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城市生态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城市生态管理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风险;城市生态风险;重大城市生态风险

1生态风险的特征分析

人类文明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对自然界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反作用,并引发了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威胁,即生态风险。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也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向,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上世纪五十年代,人类意识到了生态风险的威胁,意识到技术进步存在着两面性,意识到如果不实施生态风险的防范,人类文明的无序进步反而可能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生态风险的内涵和特征不断进行了探讨和界定,为生态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生态风险的概念源起于西方,在西方社会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BarnthouseLW(1986)认为,生态风险是指对非人类的生物体、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主要关注一定区域内不确定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1992)认为,生态风险是一种或多种压力形成的不利生态效应的可能性过程。本世纪以来,生态风险及防控在我国也逐渐得到了关注。侯绍刚(2006)认为,生态风险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一个或多个不良的生态影响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后果。曾勇(2010)认为,生态风险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由于受到外界胁迫,致使系统内部的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康、生产力、经济价值、美学价值、遗传结构发生退化的可能性。王仰麟、蒙吉军(2011)认为,生态风险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要素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王宋军(2012)认为,生态风险是指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所承受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可见,生态风险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由生态破坏所引发的风险,而非其它事件所导致的风险;第二,最终结果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产生了威胁或危害,而非对其它物种,即使直接对其它物种产生了威胁和危害,最终也间接损害了人类的利益;第三,主要由人类的不当或不良行为所引发,而非其它因素所引发,一些与人类行为无关的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流星撞击地球等,不属于生态风险之列;第四,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导致地球承载力的衰退。

2城市生态风险的特征分析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近百余年来,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落,越来越多的人口集居在城市。本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规模宏大,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城市化不仅使人类文明更加璀璨,但也带来了各种生态危机。因此,城市生态风险正引起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生态风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风险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生态风险,只是这种区域被限定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城市生态风险的威胁,城市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甚至不堪重负,不仅为城市生态环境本身带来了危机,也削弱了城市的社会功能。在我国生态研究中,城市生态风险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被提起,在国外生态研究中则很少提及。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扩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各类城市的生态风险在不断加重。目前,我国社会对城市生态风险及其危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未对城市生态风险的严重后果产生敬畏之心,仍然在经济主导的幌子下对日渐逼近的风险危机视而不见。因此,在生态风险研究领域,对城市生态风险内涵与特征的探讨并不多见。王美娥、陈卫平(2014)认为,城市生态风险是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中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要素、生态过程、生态格局和生态服务发生的可能不利变化,以及可能对人居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是目前我国生态风险研究领域中少有的对城市生态风险内涵界定的内容之一。在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生态风险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领域:自然生态风险、城市生态风险和乡村生态风险。自然生态风险是指存在或发生于自然界的生态风险,包括山体滑坡、旱涝灾害、台风、海啸、地震、泥石流、海平面上涨等,存在着自然运动和人类活动两种诱发因素,有时纯粹由大自然自身变化所引起,有时主要由人为因素所引起,有时是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复合影响的结果。城市生态风险是指发生于城市或者直接对城市存在着重大危害的生态风险,包括雾霾、水污染、化工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核泄漏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所引发,极少数由自然灾害所引发。

乡村生态风险是指发生于广大乡村的河流污染、土地污染、农药化工污染、空气污染等生态风险。当然,由于生态风险的风险源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这三类主要生态风险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绝对的界限,有些自然生态风险兼具乡村生态风险的特征,有些城市生态风险兼具自然生态风险的特征,有些乡村生态风险与城市生态风险连为一体,有些生态风险兼具三者的特征。现有的研究没有界定出生态风险的人为属性,将纯粹的自然灾害也纳入生态风险的范畴。鉴于一些自然灾害是大自然自身运动的结果,与人类活动几乎不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也游离于人类社会所控制的范围之外,因此,在本研究中,不拟将其作为生态风险。本研究所界定的城市生态风险是指由人类自身活动所引发的、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生态风险。与现有研究领域中关于城市生态风险界定的重要差异是,本研究强调了城市生态风险诱因的人为属性,排除了自然属性,从而为城市生态风险的防范提供了目标和动力。城市生态风险管理如同生态风险管理一样,包含如下基本要素:风险源识别、风险受体识别、暴露-响应过程分析、终点识别、风险因果链构建等。对于城市生态风险而言,风险源包括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胁迫和突发灾害事件,风险受体包括人类在内的城市生态系统及城市整体,评价终点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响应。在本研究的界定中,城市生态风险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生态风险发生于城市,而不是乡村、森林、草原等其他地区;第二,风险受体不仅包括城市的居民,也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经济体系;第三,生态风险由人为因素所引发,而非自然因素;第四,生态风险的类型多种多样,并且新的生态风险类型在不断出现。

3重大城市生态风险的特征分析

城市生态风险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如果将城市生态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不会对城市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就会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但是,如果对城市生态风险的滋生和危害掉以轻心,或者视而不见,仍其泛滥,就会可能形成重大城市生态风险,就会对城市的常规运转产生重大威胁。当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城市生态风险,其中,一些城市风险已经演变为重大城市生态风险。一般而言,重大城市生态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形成一个恶性的社会事件。这类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带来重大威胁和危害的生态风险,在本研究中称之为重大城市生态风险。重大城市生态风险,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破坏或损害的生态风险。在这类风险发生时,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将受到严重损害,城市整体生态结构将受到严重破坏,城市经济发展将遭受严重挫折,城市文明进程将受到阻碍。重大城市生态风险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突发性,当风险蕴积到一定程度后,会突然爆发;第二,多样性,表现为水源污染、雾霾、化工污染、固体(垃圾)污染等;第三,异化消费性,往往由人类的过分贪欲所至,与人类生活习性密切相关,由各种不良的异化消费习惯所引发;第四,社会危害性较大,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严重影响;第五,波及范围广,在地域上波及整个城市或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在人群上波及所有的城市居民或大部分城市居民;第六,持续时间较长,一旦风险发生,往往持续较长时间,或者风险的不良影响持续较长时间;第七,生态灾害防控较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有效恢复生态环境;第八,社会动荡性,极易引发城市居民的心理恐慌,引起社会动荡,不利于安定团结局面的维护。重大城市生态风险和一般城市生态风险存在着如下区别:第一,前者的影响是持久的,后者的影响是短期的;第二,前者存在着大范围的影响,后者存在着局部的影响;第三,前者很难依靠城市自身循环系统实现恢复,后者一般可以依靠城市自身循环系统进行恢复;第四,前者的影响具有突发性,后者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第五,前者是城市功能发挥中的一种非常态,后者是一种常态;第六,前者由异化消费所引起,后者由常规消费所引起。

参考文献:

[1]秦政强,魏志祥,谢振宇.核心价值观认同、心理幸福感和成功智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知识型人才的数据检验[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5):20-29.

[2]黄洪斌,孔春丽,张同建.政治关联视角下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效应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4):69-76.

[3]邓淇中,邹雨情.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34(171):37-44.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2篇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当今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迫切需要。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有三大系统(即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统一整体。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每个子系统良性发展,而且要求各系统间协调发展,互惠共生,以生态方式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本文围绕生态环境遭受干扰比较深重的工矿型城市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如何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评价体系,从而为马鞍山市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参照。

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原则

科学地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城市生态建设加以评价,是获取城市生态建设信息和找出城市生态建设存在差距的有效方法,同时亦是对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作出有说服力的短期预测的有力手段。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以马鞍山市为实证,探究工矿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期为马鞍山市生态城市建设作理论铺垫和实践探索。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选指标应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指标必须客观地反映工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态势。它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研究所使用指标数据的统计方法要规范,在城市统计年鉴中作为重要参数使用或公示,或在相关部门中有统计需要并有一定年限的存档资料。

2.针对性原则。城市有性质不同和大小之分,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衡量和预测城市生态发展的健康状况,必须符合被评价城市自身特点的需要,工矿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任务艰巨。针对工矿城市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特殊性,突出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环境状况等指标,使由指标体系所进行的评价具有针对性。能体现工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引导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原则是本文构建工矿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遵循原则。

3.综合性原则。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内容宽泛,所建立的相应评价指标也要有足够的涵盖面,因此,所设计的指标要体现范围较广的综合信息,能系统地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可操作性原则。可持续能力计算与评价是围绕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的,所选指标应该考虑指标的量化、数据采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并对决策者产生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指导作用。[1]

5.动态发展原则。生态城市建设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指标的设计应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才能使利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与评价的结果,真正符合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才能引导城市走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

1.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城市生态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建立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生产是马鞍山市的产业主体,将城市生态建设的时效性分为五大系统,即资源支持系统B1、经济支持系统B2、社会支持系统B3、环境支持系统B4、体制和管理系统B5。资源支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包括水资源D11、土地资源D10、森林资源D12等自然资源;充分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取向,将人口纳入资源支持系统考虑,因为人口资源条件对城市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化,所以选取了大量体现人力资源素质的指标,如万人在校中学生数D4、人才资源占在岗职工总数的比例D5、万人在校大学生数D6。经济支持系统的指标构建,注重选取体现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以及代表经济发展能力的经济运行效率、经济推动力和经济竞争能力的指标。社会支持系统注重选取体现社会公平和生活质量的指标,如农村人均收入与城市人均收入差异D27。环境支持系统选取表示环境质量的指标,能体现马鞍山市工业生产造成的结构性污染的指标,如酸雨的发生频率D39[2]。最后考虑到马鞍山市政府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所作的政策和体制引导,设立了体制和管理支持系统,体现城市生态建设的有目的性和有意识性。

分别对五大支持系统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算出系统值,再等权综合五大系统的值算出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度。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分别考察五大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设计了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由目标层(A)、系统层(B)、指标层(C)和变量层(D)4个层次,涉及资源(B1)、经济(B2)、社会(B3)、环境(B4)、体制和管理(B5)5个子系统,总共52个单项指标构成(见表1)。

2.指标体系的计算。在上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对UESDI进行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原则和数据的可得性原则,主要借助城市统计年鉴、城市环境质量报告和走访城市相关部门,收集了马鞍山市1999~2003年城市建设的指标数据。由于UESDI指标涉及的范围广,各变量有不同的属性和单位,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各指标间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难以比较。所以必须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运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无量纲的数据。

(2)因子分析浓缩数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城市"环境-经济-社会"巨系统的方方面面,评价的指标体系庞杂,因此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技术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浓缩数据。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数据的基本结构,用几个不相关的假想因子来描述数据信息。因子分析就是研究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

(3)计算子系统值,等权重加和计算系统值。这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UESDI中的资源支持系统的14个变量、经济发展能力系统的11个变量、社会支持系统的10个变量、环境支持系统的10个变量、体制和管理系统的7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取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的公因子。利用所提取的公因子,由公式1分别计算出五大系统的系统值,采用五大系统值等权加和求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度。式中,Ri是所求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值,Sij为i系统提取的第j个主成分的得分值,Tij为i系统提取的第j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其中i的取值范围是1~5,分别代表五大支持系统,n是系统提取的主成分的个数。

二、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一)马鞍山市5大支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通过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马鞍山市资源支持系统、经济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体制与管理系统各自提取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95.02%、90.36%、87.32%、96.08%、90.90%。其中,资源支持系统中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5.02%的3个公共因子(即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38%,20.58%,17.06%。经济支持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0.36%的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5.27%、25.09%。社会支持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87.32%的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5.97%、31.36%。环境支持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6.08%的3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8.53%、29.73%、27.81%。体制和管理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0.90%的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8.75%、32.15%。说明了5个系统值以及由5个系统值计算的UESDI总指数能全面地反映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水平(表2)。根据5大支持系统的统计分析与计算,即运用所提取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乘以各因子得分系数,采用公式1分别计算各子系统值,五大系统值等权加和求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度(表3)。五大系统的计算结果,综合反映了马鞍山市在研究期内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如图1。

(二)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由图1知,1999~2003年间,经济支持系统在研究期内有波动,即在2000年前后有所降低,但未构成对经济增长势头的削弱。2000年以后则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指数由2001年的-0.30平稳而迅速地攀升到2003年的1.03。资源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在整个研究期内表现出稳定的可持续性,这也充分说明马鞍山市在调整产业结构,重视资源利用的节约化、可再生化,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成效的。强劲的经济势头同样也为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支持系统表现为良性发展的态势。环境支持系统在研究期内经历了一波三折,表现出极其不稳定性,这是由马鞍山市的城市性质所决定,同时它正是马鞍山市走生态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体制和管理系统是逐步优化的,说明了马鞍山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表现出的决心,也与马鞍山市民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马鞍山市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1999年至2003年的评价结论可归纳为:(1)城市环境支持系统处于污染状态,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2)城市经济发展能力强、效率高,能带动城市其它系统的建设,短期内,经济支持系统依然是马鞍山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3)社会和体制发展态势良好,表现出稳定的可持续性,有利于马鞍山市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环境和优化发展的投资环境,能为马鞍山市搭建起更高的发展平台;(4)资源条件依然是马鞍山市立市的基本条件,并表现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马鞍山市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预测

马鞍山市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经历了建市初的单一矿业生产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加工业基地,借助生态城市建设的契机,将城市建设成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由上述定量研究的结果可知:马鞍山市1999-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度由1999年的-2.72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2.59,经历了高速度的发展,加上马鞍山市近年来在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未来5年的发展将继续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资源支持系统自1999年至2003年表现出稳定优化的特点,而环境支持系统则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结合马鞍山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城市性质特点,马鞍山市城市建设应当高度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只有如此,强有力的经济推动力才不会因为环境恶化、资源耗竭而后继乏力。

四、基于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结果下的对策措施

一要高度重视环境支持系统的优化和建设,加快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3篇

1.1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2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2.城市生态规划

2.1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3]。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4]。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与方法,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6]。

2.3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ough评论说,“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也意味着健康”[7]。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

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预防和保护齐头并进的原则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4篇

利用2009~2013年相关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从综合指数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从耦合度看,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越趋有序,关系越趋稳定;从协调度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云南省

1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资源、人口、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系日益显著。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刺激了对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诱发了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城市污染问题[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也面临一系列污染问题。国内目前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或工程项目的生态环境研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较少,且多侧重于治理或管理,对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涉及较少。同时,以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或农村生态环境评价单方面研究为主,缺少对二者之间协调关系的定量研究[2~4]。而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拟通过构建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北纬21°9'~29°15',东经97°31'~106°12',全省土地面积为39.4万km2。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均得到较快发展[5]。在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随之而来,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进行科学评价,以期在促进云南城乡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提供决策参考。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2.1.1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存在数量级、量纲和正逆指标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总和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极大值标准化和极差标准化[6]。本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生态环境指标存在正指标与逆指标的区别,故在用极差标准化法进行数据处理时,对不同性质的正指标和逆指标采用不同的标准化处理方式。具体如公式(1)和(2)所示。式中:x'ij为第i个年份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maxxij与minxij分别为原始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1.2权重的确定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Delphi)、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等。其中,熵权法通过指标信息熵的计算确定指标权重,是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较好地消除了人为因素对指标权重确定的影响,使得权重的确定具有更高的可靠性[7]。因此,本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权法。其计算过程可分解为以下三个部分[8]:①计算标准化处理后各年份指标值占整个研究时段指标值的比值Zij,具体见公式(3)。式中:x'ij为第i个年份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②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Pj与信息效用值Qj,具体见公式(4)。式中:Pj为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m为研究年份数;Zij为标准化处理后各年份指标值占整个研究时段指标值的比值;Qj为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③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具体见公式(5)。式中: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Qj为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

2.1.3耦合度模型耦合源于物理学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9]。本文引入耦合度模型,把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通过耦合度的计算,测定要素双方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耦合度越大,要素之间的发展方向越有序,关系也就越趋于稳定[10]。耦合度阶段划分如表1所示[11],耦合度计算如公式(6)所示。式中:u1和u2分别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x'ij为第i个年份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C为耦合度,C∈[0,1]。

2.1.4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度只揭示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无法反映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因此,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如公式(7)所示,协调度类型划分如表1所示。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数;u1和u2分别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α与β为待定系数,是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程度,我们认为上述两者的贡献度不分彼此,因此取α=β=0.5[12]。

2.2数据来源云南省多年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均来源于《云南统计年鉴》(2010~2014年)。获取以上基础数据后,建立多年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3讨论与分析

3.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借鉴曹连海、王平等人的研究成果[13,14],结合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15],选取16项指标构建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按照公式(1)和公式(2)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熵权法由公式(3)、公式(4)和公式(5)计算指标权重(见表2)。

3.2耦合协调度测度

3.2.1耦合度评价在经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熵权法确定的权重,按照公式(6)分别计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1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2,在此基础上计算两者耦合度C,并结合表1耦合度阶段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的阶段进行划分(见表3)。从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1的变化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其中2010年为最大值,达0.691,2011降至最小值,仅为0.265,之后逐年增加,但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长幅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2的变化则比较平稳,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加幅度大于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长幅度,仅2009年和2010年呈现农村生态环境滞后状态,之后时间段,均为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状态。耦合度C在2009年为0.686,属于磨合阶段,其余年份均大于0.8,属高水平耦合阶段。综上所述,2009~2013年,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有序,关系也趋于稳定。

3.2.2协调度评价在耦合度计算的基础上,利用公式(7)计算综合协调度T和耦合协调度D,并结合表1耦合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类型进行划分(见表3)。从综合协调度T和耦合协调度D的变化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4结论

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结论如下:

4.1从综合指数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

4.2从耦合度看,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越趋有序,关系越趋稳定。

4.3从协调度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23~325

[2]高彩玲,高歌,张现文.基于P-S-R模型的郑州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79~83

[3]李强,李武艳,赵烨,等.农村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体系探索[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604~1608

[4]钱翌,王灵,陈敬锋.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6):128~132

[5]童彦,朱海燕,施玉.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3(6):96~98

[6]徐建华.计量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3~125

[7]林珍铭,夏斌.熵视角下的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3,68(1):45~47

[8]杨洋,王晨,章立玲,等.基于国家规划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015,35(7):51~58

[9]孙东琪,张京祥,张明斗,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060~1071

[10]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等.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853~861

[11]张明斗,莫冬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1):8~16

[12]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注[J].经济地理,2015,35(7):72~78

[13]曹连海,郝仕龙,陈南祥.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5):238~243

[14]王平,马立平,李开.南京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J].生态学杂志,2006,25(1):60~63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城市环境规划

1.1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2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2.城市生态规划

2.1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3]。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4]。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与方法,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6]。

2.3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ough评论说,“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也意味着健康”[7]。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

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预防和保护齐头并进的原则

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对于未知还未表现症状的要有所预见。目前我国推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从根本上讲就是可持续性城市生态规划的一部分。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预见其建成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程度,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新晨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

[2]邹振扬.《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重庆大学出版社225-228

[3]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规划师论坛[J].2001,(6):18

[4]黄肇义,杨东援.未来城市理论比较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1,(1):4.

[5]欧阳志云,王如松.寻求区域持续发展的途径生态学和持续发展,1993

[6]王建国.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规划师论坛[J].2002,(4):15

[7]HoughM.FormedbyNaturalProcess.ADefinitionoftheGreenCity.InD.Gordon.1990;17

[8]王样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2002,(4).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改革

前言

西安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常年干燥少雨,每年2月份枯水期,遭受沙尘、大雾、霾、寒潮等自然气候影响较为严重,随着近年来北方雾霾天气的增多,西安作为西北中心城市,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需要进行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优化串行,以政府为主导,进行部门联动,为西安的生态文明和自然环境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西安绿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西安的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的绿地面积不断增多,自然水系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通过西安“十三五”水务发展规划,积极建设海绵城市确立了“八水润西安”和“绿色西安”的发展目标,为了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实现经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目标[1]。西安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了水环境建设、绿地建设以及基础公共绿化场景建设,利用西安地处关中腹地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秦岭的小气候自然条件,促进西安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渗、滞、蓄、净、用、排”的城市水系发展规划,以河流治理带动区域生态发展,构建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发展新模式。

1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发展理念和总体格局

为了提升西安城市绿化生态建设水平,建设绿色西安和宜居西安,需要以城市为依托进行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改革创新,西安“十三五”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发展规划指出,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加快西安的绿色环境发展,建立森林城市和环保城市[2]。西安的城市环境的发展理念需要建立在西安的西北城市中心地位基础上,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等政府职能部门要联动发展,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各级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以“系统治理、永续发展”为主题,树立长效的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观念[3]。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和格局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要结合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文化魅力,充分利用西安古都的文化底蕴,将传统的文化资源建设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西安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升级和文化魅力的提升。在城市景观设计和绿色生态建设方面,将西安的古城文化资源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在街头巷角中充分宣传西安的文化信息,利用西安的历史沉淀的文化资源反哺西安的绿色生态建设,实现西安城市绿色生态建设的合理定位,促进城市品位的提升。(2)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要与西安水系建设发展协调起来。西安处于北方多沙少雨的地理环境中,常年气候干燥,导致沙尘和雾霾污染较为严重,克服沙尘的重要方式是进行绿色植被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发展海绵城市,建立四位一体的西安水利体系,利用秦岭山地的水资源体系进行水利调度[4],秦岭为西安水资源涵养区,高程800~3000米,具有充沛的水资源,在城市的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水利资源的循环性,建设城市地下水利系统,建设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体系,通过西安古城的水文生态建设,从而缓解西安的干燥气候,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使得西安生态建设能有效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提高城市防洪防涝能力。(3)建设政企合作、双赢共享的西安城市环境的生态建设观和总体各级。城市的生态建设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工,需要政府和市民的齐抓共管,各个部门要建立相互协调机制。以工业、交通用地与生活居住区为主体,进行“林荫西安”建设,尽可能做到公共绿地分布均衡[5。

2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优化的关键技术描述

在上述对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总体构架分析基础上,结合城区生态管理区域网格分割规划方法进行生态建设的优化设计,在圣体建设中,同和开放式园林设计(大雁塔北广场、南门广场、曲江遗址公园、南二环等)。以环城路为第一层网格,二环路第二层网格,三环路为第三层网格,进行文物古迹和公共绿地的区域性分割,给定三层网格结构下,生态环境区域的量化特征等级系数满足h>0,h2>0,μ1和μ,对大量的疏林草地,用d1(t)与d2(t)描述草地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系数,得其伴随矩阵Q1≥Q2≥0,p>0,R1≥R2≥0,Z1≥Z2>0,Z3>0。

3改革及创新方式分析

根据当前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发展存在的现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改革方案设计,从总体格局构造、思想观念、系统设计以及园林景观建设等方面入手,进行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方式改革分析,西安市风景园林建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7]:首先,在城市中依托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环城公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大唐芙蓉园、汉长安遗址公园、曲江公园、兴庆宫公园等城市绿色公共环境,形成市域范围的“八水五塬六岗”的自然空间格局,打造西安园林景观特色。实现方法主要是通过集中商业区、城中村改造以及植树造林,种植四季花灌木、秋色叶树木突出古城个性的绿色景观。然后,完善城市生态建设的质量安全评优标准和管理体制,注重发挥高级技术型的人才管理作用,践行绿水青山的城市生态发展理念,促进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发展,让“四季常绿、一路一景”成为亮点。最后,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管并重,提升西安城市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地建设水平。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环境的生态建设、城市景观建设,从“见缝插绿”发展到“规划建绿”,优化生态建设管理人员、生态建设经费、物资设施配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按照高标准发展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评估测试

对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评估分析的时间区间为2011年-2017年,给出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指标标准。

5结语

研究了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方式改革优化问题,西安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了水环境建设、绿地建设以及基础公共绿化场景建设,利用西安地处关中腹地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秦岭的小气候自然条件,促进西安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城市生态建设的质量安全评优标准和管理体制提升城市园林绿地水平,促进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4]游达明,朱桂菊.低碳供应链生态研发、合作促销与定价的微分博弈分析[J].控制与决策,2016,31(6):1047-1056.

[5]薛立尧,张沛,黄清明,等.城市风道规划建设创新对策研究———以西安城市风道景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1):17-24.

[6]沈丽娜,马俊杰.西安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物质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1):292-296.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7篇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国家和地区层面而言,欧美各国(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瑞典、芬兰、瑞士等)相继于20世纪80~90年代开发出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英国政府选取了13个专题,共包括146项可持续性指标。美国克利夫兰的生态城市议程中包含了空气质量、气候变迁、多元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公共建设、小区特色、居民健康、可持续发展、运输选择等纲领性目标要求。加拿大温哥华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弃物、交通运输、能源、空气排放、土壤与水、绿色空间、建筑等。2001年,中国科学院完成《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等5项146个要素层指标。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大项,指标控制在22个以内。2005年,建设部颁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分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活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3项共19个指标。2007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完成《宜居城市科学评价制度》,围绕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等6项进行评价。近年来,天津、唐山、上海、深圳、贵阳、重庆、合肥等国内城市纷纷提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进行了各自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目前的研究大致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过对城市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分析,将指标体系分为自然生态指标、经济生态指标和社会生态指标。这类指标体系较为常见,为大多数人所采用:一类是基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方面建立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另一类是根据《深圳宣言》从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五个层面建立指标体系。张坤民、温国宗等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政治学三个学科角度出发,设计了中国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发放。盛学良、彭补拙等提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筛选、设计的八个主要原则。吴琼、王如松等在对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内涵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构建了扬州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评价方法,以评价生态城市在各个规划时段的建设成效。常克艺等以活力、组织、恢复力三方面构建生态型城市的指标体系,采用生态喜用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参考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县、市、省建设指标(试行)以及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常用指标,运用专家咨询等方法从100多项有关指标中筛选出44项主要指标,并提出各项指标因子的标准值和评价方法。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等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标准制订的五项原则。

陈军飞、王慧敏采用综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弥补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的缺陷,建立了生态城市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朱兴平、曹荣林指出加权线性求和在判断城市生态综合效应上的不足,提出建立一种均衡发展论和协调论为导向的指标体系数学模型。焦胜、曾光明等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提出用“弹性”原则建构指标体系。董宪军对生态城市的概念、战略性规划思想及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政策选择进行了研究,他专门讨论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强调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具有全球观。王飞儿以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及评估体系。朱春玉深入研究了现行的城市规划相关法律如何变革以适应生态城市建设,阐明管理机制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宋荣兴以青岛市为案例,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郭秀锐以广州为案例,进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深入探讨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以城市生态学与系统生态学为基础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孟民从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念出发,构建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宁艳杰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建立了城市生态住区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51个要素层指标构成。申振东等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六方面入手,提出贵阳市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33项指标和监测方法。徐雁、杨根辉、李强、宫明达、李春梅、宁小莉、宁伟等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有待提高;(2)指标体系过于庞杂,可操作性较差,指标设计存在缺陷;(3)对指标的动态性缺乏研究,指标弹性较差;(4)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权威、通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专家咨询、民众访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比较分析等。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1指标体系选取原则及结构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包含着复杂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结构。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一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都要有科学的根据,只有坚持科学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以科学理论为指,以客观系统内部要素以及其本质联系为依据,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又要避免指标的重叠和简单罗列。同时,合理地选择指标,使其具有可测性和可操作性,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要考虑现行科技水平,计算方法容易掌握,统计和分类方法要一致,所需数据容易统计,统计数据确保权威性。

(2)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进行量化处理。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衡量指标以量化为主,但对于一些在目前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可考虑设立“门槛条件”。

(3)特色与共性相结合。指标的选择要全面,但应该区别主次、权重。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综合指标以利用其在不同区域的复制和推广,同时也要兼顾区域特色,突出自身特点。

(4)可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选择指标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具体指标,指标必须明了和明确。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一定时期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能被跟踪、检验其变化情况。既要考虑设定的指标在近期能够是实现,又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使指标均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超前性。

(5)系统与独立相结合。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整体性能,应当包括生态城市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系统。应注意使指标体系层次清楚、结构合理、相互关联、协调一致。要抓住主要因素,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和研究讨论,我们将指标体系确定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目标层、路径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指构建生态城市所要达成的目标,包括生态环境健康、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三部分内容。路径层指达成以上目标的路径选择,包括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技术适用、居民生活丰裕、产业循环高效、服务体系完善及管理机制健全七条路径。具体的指标见图1。

此指标体系结构充分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即包含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的重要内容,符合大多数研究成果对生态城市的定义,是比较合理的。进一步说,在生态环境健康的目标层下,包含了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技术适用三条路径,囊括环境质量、资源节约和利用以及生态技术三大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层下,包含了居民生活丰裕、产业循环高效两条路径,涵盖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体现中央政策。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层下包含服务体系完善和管理机制健全两条路径,涵盖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宜居生态城市理念,体现生态城市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高效廉洁行政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

2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取分为初选和精选两个阶段,整个指标选取以文献分析和专家调查问卷等手段方法为主。初选阶段,可分为两大步骤。

(1)首次初选,建立指标库。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将已有指标体系成果中出现的指标按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类罗列,并将其中重复、相近或无法操作的指标进行初步排除,构建指标库。该指标库共包含377项指标(其中环境指标161项、经济指标78项、社会指标138项),涵盖国内外30多个地区和城市生态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包括北京、天津、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重庆、郑州、南昌、沈阳、厦门、哈尔滨、温州、南京、洛阳、商丘、淮南、贵阳、佛山、宜春等等)。

(2)二次初选,并设立门槛条件。将首次初选出来的指标库中的指标按上节所述指标选取原则,经专家论证会论证,从中选取61项关键性指标,建立二次初选指标库。同时考虑到一些重要但难以量化的指标总结成五项“门槛条件”,拟定性考察,包括:①绿色理念的树立,从政府到民众把生态城市作为发展目标;②初步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③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某项环境质量指标在全国排名150位之前);④初步建立生态城市技术保障体系(有生态城市规划、有生态城市专家库);⑤已获评国家级生态环境良好城市称号(如国家园林城市等)。指标精选,将61项初步拟定的关键性指标和门槛条件编制成专家评议表,通过网络、专家座谈、学术研讨、论坛及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征询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专家评议表回收后,经科学统计和反复分析讨论,得出最终32项指标。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调查概况

此次专家问卷的发放自2010年11月起,陆续通过会议现场、网络等形式发放。问卷共发放120份,回收91份,回收率75.8%,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92.3%。

2专家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专家来源主要分为政府部门、其他事业单位、研究院、高效、公司等。被调查专家的专业背景设计城市规划类、景观类、建筑类、生态环境类、工程类、社会经济管理类等。具体构成比例如图2所示。将所有指标按照专家认可的情况进行排名,并取有50%以上专家认可的指标,共28项,另有4项为专家针对指标体系提出的酌情增加项。见表1。

3指标赋值及体系构建

指标赋值是构建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根据国内外已有指标体系的理论及实践成果,经多次专家论证,综合分析与权衡,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赋值的基本原则根据宋永昌等的研究成果:(1)凡已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2)参考国外具有良好特色的城市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3)参考国内城市的现状值,做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4)依据现有的环境、社会及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力求定量化作标准值;(5)对那些目前统计数据不十分完整,但在指标体系中又十分重要的指标在缺乏有关指标统计数据前,暂用类似指标替代。指标赋值及单位间见表1。

表1给出了我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分为三层指标,第一次层次为目标层,包括生态环境健康、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第二层次为路径层,是第一层的细分,生态环境健康又可分为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技术使用;经济持续发展又可分为居民生活丰裕和产业循环高效;社会和谐进步又可分为服务体系完善和管理机制健全。第三层次为具体指标层,共有32项具体指标,专家认可度都在50%以上。

结论和展望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相对稳定性等原则,对国内已有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广泛搜集和对国内外相关先进指标的补充借鉴,并结合天津中新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等一系列正在实践中的指标体系成果,经三轮专家论证,科学合理的完成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构建。此基础指标体系与中央政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注重全面和权威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补充,侧重于并确立的指标体系包括5项门槛条件和32项指标(3个目标层、7个路径层)。指标的筛选和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根据专家意见不断进行反馈修改,同时兼顾生态城市的实际建设情况,保证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各异,在构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后续研究方向是: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8篇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的一片呼声中,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目光,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针对此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如目前国际上开始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墙,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利用温室原理和植物、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这种方法是全生物型的,不向大自然排放毒素。另一种生态设计方法是人工社区湖,即在社区内的某个街段设一个这样的湖,既能作为水量存储,更重要的是采用生态技术处理和净化社区废水,并用太阳能来保持池水的温度,经过净化的水可以循环使用。此外,日本科学家发明的生态路灯能吸收道路上汽车排放的各种废气,我国科学家发明的生态水泥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生态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绿化的例子。在城市绿化中大量运用生态技术,既能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如伦敦中心城区的海德公园、中山市的歧江公园,都是较好的例子。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3、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又如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生态效应高的植物,像华南地区的幌伞枫、秋枫、海南蒲桃、野牡丹等优良植物品种乏人问津;而南洋杉、海枣、红刺露兜树等滥用;大王椰、台湾草、黄金榕铺天盖地。由于我们对植物生存环境特性缺乏了解,出现了将一直生活在阴凉环境的罗汉松大树千里迢迢移栽在干热的岗顶上,结果只能是枯萎死亡。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在统计学上,大片草坪的绿地率很高,但并不见得比大乔木下硬质铺地的绿化形式更符合城市人居的需要。而立体三维绿化能大幅增加城市的三维绿量,降温除污减噪效果显著,却不能纳入城市绿地的统计中。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最主要的是提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鉴于此,我们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群落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能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同化作用,降低城市污染,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