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安全危机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安全危机管理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科安全管理;危机管理;患者满意度;危机影响因素

引言

在内科临床中,危机发生的频率也要远远高于科室,所以应该对内科的进行更有效的安全管理[1]。研究表明将危机管理应用在医院内科安全管理中,能够降低医院内科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内科安全管理的管理质量。为此本文通过危机管理在我院内科的实施情况,探究了内科安全管理中危机管理的应用,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基本情况:我院内科共设有床位40张,医务人员共16名。其中有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生以及10名护理人员。同时我院分别有4台心电监测护仪、心脏复律除颤器和呼吸机,并配有完善设施和人员的重症监护室(ICU)。我院内科每年平均挽救患者生命近100例,经过治疗出院康复的患者数量众多,是我院的重要科室[2]。

1.2方法

从2016年1月开始在我院内科安全管理中实行危机管理,作为观察组,并将2016年以前,未实行危及管理之前内科安全管理情况作为对照组。对现有的内科安全管理情况以及出现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危机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危机管理措施。

1.2.1危机管理前内科安全管理危机事件的高发因素主要集中在3各方面,分别为人员管理、药品和设施管理以及护理管理三部分。我院内科的安全管理也主要针对这三个因素进行。首先在人员管理方面,内科人员的工作制度主要采用轮流值班和轮休制度,所有人员每天早晚有两次交接班。在药品和设施管理方面,对于临床中经常使用的药物,都可以随时使用和申领。而用于急救的药品和相关仪器设备则需要放置在专门的区域或房间。在护理管理上,由于内科接受的患者数量很多,因此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的管理趋于常规[3]。

1.2.2针对危机影响因素制定危机管理策略首先在人员管理上应该对内科科室中的所有人员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严格审核医护人员的从业资格,同时对在本院进行实习和进修的人员进行妥善安排,不允许这些人员直接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4]。在药品设备管理方面,首先要对患者的详细资料进行调查,从而依照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对内科科室中的所有药物进行定期补充和更新,并对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保证药品充足和设备正常运转[5]。此外还应该努力为患者营造更好的住院环境,在治疗的过程中按照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进行治疗生。为了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医院内科应提前制定相关的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并将应急事件处理方法装订成册,以便医护人员在应对危机时更好地处理。同时应在医院设置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并定期进行安全事件疏散演习,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等等[6]。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主要为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包括诊断、护理、用药及疗效等方面)和危机事件的发生率[7]。其中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满分为100分,其中超过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比较满意,低于60分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患者总数-不满意人数)/患者总数×100%[8]。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检验方式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患者对医院内科的满意程度

两组每组发放问卷100份,两组均收回有效问卷96份。其中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8.54%,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55.2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危机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危机事件发生事件概率为31.27%,观察组危机事件发生概率为9.4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十分显著(P<0.05)。

3讨论

医院内科是安全事件的高发科室,由于护理、药物和设备以及人员等因素中出现问题或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安全危机事件的出现,给患者和医院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9]。为此在内科管理中实行危机管理,对各种危险因素及时的控制和管理,进而降低危机出现的概率。为此本文主要从人员管理、护理管理以及药品和设备管理三个方面,对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10]。结果表明应用危机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没有应用危机管理的对照组,同时危机事件发生概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均十分显著(P<0.05)。证明将危机管理应用在内科安全管理中有助于控制和预防危机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医院内科安全管理的管理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万丽,赵丽,卢光新,等.三甲医院危机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干预[J].健康大视野,2013,21(12):418-420.

[2]黄海燕,陈国峰.危机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安全管理中的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9):270-271.

[3]施小莲.危机管理理论在大内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0):1704-1705.

[4]黎彩芬.神经内科中病房护理危机预测以及干预的对策[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93-94.

[5]刘石宁,翟晓晴.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4):31-32.

[6]杨素琴.危机管理技巧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8):43-44.

[7]石崛.危机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16-2218.

[8]胡祝红,罗艳,叶会玲,等.危机管理理论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3):264-266.

[9]韩梅.危机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109-110.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第2篇

1.1对待如何降低危机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矿难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体系。在煤矿生产中,没有建立各种信息交流传递,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状况的机制。并且对于危机来临的征兆没有准确认真分析,更别提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不能及时将危险通知处于危险状态的员工们,这样事故发生就造成人们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监督煤炭生产企业建立有效的危机预防和安全预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前发现事故征兆,并迅速的疏散处在安全状态的职工,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才能避免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所以一定要加强监督,让煤炭生产企业重视预警体系,将职工的安全摆在第一位,保证预防机制的同时要使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达到预防的效果。

1.2对待如何处理危机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一些不负责任的煤矿对危机应急预案采取应付上级检查的态度,并没有具体实施,而且针对安全问题的应急预案实施起来难度大,没有针对性,万一发生了事故,这些预案完全就是废纸一张,根本不能来进行疏散和救援措施。这些弄虚作假的企业将工人的生命安全当作儿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跟没有仔细进行培训、贯彻和实施等一些列措施,所以发生事故时,这些预案就形同虚设,完全派不上用场。这种问题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打击力度,对不经过严格的培训等安全教育措施及编制不合格的应急预案的企业停止生产,有关部门还要时时对煤矿进行审核检查。

1.3对待如何总结危机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危机总结是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危机管理达到更完善的地步。然而按键部门却把它当儿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总结工作认真的完成,而导致危机频繁的发生。从以往的安全事故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危机总结不到位的企业往往是事故频繁发生。尽管有关部门对一些煤矿采取过一些整改,停产的措施,但是没能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初衷,而且表面上的大力打击最终还是蒙骗人民,背后的潜规则实际更鲜为人知。

2对于危机管理的几点建议

2.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所谓危机意识,也就是对危机的提前预知,防患于未然,拥有正确的危机意识能够让你远离危险,这是在煤炭生产行业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在这种高危职业上,要是没有足够的安全防患意识,根本不能立足。不仅是监管部门对危机要有安全意识,而且作为可能直接的受害者,我们更是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2.2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体系

有关专家曾经说过,安全危机在发生前往往是有预兆的,只要有完善的预警体系,就能够防患于未然,才能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我们要树立一种预防为主的意识,不是老想着事故发生后怎么办,这才是真正的工作重心。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预防危机发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完善预警体系上,只有这样才是最保险的方式。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我们才能真正说是一定安全的,所以,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体系是必须且非常实用的的方法。

2.3仔细做好事故总结工作

事故总结,顾名思义就是从以往的事故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对于所存在的危机,我们绝对不能放过,一定要查到根源。为了使其认真对待总结的工作,可以采取赏罚分明的制度,对于那些化解危机工作突出的要给予奖励,对那些不负责任,态度散漫的给以严厉惩罚。不仅如此还要通过逝去的人引起人们烦人反思,是什么导致危机发生?为什么他们没有避免?通过这件事有什么要我们值得注意的?通过这些能够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总结,避免以后发生严重的事故。

2.4群众媒体加强监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他们对事故的工作进行监督,是再好不过了,媒体要实事求是的报道,对那些违法违规的煤矿要勇敢的报道,不然已他们的应变能力,欺骗人民群众也不是不可能。相关的检查机构也要加大力度,对群众和媒体提出的不法煤矿要进行严格地调查,不能够欺骗人民群众,只有让群众参与到打击不法煤矿的行动中,才能够彻底扫除危险的存在。也总有这样才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3结束语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金融安全

一、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失灵”

(一)对次贷发放机构盲目扩张次贷业务的风险监管“失灵”

1联邦政府住房金融监管部门对次贷市场监管的失误

次贷危机的发生,联邦政府住房金融监管部门对房地产金融业监管不力,导致信用风险在住房信贷市场孕育和集聚是关键原因。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也拥有较完备的住房监管部门和监管手段,但从次贷危机发生的现实看并非如此完备。首先,在住房贷款一级市场,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是政府设立的监督机构,该机构将全国划分为12个片区,相应建立了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ederalHomeLoanBanks,FHLB),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共吸收了8104家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作为会员机构,这样,使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通过直接监管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间接实现了对一级市场的监管。但问题是8104家会员机构并不是美国全部的抵押贷款发放机构,2007年发放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84%,另外尚有16%的其他住房贷款发放机构未受到监管。而且占有次贷市场59%份额的前10大抵押贷款发放机构,都不是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的会员。其次,从房地产二级市场来看,大约80%的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ortgageBasedSecurities,MBS)是由政府支持企业发起的,受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的严格监控,但由私人机构发行的另外20%的MBS则不在其监管范畴。作为金融企业,贷款机构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大力拓展次贷市场也无可厚非,但是金融监管当局却需要站在战略高度,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宗旨下,从宏观上把握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利害关系。但由于美国金融监管属于分业监管模式,因而缺乏全局性的机构来前瞻性的监控金融创新的

2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次贷业务暴露了风险管理“失灵”

(1)贷款流程创新助长了次贷风险集聚。在金融自由化、市场流动性泛滥、房地产业泡沫背景下,银行等贷款机构为了获得更高利润,对贷款流程进行创新,即贷款发放机构不直接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审查,而将该业务外包给中介机构——贷款经纪商。贷款经纪商原本是购房者的人,为购房者寻找最佳的贷款机构及争取有利的贷款合约条件。但在竞争激烈的次贷营销中,银行等贷款机构把贷款审查环节外包给了贷款经纪商。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的报告,60%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起和贷款交易是由经纪人完成的。受利益的驱使,贷款经纪商从中介服务变成为金融机构“卖贷款”,有意降低贷款标准,放松对借款人的信用调查。而次贷借款人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基本金融知识,在低首付、低利率的诱惑下,实际是借了高成本、高风险的贷款。另一方面,次贷发放机构由于通过证券化过程能够将次贷的信用风险分散和转移,因此也放松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调查,主要依赖贷款经纪商。这样,许多通常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就容易地获得了房屋抵押贷款。据2007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次贷中60%购房者的申报收入被至少夸大了50%。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些明显违规的做法既没有及时风险提示,也未采取有力措施纠正。

(2)次贷业务暴露了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次级抵押贷款大部分是存款体系外的专业抵押贷款公司发放的,商业银行并未大量发放。但是,大型商业银行广泛参与了次级贷款的证券化过程,包括次级债承销、服务、提供流动性支持和投资。正是次贷证券化过程放大了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在参与中没有充分重视和识别风险从而遭受了巨额的亏损。

第一,商业银行忽视表外实体的业务风险。在次贷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创设独立的特殊目的机构(SPV)作为次贷证券化的表外实体,其主要形式是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渠道公司(AssetBackedCommercialPaperConduits,ABCPCs)和结构性投资工具公司(StructuredInvestmentVehicles,SIVs)。这两大表外实体持有大量的债务担保凭证(CollateralDebtObligations,CDOs),却不受资本监管制度约束,也没有资产拨备要求,加之其资产负债存在显著的期限结构错配。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这些表外实体面临巨额亏损和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一方面,商业银行被迫向其提供备用信贷,从而将表外风险暴露在表内;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SIVs发行的资本本票的持有者将会面临额外的市场风险。按照美国以市价调整(MarktoMarket)的会计准则,表内资产的风险积聚和巨额投资损失必然导致商业银行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出现巨额账面亏损。

第二,商业银行低估了结构性证券衍生品的风险危害。近年来,金融创新越来越依赖数学模型运用,特别是在风险度量和产品估值中。不可忽视的是数学模型的构建往往过度依赖历史数据,但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人才与市场优势,过分乐观地运用风险价值模型或基于模型的指标计量风险,但任何模型都不能反映所有风险,尤其是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许多银行对次贷及其结构化产品的信用风险估计不足,未充分考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传染性,没有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之间的综合监控与管理机制,导致总体风险暴露的低估。

(二)对投资银行及其创新的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失灵”

投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在次贷危机的发生中担当了重要角色。首先,投资银行购买房贷机构发放的次级房贷,通过“原生一分销”(OriginatetoDistribute,O&D)过程创新出大量复杂的次贷衍生证券;其次,投资银行既是次贷衍生证券的发起人、设计者与承销者,也是其重要的投资者。在证券化创新过程中,次贷衍生证券的信用链条被大大延长,最终投资者和初始资产所有者的信息联系被割裂,造成了“风险转移幻觉”,弱化了市场参与者监测风险的动力。

投资银行通过衍生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有效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但这种转移过程中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未受监管的市场,风险管理消失了。如CDOs等次贷衍生证券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产品,其交易是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OTC市场一对一进行的,OTC市场交易分散,流动性低,市场监管相对较少,风险到底转移到了哪里并没有公开的信息可供分析,所以透明度反而降低且易产生新的风险,如交易对手风险。

从目前危机发生的结果看,受到损失最大的并非传统商业银行,而是大型投资银行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全能银行。据IMF和国际金融学会(IIF)估算,银行损失中真正的信贷市场现金流损失仅占13%~20%,其余皆为资本市场减值损失。传统银行受到的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是银行业受国际统一的资本监管制度约束,有资产拨备制度的要求,并且按要求定期披露,发生风险会及时处置,但投资银行不受资本监管制度约束,没有不良资产拨备机制,其资本充足率远远低于商业银行。因此,投资银行形成了一种主要通过市场融资,大量采用杠杆交易,以很少的资本为股东赚取高额回报的业务模式,即所谓低成本、低资产回报率、高杠杆、高资本回报率的“两高两低”模式。这种模式导致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中过度注重当期收益而淡漠风险,忽视长远发展,如对员工起薪较低,但对业绩突出的给予重奖,股东对管理层激励也是如此。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最大的五家投资银行中雷曼(LehmanBrothers)、贝尔斯登(BearStearns)和美林(MerrillLynch)率先倒下,高盛(GoldmanSachs)和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被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就表明美国盛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模式面临严峻的考验,需要重新评价。

(三)对新兴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失灵”

在次贷衍生品受到机构投资者追捧的市场中,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WealthFunds,SWFs)等新兴市场参与者在利益驱动下,凭借其庞大的资本规模和较高的市场信誉,大量采用“信用套利”策略,以银行信用为支持,投资次贷衍生品,加之普遍采用高财务杠杆进行对冲交易,这使其交易头寸对于房价和利率都极其敏感。这种交易方式,一方面放大了对冲基金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其风险承担水平,同时也放大了衍生金融市场的信用规模,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或对冲操作失误,风险即刻显现。同时导致对冲基金向银行借人的贷款无法归还,引起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而联邦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些新兴机构在衍生金融市场的作用和风险未予足够重视,它们在市场的行为几乎不受监管。

(四)对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作中的道德风险的监管“失灵”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衍生产品二级市场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评级机构要对各种次贷衍生证券在发行之前进行信用评级,以提高其市场风险可信度。由于次贷衍生证券经过层层分解和重新打包,变得非常复杂,不仅普通投资者即使大型机构投资者也难以准确衡量其风险,因此,各类投资者基于对评级机构的充分信赖,其投资决策主要依据评级机构的评级进行。但事实是评级机构对这些结构性衍生证券的评级并没有充分揭示其真实风险特征。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客户希望其评级资产获得尽可能高的评级,而评级机构作为商业机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有保险公司对评级资产担保的条件下,通常愿意给予此类资产较高的评级。二是次贷衍生证券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了准确评估其风险的难度。三是次贷及其衍生品的发展历史较短,没有经历一轮经济周期的检验,在市场繁荣的大环境下,评级机构对次贷衍生品的评级也普遍乐观。2006年第3季度,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对75%的次级债全都给予AAA评级,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债券评级,10%给予AA评级;8%给予A评级,只有7%给予BBB或更低的评级。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一向以独立、公正而闻名于世的美国评级机构声誉扫地,备受指责,也揭示了作为纯营利性中介机构的评级公司也必须受到监管和约束的客观现实。

二、中国金融业的风险监管与金融安全体系构建

(一)推进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同时需要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要与金融混业经营相适应,特别是对混业经营后创新业务的前瞻性监管非常关键。我国目前实行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对相应行业实施监管,这种模式显然与业务经营日益混业化的趋势以及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不协调。另外,对于跨部门的金融创新,需要有一个统揽全局的更具权威性和协调能力的机构牵头,采取全面的审慎监管。因此,中国金融业在迈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基于分业监管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有必要建立联席监管机制,加强对混业经营中创新领域、创新业务的协同监管。监管中既要保持金融创新的活力,又要防范创新过度带来的风险暴露,还要防止出现监管“失灵”的问题。

(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强化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要协调好信贷业务拓展中短期盈利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05年,在国内房地产价格不断高涨的市场下,为了提高市场份额,一些股份制银行曾推出近似于“零首付”的房贷,以及“加按揭”、“转按揭”等等创新业务模式,后被银监会强令取消。这些做法在危机发生前的美国次贷业务中都有,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从近两年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来看,截至2007年底全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7万亿,在各项贷款中占比接近1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1月对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抽样调查,个人借款购房者多为中高收入人群,其中82%的人预期家庭收入基本稳定或上升;40岁以下的购房者占75.5%,群体支付能力处于上升时期。全国按照购买价格计算的抵借比(贷款发生额/房屋销售额)为55.4%,平均首付款比率为37.2%,而美国次贷的抵借比在2000年就达到了78%,到2006年更上升到86.5%。对比来看,我国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比较充足。总体分析,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质量较高,因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而发生被动违约的系统性风险较小。但在住房市场趋于持续升温的状况下,房贷机构往往具有扩张冲动,监管部门的及时预警和有效监管措施非常必要。

2商业银行要正确把握资产证券化创新商业模式的应用

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中,我们应该对国内商业银行未来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有正确认识。第一,次贷危机与过度利用证券化以及“原生一分销”的业务模式有很大关系,但并不能否定这些创新形式。证券化作为盘活信贷资产流动性,分散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创新模式,仍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是要把握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第二,金融机构不能认为只要通过资产证券化就能把风险转移出去,而过度拓展高风险信贷业务。因为证券化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并不能消除风险,风险仍留在市场内。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以及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界限趋于模糊的条件下,局部的风险暴露会通过创新管道在市场主体间传递。因此,资产证券化模式的运用要注意把握量度,不可滥用。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主体要注意基础资产的质量,从源头上把好信用风险防范关。第三,要充分发挥证券化模式有利的一面,防范其弊端。监管部门要制定严密的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要求,把结构性产品的特异性风险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避免误导。同时,要完善结构性产品的资本监管制度,防止机构投资者利用结构性产品从事监管资本套利(不降低风险甚至增加风险的前提下降低了监管资本要求)。第四,“原生一分销”模式是风险转移过程,在次贷证券化中,投资银行、SPV等中介机构不受传统资本监管的约束,导致风险传递中监管出现“失灵”。次贷危机警示监管部门,金融监管要从系统性风险的高度着眼,对风险转移过程中的各环节的金融中介都要监管,而不仅仅是商业银行。

(三)要以次贷危机为契机推动中国银行业新资本协议的实质性实施

实质性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将使银行风险管理至少在下列几个方面得到改进。第一,有利于改变银行单纯依靠计量模型衡量风险的缺陷。新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采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同时应辅以必要的专家判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准确计量风险。第二,有利于改变衍生金融产品场外交易透明度差、交易对手风险暴露不充分的缺陷。新资本协议明确规定了在衍生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以估计由于交易对手信用恶化导致的信用风险。鉴于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复杂性、风险的隐蔽性,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资本监管范围,资产证券化及特殊目的机构SPV都应当适用资本监管要求。在新资本协议下,资产证券化主要用于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弹性,而不再为了资本套利。第三,有利于改变银行资本覆盖风险范围有限的缺陷。1988年的资本协议仅要求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计提资本,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将资本覆盖范围扩大到面临的所有实质性风险,如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模型风险等。而且银行集团内部要有统一的风险计量方法和标准。

基于新资本协议实施的需要,商业银行必然要对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IT系统、风险管理政策流程进行改造,这将有效推动中国银行业整体风险管理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第4篇

一、我国民航业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民航企业对危机缺乏全面的认识我国民航企业对危机缺乏全面的认识。当前一些民航公司对于航空业危机的理解停留在安全危机的阶段,并没有意识到航空业自身属于强周期性行业,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中的突发危机会对航空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迄今为止,我国民航业仍然缺乏应对危机管理的体系,每次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对民航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性我国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性。大多数发达国家重视各领域的危机管理建设,以备危机发生时人们能够迅速反应,资源调配能够得以高效地进行。我国当前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性,民航业的危机管理只是设立了各种应急方案,应急方案根据不同的危机种类设立,应急方案针对性过强,没有形成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在民航领域发生危机时不能和设定的应急方案完全符合,而每次危机都有不同的起因、特点,应急方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以至于在危机发生之后,当事人和航空公司往往由于没有对应的应急方案而不知所措,对采取何种对策难以抉择,无法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各种资源,致使危机全面爆发。

3.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战略性现代社会管理的一大特点就是战略性。一套成熟的具有战略性的管理体系要有足够的深度,足够的指向性,足够的广泛适用性,要能够在长时间内起到引领作用。我国目前民航业内的危机管理正是缺乏战略性。危机管理中缺乏对各种可能情况的预测,危机管理没有形成常态机制,管理制度不够深入明确,指向性不足,在多种危机面前没有普遍适用性,且适用时期较短,不具有长期性。需要将危机管理上升至战略的高度,才能在危机发生时很好地处理危机,避免危机影响的扩大。

4.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预警机制我国当前民航业的危机管理缺乏危机发生前对危机的预警,对即将发生的危机没有敏感性,只是在危机爆发之后或平息之后才对危机发生的根源进行调查,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制定处理方案,往往为时已晚。危机发生前往往都会出现各种迹象,只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尽早发现苗头,在将危机的源头切断,就能避免危机的发生。然而正是由于民航业缺乏危机预警,无法在危机发生之前最小化其发生的可能,在危机爆发之后再去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同时降低了行动的效率,导致危机的全面爆发。

5.民航业内普遍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和安全文化我国民航业内部的各大公司纷纷以企业效益为出发点,在公司的发展中只重视公司规模的扩大,客源和货源的增加,企业利润的提高,只追求市场份额和企业效益,忽略了企业中危机管理意识的树立和安全文化的建立。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决策中,经济效益的提高永远被放在首位,而危机管理往往被忽视。

6.民航企业公关能力不强危机发生之后的公关行为是危机处理的善后工作,有较强公关能力的企业可以在危机发生后将危机造成的社会影响最小化,可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维护公司的名誉,最小化公司的经济损失。我国民航业中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过于依赖政府的管理,而政府部门也存在着管理过于严格、过于深入的现象,导致了这些企业独立处理问题能力较差,企业的公关能力较差,在危机发生之后,无法在社会范围内处理好公共关系,最终只得依赖于政府部门,而政府部门往往采取不予回应或者不公布真实信息的方式,难以获得民众的信任,使得国有民航公司的声誉下降。

二、我国民航业危机管理的改进方向

1.建立危机管理的常态机制民航业的危机管理必须建立常态机制,危机一旦发生,民航公司必须对危机发生的根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减小危机的影响。更重要的一点是,危机管理机制一旦建立,绝对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对放松,常态机制必须得以建立,相同的危机决不能重蹈覆辙。危机管理一旦放松,不法分子就会有机可乘,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也不利于民航公司和整个行业的良好运行和健康发展。

2.建立具有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机制必须能够长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一段时间过后,其危机管理体制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导致危机管理对危机的预防和处理起不到应有作用。同时,危机管理必须足够深入,在危机发生之后,必须对危机发生的根源进行彻底调查,必要时借助其他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民航业的危机管理必须具有足够的系统性和战略性,使危机管理机制能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足够的解决危机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危机的发生,减小危机的影响范围,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我国民航业应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在危机发生之前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与此同时,民航企业要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在日常工作中,民航企业需要设立各种危机指数,在危机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启动危机预案。对工作人员进行各种培训和演练,在危机发生之时,工作人员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判断事态,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4.重视安全文化建设民航企业需要建立氛围浓厚的安全文化。文化在社会和组织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当前民航业中安全文化缺乏,包括民航企业、从业人员和乘客都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民航业内发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安全文化的缺乏,进而导致各种危机的发生。

5.重视公关环节公关活动是民航业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企业需要注重危机的善后工作,即公关活动。当危机发生时,民航公司需要主动利用大众传媒表达自己的歉意,尽一切可能挽救乘客的生命。在危机得到顺利解决的情况下,需要突出乘客的作用,而不能只对机组人员进行奖励,要对在危机事件中有重大贡献的乘客给予更大的荣誉和经济上的奖励,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从而使企业尽可能少地受到事件的影响。危机的详细情况要向媒体和社会及时公布,使公众能够对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对于媒体和公众对各种疑问要及时解答,采取积极地公关策略。不能一味地回避问题,这样容易导致公众的各种猜测,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从而影响公司的形象和声誉,甚至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第5篇

一、提升幼儿园基础管理水平,做到真正的防患于未然

(一)制定完善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在幼儿园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的安全管理准则,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而安全管理制度中要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其中包含幼儿娱乐设施的安全管理、日常饮食安全管理、传染疾病的预防管理、教职人员的有效管理、幼儿玩具的安全管理、校车管理、大型活动管理、家长接送管理等。例如,在幼儿园在组织幼儿进行大型活动时,按照相应安管管理规定,做到对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场地、设施、幼儿人数进行清点和确认,保证在幼儿在活动期间避免发生磕碰及踩踏事件,在活动结束以后,对幼儿人数进行清点,确保没有幼儿走失。

(二)提升监管力度,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现阶段,大部分幼儿原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准则,但是由于在监督力度以及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幼儿园安全管理准则等同虚设,从而导致了危机事件的出现。例如,最近几年,由于校车导致的事故频频发生,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校车严重超载或者是超年限使用,都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构建危机管理机构

首次,要不断提升幼儿园教职员工的危机观念。幼儿园可以采用演戏、视频图片展览、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对内部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能够良好的掌握危机管理的专业知识。其次,要主动对危机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在对信息进行收集时,一定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可能潜在或者是出现的危机因素进行探究。例如,某幼儿园发生了娱乐设施事故以后,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其他设施进行检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事故或者是事件。再次,危机处理小组要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危机小组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幼儿园进行良好的监督以及各项措施的执行。例如,幼儿园较大型的玩具是否安全,滑梯和攀爬架固定是否牢固,一旦出现松动就要对其进行检修,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2]。最后,引入危机管理要全园教职员工参与,真正提升教职员工整体的危机观念和意识,同时危机处理小组还要按照幼儿园的真实情况,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危机意识培训,切实提高每位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意识水平,从而提升幼儿园的管理能力。

三、加强危机预防构建,加大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力度

首先,在幼儿园工作正常进行时,要将对危机处理的流程以及标准转化成相应的教育内容,定期对幼儿园教职员工在进行培训,使其良好的掌握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以及简单的应急技能,避免事故发生以后,教职员工出现手忙脚轮的现象,失去最佳急救和处理的机会。例如,增强幼儿园所在社会和警方之间的联系,并且还要充分使用社会上的力量来为幼儿园安全作保障,同时还要聘请相关医护或者卫生、消防等专业人员对幼儿园的教职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演练,此外,还要加强幼儿园家长接送卡制度等危机防范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幼儿园对危机的预防和处理能力,还能够保障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人身安全。

其次,还要将安全教育贯穿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去,做好幼儿安全的教育工作。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内容分,明确并突出安全教育的中心思想。同时还要开展安全周或者是安全月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安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此外,还要设计相应的情景演练,并且保证幼儿在幼儿园的这一时间段内,每个环节都能渗透进良好的安全教育[3]。最后,要注重危机安全管理的宣传,提升幼儿家长应对危机发生的能力。幼儿园可以在园内比较醒目的地方设置宣传栏,制作并张贴以安全教育作为主体的墙饰,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家长和幼儿渗透危机预防知识,提升家长应对危机能力和技能。

四、结论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第6篇

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深入开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其住房需求也越来越大。城市地少人多的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高层建筑随之发展,它有效的缓解了人们的住房压力,节省了城市土地,促使城市空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但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因素使得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为了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建筑的质量安全,必须将危机管理意识引入建筑施工管理中,从源头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本文将简单分析危机管理意识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其在建筑施工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

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与管理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施工管理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施工方向以及人员安排等服务,并且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但与此同时,施工管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的安全隐患存在。因此,将危机管理意识引入建筑施工管理活动中,可以有效降低干扰因素对施工管理的不好的影响,降低施工风险,因此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作用

危机管理意识是对潜在的危机进行提前预测,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规避的一种意识活动。危机管理意识能够有效的预防以及规避建筑施工活动中潜在的或已经存在的危机,合理、恰当的运用科学的危机管理方法,能够在一定限度将偶然发生的危机直接转变为必然发生的危机,从而直接对危机进行控制。所以,在处理危机现象之前,危机管理意识的树立是十分必要的。同样,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施工的管理活动,这些不确定因素的累积必然会导致危机的发生,这就需要进行危机管理。一般来说,企业的危机管理活动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潜在的或者存在的危机现象,采取一定的手段,监测危机,在危机产生之初进行预警,并及时采取一些措施对危机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控制以及规避危机的行为。建筑施工活动中的危机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潜在的危机进行预测,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控制甚至消除危机。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建筑施工管理的活动中,必定有一些危机与风险存在。因此,树立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能够在安全时期,发觉潜在的危机,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控制,消除危机产生的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树立危机管理意识,或者危机管理意识不够敏锐,就不能提前或者及时的发现危机,这容易使危机扩散,从而对建筑工程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树立危机管理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2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现状

2.1施工的管理存在诸多漏洞,监督机制不完善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深入开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促使高层建筑的修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施工的项目越来越多,建筑企业的数目也随之增加,建筑企业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这种状况下,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部分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项目,开始不同程度的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时间,导致工程质量不佳。同时,在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对工程的质量安全不够重视,甚至还协同相关人员进行偷工减料,这为建筑工程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同时,相关的监督部门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对工程的监督不全面。

2.2相关人员对工程质量安全不够重视在建筑施工管理活动中,相关管理人员将其工作重心放在成本控制、工期安排、施工进度规划以及操作等方面,对于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较弱。然而,建筑行业作为发展势头较好的行业,其竞争活动十分激烈,导致市场对建筑质量的监管难度大大增加。这些因素堆积在一起,就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爆发,必然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的重视,不仅是施工队伍自身的责任,同时也是对以后居住的人们的生命健康负责。现如今,我国的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数为农民工,他们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比较低,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也很难执行国家规定的各种安全制度。所以,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也是提高施工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

3强化建筑施工危机管理意识的意义

3.1树立危机管理意识,有助于抓住机遇机遇与危机通常相伴而行,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有敏锐的感知力。而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有助于企业提前预测到危机,进而采用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将危机转化为机会,促使企业能够逆风发展。

3.2强化危机管理意识,促进企业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众多的企业竞争中拥有更大的市场,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具有远大眼见的建筑施工管理者。同时,拥有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的施工管理者,能够将危机转换成机遇,使得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4将危机管理意识与施工管理相结合

4.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危机管理意识融入制度制度可以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能够强化人们对于正确行为的执行力,使人们意识到错误行为的危害。所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在施工单位内部,要加强管理力度,各个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人力、物力以及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将人际危机从根源上消除。当然,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即农民工)的管理,规范其操作行为,降低安全风险。

4.2利用科技降低危机发生频率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处理方法不断增加。在施工管理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技术,建立危机处理平台,对建筑施工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发现危机,并针对危机类型采取对应的方法解决危机。

4.3加强对质量安全的重视,强化危机管理意识首先,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场地的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设计施工方案,而不是凭经验施工,这样做,能够从源头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同时,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打造高素质的、具有危机意识的管理队伍,严格检查施工材料,避免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从器材以及材料上降低安全风险。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注重施工质量,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不能不顾建筑安全过分缩短工期。

4.4加强施工管理水平,强化安全意识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应放在施工安全上面。同时,应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当然,也要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危机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危机管理意识。

5小结

将危机管理意识引入建筑施工管理活动中,能够增强管理人员对危机的感应能力,降低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这有助于保障施工质量。通过分析诸多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的缺乏。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安全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强化自身的危机管理意识。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危机意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明兄.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浅谈[J].城市建筑,2012(17).

[2]赵海江.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2).

[3]丁宾,郭金涛.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第7篇

从传统安全视野看,当前中国毫无疑问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强大、最繁荣、最稳定的时期:中国第一次没有敌国;中国GDP、外汇储备、贸易实力等重要国力指数不断创造历史新记录。

但从非传统安全角度看,近年中国各种危机频繁发生,对中国人民生命和财富造成严重损害。

(一)危机严重损害中国国民生命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仅2千余人,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话题。

但根据中国第四届伤害预防控制学术会议《中国伤害研究业务报告》:中国大陆每年至少有2亿人遭遇伤害事故,其中70万人死亡、100万人致残。①以下有关中国危机管理现状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

1.中国每年自杀身亡者达25万人,②位居世界第一,但自杀在中国只是第五位死因。按照联合国观点,“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10倍至20倍”。因此每年中国自杀未遂者估计达250万人至500万人之巨。

2.中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近1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拥有量是全世界的2%左右,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是全世界的20%。同时,中国交通事故致死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2004年我国交通致死率为27.3%,而同期美国为1.3%,日本为1%。③足见中国国民素质和行政管理存在问题。

3.中国每年工伤事故死亡约13万多人。2006年略有下降,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27158起,死亡112822人。④

4.中国每年溺水致死达10多万人,2000年12万余人死于溺水,多半是青少年。⑤

此外,据报道,中国每年各类刑事案件致死亡人数约7万人。

由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提交的2007年“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在中国每年发生各类伤害事件约2亿人次,因伤害死亡人数约70万—75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左右,是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之后的第五位死亡原因。目前最为常见的伤害主要有交通运输伤害、自杀、溺水、中毒、坠落,这5类死亡占中国人全部伤害死亡的70%左右。⑥

中国面临的主要疾病威胁:狂犬病、肺结核、肝炎、艾滋病、婴儿破伤风,这5类死亡占中国人疾病死亡总数的81.08%。每年肝炎、肺病、艾滋病等各类传染病致死亡人数估计50余万人。

为确保国民生命安全必须有效地管理危机。

(二)危机严重摧残中国国民健康

1.每年意外伤害事故导致100万人致残。

2.每年意外事故导致约64万儿童伤残。

3.每年工伤伤残70余万人。

4.每年职业病危害70多万人。

5.中国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人的抽样调查结果,2006年中国残疾人总人数达8296万,6年间增加了2296万残疾人士。⑦

为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保护国民健康,必须加强危机管理。

(三)危机严重损害中国财富

中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5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达2000多亿元,仅这一项就约占中国GDP的2.5%。⑧

2008年1月南方大雪灾对中国造成1111亿经济损失;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1万亿经济损失。

可以说,2008年危机对中国的损失估计在2万亿元左右,这相当于中国一年的GDP增量。换言之,2008年由于各种危机,使中国人民的劳动基本上是颗粒无收、血本无归了。

其实,上述数据还没有把股市危机算在内。中国股市高峰期市值约16万亿元。而2008年中国股市暴跌损失了8万亿元。这样,8万亿再加前述2008年其他危机损失的2万亿元,仅一年就合计损失了10万亿元。这相当于中国4年的GDP增量,即未来4年中国人民的劳动将是白干的。

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管理危机,那么,这10万亿元的财富就是实实在在的优质财富。我们每年的劳动收获也将变成稳固的财富。因此,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在经济低增长情况下获得优质发展。

(四)危机严重破坏中国有限资源

中国资源非常缺乏,但每年各种自然灾害、刑事犯罪破坏(如偷盗电缆、通讯干线)、生产事故(如矿井爆炸)等各种危机严重破坏了宝贵资源。换言之,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危机破坏,中国完全可以在开发较少资源的情况下获得更优质的发展。因此,危机管理有助于提高资源有效利益。

(五)危机严重破坏中国生存空间

中国虽然地大,但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相对狭小;加之中国人多,生存环境困难、生态环境脆弱。

但人们长期忽视了经济发展对自己生存环境的破坏:

1.河湖污染。中国河流从南到北,珠江、长江、太湖、淮河、黄河等母亲河、家乡湖都被严重污染。

2.土地污染。水污染必然带来土地污染。

3.农作物和物种污染。水和土地污染又必然使农作物和物种污染。

4.国民健康危机。大量食品污染必然对国民健康带来长期损害。

此外,股市、楼市、金融、治安、资源紧缺、能源紧缺、毒化学品事故、医药问题、人口结构、网络等众多潜在危机对中国安全、国民生命、人口素质、财富、资源、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是当前危机管理的紧迫课题。

二、危机频发原因

危机频发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有如下六点:

(一)国际化、全球化

中国经济、社会已高度融入全球化进程,国际社会的各种危机要素可以通过许多渠道流入中国、影响中国,如金融危机、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危机。

(二)网络化

中国过去也有各种危机,但由于未被媒体报道,所以危机未被“放大、传播”,因此,危机要素也难以在社会上传染。

但现在网络化与全球化连接,网络不仅是国际危机传播的载体、渠道,同时网络也可以制造危机、传播危机、放大危机、扩大危机。

(三)自由化

可以说,中国社会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社会,每年数亿人口在全国各地自由迁徙流动、自由就业创业,却少有档案,完整的、跟踪的档案资料更少。这也给犯罪带来了便利,相当的流动人口抗拒法治社会,而乐于使用假身份证进行迁徙、就业、并购买手机。这对于侦破案件、打击犯罪带来了困难。

(四)法治化

中国社会从过去“人治”走向了法治化,是个巨大进步。但现在的法治模式是部门条块分割,纵向管理,各部门对于职权范围内的问题能够比较有效地管理。但危机是按其自身路径进行传播的,危机波及范围经常是超越数个行政部门管辖领域,因此,目前的法治结构、行政结构根本无法应对现代危机。

(五)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从“政治运动”转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中国经济创造了持续30年高速发展的奇迹。“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战略给国家安装了强力发动机,但这台机器缺乏危机管理,即缺乏制动器、GPS和维修工。因此,中国的高速发展时常被各种危机所困扰,高速发展的经济成果更被各种危机所吞噬、损害。由此造成巨大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关于中国危机管理之战略思考

(一)关于国家主体意识形态思考

回归传统是重建中国主体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但不能成为唯一的全部内容。单纯回归传统的道路必然会越走越窄,而应在创新中求发展。

“和谐社会理论”已成为中国新的主体意识形态,这是对过去“阶级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斗争哲学的巨大进步。和谐社会理论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万物协调平衡。

危机管理与和谐社会理论具有天然的互为依存关系:

1.和谐与危机,如硬币两面,唯有排除危机,才能达到和谐目标。

2.和谐是目标,危机是现实。人类社会在任何时代都是充满矛盾的。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危机。在危机时代,危机量多,危机质重,难以解决,导致危机频发。而在繁荣时代,危机量少些,危机质轻些。但解决危机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人类社会危机是常态,而和谐是稀贵状态。

3.和谐是价值观、世界观,危机管理是具体方法论。对于各种危机,单纯强调和谐是无法排除的,只有依靠危机管理的专业手段、专业方法才能排除之。

4.居安思危。如前所说,当前中国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繁荣、最安全的时代。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不断排除危机隐患,才能保持繁荣和谐、发展繁荣和谐。

同时,科学的危机管理与“科学发展观”、“循环再利用”、“生态理念”等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危机管理”可以与“和谐社会理论、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中国新的主体意识形态。

(二)关于中国文明模式思考

国家文明模式与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国家软实力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属中国特色,但很难成为国际普遍模式,这就限制了中国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和中国软实力。

中国能为国际社会创造新的文明模式吗?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危机管理。因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许多共同危机,即使有部分危机不同,但危机管理方法是相同相通的。危机管理成为人类共同语言、共同方法、共同命运。因此,各国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多、愈益频繁。

发达国家有危机管理,但他们就事论事,缺乏“灵魂”。而中国危机管理是与“和谐社会理论”、“科学发展观”形成水乳相溶的整体,具有深度、广度和文明魅力,超越意识形态,务实而具有普遍价值,尤其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魅力的文明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中国新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关于国家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从“以政治运动为中心”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是巨大的进步,中国高速发展的惊人成就也是有目共睹。但为何中国模式依然难以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呢?因为中国每年各种危机吞噬了大量的宝贵生命、财富、浪费了许多宝贵资源、污染了环境,即中国财富的量和质是不稳定的。今后我们面临两类模式选择:

1.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每年10%高速增长。但由于没有危机管理,危机每年吞噬GDP增量的30%-40%,即每年GDP虽增加2万余亿元,但其中6千亿元被各种危机吞噬掉。

2.有效管理危机,积极排除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GDP就可以从高增长目标转为中度发展目标了。由于危机损失大大减少了,在GDP中速发展的情况下,财富量不会比高速发展时期更少。用最少的劳动,并能确保生命和财富的量质安全,才能符合“科学、节约、循环”等和谐理念。这样的发展模式才具有世界普遍价值,才有魅力。

(四)关于国家行政改革思考

中国行政体制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时行政,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行政体制都围绕“革命”和“战争”。

第二阶段:建设行政,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国家行政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阶段:“”行政,从1966年至1976年,国家行政为“”服务。

第四阶段:经济行政,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家行政体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大任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获得了巨大成果。

第五阶段:笔者呼吁的“危机管理行政”。

改革开放后,国家行政体制具有强大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机制,但危机管理功能非常弱,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无法积极应对,出现了中国从未经历过的一系列危机难题: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生产事故危机、交通安全危机、公共安全危机、生态危机、治安危机、文物危机、心理危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信誉危机等。

有的危机已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基本生存安全,如:水污染、土地污染、食品污染、生产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等;有的危机严重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如只顾经济开发,而大肆破坏中国各地传统文化和珍贵文物故迹;有的危机严重破坏中国国家形象,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缺乏诚信。

如不及时管理好危机,危机必然会妨碍甚至是严重破坏中国的发展。

危机管理理论和技术再好,最终都必须落实在行政管理上,否则都是空话。为此笔者呼吁,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目标,应以危机管理为核心,推进国家新一轮行政改革,以便能够迅速、有效地查险、排险。

1.管理对象改革:从过去只关注“狭隘单纯的政治危机”转为关注“广义、综合的危机”。

2.管理主体改革:由政府单一主体管理各种危机转为政府、企业、社区、个人共同协调管理危机,各尽其责,分担风险,形成“自救、互救、公救”责任体系,即个人要自救、团体要互救、政府给予社会公共救助保护。国家在减轻负担的同时,社会却获得高度安全。

3.管理范围改革:从过去“应急处置”转为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对危机“生成、发展、爆发、消亡”全程监控管理,尤其要加强“预防管理”。

4.管理机构改革:从过去“临时应急机构”转为“常设机构管理”,从省、市到区、街道都应常设“危机管理办公室”。危机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资金、指挥系统均要常设。社区居委会应设专职危机管理岗位,并由受过严格的危机管理专业教育的人才任专职工作。对各类危机进行“常态管理”。

5.管理模式改革:从过去“专业条块分割管理”转为“各执法部门高度协同综合管理”。长期以来中国城市都是专业分工管理,交警只管交通,城管只管市容,环保只管污染,他们对其他违法犯罪视而不见,对新型犯罪、权力交叉领域、空间边缘地带的违法犯罪一筹莫展,或无权管理。于是形成“谁都管不了、谁都不管”的行政真空地带,导致犯罪猖獗、危机泛滥。为此应将110、120、119三台合一,高度整合交警、刑警、户警、城管、环保、卫生、工商、海关、武警、出版等行政执法部门力量,从专业分工管理转为综合协同管理。

6.建立“网格化管理问责制度”。现在行政体制是按专业来分割部门权力的。由于中国正处在大规模社会变迁过程中,新问题层出不穷,法律创新跟不上,管辖责任分不清,导致各执法部门都难以管理。

建立“网格化管理问责制度”后,在责任区域内的行政首长(如区长、街道主任)全权管理辖区内所有违法犯罪行为。在责任区域内,如果火灾、爆炸、刑事犯罪案件、生产事故、假冒伪劣等事件超过一定指标数量,行政首长及其相关责任人必须引咎辞职。这样,经过2-3轮更换干部后,大部分在职干部都会主动学习、关注危机管理了。

7.建立“无缝化管理”,对于网格区域内的各种违法事件、危机要素,应建立如下行政管理体系:

时间管理无缝;空间管理无缝;职能管理无缝;人员管理无缝;领域管理无缝。

8.建设“管区危机监管信息系统”:要用IT手段,对可能危害本区域安全的所有危机要素在时间、空间、量、质上的变化实现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并在市应急联动中心大屏幕墙上及时自动显示四级预警。

9.法律创新:为推动上述行政改革,应及时调整法律。重点是:

考虑到修改宪法需要谨慎,速度必然非常缓慢,因此,当前可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进行法律创新。鼓励国民运用司法手段来监督国家危机管理状况、制裁污染企业和个人;从过去“专业管理”转为“综合管理”;从过去“轻罪不罚”转为“有罪必罚”,使国民认识到:哪怕轻罪也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从过去国民对公共危机无权起诉转为鼓励国民起诉各类危害公共利益的危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过去只追究违法犯罪的转为辖区内危机事件达到一定指标数量后必须“追究行政责任人”。

10.培育危机人才。以上海为例,上海有无数的医院和更多的医师来管理市民健康问题。其实上海的危机量、危机质、危机影响远比上海疾病管理更复杂、更广泛、更艰难,却只有华东师范大学一家危机管理研究所从事危机管理研究,其设备和资金匮乏、人员有限。对此却没人觉得“不正常”。因此城市危机要素越积越多,并相互影响、此起彼伏,令人担忧。

(五)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1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应对法》)存在一些问题:

1.“突发事件”概念问题

《应对法》使用的核心概念是“突然发生”、“突发事件”。但事实上许多危机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缓慢发生的,却会造成严重后果。从下述危机属性可见(应对法)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这些概念未能准确概括危机管理的本质,从而严重限制了危机管理的对象。

(1)人为危机与自然危机。

(2)急性危机与慢性危机,《应对法》忽略了慢性危机。

(3)硬性危机与软性危机,《应对法》忽略了软性危机。

(4)瞬间危机与持续危机。

(5)显在危机与潜在危机,《应对法》忽略了潜在危机。

(6)宏观危机与微观危机,《应对法》忽略了宏观危机。

(7)可测危机与难测危机,《应对法》忽略了难测危机。

(8)可解危机与难解危机,《应对法》忽略了难解危机。

(9)有规律危机与无规律危机。

(10)单一危机与综合危机,《应对法》忽略了综合危机。

(11)连锁危机与非连锁危机。

(12)关联危机与非关联危机。

(13)集中危机与分散危机。

(14)特定范围危机与无特定范围危机。

(15)共同利益危机、对立利益危机和无关利益危机。

(16)直接真实危机与间接虚假危机。

(17)有形危机与无形危机,《应对法》忽略了无形危机。

由于《应对法》概念只定位于“突发事件”,因此就无法管理其他类型的危机了。

2.“应急管理”概念问题

《应对法》确定的对象是“突发事件”,这就决定了使用方法只能是“应急管理”。

其实,“应急管理”只是危机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因为“突发事件”形态只是前述危机17种形态中的一种,还有许多形态,仅用“应急管理”完全无法应对其他多样的危机。“应急管理”固然需要,但尚需其他管理补充。

3.《应对法》管理范围问题

《应对法》确定了四类对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却没有把“国际安全”纳入其中,实在是缺憾。中国在海外已经拥有巨大的国家利益和民间利益,应该有效管理“国际安全”。

4.笔者建议

(1)应该用“危机”替代现有的“突发事件”概念。

(2)应该用“危机管理”概念替代“应急管理”。

(3)由于危机形态多样,在危机事前阶段可以用“预防管理”、“查险”和“排险”概念;在危机事发阶段可以用“应急管理”概念;在事后阶段可以用“事后处置”概念。

(4)管理对象从四类扩大为五类,即把“国际危机”纳入其中。

(5)新的法律名称应该是“危机管理法”。

(6)新法律应该确立新的概念体系,以终结中国长期以来概念混乱的局面:危机、安全、风险、事故、事件、应急。

(六)改善刑法

就富裕度而言,中国不少城市已经与欧洲无异。但为何中国社会形象、魅力程度、安全程度远不及欧洲?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数亿人口在全国各地自由流动,自由到可以“轻度犯罪”而不受处罚的程度。中国社会“轻罪泛滥”现象严重破坏了自己的形象。如偷盗、欺诈、制假造假、假冒伪劣、制造假身份证、使用假身份证犯罪、侮辱他人、诬陷他人、损坏公物等。对于“轻度违法”、或违法后果较轻的犯罪行为,中国司法部门一般是不处罚,或从轻处罚。当人们知道“轻罪不罚”时,人们就敢于经常地轻度犯罪。于是,轻罪就泛滥了,当人们经常被各种轻度犯罪所侵害、所侮辱时,社会安全和人的尊严就失去了,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消失了。为何在中国,无人敢去救助跌倒的老人?为何人们对行乞弱者毫无同情之心?因为人们体验过太多的欺骗和假冒。

中国社会诸多严重危机事件也与“轻罪不罚”密切相关。罪犯通常都使用假身份证,用假身份证登记住宿、流窜、购买手机,再用手机从事严重的犯罪活动。因为其源头是假身份证,使侦破变得很困难。

最好的社会安全是建立在严格的“有罪必罚”的法治基础之上,要彻底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轻罪不罚”的情况。当人们明白“有罪必罚”时,就少有人敢冒犯轻罪;当轻度侮辱他人都必然受到处罚时,社会侮辱就少了,尊严、尊重与安全就增加了。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07年6月5日。

②中国卫生部报告,新华网2005年6月10日转载《北京科技报》报道。

③新华网2007年4月13日。

④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司2007年1月11日《2006年全国各类伤亡事故情况》。

⑤《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1日第4版:“溺水已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位死因”。

⑥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中国伤害预防报告》,中国网2007年8月10日。

安全危机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危机管理;意识运用

1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工程项目建筑工程施工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工程项目,所以,对建筑施工的管理进行加强也是非常复杂和有必要的施工的管理进行加强也是非常复杂和有必要的,因为施工环境具有一定特殊性境具有一定特殊性,而且施工条件也非常特殊,在施工的时候可能遇到施工危机和风险可能遇到施工危机和风险,比如说,工程安全的风险、工程质量的风险量的风险、工期管理的风险、环境的风险、合同执行的风险等,因此要求我们在建筑施工管理的时候因此要求我们在建筑施工管理的时候,不断让自身的危机意识加强识加强,并且提升对危机意识的认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以及合同执行方面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价值。

2建筑施工中的危机问题

2.1监督不到位

监督管理阶段需要进行制度机制和实施流程的设定监督管理阶段需要进行制度机制和实施流程的设定,根据现在掌握到的情况来分析很多监督部门还是没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机意识,因此,安全问题也频频出现,由于在各个施工过程当中监管部门没有做好很好的监管工作中监管部门没有做好很好的监管工作,造成监管部门失去它们原有性质们原有性质,有的时候施工单位还和监管部门进行私相授受,出现走后门等问题出现走后门等问题,正是由于这样种种原因,造成监管危机普遍出现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当中遍出现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当中。

2.2图纸设计有误差

所有的图纸都是在施工设计阶段产生的所有的图纸都是在施工设计阶段产生的,所以要求施工设计必须科学合理设计必须科学合理,这是对整个建筑进行支撑的根源,从现代的社会来看的社会来看,很多新盖好的大楼就出现需要爆破或者质量有问题产生裂纹而倒塌的情况问题产生裂纹而倒塌的情况,这些都是由于施工设计没有达到要求而出现的到要求而出现的。

2.3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一线进行建筑施工的人员多半都是农民工在一线进行建筑施工的人员多半都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化水平相对比较低,而且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就算企业单方面进行了培训的工作面进行了培训的工作,也只是进行一些只言片语的安全知识宣讲宣讲,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的情况,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2.4安全管理不到位

很多施工单位仅仅单纯对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关注很多施工单位仅仅单纯对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关注,他们没有把重心放在施工安全方面没有把重心放在施工安全方面,这就造成很多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出现中的危机出现。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部门,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监察的过程中不能敷衍了事,如果他们的工作松懈如果他们的工作松懈,就可能造成危机的几率增加,不单单是这样这样,很多企业为了让施工成本进一步得到控制,出现购买问题材料的情况题材料的情况,由此施工安全就无法得到根本保证,为了某些人的眼前小利把众人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人的眼前小利把众人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这种行为需要被严厉批判严厉批判,比如说我们在日常审核的过程中出现的房屋倒塌、道路塌方道路塌方、豆腐渣工程等,都是由于安全管理监察不到位而出现的现的。

3增强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有效策略

3.1树立施工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

若是想要在施工管理的时候若是想要在施工管理的时候,积极落实危机管理的应用效果效果,就一定要将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进行加强和提升,确保施工的时候切实把危机意识使用到施工的过程中来施工的时候切实把危机意识使用到施工的过程中来,切实帮助各个施工部门进行思想的转变助各个施工部门进行思想的转变。让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加强强,第一步就是需要对施工人员在危机意识方面进行管理和培训培训,利用培训的方法让施工人员对危机意识的作用进行了解和切实感受解和切实感受,让他们体会到提升危机意识的重要性,特别是能够通过一些鲜明的事例来帮助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解解,让他们在施工的时候进行高度警惕,第二,在施工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向大家进行相互的沟通时候一定要注意向大家进行相互的沟通,逐步建立一个合理沟通的渠道沟通的渠道,让施工人员加强互信,利用讨论和交流的手段了解和学习在施工的时候产生的危机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解和学习在施工的时候产生的危机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另外也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培训和提高施工人员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处理能力中的处理能力,确保他们的危机管理意识能够得到提升和应用应用。

3.2营造危机管理氛围

危机意识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严重问题危机意识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严重问题。只有让施工的人员真正明白危机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出现的消极影响后极影响后,他们才有可能对受伤的工作更加认真负责,除了营造一个危机氛围外造一个危机氛围外,相关人员还需要注意营造很好的施工环境境,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施工人员更加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的工作,才能在本质上让自己的施工质量得到提高。

3.3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创设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

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危机预警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危机预警机制。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来达到获取和分析各方面信息的目的的监测手段来达到获取和分析各方面信息的目的,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下几点做起:认真研究和分析同行业相似的情况,这样可以有效的实现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对各方面因素的管理和监测工作作,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及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息管理系统平台,对危机管理意识运用在建筑施工方面的重点进行关注点进行关注,保证施工建设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需要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这样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树立起危机管理的意思工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树立起危机管理的意思,也可以在一些比较醒目和显眼的位置些比较醒目和显眼的位置,进行危机管理口号和标语的设置置。另外相关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体现出一个比较好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一个比较好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

3.4强化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强化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安全教育培训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安全教育培训,以及让相关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是增强建筑施工过程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另一个方法和手段的另一个方法和手段,能够程序化和标准化的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安全方面的培训行教育培训以及安全方面的培训,并且进行考核,把增强危机意识的观念融入其中意识的观念融入其中。切实保障施工建筑施工工作可以顺利合理的完成合理的完成,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对洞察力和警惕性的培养,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并且需要注意对增强员工预防危机的心态,由于施工人员在建设危机的过程中是直接的受害者施工人员在建设危机的过程中是直接的受害者,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可以很好地保证内部人员在生命财产健康方面不受到侵犯受到侵犯,进而能够对建筑施工单位在资金成本上面的支出得到控制得到控制。

4结束语

显而易见显而易见,在进行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危机管理能够对建筑施工人员需如何树立危机意识进行很好的帮助对建筑施工人员需如何树立危机意识进行很好的帮助,让他们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们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让建筑施工人员的危机管理机构得到完善员的危机管理机构得到完善,把危机消弭于施工的建设的过程中程中,另外还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一个非常好的预警机制,让施工施工环境得以提升施工施工环境得以提升,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