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创新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具有实践性、职业性、综合性3个基本特性[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创新性培养的主要代表,轻视甚至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特性。事实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创新性为本质属性,以培养创新性的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在于新技术、新手段和新工艺等的创新,把特定的行业要求与部门实际问题和人才培养以及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它和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同样具有创新性的特征,不同点在于创新的方式: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成果和对未知领域的开拓;而专业学位要求创新性地将现有理论和规律运用于实践并创造出新价值[3]。

2 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我国自1990年开设护理硕士教育以来,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护理人才,但培养的人才以科研型为主[4]。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理人才素质,以满足有针对性的对不同职业背景专门人才实施培养的要求,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批准设置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结束了我国只有护理硕士科学学位的历史,并确立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5]。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护理硕士教育具备两套体系,即专业学位和研究学位,毕业后分别授予护理学硕士(Master of Nursing,MN)和护理学科学硕士(MSN)学位。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是培养拥有专家才能、在某一专科或专病方面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高级护理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已开始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APN,包括临床护理专家、执业护士、注册麻醉护士、高级助产士、高级个案管理护士等5类专门人才,后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先后设置了家庭护理、危重症护理、精神科护理、公共健康护理等护理专业。英国的护理硕士教育有2种类型,即授课式和研究式,前者侧重于护理科研与理论的研究,后者旨在培养高级实践护士[7]。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为临床和社区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护理专门人才,对提升临床护理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3 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研究与教学能力的护理专门人才,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5]。由于目前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转型阶段,护理专业学位教育处于刚起步状态,尚缺乏培养经验,只有国家对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原则性和指导性的要求,缺乏本专业规范的、具体的专业标准和要求,大多数院校还未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护理专业特色明显的研究生实践方案,出现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评估体系不健全的现象。

3.1 树立创新性的教育理念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培养的是临床护理应用型实践人才,但区别于本、专科教育的在于其培养的是专业领域里的专家。专家不仅需要有较强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还应具备创新能力,方有可能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中有所建树。

3.2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目前尚缺乏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医学发展和社会需求,护理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必须细化、专科化,应大胆借鉴和学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培养具有专科性质的高级护理实践护士,注重其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应集中国内护理学专业优势力量,联合研究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单单停留在描述性研究层面,应广泛开展调研或进行实验性研究,以明确有护理专业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培养目标。

3.3 确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受制于培养目标,在护理硕士培养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制订具有现实指导性和操作可行性的培养方案,参照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先从招收在职护理人员开始,合理设置课程,突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思考能力,通过强化外语培训、课题研究的训练、专科操作能力的提升,达到解决专科问题能力的凝练。

3.4 改革教学方式

改变通才教育以及专业研究方向不明确的培养方式,以临床实践为主,同时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的应用,训练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加强循证护理与实践。针对不同专科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采用个性化的实践内容和计划安排,对于其专科方向的科室应重点实践[8]。毕业论文应该以临床护理病例分析、护理方案创新等为主,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体现学生创新性,将现有护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5 创新考核形式

为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在考试为主的方法基础上,可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采用多形式、灵活的考核方式,包括在一定时间内提交固定内容的小论文、小的调查研究报告,进行小的演讲、试讲等,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形成。

3.6 建设创新型导师队伍

研究生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需严格遴选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导师。可通过校院联合培养的方式,从医院遴选聘请本专业领域临床经验丰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兼职导师,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确保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处于初始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更是刚刚开始,需要明确创新性的重要性。广大护理教育专家和临床护理专家应共同努力,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的实践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5):49-52.

[2]曹瑞红,包水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6):61-64.

[3]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4]朱海利,陈洪华,张银华,等.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11):64-66.

[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OL].[2011-10-12]. 省略/xwyyjsjyxx/gjjl/zcwj/268310.shtml.

[6]李亚洁.护理研究生教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1.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36-02

随着高职护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护士的人文素养教育逐渐倍受关注。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构成了护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在整体护理理念广泛开展的今天,在高职护理教育中构建全面、系统的美育课程体系,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顺利地适应现代护理的工作岗位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1]。

1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我国医学教育重专业文化技能,轻人文社科知识的倾向比较明显,导致护士在人文修养、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学校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以及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共识。

1.1 促进护理模式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

医学模式反映了人们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认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新的医学模式使医学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追求以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健康状态为中心[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新模式转变,现代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护士角色期待也随之不断提高。

1.2 提高护士内在素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综合运用护理专业知识技术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心身全面护理,为病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护理专业学生接受审美教育,掌握有关美学知识,具备良好的美学修养,可以用美学原则指导整体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3 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护士与病人的关系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护理实践中,护患双方从对方的行为、举止、语言、表情等活动中捕捉美的信息,积累美的印象,护理专业学生接收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在护理工作中用高尚的道德品质、美好的言行、娴熟的技能等取得病人的好感,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3]。

1.4 培育护生良好的社会心态,激发创新思维

美育可以通过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净化护生的情感世界,陶冶情操,培养坚强的意志,健全护生的人格,从而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现代医学模式需要护理人员具备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审美教育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开阔视野,增长智慧,训练思维,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护生在科研创新、理论创新、技能创新等领域能力提升。

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护理专业的审美教育与专业艺术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有明显的区别。护理专业的审美教育重点在于培养护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境界,提高审美能力,而不在于培养艺术家。因此护理审美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教学,使护生树立医学审美理想、重塑价值理性和健康人格[4]。

2.1 构建适合护理专业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

正规的课堂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加强护士审美修养,提高护士审美素质的基本途径。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必须构建护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护生人文知识的学习[5]。

开设《美学基础》、《护理美学》等课程,对护生进行正规的美学理论教育,从基础知识入手,为提高护士审美素质奠定基础;通过开设《人际沟通》、《礼仪》等课程,让学生懂得和谐人际关系的美学功效;通过开设《医学美学》等课程,掌握人体美的完整含义。学校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以上课程有针对性纳入护生培养的必修课程。

为进一步提升护生的美的鉴赏能力,将美学理论走向具体的审美途径,可通过开设《文学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服饰艺术》、《书画鉴赏》等美育鉴赏选修课程,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选择1-2门。

2.2 指导护生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要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审美修养,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结合护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通过课外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理解和审美体验,丰富其情感.陶冶其情操,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各学校可结合各自实际,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依托学生社团,如大学生艺术团、摄影协会、舞蹈协会、音乐协会、文学社等开展活动,使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在第二课堂及时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卡拉0K大赛、诗歌朗诵及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手工艺品制作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等艺术教育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遇到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日,如国庆、元旦、5.12护士节、学校庆典时,可开展诸如学术论坛、综合文艺晚会、大合唱比赛等校园大型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既提高了素质,亦凝聚了人心;同时,校内各院系还可以结合各自实际,开展航模制作、剪纸、贴绒、雕刻、书法、相声、小品、演讲、辩论、小合唱、舞蹈等比赛活动,这些美的教育活动能给学生带来荣誉感、成就感,让每个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6]。

总之,审美教育应渗透到一切教育形式和活动中去,全面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这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道德水平、知识体系、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构建和完善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还要关注自身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让护生通过对美的感受、在情感上受到感染,情操得以陶冶,成为一个既有精湛专业知识又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当代护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马淑芬.杨林.“白衣天使”审美教育的必要性[J].护理与美学,2005,11:238.

[2J 雷鹤.徐巧玲等.临床护士美学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及体会[J].护理杂志,2011,1(28):76-77.

[3] 刘运喜.论加强护士审美教育的意义[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0-41

[4] 邓一洁.张瑞琴 浅谈对护生进行护理美学教育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84-85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方法使新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培训效果不满意,合格率不高。而多元化培训模式是指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与多种方法的培训,主要包括态度认知及其改变的培训和以行为为导向的培训项目[1]。多元化教学是对护理实践活动和护理道德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

由于近年有些办学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吸收不够办学条件的地区或个人办分校,入学门槛低,生源质量差,致使毕业护生综合素质总体下降,工作后培养周期延长,不能满足临床需求[3]。她们是医院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但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①操作技术不熟练,病情观察、抢救能力差;②临床实践经验少,缺乏护患交流技巧,法律知识薄弱,易为护患纠纷留下隐患;③不熟悉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等问题,工作中易出现紧张、茫然的状态;④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临床思维还未形成[4]。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促使护士理论知识逐步向能力转化,也为患者则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5]。规范化培训还有利于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6],可以使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仅就多元化教育模式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2 多元化教育模式应用形式

2.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是我国护理教育普遍采用的基本教学模式,面授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知识掌握方面的作用。由于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新入护士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近几年在护理教学中受到质疑[7]。

2.2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是以新护士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该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制指由高年资护士指导新护士的一种工作支持和帮助的教育培养过程,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操作技能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新护士价值观形成、人际关系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8];自我导向学习法(self-directed learning,SDL)也称自主学习,是指在有或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个体主动诊断学习需求,确立学习目标,识别学习的人际及物资资源,选择并实施合适的学习策略,并评价学习成果的过程;网络探究式学习(Web Quest)是基于网络,以探究为导向[9],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英特网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10]。

2.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也称"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最常用的案例学习法(case-based learning,CBL)、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及基于PBL教学法发展而来的团队学习法(team-based learning,TBL),都是以讨论为基础的"引导-探究"式教学。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提出假设,围绕假设进行推理,进一步进行验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TBL强调以团队为载体,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团队讨论学习,团队学习目标即为共同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11]。

2.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情知教学论、现代心理学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暗示教学理论"。要求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新护士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陶冶情感。此教学模式近几年应用的也比较广泛,在其理论基础指导下,相应的产生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模拟教学用于急重症护理实践课[12],模拟临床背景下的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的仿真实训[13],见习反思日记教学法[14],都是在这一理论基础和教学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职业情感、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均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对患者的理解能力。

2.5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是护理教学模式中最基本、最古老的教学模式之一,非常适用于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其操作程序是: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目前,单纯性应用示范-模仿教学比较少,多结合其它教学模式共同完成,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15]。多媒体教学联合病例导入法操作培训,使受训的新护士在特殊情境中展示有效的操作技巧和护患沟通,最大限度培养了她们临床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16]。

3 多元化教育模式应用效果

3.1优化护理教育途径 教育模式是一种设计和实施教学的理论,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客观反映出教育设计的多元性和教学实施的多样性,在实践与应用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如目标反馈带教模式(Objective-Feedback modes of instruction,OF)通过以目标反馈为基础,将小讲课、角色扮演、护理查房、反思日记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包含多种教学思想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全面的专业思维和技能[17]。

3.2促进思维教育理念的发展 社会对具有综合思维、解决问题、沟通合作及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思维技能是解决问题、创新、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单一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和机会,阻碍了对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训练。朱秀丽[18]以思维教育为目标,采用多元教学模式从不同教学思想、不同环节、不同手段促进学生思维技能水平的提高。

3.3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

3.3.1培养新护士的人文精神 李建华[19]研究认为,情感教育是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机制。情感教育要求教育者以积极饱满的热忱、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形象投入教育过程中,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诱发、激励与协调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实现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渗透与迁移。

3.3.2培养新护士的学习能力 张琪[20]研究发现SDL符合新护士临床实践阶段学习的特点,能够帮助新护士在学习动机、认知方式、学习自主性等方面从学校教育向成人教育领域迈进,培养新护士的循证能力。仿真模拟教学、问题学习法、网络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等综合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都凸显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全面分析和处理问题等能力的优势。

3.3.3提升了新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 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后,专业技术大幅提高,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环境,提高临床应急、应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纠纷及护理缺陷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21]。

综上所述,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多元化教育模式已逐渐取代单一性的教育模式。在护理规范化培训思想指导下,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将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富有挑战。护理管理者应不断丰富培训内涵,创新培训模式,加强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培养新护士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以促进护理队伍的整体建设和护理专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的优质护理服务[21]。

参考文献:

[1]丁智萍.美国公务员的多元化培训[J].成人教育,2012,32(2):127-128.

[2]章惠英,褚詹玄.多元化教学形式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1583-1585.

[3]马玉侠.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发展趋[J].当代护士,2011,11(2):7-8.

[4]杨红叶.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4):1150-1152.

[5]李敏,徐玲芬,陈苏红,等.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J].护理杂志,2011,28(5A):55-57.

[6]曹治叶,刘延梅,贺秀丽.在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09,15(18):32-33

[7]周红,敖薪,龚爱萍,等.《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85-687.

[8]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

[9]Levett-Jones TL.Self-directed learning: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J].Nurse EducToday,2005,25(5):363-368.

[10]Lahaie UD.Is nursing ready for Web Quests[J].J NursEduc,2008,47(12):567-570.

[11]钱荣,苏琳,叶红,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7-149.

[12]费素定,王小丽,徐金梅.急重症护理实践课情景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89-591.

[13]郑云慧,金梅,谢晓云,等.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校内仿真实训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01-1003.

[14]张美娟,沈建新,陈卫军,等.应用学生见习反思日记开发教学案例的做法与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53-154.

[15]邓辉,左凤林,刘奉,等.急救护理校内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71-372.

[16]徐燕.多媒体教学联合病例导入法在新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4):110-111.

[17]张淑梅,王朝娟,孟海英.ICU目标反馈带教模式及护生体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92-494.

[18]朱秀丽,韩晶,张爱敏.以思维教育为核心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57-61.

[19]李建华,李丽红,曾.情感教育: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2):84-87.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艺术教育具有普及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与艺术在改善人类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和共同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艺术教育在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审美修养,有助于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可以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艺术教育,提升艺术修养是护理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

关键词:

艺术教育;艺术素质;人文素质;护理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新模式转变。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健康护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讲究尊重人的权利、尊重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亲切温馨的服务。这就对护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要有高超娴熟的专业护理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个人素质。艺术教育在护理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艺术教育的普及性

1.1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

广义的艺术教育是以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艺术以“成教化,助人伦”为最高目标。艺术具有“以美辅德”“以美陶情”的教育作用。通过艺术教育,对学生起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艺术教育所实施的目的,正是护理学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1.2艺术是人类审美精神创造物,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人的创造力,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

人本精神既是艺术之实质,也是素质教育之焦点。以人为本,关注人自身存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是人本精神的几种具体表现。社会发展是以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内在素养为标志的。在此方面,艺术与艺术教育无可替代。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理想的人生应该“志于道,据以德,依于仁,游于艺”,即让艺术游贯人生,艺术与其极力倡导的道德、仁善一样,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几个要素之一。爱因斯坦曾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的人”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高等艺术教育之不懈追求。和谐即是美,它是技术与修养、文化与品位整体融会的结果,更是艺术教育人本精神之所在。能够拥有一个与艺术相伴的人生,拥有较高的艺术文化素养,不仅是快乐的、幸福的,而且也许是成功的。科学家钱学森对艺术就有很高的修养,他说他的创造性思维在钢琴家妻子优美的琴音中,会变得更加活跃。因此,这些科学家极其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及其方向[1]。

1.3艺术对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孔子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美国曾经创造了“第56号教室奇迹”的“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认为,艺术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感到成功。在一个所有事物都已经被标准化了的世界里,艺术让孩子们保有独特的自我———用梭罗的话说,就是忠于另一种鼓声,大步向前。他说,接触艺术教育的孩子所学到的,远超过他们所学的,可以学到纪律、责任、倾听以及时间管理,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好的艺术教育,将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将不仅促进艺术自身的创新,也将通过辐射促进受教育者的科学创新和人文创新,促使受教育者在了解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通过文化交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创新本国本民族文化,并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2]。

2护理教育需要艺术教育

2.1护士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人类生命的重要守护者,伴随着人的生老病死

我国首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秀瑛说:“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在美国医院,护士的地位尤其重要,护士就是医院的主人,责任重大,没有下不为例。医院的运作主要靠的是护理人员,整个病房没有医生值班,护士是病人情况的第一掌握者,与医生主要是通过电话进行联系。正是护士对病人的重要性,护士的服务质量对病人的痊愈起着决定的作用,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我国护理前辈林菊英说:“在生命的单程列车上,护士高超的服务,将使人生旅途的终点得到延伸。”

2.2随着社会对护士的大量需求,我国护理教育规模

不断扩大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生物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应当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女士曾说过:“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护理不仅是技能,还是一项艺术。袁剑云也说:“护理是科学、艺术、爱心的结合。”此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然而,护理学专业所学课程精密、严谨,偏重自然科学,缺乏人文修养,存在偏重知识、技能,重视操作但缺乏人文关怀,政治理论观念淡薄、缺乏高尚的情操陶冶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严重桎梏了护理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临床工作中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不强,对病人冷淡,不善于与病人沟通,甚至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

3艺术教育对护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3.1护理与艺术的关系

他们都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尝试对人类的困难(心理、躯体、道德和精神)作深刻的理解,如护士可以从缓解病人的焦虑心境、协调病人社会关系、帮助病人保存生活的希望等方面提高其生活质量[3]。在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加强艺术教育,则可以实现护理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3.2艺术教育对护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有着特殊的意义

艺术能够感染人以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世界,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审美修养,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助于有效地调节与涵养人的心态,在人与外界的交往中建立和谐交流的良性状态,从而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近据多家媒体报道,一名“90后”的护士手术笔记走红,字迹工整手绘解剖图,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充分体现了一名护士的严谨工作作风和超高素养。

3.3提高艺术修养可以愉悦病人,也可以为自己减压

护理过程是一个塑造美的过程,从身体到精神,护士就是病人身心的造型师。通过护理可以使病弱的身体恢复健康,颓废的心灵得到振奋,重新积极乐观地投入到生活中去。目前,艺术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能够让治疗师灵活运用不同的表现性技法,达到与病人心灵上的沟通。俗语曾有“笑一笑十年少”的说法,在医学治疗中也曾有“大笑疗法”“音乐疗法”之说。同样,利用艺术惩罚人的也不鲜见。二战时德国曾让犯人待在一间封闭的房间里,墙壁上涂满杂乱的艳丽色彩,使人感到烦躁、不安。现实中让病人舒缓对疾病的恐惧,心情愉悦,都需要护士心情开朗、乐观,具备幽默、风趣等艺术素质。护士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内容单调,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也可以通过艺术来搭建沟通平台,连接一座生活的桥梁。

3.4加强艺术教育,提升艺术修养也是护理人才适应

社会需求的体现根据社会的需求,在大多数医院招聘护士的过程中,他们不但要求所招护生学习成绩好、品德好还要求形象好、有才艺特长。在医院经过实习的学生无论是从外在形象,还是到内在气质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4艺术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在护理教学中开设《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美学》等课程,提高学生艺术理论修养。以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5•12”国际护士节天使文化周为载体,把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搭建护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通过授帽传统仪式、护理礼仪展示、护理技能大赛、天使奉献爱心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受教育和受锻炼的机会,使广大护生开阔视野、丰富素养,寓教于乐。通过艺术素质教育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考与锻炼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策划者,成为活动的主角,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潜力。通过参加活动的亲身体会可以使护生了解自己无法经历、体验和其他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荣誉感。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使学生提升气质,挖掘才艺潜能,在激烈的竞聘中发挥出色的表现。开展形象大赛和才艺大赛,增加学生在就业竞争上的优势,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实现“占领护理行业就业高端”的目标。提高社会医疗水平,加快医患和谐进程,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李文芳 单位:河南大学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涛.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2.准备好了么?中国在线研究生教育——从美国《在线研究生教育》报告说起

3.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

4.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5.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模型实证分析——基于华南地区6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 

6.我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基于在读研究生的视角

7.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从跨专业生源的视角

8.研究生参与科研现状及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调查分析

9.研究生质量评估:模型与框架

10.美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11.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非智力影响因素分析

12.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

13.美国大数据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背景、现状、特色与启示

14.硕士研究生导师满意度的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15.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16.加快建立健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

17.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18.科研实践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19.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述评

20.研究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21.基于综合评价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效率指数研究——对“985工程”一期34所高校的实证分析

22.研究生体验调查:英国研究生参与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途径 

23.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 

24.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 

25.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的质性研究

26.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综述 

27.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独立性与实践性问题 

28.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背景下的奖助体系改革研究

29.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器——校内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0.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

31.“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 

32.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

33.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于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34.加强档案学研究生研究方法教育的思考

35.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36.研究生学术信息素养结构的调查分析与协调性评价

37.研究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特点调查

38.2015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 

39.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40.试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41.构建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42.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

43.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凝视——从三部委《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谈起

44.2013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 

45.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基于A大学的案例研究 

46.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究竟大不大——基于中、美、英、台的历史数据比较

47.研究生学术能力:一个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理论框架 

48.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道德心理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49.研究生“研究者”身份的多维度考察

50.中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协调度双层次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估——兼论促进区域研究生教育布局优化的可能路径  

51.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防治策略研究 

52.回顾与前瞻: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十年(2002~2012) 

53.“翻转课堂”、“反慕课”影响下的研究生文检课改革探索与实践

54.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5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尴尬及其化解

56.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57.国外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探究 

58.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 

59.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

60.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 

61.试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62.嵌入中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过程的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63.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数测度方法——对“985工程”一期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证分析

64.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65.专业学位医学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实践与研究

66.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67.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初探

68.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 

69.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参与专业课程资源共享体系的学习体验

70.国外研究生教育理念比较及启示 

71.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逻辑  

72.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及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73.加强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 

74.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与策略

75.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

76.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77.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比较  

78.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师资队伍结构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79.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角色转换探索

80.国外研究生导师制对我国的启示

81.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

82.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省思

83.中国研究生教育必须大力整顿和改革

84.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85.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86.我国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效果的调查研究 

87.我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30年:历史、现状与思考

88.培养质量导向的研究生导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89.以科研能力为导向: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

90.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外部保证机制:英国的经验与启示

91.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路径的调整

92.研究生教育之乱象与治理

93.从就业能力的视角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94.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象学研究

95.构建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长效机制

96.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

97.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趋势

98.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继续教育;护士

1 护士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人常模[2];临床护士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3] 护士是职业压力最大的3个群体之一[4],压力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护士的心理健康对工作质量及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大的影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预示着患者的满意度,维护护士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5],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表明:智力水平是提高创造力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创造力的高低还决定于主体的意志、毅力、兴趣、信念、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而且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挥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6]。同时,护士还可以借助心理学知识、方法,了解不同患者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上帮助、引导,从而达到治疗与康复的目的,更好地胜任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

2 加强护士人文素质教育

据统计,我国护理院校人文课程学时数只占总学时数的18%~84%,平均为42%[7]。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护理学教育和继续教育,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对人文素质教育关注不足,护士人文意识淡薄,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不能替代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激发护士的创新意识,发掘自身潜力,而且促进护士将人文教育渗透护理专业学习和护理工作中,自觉的把人文精神学习贯穿于护士的生活和工作中,培养护士的合作精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问题,适应新时期护理发展的需要。调查中不少护士提到,护理专业是维系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从事护理专业的人员更要有较好的人文素质水平,人文素质已成为护士职业素质的底蕴[8]。

3 人文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个人利益、保护权、人生安全、意愿表达等行为受到关注和呵护[9]。面对繁重的护理工作,在适应能力方面,近85%的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70%的护士认为现代人际关系较复杂,甚至有10%的护士不愿与人交往[10]。尽管医疗纠纷的构成是多因素的,就医疗机构本身而言,少数工作人员人文素质欠缺,已是构成部分医疗事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11]。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其工作的重要性,而且体现出对人文知识的强烈需求;认识到护士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就医行为的满意度,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质量重要的作用。

4 小结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12]。最近美国继续教育认证标准又做了修订,指出继续教育的发展中心应从过程转向结果, 即从如何搞好继续教育这个过程本身,逐渐转向如何使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效果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人类健康,如何使人们充分感知继续教育的作用[13]。加强心理学、人文素质教育,把心理学、人文素质融入护理继续教育和临床工作实践中,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使患者得到人性化的关怀,使护理服务体现人性化,在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同时,护士也得到了患者的理解、支持与认可,共同构建和谐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袁素娴,郑一宁综合医院实施护理学继续教育的管理.中华护理教育,2006,3(1):2829.

[2] 马玉辉,郭源萍,宋慰春,等中医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5(2):5355.

[3] 陈亚红,吴庆文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0991100.

[4] 王翠梅,贾艳焕重视减压教育,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护理研究,2005,19(12):27992800.

[5] 程金莲,李萍,韩世范,等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6(2):9192.

[6] 沈德立,白学军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心理科学,2006,29(1):26.

[7] 王艳人文艺术教育护理教育新的组成部分.护理学杂志,2006,21(7):31.

[8] 申逸彬,编译艺术与人文科学:医学教育新的组成部分.复旦教育论坛,2003,1(2):81.

[9] 唐颖多元文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理管理杂志,2005,1(5):5657.

[10] 刘淑珍,李奇志,周益民,等护理队伍人文素质亟待提高盐城市护理队伍人文素质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医学理论学,2004,17(6):3536.

[11] 李慕军浅谈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医疗纠纷防范的意义.高教论坛,2005,5(4):2830.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1 新时期护理人员面临的挑战[1]

1.1 卫生服务的需求必须与卫生事业的发展相适应: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新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观念的转变,导致了临床护理中心从单纯护“病”转变到护“人”,护理任务也由“治病防病”转变为“促进健康”;护理对象由“病人”扩展到“健康的人群”;护理人员的角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护士素质方面的要求。

1.2 人才队伍的培养应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强调对创新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护理学科的发展同样急需创新的人才,这种创新的护理人才,应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护理人员的需求。

2 新时期对护理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2.1 注重人文关怀:新时期提倡多元文化护理,人文关怀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临床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节省了大量时间,但是仪器再先进也不能理解人的情感及心理活动。病人是人,有他的尊严,如果护士仅仅是按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而缺乏热情和同情心,对病人只限于看一眼就走,那医院将有变成医疗工厂的危险[2]。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病人以深刻的心理影响,一个训练有素的护士会在每一个细小环节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取得病人信赖,从而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护理效果。

2.2 培养人格情操:护士要想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美誉,必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诚实的品格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因此,新时期的护理人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健康的体魄和规范的言行举止[3]。有较高的慎独修养,即使在没有护士长或病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按工作章程办事。

2.3 合理的知识结构:随着病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医疗信息的普及化,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相关的医疗保健知识。护士不仅是病人医疗护理措施的提供者,还应是健康教育的执行者和心理问题的疏导者[4]。因此,护士知识结构也应与之相适应,需熟练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对培养护士的观察力、欣赏力、思维和表达能力尤为必要,有利于护士职业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2.4 娴熟的专业技能:新时期病人需要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且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于一体。这就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严格认真执行医嘱,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对急、危重病人,护士应细致观察,要有敏锐的思维和正确的判断,要从病人症状中发现和分析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配合抢救。教会人们自我护理将是对护理人员新的要求。

2.5 强化四种意识

2.5.1 竞争创新意识: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护理人员要强化竞争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立足医院,同时应有创新意识,尤其是管理创新和护理技术创新,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5.2 服务质量意识:医疗护理服务的主体是病人,应增强服务意识,将“以病人为中心”的观点渗透到每一个医务人员心中。同时要有“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护理质量要适应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需要。

2.5.3 经营公关意识:护理人员必须增强经营意识。一方面精打细算,进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要以合理的收费吸引病人,杜绝乱开药、乱收费、错收费等现象,努力提高医院的声誉。同时新时期的护理人员要有公关意识,正确使用语言与非语言交流形式,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及同事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

2.5.4 危机法制意识:护理人员要认识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随着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也要学会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医疗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2.6 掌握网络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目前各大医院护士工作站程序广泛应用,应用电脑程序正确、及时处理医嘱,需要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网络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否则不能胜任岗位需求。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才能正确使用各种进口仪器、进口药品,能及时获取外文期刊等多渠道、快节奏信息,把这些能力和知识用于临床,也为护理教学、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2.7 提升护士学历层次:美国是当今护理教育最先进的国家,据2002年4月美国卫生社会福利和健康保健资源部公布的全美注册护士抽样调查数据:全美共有注册护士296.654万人,其中大专占34.3%,本科占32.7%,硕士学位占9.6%,博士学位占0.6%。总计受过高等教育的护士占总数的77.2%以上。现有本科护理教育院校661所,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367所,博士研究生教育院校323所。而我国至2002年底,本科教育院校102所,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17所[5]。我国目前主要是中专、大专、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四个层次的护理教育,虽然护理教育层次水平逐渐提高,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所以必须加速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解决护理队伍层次短缺的供需矛盾,以适应高质量的要求。

新时期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护理人员更多的责任及更宽广的工作领域。广大护理工作者们应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契机,努力向高素质、复合型临床实用护理人才迈进。

参考文献:

[1] 何飞舟.新世纪护理人才的挑战与对策[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报,2000,2(4):53.

[2] 赵晓辉. 一个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者的建议[J]. 国外医学分册,2000,19(7):319.

[3] 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

[4] 谢红珍.浅论我国当前护理管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思路[J].中国医院管理,2001,21(5):29.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Abstract: Guiding and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linical practice for new nurs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consolidate and improve the knowledge. As we all know, nurses graduated before 1998 are mostly graduated from secondary school. How nurses graduated from secondary school guide and teach new nurses graduated from college has become an issue which needs to deal with.

关键词: 护理;临床;带教护士;新护士

Key words: care;clinical;guiding and teaching nurses;new nurses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00-01

1 要求新护士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完成角色转变

现在新护士多为87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居多、自幼生活条件优越、 娇生惯养。进入医院工作后,应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完成角色转变,观念转变,把病人当上帝,成为为人民服务的白衣天使。这种角色的转变会使新护士产生失落感。对新护士要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

2 中专生与本科生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带教护士理论知识没有本科生扎实,但临床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新护士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较差,在校缺乏扎实有效的训练。通过调查,有的新护士常规操作仅训练过一次,连最常用的静脉穿刺、肌内注射技术也只训练了二、三次,以致定位不准。带教护士在理论上要多向本科生请教,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本科生在临床上要虚心向带教护士学习,形成互补,互相提高。

3 带教护士以身作则、并注重培养新护士的敬业精神

护理工作千头万绪不能有丝毫马虎,带教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正规的操作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带教中要以身作则,工作中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条有理。在抢救急症病人时,要表现得沉着、机智、操作准确无误。这样,新护士才会信服,学习态度和效果才会最佳,品行、情操也会受到陶冶。

4 带教护士要有耐心、爱心、包容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带教护士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工作要有责任心,热爱护理及护理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自己的言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护士。对新护士要有耐心、爱心、包容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要不厌其烦的纠正其在操作过程中忽视的细节。下班后要及时总结,让其把自己当天上班所遇到的困难及护理细节写出来,教员要及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完善和保障带教目标的实现。

5 开展谈心教育、提高新护士心理素质

针对新护士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差、眼高手低、又想获得病人尊重的实际,开展谈心活动,提高心理素质。首先正确看待护士在病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护理工作的意义,从中体会乐趣。要想获得更多的尊重,关键要靠自己眼明、心灵、腿勤、手快,并不断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从委屈中进步。其次要善于掩饰自己,无论心情多差,都要表现得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如果注意这些方面,就会逐步得到病人的认可和尊重。

6 带教护士要敢于承担责任,解除新护士后患之忧

新护士在初学阶段做事常会畏手畏脚,害怕在病人身上操作失败,病人对她们也会有排斥心理。此时,带教护士应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同时也教育新护士学会尊重患者,并为新护士创造有利条件主动与患者沟通,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在操作前反复多次熟悉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可能减少事故发生。在事故面前,老教员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解除其后患之忧。这样新护士才能敢于面对各种挑战,快速进入护士角色。

7 通过岗前教育,使新护士明确临床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确临床教学的目的

教会新护士进入临床后如何处理好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

8 培养新护士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理论和实践培养如何稳、准、快进行专科护理和急救技术的培训,提高抢救病人的能力。使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临床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1 动手能力的培养 ①明确操作程序。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分解成简单的流程图,便于记忆和操作。②多看、多做。对于少见的操作,带教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先将相关的原理、适应证、护理观察等内容逐项讲解,操作完毕进行讲评,指出问题所在,这样既巩固新护士理论知识,又增强操作步骤的记忆,然后再组织新护士强化训练。

8.2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①讨论式护理查房,发挥新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带教护士指定一例典型病例,由新护士到病房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收集资料,然后以护理程序为引线,由新护士自由发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找出患者现存、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对彼此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分析,培养新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个体问题的能力。②提问式床边查房,新护士面对患者,带教护士提问有关护理问题让其通过直接观察患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教护士再作讲评。这样生动、直观、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带教,能激发新护士思维,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临床带教中,带教护士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新护士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做到以新护士为中心,不断探讨带教新理念,努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只要带教老师用一颗爱心为新护士的健康成长着想,就能保证带教任务顺利的完成,也能使新护士体会到教员的关心。带教护士在教育新护士“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应当把繁重的工作当成是生活给予教育者最崇高的任务,用爱心与耐心去教育关怀,用信心与决心去鼓励劝勉,让新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懂得去学习创造、感恩、包容。一个有着明确奋斗目标和严格规范操作的带教护士,一定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扬帆起航的最坚实的后盾,最初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陈德勋.沟通-护理过程中应重视的一个环节[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195.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7-0084-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外科手术学实现了划时代的飞跃。显微技术、腔镜技术、器官移植、微创手术不断发展;新器械、新仪器层出不穷;手术室建设布局日新月异。特别是手术室管理理论、模式的创新,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等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手术室应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重视护理教育,加速护理人材的培养。现将本人对手术室护士的教育管理十年来的体会总结如下:

1 成立科内护理学术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主管负责,研究与制订年度的在职护士培训计划、科研计划,指定专人负责临床带教工作。

2 在职人员可根据毕业后年限和技术职称,进行教育和培训,并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考核。具体教育和培训内容有:

2.1 晨会提问

每周一次的晨会提问从不间断(节假日提前或退后),提问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专科手术配合、重大手术配合、医院感染等。

2.2 业务学习

科内二次/月,学习内容:专业思想教育、院内感染知识、手术室管理、消毒隔离、精密仪器使用保养、专科配合等。护理部一次/月的全院护士业务学习。内容:主要是全院共性的护理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理论水平。

2.3 实施手术室护理教学查房

每月进行一次以问题为本的护理教学查房,在查房之前的一周先由护士长制订方案,每位护士认真复习,查找有关资料,通过介绍病情、提问、讨论、答疑等方法,并结合整体护理及相关的护理知识,使护士普遍认为查过房的病例,心中有了底,在术前访视可顺利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非常自如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加强术中关心、术后随访,以适应和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了整体护理的效果和护士的业务水平。

2.4 参与重危、特殊病例患者的术前讨论,在讨论中除了听介绍病例、手术方案和各级医生的意见外,手术室护士可就术中配合的有关问题作出分析评估,便于术前准备更充分,术中配合更默契,这样更有利于培养手术室护士参与手术配合的积极性,完善科室整体护理的内容。

2.5 人力资源相对专业化固定。被相对专业化的手术护士通过连续性的专科手术配合,体会到专科手术配合的特殊要求,如病人的手术,术殊物品的使用等。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专科手术配合技术的连续性、经验积累和总结。同时每个手术室护士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技术娴熟、具有一技之长的专科手术配合人员。因此,她们能够自发的努力学习进取,使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2.6 开展新手术、新业务前,请专科手术医生讲解有关的解剖学及手术步骤等,以便熟练的配合新技术的开展;新仪器、新设备使用前可请医疗设备专家介绍有关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管等知识,可制订出工作流程,便于熟记,人员出现流动时,可于最短时间内有条不紊的配合手术的开展。

2.7 有计划、有措施地选择有责任心、事业心、吃苦耐劳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进修期满考核评价,并做好传、帮、带、教工作。

2.8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全科人员相继参加了大专、本科自考及大专、本科的函授,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 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分别担任新护士及进修护士的指导老师,负责带教工作,新老护士搭配共同值班,参加手术巡回、洗手配合和急诊手术抢救、复苏技术工作等,逐渐放手新护士独立工作,独立值班。

4 严格执行医疗管理条例,实施医疗举证倒置,加强护理人员对有关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要知法、懂法、学法、用法,严格规范护理行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握好手术室护理治疗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培养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护理安全。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新护士; 护理质量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使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转变的重要措施[1]。刚毕业进入医院的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素质不仅影响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护理质量[2]。为了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医院工作,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开始对每年新招聘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新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招聘的14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39名,男6名;本科12名,专科133名。

1.2 培训方法 本科毕业护士培训2年,专科毕业护士培训3年。培训分为三个阶段:岗前培训、基本技能培训、专科护理培训。在培训之前,护理部召集科护士长、部分病区护士长讨论并制定培训计划。在实施培训后,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适当修改培训计划。每一培训阶段结束后都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基本技能培训和专科护理培训阶段的考核成绩纳入个人绩效考核。每一培训阶段都有针对具体项目的考核。

1.2.1 岗前培训阶段 培训时间为3周,培训方式以专题讲座和示教模拟操作。新招聘护士先接收人事部门组织医院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然后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医院护理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核心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安全教育,护理理念、护士礼仪、护患沟通艺术与技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医院感染知识与职业防护等。

1.2.2 基本技能培训阶段 培训时间为3个月,护理部制定新上岗护士三基三严考核评价表(附16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在新护士岗前培训后,人手一册。培训方式是在带教老师“一对一”地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操作。带教老师是经各科室考评,选拔理论知识扎实、操作熟练、护师职称以上人员担任。新护士入科后,带教老师认真带教,使新护士尽快熟悉环境,适应角色转换。技能操作主要内容是无菌技术、血压测量、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采血、静脉输液、氧气吸入、雾化吸入、吸痰、鼻饲、口腔护理、导尿、灌肠、引流管护理、穿脱隔离衣等16项。带教老师严格要求,认真指导新护士加强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训练。病区护士长每月进行5~6项操作考核,3个月内完成考核。基本技能培训结束后,个人在考核评价表上写自我评价,带教老师写出评语,护士长进行总体评价。护理部最后对16项基本技能操作随机3~5项进行考核,同时进行相关理论考核。

1.2.3 专科护理培训阶段 护理部制定新护士轮转计划,本科毕业的护士在内科(1个)、外科(1个)、急诊科、ICU 4个病区轮转2年,专科毕业的护士在内科(2个)、外科(2个)、急诊、ICU 6个病区轮转3年。轮转期间,要求新护士在做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要掌握相应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专科技能操作,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学会观察危重患者的病情,能够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专科护理的通识培训以专题讲座和典型案例分析形式进行,由护理部主任及科护士长授课,每月2次。通识培训内容主要是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各种管道的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要求、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各种急救技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要求等。案例分析时先由新护士发言,进行集体讨论,最后由授课人分析点评。新护士轮转出科时,病区护士长对其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综合评价后写出科室鉴定。病区护士长可以根据考核情况,向护理部提出将其留用的意向,进入下一个科室的轮转。培训全部结束后,护理部组织综合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成绩是新分护士定科的重要依据。

2 结果

2008-2009年进入医院的145名新护士基本技能培训阶段理论考核合格率是86.28%,基本技能操作合格率是93.79%;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即专科护理培训阶段后)理论考核合格率是97.93%,基本技能操作合格率是99.31%。新护士培训前后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通过对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增加了新护士对护理专业知识的认识,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3],使其全面熟悉和掌握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应急预案处理流程、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等多项技能,较快适应了临床护理工作[4]。由表1可见,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

3.2 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通过规范化培训,不仅使新护士进一步深刻理解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还较为充分地调动了新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新护士的职业素养。通过规范化培训,不仅使新护士进一步明确自己学习工作目标,还较好领会岗位工作要求和标准,积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有效的护理工作方法,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另外,通过专科护理培训,明显地缩短了新护士定岗后熟悉、适应专科护理岗位的平均时间,从而也有效地保证了护理质量。

3.3 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通过规范化培训,新护士较好掌握了医患沟通技巧,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健康教育到位,医患关系改善,患者满意度增加。在本院2011、2012年度评选的“患者最满意护士”中,新护士占10%。

3.4 规范化培训减轻了临床护理带教的压力 规范化培训有统一标准、有计划、有考核,同时将新技术、新技能融入培训内容当中,也使新护士能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来自不同学校的新护士都能够很快地掌握护理常规和工作流程,各项护理操作标准规范,较快完成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规范化培训为临床护理带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减轻了护师带教的压力。

综上所述,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未按能力要求、教育接受程度等进行分层培训,带教老师的培训也需要加强。随着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明确规定应加强全国卫生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5],医院将不断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逐步落实分层级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6],促进护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69.

[2] 徐翠荣,李国宏,任璐璐,等.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43-344.

[3] 周玲,李达.护士继续教育培训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86-87.

[4] 薛秀梅,王海燕,丁红华.护士轮训规范化管理方法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68-69.

[5] 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S].2011-02-12.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天津300193)

摘要:中国的护理教育在近代已有了蓬勃发展。在时代性和地域性上具有鲜明特征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和湖南湘雅护士学校代表了当时中国护理教育的最高水平。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两所护士学校在招生对象、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临床实习及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回顾、梳理与比较,可以为现代护理教育在人才培养、道德教育、临床实践、英语教育、人文教育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思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 :近代;护理教育;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湘雅护士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176-05

中国西医护理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这其中经历了萌芽、发展、调整和繁荣振兴等几个阶段。1887年,美国基督教护士麦克奇尼在上海成立了护士训练班,标志着西医护理教育在中国的正式诞生,并由此开始进入了最初的萌芽期。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西方医学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西医护理亦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由最初的萌芽阶段进入到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在中国的护理教育领域出现了两所具有时代代表性和地域代表性的护士学校,分别为北京的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和湖南长沙的湘雅护士学校。两所学校创办的西医护理教育成就显著,各有千秋,不仅引领、推动着近代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对当今中国的护理教育亦能提供若干思考与借鉴。

历史沿革——北协和、南湘雅

(一)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门打开,西方文化迅猛地冲击着中华文明。西医作为传播西方文化的一种途径被迅速地推广,许多医学传教士和医生纷纷来到中国开设教堂,借医传教或设立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活动。到20世纪初期,以英美为主要力量的西医医院大量建立起来,由此催生了对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20世纪初期也是我国近代教育体制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被引入,涌现出了大量的西医学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北京协和医学院。1916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旧译为罗氏基金会)经过对中国先后三次的考察后选址北京,决定在中国创办一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医学院校。1921年,协和医学院举行落成典礼。这所学校以办世界一流医学院校为理念,以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为办学宗旨,将美国当时最先进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办学经验移植到中国,采用严苛的精英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在培养医学人才的同时,医学院还高瞻远瞩地创办了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护士学校“成立于一九二零年(民国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专以培植女护士为主旨,会在中华护士会美国纽约大学登记,并经教育部立案,为我国之第一护士学校”。护校无论在人员选拔还是教育教学方面,均参照美国护理教育的模式,进行高淘汰率的精英式培养,并在纽约州注册。从学校创办至1952年停止招生,经历了1943年的被迫迁址、1948年的艰难复校。协和护校在跌宕起伏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秉承“勤、慎、警、护”的校训,坚持为中国培养了聂毓禅、王绣瑛、黎秀芳、陈淑坚等一批高素质的护理精英,成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可当之无愧地称为近代中国护理教育之翘楚。

(二)湘雅护士学校

湘雅护士学校的前身是雅礼护病学校。1911年11月,一所以传承南丁格尔精神为己任的专门培养看护者的学校——雅礼护病学校在雅礼医院的怀抱中应运而生。时任雅礼医院护士的美国高级护士盖仪贞(也译作妮娜·盖治)女士应聘为首任校长兼教务长.这是湖南省最早的护士学校,分为男护病学校和女护病学校。在雅礼医院院长胡美、医学教育家颜福庆的多方努力之下,1913年7月,美国雅礼会与湖南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办医学事业的协议,“湘雅”医学品牌从此建立,包括当时的雅礼医院、雅礼护病学校及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三个机构。当年秋季,护病学校开学。1915年2月,雅礼医院更名为湘雅医院,雅礼护病学校则更名为湘雅护士学校。

湘雅医学教育同样秉承美国教育模式,招生标准高,教学管理严格,淘汰率高。经过数年的发展,其水平已能与当时的协和医院相比肩。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非基督教运动愈演愈烈,1926年12月,盖仪贞女士辞职回国。1935年7月,湘雅护士学校在教育部备案,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38年,受抗战影响,湘雅护士学校迁往湘雅医学院沅陵分院。1939年1月正式复课,并于同年9月正式对外招生,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才复员长沙,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被政府接管。

湘雅护士学校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诞生和发展,一路亦是风雨飘摇,但是它始终秉承南丁格尔精神,遵循“勤、诚、谨、毅”的校训,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依然没有放低培养标准,坚持精英式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护理人才,成为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两所学校护理教育之比较

(一)生源

两校在招收学生方面均采取“重质量而不重数量”的原则,这固然与当时中国社会风气未开、生源有限有关,但更重要的则是为了培养护理界的精英人才。

协和护校在招生时,十分注重学员的自然科学基础并开设预科教育。其具体招生要求为:“凡愿入甲种肄业者,须由旧制中学毕业,或三三制高级中学肄业二年,始得与考,各生必须能读英文教科书,直接听讲,并能用英文达意者为合格。应考各生,年龄须18岁而独身者,投考前须呈验体格证书,及品行证书。凡愿入乙种肄业者,须三三制高级中学毕业,有考入燕京大学一年级之程度,并须于60学分内有42学分为必修课,12学分为选修课。”从1924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至1952年协和停办高等护理教育,共有28个班毕业,263名学生,其中第一班毕业生仅1名,平均每班毕业生9名。

雅礼护病学校建校时兼收男女学生。学校规定:“凡报考者须肄业中学二年,入学考试各科成绩均须及格,并征得家长同意。1911年前来应考者有60名,学校从中录取了12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5人”。1927年,护校开始专招收女生且仅限秋季招生。1935年在全国范围录取29人。到1937年,湘雅护校拥有在校生87人。1939年9月,在沅陵分院继续开办湘雅护士学校,并正式对外招生。抗日战争期间,湘雅护理教育从未间断。自开办起到1938年,27年间共毕业226人,年均不到10人,淘汰率达90%。1938年因抗日战争迁往沅陵后,在艰难困苦中连续招生7届,共培养护士90余人。

(二)修业年限

两校的修业年限有所不同,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的护理教育是本科高等教育,毕业后颁发学士学位:而湘雅护士学校则不属于本科教育。

协和护士学校的修业年限分为两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湘雅护士学校在创办之初修业年限为四年,1935年7月,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后,学制改为二年半,从1948年开始,修业年限为三年半。

(三)课程设置

两校的课程设置在近代中国护理教育中是比较完善和规范的,从基础到专业,从理科到人文,均考虑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修养。

协和护校的理论课程分为护理预科必修课程和本科课程。护理预科必修课程包括:中文、英文、生物学、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本科的理论课分为五组:生物自然科学组、社会科学组、医学科学组、护理学及护理技术组、语言学组。

湘雅护校的课程设置(以1926年为例)包括解剖学、生物学、化学、应用护理、药物学、营养学、儿童疾病、眼耳鼻喉病、产科护理(女)、生殖泌尿护理(男)、内科疾病、外科疾病、护士伦理学、护理基础历史、野外护理与问题之专题讲座及讨论、英语等。与一般女子职业学校不同,湘雅护校除专业教学之外,还较注意“其他教育性、常识性、团体性之学科”,其目的是“力求所造就之人才,能适应时代之普通需要”。为此,学校除注意基本课程外,“尽量扩充体育设施及课外读物,提倡一切课余活动。凡地方或政府主办之演讲论文及球术运动等类竞赛,靡不参加,且叠获冠首”。因此,护校学生之爱好活动,“亦如其他普通中学然”。不过,护校学生也并未因此放松学业,虽然他们“实习之工作紧张,课堂之作业繁冗。然精读博览之风,蔚然成习”。

(四)教学方法

两校均采用英文教学。协和护校从开办之初即明确要用英文教学,其理由是英文可以直接吸收世界医学知识,也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必要工具。护校的学生上课极少用到教科书,全部课程基本上依靠教师课堂讲授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参考书。学生须以英文答卷,所有教材、参考书、资料及病历化验单等都使用英文。协和护校以这样的教学方式督促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国外同等学校学生的水平。而在湘雅护校采用的则是由外籍教员首创的英语直接教学法。

两校在教学方法上重点突出了实践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两校采用的教学方法还包括按程度编班教学、小班制教学、启发式教学等。

(五)临床实习

两校均非常注重学生的临床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机会,同时制定了严明的实习纪律。在协和护校,根据学校规定的各科实习的周数和时数,各科护士长为护校学生安排实习病房,规定实习内容和时间,并指派有经验的护士辅导每个学生。实习期间,教师还为学生安排多种临床教学活动,如教学巡诊、读书报告、个案讨论等。“临床实习时,辅导老师都有手册记录学生的实习情况。学生有差错事故处理甚严,像打错针、发错药等要延期3~6个月毕业”。在这种严谨的训练环境里,学生在工作中都十分谨慎,严格遵守制度,极少有发生事故延期毕业的现象。

在湘雅护校,学生先学习主要课程,且须各科成绩均合格,并举行“加冠典礼”后才能参与实习。实习期限,“护士班须满足二十二个月。实习期内,凡请假或因其他事故而缺席之日数,均须延长时间以补足之”。

(六)师资力量

两校亦非常重视护理教学的师资力量,师资中大部分是外籍教员。在协和护校任课的教师,大部分是医学院的教授。协和护校校长美国人沃安娜曾列出一个她所信赖的美国护士学校清单,从这些学校中挑选毕业生来协助她的工作,以达成教学目标。随着协和护校规模的扩大,中国接受护理培训的优秀护士也被吸纳进护校从事教学。

湘雅护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外籍教师,在初期办学时占大多数;二是中国籍教师。这些教师的任命均由董事会联合决定。后期中国籍教师开始呈上升趋势,多为优秀的本校毕业生。1921年,共有专职教职员5名,教师基本都是护理专业人员,其中3人为高级护士。专职人员中有外籍教职员3人,中国教职员2人。此外,还有7名毕业生分别担任护士督导以及病房、手术室和诊疗室的护士长等职务。由于护校附属于湘雅医学院,当师资不足时可由湘雅医学院教师兼任,再加之初期的护校规模较小,因此师资方面的问题不是太大。

思考与启示

(一)精英教育理念

两校无论是在相对稳定的时期还是在战乱年代,都坚持小班招生、高淘汰率、培养护理高层次人才的精英教育理念。

协和护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班学生招生人数都做了限制,入学招生时最少仅为3名,最多也只有20余名。据不完全统计,协和护士学校的毕业生中,曾担任过医院副院长、护理系主任、护校校长、护理部主任的约占27%;担任过科护士长或护校教员的约占18%;担任过各级卫生机关、保健组织领导职务者约占7%。她们中有许多人在1949年前后分别在“中国护士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及各大城市护理分会担任负责人,可谓精英荟萃,以致留下“言护理,必言协和”这真切并无可非议的说法。

湘雅护校的护理教育不仅在湖南,甚至在整个中国,都起到了一种示范与导向的作用。在以湘雅护校为主要力量的努力下,“护理服务从仆人提升到有尊严高贵的地位”,同时,其“在妇女护理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传教士和教会培训的护士是创建中国护理专业的关键人物”。在所有的护理培训课程中,只有湘雅护校的培训课程“可以颁发比证书更高的学位”。因此,可以说湖南乃至中国护理事业之能有今天的发展,其中实在有湘雅护校一班人不可抹煞的功劳。

历史用事实证明了精英人才引领学科发展的真理。精英教育体现在两方面——数量和质量。时至今日,协和护理教育还在努力秉承这一传统,每年招收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60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规模高等教育模式。而全国大部分护理院校均加入到了“扩招”的大军之中,有的学校甚至每年招生过干人。在迅速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是否看到了自身教育水平的薄弱?是否还能够保证本科教育的质量?如果只是看到眼前需求,而不能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走势,则必定违背教育的发展规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数量可观,但将不会再是护理领域的精英,而只能是泛泛平庸之辈。

精英教育更体现在质量上,意味着不能忽视对高学历护士的培养。近三十年虽然高等护理教育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但社会对其的认识和理解还是有所偏颇,也有许多质疑之声,认为根本无培养高学历护士之必要,护士只需练好基本功即可。这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和临床经验的护士,才能引领整个学科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否则护士只能沦为诸如“医生的腿”之类的低级劳动力。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从历史中反思,才能让现在的护理人员乃至全社会的人逐渐对这个专业的认识有所改观。

(二)重视学生德育

两所学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从各自的校训中窥见一斑。协和护校的校训是“勤、慎、警、护”,即勤劳、谨小慎微、慎独精神、机警、爱护。不仅要求学生技术上娴熟完美,还要求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和关爱病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湘雅护校的校训是“勤、诚、谨、毅”,“勤”就是“勤事”,尽心尽力于职事,不偷懒,这是对护士职业品质的要求:“诚”就是“真诚”,诚心诚意对待周围的人,不虚假,这是对护士做人品质的要求:“谨”就是“谨慎、严谨”,做事严格遵守科学规程,不随意,这是对护士专业品质的要求:“毅”就是“坚毅”,坚定持久,吃苦耐劳,不畏难,这是对护士性格品质的要求。

在这样的校风、学风中熏陶出来的学生不能不是德才兼备的,学校在讲授护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对待患者。诚然,在当时教会教育主导护理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总会带有宗教意识灌输的痕迹,但也要客观地看到,在培养人真、善、美的层面的确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反思现在的本科生思想道德教育,也许做得更多的是“言传”,而不是“身教”,加之奖惩力度不够,以致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作为未来从事救死扶伤事业的人群,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规范言行的形成是比之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引起重视的。因此,还是要从历史中借鉴,学习当时那种“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方式。

(三)重视临床实践

两校均十分重视临床实践,同时对教学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亦十分重视。临床见习和实习是护理教育中举足轻重的环节,尤其是对高等护理教育。自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已暴露多年,对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普遍偏低,认为高学历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知识又过于僵硬。基于此,近年来,全国许多高等护理院校陆续开展了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力求让学生能“早临床、多临床”,既能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习兴趣,又能锻炼批判性思维,为适应临床工作做好过渡。但需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合理设置理论课与临床实践的比例,使之能够与其他层次护理教育相区别,这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此外,还需加强对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强带教教师的培训,加强学校与临床之间的沟通,共同制定教学任务与评价体系,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体验工作、学习技能、感悟职业精神,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人性化关怀。

(四)重视英语学习

近代中国的医学知识主要是由西方传人的,加之当时中国的编译事业也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受到学校性质的影响,所以近代护理教育多由教会开办。基于此,护校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英语教学也非常重视。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护校逐渐有中国教师加入,并开始以中文授课,但英语授课仍是主要形式。英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增进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现代护理教育仍旧以美欧为翘楚,要保持与国际水平接轨,必须掌握好英语这门工具语言,必须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外语学习和锻炼,尤其是对涉外护理专业而言尤为重要。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开辟英语实习基地,聘请外籍教师,使用外籍教材,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不能让“涉外”徒有虚名:对在职护士而言,同样应加强英语技能培训,一方面,可以应对越来越国际化的病人来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了解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地对自身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

(五)重视人文修养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1 对象

我科护理人员共15名,均为女性。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6岁。学历:本科6名,大专8名,中专1名。初级职称6名,中级以上职称9名,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1~19年。

2 方法

2.1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健康教育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我们有计划地安排小讲课,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及提高护士沟通与交流技巧,外出参观学习,向护士灌输健康教育的理念,深刻领会护士基本职责“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从而把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必做的护士行为自觉实施。护士观念转变,为全面开展临床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2.2 改善病区环境与设施 健康教育实质是干预,它提供人们行为改变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1]根据疾病特点、病人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我科积极改善病区住院条件及环境卫生,创办健康教育园地宣传栏,制作心胸外科健康教育宣传手册,购置彩电、录音机及其相关录相资料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欢迎,为临床健康教育开展创造条件。

2.3 树立健康教育护士良好形象 护士是健康教育具体实施者。健康教育对护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除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外,还应具备较强的交流与沟通技巧。同时,健康教育护士应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让患者及家属感到真诚和信赖。因此,成为健康教育护士是对自身护理水平的肯定,是护士的最大殊荣。科室逐步形成人人争当健康护士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好中选优。

2.4 竞聘健康教育护士 采用自愿报名―竞聘演讲―投票选举,产生1名健康教育护士,任期半年,健康教育期间不参与临床护理工作及晚班,主要从事临床健康教育活动并督促、指导其他护士进行临床健康教育。护士可要求承担健康教育任务或对某一病人作全程健康教育,参与竞争。每期健康教育护士简介及彩照贴于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并附有监督电话。护士长采取随时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效果,结合民意测验。评出当月最佳健康教育护士。连续3个月健康教育护士成绩不理想,重新竞聘。

3 结果

我科实行功能制护士模式,长期以来,护士只是被动打针、发药、执行医嘱,只关心工作任务完成与否、护患关系冷淡。通过竞聘健康教育护士、深入开展临床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见表1、2。

表1 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相关资料比较

表2 护士健康教育前后相关资料比较

4 讨论

我们强调健康教育人人参与,每个护士都有责任、有义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但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严重的束缚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临床健康教育停留在口头说教,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竞聘健康教育护士极大的激发了护士工作热情,发挥了护士潜能,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成就了护士自豪感与满足感。竞争上岗强化了护士竞争意识,机会与压力并存,健康教育护士常有危机感,促使她们把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自觉地加强学习,防范不利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增强了护士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科室凝聚力。同时也激发了病人及家属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被动接受护理到自觉参与其中,密切了护患关系,建立了参与合作型的新型护患关系,从而使临床健康教育事半功倍。护士长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健康教育护士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逐步过度到临床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健康指导;患者满意度

PDCA 循环管理方法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是按计划(P)、执行或实施(D)、检查(C)和处理(A)的原理,进行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或上升循环特点的管理过程,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一种工作方法,是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1]。我科在2013年度第三季度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显示患者对健康指导满意度为81%。针对这一结果,我科应用PDCA理论进行质量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3年7月~12月在我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满意度的调查,实施PDCA循环前调查240例,实施PDCA循环后调查240例,共480例。其中男性患者285例,女性患者195例,年龄15岁~82岁,平均年龄36.2岁。

1.2方法

1.2.1计划(P)

1.2.1.1现状调查 护理部组织的2013年第三季度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显示我科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较低,为81%。

1.2.1.2分析原因查找主要影响因素 全科人员集中学习,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分析法[2],讨论影响健康指导满意度的主要原因。①人员方面:科室初级护士、新护士较多,在沟通技巧和专业知识方面都有所欠缺;部分护士缺少宣教的耐心,不重视,宣教力度不够。②方法方面:宣教资料单一,不能引起患者兴趣;缺少激励机制,护士缺少工作热情。③环境方面:创伤病房工作量大,护士宣教时间少;病房患者多,环境嘈杂,不能引起患者注意。

1.2.3确定目标 通过改进,住院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由81%提高至95%以上。

1.2.2对策实施(D)

1.2.2.1制定五年内护士培训计划,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包括创伤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创伤骨科特殊疾病护理、创伤骨科危重患者护理、创伤骨科患者饮食指导、创伤骨科患者康复指导及护患沟通与技巧等。挑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教学,教学形式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床边查房等,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定期检查教学的效果,并讨论改进。经过培训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有进一步提高。

1.2.2.2实施医护同组,固定责护分管患者,每个护士分管患者不超过8个。每天固定时间为健康教育时间。每个患者住院期间都有固定的责任护士,负责住院期间的全部治疗和护理。每天早晨8点~9点及下午15点~16点为健康教育时间,早上护士陪同医生查房,了解患者病情进展,然后进行不同阶段的健康指导。下午为反馈阶段,了解患者掌握情况,进行强化。科室制定健康督导员,每天下班前检查健康指导落实情况,收集问题,第2d晨会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至此周而复始,提高健康指导的质量。

1.2.2.3宣教方式多样化。科室设置宣传栏,每月更新健康教育内容;更新健康教育处方、内容细化,责任护士每天发放疾病健康教育处方给患者和家属学习,床边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科室有多媒体滚动播放各种疾病功能锻炼的方法;举办健康教育大讲堂,每月1次,组织患者和家属参加,促使患者主动参与。

1.2.2.4管理者关心护士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弹性排班,尽量满足员工特殊情况休假需求;活动,增强护士归属感;护士生日为其送上小蛋糕及贺卡庆祝生日等,调动护士工作热情。

1.2.2.5改善病区环境。加强陪护管理,保持病区安静。提供良好的宣教环境。

1.2.3检查(C)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质控对象进行检查并整改。

1.2.4处理(A) 健康教育标准化。落实医护同组,2次/d健康指导做到实处;创建健康教育园地,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每月1次。

2结果

实施PDCA循环前,调查患者240例,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为81%。实施后,电话回访240例,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上升至96%,见表1。

经统计学处理,实施PDCA循环后患者对健康指导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有极为显著的差异(?字2值=26.20,P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间断的活动过程。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3]。PDCA改变了只注重结果的粗放管理模式,使其向注重过程管理和关键环节控制的精细管理模式转变[4]。通过PDCA循环,护士学习到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科学的工具来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PDCA循环,帮组护士找出问题根本所在,意识到健康指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采取更为规范的护理行为。总之,应用PDCA循环提高住院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刘爱萍,陈国华,陈叶香.PDCA 循环在供应室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105-106.

[2]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1继续护理学教育的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致使现有的护理队伍参差不齐,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知识老化,尽管职称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有的还不如低职称的护士,形成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失调,近两年才有本科生充实到临床[2]。随着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不进行继续学习从事临床工作都吃力,还如何承担得起护生的带教工作,学术、科研就更无从谈起。更何况根据知识更新法测算,一次性学校获得的知识不到十年就会老化,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如果没有获得继续教育,她所拥有的知识一半应更新,因此,继续护理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继续护理学教育的重要性

2.1护理模式的转变确立了新的护理观念,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护理代替了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护理模式的转变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和护理教育的形势和内容都发生了改变,这些知识的充实和能力的提高,是护理人员在学校里无法得到的[3]。

2.2继续护理学教育是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推动医院科研水平,对开发项目、课题研究、引进新技术、挖掘多方潜力的惟一途径。

2.3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原有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加深,以完善知识结构。

3继续护理学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以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为基本框架,采用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全程培训的立体化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以临床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专科理论与专科技能以科室为主,不能只局限于短期培训、学术交流、会议、专题讲座、外出培训等这些只有少数人能参加的培训。

4继续护理学教育的作用

4.1通过继续学习提高了各种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使其更具合理性、合法性。

4.2继续护理学教育在带教中的作用继续教育提高了高年资护士的理论水平,使带教更具科学性,让即将进入临床的护生有计划的岗前培训、基本技能训练、临床技能训练、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完成由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以及护生参与护理研究培养护理科研能力,将其培养成自信、客观、有责任感、有护理管理能力、有专业技能等新型护理人才,为今后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3继续护理教育的实施提高了科研创作能力我院开展继续教育3年来护理论文、护理科研的数量质量逐年增加,仅以部级护理论文为例,2008年为24篇,2009年60篇,2010年62篇,2011年仅上半年就已35篇。临床上小发明创作也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如皮肤科红外治疗仪架的发明,外科护士输液架的革新等都是临床护士继续学习结合实际的有力见证。

4.4继续护理学教育可以给医院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提高了服务质量,使护理人员原有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加深,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为科教兴院造就一批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为医院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医学护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宽,护理专业的方法手段和管理模式也不断改变,一次性学校教育不能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临床工作的需要,继续教育这种终身性教育方式是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唯一途径,它以人为本,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潜力、交流与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全方位能力的更深层次的培养教育,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了知识结构,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将继续护理学教育做大做强,以适应护理改革和护理学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瑛琳.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设想.继续医学教育,2011,15(3):34.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应用方法

现代手术室重视治疗与护理的一体化建设,从多个方面为患者建立优质手术室环境,以免客观因素对患者病症康复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患者实际手术需求来说,除了建立有效手术机制外,临床必须强化护理力度,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引导其树立病症治疗信心。因而,积极推广人性化护理方案,讲成为手术室优质护理改造重点,医院要从多个方面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案。

1深入学习人性化护理内涵

“人性化”是一种服务理念,是基于人的行为需求与心理需求而开展的活动。人性化护理是围绕患者治疗与心理需求开展的护理活动,能够为疾病治疗创造优越的服务。手术室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的本质是“以病人为中心”,其思想内涵是“我能为病人做什么”,在病人的身心及社会需求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因此,要求临床护士深入地学习和认识人性化护理的实质和内涵,改变施护观念及行为,走出那种被动等待和执行医嘱、一切以方便操作为前提的误区,应该主动去和病人进行深入地交谈,了解病人、询问病情,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护理建设是医院管理重点内容,为了全面推进医院服务模式改革,各医院广泛开展“人性化护理”主题活动,为护理服务模式改革做好充分准备。本文分析了“人性化护理”核心内容及践行意义,从理论教育、实践活动等双方面,为医院护理工作提出可行性对策。为了强化医院改革建设,号召护理人员参与“人性化护理”教育活动,对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医院是社会医疗服务的主要基地,面对政治化改革趋势下,医院也要全面贯彻“人性化护理”思想,从实际教育活动中开展主题实践,构建更具先进性的护理服务团队。

2积极转变早期护理服务思想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中,要充分尊重病人的尊严和对治疗、护理操作的自主选择权,[:请记住我站域名/]做到知情同意,学会换位思考,适时表达出对病人的理解与同情和必要的告知,为患者提供医疗费用日清单,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开展和深化人性化护理的关键,也是赢得病员、提高护理效益的关键。保持护理服务的“先进性”,这是医院改革建设重点,对护士人才培养具有先进的指导作用。医院护理工作中,倡导先进思维是理论创新需求,以先进护理思想为中心实施护理方案。为了改变早期优质工作模式的不足,医院应积极开展护理服务管理转型活动,共同构建符合广大患者需求的护理平台。从现有人性化护理来说,思想成就主要集中在哲学思想、价值观思想等两个方面,这些都展现出了对人生价值观念的研究成果,对当代护士护士群体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回顾思想研究与发展历程,其不仅体现了个人先进思想意识,也说明了社会时代变迁产生的主观意识变动,对当代人生价值观念形成了更加有利的指导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融入先进安全意识辅助日常管理,体现了企业政治化改革的新方向。“人性化护理”与“优质化服务”是国企护士应当深入学习的先进理念,只有努力实现两个梦想,才能建立更加和谐的企业发展机制,帮助企业构建政治化的市场经营模式。

3加强手术室护士培训教育力度

号召护士人员参与护理活动,为护士建立更具特色的职业学习平台,以护理服务价值观为中心思维,跟随时代步伐不断调整与革新,积极参与护理改革活动中。引导护士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护理建设中体会人性化护理深刻内容,为人生发展与职业规划做好充分准备,为医疗服务建设做出贡献。“人性化护理”为我国护理工作提出新要求,面对新时期党组织建设遇到的调整,必须全面落实“人性化护理”指导思想。医院作为社会医疗服务的主要机构,更应该积极培养积极知识分子,号召医院党员、干部、群众等三大主体,共同参与到“人性化护理”学习活动中,以科学价值观为引导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理论是一切实践的指导,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主题活动必须符合时代特性,坚持与时俱进为中心原则,实时调整现有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案。为了改变早期护理服务教育的不足,医院需发挥组织的宏观调控力,以“创新思维、时代思维、护理思维”为指导建立优质护理平台。随着护理体制深化改革,护理服务教育活动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医院护理服务管理有了新的指导方向。“人性化护理”是当代护理服务工作新思想,利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等,体现护士在医疗中的服务价值;以优质管理为中心培养护士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4全面落实手术室安全护理制度

“安全护理”肯定了护士群体的社会意义,要求护士努力学好个人的专业知识,并且注重思想道德品质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更多与手术室的相关的知识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护士思想文化及道德品质将会有很大的提升,树立了良好的护士形象。护士是医院医疗服务的主体构成,做好护士护理服务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医院应实时调整护理服务管理方案。随着“人性化护理”思想普及推广,医院护理工作也要走向多元化,坚持以“人性化护理”为核心理念。既要专注于护理体制改革,也要联系临床护理实际开展护理服务工作,构建“和谐、有序”的医患关系。基于人性化思想普及推广趋势下,医院护理服务工作要重新调整方案,按照预定护理规则展开相关工作。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利用人性化护理指导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