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

通信标准与规范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通信管理 标准化 建设

一、标准化背景

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是一种集各种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设施管理和承载业务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和专业职能管理。另外,通信管理系统支撑公司电网的生产调度,是电力公司信息化业务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这对相关信息企业的通信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很多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上面。对于中小企业,最初起主要作用的有建设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对于大型企业建设,资源计划系统曾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信息管理的标准不够完善,员工对通信管理系统的作用认识缺乏,导致该系统在国内企业取得成功的案例也寥寥无几。众所周知,信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完善,那么要保障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通过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信息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

2.1 通信管理系统现状

目前,相关电力企业建立的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综合监控、资源管理以及运维管理。通过在通信运行和管理中广泛应用这三大类网管系统,电力企业的通信管理水平已大大提高。但是,通信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对电力企业通信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信运维和通信管理需要更加高效与规范的技术支持手段来减轻通信运行的压力。当前的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距离高效规范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互联互通性不高。由于最初规划和建设通信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时,没有从宏观上充分把握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和组织,使得他们在系统的框架结构、使用功能、信息模型以及接口形式等方面的差别比较大,进而导致了系统、信息或应用孤岛的形成。各单位之间不能互相联通,也就无法支持通信系统的运行一体化。(2)规范化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规范的界定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和设备网管系统的功能;综合网管系统没有标准的总体结构、互联接口和安全防护;设备网管系统没有统一的系统部署、功能配置和北向接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并大大制约了其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3)集约化程度不高。当前,大规模通信运行体系对通信管理系统纵向和横向的集约化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通信管理系统基本都是由各个单位根据其自身管理的通信网络建成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层级划分和合理的部署。而且,这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不能与内部的监视和资源管理等系统之间有效的联系,也无法及时给外部有关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所以难以实现在大规模通信环境下运作。

近年来,相关国际组织已在通信网络管理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标准化工作并颁布了TMF 814等管理标准。这也更加表明,随着通信网络剧烈的规模化和复杂化,未来的通信管理必定要趋于标准化,才能更好的降低网络管理的难度,有效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

2.2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主要包括技术基础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化、运行维护标准化以及安全环保标准化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基础标准化。该分类中的基本文件由整个标准体系共用,这要求其含有统一的术语定义、统一的通信资源命名以及信息交互的通用协议等。(2)规划设计标准化。规划设计主要用来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它根据《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框架》来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3)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通常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工程建设、软件开发以及系统测试和工程验收,主要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工程建设与管理。(4)运行维护标准化。动力环境管理应用、骨干通信网管理应用和终端通信接入网管理应用是通信管理系统的三大类应用管理。运行维护标准化就是针对这三大应用管理的运行管理规程。(5)安全环保标准化。安全环保标准化规范与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此类规范主要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指导。

2.3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完善举措

由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颁布或着正在拟定中的与通信相关的标准规范有很多,但这些标准都是各级通信部门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制定的,它们没有一个总体上的协调运作机制,建设标准也不同。这样的通信管理系统规范难免会影响信息共享,降低系统管理效率并造成人力资源与时间资源的浪费。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有:(1)标准规范存在重复。在与通信相关的90条标准规范里,几乎有一半属于运行管理规范,并且与通信设备和业务相关。此外,各级的通信部门也有重复制订标准规范的情况。(2)标准规范的覆盖面窄。目前电力系统内部已经制订的相关通信的标准还不全面,比如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工程建设以及专业管理等领域与通信相关的业务都缺乏相关的指导标准。(3)标准规范的适用性差。由于大多数通信部门制定的标准规范都是量身订制,不具备通用性,所以其他通信部门若想直接参考或引用就比较困难。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还需要大力推进,这就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建立工作组来全面负责与监督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工作的实行情况。具体的标准化工作内容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完善:(1)对标准化的运行机制进行完善。组建标准化专家小组对工作计划进行细化,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2)进一步制订通信相关的标准草案。通过组织有关电力企业部门和单位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调研,着重完善与实际建设和运行维护有关的草案及编制说明的编写。(3)推广标准体系的应用。组织相关专家对通信相关的标准体系开展有步骤、有计划地宣贯工作,确保各级通信部门能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很好的落实与执行相关的标准体系。(4)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申报和处理机制。这将有助于解决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的知识产权问题,从而有效规避法律侵权的风险。

三、总结

通信管理系统如果能实现在技术层面、工作层面以及管理层面等相关层面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上级和下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从而能够建立起信息纵向与横向的相互联接通道,进而使各层级通信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得到透明及时和快速的解决。提高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不仅能够简化网络管理程序,更对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李学京. 标准化总论[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 杨峰,傅俊. 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关键要素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72-74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2篇

1.1国外标准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国外标准化组织主要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

1.1.1ITU标准无线电频率是卫星通信应用的基础,ITU是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之一,主要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无线电频率的管理和协调。ITU制定的标准分为以《无线电规则》为主的规则体系和以“建议书”为主的技术建议书体系。a)《无线电规则》是由ITU各成员国根据其《组织法》和《公约》等共同建立的一套国际通用的、管理各种无线电业务的契约性法规。其法规规定了各类无线电业务的频段划分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情况(其中与卫星通信相关的有卫星广播业务(BSS)、卫星固定业务(FSS)及卫星移动业务(MSS)),同时还规定了各国使用无线电频率必须遵守的程序和规则。《无线电规则》是ITU管理无线电通信、协调各国在无线电管理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规范其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规范性文件。b)“建议书”是ITU确定通信系统工作运行和互通方法的标准,是全球各国间频率争执协调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对频率使用经验的固化和积累。它由ITU各成员国批准,虽然不强制执行,但由于这些建议书由全球主管部门、运营商和产业界的权威机构编制而成,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实施。目前,ITU已了4000余份建议书。

1.1.2ETSI标准ETSI是由欧盟委员会批准建立的欧洲地区性电信标准化组织,旨在通过标准确保欧洲各电信网间互通,促进欧洲电信基础设施的融合。ETSI制定的标准不仅被欧共体作为欧洲法规被要求执行,而且在全球其他地区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被推广执行。ETSI制定的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标准共327项,主要分为三大类:协议标准、地球站标准、电磁兼容标准。a)协议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DVB(DigitalVideoBroadcast,数字视频广播)标准是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不同媒介的数字电视系统标准。其中关于卫星广播通信的分支为DVB-S[1],它是目前全球范围使用最普遍的卫星广播电视协议。随着技术的发展,ETSI在DVB-S的基础上制定了用于卫星交互通信的DVB-RCS[2]和用于卫星移动广播通信的DVB-SH[3]。DVB-RCS目前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而DVB-SH还属于新兴应用领域。与DVB-SH类似的标准还有ETSI制定的SDR(SatelliteDigitalRadio,卫星数字通信)和S-MIM(S-bandMobileInteractiveMultimedia,S频段移动交互多媒体)。其中,SDR与DVB-SH原理类似,都是针对广播通信,只是在工作频段、调制方式、编码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S-MIM则是对DVB-SH的扩展,它在DVB-SH基础上增加了回传链路以满互通信的需要,同时S-MIM还增加了与地面IP网络的接口,使得其应用更为广泛。目前,美国全球通信公司的ICOG1卫星采用了DVB-SH,美国1WorldSpace公司的Afristar和Asiastar两颗卫星采用了SDR,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EutelsatW2A卫星采用了S-MIM。关于卫星宽带通信的标准有BSM(BroadbandSatelliteMultimedia,宽带卫星多媒体)[4]和RSM(RegenerativeSatelliteMesh,再生卫星网络)。其中,BSM是一套基于IP协议、针对整个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标准;RSM则是针对星座组网的标准,分为RSM-A和RSM-B。RSM-A是ETSI和TIA基于美国休斯公司开发的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SPACEWAY)联合制定的,RSM-B是在DVB-RCS的基础上提出的,也已在欧洲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中得到了应用。GMR(GEO-MobileRadio,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标准是一套完善的、基于GEO卫星的卫星移动电话系统标准,分为两个系列:GMR-1和GMR-2。GMR-1和GMR-2在用户链路及馈线链路频段、双工方式、多址方式等方面相同,但在载波间隔、信息速率、调制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随着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由2G向2.5G再向3G的发展,GMR-1也随之了对应的标准GMR-1Releasel、GMR-1Release2(GMPRS)、GMR-1Release3(GMR-13G),而GMR-2并没有进行更新,仍然是基于GSM(GlobalSystemforMobil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目前,GMR-1和GMR-2都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Thuraya、TerreStar、SkyTerra等卫星通信系统采用了GMR-1,而INMARSAT、ACeS等卫星通信系统则采用了GMR-2。b)地球站标准。ETSI关于地球站的标准较多,涵盖了工作在不同频段的地球站和不同类型的地球站。这些标准既有对地球站系统组成的规定,也有对地球站功能性能的规定;既有对地球站总体的规定,也有对天线、低噪放模块等关键设备的规定;既有对地球站技术要求的规定,也有对地球站测试方法的规定;既有对关键技术的要求,也有对实施指南的建议。c)电磁兼容标准。电磁兼容是卫星通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ETSI有专门的技术委员会(ERM)负责相关标准的制定,ERM制定了大量与地球站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工作在不同频段、采用了不同实现形式、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各类地球站及其组成设备,从设备级和系统级的角度,对电磁兼容性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及发射功率限值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其内容除电磁干扰的规定外,还有电磁耐受的规定,主要是检测产品在各种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否正常工作。

1.2国内标准国内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标准包括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设有TC79(无线电干扰)、TC239(广播电影电视)、TC246(电磁兼容)、TC425(宇航技术及其应用)和TC485(通信)等多个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内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的标准共113项,这些标准大部分都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分为6类:基础标准、频谱标准、协议标准、地球站标准、电磁兼容标准和卫星入网标准。a)基础标准的数量较少,主要是对广播电视系统中涉及的卫星广播术语、卫星通信涉及的各类设备的命名方式作了规定。b)频率标准大部分都是采标于ITU标准,并在ITU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频率的规划和共用、星地传输链路中大气损耗和降雨衰减的计算方法等内容作了规定。c)协议标准集中在广电领域,主要对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和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的调制方式、信道编码等内容作了规定。d)地球站标准包括了地球站系统及其关键设备,可分为产品规范和测量方法标准。其中,产品规范主要对各类型地球站及其关键设备的业务能力、系统组成、性能指标等技术要求作了规定;测量方法标准则对地球站系统及其关键设备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作了规定。e)电磁兼容标准主要对干扰源、干扰允许值、具体的测试方法等作了规定。f)卫星入网标准主要对C频段和Ku频段通信卫星应满足技术要求(如接口匹配、频率干扰、时钟同步等)作了规定。

1.3国内外标准的差异分析国外在制定卫星通信应用相关标准时并没有建立标准体系进行系统规划,而是按照不同的专业领域成立了多个工作组,由各工作组根据各自专业领域的实际需要,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标准。因此,它们的标准很贴近实际应用,但标准的系统性以及标准之间的协调性略显缺失。此外,国外标准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很多标准都有工程背景,并做到了与工程研制同步更新(有的标准中甚至为暂时不成熟的章节预留了空白页,以便于实时更新),因此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欧美各国普遍都采用了这些标准开展卫星通信应用活动。相比于国外,我国的卫星通信应用相关标准较少,且现有标准由于制定时间较长,实效性较差。我国参与卫星通信应用相关标准制定的行业较多,标准类型多样,包括国家标准(GB)、通信行业标准(YD)、航天行业标准(QJ)、电子行业标准(SJ)、电力行业标准(DL)、广电行业标准(GY)以及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等。这些标准大部分由用户制定,这与行业特点以及我国的行政分工密切相关。通信卫星属于定制产品,不同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各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了相关标准,包括星地传输协议、地球站技术要求、卫星入网要求等。另外,我国的卫星通信应用相关标准有很大一部分都采标于ITU的“建议书”,如GY/T197-2003《数字卫星新闻采集通用技术规范》等。对于ETSI标准,我国也在参考使用,如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星地传输协议就是建立在DVB-S的基础上,但是并没有采标制定为我国的标准。

2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体系框架

通过上面对卫星通信应用产业链及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简介与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卫星通信应用发展已经很成熟,拥有多个全球和区域卫星通信系统,在3个业务领域(BSS、FSS、MSS)都成功开展了商业应用,而我国的卫星通信应用还只有C频段和Ku频段(即BSS和FSS规划的部分频段)。同时,国外在相关标准化工作方面也领先于我国,ITU和ETSI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与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工作同步,现有标准已不仅基本覆盖了卫星通信应用的各领域,也反映了目前的实际情况。相比而言,我国的现有标准在覆盖面和时效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在综合国内外现有标准规划的基础上,考虑与国际接轨,并结合我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及我国的管理特点,提出了我国卫星通信应用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标准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该体系框架顶层分为五大类:基础标准、星地接口标准、关键设备标准、地球站标准以及运营管理标准。a)基础标准分为术语标准和电磁兼容性标准。术语标准包括了卫星通信应用涉及的各领域术语和定义,与国际接轨,以统一行业内对相关概念和指标认识;电磁兼容标准包括了对地球站系统及其关键设备的电磁干扰要求和电磁敏感度要求,以指导地球站系统及其关键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测试及验收。b)星地接口标准分为频谱标准和协议标准。频谱标准包括频率的管理、申报、干扰协调等内容,以规范和指导3个频段(BSS、FSS、MSS)的使用;协议标准包括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卫星移动电话系统等多种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等内容,以指导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地面应用终端的研制。c)关键设备标准分为天线标准、天线跟踪伺服设备标准、上变频功率放大器标准、低噪声下变频放大器标准及调制解调器标准。这五部分标准覆盖各类设备的主要产品规格,包括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内容,以规范和指导关键设备的采购与验收。d)地球站标准分为固定地球站标准、移动地球站标准及便捷式地球站标准。这三部分标准涵盖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地球站,包括设计指南、测试方法、试验方法等内容,以规范和指导地球站系统的设计、测试、试验及验收。e)运营管理标准分为卫星入网标准和地球站入网标准。这两部分标准分别包括卫星和地球站入网应该满足的技术要求,以规范和指导卫星与地球站的入网审核。

3展望与建议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物联网;自动识别;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49-03

Research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Standards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ologies//Lei Yunhe, Xue Yaofeng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andards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ISO SC31 workgroup a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ntent of these standards are analyzed. 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standard framework and standards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ologies.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data capture

随着总理的“感知中国”、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和美国IBM公司“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物联网技术受到国际国内各界的关注。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作为物联网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运输、仓储等行业,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各标准化组织都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非盈利性组织EPC Global以及日本的泛在中心(Ubiquitous ID)[1-3]。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ISO的技术委员会通常负责完成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199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1(Information Technology)设立了子委员会SC6、SC17、SC31、SC38、WG7等工作组,专门负责物联网标准化的工作[4]。本文主要研究ISO/IEC JTC1中的SC31工作组制定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

1 ISO关于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的标准进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委员会的子委员会SC31专门负责制订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到2012年8月12日,已及正在制订中的标准有138条。按其公布日期的年份划分,详细信息见图1,其中包含Published(83条)、CD(5条)、FDIS(14条)、TR(17条)、NP(11条)、DIS(5条)、FCD(1条)、Undeveloped(2条)等8种状态[4]。

从图1可以看出,2005年左右,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工作处于起步期;2005—2010年,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工作处于上升的状态,发展速度基本稳定;2010年以来,发展速度迅速提高,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对ISO的标准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其近年来标准化的工作主要在数据编码、接口、应用程序以及测试规范等方面陆续展开。2004年标准的制定处于起步前期,为应用需求分析标准。从2005年公布的标准情况看,内容集中于数据协议,制订了几条数据协议及编码方面的标准。2006年制定的标准涉及接口方面,并制订了QR2005条形码符号规范。2007年公布的标准主要进展表现为陆续制订几种条形码符号规范,并开始涉及性能测试方面。从2008年至今公布以及预计公布的标准情况来看,近几年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的工作取得很大的进展,其内容包含数据编码协议、惟一标识符、接口通信协议、应用管理协议以及质量测试、性能测试和一致性测试规范等。其中,最明显的进展表现为接口标准和应用协议方面。要加快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标准化的进程,标准的制定还需进一步完善。

2 具体标准分类描述

2.1 数据协议标准

ISO的SC31工作组制订了涉及数据编码、压缩、转换、识别等处理流程的一系列数据协议标准,涵盖惟一标识符、条形码、词汇表、光学字符识别等方面。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中物品的标识信息是通过标识符来区别的。ISO/IEC 15418定义了GS1应用标识符、ASC MH10数据标识符及其维护。ISO/IEC 15424定义了数据载体标识符。ISO/IEC 15963射频标签的惟一标识符规范,具体规定了RF标签的编号系统。该惟一标识符可用于: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追踪,RF标签制造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追踪,通过读写器中多标签防碰撞机制完成多天线配置环境中的数据读取,RF标签所附着物品的追踪。ISO/IEC 15459系列标准(包括15459-1、15459-2、15459-3、15459-4、15459-5、15459-6、15459-8等七部分)定义了惟一标识符规范,分别定义了相关项目的惟一标识字符串[4],主要包括运输单元的惟一标识符规范、登记规程、惟一标识符的通用规则、单个项目、可回收运输品的惟一标识符规范、产品分类的惟一标识符规范以及运输品的分类规范等。

条形码符号规范主要规定条形码的数据编码特点、符号格式、尺寸、印刷质量、误差修正、解码算法等参数。目前已制定很多条形码编码体系,如128码、EAN/UPC条形码、PDF417条形码等。此外,ISO/IEC 24723:GS1(中文全称:全球第一贸易标准化组织)复合条形码符号规范,包括一维符号和二维符号[4]。

ISO/IEC 19762系列标准定义了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领域的相关专业术语——词汇表[4],用以保障非专业人士和该领域的专家之间进行无障碍的交流。该系列标准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英文缩写:AIDC)的一般术语;第二部分,光学可读介质(英文缩写:ORM);第三部分,无线射频识别(英文缩写:RFID);第四部分,有关无线电通信的一般术语;第五部分,定位系统。

光学字符识别(英文缩写:OCR)标准定义了字符的识别和打印规范。ISO 1073标准(包括OCR-A和OCR-B两部分)规定了打印图像的格式、字母数字字符的大小以及光学字符读取中的图形符号和标识;ISO 1831标准内容涵盖了OCR纸张和印刷的基本定义、测量要求、规范和建议等方面,并说明了OCR媒体的三个主要参数:纸张的光学性质、光学识别字符的光学性质和油墨图案的尺寸、OCR字符在纸张上的基本要求[4]。

此外,ISO/IEC15434协议规定了高性能ADC媒体语法,规定了交易双方使用高性能媒体时信息和数据格式的转换结构、语法、编码格式等。ISO 15962规定了项目管理用RFID的数据协议,包括数据解码规则和逻辑存储功能等。ISO 29162定义了在AIDC媒体中的数据结构使用准则(AIDC包括线性码、二维码和其他AIDC媒体)。ISO 29160定义了RFID徽章符号。ISO24720为直接部分标记准则[4]。

2.2 接口与通信协议

1)传感器与驱动器的智能传感器接口。ISO/IEC/IEEE 21451系列标准定义了传感器和驱动器的智能传感器接口[4],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网络可容纳应用处理器信息模型;第二部分,传感器与微处理器交流协议,以及传感器电子数据表(英文缩写:TEDS)格式;第四部分,混合模式交流协议和TEDS格式,定义了模拟传感器与物品数字信息的交流协议和接口;第七部分,传感器与RFID系统交流协议以及TEDS格式,定义了RFID系统与智能RFID标签间通信的数据格式。

2)应用系统与读写器之间的接口规范。读写器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一个中间件完成的。ISO/IEC 15961系列标准规定了应用系统与读写器之间的接口标准[4],具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应用接口规范,它是用于处理应用系统的信息接口,具体规定了应用程序和数据协议处理器之间的接口,包括语法转化规范、应用程序命令和响应规范等;第二部分,RFID数据架构规程;第三部分,RFID数据架构;第四部分,电池辅助和传感器性能的应用接口规范。

3)应用于单品管理中的大范围和小范围的空中接口规范。ISO/IEC 24730系列标准定义了资产管理中实时定位系统的两个空中接口协议和一个应用程序接口[4],以保证不断增长的RTLS(中文全称:实时定位系统)市场中产品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目前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第一部分:应用程序接口(英文缩写:API)规范。API是RTLS系统的技术标准,也是应用软件与RTLS设备连接的桥梁。该规范描述了RTLS服务及访问方法。

②第二部分:直接序列扩频(英文缩写:DSSS)2.4 GHz空中接口协议。它建立了一个全球可用的2.4 GHz频段实时定位系统的技术标准,能够提供更新频率更高的定位;定义了在系统控制区域内定位资产的空中接口,如仓库、校园和机场中的查询定位范围可精确到3米;规定了建立一个RTLS系统所需要的空中接口协议,包括多种可使用的定位算法;还定义了一个网络定位系统,其中提供XY坐标和数据遥测。

③第五部分:2.4 GHz线性调频扩频(英文缩写:CSS)的空中接口通信协议。该协议定义了使用2.4~2.483 GHz CSS频段的空中接口协议,支持读者和RTLS标签之间的双向交流。

④第六部分:超宽带空中接口协议。

⑤第二十一部分:直接序列扩频(DSSS)2.4 KMHz空中接口协议,采用DBPSK数据编码和BPSK扩频方案、以单一扩频码工作的发射机。

⑥第二十二部分:直接序列扩频(DSSS)2.4 KMHz空中接口协议,采用QPSK数据编码和沃尔什偏置QPSK(WOQPSK)扩频方案、以多种扩频码工作的发射机。

⑦第六十一部分:低脉冲重复频率超宽带空中接口。

⑧第六十二部分:高脉冲重复频率超宽带空中接口。

3)应用于项目管理的RFID空中接口通信协议。ISO 18000为项目管理用RFID通信协议系列[4],主要分为10个部分:第一部分,参考体系和标准参数定义;第二部分,低于135 KHz的空中接口通信参数;第三部分,13.56 MHZ的空中接口通信参数;第四部分,2.45 GHZ的空中接口通信参数;第六部分,860~960 MHz的空中接口通讯参数;第七部分,433 MHz的主动式空中接口通信参数;第61、62、63、64分别为860~960 MHz之间的A、B、C、D型的控制接口通信参数。

ISO/IEC/IEEE 8802-15-4为局域网/城域网通信协议具体规范的第十五部分[4],低速率无线个域网WPANs的无线媒体接入控制MAC和物理层协议PHY。定义了在10米的个人操作范围内,使用不带电池或耗电量极低的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低数据无线连接时的PHY和MAC协议。

ISO/IEC/IEEE 21450定义了用于传感器和制动器的智能传感接口,包括通讯功能、通讯协议和TEDS格式[4]。

2.3 应用管理方面的协议

1)空中接口的相关服务管理协议。ISO/IEC NP 29167系列标准主要是空中接口的安全服务协议和文件管理协议[4]。第一部分,RFID框架安全服务和文件管理的空中接口协议;第十部分,AES128安全服务加密包的空中接口;第十一部分:PRESENT-80加密包的空中接口;第十二部分,ECC-DH加密包的空中接口;第十三部分,Grain-128A加密包的空中接口。

2)RFID软件系统应用管理协议。ISO/IEC24791定义了一个企业应用系统和RFID读写器之间的操作软件系统基础设施[4]。RFID软件系统由RFID读写器、中间件软件系统和应用程序三部分组成,主要功能包括应用控制和空中接口操作,标签和传感器的信息交流以及系统组件的健壮性和绩效管理。ISO/IEC 24791系列标准(包含两部分)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基础设施概述、相互关系、基本组成部分和提供的服务等,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管理规范、设备管理规范和设备接口规范。

2.4 质量检测及性能测试规范

1)系统性能测试方法。ISO/IEC 18046定义了RFID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4],该规范建立了绩效评估的基本框架,所定义的测试方法可以被修改。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细节修改本测试规范以适应自身需求。ISO/IEC 18046系列标准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系统性能测试方法;第二部分,讯问性能测试方法;第三部分,标签性能测试方法,规定了单品管理中RFID标签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应用程序设备选择的一般要求和测试要求。最终形成的测试报告将以统一的标签数据表形式呈现。

2)条形码的质量检测与测试规范。ISO/IEC 15415条形码印刷质量检验标准-二维符号[4]。该标准规定了两种具体的二维条形码符号的测量方法,一种适用于多行条形码符号,另一种适用于二维矩阵符号。它也定义了评价分级的方法和形成总体评价的方法。ISO/IEC 15416标准内容是条形码印刷质量检验标准-线性符号[4]。

ISO/IEC 15419规定了条形码的数字化成像和印刷性能的测试方法[4]。ISO/IEC 15421定义了条形码的主要测试规范,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条形码[4]。ISO/IEC 15423定义了条形码扫描仪和解码器的性能测试方法[4],包括作为集成阅读系统和独立单元的条形码扫描设备和解码设备,内容涵盖设备的性能以及组件等方面。ISO/IEC 15426系列标准(包括两部分)定义了条形码检验一致性规范[4],其中第一部分为线性符号,第二部分为二维符号。ISO 19782定义了光泽和低基质透明度对条形码符号读取的影响[4],它提供了光泽和透明度的测量方法,决定是否适合于条形码的读取,以及不能读取时的解决办法。

3)空中接口的性能测试方法。ISO/IEC 18047系列标准规定了与ISO/IEC 18000系列标准各部分相对应的一致性测试方法[4]。该系列标准规定的讯问和标签一致性参数包括:包含标称值、公差的特定模式的一致性参数;直接影响系统性能和互操作性的参数。它不包括高层次数据编码一致性测试参数。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第二部分:低于135 KHz空中接口通信的测试方法,与ISO/IEC 18000-2相对应。

②第三部分:13.56 MHz空中接口通信的测试方法。

③第四部分:2.45 GHz空中接口通信的测试方法。

④第六部分:860~960 MHz空中接口通信的测试方法。

⑤第七部分:433 MHz主动空中接口通信的测试方法。

4)空中接口通信的测试方法。ISO/IEC TR 24770定义了2.4 GHz空中接口通信的测试方法[4],定义了确定2.4 GHz RTLS设备性能特征的测试方法,包括标签、阅读器和符合ISO/IEC 24730-2具体应用的激励器等方面。ISO/IEC 24769系列标准,定义了空中接口通信的测试方法[4],对应于ISO/IEC 24730系列标准的相应部分。ISO/IEC TR 24769规定了2.4 GHz空中接口通信测试方法。该规范定义了与ISO/IEC 24730-2相应部分对应的2.4 GHz RTLS标签的一致性测试方法。ISO/IEC NP 24769-5定义了2.4 GHz CSS的空中接口通信测试方法[4]。

3 结束语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是物联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已成为当前各国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因此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国家战略和跨国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物联网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关键技术标准化是其进一步发展应用的重要制约因素。本研究期望能够为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进程提供参考,利于标准化工作进一步的开展和进行,以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民,刘宇,曾隽芳.RFID技术系统工程与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2-53.

[2]张有光,杜万,等.全球三大RFID标准体系比较分析[J].中国标准化,2006(3):61-63.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标准规范;有效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一、标准规范有效性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标准是以国家标准为主,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衔接配套的标准体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级标准之间、同级标准之间互相转换、废止,变化非常大。特别是近几年来,为适应入世后的市场需要,我国标准化主管机构加速了标准的清理整顿及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准的升级替代变化复杂,由于一项标准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地修改、补充、代替、确认,或者被废止,这就决定了标准信息与其它文献信息相比具有一项非常显著的特征,即标准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因此,在收集标准信息时,注重标准信息的有效性是非常的重要。 新的标准代替了旧的标准,面对标准的较大变动,将给用户执行标准带来许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如果没有及时对标准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掌握最新的标准信息动态,仍然继续使用已被转化、废止或修订的标准,按照过期失效的标准进行产品设计、组织生产,那么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没有质量保证,这样必然会给使用产品的用户带来巨大的隐患,将会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企业在设计、生产产品之前,务必要对相关标准的信息进行有效性查证确认,以确保所采用的标准现行有效,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二、企业标准规范有效管理的途径

(一)寻找有效途径,掌握最新信息,从源头上对标准规范进行有效管理

标准信息的收集渠道应该是广泛而多途径地进行。目前,我公司通过相关部委网站以及标准化刊物等途径获得相关标准规范的权威信息,从而在源头上对标准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控制。 目前,标准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准网站:

http://:8086/index.aspx(交通行业标准信息系统)

http://(工标网)

http://.cn(中国标准服务网)

http://(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http://标准网(http://)等。

2.标准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交通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等。

3.标准公告及刊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中国标准化》、《国家标准修改、更正、勘误总汇》及各类标准汇编、单行本如《水运工程标准与造价管理信息》等。

(二)收集本企业使用标准规范,分类汇总后,建立《标准规范有效版本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标准规范的收集首先应确定本企业所需要的标准规范的范围——常用标准,按照行业类别或标准类别汇总后编制清单,内容包括:标准名称、标准代号、标准时间、标准实施时间,标准废止时间等。

(三)标准规范的整理和

标准管理人员应对汇编成册的清单定期进行查新、整理、,以保证时效性。 标准信息的要及时全面,以供有关人员及时了解和使用。标准信息的形式可采取网上电子版和纸质版下发给相关部门及人员相结合的方法,定期补充更新局域网上的清单,使标准使用的相关部门或人员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标准信息,掌握标准信息的最新动态。

标准信息的周期建议每季度、最长不宜超过半年更新一次,更新后最新版本的清单。

对失效、废止的标准规范,标准管理人员应及时从书架上撤出实物,并相对应的做好销账工作。对失效标准规范应作销毁处理,对需保留作存查用的失效、废止的标准规范,应在实物及账本、借阅清单上分别加盖红色“作废”标识章,另行登记和存放,只供查阅,不外借。对清单中失效、废止的标准,应在相应的目录和正文处加盖红色“作废”标识章进行标识,以防止失效、废止的标准规范的非预期使用,而造成产品的不合格。

(四)建立标准规范自动更新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进入了信息时代。在知识经济空前发展的大趋势下,建立标准规范信息化管理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我公司在2013年根据设计工作的特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引进开发了标准规范网上自动更新系统,网络化的运用给我们工作带来便捷,使企业标准规范得到了有效的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换代、新标准的制定、旧标准的修订或作废,对标准信息的管理永远处于动态之中,标准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取标准信息并对它进行有效性的管理,从而提高标准信息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用户对标准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 标准体系 架构 航海保障 业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P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003-03

航海保障信息化作为航海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在综合航海保障体系建设和航海保障工作机制完善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而在航海保障相关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中,关于海上服务信息的提供,客观上需要更加高效协调的通信链路与更加统一完善的标准体系建设[2]。同时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了《深化标准工作改革方案》,就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3]。在此大背景下,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对航海保障实际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1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背景

1.1 航海保障中心业务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有航标、测绘、通信3大核心业务,主要承担辖区范围内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以及航海保障应急处置等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职责。目前,已推广应用上级管理系统20余个,涵盖人事、财务、党务等工作;自主建设使用的航标、测绘、通信业务信息系统主要有17个,覆盖航海保障的关键业务,有效支撑业务发展。

中心自建的各类业务管理系统数量繁多,且各个业务管理系统采用的技术与建设方式不统一,各系统均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规范”与“标准”,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特别是系统产生的数据,格式与标准均不同,如果没有标准进行统一,很难实现数据与信息的共享。此外,各单位在各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均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如:网络机房,这种资源建设重复性高、利用率低。以上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航海保障中心信息化的建设。通过调研与分析得出,要解决数据格式不统一、系统难以互联互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不一致、运行维护要求不明确等问题,需要首先进行信息标准体系的建设,通过标准来统一现有系统,并进一步规范未来信息化的建设。

1.2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1)建立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中心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目前,航海保障中心自建的各类业务管理应用系统30多个,覆盖了航标、测绘、通信等各主要业务,涉及航海保障数据资源共9大类,20余个子类,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种类多、数量大。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系统之间是孤立的,且数据是不能互通的;同时,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心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也面临挑战。只有建设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才能为现有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依据,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复用,才能对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打破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的局面。

(2)建立航海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业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业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原动力是为了使工作人员从繁重或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即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力。但目前业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局限性。信息化的建设是基于本单位或部门的实际业务情况,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缺乏全局意识。因此,站在宏观信息化层面,如何指导各业务部门按照既定的整体规划进行信息化建设,才是各业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3)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能够有效促进资源与数据的整合,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著名模型,即诺兰模型的描述,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分为6个阶段:初始阶段、普及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5]目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处于从第四阶段(集成阶段)向第五阶段(数据管理阶段)迈进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便是:努力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且信息系统开始从支持单项应用发展到在逻辑数据库支持下的综合应用。资源与数据的整合是这个过程的重点,而促进整合的基础是信息化标准体系。因此,只有在现阶段做好标准体系的建设,才能够进行资源与数据整合的工作,才能够促使信息化向更高阶段迈进。

2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架构

2.1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涉及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全部内容(如图1所示),共分为7个分体系,分别是:(1)总体标准。它为国家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提供基本原则、指南和框架;(2)基础环境与设施标准。它为网络的组织、建设、运行、维护、管理以及软硬件设备生产、引进提供了主要技术依据,确保网络基础设施间能互联互通;(3)信息与数据标准。用于规范化描述各类航海保障信息化(包括数据元、代码集、统计指标等)以及对信息进行分类与编码,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与管理;(4)应用支撑标准。它为各项航海保障信息化业务提供独立于网络与应用的支撑和服务,确保各类业务资源之间可互联、可访问、可交换、可共享以及可整合;(5)应用标准。它为航海保障信息化系统提供应用方面的标准与规范;(6)信息安全标准。它是确保航海保障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行、确保信息和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障体系,为航海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各种安全保障的技g和管理方面的标准规范;(7)信息化运维管理。它为航海保障信息化提供项目管理、运维及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以确保航海保障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建设和管理维护。这7个分体系从信息化的建设角度是自下而上的设计策略,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每个大类又可再划分成多个二级类目。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中包括业务功能规范、系统划分规范、数据模型规范、技术规范、集成规范、接口规范、基础设施规范、安全架构规范等规范的内容组成要求和适用对象与适用场景,而各个标准规范的具体内容从各自不同视角详细描述航海保障信息化总体架构目标。

2.2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逻辑结构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总体标准为其他6个标准分体系提供总体指导和编制实施原则,信息安全标准和信息化管理标准贯穿于基础环境及设施、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和应用标准之中。

2.3 航海保障信息化俗继逑涤胝体标准的关系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共有三大业务,分别为航标、测绘、通信。这三大业务是航海保障的具体业务,每一项业务还包括管理、制度、业务、技术、信息化等方面。其中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内容被纳定为航海保障信息化的范畴。因此,北航航海保障中心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关于航海保障信息化相关业务的标准规范,其定位是以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业务为主体,同时包含航标、测绘、通信三大业务中所涉及的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内容。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各个业务有一定的交集,是整体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一部分。

3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建设思路探索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建设是在充分研究现有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开展研究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航海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与中心现有信息化建设的经验,逐步探索出了以下建设思路。

3.1 编制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的总体思路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涉及面广,内容庞杂且专业性强,需要专业团队较长期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等工作。

标准编制前期,需确定研究目标及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工作大纲、调研提纲和标准编写提纲。通过广泛开展有关资料收集、业务需求调研、专家技术咨询、业务部门走访、座谈等调研工作,结合研究目标和要求,对调研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汇总出制定标准体系的基础素材,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编制过程中,通过总结已有的信息系统建设成果及调研相关资料,分析航海保障中心各个业务系统的特点,从宏观层面探讨通用的技术与管理标准,理清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架构,同时编制各个信息标准化文件。除此之外,还应重视标准化专业队伍建设。从事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制定的团队成员,既要有一定的标准化知识,又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航海保障专业知识及必要的文字撰写水平。在标准制定之后,还应采取措施加大贯彻实施力度,并随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 制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原则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应放在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全球信息化标准化的框架内,结合航海保障业务系统的特点提出具有该行业自身特点的信息化标准,并据此形成指导全国航海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指导性文件。

在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编制过程中,应结合我国信息化标准的有关成果和发展趋势,认真贯彻“有国标,采用国标,无国标,采用行标”的基本方针,在“科学、合理、先进、适用”标准制修订原则的基础上,突出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的特点和需求,探索航海保障信息化的发展规律,确定其信息化标准体系。

在编制过程中,应按照GB/T13016-1991中的有关规定,注重总体的分类合理和结构科学。既要注重与现有行业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互衔接,又要充分考虑航海保障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对标准提出的更新、拓展和延伸的要求。

标准编制过程中为了便于编写、审查和使用,应参考和使用国际标准机构对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定,使用统一的编写方法。如ISO/IEC技术工作导则,BS 0.3《英国标准导则制订标准用标准第3部分英国标准的起草和编排》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一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等。编制内容应表达准确、简明、通俗易懂,并做到与国家法规、有关标准协调一致。

具体来说,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标准编写的基础原则。该标准的内容、格式应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标准的统一规定和要求。(2)标准体系一致的原则。该标准的编制采用我国标准体系的要求,在与相关标准体系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和转化。(3)满足使用要求的原则。在前期以中心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参照国内外先进的标准,满足使用要求。(4)引用基础标准的原则。在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内,尽量引用基础标准,发挥基础标准的功能。

4 结语

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与建设是根据航海保障中心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规律、需求而开展的。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架构为航海保障信息化总体标准、基础环境及设施标准、信息与数据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信息化管理标准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对规范信息化建设以及实现各个系统的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道琦.北方海区航海保障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3.

[2] 李建涛.航海保障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海事,2017(1):46-47.

[3] 李慧敏.保障标准化建设与国际标准化研究[J].中国海事, 2016(8):49-52.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航海保障中心;信息化标准;航标;测绘;通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4-0067-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对于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海洋强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方海区航海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贯彻海事系统“三化”建设要求,落实部海事局顶层设计思路,加快“两个一流、两个满意”战略目标推进,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引领航海保障转型升级、推动航海保障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尤其是航海保障航标、测绘、通信三大业务信息化标准的研究是航海保障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准则。

1 航海保障三大业务信息化标准研究背景及意义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以服务航海保障为工作重点,以航标、测绘、通信为三大核心业务,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各个业务部门已经建设了各种信息系统。但是,中心自建的各类业务管理系统数量繁多,难以实现数据与信息的共享。

开展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能够对今后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更为航标、测绘、通信业务应用系统及对外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统一的标准指导,从根本上消除系统异构、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

2 国内外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研究综述及方法

2.1 国内外航海保障信息化标准研究综述

航海保障相关的国际标准主要是航标、测绘和水上安全通信的标准,仅就航标专业为例,截至2015年底,搜集到国际海事组织的与航标相关的公约和通函6项;国际航标协会的建议60项、指南99项、示范课程3个、技术规范和培训手册2个。与航标有关的建议和指南120个,其中涉及航标技术的101项,涉及航标管理的19项,与e-航海相关的文件12项[ 1 ]。

在编制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航标、测绘、通信的信息化标准时,需要针对我国航海保障实际需求,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修订规定,结合国际上针对航标、测绘、通信的信息化标准,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不同层次的标准,并贯彻实施。

2.2 研究方法

研究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航标、测绘、通信信息化标准的核心在于研究航海保障中心航标、测绘、通信三大业务的内容及其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本文立足于目前北方海区航海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特别是航标、测绘、通信三大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分析实际问题入手,对航海保障中心信息化标准体系中航标、测绘、通信的标准做出详细概述。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的研究方法。

3 航海保障中心三大业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信息化工作始终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引,坚持创业创新和航运发展的需求导向,大力拓展信息技术与航海保障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充分调动航保事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着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复用,着力推动综合管理提质增效,着力创新航海保障服务模式,着力保障网络环境安全便捷。积极与智慧航保发展相适应,打造航海保障发展新引擎,为实现航海保障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3.1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航标业务信息化发展现状

目前,中心建立的一系列航标信息化系统,例如全国沿海航标基础数据库、北方海区航标业务综合管理平台、航标遥测遥控系统、港域环境监测系统等,有效提升了航标静态数据的管理和动态数据的采集水平,对航标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作用突出。通过这些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规范了航标维护管理流程,提升了航标管理和应急反应能力[ 2 ]。

3.2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测绘业务信息化发展现状

天津海事测绘中心通过建设的海事测绘资料数据库、北方海区重点港口水文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海图桌、海图改正发行系统、外业测量船舶动态管理等系统,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水文、气象信息自动采集、处理和,并积极开展对外信息服务。

3.3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通信业务信息化发展现状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通信中心认真做好国际履约工作,并积极开展对外信息服务工作,相继建成了通信业务管理平台、NAVTEX中英文播发系统、天津港实时气象服务系统、“天津海岸电台”微信公众号以及“北海之声”电台。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有效整合了公众信息和安全信息,提升了通信履约和信息服务能力[ 2 ]。

3.4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三大业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自建的各类业务管理应用系统30多个,覆盖了航标、测绘、通信等各主要业务,航海保障数据资源共9个大类,20余个子类。但中心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仍存在基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信息服务内容和手段单一、标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航海保障业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融合程度有待提升,新技术、智能化应用不够。信息服务内容和手段单一,缺乏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后的综合信息展现以及个性化、可定制性信息服务。标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航海保障业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仍缺乏统一标准。信息化制度体系建设有待深化,在信息安全、运维管理、对外服务等方面的制度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因而,建立航海保障中心信息化俗继逑担尤其是针对航标、测绘、通信三大业务的信息化标准的研究是中心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3 ]。

4 航海保障中心三大业务信息化标准体系

信息化标准规范根据航海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规律、需求而设计制订,是航海保障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准则。

4.1 三大业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方法

开展航海保障三大业务的信息化标准研究前期工作需通过有关资料收集、业务需求调研、专家技术咨询、业务部门的走访、座谈等调研工作的广泛开展,并贴合航海保障实际需求,运用多种标准化手段。对调研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对标准体系的编写提供基础和素材。

接下来,需总结已经有的信息系统建设成果及调研相关资料,分析三大业务各个业务系统的特点,从宏观层面探讨通用的技术与管理标准。

4.2 三大业务信息化标准体系内容

航海保障三大业务的信息化标准规范根据业务划分主要包括航标、测绘、通信的基础术语标准规范、基础数据元规范、信息代码集的规范,而三大业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及环境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应用系统的建设规范等内容可统一标准编制。

4.2.1 航标业务信息化标准内容

1)基础术语:规定航海保障信息化所需要的航标业务相关基础术语。适用于航海保障信息化航标业务模块在设计、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维护等阶段工作。

2)基础数据元:规范航海保障信息化中有关航标业务基本的信息数据元。总体包括:航标数据元、器材数据元、航标设施数据元、航标维护数据表。

3)信息代码集:规范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信息中航标相关的数据元值域代码。总体包括:港口代码、航标分类代码、航标设备代码、航标灯光类型和特征代码、海区浮标与岸标代码。

4.2.2 测绘业务信息化标准内容

1)基础术语:规定航海保障信息化所需的测绘业务相关基础术语。适用于航海保障信息化测绘业务模块在设计、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维护等阶段的工作。

2)基础数据元:规范航海保障信息化所需的测绘业务相关基础数据元。总体包括:测量控制点、矢量地图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地形图这些部分的数据元。

3)信息代码集:规范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信息中测绘相关的数据元值域代码。总体包括:定位基础、水系、海洋气象、海洋水文、海洋地貌的数据元值域代码。

4.2.3 通信业务信息化标准内容

1)基础术语:规定航海保障信息化所需要的通信业务相关基础术语。适用于水上安全通信所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包括通信业务、基本技术、通信系统、通信设备的术语及定义等。

2)基础数据元:范航海保障信息化所需的通信业务相关基础数据元。总体包括:电缆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业务的数据元。

3)信息代码集:规范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信息中通信相关的数据元值域代码。总体包括:电缆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业务的数据元值域代码。

5 结论

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关于航标、测绘、通信三大业务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应从分析航海保障三大业务信息化现状出发,总结北方海区基于航标、测绘、通信业务的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并综合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规范,并针对这一需求编制三大业务相关的标准。

根据《海事航海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管理高效、服务优质、保障及时的综合航海保障体系[ 4 ]。其中航海保障信息化建设标准尤其是三大业务的建设标准是建设航海综合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中心各业务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更为航标、测绘、通信业务应用系统及对外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统一的标准指导,从根本上消除系统异构、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慧敏.航海保障标准化建设与国际标准化研究[J].中国海事,2016(8):49-52.

[2]卢道琦.北方海区航海保障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7篇

关键词:书目标准化;发展;新媒体时代;编目实践

一、我国书目标准化发展历程

我国书目标准化工作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书目标准化工作,是为了适应图书馆、情报系统由传统工作方式向自动化、网络化方式的过渡,根据国际标准化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如下。

1.颁布并实施了关于“在版编目”的两项国家标准。在版编目(CIP)是推动书目标准化、保证书目与图书出版同步传递的重要措施,上世纪70年代末被介绍到我国,立刻受到出版、发行、图书馆、情报各界的关注。1990年7月30日,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12451-90)和《图书馆名页》(GB12450-90)两项国家标准,1994年,CIP工作正式启动。随着CIP在我国的逐步推行,到90年代末,我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出版社实施CIP。国家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成立了在版编目处,全面负责我国有关CIP的组织、规划、协调等工作。有关方面也为规范CIP做了许多工作,如:制订一系列规范CIP书名页排版印刷、著录、标引、机读目录格式等的法规、标准,促进了CIP逐渐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2.建立标准的书目数据库。书目数据库是指计算机可读的、有组织的相关书目的集合。它是图书馆文献管理自动化的基础,是网络化的基本建设工程。书目的标准化主要依赖于通用数据交换格式、统一著录标准及数据单元等形式实现。(1)建立通用数据交换格式。只有解决不同类型格式的数据库交换,才能达到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最终目的。因此,国内外一些专家一直致力于国际通用数据交换格式标准的研究、制订。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多年努力,于1973年制订并公布了ISO2709《书目交换用磁带格式》国际标准。我国于1982年将其转化为国家标准,1992年又公布了第二版。同r,又公布了一些相关标准如《术语与辞书条目的记录交换用磁带格式》(GB/T13726)、《档案交接数据格式》(GB/T13968)。(2)颁布书目数据库执行格式标准。国际上被广泛承认和接受的文献数据库执行格式标准是《UNISIST世界科技情报系统著录参考手册》、《UNIMARC国际机读目录格式》。其中,MARC格式的出现是书目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对全世界图书情报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先后采用了这一标准格式结构。1991年,北京图书馆编制出《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CNMARC),1994年重新修订,增加了地图、乐谱、非书资料、计算机文档及拓片等内容,1995年通过评审鉴定,被颁布为文化部行业标准――《中国机读日录格式》(WH/530-96),成为我国编目机构普遍使用的格式。机读目录格式的确定,为我国各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及书目数据的共享奠定了基础。(3)规范控制。由于书目的复杂性,不同的编目人员或同一编目人员在不同时间对文献处理的不一致,常常会出现检索点形式不同的情况,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实行规范控制。全国文献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在1996年推出《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于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及其使用手册;主题标引文献也不断充实,《汉语主题词表》出版后,又制订和颁布了《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3860―1995)等,在标准化、系列化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书目数据库标准化方面,我国自90年代开始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于1990年由北京图书馆制定了《规范数据款目规则》和《中国机读规范格式》两项规范款目标准草案。1997年,北京图书馆又编写了《中国机读格式使用手册》、《中文图书主题规范著录规则》、《中文图书名称规范数据款目著录规则》,使各图书馆在编制规范数据时有了依据。

二、我国书目标准化工作规范阶段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书目标准化工作受联机合作编目的影响,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1999年,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依托,正式启动了“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建设工作,该项目以建设联合目录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以联机合作编目、书目资源公共查询和馆际互借三大服务子系统为主要目的的资源共享系统。成员馆使用其联机合作编目功能,不但可以从联合目录数据库实时套录和复制记录,而且可以访问外部数据库,完成数据下载。这不仅要使用规范的机读目录格式和统一的著录标准,还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引工具,以便于通讯、交换与数据质量控制。随着这种联机合作编目方式的发展,我国书目标准化工作逐渐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著录标准化、标引标准化、在版编目标准化、机读目录格式规范化逐渐走向成熟。

三、新媒体时代下编目实践研究控制的新方法

1.选择控制。选择控制的重点是选择高质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在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控制时,首先涉及信息资源的评价问题。目前,已经有学者对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以信息的准确性、信息者的权威性、主页链接信息可靠性等为内容的评价标准。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评价、比较、过滤、筛选等一系列处理,为读者发现和使用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提供帮助。选择控制可以在参照这些标准和参考一些信息评价网站的基础上,选用那些稳定的、权威的、可靠的信息资源。

2.描述控制。描述控制的重点是对具体的书目文献进行记录、描述、排列。在信息资源类型丰富的环境下,基于AACR/MARC的目录组织系统无法完全适应对多级别的超文本对象进行描述。于是,出现了元数据(Metadata)方法,来描述和控制数字化信息资源。该方法就是利用元数据标准描述数字化一次信息的特征,并对其内容进行压缩,使一次信息变为二次信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控制。如:DC(都柏林核心元素集)这一元数据格式,因其简练、易于理解、可扩展以及互操作性,已成为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

3.权威控制。权威控制的重点是确定标目范围、统一标目形式、建立参照关系,实现目录的揭示与查询功能。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瞬息万变,权威控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1)权威数据和权威档呈现数字信息化;(2)权威控制趋向合作和共享;(3)权威控制向多个领域拓展;(4)权威控制大大扩充了信息服务职能。为了适应数字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需要,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实现资源共享,就要保持权威档的时效性、动态性。

总之,要不断完善书目工作标准化体系,强化图书情报界的标准化意识,加大推广标准的力度,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与协调,优化书目控制途径,保证我国书目标准化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8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 标准 规范 电子政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家信息化和首都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北京市也加快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北京市档案局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并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了全市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与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是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为了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档案和信息化法规标准,有效引领和指导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使北京市、区县档案局和基层档案部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有一个切实可行、全面系统的依据性和指导性文件,顺利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需要研究和建立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一、建设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必要性

⒈加强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首都档案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通过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北京市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管理力度,北京市档案局和崇文区等12个区县档案局已成为该地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2005年12月,市档案局成为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档案局责成专门处室承担对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管理,全市18个区县档案局馆中已有12个档案局馆设立了专门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机构。市和区县以及大多数市直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都已纳入本地区、本单位和本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和办公自动化规划之中,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电子政务同步进行。全市档案部门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档案网站建设不断完善;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数字档案馆建设开始起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档案利用在线化、网络化,使档案信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为此,加强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以加速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从而为首都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

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深化电子政务的需要

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信息化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做出了推行电子政务、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重要决策。2006年3月19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将政务信息资源作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列为我国今后15年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信息,它是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支持的重要的信息资源。电子文件、档案是政务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务信息资源的核心资源。要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力度,使其在电子政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标准规范建设;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档案信息资源就难以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家和北京市都在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为了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相适应,需要我们研究和建立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⒊健全国家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需要

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是国家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并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制定档案信息化和电子文件管理新的标准规范。从宏观角度讲,我国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档案局规范和地方标准规范组成。因此,为了建立健全我国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必须建立健全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⒋健全北京市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需要

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是北京市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以来,北京市提出了“数字北京”的首都信息化建设战略口号和奋斗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首都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主题。首都信息化的标准化是围绕首都信息化各项建设事业,坚持与国际标准接轨,宣传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究制定首都地方实用性标准规范体系,推进信息化应用工程立项、实施、验收及重要信息技术产品的标准符合性测试与认证,促进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水平地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和标准技术服务。2000年北京市推出的《首都信息化标准体系》,在首都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首都建设包括了档案事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建设,首都信息化标准也涵盖了档案信息化及其他各项事业的信息化标准。因此,研究制定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是健全首都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需要。

二、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⒈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⑴制定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范

北京市档案局先后或与有关部门联合了一系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为了加强新形势下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2003年5月,市档案局与市信息办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意见》;为了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2004年2月,市档案局与市国家保密局联合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通知》;为了规范电子文件的管理,2004年11月,市档案局了《北京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为了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2005年4月,市档案局转发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为了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2006年11月,市档案局了《北京市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管理功能需求指南》;2007年1月,市档案局与市信息办联合了《北京市国家机关电子文件归档工作规定(试行)》;为了规范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2007年2月,市档案局印发了《北京市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全市各区县和市属单位也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加强了档案信息化规章制度建设。如北京市朝阳、宣武、西城、海淀、平谷等区县档案局馆,以及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税务局等市直单位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档案信息化标准制度。

⑵组织开展研究制定新的标准规范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投入力度,开展档案信息化方面的课题研究,探讨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目前,北京市档案局组织一些单位和人员重点开展了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利用,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档案网站建设等标准规范的研究;正在研究制定《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北京市档案信息网站管理办法》等标准规范;此外,还在与北京市质量监督检验局密切合作,组织制定《北京市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地方标准。

⑶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在加大研究制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同时,北京市还开展了相关宣传和培训工作,使全市档案部门和人员正确理解相关规范的内容,便于全市贯彻执行。例如,为了适应北京市属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根据档案法律法规和国家以及北京市有关电子文件管理规定、标准,北京市档案局在印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管理功能需求指南》(京档发〔2006〕11号,以下简称《指南》)之后,市档案局召开市属单位专项业务会议,就全面推进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宣传贯彻《指南》,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市档案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向市属单位档案部门提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强调要重视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将电子文件管理作为各单位档案工作的重点任务,认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自159个市属单位档案部门的183人参加了会议。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宣传培训对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贯彻执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⒉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的主要问题

虽然北京市已经制定和正在制定一些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但总体上讲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管理机制不顺畅

过去,由于全市档案信息化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致使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管理机制不顺畅,缺少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的宏观管理。

⑵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数量偏少、分布分散

目前,全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数量偏少、分布分散,没有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建设的总体方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制约了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发展。

⑶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相对滞后

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在快速发展,但由于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相对滞后,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缺少可遵循的标准规范,所以,相对于一些先进省市,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发展较慢。

三、建设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主要对策

⒈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首都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将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纳入档案信息化规划和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以及首都信息化整体规划之中,依据国家和北京市的档案和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借鉴国内外档案信息化工作部门和信息化部门的成熟经验和标准,结合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际,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方案,使之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依据性和指导性文件,以加快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最终为促进首都档案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和首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⒉确立基本原则

⑴全面科学原则

全面科学原则就是要准确把握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科学合理、全面完整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形成各层次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之间、各类档案信息化标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每个阶段、每个过程和每个方面都有标准规范可遵循。在研究制定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过程中,运用先进思想、技术、方法和手段,力求体现出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有序性。

⑵协调一致原则

协调一致原则就是要在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内,与国家、北京市和国际相关标准规范接轨,保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与国家、北京市和国际标准的一致性或兼容性。突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自身特点,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与档案工作的其他方面标准规范相协调。充分考虑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原有基础,确保每一项标准规范的内容前后协调一致,同时又要保证各项相关标准规范之间在内容与技术方面的协调一致。

⑶动态发展维护原则

动态发展原则就是根据档案信息化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既要保证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动态发展,又要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同时,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是一项异常庞大和复杂的工程。信息化发展具有变化快、更新快的特点,因此,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必须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以及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更新和充实。

⑷突出重点和前瞻预见原则

突出重点原则就是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应紧密结合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以档案信息化建设所关注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保护等关键标准规范为突破口,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中,既要考虑到目前已有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水平,也要对未来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有所预见,使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各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应留有余地,便于扩展和延伸,使其能够很好地发挥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的作用。

⑸科研先导原则

制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需要全面深入地进行调查和研究。科研先导原则就是要加大研究的力度,在广泛深入地调查和充分严谨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研究制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从而使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⒊建立标准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

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是指由若干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包括管理性规范和技术性规范两大类别(在下文的“内容体系框架”予以详叙)。

四、总体目标和内容体系框架

⒈总体目标

依据国家和北京市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借鉴国内外档案信息化工作方面的标准规范以及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建设经验,结合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际,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并逐步完善。有计划地研究制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指导和引领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

⒉内容体系框架

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是指由若干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以《北京市实施办法》为核心,由若干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构成:层级上,涵盖国际标准(国际上通用的信息化标准和档案工作标准)、部级标准规范(国家颁布的信息化和档案工作标准规范)、省部级标准规范(国家档案局和北京市颁布的档案信息化和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市局级和各区县及市直单位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北京市档案局、各区县和市直单位颁发的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内容上,广泛涉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等5个方面。

⑴档案信息化管理性基础标准规范

档案信息化管理性基础标准规范是整个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部分,它服务、支持并指导其他标准规范的制定。包括档案信息化术语标准、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框架、档案元数据标准、档案数据交接格式标准、文档一体化管理规范、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管理等标准规范。如《北京市“十一五”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北京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整体方案》、《北京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规范》、《北京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北京市归档电子文件整理规则》、《北京市电子档案著录规则》、《北京市档案信息网管理办法》等。

⑵档案信息化技术性标准规范

档案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包括档案数字化技术标准规范、档案信息系统与网络技术标准规范、档案信息应用与工程标准规范等。如《北京市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北京市数字档案安全保护规范》、《北京市档案数字化规范》、《北京市数字档案馆建设规范》、《北京市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北京市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管理功能需求指南》等。

五、具体实施步骤和计划进度方案

在明确了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之后,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实施方案。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结合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际,从“十一五”时期开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梳理、修订原有标准规范,完成正在制定的标准规范,并着手制定新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

⒈修订原有标准规范

在“十一五”时期修订《北京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这是因为,2006年国家档案局已经提出修订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因此,北京市也要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修订2004年颁发的《北京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

⒉完成正在制定的标准规范

目前,北京市档案局正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研究起草《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2008―2010年)》、《北京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整体方案》、《北京市档案信息网站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规范》,按计划这些标准规范均在2009年前后完成。

⒊制定新的标准规范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档案局还将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研究起草《北京市归档电子文件整理规则》、《北京市档案数字化工作规范》、《北京市数字档案安全保护规范》、《北京市数字档案馆建设规范》及《北京市电子档案著录规则》等。

六、保障措施和机制

⒈组织人员保障

组织人员保障是建设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关键。在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中,应加强对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建设的管理部门和职责,保障配备开展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工作所需的机构和人员,并强化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能力。

⒉资金经费保障

资金经费保障是建设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条件。建设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开展大量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必须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为保障,因此,要设立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的专项经费,以保证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工作的顺利进行。

⒊联合合作机制

在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中,建立良好的联合合作机制是一项必要的工作。研究建设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档案部门要加强与信息化工作部门、档案形成部门以及标准化管理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借助首都科研、人才优势,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通过组织研制小组、委托和招标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工作。

⒋监督检查机制

在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中,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是工作顺利进展的保证。依据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方案和年度计划安排,做好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按照预期工作目标,有序地推进和落实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冯惠玲. 政府电子文件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指南[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终端;标准;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824(2014)05-0045-05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通信的用户对更多种类的服务提供和更高水平的服务体验提出了新的需求。至2015年,我国智能终端创新和产业化将取得重大进展。但目前与我国快速增长的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与测试方法还不完善。同时,国际、国内也暴露出许多移动智能终端因利润空间压缩而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为保证移动智能终端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制定全面、可行的智能终端标准化体系,从而指导移动智能终端通过规范市场与技术的方式,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sup>[1]</sup>。

1 移动智能终端发展现状

未来通信的核心思想是业务驱动,要求能为语音、数据、视频等各种业务提供统一开放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高度集中化的网络控制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网络体系结构要求进一步简化网络的控制功能以实现平台的统一,这就要求通信终端智能化,以促使电信终端不断地向智能化的方向演进。另外,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终端设备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为终端设备个性化提供了实现可能,这就使得终端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网络的制约,可以具备越来越强大的功能。

由于3G技术发展在国内外的日渐明朗,移动智能终端的研发和生产,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移动智能终端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各层次技术的多样性已无可否认的给予技术本身的规范化带来很大阻力。我国传统移动终端的封闭式生产方式是移动终端生产形式和技术多种多样,且不同厂家产品从外部接口、上层应用等各方面互不兼容。这种工艺上的缺陷,延续到了如今的移动智能终端。集成化开发平台的出现更降低了企业进入移动智能终端行业的技术门槛,数量可观的企业推出了各种终端产品,由于受企业规模、品牌效应以及技术研发实力的影响使得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技术规范标准约束的现状也使得此类问题难以控制。并且,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认知度水平较低,使得移动智能终端盗版软件、病毒、木马等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这也直接威胁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健康发展。加之移动智能终端各种主要技术产品仍存在多样性,兼容性、互通性等问题,与其因本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所遵循的移动通信标准的多样性,使其在研发及生产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技术规范来解决。

2 移动智能终端标准需求分析

2.1 现有终端标准使用情况分析

下面将移动终端涉及到的技术分为几个方面来描述现有移动终端的标准使用情况。

1)手机智能卡的标准化状况。

ISO/IEC7816系列标准对智能卡各方面指标进行了规定,包括物理特性、触点的尺寸和位置、电信号和传输协议、用于交换的行业间命令等。而国内则是根据ISO/IEC的国际标准也制定了相应的行标。终端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很多方面都参考了该标准,使得该标准成为智能卡的一个基本规范<sup>[2]</sup>。

2)移动智能终端DRM的标准状况。

根据国际数据信息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对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所下的定义是在数字内容生命周期内,能提供完善保护数字内容、权利的管理技术,则称为DRM<sup>[3]</sup>。自从互联网上内容的版权问题出现之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厂商或组织对保护这些内容提供者/开发者权益,防止内容随意传播的方法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产生了相关规范。国内使用较多的规范包括:3GPP,OMA,DOI,EBX&OeBF,MPEG-21,ODRL,SDMI,XMCL和XrML。

3)字库与中文输入法的标准化状况。

在国内来说,字符库和中文输入也是在我国上市的中文手机兼容性的一大问题。如果2种手机所支持的字符库不一致,则可能导致同一短消息在2个不同厂商的终端中显示结果的不一样,或者直接无法显示。中文输入是终端中字符库的用户“编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输入的速度和感受,所以它也是用户选择终端的一个重要因素。而GB/T 18031 对数字键盘编码的要求是:应包括GB2312或GB13000.1或GB18030中定义的全部汉字字符。

2.2 国内移动智能终端标准化需求分析

目前传统功能手机已被包含各种应用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所取代。但在移动应用方面国内关于无线多媒体的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整个标准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部分标准的实用性不强。还由于各种原因,国内的部分应用及多媒体业务是由运营商首先根据国际标准而实现商用的,形成了一些企业标准,这些企标成为事实标准,导致部分国内标准的标准化工作开展比较缓慢<sup>[4]</sup>。

而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标准目前仍是一个难题,由于标准的缺失,现在大多数智能终端设备和用户应用体验的质量技术判定,多采用传统非智能终端的技术标准,不能衡量终端设备的智能特征。而目前国内的移动智能终端标准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动智能终端与传统终端存在较大差异的系统、软件及接口等方面,对于其它方面则沿用信息技术设备已有标准。

总体看来,国内针对移动智能终端这一领域,虽然有个别“点”已前瞻性的开展标准化,但整体上并未形成一个体系,达不到一个“面”。此方式短期内可以较快地弥补整个移动智能终端在标准化方面最为欠缺的部分,但从长远看,由于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导致标准的不完善、不适应将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从现阶段开始,从为市场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为移动智能终端的标准化进程理清思路,并提供不论是从结构还是从逻辑来说都符合市场发展的科学的体系框架以及依据,为标准的有效性及前瞻性提供基础。

3 移动智能终端标准化体系架构建议

考虑到终端标准化发展进程,及移动终端未来发展方向,将移动智能终端标准化体系分 为基础、公共、基础通信及其他4个部分。其中,基础类标准涵盖了延续终端所遵循基本标准,如通话质量、电气安全等;基础通信标准涵盖与3G及以上移动制式标准;而公共标准中按照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终端包含芯片、接口、操作系统、应用接口等方面。

因基础类标准是在传统终端标准上的延续,除电磁兼容外其他在传统终端标准上并未有新内容,而国内通信基础标准几乎都是引用欧洲标准等全球通行的标准,故本文重点将公共标准下的芯片、接口、应用接口、操作系统、信息安全,以及基础标准下的电磁兼容与电气安全部分展开并介绍其每个部分需包含的内容<sup>[5]</sup>。

3.1 移动智能终端的标准体系基本模型

在充分分析已颁布终端标准现状、考虑我国移动智能终端标准需求的前提下,总结出移动智能终端标准体系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智能终端标准体系基本模型

3.2移动智能终端的标准化体系模型分析

1)芯片。

公共标准部分的芯片标准模型,建议由基础通信技术、硬件安全、可靠性及功耗4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芯片部分标准模型

芯片部分标准模型中,基础通信技术标准主要是涵盖各移动智能终端所遵循的通信制式技术标准;硬件安全标准主要是一系列对智能芯片硬件部分的全防护能力规范。如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在芯片部分应具有在发生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问题时能够通过硬件手段保护核心信息不被非法访问,标准中应明确启动硬件安全的条件、方式及恢复机制等;可靠性标准主要是一系列描述和衡量智能芯片内在质量、技术性能及稳定性规范,其达到规范智能芯片可靠性要求的目的;而功耗标准主要是为提高产品寿命,提供终端质量为目的的一系列要求。

2)操作系统。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标准化模型如下图3所示。

图3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标准化模型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标准化模型由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及功能、技术架构、硬件要求、应用软件开发要求、应用接口要求、安全机制和通信协议组成。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及功能主要规范操作系统的定义,明确基本功能、必要功能,并提出可扩展性功能建议。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技术架构主要规范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基础架构,必备的层次划分,以及层次划分的依据和要求。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主要规范支持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所必备的硬件条件,以及可扩展硬件建议。统一终端本地连接技术及接口,以保证移动终端能与PC、照相机等电子设备进行信息同步和共享。进一步标准化终端配件(电池,充电器等),提高兼容性与可用性。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要求主要规范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要求,如软件API接口等。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应用接口要求主要规范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终端媒体播放器和浏览器等应用接口的基本要求。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安全机制主要规范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应达到的安全级别,以及可以采用的安全机制、算法建议等。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通信协议主要规范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通信协议。目前已形成四大3G通信标准,WAP等,应进一步规范智能终端通信协议的标准化,推动终端与网络的可靠互联。

3)接口。

移动智能终端接口标准模型,基本分为安全防护要求、功能要求、可靠性要求、接口类型要求4部分,如图4所示。

图4 接口部分标准模型

安全防护要求接口电气参数和信息通信安全,并具备相应的自保和鉴伪能力,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

功能要求有线接口的功能集成,有线和无线接口的数据传输的高速化比如USB3.0,Bluetooth 4.0等。

可靠性要求具有接口保护能力,不能反插,误差不能扭曲接插等,并要能满足足够的强度和弹性,耐长久插拔。

接口类型要求,包含无线接口兼备现行无线通信协议Bluetooth,Wi-Fi,物理接口要求物理尺寸、接口类型及线序。提供统一安全的接口。

4)应用接口。

公共标准下应用接口部分标准模型,标准建议由技术架构、接口基本要求及安全策略3个部分构成,如图5所示。

图5 应用接口部分标准模型

在技术架构中规范应用接口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等,并规范软件接口的基础架构,必备的层次划分,以及层次划分的依据和要求;在基本要求中规范作为移动智能终端所应具备的必要功能与相应接口,提出可扩展性功能及接口建议;在安全策略中规范移动智能终端操作应用接口应达到的安全级别,以及可以采用的安全机制及建议等,从而创造可靠的业务使用环境。

5)电磁兼容。

对于移动智能终端电磁兼容的标准体系,因其在传统终端基础上并无特殊变化,故延续传统终端的标准架构。电磁兼容分为辐射连续骚扰、传导连续骚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等14个方面的内容,其体系结构如图6所示。

图6 电磁兼容部分标准模型

公共标准下芯片部分标准模型,标准建议由在原有移动终端电磁兼容标准基础上加入多模终端各模块间的电磁干扰及MIMO终端的天线性能部分。

6)终端安全。

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包括信息安全及电气安全两方面,图7展现了其安全的各个组成要素<sup>[6]</sup>。

图7 安全部分标准模型

由于移动智能终端是在传统终端的基础上进行的应用扩展、硬件计算能力提升,因此其电气安全内容类似,建议增加移动智能终端在大负荷计算量情况下的温升标准以及芯片在一定温升前提下的电气安全标准的修正。

移动智能终端的硬件访问受控是指各类应用对硬件的调用、访问等应符合用户或标准规定的控制机制。

硬件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是指移动智能终端的核心硬件部分应具有在发生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问题时能够通过硬件手段保护核心信息不被非法访问,标准中应明确启动硬件安全的条件、方式及恢复机制。

应用程序及应用程序商店的安全标准应覆盖应用程序自身的信息安全要求、检测手段以及应用商店自身的信息安全防护机制。

用户数据访问受控是指在标准中应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进行分级处理,并能够明 确规定应用对不同级别的数据的访问受控方式及用户的知悉方式。

4 结束语

移动智能终端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已越来越多的包含和集成了不同种类的技术和产品,但与其快速增长的市场情况形成对比的是,移动智能终端关键技术标准并不完善。本论文在充分调研移动智能终端国内外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已颁布的移动智能终端相关标准的时效性及全面性;在跟踪国内终端相关标准组织工作方向及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移动智能终端标准化体系总体框架,并对标准化体系总体框架进行细化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智能终端问世以来我国终端已越来越开放化,其需要标准化的技术面也越来越多,使得移动智能终端的标准化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无论如何,移动智能终端标准化的趋势是勿庸置疑的,国内行业范围内的终端标准化也由我们开始,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通性的需求,标准化的终端生产和开发必将扩展到全行业,产业链中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将从标准化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工信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EB/OL].(2012-07-09)[2014-09-20].http://baike.baidu.com/view/8684488.htm?fr=aladdin.

[2]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写卡器接口技术规范[EB/OL] .(2009-12-09)[2014-09-20]. http://docin.com/p-177120603.html.

[3] 廖志鹏.浅谈DRM技术[J].科技资讯,2013(16):26.

[4] 罗平.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4,35(8):33-35.

[5] 许志远.移动互联网[J].数据通信,2014(2):40-42.

[6] 袁广祥,潘娟.智能终端安全威胁与防护技术研究[J].移动通信,2014,38(7):25-30.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是内部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独立资金运营机构,主要特点是资金的集中管理,不改变各成员单位独立的资金经营权和资金所有权,各成员单位在结算中心可以开设虚拟账户,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统收统付的方式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同时有利于医院之间的结算管理,提高相互之间的结算效率。

一、主要设想

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统一标准、集中共享、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尊重历史,面向未来。

1.统一标准、集中共享。通过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建设要执行统一的业务标准、数据标准和技术标准,确保整个卫生系统横向、纵向互通互联互动,为了避免建设形成新的孤岛和烟囱系统,项目建设遵循统一标准、数据共享的原则,促进医疗资源与需求的合理流程、有效匹配。

2.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医院主体以及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结算关系。必须在充分调研医院集团现状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科学的、全面的进行统筹设计;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试点先行的建设模式,本着“不但建得快,还要建得好”的建设态度,保证项目的工程进度和建成效果。

3.建设基本要求。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总体架构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一个网络平台、六大应用系统”。

一个中心:指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建立,该中心涵盖了整个医院集团系统的运营基础,包括各个医院和医院内部各个部门。

一个平台:是指连接各个医院之间的网络系统。

六大应用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一卡通系统、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公众服务信息系统。

4.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主要解决以下应用与运行的问题

(1)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对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业务协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服务的需要,跨部门、跨系统、跨平台的操作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等需求成为了普遍的、迫切的需求。打破地域与部门的局限,通过网络建立更紧密的、更高效的虚拟服务机构,是当前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发展趋势。协作需要标准,建立标准规范才能解决快速的数据交换、提高数据与系统可用性的问题。

(2)由于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平台,各部门的业务、数据难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整合。例如同一数据项在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定义与格式、业务过程存在重复与不合理的环节,这些都成为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未来业务发展的障碍。因此,应该通过标准规范的建立,实现共享数据的采集、规范的管理与应用。

(3)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是随着业务而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时期,各业务系统运作、服务方式、数据分布与整合需求都不同。因此,标准规范体系必须建立可维护的发展机制,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更新和优化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体系由一系列的规范、机制、制度组成。具体包括业务标准规范、数据标准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三大部分:业务标准规范通常包含的内容有:业务的数据项、业务信息的内容结构、业务服务及业务流程。数据标准规范通常包括的内容有:数据存取规范和数据交换规范。技术标准规范通过技术标准规范实现各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级和应用级整合,并提高业务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互联互通的能力。

二、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主要工作

1.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加强预算管理,既是医院财务活动注重程序制约的必要手段。在资金管理上重点加强资金支付控制和预算准确性的提高,按单位核定月度资金使用额度,按周进行资金计划分析,按月进行资金计划通报。通过资金预算方法的改变,不但提高了各个医院资金预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逐步满足了医院集团资金融通管理后强化资金预算管理的要求。一是细化资金预算,在AB账户管理的基础上,将资金预算细化至“类、项、目”,通过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合理安排资金预算支出,并完善资金预算的跟踪、分析机制,准确反映资金动态,提高其资金信息完整性。二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针对医院集团资金富余的现状,传统的以节约财务费用支出的资金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形式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资金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合理调剂资金进行资金理财,以创新资金增值、保值管理模式。三是加强信息反馈工作。充分利用网上银行的信息平台功能,依托局域网的优势,探索建立资金预算执行信息适时反馈系统。

2.加强财务监督。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不断规范会计行为。一是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医院财务手续,规范会计程序,通过制度建设来夯实财务监督的基础。二是针对内部审计和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照检查,举一反三,来查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是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切实将财务监督的关口前移,逐步建立起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

3.规范服务行为。作为窗口服务单位,医院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管理要围绕“严格”两字下功夫,力求管理严格,体现管理效率;服务要围绕“周到”两字动脑筋,力求服务周到,体现服务水平。一是完善结算中心制度,加强对各单位的资金检查,深入基层单位全面了解和掌握资金使用情况,使下属单位资金的收支处于医院集团的严密监管之下,减少单位财务风险。二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各种资金收支日报表及基础性台账,要不断完善,保证其准确、及时、有效,为领导决策指挥提供准确详细的资金信息资料。对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医院集团相关财务制度要求,严格报销手续,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臧振林.探索合理的医院结算方式提高医院管理绩效[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6).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11篇

摘要在分析县市级邮政通信管理作特点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建立邮政通信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全网的综合通信能力。

糊眦躺性县(救当前,邮电行业为实现“九五计划和分,包括经营管理、业务管理、生产组织管理、20__年远景目标,正在加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一个涉及通信全局的大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县(市)邮电局来说,加强邮政通信的管理,以期适应整个经济走向市场化、集约化的客观要求,从而提高邮政通信网的整体效能,是实现邮政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正确分析县(市)级邮政通信管理工作的特点,有的放矢开展邮政管理工作县市级邮政通信处于生产经营第一线,是邮政通信的起点和终点。既有生产任务又有经济指标,既有质量指标,又有数量指标,管理工作错综复杂。正确分析邮政管理工作特点,随时掌握邮政生产经营的动态变化,有的放矢地开展邮政通信管理工作,是适应邮政两个根本转变的前提。目前,县(市)级邮政通信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邮政通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1)管理I作的内容繁[找文章还是到文秘站 ,更多原创!注:]多按管理内容收端日期:质量管理、现场管理、通信服务规范管理、资金物资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管理、设备管理等l0种。按管理层次分,有股室公司、支局班组、台席班段。按管理强度分,有刚性指标,柔性指标等。

(2)业务种类多,业务性强按业务种类分,主要有函件、包件、快件、特快专递、机要、报刊发行、储蓄、汇兑、集邮等,而每项业务种类中又细分若干类别.,经办的各类业务均有详尽的规定。

(3)业务1种多,生产经营组织难度大按经办业务的工种分,有营业、投递、封发、分发、邮件接发、邮件运输等。除生产型工种外,管理型的工种有业务管理和查询、汇兑检查、储蓄事后监督等。在生产经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邮政通信质量以致成为通信事故。因而要做到全程全阿密切配合.上一环为下一环服务,下一环为上一环把关,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

2.邮政业务管理的法规性

(1)业务法律性强邮政通信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必须用法律来保障国家机关、团体,以及人民群众的邮政通信。邮政主管部门必须按邮政法、刑法及相关法规来制订邮政通信发展及服务方针,为邮政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法律保障保护用户的用邮权利,调整邮政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使邮政工作人员处理邮件业务做到有章可循。

(2)业务规范性强邮政通信必须遵照

各类业务处理规则、规定、通知、通令及地方权力机构制定的地方性法则和规范性文件,如邮件禁寄限寄规定、邮件规格标准价格储蓄利息标准等

(3)邮政通信时限性强邮政业务的时限处理规则规定:邮件按种类分先后次序处理;各类邮件寄达各地最大全程时限;各类邮件进局的最大处理时限及投递时限;符合哪一级时限标准才能经办哪些业务等。

(4)邮件规格标准高为适应自动化分拣以及运输投递、查询等,对各类邮件明确规定重量、大小、书写、封装、封发规格标准。

3.邮政通信的社会服务性

邮政通信是服务性行业,优质服务是邮政部门的出发点和归宿(1)社会服务的广泛性从办理邮政业务的社会服务面来看,有社会的各阶层,如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军队等。

(2)社会服务的渗透性邮政通信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无法由其他通信方式和部门取代的通信手段,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交往息息相关因此,邮政部门应努力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的服务环境.运

用现代的服务设施、使用规范的服务用语、严格遵照操作标准和规范.努力为社会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邮政业务的市场竞争性

国家通过法律赋予邮政企业对某些特定业务享有独家专营的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许多邮政业务已进入市场竞争,例如特快专递、储蓄、报刊发行、商包等因此.邮政部门必须加强经营管理.转换经营

机制.增强竞争意识,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5.邮政通信物资资金的流通性

邮政通信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现物资的空间转移、资金的社会流通。一是物资在空间转移中工作环节多、物资品种多包装各异、运输方式各异存放条件各异;二是经办储蓄汇兑、报刊发行等业务的资金流量大,且资金流动中每时每刻都发生动态变化如橙滋局1995年邮政业务资金达2亿元以上.业务收入达450万余元,三是邮政生产人员都与资盘金、物资打交道,物资资金的管理成为邮政通信管理总之,县(市)级邮政通信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工作量大,管理难度大。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规范邮政通信管理,理顺各方面关系,使繁杂的邮政通信管理达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熟练掌握生产经营环节,争取管理工作的主动,以适应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达到提高邮政通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二、建立邮政通信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全网的综合通信能力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邮政通信多层次、[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站-帮您找文章,12小时内解决您的文章需求注:].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满足用户对邮政服务功髓、服务水平和质量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邮政通信整体素质和效益,正确处理管理与效益,管理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邮政部门在扩大外延增长方式的同时,十分重视扩大内涵增长方式,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建立邮政通信标准化,程序 化、规范化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全网的综台通信能力

1.县(市)级邮政通信标准化建设.是邮政通信管理工作的起点邮政通信管理标准化是管理工作和生产

第1期杨昌柏提高县(市)级邮政通信管理水平适应两个根本转变操作的行为规范。制订邮政通信管理标准,使邮政通信生产做到有章可依,有标准可考核,是邮政通信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实施邮政通信标准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管理环节。

(1)县(市)衄邮政通信标准化建设的目

的县(市)级邮政通信管理标准化以邮政业

务规章制度为基础,根据各类业务的生产环

节制订操作规程,达到统一、简化、高质、高效

的目的。

(2)县(市)级邮政通信标准化建设的分

类县(市)级邮政通信管理标准化建设内容

繁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通信管理

类,为管理工作行为规范,另一类属通信生产

类,为通信生产操作行为规范。通信管理标准

分为业务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组织管理、质

量管理、通信服务管理、基础管理标准等,通

信生产操作标准是各项业务生产过程中各环

节的规范。

(3)县(市)级邮政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邮政通信管理标准要根据县(市)级邮政通信

的特点,本着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来制订。第

,要适应市场经挤的要求,对竞争性业务要

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灵活经营的办法。第二,

要重视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把改善服务、树

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发展业务的原动力。

第三,要建立严格的资金物资管理标准,并纳

入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第四,要重视生

产中各工序各环节的衔接,确保邮政通信迅

速准确安全、方便。在标准制订中要做到三

全,即:①项目全,管理标准与生产操作标准

并重,管理标准是为生产操作标准服务的.生

产操作标准是管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i②

业务种类全,各项业务有标准可依;③操作环

节全,操作大约可分为三个环节,如操作前期

准备环节,操作主要环节、操作善后环节等。

标准的制订要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既要避

免不切合实际的生搬硬套,又要符合业务规

章制度的基本原则。

(4)县(市)衄邮政通信标准化建设必须

注意的问题

①邮政通信管理标准的制订要抓住主要

方面和主要环节。

@标准的制订要可操作性强,应在生产

实践中反复实验,使之科学合理。

⑤标准的制订必须量化,便于综合考核。

量化要注意突出重点,综合平衡,通过量化考

核,能如实反映事物的真实面目和内容。

④标准要在执行中反复修订,不断提高,

以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人员

的管理水平,促进邮政通信整体素质的提高。

2、县(市)级邮政通信程序化管理,是邮

政通信管理工作的优化

县(市)级邮政通信管理标准化建设是实

施邮政通信程序化管理的基础。邮政通信程

序化管理是把种类齐全的各类管理标准,按

通信生产的规律和通信管理的特点,以最优

顺序排列组合,达到优化管理工作和生产环

节,形成邮政管理和生产操作规律,避免管理

工作和生产操作的盲目性。

县(市)级邮政通信程序化管理内容很

多,大约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邮政通信生产的操作程序。把操作

标准有序进行排列,l例如邮政营业人员的班

前准备操作程序是:①检查营业室安全设施;

@打扫清洁卫生,③整理台席、用品用具及业

务单册按定址定位标准摆放整齐;④备足零

钱和出售票品,⑤开门迎接颐客。各项业务在

操作过程中也应按大的环节编入程序。

二是邮政通信管理的工作程序。把邮政

管理工作编入程序,根据各项管理的特点和

时限性,认真分析后进行程序设计。例如,邮

政通信的质量管理部分确定了全年季度、

月、天应实施的工作程序。栓滋局拟定全年邮

政管理文秘站 工作实施3个汇审、3个大检查3个

会议、4个通报:3个汇审即,1月集邮预订工

作业务资金汇审,2月报刊发行业务资金汇

审,5月储汇资金业务汇审;3个大检查即,4

月、1O月储汇资金业务检查,6月投递工作检

38湖北邮电技术

查;3个会议即,年初邮政工作会议.8月投递

工作会议,9月发行工作会议;4个通报即.按

季投递员营销工作通报.按季投递员排单管

理通报,按月邮件规格质量通报,按月储汇业

务质量检查稽核通报

以上检查、汇审均形成定型管理量化标

准,会议和通报均形成一定形式和格局。这

样.把邮政通信质量管理从大的方面引入了

程序管理,有效地控制了通信质量,确保了业

务资金物资的安全。‘

3.县(市)级邮政通信规范化管理,是邮

政管理工作的核心

县(市)级邮政通信规范化管理建立在标

准化、程序化管理之上,使标准化、程序化管

理在日常操作中得以准确的贯彻实施邮政

通信规范化管理是整个邮政通信管理工作的

核心问题,是整个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1)邮政通信规范化管理必须做到制度

化、经常化管理制度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

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二是按制度实

施职责。坚持标准、持之以恒必须贯穿在管理

工作和业务操作中。如松滋局每月初召开邮

政通信生产倒会,总结上月生产经营情况及

存在问题,安排布置本月生产经营活动。叉如

所属生产班组及支局,每日早上现场管理,检

查人员就位签到。支局、班组每月一次讲评会

和经济质量分析会等,都达到了有效管理的

目的。

(2)邮政通信规范化管理必须加强日常

的监昔工作

①邮政通信规范化监管要自上而下形成

体系必须建立各层次监管机构,配齐人员,

并明确本文来自文秘站 职责;监管工作要形成制度化,经常

化.充分发挥兼职监管人员的作用,加强对兼

职监管人员履行职责的考核。

@加强监督和业务部门的监管职能监

管的形式主要有:日常检查、突袭检查、大检

查、汇审检查综合评审(根据大检查评分、汇

审评分和日常稽查记录对各单位进行专业管

理综合评价)。

③总结表彰,奖惩兑现,鼓励先进,鞭策

后进要应用经济杠杆奖优罚劣。通信生产

实行转轨变型,变单纯的生产服务型为经营

服务型,把业务操作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接

受市场的检验,把执行操作规程规范变成每

个操作者的自觉行为。

三、县(市)级邮政通信管理工

作的两点建议

I.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

邮政通信专业性强、要求高,而管理人才

缺乏,不适应邮政通信管理工作要求。有计

划、有步骤地培养现代化邮政专业管理干部

已成为当务之急。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培养有

现代化管理知识、懂业务、会管理、有创业精

神的一大批邮政专业管理干部,已成为邮政

通信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首要任务。

2.加大对邮政通信设备和管理设施的投

邮政通信要采用专业化,集团化经营方

式,使经营管理电子化、生产操作机械化自动

化,努力改善邮政通信生产和工作环境,适应

日益增长的业务发展需要。

总而言之,县(市)级虾政通信标准化、程

序化、规范化管理,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紊的使

用效率和合理构成来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

是克服其重视通信能力发展和企业外部开

拓,不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措施,是邮政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12篇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现在常说的元数据,是特指在标记语言(SGML、HTML、XML)环境下,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描述的解决方案,主要是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发现、存储、管理和检索利用。在当前网络信息呈异常迅猛发展之势,大量的多样性的数字化资源,使得信息的利用和查找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外已有了很多的元数据研究项目和成果,建立和运行了一些描述网络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模式。元数据的应用,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适度控制和高效检索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年来,中文网络信息资源也在迅速增长,尽快研究和制定中文核心元数据标准,已是非常迫切的了。在制定中文元数据标准时,既要考虑到中文元数据处理的特殊性和中文资源的应用特点,更要从全球的信息大环境出发,分析、研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通用的元数据标准,在尽量保持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中文资源应用需要的扩展与应用规范。

1 中文元数据标准应以DC为基本框架

在国际上众多的元数据方案中,Dublin Core Element Set(都柏林核心元素集,简称DC),以其结构简单、语意互通和可扩展等特性,事实上已成为国际范围内通用的网络信息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标准。DC经过几次国际会议的研讨和修订,已逐步完善和成熟。所以,制定中文元数据标准应以DC元数据为基本框架。国内在四五年前就已开始了对DC的探讨和研究,但至今尚未完全形成依托中文环境的DC元数据标准。当前应进一步加紧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和规范,形成中文元数据的一个标准核心集,以适应中文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中文元数据标准应完全按照DC元数据集来建立,在具体作法上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完全按照DC元数据的框架结构来制定中文元数据标准。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在时空上的广泛性和开放性,与传统的文献著录的相对封闭性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中文元数据标准的制定,应强调与国际接轨,保持完整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要完全遵循DC元数据的框架结构来构建中文元数据标准,而不应该提出“以DC为主,参考其它元数据标准”来搞中文元数据标准。我们应汲取CNMARC的教训,避免把中文元数据标准搞成“CNDC”。中文元数据标准应该只是对DC元数据进行本地化和中文化的处理,对它的内涵、外延等用中文予以标准地诠释,方便使用中文的著录者和检索者理解与利用,仅对于著录和检索中文信息资源的一些特殊性和应用特点等有限的方面进行规范的规定和定义。

(2)中文元数据标准的制定,应完全保留DC元数据的基本特点。一般地讲,内在性、可扩展性、独立句法结构、可选择性、可重复性和可修饰性是DC的6大特点,在实践中集中地表现为DC元数据的简易性、通用性、兼容性以及灵活的可扩展性,这些特性是DC能够成为一个国际上通行的元数据标准的原因,也是建议中文元数据标准应完全按DC来制定的理由。因此,在制定中文元数据标准时,要完全保留DC的基本特点,不应有任何的更改。在国内有些使用DC元数据时,将某些元素规定为“不可重复”或“必备”等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3)应以国际通行的DC修饰限定词作为中文元数据的规范和扩展的依据,而不应采用其它形式。DC修饰词提供了对元数据的扩展描述,可以缩小元素的含义范围,使其更具有专指性,或是对元素进行规范性说明。目前,DC已正式确定了三类修饰:模式体系、语言种类和类型。如为了表达不同的日期,在使用“Data(日期)”这一元素时,可以增添“Created(创建)”、“Valid(有效)”、“Issued(发行)”、“Modified(修改)”等修饰词。在中文元数据标准中,不应把这些元素的修饰词解释为子元素。元素与加了修饰词的元素没有主次之分,修饰词并不改变元素本身的定义。元数据标准中,不应出现子元素的提法。元素的修饰限定和规范,是元数据元素的内在特性,是元素的不同表现形式,绝不能把元素和加了修饰词的元素看作是元素与子元素的关系,应坚决防止中文元数据标准的MARC化倾向(在MARC中就有的字段、子字段之分)。元素与加了修饰词的元素或多个附加了修饰词的元素同时出现,是元数据的元素可重复性的体现。转贴于

2 中文元数据标准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中文元数据标准是整个网络上中文信息资源及中文电子出版物等的著录和检索的工具,其应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因此,制定中文元数据标准的同时,还应对所涉及的相关的标准、规则和条例等进行研究、修改和制定,并逐步完善其推广应用机制,使中文元数据标准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日益发展的中文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与中文元数据标准相配套使用的一系列标准、规则和条例等的制定、修订,要本着易用性、通用性、国际性和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的原则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主要的有以下一些:

(1)修订和完善各类中文信息的代码体系,并尽量与国际通用的代码一致起来。制定有关中文的“资源类型表”、“格式类型表”、“关联值列表”等,以规范中文信息资源的著录和检索利用。

(2)制定有关中文关键词选词截词等规则,以适应中文信息资源的自动化著录和检索。制定中文网页及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等的制作规范和条例。

(3)编制一个简单易用,能够适应数字化信息著录和检索的“中文信息资源树形分类表”。目前图书馆界广泛应用的《中图法》,其分类体系和类目设置均无法适应网络时代信息分类的要求。

(4)建立一个像OCLC的CORC项目那样的中文元数据在线编目系统,免费提供中文网页或电子出版物的元数据自动生成。还应建立CNMARC与中文元数据的映射表,提供CNMARC数据向中文元数据格式的转换等服务。

(5)仿照印刷文献的在版编目(CIP)规定,制定中文网页和电子出版物的在版元数据著录规定,以行政手段强制要求所有正式注册的中文网页及电子出版物等,必须具备元数据著录项目,实现中文网络信息资源的作者著录,使中文元数据能够较快地在大范围内推广,方便中文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电力机房管理;智能巡检;机房运维

1、建设背景

随着蒙东电网的快速发展,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东公司”)的信息通信网络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通信站点机房作为通信网络的核心节点随之增多,相应的机房运维工作以及巡检工作无法满足运维工作要求。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蒙东电力着手研究并建设了机房智能辅助平台来实现对蒙东电力机房集中化和集约化管理,为后续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系统功能

蒙东公司智能巡检主要功能包括:

(1)智能巡检应用实现了通信机房独立的站端综合管理平台。

机房管理功能通过图形化形式展现机房空间分布情况,查看机架位置,测量机房距离;通过设备管理查看机架承载设备信息,设备承载业务信息;通过配线管理查看配线连接表,配线承载业务信息。通过上述功能,可在巡检时,方便快捷了解站内情况,降低巡检风险。

(2)智能巡检应用实现了巡检任务的闭环化管理。

智能巡检通过站内平台的任务反馈功能,可动态获取本站对应待办工作,并可现场反馈执行情况;通过巡检作业指导功能,从知识库获取各项巡检工作的标准化作业流程,用于指导现场巡检工作,规范检修步骤和内容;通过站点巡检功能结合巡检点等硬件设备,记录巡检情况(时间、人员)。通过上述功能全面跟踪、记录、评估巡检工作完成情况。

(3)智能巡检应用实现了数据管理。

智能巡检应用数据管理实现与主站系统的数据同步、站内数据维护等功能。数据管理可实现站内统计,统计站内资源情况、工作执行情况等;可完成数据同步和维护,实现站内数据查询、增删改、批量导入导出操作,并记录站内各项工作操作日志。

3、系统特点

蒙东电力智能巡检应用有如下特点:

(1)察于外而审于内

智能巡检应用是在电力通信领域的一次创新性尝试,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有必要了解其他单位类似系统的建设经验,取长补短。在需求调研阶段,通信专业积极调研借鉴系统内外相关单位和通信领域优软件公司的类似应用案例,为智能巡检应用建设积累了大量素材。在功能设计阶段,坚持以我为主,设计院和建设厂家为辅的原则,保证系统方案贴近日常工作,为应用服务,以开放的心态构建具有蒙东特色的智能巡检应用。

(2)标准规范

蒙东公司智能巡检适应性调整工作克服了异构系统在保持与国网统一规范方面的困难。系统在调整以及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规划设计 第2部分:功能规范》及《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技术设计 第3部分:需求规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机房拓扑管理、设备信息管理、配线资料管理、巡检任务管理、标签打印等业务应用符合国网业务流程和数据规范要求,保证了站内巡检工作的流程规范和数据规范,确保了系统建设成果可快速完整的为国网统一建设的通信管理系统所用。

在遵循系统功能规范以及需求规范的同时,结合蒙东公司通信系统现场标准化规范工作,细化通信检修作业现场类别,规范巡检任务以及作业流程,统一作业模版,确保巡检任务制定合理、现场工作执行标准、巡检反馈及时准确。

图示2.1 标准化巡检工作

(3)智能终端体现精细管控

在细致方案的指引下,遵照系统标准规范,大力提高工程资料电子化程度,对站内检修、机房巡视、标准化命名和标签打印等各项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流程,制定了各功能应用的配合模式,通过数据管理功能记录检修工作的历史事件,为检修统计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保证,为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积累数据成果。

图示2.2 智能终端管理

同时,为了解决配线设备信息不准确、查询不方便的问题,在设备管理的基础上实现配线管理功能,可以以直观的方式查看配线连接表,配线承载业务等信息;通过智能终端的标签打印功能,可以从系统中提取所需信息,并按照系统设定好的多种设备多种标签打印样式直接打印在标签纸上,简化了设备标签打印工作,利用设备信息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省去了人工输入环节,提高了标签信息的准确性。

4、应用效果

蒙东电力智能巡检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创新技术引领变革

智能巡检技术是蒙东公司通信专业的一次创新应用,通过站内智能巡检终端,能够方便快捷了解站内设备情况,提高巡检和故障处理效率,降低巡检风险;通过创新的巡检任务功能,全面跟踪、记录、评估巡检工作完成情况,将现场手工记录巡检结果、返回后电脑记录的工作方式转变为直接在现场利用智能终端记录巡检结果,实现工作现场的无纸化办公。通过这种管控方式避免了手工抄写引起的误差,增强了资料的准确性和信息检索的快捷性,减轻检修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将管理要求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管理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规范作业精细管控

结合自身特点编制巡检作业流程,以系统流程的管理方式智能机房终端的辅助工具保证了站内巡检工作的流程规范和数据规范;通过梳理现场作业内容制定电子操作指导卡,确保现场作业在标准的指引下有序完成,使巡检工作规范化、完整化,有效减少人员误操作漏操作行为,大大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与质量。标签标识的自动打印功能设计也极大的减轻了粘贴设备标签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手工输入标签的内容不统一性,保证了标签打印的规范性和整齐性,为开展高效建设通信机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14篇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以学科涵盖的水、大气、固体废物、物理因素等涉及的技术参数为核心,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组成完整的标准体系。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使实验数据科学、准确、有效,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实验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5]。实验室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熟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实验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促进实验室的标准化基础工作建设,使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服务中所需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工作规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产生系统效应,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节约成本、保证数据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增强科研权威性,实现实验室良性运行,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标准化及标准管理是实验室全部工作环节中一项重要而且是十分关键的系统工程,建立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高校实验室既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技术平台。因此,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娴熟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保障[6]。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会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过程的可控性,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2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现状

    2.1有必要,无做法

    目前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的技术与管理存在不少缺位,很多方面有必要完善和充实[7-8]。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污染物或环境控制指标被纳入环境教学与科研检测的范畴,这就需要实验室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和执行路线,以确保实验室管理的完备性和检验方法的完整性。如在水污染技术指标的检测方面,多溴联苯醚(PBDEs)类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对于该类物质在水环境中微含量的测定方法不统一,更谈不上检测方法的权威性,极大地影响了该领域的科研交流和相关成果的鉴定。第二,针对实验室已有的管理事项缺乏应有的管理标准或相关制度。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属于高危险区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电磁辐射等会直接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9]。因此必须建立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处置规程和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程序。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在这方面尚有较大差距。第三,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逐年增加和研究生的扩招,实验室规模扩大,功能也更齐全,但是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的编制有限,无法完成大量的实验仪器购置、维护、管理和众多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实验室仪器损坏率高,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10]。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标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仪器使用操作规范、样品分析测试标准方法、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仪器维护制度等)来保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有做法,无标准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对于很多事项已经有大量规范的做法,但未形成相应的标准。在实验技术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规范的环境样品采集、预处理及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没有用规范性的文本流程化,不利用于科研团队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在管理方面,近年来实验室逐步购入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必然面临维修保养、耗材购置和故障处理等问题。目前针对这一管理事项缺少明确的报告程序,应加快制定管理程序“外部提供支持性服务管理标准”等规范管理制度。另外,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维护和保养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往往没有在实验室进行明示,学生盲目操作甚至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仪器的损坏或其他安全事故。

    2.3有标准,无体系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各项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经有大量实验室规范,但未形成相应的体系,如暨南大学通用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暨南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核技术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技术标准方面,目前实验室所使用的标准散布于各类技术资料中或由实验室使用者各自保管,多局限于实验方法标准。如涉及水污染的技术标准目前有pH值、DO、BOD5、CODcr、TN、TP等实验方法标准。而国家标准仅水污染技术标准分体系方面,就应涵盖技术基础标准、采样技术标准、样品预处理技术标准、水质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采购技术标准、试验方法技术标准、设备设施技术标准(含操作规程)、服务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等,其中水质标准应包含地表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等。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标准纳入实验室标准体系,让学生了解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使用标准来规范自己的实验过程。

    2.4有体系,未信息化

    有些高校的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建立初步的标准体系,但未形成实验室标准信息数据库。有些高校的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成了实验室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不足[11]。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关注实验室管理事项,主要涵盖管理标准,而缺乏实验室标准体系中的技术层面和工作层面的规范。另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停留于纸质文件,而未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不利于文件的使用和换版。

    3如何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

    在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方面,主要涉及实验室标准体系建立、实验室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以及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管理三个方面,,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1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作为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一项标准都不是孤立的,标准的作用只有通过标准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体系的完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标准和体系的效用。在系统学习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策划、制定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参考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首先进行环境因素分类,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核心,根据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各环节涉及到的技术事项,收集、制定技术标准,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再根据技术事项所涉及的管理事项制定管理标准,构建完善管理标准体系;同时为落实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要求,制定工作标准,构建完善工作标准体系,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系统的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并在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的各阶段加以贯彻和执行,确保采样、样品预处理、仪器操作、实验分析等各环节的标准化运作。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清理文件,整体策划。体系文件编制前,对实验室内部以往各种标准、管理制度、工作规则以及历年下发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和整理,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结合实验室实验技术与管理现状,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编制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确定学科实验室标准化蓝图。第二步,按照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通过网络、专业期刊、专业标准信息服务机构等收集国际、区域、国家、行业、地方等各层次标准。第三步,依照GB/T1.1之规定,编写所缺少的标准文件或补充更新所缺文件条款。逐步编制、完善标准体系。

    3.2设备设施标准化

    实验室设备设施是实验室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重要对象。实验室设备设施标准化包括设备设施产品技术规范(如相关法定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等)的收集整理、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的编制、设备设施定制管理的合理规划与实施等。尤其是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其描述应简洁、明确、无误。一名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参与者按该操作规程应能自行操作设备设施。做好仪器设备维护是保证实验室可持续、安全运行的基础。一是严格控制仪器使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腐蚀性气体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二是仪器的定期维护,如更换老化、损坏部件,仪器内部定期清洗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使用

    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更新是维护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重要环节,相关人员可通过互联网搜索查询、订阅报刊杂志等形式进行标准信息的广泛收集,通过建立标准信息数据库的方式实现集中和网络化管理,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深圳标准信息网等查询最新学科标准信息,不断完善标准信息库并保持其有效性。标准信息收集范围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等方面有效的标准文本;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的期刊、专着等出版物;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区域标准、技术法规;其他与学科实验室有关的标准化信息。学科实验室标准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搜集渠道,如环保、实验室监管、质量、职业健康等行政主管部门、情报部门、报刊、杂志、网络等;及时地了解并收集有关的标准、修订、更改和废止的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类、登记和编目,并及时传递到实验室。收藏的标准信息应及时更替、更改,保持良好的时效性;建立标准电子文档信息库;开通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标准信息库的使用:实验中心应建立专门的标准化信息数据库,并对申请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实验室的准入条件、工作准则、实验室功能、实验室环境和相关实验方法,同时也养成了规范化的工作作风。

通信标准与规范范文第15篇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以学科涵盖的水、大气、固体废物、物理因素等涉及的技术参数为核心,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组成完整的标准体系。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使实验数据科学、准确、有效,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实验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5]。实验室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熟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实验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促进实验室的标准化基础工作建设,使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服务中所需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工作规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产生系统效应,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节约成本、保证数据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增强科研权威性,实现实验室良性运行,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标准化及标准管理是实验室全部工作环节中一项重要而且是十分关键的系统工程,建立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高校实验室既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技术平台。因此,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娴熟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保障[6]。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会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过程的可控性,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2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现状

2.1有必要,无做法

目前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的技术与管理存在不少缺位,很多方面有必要完善和充实[7-8]。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污染物或环境控制指标被纳入环境教学与科研检测的范畴,这就需要实验室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和执行路线,以确保实验室管理的完备性和检验方法的完整性。如在水污染技术指标的检测方面,多溴联苯醚(PBDEs)类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对于该类物质在水环境中微含量的测定方法不统一,更谈不上检测方法的权威性,极大地影响了该领域的科研交流和相关成果的鉴定。第二,针对实验室已有的管理事项缺乏应有的管理标准或相关制度。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属于高危险区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电磁辐射等会直接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9]。因此必须建立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处置规程和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程序。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在这方面尚有较大差距。第三,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逐年增加和研究生的扩招,实验室规模扩大,功能也更齐全,但是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的编制有限,无法完成大量的实验仪器购置、维护、管理和众多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实验室仪器损坏率高,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10]。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标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仪器使用操作规范、样品分析测试标准方法、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仪器维护制度等)来保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有做法,无标准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对于很多事项已经有大量规范的做法,但未形成相应的标准。在实验技术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规范的环境样品采集、预处理及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没有用规范性的文本流程化,不利用于科研团队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在管理方面,近年来实验室逐步购入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必然面临维修保养、耗材购置和故障处理等问题。目前针对这一管理事项缺少明确的报告程序,应加快制定管理程序“外部提供支持管理标准”等规范管理制度。另外,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维护和保养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往往没有在实验室进行明示,学生盲目操作甚至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仪器的损坏或其他安全事故。

2.3有标准,无体系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各项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经有大量实验室规范,但未形成相应的体系,如暨南大学通用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暨南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核技术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技术标准方面,目前实验室所使用的标准散布于各类技术资料中或由实验室使用者各自保管,多局限于实验方法标准。如涉及水污染的技术标准目前有pH值、DO、BOD5、CODcr、TN、TP等实验方法标准。而国家标准仅水污染技术标准分体系方面,就应涵盖技术基础标准、采样技术标准、样品预处理技术标准、水质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采购技术标准、试验方法技术标准、设备设施技术标准(含操作规程)、服务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等,其中水质标准应包含地表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等。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标准纳入实验室标准体系,让学生了解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使用标准来规范自己的实验过程。

2.4有体系,未信息化

有些高校的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建立初步的标准体系,但未形成实验室标准信息数据库。有些高校的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成了实验室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不足[11]。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关注实验室管理事项,主要涵盖管理标准,而缺乏实验室标准体系中的技术层面和工作层面的规范。另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停留于纸质文件,而未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不利于文件的使用和换版。

3如何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

在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方面,主要涉及实验室标准体系建立、实验室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以及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管理三个方面,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1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作为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一项标准都不是孤立的,标准的作用只有通过标准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体系的完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标准和体系的效用。在系统学习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策划、制定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参考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首先进行环境因素分类,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核心,根据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各环节涉及到的技术事项,收集、制定技术标准,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再根据技术事项所涉及的管理事项制定管理标准,构建完善管理标准体系;同时为落实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要求,制定工作标准,构建完善工作标准体系,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系统的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并在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的各阶段加以贯彻和执行,确保采样、样品预处理、仪器操作、实验分析等各环节的标准化运作。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清理文件,整体策划。体系文件编制前,对实验室内部以往各种标准、管理制度、工作规则以及历年下发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和整理,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结合实验室实验技术与管理现状,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编制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确定学科实验室标准化蓝图。第二步,按照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通过网络、专业期刊、专业标准信息服务机构等收集国际、区域、国家、行业、地方等各层次标准。第三步,依照GB/T1.1之规定,编写所缺少的标准文件或补充更新所缺文件条款。逐步编制、完善标准体系。

3.2设备设施标准化

实验室设备设施是实验室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重要对象。实验室设备设施标准化包括设备设施产品技术规范(如相关法定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等)的收集整理、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的编制、设备设施定制管理的合理规划与实施等。尤其是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其描述应简洁、明确、无误。一名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参与者按该操作规程应能自行操作设备设施。做好仪器设备维护是保证实验室可持续、安全运行的基础。一是严格控制仪器使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腐蚀性气体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二是仪器的定期维护,如更换老化、损坏部件,仪器内部定期清洗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使用

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更新是维护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重要环节,相关人员可通过互联网搜索查询、订阅报刊杂志等形式进行标准信息的广泛收集,通过建立标准信息数据库的方式实现集中和网络化管理,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深圳标准信息网等查询最新学科标准信息,不断完善标准信息库并保持其有效性。标准信息收集范围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等方面有效的标准文本;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的期刊、专著等出版物;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区域标准、技术法规;其他与学科实验室有关的标准化信息。学科实验室标准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搜集渠道,如环保、实验室监管、质量、职业健康等行政主管部门、情报部门、报刊、杂志、网络等;及时地了解并收集有关的标准、修订、更改和废止的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类、登记和编目,并及时传递到实验室。收藏的标准信息应及时更替、更改,保持良好的时效性;建立标准电子文档信息库;开通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标准信息库的使用:实验中心应建立专门的标准化信息数据库,并对申请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实验室的准入条件、工作准则、实验室功能、实验室环境和相关实验方法,同时也养成了规范化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