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

外语课堂论文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1篇

问题设计

分类问题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如果根据回答的开放程度来判断,问题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开放式这两大类。1、集中式问题该类问题的答案一般限定在一个较具体的特定范围之内,甚至具有单一性。学生在做出此类问题的回答时,往往需要回顾所学习的课文内容,一般在课文中可以找到具体的答案。集中式问题常见的问题类型细分有:知识点考察型,如5W(when,where,who,what);综合理解型,如why,what’sthemainidea,whatdoesmean等等;以及判断推理型,如trueorfalse,canornot,yesorno等等。2、开放式问题该类问题的答案有多种可能性,不会局限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依据,自圆其说,都被视为可以接受的答案。学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往往需要在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课堂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理解和经历,融入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整合创新。所以,此类问题的答案往往具有多样性和个体性。开放式问题常见的问题类型细分有:分析型,该类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基于给出的事实和线索,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的能力;演绎型,该类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探讨出存在问题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者做出事件的预测;评价型,该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事实,结合学习的评价法则,或是自己的理解和价值观,根据需求,形成客观或主观的评价性观点。在了解以上问题设计的根据后,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针对不同的学情,进行有效的课堂问题设置。

问题设计

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可将问题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分阶设计,以服务各个层级的教学目的:1、基础阶层:知识点考察型集中式问题。Wheredidthisstorytakeplace?Howmanyticketswereinvolvedinthestory?Whoboughtthemrespectively?该类问题可以针对原文中出现的具体细节进行提问,以本篇故事性文章为例,可提问事件的四要素等细节。该类问题的答案均可在原文中找到精准的答案,可以考察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宏观理解和细节把握情况。2、理解阶层:综合理解型集中式问题。Howdidthethreemarketersescapetheticketcheckingwithoneticketforthe1sttime?Whycouldthethreemarketerssucceedinescapingtheticketchecking?本篇文章为故事类,可以对故事事件的发展经过进行层层推进的提问,进一步深入对文章的理解。该类问题在原文中有间接体现,可能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对原文中的相关信息进一步的整合归纳,要求较上一级问题略高。3、理解判断阶层:判断推理型集中式问题。Doyouthinkthethreemarketersareveryclever?Wouldthethreeaccountantsescapetheticketcheckinglater?Why?该类问题一般为较为单一的定性问题,或者作较为简单的假设,需要学生根据基于原文中提及的事实,结合自身的理解,做出判断。4、运用实践:分析型开放式问题Whydidthemarketersdarejustbuyonetickettoconference?Ifyouwereoneoftheaccountants,whatwouldyoudothen?以本篇文章为例,该类问题可以结合本章节的主题“MarketResearch”(市场调研),结合实际,从故事中人物的职业性质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职业性格提问,以及换位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对从事职业和应该具备的专业敏感性进一步思考。同时也可以有助于达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5、扩展学习:演绎型开放式问题Whatmighthappentothethreeaccountantslater?Whatmightthethreeaccountantssaytothethreemarketersthen?本篇文章的结尾本身也是开放式的结尾。因此,可以从故事后续的可能性入手进行假设性提问,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6、赏析阶层:评价型开放式问题Howdoyouthinkofthethreemarketers?Doyoulikethem?Why?Howdoyouthinkoftheconductor?该类问题一般为评价型问题,以本篇文章为例,可以从阅读课文中的人物性格、行为的合理性、作者的用词体现的感彩、作者的观点立场等方面入手。回答该类问题时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评判标准进行评价。同时,通过人性的讨论,还可以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此类问题属于赏析范畴,要求较高。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并同时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在新课改的大旗下,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教学”势在必行,纵观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语文课堂常常出现一些误区,如果不认清、避开这些误区,势必会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恶劣的影响。

一、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延伸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人去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成分。

每次在做教学调查的时候,都有很多学生提出希望教师教学能够偶尔联系课外的建议。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虽然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但也应该认识到,有些作品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存在着一定差距。毕竟学生的阅历经验、认识能力有限,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在上课时若按目标进行传统教学,学生必然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这如有源之水,可使课堂变得愉悦而有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标下教学内容延伸的原则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延伸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勿牵强附会。过去语文教学始终停留在单纯的传授知识阶段,且以教参为权威。而今天,在新课改下的语文课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游离”:过于注重表面上的生动形象化和热闹,却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文本是“树根”,而延伸是“树梢”,两者是“本”与“末”的关系,背离了这一点,那些所谓的延伸拓展只会是舍本逐末的“无根”延伸拓展。有些拓展与文本的教学目标无密切关系,不利于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或没有实效性,就不予考虑。因此,在进行文本拓展时,首先要考虑其必要性,勿牵强附会。

2.勿避重就轻。语文延伸不仅不能牵强,也不能泛泛而谈。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选点、设点,立足文本,使延伸的面与课文有机联系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利用,切忌打着“延伸”或“高效课堂”的旗号,以文本的某一内容为理由,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政治教育课、时事分析课、影视音乐赏析课等。

如教学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时,若教师图省力,花半小时的时间让学生看1987年版的电视剧片段来代替文本教学,之后引导学生讨论文本中三个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不可否认,电视片段的效果的确极具感染力,但学生若不用心去读课文,不去揣摩人物对话和外貌描写以及其他环境描写等语言文字,是很难真正把握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的,也无法体会语言文字的效果和意义,更难把握小说的主题。只有注重文本,才能使语文课不至于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甚至音乐美术课。教学需要拓展,但是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要素都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切勿避重就轻。

3.勿得寸进尺。语文课堂是鲜活的,当学生延伸到跨过边界时,需要教师的有效调控,而延伸的“度”则是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度”包括两个方面,即延伸的广度和深度。尽管文本延伸的方向是多元的,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要面面俱到。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短歌行》时,起先在“读”这一环节播放电视剧视频朗诵,之后还请学生来段即兴的舞剑表演,就这一环节花了整整20分钟,前者有助于提高诗歌的朗诵水平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后者好似画蛇添足,虽说“舞剑”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有效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恰当的延伸更是原有文本的延伸。课堂拓展时要关注语文课本身的内涵,要注意尺度,勿得寸进尺,不要因追求“热闹”的课堂氛围而失去对文本精髓的汲取。

三、教学内容延伸的教学方法

1.品读法。文本是教学之本,语言则是文本之本,汉语言本身就充满了无穷的奥妙,它或博大精深,或温情似水,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汉文化的结晶。脱离语言品读和分析的课堂是大话课堂,是形式课堂。语文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咀嚼语言,多品读语言,这样才能使之领略汉语言的魅力所在。

科普文的语言很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在这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语言,从而体会说明文章的语言特点,甚至还可以延伸到高考科普文阅读题,可使学生熟悉掌握各种题型和各种解题技巧,提高对科普文的鉴赏能力。

2.瞄准法。课堂延伸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应该要有密切的联系,延伸的时机、尺度也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适当的延伸能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不当的延伸将使内容本末倒置,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课前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课堂延伸教学时一定要瞄准知识点,瞄准时机,有的放矢。

3.对照法。对比《氓》与《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以现实的表现手法,揭露了封建门阀统治的罪恶。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是封建时代最底层的广大妇女婚姻悲剧的一个缩影,她有幸遇上一个爱她的丈夫。然而,丈夫的懦弱及当时的社会制度,却使她的命运掌握在婆婆的手里。对照《氓》中的主人公,那也是一个弃妇的形象,只是一个被丈夫抛弃,而另一个是被婆婆所遣。时代不一样,但她们都是婚姻悲剧中的受害者。而杜十娘的悲剧命运,正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旧社会底层广大妇女在追求自主婚姻和爱情的道路上的艰难。从《氓》的女主人公到《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再到杜丽娘怒沉百宝箱,最后到祥林嫂的凄惨命运,通过这些受害的妇女形象,能给我们带来对封建桎梏的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由此可见,在对照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得到理解,在理解中深入鉴赏。

4.练笔法。例如《囚绿记》中,作者用细腻生动的笔墨,勾画了常春藤柔美、婆娑且顽强、追求光明、坚贞不屈的特点。文章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文中的写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的特征。通过练笔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艺术手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讲到一个相关的内容,可由此适当地引申到有关内容,试着动笔,读写结合,使之完善。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己角色的扮演,教师既要做课堂拓展教学的参与者,又要做课堂拓展教学的有效调控者。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并不可以在研读文本后只给学生提出拓展的内容或方向就置身一旁,不能因为盲目追求平等而丧失教师的固有职责,成为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3篇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情感焦虑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大对学生的鼓励力度,放慢教学速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减少挫败感,避免产生情感焦虑现象。

二、中介语理论

最早由语言学家塞林格提出的中介语理论,现普遍理解为介于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之间的一种语言,是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过渡阶段的语言。这个阶段的语言会产生很多错误且很难消除,这叫“化石化现象”。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母语的负迁移;//外语学习策略的错误使用;3、教师在目的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语言材料处理不当;4、汉语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回避、简化等现象。“化石化现象”具体会根据不同的汉语学习者在不同的汉语学习中有所突显。例如在语音方面,极少有学生会避免化石化现象,达到和母语者相同的水平。结合对中介语理论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要加强自己的中介语水平,注意相应的教学技巧和方法:1、重视和加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学生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多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布置相应的口语练习作业,同时要提高语言输入和输出质量,帮助学生克服母语干扰,防止化石化的现象。2、开展朗读训练。由于大声朗读可以加强对课本原文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汉语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模式。例如可以让学生跟读原声磁带,或者教师朗读学生跟读,再或者让学生分组朗读之后调换角色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自己感悟出自己的不足之处。3、增加听写练习。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词汇量来量身设计,用地道纯正的听写材料,在课堂中反复练习,使学生不断积累并尝试使用目的语,克服原有的固化思维和化石化现象。例如在导入新课之前可以进行分组听写练习,然后让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同学进行纠错。

三、课堂互动理论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彭正良 单位: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单元涉及的主要内容是:marriageacrossnations,因为课文涉及到的是美国人Gail,Rich和其它国籍的人的婚姻,所以我们要了解美国的Interracialmarriage背景资料,也要让学生了解一下目前我国的跨国婚姻的现状,从课本到现实,再从现实回到课本,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励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和难易度,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在上课过程中,首先要把握课堂进度,根据教学计划,尽力完成每节课的内容,不能脱离本节课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天南海北“信天游”;其次要适时观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反应,把握课程的难易度;同时,在布置学生课内外作业时,要把作业的难易度以及作业的量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考虑在内。

学生要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课程进度、要达到的目标本课程NewHorizonCollegeEnglish的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任务:比如本学期是Book2,1—8单元课程进度:每单元8课时,要达到的目标是:认真学习每个单元的相关内容,提高自身听、说、读、写、译的各项基本技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学生要做到课堂学习的基本规范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做到不迟到、不缺席、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积极思考、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学生要注意课堂外的学习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认真预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应积极了解和收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材料,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这样才能拓展视野,对所讲内容及时消化。学生要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内外作业在学习一个单元时,学生应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内外作业,因为这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有效检验,也是教师对授课对象是否掌握所讲知识体系的信息反馈。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认真学习英语文化,提高对英语文化的修养,少犯错误。比如:在实际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loveme,lovemydog"汉语是:“爱屋及乌”。而不能译作“爱我就要爱我的狗”,"Acatmaylookataking".(英语谚语大全)汉语是:“人人平等”。而不能译作“猫可以看国王”。因此,如不了解英语文化,我们在英语学习和生活中就会闹笑话四、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时效性要注重对师生“德”的教育1、大学英语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德”的修养这儿的德也称为师德,大学英语教师要把学习目的语与母语的文化、风俗、国情相结合,把教学和教育相结合,做到诚实、公正、民主、胸怀宽广、尊重他人;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个人修养,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只有教师的自身的“德”的修养提高了,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应注意对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保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氛围向良性方面的持续发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效性。六、大力开展创新型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本、光盘、多媒体,网络技术、电台、图书馆等载体,以课本为核心,其它载体围绕课本进行,是对课本的扩张和延伸;大力开展创新型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总之,大学英语作为各高校的一门基础课程,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是时展的必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教学条件在逐渐改善,大学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得以普遍提高,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把教学和教育、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大力开展创新型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5篇

孩子们好动好演,有善于模仿的特点,因此以“演”为主的电影活动形式颇受学生欢迎。“演”,是指导学生对电影片段、精彩对白进行创造性的再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深刻地解读电影。

二、观后引导写电影

1.台词摘抄电影台词的摘抄是对电影语言的一次思考,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次提炼和组织应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很有帮助。如电影《蝴蝶》看似儿童电影,其实剧本写得聪明巧妙、深入浅出,在每个问题的背后,都隐含了人生的哲理。学生摘录下的台词:为什么我们的心会滴答?因为雨会发出淅沥声。为什么时间会跑得这么快?是风把它吹跑了。这些对话除了逻辑以外,是异常唯美的视觉体验。

2.电影笔记孩子看电影受限于情节的线性发展,因此,在初级阶段是不大可能如文本一样可以抽离、跳跃。电影笔记是以欣赏为主的,更侧重于孩子观赏的一个自我生长、自我孕育的过程,引导学生要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思考。电影笔记字数不要求太多,只需写出自己观影后的感想即可,让孩子将电影看得更简单、轻松、没有负担。

三、比较阅读补电影

电影阅读是书本阅读的有力补充,尤其是世界经典电影,给人的震撼往往比书本更直入内心。进行书本和电影的对比阅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并可进行超文本互读。

四、学后拓展用电影

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直接对应的整部电影,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验到生动的电影对语文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有些课文描述的情景,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不可能有那种切身感受,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也缺乏直观、形象、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观看《狼牙山五壮士》后,电影综合运用图像、声音、色彩、音乐、语言、情节、背景活动等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

五、自主迁移亲电影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6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7)14- 0181- 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6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一、引论

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rnunication)是一门在传播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与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等相互交叉而发展起来的学科。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文件《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提出跨文化教育的思想,以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其他文化的了解。2003年9月,我国教育部颁布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以掌握一门语言的熟?程度为评判标准,更多的是应当培养学生使用语言去了解另一种文化、心理、社会形态。现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外语教学的同时,忽视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加强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力度,不仅需要在外语院系的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设置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课程外,应该增设社会学、人类学这类课程;其次,在外语教学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在自编教材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 authentic material);并且,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网络信息技术等直观渠道,加强学生对跨文化现象的理解。因此高校跨文化外语课程的开展可以且应当借助更高效、更优化的教学方法,而进十年来在我国各大高校迅速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利用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把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师、学生角色的教学模式,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利用视频等教学手段改变传统课堂“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度。结合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性质和翻转课堂的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论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Flipped Classroom,FCM)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等教学资源来替代教师的课堂讲解,而将课堂学习的精力集中于一些任务练习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交流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M(“dle等网络平台的兴起,教育者们逐渐把PPT、视频等教学材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使得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外预先学习讨论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1996年,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执教的Maureen J.Lage和Glenn J,Platt提出翻转课堂的设想并开展了教学实验;2000年,Wesley J.Baker建构了“翻转课堂模型(Model of Classroorn Flip-ping)”;2004年,Salman Khan利用教学视频在网络上进行远程授课,并创建了可汗学院,进一步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应用价值。

翻转课堂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视频等电子化教学手段为依托,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学生课前利用视频等教学课件进行自习、小组讨论、课上输出、课内评价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课堂授课和课外练习的时空转换,更在于教学活动合理设计与优化的时空分配,因此翻转课堂被称为是“一场破坏性的教学改革”。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输入有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者在课外自己完成,而课堂则用来专注于人与人的输出型交互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源是哈佛大学Mazur教授提出的同伴教学法、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Bloom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及游戏化学习理论。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是混合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内化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论。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必要性及开展模式分析

(一)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外语教学过程是语言与文化教育的融合统一。跨文化外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及文化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借助多样化教学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对某一文化差异现象进行素材查找、对比分析、加深理解。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参与程度决定其跨文化学习的能力。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训练可分为四个阶段:(1)对于显而易见的文化特征的识别;(2)对于与自己文化显著不同的重要又微妙的文化特征的敏感;(3)对于与自己文化显著不同的重要又微妙的文化特征的精神领域的领悟;(4)在长期文化熏陶的基础上从外族人的立场体会其文化。要完成这四个阶段的跨文化学习,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1)利用平面视觉材料介绍其他文化的直观素材,比如照片、图片等;(2)通过编写跨文化教学的书籍或增加各类文化相关的书籍、报刊等材料,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3)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工具,引导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视频、论坛、网络交友工具等网络资源,全方位接收有关其他文化的信息;(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关文化交流的讲座、讨论会、及其他社交活动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文化代表方之间有直接、开放的、通畅的交流。上述四大途径表明,跨文化外语教学应当且必须通过翻转课程的教学模式来实施和拓展。

传统课堂上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排列如下:(l)讲课;(2)小组讨论;(3)个案研究、学生报告;(4)客座教授演讲;(5)电影;(6)小组报告;(7)角色扮演;(8)实地调查;(9)录像及其他。现在国内本科班级人数较多,在上课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师授课,又要组织全班讨论,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克服这一困难的有效办法,就是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授课内容制作成PPr或视频的形式,确保学生在课前观看了相关视频,并在课前组织小组讨论、资源搜集、对比研究、个案调查、实地考察(如条件允许)等环节,再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报告、辩证讨论、交流合作。此外,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活动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报告或交流等活动时更容易忘却自卑、胆怯等不良情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效度得到提升,因此跨文化外语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的开展模式分析

翻转课堂为跨文化外语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学生在观看视频对某一文化要点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我探索、分工合作,在课堂上由学生针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多形式报告,后由老师指导点评,加以学生间相互评价,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学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理解能力。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展示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完全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中浸染,有利于学生吸收和积累跨学科、跨文化相关知识。以温州商学院的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为例,其要点可归纳如下:

1.确定跨文化翻转内容和频率

跨文化外语教学课程每学期的总学时是36课时,翻转课堂的翻转次数基本保持为18课时,也就是说,50%的跨文化外语课程将以翻转的形式展开。这主要是因为每次翻转课程任务量比较大,如果所有的单元都进行翻转,实施起来可能会引起学生负面的抵触情绪,同时教师制作微课视频的任务量也会非常大。因此,在上述的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任务,老师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微课及相关资料。

2.微课视频制作及任务布置

微课视频制作是翻转课堂的重要一环,其制作方法很多。现参与温州商学院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的教师使用的录屏软件主要是Camtasia Studio、YouCam、Office2010/2013/2016,以及具有录播功能的WPS。在微课视频制作完毕后,需提前在某一跨文化教学内容的两周前把翻转材料传到Moodle等网络平台,让学生下载并自习。针对PPT和视频,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workshop讨论、文化现象搜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Presentation、讨论、辩论、自主评价、提问等方式输出所学信息,达到课堂上学生充分用英语表达、操练语言、并深入了解文化现象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多途径加强学生对某一文化现象的理解和判断。在任务的实施环节,教师会设计十分详细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了解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完成要求。任务单中还涉及具体的课堂活动流程,对学生的指示性也非常明确。

3.评价体系

在翻转小组内,会有组长和副组长的选拔,这两位学生起到组织、分配任务的作用,并可以在课前准备翻转任务的过程中对组员的参与度、积极度进行评价、打分。学生的课堂活动会通过同伴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打分。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教师应起到引导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合理评分的作用。翻转课堂的分数将纳入到期末总评成绩评定系统中,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积极性。

四、跨文化外语翻转课堂效果及展望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生态;新媒体;语境

引言:20世纪以来,生态学理论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逐渐渗透到一系列学科领域。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借用和移植生态学的概念、观点和方法用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态学已成为适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的一种新型方法论和伦理观。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着教学。新媒体是利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以及有线网络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具体表现形式如数字报刊、手机短信、手机微信、博客、微博、数字电视、网络等。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集成性、丰富性等许多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优势。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及其危机进行的深刻反思,20世纪60、70年代,生态化思想逐渐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教育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学科名称首先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Cremin Lawrence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lcation)一书中提出的。Cremin认为教育生态学是由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Cremin于1978年发表了《教育生态学中的变革:学校和其他教育者》的演讲,这一历史性的演讲标志着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二、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总的来说,国内外对课堂生态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而且,大学英语课堂也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这些都论证了对大学英语课堂进行生态系统研究的可行性。由于“大学英语”是面向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对广泛意义上的“课堂生态”的研究以及对二语习得的生态考察。国内关于外语课堂生态的研究近年来也开始出现,尤其是最近五年增长比较明显。根据在中国知网上的搜索数据,以“外语课堂生态”和“外语生态课堂”作为关键词分两次精确搜索,总共才搜到7篇论文,以“英语课堂生态”和“英语生态课堂”作为关键词分两次搜索,共检索到 60 篇,基本出现在最近 5 年,增长趋势明显。从作者身份和论文内容上看,这些研究人员多数是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广大教师,在具体运用生态课堂的理念和方法上具有实践经验,论文内容多数都在探讨构建生态课堂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语境的构建

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语境,可以遵循生态性、系统性、人本性和有效性原则,通过发挥主导因子的引领作用,控制限制因子的影响、构建生态化课堂环境等思路,恢复课堂生态的结构和功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创新大学英语教学观念、创建多维互动教学环境、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采用因境而异的教学方法、发展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多元多向评价体系等措施,构建大学英语课堂生态语境。

就沈阳工程学院来说,结合我院本科学生及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学院特色专业是电力能源类,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开发与生产。此类专业人才要具有生态意识,可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加以培养。因此,有必要把生态语言教学观引入大学外语课堂,突出专业特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引入生态外语教学观,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外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突出专业特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同时,创建生态语言环境:现实生态语言环境和虚拟生态语言环境。外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因素,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外语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生态外语教学观充分重视自然、社会中物质与人文环境对教师外语教学语学生外语学习的环境,并强调师生与这些环境的互动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生态课堂中关注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关爱生命,着眼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张扬个性,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生态课堂可以打开学习的情感通道,促进外语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超越自我,开阔思路,挖掘学习潜力。

构建大学外语生态语言环境:以生态学的思想来认识英语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他们之间通过物质流、知识流、信息流互相沟通与联系,使教学过程充满多样性、灵活性,从而让整个学习系统成为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良性的生态系统。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在PPT课件中插入并播放和教材相关的原版英文视听说素材,如:音乐、新闻以及视频短片等,并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互动。这能够使学生更加真实地融入真实的英文语境和异国文化当中,实现英语从听到说再到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

此外,生态语境的构建还应包含丰富多样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开展中首先应提高学生受益人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及学生积极参与。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即时性、互动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开展英文配音比赛、模拟英语招聘以及英文歌曲大赛等活动,创建生动的,原汁原味的英语练习语境。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运用于外语教学的巨大优势决定了大学英语课堂生态语境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信息化为语境,以科学合理地整合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为基本策略。同时坚持生态性、系统性、人本性和有效性原则。以生态的视角为研究路向,以生态学研究方法为主要手段,以生态学理论为主要依据,以课堂生态化为价值取向,观察、分析和解决课堂生态失衡问题;坚持系统性原则主要是指坚持从系统的视角、运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研究课堂生态系统;坚持人本性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生的价值追求;坚持有效性原则就是坚持有效教学,追求好的教学成效,通过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创建生态课堂。

在实践层面,广大英语教师特别要注意创新大学英语教学观念,建立分级分类培养体系和分层分类课程体系,构建多维互动课堂环境,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提供立体化教学资源,采用因境而变的教学方法,调整师生课堂角色,发展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最终创建和谐高效、师生共生的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适应模式;社会距离

一、引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传播汉语的同时也是在传播中华文明。课堂教学是汉语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言语技能,还有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课堂上师生的平等程度,学生对待目的语群体成员教师的社会距离和对教师课堂上传递出来的中国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等,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汉语习得?如果有影响,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课堂应该如何设计?对此,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就课堂设计提供一些启发。

二、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最早是用于解释群体之间的社会融合,在二语习得中,是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都融入目的语的群体之中。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由美国学者Schumann在70年代末提出,该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联系中,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

Schumann的理论从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探讨二语习得者为何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水平差异,其中他认为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是影响文化适应程度和二语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因为社会因素也可以对心理因素造成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距离是指二语习得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接触程度,由此也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的水平,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接触越多,越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反之,社会距离越远,就越不利于习得。社会距离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社会主导(Social Dominance),指二语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平等程度,两者地位越是平等越是有利于二语习得,如果某一群体地位处于主导或者从属,则不利于语言的习得。

(二)结合方式(Integration Strategies),指二语习得群体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所采取的融合策略,具体分为同化、适应和保留三种。同化策略是指学习者面对目的语群体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全盘接纳目的语群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策略是学习者一面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一面也选择性接收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保留则是学习者排斥拒绝目的语群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三种策略当中,同化增加了群体与群体间的接触,有利于二语习得,保留则刚好相反,因此不利于习得,适应则根据两个群里之间具体接触程度来判断是否有利于习得。

(三)封闭程度(Enclosure),指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等的程度,封闭程度越高,则群体之间接触越多,利于语言习得,反之,则会阻碍语言习得。

(四)凝聚性和团体规模(Cohesiveness and Size),指二语习得群体在目的语群体中内部成员的密切程度,以及习得群体的规模大小。如果习得群体之间团结紧密的程度低,群体规模也小,那学习群体与目的语群体间的联系就会增多,利于二语习得。

(五)文化相似性(Congruence or Similarity of Culture),指学习者群体文化和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Schumann认为文化相似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小,有利于二语习得。

(六)态度(Attitude),指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之间互相持有的态度。态度越是积极正面,越是有利于二语习得。

(七)预计居留时日(Intended Length of Residence),指习得群体期望在目的语群体中居留的时间,时间越长,习得程度越高。

三、文化适应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二语习得的方式和场景多种多样,但课堂学习无疑是最重要的模式之一。就对外汉语课堂而言,对外汉语教师是“目的语群体”成员,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是“二语习得群体”。在课堂这个小团体之内,作为目的语群体成员的教师和作为二语习得群体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社会距离。在文化适应模式的社会距离因素中,我们可以首先了解到团体规模,对外汉语课堂学生人数普遍在30――50人之间,规模中等,从课时上来讲,每节课大约45分钟。我们可以就社会距离中的每一个因素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运用和启示。

(一)社会主导

社会主导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具体体现为师生关系。在原始理论中,社会主导主要体现在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差异上,两者地位越是平等,越是有利于习得。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类似关系是师生地位。我国传统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往往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中也居于主导,这种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地位不平等,距离也比较大,容易出现老师讲,学生记的生硬死板的学习模式,缺乏互动。

由此,可以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例如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未必会认为二十四孝都是合理的,教师不必一味灌输这种“孝文化是正确的”等观念,可以留给学生做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

(二)结合方式

结合方式指学习者被目的语群体同化程度,在课堂上可以表现为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在Schumann的理论中,提出结合方式可以有同化、适应和保留。在课堂这个小群体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一堂课中,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是否能够深入融入和理解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么设计和讲解相应的知识,营造出一个逼真的文化情景和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此,可以将中国文化和学习的元素融入课堂布置、课件制作等当中。在对外汉语教室中常常可以看到中国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就有利于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情景,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处在一个东方文化的氛围当中的。

(三)封闭程度

是指群体共享各自的学校、医院等社会设施等的程度,封闭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小,越有利于语言习得。就课堂而言,社会距离是很小的,目的语群体与习得群体之间存在开放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课堂教学的局限,目的语群体成员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而习得群体相对而言则非常庞大,一名教师很难在一堂课上同时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互动需求,从而满足文化适应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方法,建立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交流平台。可以增加小组讨论、辩论、演讲、表演等方式,将单个学生与教师的一对一互动变成群体之间和群体与教师的互动,打破课堂封闭。

(四)凝聚性和团体规模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团体规模是基本固定的。凝聚性是指目的语群体和习得群体之间的交往是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圈内交往不利于二语习得。在课堂上,由于目的语群体和习得群体之间成员差距大,教师只有一名,学生却有几十个。如果学生与学生之间凝聚性太强,则不能被教师影响,更有效率的进行汉语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强调和鼓励学生融入目的语文化,例如在课堂上尽量不采用母语互相交流,多采用目的语讨论目的语群体文化。同时,鼓励学生们成为课堂目的语群体的一员,在课堂活动中通过汉语和汉语文化同大家交流。

(五)文化相似性

指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Schumann认为文化相似程度高有利于二语习得。毫无疑问,中国文化有自身的独特性,很多留学生能够把汉语基础知识学得很好,但是进入高级阶段之后,由于文化差异,很难作出地道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知识做差异对比,但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文化中的相似成分。例如让学生对比讨论分别作为中西方重大节日的春节和圣诞节。

(六)态度

在课堂上,态度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互相认可度,对彼此是肯定还是否定。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态度消极,互相否定,则必然不利于语言习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作为唯一的目的语群体成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来自于教师的个人修养,以及具体授课中为学生带来的文化知识和气息。

(七)预计居留时日

不同学生在目的语群体中的预计居留时日是不同的,但就一堂课而言,时间是45分钟左右,这也是合理的学习时间。

四、启示

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中国社会这个新的环境,不管在地理条件、还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对其造成一定适应压力,这些差异给学习者心理上也带来了冲击,成为留学生文化适应的障碍。在本国课堂学习的学生,由于不能设身处地融入汉语文化情境,也会有习得困难。

将文化适应模式中的社会距离应用到对外汉语课堂中,具体可以总结出师生地位、课堂参与度、师生认可度等衡量标准,这些标准对于我们对外汉语课堂都是有启发的,我们可以以此出发在课堂中融入更多具体的想法,例如在课堂准备时淘汰过于极端的内容,筛选出更合适的文化使学生产生同化,在课堂上通过模拟生活情景和表演再现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中也存在一些局限,该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自然语言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因此将其生搬硬套引入课堂未必都是正确而富有成效的。就社会距离而言,理论也缺乏一个具体的尺度,不能肯定地说距离越小就一定利于语言习得,七个具体因素与实际习得效果的关系也有待商榷。总的来说,文化适应模式对我们对外汉语课堂设计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教学中适当将文化融入课堂,创造更真实的目的语环境,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习得。(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J.H.Schumann,1986,Research on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L2 Acquisi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7.379-397

[2]Hamed Barjesteh & Reza Vasghi, 2012,Acculturation Model for L2 Acquisition:Review and Evaluation, Advances in Asian Social Science.2(4).579-584

[3]Timothy Dean Keeley,2014,Ego Permeability in Foreign Culture Adapt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Business Review.25(1).65-104

[4]许菊,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2000.

[5]韩祥生 陈钰.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及外语教学[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复调;多声部;交往行为

前言

在此提笔,颇有感触,是因为在我人生的又一个求学阶段,我的西方文论老师张杰教授让我喜欢上了文学,认识了巴赫金和哈贝马斯。也正是因为对文学理论的博大精深产生的浓厚兴趣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强烈的使命感,从而想和各位读者来共同分享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浅薄见解,以此对我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指明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复调小说模式,进行分析和理论概括,在苏联、欧美以及近些年来的中国都有巨大影响。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可以概括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长篇小说的一个崭新的体裁变种――复调小说……我们认为,复调小说的创造不仅是在长篇艺术散文,即长篇小说的河床里延伸的各种体裁的发展中,而且在人类艺术思维发展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理论和方法的双重意义上讲,巴赫金在今天的广泛影响毋庸置疑。笔者在此想要特别强调的是,他就复调小说的“多声部”的平等对话特征,以及对各种对话关系的饶有趣味的描述,从文学评论的思想上说,有助于我们准确了解小说的主人公;然而他所提倡的以元语言学为基础的诗学研究以及我们后人对于该理论的方法论的思考,作为一种探索本身,也应该说是开辟新方法的重大建树,都会给人很多的启发,特别在本文中将要提到的关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更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广泛的研究价值,进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断完善学科建设,相信这也是每位大学英语教学者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最终目的。

巴赫金的话语分析,主要停留在文学语言的层面上。与巴赫金不同,哈贝马斯肯定了交往行为,他关注的是社会行为。交往行为理论方法的具体应用:在文学研究中,把文学文本看成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对话文本,是一个活的存在物。这个文本不是为了告诉后人(读者)什么,而是在与后人(读者)对话交往。而在外语教学中,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目的性的知识传授过程,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我们不只是在学习语言,还在探讨和研究语言。交往行为是双向互动的行为,在动态中对话交往,强调互动。

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分离与交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第二课堂的辅助教学作用。它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不言而喻。具体来说,第二课堂的开展,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因为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个性,还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和积极性。但是每一种行为模式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说,行为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同时共存的、交叉的。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第二课堂)是相互依存,无法互相替代的。

1.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主要尝试

近年来高校中出现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与新的高校课堂模式、教育思维、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所提供的教学氛围相吻合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活动的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兴趣爱好展开活动,而老师可以因材施教,设计形式多样、难度不同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但实际在第二课堂,老师如同“导游”一般,给学生指明方向,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然而,真正的“风景”如何,要靠学生自己去领略。

众多高校开展的第二课堂,形式多样,但无外乎就是以下几种:发展成熟的英语角,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内容多样的英语广播或者学生自编自演的英语表演,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或者进行不同形式的竞赛,比如口语、演讲、歌曲大赛,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以山东大学外文系为例,他们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演短剧,除此之外还有演讲、外语歌曲演唱等。江苏工业学院外语系的第二课堂则采用英语角、英文短剧表演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和模拟创建电子报刊等系列活动的形式。和其他兄弟院校一样,我们学校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了适合我们自己的一条开展第二课堂的道路。具体来讲,我们学院设立了自己的培训部,专门负责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经过不断的努力实践,我们在每学期都有一次全校范围的英语风采大赛,由学生自编自演,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有歌曲、演讲、话剧表演、电影原声配音等;除此之外,有一支专门负责竞赛的师资队伍,来具体操作校内外的大学英语竞赛,比如:全国大学英语竞赛,CCTV英语演讲大赛和校内英语书法大赛等。可见,到目前为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形式多样,但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第二课堂的规范的评价体系,准确说没有一个教学大纲来指导和规范第二课堂。

实践证明,我们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这一教学模式是成功的。按照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我们是否可以把每个学生看作是一个声部?那么,第二课堂的开展,是否能够体现学生和老师间的对话?学生和老师除了课堂教学以外,第二课堂是否产生了动态的交往行为与对话呢?

2.英语第二课堂中师生间的“对话”与“多声部”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英语老师们正是授渔者。第二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应给学生以较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强化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把大学英语的课堂比作是个大网,显然第一课堂就活跃在这个大网里,而大网外面就是海阔天空的第二课堂。可见,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角色如同前文所说的导游,主要起指导和检查作用,而真正的主角应是学生自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统筹规划、自己驾驭课堂安排。这样,在老师和学生中间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交往。同时,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及时发现问题,他们也会主动向老师请教,教师可以对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给以客观分析和研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又可以运用在第一课堂,长此以往,这种“互动”也能切实使英语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马寅初先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变化角色,教师应当成为控制者、组织者、评价者、鼓励者、参与者和来源,第二课堂正好适应这一教学模式的要求。在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主进行交流,学生可以主动和老师交流和对话,而第二课堂的每个学生就是一个“声部”,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或是擅长的“乐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尽力做到更好。那么,第二课堂的老师可以担任“指挥”的角色,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配不同的任务,对每个“声部”所选任务给予建设性意见,指导各“声部”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还井然有序地使每个“声部”有力配合,最终奏出最完美的旋律。长此以往,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越战越勇”,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给了充分地肯定,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第二课堂的老师无疑也是听交响乐的享受。

3.目前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从大的语言环境上讲,大学英语的教学还被四、六级牵着鼻子。从1987年至今,将近20年的时间,四、六级考试就像是一把尺子,除了量学生,还要量老师。虽然现在四、六级考试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高校取消了原来四级证和学位相挂钩的决定,但社会对于四级证的需求并没有下降。而有些高校四级改用新题型后,又投入了另外一轮的四级过关率的考验。这样,我们看到了一个恶性循环,大学英语老师将继续承担着“教书匠”的光荣使命,学生也回到了高中打勾划圈的时代。那么,学生和老师的应试心理也会与日俱增。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这种无形中的杠杆对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阻力。

其次,从个体语言环境上讲,要开展第二课堂会受到高校各自办学条件的制约,教师队伍的制约以及学生个体英语水平的制约等等。应用语言学研究表明:人们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程度最终取决于接触和接受该语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采用第二课堂形式来补充第一课堂教学,但是没有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开展二课堂时,没有按照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类实施,即便是目前第二课堂的形式多样,但归根结底也是在老师的安排下学生多了几种选择而已,可能引发的直接后果是老师为了急于求成,学生会丧失信心,甚至对第一课堂都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从第二课堂本身来说,还不具备成熟的语言环境,那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希望老师们仔细斟酌。

结束语: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有其显著的优点和独特的魅力,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在构筑多维语言学习环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作为“多声部”的复调特征,印证了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个体特长得到了极致发挥,同时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和对话,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饱满热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要注意到由于盲目随从,不顾现状,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内容和效果,必定会适得其反。因此,开展第二课堂势在必行,但也要有章可循,才能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成功地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转化。

参考文献:

[1]胡壮,林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2004,(2).

[2]沈菊芬.浅议英语第二课堂[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3]桂诗春.我国外语教育的根本出路[J].中国外语,2004,(1).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游戏文化 超游戏文化 小学生汉语学习 活动理论

一、引言

游戏作为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儿童语言教学。维果茨基及其学派所提出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游戏理论、活动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等为游戏和游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维果茨基采用社会文化历史的观点解释人类认知的发展,认为人类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王光荣,2004)。在游戏研究方面,维果茨基坚持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强调游戏是幼儿同化的最佳方式(吕晓、龙薇,2006)。而活动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也为游戏和语言游戏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一代活动理论重点强调中介概念,活动系统由主体、对象和中介工具组成;第二代活动理论除了主体、客体、中介工具等核心要素之外,还包括共同体、规则、分工等调节要素;第三代活动理论又加入了网络的元素,主张建立活动系统网络。(于璐,2011)

根据上述理论,游戏中的学习不仅包括玩游戏过程中的学习,还包括玩游戏之后的另一维度中的学习,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游戏文化。Dongwan Ryu(2013)调查研究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的全过程,指出游戏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不仅在于学习者参与到游戏中,而且还在于游戏后的互动交流;并将“游戏文化”分为“玩游戏的过程”和“超游戏文化”两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部分,指出游戏参与者并不是单独地通过玩游戏或超游戏文化来学习语言的,而是通过综合的游戏文化来学习语言的。所以,玩游戏过程和超游戏文化中的语言学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了游戏文化,进而使学习者在这种情境中提升语言水平。

由此可见,超游戏文化在语言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相关研究仍然仅仅停留在玩游戏的过程和课堂游戏层面,鲜有人关注到超游戏文化和课后游戏。目前在海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生汉语教学中,游戏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那么,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上,小学生是如何通过游戏进行汉语学习的呢?超游戏文化在小学生汉语学习中有什么表现和作用呢?

据此,本文以澳大利亚大南方文法学校(Great Southern Grammar School)为例,调查了小学生的汉语游戏学习情况,并结合活动理论和游戏文化的已有研究作了分析,尤其强调了超游戏文化的作用和发展前景,以期能够丰富小学生游戏教学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

大南方文法学校位于澳大利亚西澳洲最南部的奥尔巴尼(Albany)地区,是一所“K-12”(从幼儿园至12年级)一贯制全日制私立学校,分为学前部、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共800余名学生。该校于2015年初在小学部(1-6年级)全部开设汉语课程。小学部共180余名学生,从一至六年级共10个班。所有学生第一语言都是英语,汉语课是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课或外语课。针对该校的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汉语课运用了大量的游戏活动来带领他们学习汉语并感受汉语文化,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所学校的游戏教学和学习情况对于调查小学生汉语游戏教学具有代表性。

二、课堂游戏过程中的汉语学习

(一)汉语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包括一个特定的任务或目标、一套规则、游戏者之间的竞争,以及游戏者之间沟通所用的语言(韩鑫兴,2009)。从广义上说,语言课堂游戏指二语课堂教学中一切有组织的语言活动;从狭义上说,语言课堂游戏指在二语课堂教学中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趣味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内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活动;目的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二语教学效果。(曾健,2006)

在澳大利亚大南方文法学校的小学生汉语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出现在每一节汉语课中。例如,利用“抛绣球”“N-1”“传递信息笔”“猜词与抢答”等游戏来强化练习所学词语;利用“萝卜蹲”游戏来操练家人称谓;利用“模仿动物”游戏来学习动物词语;利用儿歌《两只老虎》及其动作和手势来学习汉语数量词短语和其他句子;利用“筷子夹乒乓球”“画脸谱”“叠龙舟”等文化游戏活动来学习文化知识等。游戏应用于汉语教学的各个主题、内容和环节,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和动机。

我们以“汉语课上,你最喜欢什么”为题,通过口头提问和访谈法(主要针对1~2年级小学生)以及问卷调查法,针对该校小学部1~6年级全体181名学生进行了汉语课堂游戏活动的态度调查,其中1~2年级(6~8岁)44人,3~4年级(8~10岁)48人,5~6年级(10~12岁)89人,均为有效反馈。答案选项为:A.“所有事情”,B.“课堂游戏活动类”,C.“与语言本身相关”,D.“与教师相关”。调查结果如表1。

表1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汉语课内容中“课堂游戏活动类”的数量占到了决定性的地位,分别是78%、87%和92%。此外,学生在课堂游戏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内在动机”,且随着年级的增加,自主性不断增强,对游戏的“内容性”“文化性”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由此可知,课堂游戏活动对小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二)活动理论与课堂游戏过程中的汉语学习

根据活动理论,结合Dongwan Ryu(2013)对游戏过程中的语言学习的分析,小学生在汉语课堂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属于“玩游戏过程”中的语言学习。小学生(主体)在汉语课堂中,通过一系列课堂游戏活动(协调工具)来学习汉语(客体),即参与到了有结构的、以特定学习目标为导向的汉语学习活动中。

课堂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一种简单的情境,学生可以参与到游戏的角色对话中,从而学习到汉语语言及文化知识。但是,玩游戏过程中的汉语学习具有较高的限制性。学生只是参与到“游戏者―游戏”的活动中进行汉语学习,而不是“游戏者―游戏者”的活动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玩游戏来学习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玩游戏的过程也缺少真实的互动,游戏的内容、时间、规则、目的等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这就激发了他们参与到课后的“超游戏文化”的汉语学习活动中,进行更多真实的练习、分享、合作和实践。

三、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

(一)超游戏文化

超游戏文化是一种受到课堂游戏的激发,学生自发形成的游戏延伸的环境和活动。游戏在课堂之外得到了延续和升华,并获得了新生命,从老师安排的“游戏中”的活动升级为“超游戏文化”。在超游戏文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与其他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练习、交流、讨论、思考和实践等。

课堂游戏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学生对游戏内容和性质的更高要求,所以学生在游戏之外或课后就会自发形成超游戏文化。这种超游戏文化是课堂游戏活动的延续和升华,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练习、思考和实践,是汉语课堂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和提升,对学生的汉语学习也起到了更加积极有效的帮助。

鉴于此,我们也对该校小学部3~6年级(8~12岁)全体137名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生汉语学习超游戏文化的调查。调查的问题是:在课后或回家后,你有没有将你在汉语课上的游戏内容和经历告诉其他同学、朋友或家人,跟他们一起对此进行讨论、练习,或者教他们汉语游戏内容,或者去查询更多资料?如果有,有什么表现?

调查的方法包括:1.问卷调查法:采用开放式问题的问卷。2.观察法:观察他们课后的汉语学习活动,如分角色练习、小组讨论、练习歌曲等;并通过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聊天,了解他们课后的汉语学习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在137名学生中,有109名学生作出了肯定回答并给出了具体表现,占到80%。其表现为:

第一,表达汉语游戏经历并讲述汉语内容。如:向家人讲述汉语游戏、活动、歌曲、故事等汉语课内容;跟家人讲“孙悟空的故事”等。

第二,跟他人一起进行小组式的讨论和练习。如:下课后和同学一起看十二生肖、脸谱等相关图片并进行讨论;和同学一起练习中文歌曲;和同学一起分角色练习汉语对话,如“买东西”主题对话等。

第三,以汉语游戏规则为依据,教他人学习汉语内容。如:教家人唱汉语歌曲;教家人或朋友说汉语词语和句子;教他们学中国功夫等。

第四,主动思考、探索和应用。如:查找十二生肖的来源并查找自己与家人的属相;思考并搜索“孙悟空的故事”;主动地用汉语跟中国人交流等。

结果表明,受到课堂游戏的激发,绝大部分小学生在课后能自发地与其他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分享课堂游戏经历,进行讨论、练习,还会指导他人学习汉语,进而形成了汉语学习超游戏文化,在这种环境中操练和提升汉语。这种超游戏文化,突破了课堂游戏活动的限制,学生们在其中可以自由分享、讨论,可以更加积极地互动、练习、思考和应用。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活动,形式灵活、自由,满足了学生对游戏内容和性质的更高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因此对学生的汉语学习更有帮助。

(二)活动理论与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

根据活动理论,结合Dongwan Ryu(2013)对超游戏文化中语言学习的分析,小学生在课后已经参与到了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小学生(主体)受到课堂游戏的激发,在课后也自发地与他人一起,对汉语课堂内容进行讨论、练习或思考(协调工具),进而参与到课后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客体),来操练汉语并提高汉语学习水平(结果)。

此外,活动理论还包括规则、社区和劳动分工。这里的“规则”,是课堂游戏规则和汉语规则的类推。这里的“社区”,是小学生课后自发形成的小组合作空间,是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个人与他人一起生活和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于璐,2011;杨莉娟,2000)。在这种类似于“社区”的小组合作空间和学习环境中,学生与其他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分享课堂经历,进行讨论、练习,学生也会指导他们学习汉语或做汉语游戏,进而参与到“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活动。这里的“劳动分工”,表现于“行动者”(学生)和“指导者”(教师)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学生处于“行动者”的身份,与他人一起分享游戏经历、讨论和练习。另一方面,学生还作为“指导者”的身份指导他人学习汉语。这是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的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游戏是超游戏文化的先导和基础,超游戏文化是课堂游戏活动的延续和升华,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练习、思考和实践,是汉语课堂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和提升。学生参与到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去分享、练习、互动、讨论思考、应用,进而使他们更加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下一次课堂游戏活动中去,他们对汉语课堂游戏活动的要求和期待也会继续提高。所以,在汉语学习中,玩游戏的过程和超游戏文化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这两个方面不断融合,构成了汉语学习的游戏文化,进而使得学生们在这种游戏化的汉语情境中学习汉语并提升汉语水平。

此外,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我们认为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更加真实、主动,更符合维果茨基提出的“社会文化”和“活动”内涵,也更有利于汉语学习。所以在小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安排汉语课堂游戏活动;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汉语的超游戏文化环境,引导、帮助学生参与到汉语学习超游戏文化中;课堂游戏活动的设计要结合超游戏文化环境,激发学生在课后继续参与到汉语学习中,让他们更加真实积极地进行互动、讨论和练习。最后要结合汉语教学规律,提升游戏的交际性、情境性和文化性,形成适合各阶段学生汉语学习的游戏文化。

我们知道,海外汉语学习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汉语的,缺乏能够让学生练习、巩固课堂所学汉语知识的真实环境,而且小学的汉语课堂教学时数较短,很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我们认为,小学生汉语学习的“超游戏文化”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不足,值得在海外汉语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推广,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Dongwan Ryu.Play to learn,Learn to play: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Gaming Culture [J].Recall,2013,(2).

[2]韩鑫兴.试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初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吕晓,龙薇.维果茨基游戏理论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06,

(6).

[4]王光荣.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西北师

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杨莉娟.活动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0,

(4).

[6]于璐.活动理论与当代教育[J].学理论,2011,(11).

[7]曾健.游戏在二语习得和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模因论 英语教师 课堂教学能力 

 

近年来,模因论为我们的外语教学与师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值得关注。模因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项新理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其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该术语是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写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里首次提到的。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模仿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前后有序、周而复始的运行阶段。同化意指一个有效的模因应该能够“感化”受体,被受体注意、理解和接受。记忆指模因必须在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否则就不是模仿。表达指模因在与其他个体交流时必须从记忆模因中出来,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传播指模因传播需要有形载体或者媒体,这些载体或者媒体应该有很强的稳定性,能够防止信息流失或者变形。 

自模因论引进我国学术界以来,不少研究人员对国内外模因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但从实证性的角度阐述相应的教学实践还未有人涉及。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以参加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为例,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期实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模仿是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国高校优秀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等四个维度构成。其中,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和外语教学观均与课堂教学能力,即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驾驭相关。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呢?笔者认为,模仿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模仿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天性。模仿理论的创建者Gabriel Tarde在1890年出版的《The Laws of imitation》一书中,认定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模仿的历史,是模仿得以使某一个人的发明灵感成为大家共有的财富。模仿的目的是创新,而创新又是模因传播的动力。模因论认为人是模因的主人,也是模因的机器。在语言交际中,语言选择和使用的过程是传播模因的过程,也是各种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交际者可以根据表达或语境需要将储存在大脑里的各种模因信息激活,直接套用,或在旧模因的基础上类推而模仿出新模因。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语言学和教学法理论知识或操作,两者关系密切。课堂教学活动的选择和教学能力的发挥与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密切相关。外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来,最终又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单纯理论和认识上的提高。师资培训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必须回归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应该尊重和重视中老年教师在常年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发挥其传帮带和示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和效果。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通过模仿学习语言知识、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模仿在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方法中,通过模仿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很多,如进修培训、说课、听课、课件比赛、教学比赛等。本文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学院的教学实际,以教师参加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为例,探讨模仿在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的应用。

2010年3~6月,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在全国各地举行。其宗旨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纲要》的精神,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教师钻研课堂教学,探索先进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运用的氛围,交流、传播和推广先进的教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为了组织好教师参加这次比赛,我们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参赛、观摩比赛录像等环节选拔优秀教师参赛的同时,也是一个树立典范、模仿和被模仿的过程。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全体教师围绕“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这一主题,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的集思广益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参加竞赛的教师在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难点和方法,撰写教案

[1] [2] 

。这一过程也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等模仿和被模仿的学习过程。 

.课堂听课。本次研究的课堂听课不是以评价为目的,而是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的。听课者都是上课教师的同事。他们有针对性地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进行听课,课后听课者可就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提供客观的信息,如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师生互动的模式和学生的语言输出量,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后的效果等。确定了教学内容和方法后,我们首先组织了~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上公开课。然后,由参赛的教师上课。全体教师按照听课表进行听课。这一过程是听课者模仿被听者的语言语调以及课堂技巧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模仿吸收、巩固和记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的过程。 

.评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评课与听课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听课者如实地对所听的课进行客观评价,教师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改进方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评课是每位教师就上公开课的教师和参赛教师的课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其优缺点。这一过程加深了每位教师对“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意识,为在今后的课堂中加以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赛。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观摩、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们组织了部分教师去比赛现场听课。我们的教师不仅听了综合课,而且听了视听说课。通过听课,他们认识到了其他教师上课的优缺点,而且明确了今后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观摩获奖者比赛录像。比赛结束后,大赛组委会给各个院校寄送了获奖者比赛的录像光盘,为我们教师模仿获奖者的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独到的教学设计、机敏的临场表现等课堂教学技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获奖者的比赛录像是我们广大教师模仿学习的典范。通过模仿、交流与切磋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探索,为全面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12篇

【关 键 词】英语课堂 沉默 现状分析

一、引言

Long的“互动假设”认为在语言学习中,“双向交际”比“单向交际”更有利于语言习得。师生间的“双向交际”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习得目标语的重要渠道。因此,互动是课堂的关键[1]。当这样的“双向交际”在课堂中不能流畅的开展,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用沉默的方式拒绝参与课堂互动时,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现状,本文对过去10年(2002年-2012年)发表在各类期刊中和硕博论文集中的相关研究论文作了统计分析,希望能为英语教师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和教育文献法。内容分析法以预先设定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统计和归类。教育文献法则是是对教育文献进行查询、分析、整理。笔者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辅以文献研究,使得研究的结果更加真实全面。

CNKI数据库是笔者所在院校电子图书馆资源中排名最高文献检索资源,该库收录了国内近1000多种期刊的电子稿。笔者在CNKI数据库中,根据“沉默+课堂”、“沉寂+课堂”以及“互动+英语课堂”等关键词进行检索,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第二次选择,最后确定92篇文章作为本研究内容的分析样本。样本的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过去十年课堂沉默研究论文情况(N=92)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通过对所统计论文进行分析归纳,笔者期望解决如下问题:(1)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的基本情况;(2)研究者在研究沉默现象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特征;(3)沉默现象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基本情况

从2002年到2011九年间,英语课堂沉默研究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见图1),从2011年至今,关注程度有所下降。前五年(2003年-2007年)课堂沉默的相关研究比例为5.4%,后五年(2008年-2012年)占了94.5%,并且在2011年此类研究达到峰值。

十年间,课堂沉默研究的起伏是跟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紧密联系的。自2002年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之时,英语课堂已经形成“老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沉默”现象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因此,2003年之后的五年内,鲜有讨论课堂沉默的文章出现。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英语教学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发展到后来的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教师开始意识到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才是英语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2008年以来,沉默研究的大量涌现说明大部分教师开始转变观念,思考课堂沉默的本质和内涵。

(二)研究方法分布情况

目前,对外语教学研究的方法很多,笔者试图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7]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定量的方法又分为统计方法和实验方法。具体情况见表2。由统计数据可知,课堂沉默的研究中定量研究占大多数(71.7%),定性研究只占28.3%。此外,研究者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48%)、案例访谈(32%)和课堂观察(23%)等描述性方法,实验方法则很少被应用。

所谓基于课堂沉默的定性研究是指联系语言学领域的分支学科,通过分支学科的相关内容,内省得出课堂沉默的本质。研究者运用了Krashen的“输入假设”、Long的“互动假设”、Swain的“输出假设”、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关联理论,“自尊”等,探讨了互动型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策略、提高学生自尊的重要策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表2:研究方法分布情况

(三)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沉默本质和应对策略,笔者将就这两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总体上更加重视课堂沉默的原因和对策

笔者将92篇论文样本的关键词进行汇总和分类,发现排在第一是“沉默”、“课堂沉默”,其次是“影响因素”、“成因”等,然后是“教学建议”、“策略”等。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课堂沉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引起课堂沉默的因素和改善课堂沉默的方法。

此外,笔者在通读了论文样本后发现,研究者还多角度多学科地探讨了沉默的定义和分类,例如,“总结了‘沉默’的理论阐释和表现形式;结合‘面子模式’和‘关联理论’来解释汉语成人学习者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现象;提出‘沉默’表现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2)研究视角多样

语言和沉默共存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研究者从多角度、跨学科地对“沉默”进行研究和探讨,具体情况看表3。在语言学领域中,沉默被视为言语之间的“界限标记”;在跨文化领域中,沉默往往与弱势相联系;在二语习得中,沉默被视为学生故意忽视教学要求。基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视角几乎涵盖了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英语教育理论(任务教学法、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等)、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心理学、话语策略等。同时,研究者还从课堂组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课堂沉默中的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课堂组织因素。

表3:研究视角分布情况

(3)研究对象多样,但侧重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沉默研究

表4:研究对象分布情况

由表4可知,课堂沉默的研究对象包括了英语教育的各个阶段(初/高中、大学)和一些特殊团体(农村/成人学生)。课堂沉默研究对象的多样从侧面反映了各级教师在外语教育理念中的改进。同时,数据表明普通大学比例是65.1%;高职高专是14.1%,独立学院为2.1%,这三类都属于高等教育阶段,那么针对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就达到了4/5。这是否说明高等教育阶段沉默现象更加严重?还是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沉默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现状?或者是因为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属于高等阶段,采用该阶段的样本更便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等教育阶段成为沉默研究的重点仍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四、建议

课堂沉默现象研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其研究成果将对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和课堂组织具有重大意义,综合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由前面对研究内容的总结看出,课堂沉默的应对策略相应出现,如设计任务型口语教学活动、改善提问策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然而,这些应对措施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教学中,还有哪些模式可以预防课堂沉默?教师如何有效利用提问策略?如何让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特别是大学阶段?因此,将课堂沉默应对策略系统化和具体化、用实证的方法验证其有效性和可推广性可能会成为未来课堂沉默研究的方向。

其次,在本文的论文样本中,没有任何研究将网络多媒体和课堂沉默相联系。网络多媒体环境向学习者提供多维化信息,虚拟自然环境,拥有双向或多项交流的互动功能,是外语学习的理想环境。将网络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沉默预防和激活策略中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消除课堂沉默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能会成为我们下一个应该关注的领域。

五、结论

通过资料检索、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并结合定性描述及定量数据,本文对所统计论文的研究现状做以下总结:(1)沉默研究基本呈现上升趋势,2011年至今,关注程度有所下降;(2)研究方法以实证性研究为主;(3)研究内容更多关注原因和对策,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多样,但侧重于高等教育阶段。此外,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1)将课堂沉默应对策略系统化和具体化;(2)将信息技术和网络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沉默预防和激活策略中。本文只述评了部分相关研究,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能在此方面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有效地预防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参考文献:[1]Tsui,A.B.M.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K.M.Bailey and D.Nunan (eds.), 1996.

[2]程东元,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8(03).

[3]李黎.基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焦虑的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实证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2010.

[4]李侦,钟平.互动型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18).

[5]刘静,牟小梅.汉语成人学习者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6]刘骏,钟坚.留美中国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探析[J].现代外语.2005.

[7]刘润清.谈谈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刘向前.论课堂沉默[J].曲阜师范大学,2005.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语域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课堂活动设计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JK0405)。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愈发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课堂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但传统的课堂设计缺乏理论依据,往往不能针对具体语境具体分析,而对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的评价和反馈,教师也仅凭个人经验和感觉,缺乏系统的分析。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堂活动对提升学生能力效果有限。语域理论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语言变体,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将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域理论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的设计,能使课堂活动更具针对性,更加系统有效。本文就将探讨如何将语域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中。

语域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行为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不同的语言情景被称为语域,语域即情景语境。Halliday将决定语言的情景因素归纳为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

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指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旨包括人际语旨和功能语旨。人际语旨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参加者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社会地位如何。功能语旨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和媒介,例如,是说还是写,是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包括修辞方式[1]。

语域具有两大主要功能:反映文化的功能,语言能够反映社会,语域变异可以表现社会过程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预测功能,这种预测是双向的,我们可以根据所处的语境预测出交际的内容,也可根据语篇来预测语篇所处的语境[2]。

Halliday的语域理论分析并阐明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把语言的变体与社会情境的变化联系了起来,“从实践上讲,Halliday明确表示他创造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初衷是‘教育性的’”[3]。所以语域理论对语言教学,尤其是以提高学生根据不同语境恰当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启示。

语域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1.大学英语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一种交互活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所学教材之间的三种交互模式,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手段[4]。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常用的有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模拟辩论、演讲演示等。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但是,传统的课堂活动往往缺乏针对性,评价亦缺乏系统性。应用语域理论,从具体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分析,利用其预测功能的双向性,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良好途径。

2.运用语域理论设计大学英语课堂

英语课堂是由一个个课堂活动组成的,要想设计出好的课堂活动,首先要对整个英语课堂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的设计。由于英语课堂本身也是一个情景语境,也有其特定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就要依据语域理论,从这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语域所包含的三个变项、语场、语旨和语式,在外语教学中,分别表现为教学内容、师生特点和教学条件[5]。

大学英语课堂的语场就是指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应充分考虑其语场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设定教学主题和语篇类型、控制教学材料的深度和难度以及设计针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只有精心设计过的课堂教学内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说明文这一语篇类型时,可以设定科学为教学主题;选择难度不大的科技说明文为教学材料进行语篇分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合作或独立构建说明文类语篇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挑选新闻中的科技报道来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并设定一个具体的语境,选取一个有趣且有争议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进行英语辩论来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语旨就是指师生特点,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专业特长、英语水平、性格特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好的课堂教学理应是充分考虑语旨的。传统的英语教学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安排只能顾及大部分中等水平学生。然而,如果从语旨即学生特点出发,将教学班依照英语水平分级,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来制订因材施教的教学安排。另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也是值得注意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可以是讲授者、组织者、参与者、聆听者甚至是学习者。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语式就是指教学条件,包括教室的条件、教学设备和用具等。虽然这些条件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时还是有多种选择的。例如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否需要配合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是否需要将课桌椅位置重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等。

3.运用语域理论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活动

在对英语课堂进行宏观设计之后,每一个具体的课堂活动更需精心设计,这同样需要语域理论的指导。其实设计课堂活动,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全新情景语境供他们练习,以达到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任何一个情景语境都会包含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要素,而这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改变语域以及该语域中语言的使用。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针对不同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来逐个分析。

具体的课堂活动的语场就是该活动所处的情景语境中“实际发生的事”,包括话题范围和活动类型,比如买东西、作学术报告等。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需注意设定合适的语场,在对语场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相关性原则。课堂活动的主题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也就是说设计一个课堂活动一定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再有趣的活动也是无效的。另外,主题也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不要涉及太偏的话题。(2)适宜性原则。课堂活动的主题要难度适宜,最好使控制的难度稍高于学生平均英语水平,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在活动之后有所提高。(3)连贯性原则。优秀的课堂活动呈系列分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比如主课堂活动下面分出若干子活动,活动之后跟进后续活动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站在系统的、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考虑。例如,在学习求职这个主题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写求职信和简历、打电话通知应聘者参加面试、模拟面试等。(4)开放性原则。课堂活动主题的选择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时效性和创新性。课堂活动主题的选择不能过于陈旧,要选择一些对学生来说新鲜的、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话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若能遵循以上五项原则,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6]。

具体的课堂活动的语旨就是该活动所处的情景语境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语境中,不同的人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语境。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清晰具体地设定参与者的身份,并要考虑到所设定的角色是否适合由学生来扮演。如果某一角色学生扮演有困难,那么教师可以将自己也设计到活动中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例如在进行辩论的课堂活动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和控制时间,教师就可以扮演辩论赛中主持人这一角色,使课堂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具体的课堂活动的语式就是该活动所处的情景语境中“语言交际的渠道和媒介”。教师在设计时就要考虑是让学生做对话练习,还是书面报告,是即兴演讲,还是用PPT演示的口头陈述。任何一个不同的语式都会影响到课堂活动的类型、人员安排及任务难度等。

由于语域的预测功能和预测功能的双向性,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之后设计出来的课堂活动,其语言是可预测的,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的语域里,特定的人使用的语言是有固定模式的。教师可以用这种预测性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估和反馈。如果学生构建的语言符合教师之前预测的该语境性下应该有的语言,那么就证明该学生具备在该语境下应用英语的能力;反之,如果学生构建的语言不符合该语境下应有的语言特点,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语域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分析问题所在,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使之加深对该语境的理解,从而构建出正确的语篇。因此,语域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设计课堂活动,同时也是分析、评估课堂活动的良好手段。

结束语

Halliday的语域理论对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语域理论的应用将使课堂活动设计更具系统性、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语境敏感度,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贺文丽.功能语篇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4):28-31.

[3]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J].中国外语,2011,(5):65.

[4]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424-430.

[5]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5):48-53.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14篇

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Frawley和Lantof首次提出从文化理论角度进行二语习得的研究[5],并引发西方二语习得研究者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关注。Mercer认为社会文化理论为拓展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他认为“教育的成败并不简单的是个别学生或教师技能的体现,而是取决于师生互动的质量,互动的质量能够直接或间接提高学生语言习得的能力”[6]。有些研究学者认为,语言发展属于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发展基础,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近几年国内研究者对二语习得课堂的话语研究多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所占比例较少。裴淼从社会文化学视角对英语浸入式的课堂互动行为进行理论分析[7]。2007年由外研社举办的主题为“浸入式教学与社会文化理论”的专题研讨会引发了更多学者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关注。张东波在新加坡小学华文课堂进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师提问和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8],虽然实证的结果是教师的提问话语及师生互动对小学生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但是毕竟是在基础教育研究的一种尝试。文秋芳从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哲学倾向等五个方向论述了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个派别的分歧。邹为诚、赵飞同期引用Long对两派研究传统的对比,指出两个学派促在根本性的冲突和差异[9]。而高瑛从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方面对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认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不是不可融合的,认为较理想的发展趋势是结合中国外语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将两者相互融合[10]。赵晓军、马海容以全国2011年小学英语名师观摩研讨会上的一个视频资料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课堂话语,目的为了探讨课堂互动策略和模式。

二、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的有机结合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调节论、内化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活动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大框架之下,笔者将这些核心理论逐一和二语课堂互动联系起来,目的找出两者的契合点。(一)调节论调节论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基本概念为,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之下,人类从低级的心理技能发展到人类的独特的高级认知功能,语言在其中起到了最基本的调节作用。维的最初研究是儿童认知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从物理调控、他人调控到自我调控。随着这一发展历程,语言也从社会语言、自我中心语言、个体语言发展到内在语言。基于维的调节论,二语课堂中的教师作用由原来的课堂主体转变为中介者的身份,即不断调节使学生的信息呈现水平和支持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依照调节论,二语课堂的教师提问如何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并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话语的主动性是研究二语课堂互动话语的重点。另外,根据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他们认为二语习得的学习者通过师生的调节,还有同伴调节、自我调节来完成语言的内化,并确保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关注的是个人认知水平的差距。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两个层次: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为学生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独立解决问题的智能水平;二是学生将来可能达到的潜在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当前能力和潜在能力并非是可以静态测量,而是动态地随学习者所参与的交际互动表现出来的。在二语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在学习者当前能力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发展思维,适当的超越现有的水平。而学习者再不是过去传统的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而是将自己对社会互动理论理解和实践相结合,构建自己的理论和批判性思维。另外,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师指导以及同伴协助起到重要的“支架”作用。这又引出了社会文化理论的另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支架,即为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三)内化论内化是社会文化理论中解释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将模仿、自言自语和内部言语等看作是内化机制和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它认为学习者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从社会互动的心智平台到个体的内在心智平台的质变的过程。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都是实现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必要条件。二语课堂中教师通过调整提问和互动策略,启发和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逐级地提升他们的能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内相对独立的个人内在心智平台。(四)活动理论列昂节夫提出的活动理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得到不断完善。他们认为活动体系主要包括主体、客体、工具、共同体、分工和规则等要素。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个体的认知和集体的认知都发生在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活动系统中。二语课堂作为活动系统,任务型学习是研究的另一个视角。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活动系统,二语课堂应当为学生尽可能的提供真实的学习任务。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习者是活动主体,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入一个由真实目标驱动的活动系统。在教师的和同伴的帮助下,学习者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下利用语言进行协商和会话调整。另外,学习者同时经历一种“语言社会化”过程,即学习者不仅发展了自己的语言水平,而且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也得到了提升。

三、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二语课堂教师提问实证研究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理论,如调节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化论、和活动理论为二语课堂互动话语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互动话语研究涉及的内容宽泛,笔者从教师提问以及提问对师生互动产生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是通过教师提问的类型、回答提问的方式、教师提问的策略以及反馈四个方面调研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6名教师的二语课堂提问策略,以及该策略对他们的356名学生二语学习的影响。该研究历时一个学期,实施的方式为课堂观察、录音,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本研究采用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的研究方法,跨学科分析法。其中,量化分析指的是采用数量的方法来对资料或信息进行研究。本研究的定量研究主要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质化分析是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是研究者的课堂内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在课堂外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访谈研究。跨学科分析主要以社会文化理论向导,结合语言学、文学、统计学等知识。

(二)研究焦点

1.对于展示性提问和参考性提问,哪一个在二语课堂提问中应用的频率高,哪一种更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内化?2.关于学生对提问的反馈方式,教师要求学生一起回答频率高还是要求学生单独回答频率高?哪种更有利与教师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帮助?3.教师提问的哪种策略更能够为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4.教师对学生正确回答和错误回答的反映。

(三)调研对象

本文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的对象包括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语言学院的6名大学英语教师,他们均获得硕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大学英语的时间从4年到17年不等,具有较丰富的授课经验。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来自12个班(6个合班)的356名学生,他们的专业分布在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机械制造等理工科专业。在调研中,笔者对这六名教师的英语二语课堂提问以及师生互动进行了跟踪和记录。

(四)研究的步骤和工具

本研究采用四种研究工具:课堂观察、课堂录音、问卷调查、访谈。1.课堂观察和录音课堂观察属于自然调查过程,即在调查者不干扰受试者的情况下,真实地描述课堂教与学的情况。研究者带录音笔进入课堂旁听,在学生面前不亮明身份,这样不会干扰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互动,也不会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除了课堂录音外,研究者还会记录整个课堂的氛围、学生之间的讨论情况,教师提问的表情、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这些都是录音材料的协资料。2.问卷调查作为支持课堂观察和录音的手段,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实证研究的方式。问卷调查包括八个选项问题和两个开放性问题,内容覆盖了学生对教师提问的评价和期望要求。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之前进行初步实验,即在一小部分学生当中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问卷中无效的题目进行修改,使其变得更加可靠。3.访谈访谈在六名讲师当中进行,主要围绕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和互动模式来进行。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他们具有特色的提问方式和互动策略。六名教师的帮助使得实证研究更加完善和全面。4.研究结果1)教师的展示性提问的使用率比参考性提问使用率高,而参考性的提问显然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反馈。2)关于回答的提问的方式,教师要求学生一起回答的频率要高于学生单独回答。但单独回答更有利与教师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帮助。无法最大化帮助学生提升合作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3)教师的提问策略为学生提供了使用语言的机会,但有些策略却阻碍了学生语言的发展。在二语课堂中,教师使用“自我解释法”的比例大于“启发式提问”,但效果正好相反。因为“自我解释”阻碍了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产出话语的机会。4)教师针对学生正确回答的反映是仅仅做简单表扬和适当重复,而对学生错误回答的反映是直接纠正。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正确回答,除了给予肯定之外,还要加上适当的评论;而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引导学生自我修正是首选。

四、研究不足之处

外语课堂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模因论 英语教师 课堂教学能力 

 

近年来,模因论为我们的外语教学与师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值得关注。模因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项新理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其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该术语是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写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里首次提到的。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模仿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前后有序、周而复始的运行阶段。同化意指一个有效的模因应该能够“感化”受体,被受体注意、理解和接受。记忆指模因必须在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否则就不是模仿。表达指模因在与其他个体交流时必须从记忆模因中出来,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传播指模因传播需要有形载体或者媒体,这些载体或者媒体应该有很强的稳定性,能够防止信息流失或者变形。 

自模因论引进我国学术界以来,不少研究人员对国内外模因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但从实证性的角度阐述相应的教学实践还未有人涉及。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以参加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为例,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期实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模仿是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国高校优秀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等四个维度构成。其中,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和外语教学观均与课堂教学能力,即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驾驭相关。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呢?笔者认为,模仿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模仿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天性。模仿理论的创建者gabriel tarde在1890年出版的《the laws of imitation》一书中,认定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模仿的历史,是模仿得以使某一个人的发明灵感成为大家共有的财富。模仿的目的是创新,而创新又是模因传播的动力。模因论认为人是模因的主人,也是模因的机器。在语言交际中,语言选择和使用的过程是传播模因的过程,也是各种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交际者可以根据表达或语境需要将储存在大脑里的各种模因信息激活,直接套用,或在旧模因的基础上类推而模仿出新模因。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语言学和教学法理论知识或操作,两者关系密切。课堂教学活动的选择和教学能力的发挥与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密切相关。外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来,最终又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单纯理论和认识上的提高。师资培训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必须回归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应该尊重和重视中老年教师在常年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发挥其传帮带和示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和效果。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通过模仿学习语言知识、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模仿在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方法中,通过模仿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很多,如进修培训、说课、听课、课件比赛、教学比赛等。本文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学院的教学实际,以教师参加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为例,探讨模仿在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的应用。

2010年3~6月,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在全国各地举行。其宗旨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纲要》的精神,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教师钻研课堂教学,探索先进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运用的氛围,交流、传播和推广先进的教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为了组织好教师参加这次比赛,我们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参赛、观摩比赛录像等环节选拔优秀教师参赛的同时,也是一个树立典范、模仿和被模仿的过程。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全体教师围绕“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这一主题,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的集思广益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参加竞赛的教师在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难点和方法,撰写教案

。这一过程也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等模仿和被模仿的学习过程。 

2.课堂听课。本次研究的课堂听课不是以评价为目的,而是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的。听课者都是上课教师的同事。他们有针对性地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进行听课,课后听课者可就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提供客观的信息,如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师生互动的模式和学生的语言输出量,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后的效果等。确定了教学内容和方法后,我们首先组织了2~3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上公开课。然后,由参赛的教师上课。全体教师按照听课表进行听课。这一过程是听课者模仿被听者的语言语调以及课堂技巧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模仿吸收、巩固和记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的过程。 

3.评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评课与听课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听课者如实地对所听的课进行客观评价,教师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改进方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评课是每位教师就上公开课的教师和参赛教师的课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其优缺点。这一过程加深了每位教师对“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意识,为在今后的课堂中加以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参赛。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观摩、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们组织了部分教师去比赛现场听课。我们的教师不仅听了综合课,而且听了视听说课。通过听课,他们认识到了其他教师上课的优缺点,而且明确了今后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5.观摩获奖者比赛录像。比赛结束后,大赛组委会给各个院校寄送了获奖者比赛的录像光盘,为我们教师模仿获奖者的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独到的教学设计、机敏的临场表现等课堂教学技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获奖者的比赛录像是我们广大教师模仿学习的典范。通过模仿、交流与切磋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探索,为全面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