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

大学思想政治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第1篇

一、针对大学生认知价值性、理智性,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1.针对大学生认知导向的价值性,坚持整合一元导向。认知心理学认为,构成人类最基本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我们不妨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也对道德知识做一个粗略的层次划分。我们认为,在道德知识体系中,人们关于规则、正义、善恶、良心、荣辱的观念与认识应是陈述性知识的主要内容。这些“底线”的道德认识是个体日后形成关于具体道德事件分析和评判能力的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掌握的最高目标是形成和发展元认知知识,就道德知识而言,这种元认知的知识应该包括个体在综合了解道德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自主价值选择的自由境界。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备的陈述性道德知识和程序性道德知识为基础。据此,我们是否可以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对大学生的认知活动作出这样的解释:个体在道德发展过程中,需要基本的道德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与具有价值倾向性的认知导向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大学生认知导向的多元价值性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当坚持价值观教育的一元导向,在坚持主导前提下促进多样化的发展,保证价值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所谓一元价值导向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对大学生进行开放性和宽容性的价值引导。为此,一方面,要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兼顾本人、他人、集体、国家的四者利益,当四者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为重。另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价,在开放与宽容之中加强价值的筛选和滤导,引导学生吸纳合理化程度较高的意识观念,缩短学生在学校中的理念价值与在社会中的经验价值之间的距离。

2.针对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理智性,注重启发道德思考。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强调的是教给学生吸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这就等于在学生的心里培养了一位“老师”,随时可以告诉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知识和策略,就可以解决其学习中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认知策略水平越高,其思维的理智性也越强。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中逐步培养了自身的认知方式,具备较强的理性选择能力。仅靠思想政治工作者灌输的教育方式难以使学生接受并履行某种道德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与强化是一个道德信息接收、理解、加工等知、情、意、行的过程,涉及一种道德知识或规范的理性认同,以及由知识的理解到内化的机制,是由相互交错的复杂的思维系统的层次结构关系决定的。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道德认知方式从以往的以外部权威为主转向了以内部理性为主。“所谓道德思维,是指根据道德感知而进行的理性思考和推理,是对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理”的角度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学生掌握道德思维的艺术,而不是满足于对规范的表层灌输,要在充分说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信仰,使“知道-理解-信念”三个教育环节紧密相连。

二、针对大学生认知意义性、敏锐性,拓宽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1.针对大学生记忆活动的意义性,积极创设真实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的记忆就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大学生倾向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活动,即在新的学习材料与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从而使其获得确定的意义。显然缺乏个体的理性理解和判断,道德规范只会是一种他律性和强制性的外在规范。如果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只是一种简单的、不稳定的工具性认识和记忆性认知,那就难以升华为价值性和观念性认知。怎样实现信息有意义加工呢?认知心理学依据概念、命题和图式予以说明,而它们三者的联系是用组块和序列来描述的。组块是由联结在一起的概念所组成的、序列是指组块排列的顺序。因此在学习某些信息组块以前先要掌握其他某些信息组块。当然,如果不按一定顺序,通过反复学习,也可以掌握任何信息,可是这种信息不可能与记忆中其他信息相互联系,因而是孤立的,很难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使信息的组块前后有序,其重要性并不是是否习得信息,而是因为它决定了在学习新的组块时能够激活的命题的质与量。意义性是根据学生能够形成的,把新信息与已有信息联系起来的命题的数量来测定的。因而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念认为要用例子来阐述信息,以增加其意义性。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对道德信息的意义加工。情境的创设法有很多。可以从生活截取情境,直接就同学中所发生的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开展情境教育;可以用画面再现情境,通过看图画、投影、录像等来再现学生生活中的真实表现开展情境教育;可以将故事描绘成情境,通过叙述虚拟的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故事开展情境教育等。

2.针对大学生感觉知觉的敏锐性,大力优化校园环境。认知心理学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与学习具有情境性本质。其对人的文化适应的研究表明,人从出生直到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收着他所处的各种社会团体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由于这种文化适应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客观存在性,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所熟悉的一切不是外部教学的结果,而是周围环境文化的产物。因此,就必须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环境,且设法净化这些环境。现实中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环境并非一个完全适宜道德成长的环境。学校行政事务中的不正之风,教师中的一些不良教育观念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校风、班风,作为动态呈现都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现实的影响。真实情境的不道德作为知识形态作用于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在对真实情境的感知中学习的,而不是依赖于课本、依赖于教师的说教。因此,优化学生生活其中的自然真实的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我们要通过营造一个健康、明朗、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渗透。换句话说,就是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隐形教育的一种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提升美的感知体验,是道德教育的审美渗透。马克思也说过,“人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社会生活的,而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常常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激起大学生美的感知体验,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启智慧。

三、针对大学生认知灵活性、多元性,锤炼思想政治工作艺术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第2篇

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招生形势、就业形势的变化,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提出实施“成人教育“”成才教育”的“双成”教育改革目标,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为改革保驾护航。

关键词:

双成教育;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发生重大转变。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2014年学院提出实施“双成”教育战略,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很好成效。在“双成”教育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能否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是保障“双成”教育战略成功的前提。为此,把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提上了重要日程。

一“、双成”教育改革基本思路和内涵

(一)“双成”教育目标高等学校自创立起,就天经地义地担负起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高等学校教育总体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适应需求实施“双成”工程,即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通过双成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所有学生包括所有教职员工成为“五有”新人——有社会责任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确保每个学生成人,力争每个学生成才,助推每个学生成功。

(二)“双成”教育精神实质学院提出的“双成”教育就是要力求做到学生进入我们学校要既成才又成人,先成人后成才,不成才也要成人。要把立德树人即成人教育放到首位和全学程来考虑和安排。所谓成人,主要就是指要学会做人,学会做有用的人。有用之人必须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要不然一个人不管有多少技能,多少知识,最终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与幸福。学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民族、国家科教兴国重任。能否培养有用之人也是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学校教育要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精神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等,教育学生从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出发,梳理个人理想,努力培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德、高度的责任感、敬业的职业精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谓成才,就是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当今社会,对成才的要求出现多样化趋势,我们的成才教育也要多样化,不要千篇一律,一把尺子量到底。要保证学生成才,就要求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行为都要成为有意义的活动,没有意义的行为无论付出多少艰辛都是没有成效的,没有意义的管理与没有意义的教学,真正的教育教学不会发生。没有意义的课堂,是浪费师生时间和生命的课堂;没有意义的管理,是无效和失败的管理。所以,我们要把打造有意义、有生命力的课堂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三)“双成”教育原则学院教育教学以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目标,全面进行改革。其中,成人教育用“一二三”来概括,即“一主线”——将成人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两提升”——提升学生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三阶段”——以三个年级划分,确定每个阶段的教育主题,确保把每一个学生教育成人。成才教育用“三二一”来概括,即实施“三分””教育——全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学生“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实施教育“。两选”——教师自主选课竞课,学生自主自由选择(教师、课程)“。一会”就是让学生学会一种可以安身立命的技术或技能,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三二一”改革,把教育的知情权、自主权、选择权交还给学生,把优秀的和负责任的教师遴选出来,并安排在教学一线,逐步建立和开展“学生点菜、教师下厨、有关部门服务”的新型服务型教学,实现“面向人人,三分支一,多元立交,成长成才”,把学生培养成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实现“双成“教育目标,必须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双成”教育首在成人。学校应从近年来大学生身上所显现的诚信流失、行为失范、人情冷漠、心理问题等现象以及学生人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入手,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党课培养、文明修身教育、行为规范养成、形势政策研讨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加强课程的实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加强实践教学力度,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成长、科学择业、创业。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灯塔,更是支持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只有有了理想信念,一个人才有可能身心健康,事业也才有望顺利成功。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展望并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缺少理想信念,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了理想信念,就像航船没有了方向,容易迷失目标。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关系着大学生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和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大学生“成人、成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当代大学生受到效率优先价值导向和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利益的影响,在人生价值标准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功利性。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更多的是把物质的多寡、个人利益得失作为衡量职业价值标准,普遍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下许多大学生缺乏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踏实地工作作风。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当代大学生不愿意去西部边穷地区,不愿意从事高危科研工作,贪图安逸,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是每一位有志大学生应尽的政治义务。因此,有必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大学生政治素质、提升政治觉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同祖国建设需要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同民族振兴需要结合起来。学校就业指导教育要侧重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就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切实抓好“三观”教育,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供良好的价值导向;要加强国情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要积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定振兴中华民族的信念,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高度认同感。

(二)加强诚信教育诚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不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础与思想保障,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成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要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将为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被视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也浮现出诚信缺失问题,突出表现为学习诚信、就业诚信、经济诚信和生活诚信的缺失。部分毕业生滋生了投机取巧心理,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想得到的多,想自己付出的少;考虑的有利因素多,不利因素少,对职业的选择和人生目标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很多刚就业大学生在工作中对企业需求考虑的少,对个人发展考虑过多,缺乏换位思考。部分大学生生不守纪律、抄袭论文、考试作弊、拖欠学费、简历“注水”、求职造假、随意毁约、违反合同等问题严重。这个时期如果缺乏针对性的诚信教育,就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人格缺陷或偏离,甚至误入歧途。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谨言慎行,做到自省、自警、自励,提高诚信修养。其次,大学教师以身作则,揭露打击学术腐败,重塑学术正义,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榜样;三是鼓励发挥家庭影响作用,在家庭内构建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使得大学生受到家长熏陶,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另外,精心组织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加以加快构建诚信校园,克服大学生的诚信失范现象;最后全社会行动起来发扬诚信文化,重塑诚信风气,营造诚信氛围,构建诚信社会诚信体系。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面对学习、恋爱、择业、就业多方面问题。大学生社会期望高、学习就业压力大、思想复杂、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再加上学习与恋爱的挫折、人际关系紧张、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因素,极易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与持续。在大学生群体中各种心理问题存在普遍。而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压力过大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更呈上升趋势。近些年正处于我国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毕业就业高峰时期。很多毕业生没能充分认识到当前就业“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和由此带来的竞争激烈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和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对就业感到困惑,难以抉择,从而心存焦虑,自我感到迷茫,就业方向不清;有些毕业生对踏入社会的心理准备不足,对社会充满不安全感,面对竞争压力难以自控,甚至紧张、烦躁、情绪低落;有些毕业生由于缺乏经验和信心,在求职时或过于紧张,或好高骛远,或过于自卑。种种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脆弱,抗挫能力不强,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常常会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甚至感到悲观失望。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应对激烈就业竞争形势必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意志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就业的挫折,增强抗挫折能力,消除负面情绪影响和心理困惑;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就业市场的检验,坦然承受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就业指导教育要帮助大学生通过职业测评客观评价自己,科学职业目标定位,强化择业自主意识,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参与竞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对症下药,针对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就业问题统一起来,通过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调整择业观念等各种工作来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定位,科学选择,找到满意工作。

三、以“双成”教育为引领,分阶段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员育人”方针,必须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机构,组建一支优秀的以思政老师为主体,心理老师、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积极参与的就业思想教育团队,建立思政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就业思想教育体系。学校要组织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师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和专业学习,帮助他们提高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在对学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科学确定分阶段教育主题,通过辅导员工作反馈、教师座谈、专家论证等方式,有序引导学生成人、成事、成才、成功。在大学一年级,针对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通过开展“大学生导行教育”引导刚入学的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环境,规划学习生涯;针对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实际,通过开展“感恩诚信教育”引导学生以诚修身、以信律己,真诚回报社会、家庭和母校;针对学生出勤、卫生、礼仪、安全等问题,通过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意识、诚信意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加强文明礼貌、安全教育。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文化;途径

一、大学文化内涵

大学文化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实践形成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基本价值理念等。该文化内容指导着大学的基本文化活动,影响着学校的建筑风格、接受大学文化教育的学生的行为方式、语言习惯等。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综合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来看,其主要表现为: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实践活动联系不足,与社会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性不足,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较强;再次,大学生本身的知识内化过程被忽略;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度关注政治统治效果和权威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多元化文化的认知形成。

三、大学文化视角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完善大学文化的构成体系,促进教育主体素质的提升。首先,大学文化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内容发展方向相一致。大学文化需要以先进的文化思想为先导,以科学化、民主化、大众化为文化建设原则,在尊重党和国家领导权的基础上,从社会生活中汲取文化滋养,积淀先进文化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为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党和国家现代化教育要求,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和义务而形成的教育内容。思政教育工作的加强能够增强学生以及大学校园对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把握能力,提高先进文化的吸收能力,进而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教师教育方法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等。该教育内容与大学文化建设要求相一致,为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形成、精神文化发展等提供思想根基,促进个人在学术性更强、创新能力更高、资源优势突出的环境下获得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大学文化体系构成提供条件,同时促进大学文化体系的有效运行。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能够促进教育主体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引导个人思想变化,促进个人行为转化。大学文化以师生主体素质提升为目的,以民主、法制等为文化建设标准,重视文化对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作用。从该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文化共同致力于校园主体素质的提高,对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充实大学文化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能够不断充实大学文化内容,促进教育环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个人身心发展和谐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能够为大学师生与社会沟通提供桥梁,在维持大学基本秩序的同时,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展开和良好发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借助理论宣传、说服教育等形式,不断调节现有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引导平等、民主、稳定的教育观念的形成,进而构建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大学文化建设的稳定性。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促进个人发展为主,通过帮助个人发掘自我价值、树立良好世界观、人生观等完善个人人格,提高个人行为能力,有效践行大学文化标准,丰富大学文化内容。

四、大学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1.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大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大学中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期发展形成的人文知识条件,在保证教育内容与时俱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明确当前大学生发展的基本特点、思想政治接纳水平,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实现自我管理和提高。

2.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调整,首先可以从教学情境设置和利用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文化相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的具体环境和办法。例如,学校通过军训提高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集体荣誉意识的同时,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大学生参访革命圣地,帮助大学生明确珍惜当前美好生活的意识等。

3.构建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需要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出发。软环境方面着重健全校园文化制度;利用校训、校风等建设加强大学精神教育;结合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帮助大学生合理使用校园网络,主动维护校园网络正常秩序。硬环境建设方面,利用文化地标建筑帮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有效规划校园景观、绿化等,为文化教学工作展开创建更加优美的环境。

综上所述,在大学文化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大学文化环境构建、大学文化体系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法调整角度出发,将两者统一在校园教育工作中。在大学文化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符合校园文化发展要求,更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促进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锋华,赵飞.公共精神培育:高校德育的应有向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3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第4篇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方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证明,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产生和学生工作的失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所以,我们不但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力度,更应该重视加强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和学生、主要学生骨干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靠潜移默化、细致入微的说服教育,引导大学生,让大学生体会到学生工作对其自身的关心和爱护,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自觉地按照教育目标去发展和完善自身。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要做到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解决。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对学校的意见、对教学的不满以及心理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这些是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和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的。如果我们对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学生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就会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学校的发展产生质疑甚至不信任,一些问题就会向恶性方向发展,给我们的教育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实际,正视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并积极进行解决,把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普遍的、随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它是基于一定目的,有规律的教育活动,所以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教育引导为主,行政管理为辅。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运行,学校都会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要求学生要遵守并且执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也只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生按照当代大学生的规范和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把规章制度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和习惯呢?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规章制度是为自己着想,是为自己服务的,这样才能够从思想上接受、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那么,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加以引导,要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引导,寓教于管理之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以教育引导为主,行政管理为辅,只有用思想政治教育晓之以理,行政管理引导其行,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目的。比如,我们管理高年级的辅导员,如果其所带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很有可能会对自己放松要求,出现逃课情况。那么我们就要对学生加强管理,重申纪律要求,并结合就业形势以及个人理想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是典型的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二)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

当代大学生是出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时代青年,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的特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思想工作,必须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传统的灌输教育、“填鸭式”教育,而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有目的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注意要平等的对待学生,平等的与学生交换意见、看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创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住学生的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比如,我们在每次进行考试纪律教育的时候,如果照本宣科的宣读考试纪律,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但是我们有的辅导员采用的是开展辩论的形式,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以“作弊利大于弊”和“作弊弊大于利”为辩题,在学生中开展辩论,学生们积极参与,争论激烈,在辩论的过程中,对于考试作弊慢慢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这也是隐性教育的典型例子。

(三)自我教育为主,外部教育为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但是,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的发挥学生教育主体的作用,要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自我教育的组织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党团组织的功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适时引导下,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制定管理条例,评比措施。学校要积极支持学生自治,积极为学生开创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参与意识,让学生来参与学生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这样,是从教育形式来完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如,我们现在很多高校都实行的“学生党员宿舍”,学生党员“责任区”,都是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意识和功能,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

(四)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

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都是教育的手段,表彰和处分都是教育的措施,都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特点决定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效果要更加有利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比如,某高校有一个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学业成绩一落千丈,一学期出现了5门不及格的情况,按照学校规定处于退学的境地。辅导员经常找他谈心、做工作,帮助该生分析原因,寻找差距,但是收效甚微。甚至发展到后来,该生见到辅导员和同学都不再打招呼,甚至回避见面。辅导员通过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到该生自尊心甚强,好胜心甚强。辅导员于是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从该生的长处入手。该生沉迷于网络,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比较熟练,辅导员请他帮助制作并管理班级主页,为班级同学传授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而且辅导员还经常在公开场合表扬该生网页管理的效果,在学期结束授予他“对班级贡献卓越先进个人”。这些正面的教育慢慢的显现了教育的效果,该生由此开始在各个方面显得比较积极主动,慢慢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成绩慢慢提升。辅导员对于该生的转变更是适时的给予表彰和鼓励。一个学期结束,该生成绩大幅度提升,没有出现不及格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正面教育的例子。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的教育方式,较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小结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中国梦

时代是思想的风向标,指引着行动的实现路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走过40年风雨历程的今天,我国已向新时代、新征程迈出强劲步伐。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主流声音,在新思想和新思维的不断迸发中制度更加完善、理论更加成熟、文化更加自信。党的报告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步入新时代,这个时代是鼓励创新的时代,是追求卓越的时代,是拼搏奉献的时代。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1]。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教育理念提升与改进,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瞄准教育形式的现代化与教育内容的特色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全党、全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关键时刻,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变革中创新,在实践中前行。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大学在设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来展开,在新时代总目标的引领之下,紧紧扣住主要矛盾,以创新思维应对时代挑战,使得新时代新青年能够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伟大事业。

1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果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1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实现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建造的奋进史。经过70年的砥砺奋进,经过70年的拼搏奋进,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正在革新创效的政策驱动下、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下,焕发出重质量、重创新、重人才、重发展的生动实践。党的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的历史任务、奋斗目标与战略部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描绘出了更加明确的新蓝图。站在新时代、着眼新目标、面对新矛盾,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立足新未来、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历史性的变化,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中的角色与身份,在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1.2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教育质量、规模、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也较之呈现出了更加明显的个人特点,爱国主义情怀高涨,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的新一代大学生性格上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视野开阔,富有爱心,热心公益,关心社会,上进心十足。同时,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建设上,追求进步依然是时代最强音,在要求入党、为国家贡献力方面等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多元化的方式来打造自己的成长之路,在不断提高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就业导向明确。正因为如此,高校大学生的成材率越来越高,一批接一批的人才不断涌现。在这其中,中华文化的五千年厚重积淀依然主导者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爱国爱家依然是时代最强音。在此之外,包容创新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意识构建的重要篇章[2]。不过我们也应该客观地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现象,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方面、在团队合作方面,仍然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以物质利益为前提,缺少精神成长;道德观念缺失,知行脱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在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导致了集体主义精神的缺失,特立独行、追求个性的主导思维让他们把个人主义摆在首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中国的经济在40年的改革开放期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总量雄踞世界第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功利主义者。同时,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缺少主动思考、更愿意被动接受的情况。在过于追求成长速度的情况下,有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中出现了拜金、物资的情况,在就业选择中害怕吃苦,不注重专业对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越来越复杂,一些基本道德素养在这部分高知识素养群体中出现了缺失迹象。除此之外,由于受到一些错误潮流趋势的影响,极少数的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出现了消极的倾向,荒废学业,旷课早退等不和谐现象开始在校园中懵懂,也有极个别人逾越了法律的红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我们不难发现,经过70年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了鲜明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些消极的行为迹象给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丰富教育内容、延展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载体,着力提升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以期能够让当代大学生牢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殷切教诲,摒弃思想的消极因子,做伟大中国梦的卓越践行者。

2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伴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扩大化、丰富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在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的前提下,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引申完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载体。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与创新。我们通过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总结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断优化历程。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处在以宣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百废待兴中践行社会主义德育为主要任务。在90年代初,中国在创新实践中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放在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核心地位[3]。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倾注了更多心血,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和重任于当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步入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理解这一内涵,在教育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会贯通,在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的探索实践中,着力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在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牢牢树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时代观,在时不我待的拼搏奋进中,一步一步成长为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伟大成就的崭新一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做出顺势而为的改变。每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都与他所处的时代特点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了新时代,与之相对应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了教学重点。

3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时代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传家宝,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4]。改革越深入,其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时间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同时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历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展,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科学使用新载体,把握好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吸引力,为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成长成才的主阵地,在具体工作中要以从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中寻求突破,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同步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教学内容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正确回答时事热点话题以及学生最关心的政治前沿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同时,高校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必须要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知识面,使广大学生学懂弄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自己的人身把好方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课、微课、知识竞赛活动以及参与学校相关主题等活动来丰富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强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同时,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国家复兴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高校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创新精神丰富具体途径,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落实。例如在班级内开展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载体的活动,进行新时代文明宿舍和创优争先班集体的评比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路径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内涵。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开展工作的主力军,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掌握新时代的节奏,唱响新时代的旋律,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深化,从理论、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方法,在新时代的伟大机遇期,助学生快成长、为国家育青苗。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张鹏仙.中德职业师范教育比较[D].中北大学,2018.

[3]黄娟.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与发展趋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4]王华华,季卫兵.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及其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2):60-64.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第6篇

【英文摘要】Effectivenessevaluationofideological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isanimportantaspectandcontentsofthethoughteducationevaluation.Todeeplyacquirethenecessityandpossibilitiesoftheevaluation,accuratelygraspthestandardandtheindexsignsystemsofthescopeandprinciplesofthevaluationareofgreatimportancetoexposethelawoftheideological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promotetheeducationactivityandraisethepertinenceandeffectivenessoftheideologicaleducation.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是对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引起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的动态评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效果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范围和原则、标准和指标体系,既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实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1]。这就充分说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是指各级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和教育科研等专业机构及学校等主体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法规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科学手段、形式和方法对评价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状况和成效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并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果及其相关的行为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判,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核心内容,其本质在于“价值估计,”[3]。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国家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否达到,教育任务是否完成,教育内容是否科学,教育方法是否合理,教育组织形式是否有效,大学生是否发生了预期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变化等,这些都有一定的客观尺度,都是能够进行评估的内容,而且必须进行评估才能进一步反馈和预测。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途径、考评等诸要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综合优化。实现综合优化的前提是要真正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大学生的思想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要了解这个复杂的系统,就必须在对大学生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和描述,这就需要效果评估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状况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再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还处在一种自然状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需进一步研究。一是没有建立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工作的随意性很大;二是评价方法学生缺乏认同感,常常是局限于老师评价学生;三是量化方式单一,一般就是用考试成绩来量化学生受教育的效果。在平时成绩中,往往只局限于笼统的定性描述,即使作了定量评价,也很少用统计学、数学语言、计算机作为工具,造成科学性不足,不能满足科学管理的要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可行性

第一,日常行为倾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仅有质的方面,而且有量的方面。如某学生的价值观是否正确,生活方式是否积极健康,某个班级是先进还是落后,都是思想政治现象质的表现;而人生价值的大小、生活质量的高低和奉献精神的程度都表现了量的差异性。为了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从质和量的方面进行搜集、分析和整理。大学生是社会的存在物,其思想政治素质大量地反映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不同的思想政治状况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为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提供了十分可行的依据。

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量的描述是客观存在的。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大学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标、师资、时间、经费投入的多少,取得教育效果的大小等,都有量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人数、年龄、学历、职称、层次等都是基本的量,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实绩则是更重要的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可以通过他的政治立场、学习态度、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和课程成绩等若干要素表现出来,并且这些若干要素可以依据一定的客观要求予以量化,从而可以进行量化评估。既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量的存在是客观的,那么完全可以进行量化评估。

第三,现代数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手段。过去之所以感到思想现象难以量化,是因为在思想现象中,除了有确定性现象外,还存在不确定性现象,如随机性现象与模糊性现象。对于确定性现象可以采用严密而精确的传统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而对于不确定性思想现象,就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方法了。本世纪以来,相继建立起来的数理统计、模糊数学,则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为定量评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技术保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科学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范围与原则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范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范围,也就是评估的基本内容,它必须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为依据,同时又受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和作为客体的大学生是进行评估的两个基本方面。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环境和活动整体,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效果,因而它们也自然纳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范围。

首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客体则是全体大学生。主客体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由于主体的作用要通过客体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对大学生评估是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中心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4]。具体内容包括大学生的考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对重大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遵纪守法的情况以及为共同事业奋斗的精神状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其评估主要包括对他们各种素质和教育效果的评估。具体内容包括师资的配备情况、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工作水平和效果。通过评估,一方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精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其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否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形式和方法始终是重要的要素。就教育过程的具体体现来说,就是要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是否把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和知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否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否正确、形式是否适宜、方法是否得当是决定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教育过程评估的内容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政策,是否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教育的方法是否能保证内容的贯彻落实、是否能保证目标的实现、是否讲究艺术性、能否被大学生所接受。

再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大学生的工作,也主要是靠教师来做工作,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他们都是高校组成因素,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为了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务实性,对教育环境的评估也是十分必要的。评估的内容包括对家庭环境的评估、对学习环境的评估、对社会大气候的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要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准确评估,充分认识社会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最终回到准确评估思想政治教育上来。在两者关系中,既要看到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又要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社会环境的反作用。

第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整体的评估。在一般情况下,前面三个方面评估的结论基本可以代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整体状况。但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有时1+1≠2,如果整合好有可能大于2,如果是缺乏整合或者是相互抵消,就可能小于2。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活动整体的评估,一是可以弥补上述方面不完全而带来的评估不全面的缺陷,又可以反映出上述几方面结合而成的合力所产生的效果。这方面的评估内容包括:教育活动的决策是否正确,总体教育的目标是否达到,取得的成效如何,存在哪些不足等。通过评估既总结了经验,又使以后的教育有所借鉴,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活动进一步提高。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原则

第一,导向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党性、政治性很强的科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立足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紧紧围绕党的根本任务这个基本点和中心点来进行。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方向性,关键就是在设计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时要始终贯穿正确的指导思想,无论评价内容还是评价的指标体系,都应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为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标准,是否有利于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标准。

第二,客观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应坚持实事求是,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走群众路线,注重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的一手材料,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方面情况,然后以事实为根据,进行认真地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内容和标准要经过认真调查、集体研究、科学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确定,一经确定就应有相对的稳定性。考评指标形成科学、合理、有序的等级和分数值后,就要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使考评工作纳入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不能因照顾某个评估对象,而随意改变评估条件或标准,一定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评价过程客观,否则就会使大学生怀疑甚至对评估产生逆反情绪,从而影响评估正向效果的发挥。客观性原则是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可信性与科学性的关键。

第三,整体优化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整体优化原则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坚持全面性,另一方面要考虑综合性。全面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不能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全面性原则并不是面面俱到,而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即要求在评估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各个要素中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四个要素[5],我们在评估时,既要从以上四大方面进行评估,同时又要突出评估四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并以整体整合优化的最终结果作为效果评估的标准,以此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综合作用。

第四,可操作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程序和方法要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科学,即各个指标必须是客观的、可测的。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指标时要做到精微分化,具有可比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标准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标准,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所谓宏观角度,是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及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具体到某所高校,就是社会上对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程度。所谓微观评估,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某一项具体工作、某一具体过程的评估[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主要是就微观评估的标准,往往是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来评估,所以常常转化为对大学生个体的评估,如政治考试、思想品德考查、推优入党等。

大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标准,是具体的、技术性的层次,包括三种形式:第一,绝对标准,就是在大学生的群体之外确定的标准,又叫一般标准。一定社会的规范、准则、要求,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长远目标,都是绝对标准。第二,相对标准,就是在大学生的群体之内,选取一个常模,然后把大学生逐一与常模比较,来判断其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第三,自身标准,就是以大学生某一方面或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表现为标准,与他的其他方面、其他阶段的表现相比,它其实也是相对标准。无论采用以上三种标准中的哪一种,通过比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都可以确定在一个相应的水平位置上,以表示其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标准体现和反映着高校对特定领域、特定实践活动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的认识与理解程度。确定什么作为评估的标准,受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制约和影响,也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完善化”的追求。制订合理的评估标准,可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得失,对其相关要素、环节和步骤安排、运行合理与否等,做出相应的研判,并以此为契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跃升。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是在评估范围的基础上,依据评估标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进行量化评估的设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途径是分解评估标准,即通过逐级分解目标来形成指标体系,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最终的物质承担者是人、物(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和环境三个量化指标。相对于评估的标准来说,人和物的指标是微观指标,环境指标是宏观指标。微观指标一般是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工作者使用,如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宏观指标一般是领导部门使用。

微观评估指标,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行为表现、奖惩情况及工作成绩来设计。主要有四项指标:(1)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抑制了大学生某种消极思想行为的滋长与蔓延;(2)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具体可以分解为四项二级指标:一是考察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力,二是对各种思想与思潮的分析力,三是对是非问题的辨别力,四是对错误观点的抵制力等;(3)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发展;(4)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宏观评估指标,主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指标体系。主要有三项指标:(1)是否有一种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积极性的环境和条件,以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完成;(2)是否有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校园氛围,具体可考察大学生是否能坚持发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抵制和批评不良现象,勇于同歪风邪气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热心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3)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际环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微观和宏观评估指标都是其评估标准的具体化,它们既要合目的性,也要合规律性。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体现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是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

[2]刘秋圃.高校德育评估科学化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44.

[3]欧祝平,谭益民等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5.213,137.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第7篇

摘要:阐述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含与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原因;提出了树立显隐有机结合的科学教育理念,探寻高校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加强网络隐性教育交流平台建设,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环境的积极效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系统地传授教育内容,但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孕育而生,并以其独特的持续性、渗透性等优势适应着新的环境要求。目前,高校仍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的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有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理解

1.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社会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展现的是显隐两种教育方式的共同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关键在于对“隐”的理解。“隐”字在《辞海》中作为动词时基本词义为“藏匿、隐蔽”“隐瞒”;作为副词时基本词义为“暗暗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是通过潜隐的方式将教育的内容融入实践,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整个过程来看,可以通过施教和受教两方面来分析“隐”。施教方面主要是将教育目的、内容等融入实践活动之中。受教方面主要是通过协会的活动、学术沙龙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将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以此来影响受教育者。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受教育者,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2.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独特的“隐”字,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教育内容和目的融于实践中,使其在特点方面明显区别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1)教育对象的自主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教育主体中的辅导员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教育主体中的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重要作用。“教育主体此时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所获经验的过程完全是主体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的结果,所以隐性教育常常会激发教育主体的各种潜能、灵感和憧憬。”[2](2)教育内容的渗透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立的内容,而是要与专业课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等途径融合。”[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隐蔽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将所学知识有效内化,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例如,角色体验教学模式中,父母和孩子交换所处的角色,角色发生变化后,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压力。通过角色体验的实践活动,帮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并感受所扮演的角色需要承担的责任,从而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3)教育方式的多样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教育内容等融入实践活动之中,从校内到校外都呈现出多样的教育方式。校内方面有学校的社团活动、多样的社会实践、学生军训、校运动会、校庆活动等。校外方面有学校组织的义工活动、教育实习、“三下乡”活动等。它们都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具体体现。(4)教育效果的持续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受教育者,必然引起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变化,产生实际教育效用。”[4]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理论知识渗透于实践活动中,并注重情感的表达,借助暗示、鼓励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受教育者真正认同所学知识。

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德,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内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非理性因素,注重情、意、行3个方面的内容,注重情感的表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融入高校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并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情感体验和亲身实践的方式,增强对思想品德认知的认可,帮助受教育者将教育目标有效内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有利于适应变化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工作与时俱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更有利于适应变化的教育环境,体现教育工作的时代性。例如,充满学术氛围的学术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讲座可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帮助解决受教育者在专业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术沙龙是形式相对自由的学术聚会,在确定主题后,通过讨论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主题讲演或反对,或补充,或商榷,或修正,该方式符合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的特点。除了学术研究类型以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有文学艺术型及校外的社会实践型。例如,志愿者活动、教育实习、带薪实习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方式。信息化社会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促进教育逐步走向开放,体现现代教育的时代性。

3.有利于补充和完善显性教育,实现教育方式有效互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长期作用于教育教学中。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学术型、文学艺术型、社会实践型等多样的教育方式,应该在教育方式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时,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法为主,主要是帮助受教育者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将情感、意志与行为有机结合,同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助于受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效地内化。

三、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隐性思政教育的应用意识薄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显性教育方式的补充和完善,更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教育环境提出的新要求。”[5]但就目前来看,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及教育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意识薄弱,而高校对该问题缺乏相应的重视,同时因为其潜隐性的特点,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融入环境之中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施教方面对教育者的要求高,操作复杂,实施周期较长。而受教方面则易出现缺乏确定的施教主体和固定的集中场所等问题。因此,目前高校很难坚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经常以“一阵风”的形式出现,很难形成长期的效果。

2.教师实施的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教育方法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应手段。有效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吸收了传统隐性教育中重要的方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系统化,具体表现为环境陶冶、渗透教学、暗示教育等。”[6]但教育者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缺乏应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如施教者对互联网的认识不够全面,利用网络开展德育的方法创新意识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结合度不高等。

3.课堂外隐性教育资源利用不足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虽多样,但教育者仍然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上,对于具有渗透性和潜隐性特点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同时,相关的制度体制机制不健全,很难调动教育者开展隐性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部分的受教育者都成为了网民,他们利用网络了解社会、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休闲娱乐等,校园网络应成为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资源,成为传达重要信息与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高校却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网络。

四、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把握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理想、道德、规范等教育,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兼顾各方面的同时有所突破,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提高。高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是有统一标准的,但是具体的受教育者存在个体的差异,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有差异的个体会产生矛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庞杂,并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实施中不仅耗时,而且难以把握其重点内容。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化研究不足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来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喜欢追求新奇有个性的事情,注重“情”“意”“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虽逐渐增多,但不够系统和完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其重视程度和深入研究程度不够。国内的学者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虽都有自己的见解,但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整体的体系化的认识,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开展。

3.教育者能力素质欠缺教育者作为对受教育者的素质产生直接影响的个人,其个人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教育者,在无形中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教育者首先要具备过硬的素质,否则这个教育者的“教育”就只能停留在理念上。教育者缺乏过硬的综合素质,就会导致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教育者若缺乏过硬的能力素质,就会使教育者很难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之中。教育者教育方法的创新,需要学会将环境渗透法、榜样教育法、暗示教学法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仅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还要有扎实的能力素质,能够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突出的实践技能。

4.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制机制不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办学体制等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者的办学理念、价值理念,它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位学生。”[7]领导导向机制不健全,教育者很难主动形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尤其在实践方面,领导对教育者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培训不够,教育者难以形成隐性思政教育的应用意识。领导对教育者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教育者缺乏开展隐性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五、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树立显隐有机结合的科学教育理念“所谓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的意图、目的能让教育对象感受到的一种教育方法。”[8]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明显、公开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教育内容融入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中,两者能够实现有效的互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展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结合教育者的个人魅力、课堂氛围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而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显隐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受教育者掌握教育内容,而且还能帮助受教育者将所学知识有效内化,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目的。

2.探寻高校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育资源①探寻高校社团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教育主题,通过教育主题影响受教育者。例如,高校的廉风协会,紧紧围绕反腐倡廉的主题,通过廉洁宣誓、廉洁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将反腐倡廉的主题寓于各项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形成廉洁的观念。②探寻学校各项活动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学校开展的校庆活动、运动会、迎新晚会、教育成果展、书画摄影展等,将活动的教育主题渗透于整个活动中,积极鼓励受教育者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③重视学术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术活动中讲授者的人格魅力及学术氛围都是重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受教育者,应该努力提升讲授者的个人素质。

3.加强网络隐性教育交流平台建设高校应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让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既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积极丰富校园网的形式和内容。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以潜隐的方式把教育的内容传达给受教育者。学校应积极开通主题网站,如学雷锋活动、校园红歌大赛、读书活动月等。在校园网上针对不同的主题活动,宣传相应的主题,在向受教育者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校应利用QQ、微博、微信等多种交流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身心发展状态,了解受教者的真实状态。

4.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种教育方法,如环境熏陶法、渗透教学法、榜样示范法等。而目前高校对于隐性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需要在提升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同时,增强教育方式的艺术性,例如,可以通过组织红歌比赛,将爱国主义思想融入音乐中,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艺术性。

大学思想政治范文第8篇

虽然我国高校紧跟时代潮流全面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主动向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发起进攻,但是不能否认我们距目标还很遥远。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下,世界的多元文化思想时刻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同时网络流传的一些低俗不良的信息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主阵地产生不利的影响。(1)多元文化对主阵地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融在一起,这些文化存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差异。西方各国通过互联网推销自己本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使互联网成为思想舆论斗争的主要阵地。因此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把这些错误的思想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领域。而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政治立场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必然会给网络中流传的错误思想以可乘之机,使之乘机动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良性发展。(2)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滞后。虽然我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主阵地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承认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开始逐渐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主阵地,但是不能否认在高校仍然以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居多。据调查显示,我国各大高校主要以宣传栏、阅报栏、大学形势政治课、校史馆、图书馆等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主要征地。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目前的大学生经常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料,因此加紧占领网络阵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至关重要。(3)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的队伍出现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教育队伍的思想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水平,然而目前建设队伍中有一部分成员出现思想堕落的现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经受不住各种不良风气的诱惑,成为失足青年。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都出现了问题,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会产生直接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对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主阵地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对当前大学生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措施

1.与时俱进占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通过上文的探讨,我们对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方面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主动占领互联网,利用互联网传信息传递速度快、传递量大的特点及时传递我党的一些思想教育报告。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微信、扣扣、腾讯等网络客户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向大学生及时传递我党重要的思想路线。高校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要利用互联网建立健全校园网络,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端正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

2.加强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及一些低俗不良的信息时刻充斥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在加紧占领网络平台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对西方意识形态、低俗信息、暴力文化的警惕意识。我国高校可以通过设立网络道德课程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自觉远离网络污染的能力,从而坚定其思想政治立场,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对加强大学生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队伍的思想政治觉悟,定他们政治立场,提高他们抵制诱惑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因为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队伍,加快对网络信息平台的占领步伐,使网络信息平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主阵地。

4.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随着我党对网络平台的重视,逐渐加快了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主阵地的占领步伐。但是成效并不是很显著,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健全。据调查显示,百分百之九十以上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一些娱乐新闻,对时事政治则是采取退而求其次的态度。据大学生反省,我党的网络宣传没有吸引力,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宣传网页设计也不是很合理,没有其他娱乐网站的设计有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向其他媒体网站学习,借鉴其他网络媒体的宣传方式,提高我党思想教育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