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畜牧论文范文

畜牧论文范文

畜牧论文

畜牧论文范文第1篇

(一)畜牧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畜牧基础设施发展明显滞后内蒙古、新疆一直是我国草食家畜生产的主要产区,但两者畜牧业发展水平却相差甚远。2012年,新疆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82%,内蒙古则为45.68%。根据《农业统计年报》相关数据统计,新疆现有8.6亿亩草原,但80%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其中40%严重退化,产草量下降30%~50%。新疆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额由2000年的5867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52025万元,增长24.9倍,占农林牧渔业投资的比重由2.4%提高到8.8%,而2009年内蒙古对畜牧业的投资已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31.6%。如果把所有投入均用于草场建设,内蒙古草场每亩投入9.23元,而新疆草场每亩仅投入1.98元。从基础设施方面看,2010年新疆拥有水库577座、内蒙古494座;水库总库容量新疆为135.6亿立方米、内蒙古为163.2亿立方米;治理除涝面积新疆为60.3万亩、内蒙古为415.5万亩,内蒙古是新疆的6.9倍;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疆为590.85万亩、内蒙古为15851.1万亩,内蒙古是新疆的26.8倍;青饲料播种面积2012年新疆为60.9千公顷、内蒙古为230.8千公顷,内蒙古是新疆的3.79倍(见表3)。

(二)饲草料资源分布不均衡,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率过低新疆的农业经济发展属于典型的绿洲经济模式,每一块绿洲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受自然生态条件、种植业结构、种植规模和农业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农业饲草资源整体表现为北疆地区好于南疆地区。北疆地区小麦、青贮玉米、玉米、黄豆等秸秆资源相对丰富,而南疆地区农作物秸秆主要为木质化程度较高、营养价值较低的棉杆。正常年份,小麦秸秆价格南疆地区比北疆地区高出近1倍左右;而受灾年份,南疆地区小麦的秸秆价格都超过了小麦的价格。新疆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草原禁牧,禁牧面积为1.515亿亩,其中,退化严重的温性荒漠、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禁牧1.181亿亩,重要水源涵养地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为150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对草原生态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牧区禁牧将使畜牧业的重心由草原畜牧业向农区舍饲畜牧业转移,“草畜”矛盾日益凸显。有研究指出,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6亿吨左右,而目前利用率仅占1/3。2012年,新疆粮食总产量(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其他谷物)1273万吨,若统一按谷秸比1∶1计算,则拥有1273万吨的农作物秸秆。如果按1个羊单位每天采食1公斤干草计算,仅粮食作物秸秆一项就可养活3487万个羊单位。然而,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农区重粮棉生产、轻秸秆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养殖户大多仍采用传统落后的饲喂方式,对秸秆采用科学加工技术的积极性还不高,秸秆利用方式还比较单一,科学搭配、配方饲喂、综合利用水平低;饲草加工转化的基础薄弱,秸秆加工、储藏、配送体系不完善;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薄弱,乡站技术人员少,服务和技术指导力度不够。在秸秆饲料利用技术上,主要采用青贮、微贮、粉碎等常规技术,而且农户养殖分散,秸秆转化利用水平参差不齐,规模养殖受饲草短缺的制约难以突破。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秸秆利用的机械化装备条件还很薄弱,秸秆利用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障碍,这些都造成秸秆饲料的浪费。例如,北疆地区特别是昌吉州和伊犁州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秸秆利用率还不足50%。

(三)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农区养殖业融资困难在实施草畜平衡的政策环境下,新疆由草原退减下的牲畜需要农区承接,但目前农区养殖业还存在饲草料成本居高不下、基础母牛羊成本过高、人工成本上涨等制约因素,使得农区养殖业发展十分困难。如当前北疆地区麦秸价格较2010年上涨100%,达到0.6元/千克,而南疆部分地区的麦秸价格已达到2元/千克以上。疆内实行全舍饲的肉羊养殖场基本上是肉羊育肥场和种羊场,养殖户普遍反映,按照目前的肉羊出栏市场价格,农区全舍饲养殖一般肉羊品种基本处于亏损状况。此外,畜禽养殖场(小区)的一次性建设投入大,且投资回收期相比其他产业较长。由于前期成本投入和养殖成本过高、收益期长且收益较低等影响了部分社会资本进入畜牧业,使得农区养殖业融资困难。

二、制约新疆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难点

饲草料不足是新疆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主攻方向。2012年新疆启动了《新疆新增1000万只出栏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12—2015)》,如按羔羊6个月出栏,则需新增干草约117~235万吨;若再加上牧区禁牧而转入农区的牲畜,60.9千公顷的饲草料地远远不能满足草食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

(一)现有饲草生产体系无法支撑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1.饲草地总量减少和饲草种植水平下降现象共存。一方面,自国家对内蒙古、东北、中原、新疆等牛羊肉主产区实施草原禁牧政策以来,一部分草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等,总量上用于放牧的草地数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虽然2012年新疆出台了三年新增1000万只肉羊生产的规划,增加了饲草料地,但在国家种植业补贴政策的刺激下,一些牧区只将苜蓿种于田间地头和林间,部分草场大都被种植小麦和其他经济作物。“粮”抢“草”、“林”抢“草”的现象仍是造成牲畜饲草料不足的重要原因。2.农民种草的积极性不高。虽然政府出台行政政策鼓励农民种草,但由于广大农民在种植粮食、棉花等主导产品中得到的实惠多,如国家对种粮的补贴为220元/亩,而对种植牧草的补贴只有10元/亩,因而农民对饲草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二)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疆每年所产生的风干番茄渣、葡萄渣、菌糠等农副产品约30万吨,而这些饲料资源仅有10%~20%应用于畜禽饲料生产;新疆约1273万吨的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也仅1/3。一方面,南疆三地州的农民已习惯于用麦草养羊,不习惯配合使用其他粗饲料;而另一方面,新疆还有庞大的棉花副产品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农民对番茄渣、葡萄藤嫩枝、甜菜渣、菊花粕、甘草茎叶、棉杆、芦苇和菌糠等非常规饲料多元化综合利用的认知程度和利用水平还比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普及,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率。

(三)饲草资源与畜牧业结构不配套发展畜牧业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饲草资源的存储量和饲草料地的配套。一些地区适合发展猪、鸡这种以精料利用为主的畜牧业,一些地区适合发展肉牛、肉羊这种以粗饲料利用为主的畜牧业。例如,内蒙古畜牧业依据草原畜牧业、农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国营农牧林场畜牧业和城郊(工矿)畜牧业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使之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整体推进,走全方位发展的路子,其草原畜牧业利用天然草场13.2亿亩,其中,分布在牧区的天然草场达9亿亩,牧区牲畜总头数占全区的42%,形成了重要的草食牲畜种源基地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农区、半农半牧区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内蒙古畜牧业的主要增长点,其充分利用辖区内3亿多亩天然草场和每年至少还有30多亿公斤粮食、140多亿公斤农作物秸秆及其它副产品的转化,饲草料资源比较丰富;加之利用其国营农牧林场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形成了较完善的产加销、牧工商一体化产业,在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方面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内蒙古的城郊、工矿区畜牧业是全区城镇居民肉、禽、蛋、奶等副食品供应的直接依托,已形成了以围绕“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与市场紧密连接的“速效”型草食畜牧业。与内蒙古相比,新疆在饲草资源与畜牧业结构相配套方面还存在差距,内蒙古的经验值得借鉴。

(四)科学饲喂牲畜的意识尚未形成首先是良料使用不尽人意。通过近年来的品种改良,牲畜的良种率已得到大幅度提高,但绝大多数养殖企业仍随意性饲喂牲畜,形成了一流品种、二流管理、三流饲养、四流收入的局面,影响了养殖效果、效率和效益。其次是缺少大量优质高产的饲料专用作物种植。新疆以反刍畜为主,而反刍畜以粗饲料为主,由于没有专门为反刍畜生产的优质日粮原料,只好以种植业的副产品———秸秆,甚至棉花杆来填饥果腹。可见,新疆畜牧业还未形成科学饲喂牲畜的意识。

(五)养殖场缺乏配套的饲草料地饲草料地是人工栽培青绿饲草、青干草、青贮牧草、全株青贮饲料作物等优质饲草的基础,而优质饲草的充足供应又是草食动物畜牧业现代化(尤其是奶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物秸秆通常被认为是低(劣)质饲草,优质饲草能供给草食动物丰富的营养,不加或少量添加精料就能达到良好的生产性能。在配套的饲草料地种植饲草料可以有效降低饲料的成本投入。如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草原广阔的国家还对奶牛、肉牛和绵羊等采取人工草场放牧的方式饲养,主要是因为草场放牧可降低饲养成本。而目前我国许多养殖场都缺乏配套的人工草料地,而且受国家对种植业补贴政策的影响,使得从事饲草料生产的地越来越少,故无法保证充裕的饲草料,这也是造成饲草成本不断上涨的原因之一。

三、加快新疆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提高饲草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实施饲草种植财政补贴政策1.重新认识饲草料种植的地位。饲草料种植调整需要战略眼光,即将短期适应性调整与长远战略性调整、对当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考虑结合起来,从整个产业链上认识饲草种植的收益,而不是简单地、割裂地认识“卖草”这一个环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层次、生产先进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大多数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例如,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就达50%。美国把苜蓿、甜高粱等饲料作物都列入主要的农作物范畴而不是传统“草”的概念。所以,美国以苜蓿为主的人工草地十分发达,有力地支撑了美国奶产业和肉牛产业的发展。2.完善饲草产业基础设施及补贴政策。新疆应制定扶持饲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饲草科技攻关、饲草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饲草仓储设施、饲草机械配置等方面的建设。建议新疆参照国家对养猪和小麦生产的扶持政策,尽快出台扶持牛羊养殖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包括饲草料种植的补贴政策,并积极争取获得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因地制宜调整畜禽结构,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本地域畜禽养殖数量、结构的确定应与当地的饲草资源相一致,避免不利因素,走特色养殖之路;应将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产业之间互相补给、互相促进的循环生态农业。

(二)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建立完善的饲草料生产体系1.坚持草业先行。在草原建设上,要注意改变过去那种盲目求大求多的倾向,围绕“三水”(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利用,适当收缩规模,着力提高建设标准,讲求建设效益;综合推广人工种草、飞播牧草、草场改良、围栏封育等技术措施,加大对沙化退化草场的治理,不断提高饲草料生产水平。为了切实加强草原的保护和建设,要在依法打击破坏草原和浪费资源行为的同时,大力推行草牧场有偿承包使用制度,建立“草原有价、使用有偿、建设有责”的新机制,引导农牧民制定合理的载畜量,坚持以草定畜,增草增畜,走建设养畜的路子。2.因地制宜,推广“粮饲兼用型”和“经饲兼用型”饲草种植。合理开发利用饲草料资源,引导农民种植大力士高粱、玉米等“粮饲兼用型”和甘草等“经饲兼用型”饲草,既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储备饲草料,又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3.引入社会资本,实施草业发展重点工程建设。制定高新节水的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方案,鼓励扶持有能力的企业加入饲草料地建设,大力推广大力士高粱、玉米、苏丹草、紫花苜蓿、棉籽饼粕等饲料资源,增强优质饲草供应能力。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户实施林下种草、粮草间作、果间种草,增加饲草料的供应量。

(三)加强秸秆饲料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提高秸秆饲料利用效率鼓励支持科研单位与草料加工企业联合,开展秸秆饲料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继续推广饲用青贮玉米、秸秆青贮氨化、秸秆揉丝破碎、秸秆制粒和秸秆TMR技术,降低秸秆饲料的浪费;对采用秸秆饲料综合利用技术的饲草料加工企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进行奖励性补贴;重点推动秸秆养畜示范和秸秆饲料利用推广项目,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效率。

(四)加强饲草多元化利用知识的普及,提高非常规饲料的利用率推动饲料综合调制技术的普及,提高番茄渣、葡萄藤嫩枝、甜菜渣、菊花粕、甘草茎叶、棉杆、芦苇和菌糠等非常规饲料的综合利用。由于各种饲料所含营养成分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单一使用或几种饲料简单地混合使用都不能满足家畜的实际营养需要。因此,应进行饲料的多元化利用,互相搭配,使之满足家畜各阶段的营养,提高非常规饲料的利用效率。

畜牧论文范文第2篇

(1)试验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坡地草地、平地草地进行围栏内外植被和土壤变化情况的观测,天然草地围栏禁牧又分为禁牧1年、禁牧2年以及禁牧3年以上。观测时间为每年的7月30日~8月15日。在禁牧和放牧草地上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定位观测,样地面积均为250m×40m。样方选定采用对角线法,草本测产样方面积为1m×1m,齐地面剪割,做2~3次重复,分别称其鲜重和风干重;灌丛草地的小叶锦鸡儿冠幅大小均一,在测产时按一个等级标准株丛进行测定,做3次重复,每次均为5丛,剪割当年生枝条及直径在3mm以下的老枝条,称其鲜重和风干重,平均算出单株重。(2)观测内容:禁牧与放牧草地植被盖度、高度、多度、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舍饲与放牧养羊对比试验(1)体重变化情况:通过放牧与舍饲对比试验可知,放牧基础母羊的体重随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月动态变化而变化。草地植物在4月中旬开始返青,其生物量占一年峰值的6%左右,这一时期的放牧羊主要依靠枯草和补饲来维持生理需要。5~6月份是植物生长季的早期,发育较慢,其生物量占峰值的20%~30%左右,放牧羊在此期间靠吃青草已能满足维持生理代谢和生长所需营养,体重开始增加;7~8月份为牧草生长旺季,体重快速增加;8月中旬达到峰值;9月份生物量下降,植物进入生长季后期并过渡到牧草枯草期,放牧所获取的饲草基本还能满足生理代谢及生长的需要,羊的体重也随之下降。(2)产毛量:经过试验,舍饲羊比放牧羊每只平均多产毛1.08kg。(3)产肥量:舍饲羊常年不出圈,粪肥全部产在圈内,经多次测定,每只羊平均日产纯肥1kg,而放牧仅能产纯肥0.5kg,相差1倍。(4)产羔初生重:舍饲母羊产羔初生重平均为4.26kg,放牧母羊产羔初生重平均为3.9kg,舍饲比放牧羔羊初生重多0.36kg,差异显著。(5)效益情况。①经济效益:一只放牧羊的全年牧工工资为12元,冬春季补饲草料为(1kg×0.3元×7个月×30元)+(0.15kg×0.8元×7个月×30)=88.2元/只,一年共需100.2元,而舍饲羊年需精料25.2元,饲草151.2元,共需176.4元。每只舍饲羊投入比放牧羊多76.2元,而一只舍饲羊可使禁牧草地增加生物量506.96kg,直接经济效益为152.09元。因此,舍饲羊的效益比放牧羊高75.89元。同时,舍饲羊在产毛量与产肥量上均高于放牧羊,由此可见,舍饲羊整体效益要比放牧羊效益大。②生态效益:舍饲养羊,既不减少群众的牧业收入,又可减少羊只对草地的践踏和破坏,对恢复草地植被有着重要的意义。

2.2禁牧与放牧草地对比试验

2.2.1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经过试验,禁牧草地地上生物量、盖度、高度、多度与放牧草场相比均明显高于放牧草地,特别是生物产量比放牧草地平均高103.05~811.5kg/hm2。草地长期过度放牧利用,使绝大多数优良植物个体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如羊草、针茅、冰草、糙隐子草等,但对低劣、有毒植物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冷蒿、星毛萎陵菜、狼毒等,对小叶锦鸡儿、羽茅等植物个体生长有利,但对其种群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对区域的草地大规模实行舍饲休牧是恢复草原植被,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

2.2.2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放牧对草地土壤质地的影响:由禁牧与放牧草地土壤机械组成对比可以看出,放牧草地土壤表层粒径>0.25mm的土粒比禁牧草地占的比例大,表明土壤质地变粗,草地沙化严重。(2)放牧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禁牧草地0~20cm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变化在0.846%~3.42%之间,经过过度放牧利用的草地,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0~20cm仅有0.496%~2.12%。此外,随着时间的延长,禁牧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下层土壤表现的尤为突出,但对于放牧草地的土壤来说,表层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地逐年减少,而下层土壤变化较少。(3)放牧对土壤含氮量的影响:禁牧草地的土壤全氮含量普遍高于放牧退化群落的土壤全氮含量,前者表土的全氮含量变化在0.044%~0.164%之间,而后者变化幅度较大,在0.03%~0.118%之间。(4)放牧对土壤含磷量的影响:磷是构建生物细胞膜和传递能量的重要营养物质,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全磷含量明显降低,最终影响到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能力。

3结论

畜牧论文范文第3篇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动物防疫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尤其是龙头企业的老板以及经营者等人员对于畜牧兽医卫生的同步认识和对卫生安全的警惕,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制要求他们认真进行相关学习、遵守相关规定,并实行考核制度。

政府的一些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于畜禽产品科学消费的宣传力度,争取彻底改变部分市民愿意购买现杀畜禽的错误消费意识,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现杀畜禽的潜在安全隐患。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并结合畜牧业发展现代化的要求,对土地进行合理分配,兴建养殖小区,扶植养殖专业户,成立养殖合作社。同时,各级畜牧兽医的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出台相应办法,要求对养殖小区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卫生安全,完善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以此来预防农畜产品疾病的产生。彻底改善畜牧兽医的卫生状况,提高农畜产品健康水平。

抓紧研究并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逐步取缔农副交易中的现杀活禽市场,建立大型的机械化的符合卫生标准的畜禽屠宰和加工场,加大对于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将发展畜牧小区规划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并通过控制污染,沼气利用等手段切实提高各养殖场的畜牧兽医的卫生状况。完善经费保障,作为国家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政府理应加大对其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制定完备的畜牧兽医政策,确保各级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从本质上提高全社会对兽医工作的看法。并把日常运转费用以及动物疫病检验治疗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科学的经费保障制度。

2结语

畜牧论文范文第4篇

笔者与团队使用时间较长的经典专业英语教材选取了《兽医专业英语》(中国农业出版社)和《动物科学英语》(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也选取了近一两年新出版的《动物科学专业英语》(中国农业出版社)、《畜牧兽医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和《畜牧英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等5本国内使用较普遍和权威的畜牧方向本科专业英语课本。方法与过程如下:

1.词表。扫描几本书附带的英汉对照词表。在excel中进行校对,确定英汉词汇对应关系,将一词多义的项目分别列出(以便汉译英时反查询),删除重复项,共得到词条3000个。将纯文本的词表导入翻译辅助软件TRADOS的术语库。

2.文章句对齐。扫描了5本书中的100篇英文课文以及书后附的参考译文,校对编辑后将每篇的篇章、段落和句子打开,使其一句英文对应一句参考译文—即句对齐。将句对齐纯文本导入翻译辅助软件翻译记忆库,与术语库共同构成了本文专用翻译语料库———英汉—汉英双语畜牧业小型语料库,共得到10.3万字。

3.试译。将扫描好的英语文章留出两篇1000个英文单词左右的不导入翻译语料库,请四位课题组成员分成两组分别翻译这两篇文章,一位按照常规进行翻译,另一位使用翻译语料库。由于所选文章本身难度不大,试译员又都是水平较高,经验较丰富的译者,按常规翻译的过程速度很快,耽误时间的地方在于查阅专业词典,反复确认词汇意义是否准确以及译为中文后是否为本行业通用常用说法。使用语料库的,打开翻译辅助软件TRADOS工作界面,调用已编辑和导入的术语库及翻译语料库。在进行翻译的同时,待翻译文章中如有术语库中已有的术语出现,或者有与翻译语料库相似的语句出现,软件会自动提示可匹配或可模糊匹配的中文译文。翻译速度与打字速度大体相当,整个翻译过程无需犹豫或反复推敲。

二、结果

1.使用和不使用翻译语料库,水平相当的两个人使用时间差将近一倍。2.通过使用工具,发现试译译文与原文参考译文匹配率达到80%左右,说明除译者风格因素外,使用翻译语料库进行的翻译活动与语料库资源高度契合。

三、结论

以上结果有力地证明:

1.翻译效率即使是有经验高水平的译员,在使用翻译语料库的情况下,速度仍有较大提高;由此可知语料库的应用对社会各个层面整个翻译实践带来的推动必将是巨大的。

2.翻译质量将语料库引入翻译实践,一个最直观的优势就是术语一致的问题。由于语料库里的术语事先审核过,准确度较高,很好地解决了一份大的文稿经由不同译员翻译,或者由于译员对该专业不是很熟悉从而导致前后术语翻译版本不一致,不正确的问题。其次,由于翻译语料库里有以往多次翻译的结果,并且都经过反复审校复核,准确度可信度较高,当相似源语文本再次出现的时候,如果译员翻译文本与语料库中已有翻译版本出入较大时,译员可及时主动自我复核,提交质量更高的翻译版本。

畜牧论文范文第5篇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滞后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第一生产力。调查结果显示,畜牧兽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办学规模有较大的差距:老师没有时间接触生产实践,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二)实践教学设施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各学校实践教学设施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实验室少,实验仪器设备不足;校内场站的投入少,校外实习基地不稳定,造成有些实践操作内容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传授中职学校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途径等方面形成了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和技能被分割在不同的课程中,实际上学生最后不能自我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遇到各种问题时,他们并不能从这个“体系”中去寻找解决办法,这种状况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

(四)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性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浓厚的学科体系。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界明显,基本是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缩影。

(五)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有待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法单调,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极为普遍。教师固有的观念是要培养一个知识完备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考虑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六)培养途径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中等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黑板上长肉”,“黑板上产奶”。校内基地建设不够,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不足,使得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指导。

(七)专业课程设置随意,缺乏标准要求受实际条件的限制,专业的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没有统一标准。各地的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文化课与专业课技能的设置悬殊较大,课时的比例也不同。有些学校由于教学设施或师资力量不足,往往加大文化课的课时,而削减专业技能课的课时,忽视了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特色。有的学校认为中职教育应与高职教育接轨,因此,大量增加文化课内容与学时,使中职的教学成为高职学校的预备教育,过分强调对口升学。

(八)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由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应岗能力差,缺乏竞争力,对一些基本技能如畜禽饲养技术、管理技术、疾病诊断技术、疾病治疗技术等不会操作或很不熟练,毕业后约需1~2年时间才能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

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通过调查发现,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与日俱增。要求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从以学科知识为目标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转轨,培养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服务的技能技术人才。

(二)整合课程内容1、构建专业基础平台课,做到“理论够用”。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课程体系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最大的弊病是专业基础课占有的课时数太多,知识太深。教学标准制定应按“理论够用”的原则,妥善处理专业基础平台课,将其中有用的知识渗透到专门化方向课程中。2、根据畜牧业生产实际需要构建专门化方向课。学科体系是按理论的系统性进行课程设置,学生在实践中很难综合运用。迫切需要按畜牧业生产的周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而不应该将完整的综合技能人为地分割给不同的课程。课程改革应以畜禽养殖和疾病防治为主线,培养适应畜牧兽医专业需要的技能技术人才。

(三)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是提高单位课时教学容量、演示介绍复杂的畜牧兽医操作过程,给学生建立直观生动形象的重要方式,将教师和学生从“黑板、文字教材、粉笔”中解放出来。

(四)形成产教结合的培养途径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需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一定要走出教室,技能培养一定要在实验室、专业教室、校内外基地和生产现场进行。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产教结合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五)强化专业技能考核为了使学生掌握应用于生产第一线的各专项技能,要强化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在毕业前进行,既便于学生牢固掌握各项技能,也便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考核评价。实践技能是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化方向课和选修课程中所教授的专业技能,应根据各地畜牧业的实际需要由学校规定若干项并由学生选择。

(六)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爱好等因素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甚至可以选择任课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七)规范办学条件为了实现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对专业设置标准进行统一要求,从师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校内外实习基地等主要方面进行规范。

畜牧论文范文第6篇

畜牧业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料中,尤其是那些大规模的畜牧养殖场以及畜牧业产品加工厂,其在运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料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容易产生大量的三废物质。虽然,国内畜牧业在运营模式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发展变化,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环保性以及长久性发展,但是很多措施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所以其所产生的效果也微乎甚微,甚至有的畜牧业生产公司违反法律规章制度胡乱排放废气物。还有一些黑心企业将一些病死的牲畜进行加工打包运输到市场中,造成了畜牧业食品市场安全卫生境况每况愈下,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此外,国内有大部分畜牧养殖场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很多牲畜生物饲料加工厂的饲料制作过程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还有一些疾病防治卫生中心的各项工作体系不健全。而且这些卫生检疫站点内部没有专门的污水杂物处理设施与程序。

很多专业技术工作者缺乏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的专业知识以及措施技能,所以一旦传染性疾病产生,他们则成为第一批感染患者。同时,目前畜牧业卫生检查队伍中仍然存在一大批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卫生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技能与专业素质,同时有关部门对这一群体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再教育与培训力度太小,容易导致检疫监督活动的不规范,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目前已经形成卫生检疫队伍工作能力一般,思想观念落后,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各项事务的技能水平过低。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在活禽市场上购买现杀现宰的鸡鸭鱼肉比较安全,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往往集市上的动物都是没有经过检疫部门检查的,所以不安全性比较大。另外,集市上的露天环境通常充满了杂物,为各种疾病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温床,加速了他们的形成与传播。

2畜牧兽医卫生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各种卫生检查体系与技术不断完善的当下,畜牧业的健康卫生状况仍然令人担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①相关的卫生监管部门体系部完整。②相关卫生产业的投资管理工作问题严峻。③各种病菌的变异加重,增强了药物产生的可能性。④气候的变化导致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加剧了病菌的滋生。⑤人口流动性的加大为各类病菌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3针对目前畜牧兽医卫生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1)应该加强动物检测防疫的教育宣传工作,尤其是要加大力度提高不同规模畜牧业经营者的卫生防疫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与功德心,加强对这类人群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2)相关的管理机构应该严格执法,将各项管理法规落实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一些违反相关卫生标准规范的违法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为畜牧产业健康卫生的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卫生防控机制。(3)各个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鼓励当地畜牧产业的有效发展,合力地利用土地资源,鼓励新型畜牧产业结构的构建与发展。(4)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发展制度,加大力度对一些活禽现宰集市场所的查处,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增加对畜牧小区的规划设计。

畜牧论文范文第7篇

1.1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进程明显加快。近年来,邢台市积极引导养殖场(户)转变发展方式,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道路,特别是2010年农业部启动创建示范场工作以来,邢台市积极参与创建,截至目前,共创建各级示范场160个,其中部级15个,省级63个。结合国家“菜篮子”、“标准化改造”等项目扶持资金向各级示范场倾斜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养殖场(户)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全市规模养殖场的标准、规模、饲养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都有了明显提高。从标准化水平来看,一方面,规模养殖场设施化水平大幅提升,通过近三年来的示范创建活动,邢台市有280多家养殖场对畜禽舍及附属设施进行了改造,170多家养殖场配套健全了粪污处理设施,140多家养殖场完善了防疫设施,160多家养殖场安装了可视监控系统。自动喂料、自动饮水、温湿度环境控制等设备均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科学的饲养管理规范加快推行,像河北旺族集团、隆尧怡东农牧有限公司、隆尧正大种猪场、沙河凯特等示范场无论从规模、生产经营理念还是管理水平来看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处于先进行列。从规模化水平来看,通过近几年的示范创建,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场(区)发展到3600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25家,存栏1万只以上的蛋鸡场达到220家。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场(小区)稳定在80家左右,生猪、蛋鸡、奶牛和肉(畜)禽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9%、88%、100%和89%。

1.2畜牧支撑体系建设日益稳固。近年来,邢台市各级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按照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综合设置的要求,市级和县级均建立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全市共建立乡级畜牧兽医分站117个,招聘全额事业编制人员482名,村级动物防疫员5325名,市、县、乡、村四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投入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基础建设资金2600万元,建设市级兽医实验室和畜产品检测中心各1处,建立3个部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和3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大大增强全市动物疫病预防和畜产品安全监测能力;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连年保持在100%,实现多年无重大疫病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1.3畜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邢台市通过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举办项目推介会等招商措施,北京保吉安、泰国正大、河北雨润、北京奥天、山东六和等一大批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落户邢台,进一步推动了邢台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新、改(扩)建各类畜牧项目100多个,总投资近百亿元,其中北京宝吉安与威县、巨鹿合作的肉鸡产业化项目,山东六和与兴达合作的肉鸭产业链项目,泰国正大集团独资的生猪生产项目等均相继顺利投产,带动了当地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另有北京奥天生猪养殖项目、河北雨润集团生猪生产及肉食加工项目、河北旺族集团生猪产业链项目、君乐宝乳业的万头奶牛生态牧场项目等正在建设中。特别是君乐宝与威县合作总投资5亿元的万头奶牛生态牧场项目,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14年底可投入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奶源基地,对我市高端奶产品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差,产业化发展滞后。从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应达到60%。在国内超过50%的地区也为数不少,而邢台市2013年底才达到44%。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远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少,优势不明显,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畜牧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有所壮大和发展,但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管理制度落后,竞争力不强。第二,龙头企业科技和制度创新能力不足。有些大型企业仍然依靠粗放扩张的经营模式,严重忽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自己的名牌产品的优势产品,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及时采用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存在产权不明晰、决策不科学的问题,仍然依靠传统家族式的管理方法来管理集团企业,使企业长远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有的企业严重缺乏稳定的原料基地,有的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手段有待提高。

2.2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仍待加强。在现阶段,邢台市的畜产品监管机构、监管手段、检测人员及设备等均不能满足产品监测的需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不容忽视。

2.3资金缺乏仍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现代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邢台市财政及金融的支持力度与畜牧业发展规模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步伐。

2.4产业发展空间逐渐缩小。随着邢台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在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挤压下,畜牧业发展空间的压力正逐步加大。

2.5畜牧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市、县两级畜牧兽医部门均没有单独的行政执法机构,现有的畜牧执法人员全部是动物卫生监督所或畜产品安全监管办公室人员兼职,并缺乏必要的执法手段,畜牧法赋予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执法权力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3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3.1实施产业拉动,扶强壮大龙头企业。紧紧围绕畜牧业主导品种,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鼓励现有龙头企业通过更新改造、链条延伸、开发新上,谋划建设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我市落户,建设一批能够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标准高、规模大、外向型、牵动强的畜牧业深加工龙头企业。坚持引资金与引技术相结合,实现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尽快形成一批龙头企业集群。

3.2实施规模推动,强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按照国家《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强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一是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重点推进年出栏1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和常年存栏1万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场,推行牛羊舍饲圈养,加快奶牛规模场建设和养殖小区股份制改造。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制订和完善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引导生产者按标准组织生产,逐步使畜禽养殖在选址、圈舍建设、投入品、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粪便处理、产品安全等方面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三是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按照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标准,认真组织开展示范场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创建,提升全市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3.3实施品牌牵动,争创国家和省级产品品牌。以鸡蛋、肉类和乳制品为重点,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定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规划,下大力抓好实施。引导养殖加工企业增强品牌和质量意识,健全标准化管理、计量检测和质量信用体系,开发高端产品。,帮助我市知名企业在京津及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专店、专柜、连锁商场,增设销售网点,提高市场占有率。

3.4实施科技带动,为现代畜牧业强筋壮骨。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加快科研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协作,建立研发中心,掌握核心科技。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科研推广机构、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广泛参与的新型科技推广体系。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多层次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为我市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畜牧论文范文第8篇

1.产权明晰。畜牧业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畜牧业家庭农场在生产作业、要素投入、产品销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等环节,都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畜牧业家庭农场的优势表现在产权清晰、目标清楚、决策清醒、成本清廉等。家庭成员劳动力就是户籍上的核心家庭成员。畜牧业家庭农场不排斥雇工,但鉴于畜禽养殖的技术性、特殊性,最好不雇工。即使雇工,一般不超过家庭务农劳动力数量,并主要在特殊生产经营时期的临时性雇工,临时性雇工应就近聘请。2.产业明显。畜牧业家庭农场是以“畜牧”为主业。畜牧家庭农场的专业化生产程度和畜禽产品商品率较高,实行以畜牧业为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家庭成员的工作场所在农场;家庭成员的收入以畜牧业生产经营为主要来源。3.产能明确。畜牧业家庭农场要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畜牧业家庭农场适度规模要做到三个匹配:一是生产经营规模要与家庭成员的劳动能力相匹配,确保既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潜力,又避免因劳动力不足而雇工过多,从而降低劳动生产效率;二是家庭生产经营规模要与家庭可支配使用的土地相匹配,确保既能提供养殖所需饲料原料,又能消纳养殖排放的粪尿;三是生产经营规模要与家庭能取得相对体面的收入相匹配,即畜牧业家庭农场人均收入要达到甚至超过当地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畜牧业家庭农场的条件

1.成员劳动。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2.技能在手。畜牧业家庭农场场主及从业人员应主动接受畜禽养殖技能培训,并掌握畜禽养殖实用技术。3.规模适度。畜牧业家庭农场应达到当地区县级以上农业部门确定的规模标准。以四川眉山市为例,畜牧业家庭农场的规模为存栏奶牛50头以上、存栏长毛兔2000只以上、存栏蛋禽2000只以上;年出栏肉牛40头以上、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年出栏肉羊200只以上、年出栏肉兔3000只以上、年出栏肉禽5000只以上。4.收入体面。畜牧业家庭农场的收入应以畜牧业收入为主,畜牧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按目前四川眉山市的经济水平,畜牧业家庭农场的年纯收入应达到10万元以上。5.记录完整。畜牧业家庭农场一是要按当地区县级以上农业部门的规定实施备案制度,二是要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记录,三是要对经营活动有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6.工商登记。工商部门系畜牧业家庭农场登记的主体。畜牧业家庭农场主根据当地区县农业部门确定的规模标准,按照有关工商登记法规依法主动进行工商登记。

三、畜牧业家庭农场的优势

作为农业的微观组织形式,畜牧业家庭农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是世界畜牧业发展的普遍做法。畜牧业家庭农场以农户为主体,产权明晰、权责对等,具有天然的劳动监督成本低、激励相容的特点,既保持了传统畜牧业的精华,又能有效地采用现代畜牧业技术,可有效发挥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两个优势,还能够避免土地非农化的风险,较好地兼顾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多重目标。1.管理优势。畜牧业家庭农场的成员既是老板又是员工,自己为自己打工,每项工作都会尽心尽力地去做,并做到最好。家庭收入的80%以上都靠畜牧业,畜牧业收入是家庭的谋生手段,不得不努力认真工作。家庭成员懂饲养技术,有养殖经验,再加上把养殖业作为一项事业来对待,凡是有利于农场发展的,都会去想办法实行。对待养殖的畜禽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畜禽在悉心照顾下,达到高兴、高产、高效。2.决策优势。畜牧业家庭农场主深知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会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扩大养殖规模,始终将养殖数量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农场主还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行业动态信息,关注畜禽市场变化,通过数据的分析加上以往的资料来确定农场产能。同时,还能够合理规划畜禽结构,最大限度地保证畜禽最佳出栏时机。另外,畜牧业家庭农场主易于决定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是否加入合作社,最终将市场风险降到最低。3.成本优势。畜牧业家庭农场的最大优势是成本控制。比如,建设圈舍、购置设备、添加辅助设施、引进种畜禽、采购饲料兽药等都会货比三家,选择最低廉、最实用产品。畜牧业家庭农场无需支付高额的用工费用,无需支付员工的管理费用。

四、畜牧业家庭农场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