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

通信技术知识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交通;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机制;服务需求库

1研究背景

我国城市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保障运营安全、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与质量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其他研究领域技术相比,城市交通运营与服务的关键技术在对乘客出行的影响、市场竞争能力、政府管控力度、技术研发周期和难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具有效益上的准公益性、技术上的长周期性和高难度性,这些特性决定了要保障城市交通关键技术的顺利研发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目前,我国对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对其构成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何郁冰[1]、刘建生[2]、曲洪建等[3]、李梅芳等[4]从狭义的角度将协同创新机制定义为协同创新模式,也就是创新要素的构成及其关系。刘洪民[5]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应当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协同创新模式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工作基础和驱动力,应当进一步建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为技术的可持续研发提供保障。姜丽君等[6]和肖丁丁等[7]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应当进一步延伸到创新成果的转化,建立有效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如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库、服务库、服务需求库等[8],最终实现成果的集成、共享和应用。本文认为,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为保障城市交通关键技术研发而制定的,从关键技术立项到研发、再到应用推广的全生命周期的机制。根据协同创新开展的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基于创新要素构成及工作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基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的创新成果保障机制和基于服务需求库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衔接,才能促进城市交通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克。从以上三点出发,对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的“突发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指挥与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示范应用)开发进行分析,以期对该机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2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创新要素构成及工作方式不明确

创新要素构成和工作方式是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的基础和驱动。整体来看,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存在创新要素构成及工作方式不明确的问题,难以为协同创新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驱动。(1)创新要素的构成不明确。在创新要素构成方面,我国经历了从“产学研”到“产学研用”再到“政产学研用”的转变,其中应用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作用逐渐得到了重视[1-3],但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仍然是以研究单位为主体展开的相关研究。城市交通技术应用单位虽然具有关键技术突破的需求,但是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研究水平和资金投入,同时考虑到城市交通的公益性,其在关键技术方面突破的动机性大大降低。政府部门虽然具有改善交通服务的职责,但是其科技部门管理的学科领域和技术范围较广,没有足够的和专业的人才实现对城市交通技术的管理。当然,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强烈的技术成果转化的需求,科研单位展开关键技术突破的能动性不足,更偏向于学术论文的写作。(2)各创新要素之间如何开展工作不明确。目前,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内“政产学研用”的相关单位也尝试通过协作,就部分关键技术展开相应的研究。常用的工作模式如下:针对某一项关键技术,政府部门投入资金,科研单位展开相应的研究,应用单位进行示范应用[1]。表面上看,政产学研用的各要素都参与到关键技术立项、研发、应用的过程中,但是其中存在多种问题:其一,确定的关键技术不一定是应用单位最紧迫需求的技术,因此应用单位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其二,政府单位对于关键技术的研发过程缺乏相应的监督,对于后续应用、推广和改进的关注度不高;其三,应用单位和科研单位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协调,难以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其四,科研单位过于单一,关键技术的攻克能力不足,通常需要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参与。

2.2创新成果保障机制不完善

创新成果保障机制是实现核心技术可持续研发的保障。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内的创新成果保障机制并不完善。(1)缺乏技术研发平台长效运行机制。若要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的可持续研发,必须具有保障技术研发平台长期良好运行的机制[9]。目前,城市交通技术研发平台运行机制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其一,受到创新要素构成方面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参与度较低,也就导致了关键技术研发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撑;其二,目前的资金投入以政府部门为主,缺乏市场积极性;其三,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广,政府部门、应用单位和科研单位都进行了相应的投入,然而利益主要由应用单位和科研单位分享;其四,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通,降低了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克效率。(2)缺乏完善、合理的技术测试与评价体系。完善、合理的技术测试与评价体系是保证创新成果能够进行应用的关键环节。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当前的技术测试评价以用户测试为主,用于判断关键技术的功能性。这种测试评价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测试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难以对关键技术的稳定性、鲁棒性等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其二,用户测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难以保证共性关键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必须改变当前以用户测试为主的局面,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技术测试与评价体系。(3)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关键技术提供模式和方法。若要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的可持续研发,必须具备可持续的关键技术提供模式和方法。目前,城市交通技术的提供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在项目开始的时候,相关要素围绕项目形成联盟;项目结束后,联盟解体。如果有新的项目,就需要建立新的联盟。从联盟的运作方式看,相对松散,持续性较差。城市交通技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如果采用既有的运作方式,分分合合,在联盟的创建和解体中会造成资源浪费,打破城市交通技术的可持续性,不利于城市交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4)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当前的城市交通技术研发偏重于核心技术研发的过程,强调技术的研发效果,对于人才,大多简单给予物质上的奖励,缺乏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没有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核心技术研发的效果;另一方面,造成了“应用单位人才继续做应用,科研单位人才继续写论文”的问题,难以形成人才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扩展的局面。

23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

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中,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是保障创新成果应用、推广的最终环节,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我国当前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存在转化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很难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究其原因,在科研单位完成技术研究后,一般以专利、软件著作权、论文等形式将成果进行公布,但是应用单位很少关注专利、论文等成果,由于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或者渠道来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衔接,因此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困难重重。

3加快建立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并结合示范应用进行详细说明。示范应用要攻克的关键技术是突发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指挥与信息服务,为此,面临的问题如下:需要哪些主体参与及如何开展工作?怎样保障这一关键技术的攻克?怎样促进这一成果的转化?

3.1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形成协同创新驱动机制

科技创新联盟是指根据关键技术研发的需求,将“政产学研用”的相关单位引入到联盟中,通过有组织的工作协调,共同攻克关键技术。科技创新联盟的构建是协同创新的基础,为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具体过程如下:(1)按照科技创新要素形成联盟,明确各要素的职责。根据“政产学研用”的国家宏观科研战略,在城市交通技术的研发中引入相关要素并明确各要素的职责。由于城市交通技术的准公益性,交通运输单位和科研单位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动性不足,因此政府单位应当起到主导作用[9],根据其所承担的改善城市交通服务质量的任务,主动与城市交通技术的应用单位和科研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形成协同创新联盟。联盟中各要素应当明确职责:政府部门起到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应用单位起到需求提出、数据支撑、辅助研发、示范应用的作用;科研相关单位起到技术研发的作用[1]。在示范应用中,首先引入北京市科委这一政府部门来承担主导作用,为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政策导向、宏观调控和资金支持。其次引入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和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指挥中心(TCC)两大生产单位,为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和示范应用平台。前者是北京市综合交通协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时的交通数据中心、交通运行状况的监测预警中心、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行协调中心以及统一对外的信息中心,具有日常监测、协调联动、决策支持与信息服务三大功能;后者主要承担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行协调、应急处置、运营信息汇总和统计分析等职责。最后引入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以及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来承担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工作。(2)各要素基于协同方式开展工作。按照科技创新要素形成联盟后,各要素应当基于协同方式开展相应的工作。所谓协同,就是各要素建立共同的愿景,打破各个要素之间的藩篱,借助特定的交流平台形成协作,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在示范应用中,涉及到的要素包括北京市科委、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TOCC和TCC。为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顺利研发,明确了工程中心的主导地位以及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协同地位。所有要素的共同目标是攻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实现技术的产业应用及推广。通过建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搭建交流的平台,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

3.2建立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形成创新成果保障机制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是指为保证关键技术的顺利及可持续研发而建立的一整套软硬件体系[5-6],其包含4项元素:运行机制、测试与评价模式、关键技术提供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的构建是创新成果实现的保障。具体过程如下:(1)建立平台运行的长效机制。平台运行长效机制是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得以常态化运行的基础,涉及到四方面内容:政府牵头先行的领导机制,即由政府部门牵头先行,起到政策支持、经济杠杆、宣传等方面的作用;渠道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政府部门和应用单位应当共同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保证联盟内各要素都能承担技术研发所带来的风险、享受技术研发所带来的成果;快速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联盟内各要素能够快速有效地沟通,促进关键问题的解决。(2)建设三维测试评价体系。测试与评价是城市交通技术进行成果应用和技术转化的保障,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建立三维的测试评级体系[10-11]:实验室测试与评价、用户测试与评价、第三方测试与评价。(3)形成标准化关键技术提供模式。关键技术提供模式是城市交通技术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结合城市交通技术的实际特点,提出了应用单位提出需求—政府购买关键技术—科研单位提供关键技术的标准化循环模式,具体包括关键技术的提出、立项、研发、测试、验收、入库、管理和更新。(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是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的支撑,具体包括人员流动、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在人员流动方面,应当遵守人岗匹配和兼顾平衡的原则,采用聘任、兼任、实习等多种人员流动方式;在技术交流方面,应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多维的交流平台[12],如季度例会、技术研讨会和咨询;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需求量身制定相应的措施[13]。在示范应用中,对上述方案进行了实践。在人员交流方面,工程中心和TOCC/TCC的领导积极参与到对方的工作中去,为双方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积极的支持;同时工程中心多名人员到TOCC/TCC实习,作为双方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及时沟通技术研发的推进事宜,有利地协调了双方的工作。在技术交流方面,采用了3种方式:1)季度例会:针对当前季度中技术开发进展、存在问题等进行交流;2)技术研讨会:针对具体的技术难题,双方展开相应的技术探讨,以技术研发人员为主,不定期召开;3)咨询:针对TOCC/TCC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工程中心研究人员组成专家团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不定期召开。在人才培养方面,工程中心的主要培养措施包括:关注人才成长、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工作机会,挑战技术难题;了解现场实际,拓宽视野空间;创造工作环境,保持情绪愉悦;工作量与业绩双重评价,引导工作积极性。TOCC/TCC的主要培养措施包括提高技术能力,推动项目培训;创造培养环境,增强沟通水平。

3.3建立服务需求库,形成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服务需求库是指为实现共性关键技术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交流而建立的平台,集成了城市交通技术领域服务库、需求库和人才库。服务需求库的创建,不仅能够服务联盟内的应用单位,在完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转变后,同样能够服务其他应用单位,从而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具体过程如下:(1)建立服务库。服务是指通过科研单位研发形成的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城市交通关键技术的统称。服务库收录了科研单位研发的各项城市交通技术,每一项服务包括服务名称、服务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关键词、服务简介、服务类别等。科研单位在提交服务的相关信息时,应当经过运输企业和第三方的评估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一并附录。对于服务库,应当具有条件筛选功能,需求方可以根据城市交通技术领域、服务开发时间、服务提供主体等筛选相应的服务。(2)建立需求库。需求库收录运输企业的城市交通技术需求信息,包括需求单位、需求名称、需求类别、需求描述、需求关键技术等。运输企业在提交需求的相关信息时,应当经过管理员的审核,在满足基本信息的同时尽可能提供比较详尽的资料,以便研发主体能够识别有效信息,提供专业化和有效的服务。(3)建立人才库。人才库是人才信息的存储载体,是进行技术咨询和交流的基础。其功能是支持按照特定的条件筛选需要的人才,从而开展后续的沟通与合作。人才库中既要包含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也要包括运输企业的工程师。人才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研究方向、简介、、参与项目、城市交通信息技术研发成果。通过人才库,各研发主体和运输企业之间可以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展开常态化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在示范应用中,结合TOCC及TCC的需求,初步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需求库的框架,具体如表2所示。在这一框架的指导下,科研单位展开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应用单位进行推广,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经过实际应用验证后可以将相应的技术添加到服务库中。本文中的示范应用就属于表2需求库中的第8项。

3.4示范应用结果

通过科技创新联盟中各主体的协同配合,形成了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完成了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将其部署到TOCC进行试运行。对于系统的运行效果,在用户使用意见书中有如下描述:“2015年10月1日,实验室人员将多次完善后的系统安装到TOCC,自部署实验和试运行以来,运行稳定,用户操作方便,有效地支撑了TOCC的日常客流预测和监测、综合交通协调及相关信息服务工作”。

4结论

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是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市交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解决、保障运输组织安全和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相对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是整个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的基础和支撑骨架,是加强不同类型主体合作、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关节点和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城市交通乃至区域交通的发展都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影响。我们应当从促进交通事业发展、保障居民出行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快建立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示范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该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未来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不仅要形成科技创新联盟,更要形成常态化的协同工作模式;不仅要形成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更要提升研发平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仅要建立服务需求库,更要将服务需求库良好地运转和维护起来。惟其如此,才能为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完善的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2]刘建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再探讨: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02-106.

[3]曲洪建,拓中.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32(7):132-142.

[4]李梅芳,刘国新,刘璐.企业与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9):154-160.

[5]刘洪民.协同创新背景下中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3):59-66.

[6]姜丽君,李敏.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模式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35(3):167-171.

[7]肖丁丁,朱桂龙.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1):11-18.

[8]孟剑萍,孟剑君,栾辉.信息系统领域需求库描述模式[J].微型机与应用,2013,32(24):14-16.

[9]朱健,王蓓.PPP模式推进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5(5):66-72.

[10]冷先刚.软件测试模型与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11]张利武.基于UML活动图的并发软件测试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12]宋俊红.浅谈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内部技术交流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5(9):266-267.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通信系统;设备配置;施工技术

引言

陕西省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经过了升级与改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道路、隧道监控和通信系统及收费系统。但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始终面临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系统作用的发挥。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高速通信系统设备配置与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1当前高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首先,设备相对老化且技术落后。陕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机电系统初始组网运行时间为2003年,部分路线的通车时间过长,其机电设备已出现自然老化,且采用的技术落后,因此有必要对设备和技术予以全面更新。特别是较早通车路段的通信系统,使用时间过长导致部分设备型号以及标准过于老旧,难以在市场采购所需备件[1]。其次,新型技术应用落后。陕西省高速公路机电设施选择使用了较多机械技术、信息技术及电子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兴技术不断出现,可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技术依据。但受既有系统或者设备的影响,很多新技术应用相对落后。最后,需求方面的改变。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管理需求不断增加,且公众对出行信息服务提出了全新要求,使得信息传输更具多样性,也直接增加了信息传输的带宽要求。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既有传输设备、网络结构及网络设备,以提高信息传输能力,解决通信传输设备及网络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2]。通信系统将陕西省通信中心与不同路段分中心通信网络有效连接,并为交通行业的专业网络、高速公路监控及收费系统等提供必要图像帮助。

2高速通信系统设备布设基本原则

第一,干线传输节点布设要求选择路网核心枢纽站点对核心汇聚节点设备加以设置,进而为各地市与路网交通枢纽站点合理地设置区域汇聚节点设备。需注意,汇聚节点部位的设备应尽量选择使用环型网络,以确保有效保护环网。第二,干线传输节点需根据路段长度和通信网络光方向汇集节点设置,并逐渐消除路网线路末端干线设备,进而有效节省建设成本支出。如果后续路段要求此路段和陕西省高速公路通信网络相互接入,就必须对路段容量实际需求做出综合考虑[3]。如果传输节点间距超过设备技术标准,那么可在合理位置科学地设置中继传输设备。第三,应将STM-64设备合理地应用于干线传输网络核心汇聚节点。对于区域汇聚节点,则要选择使用型号为STM-16的设备。对于已通车的路段,无需更换或是升级线路末端既有网干线传输设备,仅借助接入网系统调整网络即可。

3西延高速通信系统设备配置实施方案

西延高速通信系统的干线设备是全省高速公路路网通信系统的关键节点和主要汇聚节点,但现有设备(中兴S330、S380)均已停产多年,单板板件也停止生产,均无法购置备品备件。若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板卡损坏,不仅影响西延高速收费系统及监控系统数据、图像和语音业务的正常运行,而且将严重影响路网相连高速公路路段分公司收费系统及监控系统数据、图像和语音业务与省中心的通信。现有设备以太网业务板均为早期点对点业务单板ET1(停产多年),该单板不支持以太网国际通用协议,不利于新增业务开通,且无法进行设备扩容。为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及优化组网方式,采用干线设备+PTN接入网设备+软交换语音系统,以构成新的西延高速通信系统网络。干线光纤数字传输网络主要为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办公自动化、视频图像、交通信息专用网络及交通行业内部电话网等提供传输通道。全线设置铜川、黄陵、延安及富县4个有人通信站,配置SDH干线传输设备1套,设备传输等级2.5G,可扩容至10G。接入网选用PTN设备。PTN技术吸收了IP网络中传输数据业务的优点,并结合了各种技术的优点,是最符合当前高等级公路业务IP化对传输网的要求。全线在铜川、黄陵、延安及富县4个有人通信站配置PTN设备作为光线路终端OLT。设置金锁关、道南隧道管理站、宜君、彭镇、阿党、洛川、汉寨隧道管理站、牛武隧道管理站、南秋台隧道管理站、新窑沟隧道管理站、甘泉、南泥湾、延安南、洛川服务区及富县服务区15处无人通信站,加上西铜高速黄堡无人通信站,共计16个无人通信站,配置PTN设备(作为光网络单元ONU),传输等级GE。语音交换系采用软交换语音系统,废弃现有三套停产老旧的程控交换机和原ONU设备的用户端设备。采用一套软交换语音平台,安装在铜川有人站监控室机房,为本项目各站设置语音网关IAD设备,为所有收费站和服务区配置语音接入设备IAD,经接入网PTN设备提供的以太网通道连接至铜川有人站(虚拟分中心)的软交换平台,实现西延分公司内线电话和收费车道电话业务等。软交换平台再通过干线设备提供的以太网通道连接至省中心程控交换机,以实现本路段的语音系统与全省语音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4]。

4高速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技术

4.1通信设备安装的一般要求

(1)电缆布放对路径提出了较高要求,一定要保证信号、电源、用户电缆及光纤的合理布设。针对走向相同的电缆,可将其理顺并绑扎,保证外观的平直性与整齐性,有效规避交叉情况的发生。(2)用户电缆布放需在完成机架内与机架间电缆布放工作后开展。室内布线应置于金属桥架内部,无金属桥架时,应加金属软管或塑料子管保护。(3)设备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每个通信站设置独立地线,接地电阻小于1Ω。机房内安装地线排,所有设备地线均连接于地线排。(4)设备机架、柜式配线架应加固安装,采用定制的安装支架或压板,支架高度与防静电地板齐平。支架由托框和钢导轨构成,二者之间可加垫垫铁,可进行水平及垂直调节。(5)机柜内部的所有电缆或插头应贴有标签,对松动或掉落的插头,应对照电缆插头上的标记插到相应的槽位。需注意,勿在操作过程中将标签丢失。(6)针对设备组件中的电源插件,坚决不允许出现带电插拔的情况,且其他板卡也不能带电插拔[5]。

4.2设备安装

(1)设备内部零件安装和机壳一律不准使用自攻螺丝。金属机件用的紧固件螺孔、螺丝应涂上适当的密封剂。(2)所有设备的进线孔应安装衬垫,以保证电缆扭动时不影响设备的密封性能。(3)电缆通过电缆孔洞、电缆管道或类似地方时要密封,防止害虫和雨水进入。(4)完成设备安装工作后,要结合技术标准规范调试,并对各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对系统问题加以处理,完成调试报告的编写。(5)设备内外部接口需与ITU、EIA及IEEE等国际通用标准吻合。(6)本设计均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在监控机房和外场设备群设置地线。机房内安装地线汇流排,所有需接地设备的地线均连接于地线汇流排。(7)设备组件中的电源插件,坚决不允许出现带电插拔的情况,且其他板卡也不能带电插拔[6]。

4.3设备测试

(1)安装机房设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图纸要求进行。(2)完成安装后,要针对系统设备实施本机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和设备技术性能要求吻合。此外,需详细记录测试结果。

5结论

西延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自建设并投入使用后,历经多次改造,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系统本身的性能与作用。但随着陕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的开展,高速公路综合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全面建设与使用,既有干线设备很难适应实际需求。因此,需针对既有网络节点设备实施必要的升级与改造,进而不断改善和优化节点与网络保护效果,以保障陕西省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孙海林.高速铁路通信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117-118.

[2]朱学辉,刘小强,刘谔,等.Solidworks仿真技术在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研究与实践[J].电子世界,2018,(22):5-7.

[3]温杜仲,周雪.高速铁路通信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研究[J].通讯世界,2017,(12):15-16.

[4]张双幸.浅论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相关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3596.

[5]钟开伟.浅议某高速公路管理中心通信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73.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第3篇

引言:

计算机通信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这一技术在军事系统、企业办公系统,以及教育行业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甚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晁红青,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应用分析,电子测试,2017年第5期78-79页)。为了促进这一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建设,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对其中的网络远程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

1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网络远程控制的概念

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网络远程控制意味着,在长途的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通过将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同时连接到Internet或在场外拨号,在您自己的计算机上显示受控计算机的桌面环境。并控制受控计算机安装程序,修改系统等操作(魏学品,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探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12期45-46页)。最常见的网络远程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

1.1远程唤醒控制技术

在远程控制远程计算机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唤醒受控计算机,即控制计算机上电。这一操作较为简单,相关技术人员在确保被控制计算机网络正常,且确定该机器IP地址的前提下,通过您自己的设备向受控计算机发送唤醒数据包。在控制计算机接收到数据包之后,控制芯片检测其中包含的物理地址,然后向计算机发送通电命令以完成引导操作。

1.2远程屏幕监控技术

远程屏幕监视意味着相关技术人员或管理者通过主计算机向受控计算机发送屏幕捕获或屏幕记录命令。被控制计算机接到命令后,自主按要求完成操作并将文件发送至主端计算机,确保操作员可以远程监控受控计算机的桌面环境。这一技术需要依托TCP协议,即由广域网设计的传输控制协议,并借助特定软件实现。

1.3远程关机技术

相关人员使用遥控技术控制受控计算机完成相关工作后,需要远程关闭设备。以免信息泄露,或引发其他不必要的损失,这一操作需要应用远程关机技术。远程关机技术和远程唤醒技术具有相同的效果,只有操作员需要通过控制计算机发送相关的数据包。在控制计算机芯片检测到之后,将完成关闭受控计算机电源的命令。

2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网络远程控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条件

2.1网络远程控制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其实现过程为,运用相关技术和软件,由主端计算机向被控制计算机下达指令,同时,受控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将屏幕发送回主计算机。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操作都在主端电脑进行,而操作结果,例如安装程序、下载文件等,却都在异地的被控制端实现(齐文军,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数字通信世界,2018年第2期197页)。

2.2网络远程控制的应用条件

为了实现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网络远程控制,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被控制计算机要确保网络正常,且操作人员需确定其物理地址和IP地址准确,只有这样能够对被控制计算机进行远距离操作;其次,使用该技术的计算机需要具有整体,安全和有效的信息传输能力,并且在远程控制过程中需要高质量的通信线路。另外,主机和受控计算机需要分别安装远程控制软件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并尽量保证软件版本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在确保计算机设备、网络通讯环境,以及被控制计算机的地址信息没有问题,并安装好远程控制软件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调试,以便将软件客户端的消息报告发送到服务器。才能真正确保网络远程控制的顺利应用。

3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网络远程控制的具体应用

3.1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运用这一技术,人们可以通过遥控设备控制别墅大门、灯,以及窗帘等,避免起身和走动;还可以在上班期间,运用这一技术远程唤醒家中的电脑,对无人照看的宠物进行监控,等等。

3.2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教育的广义定义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即教师的教学活动,父母的影响和社会的失聪。可以看出,传统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完成,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网络远程控制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远程教育可以实现,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手段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完成学校间的教研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运用这一技术建立局域管理平台,提高教育安全性(蒋鸣东,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数字通信世界,2018年第6期63和189页)。

3.3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工业生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主要靠人工完成,不仅误差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劳动力资源越来越紧缺同样成为了工业发展面临的巨大难题。而网络远程控制加速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运用这一技术,相关管理人员通过鼠标和键盘就能通过计算机对机械进行操控,不仅符合环保节约的绿色发展理念,还能减少误差,推动我国的工业发展,可谓一举多得。3.4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首先,运用这一技术,各部门在明确规定工作人员相关权限的同时,能够及时完成信息共享,从而确保工作效率;其次,运用这一技术,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及时与客户、领导或下属进行沟通,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止损;另外,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可以远程维护系统,或协助客户完成相关操作,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管理更加完善。3.5在军事方面的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网络远程控制技术不仅促进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军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GPS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及时高效且准确的完成军事侦查、军事定位和军事监控,从而为军事指挥提供更加精确的参考。可以看出,网络远程控制是一种必须在信息化战争时代迅速强调和发展的技术。

4结束语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通信技术;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具体方式,也是高职各专业建设应当大力推广和实践的方向。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招工即招生,校企共同培养),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同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关键内涵。要求各高职院校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完善工作保障机制。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度学习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并申报多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同时以通信技术专业为代表的各专业也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以“双元育人,双重身份”教育理念渗透到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本论文以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为例,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建立学徒制度,共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而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为现代学徒制真正落地实施保驾护航,并全程监督,使具体实施规范不走偏。依据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的下达,我院先后制定了《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制度》《现代学徒制教学督导与管理办法》等多项相关制度办法,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权责共担”的运行机制。

二、遴选优质企业,搭建学徒合作培养平台

通信技术专业依据学院制定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企业遴选办法,优选具有培养职业人才条件的优质企业,与专业共同搭建培养平台,目前与本专业合作的企业有陕西众森网络有限公司,杭州友华通信设计院,陕西云火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随后将逐步增加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数量,并持续提高合作企业质量,从不同层面开展合作,使合作多元化。

三、践行工学交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首先,推进“双元互动、理实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双主体的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传统的职业院校单一主导地位转变为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企业负责校外培养,主要包含岗位认知、岗位能力培养和毕业设计,学院负责校内培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讲座报告、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培养周期内体现工学结合、双元互动,理实交替。其次,校企共建育人团队,分工协作培养学徒。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抛弃传统的学校教师为主体,企业导师为兼职的团队建设模式,组建新型的校企教学团队,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建设目标和标准,相互协商课程实施标准及授课计划,双方进行常态化教学交流。最后,对接职业岗位标准,建设课程体系。校企教师根据通信技术主要岗位能力要求,分解工作任务,制定专业课程和实训项目,最终达到对接岗位标准的目的。

四、双师共同培育,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完善双导师队伍,优化互聘共用师资结构。通信技术专业在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方面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与咨询座谈,向学生讲解行业发展前沿技术,指导教师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等,聘请合作企业高级工程师形成专业双带头人,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教材等,聘请合作企业的车间主任、经理、工程师形成双骨干教师,开发典型案例、讲解核心课程、开展实践指导。后期还可以聘请行业知名技能大师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专业技术前沿。学徒拜企业一线技师、高级技师为实习师傅,全面指导学徒岗位技能培训。在企业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教师轮流参加企业的生产、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问题,下企业实践锻炼。其次,推进校企双向挂职锻炼,提升双导师能力。通过双向挂职锻炼,既提高了学院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又提升了企业导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双导师能力的提升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为今后快速融入企业,独立完成岗位任务,提供了强大的推手。

五、基地共建,满足岗位成才实践条件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第5篇

1引言

人们常常统计图书馆用户流量,以此分析各个阅览室、不同用户的访问流量及相关信息,为图书馆的管理层提供建议,以达到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目的。现在,有多种流量统计系统已被应用于各图书馆。其方法基本可分为3类:传统人工法、条码卡法、门禁计数法。第一种方法是:分别用传统报表或用户签到方法,对图书馆人流量进行统计。但该方法耗时费力、工作量大,而且准确性不高。因此,应该在图书馆中改用自动化流量统计系统。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有条码卡的借书证,对用户的流量进行统计。该方法要求学生进入图书馆时,须将证件进行扫描。要求每个学生进门、出门都要扫描一次卡,系统才能统计。如果一名学生曾经进入过一个阅览室后,最终又经大门离开了图书馆,那他已经扫了4次卡。如果该学生曾到过两个阅览室,那他刷卡的次数就更多。而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仅要求学生在进入图书馆时刷一次卡即可。因此第二种方法要求学生刷卡的次数显然太多了,这改变了学生习惯,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且由于技术的原因,现在条码卡技术正逐渐淡出图书馆管理系统,所以该方法也不是很适用。第三种是门禁计数法。现在有些高校图书馆阅览室采用了3M公司生产的门禁(产品名为单通道检测仪)。这种门禁除了它最常用的功能外,还有一个计数功能,可计量用户流量。在此门禁底部有一个流量计数器。它是由一个红外探头和一个机械计数器简单组合而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有人路过探头时,不论他是进门还是出门,计数器都增加一个数。因此,用该计数器统计人流量时,常常是将计数器上的数值除以2,作为进入阅览室的人数。但这个数值太简单与笼统,不能反映当前进了多少人、又出了多少人,还有多少人仍在室内,一天中每个用户平均在该室内的时间,以及其他与时间有关的统计数据。而这些数据恰恰反映了学生的实时活动情况,但此门禁计数器却不能提供上述数据。所以,此门禁的计数功能很少有人用,并且未见有关应用报道。可见,上面3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因有一些问题,难以普及、推广。

2新式图书馆流量统计系统

阅览室的实际情况促使图书馆出现了一种新需求:开发一个新系统,既能统计阅览室流量,又能避开以上3类方法的缺点。针对这一需求,笔者开发了一个以红外感应器为主的图书馆用户流量统计仪,并借用其他装置,用于统计、分析用户流量的信息,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2.1自制红外感应流量计笔者自制的装置称为红外感应流量计。它在0.8米的长杆上顺序装有7个红外感应探头,且分别标记为A、B、C、D、E、F、G,如图1所示。笔者将此杆安装在单通道检测仪(即门禁)上。与此同时,将入口做得较窄,只允许一个人进出。当一个人从室外进入时,7个探头将有感应信号产生。在该设计中,只要有两个探头有感应,且符合从A到G的升序规则,系统将自动判断为有一人从室外进入。同时,系统将计数,并记录其进门的时间。当有人从红外感应流量计前走出门,造成至少两个探头的感应,且符合从G到A的降序规则,系统将自动判断为有一人从室内走出,并会记录相应的信息。

2.2阅览室流量统计系统该流量统计系统混合了自制的红外感应流量计和现有的一卡通装置,其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该系统在图书馆各阅览室门口安装了一个红外感应流量计,可实时计量进出每个阅览室门的用户数量与时间。另外,该系统借助已有的、在图书馆大门的一卡通装置,统计进入图书馆的用户数量与信息。校园一卡通中包含了用户的所有信息,因此该流量系统不需重新构建用户数据库,仅从一卡通系统中直接拷贝数据即可。并且在图书馆出口处,装一个红外感应流量计,用于统计进出人员数量与时间。因为还有许多人,包括一些教师、校园一卡通暂时失效的学生和持身份证进入的人员,都从此出口处进出。这些数据都应统计。如果某个图书馆没有安装一卡通系统(如公共图书馆),也可采用此方法计量。其只需用一个红外感应流量计代替读卡器,安装在进口处,配合上述其他部件,即可实现流量统计的目标。

该系统具有统计、分析图书馆用户信息的计算模块,并建有自己的数据库。该系统的硬件接口采用USB或串口。整个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C++语言开发,数据库由Oracle8.0建立,服务器采用HP(惠普)产品。这次开发使用的软件安装方便、使用简单。该系统的具体应用过程是:当有用户进入图书馆时,必须将一卡通放在读卡器上,由读卡器读取一卡通中的信息,识别用户的身份,并贮存信息(其信息包括所在学院、入馆时间等)。当用户进入阅览室时,其在门口将被自制红外感应流量计检测计数,并记下当时的进门时刻。当学生走出此阅览室时,计算机先计数,再记录此出门时刻。据此,计算机可算出3种数据。首先,在任何时刻,有多少人进或出该阅览室,有多少人逗留在室内(这个数字等于馆员现场点出的数字)。其次,利用大门出口处的自制红外感应流量计,计算走出大门的人数。利用此数据和来自读卡器的数据可算出当前仍然在图书馆内的人数。第三,当闭馆或阅览室无人时,用所有用户的进门时刻减去所有出门时刻,再除以所有进门的人数,即得到每人次平均在该阅览室的时间。系统显示器可实时显示这些数据。系统还可将这些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便以后的各种统计。在整个应用过程中,所有用户进出图书馆仅刷一次卡,符合学生的常规习惯,达到了该设计的目的。显然,在图书馆使用该红外感应流量计是确实可行的。在图书馆各阅览室门口安装一个红外感应流量计,可准确、及时地记录流量数据,进而统计、分析,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3流量统计系统在图书馆用户服务中的应用

2013年2月—2014年1月,笔者将此流量统计系统应用于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对各阅览室的用户流量进行多种统计与分析。具体的安装如图2所示。统计情况如下。

3.1阅览室流量月度统计笔者从2013年2月起,对图书馆的用户流量进行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数据表明:2013年12月的用户人数最多,占全年总用户数的16%。这是因为天气寒冷并且临近考试,而阅览室有绝佳的学习氛围、馆员的人性化管理、随时可查的参考图书、效果良好的空调,便于学生自修和复习迎考。2013年6月—7月上旬,南京进入黄梅季节,湿度大、温度高,学生聚到图书馆,形成了一个流量次高峰。7月中旬、8月底是暑假,学生放假回家,到馆用户较少。2013年2月是最低点,因为其是过年与寒假期间。而其他几个月的用户流量大多相当。明显地,学生到阅览室除查阅书刊外,便是把阅览室作为自修的理想场所。据此统计,图书馆员能够清楚知道用户流量的变化规律,并可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3.2阅览室流量小时统计2013年10月,笔者对一天中每小时阅览室流量作了累加与平均计算,其结果如图4所示。为避免早晨在馆门口出现学生排长队现象,图书馆大门一年四季的开放时间定为7:30,各阅览室的工作时间是8:00—22:00。笔者通过对工作时间内的用户流量分析发现,一天内有3个流量高峰,分别为9:30、15:30和19:30。当19:30时,阅览室的用户访问量最大,因为这时无课程的学生较多,多愿在图书馆学习。12:30的用户访问量最小,因为此时学生正在吃饭或午休。根据每小时阅览室用户流量变化的特点,图书馆可合理地调节工作人员的休息或图书整理、上架的时间。一般上午阅览室用户较少,可作为图书的上架时间。12时前后用户相对较少,阅览室工作人员适当休息,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另外,在阅览室繁忙的时间内(如15:30或19:30左右),馆员的工作强度大,可适当请一些勤工助学的学生帮忙[4-5]。

3.3各阅览室用户量统计在该应用中,有5个红外感应流量计分别安装在该图书馆的自然科学阅览室、人文社科阅览室、报纸现刊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和电子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提供自然科学图书的阅览服务;人文社科阅览室提供人文社会科学类各专业的中文图书和常用工具书;报刊阅览室提供报纸、现刊;信息共享空间提供了各种现代电子设备(如ipad电子阅读器、投影仪及音响扩大器等),可让学生开展学习、讨论、交流等活动;而电子阅览室提供了网络、电脑,既可供校内学生学习,也可供校外用户查找农业、食品等特色电子资源。笔者对2013年10月的各阅览室每小时平均用户量进行统计发现,各阅览室的利用率分为3个档次。自然科学阅览室、人文社科阅览室和报纸现刊阅览室的利用率同属于第一档,且数值相近,约为70%;信息共享空间的利用率是31.7%;而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最低,为12.5%。阅览室用户量越大,说明用户对该阅览室的需求量也越大。依据各阅览室用户量的统计结果,图书馆领导可更合理地进行各种调配。对于用户量大的阅览室,图书馆可调配适合的书架尺寸或类型,并对阅览桌椅与书架重新布局,充分利用空间,这样在保留藏书量的同时,还能容纳更多的用户,达到阅览室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如果一个阅览室的用户量太少,则反映了该阅览室的功能正在失去,或者说用户对于该阅览室的需求正减少,图书馆可调整阅览室的布局或改变其功能,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原有两个电子阅览室,在安装了该流量统计系统后,发现这两个电子阅览室一年中的使用率约为12.5%,显然其利用率不高,或者说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该馆将两个电子阅览室中的一个转变为多媒体阅览室,而将另一个电子阅览室改为它用。

3.4各学院用户访问量统计南京农业大学现在是文理综合性大学,而历史上它的理科以农业学科为主,文科以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为主。笔者对2013年2月—2014年1月的各学院用户访问量进行统计发现:在理科中,以农学院和植物保护学院的学生访问阅览室的人次最多,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动物医学院次之,而以信息学院的学生访问量最少。文科中,以经济管理和土地管理学院的学生访问阅览室的人数最多,以人文学院的学生访问量最少。这些统计数据与馆藏、各学院的特色、学风是相吻合的。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图书馆的优势馆藏是在农学、资源环境、动物医学、经济管理等农学学科方面,到图书馆查阅书刊与学习是这些学院学生的首选;第二,学校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如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蔬菜学、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等,这些学科所在学院的学生学风良好,图书馆对这些学生有极强吸引力。图书馆经过分析后认为,由于各学院学生阅读积极性及对阅览室资源需求的不同,造成了阅览室的用户流量不等。对此,图书馆正在积极做一些新尝试,努力发挥馆员的积极能量,以满足各学院学生的需求,激发用户的阅览动力。其所做的努力有三:首先,尝试开展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让学科馆员到各学院去,倾听师生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意见,力争做好各种资源服务工作;其次,经常重新调整书架,剔除长期不用的图书,将热门书、新书放在显眼的位置,或设置书评的展示架,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各学院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文献资源的利用率;第三,改进图书馆选购图书的方式,在图书馆网站主页上新增加了用户荐购图书栏目,让师生加入到荐购活动中来,并及时将新书摆放到阅览室,满足用户的要求。

4结语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施工质量

引言

信息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载体,而通信线路就是通信传输的重要载体,因此保障通信线路的质量很有必要。一般常见的通信线路包括光缆和电缆,两种不同的线路各有特点和优势,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目前最常用的传输媒介是光纤。这是因为该方式资金投入较少,且施工工期相对较短,整体线路的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控因素,如周围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因此,最常见的解决方法就是将通信传输线路埋到地下,以提高整体通信线路的安全性。

1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

1.1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具体要求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同时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进行通信线路的设计,在确保其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通信线路的各项性能,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通信线路。关于材料选择方面,最好是施工现场取材,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并选择一些可再生的材料,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损害。施工图纸设计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包括地质因素、环境因素及水文因素等,然后设计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方案。一般,通信线路架设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在同一个支架上搭载两条线路,以防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例如,雷雨天气下,两条线路的距离过近,发生雷电破坏的可能性更大[1]。此外,通信传输线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通信线路的实际传输环境,判断图纸的设计理念和环境是否匹配,且不能违背城市规划的前景。同时,还要确保通信线路信号传输的速度、信号强度以及信息质量。

1.2杆路的设计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在通信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国内一些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却存在通信间断的问题。因此,相关地区的通信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杆路的设计和线路的架设。不同的地区,其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一些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要进行重点的考察,并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基础上简化施工工艺和环节。此外,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杆路设计到道路周边,便于后期的养护和维修工作[2]。

1.3杆路的测量

通信线路架设的过程中,杆路的架设是非常重要的。杆路的位置、相邻之间的距离等都对整个通信线路的各项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一般线路的架设中,杆路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50m左右。如果是特殊的情况,可以适当地调节其间距。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选择长度为8m左右的标准水泥杆。一些地势相对高的地区可以使用6m的水泥杆,而在地势相对低的地区可以使用10m的水泥杆。此外,实际施工前要将所有的水泥杆进行编号,后期施工时可以直接使用,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3]。

2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要点

对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4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2.1架杆的选择和埋深加固

通信传输线路实际施工过程中包括很多施工环节。例如,施工材料的选择。这是后期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要对架杆的选择予以高度重视。目前,国内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的通信线路架设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首先,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架杆,如6m、8m及10m的架杆。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考察,确定不同长度架杆需要的数量。除了对地形因素进行考虑外,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然后选择最符合的架杆和相应的数量。当然,存在为了方便将一些通信传输线路直接架到电线杆上的现象,但需注意,避免两线路近距离接触,并做好良好的绝缘工作,避免发生恶性事故[4]。其次,需要确定架杆的埋藏深度。这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确定,对于地质相对松软的地区需要增加其埋深。此外,还有些通信传输线路需要埋到地表下面,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勘察,然后确定最终的埋深,在保证线路安全的基础上,确保充分发挥其功能。

2.2水泥杆上拉线的装设

水泥杆主要是为线路提供依托的装备,受温度的影响非常大。特殊天气情况下,如暴雨、强烈降雪等,水泥杆的平衡性无法保证。因此,实际水泥杆架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其平衡性。常见的方法就是利用镀锌的钢绞线来替代通信传输线路,并且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埋深。

2.3光缆的铺设和吊线的安装

光缆的铺设和吊线的安装有独特的方法,需要在光缆吊线的上面进行铺设,并选择镀锌钢绞线,同时要考虑到外界因素对其带来的影响。特殊情况下,将通信传输线路和电线架设到同一个水泥杆,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间距,并做好绝缘工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5]。

2.4接地保护的设置

通信传输线路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埋地敷设,其原理和电线的接地相同。通信传输线路埋地敷设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特殊的天气下,需要采取预防措施,确保顺利施工。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正常地安装拉线,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并积极地学习西方发达的安装技术,提高安全水平和整体效率。此外,施工单位还要组织相应的岗前培训,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虽然通信传输线路接地保护装置的设置与电线的埋地敷设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一定的不同,需要加强对不同点的重视,确保通信传输线路接地保护装置的功能完善。

3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匹配,实际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然后绘制科学的设计图纸,严格地按照施工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们实用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通信传输线路。

参考文献:

[1]庄振庭.关于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问题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6):39.

[2]李金标,马三其.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4):9.

[3]张涛,马文姣,崔永平.关于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问题探究[J].通讯世界,2018,(5):91-92.

[4]刘旭东.基于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质量技术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2):78.

[5]朱永全.基于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问题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8):86.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施工质量技术

在信息和网络数据的相互传输使用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载体,而信息通信线路就是信息传输和数据传输的重要信息载体,所以对于保证信息通信线路的最高质量传输十分必要。常用的通信线路主要包括光缆和有线电缆,这两种通信线路各自都有特点和一些优点,在实际通信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其进行正确选择。现在最常用的数据传输通信介质当然是无线光纤。原因主要在于这种传输方式设计投资少,施工量和工期相对较短,整体传输线路宽和抗干扰能力强。在电子通信工程实际中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可能会遇到施工周围环境和其他人为等不利的可控因素。为了提高整个通信线路的传输安全性,最常用的安全解决办案方法也就是将所有通信线路传输电缆线完全埋入地下。

1通信线路设计技术的内涵

通信线路的设计要根据国家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光缆与光纤是通信传输中的两条线路,其主要区别在于光缆具有局限性,抗干扰性较强。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架设时的问题,以及线路长度和距离两个因素。线路较长,线路设计安全问题需要更加重视,考虑到外界节气等因素会导致线路无法使用。涉及线路的还有地形环境因素,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尽量结合实际情况,保证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设计通信线路。地势方面需要结合国家设计的要求开展工作,合理使用当地资源。为使后期、施工和设计保证正常进行,对资金分配要合理。建筑技术方面可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保证通信线路的正常使用和后期维护保养。

2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探讨

2.1光缆设计要求

第一,需要做的就是严格认真地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落实,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同时还需要尽量地减少对于周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第二,在进行光缆设计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对设计的目标进行考虑,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预期的需求。第三,就是要做好光缆设计的几方面要求,先是安全,再是合理,然后是经济,最后是适用。简单来说,光缆设计要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地提高性价比。除此以外,通信线路的造价工作也需要在设计的时候进行有效的考虑,尽可能地花费较低的成本,取得产品的最大效益,满足产品的必要性功能。当然对于后续光缆进行维护的费用也需要及时进行控制。第四,就是需要确定最终进行光缆设计的方案,要从多个不同的方案当中进行选择最合理的方案,因此在方光缆方案的设计当中,一定要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开展多方案的有效设计,选择方案的时候,也需要对比不同方案之间的优势和缺点,选择最佳的方案内容。

2.2强化设计过程,确保设计质量

在通信传输线路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电力线交叉或者是相邻架设的情况,在平时他们之间影响可能不会太多,但是如果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这两种相邻的线路就可能会碰撞在一起。在实际碰撞的过程当中,电力线中的电流就可能直接流入通信传输的线路中,这对于线路内部的结构容易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为了能够避免发生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就需要确保通信传输线路和电力线路两者之间的安全性,保证他们不会相互打扰,产生破坏。在架设通信线路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地理的地势,进一步提高对于设计工作以及应用施工技术的重视,认真分析选择的技术是否具有一定的效果。在针对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进行了确定以后,还需要在保证通信传输线路项目基础之上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尽量地降低施工耗费的成本,加强后期的维护,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有关部门的规划需求也需要充分进行考虑。

3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要点

3.1架杆深埋

在开展通信传输线路施工作业时,相关作业人员需要合理运用水泥架杆,一方面要结合施工所在区域的具体传输条件和水文土质因素来进行分析选择,另一方面要做好相关设计工作,由此来充分发挥水泥架杆的使用效果。在施工作业中,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两线路之间的合理距离,这对于提高线路运行效果并保障施工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埋设架杆时,技术人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一方面需要最大程度提高整个施工作业的质量和架杆自身稳固性,另一方面要最大程度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性,针对地质硬度较低的施工环境,如果需要埋设7m的架杆,那么技术人员需要确保其埋设深度大于1.3m,同时要保障其坑洞形状为圆形,这样可以有效应对地质硬度较低环境,同时可以保障架杆稳定性。与之相反的是,针对地质硬度较大的施工环境,技术人员要充分利用混凝土护墩由此来加固架杆。同时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架杆高度大于8m的情况,那么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要选择使用1.4m以上的埋坑,针对架杆承载负荷较大的问题,施工人员要进行合理处理来最大程度保障施工质量。

3.2水泥杆上拉线的装设

电杆主要分为三种,即:6米、8米、10米。为了能够更好地防止恶劣天气的影响,让杆的外力保持在平衡范围内,并使内外力尽可能保持平衡,这需要将电杆挂在电线上。这里最常用的是“人字防风拉”。尽可能调整挡风板和倾斜角度,以提高这种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并确保杆架的稳定性。水泥杆的选择在通信技术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水泥杆是保持平衡的一种装备。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水泥杆可以让线路不受环境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想要保证通信线路更好发展,就要对水泥杆装备进行一定的完善。水泥杆是保持平衡性的装备,正常情况下,安装水泥杆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地势较高,可采用6米杆;地势低,则可采用10米杆,这些都要根据实地测量数据为标准。同时,通过特定的压力表测量该地区的通信传输量,以免负荷过大影响线路传输。

3.3架空光缆的敷设和掉线安装

该项施工要用光缆挂钩将其进行悬挂,悬挂的距离有一定的标准,正常情况下是距离地面6米以上,不能低于6米。光缆的铺设是非常复杂危险的。因为光缆的铺设是在空中完成的,危险性非常大。大风天气,电线电缆的摆动幅度较大,这样就需要采取特定的措施,减轻摆动幅度,增强吊线的抗拉能力,采取背向连接的方式,保持两者之间的距离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它所选用的材料也是非常特殊的,用一些阻绝电的材料来设计的,防止触电。光缆的铺设和掉线的安装技能性也非常强,要非常熟练才可以上手,危险性极大。安装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难度高,危险性大,所以这项工作很少有人可以胜任。

3.4接地保护的设置

当前的地面接触设施仍不成熟,用的是国家统一规定的通信线路接地设施,加强接地技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拉丝工艺,其中嵌入水泥棒的钢丝用螺丝拧紧。还要求这些接地保护设备符合防雷线设计,为保证施工安全做好保障。在架空线路中,可以利用拉线进行接地保护,即将其中一根拉线的一端压入水泥杆拉线抱箍内并用螺母紧固在拉线抱箍的栓钉上,另一端高出杆顶10cm,并用3mm镀锌钢线将其固定在线路架杆上。防雷接地线的设置要求:特别要求终端杆、引入杆及局前5根电杆必须装设直埋式避雷接地线;终结、角杆、跨越杆、分歧杆、坡顶杆及12m以上电杆均须装设拉线式防雷接地线。吊线也同时接地,避雷线高出杆顶10cm;穿越高压电力线两端的电杆、拉线和吊线必须接地;与电力线平行的架空线路每200m做一次接地;每条拉线处采取借助拉线入地且在此处一并设置拉线式防雷线,四方拉线处采用地线棒直接入地。对于所有架空线路至少保证每1km接地一次。机房光缆接地:光缆进机房后光缆加强芯必须接至ODF架防雷地线排,且防雷地必须采用16mm电源线接至室外地线排。

4通信传输线路质量控制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施工质量,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整体质量控制工作。针对当前在线路传输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国内外同行间的沟通,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做好自身经验积累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我国通信行业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更高效的质量控制方案,由此来保障我国通信行业实现持续向好发展。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工作标准的制定工作。当前我国在通信传输线路的质量控制方面缺乏完善的规范标准,这导致整体工作过程中极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标准规范,借此来严格约束工作人员操作,提高整个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这对于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快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规范各个施工作业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技术,严格控制各个施工场地及施工内容,切实执行质量控制工作并强化监督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质量控制各方面制度内容,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强化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的责任感,例如,可以加强技术培训来提升其责任意识,这有利于引导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质量控制工作中,由此来避免通信传输线路施工作业出现质量问题。

5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通信传输线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依赖于通信传输技术,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施工的时候,要考虑到各种外界的影响因素,还要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面格外注意。目前,我们一些偏远的山区无法使用通信技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施工技术还不够完善,因为我们没有足够完善的技术和方案,所以就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干扰因素,所以我们再考虑到环境和地形对施工的影响之外,还要考虑到技术人员对整个施工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通讯传输。

参考文献:

[1]罗林万.探讨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质量技术[J].通讯世界,2016,16:75-76.

[2]曾惠斌.对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1:116.

通信技术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及科技不断发展,为电力事业带来了新的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有线通讯方式,逐渐取而代之的是无线技术及光纤,同时,智能电网建设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如今,智能电网的建设持续进行,也不断在完善,而在这过程中,电力通信技术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智能电网及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探讨电力通信信息如何正确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之中及其所起的作用。

一、智能电网与电力信息通信

(一)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主要功能

在于整理、搜集和分析信息,这些信息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在输电、配电、发电等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同时,智能电网能够掌控电力系统的运作,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适当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

(二)电力信息通信

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中,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高效性。[1]在电网的运作过程中,例如配电、输电等环节,往往存在一些难以觉察的细节,如果没有对着这些细节加以管控,容易导致电力输送出现问题和障碍,因此,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建设智能电网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在智能光纤通信网络建设中,起到基础性作用

随着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系统通信中的数据量与日俱增,传统的光纤通信技术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为了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应当对网络智能化技术加以利用,来建立起一个高效的智能的光纤通信网络。

(二)在电力通信接入网建设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

通常来说,智能电网需要与用户端连接以提供电力资源给客户,也就是说,用电客户与智能电网系统之间需要实现通信,这就需要通信系统来帮助实现。[2]

三、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是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还能进行规划、协调工作,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最终实现电网的顺利建设。

(一)在用电领域的应用

客户是电力传输的终端,是实际的用电客户。而客户对用电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工作人员应当利用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及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提供巨大的数据库,将有用的用电信息予以分析和研究,实现用电客户与智能电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建设高效的运作系统,从而推动智能电网的持续发展。

(二)在输电领域的应用

在输电领域中,我国电网尽力实现大范围覆盖,因此,许多电力输送的距离都比较远,必然导致较多的损耗,如何减少这种损耗和运输成本,是如今重要的问题之一,亟待解决。因此,我们应当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到输电领域中,使其满足远距离输电的要求,同时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通过利用创新技术将输电过程中的损耗降低,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除此之外,还应对输电过程进行及时、全面的监控,查漏补缺,及时处理问题,提高输电效率。

(三)在配电领域的应用

在配电领域中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络的效力和安全性,是电力网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同时,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能够及时地发现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方便工作人员处理,以此来提高供电质量,促进配电系统的集成化和兼容化。

(四)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能源根据是否可再生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进程中,主要任务在于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以此来保护不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对能源领域加以研究,逐步实现新能源的并网。在新能源接入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有关需求和研究其科学合理性,保证电能质量、功率、电压能够自我调节。[3]因此,在新能源领域,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当实现对功率、电压等调节的功能,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构建起新能源管理体系。

四、结语

总之,在智能电网时代背景下,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对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们应当积极、正确、合理地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不断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彦飞.试论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电子世界,2017(1):118-119.

[2]陈海泉.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