大行其道。凯恩斯主义流行的结果之一就是政府支出不断攀升和政府规模不断扩大。这促成了学者们对政府支出是否影响和如何影响居民消费问题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我国学者则是自21世纪以来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外学界在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问题上主要形成了三派观点:(1)挤出说。这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增加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或者说,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2)挤入说。与前一种观点相反,这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增加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或者说,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3)不相关或不确定说。这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变化与居民消费变化之间没有相关性或具有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性是指,在某些条件下,居民消费与政府支出是互补的;但是在另一些条件下,居民消费与政府支出则是替代的。

1.国外学者的研究。贝利(M.J.Bailey)在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一书中最先研究了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的关系,他通过对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经验检验证明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即政府支出会部分挤出居民消费支出。[1]巴罗(R.J.Barro,1981)认为,政府支出增加将通过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两条渠道挤出私人消费,并且,暂时性的政府支出比持久性的政府支出产生更大的对私人消费的挤出效应。[2]科孟迪(R.C.Kormendi,1983)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估计出政府支出替代私人消费的系数约为0.2。[3]阿乔(AlanAschauer,1985)以霍尔(Ro-Hall,1978)的最优化消费模型和由此推导出的欧拉方程为基础,构造了一个带有辅助方程的消费方程,并用美国的经验数据估计出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替代程度的区间为[0.23,0.42]。[4]埃姆德(S.Ahmed,1986)用跨期替代模型证明英国的政府支出挤出了居民消费。[5]阿玛诺和威简托(R.Amano&T.Wirjanto,1997)估计了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和期内替代弹性,发现美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替代关系,且期内替代弹性为0.9。[6]霍(T.W.Ho,2001)通过对24个OECD国家1981—1997年的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发现,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呈现显著的替代关系,替代系数为0.5387。[7]埃斯惕威和桑切斯-劳皮斯(V.Esteve&J.Sanchis-Llopis,2005)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和1960—2003年的西班牙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西班牙的政府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Edgeworth-Pareto意义上的替代关系。[8]但是另一些研究者发现,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政府支出增加不是挤出而是挤入私人消费。卡拉斯(G.Karras,1994)将政府支出函数直接引入了消费者的目标效用函数,应用30个国家1950—1987年的数据对消费的欧拉方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来说私人消费与政府支出是一种互补关系,即政府支出可以挤入私人消费,并且这种互补关系与政府规模呈反比关系。[9]奈伊和霍(C.C.Nieh&T.W.Ho,2006)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和1981—2000年的数据估计了23个OECD国家和地区私人消费与政府支出的期内替代弹性和跨期替代弹性,其结论是,从总体上看,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是互补的。布朗和韦尔斯(A.Brown&G.Wells,2008)将面板协整方法运用于分析澳大利亚6个州的经验数据,其结论是澳大利亚的私人消费与政府支出呈现互补关系。[11]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使用标准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研究者往往得出政府支出①冲击会挤出私人消费的判断,而一些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技术的经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却是,政府支出冲击通常会挤入私人消费。但是,有些学者又认为,政府支出挤入私人消费的结论可能是由于VAR技术本身的原因引起的。还有一些学者发现,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或不相关的。阿玛诺和威简托(R.Amano&T.Wirjanto,1994)沿着霍尔(Rob-ertE.Hall)模型最优化的思路分析了1953—1993年加拿大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的影响,但在对欧拉方程进行计量分析时考虑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和非协整两种情况,结果发现,在协整的假设下私人消费与政府支出是互补的,但是在非协整的假设下私人消费与政府支出则是替代的。[12]阿玛诺和威简托(R.Amano&T.Wirjanto,1998)依据持久收入假说构建了一个嵌入了替代弹性不变函数的跨期替代弹性的效用函数,其结论是:当跨期替代弹性(对于跨期替代弹性的效用函数来说)大于、小于、等于期内替代弹性(对于替代弹性不变的效用函数来说)时,私人消费与政府支出呈现Edge-worth-Pareto意义上的互补、替代、不相关的关系。他们还进一步使用1953—1994年美国的季度数据估计出这两个替代弹性系数都约等于1.56,这意味着美国的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在Edgeworth-Pareto意义上是不相关的。[13]克旺(Y.K.Kwan,2006)将协整方法用来分析东亚9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发现,在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其他7个国家或地区的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不过替代程度大小不同。

2.国内学者的研究。我国学者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的研究始于1998年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后。国内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结论也是莫衷一是。财政部办公厅课题组(2001)认为,关于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有人认为它们具有某种替代关系,这需要具体分析。从财政支出结构看,某些种类的政府支出例如招待费,的确是私人支出的替代品;但其他一些支出诸如交通设施支出,则是私人消费的互补品;其他许多公共支出可能既是私人消费的替代品又是互补品。[15]胡东书(2002)使用2000年以前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所做的回归分析表明,政府支出变动与居民消费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二者之间从整体上看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政府支出增加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是挤入的而不是挤出的。[16]谢建国和陈漓高(2002)通过建立一个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分析了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认为在短期内,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增加总需求,但在长期均衡时政府支出完全挤占了消费支出。[17]黄颐琳(2005)通过构建实际的经济周期(RBC)模型,利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方法对中国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18]李广众(2005)在消费者最优选择欧拉方程基础上推导出用以分析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模型,然后对全国、城镇和农村的样本进行估计,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19]张治觉和吴定玉(2007)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分析,在大多数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分析,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从1998年开始,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政府转移性支出在大多数年份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申琳和马丹(2007)对1978—2005年我国政府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两个渠道(消费倾斜渠道和资源撤销渠道)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我国人均政府支出增加通过消费倾斜渠道促使人均居民消费上升,通过资源撤销渠道使得人均居民消费下降;综合来看,人均政府支出增加通过两种渠道最终导致人均居民消费下降,即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长期替代关系。楚尔鸣和鲁旭(2008)通过构建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跨期替代模型,并利用1990—2005年我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发现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现较弱的互补关系。杨子晖等人(2009)通过面板协整分析发现,中国政府消费支出与私人消费成互补关系。陈创练(2010)所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呈互补关系。但是,他又指出,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互补程度可能受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比如,随着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政府将减少与居民消费呈互补关系的公共物品(如国防支出)的提供,而增加与居民消费呈替代关系的公共服务(如科学教育卫生事业支出和学校午餐等)的供给。[24]胡蓉等人(2011)利用我国城乡居民1978—2009年的人均消费、政府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等数据,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政府支出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而在长期则具有挤出效应。由上我们看到,我国学者主要是从总量上研究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或把政府支出划分为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再分别研究这两类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只有石柱鲜等人(2005)等少数几篇文章尝试从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或财政支出分类上分别考察这些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在这个专题研究上,研究者大多把居民消费函数看做是线性的,把函数关系看做是已知的或确定的。不少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与直觉或事实明显相悖,例如,有的文章认为,政府消费性支出增加会促进居民消费;还有的文章认为,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正相关;也有的文章认为,政府支出增加对居民消费没有影响;还有一些研究者把政府(财政)支出等同于政府消费。已有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对中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关系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可行的研究路径可能是要改变模型方法选择。

二、中国政府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初步分析

笔者认为,从总量上研究中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可能过于综合,过于笼统,无法反映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真实效应。因为我国政府支出既包括政府消费支出,也包括政府投资支出,还包括转移支出和民生支出,这些不同性质的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应该是不同的,并且某些支出可能对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试图从政府支出的不同分类上来考察它们分别对城乡居民消费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007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对财政支出项目分类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5类27个项目调整为22个项目,不再按功能性质分类。1978年到2006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按其功能性质划分为5大类:经济建设费支出、社会文教费支出、国防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和其他支出。图2显示的是1978—2006年我国政府的5大类支出分别在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06年,经济建设费支出占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社会文教费支出占比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国防费占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行政管理费支出占比和其他支出占比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映射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经济建设的任务越来越多地由企业和个人承担,国家对经济建设的直接干预不断减少,这就导致了经济建设费支出占比大幅度下降。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文教费支出占比不断提高。行政管理费支出占比上升较快反映了我国政府规模扩张较快,公部门控制和消费的资源过多。这5大类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应当是不同的。经济建设费支出。这类支出是国家用于生产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它们主要形成物资资本和公共物品,如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力、环境保护等。这类支出在短期可能会排挤居民消费,但是在长期可能会促进居民消费。经济建设费支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对企业和个人征收的税收,并且这类支出代表政府配置资源的规模,因此它在短期内可能会排挤居民消费。

在长期,这类支出可能会促进居民消费。例如,交通便捷会促进居民出行和旅游消费,电力供给有了保障会促进居民购买和消费家用电器。从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通过经济建设费支出来配置资源的规模必须适度,不宜过大,否则会挤占市场和居民消费。社会文教事业费支出。这是国家用于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卫生、出版、广电、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等方面的事业费支出。这类支出主要是形成人力资本和民生工程,它有助于提高社会及其成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受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这类支出应当会促进居民消费。显而易见,政府投资九年制义务教育,提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设施,必然会促进居民在教育、文化、体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消费。国防费。这是国家用于国防建设的各种经费支出。国防是一个国家最大和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是防止企业和个人遭受外来侵略和掠夺的保障。因此,国防费支出虽然可能会挤占居民收入和消费,但是一个强大和稳固的国防会大大降低国民生存、发展、生产、消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行政管理费。这是一种社会消费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开支,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性经费支出。在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中,直接用于行政人员开支的费用约占50%上下。近几年受诟病较多的“三公”经费就是行政管理费中的一大部分。在行政管理费支出中,一部分是政府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但是在我国的行政管理费支出中,相当一部分是政府行政人员的纯粹性消费,这部分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没有什么相关性。一个公务员使用公款消费得越多越好,不意味着他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就越高,反而有可能会降低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其他支出。这包括政府财政年初预留的预备费,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地震捐赠支出,发行销售机构业务费安排的支出,等等。这类支出很可能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中性的或影响不大。

三、基于可加模型的经验研究

笔者在文献综述部分提到过,在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问题上,我国一些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与直觉或事实明显不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研究者把居民消费函数看做是线性的,把函数关系看做是已知的或确定的。本文尝试改变这种经验研究方法,使用可加模型来进行研究。1.可加模型简介。可加模型(additivemodels)是非参数统计分析中很重要的模型之一,它是线性模型的推广。与线性模型相比,可加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未知;函数关系根据数据本身而得到。相比线性模型这更符合变量之间的实际关系要求。(2)对于因变量的分布没有限制,估计的结果具有稳健性。与线性模型要求因变量服从某个分布相比,可加模型更为合理。因为因变量是否服从某种分布实际上很难验证。虽然计量经济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检验服从分布的方法,但是严格来说,它们往往是检验其不服从某种分布,很难检验出服从某种分布。因为它们的原假设是服从某种分布。不拒绝原假设不等于接受原假设,这是两个概念。分析政府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可加模型具有先天优势。政府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是一个静态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也可以说随着政府支出的变化,它们对居民消费的边际效应也是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另外,计量经济学分析中通常假定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但是这些线性关系是在很强的假设下得到的,而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变量之间关系呈线性关系的极少,绝大多数都是非线性的。因为影响变量的因素很多,在实际研究中,由于研究者受到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制约,或为了研究的简化和方便,不可能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所以很强的假设易于构建模型和得出结论,但是很难符合实际和刻画变量之间的实际关系。2.可加模型应用。(1)数据来源与选取。

由于国家统计局在2007年对政府财政支出统计口径进行了重大调整,使得2007年前后的数据不可比,所以本文选取的是1978—2006年的政府支出数据,这些数据均来自1979—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6年按照功能和性质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划分为五大类:经济建设费支出、社会文教费支出、国防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和其他支出。下面我们将分析1978—2006年政府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①。为了消除数量级的影响,将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另外,为了方便,我们作如下记号:x1为经济建设费,x2为社会文教费,x3为国防费,x4为行政管理费,y1为农村居民消费,y2为城镇居民消费。(2)政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分析。根据(1.1),政府支出结构与农村消费需求的可加模型为。从图3可以看出:(1)政府支出中的经济建设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在一定范围内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当经济建设费支出超过该范围便会出现阻碍作用。(2)社会文教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下图②显示,随着社会文教费支出的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也在增加。(3)国防费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即这两类支出挤占了一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下图③和图④显示这两类支出增加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减少。从图4可以看出:(1)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费支出对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一定范围内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当经济建设费支出超过该范围便会出现阻碍作用。(2)社会文教费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的增加。下图②显示,随着社会文教费支出的增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也在增加。(3)国防费支出在一定范围内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具有促进作用,但超出这一范围其影响变小。(4)行政管理费支出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下图④显示这类支出增加导致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4)比较政府支出结构对农村、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综合起来看,政府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费支出、社会文教费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几乎是一样的。但国防费支出的影响不同。国防费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对城镇居民在一定范围内有促进作用。我们认为,这个结果符合实际,许多军用设施和军民两用设施位于城镇,农村则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当然,这个差异也可能是由于城乡居民对国防保障带来的安全性的认知程度不同,这种认知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函数中的不确定性的大小不同。(5)模型效果评价。为了评价模型,我们引入MSE(均方误差)、MAE(平均绝对误差)和MAP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这三个误差指标都比较小。在应用可加模型时,如果MAPE<10,模型预测的精确度就较高,而我们现在得到的MAPE小于0.5,可见我们使用的可加模型的效果非常好。[32]模型的拟合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从两个拟合图看,模型的效果也很好。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国家统计给出2003-2012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数据,来具体分析一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1.食品消费食品消费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水平,人们只有温饱问题解决了才会出现其他消费,这是其他消费的基础。从国家统计局统计十年内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情况可以得出:从2003-201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并且从2007-2008年间,上升的速度是最高的。

2.衣着消费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开始其他的消费品,比如我日常生活中衣着的消费,通过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2003-2012年,城镇居民在衣着消费水平的趋势也是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

3.家庭用品消费家庭用品消费支出从2003-2012年也是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城镇居民目前对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经饱和,现处于更新的阶段,因而家庭用品的消费支出增加不大。随着更新换代的加快以及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用品支出将趋于相对稳定,不会明显下降。

4.医疗保健消费从数据中可知,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一是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注意保持健康的身体,二是物价上涨和各种收费提高使居民支出增加,并且居民的对健康方面的意识在不断地加强。

二、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因素

1.城镇居民收入变化一切消费的最终形成必然依赖于一定的购买力来实现。收入水平的变化直接决定着消费结构的最终形成及变化,我们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从历史资料看,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消费结构的改变。第二,从不同收入居民家庭看,不同收入水平决定着不同的消费结构。

2.物品价格变动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投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价格的变动,势必要影响到消费结构的变化。1978年以后,国家开始调整不合理的价格体系,食品价格提高幅度较大,从而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1993年,国家大幅度调整粮、油价格;自1988年物价猛涨,许多居民担心货币贬值,大笔资金投到日用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上。

3.国家政策变化分配政策的变化,使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从而打破了过去消费结构的趋同性,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梯度的消费结构。同时,由于各项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推出,房租的提高,加大了住房支出的比重。以后,随着医疗制度改革、退休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的推进,消费储蓄的比例也会增加,这些都会改变消费结构。

4.消费者消费观念和心理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和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和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求新、求奇、求美、求精的消费观念普遍被人们接受;攀比心理、追求名牌心理等也对居民购买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追求方便、舒适的生活。

三、结语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食品消费结构,问题,措施

 

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经历了一个从生存型到数量型再到质量型的过程,食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食品消费的社会程度不断增强,居民营养水平不断得到满足。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和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与营养健康的消费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一、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现状

消费结构(consumption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一直坚持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通过资源的高度倾斜配置,片面发展重工业,最终建成的是一种以自我服务为目的、为生产而生产的工业体系,而将居民消费品的增长长期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政策和人均国民收入翻两番计划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食品消费模式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①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②食品供给多样化,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消费结构趋向于肉类食品消费量的迅速提高。③广大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崇尚和青睐。④食品消费方式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这方面突出表现为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包装产品和“深加工产品”。 ⑤外出就餐支出成为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二、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消费量下降过快, 偏离东方饮食模式

1993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突破100公斤底线, 到2004年迅速下降到78.2公斤。中国居民粮食下降趋势逐渐偏离东方国家以谷物为主的消费模式, 粮食消费减少程度大大超出西方国家相应阶段的消费水平,与粮食消费量较少的西方国家基本类似。今后中国居民食物消费观念如果没有根本上的改变, 粮食消费量继续下降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造成这一时期居民收人水平和食品消费水平极其低下(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生活水平停滞不前。这一时期的居民和家庭还处在一种勉强温饱的状态,食品消费档次很低,消费结构雷同,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呈现生存型发展态势。

(二)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动物性食品消费出现动物性食品向肉类食品集中,肉类食品向猪肉集中的倾向。在动物性食品中, 肉类食品所占比例到2004年仍维持在40%左右,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奶类、水产品类食品所占比例较小,只占26%、18%,动物性食品过于向高脂肪的肉类食品集中;在肉类食品中,又过于向猪肉集中,猪肉消费量占整个肉类食品的60%以上,牛羊肉、禽肉所占比例较小。

居民饮食消费主要还是一个习惯问题。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要改变营养过剩的状况, 必须首先改变居民不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居民食品消费存在较大差距

1、目前边远落后地区及农村居民刚刚跨越以粮为主高谷物膳食阶段,正在向低层次的副食消费转移,今后对蔬菜、食用油、猪牛羊肉等副食消费有一定的需求空间,对较高层次的禽类、奶类、水产品类副食需求有限,但是由于一般认为其需求弹性较大,增长率较高,农村居民对这些食品的消费潜力很大。

2、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对蔬菜、食用油、猪牛羊肉、蛋类等较低层次的副食消费趋于稳定,甚至下降,开始向较高层次的副食消费转移,今后对禽类、奶类、水产品类食品需求大增。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

3、农村居民仍处在“粮食+蔬菜 +动物性食品”的第一消费阶段,城镇居民目前基本步入“ 蔬菜+动物性食品+粮食”的第三消费阶段,城乡居民之间相差一个“蔬菜+粮食+动物性食品”的食品消费阶段,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距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消除的。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的档次上、数量上都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二、改善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措施

(一)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

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适度调整,继续发展奶类等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家禽饲养业,努力提高动物性食品的供应量,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二)改变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

加强对居民的膳食营养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加强对广大居民的膳食营养知识普及力度, 改变饮食消费依着个人或家庭的嗜好进行的定势和习惯, 科学合理搭配食物。引导居民改变以味领先的饮食观念, 摒弃高油、高盐的饮食方式, 提倡少油、少盐、清淡的饮食方式。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引导居民增加对杂粮、薯类、豆类食品和对牛羊内、家禽、鱼虾、奶类的消费, 减少对耗粮多、油脂大的猪肉的消费。

(三)通过多种途径、多条渠道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增长是制约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只有稳定的收入增长才能保证稳定的食品消费支出增长。因此增加收入才是改善食品消费结构的关键所在。

1、建立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从而提高低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将这些措施纳入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全力抓好并落实到位。

2、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3、增加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

进一步提高西部居民整体教育水平,在加强西部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职业教育和中短期培训; 切实提高西部城镇就业者工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郝梅瑞.论小康生活中的食品消费问题—北京市食品消费研.消费经济,1996(02)

(2)李哲敏,李干琼.中国农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状况.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10)

(3)陈莹.武汉市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实证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5(06)

(4)陈启杰.中国食品供求结构的发展及对策研究.财经研究,2000(01)

(5)王秀杰.1985-1999年中国农民收入:变化、原因、对策.当代经济研究,2001(10)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5篇

>> 鄂尔多斯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贵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 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比较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基于ELES模型的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实证分析 武汉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德阳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基于ELES模型的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近十年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新常态下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的实证分析 贵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上海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郑兵云.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01):103-107.

[5] 胡晓丽.基于面板数据的ELES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

[6] 魏宁.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食品消费结构,问题,措施

 

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经历了一个从生存型到数量型再到质量型的过程,食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食品消费的社会程度不断增强,居民营养水平不断得到满足。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和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与营养健康的消费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一、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现状

消费结构(consumption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一直坚持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通过资源的高度倾斜配置,片面发展重工业,最终建成的是一种以自我服务为目的、为生产而生产的工业体系,而将居民消费品的增长长期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政策和人均国民收入翻两番计划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食品消费模式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①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②食品供给多样化,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消费结构趋向于肉类食品消费量的迅速提高。③广大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崇尚和青睐。④食品消费方式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这方面突出表现为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包装产品和“深加工产品”。 ⑤外出就餐支出成为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二、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消费量下降过快, 偏离东方饮食模式

1993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突破100公斤底线, 到2004年迅速下降到78.2公斤。中国居民粮食下降趋势逐渐偏离东方国家以谷物为主的消费模式, 粮食消费减少程度大大超出西方国家相应阶段的消费水平,与粮食消费量较少的西方国家基本类似。今后中国居民食物消费观念如果没有根本上的改变, 粮食消费量继续下降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造成这一时期居民收人水平和食品消费水平极其低下(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生活水平停滞不前。这一时期的居民和家庭还处在一种勉强温饱的状态,食品消费档次很低,消费结构雷同,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呈现生存型发展态势。

(二)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动物性食品消费出现动物性食品向肉类食品集中,肉类食品向猪肉集中的倾向。在动物性食品中, 肉类食品所占比例到2004年仍维持在40%左右,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奶类、水产品类食品所占比例较小,只占26%、18%,动物性食品过于向高脂肪的肉类食品集中;在肉类食品中,又过于向猪肉集中,猪肉消费量占整个肉类食品的60%以上,牛羊肉、禽肉所占比例较小。

居民饮食消费主要还是一个习惯问题。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要改变营养过剩的状况, 必须首先改变居民不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居民食品消费存在较大差距

1、目前边远落后地区及农村居民刚刚跨越以粮为主高谷物膳食阶段,正在向低层次的副食消费转移,今后对蔬菜、食用油、猪牛羊肉等副食消费有一定的需求空间,对较高层次的禽类、奶类、水产品类副食需求有限,但是由于一般认为其需求弹性较大,增长率较高,农村居民对这些食品的消费潜力很大。

2、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对蔬菜、食用油、猪牛羊肉、蛋类等较低层次的副食消费趋于稳定,甚至下降,开始向较高层次的副食消费转移,今后对禽类、奶类、水产品类食品需求大增。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

3、农村居民仍处在“粮食+蔬菜 +动物性食品”的第一消费阶段,城镇居民目前基本步入“ 蔬菜+动物性食品+粮食”的第三消费阶段,城乡居民之间相差一个“蔬菜+粮食+动物性食品”的食品消费阶段,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距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消除的。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的档次上、数量上都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二、改善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措施

(一)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

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适度调整,继续发展奶类等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家禽饲养业,努力提高动物性食品的供应量,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二)改变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

加强对居民的膳食营养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加强对广大居民的膳食营养知识普及力度, 改变饮食消费依着个人或家庭的嗜好进行的定势和习惯, 科学合理搭配食物。引导居民改变以味领先的饮食观念, 摒弃高油、高盐的饮食方式, 提倡少油、少盐、清淡的饮食方式。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引导居民增加对杂粮、薯类、豆类食品和对牛羊内、家禽、鱼虾、奶类的消费, 减少对耗粮多、油脂大的猪肉的消费。

(三)通过多种途径、多条渠道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增长是制约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只有稳定的收入增长才能保证稳定的食品消费支出增长。因此增加收入才是改善食品消费结构的关键所在。

1、建立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从而提高低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将这些措施纳入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全力抓好并落实到位。

2、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3、增加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

进一步提高西部居民整体教育水平,在加强西部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职业教育和中短期培训; 切实提高西部城镇就业者工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郝梅瑞.论小康生活中的食品消费问题—北京市食品消费研.消费经济,1996(02)

(2)李哲敏,李干琼.中国农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状况.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10)

(3)陈莹.武汉市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实证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5(06)

(4)陈启杰.中国食品供求结构的发展及对策研究.财经研究,2000(01)

(5)王秀杰.1985-1999年中国农民收入:变化、原因、对策.当代经济研究,2001(10)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周口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居民消费中不同商品或服务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包括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医疗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和其他消费等。

一、周口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测度,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3~2010),周口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37.0%下降到2009年的35.2%,与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相比,差距逐年减少,这意味着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也相应下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8%下降到2009年的36%,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农村居民支出的一大部分已由食品支出转移到其他方面的支出上。无论是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是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全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02~2009年,周口市城镇居民食品、衣着支出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稳步上升,交通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则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居住支出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本应该加大投入的医疗保健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所占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农村的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改革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衣着、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约为70%),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和居住支出就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约为70%),用于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所占比例还很小,这表明城镇消费结构已逐渐趋于合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欠合理,消费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城乡差距逐年拉大。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是收入的增加,随着周口市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0),2009年,周口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63元,比2006年增长57.4%,年均增长14.3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由2006年的5269元增长到2009年的8879.3元,增长68.5%,年均增长17.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641元增加到2009年的3908元,增长幅度达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06年的1964元增加到2009年的3090元,增长幅度达57.3%。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尤其是在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上,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2.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消费内容日益丰富。城镇居民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是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重要标志。从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百户拥有量看,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已经很高,空调、电脑、移动电话等也已成为具有相当普及率的大众消费品。轿车、住宅等大宗商品正越来越成为周口市居民关注的热点,消费层次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内容也逐步扩大到娱乐、休闲、文化、旅游和健身等方面,这些都是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基础。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民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结构升级加快。2009年,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99.56台、洗衣机70.86台、电冰箱17.41台、移动电话98.3部、空调5台、摩托车30辆。农民居住环境也明显改善,2009年末人均住房面积达26.1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8平方米,增长3.07%。与此同时,住房质量也明显提高。2009年底周口市农民人均用于家庭设备、用品消费的支出达150.8元,比上年增加30.44元,增长25.2%。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电脑、轿车、住宅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消费支出上还有较大差距。

3.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居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金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即消费者根据个人收入形成的购买消费品的心理倾向,用来衡量消费者对购买行为反应的敏锐程度,公式为APC=C/Y(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可支配收入)。凯恩斯理论认为,平均消费倾向APC是递减,即由于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APC递减)。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0),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2001年的0.7746上升到2009年的0.7814,略呈上升趋势,同期全省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2001年的0.7803下降到2009年的0.6657;周口市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由2001年的0.685上升到2009年的0.7909,同期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2001年的0.6557上升到2009年的0.7048,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与全省相比其收入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制约周口市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

1.居民收入因素。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层次上。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提高,消费需求层次也会不断提高,由此必然导致消费结构向较高层次跃进。对于周口市而言,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制约了消费结构的提升。2009年周口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63元,低于全省(14372元)30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08元,低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07元)899元。与全省相比,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周口市居民消费能力与全省居民相比有很大差距,2009年周口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879元,与同期的全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9567元)相差688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091元,同期全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为3388元,相差297元。

2.心理因素与消费预期的影响。人们在消费时,其兴趣、情绪或指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消费的可能性,这种心理因素主要受社会、家庭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决定着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是否理性,各种流行元素等是否在他们的消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消费预期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周口市受整体收入水平的约束,消费结构还没有实现全面升级,大部分居民还无法在短期内改善住行条件,尤其是农村居民,他们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物价指数的不断上升,居民预期消费支出增加,会紧缩即期消费行为,使消费支出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延缓了消费结构的升级进程。

3.消费观念的制约。传统消费观念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产生的消极作用,降低了居民对激活消费政策措施反应的灵敏度,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政策措施的作用力并使其预期应有的作用强度减弱,从而成为制约周口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所带来的消费结构不合理,不仅弱化了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而且偏误了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给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4.服务消费领域问题较多。一是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使居民服务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其中传统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大,新兴服务业比例偏低,导致部门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速度快于农村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中低档服务供给不足,满足不了广大服务消费需求导致消费结构不平衡;二是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居民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服务价格持续上涨制约了居民的服务消费理念。

三、进一步促进周口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大的基础,要建立稳定有效的收入增长机制,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所占比例。这就需要建立完善规范的劳动就业中介机构,给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及指导服务,以减少就业成本,提高就业率,使居民对就业有稳定的心理预期;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出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收集力度和筹融资能力,提高居民消费预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2.进一步完善社会分配体系。目前的社会分配体系在很多方面仍难以充分发挥收入分配对个人积极性的激励作用,杜绝不合理、灰色的甚至是非法的财富积累方式。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完善金融市场,发挥金融对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支持作用;通过对城镇或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财政支持等,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提高其收入水平,优化消费结构。

3.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改善产品结构。一是完善消费政策,积极拓展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点,促进居民消费档次的提高。消费热点是带动消费增长的发动机,周口市的消费热点主要有住房、旅游、信息、汽车、文化教育等。通过消费热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周口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高度重视基本消费品产业的发展,使基本消费品和高档消费品的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4.转变消费观念,积极倡导现代消费新理念。一是引导超前消费观念。在收入来源较为稳定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信用手段,鼓励居民合理适度的超前消费,这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本市经济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二是要积极引导本市居民提高物质文化生活质量,鼓励消费,反对浪费;三是倡导消费效用新观念。通过改变消费方式,合理配置个人、家庭资源,争取消费效用最大化,优化个人消费供给结构,使各类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与个人的需求结构相吻合,从而提高消费总效用。

5.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需要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消费环境,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提高各公共服务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共同维护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诚信体系,创建优良的消费环境,保证交易公平,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鼓励消费、放心消费的大环境,最大限度地在消费环节上减少消费者与商家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吴高莉,邓书基.基于计量经济学的消费结构分析[J].当代经济.2008(12下):140~141

[2]高源鸿,叶欣.辽宁省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理论界.2010(2):62~63

[3]潘成夫.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6(10):78~80;177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F036.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而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本文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 城乡收入分配 实证检验

问题的提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体制转轨,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的均衡机制开始由资源约束下的短缺型经济向需求约束下的过剩型经济转变,由此引致了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从部门结构分析,消费需求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目前,我国的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居民家庭消费占最终消费比例却不断下降(见图1)。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特别是居民家庭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的原因在理论界已经探讨了十多年,但仍未能完全解决。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城乡收入差距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文献综述

(一)居民间收入不公平论

臧旭恒、孙文祥(2003)利用ELES和AIDS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是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同的原因。藏旭恒、张继海(2005)通过对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率和基尼系数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导致了城镇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段先盛(2009)从收入分配结构角度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他的检验结果说明城镇的收入分配结构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祝正芳(2010)通过建立居民消费率与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指数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城镇内部的收入分配不公是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十分重要。王春娟、黄昊(2010)通过建立居民消费率与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农村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实证模型,得出结论:城镇居民存在着极强的支出不确定性预期、农村居民增收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导致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

(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论

方福前(2009)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向政府部门倾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降低。

(三)消费观念论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有着如崇尚节俭、喜欢储蓄、厌恶借贷消费的观念,在消费观念上谨慎、保守,从而导致居民有较高的储蓄倾向或较低的消费倾向。韩克勇(2001)认为造成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居民收入增幅下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后、消费环境不佳。

(四)中国福利制度论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医改、房改、教改,都使得人们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储蓄的预防动机加强,使得人们消费水平下降。这点从陶传平(2001)、李宗华(2004)等人的研究便可看出。

可以看出,对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的研究,主要的观点集中在收入分配不公平之上。多数学者阐述了消费需求与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凯恩斯关于收入分配不公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论断,但是由于数据指标选取的不同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学术界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往往不尽相同,甚至有人持完全相反的看法,如李军(2003)认为我国目前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仍然较高,收入差距不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上。

理论模型

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由于边际效用消费倾向递减,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相较于收入幅度减少较小。故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倾向富人,收入差距拉大,则会造成社会整体消费率下降、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自改革开放前期,呈不断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进行。但是自从1985年之后,虽然1994-1997年期间,城乡人均收入比呈下降趋势,但是总体上,尤其是从1998年开始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1.85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3.3(见图2)。即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居民间收入分配主要呈现出向城镇居民倾斜的特点,这一特点明显加剧了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本文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我国城乡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加剧的现实,建立理论模型:

假设我国全社会消费函数、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和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分别是:

C=a+bY,C1=a1+b1Y1 ,C2=a2+b2Y2

其中,C、C1、C2、Y、Y1、Y2、a、a1、a2、b、b1、b2分别是全社会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全社会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全社会居民自发性消费、城镇居民自发性消费、农村居民自发性消费、全社会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其中C=C1+C2,Y=Y1+Y2。另由凯恩斯理论知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群体,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即b2>b1,设城乡收入比为k,k=Y1/Y2,Y1=kY2。

全社会居民消费率为:

c=C/Y=(C1+C2)/(Y1+Y2)=( a1+b1Y1+ a2+b2Y2)/ (Y1+Y2)

将Y1=kY2代入可得:

对该式左右两边对k求导得:

由上式可知,全社会居民消费率与k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全社会消费率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比的上升而下降。

实证检验

(一)模型建立与数据说明

根据理论模型的上式,做出假设:全社会居民消费率c与(全社会居民收入的倒数)呈正向的线性相关关系;全社会居民消费率与(k为城乡收入比)呈正向的线性相关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全社会居民消费率呈正向的线性相关关系。从而建立如下实证模型:

其中,c为全社会居民消费率,Y为全社会居民收入,k为城乡收入比,CPI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此处,本文采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来计算全社会居民消费和全社会居民收入。Y=n1Y1+n2Y2,C=n1C1+n2C2,c=C/Y=(n1C1+n2C2)/(n1Y1+n2Y2)。其中n1、n2、C、C1、C2、Y1、Y2分别代表年底城镇总人口数、年底乡村总人口数、全社会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之所以采用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加总数据,是因为用GDP代表居民收入并不合适,它无法代表真正的居民收入及其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故本文认为用人均数乘以人口数的加总数据更合理。本文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所有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

(二)模型回归结果

方程回归结果为:

R2=0.758506;Adjusted R2= 0.730642; D.W=1.021301;F统计量=27.22108***。

括号中为对应于估计量的t值,***表示在P

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模型设计的三个假设均被证实。尤其是居民消费率与城乡收入比之间的关系被证实,从经验上验证了本文关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使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假设。另外从CPI的回归结果来看,通货膨胀越高,居民消费率也越高,但是系数仅为0.0026,说明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有限。

结论与对策

本文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建立了我国居民消费率与城乡收入比的理论模型,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需求拉动逐渐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需要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这也就要求政府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促进城镇与乡村生产要素的流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城镇农村户籍隔离制度下,这就导致了工人收入的增长要快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得收入分配向城市倾斜,拉大了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如果能够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收入差距,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藏旭恒,孙文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于ELES模型和AIDS模型的比较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3(6)

2.藏旭恒,张继海.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6)

3.段先盛.收入分配对总消费影响的结构分析—兼对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

4.祝正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5)

5.王春娟,黄昊.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差异性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0(7)

6.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7.韩克勇.中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J].经济评论,2001(1).

8.陶传平.我国消费市场低迷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1(5)

9.李宗华.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2004(5)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国际贸易;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 引 言

消费理论与实证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研究的侧重点和结论各不相同。近些年来,学术界开始有研究分析国际贸易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从总量关系上看,林永生、张生玲(2006)认为,增加进口会对国内消费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并利用我国1991—2005年度数据实证得出,我国消费品进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提高国内消费水平0.699个百分点。徐璐(2010)结合1990—2006年统计数据,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笔者利用ols估计法作回归,由于1979—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数据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进出口量数据之间单整的阶数不同,可知各变量的时间序列非平稳,出现伪回归的可能性较大。

在消费结构方面,相关研究并不多。胡延平(2009)通过广东1979—200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进出口变动是居民消费变动的原因,进口的作用要大一些。农业居民消费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非农业居民消费,而非农业居民消费对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农业居民消费。WwW.133229.COM

国际贸易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是否有显着影响?如果有影响又是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这些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尝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与国际贸易关系作初步分析。

2 理论与计量模型框架

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消费在总消费额中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本文中,我们用恩格尔系数来反映居民消费结构(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的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其他条件不变,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同样会对消费结构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较低。

进出口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较复杂,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首先,进口受一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消费结构。例如,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对外国进口品,特别是对高档品或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会增加。有时,这种消费的“示范效应”会很明显,并逐渐引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其次,考虑到中国的出口部门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出口的增加带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引起消费结构的改变。另外,出口部门生产销售的优质产品亦会产生“外溢效应”,从而间接地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构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计量方程。 1 模型假设

ect表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ecr表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dit表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亿元,dir表示农村居民收入,单位亿元;im表示进口额,单位亿元,ex表示出口额,单位亿元;c为常数项。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年鉴》,计量分析软件采用eviews5.0。由于1979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统计缺失,本文以1978年代之。 2 变量平稳性检验

使用ols回归分析前,为保证回归的有效性,要求数据是平稳的,因此我们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的adf检验,由于各变量时间序列均有明显的变动趋势,所以检验时同时考虑截距项和线性时间趋势项。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着水平下,各变量的检验t值均大于临界值,我们不能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变量表现为非平稳。而进行过一阶差分处理的各变量均通过了检验。 3 协整关系检验

对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可知,虽然ect、ecr、indit、indir、inim、inex各自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则可视为平稳序列,即i(1),再进行协整检验:

(1)ect和lndit、lndir、lnim、lnex的协整检验

将上式的残差序列单独表示出来,检验方程为δφt=αφt-1+ηt,再检验残差序列的平稳性,利用adf的单位根进行检验,检验类型不带截距项和常数项。检验的零假设是存在单位根,即残差系数为零。检验结果表明:1%显着水平下的t值-2.6471大于adf统计值-2.9754,我们拒绝原假设,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经过一阶差分的ect与lndit、lnim、lne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表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收入、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ecr和lndir、lnim、lnex的协整检验

由于各变量系数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我们可以认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lndir、lnim、lnex之间影响不显着。 4 格兰杰因果性检验

确定ect、lndit、lnim、lnex之间的协整关系后,我们再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滞后期选3。检验结果如表3:

3 结 论

1979—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居民可支配收入、进出口之间存在显着影响。第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有促进作用,lndit每增加一个百分点,ect降低0.1627个百分点。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第二,进口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显着影响,但两者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lnim增加一个百分点,ect降低0.0716个百分点。这可能是因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有一部分是由进口结构的变化引起,即非食品占总进口的比例不断增大,我们可以结合进口结构数据推出可以验证的假说。第三,出口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有显着影响:lnex增加一个百分点,ect增加0.1582个百分点,且在10%显着性水平下,lnex变化是引起ect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由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特点,出口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出口的增加带动居民收入的增加从而改善消费结构,这是“收入”效应;二是出口(国外消费需求)对国内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从估计方程来看,总效应表现为出口不利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由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估计方程各系数不能通过显着性检验,可以认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农村居民收入、进出口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即进出口贸易不能显着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这可能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更深层次的原因有关。

[1]廖成林,青雪梅.基于协整理论的中国宏观消费函数分析[j].经济科学,2005(1)

[2]林永生,张生玲.论我国进口贸易对消费与投资的促进作用[j].国际贸易,2006(5)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10篇

内容摘要:扩大农村需求以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为基础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各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依次是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小于1的依次是居住、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江苏省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以扩大内需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结构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对数模型

问题的提出

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以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2010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针对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可见,有效扩大农村需求对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江苏是经济发展强省,截至2009年,江苏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4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4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3000元。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消费结构也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研究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对于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制定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举措,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江苏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可以为研究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趋势提供借鉴。

文献综述

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结构作为一个范畴的提出,与恩格尔定律的提出相关。德国统计学家和工程师恩格尔对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一些居民家庭的消费构成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随着国家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一法则被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实证数据所验证,其研究方法成为研究消费结构变化的一个基本方法。

之后,马歇尔把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引入经济理论体系。凯恩斯学派又从宏观消费总量、消费函数理论的基础上考察消费需求结构的构成,形成了消费经济理论,提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中强调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为小于1的正数,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在凯恩斯之后,杜森贝里基于凯恩斯理论分析的框架提出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本人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周围人和自己过去消费行为及其收入和消费相互关系的影响。莫迪利安尼随后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按其一生中可动用的总资源,在各个时期进行大体上得均匀的消费支出,跨时预算约束发挥了关键作用,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或储蓄不仅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且取决于前期收入(资产)和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弗里德曼又提出了持久收入理论,认为决定消费支出的主要变量是持久收入,即消费者总收入中可以预料到的较稳定的、持续的那部分收入,暂时性收入将主要用于储蓄。

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理论与前瞻的消费函数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理性预期消费函数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某些条件下,一个家庭本年的持久收入估计值也应该是其下一年持久收入的最好指标。流动性假说认为,有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比不受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低,流动性约束可能导致预防性储蓄。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学者应用消费经济理论来研究农村的收入与消费问题。我国学者将西方消费理论应用于国内农村的消费情境并得到了诸多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尹世杰(2001)认为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制约了其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李锐等人(2004)认为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受持久性收入的影响。李谷成、冯中朝(200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民收入与消费模型,测量了农民各类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也有少量学者对江苏省农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胡绪华(2009)等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1980-1991年期间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几乎完美地调整到长期均衡途径,而1992-2007年期间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在受到短期干扰后,只有约1/3调整到其长期均衡途径。刘晓红(2011)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研究了2009年江苏省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份额、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

本文将以扩展性支出理论为基础建立对数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现状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1992-2010年的《江苏省统计年鉴》。选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衡量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支出结构分成七类: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居住、医疗保健、杂项。在分析之前,为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以1992年为不变价格对各经济变量进行平减(1992=100)。

(一)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1060.7元增长到2009年的3680.81元,增长了3.47倍。这17年间,人均增长19%,提前一年达到了江苏省定的全面小康指标值。近十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2009年,二者所占比重达到90.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纯收入的贡献不足10%。同时,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从1992年的35%上升到2009年的53%。而家庭经营收入占纯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从1992年的63%下降到2009年的38%。这说明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不再是单一地依靠农业增长,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农民增收的主要源泉是其工资性收入的增加。

(二)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1992-2009年,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表1和图2所示。可以看出,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1992年,恩格尔系数为55%,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判标准处于温饱阶段。2009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9%,开始进入富裕阶段。说明江苏省农村居民在小康的基础上,逐步趋近于比较富裕。衣着支出的比重处于下降趋势,不过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大。这表明江苏省农村居民以满足“吃、穿”为主的消费需求阶段已经基本结束。随着恩格尔系数和衣着消费支出的下降,江苏省农村居民居住的支出比重变化不大,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不断上升。支出结构的这种转变意味着,江苏农村家庭可以将更多的资本用于人力资本投资。文化教育娱乐项目支出比重已经达到14%。交通通信支出比重由1992年的2%上升到2009年的12%。医疗保健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因为新农保制度的推行,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促使个人用于医疗费用支出增加,绝对支出和相对支出的比例上升。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支出比重从1992年至1999年呈波动趋势,而后一直稳定在5%左右,表明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支出处于停滞状态。

基于ELES的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

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研究,一般采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计量经济模型—扩展性支出系统模型(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LES),其具体模型如下:

i=1,2,…,n (1)

式中:Vi为居民用于第i类商品的支出

为基本消费支出

Y为居民可支配收入

由上式整理得如下简化式:

式中:bi为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满足0 ≤bi≤1

对(2)式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ai和bi的估计值。

对(3)式两边求和,即:

参考刘夏等提出的对上述模型的改进建议,减少因异方差带来的分析偏差,对模型进行对数变换,如下式所示:

式中:Xi是人均用于第i项的消费支出,Y是人均纯收入,u为扰动项,β1为常数项。根据经济学弹性的概念,式中参数β2为弹性。即表示:收入增加1%,第i项消费支出增加(减少)的百分比。

(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运用SPSS FOR WINDOWS17.0软件,得到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相关参数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各类生活消费品所对应的可决系数均大于0.5,说明模型方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较好。计算结果P值均为0.000(除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017外),在给定显著水平α=0.05的条件下,各回归方程显著。另外,各类消费的估计系数β2均为正数,表示随着收入的增长,各类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实际意义。

由计算结果可知,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的β2均大于1,说明农村居民对这几类商品的需求量的增长幅度会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意味这些商品将是未来消费的重点。而居住、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β2均小于1,表示农村居民对这几类商品的需求量的增长幅度低于收入的增长幅度,意味着在未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其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下降。

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弹性最高的是交通和通讯,其值达到了2.414,即收入每增长1%,交通和通讯支出的增长率为2.414%。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农民购买交通工具和增加通讯支出不仅仅为生活消费服务,更是为生产服务,如购买农用运输车、安装电话、购买手机等带有一定的投资性质,可以为其带来一定收益。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居民外出打工和销售农产品所必须的费用支出的增加。文教娱乐支出、医疗保健的收入弹性分别是1.564和1.454,位列第二和第三,说明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日益受到重视。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农村的文体类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整体上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需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积极培育和发展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服务等服务性消费,加快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农村消费空间。食品、衣着、居住的弹性在0.5左右。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生活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对这几项的消费敏感度降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弹性最低。而事实上,江苏省农村居民的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率比城镇居民低得多。

结论及建议

(一)基本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持续稳步上升,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比较高。在支出结构中,支出的收入弹性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居住、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这意味着目前江苏省农村居民已经从食物、居住等基本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型升级。在现代西方消费经济理论中,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理性预期假说等代表性的理论虽各有不同,但有一个相同之处:强调收入因素在消费需求中的决定性作用及其对消费变动的深刻影响。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也证实了收入对消费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二)政策建议

江苏要通过拉动内需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建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改善消费环境,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建设的力度。具体建议如下:

1.有效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主渠道,这是不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稳定的收入。因此,应加快城镇化的步伐,给农村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多种方式和途径提供就业信息,并为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拉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因为小城镇建设不但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使农村劳动力获得了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

2.保障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增加农民的经营风险,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调控,建立农业生产的保障机制。在农村培育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辐射并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3.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从上文可知,江苏农村居民交通通讯的收入弹性比较高。因此,现代化电子信息产品在江苏农村未来具有较强的增长势头,汽车、手机、电脑成为江苏农村消费的新增长点。因此应该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质优价廉的电脑、宽带、手机、汽车等产品及服务。品牌企业要关注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将农民用不到的一些功能删掉,从而降低成本,拓展销路。

4.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政府应该进一步增加对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对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等的改造。提高农村居民购买家用电器的热情,进一步扩大农民的需求。构建适合农村市场特点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新型流通体系。把城镇作为流通体系的核心,建立连锁经营、商品直售的现代商品销售渠道,同时提高大额商品的售后服务质量,消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5.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建设的力度。在新形势下,政府应该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目标,将城市生活方式引入农村,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文化娱乐生活。在一些较大规模的村子,建立农村影院、农村戏楼、乡村活动室等。同时,培育农村旅游消费市场,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调动广大农民休闲旅游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Zeldes and Jappelli,Zelds,S.P. Consumption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An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

2.尹世杰.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几个问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李锐,项海容.不同类型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4(6)

4.李谷成,冯中朝.中国农户消费—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6)

5.胡绪华.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江苏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研究[J].商业研究,2009(12)

6.刘晓红.后危机时代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11(20)

7.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1992-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恩格尔函数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57

1引言与文献综述

当前,理论界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正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而居民消费中,农村消费市场无疑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了详细的了解,就可以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并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效用,从而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定量目标的建立。在我国,农民作为人数众多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内需的启动效果(李真、李兴惠,2004)。近年来,在城市消费需求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发展农村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梁洪波,2012),这也成为许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焦点。如李真,李兴惠(2004)以山东省17个地市的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消费水平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显示: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线性关系显著。樊祥成(2008)通过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其他省市的比较发现,虽然近年来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十分明显。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支出规模在千元级以上的跃升周期越来越短。梁洪波(2012)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了目前制约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刘美玲(2012)则以山东威海、枣庄、潍坊、济南4市具有代表性的389户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消费在饮食—住房—穿衣—饮食方面呈盘旋状上升趋势。以上学者大都是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方面进行统计和描述性的实证研究,但有些学者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山东省农村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张可成、吕天军、王孝莹(2003)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农村消费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民日常消费节俭克制,重点节日消费过度,消费求同攀比,人情、愚昧消费开支大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他们认为,目前山东省农民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应进一步引导农民认清消费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清除文化垃圾,引导文明消费等。

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各种具体消费内容和形式及其相互配合、互相作用的方式(陈启杰、田圣炳,2005)。考察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侧面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是联合国划分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十分重要,是挖掘市场营销机会核心而永恒的主题。同时优化消费结构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拉动山东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这对山东省的促进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针对2001—2009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本文采用恩格尔函数模型,可以较贴近地分析这些有序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通过分析这些消费项目的基本态势,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2恩格尔函数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21理论和经济假设

根据理论分析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指出经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间的联系。本文假定消费是理性的,即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消费结构是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称为恩格尔系数。

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01—2009年收集的数据。

根据数据,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共分作八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文教、医疗保健、其他。见表1。

23建立数学模型

本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建立的是恩格尔函数模型。恩格尔函数是反映各类消费需要与收入或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数学方程式。最简单的恩格尔函数为线性函数:

Vi=αi+βiv+eii=1,2,…,8(1)

24模型参数的估计

首先利用上文2009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食品、衣着、设备、医疗、交通、娱教、居住、杂项八个类别支出的恩格尔系数。用EVIEWS软件,对(1)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计算出各项基本需求支出的估计值以及T检验及R2检验、F检验和DW检验值。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恩格尔函数参数值项目(1)由表2可知,除其他项消费支出外,在a=005的显著水平下,各参数t统计值都通过显著者检验,且调整后R2值都比较大,因此,可认为模型的拟合度很好,但家庭设备、衣着、医疗和居住的恩格尔函数常数项的t检验不显著,因此这两项支出的比重变化不显著。F检验结果可表明显著水平远小于001,说明模型回归效果显著。除居住和其他消费之外,其余消费DW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自相关的影响较小。

(2)斜率Ri表示增加的总支出中第i类商品所占的份额,即各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说明总消费支出增加1元,食品支出将增加01437元。可以看出食品支出比居住支出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3)常数项ai可以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各类商品支出所占比重变化的趋势。当ai<0,则随着总消费支出的增加,该类商品的支出的比重将上升,反之当ai>0,则随着总消费支出的增加,该类商品的支出比重将下降。由此可见,山东省农村居民对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其他项目如教育文化娱乐、居住、交通通信等比重有上升趋势,这也与表5所呈现的变化趋势相符合,其中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也说明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趋势。

27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由以上数据可知,2009年山东省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364,这表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的636%用于消费支出。由各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可知,食品类最高(0164),说明新增收入中有16%用于增加食品消费。再就是教育文化娱乐(01)居住(01)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说明人们收入增加后,对交通通信状况及教育文化的支出也随之增大。见表2。

28弹性分析

需求弹性:公式:ηi=βi×Y/Vi(用Excel计算)表3各项消费支出需求弹性项目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信娱乐教育医疗保健其他ηi0570751201180870

2006—2012年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从表3和上图中可以看出,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以及交通收入弹性都大于1,说明人们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后,最关注的就是生活的质量,交通通信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势头。而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弹性最小。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消费结构开始从生存型向享乐和发展型转变,居民消费层次分化日益明显,高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在2009年比例达到53︰1。在影响消费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居民的收入是最关键的因素,收入的水平,收入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决定了消费结构的主要特点,另外商品价格水平,社会、家庭、文化、心理等非经济因素对消费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收集2006—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公布的关于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数据,发现农村家庭在家庭设备消费方面呈上升趋势,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汽车市场前景良好。

3结论

从上述分析结果中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山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此我们有如下一些解释和结论。

(1)山东省农民消费总体上具有温饱型特征。山东省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的农民,对文教娱乐的消费和家庭设备的消费开始给予较多的重视。这同样能反映出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2)以简单消费为主,交通通信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势头,而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弹性最小。农民近年的耐用消费品的购买量在逐步增加,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等。但不少农民家庭购买了耐用消费品满足的是“精神消费”,是为了给人看,例如有农民买了冰箱以后并不开通使用,是因为使用的成本很高。

(3)由表3所示,近年山东省农民生活消费中,医疗保健的支出增长较快。

(4)山东省农民在住房方面的支出较高。由于许多原因,农民对住房的投资与城市人对住房的投资不好作比较分析,可以比较的是农民的住房投资与生产投资,而现在的情况是农民对住房的投资超过了对土地的投资。

由以上分析可知,山东省农村居民在住房项目上的支出增长较快。这与山东省购房政策的改革有着重要关联。近年来,许多农村居民在城镇购房的热情大增,正所谓“带着土地进城”,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村居民的购房热情。但是获取宅基地,盖房,所以建房始终是一个农民投资的一个热点。

针对山东省农村居民在通信,医疗,家庭设备的项目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可作出以下政策改革:在通信方面,可以看出通信费用支出呈增长趋势,为提高农村居民通信消费的效用,合理消费,应针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制定符合农村居民的通信价格;在医疗方面,继续推行医疗改革,合作医疗政策,改变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在家庭设备方面,应继续推行“家电下乡”的消费政策,扩大家电的范围,利用好农村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真,李兴惠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4(4) 

[3]张晗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6 

[4]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3(5)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恩格尔函数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57

1引言与文献综述

当前,理论界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正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而居民消费中,农村消费市场无疑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了详细的了解,就可以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并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效用,从而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定量目标的建立。在我国,农民作为人数众多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内需的启动效果(李真、李兴惠,2004)。近年来,在城市消费需求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发展农村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梁洪波,2012),这也成为许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焦点。如李真,李兴惠(2004)以山东省17个地市的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消费水平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显示: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线性关系显著。樊祥成(2008)通过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其他省市的比较发现,虽然近年来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十分明显。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支出规模在千元级以上的跃升周期越来越短。梁洪波(2012)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了目前制约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刘美玲(2012)则以山东威海、枣庄、潍坊、济南4市具有代表性的389户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消费在饮食―住房―穿衣―饮食方面呈盘旋状上升趋势。以上学者大都是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方面进行统计和描述性的实证研究,但有些学者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山东省农村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张可成、吕天军、王孝莹(2003)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农村消费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民日常消费节俭克制,重点节日消费过度,消费求同攀比,人情、愚昧消费开支大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他们认为,目前山东省农民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应进一步引导农民认清消费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清除文化垃圾,引导文明消费等。

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各种具体消费内容和形式及其相互配合、互相作用的方式(陈启杰、田圣炳,2005)。考察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侧面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是联合国划分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十分重要,是挖掘市场营销机会核心而永恒的主题。同时优化消费结构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拉动山东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这对山东省的促进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针对2001―2009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本文采用恩格尔函数模型,可以较贴近地分析这些有序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通过分析这些消费项目的基本态势,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2恩格尔函数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21理论和经济假设

根据理论分析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指出经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间的联系。本文假定消费是理性的,即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消费结构是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称为恩格尔系数。

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01―2009年收集的数据。

根据数据,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共分作八项: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文教、医疗保健、其他。见表1。

23建立数学模型

本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建立的是恩格尔函数模型。恩格尔函数是反映各类消费需要与收入或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数学方程式。最简单的恩格尔函数为线性函数:

Vi=αi+βiv+eii=1,2,…,8(1)

24模型参数的估计

首先利用上文2009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食品、衣着、设备、医疗、交通、娱教、居住、杂项八个类别支出的恩格尔系数。用EVIEWS软件,对(1)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计算出各项基本需求支出的估计值以及T检验及R2检验、F检验和DW检验值。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恩格尔函数参数值项目(1)由表2可知,除其他项消费支出外,在a=005的显著水平下,各参数t统计值都通过显著者检验,且调整后R2值都比较大,因此,可认为模型的拟合度很好,但家庭设备、衣着、医疗和居住的恩格尔函数常数项的t检验不显著,因此这两项支出的比重变化不显著。F检验结果可表明显著水平远小于001,说明模型回归效果显著。除居住和其他消费之外,其余消费DW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自相关的影响较小。

(2)斜率Ri表示增加的总支出中第i类商品所占的份额,即各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说明总消费支出增加1元,食品支出将增加01437元。可以看出食品支出比居住支出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3)常数项ai可以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各类商品支出所占比重变化的趋势。当ai0,则随着总消费支出的增加,该类商品的支出比重将下降。由此可见,山东省农村居民对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其他项目如教育文化娱乐、居住、交通通信等比重有上升趋势,这也与表5所呈现的变化趋势相符合,其中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也说明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趋势。

27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由以上数据可知,2009年山东省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364,这表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的636%用于消费支出。由各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可知,食品类最高(0164),说明新增收入中有16%用于增加食品消费。再就是教育文化娱乐(01)居住(01)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说明人们收入增加后,对交通通信状况及教育文化的支出也随之增大。见表2。

28弹性分析

需求弹性:公式:ηi=βi×Y/Vi(用Excel计算)表3各项消费支出需求弹性项目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信娱乐教育医疗保健其他ηi0570751201180870

2006―2012年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从表3和上图中可以看出,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以及交通收入弹性都大于1,说明人们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后,最关注的就是生活的质量,交通通信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势头。而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弹性最小。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消费结构开始从生存型向享乐和发展型转变,居民消费层次分化日益明显,高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在2009年比例达到53U1。在影响消费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居民的收入是最关键的因素,收入的水平,收入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决定了消费结构的主要特点,另外商品价格水平,社会、家庭、文化、心理等非经济因素对消费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收集2006―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公布的关于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数据,发现农村家庭在家庭设备消费方面呈上升趋势,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汽车市场前景良好。

3结论

从上述分析结果中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山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此我们有如下一些解释和结论。

(1)山东省农民消费总体上具有温饱型特征。山东省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的农民,对文教娱乐的消费和家庭设备的消费开始给予较多的重视。这同样能反映出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2)以简单消费为主,交通通信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势头,而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弹性最小。农民近年的耐用消费品的购买量在逐步增加,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等。但不少农民家庭购买了耐用消费品满足的是“精神消费”,是为了给人看,例如有农民买了冰箱以后并不开通使用,是因为使用的成本很高。

(3)由表3所示,近年山东省农民生活消费中,医疗保健的支出增长较快。

(4)山东省农民在住房方面的支出较高。由于许多原因,农民对住房的投资与城市人对住房的投资不好作比较分析,可以比较的是农民的住房投资与生产投资,而现在的情况是农民对住房的投资超过了对土地的投资。

由以上分析可知,山东省农村居民在住房项目上的支出增长较快。这与山东省购房政策的改革有着重要关联。近年来,许多农村居民在城镇购房的热情大增,正所谓“带着土地进城”,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村居民的购房热情。但是获取宅基地,盖房,所以建房始终是一个农民投资的一个热点。

针对山东省农村居民在通信,医疗,家庭设备的项目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可作出以下政策改革:在通信方面,可以看出通信费用支出呈增长趋势,为提高农村居民通信消费的效用,合理消费,应针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制定符合农村居民的通信价格;在医疗方面,继续推行医疗改革,合作医疗政策,改变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在家庭设备方面,应继续推行“家电下乡”的消费政策,扩大家电的范围,利用好农村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真,李兴惠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4(4)

[3]张晗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6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VAR模型

0.引言及文献综述

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是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至关重要部分,人均产出的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结构的优化,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国外对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结构是产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大量研究了消费结构的定量分析。库兹涅茨(1956)指出人均产出的增长带动消费结构的化,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国内学者对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是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经济增长,研究三者的相互促进作用。吴瑾、张红伟(2010)认为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消费结构的优化会通过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三大机制作用于经济增长。查道中等(2011)认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城乡消费结构的升级。田学斌(2010)对国内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理论框架进行研究,同时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王业雯(2016)本文运用广东省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广东省产业结构和城镇居民消费结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会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但是研究文献大部分都是基于某一地区进行研究的,缺乏站在全局上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对国家整体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4.结论与启示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14篇

内容摘要:文章首先基于和谐理论,构建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矩阵,然后计算和谐度,进行和谐度评价分析,最后通过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格兰杰因果检验、扩展线性支出模型的建立,进行和谐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呈现存在差距、趋势相同、逐步和谐的特征。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农村 城镇 和谐度

问题提出

消费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包括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费结构变化是引导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力量,消费结构升级为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产业结构升级为消费结构升级提供有力保证。产业结构决定了消费结构的变动方向;反过来,消费结构的变动将通过产业间的关联这一传导机制在产业间扩散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目前已有文献对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问题的研究甚多。已有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性分析,如黄丽馨将经济增长作为中介变量引入,认为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影响消费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最终达到经济进一步增长;马铂钧认为两者的评价标准相统一,消费结构优化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二是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如王俊构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VAR模型,发现消费结构会影响第二产业结构的转换。另外,文启湘对河南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进行测定,认为需要努力调整生产结构,适应消费需要结构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和谐理论基本模型

(一)和谐理论基本思想

和谐理论的核心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和谐机制在最大程度上与效率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和谐态的存在是绝对的,而和谐则是相对的,和谐管理的目的即是使系统由不和谐逐步趋近和谐的状态。和谐理论追求管理的“完美”(和谐态),并认为和谐是可以测度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是指消费结构系统和产业结构系统是否形成了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两个系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条件和环境,以及两个系统是否具有总体协调性。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和谐性,建立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和谐性度量模型,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居民消费构成的各项目均与产业构成的各项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相关;

假设2:根据和谐理论,对系统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系统接近或达到一种理想的或标准的和谐状态,因此假定存在一种标准的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和谐的状态。

(二)和谐模型构建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和谐理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测定的步骤如下:

1.确定指标体系,横向列各产业,纵向列各消费项目,以消费结构各消费项目人均消费与各产业的人均GDP之比作为基本指标,构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评价的指标体系。

2.量化处理,确定标准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对实际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得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矩阵。

由于指标是反映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的参数,为了正确体现反映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关系,需要根据标准的消费支出项目与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对实际指标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以食品消费为例,其他消费支出项目以此类推):

设标准的食品支出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分别为F1`、F2`、 F3`,若Fi>Fi`,则有fi=1-(Fi-Fi`)/Fi`;否则,fi=Fi/Fi`,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指标在处理后不会大于1,因为根据和谐理论,和谐度在[0,1]之间。这也意味着有些实际指标可能超过标准指标,超过会产生负效应,因此,也是一种不和谐。

3.确立指标权重。一是确定每一消费项目人均消费与各产业人均GDP之比的权重:主观赋权法,如两两评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如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多目标规划法等。二是确定各消费项目与整体产业之比的权重:一般可以用各消费项目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

4.和谐度的计算。一是各消费支出项目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和谐度计算。以食品消费项目为例,食品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计算公式为:hf=∑wifi,其中fi表示经过标准化后的食品消费与第i个产业的比,wi为食品消费对第i产业的权重。二是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总的和谐度计算。H=∑wjhj,其中H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总体和谐度,hj为第j个消费项目与整个产业结构的和谐度,其中j=(f,d,j,n,c,e,s,o),wj为权重。

5.和谐性评价。和谐度取值在0-1之间,和谐度越大,说明系统越和谐,最大的和谐度是1,表示整个系统处于完全和谐的状态,也是一种理想状态。H=1,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处于完全和谐状态;H=[0.8,1],系统处于较好的和谐状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之间和谐运转良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相促进; H=[0.6,0.8],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处于基本和谐状态,但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必须有所调整;H=[0,0.6],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处于不和谐状态,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的测定

(一)数据来源及整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提供的数据,运用上述和谐度计算方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和谐性分析。根据每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和人均GDP的值,可以计算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均GDP。进而计算出2000-2008年城镇、农村居民各人均消费项目与第i(i=1,2,3)个产业的人均GDP之比,得到各年城镇和农村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指标实际值。

(二)标准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假设2,存在着一种标准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和谐状态。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22698元,以当年的汇率6.948∶1计算,人均GDP达3266.85美元,因此本文选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水平的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平均值(见表1)以及产业部门比重的平均值(第一产业9.8%,第二产业38.9%,第三产业48.7%)作为评价我国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时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性的标准。

以2000-2008年各年的全国人均GDP、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总消费支出为基础,结合上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水平的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平均比重,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模式人均GDP3000美元的三次产业比重,计算各人均消费项目与第 产业的人均GDP之比,得出各年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指标的标准值。按照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测定的步骤,对实际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得到2000-2008年各年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矩阵。

(三)和谐度计算

根据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特点,采用定量赋值比较困难,因此本文选取文启湘相关研究成果中的赋值作为权重。在上述和谐矩阵以及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根据和谐度计算公式,分别对我国2000-2008年各年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进行测定。

(四)和谐度评价

根据上述测算结果,2000-2008年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在[0.6,0.8],2008年分别达0.7092、0.6658,处于基本和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必须有所调整的状态(见图1),可以概括为趋势相同、存在差距、逐步和谐的状态。

1.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发展方向一致。由图1可以看出,2000-2008年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整体向和谐方向发展,两者和谐度的曲线走向相同,有共同的发展趋势,其相关系数达0.95。一方面与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构成有关,以2008年为例,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都是食品项目所占比重最高,杂项商品与服务项目支出比重最低,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的高低;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逐步适应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其和谐度逐渐提高。

2.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高于农村。2000-2008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和谐度普遍高于农村,两者之间的差距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的发展趋势。首先,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支出相对较多,以2008年为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1242.85元,而同期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660.68元,占城镇的比重仅为32.56%。其次,就两者的支出结构而言,农村居民各消费项目支出分布比较集中,2008年农村食品消费所占比重为0.44,几乎占全部支出的一半;而城镇居民消费项目支出分布相对均匀,且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的消费支出构成相比,有较大的相似性。最后,虽然和谐度的差距无明显的发展趋势,但就分析的期初、期末而言,2008年和谐度之差小于2000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改善。

3.农村和谐度波动提高。我国农村居民2000-2008年间和谐度呈波动提高的趋势。从消费支出构成来看,食品和谐度在0.8以上,处于较好的和谐状态,食品支出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也最大。衣着和谐度在0.5左右,处于不和谐状态,从各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农村衣着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不足6%,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的衣着消费比重为9.68%,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低、消费市场不完善是导致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居住和谐度相对较高,但呈现降低趋势,由2000年的0.87下降至2008年的0.78,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民用于居住的支出增加,居住消费比重自2000年的15%升至2008年的18.5%,离标准的13.52%越来越远。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谐度在0.5左右,处于不和谐状态,但从2004年之后和谐度在逐渐提高,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消费的大多是中低档耐用消费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启动农村消费如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

农村居民医疗保健和谐度逐步降低,2008年下降至0.54,处于不和谐状态。近年来,由于人口结构老化、人们保健意识增强,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上升,存在畸形扩大趋势,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交通通信和谐度有明显的增加趋势,2008年达到0.81,达到较好的和谐状态,近年来,交通通信业发展较快,消费支出也逐渐增加,产业结构的发展正在逐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呈现和谐的发展趋势,2008年和谐度增加至0.7,农村教、娱支出增长较快,且大于标准值,一方面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民收入微薄,其消费支出的大部分用于教育。

4.城镇和谐度呈现和谐―不和谐―和谐发展趋势。我国城镇居民2000-2008年间和谐度呈现和谐―不和谐―和谐发展趋势。从各消费项目来看,食品消费和谐度最高,且呈增加趋势,2008年为0.93,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衣着和谐度在[0.8,0.86]范围内,处于较好的和谐状态,与农村相比,城镇居民用于衣着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较大,和谐度相对较高。居住和谐度在0.67左右,明显低于农村,且城镇居民居住支出比重低于标准值,这种现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城市的“炒房热”哄抬房价有关。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谐度高于农村,但呈逐步降低趋势,说明该项目相关产品及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转变。医疗保健和谐度在0.5左右,低于农村,处于不和谐状态,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大于标准值,可以说旺盛的医疗保健消费需求与落后的医疗保健服务呈现不和谐状态。交通通信和谐度在0.8左右,基本和谐,但呈现和谐―不和谐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增长较快,2008年远高于标准值。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和谐度0.2左右,处于严重的不和谐状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服务价格连年上升,使得家庭教育支出大幅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评价分析

我国城镇、农村2000-2008年间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虽然逐渐增加,但存在一定差距,本节对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构成进行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影响关系,并建立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分析城镇、农村居民各消费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

根据和谐度计算公式,和谐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与标准的选择有关,因此文章运用χ检验分别对2008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标准指标进行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

首先,产业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H0:2008年我国产业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的产业结构不存在明显差异;H1:2008年我国产业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显著性水平α=0.05,计算χ2统计量,查χ2分布表,χ2(0.05,2)=5.991>χ2=4.19,因此,接受H0。

其次,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消费结构的显著性评价。H0:两组比重数不存在明显差异;H1:两组比重数存在明显差异,χ2=10.20

最后, 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消费结构的显著性评价。H0:两组比重数不存在明显差异;H1:两组比重数存在明显差异,χ2=16.64>χ2(0.05,6)=12.592,因此,拒绝H0,接受H1。

在95%的置信概率下,即有95%的把握认为,2008年我国产业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的产业结构不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消费结构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标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着重分析居民消费结构演进的特点,用恩格尔系数作为变量,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作为变量,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居民的收入水平传导的,所以选取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中间传导机制的替代变量。数据的时间长度为1990-2008年。

从结果来看,至少在90%置信水平下,第二产业变动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消费结构与农民人均收入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第二产业与农民人均收入间互为因果关系,第三产业是农民人均收入变动的原因;第二产业变动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引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第三产业变动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动的原因。即,第三产业变动通过城乡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第二产业变动直接决定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

(三)扩展线性支出模型

通过2000-2008年我国农村、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构建扩展线性支出模型(见表2),基本通过检验,且拟合度较高,通过对比边际消费倾向β发现:农村整体消费倾向大于城镇,可能的解释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增长,边际消费倾向逐渐降低,而小于农村;城乡居民食品边际消费倾向都排在各自首位,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增加后,考虑较多的还是提高饮食质量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农村居民居住边际倾向高于城镇,这是因为农村居民普遍拥有土地,收入稍微增加,就会考虑建住房;在城镇,排第三位的是教育文化娱乐,且高于农村,这是因为城镇居民更加重视享受和发展型生活资料的支出,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投资及娱乐的追求,特别是旅游等的愿望都要大于农村;由于大部分农村居民缺乏医疗保险,其医疗保健消费倾向要高于城镇;在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城镇也高于农村,城乡居民衣着消费观念存在差距,大多数农民对衣着的要求普遍停留在穿暖阶段,注重衣着的实用性,而城镇居民则更注重衣着的款式、质地、品牌等较高层次的追求;在家庭设备、杂项商品方面,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比较相似,相对较低。

基于上述分析,文章认为要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提升,提高和谐度,一方面,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促进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而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黄丽馨.广西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0.4

2.马铂钧.消费结构优化是衡量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J].消费经济,2003.6

3.王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演进与产业结构转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

4.文启湘,冉净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和谐性及其测度[J].中国工业经济,2005.8

5.黄丹,席酉民.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J].管理工程学报,2001.3

6.益阳市统计局.拓展消费空间 推进全面小康[EB/OL].hntj.省略/sxfx/yiyfx/200309030024.htm,2003.9

7.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85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9

作者简介:

居民消费结构论文范文第15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4-0041-06

Abstract:In theory, the effect of fiscal expenditure impact on residents' consump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crowding-in-effect" or "crowding-out-effect".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16 cities from Anhu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local government fiscal expenditure to consump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he total and structure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s: from the total effect, local government fiscal expenditure has "crowd-in-effe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crowding-in-effect'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rural residents. From the structure effect, the administrative expenditure of local government has "crowding-out-effe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health expenditure has "crowding-in-effe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education expenditure has "crowding-in-effect" on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but the impact on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is not obvious; the effects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on bot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are not obvious.

Key words:local government; fiscal expenditure; residents' consumption; effect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拉动力。为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特别是民生方面的支出。在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又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此来释放消费潜力,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从影响方向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财政支出促进了居民消费,即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二是财政支出抑制了居民消费,即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关于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效应,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Bailey(1971)就通过研究发现公共部门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挤出了θ(0

国内学者对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效应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二是研究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结构效应。

(一)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李广众(2005)依据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来构建计量模型,运用1952-1978年与1979-2002年两个时期的样本实证分析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3];张治觉和吴定玉(2007)、陈冲(2011)、胡永刚和郭新强(2012)等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也认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4-6];胡永刚、郭长林(2013)通过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运用我国1996Q1―2011Q4的季度数据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支出扩张会导致居民消费增加[7]。但另外的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却与上面的截然相反。黄赜琳(2005)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来我国研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8];申琳和马丹(2007)、方福前和孙文凯(2014)通过实证分析也认为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出效应[9-10]。

(二)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结构效应。储德银、闫伟(2009)运用1998-2007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来实证分析地方政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而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程度并不明显[11]。陈冲(2011)经过实证分析认为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而消费性支出产生挤出效应。刘小川、汪利锬(2014)运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来研究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公共事务性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民生性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经济事务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呈现为先挤入后挤出的“倒U型”效应[12]。武晓利,晁江锋(2014)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来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指出政府消费性支出在长期内挤出居民消费,而投资性支出在长期内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服务性支出和转移支付能有效挤入居民消费[13]。

上述研究文献,特别是国内文献,对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效应的研究都是基于全国层面的研究,很少具体研究某个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李广众、黄赜林、胡永刚等)。由于在现行的政府财政支出里,除国防和外交支出需中央承担外,其它支出都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或者是地方独自承担。其中如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有关民生的支出都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并以地方政府为主。因此,单独研究某个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很有必要。同时,在研究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效应时,有的学者没有考虑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性(陈冲等);或者考虑到了这种特殊性,但没有同时研究财政支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效应,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储德银等)。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模型,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样本,从总量和结构效应两个视角来实证分析安徽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量和各类支出项目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挤入”与“挤出”之争,并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效应之间的差异。本文随后部分的安排结构如下:第二部分阐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构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模型;第四部分实证估计安徽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结果并进行分析;最后就是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

本文利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来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在这里不考虑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结构差异和国内产业分工情况,同时假定该地方政府辖区为一个封闭的经济,则引入的收入决定模型为:

依据经济性质的不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首先,购买性支出直接作用于生产和就业,购买性支出的增加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在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或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社会总供给也随之增加、就业增加,居民可以选择更好的就业机会或更多的人获得就业机会,使得居民收入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收入的增加导致居民消费的增加,即GADS、就业YYdC;其次,转移性支出直接作用于收入分配,当增加转移性支出时,如社会保障支出,通过分配和再分配使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即TRYdC。

上面是分析了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总体影响,由于不同支出项目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就有必要分析各支出项目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即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结构影响。第一,行政管理支出与居民消费。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这一基本职能发生的支出,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来维持生产和生活秩序,为企业与居民提供稳定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居民消费。当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过大时,就意味着政府规模的扩张和干预程度的加强,此时政府就可能过度干预市场,存在“越位”可能。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引起市场机制扭曲,从而抑制了居民消费;第二,教育支出和居民消费。政府教育性经费支出直接影响着教育水平的提升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劳动者工资水平的高低。政府通过增加教育支出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引进优秀人才等,来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劳动者专业技能和素质提升后,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水平也会提升,从而促进了劳动者的消费水平;第三,社会保障支出和居民消费。一是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居民消费,二是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可以减少居民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间接提高居民消费愿望;第四,医疗卫生支出和居民消费。政府通过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从而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而健康对工资率有显著影响(田艳芳,2013)。因此,居民好的健康水平促进了收入水平的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居民消费。

三、模型构建和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

本文在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的框架下,借鉴储德银(2009)、睢党臣(2012)、邹红(2014)等文献的思路,构建以居民消费为被解释变量,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为核心解释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考虑到居民收入对居民消费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模型估计结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故将居民收入也加入到模型中,具体的实证分析模型如公式(4)所示:

模型(4)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总量效应的模型。其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地级市和第t个时期,c表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y表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zc表示人均财政支出,且为了减少变量的波动性,对所有变量做对数处理。

考虑到本文还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结构效应,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用人均行政管理支出、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和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来代替模型(4)中的人均财政支出变量,实证分析模型如公式(5)所示:

模型(2)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效应的模型。其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地级市和第t个时期,xz表示人均行政管理支出,jy表示人均教育支出,sb表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yl表示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所有变量做对数处理。

(二)数据说明

本文的分析样本为安徽省16个地级市,时间跨度为2008-2013年。由于安徽省2011年进行了行政区划改革(撤销巢湖市),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本文将巢湖市2011年之前每年的数据并入到合肥市处理。本文所有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09-2014),为了增强实证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所有数据用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平减(2008=100)。模型中的各类财政支出的人均变量是指某地级市的该类财政支出总量除以该市的户籍人口数的数值,如人均财政支出就是通过某地级市的财政支出总量除以该市的户籍人口总数得到,其中行政管理支出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来代替。各变量的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四、实证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一)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

1.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

由于本文仅仅分析安徽省内的情况,本文认为固定效应模型在理论上比混合回归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更适合。同时根据协方差分析检验,本文最终选取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模型来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实证估计结果如表2中(1)列所示。

从估计结果可知:首先,人均财政支出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安徽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其次,人均财政支出的回归系数为0.182 7,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财政支出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平均增加0.182 7%;最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同方向变化,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一个百分点,其人均消费平均增加0.457 9%。

2.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

通过协方差分析检验,本文选取固定效应不变系数面板模型来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实证估计结果如表2中(2)列所示。根据实证估计结果可知:人均财政支出的回归系数为0.089 6,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财政支出增加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平均增加0.089 6%。这意味着安徽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即地方政府财政对农村居民消费也具有“挤入”效应。同时,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促进了其消费水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一个百分点,其人均消费平均增加0.657 4%。

3、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总量效应差异的分析

根据表2中的估计结果可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入”效应,但是挤入的程度却不相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程度高于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程度。本文认为这是由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造成的。当前,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城镇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高于农村居民享受到的,这就使的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时,城镇居民得到的优惠多于农村居民的,从而更能够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同时也可以得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消费弹性也不相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消费弹性小于农村居民的消费弹性,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更能促进其消费水平的增长。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城镇居民的,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低于城镇居民的。当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时,农村居民会更多将收入用于消费,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结构效应

本文除了分析安徽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外,还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结构效应。由于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结构效应时的样本时期跨度较短,而且时期较短的原因是我国在2006年进行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安徽省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的收支口径,从而使得样本只能从2007年开始,这种客观原因是无法克服的。因此,本文采用混合堆积回归的形式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结构效应。也正因如此,本文仅能运用OLS对模型(5)进行实证估计,实证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的实证估计结果可知:首先,人均行政管理支出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74 9、-0.079 6,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了t检验,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行政管理支出增加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分别减少0.174 9%、0.079 6%,即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出”效应。本文认为这是由于行政管理支出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在政府预算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行政管理支出增加必然会减少其它方面的支出,如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民生性支出,从而不利于增加居民消费。同时,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规模扩大,意味着政府规模的扩张和干预程度的加强,此时政府就可能过度干预市场,存在“越位”可能。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引起市场机制扭曲,从而抑制了居民消费。其次,人均教育支出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99 4、-0.052 2,且前者在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了t检验,而后者没有通过t检验,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是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却不明显。再次,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回归系数均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均不明显。本文认为这是因为安徽省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降低居民的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明显。最后,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99 8、0.237 4,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增加1%,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分别增加0.299 8%、0.237 4%,即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入”效应。本文认为这是因为政府增加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好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工资收入水平的上升,从而引起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总量和结构效应两个维度来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量效应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入”效应,且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效果更明显。从结构效应看,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出”效应;医疗卫生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入”效应;教育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是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却不明显;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均不明显。

基于以上实证分析与结论,本文给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增加安徽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总量。近年来安徽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量逐年递增,由2000年的3 224 688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43 496 871万元,年均增长率22.16%。同时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基于本文的实证结论,安徽省应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同时,安徽省还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行政管理支出,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安徽省行政管理支出由2008年2 341 531万元增加到2013年4 691 511万元,年均增长率为40%;教育支出由2008年2 862 557万元增加到2013年7 365 88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由2008年1 038 442万元增加到2013年3 617 987万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1.46% 、69.68%,两者的增长率均超过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率。根据实证结论,行政管理支出抑制了居民消费,而教育、医疗卫生支出则促进了居民消费,因此安徽省应进一步减少行政管理支出,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以此来控制“三公”消费,促进大众消费,让消费积涓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