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

交通信息化管理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道路交通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指出了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交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交通管理;信息化技术;分析

研究近年来,由于我国交通管理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与经济社会需求的持续增长产生了很大矛盾。针对交通管理信息化在管理机制、资金投入、长远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依托现达的信息技术,推动交通管理信息化进程,才能不断适应和满足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需求,这对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当前我国交通管理行业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1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道路交通管理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对提高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量的大幅增长,形成的交通堵塞拥挤问题,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城市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与交通管理现实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提供准确及时的交通统计信息,强化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来看,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交通安全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何改善现阶段的城市交通管理现状,在交通信息管理中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可以为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准确依据。建立完善的交通枢纽信息系统,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交通出行的需求,而且能进一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2现阶段交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对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现阶段,很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直接导致了信息系统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有的对交通管理与执法管理认识不清。有的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以为计算机系统可以很容易地解决业务问题,管理者的管理思维和理念得不到转变,会造成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严重落后。

2.2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保障。一些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技术研究缺乏资金保障,自主开发的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许多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由于资金的不稳定而被强制终止。未合理科学的进行交通管理规划,导致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足,有的甚至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非常落后。很多地区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未进行具体规划,或有的地区或城市规划设计深度浅、投入少,根本不能满足当地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2.3人员素质不到位。人才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对操作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精通交通管理方面的业务。从实际来看许多交通管理部门人员的信息技能还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受人为因素影响,交通统计数据难以满足更高的需求。信息系统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信息共享无法实现,导致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2.4信息化技术水平低。现阶段我国交通管理信息化技术设备落后、水平较低、缺少维护。一些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内容较少、不全面,有的具体内容不及时更新、严重滞后,设备陈旧和设备信息管理不到位、改造困难,导致一些交通流参数不准确,这些都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问题。

3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科学规划交通信息化管理。科学规划组织是保证交通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基础。科学制定“骨干网和基层网络建设”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注重实用性和领导的统一性,避免建筑和浪费的重复。交通管理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落实规划论证、设备维护管理,确保资金来源保障、避免浪费过多。完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必须统筹规划,在权威性、全面性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中,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以保证公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3.2建立专门的综合协调机构。建议建立一个政府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协调的综合协调机构,实现全面管理、整合完善各单位信息网络,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金,扩大信息资源的使用和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综合协调机构要负责更新交通信息管理设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的硬件设施,通过及时淘汰旧设备和设备更新,改变低水平的技术状态,保证信息系统的准确性、有效性。

3.3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信息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交通运输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善于管理和掌握现代通信技术,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丰富团队知识和技能结构,形成技术和人才优势。

3.4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政府应考虑将交通信息网络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中、列入年度预算,作为交通设施、科技投入专项资金,推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鼓励银行、民间金融机构等参与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交通信息管理的持续推进,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将交通信息网络建设纳入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相应建立专门的交通管理信息建设基金。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交通管理行业中,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给我国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还应看到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受到人员素质、软硬件条件及管理意识等制约,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交通信息化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殿业。智能交通ITS理论与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周溪召,李朝阳。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研究[J]。规划师,1999(1):15.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2篇

交通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纽带,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道路交通量急剧增长,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公路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交通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交通流的要求。降低交通负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网络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通过道路建设解决交通问题往往是人们首选的措施,但是,道路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也很长。而且当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后,新建道路能产生的网络运输效益就已经非常低了;二是控制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交通设施控制交通流量,使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效率。

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即道路交通综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二、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对建立全国公路数据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为道路管理决策科学化和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逐步开发完成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并实现了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其次,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第三,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的余地。因此,应开发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必须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交通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企业库、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集约、便民等因素,以整合、升级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并注重与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划相衔接,为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

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应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4、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交通管理机构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调动积极性,增强紧迫感,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交通管理机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措施

1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问题,成本回收较慢,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长的周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等,这会造成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让维护成本降低,让运营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稳定发展的状态。国内市政管理系统也在逐步进行改革加强,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在运营管理改革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通过这些年的调整和努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依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很多地方,运营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所限,所以系统主要通过单个单元进行推行并且建立起一个信息中心,对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这种模式在构造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多部门在信息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要求,而且构造的资金投入不大,可以显著提升传统线路运营的效率,但是这种模式在后期升级的过程中空间较小,先天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后期整合,已经无法达到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2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设计原则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因素以及地缘因素,所以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一线城市和一些二线城市已经逐步投入地铁和轻轨的发展,在信息化模式条件下,某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已经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成果,在轨道方案规划和票务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主要以实用为基本原则,加强技术管理,但是一些二线城市和一些三线城市,由于资金压力较大,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进行调解,只能慢慢升级原有的交通系统,加强信息化,确保平台处于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积极通过现有的资源以及信息水平加强管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信息化集成工作,并且积极统筹相关的业务项目,选择一些运营稳定、性价比较高的建设方案。

3智慧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职能

城市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化系统,其智能信息化处理技术如图1所示。

3.1数据智慧采集

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设备来采集、录入系统的外部信息,轨道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进一步采集轨道的信号,监测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噪音、振动、车速、加速度等,并且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和换算,让他们通过交通信息化系统传输到信息系统管理核心,为轨道交通的稳定运行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确保轨道交通能够处于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转状态。

3.2数据智慧融合

对这些轨道交通数据进行智慧融合的时候,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对数据进行自动集成转化分析,保证数据一体化的整合。在数据分析挖掘决策的过程中,数据智慧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融合层次方面主要分成原始数据、参数数据及原始数据等,参数数据主要是在原始数据的条件下,根据相关参数转换而得到的,决策数据主要是在参数数据条件下,通过神经网络目标自动识别、卡尔曼滤波法以及贝叶斯决策的理论来进行展开的信息融合,可以对轨道车辆的定位、管理和决策,让交通智能化得以实现。

3.3数据智慧挖掘

在数据识别和提取工作完成之后,一定要积极进行数据的智慧挖掘,主要是让数据的潜在价值得以实现,在对轨道交通管理和指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一步的分析预测轨道交通运行的客流量或流量等运营数据,并且依照所挖掘获取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指导管理。

3.4指挥决策

指挥决策工作主要是在数据融合采集挖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而形成的的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通过系统来对轨道交通的路网流量进行采集,并且对车辆行车进行安排,保证车辆的高效运行,在列车运行状态监控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指挥调度和决策系统两个方面。指挥调度主要是对调度系统进行辅助指挥,能够让资源的统一调度和整合得以实现,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包含了视频图像监控部分、语音通信部分、网络传输部分。评估系统主要是评估及应急管理流程,并且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实际的应急管理提供相应的帮助,而培训演练系统主要是以日常管理事务为基础,积极对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加强应急知识的培训工作。更新维护系统主要是让信息、数据更新得以实现。决策系统主要是通过推理机、数据库、知识库、人机接口、模型库等各部分组成的。知识库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是确定一些规则和知识的表示,人机接口为接口信息化平台和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桥梁,能够利用提问等方式对平台当中的数据进行输出,人机接口设计过程中,主要通过报表形式和问答形式来实现。数据库主要是对初始数据进行存放,是一个信息存储的平台,可以对最终结果和推理结果进行存储,模型库主要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推理机的作用在于完成整个推理的过程,并实现一定的决策、帮助。推理机可以使用三种方式,也就是双向推理、正向推理、反向推理。

4智慧运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伴随当前轨道运营系统网络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轻轨、地铁等线路的工作需求和管理活动会呈指数倍的放大。网络化运营能够进一步深化轨道运输策略,并且对信息化系统的处理能力进行检验,需要确保信息系统与市场的发展相结合,通常条件下还需要使用运输筹划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缩短应急处理时间,保证轨道交通处于稳定的状态。信息化系统的维护与运行的稳定性息息相关,而维护系统主要是在建设系统的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一定要加强通讯管理的信息化,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整个轨道交通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由于各主要城市的发展情况不同,地理条件也不同,所以在交通建设的过程中不具有可复制性,所以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维护系统的建设,各城市市政单位一定要积极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结语

轨道交通的发展是漫长而系统的,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交通调度的合理性,让运输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汇总能力不强,数据发送共享时间较长等问题,所以一定要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进行明确,积极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现代制造.2015,18(33):128-129.

[2]邵瑞,苏婷,白忠杰,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19(4):125-126.

[3]刘峰博,干叶婷,周峰.大数据技术在轨道交通应急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设计[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6(2):56-62.

[4]耿敏,曹晶珍,鲍闯,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技术探讨[J].电子科学技术,2017,21(1):70-72.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4篇

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和总结,就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及内容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旨在为了实现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目标。

关键词:

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措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在交通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广泛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进行交通行业中的资料及档案管理,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在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查找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目前来说,我国信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地改善交通行业档案管理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交通系统中的资料及档案的管理,便于人们对档案的查找,发挥档案的作用。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中重要环节,通过交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一般情况下,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建设的内容包括收集电子档案、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档案的标准建设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二、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从中促进了交通档案管理的迅速发展。然而,在一些基层的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档案管理工作极不规范,例如,一些地方档案部门仍然采用纸质的档案管理方式,管理人员缺乏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高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1、实施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便于信息的收集

第一,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时,大大方便人们的查找和使用。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中,由于档案存储及收集多是采用手工输入、图像扫描、OCR识别等方式来完成的。因此,档案资料一般都是按照数字化的信息进行存储,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资料时间滞后或者资料丢失等问题。

2、方便交通档案信息的使用

(1)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处理极其便利。过去,人们在交通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以纸质资料为主,这样容易造成在档案信息处理时,以人工编制为工作重点,从而造成一些破损问题的出现。同时,在档案保存时需要有特定的环境。然而,通过信交通档案息化的管理,不仅可以节约档案的储存空间,而且可以为信息的处理和编制提供方便。另外,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建设过程中,为档案储存带来了较大的方便。过去,主要以纸质的、实物的档案资料储存为主,储存时间过长,且如果储存条件发生,这些档案资料就会出现破损现象。而采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在大容量光盘更新后,非常方便交通档案在存储,不仅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而且能够减少储存环境对资料保存的影响

(2)方便交通信息档案的使用。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极大地方便交通档案的使用。以前,我们在使用和检索档案材料时,其工作程序非常复杂,很容易造成在档案材料使用时,出现检索速度慢,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后,人们可以快速地在从多资料定位到自己想要查找的档案资料,在短时间内,能够轻松地完成档案资料的查找,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因此,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很好地便于人们的使用,满足人们的需求。

(3)方便交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传输。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档案资料的存贮利用以及检查的过程中,已不能局限在单位内部进行储存和检查。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来实施档案资料的传输及检索,实现全球资源共享的目标,且人们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在异地提升档案资料以及进行档案的检索等工作。

三、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了交通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以缓解交通行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我们转变了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加快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要以交通工程为依据

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主要以交通建设工程特征为依据,对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进行全面的研发,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应用专业化的管理软件,以逐渐形成集成化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与设计单位承包商以及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业务疏通,且在在档案管理中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共享目标,发挥了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2、交通管理系统化的应用要满足交通部门的规定和要求

在实施交通管理系统化时,需要满足于交通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同时,要与国家建设工程中的内容相协调。且依据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建设资料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因此,在交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其工作核心正朝着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与创新。但是,由于在交通建设工作中,其项目所有的信息及资料都具有一定的传统性,且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因此,对系统的安全性和档案管理的内容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网络设计的工作中,要采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使用先进的管理软件,确保用户的操作权限得到保护。另外,还要保证网络管理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

项目管理单位应定期加强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更新和维护。结合交通行业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管理机制,如建立与工程建设相适应的文件资料管理机制。此外,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过程中,还要分阶段性地对监理资料进行检查与确认,以及时掌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加强交通行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

(1)统一规范信息化建设标准,不断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环境。同时,以规范交管业务为基础,大力推进软硬件建设。其次,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对业务需求进行整合,优化组织机构,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的处理的要求,促进信息化数据采集、存储、运输等业务操作更加规范化,以满足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

(2)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安全保密体系,采用内网和外网分离策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以确保信息网络的使用安全。同时,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全防护意识,确保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中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避免个人信息的泄漏。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在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是交通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以档案信息化管理目标。本文通过阐述了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并针对这个现状提出了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付秀颖.浅析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3(23)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5篇

摘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更加优质的道路服务。通过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排除一定的干扰、提高安全系数,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进步。文章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介绍,进一步提出了它的现状,探究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安全事故

高速公路网发展迅速,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标志。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网的规模较大,在世界名列前茅。由于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大、车速快,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常用的高速公路安全设施主要有警告标志、指路标识、安全护栏等,这既提高了路网通行的效率,也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随着高速公路网规模的逐渐扩大,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已经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探究。

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概述

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以Web系统为主,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表现层、逻辑层、用户层、数据库,不同的层次分管不同的功能。数据库主要包括两种,Oracle、Mysal系统,不同的数据结构采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它的主要依据为数据信息和业务信息。用户层可以直接进行数据库操作,从而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户的访问速度至关重要,要想提高访问速度,需要尽可能地降低系统对数据的访问。业务逻辑层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交通安全设施管理,它主要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统计、处理实现业务功能,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结构。表现层则相对直观,它的主要目的是显示电子地图,以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可以呈现的内容。结构决定了功能,不同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加完善,以更好地为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服务。

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

2.1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编码体系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规模较大,安全设施较多,这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高速公路交通的发展。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能够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要想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统一的数字化管理,需要对设施的信息进行编码。现阶段,我国缺乏统一的数据化标准,尚未形成标准的数据库体系,从而阻碍了交通安全设施信息与高速公路网的结合,也增加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编码体系至关重要,也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基础。

2.2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状况的掌握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类型、运行状态等因素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传统的管理体系不能充分获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数据信息,一旦发生故障,不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造成事态的严重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磁场感应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能够加强对安全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这有利于延长安全设施的使用周期,从根本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但这一过程仍然有待加强,相关部门应该朝着安全设施的状态信息自动导入数据中心网络的方向发展,以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管理效率。

2.3形成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体系

传统的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不能自动导入、更新安全设施的状态信息,具有较强的人力依赖性。人工操作一方面增加了成本投入,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错误率,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第二,不具备数字化录入、编码模块,不能自动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第三,不具有交通安全设施数据采集功能,不能及时获取安全设施的状态信息;第四,缺乏GPS定位功能,不能高效地获得安全设施的位置信息;第五,缺乏故障记录与维护模块,一旦发生故障,不能采取及时的措施对故障进行修复。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体系需要以此为依据,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为高速公路网服务。

2.4提供优质的服务

对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来说,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前提。高速公路的安全设施、周围环境概况都会对车辆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管理部门需要充分掌握路况、路网。一般来说,传统的信息化系统直接呈现出安全设施的状态数据信息,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通过电子地图将数据信息可视化,直观地呈现在管理人员面前,从而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主要支撑,它有利于管理部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3.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数字化编码体系统

一的数字化编码体系是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步骤,数字化编码体系需要以安全设施为主要参数,从而建立统一的交通安全设施数字化编码体系。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数字化编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路线编号,主要以国家相关规定为标准,将五位数字与字母相结合而构成;第二,桩号,主要以公里为基础而建立的,通常包括七位数字;第三,上下行,主要以零或一进行表示,分别代表上、下行;第四,系统,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的代码通常为IO,这一系统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与其他系统实现对接;第五,设施类型,主要以国标为基准进行确定。

3.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块设计

由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较多的功能,而不同的功能则由不同的模块实现。模块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它是数据信息服务的基础,包括诸多平台,如电子标签、地图等。不同的管理模块支持不同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对外开放的接口,从而对数据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使信息管理系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充分保证了高速公路的道路安全。交通安全数据管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的数据信息包括安全设施的地区、道路、名称等内容,数据信息相对复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对于数据分类来说,由于数据结构较为复杂,在进行管理时难度系数较大。在进行分类时,应该根据安全设施的用途、属性等进行,从而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有利于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供数据基础。数据录入是将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通过整理后转变为标准的电子数据,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在进行录入时,通常采取直接录入和导入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数据化编码模块主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提高系统信息承载的能力,从而有利于设施信息与数字之间的快速转换,更好地为设施安全提供保障。

3.3数据库的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统

需要数据库作为支撑,通常数据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自用和外部应用数据库,不同的数据库具有不同的功能,前者主要用于储存安全设施的基础数据,后者则应用于与其他数据平台的转换。

3.4网络、服务器的配置

网络环境是信息化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对于网络配置来说,需要满足交通网络的需求,与此同时,应该将网络环境安全作为重点,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来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从而保证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的安全。对于服务器配置来说,需要根据信息化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一般来说,信息化系统至少具有两个服务器,分别为数据库和应用提供支撑。

3.5系统安全与保护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护至关重要,它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来说至关重要。系统的安全与保护一方面需利用技术改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管理水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护需要在系统设计时设定一定的程序,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降低其他因素的干扰。

4结语

交通安全问题制约着高速公路网的发展,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极大程度地解决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交通设施信息化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以数字化编码体系将各个模块进行连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整个高速公路网,从而保证了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这一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简化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维锋,钱公斌,丁闪闪,党倩,高才驰.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6,(S1).

[2]姜良维,方艾芬.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信息化平台应用设计[J].警察技术,2014,(3).

[3]徐钢.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投资,2013,(14).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6篇

1国内地铁运营单位信息化建设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息化系统一般可分为生产信息化系统和管理信息化系统。生产信息化系统主要是指地铁各相关专业与运营生产维护密不可分的信息化系统,如信号、通信、综合监控、PSCADA、AFC、ACC等系统。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指在运营生产管理中常用的计算机辅助手段,如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做好其规划和建设,可以使信息化成为引领及支撑地铁运营生产发展的持久驱动力。国内各家地铁常见的信息化系统如图1所示。由于国内各家地铁公司的运营经验各不相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建设资金存在差异,在信息化建设上也各具特色,但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广州模式和南京模式。

1.1广州模式广州模式以广州地铁、苏州地铁为代表,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初期,引入第三方咨询公司,做总体的信息化规划。如广州地铁的信息化系统,连续做了3个五年规划,对内部管理流程不断优化,确保了各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前期整体规划,建立数据通道,实现数据共享。在之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各阶段、时期,新建的系统都能与老系统间实现数据的有效调用,真正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享,信息化系统的可扩展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1.2南京模式南京模式主要包括南京、沈阳、西安、哈尔滨等地铁公司,即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采用单个系统推进的方式,着重于各部门、中心的需求,以较小的投入,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随着地铁运营由单线向网络化运营的过渡,各系统间资源无法共享、数据无法互通的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虽然后期也在尝试着手整合,但因各系统由不同软件公司开发,存在的技术问题较多,整合难度很大。通过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广州模式的地铁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深度集成,线网规模越大,后期应用效果越好。如广州地铁的信息化系统已覆盖其90%的业务范围,为地铁安全、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其前期投资规模大,项目实施周期长,后期的运维成本也相对较高。南京模式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见效快、投资少,在单、双线运营时应用的效果也较为理想。但当网络化运营后,大部分系统已不能够有效支撑多线运营,对系统升级改造幅度较大,部分系统甚至需要推倒重建,极大地影响了管理质量和效率。

2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建设时序

国内各地铁公司运营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OA、内外部门户、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施工管理、运输策划管理、票务管理、运营日报管理、乘务司机管理、服务热线等系统,其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国内各家地铁公司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时序并不完全统一,这一方面与当时所处的社会整体环境,即软件系统的发展程度相关;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各地铁公司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经营策略。但通过对近几年新近开通的地铁公司信息化建设时序和运营经验较丰富的地铁公司信息化系统重新规划及建设的顺序分析,在不同阶段,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时序大致如表2所示。

在首条线开通运营前,运营公司的主要工作是搭建组织机构、配备人员物资、规范管理制度、组织验收接管、确保运营开通,此时的信息化建设以保障地铁运营高水平开通为目标,倾向于将办公管理、资产管理、施工管理类系统在正式运营前上线,明确管理流程,规范管理要求。首条线开通运营后,随着生产任务的增加,对生产管理类信息化系统的需求较为迫切。如施工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行轨行区施工作业的冲突检测,避免由于人为操作疏漏而发生的安全事故;乘务司机管理系统能够对司机的出、退勤进行管理,避免司机酒后驾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能有效保障地铁安全运行,提升地铁服务水平。网络化运营后,整个地铁的业务需求、管理需求成倍增加,人工处理线网运营事务的工作量会非常大,这时就需要相应信息系统的辅助以提高事务处理能力。通过视频会议、安全管理、客流分析、运输策划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减少会议组织准备时间、提高危险源管理效率、实时统计分析客流情况、实现运行图高效编制,进而减少了相关环节的工作量,提升运营管理的工作效率。

3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营维护与发展趋势

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地铁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特别是随着运营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网络化运营,部门、机构、人员和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信息化系统能有效简化管理流程,实现异地办公的无缝管理对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3.1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营维护模式信息化系统运营维护模式与其建设模式息息相关。如广州模式下,信息化系统建设投资金额高,相应的维护成本也比较高。广州、苏州等地已将信息化系统建设作为地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生产性系统,在地铁建设费用中统一招投标。信息化系统在集团层面统一规划和实施,后期的维保费用也由地铁集团出资解决。鉴于地铁信息化系统的独特性、专业性和复杂性,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工作多由专业队伍承担,如上海地铁与宝钢集团共同组建的上海地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上海地铁各信息化系统进行开发、维护。广州地铁与品高软件合资成立的擎云科技,除了承担广州地铁大部分信息化系统的维保工作外,还将广州地铁信息化建设经验对外输出。这一方面保障了信息化维护队伍的专业性,保证了地铁运营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将广州地铁信息化的成果、经验、产品对外输出,获取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苏州地铁目前也正在寻求本地的软件公司合作,保障信息化系统维保的专业性,兼顾后期对外的成果输出。与本地有实力的软件公司合作,以当地地铁信息化维护工作为基础,建立专业队伍,保障信息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将相应成果对外输出,已成为目前地铁信息化维保管理的趋势。

3.2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发展趋势一是地铁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的信息化系统一体化的趋势。新近开通地铁的城市在信息化建设前基本都要进行一轮信息化规划,从集团公司的层面统一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等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实现各分公司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如建设合同中的各设备系统在建设分公司的项目管理完成后,移交给运营分公司,直接形成运营资产管理的本底数据,在运营维护中对相应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二是地铁运营生产信息化系统与管理信息化系统相结合的趋势。如综合监控系统,能根据现场设备的状态进行告警,提醒运营维护人员组织检查或抢修,是运营管理流程开始的触发器之一。通过综合监控的设备告警触发,增设相应的运营管理流程,更利于运营精细化管理的实现。目前,国电南瑞正与武汉地铁进行该方面的尝试。三是移动手持终端在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中逐步应用的趋势。如在南京地铁的iPDA系统,是利用移动手持终端和电子标签技术,为相关专业运维提供现场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该系统主要包括日常巡检、检修管理、IETM交互式故障处理、无人值守库房管理、资产管理、检查评价、安全危险源管理等功能。通过移动终端技术,实现现场维护的数据采集、技术支持和信息反馈,真正意义上实现现场运行维护工作的全面管控,达到提高工作、管理效率和质量的目标,实现了管理落地。其网络架构图如图2所示。广州和苏州地铁也开发了类似的系统,处于适用改进阶段。

4结语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问题;思考

在此二十一世纪的时展趋势下,我国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阻碍,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并使之更具现代化的特色,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信息技术的更新和进步,无疑为现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

技术手段是教育管理现代化有力支撑,也是教育信息系统构建的关键内容,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应当主要开展以下工作内容。其一,技术人员需从自身着手,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增强专业知识,并强化职责意识,了解并基本掌握奠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对头脑中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丰富,总结相关规章机制的要求,具备更强的知识水准。部分技术人员在实践工作中,缺少恒心和毅力,无法提高自身的进取之心,对于制度规章的了解不足,亦或是无法严谨的执行。这些问题都要求技术人员从实践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得专业技能得以提高。其二,教育管理现代化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都要做到科学决策,并满足资金需求,对已有的规范体制等加以完善,将其作为落脚点,合理择选软件设备以及硬件设施等等。管理体系的建设环节,容易受环境、人才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多数工作者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起点均较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不可好高骛远,要从细微之处做起,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使得管理方案更加完善[1]。其三,在设计和建设工作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做好详细的、严谨的规划,制定完善的需求分析规划方案,以此为基础,力求构建科学的、系统化的信息模型,将其作为管理和建设工作落实的根本,制定最为适宜的开发方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中体现了一定的繁杂性,所以,一定要秉承着实用性的原则,不可忽略基础性和本质性的工作内容[2]。

二、从管理层面进行分析

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而将信息化的理念融入到教育工作中也已成为必然,有效解决各类的教育管理问题,提高管理工作的落实效率,使得管理过程更具规范化和秩序化的特点,若想达到上述管理目标,就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做好以下几个要点。教育管理现代化信息系统的构建,需要相关领导给以重视,并给予充分的动力支持,发挥负责人的引导性作用,令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顺利进行,并使各个工作均可协调开展。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下许多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准无法提高,管理意识急需进一步增强,还有部分管理部门负责人,未能将自己融入到信息系统的建设环节,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关键地位,最终难以参与到教育管理和信息建设的过程中,教育管理水平日渐降低,最终的信息系统建设也仅如纸上谈兵[3]。因此,转变管理理念对于日后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落实无疑是重要的,当代的信息系统并非是万能的,它与其他新生物相比较具有同质性,都要不断的应用、完善和健全,这是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教育管理人员需要主动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于信息系统建设持赞同和鼓励的态度。在转变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增强对于信息系统应用作用的认知,逐步实现机构改革,对管理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流程,使得流程更为科学,实现机构重组,最终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力求对体制和机构同时改革和更新。

三、强化合作力度

相关的技术人员不仅要明确现阶段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还要从管理方法和制度等角度入手,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此外,还应对新式的技术手段予以了解,掌握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提高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效率[4]。但是,许多管理人员对于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认知度严重不足,对于技术应用方式的了解也较少,技术操作缺乏熟练度。故此,技术人员彼此之间就应当强化合作力度,学会与他人交流,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亦或是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借此使得教育管理现代化成为现实,也可为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诸多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发展趋势都已成为必然,尤其在这一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只有发挥各界的作用,方可使教育管理改革工作高效落实,取得较佳的成果,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是要点也是必然,这一过程中易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技术人员应从自身做起,提高综合水平,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为教育领域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岳洪江,徐欢.基于期望-满意测评的高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7):51-57.

[2]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做好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访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15(8):13-14.

[3]曾德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框架与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26(7):8-10.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运输业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交通运输业规模不断扩大,也造成了管理难度增加,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明显。为了确保各项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相关部门需要认真落实对各项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重视对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工作效率。但是,在目前实际现状中,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不少问题,导致了信息化建设无法顺利进行。因此,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1]。

1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

目前,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缓慢,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化技术、相关设备及人员配备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政府投入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资金非常有限。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管理各项业务能够正常运转,只有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最终造成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大大减少,严重妨碍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导致进展非常缓慢。由于没有专项资金的投入,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信息技术在研发过程中因为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中止。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投资展开建设性活动,融资渠道单一,因此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2]。

1.2缺乏足够认识

在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建设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交通运输管理长远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对现实需求的深入理解,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导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源的功能及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科学的培训,对信息化建设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思想理解过于狭隘,认识不够清楚,加之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业务水平低和硬件设施落后,导致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3]。

1.3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对信息化技术人才有较高要求。现阶段工作主力仍然是从事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没有受到长期系统科学的培训,欠缺专业知识,仅限于基本的电脑操作,实在不能满足现有的工作需求,无法确保信息化建设质量。面临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领导也很无奈。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想要实现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不仅需要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还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人员素质水平。现有基础设施配备的不齐全,人员缺乏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培训,都会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果。就目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来看,实在满足不了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获取充足的资金支持

目前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实施困难,为了有效改善这种局面,相关部门领导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建设,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相关部门可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通过相关渠道最大限度地争取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社会融资渠道,构建专项资金,通过政府支持及社会各阶层参与等方式筹集资金,确保工程建设实际需要投入的资金,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能顺利实施。同时,必须提高资金管理的透明化程度,采取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投入能真正落实到位,贯彻执行,避免资金被挪作他用,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提供保障。

2.2增强意识,加强科学指导

在实施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必须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充分认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交通运输管理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从根本上落实贯彻工作。要仔细考虑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认识发展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保证实施可行性建设计划。交通运输管理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加强合作,协调沟通,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从而促进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现,保证交通运输管理更好发展。

2.3重视人才培养,提升人员素质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系统性的工程建设,对于人才素质有很高要求,要充分保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除了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充足的资金外,还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整体队伍素质,使人才可以符合建设要求,促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和优化,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能顺利发展。

3结语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水平,推动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对交通运输管理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现有问题,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化建设能顺利实施,从而促进交通运输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鹏.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7(5).

[2]洪晓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资源整合问题的探讨[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