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物流管理知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物流管理知识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群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还要努力培养一批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优秀专门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然而,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当中,许多行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问题,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时代需求不是非常匹配,一些产业已经升级换代,而人才还停留在过去,不能为转型升级后的产业助益。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亟待改革,亟待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一高职物流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不科学现在,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发展的节奏也不断加快,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仍停留在过去,不能跟上社会需求的节奏。具体来说,一些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仍然传授的是过去的知识、技术,其培养出的人才很可能不了解现在的形式和设备,难以操作,更难以为物流行业带来创新和推动力。第三,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的定位。最后,我国现有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繁多,哪种证书是具有较高含金量的,这是困扰物流业内人士与物流专业学生的一大问题,不能对上述证书进行明确管理与认证也对物流教育带来了消极影响[1]。

(二)高职物流专业的师资力量不雄厚教师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科研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教师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物流教育发展时间不长,高职院校中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讲师往往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经济、金融等专业转行而来,他们自身的物流知识就不完备,也缺乏专业的技术,自然也难以培养出基础扎实、技能高超的学生。

(三)高职物流专业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及实训场所物流专业本身的实务性强,需要实践出真知,这就意味着高职物流专业需要技术设备齐全的实训室,同时也需要较多的实践课程。然而,实训室、实践课所需的资金较大,他们的资金往往不够充足,因此,学生往往得不到全面、有效的物流技能训练,其实践能力、技术能力自然也难以得到保证。另外,物流教育应与企业对接、合作,企业也应当为高职院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但是,一些企业往往不愿意投资实习基地给学校,他们认为这种投资既占用企业的办公室,又需要管理,而且这种投资的回报慢、前期投入大,所以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受到了较大阻碍[2]。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分析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超前性与创新性首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代表高职院校的核心发展力。经过组织长期培植,高职院校内部形成了一些科研优势、人才优势与教学优势,这些优势不断发展、融合,最终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核心发展力,这一核心发展力着重体现在物流管理专业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以满足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为主要任务,而物流企业及行业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须在企业需求达到之间就先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同时,人才的培养是有时间差的,如果等企业的需求发出再进行人才培养很可能错误企业需求的黄金时期,导致培养的人才不再被需要,这样既浪费高职院校的资源也影响学生就业,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逐渐仍是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需要。逐渐打造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服务社会能力。我国高职院校经过过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走特色化办学之路的共识,特色化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办学特色也一直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所追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创新,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十分突出[3]。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性现如今,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各行业急需技术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现在,我国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才的质量和水平,逐渐摒弃了培养普通技术人员的模式,可以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当中。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竞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展现出了强有力的发展性,不断转型,力争将发展、更新变为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从而让企业了解到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也是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这样企业更加信赖职业教育,更加热衷于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纳入企业当中。此外,不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有差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知悉了市场的这些特性,也进行差异化教学,重视因材施教,这是与其他高校较为不同的,可以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分析

专业群主要指以一个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为核心,并辐射相关的专业,使之共同组成专业集群。专业群还具有共享特性,那就是专业群的各组成专业能够共用一套实训体系,在同样的实践性教学中吸取实践经验,获得专业技能,这样既能使得各专业的学生获取知识,不会再出现某一专业得不到实训的情况,也能使得实训资源被充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4]。专业群建设往往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相契合,高职院校要重点培育当地迫切需求的专业群,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合适的就业岗位,企业也能获得专业的人才。同时,专业群的构建要具有前瞻性,不能仅仅看到市场的目前所需,而是要想企业未来可能需要何种人才,这样才能为市场供应源源不断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来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构建方案如下:

(一)明确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型产业,它的核心特色在于其综合型,即它既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物流整个环节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工作。所以说物流专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需要实用型人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首先要知悉物流的上述知识与特色,要先为学生讲述致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明晰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为学生讲述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专业知识,使得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运输、配送、仓储、信息处理等管理知识。我国物流业现在主要需要技能型人才并且长期需求此种人才。而物流管理业的特点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不能仅掌握物流管理知识,而是要兼具物流操作技能,这样才契合市场需求,才能真正打造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

(二)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必须从实践出发,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如果不能迎合市场、企业所需,那么专业群只能是形同虚设。首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此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不能只将目光集中在城市,作为一个第三产业,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还应着眼于农村,使得专业群能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专业群持续发展。我认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坚持科学性原则,使得物流专业群建设有科学依据建设和科学指导,其次,坚持开放性原则,广泛吸纳人才用于培训管理和实践,还要实现实验实训基地开放,这样才能广泛吸取企业的建议,适时作出调整[5]。

四结语

在我国,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贡献最直接、服务最贴近的教育类型。而职业教育的代表当属高职院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独树一帜的专业优势,同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还要依托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岗位需求,打造与产业、企业相适应的专业群,使得专业群逐渐丰满、完善,最终能在专业群的基础上构建与之配套的课程群、实验实训群和教师群,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全能化、科学化。形成高职院校的核心发展力,最终为我国物流产业带来源源不断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佚名.“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39-40.

[2]罗利珍,王红旭,蒋秀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智富时代,2018(6):206-206.

[3]张权,刘禄琼.创新创业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研究——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8(1):115-120.

[4]吴忠和.基于信息化特色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需求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08):203-205.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第2篇

据统计,随着福建省各大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在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带动下,福建省各大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也在逐年增加,福建省沿海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宁德港、湄洲湾港、漳州港六大港口的历年货物吞吐量见图1。通过图1可见福建省沿海几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从2004年到2013年(除2007年外)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3年高达45475.19万吨。其中2005年比2004年增长高达23.81%,2011年比2010年增长14.05%,2012年比2011年增长10.95%,2013年比2012年增长9.95%。以如此迅速的增长速度,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峡西岸的建设,在继续完善港口建设的现状下,未来的货物吞吐量将会继续上升。

2供应链模式下港口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2.1供应链模式下的港口物流人才现状分析随着物流管理的迅速发展,供应链管理也一直是与物流相结合企业的发展思维方向。从供应链系统的角度去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是21世纪各大企业竞争的方向。因此作为针对港口进出口货物的物流发展也离不开供应链的思维方式。港口物流是增强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涉及到装卸、搬运、仓储、配送、运输等多种物流作业,同时整个供应链模式下涉及到国际贸易、货代、船代、报关报检、保险、财务等多种业务领域。图2为港口物流的供应链模式图。上述供应链模式中的人才培养除港口物流的专业人才外,各大功能的人才培养许多高职院校都已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招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虽然目前从事港口物流供应链上的企业的专业人才也达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并随着相应专业的毕业生的输出,货代、船代、船公司、报关的专业人才占比也将会逐年增加,学历水平也将会逐年提升。除港口外对于这些行业的人才需求基本可以满足。

2.2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和供应链模式分析,及港口企业的调查发现,未来福建省对港口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分以下三个层次。①港口物流高级管理人才。此层次的人才属于战略层次,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的物流战略,除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外,还需通晓物流的技术知识方能全局把握港口物流的的发展,同时协调好港口物流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协作。②港口物流项目策划人才。此层次的人才属于战术层次。是具体港口物流项目的规划者,能胜任仓储管理、港口作业管理等工作,除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物流专业的技能及供应链上协作企业的相关知识。③港口物流操作人才。此层次的人才属于业务层次。是具体港口物流的各项任务的具体执行者,是一线操作人员。需具备一线物流设备的操作技能,码头现场控制能力。单证操作能力,理货验货能力等。

3福建省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3.1福建省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为了推进福建省“大港口、大物流”的发展战略,积极配合“福建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做大做强港口群的发展规划,就必须努力培养一批优秀的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合理构建福建省港口物流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目前高校的实际调查分析,未来港口物流的专业人才输出还是以高职院校为主,因此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将港口物流管理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能从事泊位策划、装卸调度与指导、堆场管理、闸口操作、报关与验关、单证操作、客户服务、仓储管理、库存控制、配送等港口物流管理能力及技术操作能力,并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线港口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

3.2福建省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为能输出符合港口物流的专业人才,结合目前高职教育的特色,对福建省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如下探索[5]。①“工学结合”式培养。高职教育的发展近几年一直在大力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高校的优势,进行三位一体的合作。切实执行工学结合。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港口物流的岗位需求,确定出明确的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提出态度、能力、知识三维结构的培养模式。并结合港口企业的特殊性,努力争取港口企业的校外教学,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调统一,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②“订单式”培养。由于港口企业的需求较高,对学历和专业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为了能更好地输出适合港口物流的人才,可与港口企业合作开班,直接针对港口物流的操作能力需求进行培养,使应届毕业生进入港口企业后能很快接手相关工作,缩短了新员工入职的培训期,降低了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③实行顶岗实习制度。目前高职院校都设有顶岗实习环节。为了提升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质量,在校外顶岗实习环节,与港口物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既能满足学校为学生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港口物流的科学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实现校企双赢。④加强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双证书”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同时通过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考试,使学生更能系统的掌握港口物流的专业知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同时把握整个供应链模式下的港口物流的职位需求及相关性。因此作为港口物流管理的人才培养,可考取助理物流师、报关证、报检证、货代证等资格证书。⑤加强人才引进机制。针对港口物流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届毕业生基本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除了企业内部晋升外,可以加大外来人才的引进,重点引进具备国际贸易、货代、物流、财务等供应链模式上一体的管理类人才,加强港口物流的人才结构。

4结束语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第3篇

1.1教材教学定位不准确。目前高职物流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由于各学校、系部、教师的理解不一,导致有的教学定位不很准确。不少高职的物流教育教学以大型物流企业为着眼点,有的偏重于企业管理,有的偏重于物流管理,有的甚至连物流企业管理与企业物流管理两个关键概念都不作严格区分。以其昏昏又焉能使人昭昭!高职物流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定位,出发点和落实点都应该是为学生去中小型物流企业,在操作和初级管理等岗位作的知识技能准备!要把这样的定位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全过程。

1.2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全面性。目前高职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物流企业管理》所采用的教材,其结构应该说都比较严谨全面。很显然,这种知识结构倾向于强调物流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其用意不错,是希望学生熟练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的全部流程和方法,还希望学生能运用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由此不难看出,高职物流企业管理教科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物流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缺乏的恰恰就是差别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舍取发挥,大力改革和创新。

1.3部分教学内容脱离小型物流企业管理实际。正因为目前高职物流专业的必修课物流企业管理等所采用的教材,都倾向于强调物流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使得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照本宣科,面面俱到。而对高职学生日后就业的主战场,即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管理实际距离较大;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和专业发展轨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的帮助。

2适应小型物流企业管理需求是高职物流教学改革的方向

2.1确定为中小型物流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教学定位。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它与本专业其他专业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了解物流发展现状以及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按照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来看,他们极少会进入物流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领域,有的人随着职业的发展变迁,会从事一定的管理工作,其时需要用到物流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如果说,物流企业管理基本知识是“必需”的话,那么,物流企业管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就应该以“够用”为度。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照本宣科,只求掌握物流企业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业务,注重让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企业管理实际问题,适应今后到中小型物流企业中工作方为要旨。

2.2确定为学生就业去向及职业生涯服务的教改思路。对于高职物流专业教育来说,就业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标,他们的职业发展轨迹就是学校教学的服务主题。一般说来,高职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后会有这么几个发展阶段:先是第一线的操作人员;经历几年发展后,可能成为执行层面的中层管理人员;再后来,有少数人可能成为决策层面的高层管理人员[3]。明天几个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物流企业管理知识,或者说物流岗位群所需的物流管理技能,就是今天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整体设置的依据。这些知识技能大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技术能力、经济管理、信息管理。首先,操作人员的技能是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采购、供应、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知识技能,是物流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应该加以强化。其次,初、中级管理人员必须增加企业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信息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能力的实践学习。再次,为高层管理者准备的知识能力可作为选学内容,如企业宏观管理、市场分析、计划决策、组织机构、企业文化、经营评价等。

2.3确定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课程教学设置。专科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办学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服务的,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找准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定位,要结合行业或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定位来设置专业课程。如商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物流专业课程可以侧重于配送、采购等。将配送、采购相关的知识细化,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物流职业人才,如理货员、采购员等。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布置当地物流企业实际的模拟业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实践相关业务,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运作管理的动手能力。实践课尽可能真刀真枪,让学生进入角色,以实战的形式参与到实践课的教学中来,感受到真实的岗位职责与特点,提高物流作业操作能力。要增加当地物流企业实践教学的比重,要利用校外当地企业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切体会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处境、生存、发展的现实,为自己的就业、创业作一次次彩排。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第4篇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因素。然而,由于受企业自身规模、资金、产品研发能力以及重视度等主客观原因的限制,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和效率不容乐观,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文章针对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为中小企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对策

市场经济加剧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企业的竞争更是硝烟弥漫,愈演愈烈。这种竞争涉及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物流管理水平便是决定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和优化企业的物流管理设置和布局,在物流费用、物流服务等一系列环节中提高效率和水平,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占据竞争优势。虽然物流无处不在,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资金、产品研发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以及自身重视度不够等,导致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为中小企业优化物流管理策略、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做出一点贡献。

1当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理念落后赚取利润是任何企业发展都在追求的目标,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问题,更加重视利润和资本的积累,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利益而放弃其他重要环节,换来的可能只是短暂甚至虚假的繁荣。很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忽略了物流管理,简单地认为只要生产原料及时到达不耽误企业生产,产品及时交到客户手中,不耽误客户需求就可以了。于是,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非但没有给企业带来太多利润,反而成为一种拖累,由于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限。

1.2管理方式落后物流不等同于简单的运输,这种观念上的误解带来的则是落后甚至错误的管理方式。中小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原料的及时购入即产品的及时输送上,而对于采取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及运输费用则不甚重视。同时,忽略了物流的数据分析和库存管理,而采用极为传统、老旧的物流管理方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1.3缺乏专业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然而,由于物流管理理念的落后,导致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方面也缺少战略性眼光。或者是缺少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或者是将一些不相关的人放在物流管理岗位上,造成人职的高度不匹配,不仅没法发挥人才应有的智库作用,而且错失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良机。

1.4设施利用不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状况仍然是一种“大而全”“小而全”为主流的商业运作模式,多数企业主要通过自办物流来解决自身的物流需求,如购买交通运输工具、自建仓库、雇佣工人等,大量的设施利用不足。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运作成本,从而造成效率低下,效益不高。

2解决对策

2.1借助于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该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和特点,制定适合其发展的制度和措施,从内外2个方面促进中小企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从而带动中小企业加速发展。当然,政府应该重点从企业内部做功课,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物流管理政策的扶持,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2)规范物流市场,为中小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奠定基础;(3)完善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网络设施,为完善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2.2企业自身转变观念只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并不能为中小企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扫清障碍,中小企业自身必须转变落后、传统的观念,树立现代、科学和规范的物流管理理念,并将理念落实于行动,将物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进行成本核算比较,从而为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打好基础。

2.3完善物流管理方式追求利润是任何企业不变的追求。控制成本是保证利润的有效方式。改变落后、陈旧的物流管理方式,提升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则是中小企业保证和获得利润的途径。中小企业必须优化物流管理部门的职能,将物流过程中的采购、仓储、库存、物料处理、物料的分装与拣选、运输、信息管理、供应计划等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管理,为企业物流管理优化提供强大的平台。

2.4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的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以其自身的独有优势,可以为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减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同时,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从繁重和琐碎的物流环节中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放到更需要解决的方面,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2.5培养专门人才企业的竞争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中小企业要想切实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必须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具有专业物流管理知识的高层次人才方面,通过招聘、选拔、培训以及校企合作等方式,谋划人才发展战略,打造物流管理的精英人才,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结语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发展自然牵动和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整体水平。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在网络时代,中小企业应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落后的观念和管理方式,提升物流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优化物流管理环节,促进物流管理的发展,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春梅,路晏伶.当前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10(12):107-108.

[2]吕雪峰,田金信.物流管理优化策略[J].企业管理,2007(11):85-87.

[3]李二敏.我国中小企业加强物流管理的若干思路探讨[J].物流科技,2004(8):63-65.

[4]闫长远.分析现代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前沿,2012(16):101-102.

[5]李伟利.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6):118-121.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第5篇

一、学生自身问题

1.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

学生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认为毕业后好找工作,二是从众心理,别人选了就跟着选。可见学生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对专业缺乏兴趣自然找不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岗位。

2.自身定位过高

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后就能做个业务主管、当个部门经理。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行业要有所发展必须从基层做起、从一线的操作岗位做起。物流企业基层人员每天的工作除了点数量、记数字就是接货、送货,工作相对单调、枯燥,当理想与现实脱节时毕业生也就有转行、跳槽的念头。

3.不具备从事物流业的基本素质

就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物流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做一些装货、卸货或搬运物品的工作,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难适应物流企业繁重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办学经验相对匮乏,存在不少问题。

1.专业建设存在盲目性

相当一部分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动因是“物流热”,为了提高招生量而盲目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专业定向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都依附本校经济、管理类系科建立起来,无论是专业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及专业教学资料都借助于其他专业,缺乏自身特色。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缺少权威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用的教材多是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的简装版,“纸上谈兵”,实用性不强。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有悖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3.专业师资匮乏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的相关专业经短期学习、培训后转变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且绝大部分专业教师仅有书本知识而无实践经验和实际的物流管理能力。而高职物流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只能是经不起实际推敲的理论。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

由于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较短,缺少相应的实习基地,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仅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对于企业的实际操作环节知之不多,从而影响到就业效果。

三、完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对策

首先,对学生而言要使学生正确认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选择物流管理专业,使其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做好吃苦准备,毕业后才能从容应对工作环境。

其次,对高职院校而言要改进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专业建设目标的明确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目标应设定为:培养有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操作经验,并懂得和运用一定管理知识的人才。定位的岗位群主要是操作层次的业务员、管员和理货员,还有一些管理层次的物流业务主管、运输主管、仓储主管等。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生就可以凭着他们过硬的技术、明确的目标定位、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应企业人才需求。

2.物流教材的选用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选择配备适用高职院校专业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快,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随时可见,这些都需要及时地不断地充实到教材中去,这样教学内容就能与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因此,在选用教材时一要重实践二要重时效。

3.专业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在职教师的培训,如组织教师不定期深入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和学习,以便掌握物流行业的新动态;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对物流专业的教师进行讲座,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实训场所的建设

实训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企业实习,增加对物流业务流程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建立物流实践工厂和物流实验室,进行物流模拟教学,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了解并学会操作物流相关业务流程,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迅速适应物流企业相关岗位。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第6篇

一、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1.改善企业的经营状态。在以往企业经营管理中,物流管理通常由单独一个部门负责,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较少,致使管理上存在较大的孤立性,管理效率难以提升。而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将企业各部门联系起来,通过相互配合,能更高效地完成物流管理任务。同时,物流管理人员在其信息化管理中,需要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着手点,有利于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内外资源的合理利用,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持在最佳状态。

2.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企业的物流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节,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能有效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在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企业需要在通讯与交通网络建设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理与财力,从一定程度上讲,有利于完善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了实现物流信息化,企业不得不加大科技研究力度,构建科学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也会获得较大提升,通过改进管理方法,来不断适应物流信息化的管理要求。

二、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解析

1.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普遍缺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认知,忽视了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物流管理仍与传统模式为主。同时,在物流配置方面,以规模与配置齐全为主要追求,忽视了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构建,致使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成本花费较大,信息化效果不佳,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难以获得较大提升。

2.物流管理方法与设备较为落后。物流管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物流管理技术水平的限制。当前,大部分企业还未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其技术应用仅停留在日常事物的管理上,在物流决策方面,仍以人工化工作模式为主,信息化程度较低。另外,物流管理信息化要求企业必须高科技的设备,能对物品进行自动化扫描、分拣等操作,但部分企业所配置的设备较为落后,并不具备这些功能,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的普及。

3.物流管理的信息资源系统化程度较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化的不足,也是当前大部分企业存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企业在物流工作中,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信息共享程度非常低,物流管理方式落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物流运行中的订单管理、库存查询、物品运输等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造成物流管理效率低下,物流服务质量不高,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物流管理资源混乱是一项较为复杂且不易被察觉的问题,企业的领导者与相关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中,时常忽视这一问题,最终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4.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在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中,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匮乏的现状,人才的缺失成为制约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要求人才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技能,既要拥有丰富的物流经验,能有效处理各项物流管理事宜,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能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信息化的物流管理任务,而在企业现有物流人才队伍中,大部分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并且计算机能力较低,学习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的信息化需求。

三、加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对策

1.转变企业管理理念,强化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对于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意识淡薄问题,应以转变企业领导观念为切入点,通过了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让领导主动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并加强与全体员工的沟通,共同配合物流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在企业内设置独立的物流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进程。同时,企业还需注重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创新,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需求,不断改进货物配送、资源整合方式,以推动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2.完善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研究体系,积极引进新技术。企业要不断进步,就必须突破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企业需解决物品自动识别与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难题。物品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能让物流管理中声音、字符、视觉等方面的识别成为现实,有助于企业更高效地完成物流管理任务。其中,要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技术水平,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技术研究体系,对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开展科学的信息化研究。同时,不断引进国外先进信息化管理理论与技术,将其有效应用到本企业的物流管理中去,通过对管理技术及方式的不断改进,使之符合现代化企业的物流管理需求。加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研究,有助于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加大物流资源开发力度,充分挖掘信息的利用价值。为了改变物流管理中的信息混乱局面,企业必须将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纳入管理工作范畴内,积极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在实际管理中采集真实的信息,并以规范化与标准化作为信息采集目标,将所收集的物流信息按一定分类传输至物流管理系统中,为后期的管理决策提供完整的参考依据。同时,在物流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还需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科学的信息资源共享体制,以充分挖掘物流信息中存在的价值,让其投资效益得到最大发挥。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正确认识物流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作用,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物流管理工作,确保其工作的高效、稳定运行。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第7篇

一、学生自身问题

1.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

学生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认为毕业后好找工作,二是从众心理,别人选了就跟着选。可见学生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对专业缺乏兴趣自然找不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岗位。

2.自身定位过高

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后就能做个业务主管、当个部门经理。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行业要有所发展必须从基层做起、从一线的操作岗位做起。物流企业基层人员每天的工作除了点数量、记数字就是接货、送货,工作相对单调、枯燥,当理想与现实脱节时毕业生也就有转行、跳槽的念头。

3.不具备从事物流业的基本素质

就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物流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做一些装货、卸货或搬运物品的工作,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难适应物流企业繁重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办学经验相对匮乏,存在不少问题。

1.专业建设存在盲目性

相当一部分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动因是“物流热”,为了提高招生量而盲目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专业定向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都依附本校经济、管理类系科建立起来,无论是专业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及专业教学资料都借助于其他专业,缺乏自身特色。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缺少权威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用的教材多是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的简装版,“纸上谈兵”,实用性不强。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有悖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3.专业师资匮乏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的相关专业经短期学习、培训后转变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且绝大部分专业教师仅有书本知识而无实践经验和实际的物流管理能力。而高职物流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只能是经不起实际推敲的理论。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

由于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较短,缺少相应的实习基地,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仅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对于企业的实际操作环节知之不多,从而影响到就业效果。

三、完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对策

首先,对学生而言要使学生正确认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选择物流管理专业,使其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做好吃苦准备,毕业后才能从容应对工作环境。

其次,对高职院校而言要改进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专业建设目标的明确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目标应设定为:培养有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操作经验,并懂得和运用一定管理知识的人才。定位的岗位群主要是操作层次的业务员、管员和理货员,还有一些管理层次的物流业务主管、运输主管、仓储主管等。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生就可以凭着他们过硬的技术、明确的目标定位、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应企业人才需求。

2.物流教材的选用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选择配备适用高职院校专业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快,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随时可见,这些都需要及时地不断地充实到教材中去,这样教学内容就能与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因此,在选用教材时一要重实践二要重时效。

3.专业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在职教师的培训,如组织教师不定期深入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和学习,以便掌握物流行业的新动态;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对物流专业的教师进行讲座,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实训场所的建设

实训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企业实习,增加对物流业务流程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建立物流实践工厂和物流实验室,进行物流模拟教学,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了解并学会操作物流相关业务流程,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迅速适应物流企业相关岗位。

物流管理知识范文第8篇

1现代医药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及对医药物流人才的要求

1.1信息化信息化是现代化医药物流的主要标志。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准确及时地在上下游间进行信息传递。有效地加快物流的流转速度,降低经营成本。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包括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射频技术、企业资源计划、全球定位系统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及办公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财务电算化和银行电子结算系统、intemet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平台等物流技术。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药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管理知识、供应链管理知识等。

1.2规模化物流的魅力正在于其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走规模化的道路是现代物流的共识。因此,将来一个地区、一个省只有几个大型医药物流中心,中小型企业依附物流中心进行商品配送。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和整体意识等。

1.3效率化降低成本是医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点。由于医药物流企业的储存方式、运送方式、人员操作方式不同.所消耗的物流成本差距很大,工作效率也不同。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必然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掌握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医药物流技术与实务等知识和技能。

1.4网络化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和SFDA对药品电子交易的放宽.网上交易将会逐步发展,从而加快了医药物流的流通速度。同时物流企业外部网和内部网的建立.也将加快企业部门之间和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这就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掌握网络知识、医药电子商务等知识。

1.5现代化现代化是指与物流相关的配套设施的自动化。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成本较低,医药企业规模较小,因此目前大多数的现代化物流中心2007年第16卷第2期呈现半自动化的现状。从发展趋势要求医药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学会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无线射频拣选设备、激光扫描设备等。综合以上分析,现代医药物流人才应具备药学知识、药品储存与养护知识、网络知识、医药电子商务知识、国际医药贸易和药品通关知识、外语知识、物流管理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物流服务营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及一定的经济法知识和药事法规知识、医药物流技术与实务等专业知识,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责任心、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职业基础能力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2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2.1应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调查中.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强调了医药物流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认为经验可以在工作中积累,而综合素质却决定其将来的发展。在人才综合素质中.企业将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放在了前两位,说明医药物流企业对人才职业基础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将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医药物流业的实践性较强.单纯掌握理论知识的人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医药物流人才,因此,医药物流专业的教师除了要精通医药物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物流实践经验。各学校可以定期委派专业教师到医药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积累实践经验,同肘可以聘请医药物流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建设高素质的物流专业教师队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