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图书馆功能更新范文

图书馆功能更新范文

图书馆功能更新

【论文图书馆;传播;功能;创新

【论文摘要由于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存在的一些新问题,图书馆固有的传播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其知识信息传播及服务功能逐步弱化。针对目前这种目前状况,本文认为,图书馆应该在其本来固有的模式上进行再更新,再发展,增加和转变图书馆固有的传播方式,扩大图书馆的设置规模,实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并在地市建立“中心馆”体制,实现图书馆从“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过渡;重新确立图书馆在知识信息领域的主体地位。



图书馆的最主要功能便是文化传播功能,其传播方式也是多年来形成的固有模式。随着各类文化传媒行业呈现不断扩张态势。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繁杂的社会,电视、网络、报纸、电台、手机等媒体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充盈着人们的视听,应接不暇。不论人们愿意不愿意都被裹在这巨大的信息旋涡中。而图书馆正在被各种各样文化传媒行业排挤出公众的信息消费领域,已被边缘化。其社会影响力、信息知识传播功能和服务功能在弱化。表现在读者人数逐步减少;公众阅读率逐步下降。以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为例,十年来图书借阅量下降了40%。

图书馆功能弱化、读者锐减主要原因是由外部竞争环境和图书馆自身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在网络迅猛发展的同时,电视、报纸、电台等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大众信息消耗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呈现出多彩缤纷的繁荣景象。图书馆自身因素摘要: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生存,在知识信息提供方面一统天下。“重藏轻用”,行政上的条块分割使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不能共享。进入图书馆手续繁杂,笔者在学校上图书馆查找一次资料,手续办好了几十分钟过去了,然后一本本翻资料,做注解,当找到一点稍微有用的资料,时间到了,管理员催促还书。另外借还图书也不方便,每次只能借几本,和网络查找资料相比远远落后。因此其传播方式落后,效率低下。不能和时俱进。旧有工作方式和读者知识信息消费方式错位,使得人们越来越远离图书馆。改革迫在眉睫。

但这并不就能证实图书馆的末日已经到了,应当看到,图书馆和其它资讯业相比,依然尚有很大优势。首先在知识信息供给仍占有重要地位。网络信息虽然方便、快捷、但其内容庞杂而无序。其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可信度都大打折扣。其次报纸、电视、电台所对的信息消费群体主要是一般大众或特定人群。而图书馆则集中了网络、报纸、期刊和图书等众多的媒体优势,有众多的知识信息资源;并且知识信息大都经过专家的审定,因此在知识领域图书馆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更高。第三是图书馆自诞生至今经过百年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知识学科,拥有一支庞大的从业人员,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很高资历建树的专家、学者,在知识信息传播方面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对人类知识保存和传承起到了无可替代功能;第四是图书馆拥有一批忠诚读者和用户,图书馆在服务读者用户的同时,读者和用户在有形或无形的支持着图书馆的发展。从而实现图书馆和读者用户的共赢。这是图书馆宝贵资源财富。是图书馆赖以生存之基石。

尽管图书馆拥有这些优势,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如何应对严重的挑战,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巨大的市场能量和读者效应,使图书馆具有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强化图书馆信息知识传播功能和服务功能势在必行。也是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急待解决的新问题。虽然图书馆面临如此大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能拿出改革创新精神,把不利变为有利,把竞争对手变为工具,图书馆的前景依然是一片光明。要解决好这个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摘要:

一、制度创新

2005年7月,由武汉大学发起并组织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发表了《图书馆合作和信息资源共享宣言》,初步实现了区域之内馆际合作和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成为制度创新的先例,也是由理论跨入实践的重要一步。图书馆在知识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可实现一个地区乃至全国馆际合作和信息资源共享;在图书信息资源专业化、特色化建设等方面,在小城市的一些院校图书馆,应借鉴并采用这种共享模式,和本地学院等比较有名院校联合共享图书资源,进而扩大图书资源共享范围,到全省全国及至全世界。同时对馆藏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应和学院的专业设置、重点建设学科、重点项目及各专业学生的分布比例相一致,并根据学校各专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关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向,在保持馆藏体系相对稳定情况下适时调整,确保各专业核心文献的收全率。还应根据专业特色和教学特色确定资源建设特色。确保特有馆藏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信息产品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其中不仅有文化成分,同时也有产品的特性。可借鉴其它资讯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用户为中心的顺畅、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运作体系。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对传播方式进行彻底改革,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系统化、完整化、个性化的知识信息和优质高效服务。惟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图书馆封闭落后的状态。

二、服务创新

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服务。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现展的目的就是提供更好服务,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实现人性化管理,完善实施人文关怀的制度建设,营造人文关怀的内外环境。以改变原有的单一的馆藏文献外借和内阅,应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数据库、知识库以及在线或离线信息服务。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图书馆工作者要以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服务语言和精湛的信息服务技能,围绕着教学和科研实施职务工作。为读者提供咨询帮助和信息保障。帮助读者选择信息、评价信息、并和读者取得联系。变馆员为“知识导航员”,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对读者有强烈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和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

三、传播方式创新

长期以来,图书馆知识信息传递方式主要以“文献传递”为主,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和读者需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知识信息领域多学科交叉渗透,信息海量增加,各种信息混杂现象严重,对信息选择难度加大。再者,现代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向深度和广度再延伸,有时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要精确到一个知识单元,甚至是知识点。有时对某个知识信息需求会扩展到同类所有信息。知识信息内的复合性和读者用户对信息要求的综合性,迫切要求图书馆实现“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转变。

“知识传递”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读者用户的需求,利用馆内外知识资源,从中筛选、加工、整理出适合读者用户需求的知识信息。以供读者用户对知识信息需求的选择。图书馆传递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是新时期图书馆知识信息传播的必然选择。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从一般的“借借还还”中解脱出来,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增加。体现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同时有利于发挥图书馆自身的知识资源综合性、丰富性、系统性等原有强项优势。

四、地市级城市建立“中心馆制”的管理体制

对于榆林市图书馆的规模建设,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全新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建立一种“中心馆制”的管理体制。将图书馆的建设融入当地的信息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综合管理下,强化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中心协调能力,以图书馆业务工作为纽带,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加强本地区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各系统、各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形成新型的地市级图书馆网络。

这种新型的管理体制,在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图书馆管理小组,将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确立为本地区的中心图书馆,各县级市公共图书馆为二级分馆。从横向结构看,各级公共图书馆分别担负起和所在地其他系统、其他类型图书馆的横向联系。这样纵横交错形成完备的图书馆网络。

下级图书馆在中心馆的指导和协调下,一方面加强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的横向联系,做好其他系统图书馆藏书结构、人才结构、技术开发等业务调查;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集约优势,重组图书馆内部结构,提高办馆效益。如可以萎缩图书馆采编部门,加大各馆信息开发的力度。

这样的模式建设的图书馆具有一定的优点。即将图书馆事业发展纳入本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使图书馆事业在一个整体目标下实现本地区内协调采购,甚至统采统编,可以避免资源重复浪费,并实现图书馆业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快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现代化建设和网络化建设。也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社会分工,开展通借通还服务,提高利用率,方便读者使用。

其特征是各类型图书馆必须要形成一个有序的组织结构网络,即“中心馆制”下运行的图书馆网络,各馆之间各有侧重协同发展,旨在发挥图书馆事业整体效益,适应时代的需求。

应该发展社区服务,扩大书馆服务功能。在我国由于经济原因,许多地区没有图书馆或某一地区范围内图书馆数量太少;大多数图书馆实行封闭管理,固守阵地,坐等上门,读者利用图书馆受到时间、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造成了读者没书看、图书馆没人用的双重浪费。在建设“中心馆制”下的图书馆网络的同时,各成员馆,非凡是中心馆和二级分馆应大力推行社区服务,以联合办馆、设立馆外服务站、流动书车等形式,大力发展社区图书馆。这样图书馆形成网络,范围越来越大,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机率和可能性就越大,文献使用率就越高,图书馆网络整体效益也就发挥得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