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第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配套教学设备欠缺。由于农村学校经费有限,加上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音乐课不够重视,投入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根本无力购买充分而有效的音乐教学设备。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学校中,学生并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室,也没有完备的音乐器材,他们所使用的大都是一些陈旧甚至破损的设备,有些学校连一架像样的电子琴、风琴也没有,更不用说钢琴、提琴了。另外,为了削减开支,很多学校选择低价聘请代课教师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或者由语文、数学等教师兼而代之,教学的专业性大打折扣,个别中小学甚至取消了音乐课。而正式音乐教师的工资则被压到最低,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师甚至不能参与教学评估和业绩考核,使一些教师对音乐教学丧失兴趣,继而改变专业,从事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或是转做其他行政工作,导致师资严重流失,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

第二,教育观念落后,对音乐教育的意义理解存在极大偏差。在广大农村,人们依然以应试教育为指导,将文化课视为唯一的关注点,认为只有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孩子才有出路,而丝毫不重视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诚然,这种想法是在深刻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原因之下产生的。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人们解决温饱还是个难题,根本无暇顾及音乐教育,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支持学生的音乐学习。这些孩子的家长大都文化素质较低、知识面较窄,他们认定音乐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甚至担心音乐课的开设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把喜欢音乐、追求音乐的学生视为不务正业,完全忽视了音乐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家长和学校对于事物的态度能够极大地影响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在这种重视文化课而无视音乐审美教学的氛围之中,他们潜移默化地便将目光凝聚在文化课的学习之上,将音乐视为无用之物,进一步降低了音乐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以及音乐教学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性较低。对于基础教育事业而言,教师的能力和才干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成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建设搞好了,我国的总体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农村的音乐教师力量完备了,全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才能迈入新的台阶。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大都是中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受过专业有素的训练,在乐理知识、音乐鉴赏、歌曲唱作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能力。然而,受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农村生活条件恶劣,交通、通讯不便,文化与科技也显得非常落后,很多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并不愿意选择去农村任教,因而便造成了如上文所述,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而代之的状况。由于这些兼课老师对音乐知识和专业教学方法都不甚熟悉,致使教学方法死板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令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而那些冲破了经济社会文化限制走向农村教学岗位的音乐教师,因为学校不予重视、教学设备不完备等问题,才能得不到施展,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完善。针对以上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我们应当着眼大局、重点突破、对症下药,通过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观念转变和提升师资力量等措施,扭转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总体水平。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音乐教学设备。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财政投入,按照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根据学校规模,配备与之相符的音乐教学设备,比如购置包括钢琴、风琴、电子琴、录音机等常规教学设备,逐步配置包括打击乐器、提琴等其它辅助乐器教具,有条件的还应当建立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经济发展的方针,采取东部带动西部、沿海带动内陆、城市带动农村的策略,加强东西交流和城乡交流,呼吁音乐教育发达地区帮扶音乐教育欠发达地区,促进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推进城乡音乐教育事业和谐均衡发展。城市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农村,与农村音乐教师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活动,以城市音乐教育的成功案例指引农村基础音乐教学的道路,深入农村的城市中小学教师则应当及时将所获信息反馈到上级有关部门,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有的放矢,积极有效地制定应对措施,帮助农村中小学筹集音乐教育资金、完善音乐教学设备。

其次,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若要全面改变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较为落后的局面,仅从资金投入等经济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主管部门、农村中小学及其音乐教师、学生家长与学生本身,都必须转变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思维,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深入理解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审美能力乃至塑造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音乐教育视为基础教育的战略要素。乡镇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我们党中央和政府实行素质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还应当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和教育资源因地制宜,保证农村音乐教育经费和教学基本设施尽快到位,注重改善农村音乐教学的内外部环境,努力提高广大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让音乐工作者能够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中小学的课堂上尽情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也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放松身心、体会由内而外的愉悦,与此同时了解乐理知识、开阔眼界,形成对真善美的正确判断,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农村基础教育功利性与育人性的突出矛盾城市、县镇与少数民族偏远特困地区受交通、文化等因素影响分化明显,加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优良的生活环境对于农民的吸引力愈发明显,虽受封建社会思想荼毒,但他们仍然渴望优越的生活环境,认为教育是孩子进入城市改变人生的唯一道路。就其父母来说,其子女成绩差时他们偏爱速成的技能培训学校,而子女成绩好时则要其全情投入,学历和成绩就是一切。就学校来说,也忽视育人性,重功利,他们抓升学和汉化,轻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大部分教师使命感弱,不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情,教学内容守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对自身成长、人格养成帮助小。

2.学生在校率较早的发生转折,入学率与巩固率形成矛盾2005年,我国6~22岁人口在校率为68.71%,其中7~12岁人口在校率为99.0%,也就是说,12~22岁随着年龄增长,在校率不断呈现出加速下降的趋势。就少数民族特困地区而言,在校率下降趋势更显著,入校率与其巩固率矛盾突出,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我国学生在校率。具体表现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小学毕业或者未毕业因各种原因辍学,其中女生居多,他们或转入其他职业技术初中学习技能,或14岁前后外出打工,女性则受传统早婚文化的影响,多嫁为人妇在家务农。入学率与巩固率间的矛盾,形成原因主要有三:

⑴初高中教育资源匮乏,初高中数量短缺,导致其招生数量有限;

⑵学校仅功利地为了升学率,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存在“身份歧视”,加剧了他们的辍学;

⑶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父母生活负担较重,加之封建思想观念作祟,加之现有“读书无用”论重新泛起,大学生也不见得找得到工作,现在读书付出的“代价”太大,而收益太小。

3.少数民族地区师资质量与学校硬件构建的矛盾教育资源状况对教育总量结构和教育质量均有直接的影响。教育资源包括很多内容,教师,学校,教育经费即是教育资源核心的部分。国家财政不断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资金投入,包括新建校舍、完善教学设施等,但与师资质量却依然矛盾突出:①教师分布不合理。由于待遇和居住环境差距较大,条件落后的村小学教师紧缺,而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又人满为患。②教师素质偏低。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较多,受过专业教育少,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③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老教师陆续退休,新教师又不愿到条件较艰苦的地区小学任教。④新的外地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语言沟通困难,教学工作开展困难。⑤教师专业不对口。一个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十分普遍。

4.经费投入力度与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矛盾显著前国务院总理同志在2010年作政府工作报时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农村基础教育更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2007年,全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预算内拨款2,706亿元,占当年预算内基础教育经费总投入的65.7%;到2011年,该项拨款达5,582亿元,占当年该项拨款的63.1%。5年内,比重基本保持稳定,拨款在数目上增长106%。以上数据表明,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由于历史传统、地缘、经济环境等多方因素,其农村基础教育有着强烈的独特性,发展仍面临若干阻碍,一方面国外有关农村基础教育方面的经验、理论在此很难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的农村教育政策中良好的政策意图有时却不能带来尽如人意的结果。如何利用好教育经费结合地区特色,提出适用于教育发展的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对策

1.不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的教育方法,淡化“功利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更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在保护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去粗取精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有原则的探索教育发展。针对学校及教师,要淡化一味抓升学的“功利性”态度,大量开展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学校在办学上应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开展素质教育,让学生多参与农村社会实践,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中学则可以适当把课堂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升对未来有帮助的职业技能。对于家长而言,要淡化“升学主义”倾向,破除守旧的少数民族封建,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理解基础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重要意义,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对孩子的引导作用,树立其对基础教育的正确认识。农村社会及政府部门也要树立对农村基础教育怎样发展的正确认识,结合地区实际,不盲目宣传引进,善思考,淡化“政绩观”,强调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把教育经费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面上。

2.巩固在校率,消除“身份歧视”

⑴政府部门教育事业经费投入应有侧重的投入在农村学生最易发生辍学的方向上,解决农村学生上学其父母及他们自身的后顾之忧,让其充分享受到受教育权利。

⑵学校应扩大招生,不应只以升学率为追求对学生择优录取,树立“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观,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办出地区特色,留住学生。

⑶消除“身份歧视”的传统思想,减小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身份歧视”让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处于不利的地位,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辍学现象的发生。城镇或城市中小学,及在校学生都不应该对本地学生,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加以严格区分,认为他们学习能力低下。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市民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营造更包容的社会氛围;加快取消户籍制度的改革步伐,使农民尽快融入城镇;学生家庭应消除教育功利心理和封建落后思想,认识到教育对于人的意义。

3.改善农村学校师资问题,优化教育核心资源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关键点在于改善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它是决定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教育水平质量的核心因素。

⑴可以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和待遇,让农村老师能安心教书。

⑵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和数量。

⑶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教师要具备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现状及文化的能力,能与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沟通交流。

⑷教师应多开多样的创新课堂,多引导学生创新实践。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深入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需要具备的品德和能力

地方师范院校必须立足于地方,关注地方基础教育,研究农村中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特殊性,特别是要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独特素质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师资。为此,我们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入手,制作了《河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研究》调查问卷,设计了“你觉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需要特别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你在教育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等问题,借助学校“国培计划”培训班和到贫困地区顶岗支教的实习生,对河南省的周口市、商丘市、南阳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本校实习、支教归来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和访谈。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归结出农村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品德和能力有如下特别要求:品德方面的要求。第一,要特别具有一颗善良、热爱学生的心和高尚的人格;第二,要特别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于寂寞;第三,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有为自己的故乡出把力的心愿;第四,工作要特别勤奋、努力、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第五,为人要正直廉洁,淡泊名利,不攀比;第六,要甘为人梯、默默苦干;第七,要具有勤俭节约、朴实无华的品质。能力方面的要求。第一,要具有应对大班额管理、跨课头多和超负荷工作的能力;第二,要有较强的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能力,有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坚定信念的能力;第三,有较强的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能力;第三,善于激发学生潜能、赏识学生的能力;第四,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灵活运用多种教法的能力;第五,要特别有耐心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基础薄弱、纪律性差、生活无自我约束力、性格偏激等问题的能力;第六,能说普通话并具有积极在农村中小学中推广普通话的能力;第七,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平和的心态;第八,有从生活入手说教结合、管教结合的能力;第九,有强烈的求知欲且多才多艺。

着力探索改变农村基础教育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的方略

周口师范学院作为周口市唯一的高等师范院校,是周口及其周边地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培养基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根据农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独特要求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师范生,使师范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地并真正地成为适合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特性,要求施教者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师德修养,学校首先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用可感、可知、可信的事实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作报告,“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周口师范学院加强师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教学院、系在新生入学之初和毕业生离校之前,邀请往届扎根基层并有所作为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并与学生座谈交流,讲述他们在基础教育第一线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通过交流,在校师范生对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勇气和决心。在此感召下,学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自愿去农村从教,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特点而深受地方农村中小学的欢迎。其次,学校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比如,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能否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曾经说过:“课改成也在教师,败也在教师。”因此,想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关键是要转变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为此,要使立志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师范生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知识价值观,实现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推行“(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列为众多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根据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性要求,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师资培养的适应性。首先在教师教育类专业实施“(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其中的X由不同专业的特点确定,一般介于1到2之间)。在前4-X年阶段,基本实现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融合。既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后X年是分类培养主要阶段,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多样性的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使毕业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此模式经周口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试验,成效显著,师范生每年参加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均取得优秀成绩,师范生就业率高,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此,学校拟在2012年招收的各专业新生中,全面推广实施“(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凸显教师教育特色,设置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周口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师范性、地方性、教学型院校,因此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生的必修课。

传统师范教育的一个很大缺陷就是仅仅面向普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没有考虑到农村中小学教育对师资的特殊要求。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在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在教师教育类专业开设凸显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师教育课程平台,改变传统的教育类课程“老三门”状况,必修课分为教育理论基础、学科教育基础和教师职业技能必修课,同时增加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该平台课程是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导向的,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教师教育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者奠定了良好基础。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提升学生从教技能与技巧。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实践育人意识,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相互贯通、相互结合的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协调与全面发展。为此,学校提出重视平时的教育见习,认真抓好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教师技能训练、比赛等活动,包括讲普通话、书写技能、课件制作、网页设计、教学技能、摄影摄像,等等;加强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建立研究基地,促使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共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校外教学技能大赛,锻炼队伍,培养能力。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在参加教学实习的同时,应根据各自专业或相近专业特点完成好其他相关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画展、演唱会、专业调研报告、教研论文、专业技能证书考核等。近年来,学校还通过承担“国培计划”,接受农村教师脱产置换研修的方式,选调优秀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通过顶岗支教,了解农村孩子性格特点的差异,探索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对策,使师范生具备到农村中小学从教的思想和能力,为日后参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打下良好基础。#p#分页标题#e#

师范院校的教师群体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教学中的第一位重要因素,因此,师范院校要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必须注重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群体的教育专业化水平,否则,用旧观念教育新形势下的学生,必然会成为教学改革的直接障碍。为此,学校首先以省级教学团队为引领,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引导教师成为“理论+实践”型的专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加大兼职人才引进力度,把本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拔尖人才聘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进入人才培养过程等,从而推进本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发展。其次,学校要求教育学科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虚心向中小学教师学习,充分了解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高教理论,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如教育科学系在周口市六一路小学建立了教育研究基地,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每学期双方开交流会2~3次,专题研究会1~2次,联合申报研究课题10余项,零距离地掌握了基础教育状况,也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了校本研究的能力。再次,重视并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其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论、教学系统设计、数学教学论等精品课程,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对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支撑作用。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育经费教育投入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纵观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育是基础,是明天的事业,这些年来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而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居于基础地位的中小学教育,其经费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经费困难问题更需要着力加以解决。

1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现状

1.1广西教育经费投入与全国比较相对偏低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报》,我区教育经费投入在全国属于较低水平。从农村来看,我区初中生、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也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投资的观念,要切实地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投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同时要求各级财政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这包括:①“三个增长”的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新增长;②“1个百分点”的政策——逐步提高中央本级和省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自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也应根据各地实际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③4%的政策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末达到4%”;④财政超收和预算外收入用于教育的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通知的通知》([1998]23号)的精神,从1998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入,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用于教育。

对照上述规定,广西基本做到了“三个增长”,但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没有达到要求。2001年为19.51%,比2000年20.24%的比例还低0.73%,2002年为20.18%,比2001年仅提高0.67%。2000年、2001年、200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57%、3.07%、3.47%,都没有达到4%的要求。

1.2广西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由于经费缺乏,广西教育发展落后于全国多数地区。具体表现在:

(1)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较低。2003年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到99.9%,而广西同期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93%。且从1995年至今,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徘徊在98.5%左右。在农村,这一指标更是低于全国水平。

(2)“两基”工作落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到2003年底,全区尚有28.2%的人口以及27%的县(市、区)未能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有1.07%学龄儿童少年辍学,这种情况大部分集中在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广西还有41个“两基”攻坚县,“两基”工作进入愈加艰苦的攻坚阶段。

(3)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仍然没有达到国家要求。虽然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约30亿元,共建设6692所农村中小学校,新建、改造和扩建校舍面积达到386万m2,并充实了教学仪器设备,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仍然有部分农村学生在危房中上课,如凌云、德保、东兰等县市有些乡镇小学危房尚存,有的只能搭个棚上课。

(4)农村教育条件和环境较差导致合格教师缺乏。由于农村教学经费不足、教学以及生活条件差,待遇低,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总体偏低。2002年,农村和县镇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25.07%和40.03%,初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11.36%和7.58%。到2003年底,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56%,初中教师合格率为90.5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原因分析

2.1财政困难财力不足是根本原因

广西近年来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整个广西财政总支出的1/6,即每6元钱中就有1元办教育,如2000~2002年广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是18.9、19.1、18.9。虽然表面上看广西教育支出在财政总支出比重上没有低于其他省区,但是广西年财政收入绝对数额低,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也相应地较低,因此广西教育支出的绝对数额是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省区的。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3》公布的统计数据,2002年全国人均财政收入为665元,我区为387元,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第23名。虽然中央决定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发达县份与欠发达县份仍相差很大,如凌云县2002年一般预算收入2196万元,人口18.4万人,人均财政收入仅为119元,连基本的支出都无法保证,难以承载“九年义务教育”之重。

2.2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教育经费拨款应当首先保证人员工资及基本的公用经费,而不是搞基本建设、设备采购及其他形象工程。现在有些地方热衷于赶时髦,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等,耗资大、成效少。

2.3重视不够,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然偏低

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极不相称。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2》公布的数据,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1.11%,最高的是江苏省23.38%,广西仅为9.31%。虽然这几年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但与实际需要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2.4教育投入的指导思想即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问题没有处理好

教育投入与产出在区域上的不对应,不少贫困地区投入教育经费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跑到发达地区就业,影响了其增加投入的积极性。贫困地区财政承担的教育成本过高,超出其财力可能。对于基础教育这样的非营利性部门,应当体现公平优先的原则,保证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3应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有效措施

(1)按照中央的有关政策要求安排好教育经费,财政再紧张也要确保教育投入,并加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力度。在预算审议时要发挥监督作用,重点对“三个增长”、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入的安排进行监督,更重要的是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应该在每个月根据财政支出进度审查教育经费是否达到要求。如达不到,马上提出纠正,督促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执行。

(2)加大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曾有专家提出,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约690万人,按每人年工资7000元计算,全年需要483亿元,如果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的比例定为1∶1,则中央财政仅承担大约240亿元。可以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的比例,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和其他主要教育经费中央不承担或少承担,而欠发达地区中央承担比例高一些,极度贫困地区中央承绝担大部分或者全额承担,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为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3)应当明确规定每年增加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公用经费偏低问题、危房改造问题。县乡财政每年的超收部分主要用于教育,一是保证教学基本用房的建设,二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缺口,三是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

(4)可以考虑采取对贫困地区考到外地高校的考生按人数给予一定财政补助的办法,提高当地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积极性。

(5)发展慈善事业,制定财税、土地、投资、人才流动等优惠措施,如减免个人所得税等,鼓励收入较高的人们设立教育基金会,长期支持农村中小学发展;争取更多的希望工程资金投入农村;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资金出资办学,在招生、升学、师资配备、职称评定等方面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6)由于以往教育投入偏重城镇,农村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教育资源逆向流转,城镇必然比农村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在农村教育投入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彻底解决的情况下,为缓解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要积极动员社会参与,扎实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求城市重点中小学对口扶持一所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资金、人员培训、设备、教学等方面全面扶持。

(7)加强监管防止资金流失。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教育经费与教育项目投资被截留、挪用现象时有发生。财政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不定期派出以审计部门牵头的监察、计划、财政、教育等部门参加的资金检查组,对各地教育经费和教育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稽查。对那些不规范使用教育经费和教育项目资金的县(市)、乡、村要严肃处理,追究领导的责任,确保有限的教育投入能够真正用于教育事业。

总的来说,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主要是投入不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增加投入。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担当者,有责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筹措教育资金,增加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宁.中部地区乡镇财政研究[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4

2严文奎,方荷生.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3中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字:农村基础教育学生流失解决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问题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今,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生源流失问题。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不高,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可谓一大开支,经调查表明,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失学的第一因素。

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实体,是与社会发生交换、收入、支出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

3、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

4、人口压力。一般农村家庭平均有2.3个孩子,家庭规模大,子女多,要同时供养几个学龄儿童,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子女的入学。

(二)教育自身的弊端。

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

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因此伴随着办学条件差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贫困县市却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待遇总体不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

3、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虽然“减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现实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仍有待减轻。

4、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失学问题不仅造成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阻滞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二、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各种竞争变成了面对面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各类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教育积累是以教育投入为基础的,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反之则越少。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地区而言,西部比东部、中部严重;就城乡而言,农村比城镇严重;所以要实行倾斜政策,向不发达的农村倾斜,同时向弱势人群倾斜,向女童倾斜。因为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破除旧的传统习俗;优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培训,双向交流,优化家庭环境;实行倾斜政策,为适龄学童提供经济补助确是一些有益的做法。

(四)提高认识,依法治教。

1、提高全体农村公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由于义务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其义务性和强迫性是以往的教育所没有的,因此在农村要加强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宣传教育。

2、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强迫教育。事实说明,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的。因此,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我国自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并且各地区也颁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应该说,从立法角度看,我们的义务教育立法体系还是比较完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屡屡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执法,严格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五)大力推广素质教育。

1、继续加大推广素质教育的力度。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全体公民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体制或教学模式,是属于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是一种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主张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教育的长期效益,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且具有实践性。

2、从根本上治理“片追”现象,大幅度地提高初中升学率。比如改革或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尽管这项工作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有调查显示,这一举措对于调动初中和小学办学的积极性,促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端正办学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字:农村基础教育学生流失解决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问题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今,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生源流失问题。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不高,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可谓一大开支,经调查表明,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失学的第一因素。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实体,是与社会发生交换、收入、支出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3、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4、人口压力。一般农村家庭平均有2.3个孩子,家庭规模大,子女多,要同时供养几个学龄儿童,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子女的入学。

(二)教育自身的弊端。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因此伴随着办学条件差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贫困县市却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待遇总体不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3、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虽然“减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现实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仍有待减轻。4、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失学问题不仅造成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阻滞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二、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各种竞争变成了面对面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各类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教育积累是以教育投入为基础的,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反之则越少。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地区而言,西部比东部、中部严重;就城乡而言,农村比城镇严重;所以要实行倾斜政策,向不发达的农村倾斜,同时向弱势人群倾斜,向女童倾斜。因为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破除旧的传统习俗;优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培训,双向交流,优化家庭环境;实行倾斜政策,为适龄学童提供经济补助确是一些有益的做法。

(四)提高认识,依法治教。1、提高全体农村公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由于义务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其义务性和强迫性是以往的教育所没有的,因此在农村要加强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宣传教育。2、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强迫教育。事实说明,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的。因此,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我国自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并且各地区也颁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应该说,从立法角度看,我们的义务教育立法体系还是比较完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屡屡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执法,严格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 要: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世纪新阶段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从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出发试探性地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性改革的相关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农村基础教育则是培养这一特殊的农村劳动后备力量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明确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要服务于“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一)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3]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农民需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新型农民的塑造直接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基础教育将奠定人的一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全部,这将决定其日后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新型农民的培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应有一套长远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机制,使农民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受到科学的、面向现代化的、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教育,为新型农民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 

从缩小城乡差距的实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由于农村人才越来越匮乏,农村面貌难以根本改观,城乡差别也越拉越大。“三农”问题的凸显,农村基础教育难辞其咎,多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精英教育,为城市培养精英人才,在为城市建设作贡献。虽说从农村家长的期望出发,从孩子的期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升学率,否则学校难以为继,而高考成功,以及有发展意愿和潜力的学子们也与农村渐行渐远,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正是农村贫穷落后所致。如果农村基础教育能培养出建设农村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教育真正成为农村建设的基础性事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建设实现良性互动、水乳交融,那么城镇化步伐必会加速,城乡差距也会日渐缩小,“三农”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接受农村基础教育的学生多数都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任主要由他们来承担,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功能却严重萎缩。农村基础教育必须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其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体,使农民自身的素质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四)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积极提高农村中人的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著名的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陆学艺教授描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画面之一就是“一个各阶层成员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淳厚的社会”[4]。提升农民人文法治素养必将有利于增强农民建设和谐农村的能力,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的适应性改革对策 

(一)党和政府要树立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的全局观念和紧迫意识。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有严重的“离农”倾向,这有悖于新型农民培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农村基础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党和政府要有全局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增强紧迫意识,切实使农村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国家、为农业和新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上来。“三农”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农村基层干部要有一种真切的为农服务理念,将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长久性任务来抓,要具备战略眼光、全局观念与紧迫意识,一定要把农村基础教育上升到振兴农村经济、改革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的高度来认识。 

(二)相应改革农村基础教育,使之符合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 

1.明确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取向:培育新型农民。 

未来农民包括农民的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他们当中多数依然会生活在农村。不论是农村基础教育还是农村成人教育,目标都应牢牢锁定在当地城乡现代化建设这一大方向上,更好地为农村、农业服务。各级部门应该明确,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当地培养现代化建设者,而不是培养各类应试者。农村基础教育需构建教科劳一体化的教育目标体系,使学生既能学到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能具有多种出路和前途。要充分考虑农村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2.农村基础教育教育教学内容多渗透道德情感和职业教育。 

(1)道德情感教育要贯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农村基础教育要坚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提供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引,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重点,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和带动农村社会实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朴素感情,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将远大的理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改变家乡面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伟大实践。 

(2)广泛开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在保证农村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要对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增补与当地关系密切的经济、生产、社会文化、历史地理及生活方面的知识,找到与职教的密切结合点,增强实用性,让走出基础教育学校的人也能掌握一技之长,掌握较为扎实的职业技术知识。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提供的繁杂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普通文化知识,不妨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5]可介绍现代农业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商务等。通过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融合的体系,把农村学校办成当地农村的人才库,办成农业技术引用、推广和社会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推动新农村发展链条中具有发动机作用的一环。 

3.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实践出真知”,我们可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或组织学生参观高新农业开发区,认知当地农业、农技常识。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包括教学仪器、生产工具等,并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与学校附近的工厂、企业、乡村等建立帮教关系,或与农业科研机构联合共建实验基地,使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实践和交流。此外,学生也可充分利用自己家的田园设备、劳动生产工具进行实习,教师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家视察,当场指导、施教。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会亲身感受家乡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发展,从中得到知识的启迪、感情的培养、心灵的抚慰。 

(三)整合农村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各种力量,为培育新型农民助力。 

在农村基础教育打造新型农民过程中,我们需协调农业农村管理、科技、教育等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相关部门要协调加强农村教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使之成为既是开展基础文化知识教学的行家里手,又是掌握农村实用科技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和农业经营管理宣传员。通过行政手段和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关心农村基础教育,从人、财、物上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就业越来越困难的条件下,相当多的大中专毕业生愿意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借此,我们可依托教育、农业科技等培训机构,使其成为生产活动的精英人才,组织从事指导种植、养殖、加工等,或者作为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为培育新型农民助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a].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33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db/ol].新华网,2006-02-21.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和中央部委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与报告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4.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 要: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世纪新阶段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从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出发试探性地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性改革的相关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农村基础教育则是培养这一特殊的农村劳动后备力量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明确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要服务于“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一)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3]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农民需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新型农民的塑造直接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基础教育将奠定人的一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全部,这将决定其日后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新型农民的培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应有一套长远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机制,使农民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受到科学的、面向现代化的、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教育,为新型农民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

从缩小城乡差距的实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由于农村人才越来越匮乏,农村面貌难以根本改观,城乡差别也越拉越大。“三农”问题的凸显,农村基础教育难辞其咎,多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精英教育,为城市培养精英人才,在为城市建设作贡献。虽说从农村家长的期望出发,从孩子的期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升学率,否则学校难以为继,而高考成功,以及有发展意愿和潜力的学子们也与农村渐行渐远,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正是农村贫穷落后所致。如果农村基础教育能培养出建设农村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教育真正成为农村建设的基础性事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建设实现良性互动、水融,那么城镇化步伐必会加速,城乡差距也会日渐缩小,“三农”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接受农村基础教育的学生多数都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任主要由他们来承担,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功能却严重萎缩。农村基础教育必须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其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体,使农民自身的素质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四)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积极提高农村中人的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著名的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陆学艺教授描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画面之一就是“一个各阶层成员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淳厚的社会”[4]。提升农民人文法治素养必将有利于增强农民建设和谐农村的能力,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的适应性改革对策

(一)党和政府要树立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的全局观念和紧迫意识。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有严重的“离农”倾向,这有悖于新型农民培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农村基础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党和政府要有全局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增强紧迫意识,切实使农村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国家、为农业和新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上来。“三农”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农村基层干部要有一种真切的为农服务理念,将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长久性任务来抓,要具备战略眼光、全局观念与紧迫意识,一定要把农村基础教育上升到振兴农村经济、改革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的高度来认识。

(二)相应改革农村基础教育,使之符合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

1.明确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取向:培育新型农民。

未来农民包括农民的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他们当中多数依然会生活在农村。不论是农村基础教育还是农村成人教育,目标都应牢牢锁定在当地城乡现代化建设这一大方向上,更好地为农村、农业服务。各级部门应该明确,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当地培养现代化建设者,而不是培养各类应试者。农村基础教育需构建教科劳一体化的教育目标体系,使学生既能学到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能具有多种出路和前途。要充分考虑农村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2.农村基础教育教育教学内容多渗透道德情感和职业教育。

(1)道德情感教育要贯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农村基础教育要坚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提供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引,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重点,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和带动农村社会实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朴素感情,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将远大的理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改变家乡面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伟大实践。

(2)广泛开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在保证农村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要对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增补与当地关系密切的经济、生产、社会文化、历史地理及生活方面的知识,找到与职教的密切结合点,增强实用性,让走出基础教育学校的人也能掌握一技之长,掌握较为扎实的职业技术知识。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提供的繁杂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普通文化知识,不妨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5]可介绍现代农业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商务等。通过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融合的体系,把农村学校办成当地农村的人才库,办成农业技术引用、推广和社会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推动新农村发展链条中具有发动机作用的一环。

3.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实践出真知”,我们可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或组织学生参观高新农业开发区,认知当地农业、农技常识。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包括教学仪器、生产工具等,并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与学校附近的工厂、企业、乡村等建立帮教关系,或与农业科研机构联合共建实验基地,使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实践和交流。此外,学生也可充分利用自己家的田园设备、劳动生产工具进行实习,教师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家视察,当场指导、施教。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会亲身感受家乡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发展,从中得到知识的启迪、感情的培养、心灵的抚慰。

(三)整合农村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各种力量,为培育新型农民助力。

在农村基础教育打造新型农民过程中,我们需协调农业农村管理、科技、教育等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相关部门要协调加强农村教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使之成为既是开展基础文化知识教学的行家里手,又是掌握农村实用科技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和农业经营管理宣传员。通过行政手段和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关心农村基础教育,从人、财、物上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就业越来越困难的条件下,相当多的大中专毕业生愿意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借此,我们可依托教育、农业科技等培训机构,使其成为生产活动的精英人才,组织从事指导种植、养殖、加工等,或者作为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为培育新型农民助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a].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33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db/ol].新华网,2006-02-21.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和中央部委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与报告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4.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师范教育缺失了关于农村教育这一课,师范生缺失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教育必然要从源头抓起,从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入手,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实践的尝试“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这项教学改革,是以重庆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所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将科研成果运用于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服务于社会的尝试。研究所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四项农村教育方面的国家项目(其中三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及若干项市级研究项目。在《中国教育学刊》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成果,在学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任运昌教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成果曾作为“内参”上报国务院,并获得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8期曾以封面文章推出林健教授的《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一文。这些研究为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是教学改革项目的宗旨,也是全体项目成员的初衷。

课程设计思路

(一)整合师范专业的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此课程的开设打破现在师范教育中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割的局面(师范专业是一个封闭的课程体系,而职业教育则隶属于大学生政治思想课程毕业前由政工人员讲授)。“农村教育”中的“农村”已不仅是地域的概念,“农村教育”既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又是对学生的职业意识与技能的教育。(二)服务于农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师范院校应该同时参与教师的职前职后培养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正是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教师职前职后的协调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提升受教育者从事农村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力,它既针对职前师范生的入职需要,又服务于职后教师(包括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了解职后教师发展规律与需求,师范教育永远不可能真正贴近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而不在职前就培养师范生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意识与技能则永远不可能改变农村教师队伍面貌。(三)融高校的国情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于农村大教育中近年来,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各种形式服务农村,服务者已远远超出了师范生的范围,他们已经成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是农业大国,多数大学生来自农村。从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意义上讲,“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是一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基本的国情教育。对当代城市大学生来说,比技术和专业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要让大学生走近农村,尤其是走近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走近还未实现温饱的几千万父老乡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感悟和体会另一种人生,在心中树立起道德理想和人文关怀。

课程改革内容

(一)对传统师范课程体系进行改造1.指导思想: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按照教师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思路改造传统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2.课程体系构架: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为导向改革后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教师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见图2)。3.主要特点:一是加大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仅占整个学时的8%左右,明显偏少。二是变过去封闭式的教师教育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目标指向教师(含职前)的终身发展。三是变过去纯学科化的“理论—实践”线性课程安排为“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上升式学习模式。改变过去学生到高年级或毕业前才到基层学校见习实习的作法,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通过各种形式参加有关农村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参与学习。四是变过去师范教育城市化取向为面向农村学校的教育。过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见习、实习等活动皆在城市。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接触到今后服务的对象———农村学校教育,了解和思考如何服务于农村教育。(二)“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建构1.课程目标: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培养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情感,懂得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掌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必要的基本技能,帮助学习者寻找一条符合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又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一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批将农村教育作为“可以成为终身投入的事业”的教师、缺乏具有从事农村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二是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师范毕业生普遍缺乏对农村教育的深入了解,难以将农村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去投入。同时,传统师范教育中又没有教给学生服务农村教育的专业技能,其结果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要么不愿意到农村服务,要么去了以后不知怎样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难以坚持下去。对于来自不同渠道支教的非师范专业的志愿者,由于缺乏严格的师范教育训练,尤其是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他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成为农村教育的行家,难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2.教学大纲:(1)指导思想:一是可读性。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际,选择经典鲜活的案例、农村教育研究的经典文章或论述片断供学习者思考、阅读。二是针对性。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西部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实际。三是适切性。适应即将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师范生、不同专业将到农村参加支教等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和在职进修的不同层次的农村教师。四是开放性。其内容根据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调整和增删。(2)教学大纲目录:序,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国外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与学生,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农村中小学的文化建设,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农村学校的复式教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建设与利用等。3.课程内容:课程分为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农村基础教育实践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适用于所有的大学生以及各类服务于农村教育的人员。以叙述和理论分析为主。第二部分为专题性质,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专题讲授。课程按照“基本理论、案例、阅读材料、思考题”的顺序展开。理论部分主要着眼于农村教育相关理论的梳理与介绍,不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将农村基础教育放到农业文化背景、农村大教育背景和国际视野中审视,看其特殊性与重要意义。分析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特点、基本模式与规律。主要着眼于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习者了解农村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开阔视野,理清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实践部分是课程的重点,以专题的形式讲述。主要结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重点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尽可能给学生以操作层面的选择与启示。课程内容呈开放式,主要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构架,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专题讲授。职前在校生、职初教师、骨干教师讲授的内容各有侧重。

课程价值

(一)适应当前教师教育体制的变化,对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的有益探索国家师范教育体制由三级师范改变为二级师范后,原有的中等师范教育被取消了,过去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就是中等师范,中坚力量也来自中等师范毕业生。几十年的中等师范办学中形成了一整套服务于农村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中等师范被取消后,大量的培养农村教师的任务落在高等师范院校上,而普通高等师范并没有因为服务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造成了农村教师培养的尴尬局面。开设“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是适应师范体制的变化对传统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的有益探索。(二)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在师范教育中强化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师范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但是,现在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大多数毕业后并不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够真正服务于农村学校的毕业生更是少数。因为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没有改变,即使是教育部重新在六所师大恢复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效果也不理想。当然,师范生难以安心于农村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传统高等师范教育中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严重脱节、师范教育的学科化倾向是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一些教了若干年书的中小学教师在做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时不去反思升华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知识,而去网上抄袭研究李白杜甫的文章)。因此,高等师范教育已到非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不可的时候了。(三)捕捉农村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对师范教育进行补充与改造多数学生毕业后要进入农村中小学,而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东西却如同隔靴搔痒远离农村教育实际,这是现行师范教育的一个弊端。其原因在于教师本身不了解农村教育,课堂上自然不讲农村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不讲该如何唤醒农村学生的生命记忆与智慧,不讲如何按照农村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也不讲作为农村教师应怎样适应农村教育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于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大学师范教育的课堂上不缺乏理论,缺乏的是来自农村教育的实践知识、最新教改成果和前沿信息。该课程的开设正是基于项目组成员多年田野调查研究的成果。需要说明的是,该课程的开设并非是画地为牢排斥城市教育,相反,它是以代表现代教育方向的城市教育为参照,寻找农村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进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学生成长的目的,能使师范教育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基础教育质量

一、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必要性

(一)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是由政府保障机制、制度约束机制、质量监测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等要素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监控指标则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制度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设计和制定出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作用,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确保基础教育教育活动朝着预期的质量目标方向有序运行。可以说,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效,不断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如何判断和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态和实施效果,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向、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能力、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城市基础教育课程的差距以及农村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等等,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质量反馈信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有利于全面评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科学调控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促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提升。

(三)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缺陷的需要。目前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致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建构的研究基础薄弱,进而导致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如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建构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窄化或模糊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的内涵界定,单一性、表面性、随意性和封闭性成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突出问题。

只有从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出发,以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设计和制定出全面、可行、开放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与原则

(一)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既要考虑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又要考虑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标研制技术。

1.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政策依据。教育政策法规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立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规定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直接依据。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国家教育目的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按照《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从而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公平公正性。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所强调的多元、过程、开放和发展的理念作为一种思路和方法,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重要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必须用“智能展示”的评价方法,即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二是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即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三是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如用情景化评价。

3.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客观依据。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必须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当前农村教育基础改革的新要求、新举措。如体现基础教育内在规定性和农民及其子女现实需求的农村基础教育目标,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以农村文化为取向,反映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的校本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情况,以农村特独特的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用具制作运用及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情况,农村学生的发展状态及水平,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

4.教育指标研制理论。借鉴和运用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方法依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和制定的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表达方式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支撑。就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而言,是采用纵向展开方式还是横向展开方式,应以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原则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还必须贯彻和运用以下基本原则:

1.增值性。增值是指自身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变化和提高的幅度。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不能用“一把尺子”作为质量监控指标去统一衡量所有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要关注农村学校的现状、条件和水平以及在原有基础上质量提升的实际表现,突出质量监控指标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灵活运用多把尺子。也就是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既要考虑以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性指标,更要考虑不同农村地区、不同学校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的质量增幅度,实现一把尺子和多把尺子的有机结合。

2.过程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应重视农村学校办学、管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状态和水平,如学校服务农村社会职能发挥情况、学校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落实情况,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情况,各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的质量水平,基于农村学生学习实际的学习方式转变,等等,将农村基础教育过程纳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之中,从而消除以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窄化现象,确立过程性质量监控与预先性质量监控、终结性质量监控一体化的全面质量监控指标。

3.改进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提升、学校科学发展和农村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突出质量监控指标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应把制约和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全局性因素作为质量监控指标的主要内容,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完善状况,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状况,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质量检测机构的运行状况,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成为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调节器”。

三、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内容

基于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理解和国内外教育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根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与制定的依据和原则,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由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特色性指标等三个维度和办学条件、办学目标和理念、师资队伍、生源质量与学生素质、课程与教学、教学管理、经费保障等七个观测点构成的全方位、动态化监控和持续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

(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基础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运行状况和已有教育资源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关注的是农村中小学基本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标、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广大农民对子女就学是否满意。

就具体观测点而言,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和《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基本规范(暂行)》(陕教基[2009]37号)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办学目标能体现国家教育目的的要求,符合学校实际和农村发展需要,办学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师资学历、结构和数量达标,热爱农村教育,具备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农村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原有经验、行为习惯、心理准备和就学预期与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学校课程开设基本符合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教学活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管理规范有序,注意实效;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精神,教育经费基本有保证。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发展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发展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优化和质量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充分利用等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指向的是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是否均衡有效、学校教育教学运行过程和质量是否持续改进、广大农民对学校及其教育质量是否满意。从具体观测点来讲,办学条件要符合或高于国家和省上关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特别是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仪器和艺术、劳动技术、体育卫生保健等教学器材配备齐全,图书馆(室)藏书满足师生学习和教学需要;学校办学目标科学,定位准确,有中长远发展规划,学校办学理念先进,以师生发展为本,符合基础教育规律和农村中小学生成长规律;教师熟悉农村基础教育特点,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加大,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知识技能、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心素质不断提高;深化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开发体现农村社会和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建立以发展性为取向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体系;探索和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管理科学高效;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基础教育质量

一、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必要性

(一)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是由政府保障机制、制度约束机制、质量监测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等要素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监控指标则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制度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设计和制定出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作用,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确保基础教育教育活动朝着预期的质量目标方向有序运行。可以说,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效,不断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如何判断和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态和实施效果,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向、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能力、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城市基础教育课程的差距以及农村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等等,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质量反馈信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有利于全面评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科学调控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促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提升。

(三)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缺陷的需要。目前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致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建构的研究基础薄弱,进而导致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如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建构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窄化或模糊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的内涵界定,单一性、表面性、随意性和封闭性成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突出问题。

只有从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出发,以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设计和制定出全面、可行、开放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与原则

(一)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既要考虑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又要考虑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标研制技术。

1.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政策依据。教育政策法规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立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规定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直接依据。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国家教育目的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按照《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从而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公平公正性。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所强调的多元、过程、开放和发展的理念作为一种思路和方法,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重要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必须用“智能展示”的评价方法,即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二是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即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三是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如用情景化评价。

3.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客观依据。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必须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当前农村教育基础改革的新要求、新举措。如体现基础教育内在规定性和农民及其子女现实需求的农村基础教育目标,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以农村文化为取向,反映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的校本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情况,以农村特独特的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用具制作运用及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情况,农村学生的发展状态及水平,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

4.教育指标研制理论。借鉴和运用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方法依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和制定的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表达方式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支撑。就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而言,是采用纵向展开方式还是横向展开方式,应以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原则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还必须贯彻和运用以下基本原则:

1.增值性。增值是指自身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变化和提高的幅度。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不能用“一把尺子”作为质量监控指标去统一衡量所有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要关注农村学校的现状、条件和水平以及在原有基础上质量提升的实际表现,突出质量监控指标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灵活运用多把尺子。也就是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既要考虑以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性指标,更要考虑不同农村地区、不同学校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的质量增幅度,实现一把尺子和多把尺子的有机结合。

2.过程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应重视农村学校办学、管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状态和水平,如学校服务农村社会职能发挥情况、学校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落实情况,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情况,各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的质量水平,基于农村学生学习实际的学习方式转变,等等,将农村基础教育过程纳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之中,从而消除以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窄化现象,确立过程性质量监控与预先性质量监控、终结性质量监控一体化的全面质量监控指标。

3.改进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提升、学校科学发展和农村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突出质量监控指标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应把制约和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全局性因素作为质量监控指标的主要内容,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完善状况,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状况,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质量检测机构的运行状况,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成为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调节器”。

三、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内容

基于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理解和国内外教育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根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与制定的依据和原则,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由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特色性指标等三个维度和办学条件、办学目标和理念、师资队伍、生源质量与学生素质、课程与教学、教学管理、经费保障等七个观测点构成的全方位、动态化监控和持续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

(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基础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运行状况和已有教育资源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关注的是农村中小学基本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标、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广大农民对子女就学是否满意。

就具体观测点而言,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和《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基本规范(暂行)》(陕教基[2009]37号)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办学目标能体现国家教育目的的要求,符合学校实际和农村发展需要,办学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师资学历、结构和数量达标,热爱农村教育,具备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农村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原有经验、行为习惯、心理准备和就学预期与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学校课程开设基本符合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教学活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管理规范有序,注意实效;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精神,教育经费基本有保证。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发展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发展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优化和质量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充分利用等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指向的是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是否均衡有效、学校教育教学运行过程和质量是否持续改进、广大农民对学校及其教育质量是否满意。从具体观测点来讲,办学条件要符合或高于国家和省上关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特别是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仪器和艺术、劳动技术、体育卫生保健等教学器材配备齐全,图书馆(室)藏书满足师生学习和教学需要;学校办学目标科学,定位准确,有中长远发展规划,学校办学理念先进,以师生发展为本,符合基础教育规律和农村中小学生成长规律;教师熟悉农村基础教育特点,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加大,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知识技能、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心素质不断提高;深化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开发体现农村社会和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建立以发展性为取向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体系;探索和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管理科学高效;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并通过反馈作用反作用于社会系统。打破基础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恶性循环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1.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观念落后,政府、民众对其不重视,师资力量薄弱,涌出大批民办教师。改革开放后,农村基础教育地位有所提高,但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设备陈旧、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等等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发展困境。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是各种社会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在这个闭合的系统中,若不采取调节措施,在这些困境下衍生的问题又将反馈于社会系统,进一步加深社会问题,加剧两极分化,形成恶性循环。

2.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理想模式。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关系很早就为人们所认可和重视,并出现了教育经济学等研究分支。经济增长影响着教育的普及程度,方式和手段,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影响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也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理想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间可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教育投资等环节形成良好的反馈关系。

(2)社会问题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①社会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二元化发展,直接影响了当地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农村教育与城镇基础教育质量差距大,农村基础教育区域发展失衡。同时社会经济的二元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外转移,大多农民工在经济状况、城市教育户籍制度等限制下,尚无能力携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造成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空缺,其责任和义务部分转移给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②人口素质的制约。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我国农村,农村教育观念落后,小农社会封建科举制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农民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把“离农”作为学习目标,将升入城镇重点高中视为唯一出路。应试教育限制了其中高等教育素质的培养。

教师素质亟需提高。近年来,教师人才大量流失,无法引入新的人力资本,教师群体人口结构中老龄化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教师创新、改革精神薄弱,无法应对新课程等改革。基层地方官员素质也是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因素。由于教育对经济建设促进作用的后滞性,地方政府官员更注重公共基础建设、引入外资等眼前事务。这造成了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不重视,投资少,学校硬件设施得不到保证,且经常拖欠老师的工资,加剧了教师的人才流失。

③空间组织结构的影响。我国经历了世界上最长最完善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空间组织的层序化结构高度发达,教育系统也不例外,层序的空间结构使教育政府投资、慈善投资呈现出了“漏斗式”的划拨管理,不能有效地直接投入到农村教育上。层序社会结构中空间管理结构下领导者的选拔,并非民主选举,内部管理模式僵化,教师对这种管理模式有抵触情绪,造成农村基础教育内部动力的内耗。

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问题,既有历史成因,又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后衍生的新问题。这些因素介入教育、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系统,破坏了原有系统结构,滞延了这一正反馈,未能让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作用良好发挥。

3.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对策初探

(1)国家政策的重视。要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组织目标发展为“以发展教育和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实行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放宽农民城市化的户籍、就业、教育等政策,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速城市化进程,缓解农村基础教育的压力;另一方面,则需加大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吸引外来人才。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普及职业教育对实现劳动力进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低下的劳动力素质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商业化陷入困境。普及、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

(3)基础教育改革配套系统制度的完善。因农村人口分散度大等特点,农村基础教育是覆盖面很广的“面式教育”,城市化进程使这样的特点更为明显,给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除完善的寄宿管理、配套公共基础设施之外,也应具备良好师资、保育技能等相应要求,以保证学龄儿童的教育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文中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所面对的问题、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出要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一系列优农政策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这样的政策以及农民兄弟自身的努力,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在进行新技术推广以及新品种推广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使得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样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搞好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知识结构,已经刻不容缓。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我国由于人口较多,教育底子薄弱,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加紧建设的重点。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原因,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也落后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儿童教育、女童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师资队伍较为薄弱。代课教师尚占一定比例,教师负担较重,师生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基础教育开展的不足严重导致我国农民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关键。

2.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发展农村基础经济

2.1加强城市、农村教师交流及支援,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

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我国必须积极开展农村基础教育支援、交流并利用就近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或校长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实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流任教等措施。来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城市学校校长和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和任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将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学校,克服农村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对于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应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度、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举办专门的培训班等,使农村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2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及教学环境 2.3加强农村女童教育,提高农村未来科技人才数量

在我国农村地区,女孩失学问题还十分严重。以广西隆林县的某些乡镇为例,04年女孩不入学率和辍学率达55%,在凌云县的一个乡,女孩入学率只有75%。我国其他地区的情形也不乐观,越往高年级的女孩越少,能上初中的就更少。分析根本原因,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认为“女孩读书没用,反正将来是嫁人”。所以,九年义务教育中辍学的或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绝大部分是女孩。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少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打工妹的行列。在繁华的城市里,由于没有文化或文化低下,她们只能到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报酬低廉的行业,她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女性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调查显示:农村妇女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为82.1%,比男性高17.4个百分点,新的分工格局把农村妇女推向农业劳动主力军的位置。今天的农村女童是未来农村的劳动者和科技人才,这支人力资源文化科技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在实施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时,要正视目前贫困地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拨出专项女童教育资金,采取减免学杂费等办法,特别是要多重视、关注和支持目前资金困难的“春蕾计划”,为女童入学提供经济支持。

3.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开展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种种危机,政府投入不足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农村的现实需要来分析,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起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责无旁贷。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分配中央、省、市及县的财政投入比例,开拓民间资金,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当我们看到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之后,农村依旧还有那么多的学校校舍破败,还有那么多的老师生活贫困,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失去学业,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背后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分析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危机的最为直接的原因是什么,以便更快地缓解矛盾,进而真正地解决问题、克服危机。

一、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危机的直接原因

1硬件设施差,正常教学活动无法开展

    1985年到1992年,基础教育份级办学、分级竹理”体制实行后,各地把实现“一无两有”问题(即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坐凳)作为发展基础教育的突破口。然血}21世纪的今大,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仍然条件简陋,尤其是在佬、少、边、穷”地区,许多地区还没有解决“一无两有”,馆房子、破桌子、石凳子”的现象依然存在。2000年全国初级中学危房面i积225. 5万平力一米,农村初级中学达 174. 2万平力一米,占77. 3 %全国小学危房面积539. 1万平方米,农村小货达440. 6万平方米,占81. 60%。 2001年至2002年底,中央拨专款加地方配套资金近百亿元共改造了农村学校危房1100多万平方米,而未改危房又新增到4000多万平方米其中八成在中西部),农村学校危房面积上升势头井未得到有效遏制。危房改造资金缺口十分巨大,危房改造进展十分缓慢。同时,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公用经费紧张的情况。据全国教育系统统计公告称,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只有28. 12元,一学期才14. 06元,根本不够教学办公开支,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由于经费知缺,相当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手段还停留在原有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上。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难想象许多农村中小学校没有图书资料、报纸杂志,甚至买粉笔都要请示乡镇领导,当然更不用侈谈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实验场地以及师生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落后的教育条件使一些农村学校除了开设语文、数学课之外,其余课只能放弃。在城市中小学校已逐渐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手段时,农村学校却连基本的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

2收入无法保证,农村教师素质难以提高

在乡级管理时期,为了减少教师工资开支,许多农村地区宁可用素质较低甚至难以胜任教学的“民办”、“乡办”、“村办”教师,也不愿用正规的师范毕业生,这种现象非常突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改善极其缓慢,部分地区甚至恶化。2001年全国普通小学代课老师仍有58万人,其中农村代课老师51. 5万人,占代课老师的88. 74%。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牲国务院领导下,由地力一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竹理体制。农村教师的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但是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县级财政赤字面仍高达40%以上,而且越往西部赤字面越大,有的省份赤字面甚至高达60%以上。到了1998年和 1999年,县级财政赤字面仍高达31. 8%和31. 5%。可以说县级财政赤字历时己久,积重难返,很难保证教师的工资。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收入无法保证,许多农村教师下了课就要赶到田头忙碌农活,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校要想留住优秀人才,要想通过各种培训、交流、学习来提高教师素质真是难上加难。

3无力支付学费,贫困学生徘徊于校门之外

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流失现象有增无减,流失率居高不下。据教育部公布,2000年全国初中流失生,占该年在校生总数的百分比已接近4%。只要我们考虑到农村在校生占全国所有初中在校生的绝大多数,考虑到贫困辍学乃是农村教育的普遍现象,那么农村学生的流失也就可想而知了。目前,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小学,已普遍推行了“一费制”收费办法,但其他地区的农村还没有推行这样的政策。由于农村中小学普遍办学经费紧张,许多学校仍向学生收取学费以外的各种费用,加重了学生家庭的负担,这更增加了农村学生的流失率。虽说许多农村的孩子也在接受义务教育,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比城里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学费。一些农村地方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学生的父母都曾读到高中毕业,而学生本人却可能因为学费高昂而提前辍学,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还没有在那里得到普及。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贫困学生约占当地学生总数的28%,共计1500万人左右。这些贫困的学生如果得不到来自政府、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去继续学业,就很有可能沦为新文盲。

农村基础教育危机重重,导致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管理体制不合理,领导不重视,农村教师素质不高,教育目标设定偏离农村实际,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不能否认,农村基础教育的危机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但是,我认为经费投入不足可以说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危机最为直接的原因。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硬件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率高等问题无一不与经费有关。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但直到2001年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我国在教育经费上投入总量偏低,而占全国在校学生多数的农村中小学生从中所能分到的份额更少,仅为30%。因此,投入不足是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危机的直接原因。

二、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取决于政府的教育投入和管理。教育投资是政府应当做的事情,是人民交税的一个主要原因。毫无疑问,教育应由政府经办,只要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政府就必须负首要责任。

1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近十几年来,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越来越被人重视。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通过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导致产出提高。krueger(1998)发现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倒u形关系,平均受教育年数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峰值年数为7.5年。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7.5年,那么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会有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村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三年。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十三个百分点。全国现有八千五百万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部级贫困县。因此,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可以逐步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将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产品的属性分析

总体上说,教育是一种“准公共品4,但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者是存在重大差别的:现代社会中,成员所受的基础教育达到和保持某一水准,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基础教育具有纯粹公共产品的特征,而高等教育在社会成员个人择业和人生设计上,与个人的实际利益更相关,因而更多地偏向非公共品的特征。教育层次越低就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我们应将基础教育归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公共消费性决定它不能通过市场价值、竞争机制的方式来配置,而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十几年来,中国农民在承受极大的税收负担的前提下,另外承担了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各种公共产品的生产。但是,在农村接受基础教育并不代表今后就在农村就业,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家子弟通过升学进入城市,不再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村在基础教育这种公共产品上的投入基本上得不到回报。虽然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然而,他们在基础教育上仍要付出比城市家庭更多的成本。这种现象于理于法都是不适当的。

3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实需要

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因为它涉及农村诸多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三农”问题很可能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可以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办好农村基础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可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措施

1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财政投入

首先,作为政府应树立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的观念,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其次,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柳斌说:“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必须以税费改革为契机,刻不容缓地转换到政府的财政拨款上来,舍此别无他路。”的确,政府为公民基础教育提供的充要条件,首先是要保证基础教育的经费,要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每年至少必须保证投入上年gdp的4%的经费支持教育事业。这4%的教育经费中应首先保证基础教育的需要。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初中和小学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多数在2%-2.5%。但是我国2002年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仅为1.87%。显然这个比例还有待提高。

2合理分配各级政府投入比例,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经费的分摊比例为: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随着经济的逐步转型,中央财政收入逐年上升,地方财政却变得薄弱起来。特别是县级以下财政差异很大,贫困地区县级以下财政入不敷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又是毛毛细雨,只能偷工减料压缩教师编制、减少学校硬件投入勉强敷衍局面。县级财政困难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但同时还有一些县的领导不重视基础教育,擅自挪用基础教育的经费,这更使农村的基础教育雪上加霜。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同时,应该强调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的分摊比例可以选择3:3:2:2。与此同时,由中央或省市对各县的基础教育管理工作加大监督指导力度,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使用顺畅合理。另外,对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应采用免费教育,由中央财政提供资金,经济特别发达省份的基础教育经费可以自酬。努力缩小东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基础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避免由此产生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即富裕的城市地区教育资源浪费,而贫困的农村地区最为基本的教育条件都无法满足。

3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基础教育

国家应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有益补充。民间资金可以有三方面的来源。

第一,通过“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积极开拓社会的支持力量。中国青基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有影响力的民间社会事业。希望工程促进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动员社会力量协助政府办教育的新路子。进入21世纪,这些社会组织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得到帮助。

第二,鼓励企业主、海外人士为农村基础教育捐资助学。浙江圣雄集团董事长林圣雄就是一个典型,他已为希望工程和教育福利事业捐款累计达到3600多万元,迄今已捐建希望小学70所,并打算在今后3年内,完成捐建100所希望小学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豪。政府和各种媒体应多鼓励和支持富豪们投资教育事业,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

第三,发行教育。发行教育是政府筹措教育产业发展资金的有效手段,为教育产业融资提供了新的、积极的选择。发行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再配置,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教育更能激发全社会关注教育,也能较快积聚资金。

参考文献:

〔1〕申家龙.提升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是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2〕广少奎.试论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1)

〔3〕雷万鹏,钟宁平.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lkir f lkkk〔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4〕胡艳.谁来缩小中国教育的差距〔j〕.中国教师2003,(2).

〔5〕张家勇.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j〕.中国教师2003,(5).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种种危机,政府投入不足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农村的现实需要来分析,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起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责无旁贷。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分配中央、省、市及县的财政投入比例,开拓民间资金,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当我们看到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之后,农村依旧还有那么多的学校校舍破败,还有那么多的老师生活贫困,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失去学业,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背后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分析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危机的最为直接的原因是什么,以便更快地缓解矛盾,进而真正地解决问题、克服危机。

一、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危机的直接原因

1硬件设施差,正常教学活动无法开展

1985年到1992年,基础教育份级办学、分级竹理”体制实行后,各地把实现“一无两有”问题(即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坐凳)作为发展基础教育的突破口。然血}21世纪的今大,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仍然条件简陋,尤其是在佬、少、边、穷”地区,许多地区还没有解决“一无两有”,馆房子、破桌子、石凳子”的现象依然存在。2000年全国初级中学危房面I积225. 5万平力一米,农村初级中学达 174. 2万平力一米,占77. 3 %全国小学危房面积539. 1万平方米,农村小货达440. 6万平方米,占81. 60%。 2001年至2002年底,中央拨专款加地方配套资金近百亿元共改造了农村学校危房1100多万平方米,而未改危房又新增到4000多万平方米其中八成在中西部),农村学校危房面积上升势头井未得到有效遏制。危房改造资金缺口十分巨大,危房改造进展十分缓慢。同时,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公用经费紧张的情况。据全国教育系统统计公告称,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只有28. 12元,一学期才14. 06元,根本不够教学办公开支,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由于经费知缺,相当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手段还停留在原有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上。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难想象许多农村中小学校没有图书资料、报纸杂志,甚至买粉笔都要请示乡镇领导,当然更不用侈谈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实验场地以及师生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落后的教育条件使一些农村学校除了开设语文、数学课之外,其余课只能放弃。在城市中小学校已逐渐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手段时,农村学校却连基本的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

2收入无法保证,农村教师素质难以提高

在乡级管理时期,为了减少教师工资开支,许多农村地区宁可用素质较低甚至难以胜任教学的“民办”、“乡办”、“村办”教师,也不愿用正规的师范毕业生,这种现象非常突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改善极其缓慢,部分地区甚至恶化。2001年全国普通小学代课老师仍有58万人,其中农村代课老师51. 5万人,占代课老师的88. 74%。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牲国务院领导下,由地力一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竹理体制。农村教师的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但是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县级财政赤字面仍高达40%以上,而且越往西部赤字面越大,有的省份赤字面甚至高达60%以上。到了1998年和 1999年,县级财政赤字面仍高达31. 8%和31. 5%。可以说县级财政赤字历时己久,积重难返,很难保证教师的工资。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收入无法保证,许多农村教师下了课就要赶到田头忙碌农活,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校要想留住优秀人才,要想通过各种培训、交流、学习来提高教师素质真是难上加难。

3无力支付学费,贫困学生徘徊于校门之外

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流失现象有增无减,流失率居高不下。据教育部公布,2000年全国初中流失生,占该年在校生总数的百分比已接近4%。只要我们考虑到农村在校生占全国所有初中在校生的绝大多数,考虑到贫困辍学乃是农村教育的普遍现象,那么农村学生的流失也就可想而知了。目前,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小学,已普遍推行了“一费制”收费办法,但其他地区的农村还没有推行这样的政策。由于农村中小学普遍办学经费紧张,许多学校仍向学生收取学费以外的各种费用,加重了学生家庭的负担,这更增加了农村学生的流失率。虽说许多农村的孩子也在接受义务教育,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比城里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学费。一些农村地方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学生的父母都曾读到高中毕业,而学生本人却可能因为学费高昂而提前辍学,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还没有在那里得到普及。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贫困学生约占当地学生总数的28%,共计1500万人左右。这些贫困的学生如果得不到来自政府、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去继续学业,就很有可能沦为新文盲。

农村基础教育危机重重,导致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管理体制不合理,领导不重视,农村教师素质不高,教育目标设定偏离农村实际,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不能否认,农村基础教育的危机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但是,我认为经费投入不足可以说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危机最为直接的原因。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硬件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率高等问题无一不与经费有关。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但直到2001年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我国在教育经费上投入总量偏低,而占全国在校学生多数的农村中小学生从中所能分到的份额更少,仅为30%。因此,投入不足是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危机的直接原因。

二、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取决于政府的教育投入和管理。教育投资是政府应当做的事情,是人民交税的一个主要原因。毫无疑问,教育应由政府经办,只要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政府就必须负首要责任。

1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近十几年来,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越来越被人重视。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通过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导致产出提高。Krueger(1998)发现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倒U形关系,平均受教育年数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峰值年数为7.5年。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7.5年,那么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会有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村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三年。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十三个百分点。全国现有八千五百万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部级贫困县。因此,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可以逐步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将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产品的属性分析

总体上说,教育是一种“准公共品4,但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者是存在重大差别的:现代社会中,成员所受的基础教育达到和保持某一水准,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基础教育具有纯粹公共产品的特征,而高等教育在社会成员个人择业和人生设计上,与个人的实际利益更相关,因而更多地偏向非公共品的特征。教育层次越低就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我们应将基础教育归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公共消费性决定它不能通过市场价值、竞争机制的方式来配置,而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十几年来,中国农民在承受极大的税收负担的前提下,另外承担了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各种公共产品的生产。但是,在农村接受基础教育并不代表今后就在农村就业,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家子弟通过升学进入城市,不再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村在基础教育这种公共产品上的投入基本上得不到回报。虽然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然而,他们在基础教育上仍要付出比城市家庭更多的成本。这种现象于理于法都是不适当的。

3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实需要

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因为它涉及农村诸多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三农”问题很可能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可以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办好农村基础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可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措施

1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财政投入

首先,作为政府应树立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的观念,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其次,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柳斌说:“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必须以税费改革为契机,刻不容缓地转换到政府的财政拨款上来,舍此别无他路。”的确,政府为公民基础教育提供的充要条件,首先是要保证基础教育的经费,要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每年至少必须保证投入上年GDP的4%的经费支持教育事业。这4%的教育经费中应首先保证基础教育的需要。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初中和小学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多数在2%-2.5%。但是我国2002年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仅为1.87%。显然这个比例还有待提高。

2合理分配各级政府投入比例,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经费的分摊比例为: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随着经济的逐步转型,中央财政收入逐年上升,地方财政却变得薄弱起来。特别是县级以下财政差异很大,贫困地区县级以下财政入不敷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又是毛毛细雨,只能偷工减料压缩教师编制、减少学校硬件投入勉强敷衍局面。县级财政困难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但同时还有一些县的领导不重视基础教育,擅自挪用基础教育的经费,这更使农村的基础教育雪上加霜。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同时,应该强调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的分摊比例可以选择3:3:2:2。与此同时,由中央或省市对各县的基础教育管理工作加大监督指导力度,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使用顺畅合理。另外,对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应采用免费教育,由中央财政提供资金,经济特别发达省份的基础教育经费可以自酬。努力缩小东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基础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避免由此产生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即富裕的城市地区教育资源浪费,而贫困的农村地区最为基本的教育条件都无法满足。

3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基础教育

国家应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有益补充。民间资金可以有三方面的来源。

第一,通过“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积极开拓社会的支持力量。中国青基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有影响力的民间社会事业。希望工程促进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动员社会力量协助政府办教育的新路子。进入21世纪,这些社会组织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得到帮助。

第二,鼓励企业主、海外人士为农村基础教育捐资助学。浙江圣雄集团董事长林圣雄就是一个典型,他已为希望工程和教育福利事业捐款累计达到3600多万元,迄今已捐建希望小学70所,并打算在今后3年内,完成捐建100所希望小学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豪。政府和各种媒体应多鼓励和支持富豪们投资教育事业,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

第三,发行教育。发行教育是政府筹措教育产业发展资金的有效手段,为教育产业融资提供了新的、积极的选择。发行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再配置,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教育更能激发全社会关注教育,也能较快积聚资金。

参考文献

〔1〕申家龙.提升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是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2〕广少奎.试论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1)

〔3〕雷万鹏,钟宁平.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LKIR F LKKK〔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4〕胡艳.谁来缩小中国教育的差距〔J〕.中国教师2003,(2).

〔5〕张家勇.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J〕.中国教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