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

综合实验论文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1篇

实验课时分散,教学效果有限单次验证性实验存在实验周期短,每次实验相对独立,不利于阐明制剂研究各个环节的相关性。比如中药颗粒剂的制备需要提取、醇沉、制粒、干燥等多个单元操作过程,时间较长,目前的相关单元操作内容分散在多个实验中实验教学课时利用率相对较低,且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实验进行有效组合,在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提取后引入药物制剂新技术研究、制剂质量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形成一套系统的实验体系,分3~4次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制剂研究的流程,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药剂学综合性实验的实施

本教研室开设了“丹皮酚包合物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综合性实验,以水蒸气蒸馏法从中药材料中提取精制丹皮酚,采用环糊精包合技术解决丹皮酚水溶性不佳的问题,接着制备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片剂并进一步评价片剂的质量,通过体外溶出实验比较一般丹皮酚片剂与环糊精包合后的片剂溶出度差异。整套实验涉及了中药提取分离、包合技术、传统片剂的制备、片剂质量评价、溶出度测定、丹皮酚含量测定等多个方面,整合了药剂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多个教学环节和理论知识点,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涉及知识面相对于普通验证性实验较广,因此在实验开设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以小组进行讨论,并细化实验方案,同时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综合性实验需要大约1周的时间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每次实验过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本次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与总结,对实验结果分析以及下次实验如何开展进行讨论与预测,设计、调整并完善实验方案,进一步切实培养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质[4]。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估方案对于学生综合性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需要有完善方案和标准,仅以实验报告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综合性实验的成绩过于单一且不够客观,应结合对于实验前准备工作的开展及相关文献查阅整理,实验方案设计与优化,关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相关问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感受,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除了常规的实验报告评分外,综合性实验尤其加大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作为主要的评分标准。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2篇

1.1开课时间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部推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内学习3年专业知识,然后在有就业意向的实习单位实习1年。鉴于我们的培养模式,《中药综合性实验》开设在第6学期,此时学生已经学完了大多数专业课程,储备了中药学专业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了中药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已具备开设中药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条件。如果选择在前几学期开设,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尚不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基本学完专业课程之后毕业论文设计之前开设,既保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避免发生脱节,又能给学生在知识结构具备的情况下及时提供运用知识、培养综合能力的平台,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基础。

1.2具体内容

根据实验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结合由浅入深的课程设计原则,我们设计了两个综合性实验项目———“板蓝根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评价”与“香连丸质量检查与评价”,一个设计性实验项目———“中药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检验”。为做好实验,我们带领学生回顾项目中所涉及中药品种的中药学知识,包括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然后引导学生运用中药鉴定学知识,应用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色谱鉴别等多种鉴别手段对实验中用到的药材进行真伪优劣的鉴别;对于鉴别合格的中药品种,要求学生进一步运用中药化学知识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的方法与技术提取分离得到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之后再让学生运用中药药剂学知识利用制备得到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加一定的辅料制成一定剂型的中成药;最后要求学生应用中药制剂分析知识按《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测。这些实验项目,使学生了解了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系统地把握了相关课程的知识体系,培养了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由于学时限制,我们在三个实验项目中选择了最常见的中成药剂型-颗粒剂与丸剂,由浅入深、有所侧重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2课程特色

2.1多课程专业知识的综合

综合性实验涉及多门课程,学生在实践中通过灵活运用不同课程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原本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各门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系统的构架。

2.2模块化设计

三个实验培养目标明确,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密切相关。既可以单独操作以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又可以按需组合逐步开展各项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符合学习规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

2.3强化设计性实验

在综合性大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开设了与之相关的设计性实验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所学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深化在综合性实验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扩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文献检索与写作的能力。

3实施效果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3篇

作者:蒋庆琳 郑向辉 王地娟 臧志和 单位:成都医学院药学院

教学内容为理论教学的验证或孤立的单元操作,造成基础与专业课实验项目低效重复,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难以教会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存在着模仿性太强、缺少思考和学习兴趣不足等诸多弊端。本教材的编写打破了过去学科独立、实验内容互不相干的传统,将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制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中分散的、有关联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机组合,汇合成综合性大实验,做到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建立针对药学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教材的改革,我们为此设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由于该教材具有互补性、交融性、渗透性、发展性、系统性、递进性等基本特性,在带教教师的安排上就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制剂及质量研究”就涉及到药化、药剂、药分三门专业课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时,我们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度。我院对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必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且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的教师”。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让选的教师具有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另外导师在指导学生科研活动时,会更注重对学生规范科研方法的训练和严谨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通过沟通协调促进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本科生导师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提高学生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实验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操作过程中技能是否规范和熟练,结果是否良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否细致观察、综合分析、独立解决,以及。

在设计性实验中,要求学生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自己动脑设计实验方案,再经反复商讨修订设计方案,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和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真正锻炼。由于实验全过程中学生们都十分投入,对所进行的实验内容印象深刻,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更格外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认识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严谨,从而受益终身。总之,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出适应时展的高素质药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提升了教师的知识结构由于设计性实验没有规定操作步骤,也没有限定实验方案,再加上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有限、实验经验不足及实验操作基本功也不够扎实等原因,往往很难设计出较为完整的实验方案,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某些不可预料的情况也经常难以独立处理好,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就会影响到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如要对每一种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了然于心,就必须采用不同方案进行预实验,而不能像在以往的验证实验中按部就班地开展实验。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预实验外,还要有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实验结束小结时不仅仅要讲透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设计性实验课。科研数量及质量得到提高该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开展以来,我院由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我院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科研文章数量极少且多发表于非统计源期刊上。该教改项目实施两年时间后,我院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数量得到大幅提升,且多发表于统计源及以上期刊。

总体上看,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要求的知识面更广,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全面的掌握;在实验技术方面涉及到多种实验技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本科教学环节中增加综合性实验教学环节,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我院教师的科研能力。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4篇

1.1仪器100mL茄形瓶,50mL茄形瓶,卜形蒸馏头,直形冷凝管,真空接受管,温度计,温度计套管,普通二通,磨口二通,鼓泡器,沸石,长钢勺,温度指示电加热套2个,石棉带,干燥真空橡皮管,冷凝水管,冷阱,1L烧杯(装冰盐浴),真空泵车,真空干燥箱,烧瓶夹,冷凝管夹,十字夹,旋转蒸发仪,数字熔点仪,核磁管,核磁共振仪,凝胶透过色谱仪(GPC)。

1.2试剂D,L-乳酸,SnCl2•2H2O,甲醇,四氢呋喃(以上均为分析纯),辛酸亚锡。

2实验步骤

2.1D,L-丙交酯的合成与纯化在100mL茄形瓶中加入9gD,L-乳酸,0.045gSnCl2•2H2O,少许沸石。搭建减压蒸馏装置,见图2(a),装配卜形蒸馏头、温度计、直形冷凝管、真空接受管、50mL茄形瓶,连接普通二通、冷阱、真空泵车。用加热套加热至140℃,使乳酸(沸点125℃)开始沸腾。打开真空泵,调节泵车安全瓶二通,使系统真空度达到26.6~39.9kPa,蒸出乳酸中游离及反应生成的水。反应物逐渐变稠,至脱水量约为理论值的80%时,完全关闭安全瓶二通,使系统真空度达到0.66~1.33kPa,再蒸馏出少量的水。关闭系统管路二通A,将橡皮管从B处缓慢取下。移去直形冷凝管。更换干净卜形蒸馏头、真空接受管和50mL茄形瓶,再次连接B处橡皮管,见图2(b)。打开管路二通A,使系统真空度达到0.66~1.33kPa、加热使温度上升至230~240℃,蒸馏出丙交酯,冷却,析出淡黄色D,L-丙交酯结晶,粗产品约3g。丙交酯由乳酸环化二聚而成,主要杂质为残留的乳酸和水。用约10mL甲醇作溶剂,对D,L-丙交酯粗晶进行加热重结晶,反复3~4次即得白色晶体,真空干燥得到丙交酯单体。

2.2开环聚合及后处理将2gD,L-丙交酯,0.004g辛酸亚锡按比例加入50mL茄形瓶中,塞好磨口二通,使二通连接鼓泡器。用电加热套加热、保持反应温度为130~140℃,聚合4小时。冷却,抽出溶剂所得的固体(含有聚合物和单体),所得的固体经过甲醇处理3次,每次10mL,以溶解剩余的丙交酯单体,沉析出白色的PDLLA聚合物,倾倒出甲醇液体,剩余聚合物置真空烘箱于50℃加热干燥过夜至恒重,称量,得到聚合物1.72g,收率86%。

2.3产品表征(1)测丙交酯的熔点。(2)测丙交酯的核磁共振谱。(3)测聚丙交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3结果与讨论

3.1单体丙交酯的制备丙交酯单体是由乳酸分子间脱水缩聚得到的低聚物在高温低压下裂解生成的环状二酯,通过进一步重结晶得到较纯的丙交酯。由于低聚物在200℃以上的高温解聚过程中容易氧化和发生其他副反应,导致产物变色及焦化,从而影响收率和纯度。因此,我们在制备过程中改用减压蒸馏,直接蒸出反应生成的丙交酯,这样既有利于低聚物的解聚平衡朝着生成丙交酯的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减少氧化等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收率和纯度。在实验中发现,如果直接使用常见的减压蒸馏装置,在解聚反应时,蒸出的丙交酯容易在直形冷凝管中析出,而无法收集得到。因此在实验的设计中,在通过乳酸减压得到聚乳酸低聚物后,将减压蒸馏装置中的冷凝管移去,更换卜形蒸馏头、真空接受管和50mL茄形瓶,搭建如图2所示的减压装置,这样能很好地接收蒸出的丙交酯产品。乳酸分子中有一个手性中心,具有两种光学活性异构体:右旋L-(+)和左旋D-(-)乳酸,因而所得到的丙交酯有3种异构体(图1):L-丙交酯(L-LA)、D-丙交酯(D-LA)、内消旋丙交酯(meso-LA)。外消旋丙交酯(rac-LA)则是D-LA和L-LA的1:1混合物。由于存在多种异构体,因此在制备丙交酯单体时必须重结晶。实验中使用甲醇溶剂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丙交酯,收率21.7%;采用数字熔点仪(WRS-1B)测定其熔点为125~126℃(文献值125~127℃)。1HNMR(CDCl3,400MHz)δ1.60(d,J=6.4Hz,3H,CH3),4.99(q,J=6.4Hz,1H,CH)。

3.2聚丙交酯的制备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丙交酯的聚合实验使用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转化率;且相对于其他金属而言,辛酸亚锡的毒性较小,符合生物用材料的要求。此外,辛酸亚锡在熔融的单体中有较好的溶解性,能与单体充分混合,使聚合反应顺利进行。辛酸亚锡催化丙交酯聚合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通过配位-插入机理实现丙交酯的开环聚合,中心金属锡首先与丙交酯作用,活化羰基氧,然后与金属相连的引发基团烷氧基进攻羰基碳,丙交酯单体的酰氧键断裂,丙交酯开环,形成活性聚合物链,单体继续插入到连有金属的另一端,形成链增长。将实验得到的聚丙交酯聚合物在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6小时后,取少量聚合物,以THF为溶剂,使用Agilent-GPC,在25℃以窄分布聚苯乙烯为标准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所测得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n=5.7167×104,Mw=9.1072×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Mw/Mn=1.59)。

4实验教学效果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介绍我院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和综合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

高等医学教育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两大阶段,临床医学是以实践性和经验性为突出特征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医学实验室是高等医学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高校合并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学层次的提高,我院原有的实验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对实验室,尤其是临床医学实验室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施综合管理,获得良好效果。

1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概况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按学科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检验、急救等,每个学科均有独立的实验室,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分科细而全,造成各实验室面积较小,用房紧缺,实验人数受限,影响实验开出率和工作效率。(2)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慢、陈旧等现象,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3)实验管理人员力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4)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使教和学都易产生学科间的脱节[2]。(5)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

2.1实验室空间的综合利用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内科、儿科及检验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一楼,外科和妇产科实验室调整到二楼,基础护理实验室仍在三楼。使相关学科实验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例如,外科和妇产科都是手术科室,除设有独立的手术室、换药室、产房、围产期保健室、母婴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库房、准备间、高压灭菌室、更衣室、洗手间和模拟病房、护士站等。这使得各个学科实验室使用面积扩大,可同时进行2组实验,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2.2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除专业性强的设备和仪器由各专业负责申请购置和使用外,对外科、妇产科、基础护理等实验室的巾类、一般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拟病房的常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2.3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健康评估、外科学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妇产科及儿科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相关的实验室既可共享空间和资源,又互不干扰,同时避免了实验室闲置。

3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

3.1改变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各学科实验内容,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我院过去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按学科建立实验室,在教务科的领导下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实验室小而全,每个学科各自为政,不能达到一定规模,而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等临床实验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就造成实验室的闲置,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实验中心,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根据学科特点,修订教学计划,然后重新整合实验资源,统筹安排实验科目和内容,使相关专业之间既能资源共享,又不互相影响;既能扩大实验室的规模,改善教学条件,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实验室闲置。

3.2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各学科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由于教学经费的分散使用,造成经费的相对短缺,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这些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通过改革,把原来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实验用品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使实验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互补遗缺,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学院节约财力、物力[3]。实验中心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专用设备以及电教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学期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统计、保养和检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为制订新学期的实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3统一培训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因此,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尤为重要[3]。我院实验课教学主要由各科任课教师、专职实验员负责,每学期开始前,各科分别将新学期的实验计划上报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实验时间,并进行师资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及实验员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也要熟悉。每个实验人员都要一专多能,以弥补某学科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员的不足,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此外,实验人员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因此,我院积极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和参观,并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动向。

3.4促进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开展创新教育,鼓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前我们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培养。在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鼓励实验教师集思广义,各实验室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师指定范围内,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一些实验,如让学生为一个宫缩乏力产妇进行接生的实验,涉及外科的消毒、铺巾,基础护理的导尿、灌肠、静滴催产素的观察、测血压、生命体征的观察,产科的产程观察和处理、加强宫缩的方法、接生及新生儿的护理等,让学生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完成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和操作能力。

4体会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能够反映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综合性工作[3]。实验教学涉及的因素众多,不进行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实验教学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出问题、出故障,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4]。通过3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建设,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课满意率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宏,熊梦辉.医科院校教学实验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7,4(12):22~23.

[2]甘泉.浅谈实验室合并重组[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0,3:120.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6篇

当前的时代,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其中物理实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与物理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正在不断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其中有很多成果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地普及,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这一趋势有增无减。所以,让学生多参与物理实验课,让学生们多多讨论,不仅能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由于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于物理实验课教学的目标要求也高。这需要每位物理教师精心地设计并组织一堂高效的实验课,教师要通过这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观察与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实验课教学的关键所在。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是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发展。只有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以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包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等。这更需要教师在现行的教材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心地去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也是组成物理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普遍现状是,教师重点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要求做大量的习题,对于实验,则很少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也是偶尔做做演示实验。这种状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学生通过做实验认识物理科学,更符合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规律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更具体地认识物理事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验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由于学生能参与其中,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可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把学生分为两人或者三人一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在操作、问题解决方面的合作意识,培养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也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述该实验的实验步骤、预期达到的实验目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多做交流,互抒己见,或者向自己多提问,以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则以要求学生做实验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印象,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具备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益处。

四、结语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7篇

藻胆体由“杆”复合物和“核”复合物组成。前者直径12nm,长度18nm,由若干个藻胆蛋白(包括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六聚体通过连接肽聚合而成,组成六聚体的每个单体包括藻蓝蛋白α和β两个亚基;核复合物直径12nm,长度12nm,由3个藻胆蛋白(别藻蓝蛋白)三聚体和相应的连接肽组成,三聚体中每个单体由别藻蓝蛋白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核结构并排排列并附着于类囊体表面,杆结构分布于其核结构侧面,呈放射状排列,构成完整的藻胆体。在完整的藻胆体中,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复合物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别藻蓝蛋白复合物,能量最终被汇集并传递给光系统中的叶绿素a。不同物种藻胆体的组成和结构差异较大,而在实验教学中宜选择组成和结构比较简单的藻胆体(如Synechococcus6301)。尤其是只含有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不包含藻红蛋白的藻胆体,更适宜于该综合实验。

2实验流程

藻胆体分离、纯化以及性质分析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在相关文献中均有详细介绍,在此只给出实验流程及所用到的实验技术。其中,藻胆体分离和纯化过程中,常温操作及高浓度(0.6~0.9mol/L)磷酸缓冲液是保持藻胆体结构完整的关键,这两个条件也是分离藻胆体实验操作的特殊之处,完整的藻胆体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形成明蓝色区带,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位于610~615nm;而藻胆蛋白的分离纯化需在4℃下进行。另外,通过透析除去磷酸盐(通常降至5mmol/L以下)后,藻胆体自动解体。

3藻胆体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

3.1实验材料容易获得

蓝藻培养方法现已非常成熟,且蓝藻在旺盛生长时,藻胆体占可溶性蛋白含量的80%左右,因此完成以上实验流程每组只需要30~50g蓝藻细胞。

3.2综合性强

该实验涉及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密度梯度离心、透析、吸收光谱分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色谱等多项常用生化技术。

3.3实验结果明显、成功率高

实验中得到的藻胆体及其解聚得到的藻胆蛋白均为有色的色素蛋白,密度梯度离心和层析结果均可直接观察,增加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兴趣度,且各组往往是得到藻胆体和藻胆蛋白量上的差异,基本不会出现无实验结果的问题。

3.4难度适当

在进行充分准备后,高年级本科生均可完成整个实验流程,该实验流程约需要24~36学时。该实验灵活性强,既可作为综合性实验,也可作为分步实验,随讲随做,将每个实验结果冻存备用,因此各院校可根据课时情况、学生基础以及具体实验条件对该实验流程进行适当修改。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完成完整藻胆体的电镜观察、藻胆体及藻胆蛋白室温或低温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分析以及连接肽的分离纯化等实验,以增加实验难度。

3.5实验费用较低

完成实验操作,若藻胆蛋白的纯化使用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每组所需试剂耗材300元左右。

4实验存在的问题

(1)密度梯度离心是纯化藻胆体的必需途径,也是制约该综合性实验大规模开展的重要因素,完成该实验流程需至少收集2管的藻胆体(每管容量50mL,上样5~10mL),而每台超速离心机只能同时放置6支离心管。由于我院拥有1台超速离心机,因此该实验每次开设均不超过6个小组。

(2)藻胆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现在已成为研究得最为透彻的生物大分子之一,目前已不是研究热点,因此该实验设计基本属于验证型,相比而言创新性稍显不足,但无疑是训练学生蛋白分离纯化相关技术不可多得的实验材料。

5结语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8篇

一、教学模式改革,由原来的全部必修改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掌握学生专业需求和未来的就业方向,转变上课机制,选择更多的、新颖的实验内容,其中一部分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专业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目前,学院的化学综合实验课课程设置是90学时,由6个大型综合实验组成,全部为必修项目。每学期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2—3人,再由3—4个实验小组组成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在一个实验中循环,完成一个循环之后再滚动到另一个实验项目中再次循环。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考虑到综合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和重要性,我们增设几个选修的创新型综合实验。创新型综合实验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尤其是有些学生打算考研继续深造或者将来在某一领域工作,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还不太了解,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有目的地选择相关领域的创新综合实验去实际体验,启蒙未来的研究课题。这种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保持了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结合了专业与学科交叉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目的性,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化学综合实验不再是单纯的理论验证和单元性的基本操作训练,在课程中要体现出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验技能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选取的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综合型较强的内容。但是有些实验已经开设多年,内容陈旧,严重脱离了当今科技发展前沿,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重新研讨教学内容,从理论联系实际,跟上科技发展步伐,充分体现学以致用出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到教学中来。在这一方面,科研促进教学的手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黑龙江大学,担任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承担着各类部级或者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他们更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所研究的课题也都与我们日常应用息息相关。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技前沿就要从教师的科研项目出发,合理地将一些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提高综合实验的先进性。比如,我们近来开设的“固体电解质纳米粉的制备、陶瓷成型及离子电导率的测试”、“三氧化二铁纳米薄膜的制备与表面形貌分析”等都是教师多年的科研成果。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也可以带动科研,这种方式不但与时俱进地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也大大带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科研反馈了很多有益的结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开设研究型实验,实验预习报告、研究性实验部分和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一体化成文,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为后继毕业论文设计打好基础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多层次的综合性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在进一步训练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所以综合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基础实验教学,我们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根据教材中列出的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并写预习报告,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实验操作细则和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动手做实验,课后分析实验结果。但在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已经得到充分锻炼的基础上,这种授课方式已不再适合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提高,更无法训练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科研素质。因此,在综合实验课程中我们主要开设研究型实验,在讲义中不再给出翔实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只给出实验要求和实验设计提纲,学生需要自己先查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锻炼学生运用自己学习过的课程知识来指导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文献调研、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和分析处理数据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设计好实验方案后应与指导教师讨论,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在这种方式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实践获得科研成果,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和创新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综合实验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在以往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学生暴露出明显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低下的现象,实验结果始终无法脱离实验报告的形式。因此,在综合实验教学中,我们把撰写科技论文作为培养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将前期文献调研部分作为文献综述,课上实践内容作为实验部分,课后报告处理内容为结果与讨论部分,三者整理合一,按照发表科技论文的格式撰写成论文,修改后提交。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讲评,纠正学生在写作中犯的错误,规范论文格式,让学生按照规范的要求反复修改,选择创新性好、有代表性的实验论文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投稿发表,成功地完成一个小 型综合实验项目并取得令人喜悦的自创新成果,更使得教学方法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们还穿插教会学生Origin、Chem Draw等作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技能,成功地为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改进课程考核环节,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点和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术道德观

综合实验课程的考核总体上分为预习、操作、报告三大部分。实验态度、课堂纪律、卫生习惯、操作规范以及报告撰写和宣讲等方面也都列入考核范围内,各占不同分值比例。针对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原理以及涉及到的实验操作等做出分析和讨论,实验最后完成时,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内容的报告与宣讲,传授学生按照研究目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与讨论四大部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其他学生可以就其研究内容中不懂的部分提问,互相交流实验经验、实验心得。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内容、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新颖的课堂考核方式不但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研讨科学问题的能动性,集思广益,拓展思路,对比研究结果的差异,学习优秀同学的科研亮点,摒弃自己的不足,普遍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表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此项考核内容,不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而且从学生整个实验的实施过程和论文撰写角度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素养,为今后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组织答辩内容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积累更多有用经验。本课程考核办法从以上环节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完善开放实验室体系,推动综合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

良好的实验室运行条件是教学方法落到实处的保障。尤其是在培养个性化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前提下,我们更要注重实验室的建设。除了配备实验所需的各种常用分析测试仪器之外,还要保证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开放方式。特别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选修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就进行需要在开放实验室来完成。学生选修后提前登记课表,开放实验室可以是我们的综合实验室,也可以是教师的科研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制度并保证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发挥教师和研究生助教的作用,全天候指导学生操作使用相关仪器设备。一些需要使用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例如X射线衍射仪、差热—热重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等)进行表征或测试的实验内容在分析测试中心穿插进行,教学方法由简单的语言描述仪器工作原理和测试过程转变为学生实地观摩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的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方法。使学生熟悉这些先进科学仪器的使用过程和图谱分析方法。虽然开放实验室增大了管理的难度,但是从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这种灵活的实验课方式更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科研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化学综合实验作为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前最后一门实验课程,承担着训练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当前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出发,讨论和分析了目前该课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以科研促教学,联系实际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等改革措施,希望能对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晓庆.化学类专业高年级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校外教育,2013,(4).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9篇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基于提高化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化学领域人才,本文对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阐述了对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方法;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10-02

收稿日期:2014-11-09

作者简介:孙丽萍(1978—),女,吉林农安人,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纳米功能材料研究。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的科学,实验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学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化学综合实验是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实验课程,学生利用前3年的时间已经基本完成了四大基础化学和本专业的化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实验课上也经过了基础化学实验和中级化学实验的训练,因此综合化学实验课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加深和拓宽理论知识掌握范畴的拔高型课程,旨在承前启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论文设计和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当前的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当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很好与当代科技发展挂钩;教学方法守旧,很多实验仍然延续着学生按照讲义照方抓药,主动思维和创新能力锻炼明显不足等等。因此,笔者依据多年来从事化学综合实验教学的经历,根据本校化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讨论和研究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办法,希望能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教学模式改革,由原来的全部必修改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掌握学生专业需求和未来的就业方向,转变上课机制,选择更多的、新颖的实验内容,其中一部分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专业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目前,学院的化学综合实验课课程设置是90学时,由6个大型综合实验组成,全部为必修项目。每学期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2—3人,再由3—4个实验小组组成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在一个实验中循环,完成一个循环之后再滚动到另一个实验项目中再次循环。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考虑到综合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和重要性,我们增设几个选修的创新型综合实验。创新型综合实验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尤其是有些学生打算考研继续深造或者将来在某一领域工作,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还不太了解,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有目的地选择相关领域的创新综合实验去实际体验,启蒙未来的研究课题。这种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保持了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结合了专业与学科交叉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目的性,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化学综合实验不再是单纯的理论验证和单元性的基本操作训练,在课程中要体现出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验技能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选取的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综合型较强的内容。但是有些实验已经开设多年,内容陈旧,严重脱离了当今科技发展前沿,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重新研讨教学内容,从理论联系实际,跟上科技发展步伐,充分体现学以致用出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到教学中来。在这一方面,科研促进教学的手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黑龙江大学,担任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承担着各类部级或者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他们更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所研究的课题也都与我们日常应用息息相关。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技前沿就要从教师的科研项目出发,合理地将一些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提高综合实验的先进性。比如,我们近来开设的“固体电解质纳米粉的制备、陶瓷成型及离子电导率的测试”、“三氧化二铁纳米薄膜的制备与表面形貌分析”等都是教师多年的科研成果。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也可以带动科研,这种方式不但与时俱进地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也大大带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科研反馈了很多有益的结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开设研究型实验,实验预习报告、研究性实验部分和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一体化成文,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为后继毕业论文设计打好基础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多层次的综合性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在进一步训练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所以综合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基础实验教学,我们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根据教材中列出的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并写预习报告,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实验操作细则和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动手做实验,课后分析实验结果。但在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已经得到充分锻炼的基础上,这种授课方式已不再适合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提高,更无法训练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科研素质。因此,在综合实验课程中我们主要开设研究型实验,在讲义中不再给出翔实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只给出实验要求和实验设计提纲,学生需要自己先查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锻炼学生运用自己学习过的课程知识来指导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文献调研、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和分析处理数据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设计好实验方案后应与指导教师讨论,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在这种方式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实践获得科研成果,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和创新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综合实验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在以往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学生暴露出明显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低下的现象,实验结果始终无法脱离实验报告的形式。因此,在综合实验教学中,我们把撰写科技论文作为培养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将前期文献调研部分作为文献综述,课上实践内容作为实验部分,课后报告处理内容为结果与讨论部分,三者整理合一,按照发表科技论文的格式撰写成论文,修改后提交。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讲评,纠正学生在写作中犯的错误,规范论文格式,让学生按照规范的要求反复修改,选择创新性好、有代表性的实验论文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投稿发表,成功地完成一个小型综合实验项目并取得令人喜悦的自创新成果,更使得教学方法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们还穿插教会学生Origin、ChemDraw等作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技能,成功地为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改进课程考核环节,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点和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术道德观

综合实验课程的考核总体上分为预习、操作、报告三大部分。实验态度、课堂纪律、卫生习惯、操作规范以及报告撰写和宣讲等方面也都列入考核范围内,各占不同分值比例。针对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原理以及涉及到的实验操作等做出分析和讨论,实验最后完成时,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内容的报告与宣讲,传授学生按照研究目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与讨论四大部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其他学生可以就其研究内容中不懂的部分提问,互相交流实验经验、实验心得。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内容、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新颖的课堂考核方式不但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研讨科学问题的能动性,集思广益,拓展思路,对比研究结果的差异,学习优秀同学的科研亮点,摒弃自己的不足,普遍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表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此项考核内容,不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而且从学生整个实验的实施过程和论文撰写角度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素养,为今后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组织答辩内容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积累更多有用经验。本课程考核办法从以上环节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完善开放实验室体系,推动综合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

良好的实验室运行条件是教学方法落到实处的保障。尤其是在培养个性化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前提下,我们更要注重实验室的建设。除了配备实验所需的各种常用分析测试仪器之外,还要保证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开放方式。特别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选修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就进行需要在开放实验室来完成。学生选修后提前登记课表,开放实验室可以是我们的综合实验室,也可以是教师的科研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制度并保证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发挥教师和研究生助教的作用,全天候指导学生操作使用相关仪器设备。一些需要使用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例如X射线衍射仪、差热—热重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等)进行表征或测试的实验内容在分析测试中心穿插进行,教学方法由简单的语言描述仪器工作原理和测试过程转变为学生实地观摩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的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方法。使学生熟悉这些先进科学仪器的使用过程和图谱分析方法。虽然开放实验室增大了管理的难度,但是从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这种灵活的实验课方式更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科研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化学综合实验作为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前最后一门实验课程,承担着训练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当前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出发,讨论和分析了目前该课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以科研促教学,联系实际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等改革措施,希望能对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晓庆.化学类专业高年级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4).

[2]张逢星,李珺,郭慧林.以创新培养为主线构建综合化学实验与科研训练体系[J].大学化学,2009,(24).

[3]梁丽.构建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

[4]王丽梅.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腐蚀与防护综合实验;特色;创新

作者简介:谢学军(1968-),男,湖南益阳人,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124-01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11月6日印发的教高[2001]5号文件《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精神,于2003年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应用化学(电厂化学,工科)”专业的基础上,由武汉大学自主设置并由教育部批准的新专业。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应用化学(电厂化学,工科)”专业,历经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水质工程和水处理技术、工业水系统腐蚀与防护为特色,涵盖水处理过程监测、系统设计和自动控制等内容的专业体系。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进一步发挥在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等大型蒸汽动力设备高品质水的净化、水质调节、水质检测与水汽系统材料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特色与优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专业品牌,在加强和夯实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金属腐蚀与防护”及“金属腐蚀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腐蚀防护综合实验”。

一、“腐蚀防护综合实验”的教学要求

教师在讲授“金属腐蚀与防护”课程中的发电热力设备水汽系统的腐蚀与防护理论知识时,针对生产实际问题,提出目前发电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方面带有普遍性、正在解决的热点问题。作为“腐蚀防护综合实验”的实验选题,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即开始思考腐蚀防护综合实验的设计。

综合实验开始前,教师要重点讲授发电热力设备水汽系统的腐蚀防护要求、[1]腐蚀防护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以及必要的实验操作要点,[2]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进行腐蚀防护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仪器与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记录与评价、解决同一生产实际问题的不同防护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对学生独立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评价、探讨、修改、完善,直至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顺利进行实验;学生实验时实验室实施开放式管理,教师考察学生整个综合实验的全过程,并随时进行指导、讲评,最后由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可行方法,并发表实验感想。整个过程强调实事求是和创新发现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腐蚀防护综合实验”的特色与创新

1.创新了实验理念与实验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腐蚀防护综合实验”课程开设前,学生们已做过很多实验,但都是单纯为巩固某些理论知识和培养某些实验技能的验证性实验,教师已准备好实验方案、实验仪器和各种实验用品,学生们只要照着实验方案做即可。而“腐蚀防护综合实验”集设计、实验、评价、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于一体,实验方案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实验由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对解决同一生产实际问题的不同防护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可行方法。这样,实验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性的实验,而是集设计、实验、评价、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于一体的主动性综合实验,带有科学研究试验的成分,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和综合检阅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2.创新了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腐蚀防护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是教师在讲授理论课时针对生产实际提出的带有普遍性、正在解决的热点问题,如凝汽器管的腐蚀与防护,发电机水内冷空芯铜导线的腐蚀与防护,不同水化学工况防腐蚀效果的评价等。与以往的实验内容相比,“腐蚀防护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实效性、实时性甚至前瞻性的特点,既创新了实验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创新探索。因为学生在学习腐蚀与防护理论知识时就已知道“腐蚀防护综合实验”的实验方案要自己设计,因此学生们在学习理论课时能主动学习,除在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外,课后还能自觉查阅、分析、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并主动与教师交流、探讨。因为他们知道,设计实验方案必须有理论指导,而理论必须靠理论学习获得;“腐蚀防护综合实验”的实验由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对解决同一生产实际问题的不同防护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而提出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可行方法,因而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必须考虑实验方案的实验可行性,也必须结合生产实际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考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现实性。因此,学生们能主动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实验能否付诸实施、能否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着想设计实验方案。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既不能与理论脱节,也不能与生产实际脱节,而是要既理论联系实际,实验结果又能用于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创新实验方案。

3.改变了学生的实验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

由于学生们以往做的都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方案已有,实验结果已知,学生对实验缺乏新鲜感,因而实验兴趣不大,有为实验而实验的消极应付情绪。而这次综合实验,学生们面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能不能顺利进行,实验结果能否用于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生们跃跃欲试且都急于知道,因此实验态度端正,实验过程中积极主动,既动脑又动手,还不时请教教师。因此,可以说“腐蚀防护综合实验”改变了学生的实验态度,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实验热情。

三、结论

“腐蚀防护综合实验”已给九届学生开设,从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的态度及所写实验感想可以看出,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实验形式,受益颇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腐蚀防护综合实验”集设计、实验、评价、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于一体,创新了实验理念、实验方式、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改变了学生的实验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和综合检阅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综合实验 金属材料专业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092-02

金属材料与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和领域处于不断拓展之中。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新的专业培养计划对本科教育的要求。因此,提倡知识融合,以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取代原有的验证性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平台,可以将他们的设计构思得以实现,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力。

一、我校金属材料专业综合性实验的介绍

2006年我们专业开始开设金属材料专业综合性实验。时间是安排在学生基本完成了所有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相关课程实验后的第七学期,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金属材料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将已学的各门课程知识联系起来,加以综合运用。师资是本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有实验教学经验的实验教师。教材是江苏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金属材料实验指导》,内容是铅锡合金的成分配制―建立相图―铸造组织分析、低碳钢变形度―再结晶对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系统分析、钢的化学热处理―碳氮共渗工艺设计与操作和镀锌工艺及镀层耐腐蚀试验。

2006年~2008年最初三年我们的程序是:1.教师介绍专业综合性研究对象(实验内容)、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实验仪器设备结构与(安全)操作方法、实验场地;2.学生以组(6~8人为一组)为单位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实验方案;3.教师对实验方案审核修改后开始实验;4.处理实验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

二、专业综合性实验中常见的问题

一是试验方案不能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制定,个人想象的东西较多,可行性差,虽然经过教师修改,由于可能是不完全理解或定式思维的作用,在实际操作时会出现偏差;还有就是试验方案主要内容完全照搬书本,不能融会贯通进行理解。二是实验室每组只有少数人参与,其他同学共享实验结果。三是判断能力差。图像处理(金相照片)、数据处理正确性差,往往开始就错了,还不知道,又继续往下做。四是实验报告和平时课程实验一样,只是把试验结果表达出来,如把金相照片以及测试数据堆积在一起,结果分析没有或比例不够。

三、专业综合性实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思路

1.引入预防原理

根据质量管理的预防原理,质量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其原因和根据的,质量改进不应仅仅着眼于“质量问题”这一结果,而应主动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控制原因,降低质量问题。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实验方案和对实验方案的良好理解是提高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把实验方案制定作为“预”的重点。

2.加强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指: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四个部分,即PDCA循环四阶段。按照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管理主要是在管理当中的每个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

根据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在原程序中策划增加了实验方案答辩的环节,增加了将实验报告改为小论文形式的要求,并对实验全过程进行监测检查。有意识地在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过程管理机制。

(二)质量管理方法与实施

1.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组织答辩

首先是实验方案的根据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教师依据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参数、所用材料、检测方法等进行提问,问题广泛而且较为深入,例如对“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系统分析”实验,实验方案的根据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所提问题有工具钢的分类和用途、各种用途的服役条件举例、性能要求、钢的相变、相变临界点、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冷却介质的种类和要求等;再如对“低碳钢变形度―再结晶对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检测的方法所提问题有硬度的意义、种类、适用范围,载荷如何确定,加载时间的作用等。通过实验方案的答辩和修改,同学们对实验目的和方法有了明确而深入的了解,这就为顺利进行实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是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教师依据实验室现有条件(设备、化学药品)对实验方法、步骤、数据和图像处理等相关问题进行提问,例如用箱式电阻炉加热时所提问题有箱式炉的优缺点、箱式炉分类、氧化脱碳对试样的影响、防氧化脱碳方法以及怎样实现安全操作等,通过答辩,使同学们对实验仪器设备、作用和操作方法有了清楚的了解,在实际实验时能够胸有成竹。

答辩时以组为单位,但实验方案陈述人并非一定是组长,可以临时指定,这样可以促使每个人都参与实验方案的制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相互补充,最后由老师和同学一起确定修改意见并最终定稿成为实验依据。

2.过程进度控制

(1)签到制度

由于综合性实验采用实验室开放,先由学生预约、再经实验室安排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方法,学生自主性强,为了确保每个同学参与实验的时间,我们要求同学在进入和离开实验室时均需进行签名登记,并进行最终参与时间的统计。

(2)随机性检查制度

综合实验采用以组为单位,人人参与,分工负责,合作完成。为了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实验,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为了及时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建立了随机性检查制度,指导教师可以随时对任一学生的实验进度和阶段性结果进行检查、考核,对进度落后的同学进行督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指导。保证每个同学对试验过程中的细节有清晰了解,并有所收益,同时保证实验每一步骤的合理性。

对检查时发现有问题的同学,有意识地增加检查次数,对屡次检查达不到要求的同学,及时提出警告,并在最终考核成绩上有所体现。

(3)实验成绩综合确定方法

实验考核注重对学生参与实验全过程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文献查阅资料、实验方案设计及制定、实际操作、实验考勤、最后答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最终考核成绩还要体现在鼓励参与和创新,对在实验室时间较多和具有创新的学生予以加分。

(三)实验报告改为小论文

综合实验与课程实验不同,涉及的内容较多,也较系统,适宜用论文形式反应实验结果,论文与实验报告的最大区别是强调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同学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并参考所查阅的资料,通过对因与果的思考,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的思考和分析过程能使学生灵活和系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同学们的“知识”得到升华。

除了严格要求按照论文写作形式,如摘要、关键词、前言、实验方法和过程、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结论、参考资料外,还要求格式规范、图表清晰、论述和分析合理、语句通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

(四)质量管理效果

1.综合实验成绩明显提高

新的管理方法实施之后,出现了进实验室的同学多了、主动找老师问问题的同学多了的可喜局面,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综合实验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同学最后总评成绩都能得到优等的评价。

2.提高了科研兴趣

经过严格的综合实验训练,同学们看到全过程由自己主导的试验结果,自信心和参加科研的兴趣有了极大提高,这在我校大学生科研立项报名上反映极为明显,最近两年,每班仅有25~26名同学的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报名项目达到近20项。

3.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得到了提升

因为学生有了专业综合性实验的经验,学生在实验方案制定、性能检测、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论文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实践训练。学生得到论文选题后,能迅速进入研究状态,查阅文献,确定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也非常熟练,论文格式、图标制作、遣词造句更是驾轻就熟,论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两年学生毕业论文优良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专业综合性实验的效果得到了普遍肯定,这也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志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1,(1).

[2] 陈灵.金属材料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与提高[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3] 张照军.金属材料专业综合实验课进一步改革的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4).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综合设计实验;基本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50-02

针对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归纳了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开展综合设计实验教学的六个基本环节。

一、对综合设计性实验的理解

1.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含义。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在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开放性实验。

设计性教学实验的核心是设计、选择实验方案,并在实验中检验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上开设综合设计实验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一种研究性教学方式。综合设计实验是指学生在完成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拟订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研究报告的全程自主学习活动。

2.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在经过一定的物理基础实验训练后,结合物理学习内容,根据实验学习需要,提出带有一定的综合应用性质或部分设计性任务的想法,与实验教师协商确定实验题目。做设计性实验时,要求学生自行推证有关实验原理和理论,选择确定实验方法,选择相关的仪器设备,设计实验步骤,独立进行实验,解决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得到实验结论,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3.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意义。开设物理设计性实验,不仅是对学生物理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能力的检验,也是考察学生掌握实验原理、仪器选择与操作、测量条件确定等方面的能力,以发挥大学物理实验在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综合设计实验教学的六个基本环节

1.建立实验小组,选择研究问题。分组与选题是大学物理实验设计的第一环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给出一些有可行性的研究问题和必要参考文献,学生自愿选题,以学生相近选题为主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以3~5人为宜,在老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文献初步查询后,讨论确定研究问题。例如,在力学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可增设一些设计性实验,如利用气轨和光电计时装置检验物体作匀加速运动的特性等。

2.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实验方案。一般是学生在完成基本技术的实验之后,进一步提高实验难度,开设知识延伸性综合设计实验。由于这类实验只给出实验题目和要求、参考文献、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学生要根据实验题目分析并选择实验基本原理,明确原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所给的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材料、操作步骤、问题分析、时间安排及进度。通过文献阅读设计的这个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还需要检验。

3.进行实验尝试,完善实验方案。尝试实验与完善方案阶段,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十分重要。学生在尝试实验阶段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实验的可行性。由于在实验原理、方法、操作、思想等方面综合性较强,一些实验技术参数设计等可以由学生自己拟订或根据实验仪器自己选择,使学生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知识性,同时由于实验设计是开放的,在实验室中的所备实验用品不可能样样俱全,需要学生去选择,同时也提倡学生因地制宜地自己设计和制作,解决实验中的具体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

4.采集分析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客观观察、科学的测量手段、准确记录实验结果是采集实验数据所必备的要求。同时还要分析各项实验结果导致的原因,分析实验误差,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实验结束需要分析总结的内容有:(1)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2)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3)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5.组织讨论交流,形成实验报告。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确定实验方法与步骤及必需的操作程序,指导教师随时对实验过程中的技术重点、难点进行指导和把关。各小组之间也要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从学术交流中可使各组之间互相了解实验内容、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等,也有利于教师详细掌握各组的实验进度、存在问题等,并及时给予专业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分析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实验经验教训和体会。

6.多元化考核,发展性评价。在综合设计实验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考核除采用传统的实验报告形式外,还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过程提问、抽签选题、现场口试、报告答辩等,以达到综合、动态地评定学生实验的目的。也可以多项权重方式评分,如:查询资料与拟定实验方案占成绩的20%,实施完成实验占30%,分析结果与总结占10%,写出报告占成绩10%,实验操作能力占20%,实验态度占10%。这种不仅是以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否评价实验成绩,而且是根据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方式,将在促进学生对实验高度重视的同时,使学生有较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大胆求异、探索创新,实验教学质量相应也将得到提高。

以上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际中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科生毕业座谈时同学们反映:设计实验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并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自行设计实验,为他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建议以后从大一开始,实施实验室开放制度,允许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协助实验老师工作,提高锻炼自己。实验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基本实验学习基础上开设大学物理综合设计实验,既是检验学生实验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实验中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对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有益。

参考文献:

[1]杨述武,王定兴.普通物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车立新.高师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5,(5):85-86.

[3]杜泽云.在高职普通物理实验课中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尝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6):79-81.

[4]胡仁杰.营造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开展开放式自主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7):822-826.

[5]刘鸣,毕玉玲,等.实行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4):91-94.

[6]董宏伟,孙淑艳.实验室开展开放实验教学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2006,(专刊):428-429.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生命科学;综合性实验;创新能力;学生;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72-03

面对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面对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高等院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需要根据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特点,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高校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培养,综合性实验课的开设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实验教学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综合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包括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归纳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的特点是直观、实践以及探索性与启发性等。所以,实验教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与量。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相关的综合知识或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进行综合培养的实验。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实施,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多方位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其主要特点体现在“综合”上,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实践能力、实验结果分析能力、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的方法与技术来完成计划的实验内容。所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尤其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程内部实验的综合;二是不同课程实验的综合。后者所涉及的知识面、技术与方法较广,需要学生上完相应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与相关课程的基础实验课之后开设。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教学内容的安排需合理,尤其是综合性实验,选题应以先进性为前提,尽可能地接近实际应用,实验内容及技术需要综合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背景和技术。在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设计上,要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在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设置上,能够达到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结合实践选题,提高学生兴趣。合理安排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合理的实验内容,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认真实施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的目的。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课一般与理论课伴随进行,在师生中存在着实验课处于附属地位的认识;并且,实验课设置多以验证性为主,缺乏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验证性实验过程中,较少主动思考,即使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也不会去分析产生不符的可能原因。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结合生产实践选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从中体会到理论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升华,然后又指导实践。学生通过这类综合性实验的锻炼,以了解和见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能更加深入认识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2.以科研促教学质量提高,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适当引入教师的研究性实验内容可保证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而且能让学生意识到创新能力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综合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以科研促进教学,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带综合性实验课的老师也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可以将科研项目中成熟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为本科综合性实验教学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活力,以增加学生对学术动态的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教师的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学科的交叉。所以,教师应积极地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本科生能从中了解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学会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并得到较好的科研训练及创新能力培养。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形成,教师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强调实验报告格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学生大多都比较懒,并且喜欢心记,时间长了难免会忘记。并且一旦实验中出了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时,往往发现他们对做过的实验没有记录,无法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鼓励学生对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进行分组讨论,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的同时鼓励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些都需要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避免实验报告相互抄袭的现象。要求学生按照研究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前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写科研论文,促使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更深刻思考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促进其自主查阅更多、更新的相关文献,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不只是停留在完成实验任务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学生个人信息(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小组编号等)、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讨论部分是实验报告的核心,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认识,为今后书写科研论文奠定基础。

三、实验过程中强调创新

1.启发式授课方式的应用。在生命科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中,老师的授课方式至关重要。综合性实验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从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中走出来,把它变成师生间的互动性教学,变成启发引导式教学。“提问式”、“讨论式”授课方式是实验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研究式”和“启发式”是目前提倡的方法,但“启发式”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大学四年级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时,许多基础理论、与之相对应的基础实验已经完成,需要启发、引导学生把他们潜意识中的能力调动起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综合性实验中来。“启发式”比“命令式”、“灌输式”更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更认真地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也有机会去积极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学生的收获更大。此外,在进行实验之前,结合实验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在实验过程中,结合实验内容的讲解,再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注意问题所涉及的实验环节,实验结束时,问题也得到解决。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可能的原因。使他们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的实验操作掌握更多的东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也得到了培养。此外,实验教学教师本身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才能谈得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2.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并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然后经过讨论筛选出最优方案,根据确定的方案实施实验,并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数据分析处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中得到培养。实践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去发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的最终表现。实验教学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弱,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动手能力上,许多学生,面对实验内容不知如何下手,动手之后,不是把什么东西碰坏了,就是操作时漏掉操作步骤或者操作错误。基于目前大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仍然较差的情况,以及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的状况,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让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亲自动手实验。因为,有些学生在之前的单个学科的实验教学中,较少自己动手操作,每一个小组中往往是一人操作其余人看,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如果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再得不到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实践能力势必有影响,创新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实验教学的特点是既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准备实验材料、配制各种试剂变为由学生参加准备。生命科学实验有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的准备工作更多,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只是整个实验过程的一部分。教师可让学生参加实验的准备工作,熟悉整个实验过程。学生从中得到了动手能力的强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对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开放式教学与开放实验室的必要性

1.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材料的准备、所用试剂的配制以及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的讲解等都由老师完成,而学生则“照方抓药”式地进行实验操作。为了改变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课后自学的效率低和盲目性,采取课堂授课分教师授课和学生授课讨论两部分,平时学生授课讨论和实验成绩占据考核成绩的主要部分。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亲自参加采集生物样品、准备实验材料和配制实验试剂等实验的各种准备工作,并独立完成整个实验操作,学习和体会生命科学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在进行每一次实验之前让学生简述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成败的关键和预期结果,然后教师对学生讲解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启发。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等过程对实验原理、方法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创新能力得到了挖掘和体现。当然,综合性实验教学采用开放式教学手段时,需要有相应的课时保障。在开放式教学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品质,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实践已经证明,采取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磨炼意志,培养综合素质。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的观念需要转变,让学生变成综合性实验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在关键时刻起到把关、定向的作用,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完成综合性实验教学任务。

2.开放实验室的必要性。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需要有开放的实验室,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对学生充分开放。只有让学生充分利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提供的实践机会,多动手操作,在体验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一个综合性实验涉及到许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实验,关系到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对于生命科学实验而言,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细节决定成败。实践证明,常规的实验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和开放实验室制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开放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个人潜能的广阔空间,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实践。尤其是综合性实验,更需要有开放的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本身需要有开放的实验室,此外,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决定了开放实验室的必要性。高校的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习新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于生命科学而言,开放的实验室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平时常常关闭,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生命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许多生命现象需要通过实验来解决,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探讨新理论。开放实验室使学生不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到实验室来,而且在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到实验室来。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条件,在相应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从中得到培养。同时,开放实验室还可以提高现有仪器设备、实验室的利用率,发掘实验室的潜力,可以解决一些高校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所带来的资源紧张问题,并且有利于加速实验室建设。

五、及时和学生沟通,听取反馈意见

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强化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有一些学生不善于交流,在实验过程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害怕同学或老师取笑。所以,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的同时,让学生采用多渠道和老师交流,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或问题都可以和老师沟通,采用的交流方式有:(1)在实验进行期间随时找老师面谈;(2)和老师预约时间单独交流;(3)给老师发邮件或打电话交流;(4)无记名写纸条提出问题和建议。前三种形式的交流是本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保持开展的,但在每一次综合性实验之中和之后,本人都会要求学生以第四种形式交流,主要是听取学生对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效果反馈,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这种信息反馈的方式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是不记名,学生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了解了学生的愿望,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适当调整实验教学方法,为了满足个别学生对实验的个别需求,可以安排他们参与到教师的研究课题中来,或介绍他们到相应老师的研究课题中去。所以,及时和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之一。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高校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在传授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研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实验室硬件与环境建设的改进、实验空间的开放需要考虑,而且还需要开拓教育,实现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理论、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上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在综合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真正把实验室建成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摇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地,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平台,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高等院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综合性;设计性;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1-0139-02

1 引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校工程类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在高校工程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信息处理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步骤,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软件工程作为计算机类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融合了多门课程的知识,以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探索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并融合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先例。

2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界定

2.1 综合性实验界定

综合性实验是指某课程的实验内容涉及的知识是该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或与该课程相关的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一般来说,综合性实验的综合特征除了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以外,还体现在实验方法的多元性、实验手段的多样性,以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方面[1]。综合性实验应能体现出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性。

2.2 设计性实验界定

设计性实验是指按照教师给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拟定实验步骤,加以实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的实验[1]。设计性实验应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内容的探索性。

3 软件工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目标

为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验教学体系,带动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和优质实验项目建设,本文提出了基于软件工程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以及编码测试等。

软件工程课程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实现,使学生能够结和课程有关软件生命期的介绍,规范软件设计与实现过程的文档要求,掌握软件设计的规范,理解软件工程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与传统实验项目一样,应具有完备的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有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讲义、实验指导书等。

4 软件工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目标

首先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为了体现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主要制定包括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实验题目的拟定,以及教案的准备。开课前的资料准备充分后,邀请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及该课程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包括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召开讨论会,共同对软件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在综合性和设计性方面的要求和开展进行讨论,集众之智对该课程的开展提出进一步的建议与完善。为实验课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对软件工程实验的设计主要是基于在线实验教学系统。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使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旨在结合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与技术,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高校教育模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现代教育方式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单一的课堂授受这一种形式,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现代教育开始越来越多地走进各高校。在线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也开始被一些高校在尝试。在线实验教学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1) 教师管理实验题目;

2) 教师查看学生上传的实验结果;

3) 教师在线给出实验成绩;

4) 学生登录查看实验题目;

5) 学生上传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

6) 学生查询自己的实验成绩。

该实验项目所涉及的知识涉及软件工程,C#或Java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Web涉及与开发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综合性较强,能够比较全面的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该实验题目切合实际,取材源于学生日常实验课的经历,激励学生采用信息化的思维和程序设计的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要求学生采用自己所擅长的程序设计语言,结合实验要求和自己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主动设计实现方案,结合所学的各相关专业知识,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充分考虑功能性、可用性,扩展性和友好性,最终完成一个初具功能的在线实验教学系统。并在实现过程中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在每个阶段给出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说明书、需求分析说明书、总体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等文字材料。

在实验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最终的实验完成情况已经体现了此次软件工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效果,学生主动性提升,体现在主动设计系统架构,主动思考系统功能的扩展,主动编码实现系统等方面;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主要体现在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程序设计、Web开发以及数据库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主要体现在每个学生所设计的系统都有自己的创新点,架构的创新、UI设计的创新、新功能的创新、甚至开发语言的创新,可谓是百花齐放,让人耳目一新。

5 软件工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目标

软件工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从学生的参与度的提升、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的提升、实验成绩的提升等方面都显示了其积极的作用。由此也引发了作为实验教学人员在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方面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 预习、准备和执行实验方案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给学生的发挥与创新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空间,但与此相适应教师有许多准备工作,包括学生也有部分工作要在实验前的课余完成。学生根据实验要求,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初步确定实验方案,画出相关的设计图、结构图等。或者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步骤。相关实验室要为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条件,包括网络环境,硬件和软件环境等。

指导教师在检查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时,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相关课程的教师或气他实验教师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5.2 实验和实验中的指导

为了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不同的思路,正式实验前实验室应当软硬件符合多元的要求。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对个别思路狭窄的学生单独指导,着重引导学生如何综合所学知识和技能,合理恰当的用来解决所做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思考的能力,注重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

5.3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对所做实验的一个文字总结,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实验报告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氖笛榉椒ǖ慕立、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环境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等方面着手,对整个实验的过程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是对自己实验过程的一个总体回顾。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对理论上有创新或有工程实用价值的实验成果,教师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写出学术论文并公开发表。

5.4 教学总结

实验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所带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地对每一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的整体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个别学生的闪光点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即知不足又开阔视野,通过实验能有更多的收获。最后,实验指导教师要注意将优秀的实验报告和完成的实验成果归类,提炼,作为今后实验的素材之一。

6 结论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既包含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又包含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些特征和社会发展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实验教学人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并且融入创新思想。在相应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符合学生水平的,满足当今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思路,创新方法,做到与时俱进。高校相关管理人员也应站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高度上,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从各方面加大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支持与投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长宏.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3(3):96-97.

[2] 田运生, 刘维华, 王景春.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2):126-129.

综合实验论文范文第15篇

    实验课时分散,教学效果有限单次验证性实验存在实验周期短,每次实验相对独立,不利于阐明制剂研究各个环节的相关性。比如中药颗粒剂的制备需要提取、醇沉、制粒、干燥等多个单元操作过程,时间较长,目前的相关单元操作内容分散在多个实验中实验教学课时利用率相对较低,且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实验进行有效组合,在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提取后引入药物制剂新技术研究、制剂质量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形成一套系统的实验体系,分3~4次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制剂研究的流程,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药剂学综合性实验的实施

    本教研室开设了“丹皮酚包合物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综合性实验,以水蒸气蒸馏法从中药材料中提取精制丹皮酚,采用环糊精包合技术解决丹皮酚水溶性不佳的问题,接着制备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片剂并进一步评价片剂的质量,通过体外溶出实验比较一般丹皮酚片剂与环糊精包合后的片剂溶出度差异。整套实验涉及了中药提取分离、包合技术、传统片剂的制备、片剂质量评价、溶出度测定、丹皮酚含量测定等多个方面,整合了药剂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多个教学环节和理论知识点,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涉及知识面相对于普通验证性实验较广,因此在实验开设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以小组进行讨论,并细化实验方案,同时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综合性实验需要大约1周的时间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每次实验过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本次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与总结,对实验结果分析以及下次实验如何开展进行讨论与预测,设计、调整并完善实验方案,进一步切实培养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质[4]。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估方案对于学生综合性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需要有完善方案和标准,仅以实验报告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综合性实验的成绩过于单一且不够客观,应结合对于实验前准备工作的开展及相关文献查阅整理,实验方案设计与优化,关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相关问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感受,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除了常规的实验报告评分外,综合性实验尤其加大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作为主要的评分标准。

    开展药剂学综合实验的经验与体会

    开展充分的预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尽量充分地准备。对于综合性实验来说,整个实验过程的实验内容复杂、环节多、课时长,相对于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展充分的预实验工作,确保实验能够顺利完成,全面分析与总结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对相应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充分应用对照式实验设计体现出实验中涉及的重点理论问题。在适当的实验环节中设计对照实验并进行比较,如比较包合前后片剂溶出度的差异,比较包合前后丹皮酚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学行为的差异。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丹皮酚包合技术的目的与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与总结问题的能力。对教学实验室及教师综合水平的要求仍有待提高综合性实验讲求的是连贯性、系统性和实际操作性,是与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而目前教学实验与实际生产仍有脱节,通过参观中试车间或参与中试生产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实际生产流程熟悉,对药剂学形成具体的知识结构,并能与理论紧密联系。此外,综合性实验需要整合提取、分离、制剂、分析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对于实验室设备要求及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提高了,如何有机调配不同学科的实验室,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或整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性实验把实验教学提高到较高的层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要求都提高了,重在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虽然增加了教学和管理的难度,但是切实提高了实验室的标准和教师的综合水平。综合性实验基于创新思维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加强了对学生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