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交通信息化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交通信息化管理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道路交通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指出了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交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交通管理;信息化技术;分析

研究近年来,由于我国交通管理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与经济社会需求的持续增长产生了很大矛盾。针对交通管理信息化在管理机制、资金投入、长远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依托现达的信息技术,推动交通管理信息化进程,才能不断适应和满足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需求,这对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当前我国交通管理行业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1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道路交通管理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对提高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量的大幅增长,形成的交通堵塞拥挤问题,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城市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与交通管理现实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提供准确及时的交通统计信息,强化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来看,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交通安全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何改善现阶段的城市交通管理现状,在交通信息管理中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可以为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准确依据。建立完善的交通枢纽信息系统,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交通出行的需求,而且能进一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2现阶段交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对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现阶段,很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直接导致了信息系统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有的对交通管理与执法管理认识不清。有的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以为计算机系统可以很容易地解决业务问题,管理者的管理思维和理念得不到转变,会造成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严重落后。

2.2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保障。一些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技术研究缺乏资金保障,自主开发的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许多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由于资金的不稳定而被强制终止。未合理科学的进行交通管理规划,导致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足,有的甚至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非常落后。很多地区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未进行具体规划,或有的地区或城市规划设计深度浅、投入少,根本不能满足当地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2.3人员素质不到位。人才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对操作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精通交通管理方面的业务。从实际来看许多交通管理部门人员的信息技能还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受人为因素影响,交通统计数据难以满足更高的需求。信息系统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信息共享无法实现,导致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2.4信息化技术水平低。现阶段我国交通管理信息化技术设备落后、水平较低、缺少维护。一些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内容较少、不全面,有的具体内容不及时更新、严重滞后,设备陈旧和设备信息管理不到位、改造困难,导致一些交通流参数不准确,这些都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问题。

3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科学规划交通信息化管理。科学规划组织是保证交通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基础。科学制定“骨干网和基层网络建设”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注重实用性和领导的统一性,避免建筑和浪费的重复。交通管理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落实规划论证、设备维护管理,确保资金来源保障、避免浪费过多。完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必须统筹规划,在权威性、全面性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中,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以保证公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3.2建立专门的综合协调机构。建议建立一个政府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协调的综合协调机构,实现全面管理、整合完善各单位信息网络,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金,扩大信息资源的使用和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综合协调机构要负责更新交通信息管理设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的硬件设施,通过及时淘汰旧设备和设备更新,改变低水平的技术状态,保证信息系统的准确性、有效性。

3.3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信息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交通运输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善于管理和掌握现代通信技术,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丰富团队知识和技能结构,形成技术和人才优势。

3.4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政府应考虑将交通信息网络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中、列入年度预算,作为交通设施、科技投入专项资金,推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鼓励银行、民间金融机构等参与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交通信息管理的持续推进,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将交通信息网络建设纳入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相应建立专门的交通管理信息建设基金。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交通管理行业中,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给我国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还应看到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受到人员素质、软硬件条件及管理意识等制约,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交通信息化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殿业。智能交通ITS理论与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周溪召,李朝阳。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研究[J]。规划师,1999(1):15.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2篇

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已初步配套设置相应的交通管理系统,并装备了不同规模的硬件系统,然而这些系统或是引进,或是自行开发,更多的还是硬件装备的简单集成,在改善城市交通方面发挥的作用尚不够明显。而且不少城市建设的交通信息系统已经面向不同交通方式利用者的,但由于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缺乏大系统的规划与标准化考虑,各系统自身的功能也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难以从根本上起到改善交通现状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城市建设的不断拓展,人口规模的扩大,机动车数量的急速上升,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急剧上升,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高峰时段一些重要路段或重要节点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停车等问题日趋严重。近年来,我国城市在道路建设方面投入巨大,但是由于规划和管理不到位,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在道路交通发展的应用不断加深,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也迅速发展起来,其管理问题也日渐显露,加上有些城市的交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道路交通信息化程度明显滞后。虽然我国道路交通信息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应用新型道路交通信息化科技实现智能交通系统优化建设已十分紧迫。本文将动态GPS技术引用到道路交通管理当中,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旨在缓解交通拥堵,减轻交通压力,辅助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有效节能降耗,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输效率,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能力。与城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比,本文更加强调科学技术和道路交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针对道路交通管理问题,不仅要从提高管理水平,推进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入手,还要更进一步提升新型科技应用能力,以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1相关理论与技术

1.1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ITS)是改善当前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主要手段,它主要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如计算机通讯技术、GPS/GIS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建立在城市范围内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主要为了让城市道路顺畅运行和提升交通运行的效率[5]。ITS在改变传统的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和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是我国及至全世界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旨在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道路交通信息化智能管理[6-9]。陈立在指出道路交通信息化对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表明了我国对信息化的认知不足及投入力度不够[10];周祎敏关于评价城市交通网络服务能力中提出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相关的评价指标,这从一定意义上规范了ITS发展方向[11]。本文根据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要求分析和研究社会需求水平、经济发展趋势、地理环境特点和人口分布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构想符合我国城市实际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框架如图1所示。

1.2ITS关键技术相关性分析ITS上层设计包括交通信息服务和管理子系统以及公共交通和车辆控制子系统。底层技术支持系统包括动态GPS系统和交通基础设施感知子系统,以及货运管理、电子收费和紧急救援等相关子系统。城市道路交通实施ITS能有效防止交通拥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以降低交通事故,促进汽车产业的升级。在设计ITS过程中,车联网是未来ITS的核心信息通信平台,除了GPS/GIS关键技术外,还需视频检测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撑。ITS关键技术相关性结构如图2所示。

1.3GPS/GI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一般包括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基本要素。GPS在ITS中的主要功能是车辆定位和行驶路线的记录,具备防盗、反抢劫等辅助功能,GPS技术最初应用在军用领域,如导弹制导、航空航天等方面。在ITS设计过程中,GPS设置的信息主要包括世界时、GPS的状态、海拔、经纬度及具体数值,具体属性设置程序如下。

1.4车联网技术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IoT)直译为互联网上的物品,使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把任何物品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型网络,各发达国家都相应投入大量资金展开相关研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信息化管理采用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物联网应用了ITS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车联网(InternetofVehicles,IoV)是指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对车辆上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感应、收集并作出反应,并根据车辆的基础信息和运行信息分析其运行状态,实现车辆的监管,提供综合服务,最后集成到网络信息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它把车辆、建筑物、基础设施及环境设置成信息网络中的节点,通过车联网信息平台各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实现车与路之间拥堵情况分析。车联网通过计算机技术、GPS、无线通信等手段将汽车作为核心节点,实现汽车与其他节点的协调工作。本文以GPS和GIS技术基础,在ITS中涵盖车联网,设计基于动态GPS的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对其技术模式、算法进行分析和改进。1.5开发技术基于动态GPS的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采用比较成熟的开发工具和数据库,开发平台使用VisualStudio2010,数据库使用微软公司的SQLServer2008。通用GPS信息采集代码如下。

2基于动态GPS的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设计

2.1诱导系统体系结构图3是基于动态GPS的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硬件体系结构。由图3可以看出,基于动态GPS的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硬件体系结构主要划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硬件层,该层以感应硬件为主,主要指城市道路公共设施上的各种电子感应仪器,这些感应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把道路相关信息传输到ITS控制中心。第二层是控制层,主要由ITS控制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平台,负责接收道路的运行状态和车辆的运行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道路诱导线路,并将处理结果动态反馈给GPS客户端。第三层是应用层,用于为公交车、出租车及私家车等提供信息服务,如GPS定位导航服务。该层不仅提供了采集车辆的运行信息,而且还能接受ITS控制平台的信息。通过ITS控制平台将道路、出行者和车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为基础,以车辆动态GPS为对象,使用诱导系统将人、车、路三者之间联系起来,实现道路交通的合理调度。基于动态GPS的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如图4所示。所谓软件的三层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加入一个中间层,主要用于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把业务与数据相分离。采用分层的开发模式,可以对编程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提高开发的效率,编写的应用程序具有提高应用程序内聚程度、降低耦合和易于维护等优点。其中ITS业务逻辑层是负责接收车辆、道路传递回来的数据,并使用业务逻辑的诱导算法处理,主要实现线路优化等应用程序的业务规则和逻辑。

2.2诱导系统工作流程目前城市交通行车诱导信息子系统主要在十字路口前方设置诱导显示屏,以平均运行速度作为指标,使用不同颜色显示路况信息,这种诱导表现形式比较直观形象。如果发生交通拥堵,可提醒驾驶员提前绕行,选择其他路径到达目的地,缓解交通拥堵。然而,很多司机往往在行车过程中出现拥堵才去关注交通行车诱导显示屏,或在前方路口已经拥堵的情况下,再去选择路线时,但这时无法避开堵情。基于动态GPS的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在设计上将目标路线与路况动态结合起来,让行车者提前注意行车路线,具体诱导流程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交通诱导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有路况实时采集模块、车辆动态GPS定位模块和路线优化模块,ITS通过这三大模块可以及时获得路网上的动态交通信息,准确掌握和预测路网的交通状态,并以此进行交通出行诱导,调整交通流、时间流的空间分布,提高路网通行能力,有效解决了交通需求与交通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

2.3系统功能设计基于动态GPS的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主要包括路况实时采集模块、车辆动态GPS定位模块和路线优化模块。实时采集模块属于底层设计,主要依赖于硬件节点信息的采集,并为上层平台准备数据。车辆动态GPS定位模块主要运用动态GPS定位上传位置信息和下载平台最新的路况信息,既有底层的车辆位置信息收集功能,又有上层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展示功能。路线优化模块为上层应用,需要计算机根据路况信息、当前位置信息、目标位置,通过诱导算法计算出最佳出行路线。各模块功能设计方法如下:(1)车辆动态GPS定位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确定车辆在城市道路中的具体位置,为各种算法实时提供基础数据服务。(2)路况实时采集模块。本模块是ITS实现道路交通诱导的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模块,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必须保障采集设备、诱导设备的实时通信,目前许多诱导设备是通过SOCKET通信与外场设备按照SOCKET协议进行通信。路况实时采集设计如图6所示[16-17]。本模块包括三个关键检测系统。①区间检测为最重要的检测指标,用于获得道路网络中的交通信息流,并实时传送到ITS主机。②车速检测为判断路段拥堵优先指标,它可以获得单一车辆的通过速度和多车通行情况。③故障检测是诱导路线规避的首选指标,可以获得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恢复交通现场的时间。(3)路线诱导模块。前两个模块主要为本模块服务,它是未来ITS研究重点和难点,主要功能是根据车辆动态GPS定位数据,结合出行者的目标位置,在诱导算法下生成建议的最佳行驶路线,ITS使用本模块可以有效避免交通拥挤。

3系统实现

3.1诱导系统的界面实现在诱导系统功能设计基础上,根据诱导系统体系结构和诱导流程,开发实现基于动态GPS的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本系统由路况实时采集模块、车辆动态GPS定位模块、路线优化模块等三大模块组成,其诱导系统界面设计如图7所示。主要操作功能有ITS诱导估算、ITS实时导航、记录行驶轨迹、GPS重新定位、当前路段拥堵、实时上传车辆GPS信息、实时更新诱导路线等。此外,还包括GPS自动定位、实时路径推荐、实时下载规划路线的路况、停车时长检测等隐含的辅助功能。

3.2操作流程与程序实现通常情况下,在出行或出现拥堵时,驾驶人会设置出行目标。在设置出行目标时,系统可以使用自动GPS定位功能,出发地可以通过定位获取,匹配最佳出行点,无须输入。GPS自动定位系统首先获取经纬度坐标,并计算出当前位置在真实地图中的确切位置。当行车进入隧道时,GPS定位不准确,系统预留了GPS重新定位功能。通过ITS诱导估算可以估算出距离、时长、交通灯个数及当前路况信息,并给出规避拥堵的线路,也可以由出行者选择合适出行路线。在行车过程中建议使用ITS实时导航,这个功能可以让行驶路线根据路况实时调整最优线路。停车时长检测功能主要根据当前车辆的速度进行计算,当速度为0、时长超过五分钟以上才能使用“当前路段拥堵”的功能,红色状态表示该功能未被启用。

4总结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3篇

交通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纽带,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道路交通量急剧增长,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公路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交通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交通流的要求。降低交通负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网络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通过道路建设解决交通问题往往是人们首选的措施,但是,道路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也很长。而且当道路网络基本完善后,新建道路能产生的网络运输效益就已经非常低了;二是控制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交通设施控制交通流量,使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效率。

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即道路交通综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二、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对建立全国公路数据库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为道路管理决策科学化和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逐步开发完成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并实现了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其次,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第三,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的余地。因此,应开发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必须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的基础。交通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企业库、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集约、便民等因素,以整合、升级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并注重与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划相衔接,为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

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应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4、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交通管理机构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调动积极性,增强紧迫感,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交通管理机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4篇

目前,在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但是在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研究的开发初始阶段,美国是一度落后的,但后来凭借先进的技术,后来者居上。它非常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认为将来一定会形成巨大的ITS市场,并对ITS进行了广泛及深远的研究。其ITS系统中有一个监控指挥中心,是由计算机组成的,收集来自道路的各类信息,通过分析后,将输出的交通流量信息传输到汽车导航电子地图上,供用户参考。在道路上,设置有交通雷达监视仪器,实时传输道路交通信息,可以实时提示前方路段的交通信息。对用户而言,则可通过交通频道的调频广播,接受实时的道路交通提示信息。使得驾驶员能够轻松驾驶,提高驾驶安全度和便利度。

日本也是较早开展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国家,它的智能高速公路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交通情报数据采集系统和信息系统,具有世界先进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系统,为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在70年代末,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初级阶段,利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改进路口的信息灯控制。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车辆的增加,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已不能满足当时的交通需求,交通拥堵等各种交通问题接踵而至。为了改善目前的交通运输矛盾,国家采取了相关的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措施,重点是以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但就目前而言,道路的发展还是不能适应车辆的快速发展,只从发展道路基础设施这个方面着手,是不能解决当前的交通运输问题的。此时,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为我们利用智能交通系统解决交通运输矛盾提供了很好地理论和实践依据。目前,我国ITS在高速公路方面已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科技研究院在ITS方面已投入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等,进行ITS在交通运输中的一系列研究。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措施

1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问题,成本回收较慢,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长的周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等,这会造成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让维护成本降低,让运营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稳定发展的状态。国内市政管理系统也在逐步进行改革加强,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在运营管理改革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通过这些年的调整和努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依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很多地方,运营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所限,所以系统主要通过单个单元进行推行并且建立起一个信息中心,对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这种模式在构造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多部门在信息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要求,而且构造的资金投入不大,可以显著提升传统线路运营的效率,但是这种模式在后期升级的过程中空间较小,先天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后期整合,已经无法达到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2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设计原则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因素以及地缘因素,所以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一线城市和一些二线城市已经逐步投入地铁和轻轨的发展,在信息化模式条件下,某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已经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成果,在轨道方案规划和票务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主要以实用为基本原则,加强技术管理,但是一些二线城市和一些三线城市,由于资金压力较大,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进行调解,只能慢慢升级原有的交通系统,加强信息化,确保平台处于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积极通过现有的资源以及信息水平加强管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信息化集成工作,并且积极统筹相关的业务项目,选择一些运营稳定、性价比较高的建设方案。

3智慧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职能

城市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化系统,其智能信息化处理技术如图1所示。

3.1数据智慧采集

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设备来采集、录入系统的外部信息,轨道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进一步采集轨道的信号,监测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噪音、振动、车速、加速度等,并且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和换算,让他们通过交通信息化系统传输到信息系统管理核心,为轨道交通的稳定运行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确保轨道交通能够处于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转状态。

3.2数据智慧融合

对这些轨道交通数据进行智慧融合的时候,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对数据进行自动集成转化分析,保证数据一体化的整合。在数据分析挖掘决策的过程中,数据智慧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融合层次方面主要分成原始数据、参数数据及原始数据等,参数数据主要是在原始数据的条件下,根据相关参数转换而得到的,决策数据主要是在参数数据条件下,通过神经网络目标自动识别、卡尔曼滤波法以及贝叶斯决策的理论来进行展开的信息融合,可以对轨道车辆的定位、管理和决策,让交通智能化得以实现。

3.3数据智慧挖掘

在数据识别和提取工作完成之后,一定要积极进行数据的智慧挖掘,主要是让数据的潜在价值得以实现,在对轨道交通管理和指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一步的分析预测轨道交通运行的客流量或流量等运营数据,并且依照所挖掘获取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指导管理。

3.4指挥决策

指挥决策工作主要是在数据融合采集挖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而形成的的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通过系统来对轨道交通的路网流量进行采集,并且对车辆行车进行安排,保证车辆的高效运行,在列车运行状态监控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指挥调度和决策系统两个方面。指挥调度主要是对调度系统进行辅助指挥,能够让资源的统一调度和整合得以实现,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包含了视频图像监控部分、语音通信部分、网络传输部分。评估系统主要是评估及应急管理流程,并且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实际的应急管理提供相应的帮助,而培训演练系统主要是以日常管理事务为基础,积极对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加强应急知识的培训工作。更新维护系统主要是让信息、数据更新得以实现。决策系统主要是通过推理机、数据库、知识库、人机接口、模型库等各部分组成的。知识库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是确定一些规则和知识的表示,人机接口为接口信息化平台和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桥梁,能够利用提问等方式对平台当中的数据进行输出,人机接口设计过程中,主要通过报表形式和问答形式来实现。数据库主要是对初始数据进行存放,是一个信息存储的平台,可以对最终结果和推理结果进行存储,模型库主要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推理机的作用在于完成整个推理的过程,并实现一定的决策、帮助。推理机可以使用三种方式,也就是双向推理、正向推理、反向推理。

4智慧运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伴随当前轨道运营系统网络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轻轨、地铁等线路的工作需求和管理活动会呈指数倍的放大。网络化运营能够进一步深化轨道运输策略,并且对信息化系统的处理能力进行检验,需要确保信息系统与市场的发展相结合,通常条件下还需要使用运输筹划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缩短应急处理时间,保证轨道交通处于稳定的状态。信息化系统的维护与运行的稳定性息息相关,而维护系统主要是在建设系统的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一定要加强通讯管理的信息化,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整个轨道交通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由于各主要城市的发展情况不同,地理条件也不同,所以在交通建设的过程中不具有可复制性,所以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维护系统的建设,各城市市政单位一定要积极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结语

轨道交通的发展是漫长而系统的,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交通调度的合理性,让运输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汇总能力不强,数据发送共享时间较长等问题,所以一定要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进行明确,积极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现代制造.2015,18(33):128-129.

[2]邵瑞,苏婷,白忠杰,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19(4):125-126.

[3]刘峰博,干叶婷,周峰.大数据技术在轨道交通应急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设计[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6(2):56-62.

[4]耿敏,曹晶珍,鲍闯,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技术探讨[J].电子科学技术,2017,21(1):70-72.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6篇

摘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更加优质的道路服务。通过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排除一定的干扰、提高安全系数,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进步。文章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介绍,进一步提出了它的现状,探究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安全事故

高速公路网发展迅速,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标志。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网的规模较大,在世界名列前茅。由于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大、车速快,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常用的高速公路安全设施主要有警告标志、指路标识、安全护栏等,这既提高了路网通行的效率,也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随着高速公路网规模的逐渐扩大,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已经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探究。

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概述

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以Web系统为主,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表现层、逻辑层、用户层、数据库,不同的层次分管不同的功能。数据库主要包括两种,Oracle、Mysal系统,不同的数据结构采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它的主要依据为数据信息和业务信息。用户层可以直接进行数据库操作,从而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户的访问速度至关重要,要想提高访问速度,需要尽可能地降低系统对数据的访问。业务逻辑层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交通安全设施管理,它主要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统计、处理实现业务功能,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结构。表现层则相对直观,它的主要目的是显示电子地图,以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可以呈现的内容。结构决定了功能,不同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加完善,以更好地为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服务。

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

2.1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编码体系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规模较大,安全设施较多,这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高速公路交通的发展。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能够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要想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统一的数字化管理,需要对设施的信息进行编码。现阶段,我国缺乏统一的数据化标准,尚未形成标准的数据库体系,从而阻碍了交通安全设施信息与高速公路网的结合,也增加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编码体系至关重要,也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基础。

2.2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状况的掌握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类型、运行状态等因素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传统的管理体系不能充分获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数据信息,一旦发生故障,不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造成事态的严重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磁场感应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能够加强对安全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这有利于延长安全设施的使用周期,从根本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但这一过程仍然有待加强,相关部门应该朝着安全设施的状态信息自动导入数据中心网络的方向发展,以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管理效率。

2.3形成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体系

传统的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不能自动导入、更新安全设施的状态信息,具有较强的人力依赖性。人工操作一方面增加了成本投入,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错误率,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第二,不具备数字化录入、编码模块,不能自动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第三,不具有交通安全设施数据采集功能,不能及时获取安全设施的状态信息;第四,缺乏GPS定位功能,不能高效地获得安全设施的位置信息;第五,缺乏故障记录与维护模块,一旦发生故障,不能采取及时的措施对故障进行修复。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体系需要以此为依据,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为高速公路网服务。

2.4提供优质的服务

对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来说,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前提。高速公路的安全设施、周围环境概况都会对车辆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管理部门需要充分掌握路况、路网。一般来说,传统的信息化系统直接呈现出安全设施的状态数据信息,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通过电子地图将数据信息可视化,直观地呈现在管理人员面前,从而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主要支撑,它有利于管理部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3.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数字化编码体系统

一的数字化编码体系是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步骤,数字化编码体系需要以安全设施为主要参数,从而建立统一的交通安全设施数字化编码体系。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数字化编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路线编号,主要以国家相关规定为标准,将五位数字与字母相结合而构成;第二,桩号,主要以公里为基础而建立的,通常包括七位数字;第三,上下行,主要以零或一进行表示,分别代表上、下行;第四,系统,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的代码通常为IO,这一系统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与其他系统实现对接;第五,设施类型,主要以国标为基准进行确定。

3.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块设计

由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较多的功能,而不同的功能则由不同的模块实现。模块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它是数据信息服务的基础,包括诸多平台,如电子标签、地图等。不同的管理模块支持不同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对外开放的接口,从而对数据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使信息管理系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充分保证了高速公路的道路安全。交通安全数据管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的数据信息包括安全设施的地区、道路、名称等内容,数据信息相对复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对于数据分类来说,由于数据结构较为复杂,在进行管理时难度系数较大。在进行分类时,应该根据安全设施的用途、属性等进行,从而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有利于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供数据基础。数据录入是将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通过整理后转变为标准的电子数据,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在进行录入时,通常采取直接录入和导入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数据化编码模块主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提高系统信息承载的能力,从而有利于设施信息与数字之间的快速转换,更好地为设施安全提供保障。

3.3数据库的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统

需要数据库作为支撑,通常数据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自用和外部应用数据库,不同的数据库具有不同的功能,前者主要用于储存安全设施的基础数据,后者则应用于与其他数据平台的转换。

3.4网络、服务器的配置

网络环境是信息化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对于网络配置来说,需要满足交通网络的需求,与此同时,应该将网络环境安全作为重点,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来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从而保证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的安全。对于服务器配置来说,需要根据信息化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一般来说,信息化系统至少具有两个服务器,分别为数据库和应用提供支撑。

3.5系统安全与保护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护至关重要,它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来说至关重要。系统的安全与保护一方面需利用技术改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管理水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护需要在系统设计时设定一定的程序,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降低其他因素的干扰。

4结语

交通安全问题制约着高速公路网的发展,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极大程度地解决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交通设施信息化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以数字化编码体系将各个模块进行连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整个高速公路网,从而保证了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这一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简化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维锋,钱公斌,丁闪闪,党倩,高才驰.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6,(S1).

[2]姜良维,方艾芬.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信息化平台应用设计[J].警察技术,2014,(3).

[3]徐钢.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投资,2013,(14).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7篇

第一,信息化管理也使得民众能够随时知晓交通方面的信息,能为民众的出行提供指导。这是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人本化体现。现在各基础行业都强调必须以服务群众为理念,以方便群众为宗旨,信息化管理正是对人本化理念的响应。

第二,信息化管理为交通行业的决策人员提供了真实详尽的数据,有利于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同时也提高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数据的把握非常重要,只有根据真实数据反映的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对以后的管理作出合理的布局。

2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模式构建的途径

2.1遵循科学发展观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又好又快的发展,不能偏废,交通运输行业同样要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不仅要寻求发展速度,还要寻求长远发展,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同时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因此,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大局,以公共利益为重,协调各方的利益,以方便群众为先,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公共服务性。

2.2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

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可以合理安排建设的进程。信息化建设要以信息数据为基础,因此要通过互联网搜集各地的交通信息,形成汇总,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再反馈给各地,形成双向的建设模式,以各地的数据指导决策,以合理的规划指导各地的信息化建设。建设规划要给各地提供一个整体计划,展现全局思想,比如建设的目标、基本原则、各项标准等,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同时还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每个阶段的任务,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2.3健全创新管理机制

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也很重要,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必须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交通运输部门有必要组织专人成立相应的机构推进信息化建设,机构的设置不能流于形式,必须确保有专业人士的参与,也要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同时明确各自的职责;中央制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可能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符,这需要省级交通部门深入本省基层,进行实地探查,根据本省特点制定本省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对不符合本地实际的标准作出调整;信息化建设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要拓宽融资渠道,对现有的资金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信息化建设还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日常的信息管理,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撤销必须经过相关程序,确保系统内信息的准确性,为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提供制度保证,从而促进交通运输中信息化管理的落实。

2.4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优化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各种设施,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比如信息系统的存储量、网络的流畅性等,管理部门要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应用水平,为信息化管理提供先进的设备。其次,要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水平,完善信息化建设标准,改进管理模式,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升级软件技术,以达到管理交通运输的目的。

2.5加快信息系统整合

加快信息系统整合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要尽快实现系统内部硬件的联通,二要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共享。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实现信息互通;收集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实现信息的汇总,并逐级推行下去;明确信息收集的规格和标准,确保收集的信息可使用。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禁止工作拖沓,禁止弄虚作假;在信息交换过程中要保证需要的部门能及时获得信息。同时,要加大人才的投入,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既精通计算机,又对交通管理精通的人才,因此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内部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对新引入的计算机专业人士要进行交通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最后,要挖掘信息系统的功能,以更好地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同时建立监控系统、个人身份认证系统和交通指挥系统,以更好地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必要时还可以为国家公安部门提供线索。

3结论

交通信息化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数据量;时效性;信息化

城轨交通的快速发展,数据信息呈J型趋势增长,先前单位的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数据量,大部分单位都在探索新时代下档案管理办法。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直接影响到单位的企业形象和单位的发展方向。单位领导们也开始注重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办法基础作用,[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职业操守。档案管理中基层的材料收集工作十分重要,如要做好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为了快速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文中设计了几种信息化时代该如何快速实现档案管理的办法。[2]

1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作用

1.1人事档案包含的内容人事档案就是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份证,它是面试的敲门砖,档案将伴随我们整个职业旅程。所以单位的档案管理十分重要,但档案管理采集工作涉及的问题非常多,关乎到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收集、整理、校对、调研、抽查和归档等内容。上述这些步骤将直接关乎到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些基础工作的内容必须要交给专门的人事负责人员,由工作人员统一整理,同时事情责任必须要落实到个人。

1.2人事档案的作用关于档案其实许多人都不太注意这类问题,导致现在许多单位都不太注重这内问题,使得许多部门出现人事档案管理乱象。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事变动也快速增加,这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许多工作人员经常想着换工作,但单位的人事档案没有及时更新,这将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事工作变动,同时也阻碍了个人事业的发展。档案是求职者迈进新工作大门的基石,无论个人多优秀,也必须要有一份优秀的档案。无论去那个单位都离不开人事档案推荐。

2职工档案管理所存在问题

目前运输企业,主要资产就是机动车和驾驶员。并且是高风险的工种,如果职工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可能随时形成安全隐患。目前企业的人事存在以下问题:(1)管理意识淡薄。运输企业正式编排在册员工在减少,所以员工大多是临时雇佣工。这也人员对人事档案没有了解,认为是今天高兴在干活,不高兴就离职。企业也认为企业和驾驶员是雇佣关系,随时可以解雇。所以没必要投入资金对驾驶员的档案进行管理,从而企业中没有形成档案管理。(2)管理体制不健全。国家从2019年起,社保的合并,使得运输企业进行人员招聘的零时工,非正式职工。也需要缴纳进行社保等。这需要职工详细的档案情况,但是在以前临时招聘的职工并没有人事档案,使得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3)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有专业的能力和素质,而目前的情况是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一个单位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更是一些职工认为养老的岗位,根本没有钻研其相关业务。干什么都敷衍了事,档案随便乱填,在职工工作变动等需要档案情况下,显得非常混乱。(4)档案管理不规范。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企业人事管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很少单位有健全的工作体制用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3信息化管理办法

3.1重视档案管理人事部门领导必须做好对下属工作人员检察力度,不定期组织部门员工进行培训,从思想上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事管理工作懈怠、滞后等乱象,才能让员工工作更加认真。信息化档案管理办法可以有效地简化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档案管理者必须研究单位人事年龄结构,优化人事管理办法,找到适合单位发展人事管理制度。

3.2严格监察制度档案管理办法改革需要一段时间,首先需做好前期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单位领导必须要作出严格的档案审批制度,做好分层、分批次审批。坚决制止人事工作人员懈怠工作。收集工作必须具体到个人、各片区,收集的材料及时整理分析,尽快交给上级领导部门审批,工作人员不能越级上报。整理数据时必须对档案全面普查,对于未编写标题、页码、类别号、案卷号或者标题不明的档案,进行重新的整理,必须在短时间内把内容补充完整。

4结论

信息化档案管理办法的实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交通信息化将临着非常大的发展机遇,发展信息化人事管理办法将是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档案管理是非常基础的工作,也是评判一个单位的标准之一。为了使单位各部门井然有序的发展,需加快信息化进程。信息快速增长的社会中做好此项工作十分必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改革,目前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乱象基本消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完善的制度,促进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浅析现代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作用[J].科技风,2016(16):1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