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绿色设计理论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绿色设计理论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第1篇

1绿色设计的提出及涵义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思潮,是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之后转向新价值设计观的一种过渡。尽管绿色设计的声势并不浩大,但其阐述的生态价值观却为21世纪的设计思想确立了一条不可违背的原则。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醒地意识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宝贵价值。绿色设计正是顺应这样的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而形成的一股设计思潮。其内涵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主要强调生产与消费需要一种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狭义的绿色设计是以绿色技术为前提的工业产品设计。广义的绿色设计,则从产品制造业延伸到与产品制造密切相关的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及产品营销各环节,并进一步扩大到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文化意识[2]。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设计教育家维可多?巴巴纳克在其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提出了对于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设计对于地球有限资源的考虑,当时很多人认为他的观点是危言耸听,因为其超前言论,巴巴纳克在60年代被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开除。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能源危机爆发后,其有限资源的观点被普遍认同。进入21世纪,因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使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绿色设计”潮流逐步有了现实意义。基于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了解,人们已从20世纪60年代过于激进的“绿色运动”,发展到现今相对成熟的“绿色消费”行为,这为“绿色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

2绿色设计的特征及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和方法论,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关键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在工业设计中绿色产品设计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式武器。传统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从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而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的绿色设计将重点集中于产品本身,而对产品及其相关的其他因素缺乏考虑,如产品的包装、运输环节中的绿色因素。因此,对传统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交通工具汽车为例,作为现代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消耗了大量能源。因此,包括汽车在内的交通工具的绿色设计倍受设计师们的关注。据报道,美国纽约市的公交车5年后全部更新为环保车,美中不足的是,这种环保车的价格不菲,一时还不能普及。不少工业设计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努力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新颖独特的产品形象。绿色设计不仅成了塑造完美企业形象的一种策略,也迎合了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减少污染排放是汽车绿色设计最主要的问题。以技术而言,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提高汽油燃烧效率减少排气量,这也是现在最普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二是使用新的清洁能源。但是目前这种方法还停留在试验开发阶段。另外,在外形设计上要注意细节,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研究车的整体性,减少风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EVI是最早的电动汽车之一。它采用流线造型,一次充电可行驶112~144km,不失为节省能源的优秀“绿色”产品。

3绿色设计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今年中国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部分地区已开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了相应措施[3]。在生态文化的影响下,绿色设计已从消极适应向主动创造的方向发展,这将导致新的生活方式的产生,开创无污染的经济时代。这种设计策略,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得到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三重收获。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不受人为的破坏是绿色设计的目标,也是今后主流设计的发展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设计对环境的巨大作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让设计为人类造福。在德国,政府立法规定电视机制造企业必须回收自己的电视机方能生产,为此,施奈特电子公司不久前研制出了一种“绿色电视机”,其零部件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目前德国30%的商品已成为绿色产品。这得益于该国1977年实施的“蓝天使”计划: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符合环保要求,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商品,授予“绿色产品”标志。无此标志的商品,在进口时要受到数量和价格上的限制,虽带有明显的贸易歧视,却受到本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认同。而后,其他国家甚至包括日本也相继建立了绿色标志认证制度,以保证消费者能识别产品的环保属性,从而也激励企业去生产低污染的绿色产品。中国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了常规产业与环保产业同步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出现许多新的绿色消费群体,而且每年以20%的数量递增。他们在购买商品时,拒绝购买以珍稀动植物为原料制成的产品。此外,在消费活动中不光要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还要考虑商品的环保、回收等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纯棉的服装穿着虽然十分舒适,但由于种植棉花需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化肥,所以纯棉的制品对他们来说是破坏环境的非绿色产品。这些都说明了绿色设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得到了关注。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第2篇

绿色环保已成为当前全球包装设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案例,从生态文明视阈探究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提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理念,并在具体的包装设计教学中加以实践,为推进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绿色、少即多、包装、教学

“少即多”概念最早由德国包豪斯校长密斯•凡•德•罗提出,在设计时追求“极简主义”风格。崇尚“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哲学,不仅可以设计出出色的外观和性能,而且可以凭借显著的成本效应赢得市场青睐。它既可以为企业增加商业价值,也可以为社会带来正面的生态文明价值。近几年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的创新研究表明,包装设计形态和成型工艺崇尚“少即多”是未来绿色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向。

一、“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背景

包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纵观包装的发展历程,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方面,从古至今,包装伴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从盛装物品的包装、促销商品的包装到环境友好的绿色包装,无不彰显包装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包装为人类减少浪费、保护商品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包装废弃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伤害。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包装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生物圈是我们财富的来源,我们维持我们的生活的资本来源,只要我们用毒素和废物污染或破坏这个系统,就是在破坏我们的天然资本,降低文明延续下去的能力”。[1]绿色包装已是生态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当前,有效控制和减少包装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从绿色包装产业最前端做起——提倡绿色包装消费和重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及其教学,从源头上减少包装性垃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广绿色包装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实践安排

根据“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和特点,笔者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案例选择三方面阐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安排。

1.教学目标设定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案例的赏析融入包装设计教学中,使未来的包装设计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设计理念,并借助包装媒介性进行广泛的宣传践行,引导消费大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一是帮助学生掌握何谓“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了解当今“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各种观点学说,尽可能拓宽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绿色包装生态文明观,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视野的未来包装设计师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角度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及其设计,建立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念,通过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价值的理解和思考,进而认识包装与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文关怀。三是通过教学引导与设计实践,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思辨能力。通过恰当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有效地实现生态文明视野下“少即多”绿色包装创新设计。

2.教学内容的安排(1)理论研习(12课时):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背景对绿色包装在国内外发展的背景、特征和趋势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命周期,具体包括基本要素与特点、基本样式和策略、材料与工艺、结构与形态、市场属性、循环利用、创新设计系统等。全面掌握“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2)案例分析(12课时):以近几年的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主要教学案例,结合当前市面上的包装设计实例分析,比较其中的生态环境友好性。从案例中寻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成败之处,积累感性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经验。(3)田野调研(24课时):田野调研作为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课程区别于一般包装设计教学的特色。除了常规的包装设计市场调查,特别强调包装与生态环境友好性问题的全方位田野调研。具体包括包装原材料、结构工艺、流通消费和废弃回收与周边环境的影响,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解决的突破口。(4)方案设计(24课时):主要侧重于纸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通过典型产品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模型制作或相关主题性课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设计实践的能力,使之具备创造性、科学性地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创意、设计分析、设计深化等方面的设计实践能力,并对相关的绿色包装设计法规有较好认知。(5)驻厂试样(24课时):带着设计方案进驻包装生产厂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的量产材料与工艺、量产品质要求的设定和试样,体验“少即多”绿色包装从方案到量产的具体设计要求和实施环节。

3.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案例选择是本课程教学实践能否取得预期目标的关键。教学案例是学生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感性认知,也是学生创设“少即多”的绿色包装需要超越的标杆。因此,选择的教学案例应是真实而又典型。本课程则以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为案例,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一是在包装材料结构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和工艺,以最恰当的结构和形态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包装要求。如美国和加拿大THECUBE包装系统(图1),通过零售和工业包装的整合设计,使商品从制造商生产线直达零售商销售现场,达到减少包装周转环节和包装材料的使用,节省包装成本的同时又提高商品的附加值。美国卡夫食品包装是一种新型的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图2)创造性地设计出带有精准导出口和便携式的双层提手的结构,产出效率高达99%。与普通刚性1加仑瓶子相比,卡夫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的生产可节省50%能耗、减少60%塑料使用和减少70%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这两款包装都从包装的材料结构上追求“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为“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创建了蓝本。二是在包装的印制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通过尽可能少地印刷表现包装物产品与品牌不可或缺的传播信息,减少包装印刷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德国和美国宝洁的AllDaysPads包装(图3)即是以减量化的“少即多”理念,整体设计了产品包装的托盘和纸箱罩,在增加产品视觉吸引力的同时,减少了包装材料、印刷耗材和包装储运人力成本。减少印制材料与工艺意味着降低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

三、“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指导

在设计中,最大最难的绿色包装问题,只要细分开来思考,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具体、实际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学习和设计调研,启发学生研究、思考,形成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展开:一是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包装设计关系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二是从国内外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法规和案例中寻找已有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优缺点分析,拟出具有原创性、更优化的生态文明价值传播观点和方法。三是将上述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加以表现,形成设计提案参加课堂讨论。四是综合反馈意见,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和优化,制作出最终的设计样品。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因材施教。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课题加以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减量化“少即多”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态化包装设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包装生态问题能力,增强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实际经验。

四、“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成果展示

“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自始至终强调用最少的材料、工艺和体量实现符合产品属性的最佳包装方案。减少作品功能结构的繁复性和外观设计的装饰性,回归包装的本质达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整个教学实践收获了以下两方面的成果:

1.优秀作品的创设作品一,盆栽包装(图4,张兴强设计)是“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该作品已获得德国2015红点奖。设计者在充分调研了包装与环境、包装与产品、包装与使用的相互关系后,用较少的环保材料、少量的印制工艺,通过本身的纸板材料的折叠形成带有固定支撑结构的可提携盆栽包装。包装直接选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瓦楞纸板,并以折叠结构成型,可以有效减少包装的储运能耗和回收利用成本。同时,包装省去了大面积的外观图形印刷,减少了包装印制的材料与工艺,降低了包装回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的风险。包装少了些奢华,多了些朴实,增加了包装与环境的友好。作品二,肖邦夜曲CD包装(图5,王晓雪设计)是另一款具有文化产品属性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设计者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和产品所反映的文化意境进行巧妙的创意设计,直接选用回收再生的黑卡作为包装的基材,通过精心的结构设计和极简的图文表现营造肖邦夜曲的文化意境。包装整体简约而富有意味。

2.生态文明修养的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既要强调包装原有的保护性和促销性,更要凸显包装具有显著的环境友好性。其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绿色生态设计的热情,增强了具有生态伦理观念的设计创新能力,唤醒了未来设计师对自然的热爱,引起未来设计师对自己设计创新行为的反思,让当代设计教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五、结语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第3篇

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想象和体会消费者心中的感受、特性和偏好,进一步察觉到潜藏在消费者心中尚未被意识到的需求。这也正是企业开发出受到消费者喜爱的独特产品所必须找到的切入点。只有当工业设计师为高技术赋予适当而亲切的设计时,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高科技所带来的舒适,架起技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客车底盘从过去单一的直纵梁式发展到高地板大行李舱复合式,搭载货物量随行李舱容量的加大而增多。此外,乘坐舒适仍是客车设计人员努力的目标之一,航空式设计、电子化的应用等均为人性化设计的体现。在车内采用先进的电子装置,可以帮助驾驶员消除在驾驶中的各种失误。当驾驶员昏昏欲睡或与前行车辆未保持安全距离时,系统会发出适时的预警,这样会使驾乘人员感到更安全、更轻松。

利用人体工程学进行座椅设计,为确定舒适方便而又尺寸紧凑的车身内部空间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按照现代设计的观点,愉快是比舒适更为广泛的概念。乘客已不满足于舒适地坐在汽车内。客车更注意装饰效果的新颖和艺术风格的独特,渐渐超越乘坐舒适的常规评价标准,而且在美观、舒适、触感、视野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座椅设计和布置的首要问题是使乘客具有正确的坐姿。要用一个座椅去满足不同身材的人,就要求座椅各部位可进行调节。客车座椅有十余种调节方式:如座垫前端与后端的升降调节、靠背角度与腰部支撑的调节、中折靠背的调节、头枕的角度与高度的调节、座垫左右侧支撑与靠背左右侧支撑的调节、整个座椅的前后移动与回转的调节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客车采用倾斜地板的座椅,通常倾斜2.5度,前排与后排座椅的离地高度相差约4.5厘米,像影剧院座椅一样,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使坐在客车中央的乘客也可饱览周围景观。

二、工业设计理论的产品个性化

未来汽车的整体设计走向在高科技的引领下开始转为个性化与多功能诉求。许多历史悠久的汽车公司不再坚持传统的设计风格,而改以高科技的设计或配备来吸引顾客,例如稀薄燃烧引擎、轻量化车体、主动车体控制系统、免持钥匙系统。而针对顾客个人不同的需求,汽车设计必须凸显其特有的个性与功能,例如电动硬顶敞篷车、RV车、休旅车、超微型车等。在环保的前提之下,高科技也一直运用汽车设计之上,例如复合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电动车等。

中华汽车CARTEC中心副总经理吴海对此曾说:“新的审美观念和功能性的完美结合,越来越模糊的车种界限以及难以想象的汽车颜色,就是我们要开的汽车。”也就是说,未来推出的汽车,我们不会再关注它是属于哪家汽车公司,而是谈论着这辆车具有的新功能、充满惊喜的造型或配色。

三、工业设计理论的绿色设计理念的导入

绿色设计(GreenDesign)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它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新型汽车被称为“绿色汽车”,主要表现有:

1.低污染排放,推广使用无铅、无硫燃油,以降低尾气污染;

2.低能源消耗,柴油发动机及燃气发动机在客车中的比例增大;

3.低噪声污染;

4.积极研究和开发电动汽车。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实际运用

在如今的中国,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早已行不通,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不可少的理论参考。保护环境,其实更是保护人类自己,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前提条件,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对建筑设计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思想的运用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当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为建筑行业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提供参考。

1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及使用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做到环保节能,利用新型环保材料进行建造,以求能够最大化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并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会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减少建筑使用时的能耗,其建造通常使用高科技新型环保型材料,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时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意义

2.1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传统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多多少少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在房屋建成后需要空置一段时间,让有害物质能够充分的挥发。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建筑施工的新型环保材料越来越多,大大减小了建筑材料对使用者的伤害,维持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从根本上做到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绿色建筑在选用建筑材料时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使用新型环保材料进行施工,利用环境因素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的伤害。

2.2减少建筑施工和使用时的能源消耗

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建筑设计不够合理,在投入使用后也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比如将建筑朝向设计在垂直于自然风向的方向,使得建筑物在夏季能够实现自然散热,已达到减少调温设备的使用,实现能源节省的效果。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应当选用新型环保材料,并且在材料的存放问题上选用就近原则,避免材料运输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不仅需要设计者拥有将环保思想和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能力,还需要科技和经济等方面的支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能够帮助建筑行业实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理念的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设计者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设计者将环保思想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能力不足,会严重影响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二是建筑设计不合理,建筑设计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够被高效利用,无法满足建筑使用者对采光、通风散热的需求,使用者不得不使用调温设备,进而导致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三是建筑施工中缺乏高科技节能产品,由于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建筑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不到位,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仍然缺乏环保性能,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只有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才能得到高效的应用。

4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运用方法

受到地区地理环境、科技发展程度、经济法发展状态的影响,不同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需要因地制宜。设计者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这就需要建筑行业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明确相关指标,并与其他相关行业联手,大力研发推广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施工产品。

4.1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

由于不同建筑物所处地区与环境不同,可利用的资源也存在着差异,为了时刻贯彻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需要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参考。另外,绿色建筑设计环节众多,所涵盖的内容甚广,因此工程成本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而一套完整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达到绿色设计的目的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控制工程成本。

4.2大力研发推广相关产品

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应用,例如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绿色技术确实充分的利用了资源并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更需要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利用科学技术,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彻到位,通过科技减少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4.3明确绿色简述设计理念运用的相关指标

无规矩不成方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需要相关指标的规范。在建筑设计中应当明确建筑施工是的占地面积、用水、用电、施工时间等相关指标,有了明确的指标,设计者才能根据实际请款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施工人员才能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指标进行建筑施工,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方案不合理或施工人员失误而造成违规现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建筑行业的具体体现,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能够实现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目标。面对设计者缺乏专业素养、建筑设计不合理、高科技节能产品研发推广不到位等问题,建筑行业应当通过与相关行业通力协作,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明确相关指标,大力开展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建筑施工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以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高效应用,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江频,曹瑞分析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J].中华民居,2010(10):31.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实际运用

在如今的中国,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早已行不通,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不可少的理论参考。保护环境,其实更是保护人类自己,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前提条件,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对建筑设计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思想的运用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当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为建筑行业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提供参考。

1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及使用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做到环保节能,利用新型环保材料进行建造,以求能够最大化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并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会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减少建筑使用时的能耗,其建造通常使用高科技新型环保型材料,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时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意义

2.1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传统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多多少少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在房屋建成后需要空置一段时间,让有害物质能够充分的挥发。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建筑施工的新型环保材料越来越多,大大减小了建筑材料对使用者的伤害,维持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从根本上做到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绿色建筑在选用建筑材料时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使用新型环保材料进行施工,利用环境因素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的伤害。

2.2减少建筑施工和使用时的能源消耗

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建筑设计不够合理,在投入使用后也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比如将建筑朝向设计在垂直于自然风向的方向,使得建筑物在夏季能够实现自然散热,已达到减少调温设备的使用,实现能源节省的效果。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应当选用新型环保材料,并且在材料的存放问题上选用就近原则,避免材料运输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不仅需要设计者拥有将环保思想和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能力,还需要科技和经济等方面的支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能够帮助建筑行业实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理念的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设计者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设计者将环保思想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能力不足,会严重影响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二是建筑设计不合理,建筑设计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够被高效利用,无法满足建筑使用者对采光、通风散热的需求,使用者不得不使用调温设备,进而导致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三是建筑施工中缺乏高科技节能产品,由于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建筑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不到位,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仍然缺乏环保性能,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只有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才能得到高效的应用。

4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运用方法

受到地区地理环境、科技发展程度、经济法发展状态的影响,不同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需要因地制宜。设计者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这就需要建筑行业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明确相关指标,并与其他相关行业联手,大力研发推广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施工产品。

4.1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

由于不同建筑物所处地区与环境不同,可利用的资源也存在着差异,为了时刻贯彻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需要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参考。另外,绿色建筑设计环节众多,所涵盖的内容甚广,因此工程成本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而一套完整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达到绿色设计的目的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控制工程成本。

4.2大力研发推广相关产品

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应用,例如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绿色技术确实充分的利用了资源并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更需要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利用科学技术,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彻到位,通过科技减少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4.3明确绿色简述设计理念运用的相关指标

无规矩不成方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需要相关指标的规范。在建筑设计中应当明确建筑施工是的占地面积、用水、用电、施工时间等相关指标,有了明确的指标,设计者才能根据实际请款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施工人员才能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指标进行建筑施工,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方案不合理或施工人员失误而造成违规现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建筑行业的具体体现,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能够实现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目标。面对设计者缺乏专业素养、建筑设计不合理、高科技节能产品研发推广不到位等问题,建筑行业应当通过与相关行业通力协作,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明确相关指标,大力开展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建筑施工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以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高效应用,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江频,曹瑞分析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J].中华民居,2010(10):31.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第6篇

1能耗设计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应该加强家电产品的节能化改选,快速提升家电企业在节能技术、节能产品上的开发力度,节能将是产品设计发展的方向[2]。产品的低能耗是绿色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耗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产品结构、工艺、功能或利用新技术、新理论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消耗能量最少,能量损失也减少到最少,减少能源,消耗即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及其给环境带来的负担。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其使用造成的能源消耗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每年夏天我国因为大量的使用高能耗空调等电器造成的拉闸限电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在设计生产空调等电器时充分考虑到其在一定阶段对电力的消耗所产生的影响。

2产品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是指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又称环境友好包装或生态包装,其根本要求是在商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对资源和能源达到高效利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3]。绿色包装首先要求用料要节约资源,力求减少废弃物量,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或再生为其他有用之材。其次是焚烧时可回收热能,不会产生毒害性气体,填埋时少占用土地并能自然降解。以前市场上流行的常用包装材料一般是廉价并且对加工技术要求不高,又能支持多种印刷工艺的不可降解塑料,是被广泛选用的包装材料之一,特别是在食品类包装中的应用比例尤其高,这种包装物的随便丢弃往往会对环境产生永久性的污染[4]。我国对于方便塑料袋的替换工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把原来对环境产生巨大污染的方便塑料袋用可分解的环保塑料袋替换,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整个社会环保素质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3产品材料回收设计

材料回收是产品的材料、零部件回炉熔炼后的材料可作为生产用的原材料循环再利用、处理的能量可回收[5]。产品的回收设计体现在产品结构的易拆卸性,这样可以降低工业产品的转配和拆卸成本,使得产品利于回收。在设计产品时一定要预测产品构造,避免相互影响的材料组合。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好,意味着这些材料可一起回收,能减少拆卸分类的工作量,避免零件的污损。还要考虑到拆卸方便,选择适当的紧固方法,减少固定原件的数目,简化拆卸操作的方式,保证拆卸安全,减少拆卸工作量,明确应该被拆卸的零部件,功能集成,便于接近。最后要考虑产品之间各个部件要便于分离,可以使不同材料的部件更好的分类回收。

4绿色材料设计

材料在工业设计中一直扮演着十分稳定的角色。材料是产品功能的载体,是工业设计的物质条件,工业设计师利用材料的性能完成产品的功能设计[6]。绿色材料设计主要凸显在环保材料的选材方面,多使用绿色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材料,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辐射性的材料。现阶段各个国家都在不断的加大对新材料的研发力度,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但是绿色材料设计的关键应该是通过开发一种既环保又具有一定经济性的替代材料来替代现阶段对环境影响大又昂贵的水银、镉、六价铬等重金属,真正的做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设计生命周期短的产品时,最好选用能够快速分解或者便于回收的材料,使其符合绿色之道。

5清洁生产

我国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不仅为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标志着我国清洁生产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总体上看,我国清洁生产的推行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7]。现在有些产品为了追求表面色彩和质感会对产品的表面采用电镀、喷漆等表面处理工艺,这些新工艺的采用虽然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但这些表面处理所带来的污水和废气排放是惊人的,而且不利于回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应该挖掘材料本身的价值,通过在材料本身增加纹理或者通过打磨高光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美观,这样不仅使产品的外观性能得到改善,也对环境影响最小。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以便减少产品废弃后材料分类回收、搬运等回收成本。使用单一的材料可以极大的便利产品的回收,充分的节约回收成本。比如设计小家电外壳时最好采用整体材料设计,去掉多余的附加材料,使其外观大方简洁,符合产品设计的绿色之道。

6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要求从市场需求识别开始,就要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社会效益,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最终实现社会可持续化发展[8]。就拿汽车行业来说,汽车厂商为了加快汽车的更新换代,一般把汽车的使用寿命设计为10年左右,但是也有一些产品要求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比如水电站发电机组等。但是作为绿色设计来说,产品的生命周期越长,对材料的浪费就越少,对环境的影响就越小,当然,这要在以安全为前提的情况下,如果无原则的延长生命周期也不利于产品设计安全。在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模块化设计、开放性设计、可维修性设计、可重构性设计和技术预测等设计理论和方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过时,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最终使运用绿色设计的思想所制造出的产品可以更好的适应国际标准,使我国的工业产品能进入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9]。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第7篇

其实,中国的产品设计实际上也经历着与此类似的情况。1990年代以来,常听到有人感慨“中国工业产品的质量大不如前”。有些人抱怨现在的暖水壶形状、色彩千奇百怪,但很可能不久之后就会发现开始漏水:“还不如八十年代的铁皮暖壶呢!”的确,

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绿色铁质暖水壶,虽然外形怎么说也不好看,但质量的确可称得上“管用五十年”(“日丰管”广告语),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传统家庭来说,除非意外情况一般不需要更换新产品。而现在这种某个产品使用一辈子的事例却已经很难再听到。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自行车、家具、皮鞋、水暖、管材……等等几乎一切耐用消费品乃至建筑装修等等领域中。这样的例子挺多了,会使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业技术退步了,“一代不如一代”。但事实并非如此,稍对中国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有目共睹的成就有所思考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此其实行内的人早已“心照不宣”——其实这是“有计划的废止制”的“宜家模式”在中国市场的一种实践形式。

很多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决定了其必然在多长一段时间之内报废,其报废原因已经逐渐从“时尚”转向对大众各个阶层都同样产生影响的质量层面。这是因为过去设计师和文化理论家们所重视的“制造时尚”等等,已经几乎无法在一个“长尾营销”的时代切实地影响到那些对“时尚”不甚重视的群体的消费,而作为一个极大的市场,商家是不可能忽视它们的存在的。由此,作为对功能主义的一种修正与反驳,“有计划的废止制”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论在西方设计史上逐渐明朗。毕竟,(请允许我为本行业的利益说一句“公道”的话)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的任务,一方面固然不应该忽视如何“为人民服务”等等传统功能主义层面的内容,但另一方面的确也不应忽视与设计师生存息息相关的再生产问题。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和设计处境,对于“有计划的废止制”的合理利用,便内在地成了设计师任务拓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在此之前,传统意义上的功能主义设计理论已开始受到越来越沉重的冲击与挑战。

尽管文化人类学中的功能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学术范式早已经衰微,但放眼整个20世纪中国,功能主义设计理论却基本上一直是设计界的主流和理论界的共识。直到今天在设计院校的课堂上,几乎任何一部《设计概论》教材都会专门设置章节来讲授“功能”之于设计的重要性;对于功能的强调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反之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再加上过去设计界总是受到建筑界“形式追随功能”等等宏大口号的影响,天然地把“功能”的对立面设定为“形式”,并且赋予了“形式”一词“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等方面的联想,因此“以人为本”的功能主义理论更是“得道多助”。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功能主义设计理论其实从几个方面早已开始不知不觉地暴露出自身的局限。

首先是来自于情感方面的质疑。2003年,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的一部过时的畅销书《日用品的设计(DesignofEverydayThings,请不要误译为“每一天的设计”)》被冠以《设计心理学》的中文书名被中信出版社引进,更是曾经激发了不少人对于功能主义设计理论的认同。直到今天,这本书还被很多设计者和决策者奉为圭臬。2006年的另外一部有关网页设计的畅销书《Don’tMakeMeThink》就仍应该看作是此一学术范式之内的著作。尽管事实上《设计心理学》一书的作者,早已经开始质疑自己在上个世纪提出的这种忽视人类审美情感的极端功能主义的设计理论。在新书《情感化设计——为什么我们喜欢或讨厌日用品(EmotionalDesign:WhyWeLoveorHateEverydayThings)》(中译本由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引进)中,诺曼竟一反常态地承认,自己写作《设计心理学》的时候,片面地重视了功能主义设计理论而低估了“情感”在设计中可能产生的作用。

其次是对功能主义忽视审美教育、甚至误导公众审美的焦虑。进入21世纪以来,几则《脑白金》的广告,让无论审美教育程度高低的人都不得安宁,为此,还曾经发生过上海市民要求停播低俗广告、“脑白金”的企业负责人甚至还曾经当面为广告的低劣水准道歉,并保证日后更改。结果后来的“脑白金”广告依然有恃无恐,才让人明白这种“道歉”不过是一种“做秀”的公关手段。其创意构思不说也罢。然而,似乎市场在与所有人开了一个玩笑:尽管广告创意低速龌龊,但“脑白金”产品的市场销量却是一路飙升。一时间,在“销售额是检验广告成败的唯一标准!”等等“硬道理”的裹挟之下,人们也不得不屈服于这种几乎无法辩驳的“功能主义广告理论”,甚至开始习惯于接受“脑白金”乃至其他跟风的“低俗广告”。“功能主义”开始和它的追随者们展现了其自身“悖论”的一面。眼下,中国的一批优秀的专业设计师审美素养与社会大众接受水平的“落差”已经越来越凸现为一个双方争论乃至误解的焦点问题。的确有很多迎合市场的设计师放弃专业品位而无条件地顺从甲方意志,但作为设计师,恐怕不应忘记一种对社会大众进行审美教育的艰巨的使命。

功能主义设计理论也是与上文中我们所说到的那种“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设计教育理念联系在一起的。的确,可以说这种源自包豪斯的理念是走在“设计”行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正途上,并且也是近年来国内设计教育大幅度扩招之后所必需及时调整适应的市场导向。设计与纯艺术不同,相比较“纯艺术”,设计更多的可说是一种服务性的行业,如果说受众是设计师的衣食父母恐怕并不例外。脱离大众和市场的设计教育恐怕连毕业生的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但这里笔者更想强调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思想,我们都不应该走向极端;任何一种外来的教育理念,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由于设计体制和设计组织长期以来处于“缺席”的状态,至今没有一个能够维系起全国设计师的行业组织,因而“设计”行业在社会上没有以一种团结一致的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设计师不但缺乏公信力也缺乏职业认同。在很多人看来,“设计师”只是一种缺乏社会地位、为自己服务的“小工”。并且与欧美国家受众审美教育程度不同,如上所述,中国的甲方和公众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于美和真正的创意的理解与接受,相当一部分人敢于毫无顾忌地用自己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审美观念干涉设计师的创作独立性。——在这种社会对于设计行业的认知、接受现状中,倘若设计理论从业者再进一步用一种“平民化的、民主的设计立场”影响公众和圈外人士对于“设计”行业认知的话,无法保证这不会进一步助长国内各级甲方和公众自以为是的心理,从而对国内尚未成熟的设计行业带来更大的伤害。

然而,从根本上说,真正对于功能主义设计理论构成颠覆性挑战的,可能还不是商品的情感、审美等等艺术层面的属性,而是在技术层面上如何能够保证设计师持之以恒地从消费者身上获得利益和收入——这正是以往功能主义忽视设计主体的一种体现。所以功能主义自身蕴含着深刻的悖论——即一方面,“功能主义”设计理论倡导尊重产品的使用者、考虑使用中的便利性与耐用性,但同时这种“以人为本”的实践不可能做得很彻底,因为提倡产品耐用性的同时,往往容易导致对于产品设计者经济利益的忽视。功能主义理论在重视产品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包含了一个反命题,即产品的使用功能与商业功能二者很多时候互相抵牾。

绿色设计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运用研究

具体来说,城乡规划指的是在政府的统筹引导下,对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展开空间建设的整体布局,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过程中,要求能够合理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注意促进人们周边环境的改善,从而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民能够享受更加舒适更加惬意的生活。城乡规划不仅跟城市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也要求保持城市的现代化特色。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使得人们越来越注意寻求物质追求以外的精神需求的满足。而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给生活于其中的城市居民带来身心上的积极感受,这从侧面来说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生态建筑设计展开相应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研究。

1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分析

毋庸置疑,城乡规划的建设对于促进城市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一项耗时较长的重大工程,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从全局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并且需要制定综合性的实施战略。在城乡规划中会涉及城乡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在实际规划中应当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并且注意处理好多个方面的关系,既要做到促进城乡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建设都在各自层面内得到较好的发展,也要求城乡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建设能够协调发展,另外需要注意在城乡规划中注意促进城乡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城乡的历史文化特色,这样才能够不断丰富城乡规划设计的内容,也有助于保持城乡规划设计的特色,从而让城乡规划设计能够脱颖而出。随着现代城市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也越来越关注生态建筑设计。具体来说,在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所谓的生态建筑设计,具体指的是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城乡建筑设计的整体风貌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和先进的生态理念实现城市建筑的设计创新,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实现自然资源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建筑生态环境本身的塑造。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也包括建筑的风格、建筑过程中应用的材料以及应用于其中的建筑理念等方面能够与城市的特色尽量保持一致,注意不要在破坏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实行相应的改造,而要注意在保持原有环境的特色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的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最终的城乡规划设计的结果能够做到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和谐一致的良好效果。

1.2运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在实际的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使得最终的城乡规划设计的效果能够达到绿色环保的有效目的,需要注意在设计过程中运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反思下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譬如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应用了很多不符合规定的生产材料,这其中也包括应用劣质的建筑材料。这些劣质的建筑材料不仅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而且长期使用还对人们的住房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预防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从源头抓起,注重应用绿色无公害的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建筑过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3注重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人文环境要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过程中能够给人们的身心带来积极的感受,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有助于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能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良好的感受,使得人们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人们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在设计中综合应用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能够使得实际的设计效果帮助人们减缓生活中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从而有效促进人们的身心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现阶段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困境

生态建设设计理念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融入能够使得整体的规划设计理念得到相应的更新与发展,从而最终促进城乡规划设计的向前发展,也促进城乡建设的向前发展,有效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并没有太多的应用经验,现在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使得生态建筑设计并不能够完全地深入下去,从而给生态建设的实际设计效果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当前很多的生态建筑设计没有结合城市建筑的实际情况,而更多的从表面上比较肤浅的角度去做生态建筑设计。总体来说,当前,在我国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中所包含的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2.1生态建筑理念意识不强

通过综合考察建筑周围的生态自然环境,可以较为明显地发展,在实际的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来有效实现建筑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然后在此基础上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实现延长建筑寿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有效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很多建筑设计师并没有很好地人们建筑设计理念,也没有很好地对城市建筑的实际情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就使得生态建筑设计的最终结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很多的设计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譬如建筑设计只是在建筑物周围种植一些花花草草就可以了,这虽然可以有效增强建筑设计的自然形态,但是整体上来说没有达到深层次的设计目的,最终将设计的结果落实到实践中也没有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2.2理论没有联系实际运用

生态建筑设计理论的最终得出还是需要建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并且需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展开特殊的设计。因此在实际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应当十分注意的是设计应当结合城市建筑的实际情况,注重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但是由于当前很多生态建筑设计师并没有深刻地认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最终使得很多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不能够很好地实践结合起来。具体表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既没有很好地去研究建筑设计理论,没有达到对建筑设计理念的深刻认识,从而使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缺乏科学规范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很多生态建筑设计对理论的应用是完全照抄照搬的,并没有结合实际的城市建筑的基本情况,这往往使得实际的设计效果与实际不符。

2.3现代化程度不高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推动了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现代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应用有利于促进设计的智能化与安全化。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中应当注意将更多的现代化建筑设计融入其中,如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从而最终实现城市建筑的高效性和节能型,这也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但是,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当前的生态建筑设计对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应用还是较少的,这就使得很多生态建筑设计并没有达到较高的现代化水平。

3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改进措施

增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对于实现城市建筑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使得人们能够很好地与周边的生态环境融合起来,从而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针对当前在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

3.1深化城乡规划的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是城乡规划设计理念改变的前提和基础,促进城乡规划的制度改革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首先,如果发现制度中有不利于城乡规划设计的部分应立即加以改正,促进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的建立,注重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融入现代的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实现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其次,在实际的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结合城市建筑的设计情况展开相应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才是具有针对性的,从而才能够在最终的设计实践中达到相应的效果。

3.2进行观念以及方法上的创新

在实际的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虽然设计需要依赖一定的设计理念,但是这些设计理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的,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生态建筑设计的最终实践结果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设计需要能够积极借鉴优秀的设计结果,并注重做好实践考察,建立重抽全局的规划系统,实现建筑与周围建筑的最佳结合,改变传统建筑设计不利于城市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的不利因素,在设计中注重融合多种设计理念,最终实现设计达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3.3增加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建筑物起到连接居住者与周围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筑物在建造、使用以及维修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地调整,使得建筑物能够与周围环境达到最终的和谐,这对于提升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生态建筑设计历练,需要注意合理布局建筑空间,有效增加建筑物的舒适度,最终使得建筑物实现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融合。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生态建筑设计。为了有效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的结果能够达到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需要注意深化城乡规划的制度改革、进行观念以及方法上的创新、增加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飞.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

[2]李先仪.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4).

[3]王杰.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J].居舍,2018(16).

[4]张娟.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

[5]郭伟.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