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思想哲学范文

思想哲学范文

思想哲学

思想哲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逻辑思想;哲学思想;哲学渊源

1青年时代逻辑学科学意识的萌发

逻辑思想在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中显得尤为重要。对辩证逻辑思想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对于构建现今的逻辑思想体系也大有裨益。自21世纪以来,中国对于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做创新型的国家成为了我国的发展目标。理论创新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的基础,离不开理论思维的建设。就如恩格斯阐述的那样: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想努力站到科学研究的巅峰,就应该重视理论思维的作用力。理论思维意识的塑造是和逻辑体系的研究息息相关的,对于逻辑思想的探析,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现状,对其逻辑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对未来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逻辑知识的丰富与否,在各方各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对于逻辑知识的学习,几乎贯穿了的整个人生。一种科学或者理论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普及,离不开有影响力的人物的推动,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逻辑学在中国的地位更是得益于的号召与倡导。于是,在上世纪中叶,逻辑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显而易见的是,伴随着逻辑学的大发展,的逻辑思想也逐渐深刻成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充分体现在早期对于逻辑学的学习中。自觉的学习毫无疑问来源于浓厚的兴趣,早期便是在这种自觉的、主动的状态中开始了他对于逻辑学的学习。超出常人的努力是他进步的关键,在图书馆利用充足的书籍资源,他几乎是废寝忘食地阅读。在这里,他接触到了一些著名的关于逻辑方面的书籍,《名学浅说》等等都使得他耳目一新。关于在这期间的学习情况,在《西行漫游》中有许多较为详细的记载。如饥似渴的读书学习充分体现了他对逻辑学的热爱。有一封写给朋友的信充分体现了他对于逻辑学的重视,他通过对于学科分类的认识了解当时称之为“名”学的逻辑学与一般哲学的学科关系,并强调了只有通过对于包括逻辑学在内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学习。

2逻辑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逻辑思想的完善

逻辑思想是在列宁、恩格斯逻辑思想基础之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围绕逻辑思想创新发展这个核心,不断努力,积极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逻辑。他在逻辑的辩证思维、基础理论和学习方法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中国逻辑思想的重要宝藏。

2.1阐述了逻辑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逻辑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在《实践论》中,指出“逻辑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并将这一阶段确认为“应用概念去推理和判断”阶段。从而,将逻辑学和唯物主义认知论有机统一起来。他认为,认识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真实反映,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在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也是同唯心主义最大的区别所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循序渐进和不断反复的,只有经过“螺旋式”上升的认知,才能够推动客观世界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他指出:“认知的第一步是从‘触觉’开始的,是认识的‘感觉阶段’,但感觉远远一是认识的目的,其真正的任务是通过感觉而进入思维。”进入思维阶段后,认为该阶段的核心在“论理”,并将这个阶段定为认知的高级阶段。它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了解,对其发展规律和内在属性有个真实的认知,因而表现出更多的“论理”特征。在认知的高级阶段,以判断、推理和概念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中,概念体现了“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在联系”,而推理和判断是概念的诠释。所以,认识的高级阶段即是论理阶段,也是逻辑阶段。的这一论点,体现出逻辑学与认识论的有机统一;这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也是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过程。在自己的论述当中,对认识的各个阶段加以明显的区分,认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于具体实践;但因性质等不同,又存在很大的区别。没对感性认识的深刻理解,就无法形成理发认识,理性认识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必然过程,是感性认识升华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真正从“似是而非”发展到“恍然大悟”阶段,才真正实现由感觉到理性的转变。所以,认为理论认识的过程就是“论理”过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与感性认知相比而言,“论理则前进一大步”,同志的理论根据就是任何认识,都必须要经过大脑“想一想”,才会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排列,而后经过推理与判断,才能够形成与事实相符的认知,即“合乎论理的结论”。在他的论述中,将逻辑与“论理”统一起来,但在实践过程中,应用的却是唯物主义辩证逻辑。反复强调“论理”是认识事物整体、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他通过对认知过程的分析,将辩证法、辩证逻辑及唯物主义融合在一起,使辩证逻辑的内在规律得到论证。

2.2科学地阐述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本内涵

历史上,列宁和恩格斯对辩证逻辑都曾有过深刻的研究与分析,对其思维形式进行精辟的论述,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继承和发展相关理论,使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首先,界定相关概念。他反复强调必须要形成明确的概念,概念是事物本质及内外部关系的重要反映,是与人的印象及感觉密不可分的,指出概念形成必须要建立在客观实践基础之上,一旦形成必须能够经得起推敲,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探索而不断地补充完善。它证明概念产生源于客观世界的客观存在,当客观事物变化,则概念也会产生对应的变化,这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其次,对判断本质进行说明。在具体理论研究中,他克服传统判断存在的缺陷,不仅注重对外部联系的研究,还突出对内在本质的挖掘,而后根据唯物辩证法加以阐述。从事物本质上,指出判断来源于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判断的本质进行区分,是客观情况的真实反映;提出必须要用科学思维去影响和约束判断,表明任何一个判断都是基于归纳、抽象、分析、概括及归纳过程产生的。再次,揭示推理的本质。选择以人的认知顺序为例,对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判断方法的本质进行分析,不断强调所谓的认识过程即是归纳推理的过程,其推理路径一般都是要经历从“特殊本质”到“共同本质”升华。简而言之,就是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这是事物普遍存在的认知规律。当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本质产生认知之后,就会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继续探索和研究尚未走过的路或者未深入探索之路,找到其真正的本源,这个过程即是演绎过程,它的辩证思维路径即是从“共同本质”到“特殊本质”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说事物认知的具体化,人们不再停留在共同事物的研究,而是更加注重找到他们内在联系之外的个性展示。深刻的见解,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逻辑思维内涵。即在一次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为该理论的充实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准确把握该理论核心要义,结合中国当时发展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符合当时我国发展的指导理论。

3逻辑思想的成熟

虽然哲学和逻辑思想的研究著作并不稀少,但是这些著作多是从浅层次分析了的逻辑思维。哲学包含逻辑学,辩证法和逻辑思想在的思想中存在着一定的统一性。对于逻辑的理解,是独到的,这要源于他广乏的阅读,持之以恒的学习。在后来的关于逻辑的讨论中,分析各种观点,别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逻辑思想的成熟,首先来源于通过对于认识论的研究而形成的对于人的思维规律的认识,在《实践论》的基础上,他不仅正确地确立了概念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阐述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进而对于推理逻辑和演绎逻辑进行了研究。其后,面对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的现实矛盾,通过对于辩证法的研究,他进一步阐述了辩证法和辩证逻辑,并提出了很多独立而新颖的见解。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随着对于逻辑学的进一步研究,对于形式逻辑也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认识,从而确立了形式逻辑的科学地位。对于形式逻辑,五十年代的特别不像青年时期那么偏激,全面否定。而是在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也惟其如此,在和一些学术界的人士讨论的过程中,他就举例说明了形式学不但合理而且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在其后多次与党内同志的谈话中,都肯定了形式逻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形式逻辑确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资格。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形式逻辑发展的过程中,从理论上进行了支持。正是由于逻辑思想是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思想,又结合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中国传统的逻辑思想,围绕逻辑思想创新发展这个核心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逻辑。因而,他在逻辑的辩证思维、基础理论和学习方法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学理论,更是中国逻辑思想的重要宝藏,也必然由此为社会实践带来重大的影响。对辩证逻辑思想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对于构建现今的逻辑思想体系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文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思想哲学范文第2篇

(一)自我意识是一般的创造活动谢林认为自我意识是先验的,就意味着自我意识就要回到原初的状态,“意识到一般的创造活动(谢林语)”,也是“纯粹形式的概念”(谢林语)。这个意思谢林具体表述如下。1.一般的创造活动是自我意识到的创造活动。谢林认为:“这些概念的存在只是以我们的理解作理解,以我们用的那种特定方式作抽象的条件。因此,并不是没有我们的作用,而是凭着一种特别的自由趋向。”谢林认为一般的创造活动就是自我意识的特定天性和特定本能。其表现是活动,不活动就无法创造。2.一般的创造活动是自我意识与存在的原始同一性。谢林认为客观世界与自我意识不是两支表,互不理会,是具有同一性的东西。这个同一性不是何者为先,何者为后,而是两者都处于自我的直观中。谢林认为这种处于自我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由于是概念的表现,最终也只能通过理智而存在,为理智而存在。”

(二)自我意识是原始活动1.自我意识的原始活动是观念与现实的同一。谢林认为自我意识在本源上是纯粹观念的。自我通过自我意识,作为纯粹现实出现。通过自我直观活动,自我直接被限制。被直观与存在是一回事。2.自我意识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同一。谢林认为自我意识的彼岸是自我,限制由自我意识作出,自我意识是限制,自我是派生的,只能是被限制。自我意识就是这个限制与被限制的同一。3.自我意识是两个自我的同一。谢林认为一个自我是自我意识的自我,一个是自我意识本身的自我,后者创造前者。自我意识是这两个自我的同一。自我进行活动的原因就是向内向外的矛盾运动,向外创造无限物,向内回归自我直观自身。自我中的这个对立造成自我的运动。“假如自我中没有对立,那么它里面就根本不会有运动,不会有创造,因而也不会有什么创造物了。”

(三)自我意识是绝对活动谢林认为自我意识的绝对活动包括以下:1.原始活动。谢林认为虽然自我意识在原始活动阶段尚未达到意识水平,但是,这时的自我意识是绝对自由、绝对必然性的活动。“它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根本不是我之外的东西决定的;它又是绝对必然的,因为它是从自我的本质的内在必然性产生的。”2.永恒活动。谢林认为自我之于自我是绝对永恒的,这就是说自我在时间之外,又在时间之内。在时间之外,是因为自我的原始活动不属于时间本身。在时间之内,是因为自我有能力打破时间序列,转移到时间之内,开始从表象到表象的连续的不断过渡。谢林认为自我只要愿意可以随时出现在时间之内,我在每一时刻都可以对我出现。自我的这个能力就是反思和行动,谢林把反思表述为“哲学思考”,把行动称作“保持自我的行动”。3.自由模仿活动。谢林把自我意识的绝对活动以哲学进行说明,认为一切哲学都是从自由模仿开始。“如果说哲学的第一个构造就是对那种原始构造的模仿,那么哲学的所有构造都是这样的模仿。”谢林认为只要自我回到原始进化的起点,就有一个新序列产生,在前一个序列是必然的东西,在这个新序列里是自由的东西。前一个序列是原本和正本,后一个序列是摹本或模仿。“如果第二个序列的内容与第一个序列的内容毫无出入,那模仿就是十全十美的,就会有一种真正的、完美无缺的哲学。反之,就会出现一种错误的、破绽百出的哲学。”谢林所说的第一个序列是现实、客观的、可以限定的活动,指原初无限进展的活动。谢林所说的第二个序列是观念的、主观的、不可限定的活动,指直观自身的倾向。

二、谢林认为哲学作为自我意识的历史就要说明

自我意识的发展史。自我意识在先验唯心论体系里是主观的活动,是不可限定的自由活动。谢林认为观念活动的这种不可限定性是理论哲学的基础,实践哲学则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谢林把自我意识的活动称作直观。直观被谢林认为可以把整个人类的精神活动呈现出来。谢林说笛卡尔宣称给他物质和运动,他可以创造宇宙。那么,只要给他直观“那我就可以由此使理智及其整个表象体系出现在你们面前。”为此,谢林把自我意识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构建了创造性直观的理论。

(一)创造性直观理论谢林认为直观不是感性的东西,是自我本身。创造性直观理论来自一个命题,即:“把超越界限的活动和在界限内受阻滞的活动相互关联在一起,也就是把两者定为互相对立的活动了,前者被定为自在之物,后者则被定为自在之我。”创造性直观理论包括两个核心概念:自我、创造性直观。1.自我。谢林认为自我只是理智和自我的各个规定性的依据。只有创造性的直观才是自我通向理智的第一步。这个自我是不依赖一切表象的原型。在创造性直观理论中,自我是一个不可限定的活动。自我的无限能动性的主体是无限的,自我的无限能动性的客体是有限的。在创造性直观里,自我是无限与有限的结合。2.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创造性直观就是我对我的世界的建立,包括:其一,创造性直观来自自我。其二,创造性直观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其三,创造性直观包括一切表象的起源。其四,创造性直观的条件是:观念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绝对对立。这是创造性直观创造我的世界的条件。谢林认为在自身之外的自在之物的自我是客观的、现实的自我,在自身之内的自在之物的自我也是观念的、思想的自我,即:理智的自我。创造性直观就要创造现实的自我与思想的自我的结合。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从原始感觉到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原始感觉中的观念活动与现实活动产生了第三种活动,即:把这两种活动结合的活动,这就是创造性直观。原始感觉是第一级直观,创造性直观是第二级直观。但是,这两种直观都处于感觉阶段。1.原始感觉。谢林认为原始感觉就是自我完全被固定在感觉里,我们把自己设定在自我之内。这个阶段的自我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主观的东西,是观念的自我,一个是客观的东西,对象的自我。“就自我进行感觉来说,它是观念的,就自我是对象来说,它则是现实的,因此,自我进行感觉的东西借以变成对象的那种活动,必定是一种既是观念的又是感觉的活动。”原始感觉就是对这个主客观的东西的感觉。2.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自我要把主观与客观分开,就要设定两者的界限。这个设定就是自我的创造性直观。在原始感觉阶段,自我在直观自身,没有意识到直观活动本身。在创造性直观阶段,自我不仅在直观,而且意识到直观活动本身,同时,能够把自我直观无限进行下去。“只有我们把自我直观它自身的倾向设定成无限的,我们也就能此解决这一课题。”创造性直观活动既是观念活动也是现实活动,说它是观念活动、界限内的活动指原始感觉,说它是现实活动、界限外的活动指它要超越界限,成为界限外的某物。换句话说,自我只有超越自我才能进行创造性直观。3.创造性直观的产物。通过创造性直观,观念的东西变为自在之物,现实的活动变为自在之我。

(三)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从创造性直观到反思谢林认为随着自我提高到理智,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自我的现实活动和自我的观念活动合二为一,客观活动也变成自我活动。谢林认为这个时期的自我包括下列内容。1.三个自我。其一,单纯活动的自我。其二,复合活动的自我。其三,区别两者又能够使两者互相关联的自我。第一个自我进行单纯的直观活动,第二个自我进行复合的直观活动,第三个自我进行通过创造产生观念的活动。2.外在直观和内在直观。谢林认为单纯的自我直观活动只是把自我本身当做对象,复合自我直观活动把自我和事物都当做对象。复合的自我直观活动在界限之内又在界限之外。自我只有在界限的彼岸才是自我。超越界限的直观超越了自我本身,表现为外在直观。单纯的自我直观是内在直观。3.创造性直观的产生。谢林认为自我要把自身变成创造性直观的条件是:其一,内在直观与外在直观在自我之内相区分。其二,内在直观与外在直观相互关系的产生。这就是观念的活动。谢林认为这个观念活动就是自我的“内在智能”、“有意识的感觉”。自我创造性直观就是这个有意识的感觉的出现。4.时间与空间。谢林认为内在直观把自己变成对象的直观是时间,外在直观把自己变成对象的是空间。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内涵与外延、实体与偶性的关系。“时间只是变成自己的对象的内在智能,空间只是变成自己对象的外在智能。因此,如果两者应当再次成为对象,这就只有借助于一种上升到更高级次的直观,即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只有理智才能让时间和空间并存在自我之中。5.绝对理智与相对理智。谢林把绝对理智也称作“纯粹理智”“,对这种理智来说,同时就有一切,或者说得更贴切一点,这种理智本身就是一切。”相对理智被谢林称作“特定理智”,是理智在现实中取得的一个点,理智就在这个点上开展直观。这个点是一个连续序列,谢林把这个序列称作“原始综合的绝对进化”。绝对理智与相对理智的区别是时间。谢林认为这个时期自我受到三方面的限制,其一,“自我处于第一种被限制的状态时自我一般地变为理智的状态,自我处于第二种被限制的状态时自我必须从现在的一个阶段出发的状态,或自我只能衔接到连续序列的一个特定点的状态……第三种受限制状态就在于,理智不能不把它自身表现为有机个体。”自我在第一种被限制的状态中的原始界限被设立在自我一边,这是通过自在之物限定的客观、现实的自我。自我处于第二时期则既是现实的也是观念的,可以进行创造。创造的最高成果就是产生了机体。“机体的根本特点是它仿佛摆脱了机械过程,它不只是作为机械过程而存在,而且是独立自主地维持其存在的,因为它自身本来就同时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当自我进入第三种被限制的状态就开始了反思阶段。

思想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逻辑思想;哲学思想;哲学渊源

1青年时代逻辑学科学意识的萌发

逻辑思想在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中显得尤为重要。对辩证逻辑思想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对于构建现今的逻辑思想体系也大有裨益。自21世纪以来,中国对于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做创新型的国家成为了我国的发展目标。理论创新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的基础,离不开理论思维的建设。就如恩格斯阐述的那样: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想努力站到科学研究的巅峰,就应该重视理论思维的作用力。理论思维意识的塑造是和逻辑体系的研究息息相关的,对于逻辑思想的探析,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现状,对其逻辑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对未来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逻辑知识的丰富与否,在各方各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对于逻辑知识的学习,几乎贯穿了的整个人生。一种科学或者理论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普及,离不开有影响力的人物的推动,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逻辑学在中国的地位更是得益于的号召与倡导。于是,在上世纪中叶,逻辑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显而易见的是,伴随着逻辑学的大发展,的逻辑思想也逐渐深刻成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充分体现在早期对于逻辑学的学习中。自觉的学习毫无疑问来源于浓厚的兴趣,早期便是在这种自觉的、主动的状态中开始了他对于逻辑学的学习。超出常人的努力是他进步的关键,在图书馆利用充足的书籍资源,他几乎是废寝忘食地阅读。在这里,他接触到了一些著名的关于逻辑方面的书籍,《名学浅说》等等都使得他耳目一新。关于在这期间的学习情况,在《西行漫游》中有许多较为详细的记载。如饥似渴的读书学习充分体现了他对逻辑学的热爱。有一封写给朋友的信充分体现了他对于逻辑学的重视,他通过对于学科分类的认识了解当时称之为“名”学的逻辑学与一般哲学的学科关系,并强调了只有通过对于包括逻辑学在内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学习。

2逻辑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逻辑思想的完善

逻辑思想是在列宁、恩格斯逻辑思想基础之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围绕逻辑思想创新发展这个核心,不断努力,积极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逻辑。他在逻辑的辩证思维、基础理论和学习方法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中国逻辑思想的重要宝藏。

2.1阐述了逻辑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逻辑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在《实践论》中,指出“逻辑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并将这一阶段确认为“应用概念去推理和判断”阶段。从而,将逻辑学和唯物主义认知论有机统一起来。他认为,认识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真实反映,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在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也是同唯心主义最大的区别所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循序渐进和不断反复的,只有经过“螺旋式”上升的认知,才能够推动客观世界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他指出:“认知的第一步是从‘触觉’开始的,是认识的‘感觉阶段’,但感觉远远一是认识的目的,其真正的任务是通过感觉而进入思维。”进入思维阶段后,认为该阶段的核心在“论理”,并将这个阶段定为认知的高级阶段。它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了解,对其发展规律和内在属性有个真实的认知,因而表现出更多的“论理”特征。在认知的高级阶段,以判断、推理和概念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中,概念体现了“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在联系”,而推理和判断是概念的诠释。所以,认识的高级阶段即是论理阶段,也是逻辑阶段。的这一论点,体现出逻辑学与认识论的有机统一;这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也是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过程。在自己的论述当中,对认识的各个阶段加以明显的区分,认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于具体实践;但因性质等不同,又存在很大的区别。没对感性认识的深刻理解,就无法形成理发认识,理性认识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必然过程,是感性认识升华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真正从“似是而非”发展到“恍然大悟”阶段,才真正实现由感觉到理性的转变。所以,认为理论认识的过程就是“论理”过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与感性认知相比而言,“论理则前进一大步”,同志的理论根据就是任何认识,都必须要经过大脑“想一想”,才会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排列,而后经过推理与判断,才能够形成与事实相符的认知,即“合乎论理的结论”。在他的论述中,将逻辑与“论理”统一起来,但在实践过程中,应用的却是唯物主义辩证逻辑。反复强调“论理”是认识事物整体、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他通过对认知过程的分析,将辩证法、辩证逻辑及唯物主义融合在一起,使辩证逻辑的内在规律得到论证。

2.2科学地阐述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本内涵

历史上,列宁和恩格斯对辩证逻辑都曾有过深刻的研究与分析,对其思维形式进行精辟的论述,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继承和发展相关理论,使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首先,界定相关概念。他反复强调必须要形成明确的概念,概念是事物本质及内外部关系的重要反映,是与人的印象及感觉密不可分的,指出概念形成必须要建立在客观实践基础之上,一旦形成必须能够经得起推敲,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探索而不断地补充完善。它证明概念产生源于客观世界的客观存在,当客观事物变化,则概念也会产生对应的变化,这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其次,对判断本质进行说明。在具体理论研究中,他克服传统判断存在的缺陷,不仅注重对外部联系的研究,还突出对内在本质的挖掘,而后根据唯物辩证法加以阐述。从事物本质上,指出判断来源于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判断的本质进行区分,是客观情况的真实反映;提出必须要用科学思维去影响和约束判断,表明任何一个判断都是基于归纳、抽象、分析、概括及归纳过程产生的。再次,揭示推理的本质。选择以人的认知顺序为例,对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判断方法的本质进行分析,不断强调所谓的认识过程即是归纳推理的过程,其推理路径一般都是要经历从“特殊本质”到“共同本质”升华。简而言之,就是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这是事物普遍存在的认知规律。当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本质产生认知之后,就会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继续探索和研究尚未走过的路或者未深入探索之路,找到其真正的本源,这个过程即是演绎过程,它的辩证思维路径即是从“共同本质”到“特殊本质”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说事物认知的具体化,人们不再停留在共同事物的研究,而是更加注重找到他们内在联系之外的个性展示。深刻的见解,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逻辑思维内涵。即在一次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为该理论的充实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准确把握该理论核心要义,结合中国当时发展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符合当时我国发展的指导理论。

3逻辑思想的成熟

虽然哲学和逻辑思想的研究著作并不稀少,但是这些著作多是从浅层次分析了的逻辑思维。哲学包含逻辑学,辩证法和逻辑思想在的思想中存在着一定的统一性。对于逻辑的理解,是独到的,这要源于他广乏的阅读,持之以恒的学习。在后来的关于逻辑的讨论中,分析各种观点,别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逻辑思想的成熟,首先来源于通过对于认识论的研究而形成的对于人的思维规律的认识,在《实践论》的基础上,他不仅正确地确立了概念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阐述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进而对于推理逻辑和演绎逻辑进行了研究。其后,面对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的现实矛盾,通过对于辩证法的研究,他进一步阐述了辩证法和辩证逻辑,并提出了很多独立而新颖的见解。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随着对于逻辑学的进一步研究,对于形式逻辑也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认识,从而确立了形式逻辑的科学地位。对于形式逻辑,五十年代的特别不像青年时期那么偏激,全面否定。而是在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也惟其如此,在和一些学术界的人士讨论的过程中,他就举例说明了形式学不但合理而且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在其后多次与党内同志的谈话中,都肯定了形式逻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形式逻辑确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资格。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形式逻辑发展的过程中,从理论上进行了支持。正是由于逻辑思想是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思想,又结合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和中国传统的逻辑思想,围绕逻辑思想创新发展这个核心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逻辑。因而,他在逻辑的辩证思维、基础理论和学习方法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学理论,更是中国逻辑思想的重要宝藏,也必然由此为社会实践带来重大的影响。对辩证逻辑思想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对于构建现今的逻辑思想体系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文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思想哲学范文第4篇

哈曼是西方思想史上介于启蒙运动与“狂飙突进”运动及浪漫主义运动之间承上启下的哲学家,被誉为“狂飙突进”运动之父。他生于一个主张理性万能的时代,却因人生的起伏体悟到信仰的伟大,进而用信仰发起对理性强有力的批判。他认为人们真正想要的并不是一般性原理,也不是伏尔泰以为的所谓安宁满足,而是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创造创新,对于艺术家来说尤其如此。哈曼认为只有艺术而非理性才能洞察实在的本质。

关键词:

哈曼;信仰;理性主义;启蒙运动;虔敬派;艺术

一.理性的“霸权”

十八世纪的法国处在一个优雅的时代,无论在生活还是艺术中,都变得十分的祥和平静,人们普遍遵守规则,理性的花朵灿烂开放,理智全面发展,理性主义步步为营,教会势力不堪攻击,非理性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重拳出击下溃不成军。人们相信普遍的理性可以带领人类走向光明,而自从发现运用理性可以在物理、化学、数学、几何等等领域求得正解,人们便开始把理性也运用于哲学、道德乃至艺术和审美领域。人们相信,世界上关于美、情感、道德的客观理性也同样存在,而画家、雕塑家、作曲家、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发现这些理性并总结归纳,然后教导给普通民众。例如伏尔泰,他的历史观点就是基本上在所有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大抵相同,追求什么,手段如何,结局怎样,从而总结出一种科学,教人们如何生活的科学。休谟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人们总是因为相同的原因采取相似的行动,因而就能归纳出各种模式,以便后人参照着生活。而在艺术范畴,人们开始偏好对称、形式、均衡的美。

二.德国的“自卑”与虔敬派的兴起

同时期的德国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三十年战争使得原本权利就不集中的德国更加分崩离析,到十八世纪已然有几百个独立的小国。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德国是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德国人死伤巨大,这对德国文化的发展则是毁灭性的。由此德国文化萎缩成一种地方性文化,奄奄一息,遑论如巴黎一样的中心了,毫无活力和骄傲感。这导致了两种极端化倾向———一是琐碎枯燥而无味且日益理性的路德派经院学究;另一种则是转向灵魂深处,正与经院派的追求对立。而后一种倾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当时阴郁的民族自卑情结,相比因科学和艺术成就无人能及而光芒四射的邻居法国,德国简直感到毫无存在感。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诞生了虔敬运动,虔敬运动也正是浪漫主义的源流。虔敬派主张对上帝虔诚笃信,强调个人和上帝的个别联系,强调内在的精神生活,试图让受到社会和政治压迫的人们得到救赎和安慰。这无疑是一种自我安慰似的逃避,想通过转向内心来化解自卑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德国虔敬派仇视知识分子,反对唯理论,当属一种反智主义。进而他们也对理性主义所带来的财富、时尚、腐败、虚荣等一律表示憎恶。这些东西对虔诚的信徒来说是亵渎和不正的。

三.斗士哈曼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是虔敬主义的代表之一,出身十分卑微,然而他却给了启蒙主义一个沉痛的打击,被誉为“狂飙突进”运动之父,并为浪漫主义运动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哈曼1730年生于当时的普鲁士柯尼斯堡,父亲是一个澡堂门房,叔叔老约翰•哈曼是巴洛克晚期作家。哈曼自幼受过许多私人教师的教育。1746年入学柯尼斯堡大学攻读神学,后转学法学,然而他自己却喜欢专研语言学、文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这给了他百科全书般的知识体系。1749-1750年任职于一家主要介绍法国思想的杂志社。1752年肄业离开大学成为了一个庄园主,在此期间,哈曼立志于自学。此时的哈曼生活过的并不如意。1757年,哈曼受到委托,去伦敦执行一项外交与商业任务。然而最后却搞砸了,这件事令他十分绝望,因为哈曼本想当一名外交官,现在希望却破灭了。在此之后哈曼只能游荡异乡,放浪形骸。在他流浪期间,哈曼和一个名声不好的人发展了一段同性恋关系,最后却因此人被富人包养,令哈曼极为愤怒且绝望。而此时,哈曼的健康也非常糟糕。于是在1758年的冬,哈曼整天独自一人在一间出租屋内,阅读圣经成为他唯一的安慰。而正是在他读圣经的过程中,哈曼体验到了一种震撼的神秘经验。他认识到圣经里的故事正是每个人的故事,他体会到上帝在直接与他的灵魂对话,并告诉他有些精神性的东西具有无限的意义。从此刻开始,标志着哈曼与启蒙主义的决裂。

在此期间,哈曼在写作中表达了很多自己的观点。他否定了启蒙主义认为的,人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不用经过上帝的帮助就能达到完美的幻想。他认为人的思维与行动实际上也是上帝通过人完成的上帝自己的思维与行动,因此人类的所有行动都见证了神圣的存在。他说:“让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一切行为都需要上帝的帮助,就像我们需要呼吸来维持我们的活力与行动一样…在我们鼻子中的生命呼吸同时也是上帝的呼气。”另外,哈曼质疑了启蒙运动关于理性的统治地位的观点。人们有必要分清楚神启和理性的区别,在神启中,事实通过上帝的恩典告示和给予人,而在理性中,人们只能对那些被给予的事实进行推理。即理性只能对既定事实推理,而不能创造事实。“理性最大的悖论和滥用就是它试图解释启示。一个为了取悦理性而忽视圣言的哲学家与犹太人没有两样。犹太人越是坚定地遵守旧的约,就越是顽固地反对新的约。”哈曼回到里加后,因为和旧友的在信仰和理性上的冲突,给调停人康德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哈曼嘲笑了旧友试图用一个哲学家来改变他的信仰的做法:“我几乎要嘲笑一个哲学家对于最终目的的选择,要我改变观念。我看待那份最好的描述,就像一个明理的女孩看待一封情书,我观看鲍姆加特的说明,就像观看一份幽默有趣的小品。”有趣的是,哈曼在信的最后巧妙地引用了休谟的观点,之所以说是巧妙地引用,是因为休谟的本意是借无法找到对信仰的理性根据来攻击信仰,哈曼却把其颠倒过来,试图说明信仰根本无法用理性批判。这个论证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久之后,哈曼又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苏格拉底》以进一步划清信仰与理性,以及自己与康德的界限。这篇著作是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至上原则的第一次有力攻击。哈曼指出,信仰是一种直接的经验,信仰的感觉是一种直观的知识而不是可以推论的知识即理性。它是一种个人的体验,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当事人本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是被给予的。因此我们根本无法证明和反驳它们的存在。

哈曼于1762年发表了《果壳中的美学:希伯来神秘主义散文中的狂言》,这部著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把艺术从理性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这部著作也被视为“狂飙突进”运动的圣经,而哈曼本人也成为了“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言人。哈曼在这部作品中指出,艺术家应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展现激情与真实情感,而不是顺从各种理性原则,道德准则之类的外加之物。表达个性是美的前提。虽然当时大多数艺术家并不否认激情与想象力的重要性,但他们认为艺术必须遵守规范,不论是技巧、道德、习俗还是逻辑。而哈曼则完全否认所有的一切规则和标准。此外,他还认为艺术家应该模仿自然并展现上帝之道,但哈曼所说的模范自然和以往的通过遵守规则来模仿自然完全不同,他主张通过描绘亲身体验和感觉来模仿。艺术对于哈曼来说是一种翻译,翻译的对象是上帝的创造之物,“请说我能看见你!———这个愿望得以完成是通过创造,而创造是通过创造物而完成的对于创造物的言说…言说就是翻译———从天使的语言翻译成人的语言,从思想翻译成语词———从事物转变成名字———从形象转变为符号。”

思想哲学范文第5篇

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认为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学哲学;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三、天人相应、心身统

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

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

3.4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四、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

【参考文献】

[1]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3.

思想哲学范文第6篇

阿伦特的政治本体论(政治的本真含义)被称为“政治存在论”、“交往政治哲学”、“政治生存论”。应奇认为,阿伦特强调的公共领域的共和主义精神,与新自由主义的积极自由思想有较多相似之处。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与自由主义一致。涂文娟认为,阿伦特既承袭了古典共和主义理论,主张不受支配、积极行动的政治自由观,又和现代共和主义理论一样,强调分权制衡、法律帝国、商谈等宪政原则,因此阿伦特的思想体现了古典和现代的某种融合。阿伦特认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根源于我与你的相遇,而不是政治领域,因此未包含更多的政治经验。阿伦特认为海德格尔的“世界”和“在世存在”概念暗含了复多性,政治哲学源于对人类事务的惊异,是以政治经验为基础进行的思考,阿伦特试图通过政治地思考来解释现实政治问题。本哈比伯认为阿伦特对法律思想与道德的贡献是她提出了“反人类罪”概念。在艾希曼审判中,阿伦特存在着现代性的世界主义情怀和作为犹太人的自觉信仰之间的冲突,阿伦特试图用康德的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来调和,通过反省思考、判断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解决艾希曼审判产生的道德判断问题。阿伦特认识到艾希曼的恶行与他缺乏思考有关,思考能解放心灵能力中具有的政治性的判断能力。尽管“平庸的恶”受到争议,但阿伦特敢如实描述了他在法庭的表现,批判以色列政府将审判政治化,追问犹太领导人在纳粹罪行中的责任,体现了阿伦特的勇气与担当。“政治的存在理由是自由,它的经验场所是行动。”

阿伦特认为,真正的自由发生在公共领域。自由不是由于人的出生被寄予的,解放是实现自由的前提,行动、公共领域和自由是三位一体的。阿伦特批评柏林和哈耶克等保守主义只是保护个人在私人领域的安全,是脱离了政治的消极自由。阿伦特认为康德是与自由政治和谐相处的哲学家,康德的批判性思考依据理性的运用质疑公认的权威,她主要以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为依据。阿伦特对政治的阐述有益于恢复政治的尊严,她认为行动是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交流。

王寅丽认为,阿伦特晚年的哲学转向试图解决哲学与政治对立、思想与行动对立的问题,阿伦特从康德的反思判断的诠释中,找到了这种以特殊来思考特殊、考虑他人意见从而获得可普遍化立场的精神性能力,这就是———判断,把它作为连接哲学和政治、思想和行动的桥梁。在写《精神生活》时,阿伦特阐明了人在思考时也处于现实世界中,与人们一起商讨事情,精神生活和行动并非是截然对立的。阿伦特晚年思考的重点由政治问题转向了哲学问题,关注积极生活和沉思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伊丽莎白•扬———布鲁厄论述了阿伦特分析“思考”、“意志”和“判断力”的精神活动及其内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为了弄清阿伦特在不同时期著作中的不同主题是如何编织在一起的,伯恩斯坦回顾了在阿伦特的著作中思考思想问题的重要部分,伯恩斯坦发现在阿伦特的思想中存在无法解决的内在张力问题。阿伦特的判断力思想受康德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很大,她想将康德关于审美判断的理论运用到政治哲学中。贝纳试图对阿伦特的“判断力”思想的内在结构进行推断,贝纳主张从积极生活和沉思生活的张力中把握阿伦特的“判断力”思想。

徐贲认为阿伦特的公民观是建立在积极参与公民共和传统的基础上,阿伦特很重视积极自由,她把公共领域看成是人获得自由的场所。胡素梅认为阿伦特的“理性—积极参与”模式公民文化观,对政治现实具有借鉴意义。现代自由国家公共生活的萎缩、公民观的薄弱动摇着民主制度生存的价值观念,阿伦特的公民文化观对中国政治建设具有启示作用。阿伦特认为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终结于马克思,但马克思是在传统的框架和等级范畴中论述的,因此并未真正超越这一传统。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阿伦特主要阐述了她对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了人”、“暴力是历史的助产婆”、“支配他者的人不能获得自由”三个命题的理解。阿伦特对马克思的思想既有肯定又有批判,阿伦特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她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建立在她的政治哲学基础上。马克思期待通过政治解放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向往的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柏拉图政治理想的现实化。如果说阿伦特的政治哲学具有乌托邦色彩,那也不是对彼岸世界的神秘向往,而是关于此岸世界的此时此地的乌托邦。阿伦特认为,人的政治性在于通过行动体现人的复多性和世界的多样性,这是政治的基础和目标,阿伦特借此揭露和批判了现代西方社会只有劳动而无行动,只有行政而无政治的现实。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解读存在牵强的地方,但是阿伦特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角度对马克思思想进行的分析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很具有启示意义。

思想哲学范文第7篇

从价值论维度看,生命个体不仅是被动性概念,也是个自主性概念。受达尔文主义的环境选择和生存竞争概念的启发,康吉莱姆在把个体性理解为一种存在论关系范畴的同时,又赋予其价值论的意义。他指出:个体性概念和生命价值概念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一个生命体不能被归结为各种影响作用的交会地”,就是说,不能把生命体理解为一个纯然被动的概念。恰恰相反,“有机体所依赖的那个环境是被有机体自身所建构和组织起来的”。一个与其环境深度融合的生命体具有这样一种存在特性,即:它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赋予周围的事物以意义,而“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义是对与某个需求相关的价值的评估”。这种评估意味着,有需求的存在者是在建构一个不可还原的价值论参照系。根据对生命个体性概念的这种价值论解释,康吉莱姆指出了现代生物学的一个基本缺陷:它试图将对意义的思考驱除出它自己的领域,使自己完全服从于物理化学的科学精神,将它自己的自主性拱手相让。实际上,生命价值在生物学中具有优先性,因此,对于以生命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学来说,它首先应把生命体理解为一种意义的存在者,把它看作是价值秩序中的一种性状。换言之,生命个体以其自身为中心来组织它的周围环境。从认识论维度看,生命与概念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的。康吉莱姆对生命个体性概念的第三种反思是从认识论上进行的:生命与概念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生命研究如何可能?为了解答这一问题,康吉莱姆把目光转向了西方哲学史———尽管他非常赞赏黑格尔的生命与概念具有同一性的思想,但他还是远溯到了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生命体的本性是“灵魂”,而灵魂“同时是生命的现实、实体和它的规定、逻各斯”。康吉莱姆认为,亚里士多德用作生命原则的灵魂概念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生命概念具有类同性。

按照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看法,生命具有“信息性”,生命本身就是信息,生命个体性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交换”。因此,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观都认识到了,所有的个体生命中都存在着一个逻各斯或概念。当然,康吉莱姆在这里只是以类比的方式表明了生命与概念之间具有同一性关系,而他对这种关系的证明,是通过吸收柏格森的有关思想来完成的。按照柏格森的观点,概念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诞生的,它本质上是一种用以扩展人类机体适应其环境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概念就是工具,换言之,概念认识是有用的。但与此同时,概念认识又是虚构的,它不能揭示生命的真实本质,只有直觉认识才能够使我们真正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就此而言,概念是与生命相对立的。另一方面,就有机体都可以同化它们体外的事物以用于摄入营养和维持生存来说,它们也完全可以被看作具有“概括”这种官能。在此基础上,康吉莱姆进一步指出,“并不是只有完善的有机体、肉眼可见的有机体才能够概括。所有的生命体,细胞、机体组织都可以概括。在任何层级上,生存都意味着选择和忽略。”由此来看,概念和生命就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的。因此,如果说从环境中来吸取生存必需物是所有生命体的典型趋向,那么人类的抽象认识是对这种典型趋向的一种独特而重大的扩充。根据生物信息和认知信息之间所存在着这种同一性,康吉莱姆得出结论说,“生命即概念”,生命是意义和概念,概念在生命之中。

二、生命现象的深层特性:疾病、健康与差错

在阐明生命的本质是个体性这一核心旨趣之后,康吉莱姆接下来试图揭示生命现象的深层特性。而他对生命现象的探索,是在对现代医学中的“健康”、“疾病”、“差错”等基本概念的哲学反思中完成的。1.疾病疾病并非对“常态”的偏离,而是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所遭遇的痛苦。法国医学传统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基本观念是,“健康即常态”。这里,所谓“常态”是指“理想常态”,也就是一种用以定义健康状态的“统计学的常态”。基于这一常态概念,法国医学对疾病和健康进行了界定。疾病被定义为一种对理想常态的偏离,它表现为“正常状态的量的变异”。就是说,病理现象被描述为一般生理现象在强度上的增大或减弱。在康吉莱姆看来,这是一种疾病的实证主义观念;然而,实际上,疾病不能被还原为一种生理参数的量的变异。他认为,这种量的变异无疑可以成为疾病的一种指标,但只有当它反映作为整体的有机体的偏离,反映一种量的变异时,它才能被认为是病理的。例如,根据与血糖含量相互作用的其他参数,血液里同样的葡萄糖含量对一个个体来说是病理的,但对另一个就不是。确定一种症状是否为病理的关键,在于“它在一个个体行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中所具有的内在关系”,脱离这种内在关系、孤立地谈论症状和疾病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说器官、组织、细胞有疾病,这种说法在医学上是不正确的,“对所有的生命体来说……疾病只是作为整体的机体组织的疾病”。而从机体组织这个整体来看,疾病其实是生命的消极价值的存在,而消极价值是整个生命价值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疾病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独特性质。正因为如此,用以确定疾病状态的,就不是对规范和标准的偏离,而是病人所遭受的痛苦。病人的痛苦具有个体性,正如中国传统医学所表明的,医生所治疗的每一位病人都代表着一个不同的病例,他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特殊性。2.健康健康并不是“常态”的恢复或持续,而是生命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创造。与上述关于疾病的哲学定义相适应,在康吉莱姆看来,健康也不是指恢复到由理想常态所定义的正常状态,相反,健康是指生命体经由容许自身变异的空间而对变化无常的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不应该被理解为“自我保存”,“自我保存不是生命的普遍特征,而是一个衰弱与退缩生命的特征。一个健康的个体能够面对风险。健康是创造性的,能够在剧变中存活并且创造。”

与此相应,痊愈,作为一个从疾病到健康的概念,也不应被理解为是恢复到先前理想健康的状态,而应理解为一种新的“个体常态”。痊愈不只是一种对先前正常状态的回归,它在本质上意味着一种新秩序的出现。3.差错差错,是生命的正常表现形式,是生命多样性的表征,是生命适应环境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思想史的“连续”。“差错”本来是一个病理学概念,但它一经诞生就立即引起了法国哲学家的注意。法国哲学界对于差错的把握主要有两条研究轴线,一条是科学认识论轴线,另一条是生命科学史轴线。但不管是哪一条研究轴线,都深受康吉莱姆差错观的影响,以至于福柯称康吉莱姆为“一位关于差错的哲学家”。那么,康吉莱姆的差错观究竟是什么呢?康吉莱姆首先提问道,假如某些生态学家或分子生物学家的观点是正确的,即:生命体早已被编程,生命是严格地按照既定程序来展开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解释生命现象中的“差错”?生命科学家把“差错”归因于遗传错误,又将遗传错误归结为信息错误。与此不同,康吉莱姆认为,大量的错误是在对环境的错误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出了错误,是人类将自己置于错误的地点,与环境产生了错误的关系,以及在错误的地方接受了使自己生存、行动、繁荣的信息。然而,这是正常的。康吉莱姆坚信,为了生存,我们在出错后适应,这应当是生命的基本形式。生命的本质中已包含着出错的可能性,比如先天基因遗传缺陷。不过,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的可错性,正是生命的多样性的表现,它体现了生命打破旧规范的能力。基于这种理解,康吉莱姆指出,科学认识无非是对正确信息的“迫切探寻”。这种正确信息只能部分地在基因中发现。遗传密码为什么以及如何被激发而起作用?结果是什么?康吉莱姆认为,这些问题只能在生命的前后具体情形中被恰当地提出并给予解答。以差错之于生命的内在性为基础,康吉莱姆进一步提出,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是永远不完全在其位的生命体,是注定会“出差错”、必定有“差错”的生命体。概念,就是对这种偶然性的回应。而“一旦承认概念就是生命自身对于这种偶然事情的应答,那么我们就应当承认,差错乃是造成人类思想和思想史的根源所在。”

具体地说,真与假的对立,人们对此二者的赋值,以及不同的社会和同一社会中各种机构所产生的与这种对立相联系的权力效果,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对生命所固有的差错所做的延迟了的答复而已。如果说科学史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只能把科学史当作一系列的“修改”,那么“修改”实质上就是真与假的再分配。不幸的是,这种再分配永远不会把终极真理透显出来,因为在康吉莱姆这里,“差错”并不是某种真理的遗忘或延误,而是人类生命和物种之间所特有的维度。在康吉莱姆看来,生命在自身中包含着差错的可能性,因此在生命的日程表上真理即是错误,而真与假的剖分,以及人们赋予真理以价值,是生命所能发明的最奇特的生活方式。差错是生命史和人类历史所固有的持久的偶然之事,由这种差错观出发,康吉莱姆紧密地将生物学知识同他自己的独特的生物学史写法结合起来了。他拒绝像进化论者那样去“推导”生物学史,他所关注的是显示生命与生命认识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来追寻价值和规范的踪迹。

三、对生命科学的哲学反思

根据以上对生命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哲学思考,康吉莱姆对包括生物学、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进行了哲学反思,试图为现代生命科学奠定新的哲学基础。对于生物学,康吉莱姆特别关注研究对象的建立和概念的形成。顾名思义,生命科学是“关于生命的知识”,但问题是:生命如何能够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康吉莱姆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包含如下几个要点:第一,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自在地就成为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反,它是被“假设”出来人为地成为生物科学的恰当对象的。通过对反应、畸形、畸形环境、细胞、内分泌和调节等概念的考察,康吉莱姆得出结论:生命概念实质上是从全部生命现象中抽离出生命体所特有的过程的产物。因此,生命与认识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冲突。第二,生命固然意味着调节和自动保存,生物学当然要去探索保证这些程序得以顺利运行的物理和化学机制,但是,另一方面,生命科学家不应忽视的是,这些机制同样显示出了生命的特殊性,例如疾病、畸形、怪胎、差错等。因此,生物学如果忽略了生命特殊性的具体表现,那么它就不可能真正地成为关于生命体的科学。实际上,人的理解力只有承认生命的独特性才能适用于生命,或者说,人的理解力只有在承认生命具有独特性的前提下才可能真正地认识生命。第三,生命科学作为“科学”,它要获取认知信息,就此而言它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然而生命科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正是这一点使得生命科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也决定了生命科学不可能更不应成为物理学、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的殖民地。针对生物学完全被物理学和化学的精神所笼罩的现实状况,康吉莱姆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一种沉溺于物理化学科学的生物学没有什么好期待的,这种生物学被还原为或沦落为了那些科学的附庸”。言外之意,生命科学有着不同于物理和化学的独特的研究范式。第四,从总体上说,一种认识如何能够成为生物学的认识?康吉莱姆给出的答案是,由于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存着的和倾向于生存的个体,即那些倾向于在一个给予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实现自己的能力的个体,生物学在根本上所要研究的,就不仅是那些可以纳入分析视野的作为部分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还有那些价值化环境的个体性全体。针对在生物学研究中大行其道的分析方法,康吉莱姆强调对于生命现象应该持一种整体论观点,其目的是要生物学研究恢复生命与认识之间的亲缘性。正因如此,生命科学需要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编写自身的历史并自觉地提出专属于自己的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具体地说,生物学应当把自己理解为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紧张关系的一般方法。众所周知,现代医学常常称自己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正常和病理的科学。针对现代医学的这种自我意识,康吉莱姆在其1943年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正常与病理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存在关于正常和病理的科学?”在他看来,医学不是一种关于正常和病理的科学,现代医学中的“正常”和“病理”概念是有问题的。在现代医学中,这两个概念都是基于理想常态概念而建立起来的,所谓“正常”是指符合理想常态的状态,而所谓“病理”是指对理想状态的偏离。这两个概念的问题根源于理想常态,因为后者本身就是成问题的。理想常态是指一种统计学平均值、一种抽象物,它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是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具体个体,这就表明,它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它完全忽视了个体性。因此,如何基于个体性来重建正常和病理概念,是现代医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他的生命个体性概念出发,康吉莱姆提出,如果现代医学是一种科学的话,那么它也应该是一种相当不同的科学。在他看来,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病理的,这个医学问题其实只是生命价值之本质这个一般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对所有的生命存在者来说,“常态只是自然选择所维持的一般偏离形式”。他强调了生命价值与个体变异性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把不规则和反常设想为影响个体的意外,而应看作是个体的实存自身,“生命体的各种形态不被看作是参照某种先定的真实类型的存在者,而更多地被视为一些机体组织,这些组织的有效性,即它们的价值,需要参照它们可能的生命的成功。”

针对理想常态,康吉莱姆提出了他自己的常态概念,即“个体常态”,以个体常态来替性常态。个体常态不是一种统计学平均值,不能以统计学的方式被定义,它是一种新的常态,即个体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新结构。康吉莱姆并不满足于仅仅提出关于现代医学的规范性观念,他还力图将这种观念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之上。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将现代医学和现代生物学沟通起来。这里,我们以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特例和变种的看法与现代医学中关于病态和常态的看法的类同性来说明这一点。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特例和变种的流行看法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它认为特例或变种因为偏离了理想常态因而是病态的,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如果变种或特例成功地存活下去的话,那么它就是正常的。这种矛盾迫使康吉莱姆去提问:一个偏离理想常态因而是异常的个体,例如一只无翅的果蝇或一位酷儿,究竟是有病的个体,还是生物学或生活方式的创新?康吉莱姆指出,如果我们放弃理想常态概念,而将生物学中的常态概念理解为生物构造、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生命形式的变异恰恰就是对剧变的环境的一种有弹性的、有成效的适应。相反,缺乏变异的即常态的生命形式有可能因生存条件的改变而走向灭绝。事实上,在生物界,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变,新的生命形式取代旧的生命行为而成为常态是屡见不鲜的客观现象。同样,现代医学中所谓的“病态”,在一定条件下其实就是常态。在既定情境下,任何存活的生物都是常态的。既没有常态的环境,也没有哪种生物构造就其自身而言是常态的,而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界定了什么是常态。现代医学中所谓的“病态”其实只是指不符合已经得到确认的常规,其实这种“病态”也应该被理解为常态,即理解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康吉莱姆的生命科学哲学以对包括生物学和医学在内的现代生命科学的反思为其出发点。现代生命科学家认为,动植物生存于其中的生物环境不过是由物理的、化学的和机械的种种自然法则所构成的体系而已,因此它在理论上具有不变性。不仅如此,就连有机体的生物构造本身也是不变的。在康吉莱姆看来,现代生命科学的这一不变性假设,以及以它为基础所构建起来的“理想常态”,其实都是抽象的产物,它的根本缺陷在于抹煞了生命的个体性。于是,康吉莱姆生命科学哲学的致思路径就是,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进而立足于生命的本真状态来切近地沉思生命本身。质言之,在康吉莱姆那里,所谓生命本质上是一种个体性。正是站在个体性的立场上,康吉莱姆达到了对生命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各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在细胞、分子等水平上来更为精准地科学地认知生命,但是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生命只是一个科学问题。恰恰相反,在康吉莱姆看来,死亡、疾病、畸形、异常、差错等生命现象,有着价值论与政治的问题。正是由于无见于此,现代生命科学将“差错”错误地描述为某种“偏离形式”。实际上,被理解为“偏离形式”的“差错”本质上是生命个体相对于普遍整体而言的特殊性,从个体性立场来看,它恰恰是一种常态。在康吉莱姆看来,生命既是一种维持现状的防御性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新的斗争活动。这就表明:其一,生物的“常态”不可能是一个静态的、均衡的和凝固的概念,而只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二,生命活动有其价值属性,因此“常态”是一个价值论概念,而决不是像现代生命科学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纯粹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概念。基于这种认识,康吉莱姆构建了其生命科学哲学的历史认识论,强调“生命即概念”,从价值维度重构了“正常”、“病理”等范畴,要求生命科学研究从“理想常态”转向“个体常态”,并且恢复生命与认识之间的亲缘性。可以说,康吉莱姆的生命科学哲学,对于我们重新思考医学、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并对它们的实际应用展开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考量,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如果我们把基因的变异看作是缺陷并进而梦想着去消除这种缺陷,那么很可能“在这个梦想的结尾,我们却发现了基因警察,他们披着基因科学的外衣……梦想找到绝对的药方,往往就意味着梦想找到比疾病本身更为恶劣的药方。”

思想哲学范文第8篇

一、哲学思想在管理学生过程中的体现

1、青少年成长因素中哲学体现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生长在新时期的青少年,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渴望成才,政治上要求上进,学习上刻苦勤奋,生活上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感到困惑和不解,对社会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丑恶现象缺乏正确认识,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图谋缺乏鉴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尤其是各种不健康的、没落的腐朽思想,通过各种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网络等各种渠道,侵蚀青少年的灵魂,这些问题构成了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在这两方面的情况下,就要求班主任及老师注意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发挥积极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发扬积极因素,注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耐心地分析、解释和疏导,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抵制能力,教育学生不断用正确思想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作斗争、塑造健康人格,逐步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青少年成长目标上的哲学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教育本身的目标是确保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精神支柱和动力。

当前,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落后思想,在青少年中滋生和蔓延,使学生精神空虚、不思进取、严重违纪的现象愈演愈烈。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作为教育者,就要贯彻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起推动作用的哲学思想,适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正确立理想的教育,使学生尤其是精神空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借以形成学生的精神支柱。有了这种精神支柱,他们就能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有了这种精神支柱,他们应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如:在课堂上经常打瞌睡的学生中,经过观察,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如目标不明确,混天度日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教育要切中要害,指明其成长的盲目性,帮助其树立自信和目标,往往是学生的成绩和品德都有所提高。

3、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哲学体现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不可能有质变的结果,班级工作中要重视量的积累,克服急躁心理。

学生进入高中时,都有一种“要学出样子”的豪言壮志,却会缺乏“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精神,事与愿违,重归于旧日的散漫和无所事事,到头来只好望别人的成绩兴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认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还要引导学生把埋头苦干和美好愿望结合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促使学生不断发展。

同时,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学生的成长,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许多学生不能承受学习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这与不能正确认识前进中的曲折有很大关系,有时学生身上的某个缺点克服后,过一段时间又会冒出来,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是在这样的曲折中走向成功的,不明白某时某刻的反复或倒退都是前进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丧失了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对学生的发展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又要走曲折的路的思想准备,坚信每一个都会成功,于曲折中把所有学生都引上前进之路,满腔热情支持学生的发展。

二、批评学生的哲学艺术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教育学生中,批评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批评后能否收到实效,就要求教师运用哲学思想,讲就批评的技巧和艺术。

1、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实际出发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批评教育学生,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将其引导到积极健康的方向上来。

如:批评教育一个纪律性差,自由散漫,经常不上早操的学生,就要从其自身实际出发,考虑到他有许多缺点,但也有优点,比较热情,能热心班级事务,抓住这一实际特点,让其担任文体委员,每天早操的领操任务交给他,能发挥其优点,又能督促其按时起床,改正错误,使其纪律性大大增强,这样就起到直接批评不能有的积极效果。

2、善于抓关键,转变心态

解决问题要善于抓重点即“牵牛要牵牛鼻子”,处理班级事务,班主任也要注意问题的关键点。如:“早恋”问题一直是中学生教育中令人头疼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处理这一问题,班主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严厉的批评,从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会导致不良后果产生。这就要求班主任运用抓关键的方法来解决。首先要肯定初恋是一种美好而健康的情感,符合人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然后设身处地从中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分析早恋的危害和克服办法,讲明禁止早恋的理由,这样学生容易于老师取得共鸣而接受教育。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事物充满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即每一个侧面都各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学生及同一学生的不同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只是不加分析地给以惩罚,有时会因满足了学生受注意的需要而使行为得到强化。同时管理学生中,想通过一项教育措施使所有学生都受到深刻教育是困难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如: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处理方式必须因人而异,对于精力过剩的学生,可以分配他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迫使他不得不用心听讲并做出榜样;对于虚荣心强的学生,要先冷淡,然后再单独做工作,对其批评要适当,留有余地;对于固执、不爱说话的学生,要用事实、榜样来教育他,或分析后过来教育,让学生从中明确自己的不足。

三、转化后进生的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而人的智能和各方面都有差异,对待有差异的学生,就要求教师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观点。

1、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发展总会不平衡,总有差异,这样,就有先进和后进的相对存在,就要求班主任及教师对学生应当承认差异、容许差异,对后进学生要了解其优点、长处,鼓励其争先,而不应厌恶和放弃。

2、后进生转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