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育技术;电子化学习;混合式学习

1大学混合式英语教学的实施

混合式教学虽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也有类似之处。所以,笔者也遵循备课、教学实施和课后辅导的顺序来进行阐述。

1.1备课

我们在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过程中,除了要吸收传统模式的经验外,还要注意:

(1)广泛收集资料。除了课本内容外,教师还通过给学生预设一些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并且引导学生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资源供其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并配合适当的任务型作业让学生来强化知识。

(3)强调教师协作备课。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将收集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储存,并通过网络平台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对所获资源进行交换。

1.2教学实施

在完成了资料准备和课程设计后,我们就可以进入课堂教学阶段了。在这个部分,笔者以所在的大连东软信息技术学院为例来说明。

(1)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套多媒体平台软件对学生的电脑进行广播教学,这既能够保证学生在自己笔记本电脑上接收到和教师同步的电子课件,并且这种同步是全媒体的内容呈现,也就是说教师不仅可以展示PPT形式的电子教案,也能根据需要资料库中的播放音频或视频文件。

(2)为了达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的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认知的理论,我们通过技术方法实现了同一课堂中非同步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师会鼓励学习者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合作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作为教学任务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不仅仅充当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3)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参与到小组讨论。由于网络中数据的交流既可以实现点对点也可以实现点对面,教师便能自由切换于不同学习者或学习小组之间,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1.3课后辅导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可以被任意延伸到任意时间和空间中。通过网络,教师和学生之间会保持着顺畅的信息交流。同时为了能让学生们的语言学习更加贴近自然习得,教师为学生们设计了各种任务,并且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言学习。

(1)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听力作业和语音作业。这里的听力形式不仅是音频的,也可以是视频的,甚至是网络上的某个媒体文件。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对语言输出技能的训练。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朗读、同伴之间的对话联系以及和外教的情景模拟任务录制成语音文件,通过网络服务器进行提交。这样教师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就可以检查学生们的语音作业并且给与指导。

(2)布置写作作业:这里,教师所留的写作作业不只是一个题目,而会在作业平台上为同学们提供相关多媒体资料支持,这些资料可以让同学对文章的题目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

(3)布置课后作业:传统的应试型作业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将作业设计得更加任务化,实用化。同学们通过查询网络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任务并去寻找需要的资源。同时,教师也会强调小组的协作学习,这样通过分工协作获得的信息再经过小组讨论而形成共识,这对提高学习效果作用显著。

(4)如果学生有任何伺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电子邮件系统及MSN、工CQ等和教师联系。这样学生的问题不仅可以得到及时解答,同时教师对某一个学生向题的解答也会同时到网络平台上,方便有类似问题的同学来查看。

1.4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过程实施之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评估效果我们采用了阶段性评估和综合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1.4.1阶段性评估

(1)随堂测验:这里,单词听写和对语言点的随堂测试都是通过电脑平台实现的。这既可以保证测验的频度,也保证不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2)对语音、写作作业和自主练习纪录的检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利用自己的电脑进行录音,并且将录音文件传到教师指定的网络系统中供检查。对子课后练习,学生则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系统会自动批改并记录学生成绩。

这种阶段性评价,既可以保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有一定督促,又能够及时校正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差。

1.4.2综合性评估

经过一阶段学习,教师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估。这里我们采用的是一套特有的凯思考试系统。该测评系统基于项目反应理论来测试应试者实际水平,实时变换题目难度,能在短时间内把准确的能力分值、权威性测评分析呈现给每位同学。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混合教学模式,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给予学习者更大的自由,体现了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等主动学习过程。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混合教学模式在很多年前就已被提出,但是真正用此模式进行实践的也是近几年的开展。目前,已有很多的课程在尝试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最优化”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一门课程,是设计和实现各种应用软件的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最优化课程的理论性很强,概念很多,知识点也很多,内容非常抽象,学生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每个知识点,但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在现有的文献中,还未发现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最优化课程的教学活动,笔者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工程硕士学生的特点,在最优化课程教学中采用了网络教学平台支撑的混合式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本研究的设计

1.研究目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适合于这种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流程和考核方式。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其中个案研究法是指对一个团体、一个组织或一个人以及一个人一个事件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的目的有两个:(1)对个案作一个广泛深入的考察;(2)发展一般性理论以概括说明社会结构或过程。本研究在笔者所开设的“最优化”课程中进行,利用课堂和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相应的混合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实验过程及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3.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我校2014级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的工程硕士为研究对象。这些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专业,有本科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有电子通信专业的,也有管理专业的,目前的工作有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市场营销、边防训练、软件开发、会计、图书馆技术部、太阳能光伏、公安工作、交通局办公室等,工作的种类也非常之多,因此如何对这样多专业背景、不同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最优化教学,是一个值得我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本研究采用了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方案及其实施

实施过程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情分析”,教师在开课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一个了解,对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课堂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为“理论介绍+问题分析+建立模型+程序实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即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案例分析进行练习,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余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练习,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电脑,有的学习内容直接在电脑上练习,效果比较好;第三部分为“线下学习”,老师将学习内容在网络教学平台,推荐优秀教学资源,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中进行自主学习,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较好的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第四部分为“混合评价”,课程的评价放弃单一的考试模式,采用“学习过程+课程论文+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大多数学生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下面对学习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三、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1.混合教学模式在最优化课程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资源、课程评价方式、对课程不满意的环节和课程亮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本问卷采用纸质形式给出,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也可以不写出名字的方式进行回答。该工程硕士实验班一有18人,发放问卷18份,收回问卷18份,有效率为100%。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显示,77.78%的同学对混合教学模式非常满意,22.22%的同学满意。由此可得出:学生对“课堂+网络”的混合教学模式还是满意的。在给学生的平时授课中,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每次课都来到课程堂,老师讲课程的学习资源放到教学平台中,可以让他们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并且将自己的学习疑问在平台的讨论区中提出来,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回答,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程度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J为混合式教学给自己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变化,22.2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了显著的变化,72.22%的同学的学习方式有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工程硕士班中,有几位学生本身也是老师,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以后也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采用此种方式。对教学设计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理论介绍+问题分析+建立模型+程序实现”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对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是否满足学习要求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满足了自己的课外学习需求,但是相比前面的问题,满足度有所下降,如果继续采取这中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提供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对课程评价方式的合理性的调查可以看出,所有同学都能接受“课程论文+发表学习帖+期末考试”的课程评价方式。“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论文”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最优化理论问题解决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希望他们学以致用,毕竟都是研究生,让他们学会论文撰写的方法。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Blended learning;E-Learning;高职院校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0-2317-02

Abstract: Today,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level, E - Learning has been already deep into the areas such as education teaching and enterprise training, Blended learning has been developed for about 10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have been developed many time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 E-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 teaching

Blended learning――混合学习,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这一理念最早是由何克抗教授引进国内,他于2004分两期在《中国电化教育》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在2005综合这两篇论文,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上发表题为“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的论文,何教授的这三篇论文为国内研究者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在对国内混合学习的理论研究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兴起,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者和教育者们最先开始反思传统的培训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弊端,并希望引进Internet技术和平台进行企业培训和学校教学,于是E-Learning――在线学习应运而生。E-Learning的出现,给企业培训和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它的不断应用,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人们发现虽然E-Learning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仍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C-Learning。于是,研究者们开始考虑集合C-Learning和E-Learning的优势,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式――混合学习。

1 混合学习理论的概念

2003年9月,在香港举行的计算机教育应用国际会议上何克抗教授首次将Blended learning这一概念带到国内。随后国内的专家学者们也纷纷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李克东、黄荣怀、黎加厚、邹景平等。

其中,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 E- 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

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可以看作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2]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混合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强调把传统的课堂教学(C-Learning)这种面对面(Face-to-Face)的教学方式和在线(Online)的网络化学习(E-Learning)有机的整合在一起,针对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混合方式,从而使学习更容易、更便利,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

2 混合学习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混合学习”为关键词,搜索2004年~2013年期间的期刊资料和博硕士论文,共搜索到期刊314篇、博硕士论文112篇,其年度分布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从上图展示的统计结果上看,国内研究者对混合学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两点特点:其一,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博硕士论文的数量在2011年之前基本上是处于上升趋势的,而从2012开始下降的比较明显;其二,在这10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只有426篇,这说明,参与研究混合学习理论的人员是比较少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混合学习理论的研究。

笔者通过抽样调查还发现,国内对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从初期的探索性研究逐步发展到概念、内涵等的研究,再到近年的具体到某课程或某领域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成熟的混合学习模式。

混合学习应用主要集中在两点:企业培训和学校课程学习,该文只探讨混合学习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3 混合学习理论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但要把这种学习理论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来,还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应用模式――如果混合的方法过于简单,就可能变成“混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混合的方法过于复杂,在实际的教学中又很难实现,两者均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1 C-Learning和E-Learning相集合的模式

Online与Offline的混合,即“E(E-Learning)+C(C-Learning)”的混合模式。混合式学习概念的提出最早就是指Online和Face-to-Face的混合,当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并且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应运而生,开始考虑E-Learning与传统教室学习的结合,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种混合只是一种初级的混合,很难做到E-Learning和C-Learning有机的统一,不能很好的摒弃二者的缺点,也不能很好的发挥两者的优势。学生到底该在课堂上和网络分别学习什么、学习多少?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如何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自觉性和验证网络学习的效果?如何让网络学习变得更直观生动、提供更多的网络资源?……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混合学习理论的应用。

3.2 任务驱动式混合学习模式

任务驱动式混合学习模式是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是对C-Learning和E-Learning相集合的模式的一种改进。这种模式在混合策略的设计上采用任务驱动,以完成项目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为最终目的。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采用Face-to-Face方式传授学生基本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适合的网络学习资源,告知学生最终的技能目标和检验考核方式,同时也能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具备基本的能力素养后,通过网络自觉学习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并且可以参照检验考核方法,不断完善项目任务,从而最终完成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很好的发挥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的优势并弥补彼此的不足,使得教与学都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束语

混合学习是在网络高速发展的21世纪,由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有机的集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混合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便捷性、丰富性、廉价性等特点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网络终端平台;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1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1]。通俗来讲,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将学习技术与学习风格相结合,利用移动网络终端平台将学习内容数字化,实现“互联网+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2]。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把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线上移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有机整合,使两者相互赋能、相互协调、优势互补,最后实现高效益、低成本的一种教学模式。国外研究者Driscoll[3]认为,混合学习是混合或整合多种教学模式,如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实现教育目标;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移动学习法、启发式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成果;将音频、视频、电影片段等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将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学习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HarveySingly[4]发现把传统教学模式和社交媒体软件相混合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还能进行在线互动,方便快捷又高效。Plana等[5]发现使用WhatsApp这种社交软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国内学者王泳钦[6]分析了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云班课平台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表明具有显著的学习效果。甘晔[7]认为“直播互动课+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张美超等[8]认为微信公众平台的精准推送信息和语音交互功能,为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并提出了教学主题需结合生活实际、教学设计应动静结合、教学过程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等建议,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张欢[9]认为混合式教学意义广泛,教学系统中任一要素都可以混合,并探讨了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混合,以实现教学最优化。孟凡立等[10]认为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交互功能强、普及度高、跨平台等优势,并探讨了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移动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基于移动网络终端平台,将混合式学习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其具体步骤是,课前充分利用移动平台的新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完成指定的课前学习任务。课堂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协作、师生互动等教学环节内化知识。课后学生利用移动网络终端平台进行拓展学习,旨在为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及移动网络终端平台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2基于移动网络终端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移动网络终端学习具有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用户数量大、运营成本低、精准推送、内容形式多样等特点,这符合混合式学习理论中移动学习的需要。因而将其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本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工具性是指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人文性是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树立跨文化交际理念。本研究结合混合式学习的特点,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成了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延伸学习三个阶段,三个过程互相协调,各种要素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2.1课前———通过移动网络终端平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要创建微博、微信、QQ群、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上传大学英语学习内容、学习视频和音频、教学课件等到移动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构建基于移动网络终端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时,主要考虑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的平衡与适度,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线上学习任务化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相结合,依照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应在课堂上制定下一堂课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课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查询资料,通过移动平台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把课前预习结果和不懂的内容发到小组群里,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现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第三版)教材1为例,在讲授第三单元“FunnyRoadSignsfromAroundtheWorld”一课时,学生首先要去搜索“FunnyRoadSigns”的相关背景知识,找出各国的滑稽有趣路牌,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教材上与众不同的路牌,把搜索到的资料和错误的译文路牌或图标发到微信群里与同学分享、讨论,这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营造了轻松学习的环境,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完成了课前预习内容。

2.2课堂———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协作、师生互动

等教学环节内化知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混合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首先是衔接课前学习,对课前学习知识的检测和提高,以确认是否完成学习目标。传统教学中的长难句、修辞用法分析等都属于知识性内容,如在课前学习中没有涉及到,就应在课堂上补充。对于学生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产生的疑问,应重点讨论并加以引导,最终解决学生的疑惑[11]。这里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讲授法和讨论法。还是以上面的《新编实用英语》(第三版)教材1第三单元为例,要求各小组代表就课前学习成果进行PPT演示,把收集到世界各地的“FunnyRoadSigns”和全班同学分享、交流,对复杂的、比较难理解的RoadSigns让全班同学讨论,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解决了问题,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其次,针对课前学习的疑难点,教师要重点讲授,以使知识内化。通过音乐剧、电影片段、角色扮演等创建情境模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然后引入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对重点字词句、语法、长难句、语篇分析等的重点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英语基本内容,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进一步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剖析作者表达了什么,呼吁了什么,有什么倾向性等。例如,教材上的“Don'tstickyourelbowouttoofar.Itmightgohomeinanothercar”。教师问:“Whatdoestheroadsignmean?”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讨论、交流想法,然后由一名学生回答:“Don'tputyourelbowoutofyourcarwindowtoofar”,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再者,英语单词记忆拼图小游戏。本次教学实践还设计了拼词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英语单词并记住其英文意思。最后教师总结本课学习成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建议,使学生课后有针对性地复习和提高。通过参与式的课堂教学,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2.3课后———通过在线测试、相关学习资料、其他

英语学习网站和App等学习软件,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学习混合学习要求利用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采用网络学习和线下传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学习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法、微课、移动学习法、翻转课堂、MOOC等。课后延伸学习是学生利用移动端进行提升学习的重要过程,老师会在移动平台上相关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料或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入学习,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平台向老师提问,教师及时反馈、指导,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应结合“新编实用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该平台有强大的功能模块,如“在线学习”“视频作业”“在线学习测试”“教学文件”等模块供学生自主学习。其中“教学文件”中配备了与教材相关的视频、音频、新闻、图片和电影片段等,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模块,还可利用“在线学习测试”检测学习效果,该平台为学生课后延伸学习提供了辅助支持。另外,教师也可以将教学课件、相关背景资料、音视频文件、课后作业等上传到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供学生线下拓展学习。通过移动网络终端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加快或放慢学习节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移动网络终端平台下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移动网络学习平台,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决定学习时间、地点和内容,进行充分地自主学习,还可根据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策略,通过策略调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随时通过社交软件向老师提问并得到及时反馈,以保证每一阶段都是有效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有问题找不到教师解答的难题。第二,该模式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中“一本书、一本备课本”的教学模式,可提供与课程相关的音频、视频、电影片段、新闻、图片、教学课件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多样化,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第三,该教学模式使各个阶段的学习具有连续性。课前老师把学习任务上传到移动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在平台上调取相应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课后学生利用平台的“在线学习检测”进行习题练习和自我检测,利用补充资料进行延伸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供英语学习的微信公众号、英语学习软件、英语网站或App客户端,如“喜马拉雅FM”“英语学习网”“英语学习课堂”“英语学习周报”等,利用课后空余时间进行巩固和延伸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广泛地吸收英语知识,拓宽知识面。这样连续性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端的学习,能够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习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上。第四,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过分关注学习成绩的现象,更多强调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混合式教学中,不以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来定学生成绩,采用课前完成学习任务、课堂角色表演、在线讨论和互动、课后作业、在线学习检测等方面来评价学生,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日常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拓宽评价内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混合式教学是教育领域的新名词,它由网络学习(E-learning)的概念发展而来,以指导发现学习理论(guideddiscoverylearningtheory)为基础。对于混合式教学,国内外学者围绕其理论基础、方式、目标和效果给出了一些定义。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学习指的是四个不同的概念:结合或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如实时虚拟教室、自定步调学习、协作学习、流式视频、音频和文本)实现教育目标;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利用或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成果;将任一种教学技术(如video、电影等)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相结合;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使学习和工作协调一致。何克抗(2004)教授指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王莹(2006)认为:在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学过程中兼顾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强调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混合式教学借助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因材施教,可以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广泛结合,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结合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混合式教学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混合,如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理论的混合等,只要教学系统要素中的任一要素是混合的,都可以称之为混合式教学。我们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如何混合这些要素,使其实现最优化,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从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出发,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其优势。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教学方法的混合

20世纪初以来,外语教师一直在寻找最佳的语言教学方法来帮助学习者尽快地掌握目的语。在各种语言学流派的影响下,听说法、情景教学法、自然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相继出现,这些教学法开阔了语言教学的视野,推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但从外语教学实践来看,它们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有效地掌握目的语的问题。过多地依赖或推崇某一种教学法的做法往往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产生某种偏差,甚至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不利于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罗立胜等,2001)。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混合使用,发挥其各自的优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混合

“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导致教学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可以采取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还要在课外引导、监督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生也不再“被接受”知识,而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混合

混合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学习是指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自主学习和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的讨论、信息检索和处理、资料共享、成果展示的自主学习(李蕊丽等,2006)。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相互讨论、帮助等方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可以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可以形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供大量共享资源,并制定合作规则,实现合作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4.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混合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对英语的考核方式往往是期末考试的形式,一张考卷就决定了学生的成绩。而混合式教学中,我们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在线讨论、课后作业、在线自主学习等六个方面,占评价的50%。通过网络平台来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将口试和笔试的内容与网络学习内容相结合,拓宽考试内容的范围。

三、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最优化;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074-02

混合教学模式,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给予学习者更大的自由,体现了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等主动学习过程。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混合教学模式在很多年前就已被提出,但是真正用此模式进行实践的也是近几年的开展。目前,已有很多的课程在尝试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最优化”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一门课程,是设计和实现各种应用软件的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最优化课程的理论性很强,概念很多,知识点也很多,内容非常抽象,学生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每个知识点,但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在现有的文献中,还未发现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最优化课程的教学活动,笔者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工程硕士学生的特点,在最优化课程教学中采用了网络教学平台支撑的混合式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本研究的设计

1.研究目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适合于这种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流程和考核方式。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其中个案研究法是指对一个团体、一个组织或一个人以及一个人一个事件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的目的有两个:(1)对个案作一个广泛深入的考察;(2)发展一般性理论以概括说明社会结构或过程。本研究在笔者所开设的“最优化”课程中进行,利用课堂和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相应的混合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实验过程及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3.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我校2014级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的工程硕士为研究对象。这些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专业,有本科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有电子通信专业的,也有管理专业的,目前的工作有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市场营销、边防训练、软件开发、会计、图书馆技术部、太阳能光伏、公安工作、交通局办公室等,工作的种类也非常之多,因此如何对这样多专业背景、不同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最优化教学,是一个值得我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本研究采用了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方案及其实施

实施过程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情分析”,教师在开课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一个了解,对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课堂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为“理论介绍+问题分析+建立模型+程序实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即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案例分析进行练习,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余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练习,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电脑,有的学习内容直接在电脑上练习,效果比较好;第三部分为“线下学习”,老师将学习内容在网络教学平台,推荐优秀教学资源,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中进行自主学习,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较好的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第四部分为“混合评价”,课程的评价放弃单一的考试模式,采用“学习过程+课程论文+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大多数学生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下面对学习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三、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1.混合教学模式在最优化课程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资源、课程评价方式、对课程不满意的环节和课程亮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本问卷采用纸质形式给出,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也可以不写出名字的方式进行回答。该工程硕士实验班一有18人,发放问卷18份,收回问卷18份,有效率为100%。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显示,77.78%的同学对混合教学模式非常满意,22.22%的同学满意。由此可得出:学生对“课堂+网络”的混合教学模式还是满意的。在给学生的平时授课中,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每次课都来到课程堂,老师讲课程的学习资源放到教学平台中,可以让他们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并且将自己的学习疑问在平台的讨论区中提出来,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回答,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程度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J为混合式教学给自己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变化,22.2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了显著的变化,72.22%的同学的学习方式有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工程硕士班中,有几位学生本身也是老师,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以后也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采用此种方式。对教学设计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理论介绍+问题分析+建立模型+程序实现”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对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是否满足学习要求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满足了自己的课外学习需求,但是相比前面的问题,满足度有所下降,如果继续采取这中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提供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对课程评价方式的合理性的调查可以看出,所有同学都能接受“课程论文+发表学习帖+期末考试”的课程评价方式。“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论文”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最优化理论问题解决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希望他们学以致用,毕竟都是研究生,让他们学会论文撰写的方法。

2.n程论文的撰写情况分析。因为是工程硕士,课程结束后要做课题研究,笔者鼓励学生们撰写的课程小论文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并且严格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来撰写。我将每一部分理论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的一些学术论文作为参考文献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对学生有一个引导作用。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有15位同学的课程论文都和自己的实际工作有关。有一位学生的孩子今年参加中考,她的论文题目是“线性规划求解中中考科目冲刺最优化问题”;有一位学生在单位从事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他的论文题目是“动态规划在成人教育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对课程安排这一环节提出了最优策略等。通过对学生论文的整理与研究,笔者欣慰的看到到大多数学生从课程学习中得到了收获,我感觉最优化的混合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以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扩展了课堂学习,更主要的是这种模式回归教育本身,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但是作为教师,必须合理地引导学生,才能成为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教练和监督者,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2]黄晓,乜勇,陈江华.基于网络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2):49-51.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7篇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E-lear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teaching and leaning, the mixed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E-lear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drawn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In regard to its development, at present,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levels appear in many specialized online education programs.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supplied by Tencent QQ, itudou, youku and other video websites, blog, cnki and some free web services, and it combines with the case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comes up with several new mixed learning models, as well as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odes, in hope of being useful to the further researches.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免费网络服务;教学模式

Key words: mixed learning;free web services;instruction paradig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246-02

0 引言

基于网络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开放教育的理念。网络环境下,教与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重要的教学理念,而对于此环境中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尤为重要。

1 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以Google Android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等向学习者提供了更开放的数字化学习平台,随着数字化教学的深入发展,网络学习与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的混合式学习模式逐渐受到教师和学者的认同。然而,对于混合式学习,如何混合值得思考。

模式(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你完成任务,有助于你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在传播学理论基础上,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活动框架,充分运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集中体现二者的优势。混合式学习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其活动有很强的灵活性,并非拘泥于单纯的面对面,网对网,更大的优势是根据具体情况而互相结合,在交叉环境中变通运用。对于E-learning教学,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活动的组合形式。

对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讨,在我国高校中有了相应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虽然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也暴露了诸多弊端。由于其教学平台的使用门槛高,开放程度不高等情况,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模式面对诸多问题。针对目前的一些不足,结合网络出现的免费软件,如腾讯QQ,博客,BBS,校园知网等免费软件或交流网站,构建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其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提高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

2 基于免费网络服务的教学行为分析

在面对面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行为主要有三类: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在网络环境下,辅助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同样支持主要教学行为。主要教学行为可以分为呈现行为、对话行为、和指导行为。其中,呈现行为是着眼于教师呈现知识与演示技能为主的行为,对话行为是指师生之间的互相作用行为,指导行为包括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时教师采用的辅导行为。免费的网络服务对这三种教学行为的支持有多个方面,如表1。

目前免费网络服务很多,无论是开放的软件还是免费的网络平台都是开展网络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合理选择。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腾讯QQ,博客,视频网站是主要的免费网络服务,其中应有适当的YY,知网等的辅助配合。具体来说,利用QQ软件的图文呈现以及语音功能,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的演示功能来实现教学呈现行为;对话行为则由QQ的同步和异步文本交流,QQ和YY结合的语音功能;教学指导行为可采用QQ的文件共享,优酷或土豆在线视频,博客在线阅读等功能。

3 《建筑材料》专业基础课混合式学习模式新构建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是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中所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用途的掌握和对材料技术性质进行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数据分析整理能力的锻炼。传统课堂板书式的教学通常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实验教学在预习和复习方面往往也是力不从心。因此网络教学介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理论课、实验课的主动参与,进行体验式的学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我们构建以下混合式学习的模式。

3.1 阅读反思型―理论课教学模式 这是一种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教师课前在QQ群社区的论坛里提供网上自学的指导语、任务列表、测试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后在QQ群里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回答这些问题,并设置话题组织学生讨论。课后,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学习反思,教师将优秀博文推荐到QQ群社区的论坛里,以资共享。其中,任务列表均以网上资源,视频内容在土豆网中提供,其他文件用QQ群共享提供。为防止教师推荐学生博客的片面性,要求学生用谷歌阅读器订阅其他同学的博客。分享他人博客反思的同时,常常会产生学生之间交互。

这种理论教学模式的优点:能督促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入阅读,让师生、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思想交流,这样学生带问题听课效果更好。不足之处,主要是对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课前很难做到深入阅读,无法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课堂教学系统性差。下面表2、表3以“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和新拌混凝土的性质”为例进行列表模式介绍。

3.2 远程讲授型―实验课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课前学生根据老师上传到QQ群共享的实验操作视频或动画进行实验预习。实验课上,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并答疑。课后,学生完成教师在网上提供的自测题,以检验和巩固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重复观看课前的多媒体实验资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通过QQ群求助。

这种实验课教学模式的优点就是方便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和学习,利于不同基础的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实验反馈,改善学习效果。不足之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很难保证预习质量,直接影响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下面表4、表5以“普通混凝土实验”为例进行列表模式介绍。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筑材料》专业基础课与免费E-learning服务平台结合,设计与应用两种典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此模式的构建应用,从实际效果来看,既发挥了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在E-learning环境中的优势,又能有效的节约课堂时间,调动学习者积极性,其效果明显,适合高校开展。

参考文献:

[1]喻征.对近十年我国关于E-learning研究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0(08).

[2]施良方,郭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8篇

一、混合学习概述

对于混合学习的定义,各个研究文献的表述都各有侧重,各个版本的定义都从其各自的角度对混合学习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混合学习就是针对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而开展的以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结合为主要形式,应用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本质的学习。掌握与应用混合学习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混合,为了更好的帮助人们理解与应用混合学习,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的经验,在系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将混合学习引入到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之中,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促进远程教育学的教学进步。

二、基于混合学习的远程教育学课程的设计

(一)前期分析

远程教育学在应用混合学习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前期分析,这是混合学习应用的基础,也是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为了更好的将混合学习应用到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之中,我们应该进行全方面的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对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两个板块。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是科学的课程设计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分析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因材施教,让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教学目标分析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课程设计的落脚点,因此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析。

(二)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

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课堂教育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形式,这种混合形式可以更为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师资的合理利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应该注重活动形式的混合,为了更好的促进远程教育学课堂设计的进步与发展,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之中我们也将活动形式进行了混合,有效实现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以及在线讨论的活动混合,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混合学习方式的落实,提高教学设计的效果。

(三)学习策略的设计

课程设计之中学习策略的设计也是重点,在混合学习方法应用的过程之中我们也要将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混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远程教育学教学设计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因此,在学习策略的设计之中应该从:积极交互、学习支持以及协作学习三方维度来进行,综合应用这三种学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习策略的有效混合,为远程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前提与保证。

(四)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

本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资源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计算机课件、案例视频以及相应的研究论文等。在线学习中应用了Moodle 学习管理系统支持在线学习。根据课程的前期分析及活动的设计,在学习平台中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来支持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远程教育学课程设计过程之中,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平台来掌握相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知识与理论,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远程教育学的课程设计工作的进步。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为了促进远程教育学教学设计更加规范与合理,我们应该将混合学习引入到教学评价之中,综合应用多种评价方式,以此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在此,我们综合应用闭卷考试、平时作业、在线检测、作品设计这四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构建;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1-221

一、設计学科信息化教育问题的提出

(一)国内设计人才供需现状矛盾突出。

国内设计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与设计产业需求脱节,学生专业能力无法满足设计产业对人才的要求,设计产业需求“一对一”实践教学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国内高校无法满足这种产业需求,行业设计师较少介入本科设计教学领域,对设计教育教学影响甚微。

(二)国内高校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呈现瓶颈状态。

近年来国内高校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实际情况是真正能达到“高水平”的教师少之又少,很多高校都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管理办法在寻找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

(三)国内高校设计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捉襟见肘。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兼顾设计基础理论的同时要具备丰富的设计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有许多优势,这不仅为提高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提供了发展平台,同时也为设计教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突破口。

二、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研究的优势及不足

(一)国内教学研究优势

现有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有线上资源丰富、线下活动频繁、过程评估精准等教学优点,近些年国内学者和教育机构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如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清华大学韩锡斌教授的混合教学研究等,都是从各个角度为国内的混合教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二)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国内混合教学研究涉及到的专业学科多以数学、外语和计算机专业为主的理论课教学研究,以设计学着眼点的教学研究少之又少。中国大学MOOC平台共开设设计学课程共计42门,全部以设计史论讲授为主,没有实践设计教学方面的课程,这也是设计学混合教学研究的难点所在。

三、针对现状构建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及研究框架

(一)设计学本科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首先明晰混合教学的目标,建立混合教学的途径;其次进行混合教学的教育心理研究,建立混合教学规律;最后构建混合教学理论框架,形成混合教学内容。

(二)设计学本科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实证研究。

首先以设计学本科混合教学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设计学科混合教学平台;其次通过混合教学平台形成线上和线下教学方法,建立混合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信息反馈,并对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补充和完善理论体系。这样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下的混合教学平台增强师生的教学互动,并为优秀的产业设计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纽带关系。

(三)总体研究框架分为两条主线:一是设计学本科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二是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实证研究。

我们可以通过调研、文献研究及教学实践建立设计学科混合教学理论框架,从而逐步研究并确立设计学混合教学理论体系。以设计学科混合教学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设计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产业、科研、教育相结合为研究媒介,利用信息技术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混合教学网络平台。并以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为研究媒介,以混合教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产业设计师介入本科教学为研究突破口,以实验性的混合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证教学研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信息反馈,完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力求在混合教学过程中,促进产业设计师、本科学生、高校教师的沟通及互动,促进产业更新、推动教育革新、助力科研创新。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能够帮助教师以信息化技术,完善并改进教学模式,拓展和延伸传统教学理念,使信息化技术切实有效地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抓手,可以更好地契合时展的诉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因此,深入探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挖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指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结合两种形式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入式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1]。其建构的目的并非对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的简单应用,而是借助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维度,从线上线下的角度提高学习深度,拓宽学习范畴,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原则上,教师在开展混合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首先,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并非“形式”或“辅助”,而是专业教学的有机整体,是提升、培养、发展学生的必备手段和条件。其次,线下教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活动,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果,设计更深层次的课堂活动。再次,混合教学模式虽没有统一的教学范式,但却拥有较为统一的目标,即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最后,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校内校外资源,以资源构建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资源构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2]。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应用工具功能强大

在多年的更新与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国各类教学平台的系统更加稳定、功能更加强大,教学效用更加贴近日常教学,使课程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力度得到有效地提升。譬如“基地校”“名师微课”“导学监测”“移动讲台”“学生点评”等应用工具,能够将学生的移动智能设备变成专业教学的工具,可以从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并且大部分应用工具拥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师能够用手机开展随堂拍摄工作,使课堂内容直接共享到网络平台中,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和温习,而小组评分功能,则可以提升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公平性及民主性,使教师更好地了解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实效性。

(二)创新教法,激发兴趣

根据混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能够发现混合式教学没有相对统一的范式,可将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帮助教师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譬如将翻转课堂、项目驱动、远程教育、微课教学、MOOC慕课平台等教学模式,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更可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支持下,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三)资源丰富,利于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是语言类学科,注重学生语言听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生态,使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升英语表达的能力。而混合式教学平台拥有较为成熟的知识架构和完善的数据资源,能够帮助英语教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阐述不同知识点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英语知识,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譬如“基地校”教学平台拥有海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学生可通过观看原声电影、访谈节目,训练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学生可根据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索出相应的学习资源,提高专项训练的质量与效率。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应用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低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发现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普遍较低,作业完成度不高,且难以结合教师要求开展科学的课外学习活动。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探索意识低、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教师由于平台限制,难以即时地、实时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而在资源整合构建中,学生无法被现有的教学资源所吸引,难以真正地投入到线上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而导致线上教学效果较差,线下教学进度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而要想切实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质量,除了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使学生切实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二)缺乏创新意识

混合教学模式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注重线上教学功能和线下教学功能的相互映衬。因此,教师应根据混合教学的特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使线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重要平台,使线下教学成为学生巩固和汲取知识的教学阵地,进而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支持下,帮助教师构建全维度、立体化的教学网络[3]。然而在实际应用阶段,教师却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意识,难以将多种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及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进而导致混合式教学难以发挥真正的育人功能和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深入理解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内涵,只是将混合教学模式作为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综合应用,却没有认识到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是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长此以往,导致各类教学模式难以融入到混合教学模式的体系架构中。

(三)缺乏角色转换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服务者,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4]。然而由于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导致线上教学资源的构建质量和线下教学氛围的营造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极大地影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和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片面追求应试教学效果,导致教师所构建的教学资源过于理论化、复杂化、学术化,难以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线上学习的过程中。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英语教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充分认识到学生需求在线上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主地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服务者,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英语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将跨文化交际培养、国际化视野培养等内容有机地融入到线上线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内涵,教师要形成融合学生发展与专业教学的教学理念,要根据学生的就业趋势、发展需求,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譬如学生的就业趋势是对外贸易,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学习资源。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首先,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将英语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功能模块,即课前模块、课中模块及课后模块。其中课前模块包括问卷调查、名师微课、教师空间、课前导学、班级通知等环节,通过网络平台的推送功能,将教学目标、网络信息及教学资源完整地传达给学生。课中模块则包括学生点评、导学监测、课堂记录、互动课堂、移动讲台等环节,教师需要以信息化教学、数据分析、资源共享、网络交流等方式,巩固线上教学内容,推进线上教学进程,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后模块中,应将专题社区、班级通知、教师评价等环节纳入到线上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练习、社区讨论、资源展示及反馈诊断等方式,复习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开阔眼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以精准化思想,明确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目标及方法,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到教师空间中,随后根据具体问题、目标完成程度,优化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创新混合式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地融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在线教学的活动中。然而要想切实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作用,还需要英语教师从以下两个层面出发。首先,将信息化教学平台、工具及方法有机地融入到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实效性。譬如教师将微课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巩固线上教学知识的同时,深化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探寻英语知识的应用维度。而将直播教学方式融入到线上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其次,创新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可将小组合作模式从课中引入到课后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线上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分发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创新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多种教学工具为抓手,提升线上教学的新颖性。譬如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线上教学平台中,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线上教学的效率,帮助教师发现混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5]。

(四)构建线上教学内容

首先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为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英语教学资源,将西方国家的英语资源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随后根据资源的呈现方式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支架理论为抓手,帮助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解决英语问题,到后期,则逐渐撤出“支架”和“指导”,要求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其次,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应将成果展示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明确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随后重新规划和设计课程内容,使学生在互动课堂、信息化教学中,获得成长和发展。而在英语教学内容设置上,则应加入网络教学内容,使网络教学内容与英语教材内容相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及掌握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结束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质量,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规划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补齐混合式教学的短板,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爱苗.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5):165—166+169.

[2]李璐璐.基于新指南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6):56—58.

[3]杨姗姗,龙秋菊.基于在线直播课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9,32(6):135—140.

[4]左依娇.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172—173.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混合学习;二元语义

财务管理专业因其知识的可实验性较弱,一般容易导致学习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加上相同的知识由于个体和环境差异的影响,因此在本科教育中一直面临如何将理论与实践、获得知识与提高综合能力融合的问题。文章拟从混合学习理念出发,探讨财务管理专业混合学习系统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混合学习研究背景

密歇根大学商学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在2001年提出了一套基于混合学习概念的平台技术以增强学习成效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实践证实了这套教学方式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C・K・Prahalad教授发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角色已由传统教室学习的听述者,转换成知识的共同创造者,课后网络发展的学习活动与课堂内的学习活动同等重要。2003年12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首次介绍Blending learning(混合学习)概念,触发了我国学者对混合学习的研究。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对混合学习作了较全面的定义。清华大学率先在工科本科生教学活动中使用混合学习理念指导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政策引导方面,教育部从2003年开展的高等教育1 500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提供一流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以上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政策的导向为混合学习系统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动力。

二、混合学习研究意义

(一)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

由于知识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习者很难在学习实践中全面体会所学知识,导致多数学习者出现学前不明白,学后更模糊的感觉。构建混合学习系统,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教师面授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前、课后学习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最终效果。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变革: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结构和扩展知识的混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每个学科都有快速发展和新的应用,一本教材和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可能将本学科所有新进展囊括在内。如果课堂教学强调基础结构与基本知识,网络课程强调扩展知识,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

(三)实现学习模式的创新: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

自主学习质量直接决定学习的质量。网络课程中提供的自测、交流、辅导功能,以及针对具体项目,如案例等形成的小组协作学习(包括课堂讨论、在线讨论等)将直接提高学习效果。

(四)实现教学结构的演进:主导与主体的混合

单纯的主导(教师为中心)和主体(学生为中心)都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主导的教学结构以理性主义为基础,主体式教学结构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事实上,个人的知识既与事实的客观性有关,又与个人的主观经验有关。因此,混合学习倡导的“主导――主体混合”的教学结构方式更合理。

三、混合学习及其评价的相关文献回顾

大多数文献对混合学习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远程教育角度进行,探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交互、多媒体组合以及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相关问题。有关混合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

(一)国外关于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现状

Margaret Driscoll(2002)首次对混合学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Harvi Singh and Chris Reed(2004)认为,混合学习关注的是通过在恰当的时间对合适的人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来满足不同的人(或学习团体)的学习风格,以使他们掌握适当的知识技能,从而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Donald Clark(2005)将混合式学习分为两个部分,即脱机学习部分和在线学习部分。Wenli Chen 和Chee-Kit Looi(2007)通过大量研究表明,有必要将混合学习理念引入讨论教学设计,即将传统讨论与在线讨论相混合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国内关于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现状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Face to Face(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形式上是在线学习(Online)与面对面学习(Offline)的混合,但其更深层次是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等。黎加厚教授把Blending Learning翻译成“融合性学习”,指的是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袁南辉对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传统课堂和虚拟仿真环境的教学模式。潘文涛针对行动研究的四个环节:方案设计、教学试验、过程记录和阶段总结设计了三轮混合教学模式。李新根据五个思维过程单元:思维起点、思维材料、思维方向、思维形式和思维结果提出了包括十个步骤的研究性混合型自主学习过程模式。

综观国内外关于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对混合学习(B-Learning)理论内涵的界定比较清楚和统一,即混合学习是将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结合的一种学习理论;第二,将混合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进行了实验,得出了混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结论;第三,对混合学习系统的设计尚处于萌芽阶段。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非验证性特点,设计基于E-Learning(网络化学习)与Face to Face(面对面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学习(B-Learning)系统,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革,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三项目标:第一,财务管理混合学习资源库设计:包括“面对面”讲授课程内容设计、网络课程资源体系设计、在线学习电子档案袋设计;第二,财务管理混合讨论设计:包括混合讨论环境与资源建设、混合讨论主题与分组设计、混合讨论过程设计;第三,财务管理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包括课堂教学评价设计、虚拟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和混合讨论评价设计。

(二)研究操作措施及具体做法

1.研究操作措施

本课题设计了三轮研究行动、四项研究操作措施。三轮研究行动目标分别为:第一轮研究行动目标是探索构建财务管理混合学习系统的可行性;第二轮研究行动目标是通过对第一轮行动的反思,构建财务管理混合学习系统;第三轮研究行动目标是探索混合学习系统的效果。根据第二轮反思结果进行修正调整,看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四项操作措施分别是方案设计(计划)、教学试验(行动)、过程记录(观察)和阶段总结(反思),在三轮研究行动中都包括这四个环节。

2.具体做法

具体做法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方案设计、教学试验、过程记录和阶段总结。

(1)方案设计。第一轮研究行动――了解学习者对混合学习的兴趣和要求(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第二轮研究行动――通过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学及教师课堂讲授,有意识提高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三轮研究行动

――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学习者在上课前通过网站及相关的资源库,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收集的问题进行归纳,挑选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本课的学习任务,与重点、难点内容一起,结合网络资源进行课堂讲授。

(2)教学试验。第一轮研究行动――任课教师将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对识记性和部分理解层次的内容以任务驱动方式安排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并形成小组作品。教师和学习者分别对其作品给予评价。对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及重点难点内容,由教师及技术工作人员建立网页和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网络资源,在课堂讲解时引用。在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进行网上讨论,教师则进行在线答疑。在这部分行动中应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习者对这种教学模式、活动安排、学习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的看法。第二轮研究行动――教师布置有关习题,并提供部分网络资源指导学习者进行学习,寻找答案。学习者在线学习,教师在线答疑。对于课程的核心及重点难点和在线讨论比较集中的问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讲授、分析和总结。第三轮研究行动――要求学习者自主利用搜索引擎寻找网络资源,并据此在课前提出问题供教师归纳。对学习者所提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学习者网上完成作业上传,教师评阅,优秀作业网上交流。

(3)过程记录。第一轮研究行动――观察学习者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他们在混合教学系统中的适应性;第二轮研究行动――观察“混合教学系统”的实施细节和各要素之间的配合、观察学习者运用网络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研究行动――观察学习者网络学习能力的变化,评价混合学习系统对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结果。

(4)阶段总结。第一轮研究行动――根据在线观察、学习者作品、成绩和问卷调查,对试验进行反思;第二轮研究行动――对学习者利用网络资源的熟练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者知识面扩大与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进行反思;第三轮研究行动――对学习主动性、提出问题的代表性进行反思。

3.验证分析

选择一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定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平行班作为控制组。实验组的学生按照混合学习系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控制组的学生按照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期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或者专门设计的综合能力考试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按照“财务管理混合学习系统”进行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五、研究过程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嘉兴学院优秀课程《企业筹资财务》为例,该门课程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经在嘉兴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2000级至2006级实施了7轮教学,从设立之初即秉承混合学习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教学实践。目前该课程已经采用了混合学习系统配套的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网络课程资源体系以及混合讨论与实验结合的教学设计,建立了初步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一)《企业筹资财务》混合学习资源库

《企业筹资财务》混合学习资源库包括三个部分:“面对面”课程内容体系、网络课程资源体系和在线学习电子档案袋。根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按照“学习的普适性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简称UDL)观念,设计了平台加模块的《企业筹资财务》课程内容体系①。《企业筹资财务》的网络课程体系主要由BB平台内容呈现。《企业筹资财务》课程自2004年开始使用BB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已经5年②,经过5轮实践,目前的网络课程资源体系包括:备注性资源(课程简介、课程规划、师资队伍和教研活动)、主体资源(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程课件、实验资料、习题集、参考资料和课堂录像)以及互动延伸资源(讨论版、外部链接)。在《企业筹资财务》BB平台的测验模块中,包括测试管理器、题库管理器、调查管理器、成绩簿和课程统计等。每个学习者登陆次数、各版块点击次数以及完成测试成绩等都可以进行在线实时统计,便于师生共同掌握学习进度。

(二)《企业筹资财务》混合讨论设计

《企业筹资财务》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了一次正式的混合讨论任务:“杜邦公司目标负债政策”案例。为保证讨论的效率,分别从线上和线下两个维度设计了保障措施。在线讨论通过“讨论版”进行,离线讨论通过学习者自主结合,10名左右的同学成为一组,由成员自己选定负责人,进行分工合作,同时讨论小组除了完成最后的小组汇报所需PPT等资料外,必须对本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进行评分,该分数将构成学期末总成绩的20%,为避免出现人情分,要求每组必须给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时注明理由。根据财务2006级提交的小组汇报和工作总结,不仅有对成员具体分工的介绍,包括每次讨论的时间地点以及照片、每位成员的评分及具体理由,如高分同学的理由有“积极搜集资料、发表意见、制作PPT”等。分工方式也有不同,有组长分配的,有自己挑选的,还有抓阄决定的,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意识。

(三)《企业筹资财务》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混合式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三项内容:课堂教学评价设计、虚拟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和混合讨论评价设计。课堂教学评价属于传统教学评价领域,各高校都有自己的评价体系。本文主要研究虚拟课堂教学评价和混合讨论评价。

1.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解学习者对混合学习虚拟课堂和混合讨论的要求,设计了由4大部分共18题构成的“混合学习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学习者基本情况,由6个指标构成,分别是教材的依赖度、图书馆资源利用度、WEB资源利用度、创新的勇气、宽松的心理氛围、良好的动机等;第二部分,对BB平台资源的要求,由三个指标构成,分别是BB平台资源的丰富程度、BB平台资源的相关程度、BB平台资源分布的合理性等;第三部分,对混合学习讨论版中交互行为的要求,由三个指标构成,分别是教师回答的及时性、教师回答的准确性、教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第四部分,混合讨论评价标准,由六个指标构成,分别是相关资料准备程度是否丰富与切题、小组汇报内容主题突出与条理清晰度、小组成员参与口头讨论的频率、对问题分析准确与深入度、发帖与回帖频率、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等。本次调查共发放了400份问卷,回收400份,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主要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

2.调查问卷数据处理方法

3.调查问卷数据处理结果

笔者用二元语义对调查问卷分别进行了四部分的权值计算以及虚拟课堂教学评价和混合讨论评价体系的权值计算,计算结果如下。教材的依赖度、图书馆资源利用度、WEB资源利用度、创新的勇气、宽松的心理氛围、良好的动机等指标的权重为:(0.13,0.12,0.13,0.20,0.20,0.21);指标的统计结果用二元语义表示为:(s2,0.184),(s2,-0.02),(s2,0.215),(s3,0.22),(s3,0.233),(s3,0.405);BB平台资源的丰富程度、BB平台资源的相关程度、BB平台资源分布的合理性等指标的权值为:(0.37,0.34,0.29);用二元语义来表示模糊术语并进行算术平均得到的结果为:(s3,0.058)(s3,-0.127)(s2,0.459);教师回答的及时性、教师回答的准确性、教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指标的权值为(0.33,0.38,0.29)用二元语义表示:(s3,-0.046),(s3,0.316),(s3,-0.413);相关资料准备程度是否丰富与切题、小组汇报内容主题突出与条理清晰度、小组成员参与口头讨论的频率、对问题分析准确与深入度、发帖与回帖频率、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等指标的权值为:(0.22,0.20, 0.14,0.19,0.09,0.16)。综合结果为:(s3,0.3),(s3,-0.332),(s2,-0.115),(s3,0.092),(s1,0.233),(s2,0.244)。对BB平台资源、BB平台的交互、混合讨论评价等3个一级指标的权值为(0.35,0.37,0.28)。

(四)对比验证分析

在2008―200年教学过程中,对财务管理061和062班实施了较完整的混合教学,对财务管理N061和N062没有实施主动的混合教学,根据学习者BB平台使用情况与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前者比后者平均分高1.91分,标准差也高5.75,反映学习者在使用混合学习系统时由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尽管会提高学习成绩,但是仍然有较大差别。根据每位学生成绩与BB平台点击率统计数据进行了皮尔生系数分析,发现相关性为0.13,表明使用虚拟课堂的程度与成绩呈现了正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Prof. Prahalad, Case stud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Using PRAJA. Technology to Enhance Learn-ing,2002.

[2] 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DB/OL]./20011225/3015160.shtml.

[3]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4] Driscoll・M. Blended learning:Let's get beyond the hype.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novations[R].2002.

[5] Harvi・Singh and Chris・Reed. 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DB/OL].省略/downloa whitepapers/ blended learning. pdf. 2004-1-30.

[6] Donald Clark(2003), “Whitepaper: Blended Learning”,[DB/OL]. epic.co.uk/content/resources/white_papers/blended.htm(21 March 2005).

[7] Wenli Chen and Chee-Kit Looi. Incorporating online discussion in face to face classroom learning:A new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7,23(3):307-326.

[8] 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DB/OL]. 省略/jia-hou/archives/000618.htm.

[9] 袁南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探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135-137.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方法;运动人体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82-02

一、研究背景

运动人体学科属于体育类二级学科,是集生物学、医学、体育学融为一体的交叉性、复杂性、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包含科目有: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测量评价,等等。这些科目属于体育系体育理论主干课程,这些理论课程存在一定的抽象和难度,课堂学习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好动,不喜欢体育理论,是导致理论教学困难的主要的原因,但是学生又不得不学习体育理论课程,从而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这些课存在被动性。传统教学模式下,因受环境影响,教学设施不齐全,导致教师的单一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大脑刺激不到位,激发不起学生兴趣,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成品(Produce)三个步骤称为“3P”教学模式。[1]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受束缚,忽视能力的培养,课堂气氛呆板,课堂效果不佳。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上课时问内尽量地、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正日益受国内外教育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路秋丽在《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中认为,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在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它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2]

二、混合式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方法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Blending Learning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力一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Blending Learning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4]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介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优势互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上课及上网热情大增,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协作等方而的能力。

1.混合式教学内容课程设计

设计教学内容,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是混合式教学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然后确定任务。

2.混合式教学研究实施过程

针对课程特点,教师阐述本单元学习目标,并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结合方法,进行教学内容讲授,课堂分组分配给学生任务,学生课堂分小组讨论,课后进行网上在线学习交流,提出对知识进一步的应用和疑问,教师将学生所提出问题进一步进行引导,对于难度较大问题进行讲解,达到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加深记忆。最后可以将本学习单元以小组进行汇总,答辩,教师最后作出评价。

三、混合式教学方法效果评定

采取多样化、全方位的评价方法是混介式教学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更重要地是能够发现和挖掘学生各方而的潜能,增强学习的信心。

1.网络跟踪

网络教学平台会自动记录学生登录的时间次数、讨论交流发言的次数及内容,提问的次数及问题、解答他人问题次数和答案、自测成绩,等等,这些记录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一个依据。

2.综合能力评价

评价的内容主要是课堂和实践环节中表现情况,包括课堂发言、提问及在实践性环节中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作品展示等方而。

3.考试测评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自测模块,对每一章都设有自测题,教师可以轻松了解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上三方而按照3:4:3的比例进行综介评分,此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及综介能力的表现,有利于全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四、结论

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方发实现了教育技术现代化,使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成果显著。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要对混介式教学理论理解透彻,同时要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并能设计出既符介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情境。

第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课堂及网络气氛,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参与学习及讨论。

第三,部分内容使用网络学习,对学生自学及自我约束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善于引导学生,增强对网络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甘阳.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上),2012,(7).

[2]余胜泉,路秋丽.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混合学习理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并不长。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供多种学习内容,让学生全面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的现状和动态,还能以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满足诸多学生的需求,并且使得教授者和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具有多重优势,因而受到了当代教师的青睐。本文从将从混合式学习理论入手,剖析在现阶段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手段及意义。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关于混合学习,研究者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其中最为简单的理解就认为,混合学习是以事先规划的形式将网络学习、面对面学习、自定步调的学习等整合为一体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而有别于单一的学习方式。Maegatet 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学习指的是四种不同的概念:(1)结合或者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如实时虚拟教室、自定步调学习、写作学习、流式视频、音频和文本)实现教育目标。(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构建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利用或者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3)将任意一种教学技术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相结合。(4)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使学习和工作协调一致。混合式学习过程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其研究的本质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其关键是对于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二、混合式学习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1.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重视学生参与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展开。但是这不意味着在进行混合式学习时,学生脱离教师进行学习,教师要在混合式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笔者所在的学校就经常利用虚拟网络教室或者电子讨论板(BBS)进行高中诗歌的在线学习。

2.利用活动教学的方式 强调学习过程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种注重体验的教学方式使得混合式学习在学习通道上的选择优势大大体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以培养学生品鉴诗歌的能力为重点,利用各种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将学生编组,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诗歌意义的阐述。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互联网资料查阅、互相讨论,形成对于某一诗歌的理解的共享,从而形成小组的观点。在课堂上,小组以陈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学之间可以分享对于诗歌的看法,享受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3.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服务学习目标

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目前,流媒体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利用PPT等课件进行教学之外,还可以引入互联网,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笔者认为,使用网络流媒体播放音视频来辅助高中语文诗歌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古今第一首长诗”《孔雀东南飞》就被艺术家摄制成为了电影,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用播放电影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情境中,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情境,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

4.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价 及时调整策略

混合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方式以及所采用的媒介,由于采用计算机技术、依靠互联网,因此教学过程中所接触的信息量很大,学习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诗词的学习又是一种感性的学习,重在理解和感受。一种信息量极大、复杂多变的教学方式遇上一种感性的文体,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前进行精心的架构和思考,才能完美的把控诗歌的学习。同时,由于这种学习的开放性,其过程和结果都是难以掌控的,但这与高考对于分数的要求又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因此在开展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诗词背诵、词汇掌握方面的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严格掌握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在欣赏诗歌之美的情况下,能够对语言知识、诗歌内容做到完全掌握。

三、结论

总的说来,混合学习的出现是和时代的发展分不开的,有了技术的发展才有了混合式学习。这种降低学习成本、方便快捷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但现代网络、计算机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工具时,也会因信息的冗余和直白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可能造成所有学生在观看完一部电影之后,对于某一诗词的感受几乎一样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的说来,以技术为主导的混合式学习与诗歌学习是需要磨合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邹娜.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

[2]张苗苗.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4篇

比较典型和使用的比较多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课堂教为中心,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讲述,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基本技能,教学质量也就很难得到提高。

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共享资源,通过网络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容易进行交流,但是不利于学习者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掌握,教师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混合式学习是使用“适当的”时间,使用“适当的”学习方式与“适当的”学习环境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授适当的”技能,最终以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将这种科学和高效的教学方式与计算机基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结合呢?因此,本课题组提出了“混合式学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力求探讨出一个学生实际能接受和有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2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利用混合式的学习模式 ,研究在校大一新生,将网罗学习与课堂学习方式相结合,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进行结合,在实践的研究中,归纳总结出比较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将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从最终的比较结果中来验证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在探索适应本校教育方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找出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的同时,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如《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往都是采用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点内容、学生一味的进行模仿练习,导致了学生对计算机领域内的一些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该教学模式的提出,对教师对掌握和了解计算机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掌握和了解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还要具备熟练使用现代计算机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能力。在进行该项教学模式的研究的同时促进该课程教师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素质的提升。

3 课题的理论依据

混合式学习通常指的是“理论学习有效的混合”。学习者本身就是一个混合式的学习者,指导混合式学习的理论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是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该理论包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及活动。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不再仅仅是讲授者,而是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借助外部的帮助,通过自己主动的学习而获得知识。本研究依据的是混合式学习所倡导的将网络学习与面授相结合,学生和教师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遵循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

将混合式学习模式使用到大一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该包括学习对象、学习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等各个要素的设计。以学习内容为例,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WINDOWS,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PowerPoint2010和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等内容,有些章节的知识点是需要采用详细的进行讲授和学习的,而另外一些知识点又只需要了解的,如何将不同的章节所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创造不同的情境进行学习进行合理的组织是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在校的新生,包括外语外贸专业和护理专业的3个实验班和3个对比班。将他们的最终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

4 混合式模式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网络教学为辅,设计出针对不同课程内容,并能从不同层次上展现出所要讲授内容的情境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有效的获得更多更系统的知识。

讲师可以通过网络,提前将下一章节所要讲授章节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提前进行章节内容的预习。在学生充分使用这一学习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和交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与别的同学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教师再也不用重复的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讲授,能将更多的时间用到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上。所以,研究成员就开发了一个网络平台,按照协助学习的理念进行设计,将自主学习和协助学习进行混合,同时将学习内容通过留言板、博客、电子邮件、QQ群、微信等方式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

5 学习效果的研究

学生是既是我们研究某种教学模式的主体,又是评判该种教学模式优劣的最终对象。为了总结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影响,我们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实践操作成绩远远的高于对照班,同时实践班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的人数是远远多于对照班。由此不难发现,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是远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的。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互联网+;比较文学;混合教学模式

一、比较文学课程的特点

比较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拓展课,兼具理论性、方法性与实践性。

(一)先期课程丰富

比较文学课程内容广泛,涉及中外文学作家作品、文艺理论、文化思潮及人类其他艺术表现领域,对学生的阅读范围、理论基础、辩证思维均有较高的要求。比较文学一般开设于本科第五、六学期,先期课程包括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及作品选等,课程内容庞杂、涉及概念繁多,学生融会贯通十分困难。因此,陈思和教授甚至主张本科生没有必要学习比较文学的课程,研究生阶段再认真地学习比较文学[1]。

(二)重视开放思维

比较文学研究具有跨国别、跨文化、跨学科的性质,具有对开放思维重视的特点。正如雷马克的经典概念:“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它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他领域相比较。”[2]开放性与包容性是比较文学的本质特征与发展潜力,也是本科比较文学教学的一大难点。

(三)重视方法论教学

无论是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不是比较”的论争,还是当代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理论对比较文学方法论的补充,都说明比较文学对方法的重视。美国著名学者韦勒克说:“我们学科的处境岌岌可危,其严重的标志是未能确定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方法论”[3],表明方法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比较文学课程始终重视方法论教学,这也是比较文学教学中的另一难点。

二、目前比较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比较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理论著作和作品阅读量少、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究其根源,是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跟不上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拓展性阅读缺乏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读作品,教师不得不在课堂上讲故事、串情节,这是尴尬而普遍的现状。王晓明在《半边脸的神话》中写道:“除了哲学、法律或数学之类的专业,大学生对于抽象思维的兴趣都在明显减弱,不少大学的课堂变得越来越像是一场故事会。”[4]学生作品阅读量有限,理论基础更是薄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入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本应处于辅助位置,但现阶段,比较文学课堂上,案例过度占据课堂时间,挤压了层层深入地思考与讨论教学的时间,教师不但在有限的课时内难以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更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

从教学实际来看,比较文学课程理论性很强,涉及许多文学、语言学及其他学科的概念和范畴。抽象的教学内容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受都带来极大困难,难以调动学生兴趣。2019年1月的比较文学结课测试(汉语言文学专业144人)显示,“如果比较文学课程是选修课,你会主动选择该课程吗”一题仅有45人选择“会”,达到31.25%,有17人,也就是12.00%的学生选择“一定不会”。同时,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必然比较枯燥,学生完成课外阅读、课外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完成作业态度敷衍,学习成果得不到有效巩固。

(三)教学环节有待优化

比较文学课程涉及的内容多且杂,既包含理论又包含作品,既涉及文学又涉及非文学,仅依靠课堂教学完成知识传输,必然造成学生“消化不良”,通过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但容易遗忘,也不能培养其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利用新媒体,在有限的学时内使新知识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使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比较文学课程迫切需要借助网络新技术、新方法实施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从课堂走向课外,更加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和沟通的习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依托“云班课”“智慧树”“教师圈”等较为成熟的课程管理类App,可以改变传统理论型课程以“讲授”为主的沉闷教学模式,从开放思维和方法引导入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实现混合教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比较文学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混合教学是互联网为教学实践带来的重要创新。狭义的混合教学指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助在线教学的结合,广义的混合教学模式泛指使用多种方法的教学模式,如案例、讨论、文字、视频、课堂、网络等教学方法和组织形态[5]。

(一)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

线上教学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学可以通过邮件、QQ、微信、直播平台、MOOC等方式实现,教师也可以使用专用的课堂管理App,更加便捷地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全面设计。借助课堂管理类App,教师设计并上传“微课”素材,包括MOOC剪辑片段、教学课件、预习测试、拓展阅读材料等,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课前在线学习。课堂教学集中在教师讲授与学生在线互动合理搭配环节,以在线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实践教学主要依靠学生课后线上自主完成,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和实际工作技能,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

教师提供线上资源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同时也会产生学习碎片化、浅薄化的弊端,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6]。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键在“自主”,即教师通过设计任务情境、开展班级竞争、丰富线上资源类型等手段,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拓展阅读等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避免照本宣科,要重视课堂互动,增加交流讨论、成果分享环节,使学生在群体互动中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过程考核与自评互评结合

大数据时代,样本即总体,教师对学生动态和学习成绩的掌握,不是通过随机采样或期末的一次性考核,而是通过全体、全过程的数据,这一转变使教师能够充分实现对教学各环节的考查,全面掌握学生在课程学习各阶段的学习情况。课程管理类手机App可以通过积分制实现对课前自学、课堂互动、多次作业的全面记录,实现精确的全过程考核;还可以提供在线互评平台,将评价方式设置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按比例结合,增加评价的科学性,促进学生群体间的互相学习。

四、“互联网+”背景下比较文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一)教学内容改革

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发展逐步涉及教育领域,使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受到众多学习者和教师的关注。“互联网+”思维给教学内容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载体形式的改变,更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重构。第一,阅读材料载体、形式的改变。教师为学生提供跨媒体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梅耶认为,根据人类思维工作原理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更能促进意义学习[7]。网络和手机移动终端使电子书、新闻报道、电影片断、MOOC等多种媒介的传播信息成为可能,以此来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扩展课堂教学,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第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师将教学目标与热点话题相结合,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用最新的案例引起学生兴趣。如围绕《三体》获得雨果奖,在流传学部分讨论“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在阅读《一带一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之后,完成媒介学思考题;针对学生对穿越文学的兴趣,在主题学部分探索“穿越”主题,引出《浮士德》与《枕中记》;在漫威电影热映的背景下,讨论字幕翻译与经典形成等。

(二)教学方法改革

依托网络、课程管理App(“云班课”“智慧树”等)的混合教学模式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拓宽师生交流途径、加快反馈速率,使教师能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纠错,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1.课堂管理改革。依托“云班课”等手机移动应用实施课堂管理改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非常便捷地随机点名、发起投票/问卷、进行头脑风暴、小测试等。比如,在主题学一节对“封闭空间”母题、“狭路相逢”母题的头脑风暴;每节课的复习小测试等。每项任务设有完成时间、完成任务奖励积分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学、自测、互评,营造活跃、竞争的课堂氛围。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还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环强化,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投入。2.实践教学改革。建立学习小组,引入DSA(Distribute-Share-Alone)即任务分解—方案共享—独立总结的管理模式,教师通过课堂管理平台中的“作业/小组任务”模块和“印象笔记”等笔记类App的“工作群聊”功能,在线小组实践任务、话题和讨论,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交流。学生小组实践包括专题研讨、查阅资料、资源共享、平台交流、形成结论、课堂汇报等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3.互动教学改革。混合教学模式下的互动教学既包括对课堂互动的优化,又包括线上的课前、课后互动。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可以随讲随练,通过在线抢答和限时答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高出错率题目即时解答;并从题库选择同类问题设置为课后作业,以巩固概念和加深印象。在线上互动中,教师可以从讨论平台随时发现学生在预习和练习中的问题,设计针对性题目进行强化练习,也可以作为下一节课的答疑重点。在课外互动中,可以利用社交网络营造跨媒体学习环境,形成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互联网+”环境下的混合教学,由教师提供索引,学生通过社交网络主动参与和投入跨媒体的创建与更新过程,在交流与协作中完成探索学习。如在学习“翻译与文化过滤”一节课时,学生在讨论区热烈讨论翻译导致的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形,从庞德的英译诗歌到《延禧攻略》的英文字幕,从英译《红楼梦》到汉译《万历十五年》,自发讨论翻译策略选择的问题;学生在讨论区交流学习方法、讨论章节重点、辨析主要概念、分享电子书和文章,调用集体智慧促进复杂学习任务的协同解决。4.作业练习改革。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讨论、研究,引导学生使用和适应新媒体、新方法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如笔者在“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一章教学完成后,布置的作业为“随机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随机分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绘制思维导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研究能力;作业评价方式是上传思维导图、学生互评,以增加学生优化作业、精益求精的动力。通过练习,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直观的结构关系图,不但易于理解,而且能够强化记忆。在之后的课堂测验中,学生的概念识记效果明显提高。(三)考核方式改革第一,学情分析需要多平台合作,分析技术有待革新。学校应以新媒体技术平台综合运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合理结合和算法优化,有效激活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第二,课堂管理App普遍使用积分制进行成绩管理,完成测试、提交作业、完成小组任务、在线答疑、头脑风暴抢答都可以获得积分,系统显示个人总分和排名,既节省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又可以使成绩管理更加科学,实现全过程量化考核。第三,教师还可以在“话题/讨论”“投票/问卷”等模块发起讨论、投票实现在线答疑,学生发言、参与均有积分值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营造班级共同学习、随时随地学习的氛围。这一方式也有助于教师随时获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以便调整教学进度和选择作业练习内容。

(四)改革效果评价

比较文学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44名本科生进行了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回收率100%,均为有效问卷.学生对改革后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效果整体评价较高,满意、基本满意达到95.83%。学生在比较文学的学习可以“完善专业知识体系”“促进研究问题能力”两个问题上评价最高,分别达到71.53%和65.97%,说明比较文学混合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拓展阅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比较文学“可以引起学习兴趣”“知识体系清晰”两个问题上评价相对最低,“符合”低于50.00%,说明线上资源自学和课堂讨论教学结合不够合理,混合学习资源类型有待调整。比较文学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的最突出效果是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