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

公寓文化论文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过去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比较严格,学生处、学工部、各系部和后勤处都分担一些任务,现在高校内公寓式管理相对宽容一些,要求后勤部门负主要责任,加之入住的学生情况各异,使得公寓寝室管理存在很大的特殊性。

1.1公寓寝室的管理难度大为增加

公寓式管理,就是响应一些大学生的号召,管理稍微宽松一些,尊重学生的自由,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私人空间,让学生在寝室内有住旅社的感觉,这就增加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一方面,高校想加强对寝室的管理,保证不出现任何事故,尤其是防盗、防火、防水之类的重大事情,另一方面学生不愿意管理人员过多的步入他们的生活空间,又盼着提供更为热情、周到的服务,比如网络、热水、洗衣等等,这种两难选择考验着管理部门的工作智慧。

1.2大学生情况比较复杂

入住在公寓寝室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来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都住在公寓宿舍内,不可避免出现混合寝室的情况,入住在这里的学生,不仅仅是本、专科生,还有高知识群体如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是博士后群体,这种文化层次的差异也使得他们对公寓管理方式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这种复杂情况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1.3公寓内缺乏富有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

公寓式管理,就要求高校后勤部门承担更多责任,后勤人手本来就相对不足,加之管理这么多公寓寝室,他们更是不堪重负,迫不得已,后勤部门在社会上招聘一些人员来从事公寓管理工作。相对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校内职工,招聘来的人员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这也加重了公寓寝室管理的难度。

2高校公寓内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各个高校,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本来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高校公寓寝室复杂的现实情况,注定了在这种环境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2.1优秀寝室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由于学校教室数量不足、图书馆自习室也总是人满为患,一些大学生选择在自己的寝室里上自习。若想在宿舍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有一个或数个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起带头作用,用这名排头兵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和影响寝室的其他成员,从而充分调动起寝室成员的学习热情,在寝室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宿舍成员人人都热爱学习,实质上就是营造了优秀的学风,对大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2.2优秀的寝室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寝室是大学生离不开的活动场合,在公寓寝室内,由于大学生距离学校稍微远一些,他们更多的时间会花费在自己的寝室内。相对于其他公共场合,大学生在自己的宿舍里可以对各种事件自由发表言论,保持各自的立场,他们也可以对各种事件进行自由辩论,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种不受制约的现状是辩证的,有利有弊,只有形成优秀的寝室文化,才能有助于大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增强他们明辨真伪与善恶的洞察力,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3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在公寓寝室内,寝室中的每个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因此在日程生活中难免会会出现各种小的摩擦。因此,公寓寝室必须重视塑造和谐、开放、包容的寝室文化,鼓励寝室内各位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增强寝室成员的归属感,减少寝室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形成健康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3公寓寝室文化的建设策略

高校公寓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一个产物,公寓寝室的组织方式、运行程序、和管理策略等,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因此,公寓寝室的管理部门应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携手合作,采取切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推动公寓寝室文化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3.1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寝室硬件设施

由于公寓寝室对设施要求相对比较高,学生对公寓寝室的硬件设备的期望值也不低,这就加大了高校后勤部门的经济压力。一些高校由于经济实力的制约,对公寓寝室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对公寓寝室怨言较大,难以形成对公寓寝室的认同感。

3.2完善寝室管理制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公寓宿舍的寝室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对公寓村寝室实施有效管理的内在依据,是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在寝室内言行举止的重要途径。除制度建设之外,后勤部门还应加强大学生公寓寝室管理队伍建设,在公寓寝室管理队伍中内,高素质、富有工作经验的工作队伍必不可缺建设,他们可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打造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3.3加强与高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后勤部门对学生寝室的管理,需要加强与高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在大学生眼里,学校和老师、尤其是辅导员是他们最信任的组织和力量,他们面对紧急情况时,内心最渴望的还是第一时间能联系上自己的辅导员,由于公寓寝室率属于后勤部门远离学校,导致了学生联系自己的辅导员和相关老师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后勤部门可以专门腾出一些宿舍,让学生辅导员居住,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既可以方便学生与辅导员沟通与联系,也可以使辅导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动向,有利于维护公寓寝室的稳定工作。只要各个寝室都能时时保持稳定,寝室文化建设就不是一句空话。

4结语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着重点和创新点。高校应大力推进以文明、和谐、求知向上为核心的公寓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家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主要内涵

所谓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在学生公寓特定的环境中,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客观条件,参与各种可能的活动,所表现出来思想观念、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宿舍的整体布局、卫生状况、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

从内容上来说,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载体,以物质、意识、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它是一个具有多元素、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公寓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规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文明养成,提升学生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公寓文化能激励大学生自觉培养重集体、讲道德的高尚情操,促使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塑造完美的人格,保持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2.建设优良校风,维护校园稳定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学生公寓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校通过积极正面的教育引导、严格规范的校纪校规、典型的正面示范、良好的舆论导向、有力的奖惩措施等手段,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并增强集体主义信念、对公寓寝室、学校和社会产生归属感,在思想和行为上与集体成员相一致。因此,建设好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是创建优良校风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稳定压倒一切,纵观我国高校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高校通常是各种思潮与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一些社会思潮往往是首先在高校中敏感地表现出来。大学生思想活跃、社会责任感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然而他们社会经验少,对事物的认识和自身的情绪容易受到相互的影响和感染,好多“集体创意”都直接或间接的出自于学生公寓。因此建设好大学生公寓文化对维护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安定秩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凸显其育人功能。新形势下,主动占领学生公寓这块育人阵地,大力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对于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意义重大。在长期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实践中,我校从学生公寓工作体制的创新入手,突出学生公寓精神文化的感染力、制度文化的约束力、行为文化的示范力、环境文化的熏陶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初显成效。

1.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创新学生公寓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为适应新时期对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进一步理顺学生公寓管理体制,我校学生公寓主要采取的是学生工作处传统管理模式与社会化物业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对公寓园区学生的养成教育、常规管理、床位管理、开展一系列公寓文化活动,并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考核等;社会化物业管理主要负责卫生保洁、安全保卫、设施维修等服务性项目。

为了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组织领导,我校贯彻执行分管校领导、学工处副处长负责制,直属于学生工作处的职能部门宿管办代表学校行使学生公寓管理职能。我校学生公寓管理规范、科学、高效,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积极倡导“服务管理”模式,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更注重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住宿环境。我校学生公寓分为两个公寓园区,宿管办干事分工明确,一名负责a公寓区女生教育和对物业公司的监督考核,一名负责b公寓区男生教育和对物业公司的监督考核,一名负责b公寓园区女生教育、全校床位管理、公寓文化建设。

同时,健全了公寓学生管理组织,拓宽了民主管理渠道。成立了校宿管部,并下设公寓自治管理委员会,各楼栋有栋长,各楼层有层长。在宿管办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宿舍卫生检查、安全隐患查处、文化氛围营造、学生宿舍联谊、公寓信息传达、学生意见反映、先进典型建树等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宿舍的民主管理与服务的热情、积极性,使学生公寓真正成为学生的家园,学生成为公寓的主人。

2.推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创新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我校公寓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道路,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大胆的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因素有力的糅合在一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提高公寓文化的品位,使公寓文化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陶冶情操、锤炼品德,为早日成才打下基础。

①推进优秀文明寝室建设,创建节约型公寓

为了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的步伐,加强学校学生的文明修养,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学工处宿管科自2007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推进文明寝室建设,共建节约型公寓”主题教育活动。此类活动以推进学生公寓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充分体现学生寝室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阵地作用为主要内容,积极发扬优良传统,增强节约意识,共创节约型公寓。

“优秀文明寝室”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宿管科对全校学生寝室进行全面检查,对内务卫生优秀、学习风气良好、晚就寝按时熄灯、不使用大功率电器、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的寝室进行通报表扬并予以“优秀文明寝室”挂牌;对一学年度连续3次以上被评为“优秀文明寝室”的寝室评为“五星级寝室”;在“优秀文明寝室”、“五星级寝室”的寝室长中评选出“十佳优秀寝室长”等。

为了保证评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学工处宿管科制定了《学生住宿管理规定》和《优秀文明寝室评比细则》,严格规范宿舍检查程序和考核标准,并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②建设“示范性”公寓,打造环境友好家园

园区“示范性楼栋”创建活动,即先选择一栋公寓作为试点,继而全面铺开。活动旨在加强对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每个宿舍每天自行将生活垃圾带出公寓,放在指定地点,杜绝乱扔、乱丢、乱吐现象的发生,共同打造和谐、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所有同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乱扔、乱丢、乱吐行为的出现,并请大家相互监督。(设有举报电话)

(2)请寝室长安排好卫生值日表,每天由值日生将各寝室的生活垃圾带出公寓,丢在指定的垃圾桶内。

(3)请劳动课任务区分在各楼栋的同学按质按量地完成每一次劳动任务。

(4)请各寝室的同学自觉维护好宿舍门口的卫生,勤扫勤拖,齐心协力,共同打造洁净、和谐的美好家园。

活动的宣传方式:

(1)学工处宿管办在各公寓园区利用橱窗进行了前期活动宣传,并统一制作精美的宣传标语张贴在各个公寓楼层。

(2)经过前期多层次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向各系宿管干部、学生公寓自治管理委员会干部将活动的宗旨和意义宣讲透彻,通过干部向每一个寝室宣传。

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各楼栋的同学们正在逐步适应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我校学生公寓的楼道(尤其是女生公寓)呈现出干净、明亮的局面,公寓公共环境明显好转,生活垃圾基本已经带下楼。

3.举办“寝室文化节”,丰富寝室文化生活

大学生寝室是校园文化的窗口,寝室集体作为大学生基本群体组织相对于其他学生组织有着独特的功能和影响。寝室成员长期的共同生活影响着每个成员的生活方式、学习态度、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和理想信念,形成独特的寝室文化。为了进一步推进寝室文明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寝室环境,校学工处、宿管办每两年举办一次寝室文化节,更好地加强我校学生的文明修养,提高宿舍文化的品位,陶冶学生情操,创造绿色环境,营造温馨气氛,营造健康、活泼、文明的生活氛围,丰富大学生寝室文化生活。

迄今为止,我校已成功举办三届“寝室文化节”,均由学工处主办,宿管办承办,各系协办。第一届“寝室文化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第二届以“温馨、和谐、个性”为主题,第三届以“弘扬美德、增进团结、美化环境、展现自我”为主题。通过开展动员大会、寝室形象设计大赛、寝室文化生活作品征集大赛、寝室趣味运动会、“红色之星”党员先进模范寝室创建活动、“十佳宿管干部”评选、“优秀寝室长”评选、“活动组织工作先进个人”评选、寝室文化节颁奖晚会等九个涉及文化、体育、娱乐、艺术、生活等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和寝室文明建设。

总之,当前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给公寓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更好地构建新型高校公寓文化,进一步发挥高校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志猛,张显伟.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8(5).

[2]陈益飞.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10).

[3]郭黄金.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0(5).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价值构成

1.高校公寓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具有审美传播价值。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学生生活区的延伸,当学生生活区由原来单一的住宿功能扩展为文化熏陶、审美娱乐、联络感情等多重功能时,公寓就成为审美传播的重要场所,其作用和价值越来越突出。在公寓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吸取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使之成为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操,建设优秀的学生公寓文化,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理想置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上来。

2.公寓文化是加强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需要,具有德育导向价值。公寓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新课题、新概念,它打破了传统班级建制的单一形式,使得同一楼层、同一居室的成员关系相对多样化、松散化,寝室逐渐成为高校的“细胞”。在这种情况下,以学生宿舍为重点,建设良好的公寓文化已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良好的室风建设,保证每个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公寓从心理上成为学生的自由与安逸所在,最终形成以公寓为主要空间的群体文化。

3.公寓文化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二阵地,具有心理调节价值。公寓是学生个性表现最真实的舞台,是思想内在品质暴露最明显的场所。公寓内部的整体布局、卫生状况、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内容都成为学生受教育的“亮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有意识地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移向学生公寓,充分利用公寓文化教育面广、教育形式多样化的优势,使宿舍成为面临巨大压力的学生的缓冲带,重新找到新起点、新方向的依托点;以公寓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以公寓为单位的有意义的娱乐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调适心理压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构建对策

由于高校公寓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公寓周围过多的商业活动,使高校的公寓文化表现出多维性。“物质制度层次的建设已开始显示出重复建设的苗头,再不努力挖掘和开发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精神文化意义,必将导致学生公寓文化始终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发挥不出学生公寓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积极而重要的作用。”[4]为此,要突出公寓文化的精神内涵,美化生活环境,提升公寓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形成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将公寓建成文明有序的温馨家园和学生乐于向往之地。在这方面,要通过优良校风建设,增强学生在公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帮助学生形成勤奋严谨和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增强公寓文化的辐射力和覆盖面,形成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倡体现时代精神的主导文化,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挥其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高校应通过大力扶持和开展适合公寓特点的富有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发挥公寓文化的积极因素和教育作用;转变观念,强化阵地,用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抵御错误的思想观念,提升公寓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 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浅析高职院校公寓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楼栋文化建设的探索 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探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浅谈传统教育对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作用 加强高职院校公寓文化建设工作探讨 高职院校公寓文化建设之我见 示范性高职院校下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管理 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发展新途径 浅谈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寓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融入现代企业文化的高职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论校园主流媒体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影响 高职学生党员促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 试论情商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引导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2013年中国职业院校在校生2933.8万[J/OL].

[4] 杜小明.浅谈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331-332.

[5] 洪文秋.“内育外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53-154.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实践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是遵循大学生教育规律和成人成才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校园文化教育工作实效的有意义探索。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1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通常是指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服务或结构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项目侧重于过程。一个项目通常包括三个因素:确定的目标、明确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既定的预算。

项目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科学,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科学管理方式。它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总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完成项目任务。[1]项目管理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可以更好地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难,最大程度地优化所需资源配置,做到项目在特定的范围、有限的时间、预定的成本及质量之间的相对平衡。

1.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指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形成、体现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伴随大学生思想、认知、性格、追求的不断碰撞、磨合直至互相融合,最终形成极富凝聚力的文化氛围。[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是依托学生公寓这一载体免费论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的一次性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起止时间明确、参与对象明确、活动预算简单等特点。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指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各项具体活动视为一个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对具体活动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以具体的项目带动物力、人力方面的资源整合,通过建立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收尾、考核评估的管理体系,增强校园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运行模式。具体而言,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处作为学生公寓主管部门,在制定学生公寓文化教育工作计划时进行项目统筹规划,提出总体要求,实施目标化管理,建立文化活动时间安排表,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采取招投标制度进行立项操作,通过公平竞争、公开评审,采取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目标到位、责任到人。

1.3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将项目管理引入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有利于优化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充分调动大学生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校园文化真正地走到大学生生活中去,增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近几年来,莆田学院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也尝试实施项目化管理模式,如每年一届学生公寓文化节就是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成功案例。通过组织“好学风”优秀宿舍评选大赛、“宿舍文化风尚大赛”、“寝室舍标设计大赛”、“安全知识知多少”之社区安全教育主题海报设计大赛、“迎奥运、树新风”之社区文明标语征集大赛、“节约我先行”之社区节能宿舍评选大赛等活动,运用项目管理的目标导向、过程控制、团队激励、绩效评估等专业理论,充分利用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做到责任到人、专款专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流程

2.1酝酿准备阶段

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牵头组织实施,专家组经过调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总体构想,明确教育总体目标,确立正确导向。其次免费论文,进行目标任务分解。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任务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选择适合项目化管理的任务,确定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制定并公布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申报指南,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公寓文化活动方案,营造“人人可以申报,人人可以参与”的氛围。。

2.2项目申报与审批

在立项通知公布之后,申报活动的学生团体必须在了解学校的情况以及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各项具体规定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学生的活动意向和需求、活动场地情况,并对活动的开展时间、地点、规模、主题、内容、形式作出详细的计划或实施方案,在充分论证之后向学生工作处投递活动计划书,参与项目申报。活动计划书须体现时代特色,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对广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一定的校园影响力。

在审批环节中,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组织活动立项评审,对所有活动项目计划书的可行性、影响力、内容、活动形式、安全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保证审批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立项。

2.3项目实施与监控

项目实施与监控是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部分。通过审核的立项活动项目,由学生工作处与活动主要负责人签订《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协议书》,以协议书的方式确保活动任务的正常开展和配套经费的及时落实。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的计划书不得擅自改变,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学生工作处组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对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督导,检查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及活动组织者是否按照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进度是否符合计划的要求,活动经费是否合理使用。学生工作处对活动项目进行中期评测,如发现活动项目负责人未按计划开展活动,或是活动方案执行难度大,或是活动经费不合理使用,则可以中指活动项目的实施,停止拨款、撤销立项的处理,做到尽量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4项目验收与评价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与传统活动管理方式的最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活动项目的验收与评价环节。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运行结束之后,活动项目负责人应做好活动项目的工作总结,全面总结出活动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向学生工作处提交文本材、图片、DV等多种形式的资料,积极配合学生工作处进行活动项目的审核与验收工作。学生工作处组织验收专家组对活动项目进行全面的、最终的评审和反馈,根据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成效、影响力等,评选出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合格项目以及不合格项目;同时对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次该负责人或团体申报立项的参考指标。

项目验收结束后,学生工作处要做出公正的评价免费论文,及时兑现奖励和处罚,及时表扬和奖励开展得好的活动项目;批评不合格项目的负责人及申报团队。活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宣传,可在校内媒体中开辟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专栏,广泛交流活动项目开展的经验,也可对成功的活动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推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

3.1坚持资源整合原则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常常出现部门之间、院系之间各自规划,各行其事,未能形成有效的“齐抓共管”的局面,资源整合也无法得到实现。在有限的资源得不到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重复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化解项目矛盾与冲突,提高项目资源利用效率。[3]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精心规划,围绕大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科学设置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总目标,完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具体项目的申报指南,严把活动立项审批关,对申报的同类相似的活动项目,采取合并立项的方法,倡导竞争与合作,避免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重复开展的情况出现,有效地整合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去达到最好的效果。

3.2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

立项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过程中能否按计划开展,人力物力是否到位、经费是否合理使用,这些都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活动项目通过立项之后,倘若项目管理部门放开初期管理,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够,待到活动中后期才开始管理,则会延误了活动项目实施的最佳时机,活动效果可想而知。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如何变活动项目负责人的被动管理为积极管理?总的来说,只有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加强负责人的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培训,结合往届优秀项目案例,培养负责人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策划、组织、公关等方面的能力,强调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宣传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规则和实施办法免费论文,以及项目成果的鉴定办法和具体标准。通过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促使项目负责人在通过立项审批时,能够明确其工作职责,能按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时着手开展工作,如进行活动人员安排、进行活动的前期宣传、协调解决活动场地的使用问题、合理安排经费预算等等。在项目的实施与监控环节,通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的不定期抽查与督导,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进度意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加强,有利于项目负责人有效地、保质保量地开展活动。

3.3坚持过程监督原则

在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监督是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实施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坚持过程监督原则。学生公寓文化立项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给予重视和监督,任何一个环节的完成情况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环节的完成,进而导致整个活动项目无法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立项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和督导,与活动项目团队进行有效沟通,直观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意见,协助解决问题。

项目管理应用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中,实现了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具体实践,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平台,激发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卫兵,王务均.大学生廉洁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运行机制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2]刘建荣.探索公寓文化建设途径,强化公寓文化功能[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郝丽丽,宋岩,蔡慧慧.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实践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是遵循大学生教育规律和成人成才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校园文化教育工作实效的有意义探索。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1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通常是指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服务或结构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项目侧重于过程。一个项目通常包括三个因素:确定的目标、明确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既定的预算。

项目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科学,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科学管理方式。它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总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完成项目任务。[1]项目管理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可以更好地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难,最大程度地优化所需资源配置,做到项目在特定的范围、有限的时间、预定的成本及质量之间的相对平衡。

1.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指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形成、体现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伴随大学生思想、认知、性格、追求的不断碰撞、磨合直至互相融合,最终形成极富凝聚力的文化氛围。[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是依托学生公寓这一载体免费论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的一次性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起止时间明确、参与对象明确、活动预算简单等特点。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指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各项具体活动视为一个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对具体活动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以具体的项目带动物力、人力方面的资源整合,通过建立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收尾、考核评估的管理体系,增强校园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运行模式。具体而言,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处作为学生公寓主管部门,在制定学生公寓文化教育工作计划时进行项目统筹规划,提出总体要求,实施目标化管理,建立文化活动时间安排表,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采取招投标制度进行立项操作,通过公平竞争、公开评审,采取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目标到位、责任到人。

1.3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将项目管理引入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有利于优化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充分调动大学生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校园文化真正地走到大学生生活中去,增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近几年来,莆田学院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也尝试实施项目化管理模式,如每年一届学生公寓文化节就是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成功案例。通过组织“好学风”优秀宿舍评选大赛、“宿舍文化风尚大赛”、“寝室舍标设计大赛”、“安全知识知多少”之社区安全教育主题海报设计大赛、“迎奥运、树新风”之社区文明标语征集大赛、“节约我先行”之社区节能宿舍评选大赛等活动,运用项目管理的目标导向、过程控制、团队激励、绩效评估等专业理论,充分利用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做到责任到人、专款专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流程

2.1酝酿准备阶段

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牵头组织实施,专家组经过调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总体构想,明确教育总体目标,确立正确导向。其次免费论文,进行目标任务分解。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任务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选择适合项目化管理的任务,确定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制定并公布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申报指南,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公寓文化活动方案,营造“人人可以申报,人人可以参与”的氛围。。

2.2项目申报与审批

在立项通知公布之后,申报活动的学生团体必须在了解学校的情况以及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各项具体规定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学生的活动意向和需求、活动场地情况,并对活动的开展时间、地点、规模、主题、内容、形式作出详细的计划或实施方案,在充分论证之后向学生工作处投递活动计划书,参与项目申报。活动计划书须体现时代特色,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对广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一定的校园影响力。

在审批环节中,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组织活动立项评审,对所有活动项目计划书的可行性、影响力、内容、活动形式、安全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保证审批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立项。

2.3项目实施与监控

项目实施与监控是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部分。通过审核的立项活动项目,由学生工作处与活动主要负责人签订《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协议书》,以协议书的方式确保活动任务的正常开展和配套经费的及时落实。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的计划书不得擅自改变,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学生工作处组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对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督导,检查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及活动组织者是否按照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进度是否符合计划的要求,活动经费是否合理使用。学生工作处对活动项目进行中期评测,如发现活动项目负责人未按计划开展活动,或是活动方案执行难度大,或是活动经费不合理使用,则可以中指活动项目的实施,停止拨款、撤销立项的处理,做到尽量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4项目验收与评价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与传统活动管理方式的最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活动项目的验收与评价环节。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运行结束之后,活动项目负责人应做好活动项目的工作总结,全面总结出活动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向学生工作处提交文本材、图片、DV等多种形式的资料,积极配合学生工作处进行活动项目的审核与验收工作。学生工作处组织验收专家组对活动项目进行全面的、最终的评审和反馈,根据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成效、影响力等,评选出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合格项目以及不合格项目;同时对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次该负责人或团体申报立项的参考指标。

项目验收结束后,学生工作处要做出公正的评价免费论文,及时兑现奖励和处罚,及时表扬和奖励开展得好的活动项目;批评不合格项目的负责人及申报团队。活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宣传,可在校内媒体中开辟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专栏,广泛交流活动项目开展的经验,也可对成功的活动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推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

3.1坚持资源整合原则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常常出现部门之间、院系之间各自规划,各行其事,未能形成有效的“齐抓共管”的局面,资源整合也无法得到实现。在有限的资源得不到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重复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化解项目矛盾与冲突,提高项目资源利用效率。[3]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精心规划,围绕大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科学设置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总目标,完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具体项目的申报指南,严把活动立项审批关,对申报的同类相似的活动项目,采取合并立项的方法,倡导竞争与合作,避免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重复开展的情况出现,有效地整合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去达到最好的效果。

3.2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

立项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过程中能否按计划开展,人力物力是否到位、经费是否合理使用,这些都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活动项目通过立项之后,倘若项目管理部门放开初期管理,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够,待到活动中后期才开始管理,则会延误了活动项目实施的最佳时机,活动效果可想而知。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如何变活动项目负责人的被动管理为积极管理?总的来说,只有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加强负责人的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培训,结合往届优秀项目案例,培养负责人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策划、组织、公关等方面的能力,强调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宣传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规则和实施办法免费论文,以及项目成果的鉴定办法和具体标准。通过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促使项目负责人在通过立项审批时,能够明确其工作职责,能按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时着手开展工作,如进行活动人员安排、进行活动的前期宣传、协调解决活动场地的使用问题、合理安排经费预算等等。在项目的实施与监控环节,通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的不定期抽查与督导,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进度意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加强,有利于项目负责人有效地、保质保量地开展活动。

3.3坚持过程监督原则

在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监督是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实施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坚持过程监督原则。学生公寓文化立项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给予重视和监督,任何一个环节的完成情况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环节的完成,进而导致整个活动项目无法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立项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和督导,与活动项目团队进行有效沟通,直观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意见,协助解决问题。

项目管理应用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中,实现了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具体实践,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平台,激发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卫兵,王务均.大学生廉洁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运行机制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2]刘建荣.探索公寓文化建设途径,强化公寓文化功能[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郝丽丽,宋岩,蔡慧慧.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特色品位;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14-02

一、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包括人们生活方式、价值、信仰、行为和物质产品,包括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我们拥有的一切。学生公寓文化是以学生及公寓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公寓及其周边环境为载体,以优化环境、弘扬美德、育人精神为核心,住宿学生及公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和选择的群体性文化活动,以及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学生公寓文化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学生公寓文化有教育潜在性、参与自主性和互动性、内容形式多样性、风格独特性等特点;学生公寓文化还有教育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和约束等功能。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就是通过教育管理制度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品德修养以及生活质量,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公寓各种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美化学生的生活环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

首先,在新形势下,学生公寓文化的角色定位和特色品位建设还是比较薄弱,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方面公寓文化内涵建设还要加大力度,学生公寓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其次,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硬件优先、软件滞后,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也很薄弱,管理服务机制、制度不够完善,工作能力强且管理经验丰富的专职管理人员缺乏。一些高职院校聘用社会人员担任公寓管理员,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远远达不到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再次,近年来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基本建设投资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方面的经费不足。与普通高校相比,在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骨干力量短缺,学生党、团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整体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方面的宣传教育设施、设备的配置不够齐全,很难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公寓文化品位不高,公寓文化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公寓文化层面、文化特点和文化功能把握不准。(1)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简单模仿普通高校或其他院校,没有充分地融合专业文化品位和办学特色理念;(2)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公寓文化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构建起来,虽然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生活、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方面作了规划,但制度的宣传和执行情况还不尽如人意;(3)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激励和教育不够深入,公寓文化的建设仅仅停留在对安全、纪律和卫生的管理上,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探索;(4)在审美情趣方面,独特、高雅、浓厚的文化氛围还有待形成,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只维持在低层次状态;(5)在学生公寓文化软、硬件建设方面,有些硬件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品牌和文化软件建设方面还很欠缺。

(二)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完善,学生的公寓文化认同观念有待增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高职学生住宿生活方面的需求发生变化。同时,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倾向,社会公平、网络安全、就业压力等问题逐渐凸现,由各种社会消极因素引起的不良风气,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从而给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当前,高职学生大多数为90后的独生子女,在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下,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消费需求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发生变化。他们对时尚文化的追求与个性化消费需求渴望得到满足。

(三)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对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少数教育管理者的教育、引导作用缺失。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参与意识不强,不能充分地体现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历史、人际关系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有些公寓管理员不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和责任意识的增强,尤其是那些观念陈旧,文化层次较低的职工,占学生公寓管理服务的大多数。另外,极个别教育管理者对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缺失,新形势下显现出个人功利心的上升和师德水准的下降。

(四)各单位、各部门缺乏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工作格局有待构建

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的日常管理及维修建设由学院公寓管理部门、后勤部门或物业管理公司协调完成。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涉及高职院校各单位、各部门,但目前诸多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配合、协调不够密切,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探索

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在育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鉴于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精心设计挖掘出公寓文化的内涵,努力打造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品位,构建体现时代特征、风格独特、品位高雅、文明和谐的公寓文化氛围。

(一)加强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和保障

学生公寓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其育人功能被各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怎样,公寓文化建设和公寓管理服务的质量如何,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带来了挑战,对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稳定与发展。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把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院预算,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确保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在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摆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并将其贯彻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要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公寓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不断发挥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

(三)加强学生公寓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

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牵动着每位高职学生的切身利益。在公寓管理服务工作中,要构筑理论体系,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稳定,追求文明和谐。在工作实施中,要注重主体、机制、方法、思路与技术的创新,不断整合优化公寓资源,把公寓管理工作纳入到学生工作创新体系。要积极推行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主管、协管责任制,并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进学生公寓,切实加强学生公寓专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水平。同时,还要加强部门的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岗位责任,创新工作思路,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四)发挥学生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持久生命力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同感、影响面和参与意识,建立健全公寓管理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相结合。要发挥教育管理者的组织、教育、引导和促进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细节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要强化学生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扩大参与和自我教育的方式,培养自我审视、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

(五)营造良好的学生生活环境和公寓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公寓文化活动,要以亮化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彰显特色品位为亮点,以强化育人功能为重点,把创建优美的环境与精神培育相结合,把提升文化品位与展现文化内涵相结合,把育人功能与环境营造相结合,着力创建人文环境推动审美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和育人功能和谐统一。要精心设计打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公寓文化创新活动,努力营造文明整洁、温馨舒适、平安和谐的学生生活环境和富有生机活力的公寓文化氛围,不断拓展高职院校的育人阵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搭建学生公寓网络文化服务新平台

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校园网络为依托、以创建绿色网络为目标,组织开展主题好、影响大、辐射广的学生公寓网络文化活动。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要建立健全学生公寓网络监督、检查和监控机制,不断提高广大学生运用和驾驭网络的能力。要加大对学生公寓网络道德建设的力度,加强学生公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净化学生公寓网络文化环境,拓展学生公寓德育主渠道、新阵地。

(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高职院校要逐步建立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的垂直领导和横向沟通相结合的网络化运作机制。高职院校各单位、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齐头并进、凝聚合力,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落到实处。要注重公寓文化的机制建设,以文明、和谐公寓建设为目标,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抓手,发挥关爱、激励机制作用,实现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统一。公寓文化建设要落实责任,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项目资助:内蒙古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科技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NJ10277。

参考文献:

[1]徐振岐.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刘丙宝,李爱红.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刘聪.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生态文化建设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寓管理 文化建设 新模式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寓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而且成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

1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一种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弘扬校园文化、价值取向、行为导向、生活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积极、健康、和谐的公寓文化对学生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1]。

2公寓文化的功能

学生公寓文化不仅具有一般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作为存在于高校中的一种先锋文化,又有其自身的特色、价值及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教育功能。公寓文化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心理影响、文化熏陶和思想感染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能使学生受到启发,易引起共鸣,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公寓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教育作用。

2)创造功能。公寓文化的主体创作者是大学生,大学生的各种思想观念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可以说“兼容并包”。生活习惯,行为方式都会在公寓中得到直观的展现,体现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高低,更体现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公寓文化特征和功能的认可。

3)导向功能。公寓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同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一样,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4)凝聚功能。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特别是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5)激励功能。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能调动每位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保持高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6)约束功能。健康高雅的公寓文化对大学生能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如果个体行为与共同行为准则发生冲突,不符合公寓文化要求时,个体行为就不会得到承认和赞扬,那么个体行为就会受到公寓文化的必要约束。[2]。

3努力做好公寓文化建设

1)环境育人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加强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寓教育于环境之中。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建设优良的学风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环境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教育,“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

2)高校应高度重视,严密组织,认真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到公寓文化活动中来。要坚持大学生公寓“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公寓育人氛围,进一步拓展、丰富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繁荣学生公寓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3]。

3)要以学生公寓为基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学生公寓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公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与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4展望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转变,学生公寓文化被赋予一种全新的内涵。公寓作为大学校园的一部分,成为学习的第二课堂以及知识消化的主要场所。因此,学生应将公寓文化建设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专业文化知识体系。比如一些有意义的专题讨论,是以扩充知识面为主的娱乐休闲文化的知识体系。公寓专业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通过学生会、松散的文学沙龙、英语沙龙等形式。经常开展学术讨论,进行公寓文化建设,创新的启发会等。

学校将构筑学生公寓文化体系作为一项指示来考核,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应本着自身综合实力和现状,充分挖掘公寓文化建设潜在的优势,寻求出一条发展新途径。如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传播者,是现代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得重要内容,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思维和交往的方式。为了有效地实现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公寓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新情况。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注意把握正确的公寓文化和社会舆论宣传导向,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发挥高校学生公寓网络文化的作用,努力营造健康、活泼的公寓文化氛围。因此,公寓文化建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考虑普及性和全面性。在创建公寓文化的过程中,文化活动内容基本上面向公寓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精神状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公寓各项文化建设,使学生增进交流和影响[4]。

5结束语

随着公寓功能的转变,对公寓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怎样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公寓区的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是目前高校面临的相同问题,这将是公寓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研究的新课题。总之,公寓文化建设应朝着体系化、功能化、科学化、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渗透。也就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古今中外的,集人类所有优秀文明成果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探索公寓文化建设[J].高校后勤研究

[2]于秋波,郑华.论高校公寓管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

 

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还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必要区域,是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与发展,其教育功能日趋显著,如何进一步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切实与社会化改革同步进行,提高服务质量,建设和谐公寓,使公寓工作取得社会承认,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一个共同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及内容辨析

1、公寓管理部门经济利益与教育责任之间的冲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许多后勤服务项目都是有偿的,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经济压力,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了矛盾和抵触情绪。学生在公寓接触到的大多是商品化的物和服务,为他们提供这些物和服务的人,因受到企业经营思想的熏陶,平等交换的观念较深,对学生公寓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与自身服务的育人功能认识不足,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片面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得,从而加深了学生的不满情绪。

按照企业制度进行运作的学生公寓管理部门,遵循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获得经济利益是不可置否的。但处于学校内部的公寓管理部门,是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而推卸其应担负的教育责任。高校后勤服务兼备教育与经济双重性,它应当同时遵循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过去只承认其教育属性,而否认其经济属性,是不够准确的。而现在过度强调其经济性,也有失偏颇。公寓管理部门应在其经济利益与教育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正确体现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又有利于后勤实体的壮大发展。

2、公寓管理制度与学生认同度之间的冲突

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公寓管理的基础和管理工作实施的依据。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的建设,但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从内容方面看,义务性、强制性的条款较多,而权利性、人性化的条款较少。在公寓管理过程中,老师只根据有关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要执行和服从,学生难以得到思想认同与行动接受。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缺少了人性化和权利性。因此,学生公寓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前公寓管理的实际工作,加紧研究和修订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公寓管理制度来保障学生公寓的生活安全、有序、健康、和谐,保证校园一方平安。

3、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心理成熟度之间的冲突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高职院校建立了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等公寓管理机构,意在引导、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公寓管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还不够稳定、自律性不够强、宿管会干部享受待遇不高、工作经验欠缺等原因导致部分参与管理宿舍的学生参与面都是很窄的,在参与内容上仅限于劳动力型、低层次的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4、公寓管理人员低素质与学生高要求之间的冲突

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年龄老化,多数人没有受过较正规的专业培训,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危机感不强,缺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和优质的服务理念,造成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与当代大学生高要求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塑管队伍的素质高低、服务态度优劣,直接影响着宿管工作的质量。公寓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是公寓管理工作做好的前提和基础。硕士论文,学生公寓管理。因此注重提升公寓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做好学生思想的能力,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取得双方的互相信任,适应新时代学生的要求,才是做好公寓管理

5、公寓文化建设的滞后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之间的冲突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校的扩招、生源质量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传统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高校公寓管理部门不能只满足于完成事务性工作,而忽视广大学生在公寓内的思想动态,对公寓主流文化把握不够,对学生思想的正面引导也缺乏力度,从而使学生公寓文化易偏离正常的轨道。学生在经济上,贫富悬殊加剧,在校消费走向多元需求;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无视集体和团体利益;生活中,在公寓内酗酒,通宵上网,言行粗俗等等问题。硕士论文,学生公寓管理。突出地显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工作进学生公寓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和谐的公寓文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已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对策

1、健全公寓规章制度是构建和谐学生公寓的基础工程

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建设是公寓管理的基础和管理实施的依据,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的建设,但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和缺陷;从内容上看,义务性、强制性的条款较多,权利性、人性化的条款较少;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只根据有关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要执行和服从,学生难以得到思想上的认同与行动上接受,学生公寓管理部门要结合高校实际顺应时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及时修订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公寓管理制度,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住校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管理规定;二是公寓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各项工作制度即内部管理制度;两者都必须充分体现管理与服务育人的功能,做到密而不死,疏而不漏。

建立、健全学生公寓各项规章制度是落实学生公寓环境育人工作和构建和谐学生公寓的基础,从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实际工作出发,定期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明确相关部门及个人的岗位职责、权限,完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以及纠正、预防措施等控制程序,确保学生公寓管理 “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2、建立公寓高素质管理队伍是构建和谐学生公寓的力量保障

学生公寓配备的管理、服务人员这支队伍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严密的组织结构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使各岗位各司其职,各行其责。

第一条主线是公寓辅导员队伍。公寓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制定出学生公寓辅导员考核办法,定期召开会议,严格考核。公开评选“十佳公寓辅导员”,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奠定基础。硕士论文,学生公寓管理。

第二条主线是公寓楼管员队伍。楼管员以前的工作经历差异性大,个体素质也参差不齐,楼管员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对他们进行培训应该作为日常工作长抓不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完善这支队伍的“岗前、岗后”培训制度,强调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第三条主线是公寓自律组织队伍。硕士论文,学生公寓管理。学生公寓自律组织是一个学生群众组织,来自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定期进行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提升自律组织文化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和措施激发学生公寓自律组织的工作热情,使之更好的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3、推进公寓内涵建设工作是构建和谐学生公寓的工作重点

一是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任务。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和着重点。硕士论文,学生公寓管理。良好的公寓文化能更好的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能调动每位大学生和公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公寓文化活动及公寓园区的环境,于潜移默化之中来感染学生和公寓员工的情绪、陶冶学生和公寓员工的情操。如建设有特色的主题走廊文化;建立学生活动室,实现活动的品牌化,以推动学校整体学生公寓水平向高层面提升。

二是节约型公寓建设任务。在学生公寓内要积极倡导建设节约文化、节约文明新风尚。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公物非自然损坏的审核及赔偿;推进水电智能化系统革新,实行定额供给,超额付费的管理模式;把节约纳入到相关考核和奖励机制中;把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和行为的内容纳入到学生行为守则和德育考核之中。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进“进公寓”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的党建和团建工作,积极落实“党员先进性建设工程”,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推进学生公寓党建步伐;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对学生舍长进行分年级、分主题轮流培训,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广大同学提供思想引导、学习指导、考研就业向导、人际关系开导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平台。

四是建设学习型公寓任务。作为公寓管理者,我们要树立“以育人为己任,努力创建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公寓环境。在公寓成立以宿舍为单位的理论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硕士论文,学生公寓管理。自律组织在学生公寓开展“一周一演讲活动”、“日日练书法”、“寝室手抄报”、“周末谈理论活动”等拓宽知识面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专业社团在学生公寓开展“公寓集体晨读”、“睡前你问我答”、“今日计算机”等活动,有利于学生巩固学习专业成果;充分利用公寓楼上的活动室建设学习室、读书室、阅览室等学习场所,彰显“宿舍文化铺就成才路”文化内涵,把学生公寓建设成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坚强阵地。

 

总之,学生公寓科学化管理要紧跟时展、社会发展的步伐,秉承以育人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多积累,多观察,多总结,努力完善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一定能够做好。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字: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养成教育

一、前言

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力求向上进取是大学生活中积极的一面,但同时大学生们还未定型的思想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素质可能会在强烈的外来冲击下扭曲变形,甚至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强调做人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这在当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变得尤为重要。

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大学校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他们成才必不可少的环境氛围之一,在大学生成功养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力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品质,对于促进大学生文明习惯和良好品质的养成,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公寓文化和养成教育的义涵

2.1公寓文化的内涵界定

高校公寓文化的研究在我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在1986年提出的“寝室文化”概念,之后逐渐被人们接受并重视。到1991年张文凯发表《寝室文化初探》一文,对寝室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然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谭谨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浅论》中指出“宿舍文化是以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成员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性文化”。王萍、时宝国《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功能》认为“宿舍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雷湘竹的《略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提出“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高校学生宿舍区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总和”等等,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公寓文化进行了界定。

梳理以上观点,所谓大学生公寓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公寓硬件设施为载体,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制度规范、行为准则以及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公寓文化是在高等学校的校园环境中,在长期的公寓活动中形成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大学生共创共享的群体文化。其涵盖公寓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公寓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

2.2 养成教育的内涵界定

养成教育则是要通过教育者的教育、启迪和引导,把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转化为人们的道德感情和道德信念,形成鲜明的荣辱观念,把行为从未开化培养为开化,从不文明培养为文明,从非道德性培养为道德性。简单的讲,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使大学生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形成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主要培养大学生三个方面素质:大学生道德品质, 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即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行为规范、作风纪律教育和日常管理,培养大学生的文明行为和优良作风;创新思维和能力,即通过开展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勇于挑战未知世界的求知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公寓文化建设与养成教育之间的关系

建设健康的大学生公寓文化,是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有效途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方面,养成教育是全面建设优良公寓文化的必备基础。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学生基本生存能力严重缺失;此外,当代80后、90后大学生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养成教育的缺失亦不容忽视。中国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英国斯宾塞说过“记住你管教自己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养成教育是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公寓文化建设的抓手。养成教育是做人的基本规范的教育,包括卫生习惯、文明礼仪、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本身也是相辅相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当人们为一些能使自己摆脱日常习惯值得一做的项目共同努力时,人与人之间的分歧甚至冲突就会逐渐减弱,有时就消失了。”

另一方面,公寓文化建设是养成教育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公寓是高校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养成教育的重要基地,其管理范畴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体系,涉及到学生教育管理的诸多问题,对学生的成才有着极为深刻的重要影响; 其管理任务是以把公寓建设成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阵地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化服务、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为目标,以对学生实施生活、学习、安全、卫生秩序管理、服务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组织手段,实行严格的综合管理, 把公寓办成“团结和谐、文明高雅、整洁美观、安全有序”的学生之家。

公寓状况能反映学生和班级的文明程度。我们如果放弃这个对学生从事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前沿主阵地,任其放任自流,将会严重影响学校文明建设和育人质量,从而制约学校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公寓文明是校园文明的缩影,大学生公寓是展现大学生精神风貌的窗口和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基地。认同此理,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看一座城市的文明进公厕,看一所学校的文明进公寓,看一个家庭的文明进厨房”这一浅显道理中蕴含的深刻内涵。#p#分页标题#e#

大学生公寓的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环境美化和学生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环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心世界、道德观念和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外部的清洁与优美,应是内心清洁与美丽的表现。”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知识、有纪律观念,还应当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应当学会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文明素质、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自觉性,使他们把文明的行为内化为自觉的习惯。这一内化过程的最重要环节即是:通过在公寓开展的“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和“标准化公寓”考评、奖惩来规范学生遵守纪律、卫生安全等管理制度的行为,陶冶塑造其品性,最终实现文明其精神、养成其习惯的目标。

四、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提高养成教育品质的路径选择

4.1 加快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转变观念是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前提。应该说当今各高校领导均认识到了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有部分高校没有采取措施或几乎没有采取措施去建设健康向上公寓文化,另有部分高校领导认为公寓文化建设只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后勤和学生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的错误观念。要加强公寓文化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统筹规划,共同实施;要意识到公寓文化除需加强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外,也要重视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与观念文化建设;还要意识到建设公寓文化必须依靠各部门齐抓共管等。只有领导的观念改变了,才可能去积极推动并建设好宿舍文化。

加强组织领导是建设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对公寓文化建设的思想领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公寓文化的主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倡导体现时代精神的主导文化,用健康的思想占领大学生公寓这块阵地。其次,要建立必要的公寓文化管理机构和机制,将解决方向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公寓文化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第三,要加强规划和管理,制订具体、切实可行的规划,并予以落实,解决建设实际中的问题,推动公寓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第四,要协调各部门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理顺公寓文化建设中各部门的关系, 使各部门能在公寓文化建设中齐抓共管、密切配合。

4.2 加强环境建设,优化人文环境

首先,加强公寓物质环境建设。文化的表现和传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开展内涵深刻、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有赖于齐备的基础设施。首先,高校要逐步改善大学生公寓的环境条件、基本结构和相关设施,一方面要在公寓建设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如先进的学生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阅览室等,使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在公寓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在公寓建设好阅报栏、墙报、黑板报等,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提高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品位。其次,要搞好公寓区周边的园林绿化和过道、大厅、公寓的布置和装饰,还可以悬挂一些中外学者或杰出人物的画像、雕塑、历史遗物或诗词警句等,这样既保证公寓有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幽雅别致的游乐景观,还有发人深思、催人奋进、陶冶性情的文化景观。总之,整洁、美观、和谐、高雅的公寓物质环境,会给人一种崇尚教育、科学和艺术的美好印象,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次,加强公寓精神环境建设。重点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建设具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层次的公寓文化。如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举办各种讲座、演讲、辩论、报告会等,启发他们的求知欲、成才欲;可根据每个公寓的长处、特色和兴趣举办球类、书画、乐器等各种比赛、展览等, 这样既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又能加强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还可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把握时代脉搏,吸收社会文化精华,自觉建设高层次的大学生公寓文化。

4.3 严格落实规范,完善制度文化

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更需要认真落实各项制度。首先,规范公寓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完整、严密、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使制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只有严格规定公寓熄灯和大门开关时间,才能保证作息规律正常化;只有制定学生公寓用电管理规定,定时定量用电,或安装卡式电表管理,才能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只有制定公寓内务管理办法,严抓公寓卫生,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其次,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任何规章制度只有落到实处,才会发挥应有作用,如不能有效落实规章制度,不但不能发挥规章制度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影响其他规章制度的严肃性,造成负面影响。

4.4 充分协调整合,形成管理合力

首先,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协作。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靠某一职能部门或某一些人来开展,它既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分工协作, 也需要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作用。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理顺与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有关各部门的关系,力争做到纵向指挥有力,横向配合密切,要充分发挥学校行政部门、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使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真正实现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步调一致。

其次,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和培训,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在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宿管队伍,宿管人员要熟知宿管各项规章制度和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善于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较好的执行力等。#p#分页标题#e#

(3) 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改变学生党、团组织在公寓无组织机构、无场地的现状,引导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公寓开展有利于公寓文化建设的活动,组织大学生党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工作。

(4)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骨干分子的作用,文化骨干分子往往是公寓文化活动中的核心人物,在学生中一般都有很高的威信和声望,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 使之成为公寓文化活动中真正的骨干和带头人。

总之,高校公寓文化对大学生养成教育影响深远,高校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形成合力,不断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以良好的公寓文化润化人,努力提高养成教育的品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文明、高尚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谭瑾.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浅论[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02).

[2] 王萍,时宝国.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功能[J]. 滨州师专学报. 2000,(03).

[3] 雷湘竹. 略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J]. 广西高教研究. 2002,(03).

[4] 陈秉公.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5] 米曙娟. 论高校学生管理与大学生养成教育[D].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 2006.

[6] 刑国忠. 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7] 王红梅. 大学生养成教育浅议[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8] 江浩. 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D] .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 2005.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68-02

高校学生公寓不仅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而以其为平台进行的精神文化建设则在强化校园管理,提升大学生品质,促进高校深化改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的内涵

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主要指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公寓全体成员逐步形成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念的整体形象。[1]从公寓文化层次上来看,它与公寓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同属于公寓文化中的四个层面,并且是其他三种文化的精神升华,成为公寓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文化,也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它既是催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也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

二、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的特征

(一)教育性。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公寓各种文化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情操,美化大学生的心灵。[3]公寓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虽不具有强制性,却能引起个体情感上的共鸣,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从而得到潜在的教育。

(二)自主性。大学生是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更是受益群体。充分发挥他们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约束的意识,激励自我管理的潜能。这样既有利于良好校风、学风与和谐公寓的建立,又有利于大学生文明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综合素质。

(三)丰富性。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以公寓为载体,大学生为主体,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体现了群体性的特点。[4]而每个寝室的成员在朝夕相处中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进而形成相近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文化风格,因此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公寓精神文化。

三、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创建精神文明的窗口,对高校文明安全校园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5]良好的公寓精神文化能激励和培养大学生,使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升华,在树立良好风气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

(二)激励功能。良好的公寓精神文化可以促使大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保持奋发博取的精神。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创造空间,使个体受到激励,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积极的动机,使价值观念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升华,进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三)拓展功能。良好的公寓精神文化可以使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拓展和提高。公寓精神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大的自由空间和宽松和谐的氛围,他们可以在这里进行适度的自我展现,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这不仅较好地调适着他们的心理,还使他们可以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使自身的素质得到升华。

四、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精神文化建设的滞后性。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地扩招,在校学生规模逐年增多,使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高度紧张。在严峻的形势下,高校公寓管理工作已经发生巨大转型,由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社会化管理模式。[6]在社会化管理工作逐步加快的情况下,诸如公寓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校园网络等公寓物质文化建设不断得到丰富,同时却对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解有失偏颇,以为在公寓张贴几张宣传标语,搞几场篮球友谊赛就可以了。这样,公寓精神文化建设就得不到充足的发展,显得滞后,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二)精神文化建设的不协调性。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目前在高校公寓社会化管理中新型而又庞大的学生公寓社区不断涌现出来,在新社区成员构成方面,学生的组合关系也由过去按院系、专业的组合,转变为按照学生个人要求与学校统筹安排结合的组合。这样就会造成同一宿舍楼、同一楼层、甚至同一寝室的学生成员关系复杂化、松散化,为精神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使精神文化建设出现参差不齐、效果不一的局面,这种发展的不协调性在客观上也制约着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精神文化建设的不健全性。在公寓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很多高校的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交由后勤集团负责。后勤部门在高校扩招后带来的住宿压力下,没能更好地发挥管理职能,平时只注重对公寓纪律方面的维护,而对精神文化的建设流于表面形式,使其不够全面、健康地发展,不能充分发挥精神文化的导向、激励、拓展功能。这实质上是对公寓精神文化建设没有科学正确的认识。

六、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内容

(一)精神文化建设的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公寓精神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教育功能不容小觑。这就要求转变从前只依托课堂进行“两课”教育的旧观念,把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的统筹建设中来,提高对精神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为科学实效地开展精神文化建设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2.不断创新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没有统一的可以按部就班的固定模式,所以在建设中要注重思路上的创新,方法上的改进,把握住重点,增强公寓的文化气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为学生营造安全、文明、和谐、奋进的精神文化氛围,把公寓拓展为高校学生的育人之地。

3.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目前主导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多由主管学生公寓的部门,如后勤集团来负责,也有的是由宣传处、学生处等高校行政部门来负责,还有一些是由学生社区来搞。这样的局面既有学校自身的历史传承原因,也有转型时期的现实管理需要。但是,不管哪个部门来抓公寓精神文化建设,都要把学生作为主体纳入到建设中来,积极地引导学生们,和他们形成合力,认真并且有效地把工作开展下去。

(二)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

1.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是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定位。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定位就是要体现出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用先进的文化去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精神文化建设定位准确了,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在公寓精神文化建设中体验到美,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和完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

2.精品文化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学生公寓的品牌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之间相互区别的校园文化标识。有了文化建设的品牌,高校的文化建设才能脱颖而出,更上层楼。鉴于目前不少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内容都大同小异,没有形成真正的精品文化,所以今后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主管机构应该按照文化品牌的思路,设计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品牌标识,推广精品文化,深化精品内涵。

3.理论研究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创新之源

目前不少高校关于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还局限在经验的积累层面,没有较好的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缺少充实的理论支撑。所以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结合公寓精神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的理论研究,是推动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巨大动力,是思想创新的不竭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寓精神文化成为科学的文化,受众的文化,真正地服务于广大的学生。

总之,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要树立持之以恒、紧抓不懈的观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促进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在新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祝国群,汤海旸.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与实践[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2).

[2]王富.中国高等学校后勤化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16

[3]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4]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2(7).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道德观;学生公寓文化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纵深发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特点,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主体间平等话语权、交往、共识观念的缺失使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困境。主体间性道德观基于对人类主体性膨胀的反思逐渐成为走出主体性极度膨胀的根据与现实途径,这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视野。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主体间性道德观的生成与彰显

主体性在西方哲学中由笛卡尔、康德等近代哲学家基于对人性的肯定与褒扬而确立的一种哲学范式,指人的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哲学范式是建立在“主一客”二分的思维框架中,强调主体相对于客体的优先性和至上性,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个体存在形式。这种哲学范式把人“从地上扶起来”的同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单一中心论”和“自我中心论”,导致“主体性”的极端膨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不断强势,使原本平等的主体关系异化为主客关系,于是“主体性的道德观”逐渐丧失它的力量,“衰落的主体逐渐走向黄昏”。

主体间性,发轫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几经发展,出现了“共在”、“视域交融”、“对话”、“交往”、“面对面”、“交往共同体”等著名的哲学理念。迄今为止,多数学者仍然倾向于“主体间性”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他我、他人,既涉及到“我”与“你”或“我”与“他”的关系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我”与“我们”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及其沟通性的可能性,其实质是一种关系思维方式。主体间性最初虽然只是哲学范畴,但是作为一种崭新的关于人的生存方式和人学理念的世界观具有普遍意义,必然成为当代道德观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道德观就是要使道德教育与文化建设重新回到人与人的关系思维中,对世界的一种精神一实践的把握方式。在中国古代有关道德的经典中,许多先哲都曾有过主体间性的思想意识。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就是倡导在道德行为、规范尺寸的把握上主张调和的方法,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以儒家为代表的“仁者爱人”、“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思想,墨子“视人以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非攻”等思想都从不同侧面闪耀着主体间性道德观的光辉。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主体间性道德观的提出是对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分离、人与人关系的淡漠及信任危机等现状的补救。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与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主体存在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主体间情感、观点、认识、思想的交往与沟通,重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重塑自己的思想道德内涵,最终外化为道德自觉的动态过程。因此,主体间性道德观形成了自身的特征;(1)对话性与开放性,即主体间性中任何一方主体都向其主体相互开放,与其他主体展开对话;(2)沟通性与交互性,即主体间通过沟通与交互达成合作与协调,寻求共存,互利发展,主体间相互关联,相互交流,相互融通,在沟通中求同存异,(3)非构成性与实践性,即主体与主体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主从关系,而是在交往实践中形成的平等的主体间关系;(4)共在性与现实性,即每个个体都是主体,他们共同存在于一个现实生活中,并结成共同体,实现主体间本真的生活状态。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主体间情感、观点、认识、思想的交往与沟通过程;主体间重构知识与经验,重塑道德内涵,最终外化为自觉道德行为的动态过程。因此,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理应为主体间性道德观的生成与彰显。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走向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道德观论证了对话、理解和共识的可能性,真正突出了在当今社会历史多元主体的作用下,承认各个主体内在差异的同时,找到了多元主体获得内在统一性的根据与现实途径,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1 健全、科学的制度供给:主体间性道德观生成与彰显的保障

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公寓作为一个地域共同体,其本身就具有多主体性的特点。公寓管理中心、学生宿合管理委员会、后勤物业公司、公寓区商业网点、公寓党团组织、院校思政工作系统等都承担着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使命,是构建高品质公寓文化的愿景形成的文化建设共同体。没有共同规则约束的“共同体”只能是虚拟的,难以达成共同规则,构建高品质公寓文化也是空谈。高校和社会化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信任、相互协商的基础上结成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在学生公寓区开展教育、服务与管理,既具有经济的特点,又担负教育的使命,经济和教育的双重特性决定了经营主体不能盲目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服务和市场的可变性不可避免带来双方合作的矛盾,这就要求双方以主体间性道德观为准绳,展开平等对话、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相互理解融洽的战略伙伴关系。

因此,健全、科学的制度供给是主体间性道德观生成与彰显的保障。制度文化是学生公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体间性道德观视野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就必须建构在主体间性关系思维下,做到制度内容与实施中的人性化、规范化、公开化、系统化,在融洽的基础上通过互识达成共识,真正发挥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功能。

2 构建交往式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模式:对话、理解与共享

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要求通过主体间的对话、理解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在主体间性道德观照下,学生不再是驯服的工具,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与管理。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应是地位平等的主体,这就要求构建以对话、理解与共享为核心的交往式文化建设模式。

首先,转变服务与管理观念,提倡对话。对话是主体间道德观的重要形态。雅斯贝尔斯说过:“作为人类的灵魂的教育,对话才是探索真理与认识自我的真正途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公寓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交往,语言是交往的手段,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对话意识形成的关键是公寓文化建设中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学生的心理需求,消除话语霸权,倾听学生的声音,吸引学生建设公寓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次,搭建沟通平台,促进相互理解。许茨提出了“生动的同时性理论”、“视角互换理论”等为核心的主体问性沟通理论,也就是说在对话中通过移情体验,在对方中发现自我、理解对方。这就需要在公寓文化建设中搭建平台,强化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对话平台。在公寓文化建设中,以活动和网络信息空间为平台,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近年来各高校开展的公寓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网络聊天室的开通、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等都在不同程度彰显了主体间性道德观为基础的公寓文化建设。

再次,共享交往的成果共同发展。在学生公寓文化动态生成中,主体间性在作为独立精神主体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致力于公寓文化建设,共同创生经验、智慧和价值。在师生及生生平等交往过程中,学生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身人格价值的彰显,不仅可以激励自己,同时相互激励他人,创造一个能鼓舞每一个人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公寓文化的凝聚力。同时,学生公寓的教育、服务与管理者在充分引导公寓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体验了主体间性公寓文化建设的成就感和主体间交往的愉悦心理体验,树立了教育、服务与管理的自信心,进一步全身心地投入公寓文化建设中,为师生交往不断深化提供了心理保障。

3 高品质学生公寓文化的标志:自组织性的生成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自组织性是指在复杂、非线性、远离平衡态系统中的一种自我生成的有序状态,自组织是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优化的最佳路径。具有自组织性文化是学生公寓高品质文化的显著标志,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走向主体间性是其自组织性生成的路径。主体间性道德观是主体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是人际间真情实感的直接流露与显现。主体间性道德观具有共在性、现实性、沟通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促进学生公寓文化自组织性的生成必然成为高品质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诉求。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公寓管理 文化建设 新模式

一、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和管理新模式的内涵

环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公寓式大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他们在读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学校环境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教育。因此,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探索一条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建设优良学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含义和影响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指高校公寓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三者于一身,属于校园文化范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年来 发展 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化,以学生公寓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物质、道德意识、行为及制度等为内容,以公寓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对规范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强化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影响。

从内容上来说,公寓文化绝不仅仅是公寓中的几项学生活动,它是一个具有多元素、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它甚至包括从整个公寓楼到每个房间内的整体布局、卫生状况、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审美情绪、学识职能、行为方式、语言风格、生活习俗等等方面。因此,开展公寓文化建设既要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又要注重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

公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进步、文明的公寓文化将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构成最佳的教书育人环境,对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对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的含义和影响

所谓公寓管理新模式,就是制定出一套适用于 现代 化公寓文化的管理标准模式。在做到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定、舒适的环境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符合当代大学生要求、规范大学生行为的规章制度。它是迎合新时代要求的,并在广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场的管理标准。探索公寓管理新模式的同时,有必要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公寓文化,这将会给空洞的大学生活注入新的生机,并引导学生走上一条积极、健康的道路。

二、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的构建

结合大学生公寓文化内涵、基本结构,在大学生公寓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1、重视硬件文化建设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式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公寓内部要重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专门的学生管理结构,如宿舍管理部门等,供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所用,同时还要在装饰装修上下功夫,公寓内的走廊墙面可张贴各种非广告类标志,并配备各种思想教育板块。加强先进文化对学生的 政治 思想引导、创建高雅舒适的环境,让大学生在草坪上看书或晨读、在椅子上休憩,还要建造适当的 体育 场所、乒乓球、羽毛球室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学生公寓区要向学习、生活、休闲、娱乐、审美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学校要把学生公寓区纳入校园总体规划来建设,进一步完善学习、娱乐、休闲等场所,配合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学生行为

公寓规章制度是学生公寓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搞好公寓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个体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漠,我行我素行为时有发生。建立 科学 规范的公寓制度文化,对约束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个体感觉、认识、情绪、道德意识以及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体现时代特点,要不断改进和创新,要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遵守。同时宿舍管理人员也要忠于职守,做到对学生负责,并确保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文化建设进公寓,培育一种科学、文明的精神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生公寓文化氛围是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要大胆创新,树立一套创新体制的管理模式,在学生公寓开展富有特色、针对性强的公寓文化活动。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高尚纯净的公寓文化氛围,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公寓文化建设方面,成立宿舍管理部门,确立专门的指导,认真开展各色各样的公寓文化活动,并适时布局公寓内部板报,向学生宣传积极向上的文化,举行以《建设新型公寓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并张贴公寓文化摄影展,举办“我爱我家”寝室设计比赛,为宿舍冠名等一系列活动来提升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可以使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既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能力,又丰富了公寓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同学的审美水品,从而突出“真、善、美”的主题,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4、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育人目标相结合

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要着力与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思政 教育 是高校在学生公寓中极为重视的育人工作。因此,公寓文化的建设必须符合高校的教育、文化、人文的属性。活动的主题要突出思政教育。目前,我们利用公寓区内的宣传专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行为规范、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另外还指导、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开展专题宣传,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目的都在于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和 政治 修养。

高校始终把学生公寓作为培养人才和进行素质教育的育人阵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寓内度过的,与我们宿舍管理员最为接近。因此,学生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自然 就成为宿舍工作的重点内容。

宿舍管理人员的观念要转变,与学生公寓管理的基础工作相比,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突出体现了高校公寓管理从“管物”为主,向“育人”为主,“管物”为辅的新型管理模式转变,我们要始终把培养公寓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作为职工培训,培养的重点,使他们成为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优秀的,先进的榜样进行宣传,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一些思想上有压力,有困惑感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抓两头,促中间,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学生是公寓的主体。作为学生公寓管理部门,要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为了使学生公寓逐步走向公寓人文环境建设,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因为他们既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管理者,让他们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使人文建设与学生的成长 规律 相协调,走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成才之路。

目前,我们要积极动员学生中的优秀骨干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通过他们组织发动全员参与,从而使这些骨干分子成为我们管理和服务的辅助力量。在学生公寓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骨干代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文化活动,如“文明寝室”的检查评比,“寝室冠名评比”大赛,以及一些公寓宣传活动等等。同时,还可以成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自治委员会,共同探讨公寓制度文化的有效运行机制。

公寓文化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但是公寓文化的建设有其两面性,建设得好可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不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 发展 ,所以公寓管理部门一定要在这项工作上下大力气,并且对公寓文化加以引导,以防止不良现象在公寓中出现。

6、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推进公寓精神文化建设

要以学生公寓为基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学生公寓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公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与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要善于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报告会等形式,并且充分利用 网络 、板报等载体,将学生公寓安全等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对过去违纪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公寓文化和公寓新模式的建立,必须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素质基础,要求公寓管理者有 科学 的管理制度,并且综合各个部门之力。这要求管理部门提升公寓文化品位,陶冶学生情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大学生公寓文化生活。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严密组织、认真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学生积极投入到公寓文化生活中来。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繁荣学生公寓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中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公寓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文化娱乐活动上,应引导学生向深层次发展。提升文化品位,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三、展望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转变,学生公寓文化被赋予一种全新的内涵。公寓作为大学校园的一部分,成为学习的第二课堂以及知识消化的主要场所。因此,学生应将公寓文化建设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专业文化知识体系。比如一些有意义的专题讨论,是以扩充知识面为主的娱乐休闲文化的知识体系。公寓专业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通过学生会、松散的文学沙龙、 英语 沙龙等形式。经常开展学术讨论,进行公寓文化建设,创新的启发会等。

学校将构筑学生公寓文化体系作为一项指示来考核,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应本着自身综合实力和现状,充分挖掘公寓文化建设潜在的优势,寻求出一条发展新途径。如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传播者,是 现代 化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生活得重要内容,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思维和交往的方式。为了有效地实现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公寓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新情况。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注意把握正确的公寓文化和社会舆论宣传导向,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发挥高校学生公寓网络文化的作用,努力营造健康、活泼的公寓文化氛围。因此,公寓文化建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考虑普及性和全面性。在创建公寓文化的过程中,文化活动内容基本上面向公寓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精神状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公寓各项文化建设,使学生增进交流和影响。

随着公寓功能的转变,对公寓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怎样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公寓区的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是目前高校面临的相同问题,这将是公寓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研究的新课题。总之,公寓文化建设应朝着体系化、功能化、科学化、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渗透。也就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古今中外的,集人类所有优秀文明成果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方向发展。 参考 文献 :

1、于秋波,郑华《论高校公寓管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公寓文化;三生教育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高速发展,90后一代大学生正面临来自学习、经济、就业、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压力,“生命困惑”、“生存弱化”、“生活茫然”等问题不断暴露,大学校园中的自杀、校园暴力、吸毒等现象频频发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有效地遏制这些悲剧的发生,因此,在高校学生最重要的场所学生公寓中推进“三生教育”,应该成为高校研究的重大课题。无论是生命、生存,还是生活,都需要人的亲身体验和亲身实践,将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知与公寓管理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应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应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提供路径。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这一概念最早于2008年,由云南省高校工委提出。生命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尊重与珍惜生命,教育他们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领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要尊重与珍爱他人的生命。受教育者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培养对他人、社会的爱心,在人格上得到全面升华,感悟生命的意义。生存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生存适应能力与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在生存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会判断与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形成较强的劳动能力,能够解决生存问题。生活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了解生活常识,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的美好,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在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学生用正当的方式追求个人、家庭、集体与国家的幸福生活,认识生活的真谛。“三生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的哲学,它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通过启发大学生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人生困惑与茫然,维护他们所寄托的社会理想与价值观念,寻求人生的终极目标。它包含的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生存教育”是关键,而“生活教育”是方向与目标,缺一不可。

二、“三生教育”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实现路径

三生教育,其内容包含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要素,技术、文化素质、基本技能及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在公寓内开展“三生教育”活动,要与公寓日常服务相结合,与公寓文化活动相互联系、补充和促进,更要与公寓管理相结合,对学生的生命个体、基本生存能力、生活技能充分了解和尊重,让他们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找到成长的空间。公寓内的教育手段多样和教育资源丰富,利用公寓阵地可以使理论教育和生活体验实现完美结合,优质的公寓文化环境、高品质的公寓文化活动以及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年学生起到“三生教育”作用。公寓的文化环境从地面延伸到墙壁乃至整个公寓空间,在公寓的大厅、走廊布置“美丽的生命”图片,悬挂体现生命哲理、生命感悟的漫画作品,张贴保护生命的安全制度和温馨提示,帮助广大学生认识自然生命,了解生命常识,从而认识自己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为将外化于形的生命内化于心,公寓还需要开设生命教育主题讲座系统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公寓举办“衣橱整理大赛”,培养学生生活物品的归纳能力,“身边的洗衣巧手”,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必备技能,“公寓生活达人秀”,分享公寓生活小窍门,“寝室装扮大赛”,锻炼生存空间的管理能力。利用公寓社区的生活环境创设具体的素质拓展活动和营造具象的社会生存项目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起到生存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和技巧。公寓创设生命自救讲座、突发事件自救演练、“关爱心灵,大写人生”、驻楼心理驿站等系列活动来吸引个人和寝室参与到其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公寓增设主题卧谈会“寝室你我他,温暖才是家”、“寝室论天地,学子添才气”等活动去引导学生要为别人想一想,为父母想一想,为学校想一想,希望通过讨论改善个人意识,扭转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愿望为目的、以个人利益为主体的思想,建立群体观念,接纳文明习惯,学会生存适应,热爱大学生活。优质的公寓文化氛围营造和多元化的公寓文化活动举办,让三生教育从理论延伸到现实,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生活,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大学生具备过硬的生存能力和意志品质,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技巧,热爱大学生活。

三、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三生教育”实践反思

综上所述,“三生教育”的内容需要环境的熏陶与群体的感染,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学生公寓的功能和特点正好可以满足“三生教育”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将“三生教育”与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提供现实的路径。高校要营造适应“三生教育”的公寓文化环境。首先在公寓管理工作中要突出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从只强调管理为主转变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辩证互动的观念上来,以教育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保障,三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其次是营造公寓文化氛围时要把着眼点放在“生、时、新”上。生,就是从生活事务做起;时,就是要结合学生当下的情况及时开展;新,就是形式要有创意,不要老生常谈,让人一听就生厌。公寓文化活动的创设应以生为本、面向未来,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精神。只有通过开展学生愿意接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有特色的公寓文化活动,才能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促进大学生自我实现、回归成人和成才。

参考文献

[1]周家荣.“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0(7):97-99.

[2]李梦,赵双生,曹友雷.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三生教育”环境[J].中国校外教育,2014(5):62.

[3]董艳.小议寝室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7-80.

[4]毛永强,王晓芳.新时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5):88-90.

公寓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学生公寓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必要性 问题 加强对策

随着高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化,传统的班级概念趋于淡化,学生在公寓的时间增多,公寓对其的影响越来越凸显,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途径上都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一、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扩招后在校生人数激增,而据调查,目前高校学生全天时间的60%左右在公寓度过,学生公寓管理难度增加;公寓内缺乏文化环境和育人环境,学生在公寓内的学习氛围差,各类活动的文化品味低,部分学生晚上休息时间不能自控,严重影响正常学习。而高校学生公寓长期沿用后勤部门承担物业服务,学工部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弱化了公寓的育人功能,缺少事前预防、过程控制和事后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用正确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并引导学生,弥补现有思想政治工作时空的不足,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体来看,目前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不够深入,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选派优秀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但公寓辅导员除了上课,还得处理学生的有关事务,真正在公寓的时间有限,从而入住公寓的辅导员与学生接触并不多,导致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谁是公寓辅导员,哪些事情应找公寓辅导员。长期以来,学生始终是被管理的对象,存在着管理人员说了算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后,虽然也成立了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参与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地位认识不足,学生通过参与管理实现自我教育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2.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忽视公寓文化的潜在功能。

公寓文化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由学生公寓管理者、服务者和大学生共同参与并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文明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公寓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多数高校虽然在学生公寓设立了宣传橱窗、报栏,开展了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但并没切实把公寓文化建设作为实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重要内容。

3.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方法落后,与宿舍管理员联系不够紧密。

多数高校选派辅导员进住学生公寓,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不要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老师、学生缺少双向交流,不能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另外,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和宿管工作由于主管部门不同、工作侧重点不同,相互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这种管理体制弱化了育人功能,使教育与管理脱节。

4.扩招、公寓后勤化带来的一些其他问题。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协调等能力相对较弱;另外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又使得大学生们生活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这就容易引发集群行为。某高校学生曾因对食堂饭菜不满,而引发了一次大学生集群行为:集体不到食堂吃饭,在宿舍大声叫喊,向宿舍楼下摔东西,在网上发表恶意帖子,等等,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秩序,影响了校园的稳定。显然,对于此类突发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还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

随着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宽带网络进入学生公寓,应该说在信息化时代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却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来学习,而是沉浸在网络游戏影视网站中,置学业于不顾(我就曾遇到一位2010届新生,沉浸在网游中,第一学期挂7门功课),这个问题恐怕不是学校管理者和家长起初所能想到的。

二、加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一重要思想无疑对思想政治工作入公寓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及时调整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寻求对策。

1.明确公寓辅导员职责,建立辅导员走访制。

坚持辅导员进学生公寓有利于学生了解、理解学生管理者;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引导,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有利于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建立辅导员走访制,要求进驻公寓的辅导员必须定期到学生宿舍去走访,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通过辅导员走访制能很好地由点到面、全方位地在公寓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很好地掌握学生各种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及时处理、解决学生的问题。

2.营造公寓文化新环境,发挥其教育和导向功能。

公寓文化是一种理念,一种环境,更是一种精神。因而要重视公寓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创新公寓文化载体。可以通过组织大型文化活动、讲座进公寓等,引导学生组织和社团在公寓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创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寓开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公寓文化也可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与企业、学校、福利机构等开展交流活动,广泛吸取校内外的成功经验,使公寓文化更加符合时代的主旋律,使其在学生公寓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孕育成熟,真正成为一股“来源于同学,作用于同学”的教育力量,促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进步。

3.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公寓制度建设。

学生管理制度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行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提高学生公寓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创新学生公寓的激励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学生在公寓内的表现纳入考评体系,作为评奖、推优,评定奖学金、文明宿舍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党员在公寓中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宿舍挂牌”、“党员床铺挂牌”、“文明宿舍”等制度,在公寓区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改变以前的督促机制,变督促为带动。另外可以以学校的名义出台《学生公寓管理规定》,让学生明确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提升责任感;还可以制定一些专项制度,如为防止学生刚进校就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耽误学业,规定一年级不能带电脑进住公寓。最终以制度来规范学生公寓的管理,达到公寓的安全、和谐和稳定。

(2)大力推进辅导员进公寓制度,充分发挥公寓辅导员和宿管员的服务作用。公寓辅导员应主动加强同公寓管理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探索联合开展管理与育人的工作方法,使公寓管理部门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重要性的认识。公寓宿管员应把学生中的异常信息及时传递给辅导员,通过两者经常性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把学生中的隐患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媒介。我们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尤其是互联网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坚守网络思想阵地。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红色网站”,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使网络成为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

(2)发挥网络的沟通功能。开设网络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电子信箱、QQ群、飞信群、微博等服务,使网络成为师生交流沟通、倾诉苦乐、宣泄情感的一个重要场所。

(3)增强网络的文化功能。在社区网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网上征文、网页设计大赛、网上辩论赛等,吸引学生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学习。

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任重而道远,必须从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在体制、机制、内容、方法、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深化,从而积极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不断向前发展,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飞,黄文彬.加强学生公寓中的思想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2004,(2).

[2]邵国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