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预算控制;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数据,监督控制预算的使用,对财务部门和决策层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医院对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不够重视,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1主要问题

1.1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和简单落后的财务系统并存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在各大医院已经基本普及。大量的信息化工作覆盖在了医疗方面,如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system,PACS)等。这些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财务系统在多数医院只是从以前的手工记账转变到计算机存储打印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进入信息化时代。这种状态跟医院高度的信息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医院现成的内部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图1A)。所以,提高财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成为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需求(图1B)。图1财务系统融入HIS系统前后的网络拓扑图(略)注:A:相互独立的财务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网络;B:财务系统加入医院信息系统网络

1.2严格的预算计划和落后的预算控制手段并存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必须合理利用自己的资金,这些都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因为决策层了解预算的重要性,所以每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十分细致严格。但是在平时的财务工作中,控制手段却并不完善。比如,借款使用的是纸质借条,通过扣除一个固定科目达到借贷平衡,还借款的时候再根据借款使用情况,在借方的预算项目中扣除。这套流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到年底清理所有未还借款的时候,往往发现有的预算项目中剩余的经费已经不够偿还借款,可是经费已经使用了,最后只好想办法填补这些账务。因为一个单位的预算科目可能有上百种,会计凭账本和借条是不能及时发现预算超支的情况的。这样落后的执行手段显然与预算的本来意义相矛盾(见图2A、图2B)。所以必须提供更先进的方法才能够及时反应预算科目的经费情况。

1.3严格的审批和落后的信息反馈并存预算的执行情况对管理监督部门应该是透明的。管理部门应该能随时了解相应预算科目的情况。目前多数医院主要是通过财务部门统计数据形成报表给上级机关,不但给财务部门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信息反馈也不能做到十分及时。

2系统总体要求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原来的财务系统基础上,新的系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借款信息能够随时统计并防止借款因预算用完而无法偿还的情况;预算支出余额不足及时报警;预算科目不同层次统计;实现电子账本,淘汰老式经费本;方便网络查阅预算信息;数据安全。

3系统构架

医院的财务数据跟HIS数据一样,属于医院内部业务数据,安全性十分重要。医院的HIS系统一般都是运行在独立的网络上,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的。比如我院就有两套网络系统,一套是校园网,连接Internet,另一套是HIS网,与校园网是独立的。HIS网络中的计算机都有严格的制度和强大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控制,把感染病毒和人为破坏的几率降到最低,保持HIS网络的安全。如果财务系统运行在HIS网络上,不但在安全性上比互联网更有保障,而且在HIS系统机房的良好环境下,系统和数据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转也得到良好的保证。这样,不但使财务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扩大了财务系统的使用范围,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我院的HIS系统是基于ORACLE数据库的,而老的财务管理系统采用的也是ORACLE数据库,因此,开发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老系统的一些优势功能,不用建立新的数据库实例,只需对表空间进行调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开发工作,而且因为都是采用ORACLE数据库,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不会造成额外的压力。在客户跟数据库的联系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方式,即Clients/Server(C/S)和Brower/Server(B/S)。C/S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每个客户机都必须安装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直接跟数据库连接,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读写数据库中的内容。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该结构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是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层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等)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便于维护、修改和升级方便[1~4]。根据系统的特点,会计客户端使用人员较少,使用地点固定,输入输出较频繁,且要求数据库反应快,所以采用C/S结构比较合理;而普通用户查询自己的电子账务,使用地点遍布HIS系统覆盖的每一台计算机,并且使用人员多,故使用B/S结构较为方便。

4系统分析

要使程序设计贴近实际工作,同时还要使数据库的结构能够满足要求并且科学合理,就必须详细分析系统更加细微的功能,绘制出系统的流程图,这样才能把后台数据库和客户端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兼顾系统的工作效率:(1)系统需要录入每个预算科目的预算数目,预算可以在年初加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平时进行追加和减少,所有操作都有记录可以查看。(2)每次会计办理报销等手续时,系统能自动计算预算余额,如果余额不够就会报警提醒会计。(3)使用电子借据,把借款和某预算科目绑定起来(见图2C),当每一笔借款借出的同时就冻结绑定预算科目的相同数量的金额,直到还款的时候再自动恢复,这样就避免了借款数目大于预算余额的情况出现。(4)借款可以分批分期偿还,同时系统能够方便地统计借款情况,查看过期未还的借据。(5)系统先计算出所有最细科目的借、贷和可用余额等数据,再依照科目代码的逻辑关系统计各种层次预算的使用情况,并形成报表。(6)会计可以自由定制统计科目,建立统计报表科目模版,方便日后的常规统计工作。(7)普通用户根据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可以在HIS系统的任何计算机上查询到自己预算使用情况。图2预算使用和借款的示意图(略)注:A:没有借款的预算;B:有借款但是未绑定科目的预算;C:把借款绑定到预算科目后的情况

5系统实现

因为我院HIS系统是军卫一号系统,该系统采用的是Oracle数据库,如果我们选择Oracle数据库,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技术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并且该数据库系统的各方面性能非常出色,所以我们这套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也采用Oracle数据库。虽然Oracle可以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开多个实例,运行多个数据库。但是考虑到HIS系统的压力和财务数据的重要性,我们把系统安装在一立的服务器上,并采用冷备份和数据归档并用的方式来保障数据的完整备份。在网络设置方面,合理规划虚拟局域网(vlan),充分利用使用vlan技术,不仅能够隔离广播、提高网络速度,还能加强网络安全和方便管理。虽然财务数据库服务器跟众多的HIS服务器都部署在网络机房,且都直连在核心交换机上,但是通过使用vlan技术,可以使他们在逻辑上属于不同的网络,减小因为在同一个广播域而产生的相互干扰。PB是强大、灵活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尤其适合开发C/S结构的程序。在财务客户端的开发中,大量使用PB的数据窗口技术,这样做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使开发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程序的功能方面。

6系统效果

此系统的开发完全是根据财务部门的要求而来,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经过实际操作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反复试用和修改,所以是一套非常实用的系统(见图3)。图3系统部分功能流程示意图(略)除此之外,该系统的结构和软件有很多的优点:(1)财务部门可以摆脱以前使用的经费本记账手续,各部门也不再需要使用经费本。把每个经费本变成一张磁卡,通过使用磁卡在财务部门办理报账、借款。(2)由于该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是接入到医院HIS系统网络,所以各单位能够利用内部网络和计算机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而医院相关管理部门也同样可以及时得到相应的经费使用信息。原来运行HIS的客户端只要安装软件就能够查询预算情况,变成财务的客户端,而医院不必为此添加任何设备。(3)使用电子借据结合纸张借据,在电子借据上绑定预算科目。这样不但可以及时方便地查看借据的情况、统计借款信息,而且还可以在借款的同时自动从绑定的预算中扣除,避免了长时间未还借款,又继续使用预算,到年底发现预算余额不够还款而超支的情况。(4)可以根据财务部门的需要,自动形成相应的经费使用月报统计,极大地减轻了以往会计手工统计月报表的工作。

7讨论

HIS系统的网络平台上除了可以运行财务系统,还可以运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内部信息化系统,这种优势在很多单位是没有的。因为大部分单位的网络都接入因特网,内部的财务、业务等重要数据考虑到安全因素是不能够接入的。而医院的HIS系统多是专门铺设的网络,跟互联网是物理隔绝的,这就在安全方面有了先天的优势。如果严格控制接入HIS网络的计算机,再加上完整的制度和技术手段,就能够进一步加强内部信息的安全保密性。这也是医院内部相关人员通过HIS网络的计算机查看预算情况和使用磁卡替代传统经费本的物质基础。有的单位已经实现了磁卡替代经费本,但是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内部的安全的网络环境,不能在计算机上方便地查看自己的经费使用情况,十分的不方便。

因为这个财务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在同一个网络中,可以把HIS的相关财务软件、药品物资管理软件安装到财务部门的计算机上,方便对资金和物资的统计和管理;同时也为今后实现在财务系统中调用HIS中相应的财务数据,全面实现数字化医院提供了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莉,杨明远,石锡军.医院应积极推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343-345.

2李增笑,张慧英.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之我见.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96-97.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会计已经从原有的记账、报账向着经营管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自身的问题以及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等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实行电算化后的系统正常、安全、有效的运行。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

(一)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控制范围扩大在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原则是: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不同的工作人员在各自确定的工作领域内工作,各司其职,各级主管依照相应的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授权控制是最主要的组织原则。工作人员利用授权程序所提供的文件和口令,获得相应的权利,在会计电算化系统里处理授权范围内的业务。内部控制的形式已经由原来的制度控制转变为制度控制和程序软件控制。这就意味着在新的会计工作环境下,加强财务软件的系统权限控制、口令管理程序控制、修改程序控制、网络系统权限控制等工作成为内部控制的又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内部控制的数据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手工会计工作环境下,科目汇总表、资产负债表、借贷试算平衡以及相关的财务报表分析均需要进行人工汇总计算,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同时也容易造成数据上的计算错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只需录入原始数据或通过外部系统转入机制凭证并在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指导下进行会计分录,通过凭证的审核、修改、确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打印输出,科目汇总、借贷平衡等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会计报表。(如图:1)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计算加总等工作出现的错误。

(三)数据记录方式和保存介质的变化带动内部控制的变化

手工会计方式下,数据记录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工记录,出现记录错误的可能性加大,而且同一类数据可能会重复多次记录。数据保存介质是“纸”介质,保存这些介质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还需进行放火、防水、防潮、防盗等工作。在电算化会计工作环境下,数据保存介质是“磁盘”,磁性介质。磁性介质的采用节约了数据的保存空间,也使数据的存取方便了许多,同时通过数据拷贝、转入等方法避免了手工记录中出现重复记录的现象。磁性介质的保存除了需要纸介质保存所需的部分工作外,还要进行防病毒、防磁化等工作。由于磁盘存在着物理易损性,需要对磁盘进行备份工作。

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将向着更加深广的方向发展,将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会计电算化系统取代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将是一种趋势。但会计电算化系统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相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原则的重要性下降传统手工会计信息处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原则。电算化后,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下降甚至得不到遵循。由于系统操作的高度集中,许多岗位可以合并,许多手续合并到计算机统一执行,会计工作人员大大减少,从而使一些不相容的职务得不到分离,降低了工作人员相互牵制的效力。如,有些会计人员既从事数据的输入、输出工作,又负责数据的报送,这样就增加了他们在未批准的情况下直接对使用中的数据和程序进行修改、复制或删除等操作的可能性,从而使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受到威胁,也增大了作假舞弊的可能性。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存在安全隐患

传统手工会计授权下,对于每一项业务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工作人员的签名或印章。签名或印章的访写、仿造具有一定的难度。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方式是口令授权,口令授权存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口令对于稍懂计算机操作知识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因为可以绕过财务软件的相关控制措施,通过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则所有的财务秘密均可见。同时,业务人员可以利用特殊的文件或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从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例如:收买公司业务人员,通过非法取得他人口令,开出销售提单;非法核销客户应收账款及相关资料;掌握公司顾客订单密码,开出假订单,骗走公司产品等。口令一旦被窃取,很难发现。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执行主体和保存介质存在安全隐患

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执行主体是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由于硬件系统存在物理易损性,一旦硬件系统出现故障或因停电等其它非人为原因,将导致数据不能被处理,会计工作不能进行。数据处理的准确、高效主要依赖于财务软件的质量和性能。一旦软件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数据处理的准确和速度。一旦程序中出现严重的病毒,将会严重危害系统的安全,若不能及时排除病毒很有可能扩大损失。会计数据主要保存在计算机的磁盘或者外在软盘、光盘中,一旦磁介质由于受热、受潮、折损等原因出现损坏,保存的会计数据将会丢失,如果没有相关备份的话,将给会计电算化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失,严重的影响到企业的会计工作。磁性介质以磁信号存储信息,如果数据被人为恶意修改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四)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出现新的问题

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任何信息在理论上都有可能被访问到。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通过物理通信线路传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网络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可能导致审计线索的紊乱;网络信息很有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拦截或者被人为篡改;网络中存在的病毒和网络“黑客”的侵袭都可能给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危害。

(五)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差错的重复性和蔓延性

传统手工会计系统下,由于数据处理环节相对分散,一个环节数据出现错误,下一个环节还可以发现并更正。但是,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处理集中化、自动化,数据可以转入、拷贝,因此一个业务的数据错误往往会重复出现几次,从一个环节蔓延至其它环节,导致整个系统数据失真,使得错误的严重性加大。例如:在录入原始会计数据期间,录入的错误数据就会再次用到会计科目汇总的过程中,影响到会计科目汇总的结果,导致科目汇总数据的错误。在进行经济指标分析时,又可能会再次使用到错误的科目汇总数据。从而,因一个数据的错误而导致一连串系统的错误,从而影响到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失真。

三、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若干对策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好坏成败将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得失成败。世界上凡是经营管理成果出众的企业,一定拥有出色一流的电算化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系统。在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1.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人员组织控制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要对手工系统环境下的结构做出调整,对各类会计岗位进行重新的划分,在授权过程中运用内部审计,按照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对财务软件的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和会计业务操作员、出纳员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形成三类工作岗位:系统设计与维护岗位、账务处理岗位和专业核算岗位,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

2.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和维护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和维护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和维护规程来实现的。规程应包括操作的具体流程,各环节的主要分工和职责,注意事项,维护的时间和方面,维护的程序等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和维护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财务软件操作的规范化,保证财务软件正确安全的运转,防止软件被非法修改、删除。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档案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档案主要是指打印输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储介质。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处理业务时所产生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均应由专人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磁性介质必须及时进行备份,并做好防止计算机病毒侵袭的工作。所有财务档案均应做好放火、防潮、防尘、防盗等工作,并定期盘点整理。磁性介质还要进行防磁工作。

4.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主体是“人”,但无论软件质量如何优良,规章制度如何完善,作为电算化会计系统实施主体的“人”不能发挥作用,有制度而不去执行,甚至恶意的修改软件程序,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非法取得口令,最终还是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能力素质的建设应直接纳入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选用与培养,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达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体诚信。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执行主体的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执行主体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连网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因此,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管理,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互连网上的安全将成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1.加强会计财务软件的研发和维护

财务软件属于应用软件。一般来讲,任何一种应用软件从立项设计到最终淘汰都需经历分析、设计、编程、测试、维护等几个阶段。财务软件不同于游戏软件,事关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因此,对于财务软件的研发管理将是尤为重要。在软件研发之前要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评估;系统设计时要坚持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保证软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在编程阶段,运用标准统一的程序语言进行编程,对最终产品的程序原代码进行编译处理,并进行加密;测试阶段,运用黑盒测试模型和白盒测试模型对软件进行测试,查找设计、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到达数据输入与运算输出的结果相对应,达到需求分析的目标。应对在用软件进行定期维护,以保证软件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并不断完善财务软件的功能。

2.财务办公地点引入机房管理制度,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管理与维护

财务办公地点引入机房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为计算机设备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计算机设备。财务办公地点应具备放火、防潮、防尘、防磁和防辐射等条件,保证供电系统等辅助设施的良好持续运转,关键的硬件设备应进行备份,要留有备用的计算机,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硬件环境的正常运行。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应具备加密措施,重要数据应有备份,工作人员不得在财务专用计算机上上网、插入外来软盘、光盘,以防止病毒侵入计算机破坏计算机软件、硬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查毒、杀毒等工作,保护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环境的安全。财务工作地点应实行“闲人免进”制度,防止无关人进入,进行工作日志和来访登记制度,实行专机专用,专人负责。

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环境的管理与维护

网络安全性的指标主要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采用密码管理和登陆制度控制网上财务数据的读取;起用防火墙,隔离会计电算化系统与外部访问区之间的联系,限制外界透过放火墙对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非法访问;采用数据加密、回响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网络管理以防止由于遮荫问题、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以及不法分子非法拦截盗用财务数据信息等安全隐患,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环境的安全运行。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操作的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操作主要包括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输出。对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过程的控制是保证会计核算系统有效的关键。只有经过核准的会计业务经过正确的输入,进恰当的处理和运行,并及时的输出,会计核算系统才能实现自身的目标。

1.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入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入控制的重点在于建立适当的授权和审批机制,并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通过设立专门的审核人员对系统每笔业务进行合法性和准确性的审核,从源头上防止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避免因错误或舞弊导致的连环性、重复性错误。采用编码制度,会计科目统一编码,不仅提高了录入的速度和准确性,而且规范了行业管理。设置逻辑控制,平衡校验控制,错误更正控制来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查错、改错的功能。

2.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控制的重点在于处理过程的适应性控制、数据溢出性检测、重大错误纠正控制。建立系统处理的适应性控制,允许软件用户在一定限度内自由制定或改变会计政策,适应企业自身的规模和环境;建立数据溢出性检测以保证数据超出计算机容量而产生的数据损失,避免因数据溢出所造成的数据信息失真;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系统应对用户的某些操作做出再判断和再确认设计,以防止系统数据被执行重大错误操作。

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出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出控制的重点在于输出检查控制和输出文件的使用权限控制。定期或不定期的核对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一致性。通过对凭证、账簿、报表数据的查询、打印,并进一步的核对、检查可以有效的预防利用计算机犯罪。系统输出的会计资料中,有些资料属于机密文件,未经批准授权任何人不得接触机密文件,并应建立严格的文件保管和登记制度,以防止恶意窃取和损坏重要机密的会计数据。

此外,凭证格式标准化控制、凭证顺序号控制、凭证审核控制、重复输入控制、对应科目合法性控制、保留审计线索控制,修改痕迹控制、数据备份控制等都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输入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的有效方法。

四、结束语

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会计电算化系统不断更新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是必然趋势。目前,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在各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广泛应用。WTO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中国的企业要走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将成为各个企业在财务工作中以及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内部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和效益。

参考文献:

1.艾文国。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定迅。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再认识[J].经济经纬,2004(1):132-134.

3.董付君。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J].经济师,2003(4):103-105.

4.徐冰,王华民。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3):48-50

5.温凯婷,周宁。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内部控制[J].内蒙古财会,2002(12)26-27

6.龚小君。计算机引入后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5)74-77

7.史迎春。会计电算化及其对财会业务内部控制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209-211

8.黎克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75-78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

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必须能够简明、客观、系统地反映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①什么是财务与财务管理;②财务管理是如何产生的;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④财务管理管什么;⑤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五类问题可以由财务管理的本质、假设、目标、要素、程序和这五个基本理论要素来回答。

1.人们对于财务本质的认识,长期以来形成了三大主流观点:“资金运动论”将财务的本质界定为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财务关系论”认为财务的本质是资金运动过程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金运动和财务关系论”把前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认为财务的本质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笔者认为,财务包括财务活动的组织与财务关系的处理,其本质是对本金投入产出活动的组织及其所形成财务关系的处理,但财务关系以财务活动为载体。财务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其核心是对资金及其运动进行有效管理,其本质是一种理。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是其基础理论指导,学是其思想指导,管是其方法论指导。因此本文研究财务管理侧重于财务活动的组织,即财务管理活动方面的研究,以此建立理论体系。

2.财务管理假设说明财务管理的发展基础和产生原因,它是联系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等理论要素的中介。财务管理假设是人们进行财务管理理论演绎的前提,是由若干独立假设共同组成的连贯一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符合合理性、独立性、非矛盾性、可检验性等条件。它可按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环境、行为来构建,包括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四个一级假设。每个一级假设又可派生一个或多个二级、三级假设,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财务假设体系。

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指财务管理工作应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由它可以推导出法人理财主体假设和自主理财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指财务管理的主体是持续存在能执行其预计经济活动,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破产或倒闭,否则,应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由此可派生出理财分期假设。有效市场假设指财务管理活动所依据的金融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企业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价格筹集所需资金,企业有闲置资金时,能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企业能从有效市场上获取有用的经济信息。有效市场假设可以派生出的假设是市场公平假设。理性理财假设指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行为是理性的经济行为,是以追求最大合理效用为目的的。表现在财务决策时,能够权衡收益与成本、收益与风险,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并在方案执行时予以分析和控制,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由它可以推导出资金增值假设、风险厌恶假设和资金再投资假设。

3.财务管理目标说明进行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它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它的目标从属于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定性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对其进行计量,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指标加以表现。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先后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具体指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在我国和西方都是流行甚广的观点,但由于它没有反映收益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不便于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每股收益最大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股本所获收益额,它体现了收益与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但未能体现资本投入所面临的风险,因而它也具有局限性。财务管理的目标最后发展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指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进行计量,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和收益与资本投入的关系,是经济发展导致企业经营模式演化的结果,也是财务理论研究逻辑推理的结果,因而它得到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

4.财务管理要素是回答财务管理管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解决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财务管理要素是对财务管理对象按经济性质和内容进行的科学分类,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划分为融资、投资和分配三大要素。融资是解决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向谁、在什么时候、融通多少资金的问题。企业的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融资管理也就是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管理。投资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企业融资所得款项投资于不同的资产,在形态上表现为首先对固定资产投资,继而对流动资产投资、对金融资产投资、对外投资和对无形资产投资。因此,投资管理实际上是对“资产”这一要素的管理。分配是指在企业利润中,有多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有多少分配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配的基础是利润,而利润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后的结果。因此,分配管理实际上是对收入、费用、利润三个动态会计要素的管理。

5.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是解决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是指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规范财务管理活动、履行财务管理职能,而应具备的程序和运用的方法技术。财务管理的程序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节,包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五个环节。其中,决策是最重要的环节,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分配决策三大内容。财务管理的方法指在财务管理的程序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财务组织方法、财务预测方法、财务决策方法、财务预算和计划方法、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控制、监督、激励方法。

二、财务管理结构的构建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一)总体目标

1.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弥补缺陷,实现医院经济核算的现代化管理。

2.保证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活动顺利进行,提供更科学便利的服务。

3.为医院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财务指标。

(二)网络建设

我院财务计算机系统的建设遵循“分步实施、后期集成”的原则,按着医院工作的轻重缓急和经济情况,分期建设。

1、一期工程:职工工资微机化管理。自1990年起,我院开始使用微机对全院职工工资进行管理,实现了工资调整、工资核算、工资条打印及其他一些基本功能。1995年以后加入个人所得税调整功能。

2、二期工程:财务科内部网络的建设。根据卫生部、财政部等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我院从1998年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财务管理网络系统。通过该网络,可实现报帐、审核、财务统计、帐务报表、固定资产核算、应收帐款管理等功能,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财务手工工作,使我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该软件由国家财政部指定软件公司开发。

3、三期工程:全院经济核算子系统的建设;该系统是我院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全院的医疗收入、日常支出、科室奖金分配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医院信息总网、可准确、科学的反映科室的收入,按照我院的奖金分配方案自动生成科室应得奖金额。

4、四期工程:财务软件系统集成。即将进行的工作,为使我院的信息系统更为完整,把目前财务相对独立的三个系统合成,并入医院信息总网,将与医院经济挂钩的所有科室的经济管理统一,做到资源共享、统计准确、标准统一。

(三)硬件配置

由于财务管理关系到整个医院的经济命脉,财务数据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硬件端首先就要把好关。由于财务科内部网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我们配置了专门交换机和服务器,采用星型布线,每个工作站独享十兆带宽。我们把硬件的挑选当作重点,选择质量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国际或国内的名牌产品。网线采用加拿大产IBDN超五类双绞线,主交换机、集线器、网卡和服务器系列选用美国IBM产品,工作站端则选用国内金长城系列产品。

(四)软件环境、系统软件平台

网络操作系统:微软WindowsNT

数据库管理软件:微软SQLServer7.0

前台开发软件:微软VisualBasic5.0

其他应用软件:微软Office97

工作站操作系统:微软Windows98

(五)系统维护和安全

1.医院信息系统建成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取决于后期的使用和维护。使用得当维护及时,就会使系统发挥应有作用,否则,会给医院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我院财务管理人员都持有财务人员电算化上岗证书,为我院财务软件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我们有专业计算机人员负责维护财务系统。

2.为确保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专机专用,对硬件和软件都采取了充分的安全措拖。服务器与网络及设备采用双线连接,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双CPU,双硬盘;工作站无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服务器、交换机及工作站都由长时不间断电源供电(8小时不间断电源)。应用软件采用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密匙及系统容错等基本网络安全技术进行安全监控,服务器安装防火墙(网络版)软件,起到主动防御的作用。系统集成到医院总网后,将由网络管理中心的磁盘阵列备份财务数据。

(六)使用效果

1.实现了财务的正规化管理,堵住了原有的管理漏洞。

2.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前勤服务的宗旨。

3.为医院的整体管理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针对国家关于药品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医院领导直接在网络终端随时查询药品收支的变化,便于调控,动态管理。

(七)今后工作

1.配合医疗体制改革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财务计算机系统,增加必要的功能模块,如学术会议经费管理子系统等,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无纸化办公。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1.1系统简介

重大专项财务决算管理系统,全称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结题财务决算管理系统,是为了支撑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经费决算管理工作而开发的,用于支持民口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结题财务决算编报及审核等工作,该系统包含项目(课题)各级次报表填写、审核、打印、导出结题财务决算报告等功能。

1.2系统测试特点

1.2.1系统填报级次复杂

根据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结题财务决算填报级次规定为专项、项目、课题、子课题、任务。

1.2.2系统测试数据量大

系统报表分为填报报表和汇总报表两类。填报报表由基础填报单位负责填写,基础填报单位可以是任务级或子课题级或课题级。汇总报表的数据不需要填写,而是由汇总管理单位从下一级获取、汇总生成。汇总管理单位可以是子课题级或课题级或项目级。填报报表包含项目(课题)收支决算汇总表、项目(课题)收入汇总表、设备费形成固定资产情况表等13张报表。汇总报表包含项目(课题)收支决算汇总表、项目(课题)支出情况表等7张报表。在现实填报中,基础填报单位和汇总管理单位的级次是固定的。但是在系统测试时,要全面覆盖各种情况的级次,并且每个汇总级次下,至少要包含两套可供汇总的数据,这样才能完整测试系统的功能。

1.2.3引入VBS脚本的必要性

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结题财务决算管理系统的测试重点是数据的准确性,精度要求精确到0.01,首先是填报报表内、报表间公示计算的正确性,其次是各级数据汇总的正确性。就拿最简单的树形结构来讲,100张报表数据准确性的核对,如果仅靠人工来完成的话,其工作量是相当巨大的,并且纯人工的数据核对模式,其准确率和效率都不够理想。

2VBS测试脚本实现

2.1VBS脚本简介

VBS简称是VBScript,全称是MicrosoftVisualBasicScriptEdition,是微软公司出品的一套可视化编程工具,语法基于Basic脚本语言。本文用于系统测试的脚本,就是基于VBS脚本编写的。该脚本适用于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核对占测试工作比重大的系统,并且待测系统要具备报表导出至Excel的功能。

2.2VBS脚本功能

VBS测试脚本实现两个了Excel文件的数据核对、结果输出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测试的效率和准确率,规避了人工核对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等问题。

3VBS脚本在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软件测试是指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软件产品系统的过程,目的在于检验及验证软件产品与最终用户的需求之间的差异,具体包括适用性、功能性、有效性、可靠性等方面。软件测试旨在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等级,提高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软件的质量风险。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结题财务决算管理系统测试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测试重点在于保证系统数据的一致性、业务功能的稳定性等方面。基于系统填报级次复杂、系统测试数据量大等特点,将VBS脚本应用到系统数据测试中,不仅提高了测试质量和测试效率,还节约了人力和时间,降低了软件的成本。

(1)测试数据准备。首先在系统中,填写一整套测试数据,测试数据的编写要遵循有规律、不重复、数据类型多样等规则;其次将系统每个节点的报表数据导出Excel另存一份,放到各自节点的文件夹下,命名为“原文件”,复制一份“原文件”并命名为“公式文件”,以方便区分两个文件。系统有几个节点,就存出几套数据,每套数据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下,文件名称相同。

(2)测试数据处理。在每套数据的“公式文件”中设置公式,所有公式单元格从相应的“原文件”中获取数据设置。在每套数据的“公式文件”中设置样式,字体颜色全部使用黑色,数值型公式单元格,使用浅绿色背景,文本型公式单元格使用最浅的橄榄绿色背景,其他单元格使用白色背景。

(3)脚本准备及运行。脚本准备,如果脚本和数据的存放路径、或者数据文件的文件名跟脚本中写的不一致,就需要编辑脚本,修改脚本中涉及到的路径及对应的文件名。如果都一致的话,脚本准备阶段跳过。将每套数据的文件下,放一份VBS脚本文件,针对每套数据,分别运行对应的脚本,双击即可运行脚本,脚本开始运行会弹出“核对开始,请稍等!”的提示,弹出此对话框后,需要去查看进程中是否还存在Excel,有的话请先关闭进程,以免影响脚本运行。脚本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脚本会弹出错误提示框,可通过两种方法定位出错位置,一是通过日志输出文件,二是通过核对结果文件,核对结果文件中,已经核对过的单元格字体会置为灰色,还未核对的字体仍为黑色,两者的分界点就是出错的地方。如果运行过程顺利,运行完成后会弹出“核对结束”的对话框。

(4)分析测试结果。脚本运行开始后,会自动生成一个结果文件夹,里面包含两个文件,分别是日志输出文件和核对结果文件。日志输出文件中,存储的是数据文件的页签名称,单元格的行号、列号、数据和背景色等信息。核对结果文件结构跟数据文件一致,只是字体颜色会有所不同,如果数据没有问题并且核对完成,那么所有数据的颜色都应该是灰色的。如果数据的颜色是红色,那就是有问题的数据,是重点考察的对象,需要核查是公式的问题,还是数据本身的问题。公式问题是人为准备数据时失误造成的,而数据问题,则是系统的缺陷,需要告知开发人员,进行修改。在系统bug修改完毕复测时,或者做回归测试时,需要再次核对数据,此时不需要再次进行数据准备,只需要导出Excel文件到相应文件夹下,名称与非公式的文件名(原文件)一致,打开后去除兼容或者保护设置后,覆盖非公式的文件,同时打开设置公式的文件(公式文件),点击更新,关闭两个文件,重新运行脚本即可。以后系统升级测试时,只要系统表样不变,也不需要重新准备数据,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设置运行即可。

4结语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1.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主要有4大模块,分别是客户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统计管理,每个模块都具有打印功能。为了操作方便,对数据增加提供了批量导入功能,节约了操作时间。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2客户管理客户管理是对美发店客户的详细资料进行管理。详细资料包括客户姓名、电话、邮箱等联系信息,以及头发特征,例如是否卷发、头发颜色、长度等,最后还有客户在本店的消费总金额。该模块提供了搜索客户姓名功能,筛选出相应的客户,以及实现对客户详细资料的增删改功能。对客户资料的添加,可以分为单条手工录入和批量导入,前者操作比较繁琐,数据量大时可以选择后者。

1.3收入管理美发店收入仅限于客户的消费。收入属性包括客户编号、消费日期、消费金额。该模块可搜索客户姓名,或者选择消费日期来筛选出相应的收入记录,以及收入的增删改。收入添加功能在客户管理模块操作,在该模块搜索出消费客户,随后在该条记录上点击“消费”按钮,即可跳转到收入添加页面,此时客户相关信息不可编辑。

1.4支出管理支出管理是对美发店所有支出的管理,包含员工工资、水电费、通信费、费以及其它费用。该模块可选择支出日期来筛选相应的支出记录,以及实现支出的增删改功能。

1.5统计管理统计管理是对美发店财务情况的管理,美发店的营业利润就是收入金额减去支出金额。根据实际需要,统计管理分为统计盈亏(日盈亏、月盈亏、年盈亏)、支出、收入几个部分。统计管理是财务系统的核心,有效反映出整个美发店经济状况。该模块提供日期段盈亏情况,支出、收入统计。盈亏统计可把一段时期的所有收入减去所有支出。盈亏统计核心代码如下。

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考虑到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全过程,将数据库设计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4]。概念数据库设计可以使用E-R(Entity-Relationship)图、数据流程图等设计方法进行,实现时还可以采用某些工具进行。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的数据库实体E-R图共用6个实体,分别是客户、收入、支出、盈亏统计、收入统计、支出统计,具体分布如图3所示。财务管理系统的大容量数据存储需要借助优秀的数据库平台,安全、完整地快速存储数据,以及方便灵活地查询,MySQL数据库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是多线程、多用户的关系型数据库[5]。财务管理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数据库表如下:①客户表:客户ID、客户编号、客户姓名、电话号码;②收入表:收入ID、客户编号、收入日期、金额;③支出表:支出ID、支出日期、支出类型、支出金额;④盈亏统计表:收入统计ID、支出统计ID、总计;⑤收入统计表:收入统计ID、开始日期、结束日期、总计;⑥支出统计表:支出统计ID、开始日期、结束日期、总计。

3结语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财务管理理论是人们对财务活动规律和财务管理规律的认识和高度概括,是一个具有一定层次性结构和功能的、对财务运行机制进行全面描述的理论系统。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理论,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现行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入手,探讨了当前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创新;原则

财务管理理论是人们对财务活动规律和财务管理规律的认识和高度概括。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它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以及它们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地位、作用、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细胞,如财务管理目标元素、财务管理主体元素等。二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它是指组成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各个元素在一定阶段的具体选择与内容。

一、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分析

就我国而言,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经济发展迟缓,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始终未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学科和相应的理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前苏联的影响下,根据计划经济的特点,建立了集中计划管理和统收统支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理论,它对恢复我国经济和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发展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虽然经过多次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这些成就仍然局限于为财务管理理论的全面创新作铺垫的各自独立的概念、范畴与命题的领域内。从总体上看,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理论,因而它就不可避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系统性不强

系统是一组依一定结构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元素组合,它以整体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系统科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用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中的各种问题,但实际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系统科学的思想才在各个领域得到充分运用。而我国则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广泛运用系统科学来研究各个领域中的问题。显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即使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修正,也不可能真正按照系统科学的思想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理论,也就不可能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构成元素着手,进而去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纵观全国比较权威的几本财务管理专著中所论述的财务管理理论,均未对财务管理理论应包括哪些元素予以明确交待,有的将财务管理理论范畴概括得过窄,以致应该属于理论的内容(如有关财务管理主体的理论、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等)未能概括到理论之内;有的则恰好相反。并且,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只是将各元素简单的罗列出来,而对各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严密逻辑关系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即系统的、哲学的方法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

(二)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规范性欠缺

这主要表现为有关财务管理概念很不规范,不同版本的财务专著或教材对同一概念下的定义不相同,有的出入还很大。

例如,关于什么是财务管理就有如下几种定义:“财务管理这个术语意味着要使资金按照某种计划流转。本书所要研究的就是企业内部管理资金流转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它是从制定财务计划开始的,其次是根据制定的计划付诸实施,最后据以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比较上述几个“财务管理”的概念可知,不同国家的论著对财务管理概念的表达方法不同;同一国家的论著,不同版本的表达方法也各异。有的概念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的则不明确指出;有的将财务管理的对象限定为货币资金,有的将其限定为资金;有的涉及财务本质,有的不明确指出财务关系;有的把财务管理作为财务计划工作,有的将其作为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有的对财务和财务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也不加区分,经常作为一个概念来处理。类似情况在其他重要财务管理的概念上也屡见不鲜。概念的不定型、不统一,说明了财务管理的理论不成熟。概念的混乱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学科的顺利发展,还会对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不够完整

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应该对财务管理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全面、完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而现实的财务管理论著对诸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没有规范的解释,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很少提及,更不讲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讲财务管理假设,对财务管理职能、方法的表述也五花八门。这说明现行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础薄弱,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同时,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实践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往往直接照搬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而国内对此理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初级阶段。比如企业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理论、企业并购时的资本运作理论等等,我国学者对此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所以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还不能说是完整的。

(四)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不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前,我国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企业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更多的是要适应这种要求和变化,而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理论还没有适应各类环境的变化。

1.不适应法律环境的变化。

经济生活的法制化是必然趋势,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制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如果不熟悉这种变化后的新的法律法规环境,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招致不必要的处罚或诉讼,甚至可能将自己推入破产或被恶意并购的深渊。

2.不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外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继在我国开展业务,这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变化,从而对企业筹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将有更多新的金融工具被不断创造出来,使金融工具出现多样化的特点,以满足企业不同的需要,但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表外风险等新的风险,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规避风险将成为入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将不可回避全球采购、全球性的资源配置、资产优化重组和竞争的历史趋势。

3.不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更加频繁而复杂,经营管理的全球化将迫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作出重大调整,促使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进行新的扩展。另外,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诸如汽车、仪器仪表、棉花、小麦等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比如服装、玩具、食品、化工、钢铁工业、洗衣机、彩电等行业,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一些资产素质较差的企业加速倒闭,企业破产时的重整和清算等等都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基于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必须明确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也就是以包括整体观点、关联观点、环境适应性观点、发展观点在内的系统观点来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其中,整体观点是指将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关联观点是指创新时必须理清各元素之间具有的紧密内在联系;环境适应性观点是指新的财务管理理论必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发展观点则是指创新时必须树立起超前观点,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适应我国将来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二)规范性原则

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必须对每一个财务管理理论元素都明确其含义和质的规定性,以体现其规范性,从而避免某些概念不必要的混淆,为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原则

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理论自身的建设上,都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显露出其不足。但是,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中包含的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及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理财思想和理财经验,都是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的。因此,要注意把握好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我国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理财方法,虽然从整体上来说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其中一些具体方法有其先进性、实用性。例如分级归口管理、厂内银行制度、财务收支计划的编制等等,都是被实践证明比较科学的方法,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不能将其全部否定,应结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认真进行提炼,吸收到新的理论中来。

(四)吸收国外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原则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创新;原则

财务管理理论是人们对财务活动规律和财务管理规律的认识和高度概括。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它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以及它们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地位、作用、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细胞,如财务管理目标元素、财务管理主体元素等。二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它是指组成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各个元素在一定阶段的具体选择与内容。

一、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分析

就我国而言,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经济发展迟缓,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始终未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学科和相应的理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前苏联的影响下,根据计划经济的特点,建立了集中计划管理和统收统支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理论,它对恢复我国经济和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发展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虽然经过多次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这些成就仍然局限于为财务管理理论的全面创新作铺垫的各自独立的概念、范畴与命题的领域内。从总体上看,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理论,因而它就不可避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系统性不强

系统是一组依一定结构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元素组合,它以整体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系统科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用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中的各种问题,但实际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系统科学的思想才在各个领域得到充分运用。而我国则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广泛运用系统科学来研究各个领域中的问题。显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即使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修正,也不可能真正按照系统科学的思想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理论,也就不可能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构成元素着手,进而去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纵观全国比较权威的几本财务管理专著中所论述的财务管理理论,均未对财务管理理论应包括哪些元素予以明确交待,有的将财务管理理论范畴概括得过窄,以致应该属于理论的内容(如有关财务管理主体的理论、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等)未能概括到理论之内;有的则恰好相反。并且,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只是将各元素简单的罗列出来,而对各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严密逻辑关系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即系统的、哲学的方法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

(二)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规范性欠缺

这主要表现为有关财务管理概念很不规范,不同版本的财务专著或教材对同一概念下的定义不相同,有的出入还很大。

例如,关于什么是财务管理就有如下几种定义:“财务管理这个术语意味着要使资金按照某种计划流转。本书所要研究的就是企业内部管理资金流转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它是从制定财务计划开始的,其次是根据制定的计划付诸实施,最后据以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比较上述几个“财务管理”的概念可知,不同国家的论著对财务管理概念的表达方法不同;同一国家的论著,不同版本的表达方法也各异。有的概念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的则不明确指出;有的将财务管理的对象限定为货币资金,有的将其限定为资金;有的涉及财务本质,有的不明确指出财务关系;有的把财务管理作为财务计划工作,有的将其作为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有的对财务和财务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也不加区分,经常作为一个概念来处理。类似情况在其他重要财务管理的概念上也屡见不鲜。概念的不定型、不统一,说明了财务管理的理论不成熟。概念的混乱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学科的顺利发展,还会对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不够完整

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应该对财务管理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全面、完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而现实的财务管理论著对诸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没有规范的解释,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很少提及,更不讲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讲财务管理假设,对财务管理职能、方法的表述也五花八门。这说明现行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础薄弱,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同时,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实践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往往直接照搬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而国内对此理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初级阶段。比如企业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理论、企业并购时的资本运作理论等等,我国学者对此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所以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还不能说是完整的。

(四)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不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前,我国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企业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更多的是要适应这种要求和变化,而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理论还没有适应各类环境的变化。1.不适应法律环境的变化。

经济生活的法制化是必然趋势,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制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如果不熟悉这种变化后的新的法律法规环境,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招致不必要的处罚或诉讼,甚至可能将自己推入破产或被恶意并购的深渊。

2.不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外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继在我国开展业务,这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变化,从而对企业筹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将有更多新的金融工具被不断创造出来,使金融工具出现多样化的特点,以满足企业不同的需要,但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表外风险等新的风险,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规避风险将成为入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将不可回避全球采购、全球性的资源配置、资产优化重组和竞争的历史趋势。

3.不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更加频繁而复杂,经营管理的全球化将迫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作出重大调整,促使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进行新的扩展。另外,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诸如汽车、仪器仪表、棉花、小麦等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比如服装、玩具、食品、化工、钢铁工业、洗衣机、彩电等行业,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一些资产素质较差的企业加速倒闭,企业破产时的重整和清算等等都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基于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必须明确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也就是以包括整体观点、关联观点、环境适应性观点、发展观点在内的系统观点来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其中,整体观点是指将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关联观点是指创新时必须理清各元素之间具有的紧密内在联系;环境适应性观点是指新的财务管理理论必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发展观点则是指创新时必须树立起超前观点,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适应我国将来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二)规范性原则

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必须对每一个财务管理理论元素都明确其含义和质的规定性,以体现其规范性,从而避免某些概念不必要的混淆,为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原则

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理论自身的建设上,都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显露出其不足。但是,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中包含的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及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理财思想和理财经验,都是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的。因此,要注意把握好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我国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理财方法,虽然从整体上来说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其中一些具体方法有其先进性、实用性。例如分级归口管理、厂内银行制度、财务收支计划的编制等等,都是被实践证明比较科学的方法,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不能将其全部否定,应结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认真进行提炼,吸收到新的理论中来。

(四)吸收国外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原则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首创于西方,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这些都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但是必须注意到,西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它要求企业必须在自主理财的前提下,通过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和多样性的投资行为,参与商品市场、资金市场、资本市场的竞争,并且有丰富多样的选择,其理论是活跃的,也能够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理财实践予以指导。而我国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新旧体制尚在磨合之中,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如果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将对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缺乏必要的指导意义,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既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又要注意吸收其理论中的科学和精华。

上述这些原则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且互为前提的一个有机集合体,应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端木正.国际财务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5,(10).

[2]李春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5,(12).

[3]邢岚.论网络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06).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理论; 创新; 原则

财务管理理论是人们对财务活动规律和财务管理规律的认识和高度概括。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它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以及它们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地位、作用、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细胞,如财务管理目标元素、财务管理主体元素等。二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它是指组成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各个元素在一定阶段的具体选择与内容。

一、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分析

就我国而言,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经济发展迟缓,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始终未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学科和相应的理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前苏联的影响下,根据计划经济的特点,建立了集中计划管理和统收统支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理论,它对恢复我国经济和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发展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虽然经过多次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这些成就仍然局限于为财务管理理论的全面创新作铺垫的各自独立的概念、范畴与命题的领域内。从总体上看,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理论,因而它就不可避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系统性不强

系统是一组依一定结构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元素组合,它以整体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系统科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用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中的各种问题,但实际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系统科学的思想才在各个领域得到充分运用。而我国则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广泛运用系统科学来研究各个领域中的问题。显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即使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修正,也不可能真正按照系统科学的思想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理论,也就不可能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构成元素着手,进而去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纵观全国比较权威的几本财务管理专著中所论述的财务管理理论,均未对财务管理理论应包括哪些元素予以明确交待,有的将财务管理理论范畴概括得过窄,以致应该属于理论的内容(如有关财务管理主体的理论、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等)未能概括到理论之内;有的则恰好相反。并且,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只是将各元素简单的罗列出来,而对各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严密逻辑关系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即系统的、哲学的方法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

(二)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规范性欠缺

这主要表现为有关财务管理概念很不规范,不同版本的财务专著或教材对同一概念下的定义不相同,有的出入还很大。

例如,关于什么是财务管理就有如下几种定义:“财务管理这个术语意味着要使资金按照某种计划流转。本书所要研究的就是企业内部管理资金流转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它是从制定财务计划开始的,其次是根据制定的计划付诸实施,最后据以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比较上述几个“财务管理”的概念可知,不同国家的论著对财务管理概念的表达方法不同;同一国家的论著,不同版本的表达方法也各异。有的概念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的则不明确指出;有的将财务管理的对象限定为货币资金,有的将其限定为资金;有的涉及财务本质,有的不明确指出财务关系;有的把财务管理作为财务计划工作,有的将其作为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有的对财务和财务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也不加区分,经常作为一个概念来处理。类似情况在其他重要财务管理的概念上也屡见不鲜。概念的不定型、不统一,说明了财务管理的理论不成熟。概念的混乱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学科的顺利发展,还会对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不够完整

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应该对财务管理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全面、完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而现实的财务管理论著对诸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没有规范的解释,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很少提及,更不讲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讲财务管理假设,对财务管理职能、方法的表述也五花八门。这说明现行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础薄弱,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同时,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实践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往往直接照搬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而国内对此理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初级阶段。比如企业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理论、企业并购时的资本运作理论等等,我国学者对此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所以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还不能说是完整的。

(四)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不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前,我国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企业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更多的是要适应这种要求和变化,而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理论还没有适应各类环境的变化。

1.不适应法律环境的变化。

经济生活的法制化是必然趋势,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制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如果不熟悉这种变化后的新的法律法规环境,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招致不必要的处罚或诉讼,甚至可能将自己推入破产或被恶意并购的深渊。

2.不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外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继在我国开展业务,这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变化,从而对企业筹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将有更多新的金融工具被不断创造出来,使金融工具出现多样化的特点,以满足企业不同的需要,但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表外风险等新的风险,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规避风险将成为入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将不可回避全球采购、全球性的资源配置、资产优化重组和竞争的历史趋势。

3.不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更加频繁而复杂,经营管理的全球化将迫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作出重大调整,促使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进行新的扩展。另外,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诸如汽车、仪器仪表、棉花、小麦等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比如服装、玩具、食品、化工、钢铁工业、洗衣机、彩电等行业,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一些资产素质较差的企业加速倒闭,企业破产时的重整和清算等等都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基于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必须明确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也就是以包括整体观点、关联观点、环境适应性观点、发展观点在内的系统观点来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其中,整体观点是指将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关联观点是指创新时必须理清各元素之间具有的紧密内在联系;环境适应性观点是指新的财务管理理论必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发展观点则是指创新时必须树立起超前观点,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适应我国将来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二)规范性原则

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必须对每一个财务管理理论元素都明确其含义和质的规定性,以体现其规范性,从而避免某些概念不必要的混淆,为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原则

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理论自身的建设上,都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显露出其不足。但是,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中包含的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及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理财思想和理财经验,都是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的。因此,要注意把握好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我国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理财方法,虽然从整体上来说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其中一些具体方法有其先进性、实用性。例如分级归口管理、厂内银行制度、财务收支计划的编制等等,都是被实践证明比较科学的方法,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不能将其全部否定,应结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认真进行提炼,吸收到新的理论中来。

(四)吸收国外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原则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首创于西方,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这些都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但是必须注意到,西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它要求企业必须在自主理财的前提下,通过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和多样性的投资行为,参与商品市场、资金市场、资本市场的竞争,并且有丰富多样的选择,其理论是活跃的,也能够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理财实践予以指导。而我国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新旧体制尚在磨合之中,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如果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将对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缺乏必要的指导意义,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既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又要注意吸收其理论中的科学和精华。

上述这些原则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且互为前提的一个有机集合体,应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 端木正.国际财务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5,(10).

[2] 李春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5,(12).

[3] 邢岚.论网络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06).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0篇

摘 要:传统的财务体系大都呈现一种平面的结构,在理财主体、指导理念和方法论等方面存在明显欠缺。这些问题导致它尚未在理论上形成一个讲求最优化的系统,还导致管理实践中财务职能的弱化。有鉴于斯,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均在呼唤着对传统财务体系的改进和提高。本文所提出的财务控制系统的三维结构,则是在对传统财务体系反思基础上进行这种改革的尝试。虽然它的理念、方法和若干细节曾在几个大型企业经受过实践检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它是否具有更为普遍性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改进。

关键词:财务控制系统 三维结构 耗散结构 博弈论

一、引言

二、传统财务体系的缺陷

在笔者的案头,有一本詹姆斯.C.范霍恩和小约翰.M.瓦霍维奇所著的第11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作者在原版前言中称,出版该书的目的是想要让读者了解财务决策的过程并阐释它对价值创造的影响,试图以一种轻松、易懂的方式研究财务学及其边缘领域,而且新版本做了许多重要的修订。翻阅该书以后,我们不禁对作者肃然起敬,始信他们所言非虚。一本财务管理能出到第11版,那肯定已是书中之精品,其字里行间所折射出来的作者精益求精的态度可能更为重要,因为时下的作者群中具有这种精神或态度的人似乎已经不是更多了。

当然,本文主要是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更多的财务学教科书,试图发现它们缺少些什么和应当进行哪些必要的改进。由于它们在总体上可视为一个重复出现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审视这个已经相对稳定的体系,将会帮助我们找到其中的缺陷,进而为对它的改进指明方向。窃以为,传统财务体系的主要缺陷有:

1. 财务管理的主体中缺少所有者。

传统财务管理的主体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企业的经营者,是所谓的经营者财务。如果 我们翻阅随手可见的财务管理教科书,除了在对财务目标的阐释中会比较集中地涉及到所有者以外,他们也就再难觅踪影了。例如,第11版《现代财务管理》就在公司的目标部分比较集中地谈到公司的目标是使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并且根据理论把管理者看成是所有者的人之后,以下的所有内容都成为CFO们任意驰骋的天地。[1][1]再如,由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的第3版《财务管理学》教材,也是大同小异的写法。[2][2]一个尚未真正理解的问题是,财务专家们是在假设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财务利益完全一致,还是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不需要再加以细分?我们觉得,如果是第一种理解,那这个假设就显得太过理想化;如果是第二种理解,则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化。它们共同导致理财主体在理论方面的缺陷,同时误导财务管理实务,使之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所有这缺位,而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案则与此直接相关。我们注意到有些学者曾经力主建立出资者财务[3][3],这的确是对经营者财务的改进和制约,对完善理财主体和强化财务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 财务管理的理念不够先进。

3.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缺少方法论。

三、财务控制系统的三维结构

基本理念:

耗散结构

在对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理论反思中,特别是在为一些大型企业设计财务控制系统的实践中,笔者逐渐形成了一个财务控制系统的三维结构。(详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们的财务控制系统是由控制主体、指导理念和基本方法这三维构成。对它们的理解和解释是: 1.在控制主体中加进并突出了企业所有者。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作为经济人的各方皆有着自己的利益和追求,他们之所以加入企业这一组织,是因为相信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有关各方的利益与追求绝非完全一致和永远一致,这是导致企业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根源;同时,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为经营者采取种种财务造假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因 此,在企业财务控制系统中加进所有者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这样既可以加强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控制,又可以加强对经营者财务行为的控制。当然,所

图1

有者进入财务控制系统应该注意选取适当的 方式。就目前而言,独立董事和由所有者派出的财务总监、内部审计甚至于财务人员都是所有者财务 指导理念:

耗散结构

的具体体现。问题在于他们如何才能真正代表所有者并且发挥实际作用。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财务控制系统;系统思考;实施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180-03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文科基地项目“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批准号:20060331)

作者简介 倪筱楠,沈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务、审计理论与实务;(辽宁沈阳110044)

李荣梅,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财务、审计理论与实务。(辽宁沈阳110036)

在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的构建及运行仍仅局限于我国现阶段企业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有力手段,在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理念中亟待引进系统思考。在复杂的企业财务背景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以系统视角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控制系统。

一、系统论与企业财务控制的有关解析

(一)系统及系统论的解释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系列事务组成的整体,而系统论是指把对象作为系统来认识和处理的理论,系统论是对事物“完整性”进行的科学探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企业财务控制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大的系统往往由若于子系统构成,即可以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此,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的特点;由于所研究的系统是各子系统分层次的合理构建,所以,系统又具有层次性和有序性的特点;同时,所研究的系统自身还是一个有机系统,系统还具备了高层次系统的特殊性,即具有目的性和适应性的特点。我们只有在了解上述各个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科学、全面的认识,才能推动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企业财务控制解释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在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它是有效执行企业组织策略的必要工具。而企业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行进行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所以,企业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中心。企业财务控制是企业为了对财务活动进行约束和调节,使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企业财务控制与企业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构成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财务控制对于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决定的作用。企业财务控制是借助货币这一尺度,对生产经营活动所实施的控制,它是一种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控制,企业财务控制在企业经济控制系统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起着保证促进监督和协调等。

(三)系统论与企业财务控制关系分析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系统原理不仅为认识管理的本质和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它所提供的观点和方法广泛渗透到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和伦理原理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系统研究在管理研究的有机体系中起着统帅作用。根据系统认识论的观点,客观存在的系统即系统客体,是系统性科学认识的源泉和理论系统的原型,而科学的理论系统,是客观存在的系统在思维中的反映。将企业财务控制活动视为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基本方法出发来分析系统的特征,研究系统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规律。企业财务控制系统是复杂的适应系统,也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涵盖企业财务控制活动的整个过程。企业财务控制系统是企业财务系统的子系统,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研究的深入将丰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将庞杂企业财务控制活动从系统论的视角来思考和规范,它将会使企业财务控制活动产生巨大的创造力,从而极大地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二、我国企业财务控制系统运行的障碍及原因分析

(一)传统财务体系难以使财务控制效果达到最优化

传统财务体系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理财主体缺位、财务管理方面难觅所有者之踪影;理财理念不够先进、缺少可能使企业及其财务管理成为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的理念与尝试以及缺少基本方法论三个方面,传统企业财务体系缺陷共同导致传统财务体系很难成为整体最优的控制系统,也使财务管理或控制的效果难以达到最优化。

(二)个别企业基本财务信息不真实

财务信息是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财务信息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现代企业大都规模庞大,组织机构复杂,完善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财务信息是最有效、最能反映情况的信息之一。由于企业财务报表不真实,加之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不统一规范。因此,财务报表难以正确地反映实际的财务信息。

(三)多数企业财务结构不科学

许多企业的财务结构严重不合理,特别是资本结构不合理。债务比重和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对称结构极不合理,在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为维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继续大量借贷,通过进一步加大负债比率,扩大企业规模,使得债务负担愈加严重,而造成恶性循环。

(四)一些企业贪大、求全、资源分散

企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得经济效应。许多企业跨入了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各领域彼此之间并没有业务间的联系,并且这种关联程度低的领域,由于涉及的行业多,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强,需要精通多个行业和跨行业综合经营的人才,若企业经营涉及到多个行业的几十个领域,如何对这样一个相当多角化经营的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是十分困难的。

三、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的重构

(一)基本出发点

鉴于企业财务控制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企业财务控制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提高控制效能的关键在于合理地设置财务控制系统。在企业财务控制大系统下,构建出财务信息处理控制子系统、现金收支控制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投资项目控制子系统及资产存量控制子系统是适用的分系统普遍的构建思路。构建财务信息处理子系统,为了对财务信息处理进行实时控制,企业应设置审核、编号、复核、审批等控制点,强化会计稽核工作,保证信息质量;构建现金收支控制子系统,它是对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债权债务的处理,银行借款的申请和归还以及财务成果的形成和利税的解缴等进行控制,超过现金预算要经批准,以现金收支报告,反映控制的实际情况;构建成本控制子系统,依产品标准成本、定

额成本和费用预算等的要求,控制企业生产产品发生的消耗,设置生产产品发生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的环节控制点,非经批准不得突破定额标准;构建投资项目控制子系统,根据资本预算控制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加强预算审核,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子项目控制;构建资产存量控制子系统,实施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控制,依据合法凭证,要定期盘点,盘盈盘亏填写报告表,经批准才能处理。

(二)具体设置高效的企业财务控制系统构想

企业财务控制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系统的工程,如何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合理地设置企业财务控制系统,设置企业财务控制系统是提高企业管理控制效能的关键。目前,在企业财务控制大系统下,比较适用的子系统普遍的设置方法是设置企业财务信息处理控制子系统、现金收支控制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投资项目控制子系统及资产存量控制子系统。设置企业财务信息处理子系统,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处理符合企业财务总体目标和财会制度的要求,必须对财务信息处理进行实时控制。企业应设置审核、编号、复核、审批等控制点,强化会计稽核工作,保证信息质量;设置企业现金收支控制子系统,现金收支控制子系统主要对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债权债务的处理,银行借款的申请和归还以及财务成果的形成和利税的解缴等进行控制,超过现金预算的支出,要经一定部门批准。最后通过现金收支报告,反映现金收支预算控制的实际情况;设置企业成本控制子系统,企业成本控制子系统主要根据产品标准成本、定额成本和费用预算等的要求,对企业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种消耗所进行的控制,凡是生产产品发生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的部位都应设置控制点,非经批准不得突破定额标准;设置企业投资项目控制子系统,企业如有投资项目,应建立投资项目控制子系统,根据资本预算控制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加强预算审核,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分项目控制;设置企业资产存量控制子系统,企业资产存量控制子系统主要对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控制。资产的保管使用要保证安全,手续规范,收付要依据合法凭证,要定期盘点,发生盘盈盘亏要填写报告表,经一定批准手续才能处理。

四、企业财务控制系统运行与保障实施的系统思考

(一)以系统思想的方式认识和探求企业财务控制系统复杂的症结

系统思考要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系统,必须原封不动的从整体上去研究。然而,大多数人采用了一种“升降机”式的观察方式,即我们都赞成并鼓励我们将问题分割,我们所处的部门分割、竖井式的组织结构,也容易导致采取一些局部化的、本位主义的措施。如果我们希望从系统的角度去研究系统,就必须采用一系列新工具;如果我们希望进行明智的决策,并深刻理解每一个举措对于系统整体的含义,就必须各个环节和谐并进。系统思考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工具、技术和方法的集合,也正是我们所急切寻找的武器:它是一套适当的、用来理解复杂系统以及相应属性的工具包,同时也是一种更好地促使我们协同工作的行动框架。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认识到企业财务控制系统之所以复杂,正是因为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我们意识到:如果试图理解系统,就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审查。所有的工具、技术和方法的设计目的,都是为了辅助进行这种整体检验,理解并记录这些组件之间的联系,解释和探索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行为。

(二)设立完整的企业财务控制组织体系

系统论将所研究的现象看成是一个整体,整体性,亦即完整性是系统的重要特征。企业财务控制需要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构建财务控制系统必须设立完整的财务控制组织体系,各部门要职责清晰,共同把财务控制工作落到实处。财务控制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决策机构、专职部门以及责任网络。在构建组织机构中,要确定单位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以及为每个组织单位内部划分责任权限,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机构的过程中应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三)应用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企业财务控制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内在机理。在企业财务控制系统中,也存在着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由于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必须建立在企业及其管理上,看成是一个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此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及其财务管理者认识管理效率递减规律,进而自觉地使企业及其财务管理成为一个自组织和自适应的系统;也可以帮助企业及其财务管理者增加负熵的基本途径,从而使企业的生命周期充满活力并延长。以博弈论作为基本的方法论,不必追求短期成效,通过重复博弈达到目标,建立实现“双赢”或“多赢”效果的财务控制系统或做出这种制度安排。

(四)合理构建并适当运用内部相互联系的授权批准程序系统

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必须经授权批准以进行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的形式通常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之分。一般授权是对办理常规性的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作出的规定。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有关职责自行办理。特别授权是指授权处理非常规业务,如重大的筹资行为、投资决策、资本支出、股票发行等,特别授权也可用于超过一般授权限制的常规业务每笔业务都应有一系列内部相互联系的授权批准程序。

参考文献:

[1][羌]丹尼斯・舍伍德,著.邱昭良,刘昕,译.系统思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钟小军,等著.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4]扬春平.谈财务控制的基础和原则[J].财政金融,2002,(8).

[5]董丽红.谈谈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J].财务与会计,2002,(8).

[6]彭海颖略论强化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J].商业经济,2002,(8).

[7]张冬梅.企业财务控制系统浅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3,(10).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构建原则

一、引言

任何类型的企业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集团企业从单体企业发展而来,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仅具有单体企业均具有的投机性、综合性和分散性等特征,同时具有“牛鞭效应”、系统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因此,集团企业尤其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二、研究框架设计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应用规范研究方法,设计相应的研究框架。

首先,确定研究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问题,即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研究。以集团企业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研究包括全部管理层次和实施要素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丰富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并为集团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借鉴作用。其次,根据系统性原则、环境分析起点原则等,构建包括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层,涉及管理目标、实施主体、程序方法、保障体系和管理基础五要素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框架。最后,对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三层五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三、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应遵循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论的思想是指导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理论。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系统论强调目的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功能的发挥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而系统功能的发挥又与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有很大关系;系统论强调整体优化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整体性能是否最优会受到该系统组成管理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变化的影响,若想发挥系统的最优性能,就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系统组成管理要素及管理要素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整体性能的目的。

(二)环境分析起点原则

环境分析起点原则从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任务环境分析开始。按照系统理论思想,既然要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它就有边界,边界外面就是环境。任何活动的实施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具有主动适应环境并受环境影响的双重特性。

众所周知,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受集团企业战略目标统驭的,制定集团企业战略目标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只有进行环境分析,才能知晓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面临的迫切形势,以及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利用环境造成的机会,回避环境造成的威胁,发挥自身优势,回避自身劣势。所以,确立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必须以环境分析为起点。

(三)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以确立的目标为导向。目标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向、也是评价管理效果的依据。我们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当然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目标和集团企业战略目标应保持一致,这是由环境分析的结果确定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一部分,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需要以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为目标,保持两者目标的一致性。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在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以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要立足于我国的现状,根据我国国情,而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国外的做法。当然,我们构建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可以随着环境而变化、调整、优化,是适应环境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要求我们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及时改变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针对环境保护目标中出现的新的问题不断完善模式。目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着非常迅速、异常巨大的变化,这对我们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层次和目标,明确主体、完善活动、健全保障体系、优化实施基础,合理保证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目标。

四、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遵循系统性、环境分析起点、目标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我们构建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分为三层结构框架,即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如图1所示。

五、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分析

(一)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企业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达到的目标,是我们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就必须从管理目标出发。在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中管理目标属于目标层的要素。管理目标是在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考虑了企业使命和风险承受度后制定的。当然,目标应该从上向下层层分解,每一层管理主体都负有与其权责相对应的目标、指标和考核标准。

(二)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方法的实施者或者参与者,是指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现目标的主体。众所周知,任何实施行为必然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主体、活动和控制系统。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主体也是有意识有能动性的人,但是人是处于不同的组织中,根据各自组织的权责实现人的意志。所以,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各级组织中的人,这些组织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部门、岗位、子公司等。

责任主体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力量,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站在所有者角度,通过有效管理所有者的财权,对集团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董事会是集团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同样是经营者财务监督体系的核心和最高层。董事会从行政者的角度,通过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有效性,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监事会是公司的司法者,在财务风险管理领域,监事会应当全而了解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跟踪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完善内部控制所做的相关工作,检查和研究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既定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和原则的行为;总经理及其集体是公司经营管理最高执行层。从日常财务监督的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看,总经理及其集体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执行财务风险控制政策,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及时了解财务风险水平及其控制情况,并确保集团企业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度量、控制财务风险,并定期或者不定期评价财务风险控制的效果和效率;部门主要包括财务风险控制部门、财务控制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企业所有岗位能够实施或者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人,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通过各自职责的履行情况,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企业所有岗位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之所以把子公司单独列为一个责任主体,是因为集团企业所属的子公司往往也存在背离母公司的倾向,从 而使母公司面临失控,导致财务风险。

(三)程序方法

程序方法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责任主体所表现的行为集合,表现为责任主体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行为举动,同时也是控制系统主要监督、控制的内容,包括规范的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流程。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至少应该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应对和管理评价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效果和效率是由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效果和效率决定的,我们必须加强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引导、控制和评价,以便使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朝着有利于管理目标去组织、贯彻和实施。

(四)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保证各责任主体按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流程来实施管理的程序方法得以落实的制度、机制和手段。保障体系是连接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的桥梁,是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体系,是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保障机制。没有健全、有效的保障体系,仅仅依靠责任主体的程序方法,很难保证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保障体系。本文构建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开展信息化、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审计等。

(五)管理基础

管理基础是企业有效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管理环境,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客观环境和经济基础。任何责任主体、程序方法和保障体系都不可能脱离实际而存在,只有立足于实际,具体分析管理基础,才能制定有效的程序方法,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环境的优劣和优化程度,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程度之大有时超过我们的想象,一些企业破产、失败、出现严重财务风险,表面上是风险管理不力,但部分根源在于管理基础恶劣。本文认为框架的管理基础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正直诚信原则和道德观、财务风险管理哲学、企业的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和授权、员工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人力资源政策、错弊和报告、企业文化等。

六、结语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框架分为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个层次,包括管理目标、责任主体、程序方法、保障体系和管理基础等五个要素,它们共同构成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框架,通过综合治理方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3篇

摘要:有序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要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并更加有效地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本文基于模块化的视角,将企业财务管理分为三个模块,并对其中结构模块创新提出一定的想法,以期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模块化 财务管理 创新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通过价值形态对组织的资金运动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导致企业的财务工作更加复杂多变。中小型企业因为财务关系较为简单,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控制、财务监督等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大型集团企业也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等原因,其财务管理模式、制度等与企业的发展实际不太适应,致使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此外,财务伦理、跨文化管理和关系资本等因素对企业营运的影响也在增加,以往单纯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企业经营的现状。因此,本文认为,引入模块化概念,对财务流程进行颠覆和重组非常必要。模块作为一个半自律的子系统,通过与其他系统松散耦合,完成整个价值系统的整合与创新,使产品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同时改变“微笑曲线”的弯曲度,重新构建价值链上的价值分布。模块化可以通过每个独立设计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系统来构筑复杂的产品或业务的过程。因此,本文基于组织模块化设计的原理,对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构建模块化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文献综述

模块的概念最初来源于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模块化的理论逐渐被应用在了非物理产品领域,如金融服务业、计算机软件业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被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2003)拓展为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即可以独立于整个系统而存在,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从而保证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各个子系统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模块化设计,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者是过程。Baldwin和Clark(1997)在《哈佛商业评论》中联名发表《模块化经营的时代》一文,认为不同的联系紧密度是进行模块等级划分的原始标准:“在模块单元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模块外部,其结构要素则只是通过界定好的界面与外部单元进行连接且联系相对较弱。”现阶段被普遍认可的模块分类主要分为标准模块和功能模块。标准模块用于大规模的流程化生产,功能模块则侧重于满足不同需求的定制。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在这两种模块的基础上还存在一种结构模块,用以决定系统的设计规则,并且以功能模块的载体而存在,不具备使用功能。

 

我国学者对模块化的研究也颇有深度。童时中(2000)从组合化概念出发,率先提出广义模块化与狭义模块化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模块化概念定义问题。郝斌、任浩(2007)绘制由结构构建、制度设计和价值创新构成的组织模块化设计价值创新原理图,从系统角度对组织模块化设计原理的SSV范式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价值创新是模块化组织特有的结构和制度安排整合系统效应的结果。雷如桥、陈继祥(2004)从我国情况出发提出了三种类型模块化的组织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处理机制、模块协调成本以及模块整合效率的角度比较三种组织模式的效率。此外,在应用层面,陈清华、李向民(2008)基于模块化的视角对具有人力资本密集特征的创意型企业的价值评估提出了独特的建议。纪雪洪、陈荣秋(2004)研究模块化组织模式对计算机行业的影响,认为计算机行业的供应链模式是建立在模块化基础上的供应链整合。魏江、赵江琦(2009)将模块化组织理论应用到金融服务行业中,提出并验证组合式、总线式和共享式三种基于模块化组织理论视角下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可见,模块化理论对于提高组织或产业链效率,提高创新速度有着很大的贡献。现代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摆脱以往单一的工作模式,对企业营运、内部控制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相关的研究尚显不足。

 

三、基于模块化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型

(一)模块化设计前提条件

克里斯腾森、雷纳(2004)提出组织模块化设计有三个必备的前提条件:

1.明确性。管理者需要知道哪些东西是应该明确的,有哪些属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讲,企业财务管理不同工作与其目标是清晰明确的,见图1。因此,企业管理者可以很容易的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模块化的子系统的分组。

 

2.可证实性。管理者必须能对属性进行衡量,以证实他们得到的是必要的。成本控制、财务分析和资金管理可以通过会计部门所统计的财务数据对企业的营运情况、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算,而筹资可以通过利率及国债利息等外部信息并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其是否有利于企业营运。

 

3.可预测性。子系统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无法预测的相互依赖关系,管理者需要了解子系统如何与系统的其他部分一起运行,才能在使用时收到预期的效果。各子系统之间工作分工明确,成本控制为财务分析提供基础,财务分析又为资金管理和筹资提供了支持,资金管理和筹资又为成本控制提供了动力的来源。因此,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看作一个产品系统,将其与模块化组织模式对应起来,从而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停滞不前的问题。

 

(二)财务管理模块化设计

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类比有型产品系统的模块化,将模块化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分为基础模块、结构模块和功能模块。基础模块指的是支撑财务管理工作整体的平台,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也是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比如ERP、网上银行等;结构模块是决定子系统设计规则的服务框架,按照一定规则把基础模块和功能模块结合在一起,它决定了基础模块和功能模块的组合类型及方式;功能模块是模块化组织输出的结果,要基于基础和结构模块才能发挥特定的效用,比如说成本控制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按照特定的结构模块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 预警 ;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越来越大,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突出,同时,职务犯罪也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合理科学、规范管理和依法管理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经营财务情况,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预先告知经营者, 同时通过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1】

要做到有效的预警,最基本的问题是应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时监控,从而在前期、中期、后期的财务管理上规避风险,促使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工作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控 是应对财务风险的最佳方法。【2】

a、 财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任何国家的政府为了解决本国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总是根据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当这些政策方针发生变化时,如果企业不能正确预测和估价这些变化,会使其经营处于被动的局面,面临各种程度的财务危机,进而影响到企业最终的生存和发展能力。【3】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财务管理的奋斗目标。【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的原则,合法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在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和财务风险;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力求提高投资报酬,降低投资风险;合理使用资本,加速资本周转,不断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同时资金的回收影响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资金的分配决定企业的消费和积累,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利益。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抓住了财务管理,就可以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可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其他部门不能替代的。

b.财务管理的风险

财务管理是一种现实和预期的管理,由于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企业不得不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与充满竞争的市场,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其中之一便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财务危机问题。【5】具体体现在:1、企业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不是很准确,导致投资失误;2、企业的财务结构弹性不足,结构脆弱;3、盲目扩张,过度负债经营;4、自有资本比重过低,对银根的扩张和收缩的敏感性和依赖性太大;5、对跨省、市、区和跨国经营的政策把握失误;6、追偿债权的能力有限;7、产品的同质化倾向过于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

2.研究的必要性

既然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同时,财务管理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那么,研究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提出预警,促使经营者加强风险的防备能力,化解风险;以科学性的原则,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系统性地研究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影响风险的因素,真实反映企业的风险程度,从而更好的规避风险;动态性地分析过去的经验和不足,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查找文献方法概述

本文的数据、文献来源主要是基于今年以来在中国经贸导刊、中国总会计师月刊、财会通讯、经管空间、现代商业、经济论丛、网络财富、经济论坛、财务会计、经济与法等数十种学术报刊中发表的20篇论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的设想、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的对策、财务风险预警的必要性等方面。的时间均为2010年以来发表的,充分显示了研究的实效性,从期刊作者的地域性来看,包含了全国十余个大中城市的专业技术人员,说明研究地域的广泛性,论文涵盖了财务风险、风险预警、风险预警的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的对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三、概念界定

1、风险

所谓风险,是指概率不确定、程度不确定的一种后果。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经营风险属于此类。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性进取的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稳健型的投资者则着重于安全性的考虑。

本文研究的是广义风险。即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

2.财务风险

陈红慧老师认为: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财务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出现破产及陷入其他财务困境现象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见参考文献《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6】

龙爱月老师认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以及出现资不抵债的经济现象,包括营运失败、商业失败、技术性无力偿债、正式破产等(见参考文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7】

薛启芳老师在论证了20世纪末亚洲爆发了自二战以来经济最剧烈动荡的"亚洲金融风暴"危机后,深刻感受到企业过度负债、财务结构不稳定、抗风险的现金支付能力极差的风险。她认为:财务风险无时无处不在(见参考文献《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对策分析》)。【8】

杨建斌老师认为:开展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预防和化解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已成为保证项目成功,创造最大效益的重要措施。【9】

从以上老师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得知: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因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相应对策,保证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分析机制不健全,必将导致内部监控失效。【10】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协调配合、成本效益原则。原则。【11】具有收集信息、预知危机、控制危机,增加免疫的功能。【12】

1.基本监测系统

“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13】这个基本检测系统主要对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及公司的现状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测分析、公司适用税收政策的预测分析、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同行业公司财务状况的预测分析和公司经营目标变动的预测分析。一旦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就要适时调整财务预警体系,以适应新条件的要求。【14】同时,可以通过分析营业现金流入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 能够对企业集团销售收入的质量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发现问题,不断优化销售方针, 加大收账力度, 在实现销售收入的良性增长的同时, 减小以至消除财务危机的隐患。【15】

2.适时监测系统

它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监测,主要包括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存货、成本费用、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销售收入等指标进行警源、警兆、警度、排警四个步骤进行监测。【16】通过对企业的具体情况与某些外在特征的分析来加以判断。例如在财务危机潜伏期,企业可能出现过度大规模扩张导致支付能力下降;无效市场营销使销售额下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资源分配不当,短期资金大量挪作长期用途;无视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未能对本企业做出相应调整等症状。在财务危机发作期企业可能出现自有资金不足,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下降;过度依赖贷款,利息负担重,资金周转失调;债务拖延支付等症状。一旦发生上述情况,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避免未来类似情况再次发生。”【17】以摆脱财务危机,恢复财务正常运作。

3、跟踪监测、监控系统

跟踪监测、监控系统是对企业主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影响的重要财务指标进行监测,其目的是尽早发现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潜在趋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一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些财务决策可能一时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却是企业以后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 因此,这种长期的跟踪监控非常重要。

4、信息预警系统

构建IT平台下财务预警系统,建立信息采集、警兆识别子系统。从企业各部门采集企业经营运作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在决定信息采集的范围和内容时,还应关注各种风险的早期信号,如企业现金流入量减少而现金流出量增加、财务结构不合理、过度负债、投资比例失当、企业信用下降 、无力偿债、市场竞争力减弱、产品积压、人才流失、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等等;进而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18】

5、预警指标系统

预警指标库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设置不同的预警指标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重点预警指标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 全面地反映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或财务危机的真实现状,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现代预警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之一。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应包括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指标。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数公司存在着“饮鸩止渴、效益惟上”的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的存在,所以,财务预警指标应包含企业发展潜力方面的指标。

6、财务预警机制建立后的运用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 企业要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 如政策面出现大的波动,就要根据情况,扩大或缩小经营规模,实事求是的利用政策面的变化来顺应和规避风险。如出现产品积压, 质量下降, 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 这些,都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 采取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降低危害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19】(见参考文献《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思考》)。

五、结论

综上所述,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规避风险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全方位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作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分析风险源头,采取有利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水平。【20】保证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工作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赛英刍议财务预警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湖南 科技学院学报第31卷第6期

【2】杨晶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应用分析财税纵横2010年第25期 P806

【3】邓秀英从企业财务危机研究到预警系统的构建 中国经贸导刊 2010年第 7期 P58

【4】 张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3月P91

【5】文玉华对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经管空间2010年 第7期

【6】陈红慧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经济论坛 2010年2月 P194

【7】龙爱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财务会计P113

【8】薛启芳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对策分析经济与法2010年05期 P259

【9】杨建斌构建适用于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Value Engineering P79

【10】李丽莉关于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探讨 中国总会计师月刊

【11】卢闻天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经济论丛P198

【12】钱光明浅论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财会通讯2010年第3期 P135

【13】应朝辉构建工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分析现代商业 P228

【14】杨晶煤炭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P85

【15】杨相和试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会计与审计P54

【16】董发国 周 伟国基于流程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5期 P95

【17】田小利关于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探讨网络财富 2010年5月 P153

【18】朱祥德陈可喜IT平台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财会通讯2010 年第9 期P155

财务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5篇

摘 要 伴随着当今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与处理系统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与运营过程当中,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基石和优势。ERP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逐步应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范例,但每一个新事物产生与应用的过程当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利与弊,成为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ERP系统 财务管理 利弊相间

ERP系统属于现代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它建立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与应用基础之上,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达到对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生产控制及物流管理等链条上每一环节都实现科学管理。

财务问题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关系到其发展成败的重要问题,财务运作上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安排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将财务管理看作一个有关企业自身生与死的命脉所在。ERP系统应用于全球各个企业内部当中已近20年有余,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运营机制也全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财务管理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ERP系统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应用而产生的利与弊问题,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不断讨论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ERP系统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利因素

首先,ERP系统属于现代企业资源管理科学分析系统,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为现代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提供了严格的财务管理控制手段,有效地加强了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与控制,提高了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财务监控力度的提升,ERP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有效地实施了对财务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加工、再加工,有效地将现代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切实地转化成为实际的操作应用。

其次,ERP系统实现了通过计算机联网对整个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特别是对该企业在其具体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实施了全方位的有效监控,保证了财务信息集中分析处理,避免许多人为错误造成的偏差,减少了许多财务混乱、浪费、流失等现象的出现。同时,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应用的更大优势在于它可以随时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一次性系统性的处理,同时又可以将这两类账目进行同步过账,简化了财务管理中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繁琐的对账过程,增强了财务管理的分析功能和多角度财务数据综合处理功能,对制定相关财务报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ERP系统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对于企业成本核算和往来款项管理起到了极大有利的影响。当一个企业实施了ERP系统管理后,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就能够监控到生产、销售、采购、库存等等各方面的全过程,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有效地实现了财务与供、产、销整体系统的集中,形成并实现了财务管理对生产成本的快速跟踪控制,为企业相关投资方向提供了准确的财务信息。此外,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及时有效地进行了往来款业务的核销和账龄分析,从而保障了对整个财务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ERP系统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不利因素

首先,由于ERP系统属于现代化计算机管理体系,会受到网络黑客、木马病毒等的入侵,一旦该企业网络受到非法攻击,将会使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陷入瘫痪当中,财务数据也会造成丢失或被窃,带来严重的后果。

其次,该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运行领域内的一项技术,时刻要面临系统维护和系统更新工作,如若在系统更新或者维护上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系统在财务处理及管理上的运行障碍,给财务管理和处理工作造成损失。

再次,就我国现在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而言,大多数企业管理还停留在半自动化的工作状态,这就使得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对相关财务数据收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各个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不同,市场结构差异等,对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带了一定的难处。

当然,对于不利之处就要积极探究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不利之处,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加强企业自身网络安全体系,保障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运营的安全性,确保其内部ERP系统免遭非法入侵,从而有效地保障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上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企业对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认识,对该系统形成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第二,在任用专门的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时,应认真选取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性人才,从源头上确保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上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应有效用,减少因人为等原因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第三, 时刻保持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对于系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准确地解决,对于系统的更新升级也应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系统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正常运行。

第四,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正确的ERP系统,以提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程度和力度。

无论怎样,ERP系统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下的产物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憾,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所在,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对于其缺憾就要积极地应对并出具体解决方案,使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使用好这把双刃剑。

参考文献:

[1]姜小惠.科学哲学视角下的ERP悖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