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会计收益范文

会计收益范文

会计收益

一、传统会计收益评述

在会计学中,对收益有不同的解释。但多数人都认为,收益代表产出大于投入的差额,即如果投入一笔资本,则超过资本额的报酬就是收益。会计收益又称利润或盈利,通常是指来自期间内与非业主发生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其特点为:(1)它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2)依据会计分期假设;(3)应用收入实现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这种会计收益概念已经过时间的考验,已被管理当局或报表使用者普遍接受;它是基于实际或真实的交易,因此它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由于依据收入实现原则,符合了会计稳健性的要求;它还有助于反映管理当局对受托资源的使用情况,便于其控制和报告既定的受托责任。

会计收益有以上诸多优点,但它有着不容忽视的局限性和缺陷,尤其是在当今存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不足就显得更加突出。主要有:(1)由于历史成本原则和收入实现原则的限制,会计学收益无法确认在既定期间内持有资产的价值增减,从而不利于反映本期的实际收益,也不得于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2)由于资产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收益不便于比较;(3)会计的稳健处理可能导致会计收益数据失真或误解,或者造成人为操纵期间损益的弊端;(4)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可能使使用者误认为资产负债表代表企业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反映资产在特定时日的未分配成本余额;(5)强调收益决定,将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量造成困难,如难以解释递延税项及其他一些递延项目的分配等。

二、对会计收益提出改进的理论依据

(一)主体理论。主体理论认为,企业主体本身是独立存在的,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主体理论依据的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负债+业主权益)。根据主体理论,企业赚取的收益是企业自身的财产,只有股利分派部分才代表股东的收益,因此留存收益应视为企业自有的权益。由于企业收益不增加股东权益,所以,股票股利也应作为股东的收益。债务利息应视为收益的分配而非费用,即对各种权益持有人进行的分配均属于企业收益的分配。既然净收益不被视为直接属于股东的收益,那么收入和费用也就不代表股东权益的增减,这样,收益只是企业的成果,而费用就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消耗的物品和服务。

(二)实物资本保持观。资本被视为一种实物现象,而不是一种财务现象。也就是说,它是指所有者投入或再投入资源所代表的实际生产能力,而不仅仅是货币价值。实物资本保持是指在扣除本期内发生的权益所有者增加的出资额及分派给权益所有者的分配额以后,期末的实物生产能力必须等于期初的实物生产能力,才算真正的资本保持。因此,在企业已消耗的实物资产未得到补偿或重置之前,是不能确认收益的。根据实物资本保持概念,持有资产或负债的价格变动应加以确认,但在性质上属于资本保持的调整,应直接纳入业主权益,而不能作为资本报酬,也不能列入收益。

(三)经济学收益。在经济学中,收益概念长期以来受到重视。1890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最早把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到了20世纪初,欧文•费雪提出了一种新的收益概念,他认为经济学的收益具有三方面涵义:(1)精神收益,指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2)真实收益,指一定期间经济财富的增加;(3)货币收益,指经济资源货币价格的增加。后来,J.R.希克斯在1946年著的《价值与资本》一书中认为,收益是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可能的数额,并且他在期末的状况保持与期初一样好。这个收益获得相当广泛的认可,现在仍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支配地位,并对会计收益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际上,它还涉及到资本保持涵义。现在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这样定义:总收入与经济成本的差额,称为经济收益。这里的经济成本除包括会计成本外,还包括应当支付而实际不需支付的企业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和社会成本等,即经济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社会成本、显性成本加隐性成本、生产成本加开发成本加交易成本、增量成本加沉没成本等;而会计收益是总收入与会计成本的差额。会计成本是企业实际发生的支出,而经济成本是实际发生的支出再加上应有的成本。由此可见,经济收益才是企业的实际收益,比会计收益概念更为真实、客观。

三、对会计收益提出改进建议

(一)采用全面收益概念。FASB在1980年发表的SFACNo.3《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中提出两个不同的收益概念:盈利和全面收益。根据FASB的解释,盈利就是现行会计实务中的净收益,而全面收益则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分派业主款以外的产权的一切变动,也就是说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业主权益的变动。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这时,全面收益除了现行会计上的净收益外,还应包括在各个期间内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如持有资产市价变动、投资价值变动、未实现汇总损益、衍生金融工具持有损益等。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指出收益也包括未实现的利得。1997年FASB的SFASNo.130《报告全面收益》,正式要求企业从当年12月15日结束的会计年度开始必须在财务报表中报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突破了会计收益的局限性,把全部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纳入了企业收益;它还突破了会计收益的收入实现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因此,全面收益比会计更能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准确、及时地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增进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

(二)引进经济学中的隐性成本概念。为了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决策价值,在计算企业收益时,除了使用财务上已经显示出来的会计成本即显性成本外,还要使用隐性成本。也就是说,总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这里的隐性成本主要是指应当支付而实际并不需支付的企业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为了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这些隐性成本一般使用企业自有资源的市场使用价格。比如,使用企业自有的房屋建筑物,在财务会计上并无租金支出,所以只按惯例计算其折旧费用决定会计收益;而从隐性成本角度分析,这些房屋建筑物可以在市场上出租给其他企业获得租金收入。那么,这些房屋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再加上因自己使用而放弃的租金收入,才是企业计算其收益时所使用的成本。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及其管理当局利用由此而得出的企业收益进行决策时,可以确保他们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投资报酬最大的地方去。

(三)权益资本也要像负债资本一样计算其成本。在财务会计核算实务中,只核算债务资本成本而不核算权益资本成本的做法,具有诸多弊端。如,不利于资本保全、不符合经济学成本理论等。根据企业主体理论,负债资本和业主资本具有同等地位。既然负债的成本以利息费用形式反映在企业财务会计中,那么权益资本也应计算其成本以扣减企业收益。两者不同的是:负债资本成本有客观计量依据,即市场利率,且要定期支付;而业主权益资本成本不需实际支付,也没有客观的计量标准。因此,要为其设定一个主观的成本计算比率。在设定比率时,为了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根据实践经验,权益资本投资的风险大于负债资本投资的风险,从而要求的权益资本回报率总是大于负债资本的回报率。因此,把市场利率视为权益资本成本的下限是合理的。结合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将设定的权益资本成本定为市场利率加上特定行业的一定的百分比。其中,特定行业的一定百分比是本行业的平均报酬率减去市场利率。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可以使企业资本保全,并符合经济学成本理论,减去权益资本成本的企业收益才能更好地衡量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收益既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又是会计上的一个主要概念。自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收益理论及其计量一直是现代财务会计与方法中的核心。收益及其计量可以反映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衡量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作为企业纳税申报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从而做出决策,并为潜在的和现有的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对决策有重大价值的信息。因此,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收益对企业和企业利益相关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