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

治理教育论文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文化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文化性,其实质就是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所谓“育人”,就是对人进行教化、教育,必须在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因素,调动人的内在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因而,育人之根本就是“以人为本”,真正关注学生的成才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具体而言:第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根据自身内在的需求,通过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接受教育的过程。两者必须同时兼顾,因而,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该“备学生”,即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专业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喜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能真正解决学生在成长成才中的困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成为优秀的职业劳动人才。第二,要更新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能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对立起来,不能只强调社会价值,却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要把握好两者的平衡关系,不能只喊“高大上”的口号,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使教育既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

二、借鉴文化素质教育之丰富内涵,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视野

(一)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人文文化因素,要增加课程的人文内涵,首先就要充分拓展课程所包含的人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在课程的每一个专题中都可以恰如其分地渗透人文科学知识,既可以让课程体现人文性,又丰富了课程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重培育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忠贞的爱国热情、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生命中的真、善、美。

(二)拓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人文意蕴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大特色和重要任务。这些实践项目多以演讲、辩论以及表演的方式进行,要完成这些项目,学生就必须学习和运用历史、文学、音乐等文化知识,还要掌握演讲、辩论等技巧,可以说这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良好契机。

三、借鉴文化素质教育之多元教学法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这里所说的灌输教育就是指通过疏和通的方式灌输基本的思想政治观点、思想政治理论。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创新教育的方式让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更好的入脑入心。1900年,在《我们运动中的迫切任务》中,列宁明确指出:由此自然产生出俄国社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党。列宁当时提出从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并不仅仅是指向工人提供解答某些问题的现成结论,最重要的是指引导工人群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这些论述高屋建瓴,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第一次对灌输论最生动、最全面、最具体的论述。

二、新时期坚持灌输理论的必要性

(一)社会的大环境要求我们坚持灌输理论社会大发展、大繁荣

各种西方的观念也扑面而来,好的东西我们应当学习。但是西方大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思想,通过文学作品、电影、饮食,灌输西方的价值理念,对我国的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促进社会主义基本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灌输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对基本理论的忽视

要求我们坚持灌输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理论,而现今的状况就是对基本理论不认识、不知道、不理解。我们常说理论是实践的来源和基石,基本理论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必不可少,因此,通过灌输的方式将基本理论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基础理论、更好地促进我们国家基础理论的建设。

(三)新时期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持灌输原理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成果也显而易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凸显,为了更好地改进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将灌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融合都需要通过灌输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再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

三、灌输理论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教育过于强调教育者地位

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更多关心的是自己要讲的是什么,只关注基本理论的教育而不关心受教育者的主观、客观感受,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过于强调自身。同时灌输教育过程中部分教育者因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和水平,缺乏说话技巧和感召力,无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法入脑、入眼、入心。

(二)灌输教育内容过于简单一提到灌输

很多人都会想到思想政治的灌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灌输的方式,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只是众多种类的一种,包括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只是单单将灌输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存在单一、片面性,导致一提起灌输就很头疼甚至是反感。

(三)灌输教育方法、形式过于单一

很多教育者采用机械、单一的理论教育法,甚至有的教育者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一味生搬硬套,使得教育形式单一。灌输虽然在我国有很多年的历史,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固有思想仍然存在,教育方式方法死板、教育过程单一,仍旧是强制式的灌输方式,这样导致人们的潜意识中就认为灌输就是生搬硬套,灌输就是死记硬背,使灌输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四、灌输教育理论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正确坚持灌输原理

必须反对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现阶段社会大环境带给我们的是很多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的心态,急于求成。人们对灌输理论的认识认为灌输就是一股脑的将知识都教给学生,不说明其中的来源,也正是由于对灌输的不了解导致这样的情况。不能片面的认识灌输教育而应全面的认识灌输理论,不能急于求成,应处理好灌输中方法和原则的运用,同时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正确坚持灌输理论。

(二)科学认识灌输原理

是正确坚持灌输原理的前提怎样理解灌输理论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只有正确科学地认识了灌输的基本原理,既通过外化的方式教育受教育者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再将外化的理论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而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死记硬背的方式去理解某一概念和原理,不是填鸭式的方式教育受教育者,而是有步骤、有层次的促进基本理论的教育。只有科学地认识灌输原理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在教育过程中坚持说服教育

以理服人传统灌输教育往往忽视受教育者实际需求,没有把受教育者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主体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要注重灌输过程互动性,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要把个别灌输和普遍灌输启发灌输和形象灌输%自我灌输和他人灌输文字灌输和口头灌输有机统一起来,结合灌输的广泛性和先进性,让受教育者尽可能参与进来,与教育者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实现从显性教育向隐性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转变,注重灌输方法的启发性,灌输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五、结语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教育主体的差异。

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有着较为明显的政治色彩,德育教育讲述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视人的发展,并具有相应的约束性;通识教育说的是人这一主体的问题,其载体指向是知识发展以及人心智健全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强的个人特性。

2.知识与精神取向方面不同。

通识教育的动力是在矫正科学主义之下的一种专业教育,并在训练职业化需求过程中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不断完整起来,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种精神支柱,在依靠精神与思想的指引之下,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状

(一)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1.功利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影响。

通识教育在西方高校中被提出的时候,首先就是对当时科学主义的一种对抗。在大学环境中,知识被分门别类,成为系统化学科,并且学科之间没有联系,这种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专业知识牢固,但是却缺少一些常识,缺少对人类整体知识的认知能力,因此,融汇各种专业知识的通识教育应运而生了。另外,科学主义带来的影响也掩盖了人文主义思想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专业化职业能力,但是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缺乏关注人类命运发展等方面看法,为了能够转变这一思想,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借力工具被现代大学教育广泛应用。所以,通识教育成为一门对科学主义补充而出现在正式课堂环境之中,也就是说,通识教育在当代教育环境中,是为了抵御功利主义。通识教育一方面是一种对理想的呼唤,当通识教育进入我国的时候,因为受到科学主义影响难以被培养人才的学科接纳,通识教育大多以选修课程出现在大学环境中;另一方面,受功利主义影响,大学课程大多以培养人才为主,而通识教育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拥有一定的就业率,属于一种非倾向教育,所以,在实际中,通识教育并没有被大学教育接受,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

2.思想政治课程发展影响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形式能够被大学教育接受,但在具体课程设置中,这些增加的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有真正可以设置的位置。因为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已经将除专业课程之外的公共课程占尽,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识教育纳入进去,只会让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象征性纳入通识课程,并不能够实现其教育目标,所以,即使通识教育理念能够被大学教育接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环境中遇到的阻碍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生在进入大学环境之前,一定学习了多年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遭遇通识教育困境。但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实效性困境,学习思想政治,究竟有无具体作用,仍需进一步讨论。

1.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方式。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方式就是说教与灌输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要求标准,现代教育主张教育平等,但说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育形式,试图用大道理对其进行控制,使学生进行学习,说教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且一些高校大学生纷纷表示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没有具体作用的学科,可以取消。事实上,哲学是一门智慧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的,是哲学理论的应用层面,但这种说教式教学方式普遍存在,背离了真正哲学教育的要求。

2.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模块化。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势与政治、公民道德等一些较大的教育模块已经完全固定,并占有较大比例的学分,但这种细分的模块化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起到真正作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到无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并会造成一定程度反感。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内容本身就具备一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特质,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固定的状态形成出现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同点

(一)实施通识教育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通识教育是针对本专业教育提出来的,主要是对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思维的培养,有道德价值观、国家政治形势等方面内容。大学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都是随着大学职能转变而发展。西方社会,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是世界观与价值观教育,这一类教育教育已经逐步被通识教育接纳,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欢迎。就西方成功教育经验来说,将思想政治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并且将成为教育实践不能够阻挡的趋势。

(二)方式与内容上的交叠

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各个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体系基本上都被包含进去了,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这样,通识教育就其内容来说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就是典型的跨学科教育,并且其中涉及的各项含义是所有学科的大杂烩,其中不缺乏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三)价值取向方面的相同点

首先,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培育人才的方式,尽管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其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另外,教育价值主要有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且这两种价值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方向、精神动力、人格个性等方面,在中国人才培养环境中,通识教育更能够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显然通识教育在个体环境中产生的价值也就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

四、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内容上相互交叠,并且双方在摆脱困境的时候具有相同的要求,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社区建设都是为两者更好地“合流”提供方式。

(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为了寻求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存活的空间,并且被迫将之有效地传播出来。另外,思想政治课程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共同的知识,因此,在进行通识教育的时候,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之内,并且使其作为必修课程之一,现阶段一些大学已经成功实践这一项了。

(二)新型学生社区建设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和技能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学习策略,能体现学习规律,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有的学习方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变迁历程,伴随教法的演变,学法变化相应地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首先是学法探索时期(1949—1956)。建国初期,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普遍重视思想的灌输,注重概念的演绎,过分强调对理论内在知识体系的理解。1955年的教育部副部长在高等工业学校、综合大学校院长座谈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各高校一般都注意时事教育,组织了党和国家重要政策的学习。教师们应该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这一时期提倡注重自学,重视国家政策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方法,学法上多采用自主学习法和集体讨论学习法。其次是学法发展时期(1957—1977)。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仍然注重集体讨论学法,讨论和辩论时,坚持“团结—批判—团结”的原则,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把各种事实和观点摆出来,充分说理,反复争论,让大家畅所欲言,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1964年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教法上贯彻执行启发式教学,学法上除集体讨论学习外,开始出现问题学习法,大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养成认真读书、钻研问题的习惯。另外也号召大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教师发讲义或讲授提纲后,提倡自学。再次是学法改进时期(1978—1999)。改革开放以后,学法得到了改进。1996年3月,我国高校“两课”管理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要转变观念,既要重视教师的教,还要把学生的学作为教改重要方面切实抓好。这一时期提倡大学生认真看书学习,深入钻研原著。

为了加深大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大学生应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充分准备,热烈讨论。学法上多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和社会实践学习法。大学生课堂上进行自由充分的课堂讨论,积极参加丰富、切实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更能培养大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是学法创新时期(1999至今)。1999年以来,党中央加大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的力度,这一时期形成了以“98方案”和“05方案”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和现代化特征,倡导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注重实践学习,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变迁的启示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方法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治教育的效果。准确把握“学法”的历史发展和内在规定性十分重要。教法源于学法,即学生怎么学,教师就必须怎么教,也即是陶行知先生所谓“教学合一”。教师的教法既然来源于学法,那么这个寓学法于教法,就必然反转过来进一步启示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以教来示学。学法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以及教学的基本规律。第一,学法变化与教法变迁同步。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教与学就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逻辑上可以分开来研究,但是实质上教与学的研究是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学、教学生学。学法的改变是与教法改革同步的,教法上采用指导、点拨、设疑、释难、引领学生探索发现、开发未知领域等方法;不是把知识制作成成品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怎样发现和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大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去挖掘教学资源隐含的内容,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让学生在摸索中学习前进。第二,学法和学习个体特点相结合。“教育的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被教育者,取决于他有无认识周围世界的愿望,有没有学习科学文化成就、掌握社会主义生活规范和准则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习方法想发挥应有的作用,学习能力获得提高,与学生的心理倾向有着密切关联。学生的心理倾向又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相连。“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不注重解决这些心理倾向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好的学法也难以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实际行动,因为学生的心理倾向会制约自身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掌握和运用良好的学法,又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第三,学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习到的知识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知行合一,通过学习和实践,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深化,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会、理解和深化,才能稳定掌握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并非是让头脑变成塞满理论知识的仓库,而是要获取一个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以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化成思想,内化为信念,转化成行动,这才是学法的根本。

三、结语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论述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1992年9月,由邹学荣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门设了一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主体及其交互作用的规律”。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各类教育主客体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规律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此后,不少学者继续探讨,使该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认识发生了争论。有的学者不赞同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概念,其主要依据是:主客体是哲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指的主客体,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活动所指向的物,即马克思所说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不赞同者就此提出: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及马克思本人讲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思想政治教育学使用客体这一概念,就会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的物,从而否定了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及他与教育者的平等性。于是,一些文章和著作就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资料是他们共同的客体。一些书就只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写他的对应面——教育客体。归纳起来看争论的焦点是:能否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概。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与哲学主客体概念的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争议主要来源于哲学的主客体理论,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概念和哲学的主客体概念进行比较,从而科学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范畴的内涵。哲学上的主客体概念是和人类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实践活动中,人是活动的主动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指一切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因此,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而教育过程中的内容、方法、环境等是客体。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与哲学主客体的内涵有联系,但更有区别。其区别为:第一,实践活动改造的对象不同。哲学讲的实践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改造,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基本立足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改造的对象是有思想、有行为能力的人。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讲的“改造”,其含义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即这里讲的改造不是指过去极“左”的政治运动中那种在极“左”思想指导下,用强制性甚至是粗暴的手段改造教育对象,而是指教育主体通过理论教育与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用引导、激励等方法改变教育客体的错误思想,提升其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挥自己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的改造对象不同,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对象性也就不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能直接照搬哲学主客体概念的含义。哲学主客体概念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就具有了该学科的特殊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哲学客体的含义有重大区别:哲学讲的客体指的是主体改造的事物;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则是指教育主体改造的对象,这个对象不是物,而是接受教育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受教育者、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三个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指的都是接受教育的人。只不过,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从哲学角度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讲的。三个概念完全可以同时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哲学客体的区别,骆郁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一书讲得很准确:“哲学意义上的客体是从人和物的关系上划分的,是指人类活动的对象。即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上来划分的。而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划分的。准确地说,是从人与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与被作用、教育与被教育。塑造与被塑造的相互关系上来划分的。”第二,不能将教育资料作为客体。这里的客体,应该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对象,即教育客体。教育客体与哲学客体的不同点在于:哲学客体指的是事物,教育客体指的是作为教育主体作用对象的人。如果照搬哲学主客体的含义,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资料作为客体的话,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改造的对象就是教育资料,而不是作为教育对象的人。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去改造教育资料。显然,这与事实不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塑造人,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第三,照搬哲学上主客体的概念,无法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自己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效益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满足教育对象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离开了教育对象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无从谈起。第四,只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片面的。有的书只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这是片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存在是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的。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存在,才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存在。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何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没有教育对象,何来教育者。反之亦然。教育主客体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一方,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和哲学主客体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就在于它特殊的改造对象,特殊的方法、环境,特殊的价值追求等。当哲学的主客体概念被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后,主客体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赋予的特殊含义,即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其区别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通过理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影响人,改变人的人。教育客体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被影响、被改变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不能直接照搬哲学主客体概念的内涵。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的思考

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的积极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学者提出了“双主体说”。如有的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因此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为他们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双主体”说对深入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论具有积极意义。其意义在于: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人,不仅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二者还有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教育者希望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还能在教育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受教育者希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理论,提升思想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只有双向互动,充分调动二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缺少任何一方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二者之间的互动,教育效果都会受影响。

2.如何评价“双主体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职责是不同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主导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他的职责是指导受教育者转变旧思想,提高理论水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主导的地位,他的职责是在教育者的指导和帮助下,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理论和自学理论,参加各种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职责来看,前者自然是教育主体,后者是教育客体,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他们的地位和职责就会被颠倒和混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不能有序进行。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职责这个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只有一个主体和客体,他们作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而存在。如果不认可这一点,就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谁?是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还是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我们认为:教育主客体尽管能够相互教育,也需要相互教育。另外,当教育主客体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转化时,教育客体会转化为教育主体。但是,在一般情况和教育活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只能是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主体。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否存在“双主体”?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双主体”,但这种存在是有条件的。第一,教育主客体的关系会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一对矛盾,教育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教育客体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被主导的方面。在《矛盾论》中指出:“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这对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也会互相转化。互相转化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素质高的教育客体指导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文化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较大的知识落差,前者的知识水平一定高于后者,否则文化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一般情况下,教育主体的理论水平高于教育客体。但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情况就不同了,有的教育客体的理论水平却高于教育主体。教育主体要开展好工作,就必须先向教育客体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就互易其位,向教育客体学习的教育主体就转化成了教育客体,而教育客体则成了教育主体。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教育主体不思进取,理论知识日益陈旧,思想观念不断僵化,他们的思想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一些教育客体则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都与时俱进。由于后者超越了前者,前者应该向后者学习,这时,教育主客体的位置就发生了转化。第二,教育主客体优势互补,长短相济。教育主客体之间,他们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各有长处和短处。教育客体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去影响教育主体,也会使教育主客体的位置发生转化。“先生”向“学生”学习,“学生”教“先生”这种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经常发生的。第三,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配合教育主体完成教育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客体通过自己能动性的发挥,主动将自己掌握的先进理念,新的理论传递给教育主体,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当教育主体接受教育客体传递的先进理念和新的理论时,他就转化为了向对方学习的教育客体。二是教育客体进行自我教育。教育客体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思想水平,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这时,他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客体。自我教育,使他集教育主客体于一身。当上述情况出现时,就出现了两个主体。一个是工作岗位、承担教育职能的教育主体;一个是位置发生转化后的主体。作为工作岗位、承担教育职能的教育主体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尽管他转化成了教育客体,但他的工作岗位、承担的教育职能没有变,他还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和实施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还是主体。所谓位置发生转化后的主体,是指他的原有身份是教育客体,当他去教育原有的教育主体时,他的位置就转化成了教育主体。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双主体”是存在的,但其存在是有条件的。如果无条件地讲“双主体”,既会造成教育活动管理的无序,也会使教育主客体地位、职责不明确,最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理论争论的评析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使用主客体概念的人认为,使用了主客体概念会忽视了教育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教育主客体地位不平等,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教育主客体概念的使用没有否定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发挥出来,不在于该用还是不该用教育客体概念,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认可。这是最根本的因素。教育客体在教育主体的引导下,认可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追求它,实现它。因为教育目标包含着教育客体的利益和价值追求,关系到他的素质提高和发展前途。教育客体一旦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精神动力就随之产生,其主观能动性自然会被调动起来。二是在教育主体的教育和帮助下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教育客体要想在事业上有大的作为,就必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有了科学价值观的指导,他会自觉学习科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在业务活动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由于受环境和自身阅历等因素的限制,教育客体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对他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发展方向的引导,帮助他在实践活动中确立自己科学的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发挥出来。

2.教育主客体概念的使用没有否定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地位的平等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客体的地位既是平等的,也是不平等的。

(1)教育主客体二者地位的平等性。

关于教育主客体二者地位的平等性可从法律角度和人格角度去分析。从法律角度讲,教育主客体都是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教育主客体二者是平等的。他们的差异只是在教育活动中分工的不同。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和实施者;教育客体则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分工的不同,并不影响他们政治地位的平等性。从人格角度讲,二者是平等的。人格是法律赋予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都享有法律规定的人格权利和人格尊严。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关怀。从实现社会目标的角度讲,教育主客体都是中国梦的追梦者和圆梦者。二者都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正因为教育主客体具有以上的平等性,才能充分地调动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2)教育主客体二者的不平等性。

从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素质和承担任务的角度讲,二者又是不平等的。他们之间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主客体在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方面存在差异。由于教育主体是经过组织按照严格的标准挑选出来并进行了专业培训,有的还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有的还出国留过学;有的经过长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锻炼,具有从事教育活动的丰富经验。一般来讲,教育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素质高于教育客体。从素质差异的角度讲,二者是不平等的。二是教育主客体在教育活动中的任务不同。教育主体的任务是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引导、激励教育客体掌握科学理论和提高思想素质。教育客体的任务则是在教育主体的指导下,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简单地讲,教育主体的任务是“教”,教育客体的任务是“学”。他们的素质、任务不同,决定了二者的不平等。三是教育主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是一对矛盾。讲:“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教育主体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教育客体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被主导的地位,要受教育主体的约束。这里所讲的约束是指教育主体为了完成教育任务,要用教育目标和组织纪律去约束教育客体,而不是讲教育主体要约束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更不是限制教育客体的言论和行动的自由。

五、结语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冲突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德国政治教育教学法的主要指导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冲突”为基本概念和逻辑起点的德国政治教育理论,在向青少年灌输基本政治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更着眼于促进青少年对现实政治冲突的分析和理解,使他们能够理性地、积极地、有能力地参与未来社会政治生活。该理论还是联邦德国历史上首次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政治教育思想理论,并深刻影响了之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政治教育领域出现了一股新的理论热潮,它将风靡欧美的社会冲突理论与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冲突”为核心概念的一整套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冲突理论对德国政治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并成为联邦政府所领导的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指导理论。1968年的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政治教育领域有一种和谐、明确的民主规划,它强调社会理解、合作的价值,但要使人认识政治的本质,不引入利益、冲突这些概念无疑是危险的”。[1]政治教育冲突理论及其教学法自诞生起,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时至今日依然广泛应用于德国政治教育实践。

一、德国政治教育冲突理论产生的背景

政治教育冲突理论在德国的产生并迅速发展有其国际国内的特殊历史背景。

首先,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研究的兴起及其成果,奠定了政治教育冲突理论的理论基础。作为对结构功能主义反思的结果和对立物,社会冲突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逐渐流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早使用“冲突理论”这一术语的是科塞(LewisA.Coser),他对社会冲突对于群体的建立和维持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社会冲突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具有促进社会整合,防止社会系统僵化,增强社会组织适应性等“正”功能。达伦多夫(RalfDahrendorf)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具有普遍存在性并对社会变迁产生深远影响,并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流派——辩证冲突理论。该理论流派认为,社会具有辩证的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静态的均衡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动态的冲突性;社会结构既有稳定性,又时刻处于变迁之中;社会系统既具有整合功能,但其各子系统又无时不处于相互冲突之中;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则往往建立在对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的压制基础之上的;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是历史的推动力,等等。

社会冲突理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冲突”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不再将其视为有百害而无一利,这对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并被引入其它众多学科领域研究当中。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都对冲突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关于冲突来源、过程、结果、影响因素以及冲突观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德国冲突政治教育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其次,20世纪50年代备受关注的政治教育“合作理论”不再适应新的德国社会现实。合作政治教育理论诞生于联邦德国建国之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着力于应对德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冷漠与“不合作”态度。该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政治教育就是引导人类合作的教育,国家权力、个人义务都不重要,人类合作才是最重要的。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构建一种伙伴关系和合作,这种合作是个人以政治社会为目标的道德成长的沃土,谁反对它,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2]以特奥多·威廉(TheodorWilhelm)为代表的合作教育理论流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倡导构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社群与政府间的合作关系,为帮助民众逐渐摆脱战争阴影,构建“合作”、“和谐”的社会局面,促进国家的全面复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恰恰也因“合作”政治教育自身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功用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各群体、阶层、阶级之间的价值差异,忽视了对民众基本政治观念的重塑和建构。

同时,20世纪60年代,民主政治教育使得联邦德国的民众对政治的兴趣和参政意识明显增强,对历史的反思也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战后成长起来的“反叛的一代”,越来越不满他们的上辈对二战期间的行为和战后处理那段历史的消极态度,从而引发了严重的代际冲突。这场冲突甚至延伸到家庭内部,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勇于承担战争的罪责,并深刻反思纳粹统治这段无法回避的历史。另一方面,越南战争的爆发与持续,使得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愈发反感帝国主义的霸权行为,他们进而把矛头指向国内现行的政治体制。1965年,柏林自由大学的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美国的越南战争,反对父母和教授等的权威,反对传统的婚姻和家庭道德观念。1967年5月,德国大学生为反对美国越南战争而进行示威游行并与警察发生冲突,从而引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而政府的不断更迭也加剧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混乱和危机。

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德国的权力理论家、斗争理论家以及冲突理论家开始反思和批判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和谐模式。他们认为,由于政治权力的冲突状态以及国家的统治形式是在政治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现实不会以“合作”而结束,因此决不能对激烈的斗争冲突问题视而不见,在政治中躲避斗争冲突只会导致更加难以看清政治现实。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家们也开始构建一种以“冲突”为基点,发展政治认知素养,培养对现实政治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水平,增强政治参与能力为目标的全新的政治教育理论。2.林格巴赫的冲突政治教育思想及教学法。与基泽克一样,林格巴赫也选择现实冲突作为出发点来确立自己的理论模型。但是他认为,冲突教育也存在升级为冲突思想体系的危险。物质的利益一旦参与进来,个人思想上就很难客观地做出政治决定,因此,对公民进行政治评价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林格巴赫看来,教育内容才是政治教育的基础,政治教学法的关键就是教育内容的挑选。只有在选取恰当的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作为政治行为的基本条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这样,问题就引申到:通过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可以形成政治评价能力?如何通过学校中人际关系的调整来唤醒政治生活中的理性?

林格巴赫把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为五种思想模式:“(1)首先他参考特奥多·威廉的合作教育理论,把权力与冲突、争吵与反目加入到“合作”中去。(2)政治评价教育是政治教育教学法的中心问题。(3)该教学法模式将通过“良知教育”得到补充,因为政治教育要促进青年人在伦理问题上做出具体的判断。(4)认识与评价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在做出价值评价之前必须查明实际情况。(5)冲突处于教学法理论的中心。”[9]

林格巴赫批评基泽克在所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都使用了“政治冲突”这个概念,同时,在基泽克的冲突理论当中也缺少将认识与评价分开的要求。而对于教育内容的选择,林格巴赫认为兴趣和多维不能作为挑选的准则。因为生活处于冲突之中,所以必须挑选出现实的和社会的冲突,并利用这些冲突把青年人塑造成为负责任的人。通过符合实际的分析,引导出所谓“客观的结构”模型,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对政治的全新理解。

林格巴赫建立的教学法模型遵循如下步骤:“(1)我可以从冲突的一种或其他解决方法中得到什么好处?(利益)。(2)有争议的问题应当如何调整?(意识形态)。(3)一种或其他解决方法对有关人员的命运有何作用?(出于“客观观点”的责任伦理)在这件事上涉及到我自己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出于“主观观点”的责任伦理)。(4)对方的要求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价值衡量标准之上?(出于“客观观点”标准的价值前提条件)我自己的要求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价值衡量标准之上?(出于“主观观点”标准的价值前提条件)(5)我如何能使我的观点在有争议的问题上发挥作用?(参与决定)。(6)当我想实现我的观点看法时,我必须加入哪些团体?(团结)”。[10]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学生完成了从思考到行动的转变过程,体现了在认识和评价之后应该是负责任的行动的基本思路。对于林格巴赫而言,政治教育课程要使得青年学生掌握规则、懂得礼节和能够令人信服地行动,但又不能模糊对冲突的理解。因此,他没有放弃民主意识教育,而始终以德国基本法的伦理原则为基础,但又不把这些伦理原则作为政治教育的直接内容。在他看来,当分析、评判某一政治冲突时,民主意识必须贯穿其中,因为政治教育的最终归宿还是要促进青年人形成自己的观点来支持民主。林格巴赫结合上述理念总结出其基本教学法观点:“政治课程应当从对现实冲突的分析出发并制定它的知识前提,其中政治冲突是核心;要遵循远离具体政治的认识态度,以完成与事实相符的分析;应当在对国家政治负责的情况下,充分调动青年人的政治热情;应当根据达伦多夫针对政治和社会冲突的“合理态度”制订政治课程。”[11]

三、对德国政治教育冲突理论的评价

自20世纪60年代起,联邦德国政府、社会开始全面深刻反思纳粹与二战,对外争取国际和解、对内巩固民主政制,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强化国家意识,增强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意识与能力。以赫尔曼·基泽克和卡尔·克里斯托夫·林格巴赫为代表的政治教育冲突理论流派,通过发展民众的政治认知,促进政治评价与判断能力的养成,培养政治合作与参与的热情,在宣传联邦政府的政治经济制度、实现对纳粹统治进行历史清算以及在民众中强化和传播民主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政治教育冲突理论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全面批判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大背景下,并结合德国社会实际,在继承和创新传统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重大的理论改革。它既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合理因素,比如以规范、价值和公共道德的传输将社会成员联结在一起,形成共同的社会价值的聚合力来保持社会均衡;同时,在如何有效地将这些规范、价值和公共道德传授给每一位公民方面,它又汲取了社会冲突理论的营养,接受并应对冲突的发生现实,把冲突视为社会变迁的源泉和动力。它把政治冲突事件作为青少年政治观养成的重要因素和契机,通过帮助学生运用基本政治知识分析政治现实,促进他们的政治判断能力的发展。这样,极大的弥补了单纯传输政治知识和规则的不足,增强了德国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性。需要指出的是,德国政治教育冲突理论在关注“冲突问题”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秩序问题”。在它看来,“秩序问题”在政治教育中和“冲突问题”有着同样的地位。所谓“秩序问题”,就是公民对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理解要求一致,也就是说,民众如果没有对他们所处的政治体系有着共同一致的理解,就不能产生建立秩序体系的基础,人们并不能够仅仅通过冲突理论独立地解决政治问题。在政治教育中,成功的冲突规则的教与学都要以对自由、民主基本秩序的理解作为前提条件,因此,冲突理论在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仍然是建立在发展青少年的符合德国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政治认知基础之上的。

随着冲突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政治教育在联邦德国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那就是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冲突问题,使得成长的一代在冲突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对国家、社会、个人负责任的公民。同时,冲突理论也是联邦德国历史上首次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政治教育思想理论,体现了政府开始重视政治教育对传承国家意识形态的作用,并深刻影响了之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9][10][11]Hans-WernerKuhn:PolitischeBildunginDeutschland:Entwicklung–Stand–Perspektiven.Opladen1993,S.239,S.248,S.252,S.253,S.255.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代表一定阶级意志的主体以一种非强制性方式将其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作用于目标客体,以使客体的言行举止满足主体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通过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宣传、引导等,使社会成员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实现一定阶级统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l。尤其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我们进行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此后,“治理”便广泛地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特别是被用来描述后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状况](H。关于治理的内涵,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罗西瑙将其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全球治理委员会也就“治理”一词给出了定义,即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o[4](P23)社会治理作为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针对自身的特定领域即社会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公权力的引导下,在公权威的保证下,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公共的、私人的)的集体合作和联合行动来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和谐的运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并将社会治理单独列为改革的一项来实施,高度强调了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在新的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虽发生了变化,但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用未见丝毫锐减,相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愈发丰富,特别是在社会治理领域,在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激发精神动力等方面的效用愈见显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民众思想,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与治理的目标基本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社会治理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治理场域中的良好运用,主要体现在引导主流意识形态、疏导社会成员心理、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激发民众活力等。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有助于实现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制度化。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简单逻辑加减,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内容上二者是传承关系,结构上二者是互补关系,发展上二者是互相促进关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就是要寻求基于社会治理目标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功效和作用,以及实现的条件和途径。其核心在于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生命力的体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实现社会高效、有序、稳定地运行,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本质所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特征是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社会治理功能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特征。关注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m。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有效社会治理中非常注重人性和人文关怀,注重与民众经常性的对话和沟通来了解民众的诉求。以往以“单边政策”约束民众的做法在发挥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上确有不足,民主的发展意味着只有真正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用。二是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也将行于新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需正确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总而言之,就是要以整个国家发展的时代背景为基点创新内容及方式,以适合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需要。三是非强制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引导、劝服、激励等非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注重教育和感化,相比施用强制性手段来实现社会治理的效果是有显著区别的。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冲突发生和极端暴力出现,有助于将社会治理控制在可操作的范围之内,使整个过程在一种相对温和的氛围下进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四是隐性施效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潜移默化的效果特点。任何思想层面的理念灌输都是一个不断演化、实施的过程,其外在变化不会一蹴而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长期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意识内化于民众心中,继而转化为外在力量。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的潜能就可以在不经意间发挥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的当下,惟有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能为中国迈向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心点在于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其中,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是内在契合的。新的社会现实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和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可靠保证。

(一)思想整合功能。文化思潮的交流碰撞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引发了人的需要多样、诉求多样,导致思想多元、价值多元、行为多元。个人主义滋长,传统美德沦丧,集体主义价值观淡化,社会风气式微等,这些思想层面的新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反映在行为上则表现为行动的多向化,缺少统一的规范从而使统一行动陷入困境,给有效的社会治理制造了障碍。社会成员在理解和执行党的改革政策、方针过程中存在偏差,既抬高了化解矛盾成本,也加大了社会治理难度。诚然,积极寻求解困之道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思想领域的挑战自然成为社会治理的当务之急。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多种思想价值观念进行整合,使统一的规范和行动成为可能,保证了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88想整合功能,可以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民众普遍认可的共识。通过分析存在于社会成员中的思想观念,将有益于社会治理的部分充分挖掘出来并进行高度整合,使其形成统一的社会规范。同时,在民众中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意识形态内化于民众心中,最终达到民众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动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价值引领功能。在现代社会中,诚信问题、责任问题、社会风气问题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难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表现在社会治理领域,正确的价值理念有利于社会的良好发展,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价值观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空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亦相应发生变化。当下,各种错误思潮充斥着整个思想领域,部分民众因缺乏正确引导,导致价值观发生扭曲。一些社会成员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弄虚作假,损害他人的生命财产;一些则社会责任心缺失,致使事故层出不穷;而一些又在事故发生后极力推卸责任,逃脱惩罚。另外,各种形式的老人摔倒无人上前扶起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之所以形成,究其原因就在于错误的价值观对民众的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可以成为消弭这种影响的清除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改造工具,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能够引导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自觉抵制错误价值观的侵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大量的宣传、引导工作,培养民众的诚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社会中大力提倡社会公德、传统美德,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在于对广大民众进行社会价值理念教育。这种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对自身社会价值实现的认知与觉悟水平,使人们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每个个体都能尽其所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那么社会治理的目标在个体的社会价值中就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

(三)心理疏导功能。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社会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生活压力增大,竞争也愈发激烈,这直接对社会成员的心理层面产生了影响。通过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爆炸、袭击等案件,直接反映了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易出现极端思想和心理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不和谐事件甚至是惨剧。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心理疏导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传统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需要,社会的发展要求多维度、多视域分析民众的心理特征。这就迫切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效解决部分民众在心理层面出现的偏差,以此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创新主要表现在对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进行心理疏导。社会成员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其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他所处的社会状况。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渐起决定性作用,一部分社会成员因持有较多的经济资源可能率先成为富裕阶层,而另一部分则因所持较少会无奈落为社会底层。这两大社会阶层因其所处经济地位、社会状况相对特殊,出现心理偏斜的几率较大。因此,这两大社会阶层民众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心理疏导的主要对象。一些富裕民众会因其享有较好的社会状况,滋生骄傲、享乐、蔑视普通大众、无视社会公德等心理。特别是现今一些“土豪”、“暴发户”,极易虚荣心膨胀,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公开展现其物质财力、奢侈生活。个别做法甚至违背了国家法律法规,诸如豪车撞人,事后殴打普通民众事件等。这种在公共空间竞相炫富、公然挑战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对于这部分民众的不健康心理,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及时纠正疏通,以免这种病态心理在社会中迅速扩散。处于较低经济地位的部分民众也会因其所处的社会状况不佳出现报复社会的心理,进而引发动乱和一些暴力事件,破坏社会的安定,给社会治理带来威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这部分民众的心理变化,及时疏通其心理障碍,理顺情绪,降低经济因素引起的心理落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经常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有效控制这些负面心理扩大化。此外,在进行疏导的过程中,应该有更高更宽的视野,要善于做调查研究,善于总结概括,不断地交换位置思考,反复地比较研究,科学判断不同群众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把握民众心理发展的整体态势。在疏导的同时,还可以建立这部分社会成员对于生存发展需求的心理保障,如个人权益的保障、人身安全的保障、生活稳定的保障、自由发展的保障等。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对于社会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四)关系协调功能。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成员在进行交往实践时会出现很多的利害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各种社会关系矛盾和利益冲突的事件会由此增多,导致社会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好社会成员的关系,保证社会关系的和谐,减少利益冲突,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国家强调社会治理的创新,就是针对以往片面处理不和谐关系所导致的冲突而提出的,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关系协调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结构上,社会关系最基础的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因此,协调社会关系必然要从协调各种经济关系人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各种经济关系纠纷,化解因经济利益所产生的矛盾,建构稳固的经济关系基础,不仅有利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为新的社会治理机制形成构筑了奠基石。至此,新的社会治理机制继续往上进行设计建造成为了可能。试想,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那么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随时面临倒塌的危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内容上,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对于这两对关系的处理是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首先,民众个体利益之间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生俱来且不可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协调社会成员个体间的关系,尽可能地减少各种利益冲突,降低社会治理成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之间建立一种信任,使社会成员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在社会交往中,互利共赢将代替摩擦与冲突,保证了社会关系的和谐。其次,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不同阶层的民众对于自身需求有着不同的期望,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多从社会民众群体层面来解决,势90必会造成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后果,从而导致效果不佳。强调社会成员应遵循共性特点,忽视了社会成员正当利益的实现,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时候,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导致民众与社会对立情绪日益严重,诸如普通民众对于城管执法的抵触情绪等。个体成员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总体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兼顾个体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补充以往在处理个体与群体关系方面的不足,将个体的具体利益和不同诉求融人到社会整体需求上来,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统一,真正实现关系协调功能的创新。

(五)活力激发功能。社会治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治理。思想政治教育活力激发功能的核心在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力,在于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治理提供正能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思想,科学地分析对象的思想特征。思想指导行为,积极乐观的思想能够发挥社会成员在行动上的无穷动力,使整个社会朝着健康向上的态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力激发功能就是要通过思想动员、潜能开发、激励机制等,锻炼个体意志,完善个人品格,充分挖掘人的本质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成分,不断调动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弱化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增加社会稳定的筹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增强普通民众的参与意识,让其亲身实践,从而使个人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积极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可以为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民众活力的方式,既体现时代性,又有可行性。从社会治理的总目标出发,把人民群众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通过对社会优秀模范代表的宣传,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激发人本性中的真、善、美,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同时,在各种形式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意把握主体性原则,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最大程度地激发民众的活力。

(六)舆情收集和分析功能。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着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变化,作为社会主体的民众对其所持的态度和观点。在社会事件频发的当下,舆情的收集和分析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至关重要,而收集和分析舆情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沟通谈心收集信息,了解民意。面对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可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交流中获得人们对于社会治理方案、实施、效果等的态度,了解舆论走向,从而把握民众心态。在分析收集到的社情民意之后,我们才能找出在社会治理中出现相关症结的原因所在,才能针对性地改善社会治理方案,确定下一个社会治理目标,做好社会治理工作。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步走向网络化、信息化。大众传媒逐渐成为进行思想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运用大众传媒,特别是借助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新型交流方式实现与民众的互动,及时准确地掌握整体的社会舆论动态及发展趋势。凭借信息化的优势,我们可以密切关注社会存在易引发公众不满和冲突的社会问题,关注民众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及早发现问题,为防控危机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通过收集社会舆论信息,可以很好地把握民众对于某一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所持观点和基本思考方向,为预知事态的发展提供信息保障。通过科学分析民情、民意,可以对当前的社会治理水平做出合理判断,对治理方案做出科学评价,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举措提供可靠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收集和分析舆情,可以将可能引发危机的不利因子消除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不利因子不断积累,并最终以危害社会秩序稳定的形式爆发出来。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我认为,造成政治课难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社会方面:

第一,中的极左路线、空头政治、教条主义影响,人们厌倦了政治,使得社会上的确存在一种说起政治就反感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混淆政治和政治课的界线,提起就"烦"。

第二,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政治课表现出不感兴趣。

第三,腐败、不正之风的存在和影响。使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反差大。加上各种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假"。以上这些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成为影响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家庭方面:

现在在校学生的父母,都经历过,而且大多文化程度不太高,做为被耽过的一代人,他们普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子女的学习都有高标准、严要求。但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子女的政治课学习要求只集中体现在一个字。就是"背",那怕是死记硬背,那怕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只要能及格就行,说到底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这不仅降低了学习上来自家庭的期望值,而且助长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行。

三、教育体制方面: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而应试教育特别是3+2的高考对理科生政治课的学习影响和冲击是非常明显的。

四、教材方面:

政治课教材虽说不断在改进,但如何适应新时期培养人才的要求,既加强科学性、知识性又结合学生特点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很好解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不感兴趣。

五、教学方法方面:

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以至影响学习。

以上原因,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就表现为"厌学"。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我是这样考虑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会受影响。因此,通过沟通思想,转变学生情绪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教学别注意了情感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透”字下功夫。

虽然中学是常识课,但在教学中不停留在教条条、背条条上,而是着重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水平上考虑,尽可能把道理的来龙去脉讲透。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辨证法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增加了知识的可信度,使学生不仅口服,而且心服,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感情上把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对待。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的对立就容易得到统一。

二、增加趣味性,尽量做到以情动人,在“活”字上下功夫。

教学中,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同时,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

三、寓教于乐,在“乐”字上下功夫。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我除了组织同学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同时,还组织了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诗歌创作朗诵会、歌曲欣赏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班歌创作评比等活动,还成立了"求索"课外活动小组。专门学习讨论学生中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动了教学工作。

四.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下功夫。

学生都不会反对政治课知识的正确性。他们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认为学来没有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世界风云变幻,感受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博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而且他们还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看问题才能更深、更透、更远,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在对改革开放的评价问题、党的领导在新时期的作用和体现问题、中东问题、中日中美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通过学习、讨论,基本达到共识。同时,还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有根多同学都反映在学习了辨证法以后,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顺境与逆境、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上收获很大,给自己增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太有必要,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看来,师生亲近感的增强确实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五、坚持正面教育。在“育人”上下功夫。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在接受问题视域下,接受美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把期待视野、审美经验、读者参与和第二文本等接受美学理论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意味着一种思路的转换,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关注的视角由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由教育转向接受,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反映文论”,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美学理论派别。其创始人是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接受美学使西方文论由“文本中心论”转向“读者中心论”,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研究、接受研究为着力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注定是为读者创造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如果没有读者的能动接受,文学作品将毫无意义。换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印证。

从接受问题的角度看,接受美学所关注的读者接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受是两个类似的概念,具有相通性。将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观点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转换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又把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不无禆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接受问题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接受美学理论认为,美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对美、社会美和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能使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美育的这些独特性,使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以来美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其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接受美学强调研究读者的重要性,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能陷于情感的束缚(被感动),而要靠自我的自由使作品复苏。读者的自由一旦受到损害,就不能生成美的对象,作品就不能得到实现,获得现实的生命”[1]。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是“灌输法”,此种教育方法过分强调施教者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接受者的主体性。通过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大力贯彻和实施。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活动中,文本的传播和接受效果的好坏,重点取决于读者而不是作者。也即是说,接受者的接受是最本质的,是它赋予了文学作品生命。因此,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应以施教者施教的方式方法为重点,而应以接受主体的接受状态为重点,将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有效性的“试金石”。

2.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与接受美学在接受活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整个接受活动是由作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与其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相当于教师,接受主体相当于学生,接受客体相当于教科书,接受媒介相当于教学方式或方法,接受环境相当于教育环境。接受美学理论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注以及该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探讨接受主体的接受问题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方法论基础,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的步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本身具有独特之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虽然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来看,对精神客体的接受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科学命题、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的接受;二是对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后者,即价值认识方面的接受,其目的主要是使接受主体树立起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关于思想政治信息的接受问题,这些信息与其他学科的信息有不同之处:一方面,它们不具有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直接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它们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政治倾向性,因而相对来说,这些信息的接受有更大的难度。因此,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接受美学理论,而是要借鉴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应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路径

加强受教育者的接受研究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了接受问题,也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借鉴接受美学理论。

1.借鉴“期待视野”以促进“视野融合”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期待视野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会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读者和作品的“视野融合”成为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事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正符合文化即人化的主要标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文化有相同的本质属性。通过教育影响,才能成为社会化的人、有文化的人。政治思想、艺术文化等意识形态,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质的表现形式。人的行为或劳动创造了文化,并使文化得以发展。人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在教育过程中,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和文化在社会环境中相互影响。在层面上,使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间有良好的契合性,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以文化为载体,潜在性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功能。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在特定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下,人们所形成发展或总结出的文化形态特征就是文化类型。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社会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教育和影响人,是在社会需求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的文化事项。如今文化类型多种多样,对主流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才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它具有思想性和政治性。3文化人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是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证实的。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和政治意识等,利用正确的意识形态,进行有规律、有目的内化,在一定的政治或社会需求以及自身诉求的前提下,达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效果,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选择。对某种或某部分文化的吸收与舍弃就是文化选择。为了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在一定前提下,对文化进行合理的选择,使受教育者按照需求和目的接受影响,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品格。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选择原则与方法

政治性原则与思想性原则的统一。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直接服务着党的事业,保障党的事业的顺利完成。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四大内容结构。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政治教育是核心,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决定着其他内容结构的方向、性质、效果和内容。同时还具有思想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是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关键问题是加强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性。科学原则与人文性原则的统一。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观念、意识进行传递最后达到内化的目的,其中科学文化内容是整个过程中是根本要素,是信息枢纽,是主体,使其科学性和人文性得以充分的体现。时代性原则与民族性原则的统一。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的,它可以作为一种基本精神推动力促进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选择必须与时代文化相结合,才能保证我国的良性发展。只有对文化进行鉴别、理性以及正确的判断,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推动并促进社会的发展。保障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主流文化在特殊时期和形势下受到冲击和影响,要强化主流文化,必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使主流文化的内存和外在价值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教育者本身文化选择能力的培养。要想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必须使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文化的接受、理解或传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自身意识需求或价值观。为了更好的发挥教育者主体作用,需要充实教育者的文化底蕴。教育者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传授要受其本身文化修养、底蕴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必须在文化修养和文化选择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就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利用有效的大众的教育方式,依据主流文化为中心,选择科学的、符合民族社会发展的文化内容,去寻找和确定其文化选择的有效途径。(1)流文化必须要跟上或超越其他文化,才能使社会文化健康的发展;(2)力开发利用文化整合功能。在各国家、民族间各自文化互通并存的时代,新的文化格局也随之产生,它是由文化间整合并统一而形成的;(3)充分把握多元文化的互补功能。这种多元文化相互之间存在冲突,而不是单纯的互补,是受历史、地域、种族等方面的和而产生的。要想促进文化间的积极作用,使文化间能很好的进行交流,就要认识并利用文化的互补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选择结构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之一。对社会主义思想意识、政治文化、道德伦理进行传播和教育是它的根本任务。工作实施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依据对文化内容进行选择。2以现代化为主题。在目前的时代环境中,要开阔受教者的视野,因地制宜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要以现代化为主题,培养受教者的各种能力,为建设国家的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想。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其在科学、正确的教育下,以受教育者本身的发展和需求为本,使本身的主体、社会和自然的性质得以重视,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富有辨别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对意识和文化形态进行有目的影响、传承和发展,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文化和思想的传递性,它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是意识形态的实际特征。

四、利用多元文化的格局形式实行思政理论教育文化选择功能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步入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2002年始,各学科领域中直接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600多篇,博硕论文60篇,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本文所引用的文献来源于2010年2月前,国内关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论文、论著)。目前国内在此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张耀灿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通过从文化环境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沈壮海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

刘涛是从文化选择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充分发挥文化选择功能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基础性作用。并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功能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陈万柏认为文化建设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加以运用,并就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依据、特点和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周琪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理论建构之上,需要对各种具体文化形态予以研究,提出了文化多元视角、文化全球化视角、信息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实践命题。李焕明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话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还有的学者从和谐文化、从网络文化视野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国内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作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2)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大多比较宽泛,在高职教育类型的范畴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作具体分析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匮乏。(3)目前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属于经验层面的居多,鲜有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涵、构成要素等深层次问题展开研究的理论成果。因此,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对现实情况的思考,深入理解并着重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办学类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旨在把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发展的规律和建设路径,为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及内涵阐释

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师生,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高等职业教育既具备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也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应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外,还必须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突出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更加自觉,越加刻苦(邓小平,199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以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把握为依据,“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邓小平,1994)。

对于文化概念的研究,我国学术界一般把文化区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体现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人类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现象和精神生活,是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及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风俗等等。由于文化的概念局限于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本研究将文化的概念界定在狭义的范畴,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的概念及内涵阐述,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创造的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建设制度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其建设内容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职业特点,围绕专业、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开展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致力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其建设方法是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围绕工学结合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诸如课程实习、生产实践、顶岗实习、假期社会活动、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结合工作岗位特点和要求,开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进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构成分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涉及领域全面。笔者结合沈壮海从文化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融入刘光明等人对企业文化的结构论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来探讨,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划分为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四个层面。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物质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的物质形态;二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品的物质形态主要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可视载体,如各种类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种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宣传资料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环境主要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媒介,如各种反映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体现真善美主旋律的影片和音乐,各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图案和识别标志等。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精神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精神层是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各种精神要素。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观等。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制度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制度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的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既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观和管理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组织架构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载体,不仅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点,而且还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管理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制度层的核心部分,各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行为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行为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种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精神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观等各种要素的折射。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安全;思想政治理论课

文化安全是“人们所认识到的自身所处的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在国际化浪潮中不会被同化或者消失所抱有的心理安全感”[1]28,“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27,文化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延续,将文化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中,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文化支持,更能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新时代将文化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一)融入文化安全教育是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兴文化,育新人”。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铸牢时代新人的“根”。在多次讲话中注重凸显传统文化优势,以引经据典的形式阐明思想,立足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以关于文化重要论述作为指导思想,逐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中,并不断实现文化安全教育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革命文化是思政课激励时代新人的“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集中展现了共产党的精神风貌和卓绝意志,思政课要找准革命文化与大学生精神需要的契合点,凸出红色文化底色,引导大学生内化为努力奋斗的标识,外化为奋发向上的学习自觉,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激励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的“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真实写照,极具真理性与科学性,思政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为大学生认识、掌握时展规律提供依据,能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勇立潮头的社会责任感。

(二)融入文化安全教育是思政课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融入文化安全教育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安全教育包含对历史文化的去粗取精、对当代文化的凝练升华以及对未来文化的创新延伸,既要宣扬优秀文化又要谨防外来不良文化侵袭,通过文化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危机意识,进而转化为精神高度上的文化自信。大学生作为未来文化强国的建设者,必须对中国文化做到高度自信,才能有力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外充分展示中国文化魅力。面对疫情这场大考,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场疫情防控的背后折射出了“重义轻利”“命运与共”“我将无我”等中国特色伦理文化,凝结的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更加凸显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包容情怀,真正彰显了东方文明大国的责任担当。这是思政课文化安全教育的时代素材,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新表现。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安全教育的措施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注重文化话语表达形式。大学生对思政课所讲授的意识形态多停留在理论形式之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文化视觉化的受欢迎度逐渐超越文化文字化,思政课应注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性表达方式,以影片、漫画、音乐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大学生切身感受,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要体现时代引领性,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凝炼而成,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创造的伟大成果。思政课要鼓励大学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优秀文化作品。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中国化的话语形态,才能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被广泛认可。

(二)提升文化安全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完善教学内容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基础,文化品质是完善教学内容的重要旨归。文化品质蕴藏于各种优秀文化现象中,是经过五千多年优秀文化凝聚而成的价值规范与思维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品质与气度,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4]120提升文化品质就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授课环境,要想培育更高层次的时代新人,必须不断丰富思政课的文化品质,使文化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效。一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为思政课教学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感染作用。要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与进行思政课课堂教学并重。二要优化社会文化环境。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推动大学生发展的精神力量,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自主竞争意识,思政课要基于大学生的文化诉求利用网络传媒及大众舆论寻求正确的文化表达,弘扬时代主旋律。三要优化家庭文化环境。优良家风家训为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思政课具有传播与传承优秀文化的作用,要深入挖掘契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契合大众需求的精华内容,将其融入到思政课中,这是对思政课文化厚度的升华,也为家风传承提供有效载体。四要协同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育人机制,形成思政课文化教育合力。

三、结语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5]思政课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面对文化安全教育问题,要坚定政治立场,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正确引导主流文化与亚文化。要开拓国际视野,要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凸显中国文化底蕴。要切实做到爱岗敬业,充分发挥育人工匠精神,深入挖掘优秀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底蕴、价值观念,发挥学术专长,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创新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网络授课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最新的信息传送给学生”[6]60,要建立思政课文化安全网络教学资料库,打造文化安全网络课程,形成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潘一禾.文化安全[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2]郑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0):27-29.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7-10-2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6]董一冰,孙月婷.澳大利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9-60.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现有的研究,大多以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为主要的手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研究对象的部分根本规律和共性与特性。但是,过多地依赖于这两种研究方法难免会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概括不完全、不能充分发挥根本规律的功能,且较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实证的方法运用少,缺乏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比较的研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态,提出的对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创建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一是关于研究对象。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对象未形成一致观点。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施春华认为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对象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突破。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三是关于学科归属。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系,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对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是缺乏科学的范式。具体表现在:

(1)在教育范式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本教育范式,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范式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络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范式是经典教育学范式,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1)推进学科化建设。要创新理论体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2)推进科学化建设。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3)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对现有的范式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范式。范式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对象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数据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2)要扩大研究对象的覆盖领域。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区等群体。同时,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第三,扩展新的载体和方法。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宏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用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1)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针对研究者或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既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法。

治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一)概念的辨析和澄清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运用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看作是一项待建的工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就是施工建设的地基。而相关概念的形成,尤其是对于基本概念与核心概念来说,则更需要借助哲学思维来实现。从某个角度来看,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哲学性的研究,这一结论是经过前人的验证而得出的。大部分研究学者都是将基本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开始,之后才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范畴的体系进行建设。

(二)观点的概括和提炼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运用实际上,大部分的原理体系都是由多种观点或某种定理组成的,但是,对这些观点进行提炼或概括,从而使其具有规范性,则是原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基础内容之一。这一基础内容仍然需要依靠哲学思维来完成,这是因为哲学思维具有非常好的抽象概括功能。有些事情从表面来看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如果用哲学的思维来思考,其内部的复杂性就表现出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所有的基本观点,不论是定理,还是最终得出的结论,都能够借助哲学思维进行思考,从而深入提炼。

(三)体系的建构和论证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运用将已有概念与定理整理、建构成一项完整的建筑工程,离不开系统性的思维与全面的眼光,同时,也离不开较强的学术能力。对于这一问题,哲学发挥出了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并非分析某些细小事物的哲学派,而是一种广阔思维的世界观。要想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研究,就必须了解教育,同时,还要了解基本的政治与哲学,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的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把握好运用哲学思维特别是哲学概念的度

(一)哲学思维应用不足站在哲学思维应用不足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存在不少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它拥有诸多相似的概念,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等,但是,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具体边界以及理论定位等问题都十分模糊。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中,广义与狭义共存,不仅如此,还有更广义与更狭义的范畴。因此,必须设立过渡与转换的临界点,在两个甚至多个层次中随意转换是不被允许的。就拿对“思想政治教育”下定义来说,很多研究学者都称其为“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所具有的东西”,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广义的定义。然而,在之后的研究与表述中,研究学者未经任何过渡地声称:“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显然,这种说法并没有考虑到其他阶级与社会集团对培养目标所给出的定义。

(二)哲学思维的运用缺少原则性正如以上所说,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时不能缺少哲学思维,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哲学思维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有些学者在提炼关键论题时,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作源头,更没有以历史经验为探寻对象,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中生搬硬套,并冠之以“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关键提要。从浅层次上来看,这一现象是由学术繁荣造成的,然而,实际上却是毫无意义的争论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需求而构成的经院哲学。这种行为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建构做出贡献,甚至还加大了原理建构与教材编写的难度。

(三)哲学思维应用过多由上述内容可知,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论题的提取不能在哲学原理中生搬硬套,还要注意哲学概念的运用,应尽可能地遵循“少即是好”的重要原则。哲学思维与哲学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能将两者等同。在运用哲学思维的过程中借助哲学概念是可行的,但要尽量降低哲学概念的使用频率。专业的哲学研究往往会非常频繁地使用哲学概念,但是,当哲学运用到其他领域时,如果运用过量,就是不妥当的。不仅如此,过度依赖于哲学概念,从某一角度来说,就显示出了哲学思维的愚昧。精细、系统的哲学思维应该是运用于无形的,同时,还是在解决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不可或缺的分支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涉及到多领域的内容,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学科群。因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群中理应分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学科,但是,它们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区别实际上,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理论抽象层次更高,我们才说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研究重点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中的哲学问题,还包括实践中遇到的哲学问题,尤其是基本概念问题,通常情况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依据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等。在发达国家的教育哲学发展过程中,值得一提的就是道德教育哲学,它提出了非常多的具有价值的论题与观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而非完全背离的。原理的阐释必然会涉及到相应的“元问题”,也会依赖于“元理论”的某些研究成果。所以说,上述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内提取出来的。其次,当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哲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尤其是比较成熟的结论,将被“名正言顺”地归纳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有时也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之间的相对分离与互动,会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推向高峰。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