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安全健康知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安全健康知识

医院健康加强工作思路

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的动力。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这是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健康的表述,也是第一次从党的指导纲领中明确健康的地位。它反映了党和政府把保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健康幸福不但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直以来,医院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健康教育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不断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养成文明的生活、科学饮食习惯,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我院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年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如下。

1、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发挥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作用,落实各项健康政策,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动员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在全院上下努力营造一个促进健康的良好环境,使广大职工及就诊、住院病人不断增加健康知识,掌握的健康的技能,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制定年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规划;把落实《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及医务人员控烟为重点,结合公共卫生的大环境、关注健康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热点话题,掌握传染病的流行防控动态,明确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任务。

3、调整、落实健康教育宣传网络,充分调动宣传网络人员的积极性,配合临床医疗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4、依托工会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推动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通过健康讲座提高职工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促进健康干预活动的开展。

5、积极参与社区健康促进工作,传播健康知识,普及预防疾病知识,构建和谐社区,做到人人重视健康,人人讲健康,人人都有健康的体魄。

继续阅读

农村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思路

健康教育工作是村级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我村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在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制定了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继续阅读

教育体系全民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健康”为主题,以“全民健康,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开展健康知识传播为抓手,采取有效传播方式和干预措施,帮助城乡居民掌握健康知识和有益健康的基本技能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目标任务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每学期8课时以上),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率达到85以上(除山区个别学校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安全、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小广播”作用,通过中小学生向家长传播健康知识“小手拉大手”一对一传播活动,做到学校健康教育教师、教材、教案、课时、传播“五落实”。实现“健康教育有人教,四病(肝炎、结核、包虫病、菌痢)防治有人包,健康行为有人传,环境卫生有人管”的全民健康教育行动促进总目标。

三、具体措施

1、认真上好卫生课,教育学生并向家长传授基本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做到洗脸洗手一人一巾,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戒烟限酒,低盐饮食,瓜果洗净,不喝生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治理校园环境卫生,教育学生帮助家庭治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乱倒垃圾、乱堆乱放等不良行为,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并积极与当地卫生院(所)取得联系,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知识竞赛、作文征文比赛、手抄报、健康沙龙等活动,深入开展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为学生当好“小广播”员奠定基础。

3、健康全民行动工作将纳入年终考核,望各学区、学校加强领导,周密安排,抓好落实,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益。

继续阅读

社区健康工作打算

一、主要工作任务

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继续阅读

女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探索

摘要:

目的探索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及效果评价。方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用同一试卷对同一对象进行测试,比较干预前后的测试成绩。结果干预前测试对象的成绩为(23.19±2.13)分,干预后为(45.78±1.56)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学校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学生性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是促进青少年性健康行为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性健康知识

卫校学生大多15~20岁,正处于青春期。随着生理机能的成熟,性心理被唤醒,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试图探究异性的心理,进入异性的生活。但卫校护理专业以女生为主,特殊环境使得其愿望在校园内很难实现。部分学生因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加之心理上处于叛逆期,性相关危险因素大大增加。笔者认为,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知晓状况直接影响其性健康行为。本研究探索了卫生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的途径、效果评价、意义等,对于全面提高青少年性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象

2013级普通护理专业二年级618名女生,年龄13~21岁,平均年龄(17.16±1.53)岁。

2方法

继续阅读

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传统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母婴同室护理、新的健康知识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母婴并发症率、日常健康知识的掌握率、纯母乳喂养率、HAMD评分与HAMA评分及健康知识教育满意度等。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喂养、尿布更换、生理特点等日常健康护理知识的掌握度分别为:98.67%,98.67%,97.33%,HAMD评分与HAMA评分均显著优对照组(P<0.05)。产后观察组产妇乳头皲裂、尿储留并发症发总发生率5.33%,新生儿黄疸、红臀并发症发总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8.00%,信任度为85.33%,满意度为89.3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母婴同室的护理效果,并降低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母婴同室护理的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母婴同室;应用及影响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作为教学基地,通过对住院患者和其家属有计划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其掌握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戒掉不良生活习惯,建立科学、合理、有利于健康生活习惯的过程。健康教育是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康复及婴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新生婴儿与他们年轻的父母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对产后卫生保健常识、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和新生儿护理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因而对初产妇进行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通过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传统健康宣教,观察组通过我院建立的爱婴病房实行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在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方法及影响方面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50例为对象,年龄22~34岁,平均(25.78±5.38)岁;新生儿孕周(37.59±1.93),日龄(5.27±3.27)d,两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传统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母婴同室护理、新的健康知识教育模式。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孕周、日龄、体重、父母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

1.2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

观察组护理干预:产妇安排在爱婴病房(母婴同室)中,爱婴病房中设有健康知识宣传画,产科护士对其进行常规婴儿母乳喂养宣导,并根据分娩天数每天为其翻阅健康知识挂历为其讲解,并评估母乳喂养有效性。观察组健康教育:健康知识采用宣传挂历方式,内容包括:入院须知;爱婴病房的安全(如:室息、烫伤、捂被综合征及病房探视人员过多等,并全程协助产妇解决困难);产后一天内的产妇护理须知;母乳喂养的技巧、优点;产后卧位指导;新生儿正确吮方法;产后第二天母乳不足的处理方法、饮食指导、日常卫生注意事项;新生儿换尿不湿的图片讲解;产后第三天奶胀的处理,新生儿晚间哭闹、吐奶的处理;新生儿预防接种及疾病筛查宣教;出院须知(内容包括:新生儿护理要点及常见症状处理方法,新生儿的脐部、大小便、哭声及黄疸的观察,尿布的更换,告知产妇产后40天禁盆浴及性生活,定时做母婴健康检查。产妇顺产3个月、剖宫产6个月后上节育环,避免哺乳期再孕)。对照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75例产妇安排于普通母婴同室病房中,婴儿出生开始对其实施传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常规介绍住院须知、医院环境、主管医护人员及简单新生儿护理要点。两组产妇HAMD评分与HAMA评分及出院问卷调查:HAMA焦虑情绪评分包括:紧张;失眠;抑郁;焦虑;心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肌肉系统症状,谈话表现等14内容,以5分法计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HAMD抑郁评分包括:睡眠困难、罪恶感、精神性焦虑、人格解体、精神分裂、自卑感、自知力、躯体性焦虑、记忆力减退、绝望、偏执症等24项内容,以5分法计分。无症状为0分;轻、中度为1分;重度为2分。评分越高抑郁状态越重。出院时对两组产妇发放问卷调查。

继续阅读

学校健康教育实施计划

为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本年度,我校健康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健康教育目标任务,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

一、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

1、学校教导处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表、有考核,确保开课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认真进行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学科中有意识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的学生健康教育。

3、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各项指标达标。

4、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进行教研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学校大队部是健康教育宣传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讲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利用红领巾板报办好健康教育专栏。

继续阅读

路径健康教育管理对家长心理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肺炎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6例小儿肺炎患儿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路径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提高肺炎患儿家长健康知识,可有效改善家长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

关键词:路径健康教育;肺炎;心理状态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症之一,该症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患儿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有研究表示[1],小儿肺炎康复与患儿家长积极配合关系密切,但由于患儿家长对小儿肺炎认知不足,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继而不利于获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对此,本研究对我院78例小儿肺炎患儿的家长开展路径健康教育管理,取得了满意的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56例小儿肺炎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的诊断指标[2],且经X线、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所有患儿均由父母陪护,家长中男85例,女71例,年龄27~42岁,患儿家长均初中以上学历。排除精神障碍、言语理解功能障碍、智力缺陷、文盲的患儿家长。将156例患儿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两组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由当班护士随机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危害及一般用药知识、各项检查配合方法等。观察组采用路径健康教育管理,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入院时,向患儿家长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护人员、住院须知等。同时,叮嘱家长注意患儿保暖,避免着凉。采用宣传书册、宣教视频等,一对一地对患儿家长进行小儿肺炎疾病宣教,并介绍相关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及时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对过度紧张的家长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抚,帮助家长正确认识疾病,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第二,入院第2天,指导家长遵医嘱用药,介绍药物治疗的目的、服用方法、治疗预后、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方法。指导如何处理小儿高热、雾化吸入配合、咳嗽咳痰叩背方法等。若小儿大量出汗,需叮嘱家长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第三,入院第3天,告知家长患儿病情变化,尤其是病情复杂、病情加重的患儿,家长常出现急躁、不信任等表现,护士需与家长积极沟通,务必使家长对患儿的病情有较全面的了解,并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抚。指导家长准备科学合理的膳食,以提高患儿机体营养水平;同时介绍小儿肺炎的病因、发病经过、发病特点及危害,提高家长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预防相关继发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的干预工作中。第四,出院前指导,大部分患儿出院时,肺部炎症并未完全吸收,致使家长常担心复发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需结合疾病特点及患儿病情进行宣教,同时,指导家长规避肺炎发生的风险因素,以预防肺炎再次发生。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