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问政内涵分析范文

网络问政内涵分析范文

时间:2022-08-10 09:54:17

网络问政内涵分析

《中国报业杂志》2014年第十一期

一、网络问政的内涵

在明确了网络问政的主体是具有平等地位的网络公民和政府后,有必要分析网络问政的载体、内容、精髓以及目的等其它相关要素,进一步明确网络问政的内涵界定。

1.载体:网络技术平台网络问政,载体是“网络”。从技术角度讲,网络问政是在互联网技术真正发展起来以后,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的虚拟场域,如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网络载体形式,进行有关公共利益、公共决策的官民互动对话。因为互联网的快捷、公开、透明、互动性强,使网络问政体现出区别于传统政治运行模式的突出优势。

2.内容: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议题网络问政,“政”是内容。所谓“政”,应是涉及公共利益、有关公共权力和公共决策的一些政务议题。只有这类政务议题,方能引起政府重视,引发公众关注,调动官民利用网络互动对话的积极性;而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纷现,也使网络问政不乏问政所需的内容素材。正如蓝云所说:“网络天然地需要公共事件,而公共事件也天然地需要网络。”

3.精髓:以“问”为核心的官民互动对话网络问政,核心在“问”。网络问政的“问”体现了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即“问”表现为官民之间平等、双向、互动、自愿的交流形式,是政府“问计于民”的同时,民众也“问事于政”的动态对话的过程。“问”可以是官对民的“慰问”,民对官的“提问”;可以是官对民的“询问”,民对官的“追问”;也可以是官对民的“答问”,民对官的“质问”。一个小小的“问”字,隐含了网络问政的核心精神,即网络问政不光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也体现出公众对于政府官员及公共权力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因此,网络问政要求政府部门及官员应摆正心态,放低身段,平等坦诚的和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双向对话。

4.目的:有序的政治参与网络问政,目的在于“有序的政治参与”。网络问政,是希望能够让公民有序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消除虚拟和现实之间的隔阂,使公民意见最终进入公共决策体系,使现实当中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网络能够得以解决。因此,网络问政其最终目的应该是网络执政、网络施政,在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各方诉求、实现信息对称的情况下,维护公众权益,影响公共决策,使网络回归现实社会,释放公众民意,真正开启公民理念的民主实践。因此,在对网络问政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之后,可将网络问政的概念内涵界定为:网络问政,是在网络技术平台构建的虚拟公共空间中,网络公民和政府部门及官员针对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力的政策议题,进行平等自愿的互动交流和双向对话,从而使公民意见能最终进入公共决策体系,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

二、厘清几个相关概念

现实中常有人将“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问政”混用,其实三者属不同概念,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比较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问政”的内涵和概念界定。

1.“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问政”从表面上看,二者都依托于网络媒体,针对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决策的议题发表看法,提出建议。但仔细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1)参与主体差异网络舆论监督的发起主体主要是普通网民,是单一主体进行的单向监督,其主体表现特点为散乱无序,缺乏独立的自我意识,易感情用事。而网络问政的参与主体涉及网络公民和政府部门及官员两个主体,是双向主体进行的互动对话,其主体表现特点为理智并善于思考,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易被他人所左右。(2)运行过程差异网络舆论监督的核心在“监督”,是广大网民对社会公共事务自由表达意见而产生的客观效果,其缺乏和政府直接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体现了大众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单向、间接、被动的特点。而网络问政的核心在“问”,是官民之间平等自愿、双向互动的对话协商的动态过程,其双向、直接、主动的交谈方式,有助于更快地推进公民意见由网络回归现实社会,进入公共决策领域。(3)作用机制差异网络舆论监督最终要产生作用,往往需要传统媒体介入。其发挥作用的流程通常是:民众意见在网上汇聚,形成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引发传统媒体的关注,经传统主流媒体报道并转发后,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舆论事件,最终引起相关政府部门或官员注意,使问题得以处理并解决。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舆论监督事件都能经历由民意表达到现实解决的完美转化,其沟通成本与解决效率之间的性价比较低。而网络问政则使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之间具有直通性,网络公民与政府官员间借助网络载体可以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大大节约了社会整体的沟通成本,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和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2.“网络政治参与”与“网络问政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网络空间中,出现了以传统政治参与为基础,而又区别于传统政治参与的新型参与模式,即网络政治参与。所谓的“网络政治参与”主要指普通公民以网络为参与平台,试图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府决定、政府活动等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包括政治选举、政治交流、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宣泄、政治结社等。(1)参与主体差异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网民,主体单一,身份隐匿,来源多样,发表观点“去中心化”。而网络问政的参与主体包括网络公民和政府官员,是双向主体进行的理性判断和独立思考,发表观点目的明确,针对性更强,更易解决实际问题。(2)参与目标差异从目标来看,网络政治参与不仅关注国家政权系统和重大政治事件的相关议题,也会对社会生活中的细小突出事件表达关注。而且,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也并不都是为影响政府行为和政策决定,有很多网民只是通过网络在“谈论”与政治有关的话题,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政治观点表达与政治思想宣泄”。而网络问政在参与公共决策、监督权力执行乃至最终影响政府决定、公共政治生活等方面则目标明确、公开、直接。(3)表现形式差异网络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包括政治选举、政治交流、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宣泄、政治结社等,网民可以通过论坛跟帖、发表博文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视频同政府官员进行网络接触和沟通,参与形式多样化。而网络问政虽然也可以通过网站、邮箱、论坛和博客等方式来进行政治参与,但其表现形式上主要为政治接触、政治表达和政治交流,表现形式相对单一。

作者:王杨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网络问政内涵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zgbyzz/65153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