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1篇

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医院或医生在救死扶伤的同时,多多少少的受到利益驱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个别医生为了增加个人收入,过度检查,加上媒体对医院的负面报道,使得医患关系过度紧张,患者对医生信任度降低,对各种辅助检查有抵触心理。来到超声科后,对于接诊的护士自然会发泄不满情绪,如这时没有有效的沟通,即可引发医患纠纷。

2、科室间的协作不好:部分临床医生对超声检查了解不够,对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及检查目的没能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如泌尿系及女性下腹检查需充盈膀胱。检查胆囊需禁食八小时以上等。患者来到超声科不能如期检查时,会把医生的过错转嫁到护士身上,而登记护士如果解释不到位或态度不好,医患纠纷就会一触即发。

3、超声科内部合作不好: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各医疗机构的条件、设备以及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或是疾病发展处于不同时期,医生对同一疾病的诊断结果有差异,当遇到复查结果不完全相同时,患者心里会产生疑问,如果检查医生没能给患者解释清楚,解释工作就会落到发诊断报告的护士身上,当患者感觉解释不满意时,自然对检查结果产生怀疑,导致纠纷发生。

4、超声科护士自身素质不高:(1)接诊护士服务态度方面:由于每天工作量很大,面对患者的询问,个别接诊护士服务态度冷淡,说话简单生硬,解释不耐心,这些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激化医患矛盾,引发患者不满。某些接诊护士没有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工作,出现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的登记错误,引发患者的延误检查或无效检查,甚至出现错误检查;(2)做文秘工作的护士工作不严谨:某些护士在书写报告时欠缺严谨的工作态度,如遇到检查医生检查时间较长时,护士等待期间会干一些无关工作的私事,如翻阅杂志、玩手机等,难免会听漏检查医生报告的数据与结果,导致出现左右错误,数据错误,诊断结果漏写等情况,而检查医生因工作量大,对检查报告审核不认真,错误报告就会流出,引起患者不满,容易发生医患纠纷;(3)操作技术不精:某些特殊检查和治疗需要护士的参与,如超声造影,需要护士做静脉穿刺,如果护士穿刺技术不精,穿刺失败会引起液体外渗,穿刺部位局部水肿,导致患者或家属不满。

防范措施:

1、倡导用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医疗投诉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服务态度,据文献报道占41.7%[1],其中对医师及护士服务态度的投诉远远高于其他工作人员。加强经常性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全员培训,尤其是沟通艺术的培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流程,使医务人员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时刻做到以人为本,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关心和尊重患者的感受,争创“感动式服务”。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作为超声科的护士,不仅要懂得一般的临床知识,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如穿刺技术等,还要学会超声基本理论和超声图像的识别,同时对超声检查的基本要求更是要熟悉,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要求,医院和科室要加强对护士的业务培训和考核,超声科护士在进入超声科工作前,要选择临床操作技能好的护士,进入超声科后,要进行3-6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她们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都达到一定水平,才能适应超声科工作。

3、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科室管理 医护人员由于工作性质,长期处于高度紧张,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同时要面对各种压力和不理解,如果科室不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就会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医院和科室应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出现的纠纷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管理规定,同时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流程 ,严格奖惩制度,对投诉查证属实的人员严格按照医院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4、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关系 护士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素质,衣着整齐,仪表大方,微笑服务,文明用语,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定期对医务工作者定期培训,请外院及培训机构的专家展开培训,使之掌握好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的情感交流,换位思考,出现纠纷后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适当让患者发泄心中的不满,然后再耐心解释,必要时向患者赔礼道歉。超声科医疗纠纷不仅仅是超声科相关,也与其它相关科室有关,特别是开取申请单的科室密切关系,医院应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超声检查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减少科室之间的误解,减少医患纠纷.

5、出现医疗纠纷,及时妥善处理 患者投诉经过双方的沟通和交流,绝大多数都能理解和原谅,对待患者与家属的投诉,积极应对投诉,接诊投诉的护士要态度和蔼,解释详尽,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报告科主任,把患者的不满情绪缩小到萌芽状态。对科室不能处理的纠纷,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介入,积极处理,对投诉的的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对查证属实的投诉及时进行处理,并及时将处理意见告知投诉人,向投诉人表明医院的态度和处罚决心,并征求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医患纠纷是医疗实践的共生体,只要有医疗行为,医患纠纷就不可能完全避免【2】。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在临床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并且越来越多,超声科的护士工作贯穿于患者检查的整个过程,超声科护士必须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牢记“对患者多一点同情,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真诚”的科训,医疗过程中始终做到防微杜渐,才能减少或避免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军队疗养院;护理;引发;护疗纠纷;防范措施

军队疗养院护士工作琐碎繁杂、涉及面广,稍有不慎,轻者导致疗养员的误解,重者引起差错、事故。随着疗养员法律意识的提高,任何细微的疏漏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纠纷。2006~2008年,为预防护士与疗养员纠纷的发生,严防差错、事故,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我院护理部特制定了防范措施,并认真检查、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护疗纠纷的成因

1.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1.1.1服务对象人口老龄化疗养院收住对象年龄大部分在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特殊性给护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艰巨性。

1.1.2服务对象生活习惯的改变疗养院的疗养员大部分来自四面八方,气候、饮食、生活习惯各有差异,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矛盾。

1.1.3服务对象地位改变疗养院收住的疗养员大多是从军队重要岗位离、退休的老干部,地位改变导致心理平衡失调、易怒、失落、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容易向护士发泄,引发纠纷。

1.2护理人员个人因素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不符合或偏离了护理职业的要求,就可能造成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疗养员身心带来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的结果,常见的现象有:①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心、耐心。②病情处理不当。③与疗养员缺乏沟通。④科室管理不严,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2防范措施

主要的防范措施包括:①加强各级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增强事业心、责任感。②对新调入或聘用护士应执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制度,合格后才准予上岗。③强化质量意识,定期组织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按照护理规章制度制定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和奖惩制度,按时检查总结分析,对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④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服务礼仪,规范护士语言、行为和举止。⑤加强护士长中午及夜间查房制度;强调护士工作在岗在位、履行职责。⑥护理部每季度必须完成病区管理检查,护理技术操作检查,基础护理、特护、一级护理质量检查,急救药品、物品合格率检查,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检查,护理差错发生率检查,护理人员服务满意率调查等8次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并召开护士会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3应急措施

发生护疗纠纷时,应立即做到:①指导科室护士长先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②护理部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时,应立即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并接待纠纷疗养员及家属,认真听取疗养员意见,针对疗养员意见解释及处理有关问题,并向分管副院长汇报。③对护理部已接待,但仍无法解决的护疗纠纷,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当事科室在1周内备齐所需护理记录、原始病案、有关资料及科室意见。④发生护疗纠纷后,如发生扰乱科室及医院医疗工作或患者及家属出现暴力倾向时,科室应及时报告政治处保卫办或报公安机关处理。⑤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的不良后果,在职能部门人员、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实物由医院保管。⑥协助相关部门完成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4结果

自从2006年10月我院护理部制定出护疗纠纷防范措施,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督促助理员和护士长及时检查、监督后,两年来,无一例护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发生,护理工作满意率上升至97%以上。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门诊采血;护患纠纷;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门诊采血室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因具有病人流量大、随即性强,疾病种类广泛,病种复杂等特点,致使成为及易发生医疗纠纷、病人投诉的场所。同时采血室工作质量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精神面貌,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和医院的声誉,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提高门诊抽血室工作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院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法律维权意识、自我保护也越来越强。近年来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医疗纠纷增多,其中护患纠纷呈上升的趋势护理纠纷也在逐渐上升。医院门诊抽血室是患者涉及面广流动量大、诊疗人群密集较高的场所。护患沟通不良是患者不满意等医疗纠纷发生的直接相关因素,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为了解病人投诉的原因和探讨其防范对策,减少护理投诉的发生,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发生的门诊采血室病人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日均门诊采血量750人次左右,我院门诊采血室2010年1月-2011年12月受理的有文字记载的有关门诊护理投诉26例,均填写医疗投诉登记表,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家庭住址)、投诉发生情况(投诉发生环节、投诉发生原因、服务提供者情况)等。所有投诉均经调查核实,其中投诉事实完全属实3例,部分属实23例;按其原因不同分为:护患沟通不当14例,占54%;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2例,占7.5%;业务技术欠熟练3例,占12%;候诊时间长及秩序欠好5例,占19%;其他原因有2例(病人及家属方面2例),占7.5%。

2 纠纷原因分析

2.1 服务因素 我院门诊采血室患者绝大多数是空腹抽血、上班族、学生等,心情迫切,经常有不排队就想先抽血的患者,这时极易引起排队抽血患者的不满,同时采血室护士因采血工作量大、解释不到位,说话口气简短过硬也极易引发纠纷。

2.2 计价收费人员业务不熟悉 患者在抽血前未去收费处缴纳费用或收费员漏收有关费用,当排队抽血时护士告知患者需要补交费用时,患者产生不满甚至质问,而引发纠纷。

2.3 技术水平不高 部分新护士技术不成熟,专业技能欠熟练,操作失败,尤其在为小孩患者抽血时,护士如不能确保一针见血,患儿家长会极其不满,引发纠纷。

2.4 护患沟通不良 采血结束后,护士未能交代清楚取报告的时间及地点,或因语言沟通障碍,患者未能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拿不到化验单时,如果不做好解释工作,易引发纠纷。

2.5 健康教育不到位 医院人流量较大,排队等候检查的情况较多,患者来院就诊时难免心情较为焦躁,再加上有时因护士健康教育不到位,未能正确指导患者按压采血部位,经常出现患者按压方法不正确或按压时间不够,采血部位出现血肿、淤青等不良现象。

3 防范措施

3.1 叫号系统的应用 我院门诊部于2010年投入并使用“抽血排队叫号系统”,患者取号后可安心等候系统呼叫,解决了多年抽血高峰期患者站立排长队及插队的难题,同时还开放了绿色通道,为急、危重、老年人及孕妇提供优先采血窗口以往患者抽血常要忍饥排队等候,特别是年老体弱者站立时间过长,易发生不适及心理焦急,容易导致患者插队等纠纷,该系统的应用优化了工作流程,营造了和谐有序、人性化的就医环境,患者等候时间缩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医院形象。

3.2 更新服务观念,提供主动服务 加强护士思想修养,提高文化素质,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实施弹性排班,安排两名护士提前一小时上岗,方便了上班族及学生请假抽血的难题,同时也缩短了患者上午等候采血的时间。

3.3 在采血室开设了收费窗口 对于未缴费或漏缴费的患者不愿再去排队缴费提供了方便,若抽血患者排队等候得较多,护士可先行给患者抽血,然后再让其去补交费用,这样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安排定期给收费人员进行有关采血化验收费的培训工作。

3.4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采血室工作的护士相对年资较高,工作经验较丰富,专业技术较硬,新调入的护士,先在儿科培训2个月后上岗。在为患儿抽血时,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技术过硬,在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再给予穿刺,没有把握时请经验丰富的护士耐心细致地确认好血管后再进行穿刺,穿刺后给予有效按压,使患儿家长觉得我们很重视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语言安慰,转移其注意力。这样让患儿及家长首先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可避免因抽血不成功而引发纠纷。

3.5 为患者领取报告单提供方便 在各个采血点及门诊大厅安放了自助报告打印机,方便患者领取化验报告单。同时在扣费单上注明取报告时间及地点,不能如期取到验血报告而来抽血室询问时,护士一定要热情接待、态度诚恳的帮助患者查询化验单。查询后如化验报告确实尚未发出,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并主动告知患者可以电话告知或邮寄化验结果。免除患者再次来院奔波的麻烦,设身处地为患者解决问题,取得患者的理解,从而避免纠纷的发生。

3.6 做好健康教育 护士在采集标本后,正确指导患者按压采血部位,同时在每个采血窗口放置醒目标志“抽血后请持续按压5-10分钟及正确按压图示等。及时提醒抽血患者,帮助抽血室护士尽好告知义务,避免纠纷发生。

4 小 结

随着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医疗行业要求的增高,门诊抽血室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门诊抽血室环节多、人员杂、工作节奏快,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技术要求高。要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要改善医院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提高相互配合,优化工作流程,改善环境,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供温馨舒适、安全优质的服务。投诉是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方式,医务人员应当正确认识,护患纠纷后不应回避,要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经过,仔细听患者及家属的申诉,核实情况,公道处理。属于护士技术问题、责任心不强要敢于承担责任,属于服务态度差、服务不周到的要向患者当面表示歉意,并及时纠正。门诊采血室护士要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注重护理质量,实施健康教育。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有效地防范护理纠纷,无护理纠纷投诉,使患者满意,才能更好地塑造医院窗口形象,提高门诊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声誉。

参考文献

[1] 杨大干,郭希超,徐根云,等.叫号排队系统在检验抽血中的应用.《中国医疗器械杂志》[J].2008,32(2):139.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4篇

1急诊护理人员因素

1.1护理技术因素急诊护士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缺乏工作经验,抢救技术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差,缺乏预见性思维,在抢救时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意,导致纠纷的发生。

1.2护患沟通欠缺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护士与病人沟通不充分,缺乏技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与病人缺乏沟通,只注重操作,态度冷淡,解释不到位,说话语气重、语调高,未充分考虑病人和家属的感受,易引发不满和投诉。聘用护士较多,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沟通能力差,与病人或家属沟通时缺乏技巧等易导致病人不满而发生医疗纠纷。

1.3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工作中易产生不满和纠纷。

1.4急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由于人力不足且护理工作量大,护士每日在忙于操作,无时间与病人交流,也因工作量大易疲劳使差错及纠纷发生率增高。

2护理管理因素组织领导不得力,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保障规章制度缺乏,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如对护士培训制度缺乏,急救设备管理制度等落实不到位,都可引发护理风险。

3物质因素护理物品、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护理效果,形成不安全因素。例如设备缺乏、急救器械准备不到位或故障等均会造成不安全。

4病人因素病人法律意识增强,媒体与社会舆论对医疗机构服务的宣教不够完善,使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另外“,120”送来的弃婴、无名氏、流浪汉等,滞留于急诊科,因其无家属及陪护,也增加了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的识别

护理风险的识别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分析、识别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由于护理服务过程中病人流动、设备运转、疾病的护理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实际上风险的识别是对风险的一个动态监测过程。风险识别主要是对急诊高危因素的识别。

1高危病人急诊病人中酗酒、吸毒、“三无”病人和不配合治疗的病人易发生安全隐患,猝死病人是护理风险的高发人群。

2高危护士包括低年资护士、聘用护士、知识老化护士、情绪容易激动的护士和新毕业的护士及毕业前2~3个月的护生。

3高危时段在工作繁忙、交接班前后、中午、夜班、节假日,易发生护理风险。

4急诊就诊环节和危重病人转运环节因为急诊就诊环节繁琐,挂号、交费、买药等一系列程序都需要家属来完成,而这时病人家属大多心情迫切,焦虑,如服务态度稍有欠缺,极易出现医患对立情绪而导致纠纷发生;危重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如某个环节稍有疏忽,瞬间处理不当将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极易引起纠纷,是造成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

防范对策

1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实施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各项活动,以达到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找出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段,制订符合各单位实际规章制度和防范细则;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医护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针对急诊科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临床重新修订完善现行的护理规章制度,制订危重病人转接制度、急诊科与病房、急诊科与手术室的交接工作流程及交接登记本,规范护士管理转运重症病人的方法等。加大各环节的监督和督查,做到科内日常查,护士长随机查和节假日查房。

2强化护士职业素质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从提高护士职业素质着手,不断强化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克服只强调急诊忙,压力大,护理工作难做的不正确认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满足病人需求。采取各种形式、分层次组织护士反复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认清工作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让每位护士通过参加学习及差错讨论会的感受,书写心得体会,从中吸取教训,强化意识,使之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常规。

3急救专业技能的培训香港管理局认为专业水平与能力是避免临故的基石。目前发达国家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均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而我国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绝大多数护士没有经过系统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所以对急诊护士要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分层次培训,熟练使用各种抢救仪器,掌握危急重症病人的急救技术。尽量缩短年轻护士的成熟期。另外,要加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养。

4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4.1护士长应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鼓励全科护士参与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护理团队精神,激发每一位护士的创造性思维,以提高全科护士参与护理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4.2护士长应根据出诊率及急诊病人就诊情况合理配置各班人力资源,设立24h值班制,科学合理地进行弹性排班。实行配班管理模式,24h持续提供急诊优质服务。并对护士实施分组管理,设立组长,组长负责本组护士护理技术指导,协助抢救、解决疑难、处理纠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记录、汇报,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5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与支持,病人的求医动机和行为对病人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积极参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护士的“慎独”修养,培养护士的“自律”意识非常重要。医学的每一点进步都包含了医务人员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也包含了病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护理风险预告制度,维护病人知情同意权,并实施签字认可制度,是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起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提高病人满意度。

6建立护患告知制度在目前医疗纠纷中,绝大多数纠纷不属于医疗过失而是部分民众对医疗风险认识不足、不承担的反映。医学是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的学科,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或不可预测性,医护人员个人无法承担这种高风险因素的法律责任。风险管理强调的是将护理操作中高风险因素在护士和病人之间透明化,变“家长制”为“理解配合型”模式,受益的不仅是病人还有医护人员,达到双方无利的目的。医护人员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注意事项、处理技巧,使他们明白各项操作、检查等护理工作均存在已知或未知的风险因素,让病人明白既然接受医疗服务,就有可能受到损害的风险。引导护士应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告知义务,是缓解矛盾、避免纠纷发生的重要途径。

7建立有效的护理差错、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郭霞等对28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发现不愿报告差错事故的原因中,有80.3%的护士回答害怕惩罚,说明惩罚性环境不利于风险管理。因为管理人员不可能时时在临床一线,而临床医生、护士最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医疗安全隐患,但因为害怕汇报后的惩罚而不敢汇报,使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事件丢失纠正的机会。王秀芳等认为,护理差错不纳入护士绩效考核体系,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和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后,全院护士主动报告差错,没有隐瞒现象发生,这样有效的报告系统不仅增加了病人的安全,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一个获得持续进行质量改进信息的有效途径。目前,本院实施护士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部采取非惩罚性措施进行讨论,这对本院医疗护理风险防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

存在问题及展望

1针对低年资护士、聘用护士多,基础理论知识浅薄及操作技能欠熟练、缺乏工作经验等问题,应从更新护理知识入手,通过在岗培训,由浅入深制订专科培训计划,由技术精、作风好的高年资护士亲自传帮带,传授工作经验;同时科室定时组织理论学习,并不定时抽查读书笔记;此外,科室可订阅各种护理杂志及通过网络组织学习,扩大护士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增强应急能力;对操作培训采取定时讲课示范,以分组的方式及一对一(即一名老护士负责一名新护士)的形式责任到人进行训练,加深及强化护士的抢救技能。在实施救治过程中,做到急而不慌、忙而不乱,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2针对护士沟通能力差的问题,采用讲课、示教、个案分析等形式对护士进行讲解、分析和纠正,并为护士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让其亲自授课,不断训练其表达能力,从而使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快速提高。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综合病区;问题对策;纠纷

护理纠纷或者差错事故贯穿在所有护理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给患者、家属、工作人员都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如何避免护理纠纷及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现将我们的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医院,住院部为综合病区,由内外妇眼科组成,共40张床位。护士承担了所有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观察,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全部工作。

1.2方法

1.2.1分析、评估综合病区存在的危险因素

1.2.1.1综合病区病种多,范围广从内科到外科,从普外到骨科,各专科护理需要全方位的服务,必然就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护士工作往往达不到全方位,故易发生护理缺陷。

1.2.1.2综合病区患者病情复杂

有内科、外科危重患者或手术后的患者,病情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事发生护理缺陷或差错事故的高危人群,大大的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

1.2.1.3护理知识欠缺

每位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由于各人的护理工作的认识不同,每位护士都存在着专业缺陷,使病区整体护理难以达到较高水平,易发生护理缺陷。

1.2.2管理方法

1.2.2.1健全管理体系

成立护理质控小组,由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成员组成。主要负责护理质量管理,定期培训护士增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收集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有计划的进行护理管理工作。

1.2.2.2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和安全制度

制定《伤员抢救应急预案》和成立突发事件抢救小组,制定了《静脉输液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案》,规范了护士遇见输液和输血反应纠纷时,如何封存、保留实物及报告程序,制定了住院患者管理制度及安全制度。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法》。分析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对策,制定出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制度,特殊事件报告制度,安全用药制度,护理病历书写和记录制度,节假日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并提醒护士长注意节假日护理人员的配备,急救药品,物品的完整无缺问题,减少节假日易发生护理缺陷及差错事故的概率。

1.2.2.3定期培训护士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

提高护士对危险因素的认识,组织学习,加强安全教育,质控小组人员不定时下科抽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演练:为做到人人都掌握急救患者的抢救过程,对护士进行定期模拟演练,如:人工心肺复苏等。专业技能的培训:针对护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培训计划,制定出业务查房制度,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并鼓励护士参加大专、本科学习。定期参加市护理学会和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为检测学习效果,制定出考核标准,每年进行两次理论考核和技术考核,并记入个人档案,平时质控人员不定时下科室进行抽考,以起到督促和促进作用。不断进行安全教育,对新上岗者进行岗前教育,严格遵守护士资质准入制度,经常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用实例教育年轻护士防患于未然,未取得护士执照不得独立上班。定期检查和反馈:每月进行检查,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进行总结,及时将平时发现的问题给予预通报并及时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加强安全意识,并制定出改进措施。

1.2.2.4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实现风险医患共担

在目前的医疗纠纷中,绝大部分不属于医疗过失,而是部分患者对医疗风险认识不足,不承担的反应[1]。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度,对特殊患者实行家属告知和签字制度,护理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在进行各项治疗和操作前应争取患者的同意,并取得患者的配合。对实行保守性医疗的患者将实情告知家属,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对于一些特殊检查、创伤性操作、输血等向患者说明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并签同意书,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认真、详细明确记录,以起到法律的效果。

1.2.2.5保证仪器的完好无损

制定了每周检查仪器制度并定期保养,及时维修,保证仪器的完好使用。质控组不定期对护士进行抽考对仪器使用和保养知识,掌握程度。

1.2.2.6坚持定期检查,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质控小组成员每月下科室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发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在护士满意度调查表中发现健康教育的实施流于形式,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故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每位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多与患者交流,随时健康教育,并及时记录到护理记录单上,从而起到督促作用,提高了服务质量。

2结果

通过学习使护士不断认识了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了护士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和识别能力。健全了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责任心。3a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明显减少了医疗差错和纠纷。

3讨论

3.1评估是前提,起到了预防作用

护理风险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时间前的积极预防[2]。通过评估,正确认识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由被动处理变主动预防。

3.2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是关键

只有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护士有章可循,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才能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减少差错,保证护理质量。告知制度的建立是护士进行自我保护的需要,是尊重患者权利的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需要,完善的管理是完成一切工作的保证。

3.3加强护士培训是基础

为了加强护士对危险因素的充分认识,不断组织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定期培训,严格考核,特别对新上任的护士更为重要。

3.4制度的落实是保障。

3.5护士长每日下病房进行护理工作检查

督促和培养护士的自觉性,检查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因而在医疗活动中,与患者接触机会多,发生错误概率高[3]。充分认识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姜国和.医疗风险与风险转移[J].中国医院,2002,6(3):16.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入院 卧床病人 皮肤评估 告知程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病人就诊的质量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日益提高,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式下实施护理告知程序为维护病人的知情权与护理人员的自身利益提供了广阔前景[1]。我院从2008年1月起针对各科室新入院卧床病人容易发生皮肤问题,在护理程序中新增加了规范的皮肤评估及告知程序,并由护士执行告知和签名制度,这一规定的出台,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意识,有效减少因皮肤问题而引起的纠纷,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病房2008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新入院卧床病人,将其分为2组,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为旧告知程序组,20010年1月—2011年6月为新告知程序组

1.2 方法 (1)旧告知程序护理告知程序中规定:对于新入院卧床患者的皮肤情况要求护士采取口头告知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皮肤存在的问题。对护士的语言、介绍形式及检查皮肤的方法无明确规定,且不进行双方签字,有问题的皮肤均常规采取预防措施。(2)新告知程序护理告知程序中规定:①护士接诊时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打招呼,热情、稳重,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皮肤检查的程序;②保持病室环境温度适宜,注意遮蔽,请家属与护士一起对患者的全身皮肤进行认真检查,顺序为:头面部、耳后、肩胛部、双肘部、骶尾部、足跟踝部及骨折部位。内容包括:畸形和皮肤的情况,如皮疹、瘀红、红肿、破损及巴痕等,检查时动作轻柔,注意保暖。③检查过程中护士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患者的皮肤情况告诉患者及家属,包括正常和异常情况。④检查后填写皮肤评估表:评分≤10分为轻度,11-18分为中度,≥18分为重度,双方在评估表上签字认可。⑤留下家属的联系方式,定期进行沟通。(3)观察方法:①有皮肤问题根据评估分级按护理部规定进行逐级上报并作好皮肤追踪记录。②凡是家属由于皮肤问题向病房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或院方投诉,经查实护士未履行评估及告知程序或未按规定逐级上报的均定义为纠纷,包括书面和口头2种形式。汇总一年的纠纷总数,以投诉的例次数计算纠纷的发生率。对于发生的纠纷,护士长应针对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和处理,异常皮肤根据评估分级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简明统计10.32版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新入院的卧床病人790例,其中男403例,女387例;骨科疾病214例,心血管病136例,神经内科疾病265例,其他疾病175例。2010年1月—2011年6月新入院的卧床病人675例,其中男355例,女320例;骨科疾病176例,心血管病114例,神经内科疾病225例,其他疾病160例。2组患者在性别、疾病构成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表)1。

表12008—2011年我院病房新入院需卧床患者一般情况和纠纷发生率例(%)

转贴于

2.2 纠纷发生率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790例新入院卧床病人发生纠纷6例,发生率为0.75%。2010年1月—2011年6月住院的675例新入院卧床病人发生纠纷2例,发生率为0.29%

3 讨论

3.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病人,及时解答咨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的数量急剧增加,其范围的扩大超过了医护人员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了减少纠纷,便于举证倒置,采取了重点护理告知记录与签字的办法,一些重要环节或关键问题的告知后,必须有知情同意主体的签字。便于发生纠纷时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据来证明已履行的告知义务。从临床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中分析得出:纠纷的前提是医疗护理服务的缺陷。很多纠纷是由于医护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而造成的。履行告知义务、搞好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力保证。同样,作为护理人员也要切实维护患者的权益,履行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因为病情告知是尊重患者的最实际的体现[2]。同时从保护医护人员自身的角度来说,病情告知也是减少纠纷的必要措施。

3.2 在应用新的皮肤情况告知程序前后的2个时期,纠纷的发生率由0.75%下降到0.29%,下降了0.46个百分点,虽然本院因皮肤问题纠纷发生率较低,但纠纷发生率的下降趋势是很明显的。因2组之间只有告知程序发生了变化,医生、护士结构无变化,患者的性别、疾病谱无变化,且前后2阶段纠纷的统计方法相同。因此,前后2个时期纠纷发生率的下降与新入院卧床病人皮肤情况告知程序的实施有很强的关联性。这一措施的实施很可能是纠纷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3.3 2008-2009年住院的790例新入院卧床病人中,曾出现由于入院接诊不清发生皮肤问题引起的护患纠纷6例,主要原因是告知程序不完善,个别护士缺乏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很好的为病人履行告知义务。经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我们制定了新的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规定了详细的内容和统一的方法,特别增加了护患双方签字的要求,规范了护士的语言和行为,使每位护士能够很清楚地了解患者入院的具体告知程序和皮肤评估方法。通过此项措施的执行,对于护患双方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4 履行告知义务是和谐护患关系的需要。护理告知贯穿在病人住院期间的整个过程中,实施护理告知符合现代护理理念;使病人的权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取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到医疗护理过程中来;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通过信息到传递、反馈,增加了护患交流机会,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病人被尊重、被接纳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在履行告知义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使用温和、亲切友善的语言,实现护患双方的沟通。既使病人掌握了相关的医学知识、了解了有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又体现了对病人的尊重,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理患关系[1]。

3.5 提高了护理质量。表现在因皮肤问题发生的纠纷率明显降低,主要是由于护士在接诊过程中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特别是皮肤情况,引起护士的高度重视,便于加强护理。同时规定各班护士对有问题的皮肤详细记录和评估,认真交接班,进行质量追踪,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理的连贯性,提高了皮肤护理的质量,保证了手术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6 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实施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符合整体护理理念,融洽了护患关系,可以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病情的知晓率[3]。

总之,通过新的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权益和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真正使病人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王宝珠,金玲,于静,等.临床护理操作告知程序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265—266.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7篇

1过失及判断过失的标准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而没有预见,或虽然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危害结果发生,被预见或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

2护士的五个义务

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治疗规范措施

②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重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③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④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⑤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3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问题

护理工作中的疏忽大意,在临床工作中发生的机率比较高,多数是由于工作中不专心,不细致而发生的差错过失。

3.1疏忽大意与渎职

3.1.1院前急救疏忽大意

①呼救电话接听不详或出诊不及时没有详细询问病情、居住地点,导致物资准备不全、未及时赶到发生纠纷。

②途中观察病情不仔细、心脏骤停、液体外渗等

3.1.2院内疏忽大意

是指病人在院内过程中,由于护士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如:

①不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输入血型错误、接错病人、手术物品遗留在病人体腔。

②护士违反操作规程,约束时造成病人肢体瘫痪、肢体受损,洗胃时一次灌注量过大,引起胃破裂。

③护士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认真巡视病房,病人病情恶化未及时发现、昏迷病人的坠床、烫伤、褥疮等意外发生。

④值班期间擅离岗位,造成危重病人抢救不及时等。

上述种种疏忽大意的行为,如出现后果,则为渎职,而渎职者需负行事责任。

3.2侵权行为

①对病人生命健康权利的侵犯:护士在执业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技术不精湛或工作不负责任,给病人健康带来损害,甚至死亡等差错事故。

②侵犯病人的知情权: 病人作为一名特殊的消费者,有权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案,医务人员有义务将其告知病人,进行特殊治疗、护理时,一定要征得患者的同意并签字方可执行。

如病人不同意做某项检查或治疗,我们就必须尊重患者,但一点必须向家属交待清楚,并予签字。

③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护士在执业时违反保守秘密原则,违法窥探病人隐私或者利用职权非法搜身,擅自公开病人的健康资料,泄露病人的隐私,即为侵权行为。

3.3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特别是涉及到医疗纠纷案件时,它是支持医院、医生、护士公正评价事实的关键的证据。

如护理记录字迹不清、随意涂改、回顾性记录、记录内容与医嘱不符、与医疗记录不符、护理措施和过程不全面、虚填观测结果、重抄护理记录、随意签名等,都使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性、完整性。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势必造成举证困难,甚至失败,也就是说虽然护士在护理活动中无过失,但由于护理记录缺陷,破坏了护理记录的法律凭证作用,在医疗纠纷中护士同样会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

3.4执行医嘱的合法性。 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及护士的法律依据。所以,护士在执行医嘱时一定要严肃细致,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为了保护病人和自己,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病人对医嘱提出疑问时,护士必须进行核实后再执行。二是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和电话医嘱,在抢救病人时口头医嘱要复诵一遍并与医生核实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安瓶,抢救结束后要及时补全医嘱。三是如果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护士不要擅自扩大自己的职权,自作主张,给病人打针、发药,一定要按医嘱执行。

护士要严格科学的执行医嘱,不可无故拖延、更改或不执行医嘱。

3.5护生的法律责任。从法律角度讲,护生在专业教师或护士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如果脱离专业护士或教师的监督指导,擅自行事并损害了病人的利益,护生应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

4防范、对策

4.1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律概念。 长期以来护理人员一直处于医疗服务的主要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病人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法律问题,特别是面对新形势下“举证倒置”护士又感悟不深,极易引起法律纠纷,因此护士在执业中要强化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新《刑法》、《消毒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其中与护理有关的内容,学法、懂法、守法,遵章守则,自觉用法律约束自己,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尽职尽责地为病人服务,确保护理安全。

4.2护理管理者应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 护理管理者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规范化,常规化的操作制度和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用药安全、感染控制、器械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等诸多方面,保证护理安全,同时严格护士执业注册资格,杜绝无证上岗。

强化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网络系统,强化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定期分析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评价。严格执行护理缺陷登记上报制度,同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或消除不良后果,必要时双方共同封存相关药品、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保管好相关记录、检验报告,以备鉴定。护理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调查讨论,分析原因,进行定性、处理、整改。如不按规定报告或隐瞒者,发现后严肃处理。

4.3提高防风险能力

4.3.1履行告知业务。 医疗护理工作是高风险的职业,法律上承担高风险责任。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必要时遵守医疗保密制度,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平等享受医疗护理的权利及监督权。护士在做任何操作时,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让病人明明白白接受医疗服务。护士应将每次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病人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病人的同意,若病人对操作不理解,提出质疑或有抵触时,应耐心解释,反复讲解,如病人仍不接受则要尊重病人的意见,同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这既是尊重病人的权利,也是护士自我保护的需要。

4.3.2更新知识,主动接受继续教育。 随着医学的进步,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与开展,以及护理职能的拓宽和护士角色的多元化,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要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需要,就不断评估自己专业能力和学习需求,使其具备合格的专业能力,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

4.3.3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服药、注射、输液、输血查对制度及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和上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和医嘱执行制度等,依法执业,持证上岗,规范护理行为;及时巡视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切实明确分级护理内容;各种药品分类妥善保管,定位放置,经常检查有效期,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完好适用;限定口头医嘱的使用范围,对医嘱有疑问及时提出,切勿不懂装懂;遇到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可越职和感情行事,不擅自处理。

4.3.4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分层授权工作。 管理者授权下属工作时,应根据下属的工作能力、职称资历层次授权。当本人对本项工作感到能力不足或准备不够时,她有权利有责任拒绝。同样,当病人要求超出自己所胜任工作的范围时,护士应当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8篇

1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1],而有些护士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说话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冷漠简单,致使患者误解或难以承受,容易出现护患纠纷。

1.2 护士未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如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入院前已出现骶尾部压疮,入院时护士未认真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住院后未及时发现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导致褥疮加重影响愈合。

1.3 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凭印象做事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执行口头医嘱又不及时补记医嘱,导致医嘱与处置不相符合。超越护士权限私自给药,如患者发烧、疼痛、呕吐、医生手术时未报告医生而私自给药。未做好床头交接班,导致漏执行、多执行、错执行医嘱,交接班不认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

1.4 护士工作麻痹大意,低估病情,对病情观察不细致,做不到及时向医生报告,导致处理救治延误[2]。有些护士把生活护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或依赖陪护,没有定人、定时、定质量标准护理患者,而出现患者坠床,跌倒,烫伤及褥疮等。有些护士专科理论知识缺乏或经验不足,例如,对髋关节手术后,颈、胸、腰椎骨折患者搬动时不注意正确肢体摆放,而出现髋关节脱位或造成脊柱的再次损伤。

1.5 护理文件是临床护理工作对患者治疗的真实记录,是评价患者疗效的客观证据,也是医疗纠纷中的有力证据[3]。有些护士专业知识缺乏,认为无内容可写,在记录中易发生漏记、错记的现象。由于工作繁忙或责任心不强,对观察到的及告知的内容没有及时记录或记录不完整,甚至病例记录与患者情况和医生记录不一致。

1.6 创伤患者,伤情较重,变化快,抢救物品、药品不齐全。安全措施不到位:老年人、儿童、烦躁者未加床栏防护,坠床,导致骨折或病情恶化;病区拖地太湿,卫生间无防滑警示,导致患者滑到。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对护士的法律知识培训,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学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使护士在工作中以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法服务患者,以法保护自己,防范于未然。

2.2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先对患者情况全面评估,填写入院评估单,向患者介绍入院须知,同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不断学习护理专科理论知识、技能,细心观察病情变化。

2.3 护士态度要和蔼,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告知后做好记录,家属签字。护理记录应做到规范、客观、真实、准确、及时、重点突出。每班清点抢救器材,检查仪器性能,药品是否齐全,当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抢救时要冷静,做到忙而不乱。病区走廊内设置扶杆,供年老体弱者扶助,地面卫生间设有防滑警告。

总之,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作为骨科护士,应预防在先,强化相应对策,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思,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确保患者生命健康权,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以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畅运行。

参 考 文 献

[1] 张凤清,李珍,黄体纯,等.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21(6):67.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护理纠纷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82-01

1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

1.1查对不认真,违反护理规范、常规药物名称、剂量查对失误,由于医院里同一剂型、同样药瓶的药物数不胜数,若查对时疏忽极易发生混淆造成用药错误;有的护士从固定位置取药后,凭经验认为不会错,因而不认真查对;部分护理人员将治疗单上的小数点或零看错,造成病人因用药剂量过大中毒甚至死亡,病人姓名床号查对失误,因对病人姓名、床号查对失误导致用错药、输错血等事件在护理纠纷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主要是由于护士发药时未认真查对床号、姓名所致。

1.2不严格执行医嘱,专业知识有限盲目执行医嘱,不按要求执行医嘱主要体现在随意改变用药途径,转抄医嘱时不认真查对,输液速度过快等。

1.3服务态度不良,缺乏责任感在临床工作中,部分护士缺乏服务意识,态度冷淡,对病人漫不经心,不及时处理或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甚至训斥病人等,由此而引起护理纠纷。

1.4医疗收费不当由于医疗制度改革,病人自己负担的医疗费用比例加大、药品价格上涨和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使病人医疗消费超出其承受能力,收费不当极易造成护理纠纷。

1.5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防范意识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忽视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法律责任意识不强,过分自信和疏忽大意,常因侵犯病人权益、违反操作规程等造成护理纠纷,如未履行告知保密义务等。

2加强护理风险意识的措施

2.1查对意识。工作中的查对意识是每个护士应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查对工作不仅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护士工作的自我保护。每天治疗时,如果护士不认真查对,出现差错,轻者引起医疗纠纷,重者出现生命危险导致医疗事故。所以护理人员要具有强烈的查对意识,将查对制度渗透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

2.2检查意识。由于护士素质层次不一、工作中难免导致对自己行为约束不够,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相互督促,增强检查意识,才能保证护理质量。建立护理警示标志规范、醒目、温馨的护理警示标识,对护理人员起提醒警示作用,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1]。此外,成立科室安全小组,每月对科室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在杜绝差错的同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参与检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2.3岗位意识。建立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理管理、按岗取酬的科学管理机制,每位护理人员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护理人员薪酬管理体系,绩效考核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中作绩效、岗位风险、工作成效,形成护理人员激励的长效机制。根据病人情况及时调整各个班次,注意弹性排班。掌握不同护理人员的特长及适合的岗位,尽可能让每位护士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

2.4素质意识。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在护理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2]。素质好的护士,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工作让人放心,此类护士应作为工作中的骨干加强培养。对工作不主动、积极性不高、素质稍差的护士,多注意鼓励其积极性,将此类护士作为工作中的高危护士。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相关制度、新知识、新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操作要求资深护士完成,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组织护士认真学习药理知识,懂得常用药的作用、副反应、剂量、极量、使用方法、禁忌证等,提高正确识别医嘱的能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履行告知义务。

2.5预警意识。护理人员要保持冷静,头脑清醒,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尤其是节假日、夜班、交接班等重点时间段和环节,人员变动或带教护生时的重点人员进行预警教育,实行创新排班,使新护士与有经验的、工作出色的护士配对上班,杜绝、减少各类差错的发生,增加护士工作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要督导、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建立不良事件、安全隐患自查报告制度、护理缺陷分享制度等,教育护理人员转变观念,上报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和整改措施,降低风险危害,保护护理人员。

2.6法律意识。护理工作的性质和服务对象,决定了护理行为具有重要法律意义。护理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医疗法律知识,明确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强护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护理工作处于安全状态。护理文件记录要真实到位,不认真记录、漏记或错记都易引起护理纠纷。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记录前,一定要与患者交流沟通,善于观察,从观察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详细记录。

3总结

把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积极预防,实施护理风险的前瞻性管理,是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安全,质量无从谈起。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作为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入院时最先面对的是护士,在住院期间,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因此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是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需要,是转移医疗护理风险,促使医疗、护理新技术的良性发展,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步伐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10篇

随着医学与法律知识的普及,病人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护士如何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履行自己的职责,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护士条例》,就新时期护士如何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士依法执业,有效防范医疗纠纷进行探讨。

1强化法制观念, 坚持依法执业

1.1护士必须是经过护理专业学习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专业人员护士上岗前经过培训、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合格后才能上岗,以保证护理质量。未经执业注册者,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也不得从事护理执业活动。

1.2执业护士应依法执业执业护士除认真学习职业道德教育、医院规章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外, 还应着重学习与护理行为相关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有关内容,增强法律意识,并通过护理纠纷个案分析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及对患者、患者家属和社会的义务,理解和尊重病人的各项权益,懂得依法执业的重要性,做到知法、守法、用法,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2建立、健全及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

2.1加强制度管理不断完善各种工作和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理程序和专科护理流程,细化并规范护理过程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加强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核心制度的管理。

2.2制订各种护理应急预案如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患者猝死时,发生化疗药液静脉外漏时、突然停电、火灾、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能很快进入应对处理流程,并时时进行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练。

2.3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根据各科室不同特点,对做特殊护理操作、治疗或一些相关院内科室规定,如深静脉穿刺、拒绝翻身、患者外出或夜不归宿等,履行告知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会导致的不良后果,做到知情同意,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

2.4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卫生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是维护护理工作有序进行、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根本。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 做到有章必循, 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有些护士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交给护工来做,如吸痰、口腔护理,更换引流瓶等,认识不到自己的违规行为,为患者的安全带来很多隐患。

2.5在落实规章制度的同时, 应增强证据保全意识疑是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 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并将残留液、输液瓶送检, 若患者及其家属不参与封存, 应请公证机关对封存过程予以公证, 以保障证据的法律效力[1]。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

《护士条例》中规定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因此,护士不仅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还要熟练掌握临床抢救、复苏技术,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和应急能力,同时要全面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避免护士由于护理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不全面,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未能做出正确评估,未及时报告处理,或对医疗设备使用能力的缺乏,使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4执行医嘱

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而拟订的书面嘱咐,是护士对患者施行治疗及护理措施的依据,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注意。

4.1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三查八对”注意医嘱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不能错误或机械地执行医嘱。《护士条例》规定,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诊疗技术规范的,应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生提出,必要时向该医生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如果护士怀疑医嘱存在错误,护士有权力拒绝执行,并向医师提出质疑,如果遭到医师斥责或强制时,护士应向其所在科室负责人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反之,如果护士明知医嘱有错误仍然执行,护士将与医师共同承担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4.2执行口头医嘱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在遇抢救急危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医嘱内容,方可执行,随后应注意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4.3严禁违规行为严禁护士随意篡改医嘱、无故不执行医嘱、无医嘱擅自给患者用药做治疗等违规行为。

5增强服务意识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往往仅注重执行医嘱,完成打针、发药的工作,忽视了主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巡视病房和基础护理等工作;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了对患者的生活照顾、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未能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全付诸行动[2]。护士应以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来履职尽责,尊重、关心、关爱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紧紧围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主动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6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患者在入院后,为了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在入院进行护理评估时,患者为了早日康复,往往会将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习惯及嗜好等隐私和秘密告知医护人员,同时在住院期间,患者的一些检查结果、病情及治疗方案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护士有义务保护患者的隐私。就医者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泄露,护士应充分认识到随意泄露患者隐私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

7规范护理文书

书写护理文书是护士工作行为记录的文字材料,也是各项护理活动及病情观察的客观记录,是治疗诊断和实施护理措施的科学依据,是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鉴定事故性质的重要法律依据,所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非常重要。

7.1护士书写护理文书原则应当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字迹清晰,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7.2护士之间不得代签名或代医生签名 如署名不实,当发生医疗纠纷,在法庭上一旦进行笔迹鉴定,将失去法律效力。

7.3护理病程记录单的书写记录要更具体、全面、客观、真实,不能凭空想象,随意记录,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时对护士举证不利。

7.4护士长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使护理文书书写缺陷遏制在护理记录形成的过程中。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死扶伤、保护生命、防治疾病、减轻痛苦的专业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爱心,勤奋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护理行为,坚持依法执业, 增强服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医疗纠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11篇

随着医学与法律知识的普及,病人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护士如何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履行自己的职责,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护士条例》,就新时期护士如何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士依法执业,有效防范医疗纠纷进行探讨。

1强化法制观念, 坚持依法执业

1.1护士必须是经过护理专业学习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专业人员护士上岗前经过培训、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合格后才能上岗,以保证护理质量。未经执业注册者,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也不得从事护理执业活动。

1.2执业护士应依法执业执业护士除认真学习职业道德教育、医院规章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外, 还应着重学习与护理行为相关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有关内容,增强法律意识,并通过护理纠纷个案分析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及对患者、患者家属和社会的义务,理解和尊重病人的各项权益,懂得依法执业的重要性,做到知法、守法、用法,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2建立、健全及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

2.1加强制度管理不断完善各种工作和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理程序和专科护理流程,细化并规范护理过程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加强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核心制度的管理。

2.2制订各种护理应急预案如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患者猝死时,发生化疗药液静脉外漏时、突然停电、火灾、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能很快进入应对处理流程,并时时进行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练。

2.3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根据各科室不同特点,对做特殊护理操作、治疗或一些相关院内科室规定,如深静脉穿刺、拒绝翻身、患者外出或夜不归宿等,履行告知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会导致的不良后果,做到知情同意,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

2.4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卫生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是维护护理工作有序进行、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根本。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 做到有章必循, 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有些护士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交给护工来做,如吸痰、口腔护理,更换引流瓶等,认识不到自己的违规行为,为患者的安全带来很多隐患。

2.5在落实规章制度的同时, 应增强证据保全意识疑是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 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并将残留液、输液瓶送检, 若患者及其家属不参与封存, 应请公证机关对封存过程予以公证, 以保障证据的法律效力[1]。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

《护士条例》中规定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因此,护士不仅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还要熟练掌握临床抢救、复苏技术,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和应急能力,同时要全面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避免护士由于护理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不全面,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未能做出正确评估,未及时报告处理,或对医疗设备使用能力的缺乏,使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4执行医嘱

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而拟订的书面嘱咐,是护士对患者施行治疗及护理措施的依据,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注意。

4.1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三查八对”注意医嘱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不能错误或机械地执行医嘱。《护士条例》规定,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诊疗技术规范的,应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生提出,必要时向该医生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如果护士怀疑医嘱存在错误,护士有权力拒绝执行,并向医师提出质疑,如果遭到医师斥责或强制时,护士应向其所在科室负责人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反之,如果护士明知医嘱有错误仍然执行,护士将与医师共同承担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4.2执行口头医嘱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在遇抢救急危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医嘱内容,方可执行,随后应注意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4.3严禁违规行为严禁护士随意篡改医嘱、无故不执行医嘱、无医嘱擅自给患者用药做治疗等违规行为。

5增强服务意识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往往仅注重执行医嘱,完成打针、发药的工作,忽视了主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巡视病房和基础护理等工作;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了对患者的生活照顾、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未能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全付诸行动[2]。护士应以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来履职尽责,尊重、关心、关爱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紧紧围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主动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6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患者在入院后,为了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在入院进行护理评估时,患者为了早日康复,往往会将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习惯及嗜好等隐私和秘密告知医护人员,同时在住院期间,患者的一些检查结果、病情及治疗方案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护士有义务保护患者的隐私。就医者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泄露,护士应充分认识到随意泄露患者隐私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

7规范护理文书

书写护理文书是护士工作行为记录的文字材料,也是各项护理活动及病情观察的客观记录,是治疗诊断和实施护理措施的科学依据,是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鉴定事故性质的重要法律依据,所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非常重要。

7.1护士书写护理文书原则应当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字迹清晰,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7.2护士之间不得代签名或代医生签名 如署名不实,当发生医疗纠纷,在法庭上一旦进行笔迹鉴定,将失去法律效力。

7.3护理病程记录单的书写记录要更具体、全面、客观、真实,不能凭空想象,随意记录,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时对护士举证不利。

7.4护士长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使护理文书书写缺陷遏制在护理记录形成的过程中。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死扶伤、保护生命、防治疾病、减轻痛苦的专业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爱心,勤奋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护理行为,坚持依法执业, 增强服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医疗纠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12篇

随着医学与法律知识的普及,病人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护士如何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履行自己的职责,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护士条例》,就新时期护士如何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士依法执业,有效防范医疗纠纷进行探讨。

1强化法制观念, 坚持依法执业

1.1护士必须是经过护理专业学习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专业人员护士上岗前经过培训、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合格后才能上岗,以保证护理质量。未经执业注册者,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也不得从事护理执业活动。

1.2执业护士应依法执业执业护士除认真学习职业道德教育、医院规章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外, 还应着重学习与护理行为相关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有关内容,增强法律意识,并通过护理纠纷个案分析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及对患者、患者家属和社会的义务,理解和尊重病人的各项权益,懂得依法执业的重要性,做到知法、守法、用法,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2建立、健全及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

2.1加强制度管理不断完善各种工作和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理程序和专科护理流程,细化并规范护理过程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加强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核心制度的管理。

2.2制订各种护理应急预案如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患者猝死时,发生化疗药液静脉外漏时、突然停电、火灾、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能很快进入应对处理流程,并时时进行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练。

2.3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根据各科室不同特点,对做特殊护理操作、治疗或一些相关院内科室规定,如深静脉穿刺、拒绝翻身、患者外出或夜不归宿等,履行告知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会导致的不良后果,做到知情同意,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

2.4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卫生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是维护护理工作有序进行、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根本。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 做到有章必循, 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有些护士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交给护工来做,如吸痰、口腔护理,更换引流瓶等,认识不到自己的违规行为,为患者的安全带来很多隐患。

2.5在落实规章制度的同时, 应增强证据保全意识疑是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 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并将残留液、输液瓶送检, 若患者及其家属不参与封存, 应请公证机关对封存过程予以公证, 以保障证据的法律效力[1]。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

《护士条例》中规定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因此,护士不仅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还要熟练掌握临床抢救、复苏技术,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和应急能力,同时要全面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避免护士由于护理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不全面,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未能做出正确评估,未及时报告处理,或对医疗设备使用能力的缺乏,使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4执行医嘱

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而拟订的书面嘱咐,是护士对患者施行治疗及护理措施的依据,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注意。

4.1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三查八对”注意医嘱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不能错误或机械地执行医嘱。《护士条例》规定,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诊疗技术规范的,应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生提出,必要时向该医生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如果护士怀疑医嘱存在错误,护士有权力拒绝执行,并向医师提出质疑,如果遭到医师斥责或强制时,护士应向其所在科室负责人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反之,如果护士明知医嘱有错误仍然执行,护士将与医师共同承担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4.2执行口头医嘱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在遇抢救急危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医嘱内容,方可执行,随后应注意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4.3严禁违规行为严禁护士随意篡改医嘱、无故不执行医嘱、无医嘱擅自给患者用药做治疗等违规行为。

5增强服务意识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往往仅注重执行医嘱,完成打针、发药的工作,忽视了主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巡视病房和基础护理等工作;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了对患者的生活照顾、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未能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全付诸行动[2]。护士应以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来履职尽责,尊重、关心、关爱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紧紧围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主动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6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患者在入院后,为了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在入院进行护理评估时,患者为了早日康复,往往会将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习惯及嗜好等隐私和秘密告知医护人员,同时在住院期间,患者的一些检查结果、病情及治疗方案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护士有义务保护患者的隐私。就医者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泄露,护士应充分认识到随意泄露患者隐私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

7规范护理文书

书写护理文书是护士工作行为记录的文字材料,也是各项护理活动及病情观察的客观记录,是治疗诊断和实施护理措施的科学依据,是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鉴定事故性质的重要法律依据,所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非常重要。

7.1护士书写护理文书原则应当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字迹清晰,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7.2护士之间不得代签名或代医生签名 如署名不实,当发生医疗纠纷,在法庭上一旦进行笔迹鉴定,将失去法律效力。

7.3护理病程记录单的书写记录要更具体、全面、客观、真实,不能凭空想象,随意记录,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时对护士举证不利。

7.4护士长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使护理文书书写缺陷遏制在护理记录形成的过程中。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死扶伤、保护生命、防治疾病、减轻痛苦的专业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爱心,勤奋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护理行为,坚持依法执业, 增强服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医疗纠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13篇

1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1 病人因素所致风险: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对自己的病情、检查、用药、治疗费用、护理等都希望清楚明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基层医院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高龄、危重病人特别多,病人个体差异大,不可控因素多,如达不到要求不理解,病人家属就,容易引起纠纷。如我院普外科曾有一例高龄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因住院时间长,手术后切口不能一期愈合,医疗费用高而引发纠纷。纠纷的起因是家属发现护士在更换输液瓶次时未填写输液卡,认定是护士少给病人输液而造成切口不愈合的。若病人有冒险行为或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则护理风险更大。如我院外科系统病房,经常碰到打架、酒后外伤后急诊来院的病人,有为其清创缝合后不交费扬长而去的,有持刀闯入手术室威逼医生清创救治的,有因抢救无效病人死亡打骂医护人员的,有因到院后无处发泄而砸坏医院门窗、物品的。医护人员对上述情况表现出惧怕和无奈。特别是经常值夜班的护士,也有部分护士因惧怕上述情况而要求医院调离其他科室的。另有个别家庭条件好的患者,因医院条件差,晚上不在医院住宿,手术的前一天晚上不请假外出,影响术前访视及术前准备。有2例病人私自外宿发热,1例进食而延误手术发生争执。

1.2 护士因素所致的风险

1.2.1 服务态度 护理人员工作不讲方法,说话不谨慎,不注意技巧。如在晨护时,护士因时间紧、任务大而生硬地催促病人及家属整理物品、床铺等,引起家属的不满和不配合,甚至纠纷。

1.2.2 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意识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护士安全意识淡漠,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护理操作中图省事、方便、违犯操作规程,不执行三查七对,对病人不关心,对病情发展缺乏预见性、主动性、工作马虎、不负责任而引发护患纠纷。如个别夜班护士对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对新入院病人输液时不认真填写输液卡,输液瓶上字迹不清或不写病人名字和所加药物及剂量,使病人或家属产生疑问和不信任感,为纠纷发生留下了隐患。

1.2.3 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有效沟通 由于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工作量大、护士往往忙于治疗与护理,而忽视了病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在与病人交谈时缺乏预见性,有些事项交待不清楚,忽视病人知情同意权,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问不能耐心、细致的给予解释,而是敷衍。病人在不情愿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接受治疗,或是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加理睬,造成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而诱发纠纷。

1.2.4 护士业务素质低,法制观念不强,少数低学历、高龄及新招聘护士,对各种技术操作及仪器的使用不熟练,经验不足或协作技术技能不高而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1]。这部分人在工作中对新知识、新技术、法规法律相关知识学习不重视、不积极,对一切规章制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观察、护理病情告知等不到位,不自觉地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1.2.5 护理记录不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患者有权获得记录其客观疾病状况及相关的病历资料。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特护记录单和入院评估单。而护理记录单各专业科室缺乏书写的规范标准,加上个别护士在书写时不认真巡视病房及观察病情,凭主观臆断,记录不真实、不具体,不使用量化指标记录客观资料,甚至病情记录前后不呼应,医护记录不相符等。

2 防范措施

2.1 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首先护士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其次,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态度,恰当文明,礼貌用语,让病人在入院的最短时间内体验到最好、最全面的优质服务。包括主动介绍科室情况、住院须知、主管大夫、护士等,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和病人初步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

2.2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业风险意识: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随着医疗技术突飞猛进,要求护士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理论与操作水平。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下转第53页)(上接第56页)度,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要求工作,以崇高的护理道德、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术,专心致志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使病人得到最大的身心满足,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3 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加强有效护患沟通:护理工作有赖于病人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每一位护士都应掌握熟练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艺术,用通俗、清析、符合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宣教。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的合理化意见,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及要求,采取有效的沟通,合理实施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措施,使患者心情舒畅,配合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在抢救危重患者时,更要耐心、细致、严肃认真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环节,在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地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时对患者及家属要态度和蔼、语气温和,避免恶性刺激性语言。对抢救患者所实施的一切检查、诊治措施都应尽可能地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使他们了解医护人员所采取诊疗措施的目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2.4 加强业务及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强化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科室组织业务学习和法律知识学习,组织护理查房、技术操作示范,利用晨交班时到病房针对具体情况提业相关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强调护士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要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且要有证可循,记录完善。运用法律法规知识,增强风险意识,规避职业风险,确保病人和护士自身安全。

2.5 强化证据意识,完善各项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患者病情和护理过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判断护理纠纷性质、责任的法律依据。护士做好护理记录,不仅是自己工作的需要,也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准。特别是在抢救急危重患者时,易发生争议和纠纷,所以护理记录单要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患者初始的生命体征和状态,抢救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及效果,签好名。养成实事求是、遵纪守法、以患者安全为第一的行为习惯,以优质的服务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护理告知;护理工作;临床意义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对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问题有了更新的要求[l]。为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根据我院病区的护理特点,实施了护理告知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程序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而且充分尊重了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缩短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减少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有床位120张,护理人员47人,年龄在19~47岁之间。其中,主管护师为9人,护理师为28人,护士为10人;本科学历者有10人,大专学历者有21人,中专学历者有8人;最长工龄为25年,最短为1年;1~5年的护士有15人,占临床一线护士总数的40%。

        1.2 方法

        1.2.1 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  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法》、《刑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每年进行1次法律知识的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上岗。

        1.2.2 建立合理规范合理的告知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制定能保证医疗护理知情权得到落实的制度。

        1.2.3 制定完善的护理服务流程规范  如入院流程、手术病人流程、危重病人流程等,科护长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告知内容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从而使告知程序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   明确护理告知的内容

        2.1 入院时的告知内容  患者入院时,首先由接诊护士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告知,如介绍病区环境及住院须知,规章制度;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及科主任查房时间;介绍治疗、作息、探视、就餐时间。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耐心听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询问,把相关内容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并得到患者的同意后方可执行。

        2.2 公示告知  其优点是具有广而告之的作用,可以减少部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如医院简介、就医指南、收费查询、药理信息、就诊手册等。缺点是告知的对象不具有稳定性,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就医人员,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护士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护患纠纷;暴力伤害;分析与对策

“护士”是西方舶来的职业,人们冠以“白衣天使”的美丽称呼,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一职业进入了社会的底层,昔日的“白衣天使”成了病人及家属的“出气筒”。有调查显示护患纠纷中暴力的发生使护理工作长期处于充满“应激源”的职业环境里,护士已经成为患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而作为离病人最近的医务人员,护士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能否很好的为病人提供良好优质的服务,也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够及早的康复。

1 现状调查

下面是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通过问卷、交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对我市不同级别医院(三甲、二甲、社区卫生服务等医疗机构)的400名护士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显示:有96%的护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详见表1。表1 护患纠纷中对护士的伤害调查

殴打 10 自杀 报复心理 直接影响到护士对职业的成就感和优越感;使许多护士不愿从事临床护理,甚至有很多护士选择离开本职业,从而导致临床护士缺编

根据调查显示,在医院里,护士是最容易受到攻击和伤害的对象,因为他们距离病人最近,和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最多,因此,病人往往把在医院的所有不满抱怨到护士身上。例如,对医院环境不满、治疗效果不满、收取费用不满、排队等候过久不满、检查烦琐不满、卫生饮食不满等等。其次还有一些原因也会影响护士遭受暴力,例如肇事者认知异常;长时间的等待;饮酒或服用兴奋剂;自认为病情无好转或恶化和等待死亡等等。都会引起护患纠纷而对护士实施暴力。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需求的增加和医疗服务的滞后存在着矛盾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服务需求增高,患者的服务需求意识不断增强,对服务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与相对滞后的医疗服务形成矛盾。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爱好、修养方面的不同,医院在提供服务时很难满足所有患者和家属的要求,因为医院提供的服务是共性需求,而不是个性需求。从而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另一方面,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及高负荷工作使得护士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详尽解答,这些都可能成为护患纠纷发生的隐患[1]。

2.2 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要求其医疗保障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医疗监督权等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另外新闻媒体的广泛“爆料”、“宣传”,难免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导致部分患者及家属过度维权。其次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权利认识不足也可能会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如未经患者同意带见习护士到产房见习、将典型病例拍照示教等,从而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为护患纠纷及暴力的发生埋下隐患。

2.3 患者对治疗的期望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疾病的复杂性及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疾病的治疗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由于护患双方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各自维护权益的不同,因此对治疗效果满意的标准也不同。这种对治疗效果的过高期望与医疗实际效果的矛盾会使患者及家属产生心理疑虑和挫折心理,把治病、看病当成纯粹的商品买卖,治疗效果的不满意均是医务人员的失职,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因为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

3 预防对策

3.1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2,3] 护士应注重语言的学习和修养的提高,加强护士的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减少护患纠纷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之一。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能善于自我调节,用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去鼓励病人,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为病人营造一个满足健康需求的心理环境,更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充实。知识就和牛奶一样是有保鲜期的,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就会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就会削弱工作能力而降低自身素质。通过很多文献报道也不难看出,发生护患纠纷的因素实际上是护士和患者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的,尤其是沟通技巧的掌握及运用。大多是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性甚至是过激的行为和护理人员不忍让而导致纠纷。患者的素质参差不齐,想改变很难,因此,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是降低护患纠纷中暴力产生的重要方面。

3.2 完善医院功能 要减少护患纠纷而引起的暴力发生,医院应从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尊重患者权利、加强与患者沟通等方面做好工作;改造医院环境设施,修订医院规范、制度,使之更人性化,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以减少工作场所纠纷。

3.3 搭建医疗信息平台 医院建立医患信息沟通平台,开通24h电话服务热线,主要实施紧急呼叫、就诊咨询、预约挂号、投诉申告、意见建议、出院回访、辖区居民健康访视、管理、VIP客户健康管理;建立查询系统,方便患者就医查询,明白医疗收费情况;实行医药价格及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住院费用“一日清单”以及重大检查治疗“事先告知制”、提高收费透明度。建立医疗价格信用档案,大力开展价格诚信宣传教育活动,适时价格信用信息,让病患及时了解各种信息,以达到医患信息最大对称化;对病人、医务人员管理采用医疗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医嘱等等,以提高工作效率,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亲近病人;患者及家属应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及护士的权利、义务,以明确职责;医护人员要让患者知道自己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疗效标准、风险等,使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能基本与客观现实的治疗效果一致;护士在为患者进行任何一项操作时均应做到告知义务,最大限度地使患者获得的医疗信息与医护人员相对对称。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3.4 医院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有调查报告,全国所有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均严重缺编,目前各级医院配备的护士只能满足病人基本的治疗, 人员严重紧缺,护士每日高负荷运转,对病人提供的服务也严重“缩水”[4]。从而导致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自然就出来了。优质的服务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的,也不是“经济处罚”力度问题就可以提高的,处罚的力度愈强愈打击护士的职业自信心,越发让护士感到职业的屈辱感,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就会更加的“缩水”。21世纪,什么最贵?当然是服务最贵。但服务是要“人”来做的,也是靠“人”做出来的。科学合理的配备护理人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共性需求及个性需求,有效杜绝护理缺陷地发生,使护患纠纷向零发生率靠近,护士因护患纠纷而遭受暴力地伤害也会向零点靠近。

参考文献

1 许慧,孙晓红.提高护士自律行为防范护理纠纷.中国护理管理,2004,4(4):46-47.

2 田晓琼.临床护士正确防范护患纠纷的探索.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