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

幼儿园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创设背景:

陶行知先生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解放小孩子的大脑,使他去想;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使他去做;解放小孩子的眼睛,使他去看;解放小孩子的嘴,让他言论自由;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让他做喜欢做的事;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自由发展。”同时《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生活的关系,鼓励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体验创造的乐趣”,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能力的增强,渐渐导致废旧物品的增加,而我国人口众多,虽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却显贫瘠,所以,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处理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次,结合本月主题活动《环保小卫士》,我们大班年级组设计了《我环保我快乐》的区角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播下环保的种子——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多数废旧物品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垃圾,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倡导幼儿积极行动,以点代面发挥“环保宣传员”的作用,以孩子带动家长,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整个社会的环保教育尽一点绵薄之力。

二、适合班级:大班

三、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状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一些环境污染的原因。

2.了解水的重要性, 通过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幼儿了解有各种方法可以使泥浆水变清。

3.关注周围环境,树立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并乐意用自己的行为保护周围的环境。

4.积极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合理创造,有变废为宝的意识。

5. 通过舞台“秀”的形式深化“我环保我快乐”的主题。

四、区角设置说明:

区角一:环保宣传员

本区角的目的:1. 培养清楚连贯地向同伴进行新闻播报的能力。

2. 培养安静倾听的习惯,懂得可以通过倾听来了解想要知 道的知识,积极争当“环保宣传员”。

区角二:水变清啦!

本区角的目的:1.了解水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幼儿参与科学实验的能力,体验科学的神奇。

区角三:丢丢城

本区角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再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区角四:巧巧手

本区角的目的:1. 引导幼儿懂得废旧利用的好处。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提升手工制作能力。

区角五:环保秀

本区角的目的旨在鼓励幼儿尝试参与环保宣传活动,乐意为环境保护做努力,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体验做个环保志愿者的快乐和自豪感。

五、材料投放说明:

区角一:环保宣传员

投放材料:纸板箱(电视)

区角二:水变清啦!

投放材料:有关水污染的图片(ipad) 明矾、纱布、纸巾、棉花、试验杯、搅拌棒、泥浆水等

区角三:丢丢城

投放材料:各种废旧物品;相关人员工作服 工作帽;垃圾箱;回收箱 不可回收箱 供可回收物品的分类盒若干

区角四:巧巧手

材料投放:1.各种废旧物品——大小不同的纽子瓶盖 挂历纸 广告纸 旧毛线 旧线绳 薯片筒 等(来自“丢丢城”的分类盒)

2.剪刀 胶棒 水彩笔 油画棒等

区角五:环保秀

材料投放:“巧巧手”部分成品——自制玩具 装饰工艺品 环保服饰以及T台音乐自制摄像机一架 《牛奶舞》的音乐

一 投放的材料来源于生活

材料的投放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首要条件,同时,材料的投放还存在着很大的学问,材料投放得恰当,孩子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成功获得知识,反之,区域活动的开展将仅仅停留在游戏层面上。不仅如此,恰当地投放材料,对于节约资源也有很大的体现。在当前环境保护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的今天,节约资源更是被幼儿园视为宣传重点,因此,选择安全、卫生,可重复使用的游戏材料,成为幼儿园区域活动投放材料的焦点,因为,使用这些材料,不仅可以起到开发孩子智力,发展孩子能力的作用,同时对于节约能源也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我们的区域活动中,开设了“丢丢城”,里面收集了各种不同的废旧物品:薯片桶、零碎毛线、旧纽子……利用这些物品孩子们同样可以在“巧巧手”区域里创造出各种有趣的作品,这些区域不仅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还给他们创造了动手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非常乐意参加这些区域的活动。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废旧物品一样能成为孩子游戏的主角。

二 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如在“巧巧手”区域中,我们设计了“编地毯”“绕五彩筒”“撕剪贴画”“织吊帘”“串项链”等内容,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

六、游戏规则:

区角一:环保宣传员

能进行新闻播报——各类垃圾造成陆地污染,争当环保宣传员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捡拾垃圾保护环境。

步骤一:扮演新闻播报者,说说自己的发现。

步骤二:认真倾听环保事件,培养环保意识,踊跃担当环保宣传员。

区角二:水变清啦!

能通过看图片懂得重视水资源,大胆体验“泥浆水变清”的各种方法。

步骤一:看图片,了解水的重要性。

步骤二:尝试各种泥水变清的方法。

步骤三:介绍实验结果。

区角三:丢丢城

能将垃圾分类丢弃,能将可回收的废旧品分类摆放。

步骤一:幼儿扮演丢弃者将垃圾分类丢弃。

步骤二:幼儿扮演废品回收人员,将可回收的物品进行分类摆放。

区角四:巧巧手

能到“丢丢城”中自由挑选废旧物品

进行手工制作,动手动脑。层次一:自主选择各种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层次二:领悟“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区角五:环保秀

能跟随音乐以肢体语言“秀”出自制环保服饰的自然美。

层次一:在音乐的伴奏下体验以废旧物为主要原材料的新颖的环保服饰展示。

层次二:通过观看和表演感受美好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

七、入区活动标志设计说明:

入口处挂着贴有“我环保 我快乐”字样的纸板

八、游戏指导:

教师在与幼儿一同游戏的过程中,不是流于表面层次的互动,而是深入有效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主动学习,在幼儿寻求知道时给予引导、帮助,鼓励幼儿以自身主动的学习来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程度。

区域一:环保宣传员

游戏指导:1.鼓励幼儿到“电视机”中进行播报。

2.提醒幼儿融入情景,有角色地进行语言表达。

区域二:水变清啦!

游戏指导:1. 鼓励幼儿尝试各种材料,把泥浆水变清。

2. 鼓励失败的孩子不要放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者材料继续尝试。

区域三:丢丢城

游戏指导:1.让幼儿知道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垃圾分类,同时向家长、邻居以及其他人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

2.指导幼儿将垃圾分类(可回收 不可回收)以及将可回收物品的分类摆放

区域四:巧巧手

游戏指导: 1. 鼓励幼儿到“丢丢城”中自主选择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2 .认真观察发现情况及时引导。

区域五:环保秀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首先,幼儿教育教学内容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幼儿一日生活应以游戏为主,通过多种活动的探索、感知实现成长。但在我国幼儿园体制转型的影响下,政府将学前教育推向市场,大量公办园转型,民办园丛生。为了自负盈亏吸引生源,很多幼儿园不得不开设吸引家长的超前教育课程:在中、大班开设了算术、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有些幼儿园教两三岁的幼儿背诵“经典”,甚至背诵圆周率,将小学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学龄前,超纲教学,致使学龄前儿童已经开始提前上学;有时不只是提前上小学,而且是正正经经地“大”上学、“狠”上学。最近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的一段名为“3乘5太难了,小萝莉急得哭”的视频中,一位年轻的母亲让5岁左右的女儿背诵本应小学二年级才掌握的乘法口诀,小女孩只记得3乘5等于35,于是母亲让其反复背诵多遍,在父母严厉斥责下,小女孩带着怒气背诵了一遍又一遍,还带着哭腔大喊“太难了”。其次,幼儿园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去游戏化现象日益凸显。研究者在调查中看到某幼儿园关于“牛”字的教学教案:(1)出示字卡,幼儿认读;(2)讲解字义,组词,造句;(3)教师示范书写“牛”的笔顺及格式;(4)幼儿书写练习;(5)教师指导幼儿练习;(6)书写“牛”的笔顺及组词。教学形式与小学无差异,用机械的方式让幼儿识认新字,毫无游戏性。在一节语言公开课《城市里的野猫》中,老师在课前的准备是在磁性黑板左侧背放八张卡片,右侧挂一副大图片。老师根据右侧的图片讲故事,不时地停顿出示卡片认读教学。幼儿认读卡片后,再继续进行故事讲述。教师在讲故事过程中停顿八次完成“森林、城市、斑马、疼、花奶牛、痒、河马、重”的教学任务。在断断续续讲完整个故事后,教师组织开展“识字游戏”以巩固生字、词。教师领读后,学生到前面抽字卡领读。整个活动的游戏之处就在于幼儿到前面抽字卡并领读。本应该是幼儿主动的、充满探索性的游戏,变成了活动中的点缀。第三,园内幼儿行为规范类比小学。多数幼儿园师幼之间都有类似的口令“:小小手背后,小小脚放好“”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我们都是机器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从小小班到大班都有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上课要像小学生一样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不准随便乱动乱说话。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要求更加严格“:上课”精力集中,专心认真,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老师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检验幼儿是否认真听讲,同时要求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做好举手,不许大声喧哗,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回答问题。课间安静的休息、喝水或如厕,禁止打闹喧哗等行为。这种“规则”抑制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固定的要求去限制幼儿的自由。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分析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社会因素的原因;既有幼儿园、教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1979年,在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的《工作纪要》中就明确提出“要防止和克服婴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成人化”。可见“小学化”倾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的幼儿教育中了。应试教育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并不断趋于低龄化,致使幼儿园和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幼儿的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幼儿入小学要参加小学入学考试。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幼儿园教育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园目标转移成灌输统一的知识内容,训练特定技能技巧,为小学入学考试做准备的机构。现在整个教育系统演变成一种层级式的包围现状:入幼儿园是为了入好的小学做准备,入小学是为了能入好的中学……随之而来的是幼儿园学习小学的内容,为小学入学考试做准备;小学围绕着小升初考试转……高中围绕高考做准备,为了考取一所好的大学,更长远的是为了拿一个好的文凭找一份好的工作。

(二)家长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众多家长在错误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开始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超前教育。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语言、数学的发展可以进行外显的展示,加上家长的攀比心理,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提供了环境。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在对幼儿教育重视的同时,将全部关注都集中在了仅有的一两个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顾幼儿身心发展实际,强制地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企图培养出“神童“”数学家“”音乐家”。家长并没有注意到,社会舆论对于“神童”的宣传,也只停留在数数和识字量的维度上。由于没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评价观指导,一位家长说道:“这家幼儿园挺好的,老师天天教孩子认字、算术,不像别的地方只领孩子玩。”山西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到幼儿园“多学些知识”。为迎合家长的这种观念,很多幼儿园不得不开设多种知识技能性的特色教学课程。可见,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功利心态严重束缚了幼儿教育健康良好的发展,遏制了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我国幼儿教师待遇差、流动性强,幼儿教师短缺的问题一直存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但很多转岗教师培训并没有达到专业的合格标准,或是其原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已根深蒂固,已非培训所能改变。这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仍旧采用原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据研究者调查显示,职前幼儿教师的学历主要是以幼师中专为主,193人中有63.2%是幼师中专学历。绝大多数教师是通过职后教育实现学历层次的提升。调查中发现有81.14%教师通过在职学习提升到了专科或本科的学历。受我国幼儿教师职前学历的影响,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普遍不高,职后培训的机会和效果微弱,教师专业发展缓慢停滞,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低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改进策略

针对“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在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探寻去“小学化”倾向的有效策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背景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政策监管自2010年以来,针对学前教育在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先后于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2012年颁布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学前教育进行政策宏观调控和指导。在此基础上,针对去“小学化”倾向,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严把幼儿园准入关口,制定严格的幼儿园准入标准,从入口上保证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另外,各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加强幼儿园年检制度,对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安全保障、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保教制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不足之处、不规范之处给予及时纠正和整改。教育部门还应该将目光投向小学入学考试,坚决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减少应试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影响。

(二)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学习科学保教的方法,避免盲目追随社会商业性舆论的潮流,过早、过多地灌输幼儿知识内容。家长应与幼儿园密切配合,主动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促进亲子感情,学习科学育儿方法。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如傍晚幼儿离园前开展简短的家长沟通会、组织家长代表形成家长委员会定期与幼儿园讨论教育教学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教师家访活动、家长QQ群、家长开放日、多种形式的讲座及亲子游戏等来促进家长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

(三)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要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质量。首先,提高幼儿教师的入职标准,以2011年12月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参考,从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维度对幼儿教师进行职前考察。选择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对于中小学转岗教师建立一套评价体系,确保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对在职教师给予定期培训,结合本地本园教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名师讲座、与优秀教师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可以让幼儿教师与教育专家及同行优秀工作者互动沟通,更新教育观念,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要做好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工作,有计划的提升教师学历及教育科研能力,建设一支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化程度高、师德高尚的优秀幼儿教师团队。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大部分幼儿园舞蹈教育隶属于音乐游戏,对幼儿舞蹈教育作用认知不足

承德地区大部分幼儿园的教学课程设计中并没有独立的舞蹈教学课程,也没有专门的舞蹈教材支撑,仅仅是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才体现出一部分舞蹈教学内容,舞蹈教育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幼儿音乐游戏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和动作的要求,这些动作常常是律动,歌表演或小舞蹈;它在形式、内容和作用等方面与幼儿舞蹈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般是按照音乐的内容、性质、节奏、乐曲的结构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质,发展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6。然而,舞蹈教育不仅能满足幼儿对运动的要求和欲望,完成节奏感、协调性及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的训练,更是一种塑造人的伟大工程,它通过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建构审美心理,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目的。大部分幼儿园采用音乐游戏过度替代舞蹈教育,就是源于对幼儿园舞蹈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幼儿舞蹈教育作用认知还不到位。

(二)大部分幼儿园舞蹈教育改革不力,对先进教学方法应用的盲目性和浅表化

近年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逐步加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学习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7。同时,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幼儿教育活动化,幼儿活动游戏化”8。为了顺应改革的趋势,各地幼儿园纷纷派遣骨干教师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以往教学中的传统单一模式。在众多幼儿舞蹈教育模式中,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占据主导地位,两者均注重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5;特别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本性”理念,凸现舞蹈艺术的本质精神,并且融歌舞于一体的综合性,契合学前儿童艺术学习的特点,更加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承德地区大部分幼儿园为适应改革需要,融入奥尔夫教学元素,在音乐游戏中设计了更多培养儿童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和模仿能力的内容,包括声势、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时间、空间上的运动,再加上身体的造型活动,配合游戏、形体表演等;然后将这些内容交叉、糅合,进而形成新的内容。此举将幼儿园舞蹈教学内容应用于音乐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创新和可取之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间接导致幼儿园舞蹈教育逐渐被音乐游戏活动所取代。对奥尔夫教育理念认知、应用的盲目性和浅表化,也是承德地区大部分幼儿园舞蹈教育隶属于音乐游戏的缘由之一。

(三)大部分幼儿园舞蹈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且舞蹈教学水平有限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开展与师资力量是分不开的,因为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舞蹈的创作、辅导、训练与演出等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与教育1。随着经济的发展,承德地区的幼儿园舞蹈教育虽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很多幼儿园仍然缺乏足够的老师对幼儿进行系统的舞蹈教育;尽管幼儿园也拥有在表演、技巧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的教师,但缺少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教育知识,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舞蹈教材进行教学辅助,依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诸多响应2011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而新建的附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由于组建时间仓促,幼儿教师主要是从小学教师转型过来,虽然经过一定时间的岗前培训,但是由于没有系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依然存在着对学前教育认知不足、舞蹈教学技能欠缺等问题,更是难以满足幼儿舞蹈教育的需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进措施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舞蹈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舞蹈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而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主体,也是推动幼儿舞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承德地区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现状,笔者结合近年来执教经验,本着舞蹈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一)增加幼儿舞蹈作品鉴赏课程,提升幼儿舞蹈教育认知水平

幼儿舞蹈鉴赏是研究幼儿舞蹈欣赏、幼儿舞蹈评论和幼儿舞蹈作品如何取得和加强其社会效果的一门科学,在幼儿社会生活和幼儿舞蹈教学中最具有普及意义6。就欣赏对象而言,幼儿舞蹈在内容形式和创作方法上与其他艺术形式有许多不同之处,更加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情趣。就欣赏主体而言,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欣赏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情感活动和认识规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幼儿舞蹈作品鉴赏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认知舞蹈作品,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舞蹈教学中幼儿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并且体会到幼儿舞蹈作品对孩子产生影响和作用。但是要想具备“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没有南山捷径,只有大量地欣赏舞蹈作品,尤其要注意多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9。因此,增加幼儿舞蹈作品鉴赏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幼儿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力,而且能够提升他们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认知水平。

(二)深化教学改革,将先进教学理念融入舞蹈创编教学,激发主动性和创造力

未来幼儿园舞蹈教育势必走创新发展之路,形成具有本地、本园特色的舞蹈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较强的舞蹈创编能力。因此,就必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先进的幼儿舞蹈教学理念,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其中,去体验歌舞带来的欢乐,探索和发现新事物,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其带入一种主动自然学习的状态10。这种教学理念融入舞蹈创编教学,可以说是一举双效;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创造力,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改编《洗手绢》舞蹈课例。教学目的是理解与掌握幼儿律动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能够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特征改编舞蹈。施教过程中,教师首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有哪些的特征,适合他们的动作该怎样改编?”,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小班儿童适合发展大肢体动作,应该将舞蹈的动作速度和频率放慢”“小班儿童协调性差,可以固定下肢动作集中完成大肢体动作”等创编关键点。随后,要求学生根据律动中洗、搓、晾的动作特点,结合幼儿园小班儿童特征重新创编。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改编成果给予点评,强调改编的依据,让学生领会如何创编和改造。如此,教师通过引入、提示、要求、点评、总结的过程,将舞蹈创编的概念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教授给学生,避免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生硬,也更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又如创编元素的练习,《我是勇敢小兵兵》舞蹈创编课例,教学目的是如何根据音乐内容和节奏创编主题动作。施教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出主题和音乐这两大元素;随后帮助学生分析主题内容、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思考,如:“《我是勇敢小兵兵》应参考军人挺拔、矫捷的特征来设计,可以用踏步敬礼、抱拳小跑步等”;进而提出创编主题动作的要求“根据儿童审美的特点创编符合儿童心里的夸张、有童趣色彩的动作,思考儿童会怎么做,比如设计开手枪动作,双手模拟机关枪开枪时要有好几个人倒下配合中弹的样子等”;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入一种主动自然的学习状态。

(三)适应教育现状,增进音乐游戏的课程教学,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幼儿园舞蹈教育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适应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目前幼儿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占据主导。幼儿音乐游戏隶属于自娱性幼儿舞蹈,与幼儿律动、幼儿集体舞、幼儿歌表演、幼儿音乐即兴舞并列存在;它既是独立的个体,也可以与其他形式互相结合,灵活应用,是幼儿舞蹈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形式。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几种形式的舞蹈教学课程学时分配基本相同,为了适应当前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现状,应该对音乐游戏课程有所侧重,增加学时分配、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应用。调研显示,目前幼儿园音乐游戏中融入了舞蹈、故事、表演等方面的元素。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广泛积累各种类型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分析提炼出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特殊性的课例,结合实例开展教学,让学生理解幼儿音乐游戏的不同类型、特点和作用。同时,教师需要以身示范进行课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适合儿童心理的语言表达组织教学,让学生多听、多模仿、多练习、多实践,并以作业、回课等形式给予检验和指导;或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模拟课例中音乐游戏教学过程,学生需要主动分析本组成员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找出最适合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增加典型课例的示范与模拟教学,能够训练学生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幼儿园舞蹈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三、总结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幼儿启蒙教育的开展

只有在启蒙阶段开始不断传承中华文化,才能够让孩子从小树立民族认同感,避免文化断层危机的出现。而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则要求学习者在区域环境中,在幼师的教育和引导下获得应取得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教师对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不断营造多元素的教育环境,能够让孩子在合适的启蒙教育环境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二)有利于启蒙教育多种授课形式的建立

“人的大脑对于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属性反应则为感觉。”而知觉则是感觉器官产生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其中,视觉、听觉、触摸等感觉和知觉都是人们对日常事物所应有的反应。因此,通过幼师对于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让授课形式根据实际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总体情况相结合,采取有效多元的授课方式,则会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吸收教育理论知识和各项专业技巧,使幼儿园的环境更有生机,使幼儿的启蒙教育生活也更有活力,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程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社会化的起步阶段,需要通过一定的环境和引导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状态,要在区域环境中与相仿年龄的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学习,激发自身的学习挖掘潜能,以学习理解、关心、认识他人和自我的目的,摆脱自我中心和自我局域,在集体中获得自我价值和地位,为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打下基础。

(四)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为幼儿园输送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兼备的优秀幼儿教师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主体培养目标,随着社会对幼儿启蒙教育的深入认识和幼儿启蒙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幼儿园资质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因此,加强学生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促进幼儿师范行业整体教育水平提升的推动力。

二、培养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能力的主要创设内容

(一)创设幼儿园区域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创设也就是教学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建筑环境、室内外环境场所、孩子休息室、食堂以及各项教育教学设施等。环境是幼儿进行自主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在创设时注重以孩子喜爱和有利的装饰体验方式。

(二)创设幼儿园区域的精神环境教育过程中不能将文化教育局限在具体物质媒介,不能仅以物质环境为主,而是要眼神到精神环境层面,有效利用物质环境的同时,活化其物质形态,营造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良好学习氛围。

(三)创设幼儿园区域的游戏环境

寓教于乐是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方式方法,对于幼儿园启蒙阶段来说,游戏环境占有一定的重要比例,游戏对于幼儿的智力、体能等因素都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重视区域环境和游戏对于幼儿发展具有独特作用”。就要求我们在创设教育环境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意义的重要性,明确游戏不仅是幼儿与环境、同伴进行互相影响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游戏行为得以拓展的重要因素,要将游戏作为幼儿启蒙教育开展的重要方法之一,积极创设室内外游戏环境。

三、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环境设计理念学习,提高学生的创设主动性

任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强调学生自身的潜能发挥,针对不同孩子的兴趣和个性进行教导和交流,让孩子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不能让传统的、固定的幼儿园环境束缚孩子的发展,也不能让注重表面缺乏实际的幼儿园环境掩盖了幼儿启蒙教育的宗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各科课程的学习中,了解掌握区域环境对于幼儿启蒙教育中身心发展的推进作用和重要影响,深入了解掌握幼儿园环境设计理念的意义,提高自身对于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意识,增强自身对于环境创设目标内容和目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加强幼儿教育理论传授,提高学生的创设专业性

高校要在对学前教育学生传授幼儿教育理论同时,深入向学生讲解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意义和作用,并且对于创设的要求和方式方法等进行规范系统的传授,包括对于幼儿园区域生活区、教育语言区、教育角色区、教育科学区、教育构建区等方面。其中,重点要学习区域中的墙面设计制作以及游戏区创设两方面,通过对这两方面相应的教学课程,让学生进行技能实训训练,在能够独立提出创设构想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区域创设,以此增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具有独立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

(三)构建学校多元化平台,提高学生的创设参与性

1、以学校为主体。

开展各项评比、展览、大赛等活动平台,讲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将学生的区域环境创设作品进行评比,通过评比将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等优秀的作品进行作品展示以及嘉奖,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及时对自己的创设进行完善和更新,增强学生自身荣誉感的同时提高其参与性。

2、以班级为主体。

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建立自己班级QQ群或者班级微信群组,通过群组及时与幼儿园区域创设方面相关的信息,让学生们能够在集体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互助,确保第一时间进行资源共享。

3、以网络为主体。

学院的网络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要将此项任务目标放在重要的日程之上,以提高学生对创设能力的认识,将课程教学中的先优典型事例、学生的优秀创设思路、学生的创新创设作品在学校专网进行网络宣传展示。不仅让学生更让社会各界都能在学校网站上看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设成果,提高学生学习以及步入社会后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社会实践项目建设,提高学生的创设操作性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为了比较全面真实反映幼儿园英语师资现状,笔者整理了中国知网上近三年来所有关于幼儿园英语师资现状调查文献,并从中选出最新和最具代表性的15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教师数量匮乏。

很多地区幼儿园的兼职或外聘英语教师达超过50%以上,其中天津市和常德地区的幼儿园中兼职或外聘的英语教师高达75%和96%。如此过高比例的兼职或外聘教师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师学历不高。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虽然有的幼儿园也有较高比例的本科学历英语教师,但大多数是后来进修获得的本科学历。此外有的地区幼儿园如西安市和常德地区还有20%和25%的高中或中专学历。

(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主要是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及少数艺术、中文等专业,毕业于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师资寥寥无几。这样的教师不是缺少幼教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就是缺乏英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难以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

(四)英语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教龄都在5年以内,而且教学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这说明高校开设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已经滞后,未能更早、更多地为幼儿园英语教育提供更优秀的师资,致使幼儿园英语教育质量低下。

(五)英语教师性别比例不合理。

当前我国幼儿园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英语教师及其匮乏,很多幼儿园男性英语教师的比例为零。这种现象不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教及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比较欠缺,同时系统学习过幼儿教育和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英语教师的比例只有20%左右。这样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储备显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的英语知识有词汇、语法及英语文化等,需要提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听力、阅读及写作等。虽然统计结果显示天津、武汉及西安等地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语音和英语口语相对较好,但从其他调查数据看,情况并非乐观,比如宁波市幼儿园只有18.3%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标准,常德地区40.8%的幼儿园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满意,61%的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不满意。由此可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素养仍然非常必要。

二、加快高校学前英语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幼儿英语师资

(一)科学制定学前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是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针对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全面、素质不高、能力低下的现状,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应该将其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及英语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胜任幼儿园及幼儿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学、管理及教科研工作的新型高等专业人才。

(二)合理设置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前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儿教育理论、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理论、英语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均匀不同程度欠缺说明以往简单地将幼儿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课程混搭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师资的。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1.思想道德、文学、体育、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职业情感和人文素养等;2.学前心理学、教育学,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夯实学生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3.英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与修辞、英美文化概况、英语视听说、英语泛读、英语精读、英汉翻译、英美文学、幼儿英语歌曲与表演、幼儿英语活动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4.摄影、书法、营养与健康等专业先修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技能;5.专业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

(三)改革创新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低下、教育教学能力不足除了与他们在学校受教育时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关,还与其受教育是所用的传统、低效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科知识体系为顺序、学科内容为载体、学校教室为空间”这一教学模式密不可分。为了确保培养出优秀的幼儿园英语师资,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应该革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发展和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交际法、情境教学法、社团学习法、任务型学习法及多媒体、网络等多样性教育教学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高校教育和幼儿园实践为纽带,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新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四)合理提升培养层次、扩大招生规模、调整生源性别结构

鉴于目前幼儿园英语师资学历不高、数量不够、性别失衡的现状,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学前英语本科及研究生层次教育,并根据社会对幼儿园英语师资实际需求和办学能力合理扩大招生规模及男性幼儿英语教师比例,从而为促进幼儿园英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英语师资。

(五)积极开展职后培训,提升在职幼儿园职业素养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是把好用人关。首先对幼儿教师的师资、学历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公开招聘教师,让教师强烈地感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已进入幼教领域,认识到幼教队伍人才的竞争既是对自己的挑战,又是发展自己的机遇。

二是注重岗位培训。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分期、分批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县举办的各种形式岗位培训外,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听讲座、座谈交流经验体会,吸取新信息等,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学历提高外,还把幼儿园教师职务培训管理与教育部门职务培训管理同步,聘请外校教师进行短期技能培训,并让骨干教师担负起培训能力较弱的技能和以老带新的重任。

通过培训,使教师们树立了新的儿童观、教育观,了解了新动态、新信息,学到了先进幼教理论与实践经验,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是建构评价机制。我园制定了教师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评价体系,注重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在制定时,根据幼儿园的特点确定了两个倾斜政策:第一,向科研成果倾斜。由于认识到科研能力在教师整体素质中的重要地位,把科研能力的高低及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参数,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全园教师的学习和教研热情,进而推动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第二,向青年教师倾斜。

四是团队凝结力的塑造。幼儿园内部运行机制的构建如果只限于制度和规范的建立是不够的,内部运行机制构建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精神的塑造,它对于一所幼儿园来说就是组织精神的培育。如我园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团结、敬业、奋斗、创新”的园风,现在真正成为群体的意识,贯穿于幼儿园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幼儿园成员的一言一行中,弥漫在整个幼儿园的组织氛围中,进而成为一种优良的园风。

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第一,抓教学常规,强调一个“实”。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方法陈旧。面对这一实情,我们首先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提出“抓基础,重能力,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变化上花功夫。由于切合实情抓住了牛鼻子,因而变化非常显著,近几年,在办园模式上有了较大进步;其次,教学常规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几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去做,领导觉得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切忌为抓常规而抓常规,搞成形式主义。比如说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我们就看教学面向全体幼儿了没有,如何剖析重点,如何分解难点。检查容易,教师备课目标也明确,有的放矢,完全不是以前的纸与笔相加的教案了;再次,教与学绝不是花架子,要靠一点一滴去做,去落实。比如,我们在抓教学方面,不是看结果,而是进行系统分析,把精力放在听课上,充分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的过程和目标的落实,师幼双边活动的开展,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第二,抓教学常规,坚持一个“恒”。抓教学常规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也最容易三日风四日雨,虎头蛇尾,形成一个“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局面。我们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如果园领导对一项工作没有恒心,那么,作为教师就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

第三,抓教学常规,做到一个“柔”。教学常规,说到底,都要贯彻到教师身上,要教师去落实。因此,教学常规的核心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常规就是抓教师。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心理状态是“要我做”与“我应做”。教师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有知识,更有责任感、事业心,只要稍加引导,完全能转入“我应做”状态。

第四,抓教学常规,力求一个“新”。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任何手段都要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充分意识到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它毕竟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其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就我们幼儿园来说,过去在组织管理上很随意,很松懈,而现在是园长领头,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参加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制。

管理内容上,把课题与教师论文纳入管理项目。管理方法上由过去的综合印象化,逐步向现在的量化评估考核推进,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量化,但又不完全依据量化。

三、让教师成为教育工作的主人

1.个体与统一

如备课的目的是指导教师自己的教育工作,因此最重要就该是写教师想写的,而不是写领导想看的。在掌握了这一原则,针对不同水平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对在幼儿园工作时间较长、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有效的备课要求,高级教师不必写详细的活动计划,因为她们多年的积累已使她们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写她们早以熟记在心的东西确实是一个浪费。为了更有效的促进她们,要求备课时要能针对难点备出自己独到的、更有见解的教育方法。备课方面可以精简,但在教育分析上要加大力度,因为她们已具有较高的分析水平,而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又直接影响到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下一步教育计划的实施,其他教师像以往一样备课。加大对备课的批阅,批阅方式采取年级组长批阅或不定时的交差批阅,并填写评价分析表,对活动计划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分析、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师能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展教育工作,少走弯路。

2.自由与约束

时间的约束与教师主持教学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为保证。每天的户外活动游戏时间、室内游戏时间、教育教学时间……都该给必要的保证。如果完全由教师自己掌握,难免会因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而产生偏颇,那么全面发展将是一句空话。但如果把时间看的太死,教师又会为了遵守时间的要求而应付每一个时间段的教育工作:画不完就不画,玩不透就不玩。时间的约束不仅没有起到保证幼儿发展的作用,反而会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削弱了教师的积极性。

检查与被检察。检查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使教育工作得到必要的保障。然而检查的关系往往使检查者不自觉的“拧眉立目”,使被检查者情不自禁“小心防范”“心存不满”。给教师造成阴影。因此,在检查中,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只要能给个合理的解释,只要不是强词夺理,就应该表示理解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一)教学形式过于模式化,片面地将绘本教学等同于讲故事

教师在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形式化。教师片面地认为绘本教学就是讲故事。通过对绥化的幼儿园的绘本教学的抽样调查了解到,大多数的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方式都是应用的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方式。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视线全都集中在文字上。而幼儿的世界里,图画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与兴趣。教师只是集中于文字的讲解,对于幼儿来说就显得太过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幼儿的兴趣也就失去了,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健康发展。

(二)教师的绘本选择能力有待提升

在对于绥化幼儿园抽样调查中,通过对教师进行提问“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兴趣来说,您认为绘本教学会有区别吗?”这样的问题方式,得出了:一半的教师认为大班的兴趣高,少数觉得中班的兴趣高。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就在于教师选择绘本的能力不强,对绘本的选择不科学,从而导致幼儿在小中班的时候就对绘本失去了兴趣。教师自身选择绘本的能力偏低,没有从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实际的心理发展情况出发,不能正确把握幼儿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了幼儿绘本阅读的积极性与兴趣。

(三)缺乏必要而有效的延伸活动

在当前的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对绘本教学进行必要的延伸活动,导致绘本教学的内容过于狭隘单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幼儿思维的拓展与视野的开阔,幼儿在这个阶段应该是学习知识旺盛的时候,如果教师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幼儿的学习效果的取得以及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必要而有效的延伸活动,有助于开拓幼儿的思维,拓宽他们学习的知识面,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此外,也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当然,延伸活动是建立在对绘本的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延伸活动中,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可以对幼儿进行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幼儿对每一幅画的内容进行思考怎样表达其意思,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通过各种渠道与力量进行绘本宣传

对于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我们加强各种渠道与力量的绘本宣传力度。只有将绘本阅读的必要性宣传给人们知道,比如以家长为代表的人群,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幼儿的教育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幼儿园具体的绘本宣传活动中,可以将这种宣传穿平时的幼儿入学的时候,对家长做关于绘本阅读教学意义的宣传,让家长切身感受到绘本教学的优势。

(二)提升教师绘本阅读教学能力

幼儿是绘本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引导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教师对绘本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绘本阅读的效果以及幼儿对此的兴趣。因此,提升教师绘本阅读教学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水平的绘本教学能力,才能给幼儿更好的引导,从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兴趣所在,有方向性地对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这样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失兴趣,从而保障幼儿的学习效率以及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形成。另外,教师在绘本阅读的选择中,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学习与阅读兴趣,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本阅读给幼儿,这样幼儿才会对此有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教师无论是对于绘本阅读内容的选择,还是在具体的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都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被幼儿所接受与吸收,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有效的。

(三)制定地方政策指导绘本阅读教学

要想保证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取得不错的成效,除了加强必要的宣传、提升教师的绘本阅读教学能力以外,还需要政策上的支持。以绥化幼儿园来说,就需要绥化的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幼儿园教学政策保障绘本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绥化地方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对幼儿园的绘本阅读加以指导,比如在教师的培训上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优惠,提升教师绘本教学能力,从政策上支持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此外,鼓励幼儿家长对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支持,宣传绘本阅读教学的价值意义,取得家长的信任,从而能够让幼儿放心地接受绘本阅读教学的学习。只有地方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绘本阅读教学的路途才能走得更顺畅,绘本阅读教学以后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

(四)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科研合作

绘本阅读教学要想成为一种为大众所了解的有价值的教学方式,除了幼儿园自身的宣传与地方政策的支持以外,还需要高校对幼儿园的大力支持。在提升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科研合作,将高校的科研资源融入幼儿园的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科研注入力度。以绥化来说,就可以加强绥化学院与幼儿园的科研合作,将绥化学院的科研资源为幼儿园所用,从而实现幼儿园科研队伍建设的加强。

三、总结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可以设想,如果将纯游戏活动到纯教学活动分别作为一条直线的两个端点,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反映了游戏和教学的不同程度的结合。换言之,在这条直线的中点偏向纯教学活动一端的教育活动都属“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相对而言,“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是高结构的活动(higherstruc-turedactivities),是主要由教师发起的活动(teacherinitialedactivities),或主要是由教师主导的活动(teacherdirectedactivities)。这类活动主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将幼儿的发展纳入社会需要的轨道。活动中主要由教师决定时间、空间和材料的运用,教学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定义是必要的,但是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要严格区分游戏和教学是困难的,也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因此,在这里,笔者所要阐述的“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位置比较靠近纯教学一端的那些教育活动,如分科教学活动、渗透性教学活动、整合性教学活动等。如果要确定某一教育活动是否属于“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只需根据其是否具有该类活动的基本性质:活动是否主要由教师发起;活动的目标是否是特化的或明确的;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的运用是否主要由教师决定。在这类教育活动中,虽然也常常会有幼儿游戏的成分,但是教师的教学起主导作用,甚至起决定性作用,表现为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要按照预定的计划展开活动。

二、“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如果想要实现“以社会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活动。即便想要实现“以幼儿发展为本位”“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不应排斥“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而应将其视为“以游戏(玩)为主的教育活动”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事实上,在当今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在我国幼儿园现有的基本设施、师资等条件下,弱化、排斥乃至取消“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是不切实际的。如果这样做,在宏观上与我国的政治、社会、文化运行状况不一致,在微观上则与我国的师资状况、办园条件等不相符。在设计和实施“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时,必然涉及活动目标的制订、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对活动的评估等问题。在制订这类教育活动的目标时,设计者头脑中必须有很强的“目标意识”,要对课程目标做层层分解,将分解出来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去。这类教育活动的目标会比较具体,比较特化,比较明确,即通过某个教育活动,幼儿的某些行为变化可被觉察到。这样的教育活动一般倾向于要求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一任务。应该承认,这类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方法通常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通常是一个先目标后内容的过程(即先确定目标,后根据目标选择和组织内容)。

设计者和实施者常会将课程划分成为若干个学科(或领域),并为每个学科(或领域)制订目标,然后再将每一个学科(或领域)逐级划分成若干个方面,例如,根据幼儿的年龄,将每一个学科(或领域)分解成大、中、小班的学科(或领域)的学习目标,然后再将每一个学科(或领域)每一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分解为每月、每周或每日的教育目标,并据此选择教育活动内容。在制订这类教育活动的目标时,不可能因为需要强调某些教育理念,而将根本不可能通过单一活动就能实现的活动目标也列入其中,否则无疑是形同虚设。在选择这类教育活动的内容时,设计者常会强调要让幼儿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强调教育活动的结果,因此,会选择幼儿能够学习和应该学习的“关键经验”,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加以组织。换言之,在选择相关教育活动内容时,会优先考虑让幼儿获得预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活动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并强调学科(或领域)本身的逻辑。在评估这类教育活动时,设计者往往会采用教育活动评价的目标取向,强调的是教育活动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重在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否有利于达成教育活动目标。“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具有确定性、少可变性和易操作性,对于设计者和实施者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也较为我国广大幼儿园教师所熟悉。应该看到,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类教育活动并非没有价值,但不要过分强化,不要将其复杂化乃至异化。不要将“

三、不要将“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复杂化乃至异化

在设计和实施“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时,既要保证教学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意义,即促使其成为能适应社会、文化的人,同时要使其中的游戏成分体现顺应幼儿发展的目的,或至少要使其中的游戏成分能对教学产生正面的促进效应。从教育实践上讲,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中体现的幼儿游戏成分,会比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活动中渗透教师的教学要容易。尽管“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常被人指责为“眼中没有儿童的教育”,但是客观上也缺少能证明这种教育活动质量优劣的研究。在我国,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幼儿园不实施“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身就是合理的。既然存在,就要做到位,做准确,做得有效,做得省力,而不要将其复杂化乃至异化。首先,应该看到当今我国不少地方的幼儿园教师都在忙于设计“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笔者并不反对少数高水平的教师设计这类教育活动,但是绝不赞成人人都去设计这类教育活动。笔者曾多次呼吁,设计这类教育活动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不是一般专业水平的教师能够胜任的,否则就可能贻害幼儿,毁坏教育。其次,当今我国不少地方的幼儿园教师都在忙于做“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区创设和相关活动”,或忙于做“为每个幼儿制定的个别化学习计划和相关活动”等。应该看到,这些活动本质上都属于“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这是由这些活动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得有失,在权衡得失时,基本判断和选择一定会是“得大于失”,而非“失大于得”。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1.多媒体课件能够使得幼儿园的教学情境得以优化。兴趣是孩子的第一导师,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品性及爱好都没有定型,而幼儿园就是培养孩子良好兴趣的第一个站点。而通过多媒体课件,孩子可以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快活和轻松的事情,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如此也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点,笔者也深有体会,比如笔者在给小朋友讲故事《小壁虎找尾巴》的时候,配合了动画视频,就使得幼儿的情绪十分高涨,甚至还有的小朋友结合我讲的故事进行了绘画,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开发了幼儿的另外很多技能。

2所以说,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仅使得教学的情境得以优化。给幼儿们提供了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比如说,笔者在进行“雪是怎么形成的过程”的讲解时,通常是费劲的给幼儿讲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有不少幼儿弄不清楚为什么水会从地上飞到了天上,又从天上跑下来的时候摇身一遍成了雪,毕竟这个过程我们用肉眼看不到,而笔者面对的教授对象又是理解能力较差的幼儿,所以经常很难对他们解释清楚。而将多媒体课件在幼儿教学中充分应用以后,在动画的生动展示下,幼儿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这个过程,而学习的整个过程就像引导幼儿观看一个动画片,不仅幼儿兴趣盎然,笔者也较为轻松的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二、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的消极作用

将多媒体课件充分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确实能够使得幼儿的学习生活得以丰富,如此也使得幼儿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也要掌握好一个度,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也难免伴随不少消极作用,比如说,多媒体课件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如果教师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如果颜色过于鲜艳,或者动画太多,就可能使得幼儿的注意力倾注在这上面,使得学习知识的注意力被分散掉,如此,不但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很多消极作用,这样,将会取得得不偿失的结果。

三、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的再思考

1.多媒体教学法不能够将传统的教学法完全取代。对于多媒体教学法来说,虽然它能够给课堂带来很多生动,也能够给课堂带来很多丰富的内容,但它并不能将传统的教师教学法取而代之。毕竟这种教学法是机械的,没法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调整,而且也不能知道幼儿是否对其喜欢。因而,不论这种教学法多么权威和发达,其只能作为一类辅助的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师可以将其应用从而使得课堂更为生动和充实,但绝对不能将其取而代之传统的教学,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幼儿的教学效果。

2.应该结合幼儿实际,制定合理水平的课件。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在制作幼儿的课件时,应该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年龄实际以及个人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水平的课件,从而使得课件与幼儿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同时教师在制作幼儿课件的时候,还应该结合幼儿的智力发育实际以及幼儿的个性心理,结合合理的教学措施,使得幼儿园中的全部幼儿都得到合理的教学并保持自身的个性化合理发展。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与中小学最大的区别,除了教学对象的学习方式不同,还有就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方式不同。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中小学有较明确的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但幼儿园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欠缺系统的监督、评估制度,几乎各园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同时还受到幼儿园本身办园水平高低、制度松严等影响,针对日常教学效果的监督情况是不容乐观的。也正因如此,导致部分幼儿教师对待日常教学工作没有紧迫感,甚至出现有些幼儿教师仅仅只关注对外教学活动、领导能“看得见”的教学活动。

二、对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探讨

(一)为幼儿教师减负,使其将更多精力用于日常教学活动

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五花八门,以文案工作为例,就有各类计划、总结、教育反思、家访记录、幼儿成长档案、家园联系手册、活动设计、个案记录等;以大型活动为例,就有运动会、艺术节、毕业典礼、游园活动、亲子活动、社区宣传活动等;以教研活动为例,有各种观摩活动、学科组教研活动、课题组教研活动……繁杂的工作往往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管理者应根据工作实际考虑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对于无价值或价值不高的工作应该坚决去除,不要想着什么都做、什么都抓,这样只会荒废最具有价值的工作,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应根据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应机械地统一标准。以日常备课为例: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写简案即可,年轻、专业能力较弱的教师则需要写详案。这样,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才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日常教学,发挥辐射作用;而年轻、专业能力较弱的教师通过对文本资料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熟悉各类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除了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管理者还要树立效率意识。由于幼儿教师大部分是女性,她们中有的人有做事拖拉、爱聊天、工作目的性不强的毛病,管理者要注意引导她们在工作中养成早计划、早安排的好习惯,树立质量好、效率高的榜样,引导教师将精力有效投放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二)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促工作效率提高

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的好处显而易见: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对教师而言可大大减少工作量、缓解因搜集教学资源所带来的工作压力,能更从容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在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时,可由幼儿园领导牵头,发挥集体的力量,将教学具、环境布置材料收集起来,循环再用;利用校园网收集相关配套的活动设计、教学PPT、音乐、图片等,供全体教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实际进行调整,并提倡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最终达到轻松工作、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适当运用物质激励,调动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人有各种需要,物质需要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特别是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大部分处在工资水平偏低的状态,适当使用物质激励,对调动他们日常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会有一定的帮助。可结合日常巡班、跟班,设立日常教学优秀教师、教学评优奖等项目,并给予获奖者一定的物质激励,还可将日常教学的情况与月度、年度奖金挂钩。

(四)用“成就”和“赏识”来调节、指导教师日常教学行为

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并不亚于对物质的需求。幼儿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幼儿园可以根据教师的精神需要,以“成就”、“赏识”来激励和保持教师内在的工作动力,促使他们认真对待日常教学工作。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因为体制、经费、制度等原因都存在物质激励不够的情况,如何合理运用精神激励来调动教师日常教学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定期公布日常教学工作中获奖教师名单和事迹,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让日常教学富有闪光点的教师介绍经验,及时赞赏教师在日常教学方面的点滴进步,授予日常教学认真和出色的教师荣誉称号……通过这些方式使教师的内心产生震动,内驱力得到增强,这样哪怕物质激励的量不够,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在使用精神激励的时候,管理者一定要注意改变观念,以情感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为主,注重沟通,将关心、尊重教师放在首位。同时,还要注意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无论是精神激励还是物质激励都一定要以公平为前提,离开公平的激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五)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以提高日常教学质量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教师没有能够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笔者常常听到很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抱怨:“小学不如幼儿园,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不好玩!”短短的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好玩。然而进入小学后,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面对枯燥的课本、严厉的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学生只有不断地压抑自己的天性,逐渐转变为学习的工具。低年级教师的评价方案不符合小学与幼儿园衔接实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没有注重初入学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在当前的学生评价过程中,学生就像是一个个零件似的等待教师检验。教师对学生所作的评价也并非必然地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这些对做好小学与幼儿园衔接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二、解决策略

1.根据学生入学前的学习情况确定小学教学内容。初入学儿童从幼儿园的游戏生活进入小学的书本学习生活,学习内容的转变会使儿童产生不适应,小学低年级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教学内容做科学地整合。开展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要使孩子对所学内容能够顺利吸收、消化。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阶段,学习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但要尽量减小这个坡度。要把学生的学习看成一个整体,避免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注意发挥课本本身提供的整合条件,注意各个学科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注意学生的现实生活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渗透作用,并把课外生活引入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授低年级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人生最重要的习惯都是在低年级养成的,如写字姿势、卫生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等。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有些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

2.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兴趣对于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首先,要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适时地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方面都有利于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并且大大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平舌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时,可采用“蒙眼辨音”的游戏,通过反复感觉,加深知识在脑海里的印象,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其次,用实物与实物演示帮助低年级学生记忆。有位教师在教学生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在课的开始设计了“对号入座”的活动,把学生带入生活的境界中学习知识。教师事先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的图片粘贴在四张小桌子上,请每个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玻璃球、火柴盒、魔方、茶叶筒、易拉罐等平时收集的物体放在认为与图片相似的桌子上。学生们仔细观察后根据物体的形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物体的特征。经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再次,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也是幼小衔接的好帮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上来,大多习惯了幼儿园里轻松欢快的教学形式,一下子要让他们面对枯燥的书本,自然提不起兴趣来。这时,设计一个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教学课件可以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事半功倍。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目前,新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灵,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有些教师较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眼中无儿童……鉴于此,提出了对幼儿园歌唱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

一、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我们本着“系列层次活动”式的“多层次介入”的程序,让幼儿从“多渠道参与”、“多角度感受”,从而探索出系列多元的歌唱教学模式,在不断的研讨—实践—反思—再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1.选择多元的教育材料,丰富幼儿的音乐生活

我们本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原则,尝试从多方位去发掘和拓展幼儿歌唱活动的资源。并将资源进行了分类、筛选,建立了五个资源库,即优秀的中国儿童歌曲资源库、民歌歌曲资源库、外国优秀歌曲资源库、时尚流行歌曲资源库、戏曲资源库。

2.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确立了歌唱活动材料选择的定位后,我们借鉴、融合了许卓娅的系列活动理论和预知学习理论,并以这两大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多元智能为依据,进行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我们依据歌唱材料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分析、尝试、反思、创新,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多元歌唱教学策略。

二、多元的歌唱教学策略

1.优秀儿童歌曲的教学策略

传统经典的儿童歌曲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精品,这类歌曲不仅具有鲜明的儿童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性,其内容与形式也是极其丰富的。

(1)角色探究法。针对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幼儿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达和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有礼貌的小山羊》、《黄鼠狼拜年》。

2.音画转换法。借助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

3.情景互动法。借助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来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在情景中的游戏、谈话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

4.畅想生成法。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的知识经验,经过过滤、组织来创编歌词生成歌曲,促进幼儿的创新精。如《摇篮曲》、《小河之歌》、《蒲公英的故事》等歌曲。

2.外国歌曲的教学策略

为培养幼儿接纳、尊重多元文化与艺术,在我们探讨的过程中,明显感到通过我们的多元教学模式,幼儿不仅能轻松地学会演唱,还引发出幼儿对国外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语言、货币等系列的生成活动。

(1)游戏协作法。根据歌曲的民风特点,创设相应背景的游戏情境,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欢快的气氛,让幼儿在协作、交流中学会大胆、自由的演唱歌曲。如捷克民歌《跳吧、跳吧》,威尔士民歌《欢度节日》,英国民歌《伦敦桥》等。

(2)填充创造法。在理解歌曲民俗特点及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创编、填充歌词或旋律来学习演唱歌曲,让幼儿在一步步的参与中不知不觉的学会歌曲。

(3)对比欣赏法。借助图片、幻灯、媒体等途径来展示歌曲的背景及风格,通过与本地歌曲的对比,学习演唱不同风格特点的外国民歌,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成度的熏陶,培养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

(4)唤醒自主法。通过幼儿提供尝试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唤醒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发现不同演唱形式的效果,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如《新年好》《铃儿响叮当》《小杜鹃》等。

3.民族歌曲的教学策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歌曲资源十分丰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歌曲的风格非常鲜明,其韵味、旋律以及歌词中的语言都有极强的感染力,让幼儿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将提升幼儿的艺术素质,并使幼儿在体验、感受民族歌曲的同时,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

(1)发掘笑料——多种表演法。寻找民歌中诙谐逗趣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让幼儿通过表演,熟悉旋律与歌词体验幽默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如山东民歌《哈蟆》、河北民歌《回娘家》、《两个蝈蝈吹牛皮》等。

(2)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在语言上往往具有突出的特点,这些与幼儿生活经验和环境不同的语言特色,对幼儿来讲是有极大吸引力的,尤其是一些简单、有趣、易模仿的词或音节。如“巴扎嘿”、“哎哟哟”、“啷啷仓”,针对这类语言特色突出的歌曲,采用“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能使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风格,并用自己理解方式去表达出来。如《龙船调》、《刘三姐对歌》、《花儿与少年》、《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超级秘书网

(3)探索特色——融入器乐法。民歌的特色除体现在语言上,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让幼儿沉浸在婉转的水乡民歌,流畅的平原民族、嘹亮的高原民歌,高亢的山歌,悠扬的草原牧歌之中,将会给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艺术修养带来终身益处。如《恭喜》、《阿拉木汗》、《小格桑》等歌曲适合采用此方法。

4.戏曲的教学策略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极高。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要求,我们让幼儿通过感受名家名段,体验多种戏曲的风格和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1)诗韵交融法。将唐诗与戏剧曲调相结合,让幼儿体验唐诗美的同时,感受戏曲旋律的美,使诗与曲相互衬托,相互交融,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学的欣赏能力,这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诗风配不同的曲调。如抒情诗可配黄梅戏曲调,言志的诗可配京剧或豫剧的曲调。

(2)角色体验法。通过欣赏体验不同角色的外形、声音、动作,让幼儿体验京剧中生、旦、花脸等行当的特点,如旦角唱段《苏三起解》、《老生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5.流行歌曲的教学策略

时尚这一词正在逐渐被现代人士认可,我们改编吸纳了一些流行歌曲,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让爱住我家》、《波斯猫》,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与文化互动、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音画时尚法,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让幼儿通过欣赏MTV、FLASH、MP3等形式学习健康、有趣的流行歌曲。

总之,多元的歌唱教学模式,使原本枯燥的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减轻了教师教与幼儿学的负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幼儿情感创造性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成为“唤醒”和“激励”的地方,在教师的“唤醒”和“激励”下,使幼儿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情在弦上”,让幼儿在关注中学习,在尊重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许卓娅.艺术.

[2]曹冰洁.试论音乐教育新理念.

[3]曹冰洁.音乐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一生中受教育最重要的阶段。近几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家长对下一代的早期教育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尽早走进幼儿园,接受系统、正规的幼儿教育。近些年随着全国教育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幼儿教育有所发展,但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要。

一、农村幼儿园的现状

目前,农村幼儿园15%还是土瓦房,教室昏暗、潮湿,室外活动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差,安全管理难度大,基本上没有设置任何安全防护装置,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教学用具简单,80%教室只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块黑板、一盒粉笔;90%以上的幼儿园缺少最起码的卫生设施,玩、教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大多数乡幼儿园只有小皮球、呼啦圈等一些价格比较低的玩具,在一些村级幼儿园小孩子的玩具就是泥沙、石块、树枝,各种活动难以开展。教师待遇大多在400—700元之间学前教育论文,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教师构成比例大专生只占1.8%,幼师文化占30.7%(其中受正规幼师教育占14.7%),初中文化占40%,其它的占27.5%。96%以上的学校的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小学化”。

二、原因分析

(一)地方缺少相应的扶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政策

虽然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但受地方经济落后的影响,乡(镇)人民政府一直无承担办好幼儿园的能力,也未形成相应的政策,造成了农村幼儿园一直被边缘化,得不到发展。

(二)幼儿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

从整体来看,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很小,受到正规师范教育的特别是受到幼师培训的老师人数不多,有相当大一批初中学历和其他人员加入进来,这些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相对不足,不能以正常的幼儿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不会组织幼儿开展能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不会引导孩子开展各种户外游戏、不会用合理的方法去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经常用“惩罚”、“恐吓”、“批评”等方式对待孩子。造成这一现象原因之一是农村幼儿园生源少,收入不高,教师福利待遇低,不能吸引人才,不能激发其积极性。有的把这当成第二职业,只当每月贴补家用,分散了精力。二是农村幼儿教师和公办老师相比,没有名分、没有提高培训机会、没有前途,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

随着幼儿园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更多的农村幼儿园走向市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好的方面是能够进一步激发幼教工作者的激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坏的方面是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生源,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对家长的要求妥协,投其所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农村园还远未得到落实。严重超出了幼儿的年龄负荷。主要表现在:第一,上课时间长。多数农村幼儿园每节课长达45分钟,周上课时间和小学生差不多学前教育论文,户外活动时间被大量挤占。第二,以学习为主,强调幼儿知识的学习,以学多少字、背多少诗、数多少数为评判标准,而忽视了幼儿智力开发、兴趣培养、品格形成。第三,过分强调纪律常规,严格约束幼儿的行动。由于教育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忽视幼儿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因而不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幼儿的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思考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保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地方人民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列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地方政府要确保教师工资的预算和足额发放。幼儿生活费、保育费通过收费渠道解决。建立幼儿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制定地方幼儿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幼儿教师待遇等列入政府教育督导内容,积极开展对幼儿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

(二)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农村边远山区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幼儿园进行修缮、改建,逐步建立以乡幼儿园为主体,村幼儿园为辅的幼儿校区。鉴于民间资本有“小”而“分散”的特点,无法成片推进。可充分利用连锁加盟方式门槛低,资源利用高,利益分享稳定等优点,积极推进连锁加盟幼儿园。研究制定合理的方案,打消害怕投资风险大、没有回报的顾虑,吸引有投资能力也有投资想法的民间资本积极建设幼儿校区。积极对外宣传当前农村幼儿园现状,让社会共同关注。同时,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矗大Φ髡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致富。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农村劳动λ刂剩内消外化实施劳务输出学前教育论文,增加劳务收入?

(三)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幼儿教师稳定工程”。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的实施者,要提高幼师的素质,必须重视对幼师的培训工作。一是以园本培训为主,提高在岗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根据农村教师的实际需要制定课程,选择使用的教材,定期进行培训,接受新的知识技能、更新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当地资源,认真研究,系统思考,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幼儿教育的新路。二是增加城乡幼儿园交流机会,学习城区幼儿园已经成熟的教学方式,鼓励一批有活力,业务能力强的幼教老师脱产、半脱产到大学深造,到发达地区先进幼儿园跟班学习别人的管理、教学方法。积极利用当地资源。三是在每届高中毕业生中挑选一批品行良好、愿意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与他们签订合同、定向送到师范学校幼教专业学习,保证四年不离开就业岗位。四是提高幼儿教师的政治地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对一批工作出色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工资待遇应不低于乡村公办教师的平均水平。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一生中受教育最重要的阶段。近几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家长对下一代的早期教育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尽早走进幼儿园,接受系统、正规的幼儿教育。近些年随着全国教育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幼儿教育有所发展,但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要。

一、农村幼儿园的现状

目前,农村幼儿园15%还是土瓦房,教室昏暗、潮湿,室外活动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差,安全管理难度大,基本上没有设置任何安全防护装置,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教学用具简单,80%教室只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块黑板、一盒粉笔;90%以上的幼儿园缺少最起码的卫生设施,玩、教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大多数乡幼儿园只有小皮球、呼啦圈等一些价格比较低的玩具,在一些村级幼儿园小孩子的玩具就是泥沙、石块、树枝,各种活动难以开展。教师待遇大多在400—700元之间学前教育论文,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教师构成比例大专生只占1.8%,幼师文化占30.7%(其中受正规幼师教育占14.7%),初中文化占40%,其它的占27.5%。96%以上的学校的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小学化”。

二、原因分析

(一)地方缺少相应的扶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政策

虽然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但受地方经济落后的影响,乡(镇)人民政府一直无承担办好幼儿园的能力,也未形成相应的政策,造成了农村幼儿园一直被边缘化,得不到发展。

(二)幼儿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

从整体来看,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很小,受到正规师范教育的特别是受到幼师培训的老师人数不多,有相当大一批初中学历和其他人员加入进来,这些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相对不足,不能以正常的幼儿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不会组织幼儿开展能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不会引导孩子开展各种户外游戏、不会用合理的方法去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经常用“惩罚”、“恐吓”、“批评”等方式对待孩子。造成这一现象原因之一是农村幼儿园生源少,收入不高,教师福利待遇低,不能吸引人才,不能激发其积极性。有的把这当成第二职业,只当每月贴补家用,分散了精力。二是农村幼儿教师和公办老师相比,没有名分、没有提高培训机会、没有前途,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

随着幼儿园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更多的农村幼儿园走向市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好的方面是能够进一步激发幼教工作者的激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坏的方面是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生源,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对家长的要求妥协,投其所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农村园还远未得到落实。严重超出了幼儿的年龄负荷。主要表现在:第一,上课时间长。多数农村幼儿园每节课长达45分钟,周上课时间和小学生差不多学前教育论文,户外活动时间被大量挤占。第二,以学习为主,强调幼儿知识的学习,以学多少字、背多少诗、数多少数为评判标准,而忽视了幼儿智力开发、兴趣培养、品格形成。第三,过分强调纪律常规,严格约束幼儿的行动。由于教育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忽视幼儿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因而不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幼儿的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思考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保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地方人民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列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地方政府要确保教师工资的预算和足额发放。幼儿生活费、保育费通过收费渠道解决。建立幼儿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制定地方幼儿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幼儿教师待遇等列入政府教育督导内容,积极开展对幼儿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

(二)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农村边远山区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幼儿园进行修缮、改建,逐步建立以乡幼儿园为主体,村幼儿园为辅的幼儿校区。鉴于民间资本有“小”而“分散”的特点,无法成片推进。可充分利用连锁加盟方式门槛低,资源利用高,利益分享稳定等优点,积极推进连锁加盟幼儿园。研究制定合理的方案,打消害怕投资风险大、没有回报的顾虑,吸引有投资能力也有投资想法的民间资本积极建设幼儿校区。积极对外宣传当前农村幼儿园现状,让社会共同关注。同时,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矗大Φ髡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致富。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农村劳动λ刂剩内消外化实施劳务输出学前教育论文,增加劳务收入?

(三)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幼儿教师稳定工程”。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的实施者,要提高幼师的素质,必须重视对幼师的培训工作。一是以园本培训为主,提高在岗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根据农村教师的实际需要制定课程,选择使用的教材,定期进行培训,接受新的知识技能、更新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当地资源,认真研究,系统思考,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幼儿教育的新路。二是增加城乡幼儿园交流机会,学习城区幼儿园已经成熟的教学方式,鼓励一批有活力,业务能力强的幼教老师脱产、半脱产到大学深造,到发达地区先进幼儿园跟班学习别人的管理、教学方法。积极利用当地资源。三是在每届高中毕业生中挑选一批品行良好、愿意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与他们签订合同、定向送到师范学校幼教专业学习,保证四年不离开就业岗位。四是提高幼儿教师的政治地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对一批工作出色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工资待遇应不低于乡村公办教师的平均水平。

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一、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待教学"文本"。

教学文本,即教材,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学文本"最主要指的是音乐活动中教师使用的音乐材料。在近十年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如何对待教学"文本"——音乐材料,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基于"音乐知识本位"的文本观

知识本位的教学文本观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把知识传承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被看作是一个等待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灌输。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更注重让幼儿通过图谱,动作或其他形式学习音乐作品的结构,并且特别注重幼儿对作品的名称,作者等知识点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音乐知识被分割成零散的"碎片",这种以教师为主的独白式教学,活动的重点往往放在如何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预设的教学材料,而忽视了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教师把音乐能力的培养仅作为出现在教学目标中的一些空话,而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体现和实施。长期以来,这样的教学使我们的孩子仅仅是学会了几首儿歌,几个小的律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给孩子精心教的"音乐内容"都会在幼儿的记忆中逐步"褪色"。

(二)基于"音乐能力本位"的文本观

能力本位的教学文本观强调通过教学文本培养学生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立了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与快乐为核心的课程思想,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 强调"音乐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种审美感染的过程。"将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审美式的体验、探究、表现和创造。在这样的文本观影响下,教师们注重了幼儿的对音乐的感受力,多通过身体动作、语言或游戏等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觉器官加强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但是这种教学往往由于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欠缺,造成活动中主要注重了幼儿体验方式的多样,而忽略了这种体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对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停留在了先层次的感官刺激上,甚至过分的追求教学手段的丰富还会降低幼儿对音乐的注意力,对幼儿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聆听音乐的能力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教学活动中教师很难把握音乐教学的常规,使教学活动常陷入一种混乱状态,进而导致了诸多的无效教学,孩子的过度兴奋使教师变的很被动。培养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变成了幼儿在音乐中漫无目的的瞎想和乱做, 课堂上看到的"小班乱跳,大班乱叫",更使幼儿误解为"随意胡闹"就是创造。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

作为幼儿教师,日常工作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保育的任务,五大领域的课程有要求教师需要多方面的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每个领域的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好事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艺术领域的活动,更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如何将音乐活动变成音乐与教师和幼儿的一种对话,仅仅懂得一些皮毛的艺术技能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为幼儿教师的艺术课教学的专业成长提供借鉴。

(一)架设幼儿与音乐对话的桥梁

在教师对音乐有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变可以开始设计教学活动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架设了从艺术家到艺术作品到幼儿之间的桥梁,使幼儿情感体验上的模棱两可降低到最低限度,铺平了儿童通往音乐世界的道路。其实音乐本身到底描述的是什么,或者是哪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创作的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怎样通过活动让他们获得对音乐基本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幼儿和音乐建立对话的基础,这些对话所产生的经验对幼儿以后能否理解和喜爱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分析音乐的能力 、表现音乐的能力 和一定的音乐文化修养。笔者认为,学前阶段音乐能力的培养应该紧扣乐音的四个性质和特点,音乐活动的设计则应该让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增长对乐音的四个性质的认识和对音乐的结构的感知和体验。如果教学目标围绕这些音乐要素制订,那么教学活动就应该注重在游戏中让幼儿通过动作,体会音乐中节奏的重音、跳音;在身体律动的变化中,感知乐句的划分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在学唱歌曲中,体验音乐的分句和音乐表现的不同情绪;在欣赏活动中,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色和力度带来的不同情绪变化,以及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初步建立对音乐结构的感知等等。只有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中所教过的歌曲或律动也许渐渐被孩子遗忘。

(二)聆听是幼儿与音乐对话的基础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幼儿建立听音乐的习惯,并逐渐把这种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能力;这个活动的设计使很多体验必须靠倾听来完成,使幼儿在各种音乐游戏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发展听觉能力。在很多的音乐活动中,教师总是用音乐表演来解释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听的少,大部分经验从老师的语言引导获得。这样不仅违背了音乐这一听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和性质,更让幼儿产生了一种音乐是可以语言来解释的误解。其实音乐或任何艺术的独特价值,恰在于它的"不可翻译性"——这正是音乐与语言的区别:如果所有的音乐意义或音符可以用文字或语言充分的表达出来,音乐艺术就不会存在了,音乐所表现的意义只能通过听觉来领悟,并且不同阅历的人所领悟到的深浅也不同。而音乐教育则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人的感觉的教育。这样,我们的活动首先要以听为主,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幼儿不断的在听中加深对各种音响的体验和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教学文本观历经几番变革的今天,幼儿教师应该在与"音乐"这个特殊的文本对话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价值。正如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只有教师自身与音乐对话能力强了,自己和音乐能达到"视界融合"的境界了,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设计的音乐活动,为幼儿和音乐之间铺平对话道路。因此,教师大可不必在一节活动中让孩子欣赏整个的音乐作品,重要的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把音乐素养培养和提高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为幼儿终身热爱和理解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雷默. 音乐教育哲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出版,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