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民俗文化发展与建议范文

传统民俗文化发展与建议范文

时间:2022-09-17 11:29:37

传统民俗文化发展与建议

黄河文化、多民族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共同构成了西部独有的文化形态和特色。其中,庆阳香包作为陇东地区民俗文化的代表,其以独特的构思和精湛的刺绣工艺而独树一帜。当前,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动,都为当地民俗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故本文将对庆阳香包的由来发展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梳理与分析,对于优化香包民俗文化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旨在将固化的文化“活”起来,让其更好更快的传承与发展。

1传统民俗文化与庆阳香包的含义

传统民俗文化,顾名思义,其源自于民间,并不断地流动与发展着,在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不一样的光芒。其包含内容丰富多彩,大多都是自发形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多样性和实用性、原生态性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现如今,传统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文化的撞击、消费方式的单一、政府较少的关注、继承者们品牌观念的匮乏,在中国这片传统民俗文化的沃土下,推动传承优良传统俨然成为了当下一个严肃的课题。民众作为主体,构成了传承与保护的队伍,并不断推动着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也正是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民俗文化传统的传承,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甘肃,有着浓郁特殊的地域位置,从而也衍生出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例如广为人知的敦煌曲子戏、窑洞营造技艺、庆阳香包等等。都在这黄土高原上以文化的载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庆阳香包是甘肃庆阳的一种民俗物品,是西部名城民俗文化中的一朵璀璨奇葩。这古老的民间艺术保存了人们悠久的文化记忆,并在发展和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2庆阳香包的历史渊源

甘肃省庆阳市,是一个历史久远、传承群体大、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地处董志塬腹地,被誉为“农耕之源”“陇东粮仓”“岐黄故里”“永远的红区”。庆阳香包就是在这多民族聚居地文化的                作者简介:李丹(1996-),女,汉族,甘肃白银人,硕士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相互交叉与碰撞中,成为庆阳市鲜明的一个标志。庆阳香包绣制由于多构造的地理环境,保持了远古时期的淳真与质朴,在社会各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素有“庆阳香包甲天下”的说法。据调查,“千岁香包”是庆阳市现存最完整的香包珍品。整个香包色彩艳丽、做工考究,反映出众生向心的含义。其造型、色彩也成为设计界研究的范畴,新世纪的青年人也以佩戴香包为时尚[1]。香包作为甘肃庆阳市的社会文化,璀璨多姿,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其随意性强、构造简单、刺绣粗拙敦厚,有一种原始生命的壮美感。起初,香包常常用来驱虫避害,随着不断的发展,香包又成为端午时期人们佩戴以及馈赠亲友的佳品,这充分显示了历史的流变性。但到了“”期间,民俗活动受到了极大的打击。1982年,包产到户责任制得到了肯定,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收入也逐渐提高,整个趋势呈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势,香包重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承载着平安、禳灾避邪的美好寄托慢慢走向市场,走出国门。

3庆阳香包样式

庆阳香包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域特色。在色彩的使用上,首先,用色大胆强烈,多用原色和纯色,搭配灵活[2]。其次,经常采用互补色,以用来增强对比,不仅显示出了火红热烈的喜感,而且也映射出当地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传统的刺绣手工技能又分为了四大类,各自的制作工艺也都自成体系。(1)绌绌类。这类主要以藏针为显著特征,立体感强,以不见针线为佳境。(2)线盘类。轩辕黄帝活动的摇篮地庆阳,曾是螺祖养蚕缫丝的始足地,“线条文化”成为一切艺术的母体。即用不同的线条盘出多样造型。(3)立体刺绣类。包括小孩玩具、香包挂件、生活物品摆件等。(4)平面刺绣类。以长短针最为有特色,像太阳一样呈现放射性形状,长短不同的三角形针法,亦称“狗牙边”,造型也十分形象。庆阳香包在造型丰富多样的基础上,寓意重重,真实反映了广大人民心灵深处的美好期盼,彰显了黄土高原上那份纯朴的审美品格,是美化生活的一种传统文化。

4传统庆阳香包的研究价值

造型多样、丰富多彩的庆阳香包承载着华夏文化的记忆,更多的是精神体现。如借“鱼钻莲”“凤戏牡丹”比喻婚姻美满,“鱼龙变化”预示了图腾崇拜的民族同化过程,又是鱼跃龙门故事的一缩影。“六娃闹春”“三羊(阳)开泰”等,这些都折射出人类求真向善的美好情感。其不仅是西北传统文化的艺术代表,在悠悠历史长河的沉淀下,经过认识—事件—认识不断总结和完善。它既是历史的实物见证,又是研究中国本源文化的活化石[3]。庆阳香包的绣制从寻常百姓家一路而来,目前已经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成为了最拨动人们情怀的物品,并与中华民族灵魂的塑造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其研究价值主要表现为:

4.1历史研究价值

庆阳香包的艺术是通过历史慢慢沉淀而来的。其民间艺术保存了大量远古时期的记忆,并在不断的发展与传承中渗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信息。作为陕甘宁革命老区,馆藏文物不可计数。根据考古学家先后发掘的遗址来看,庆阳早在20万年前就已经揭开了旧石器人类活动的扉页。分别出土的“环江冀龙”化石和“黄河古象”化石都对庆阳生态以及自然的形成提供了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4]。

4.2文化研究价值

庆阳香包系列文化不仅蕴含了庆阳民俗的内涵,同时,丰富了中国古文化的内容,对中国古哲学文化具有建设性的促进作用。仅仅是香包上的图案,都很有文化借鉴价值。在甘肃,刺绣散布在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片黄土高原上,常常会看到一些嬉戏玩耍的孩童,光着屁股,却在胸前挂着一个肚兜,或是一个小香包。最特别的是有些纹饰图案多以螃蟹为主,也有螃蟹形状的。然而甘肃不产蟹,却将其作为吉祥图案。原来,在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以蟹辟疟”,当地人也深信此“干蟹”能保平安,根据人们对做成香包的需求,螃蟹香包便问世,绚丽有药香。

4.3医用研究价值

由于庆阳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古代就是中药材之乡。香包内装载的中药配方便是中国医学鼻祖岐伯对中国古医学的一种传承。庆阳也是中华医学的发源地,当地人们认为常常出现的头痛、腹胀等症状的人都可尝试药枕、耳枕,其有着清利头目、温中散寒的奇效。这充分说明其对中医、医学卫生都可以提供创新与发展的研究素材。

4.4民族学研究价值

在这个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下,庆阳人民在香包制作的造型与针法上保留了大量华夏先民原始的物象。如图腾、母系崇拜等的延续。这些图案绣在小巧的香包上,既反映出了远古先民的生活迹象,也成为了研究古代不同民族大融合的有力佐证。

4.5生活实用价值

庆阳香包是与当地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形态,群众性广泛,渗透于家家户户。当下,香包形式多样,有佩戴品、绣品、制造品等等,因其寓意吉祥,所以在生病求吉、祈求旅途平安以及各种喜庆场所都有香包的身影。同时,也蕴含出劳动人民质朴善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风貌。

5对庆阳香包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民间艺术是对于历史文化脉络和各个地方地域风情的遗存,展示着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尤其是民间刺绣,在一天一天地离我们远去。香包更多呈现出来的是母性的光辉,这种感情只有通过一针一线的寄托来体现。我们民俗文化主要出现文化品牌的缺失、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性、人才缺乏等窘境。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加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创新对外宣传的方式。第二,寻找强有力的品牌合作,提升社会影响力。第三,举办节会活动,与更多的企业合作交流,开拓市场;同时开展更多民俗文化展览活动,不断推进品牌意识,让庆阳香包“走出来”。也可以作为旅游商品,不仅可以适应于旅游市场,在金融、工业、商业、航空、体育等机关亦可制作有企业特色和文化特点的纪念品,应用领域更为广泛,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5.2加强产品设计创新性

由于香包色彩艳丽,在用途装饰方面都有所受限;设计内容古板老套,与如今现代化设计相背离。庆阳香包的创新应与现代艺术以及消费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庆阳香包的绣制多以布料为主要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改变更新其材质,尝试新型环保的材料,如木质或皮质。木质常给人留下细腻、原生态的感受,也更能符合当下人们的消费理念,将这些有趣的图案刻在木质材料上,将更加充满乐趣与意义。而皮质是年轻人一直追崇的时尚元素,耐磨性更强。同时,不管是在香包的色彩还是形态上,都可以打破固有模式,采用简化的手法,加上复合色,运用现代艺术理念赋予香包新的价值,这已是民间艺术的重要趋势。

5.3重视人才引进

现在,大多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已到古稀之年,普通绣娘年龄偏高,技艺传承出现断代。这时,需要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并邀请知名非遗专家来庆阳举办讲座,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民艺、热爱民艺;外派人员参加培训,外出学习深造,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与高校进行对接,将当地的一些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以聘请的方式邀请进校,进行理论性教学,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民俗文化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香包已成为了甘肃甚至中国保存较好的民俗文化,更是劳动人民继承和发展的家园。对于其发展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应及时修补。因为这一件件原生态的香包艺术,是远古先民的质朴心境。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多去了解民艺,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雯.庆阳民俗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以庆阳香包、剪纸、刺绣为例[D].兰州大学,2018.

[2]宋文靓.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开发与传承——以甘肃庆阳香包艺术为例[J].中国包装,2016,36(11):43-46.

[3]孔伟,杨晓宁.民间文化产业化的思考[J].设计艺术,2006(02):42-43.

[4]赵涛.庆阳香包艺术的现状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

作者:李丹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传统民俗文化发展与建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mswhlw/75101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