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人文地理教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人文地理教学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教育;初中地理;人文教育

一、地理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优势

地理学科跨文理两大领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的发展表现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相互渗透。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对地球的认识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对人文地理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城市分布、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地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乡镇初中几乎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由于专业不对口,地理教师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不高。面对这种现状,应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1.注重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新理念的培训。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2.让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只有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入手,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整合地理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始终融入地理教学之中1.发挥地理学科在人文教学中的优势,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渗透人文教育。地理知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的内容,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获得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审美情趣与内在美的气质。学生在学习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人文地理知识时,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景观特色和文化风格,能够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立足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人文素养教育。2.在地里教学中始终贯彻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该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贯彻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当今教育的潮流。

(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主要指涉及学生精神层面的东西,人文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主参与、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注重过程体验,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的家乡,认识我们的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利用古诗、民谣、谚语,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古诗、民谣、谚语等文学材料辅助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天气时可引用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可以引用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在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引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学习贵州省的自然环境时,可引用谚语“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些诗歌、谚语都非常形象生动,能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受到文学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另外,可以让学生学习地理课堂以外的地理知识,主动从相关的书籍中获取地理知识,如让学生阅读《徐霞客游记》等,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现人文精神的精髓。总之,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中,不能只顾传授知识、提高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只有教师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地理教学中强化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树立人文意识,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04).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第2篇

摘要:人地关系的不断演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视角、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注重体现当前人地关系的前沿问题、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彼此关联性、注重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学模式上,注重采用参与式、研究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信息化

0引言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基本学科之一,是一门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性的学科,包括人口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1].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受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综合驱动,资源、环境、生态与发展的问题日渐突出,我国城乡地域人地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和地域空间格局影响日趋深入.而随着“3S”(RS、GPS、GIS)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可视化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为地理事项的分析、模拟和预测等计量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在此背景下,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应随之进行动态调整.本文就当前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粗浅探讨,以期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1课程知识体系的构设

1.1注重体现当前人地关系的前沿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城乡发展要素流动、市场经济价值主导、生产工具革新、现有制度和政策体系影响的共同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重组与交互作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发生大规模的流动和迁移[2].而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并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单向流出和乡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以人口的流动为核心,现代经济形态、全球科技文化和城市生活方式得以快速扩散和辐射,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特征与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并进一步对资源的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3].在此背景下,在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交通地理、人口地理等教学模块中,应将全球化、城镇化、老龄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相关前沿研究融入教学设计中,注重体现当前我国人地关系变化的突出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

1.2注重体现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彼此关联性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广泛,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特点,但人文地理学的课程内容并不是零碎的堆砌.在看似庞杂的课程知识体系内部,应当以人地关系为理论线索,在以人口、文化、城市、乡村、旅游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动态演化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侧重探讨各要素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剖析地理事项形成的机制机理,尤其应注重体现各要素、各模块内容知识体系的彼此关联性和融会贯通,如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联、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关联、产业发展与全球化的关联、城镇化与产业的关联,建立一个联系人文地理各基本要素或现象的解释体系[3],形成由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机制机理、案例剖析密切结合的课程知识体系范式,注重体现地理学的综合观、时空观、区域观,逐渐形成了包括理论人文地理学、区域人文地理学和应用人文地理学的完整学科教学体系.

1.3注重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一门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等大门类科学交叉形成的知识体系[4],面临全球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时,人文地理学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学科优势.人文地理学课程知识体系的设置应以服务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目标,广泛吸收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注重运用信息科学、空间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手段综合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实现路径和政策措施,以提升学生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人文地理学还肩负着提升公民基本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应基于正确的人地关系观,传达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环境伦理等理念和原则,发挥课程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2教学模式的运用

2.1注重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兼顾个体和群体的主动性,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尤其注重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培养学生组织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聚落地理、语言地理、宗教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等各模块的教学实践中,有选择性地选取较为浅显易懂的一至两个知识点,如“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章节选取世界性三大宗教及相关礼仪、习俗,“旅游地理”章节选取世界旅游资源及其分布,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文献、网络资源等,查询相关人文事项资料,协作完成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讲解.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采用随机式分组讨论法,如在“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学中,首先展示竹楼、雕房、窑洞、四合院等不同民居的图片,然后就建筑的取材、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性等方面,让组织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讨论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后各小组陈述意见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人文地理学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6].

2.2注重采用研究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地理思维、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初步具备开展地理学研究的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是地理学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任务之一.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研究专题自主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达到深化对问题认识的学习过程[7].为此,针对教材每一模块中涉及当前人地关系演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全球化、空心村、乡村病、老龄化等,可紧扣教材知识和相关主题布置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分组开展研究式和探究式学习.如在“聚落与城镇化”章节中,可通过推荐学科前沿文献或提供查询线索和参考书籍,鼓励学生借助社会经济数据、数理分析、人文实证访谈、“3S”技术等方法,揭示区域城镇化或乡村发展的时空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差异性与相似性,进一步剖析引致该种现象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基于课后自主研究、讨论,将研究结果进行课堂汇报,教师结合相关基础理论及学术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视野给予点评[8].通过资料查询、数据分析、组内讨论、分组讲解、教师点评等研究式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

2.3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10].人文地理学知识点零散、细碎,彼此间联系不够紧密,可采用声音、图像、照片、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借助大量地图、遥感影像、影音资料等素材展示民居、服饰、饮食等人文事项,在将零散的、表面的现象直观展示基础上,对相关地理事项发生的过程、机理、规律加以剖析和抽象概括.如纪录片«大国崛起»«美丽中国»,CCTVG3播出的“文化大百科”、CCTVG4播出的“城市1对1”“走遍中国”,CCTVG9的“人文地理”,CCTVG10的“地理中国”等电视节目中均涉及诸多与人文地理学紧密相关的知识[5].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可增强课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升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兴趣[11].

2.4注重设计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人文地理学具有较强的社会应用价值,可利用暑期时间增设第三学期,通过野外实习、课程设计(论文)、社会调研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社会经济实践的机会,如鼓励学生参与城市规划学会、建筑学会、自然资源学会、土地学会等不同层级学会举办的各类专业技能比赛,围绕人文地理课程体系开展所在城市的短程野外实习,与自然地理、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联合组织开展涉及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长距离综合实习,实习内容可包括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区域发展、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差异等[12].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地理野外考察、遥感、GIS、绘图等技术方法和实践技能,培养适应城乡规划、国土规划、区域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的应用型人才[13].此外,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其情景化的学习界面、人机交互式的模拟体验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为克服现实环境限制、实习资源匮乏、实习成本较高等难题,可考虑在城市地理、旅游地理、资源环境等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块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数据分析、方案论证和优化、地理事物模拟等手段,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14].

3结语

人地关系演化和信息技术的革新促使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在知识体系构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体现当前人地关系前沿问题,并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开展参与式、研究式和探究式教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同时,应注重设计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应用技术和实践技能的塑造,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荣,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龙花楼,屠爽爽.论乡村重构[J].地理学报,2017,72(4):563G576.

[3]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金凤君,靳海涛.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融合和创新[J].地理科学进展,2018(3):309G316.

[5]曾群华.高校人文地理学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7(8):81G82.

[6]张梅芬,童彦,高庆彦.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11):101G102.

[7]毛蒋兴,徐文丽,黄鹄,等.研究性学习在人文地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114G118.

[8]王欣丽,王梁,姜永见,等.对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6,(20):56G57.

[9]吴攀升.研究性教学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地理教育,2012,(11):58G59.

[10]蔡梅.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184G185.

[11]尤金洁.例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215G217.

[12]李孝坤,冯维波,翁才银,等.人文地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83G86,93.

[13]张茜凤,薛丽芳,马晓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6,(1):96G101.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第3篇

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因自身的学科特点存在,需要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创新开展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实现对人文精神的有效传递与培养。本文中,笔者将首先介绍人文精神的定义,然后借助于系统化的内容引导来指出目前地理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来带动人文精神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中学地理;地理教学;人文精神;教学方法

引言

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与发展,同时,人文精神的进步也能带动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既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化水平的衡量内容,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人文精神的教育水平将会为本国带来更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学地理作为一门注重于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科目,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体,带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教学价值。所以,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地理教师加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以此来提高教学活动的开展价值。

一、对人文精神的定义人文精神的定义

应当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个体自由、自主与个性的追求,其为个人的是非判断提供主要标准,使得个人能够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自我的认知与人格的完善,进而满足教育活动的人文教育目标。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也是社会文明化建设的发展对象,其主要表现在对历史文现象与文化的认识水平,通过对其的认知来实现对人类命运与未来的思考、探索,从人本身出发来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人文精神培养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表现

2.1人文精神价值观在指导思想中的忽略

针对我国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中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注重于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略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目的集中于文化知识内容上,学生虽然在地理课堂能够实现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但无法有效地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教学活动未能取得根本转变。

2.2人文精神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中的重视程度不足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持,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将会为国家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力,使得一个国家能够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占据发展的有利地位。可科技固然重要,也需要优秀人文的文化来作为发展的基础,缺乏优秀人文文化的国家是难以实现不断发展的。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通过需要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运用来实现对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转变以往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方法,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为人文精神的培养带来积极影响。让教学内容可以促使学生巩固学习兴趣,真正意义上地去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3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来满足人文精神培养活动的开展需求

中学地理课程的评价内容集中于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与运用水平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地理人文、意志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同时,这样的评价体系也难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效果的考察,使得人文精神教育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

三、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相关建议

地理学科作为一个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学科,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带来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在对进行人文精神建设的时候,地理教师应当主动地引导学生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

3.1体现地理学科的人文素质培养价值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首先正确地认识到地理学科较其他学科所带有的不能比拟的教学优势,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对我国降水分布情况进行讲解的时候,应当要将我国的南北方差异进行对比:将南方建筑的顶尖与北方建筑的平顶进行对比,体现出降水分布差异化的表现。同时,在比较南北方文化差异的时候,可以从饮食习惯出发,譬如,从南方的大米,北方的馒头开始进行介绍,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这些文化差异,使得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提高认知包容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再者,在对地理自然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协调发展的概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彰显地理教学的独特优势来。

3.2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在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内容较少。所以,在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时候,需要针对于这样的不足存在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突出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教育重视,彰显出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不仅仅要认识到不同资源的形成条件与分布情况,也要针对于环境问题的存在来对解决办法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还应当让学生融入自我的感情,借助于对地理规律的归纳来提高认知。比如,在学习《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这一课的时候,通过对“热带雨林”的介绍来引出因滥砍滥伐所带来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失调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地可以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

3.3注重于地理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

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因此地理教学的人文素养提高需要首先从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活动出发,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得以达到教学需求。以此来确保日常的教学活动能够在教学目标的影响下得以顺利完成。同时,这也能让地理教师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继而带动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提高。

3.4校园环境的人文精神营造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为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活动带来积极影响。通过对地理学科的运用来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使得学校能够与学生之间形成紧密联系,借助于校园的美化与绿化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价值所在,进而形成学校的浓厚校园氛围,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活动的稳定开展。

四、总结

总的来说,科学文化知识应当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带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对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与改革来让学生在掌握系统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强自我的人文素养,以此来满足教育活动的时展目标,让学生成为具有高水平文化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钱问举.人文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及意义探微[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

[2]曾仕文.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与作用——以高中地理必修二地理教学为例[J].时代教育.2013(14)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第4篇

与其让一些学生一天天混下去,倒不如尽早给他们一些压力和引导,我个人认为,由于五年制学生进校时年纪都比较小,很多学生还不是很懂事,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不紧张,没有压力,没有方向才会散漫,才会把什么都看的无所谓,因此个人认为可以尽早的安排他们见习,多带她们参观一些幼儿园,多了解幼儿和幼儿教学,多接受一些经验和指导,可以让她们更早的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才会把文化课和专业课重视起来。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如果人对某一事件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产生力量和智慧。孔子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例如: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通过备课(备学生、备教材),精选出贴近生活、紧跟时事热点案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开展地理专题演讲、地理故事会、地理谜语竞赛、地理幼儿通俗解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学生心情愉快,他们的大脑就处在积极的运转状态,可以并乐意吸收更多的信息,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优化教学内容,跳出教材限制

现行学前地理课程的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内容架构与高中课程基本一致,考虑到学生兴趣、学生文化基础、学前生性别结构及学前专业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比如:现行教材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所占比重大致相当,前者难度系数大,教学耗时长,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以女生为主,基础又较差的他们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在实际教学中,我对现行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重点选取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中主干知识点,调整自然地理内容与人文地理内容的比重,降低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和难度,突出人文地理部分,这也符合当今世界各国地理教育的总体趋势,增加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或者是童趣世界的地理奥妙,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掌握较为实用、完整、系统的地理科学知识。

注重学前教育职业素质的培养

无数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对未来职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地理教学在遵循学科自身教学规律的同时,针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将学科学习与专业训练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那学生就会对这门学科有重新认识,就不会认为是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学科了。

教学过程中突出幼教特征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环节中,包含着大量地地理知识内容,很多活动课是围绕地理要素开展的。由于我们地理教师疏于与幼儿园的联系,不了解幼儿园这类活动课,从而不能在学前教育地理教学活动中有效地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课进行训练。为了保证学前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建议教授学前教育的地理教师多到幼儿园去看看、去听听,及时准确地了解幼儿园科学及人文教育的发展动态,并将所掌握的情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授和训练学生相关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技能。

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现代教育改革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这其中的人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因此课堂教学组织应跳出“我教什么,你学什么”、“我怎么教你怎么学”的旧模式,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历和体验,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认真备教材,还要认真备学生,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鲜活的方式(如案例、课件或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等)将书本知识直观化、生活化、现实化地呈现给学生。根据课文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水平,课堂教学可以交叉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如问题讨论式、迁移联想式、野外观察、辩论式、观看影像资料并交流观后感、研究性学习等。

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到位,教材处理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教材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手段是否恰当,评价的标准是看老师传授知识的多少。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结果,突出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评价手段的单一性、评价内容的统一性是传统评价的基本特征。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地理专业知识,但应该通过各门文化课程的传授(其中包括地理知识的传授)获得一定的文化素养、一定的地理素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使之能更加胜任自己的未来职业,更能配得上自己的称呼。因此学校的导向、社会的导向、教师的导向尤为重要。

作为职业类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评价考核学生不能按传统的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好坏优劣,在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学生在课前实践活动和课堂交流、讨论、活动的参与程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如在地理故事会、地理专题演讲、地理事物通俗解说等活动课上我们既要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更要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地理活动课与制作课上我们还要评价学生的组织能力、手工制作能力,总之全方位考核评价学生,有利于学生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的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的提高。

增强地理教师的技能含量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不是基础教育,经过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如果与未经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不能有较大的技能差别,职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特色功能。因此高职院校的文化教师包括地理教师不应该只有单纯的本学科知识,还必须具有学前专业知识的储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的地理教师,就应着重于地理在专业上的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学习地理却看不到地理与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看不到与未来职业的关联,那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就不强,兴趣就不高,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满足学生、社会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专业设置;队伍建设

随着时代变革、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需求和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与手段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这些都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产生重要影响[1]。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部共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并在2012年将地理科学类专业设置为4个,分别为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2]。对于不同阶段的划分,全国各省也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目前安徽省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也是遵照教育部2012年的最新划分而来。根据国家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地理科学类中所设的4个本科专业和2017年安徽省高校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数据,分析安徽省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现状及动态,以期为地理学高等教育的发展转型及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1安徽省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设置与招生

1.1开设院校以及空间分布目前,安徽省已有15所高校开设地理科学类下设的4个本科专业。这些高校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地方性师范大学,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学院等;第二类为综合性大学和学院,如安徽大学、皖西学院、池州学院等;第三类则是理工类专科性大学,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这些高校分布在安徽省的10个地市,并以安徽省省会合肥的高校最为集中,共有5所高校设有地理科学类专业;另外,淮北、亳州、蚌埠、马鞍山、宣城、黄山等6个城市所在的高校没有布点。

1.2招生规模及招生专业2017年安徽省高校地理科学类相关专业共招收1323人,且全部为本科招生。4个专业的招生情况: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招生548人,占总人数的41.4%;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招收547人,占总人数的41.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生230人,占总人数的17.3%;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在2017年没有招收新生。

2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招生院校不断增加,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安徽省属于人口大省,教育发展属于中等水平,有1所985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没有设置地理科学类相关专业。2所211高校分别是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其中合肥工业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且较早设有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而省属高校安徽大学是在最近几年开设地理信息科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此外,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和铜陵学院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设置和招生时间都不长。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2012年的本科专业调整中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一分为二的,设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高校一般是在专业调整前已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而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多是新近申报的,如安徽大学和合肥学院。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安徽省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人数也在显著增加,且均为本科招生,尤其在2017年取消三本招生以后,15所院校均为二本及以上招生。

2.2师范专业招生比重较大,应用技术型人才逐渐增加分析15所院校办学历史表明,地理科学类专业主要是在早期设有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高校布点和招生,尽管有些学校目前向综合性发展,但早期都是师范类专科学校,如皖西学院、滁州学院、宿州学院和池州学院。因此,在安徽省2017年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中,地理科学所占的比重最高,接近一半。地理科学专业作为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中学地理教师,而基础教育师资需求有限,编制岗位竞争压力大,因此毕业生市场过剩,往往出现学生毕业即失业,或者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等问题[3]。这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根据社会需求实施教育改革,增加其他3个应用技术型专业的招生规模。例如,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熟练掌握“3S”技术,就业前景广阔,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2017年的招生数量和地理科学专业相当。此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符合时代趋势,人才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学生就业前景较好,近2年该专业招生比例也在逐渐加大。但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由于理论性较强,实践方面较为薄弱,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内容较为宽泛,目前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定位,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方向和质量。虽然有些高校设置了该专业,但在2017年均未招生,而且该专业在全国的招生规模也较小。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为本专业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增加专业的技术型应用。如上所述,在安徽省的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中存在极大不平衡,需要根据各专业市场所需,做出适当调整,既要解决师范类过于饱和的问题,也要改善其他专业人才稀缺的现状。

2.3生源质量偏低,多为文理兼收和理科生服从调剂招生在安徽省地理科学类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生源质量偏低的问题,主要是理科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过低,特别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这是由于地理这门学科的特殊性造成的,高中地理属文科,但是到了大学,在学科分类中又属于理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同时,中学地理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等地理教育脱节[4]。应对这一问题,目前安徽省所有高校的地理科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均实行文理兼招模式,只是不同学校的比例有所不同,文理科招生比例最高的是皖西学院(7:1),其次是宿州学院、滁州学院和安庆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是等比例招生,安徽师范大学的文科生少于理科,而池州学院地理科学招收的全为文科生。对地理科学专业而言,文科生在中学师资培养方面还存在基础扎实的优势,但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升学深造和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培养潜力受一定的制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对学生的数学与计算机知识要求较高[5],在安徽省均实行理科招生,由于理科生在高中对地理接触较少而没有兴趣,或者对该专业了解不多而没有填报,使得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很多是服从调剂生,因而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状态进入较慢,因此需要在新生入学后尽快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2.4学生能力培养与毕业去向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技术与应用并重的学科[6],通过理论课程教学、室内实验、野外实习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能,同时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数理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和定量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能够在基础教育、教学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城乡规划、旅游规划、区域发展、环境保护、全球变化等相关工作。据调查统计,2017年安徽省地理科学类专业毕业生共有1315人,其中地理科学650人,地理信息科学495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105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65人。地理科学作为一个师范专业,有一半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约有30%学生通过考研进一步学习深造,其余的学生从事其他行业工作;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性较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工作,也有30%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两个专业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就业比较困难,大部分学生选择考研或考教师资格证。

3结论

综上所述,安徽省地理科学类专业招生高校不断增加,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范类院校占主体,重点高校不多;师范类人才培养饱和,专业发展不平衡;生源多为文理兼收和理科生服从调剂招生,质量偏低;部分专业方向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毕业去向选择面较窄。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应当健全高校分类指导体系,优化专业结构,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专业,提高生源质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

参考文献:

[1]王义民,白蕊,曹淑青.河南省高校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现状及动态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47-51.

[2]周廷刚,苏迎春,沈敬伟,等.我国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学生培养的变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4(5):44-46.

[3]杨洪,杨琴.应用型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地理科学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5,26(1):17-20,36..

[4]金宝石,闫鸿远.我国地理学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19(2):170-176.

[5]金宝石.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GIS课程教学与实验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3):135-138.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第6篇

近几年江苏高考方案改变导致大部分学校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着力强化语数外学科,其他的学科渐渐被边缘化。在此大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只能适应形势,使得地理教学变成考试说明知识的大灌输,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地理教学也失去了它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这种不“着地”现象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其次是,学生只记住了地理知识,而不能将地理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另外,把书本上的地理知识奉为真理,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如何让地理贴近学生生活,如何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摆在我们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笔者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地理教学中如何“着地”。

二、地理教学着地的实践案例

(一)热点知识导入教学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张一般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比如说导入经常被省略。就不同的年级而言,高一的教学相对有趣,而且自然地理可以利用的案例比较多,但是像高三以复习为主的课堂导入环节就变的非常罕见了。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即使课堂中有导入环节,但是不是陈年老调或是无效导入,这必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学习效果受限。如果我们课堂中的导入是近期的热点知识可能对本节课甚至学生整个地理学习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设计到人口问题时,我们能以有趣的变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PPT展示一下图文资料,1985,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1995,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2005,养老不能靠政府;2012,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年级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到环境问题专题复习时,可以展示一段新闻: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说:“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环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引发学生思考总理发表此言论的原因,环境问题的原因,解决环境问题的困难之处是什么?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样就通过一个导入环节把环境问题知识串连,有利于知识建构。

(二)生活化故事剖析叙述类知识点地理学习中叙述类知识点比较多,一类是自然地理,往往是规律性知识,让学生快速地知道原理只能通过尽可能简短的叙述或配以一些图片,要么知识比较简单学生自学也能解决,要么知识太难,教师唱独角戏。另一类就是人文地理,无法像自然地理那么条理清晰,而只能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解释,而典型的案例对学生来说不一定“典型”。

案例1(自然地理中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是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一节内容,一般来说,我们常规的做法之一是作图法,教师利用自己的基本功,采用手绘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那么学生在教师的作图过程中接受知识,学生是一个观察者,知识容易忘记;另外一种常规的做法就是动画展示,这种方式使水循环能动态演示,使学生能够看到水体的运动,体会水体间的联系,同样学生也是以观察者在课堂中接受知识。这两种方式缺乏学生的真正参与知识的体会。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学习能力稍强的学生看看图片就能理解,而教师大都还是照本宣科,把整个过程就像流水线一样过一遍,最后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教学,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

教师展示材料:假设我们就是这么个小水滴,我们也来跟着材料来一次奇妙的旅行。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欢到处旅行。这天,我和伙伴们正在海面嬉戏。在阳光的照耀下,不知不觉地身体变轻了,终于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上了高空。哇!新的旅行开始了,我跨过大海,又越过高山,不断有新的朋友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看:它们来自江河湖沼、森林草地,啊,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我的身子也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我再也飞不起来了,于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从天空中降落下来,有的飘进了江河湖泊,有的却钻进了森林草丛,有的钻进了泥土地下……终于我们又汇聚到了一起,欢快地奔流,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

活动设计:请同学们用箭头的方式画出并能演说小水滴的整个旅行路线。教学感悟: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整个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学习,同时通过学习学生也形成质疑精神,对知识的产生的原理进行剖析。

案例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高中必修三中的一节比较难又比较重要的知识,难是因为这些知识相对空洞,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而重要是因为这节知识影响了前后知识的联系,比如,与必修二城市化和工业化相关,而且影响产业转移的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珠江三角洲的这些变化不熟悉而且难以记忆,那么我们教学中可以转换一下方式:王强老家在安徽地区。1984年初王强一家南下到某地开始新的生活。一开始,与其他当地农民一样,王强从事一些蔗基鱼塘农业生产。但没过几年,土地被大部分占掉,许多农田看准了市场种起了蔬菜、花卉。1988年,王强的孩子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外资加工厂工作。1992年当地开办了几家集成电路厂,王强的孩子经过培训后,进了一家集成电路厂工作,月收入从800元提高到了2000元。王强家的三间平房因当地规划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园被拆迁。现在,王强一家住在附近新建的公寓房中,房价为每平方米4000多元,是十年前的4倍。活动设计:1.该地区生产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2.王强一家发生了什么变化3.这些变化有关系吗?教学感想:学生通过“看电视剧”方式看到了王强一家的变化,从而也去思考他们变化的原因,感同身受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体会工业化带来的变化。

(三)地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地理的教学很多时候需要一些地理实验来讲解更加具有说服力,比如,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热力环流,洋流等。那么洋流成因就可以通过一个简单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在实物投影仪下放下一盆水,放进一个玩具鸭。设问环节:1.鸭子怎么才能动?2.鸭子怎么才能改变方向?教学感想: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且清楚地理解了洋流的主要成因。

三、地理教学“着地”过程中的反思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第7篇

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平面地图为什么会产生变形的相关问题时,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地理教师可以把一个废旧的地球仪的表皮按经线的方向一块块撕下来,然后再请两名学生试着将其再拼成一幅完整的平面地图,这当然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时候,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结果也就会发生矛盾冲突。这个实验,让学生明白平面地图会产生变形的原因就在于球面具有不可展性。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平面地图为什么又都是完整的呢?这一问题的设置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知识的探究欲望。这样的教学既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重视思维的深化与迁移

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要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上,要透过现象关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学到地理理论或者原理,面对知识能够进行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综合分析一下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考察学生的死板背记的知识比例也越来越小了,试卷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也更加注重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如把教材中的地理知识与国内外形势及人类所面临着的问题等结合起来考察等,这些主要都是考察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考题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大纲,灵活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的高考提前“预演”。

三、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教学

地理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在讲授地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式的教学情境。建立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也会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热力环流”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下生活中烧水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水的运动实况,通过设置这一情境,活跃了课堂氛围,然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大气的运动状况上面,他们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再结合教材内容去学习就变得简单明了。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海陆风变化的感受和热力环流的原理进行授课,再根据气温和气压、气压与风的关系进一步解释海陆风变化的具体原因。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率。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或者其他的学习环境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高效率的教学需要教师熟知教材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中在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学,以便增强课堂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认知地理知识,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好基础。

人文地理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VR技术;地理教学;研究述评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运用其来实现教学过程成为必然趋势,教育培训必将发生质的飞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一直是教育研究者探讨的焦点问题。地理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基础自然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时空多维性,其科学规律难以把握。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要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需求,构建富有多样性、创造性和新颖性的地理课堂[1]。

一、VR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过程中兴起的新技术。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任何虚拟的环境,并通过交互的方式实现人与虚拟环境的体验与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系统,集合了仿真技术、传感技术、三维技术、人工智能、图形语音等技术,使虚拟而成的环境通过一定的装置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具有交互性、临场性、多感知性的特征,用户借助外置装置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体验,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真实感[2-3]。通过对地理时间、地理空间及地理过程的虚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文献来源

运用文献法,本文在中国知网以“虚拟技术、地理教学”为主题搜索相关文献,选取2005—2018年5月发表的文献,汇总整理后,剔除若干与V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不相关的文献,共检索到46篇(图1)。

三、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

VR技术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会深刻影响人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将其应用于教育中,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巨大的改变。从总的数量上来看,由于虚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不成熟,对虚拟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相关研究较少,但部分学者看到了VR技术的特性,对于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的研究也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尤其是2014年以来增加较多。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综述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

1.关于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理论基础的研究。综合文献资料,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虚拟技术能够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的理论基础。学者们主要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分别结合学习理论和VR技术的特点两方面来论证VR技术对于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如曹富祥等(2007)从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特色和教学现状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论证了VR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可靠性,指出了VR技术深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王小红等(2008)从当前地理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着手,论述了VR技术能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打破空间、时间对地理教学的限制等问题以及其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如地理课件制作、虚拟地理实验室等),从而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高嵩(2016)结合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和VR技术的特性,得出VR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地理课堂具有新奇性、多感知性、交互性、主体参与性和实效性。张冰等(2017)运用VR技术的虚拟时间、虚拟空间和虚拟过程三个方面来设计教学案例,阐明了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V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将VR技术引进地理教学中的对策。张述林(2018)结合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现象教学原理分别提出了VR技术在地理学科内教学的三种应用模式和学科间融合的应用模式。

2.关于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案例运用的研究。王月等(2010)论述了VR技术在地球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意义,以及通过实例论证了VR技术运用于地球概论的第一章天球坐标的重要性,并举一反三,提出VR技术应用于地理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的可能性。何娜等(2015)对几个高校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地理知识(如地震、地质结构、潮汐等)与VR技术相结合的简单概括,说明了VR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高校地理学科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蔡敏(2015)通过查阅文献以及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实验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并通过设计具体教学案例,结果表明虚拟实验技术对中学地理教学有着显著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黄恩强(2017)通过对VR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的论述,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得出VR技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提高其学习能力。李建华等(2018)结合VR技术,设计了“水循环”和“以美国为例的商品谷物农业的趣味因素分析”两节内容的教学过程。

四、研究展望

教育一直是国家研究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V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投入使用,但目前由于各种因素,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望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

1.多角度研究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目前,国内VR技术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种普遍的、便捷的教学手段,学者们也仅从VR技术的特点来研究其可行性,暂无研究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所需的条件,以及在推广中将会面临的困难。今后可以尝试研究VR技术引入地理教学中的资金和技术需求,以及教师在应用VR技术时所需要的教学技能,为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推广V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实证研究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尽管多篇论文论证了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有着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独特优势,但仅是简单地进行了描述,没有说服力,这是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将传统教学模式与运用VR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以及进行VR技术的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从实践中论证VR技术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同时教学实践者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解决一些教育问题,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深入研究V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适用内容。在中学的地理课程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主题,地理知识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对地理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地理事物适合运用VR技术来辅助教学,什么地理事物不适合使用VR技术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VR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数字化地理教学环境,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案例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4.关注VR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当前的研究中,仅仅是从理论层面来说明V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缺乏强有力的数据作为论证支撑。由于经济原因和师资力量的限制,VR技术只是在极少学校试用,青岛市首次将VR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生物和地理学科尝试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其在教学当中的实际效果还需要去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VR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将越来越普遍,并不局限于生物和地理学科,所以需要去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各方面的作用,对“教”和“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以此来加大V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并去思考和解决这一新事物出现所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

参考文献:

[1]高嵩.VR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6,(7):117-118.

[2]张冰,朱林珍,张爱国.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3):40-4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