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

城市生态管理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1篇

引言

城市,已经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得到快速发展。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人口总数中,城市人口的数量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然而,城市化的过快发展也带来种种气候以及环境问题。近日,“中国-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示范合作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会议第一单元着重讨论研究了如何将生态系统管理融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以此应对频发的气候环境灾害。

一、城市化引发种种环境问题

在过去30多年中,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尤为迅猛,每年以1%的速度在增长,截至去年年底,城市人口比例达到56.1%。可以预见,在亚太人口比较多的地区,未来的城市化也将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不得不面对越来越恶劣的自然环境。联合国人居环境署驻华代表张振山介绍,目前城市占地球的面积不足2%,却消耗了60%的资源和能源;在城市创造了70%GDP的同时,也排放了70%~80%的温室气体和各种废弃物。“由此引发了种种环境问题,如洪涝、干旱以及雾霾等。”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将整个生态系统管理融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什么生态环境那么重要?因为生态环境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支持,包括居住地、食物、水和医药的原材料等等。”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杰罗梅先生,将这种支持称为生态系统服务。“总而言之,人们能从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得到他们所需的庇护。”杰罗梅一再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当然,生态系统远不止为人们提供物质支持,它还有许多重要功能。首先是控制气候的功能,树木、绿色空地等在洪涝灾害来临时,能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同时它们还能吸收碳化物,清新空气。其次,人们在绿地中的休闲,在美景中的游览,都能使生态环境衍生出多种文化。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源,同时较少受到气侯变化带来的伤害。遗憾的是,在过去的50年中,这个支持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生态系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快速和剧烈地变化着。杰罗梅介绍,有超过200位科学家对城市化和环境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生态系统能够为居民提供的服务在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生态多样性不断减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正在城市化的区域。

二、城市管理需要生态思维

在城市化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如何将生态系统管理融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城市与自然并非是矛盾与孤立的个体,张振山在会中介绍道,城市是在自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可将其分成三种形态,一是自然形态,即在城市发展之前,就已存在的山川、河流、树木等构成的形态;二是建筑形态,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物理形态,即建筑形态;三是较为高级的人文形态,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对生态、自然产生影响,由此衍生出人文形态。根据这三个形态,张振山提出了可持续城市化需要采取的战略。首先,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包括城市中的河流、森林及山体。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行的同时,山体、河流、树木等遭到破坏。现在,“双修”概念(即生态的修复和城市的修补)被提出,张振山认为这个提法有很大的进步,“过去常常说要建设生态,实际上生态不是建设的,生态应该是保护的,如果生态遭到了破坏,就应该对其进行恢复”。其次,建设紧凑型城市,有序、有规划进行城市扩张,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建立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张振山详细阐释了他认为的紧凑型城市的概念。他说,我国一直在提倡公交优先,同时创造步行社区,各种交通的有效连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城市的交通大概占到了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因此在发展城市交通方面,应该通过有效规划,根据不同城市、不同的地理情况,制定出城市的交通体系方案。”再次,建设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联合国人居环境署曾提出,公共空间要占到城市土地面积的50%,其中街道的面积应该占到30%,剩余面积留给其它公共空间。由此可见城市街道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人们对街道的理解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大家认为漂亮而宽敞的街道是城市的标志,因此我国新城区有许多为汽车通行而建造的大道。张振山认为这并不是城市所需的公共空间,城市所需的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密路网。“国外朋友经常说中国的城市是在建路,而不是造街”。而到中国的老城区看看,就会发现街道并没有那么宽敞,两边的服务设施却一应俱全,张振山认为这种生活是最方便的,也是人气最高的。除了街道,城市公共空间还应有绿地、活动空间,应该避免建设大型的广场和公园,给人们多提供一些适宜、多样的公共空间,推动城市公共空间绿色发展,以此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后,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相关资料显示,城市中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耗于城市建设。为节省更多能源,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建筑,尤为重要。张振山建议,建造绿色建筑,在应用最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重视设计,因为设计是一种简单的、最适用的方法,用它来解决绿色建筑问题,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同时,还要推动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和分类回收,以及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使垃圾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后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城市生态是否是绿色的。绿色生活方式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出行方式、生产方式等。杰罗梅先生也对城市化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提出了建议,其中一个就是要把生态系统服务看作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即必须要把这些生态服务量化,把清洁的饮用水、空气等自然资源的商业价值进行量化,然后对这些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支付。

三、城市生态系统恢复需要多方努力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2篇

探索建立“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原则,稳定和完善个人承包经营未治理沙区及治沙生态林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林地所有权和林木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配套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沙漠治理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及范围

一)总体目标。

全面完成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任务。通过治理经营、发展林下特禽养殖、种植中药材等方式,利用2年时间。拓展新的增收致富渠道,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沙漠治理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二)承包范围。

县境内权属清楚、国家所有的未治理沙区及治沙生态林区。

未治理沙区是指全县防沙治沙规划中要求治理的沙地、关井压田区。

治沙生态林区是指通过多年治理后形成的以梭梭为主的灌木林地。

三、承包办法

一)承包主体。

采取个人、联户、企业承包经营的方式,坚持“谁经营、谁投入、谁管护、谁受益”原则。面向社会发包。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邻近乡镇、村社的群众。

二)承包期限。

治沙生态林区承包治理经营期限为3050年。未治理沙区承包治理经营期限为70年。

三)承包程序。

承包公告。由林业部门依据规划方案。

个人需提交身份证明)并提交治理经营方案(包括治理经营方式、进度、措施、目标等内容)经林业主管部门公示确认后,承包者提出申请(法人单位需提交营业执照、验资报告和法人身份证明。按规定审批,并签订承包合同。

由林业部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治理经营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若单宗承包地申请人数较多时。择优确定承包人。

四)承包形式。

1.治沙生态林区。

探索治理与发展的途径,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治理保护区。西线一带属重点保护区。稳步推进;东线、北线及绿洲内部沙地沙丘属治理保护区,鼓励发展、支持发展。治沙生态林区在维持原有林地、林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承包给个人、企业进行管护、经营。

2.未治理沙区。

维持现有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绿洲未治理沙区。承包给个人、企业进行治理、管护和经营。

尊重历史,农区附近及绿洲内部沙丘沙滩、关井压田区。结合现实情况,承包给有能力的个人进行治理、管护和经营。

五)承包面积。

个人承包经营的面积一般不得超过1000亩。

企业承包经营的面积一般不得超过5000亩。

四、承包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治沙生态林区。承包者在不破坏林草植被、保障林木良好生长的前提下,可在承包的治沙生态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经营活动的合法收入归承包者所有。

2.未治理沙区。政府按有关规定检查验收。符合标准的国家有项目扶持政策的前提下,优先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三北五期造林补助、退耕还林工程等有关优惠政策;发展后续产业等经营活动的合法收入归承包者所有。

3.未治理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不收林地、林木承包费用;投资阶段免征各种税收。治理经营期间的林地、林木经营权可流转、转让、继承,但必须报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水权从现有生态水权中调剂,4.在治理、经营过程中。县上按发展区域及规模具体确定。

二)义务。

1.承包者在承包经营期间。

2.承包治沙生态林的必须确保区域内林木资源不萎缩、不退化。确保治沙生态林能够发挥最大的生态防护效益。

3.承包未治理沙区的必须在承包之日起两年内采取工程治沙、人工造林、人工模拟飞播等措施进行治理。植被覆盖度必须达到30%以上,否则县政府有权解除合同,收回承包治理经营权。

4.承包经营者在承包期内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五禁”政策。严格遵守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对违反政策、不履行合同约定内容的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直至终止合同;造成生态植被破坏的严肃追究承包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凡遇重大项目需征占用林地的由县政府按合同约定对由承包者投资形成的附着物进行补偿后解除合同。但对由国家投资形成的附着物不予补偿。承包期内。

五、方法步骤

关系生态安全,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林区长期发展和稳定。实施承包过程中必须精心谋划、统筹安排,有步骤、分阶段地组织实施。

一)前期准备

1.建立机构。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本次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为本次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2.调查规划。摸清辖区内沙区及治沙生态林面积、权属、经营状况等,组织人员深入现场。并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3.宣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承包治理经营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到家喻户晓。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全面落实承包治理经营的政策措施。要不断加强承包治理经营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方针政策的培训学习,提高指导、服务、组织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二)勘界承包

1.勘界。对每宗承包治理经营的林地进行实地勘界,由县政府负责抽调相关部门业务人员组成勘界确权组。做到四至清楚、界限明确,并将勘界确权结果张榜公布。

2.确定承包主体。确定承包主体范围。公布规划方案,对有意承包治理的个人、企业进行调查。通过报名审查,确定承包主体。

3.签订合同。由承包者提出申请,对经公示无异议的林地。经审定符合承包条件的签订承包合同。

4.建档发证。林地林木尚未确权的按权属性质报请县政府依法核发林权证,林业部门负责对每宗承包合同进行审核、登记造册。经审核。确定林地、林木权属;经审核,林地林木已确权颁证的保持原有权属不变,以承包合同内容为准依法确定承包者的承包关系,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林业部门要对承包过程中产生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和专题会议记录进行登记造册、立卷归档,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

三)自查总结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宣传。采取报纸、电视、标语、网络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的重大意义、政策、工作步骤,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好的做法、经验,大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承包治理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作为一件大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靠实责任、扎实推进。

三)明确职责。通力协作。县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承包治理经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扎实做好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的各项具体工作。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EPCO;设计管理;景观生态绿廊

近年来,我国生态建设迅速发展,各地区的景观生态项目井喷式建设,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传统模式带来的粗放式管理、设计施工与运营脱节特点也被业内所诟病,而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的EPCO(即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并能降低管理与运营成本,优化项目投资,提升经济效益,也更能契合市场发展。目前,国内EPCO总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环保领域,在景观生态建设领域EPCO工程总承包模式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作为发挥主导作用的设计单位参与EPCO模式项目的相应的设计管理体系也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武汉光谷生态大走廊二期EPCO工程为案例进行应用实践,探索EPCO模式下在景观生态项目建设中设计管理的方法。

1EPCO模式与DBB模式下的设计管理

1.1EPCO模式与传统DBB模式的区别

景观生态项目工程承包项目多采用传统的DBB(即设计、招标、施工)管理模式,传统DBB模式在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后进行设计招标由设计单位完成设计阶段的图纸工作,再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招标[1],施工阶段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管理监督下完成项目的全部内容建设。EPCO管理模式是基于EPC总承包模式往运营阶段的延伸,强调项目的运营属性,总承包单位同时承担建设期内的设计、采购、施工任务以及项目建成运营期的运维内容,通过设计、采购、施工与运营的集成管理,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建设与运营脱节问题,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而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2](见表1)。

1.2EPCO模式与DBB模式中设计管理的对比

DBB模式中设计与施工、采购、运营处于同等地位,设计管理主要贯穿设计、施工环节,难以发挥主导作用[3],而EPCO总承包模式则有所不同,设计处于“龙头”角色,设计管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EPCO总承包模式的设计管理主要包含四个环节的管理内容:第一个环节是选择总承包商的招投标阶段,设计管理分为投标文件编制管理、中标后设计合同管理,投标文件中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项目是否能顺利中标。第二个环节是确定总承包商后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涵盖方案深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该环节的设计管理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核心,设计方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本管理、工期进度的控制以及项目的运营管理。第三个环节是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协同管理,涵盖技术交底、现场设计问题处理与变更、现场技术指导与质量服务,该过程对景观实施品质效果起关键作用。第四个环节是项目竣工验收及运营阶段的设计管理,此环节的设计管理工作重点包括协助总承包商完成部分工程验收与竣工验收、完成竣工图的编制,协助运营单位编制项目使用指导书及运营阶段所需要的技术服务支持(见表2)。

2以生态大走廊二期项目为例的EPCO模式中设计管理

2.1工程概况及EPCO实施的重点

武汉光谷生态大走廊二期工程(以下简称“大走廊二期工程”)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项目北至森林大道,南至龙泉山,西起光谷四路,东至豹溪路,由九峰山段、综保区段以及龙泉山段三个地块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92.9hm2,属武汉东湖高新区主导建设的生态绿廊项目。该工程采用EPCO总承包模式,总投资约9.5亿元(见图1),总工期约为630日历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景观工程、景观土方、海绵工程、水利及护坡工程、水生态工程、调蓄池及泵站工程、道桥工程、智慧工程等。

2.2EPCO应用的设计管理

EPCO总承包模式在景观生态绿廊项目中应用,具体的采购、施工环节与DBB模式类似,但核心区别在于“设计”,EPCO模式中设计管理渗入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项目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项目运营阶段等一体化协同管理。所以在生态大走廊二期项目EPCO应用时应重点注重设计管理在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1)招标阶段的设计管理。总承包商在通过项目信息评审确定投标后,组建集合设计、施工、运营的项目协调小组,并围绕方案设计为核心开展投标阶段的工作,投标阶段的设计管理(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组织设计团队进行现场踏勘、投标答疑、协调小组内部信息交流、投标技术文件编制审核修改、开标等内容,以及项目中标后协调设计商务人员配合项目协调小组完成设计部分的合同内容的编制及合同签订工作。投标阶段设计管理重点关注要点:a.发挥设计主导地位,投标阶段核心是技术标内容,技术标的方案以及商务标中的设计部分直接影响该投标项目中标情况。在技术标编制过程中,需充分与施工、采购、运营对接,以保证设计方案具备良好落地性及最优的报价控制,促进项目顺利中标。b.中标阶段设计合同内容的约定,重点关注设计内容与范围,对于设计的起始节点需结合建设单位前期工作的开展情况确定。生态大走廊二期EPCO招标以前建设单位已完成方案与工可的编制,设计工作从方案扩初阶段开始,之前已完成的方案及工可成果需纳入合同“建设单位提资内容”。另外,参考其他类似项目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出现子项内容增减的情况,因此编制设计合同时还应注意设计合同权责利的约定,规避合同风险。

2)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生态大走廊二期在完成EPCO投标中标后,总承包商基于投标阶段项目协调小组组建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推进工作。中标后设计阶段的工作从方案扩初设计到施工图设计起止,该阶段良好的设计管理计划能有效的推进设计图纸的进度与要求。a.设计工作流程及协调组织框架(见图3,图4)。设计阶段设计图纸在保证设计效果及图纸质量的前提下,需重点综合考虑EPCO项目组的管理水平、施工技术限制、采购情况等因素,实现多方共赢。生态大走廊二期工程设计部分由两家设计单位完成,牵头设计单位设计管理工作包括对项目部及对设计单位两部分内容。b.设计图纸质量控制、变更及审批。生态大走廊二期工程设计阶段主要难题是出图周期短、协同专业多。设计图纸需满足施工技术需求,同时也需控制投资成本与实施效果。为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与进度控制,针对出图、修改等不同阶段,具体制定如下控制流程与保障措施(见表3)。

3)施工阶段的设计协同管理。项目进入施工阶段,设计协同管理工作包括:a.施工前设计图纸答疑与设计图纸交底,组织各专业技术交底,并协调处理施工单位就图纸答疑与回复。b.统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问题,针对设计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提出优化方案。c.对现场整体的景观效果进行把控,保证项目品质的呈现。d.负责现场相关的设计变更事宜,协调各种进行图纸修改与变更提交。

4)施工图纸技术交底。生态大走廊二期工程涉及专业较多,结合现场施工时序,采用分阶段交底,包括设计交底、图纸交底、关键技术交底、预算交底(见表4)。5)现场设计技术指导与质量服务管理。施工阶段,现场设计技术指导与质量服务制度能保证景观效果的呈现(见表5),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现场景观的施工效果进行把控,对设备设施安装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对关键设计内容组织技术培训,配合项目组完成相关专项施工组织方案内部审查,配合项目组参与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竣工验收等[4]。6)运营阶段的设计协同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进入运营管理阶段,此阶段设计管理工作重点包括配合运营单位编制相关设备设施使用和日常维护指导手册、编制苗木养护管理指导手册、配合项目部完成项目结算和收款策划等内容。

3EPCO总承包模式下设计管理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3.1EPCO案例中成功经验

1)设计全过程协同合作:在设计阶段,采购方、施工方和营运方提前介入,更能促进设计方设计落地性强的设计施工图纸,在采购与施工阶段,设计方与营运方深度协作采购方与施工方,介入施工与采购环节,更有效指导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与景观效果,同时也为后续的项目运营管理提供便利。2)有效缩短工期: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深度协同,分区段设计与施工同步进行,有效发挥EPCO项目的工期优势,项目在施工阶段无需等设计图纸齐全即可进场施工准备,设计单位完成部分标段的图纸并经相关审查合格后便可与施工方交底进场施工。3)良好的品质控制:EPCO模式下,设计方全程参与,在施工前,设计方进行设计效果、难点技术多方面交底,施工过程中,多专业设计定期驻场对关键节点的技术要点与景观效果进行现场指导,以保证设计意图的有效落地与效果呈现。4)工程造价的控制: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成本控制贯穿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有利于总承包商进行总成本控制,合理规避总价合同风险。

3.2EPCO案例中不足与思考

1)设计变更较传统DBB模式难度更大,现场发生的各项合理变更直接纳入施工图纸,这对于总承包商的总体协调能力及内部各单位的配合要求较高,对于设计单位则需综合考虑现场的进度情况及建设单位的意见合理制定图纸变更出图计划。

2)工程建设内容存在不确定性,因招投标阶段设计工作未全部完成,前期资料不齐全,存在较多未知因素,总承包商风险较大,施工阶段出现的未知新增内容,将直接影响总承包商对合同额的控制,合同管理难度加大,如发现未知管网、保护文物等。另一方面由于项目施工环境复杂,存在很多工程制约因素,影响现场施工进度,如红线内某标段现场征地问题一直没解决导致后续进度受影响。

4结语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风险;城市生态风险;重大城市生态风险

1生态风险的特征分析

人类文明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对自然界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反作用,并引发了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威胁,即生态风险。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也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向,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上世纪五十年代,人类意识到了生态风险的威胁,意识到技术进步存在着两面性,意识到如果不实施生态风险的防范,人类文明的无序进步反而可能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生态风险的内涵和特征不断进行了探讨和界定,为生态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生态风险的概念源起于西方,在西方社会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BarnthouseLW(1986)认为,生态风险是指对非人类的生物体、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主要关注一定区域内不确定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1992)认为,生态风险是一种或多种压力形成的不利生态效应的可能性过程。本世纪以来,生态风险及防控在我国也逐渐得到了关注。侯绍刚(2006)认为,生态风险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一个或多个不良的生态影响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后果。曾勇(2010)认为,生态风险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由于受到外界胁迫,致使系统内部的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康、生产力、经济价值、美学价值、遗传结构发生退化的可能性。王仰麟、蒙吉军(2011)认为,生态风险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要素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王宋军(2012)认为,生态风险是指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所承受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可见,生态风险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由生态破坏所引发的风险,而非其它事件所导致的风险;第二,最终结果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产生了威胁或危害,而非对其它物种,即使直接对其它物种产生了威胁和危害,最终也间接损害了人类的利益;第三,主要由人类的不当或不良行为所引发,而非其它因素所引发,一些与人类行为无关的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流星撞击地球等,不属于生态风险之列;第四,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导致地球承载力的衰退。

2城市生态风险的特征分析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近百余年来,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落,越来越多的人口集居在城市。本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规模宏大,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城市化不仅使人类文明更加璀璨,但也带来了各种生态危机。因此,城市生态风险正引起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生态风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风险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生态风险,只是这种区域被限定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城市生态风险的威胁,城市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甚至不堪重负,不仅为城市生态环境本身带来了危机,也削弱了城市的社会功能。在我国生态研究中,城市生态风险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被提起,在国外生态研究中则很少提及。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扩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各类城市的生态风险在不断加重。目前,我国社会对城市生态风险及其危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未对城市生态风险的严重后果产生敬畏之心,仍然在经济主导的幌子下对日渐逼近的风险危机视而不见。因此,在生态风险研究领域,对城市生态风险内涵与特征的探讨并不多见。王美娥、陈卫平(2014)认为,城市生态风险是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中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要素、生态过程、生态格局和生态服务发生的可能不利变化,以及可能对人居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是目前我国生态风险研究领域中少有的对城市生态风险内涵界定的内容之一。在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生态风险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领域:自然生态风险、城市生态风险和乡村生态风险。自然生态风险是指存在或发生于自然界的生态风险,包括山体滑坡、旱涝灾害、台风、海啸、地震、泥石流、海平面上涨等,存在着自然运动和人类活动两种诱发因素,有时纯粹由大自然自身变化所引起,有时主要由人为因素所引起,有时是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复合影响的结果。城市生态风险是指发生于城市或者直接对城市存在着重大危害的生态风险,包括雾霾、水污染、化工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核泄漏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所引发,极少数由自然灾害所引发。

乡村生态风险是指发生于广大乡村的河流污染、土地污染、农药化工污染、空气污染等生态风险。当然,由于生态风险的风险源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这三类主要生态风险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绝对的界限,有些自然生态风险兼具乡村生态风险的特征,有些城市生态风险兼具自然生态风险的特征,有些乡村生态风险与城市生态风险连为一体,有些生态风险兼具三者的特征。现有的研究没有界定出生态风险的人为属性,将纯粹的自然灾害也纳入生态风险的范畴。鉴于一些自然灾害是大自然自身运动的结果,与人类活动几乎不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也游离于人类社会所控制的范围之外,因此,在本研究中,不拟将其作为生态风险。本研究所界定的城市生态风险是指由人类自身活动所引发的、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生态风险。与现有研究领域中关于城市生态风险界定的重要差异是,本研究强调了城市生态风险诱因的人为属性,排除了自然属性,从而为城市生态风险的防范提供了目标和动力。城市生态风险管理如同生态风险管理一样,包含如下基本要素:风险源识别、风险受体识别、暴露-响应过程分析、终点识别、风险因果链构建等。对于城市生态风险而言,风险源包括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胁迫和突发灾害事件,风险受体包括人类在内的城市生态系统及城市整体,评价终点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响应。在本研究的界定中,城市生态风险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生态风险发生于城市,而不是乡村、森林、草原等其他地区;第二,风险受体不仅包括城市的居民,也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经济体系;第三,生态风险由人为因素所引发,而非自然因素;第四,生态风险的类型多种多样,并且新的生态风险类型在不断出现。

3重大城市生态风险的特征分析

城市生态风险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如果将城市生态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不会对城市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就会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但是,如果对城市生态风险的滋生和危害掉以轻心,或者视而不见,仍其泛滥,就会可能形成重大城市生态风险,就会对城市的常规运转产生重大威胁。当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城市生态风险,其中,一些城市风险已经演变为重大城市生态风险。一般而言,重大城市生态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形成一个恶性的社会事件。这类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带来重大威胁和危害的生态风险,在本研究中称之为重大城市生态风险。重大城市生态风险,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破坏或损害的生态风险。在这类风险发生时,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将受到严重损害,城市整体生态结构将受到严重破坏,城市经济发展将遭受严重挫折,城市文明进程将受到阻碍。重大城市生态风险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突发性,当风险蕴积到一定程度后,会突然爆发;第二,多样性,表现为水源污染、雾霾、化工污染、固体(垃圾)污染等;第三,异化消费性,往往由人类的过分贪欲所至,与人类生活习性密切相关,由各种不良的异化消费习惯所引发;第四,社会危害性较大,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严重影响;第五,波及范围广,在地域上波及整个城市或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在人群上波及所有的城市居民或大部分城市居民;第六,持续时间较长,一旦风险发生,往往持续较长时间,或者风险的不良影响持续较长时间;第七,生态灾害防控较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有效恢复生态环境;第八,社会动荡性,极易引发城市居民的心理恐慌,引起社会动荡,不利于安定团结局面的维护。重大城市生态风险和一般城市生态风险存在着如下区别:第一,前者的影响是持久的,后者的影响是短期的;第二,前者存在着大范围的影响,后者存在着局部的影响;第三,前者很难依靠城市自身循环系统实现恢复,后者一般可以依靠城市自身循环系统进行恢复;第四,前者的影响具有突发性,后者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第五,前者是城市功能发挥中的一种非常态,后者是一种常态;第六,前者由异化消费所引起,后者由常规消费所引起。

参考文献:

[1]秦政强,魏志祥,谢振宇.核心价值观认同、心理幸福感和成功智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知识型人才的数据检验[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5):20-29.

[2]黄洪斌,孔春丽,张同建.政治关联视角下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效应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4):69-76.

[3]邓淇中,邹雨情.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34(171):37-44.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城市环境规划

1.1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2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2.城市生态规划

2.1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3]。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4]。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与方法,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6]。

2.3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ough评论说,“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也意味着健康”[7]。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

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预防和保护齐头并进的原则

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对于未知还未表现症状的要有所预见。目前我国推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从根本上讲就是可持续性城市生态规划的一部分。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预见其建成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程度,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新晨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

[2]邹振扬.《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重庆大学出版社225-228

[3]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规划师论坛[J].2001,(6):18

[4]黄肇义,杨东援.未来城市理论比较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1,(1):4.

[5]欧阳志云,王如松.寻求区域持续发展的途径生态学和持续发展,1993

[6]王建国.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规划师论坛[J].2002,(4):15

[7]HoughM.FormedbyNaturalProcess.ADefinitionoftheGreenCity.InD.Gordon.1990;17

[8]王样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2002,(4).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6篇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当今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迫切需要。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有三大系统(即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统一整体。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每个子系统良性发展,而且要求各系统间协调发展,互惠共生,以生态方式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本文围绕生态环境遭受干扰比较深重的工矿型城市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如何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评价体系,从而为马鞍山市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参照。

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原则

科学地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城市生态建设加以评价,是获取城市生态建设信息和找出城市生态建设存在差距的有效方法,同时亦是对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作出有说服力的短期预测的有力手段。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以马鞍山市为实证,探究工矿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期为马鞍山市生态城市建设作理论铺垫和实践探索。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选指标应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指标必须客观地反映工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态势。它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研究所使用指标数据的统计方法要规范,在城市统计年鉴中作为重要参数使用或公示,或在相关部门中有统计需要并有一定年限的存档资料。

2.针对性原则。城市有性质不同和大小之分,构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衡量和预测城市生态发展的健康状况,必须符合被评价城市自身特点的需要,工矿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任务艰巨。针对工矿城市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特殊性,突出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环境状况等指标,使由指标体系所进行的评价具有针对性。能体现工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引导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原则是本文构建工矿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遵循原则。

3.综合性原则。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内容宽泛,所建立的相应评价指标也要有足够的涵盖面,因此,所设计的指标要体现范围较广的综合信息,能系统地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可操作性原则。可持续能力计算与评价是围绕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的,所选指标应该考虑指标的量化、数据采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并对决策者产生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指导作用。[1]

5.动态发展原则。生态城市建设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指标的设计应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才能使利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与评价的结果,真正符合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才能引导城市走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

1.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城市生态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建立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生产是马鞍山市的产业主体,将城市生态建设的时效性分为五大系统,即资源支持系统B1、经济支持系统B2、社会支持系统B3、环境支持系统B4、体制和管理系统B5。资源支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包括水资源D11、土地资源D10、森林资源D12等自然资源;充分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取向,将人口纳入资源支持系统考虑,因为人口资源条件对城市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化,所以选取了大量体现人力资源素质的指标,如万人在校中学生数D4、人才资源占在岗职工总数的比例D5、万人在校大学生数D6。经济支持系统的指标构建,注重选取体现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以及代表经济发展能力的经济运行效率、经济推动力和经济竞争能力的指标。社会支持系统注重选取体现社会公平和生活质量的指标,如农村人均收入与城市人均收入差异D27。环境支持系统选取表示环境质量的指标,能体现马鞍山市工业生产造成的结构性污染的指标,如酸雨的发生频率D39[2]。最后考虑到马鞍山市政府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所作的政策和体制引导,设立了体制和管理支持系统,体现城市生态建设的有目的性和有意识性。

分别对五大支持系统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算出系统值,再等权综合五大系统的值算出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度。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分别考察五大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设计了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由目标层(A)、系统层(B)、指标层(C)和变量层(D)4个层次,涉及资源(B1)、经济(B2)、社会(B3)、环境(B4)、体制和管理(B5)5个子系统,总共52个单项指标构成(见表1)。

2.指标体系的计算。在上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对UESDI进行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原则和数据的可得性原则,主要借助城市统计年鉴、城市环境质量报告和走访城市相关部门,收集了马鞍山市1999~2003年城市建设的指标数据。由于UESDI指标涉及的范围广,各变量有不同的属性和单位,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各指标间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难以比较。所以必须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运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无量纲的数据。

(2)因子分析浓缩数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城市"环境-经济-社会"巨系统的方方面面,评价的指标体系庞杂,因此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技术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浓缩数据。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数据的基本结构,用几个不相关的假想因子来描述数据信息。因子分析就是研究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

(3)计算子系统值,等权重加和计算系统值。这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UESDI中的资源支持系统的14个变量、经济发展能力系统的11个变量、社会支持系统的10个变量、环境支持系统的10个变量、体制和管理系统的7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取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的公因子。利用所提取的公因子,由公式1分别计算出五大系统的系统值,采用五大系统值等权加和求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度。式中,Ri是所求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值,Sij为i系统提取的第j个主成分的得分值,Tij为i系统提取的第j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其中i的取值范围是1~5,分别代表五大支持系统,n是系统提取的主成分的个数。

二、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一)马鞍山市5大支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通过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马鞍山市资源支持系统、经济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体制与管理系统各自提取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95.02%、90.36%、87.32%、96.08%、90.90%。其中,资源支持系统中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5.02%的3个公共因子(即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38%,20.58%,17.06%。经济支持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0.36%的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5.27%、25.09%。社会支持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87.32%的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5.97%、31.36%。环境支持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6.08%的3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8.53%、29.73%、27.81%。体制和管理系统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量90.90%的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8.75%、32.15%。说明了5个系统值以及由5个系统值计算的UESDI总指数能全面地反映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水平(表2)。根据5大支持系统的统计分析与计算,即运用所提取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乘以各因子得分系数,采用公式1分别计算各子系统值,五大系统值等权加和求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度(表3)。五大系统的计算结果,综合反映了马鞍山市在研究期内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如图1。

(二)马鞍山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由图1知,1999~2003年间,经济支持系统在研究期内有波动,即在2000年前后有所降低,但未构成对经济增长势头的削弱。2000年以后则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指数由2001年的-0.30平稳而迅速地攀升到2003年的1.03。资源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在整个研究期内表现出稳定的可持续性,这也充分说明马鞍山市在调整产业结构,重视资源利用的节约化、可再生化,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成效的。强劲的经济势头同样也为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支持系统表现为良性发展的态势。环境支持系统在研究期内经历了一波三折,表现出极其不稳定性,这是由马鞍山市的城市性质所决定,同时它正是马鞍山市走生态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体制和管理系统是逐步优化的,说明了马鞍山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表现出的决心,也与马鞍山市民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马鞍山市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1999年至2003年的评价结论可归纳为:(1)城市环境支持系统处于污染状态,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2)城市经济发展能力强、效率高,能带动城市其它系统的建设,短期内,经济支持系统依然是马鞍山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3)社会和体制发展态势良好,表现出稳定的可持续性,有利于马鞍山市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环境和优化发展的投资环境,能为马鞍山市搭建起更高的发展平台;(4)资源条件依然是马鞍山市立市的基本条件,并表现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马鞍山市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预测

马鞍山市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经历了建市初的单一矿业生产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加工业基地,借助生态城市建设的契机,将城市建设成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由上述定量研究的结果可知:马鞍山市1999-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度由1999年的-2.72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2.59,经历了高速度的发展,加上马鞍山市近年来在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未来5年的发展将继续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资源支持系统自1999年至2003年表现出稳定优化的特点,而环境支持系统则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结合马鞍山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城市性质特点,马鞍山市城市建设应当高度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只有如此,强有力的经济推动力才不会因为环境恶化、资源耗竭而后继乏力。

四、基于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结果下的对策措施

一要高度重视环境支持系统的优化和建设,加快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7篇

1.1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2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2.城市生态规划

2.1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3]。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4]。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与方法,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6]。

2.3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ough评论说,“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也意味着健康”[7]。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

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预防和保护齐头并进的原则

城市生态管理范文第8篇

利用2009~2013年相关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从综合指数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从耦合度看,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越趋有序,关系越趋稳定;从协调度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云南省

1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资源、人口、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系日益显著。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刺激了对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诱发了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城市污染问题[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也面临一系列污染问题。国内目前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或工程项目的生态环境研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较少,且多侧重于治理或管理,对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涉及较少。同时,以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或农村生态环境评价单方面研究为主,缺少对二者之间协调关系的定量研究[2~4]。而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拟通过构建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北纬21°9'~29°15',东经97°31'~106°12',全省土地面积为39.4万km2。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均得到较快发展[5]。在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随之而来,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进行科学评价,以期在促进云南城乡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提供决策参考。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2.1.1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存在数量级、量纲和正逆指标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总和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极大值标准化和极差标准化[6]。本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生态环境指标存在正指标与逆指标的区别,故在用极差标准化法进行数据处理时,对不同性质的正指标和逆指标采用不同的标准化处理方式。具体如公式(1)和(2)所示。式中:x'ij为第i个年份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maxxij与minxij分别为原始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1.2权重的确定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Delphi)、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等。其中,熵权法通过指标信息熵的计算确定指标权重,是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较好地消除了人为因素对指标权重确定的影响,使得权重的确定具有更高的可靠性[7]。因此,本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权法。其计算过程可分解为以下三个部分[8]:①计算标准化处理后各年份指标值占整个研究时段指标值的比值Zij,具体见公式(3)。式中:x'ij为第i个年份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②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Pj与信息效用值Qj,具体见公式(4)。式中:Pj为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m为研究年份数;Zij为标准化处理后各年份指标值占整个研究时段指标值的比值;Qj为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③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具体见公式(5)。式中: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Qj为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

2.1.3耦合度模型耦合源于物理学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9]。本文引入耦合度模型,把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通过耦合度的计算,测定要素双方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耦合度越大,要素之间的发展方向越有序,关系也就越趋于稳定[10]。耦合度阶段划分如表1所示[11],耦合度计算如公式(6)所示。式中:u1和u2分别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x'ij为第i个年份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C为耦合度,C∈[0,1]。

2.1.4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度只揭示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无法反映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因此,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如公式(7)所示,协调度类型划分如表1所示。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数;u1和u2分别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α与β为待定系数,是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程度,我们认为上述两者的贡献度不分彼此,因此取α=β=0.5[12]。

2.2数据来源云南省多年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均来源于《云南统计年鉴》(2010~2014年)。获取以上基础数据后,建立多年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3讨论与分析

3.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借鉴曹连海、王平等人的研究成果[13,14],结合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15],选取16项指标构建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按照公式(1)和公式(2)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熵权法由公式(3)、公式(4)和公式(5)计算指标权重(见表2)。

3.2耦合协调度测度

3.2.1耦合度评价在经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熵权法确定的权重,按照公式(6)分别计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1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2,在此基础上计算两者耦合度C,并结合表1耦合度阶段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的阶段进行划分(见表3)。从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1的变化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其中2010年为最大值,达0.691,2011降至最小值,仅为0.265,之后逐年增加,但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长幅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2的变化则比较平稳,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加幅度大于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长幅度,仅2009年和2010年呈现农村生态环境滞后状态,之后时间段,均为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状态。耦合度C在2009年为0.686,属于磨合阶段,其余年份均大于0.8,属高水平耦合阶段。综上所述,2009~2013年,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有序,关系也趋于稳定。

3.2.2协调度评价在耦合度计算的基础上,利用公式(7)计算综合协调度T和耦合协调度D,并结合表1耦合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类型进行划分(见表3)。从综合协调度T和耦合协调度D的变化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4结论

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结论如下:

4.1从综合指数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

4.2从耦合度看,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变化,两系统间的发展方向越趋有序,关系越趋稳定。

4.3从协调度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23~325

[2]高彩玲,高歌,张现文.基于P-S-R模型的郑州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79~83

[3]李强,李武艳,赵烨,等.农村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体系探索[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604~1608

[4]钱翌,王灵,陈敬锋.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6):128~132

[5]童彦,朱海燕,施玉.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3(6):96~98

[6]徐建华.计量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3~125

[7]林珍铭,夏斌.熵视角下的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3,68(1):45~47

[8]杨洋,王晨,章立玲,等.基于国家规划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015,35(7):51~58

[9]孙东琪,张京祥,张明斗,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060~1071

[10]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等.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853~861

[11]张明斗,莫冬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1):8~16

[12]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注[J].经济地理,2015,35(7):72~78

[13]曹连海,郝仕龙,陈南祥.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5):238~243

[14]王平,马立平,李开.南京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J].生态学杂志,2006,25(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