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

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计算机专业论文

计算方法教学计算机专业论文

摘要:计算方法这门课程既有数学类课程理论的严谨性和抽象性,又有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和实验性,是从事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必备技能之一。文章针对作者所在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方法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探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一、引言

目前,理论、试验、计算是人类进行科学活动的三大方法,许多实际的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计算,如:核武器的研制、导弹的发射、气象预报等。计算方法也称为数值计算方法或数值分析,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产物,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范围广泛,如:计算物理、计算力学和计算化学等,是工程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必修课之一。计算方法作为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其教学目标是构建数学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使学生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对算法进行程序设计及理论分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内容多学时少、学后容易忘、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方式单一等,基于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情况,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及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二、课程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必由之路。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熟悉教材及教学内容,掌握重点、难点,是对学生授业的前提,此外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专业最新的动态,授课时才能旁征博引。如果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都不够的话,如何给学生讲授?学高方能为师。计算方法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首先需要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分方程及泛函分析等基础课程。要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作为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计算方法只有32学时,受学时所限,为了突出重点,着重讲解插值与拟合、数值积分与微分、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和迭代解法、非线性方程数值求解和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快速傅里叶变换、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以及偏微分方程等是选学内容,可以对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让学有余力或感兴趣的同学课下探讨,还可以补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如求解非线性方程的New-ton型迭代法[1]。计算方法这门课程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算法设计,一条是误差分析。这两条线除了概念的介绍和理论的推导,还应注重实践教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地解决实验课问题,重点关注如何将数值解法的迭代公式及计算过程转化为计算机算法,进而编制程序,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避免沉陷于纯数学理论的推导而使课程变得枯燥乏味。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除了理论课程的学习,还应该增加实验课,把学校的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编程、上机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普及化以及学生自身多元化需求的增加,学生的基础及需求存在差异,如果想吸引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2]。教学中单纯地写板书或念PPT比较枯燥乏味,复杂的计算公式难以记忆,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跟不上节奏,而数学类课程的逻辑性又很强,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容易造成“跟不上—听不懂—不想学”的恶性循环。如果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每个课时,教师就应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式和探讨式[3],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插值法这一章开始,可以首先回忆高等数学课中的泰勒公式,比较泰勒公式与牛顿插值多项式,比较泰勒公式的余项与插值多项式的误差,用板书证明插值多项式的存在唯一性。例如,讲到数值积分时,可以用生动形象的图形来演示矩形公式、梯形公式和辛普森公式。例如,讲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时,可以用Matlab软件演示设计的雅可比迭代法、高斯—塞德尔迭代法和逐次松弛迭代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收敛性及误差。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教学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强课后的实践,让学生切身地体会计算方法的实用价值。课程的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教学方法,是为了引导、督促学生学习,以培养学习习惯,锻炼学习能力。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方法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且传统,只有平时考勤、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为了考核而考核、上课人虽到而心未到、课后抄袭作业、期末盼老师画重点、考前临时抱佛脚等弊习。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可以尝试以“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为指导思想[4],把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和知识的理解运用考核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使学生重视平时理论的学习,还要重视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专业特色,精心设计大作业[5],一次作业中可以涵盖插值、拟合、解方程等多个内容,让学生写成小论文的形式,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学习方法。学生在大学二年级课程比较多,也有很多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要想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学习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以建议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养成独立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为以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计算方法课程的特点,可以向学生介绍“从问题出发,以最优为导向,利用互联网”这样的思路来学习。例如,在插值法这一章中,利用问题教学法,从原始的问题出发,寻找解决的方法,发现方法的不足,以最优为导向,进一步地改进方法。问题是:通过实验或观测得到一组数据,用什么函数?怎么用函数来表示其内在的规律?根据节点及节点处的函数值可以直接写出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但当节点个数增加时,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必须重新计算,这也是其不足之处。而牛顿插值多项式在节点个数增加时只需要在原多项式基础之上增加一项即可。牛顿插值多项式需要计算插商,在计算插商时可能会导致误差,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得到了其改进形式即等距节点情况下的牛顿前插公式和牛顿后插公式。为了增加插值函数的光滑性,又进一步学习埃尔米特插值。而当节点个数较多时,这三种插值方法会出现龙格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插值时就应该选择低次插值,而低次插值的精度较低。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又进一步给出分段低次插值,为了增加分段插值时插值节点处插值函数的光滑性,又给出三次样条插值。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与插值法相关的课件、视频以及这些算法的Matlab程序,进行阅读和上机操作实验,此外,还可以了解插值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其知识面。

继续阅读

专业认知的计算机专业论文

1就业对专业认知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全国高校招生最多的专业之一,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喜爱专业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专业特长优势,对工作充满热情等特点的应聘者。那些具有较强专业认知的同学往往就业目标明确,专业特点鲜明,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那些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有明确的目标,感觉什么都可以却什么都做不了的学生,则很难顺利就业(如图3)。

2提高专业认知的意义

2.1提高大学生专业认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现实情况显示,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并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专业不足,缺乏兴趣,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造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学生在学习初期申请调整专业或是在中后期出现厌学的原因。通过有效地方式和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增强专业探索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正面认识所学的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2提高大学生专业认知,增强学生的专业性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对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现实培养过程中学生往往表现为:专业特长不明显,缺乏目的性,面临科目、技能的选择犹豫不决等。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统筹的驾驭,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专业兴趣因此而模糊,于是也就无法快速而准确的定位自己。如果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分层次、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这种情况就会大大缓解。

2.3提高大学生专业认知,让学生被动变主动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近年来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很多学校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行动。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其职业选择面既广泛又专业,所以对学生来说想要准确的进行职业匹配,除了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以外,还要深入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这也就要求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初,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正确地、积极地探索。专业认知提高了,学生就可以更好的定位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

3提高专业认知的途径

3.1重视开学第一课,做好专业扫盲工作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各个高校在学生管理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进行大学的常识教育之外,在第一时间给学生灌输认识专业、探索专业的理念,无疑会对学生增强专业意识,提高专业认知有很大的帮助。新生所报考的专业,有许多都不是自己的选择,往往是老师或者父母的意愿,因此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之甚少,甚至毫无兴趣。如何让学生在入学时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清晰的辨识度,这就是开学第一课应该解决的问题。这当中除了辅导员的教育和引导之外,应该还要有资深的专业教师的参与。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进行不同侧重的备课,尽量避免专业术语,深入浅出的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特点、学习方法等的入门介绍。

继续阅读

就业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论文

1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综合素质水平低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而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中职生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适应市场的根本需求,稳定就业。但多数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训练,而忽视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接人待物的技巧等,不利于中职学生的终身发展。

1.2实际操作能力差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提供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落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探索、设计、操作能力的过程等,都是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下的因素。

2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措施

2.1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就业能力有极大的影响力,但当前却存在教师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不完整、专业水平不高等现象,再加上中职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机会到企业中亲身实践,致使其计算机专业素质水平较低,所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很重要。中职院校可安排教师定期参加多种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培训,对获得好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作为鼓励;在组网、组装维修等实验教学课程中可实行教师轮班授课,提高教师知识系统的全面性。同时,还可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去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此外,鼓励教师多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计算机网络市场,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系统,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案,将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

2.2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就业能力是一种以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根本、以社会适应能力为拓展、以专业发展方向为目的的综合能力。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大体上可分为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两大部分。一直以来,中职院校对于学生技能的提高过于关注,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在学生就业过程的核心地位,是就业稳定性的重要保障。此外,根据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可知,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差、就业稳定性低,毕业后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其关键的因素是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中职院校应不断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及其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3加强校企合作意识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实际生产中的生活,并使学校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建立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此外,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缺少学习激情,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所以,应减少逻辑能力、数学水平要求较高的编程、数据库操作等科目,而加强办公软件、网络组建、计算机维修等教学内容,以更符合实际需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其就业能力。

3结语

继续阅读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论文

一、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1.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随着大众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中职毕业生凭借一些浅显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只掌握了办公软件的使用,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这些基本的技能根本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2.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很多学生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毕业就进好单位,但又不能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事实证明,凡是态度端正、敬业、诚实、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实习生都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好评,也为他们迈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学生因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导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他们往往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了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学生对社会以及人生产生偏颇的看法。有些学生因自己专业技能不如其他同学,或因面试屡次受挫,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失去了求职的信心和勇气。还有些同学因职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再给父母增加负担的想法,使自己无形中背负着很沉重的压力,常常会表现出焦虑和急躁,缺乏自我控制,烦躁不安,无所适从,有时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二、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

职业指导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它既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服务手段,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实行最佳配置,从而达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指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及职业结构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被指导者的个性特点,以科学的就业概念指导学生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提高自身素质选择职业的过程。为此,必须改变仅将职业指导作为学生临近毕业时开设的一门课程的做法,而应切实将职业指导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不断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切实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达到人职匹配,真正培养出社会适应型人才的目标。笔者认为职业指导在解决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时,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教育部办公厅、信息产业部办公厅联合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将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具体细化,同时明确了相关的培养目标,这就充分说明: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并非无用武之地,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人才,在于你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是懂技术,会操作的实干家。采取辩论、游戏、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和就业政策指导,帮助其树立学好本专业的信心,使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形势,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和就业准入制度,同时让学生树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意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途径,以及劳动关系与个人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指导学生设计编写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职业意识包含职责与服务、人际沟通等方面。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过程中,围绕工作责任感、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奉献意识、沟通意识、创业意识和协作意识等主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深刻理解现代企业的文化特征,增强其职业适应性。现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是职业化的人才而不是“学生”,这也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职业服务的,是把普通学生变成具有较高素质劳动者的过程。学校本身的性质要求其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现在,笔者学校在研究市场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开始将计算机专业“解体”,细化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装、电子商务等专业,这就是一个进步的标志。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职业岗位技能这一“硬”技能的培养,其实学生的职业意识这一“软”技能的培养也同样重要,“软”技能对帮助学生走向社会时勇于面对现实,树立起“行行出状元”的正确职业观,正确地进行择业的准备、职业选择,关系极大。

继续阅读

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论文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特色

现阶段,职业教育表现出现代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比如日本、德国,它们的职业教育突出的是对学生工作态度、技能与知识的培养,采用的是工学交替发展模式[2]。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特点,它主要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专业人才,在计算机专业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校的实践体系的安排进入企业实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需求,在将来的就业中才会具备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工作中也具有更大的职业优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体制的影响下具有更加全面的学科技能,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改变传统的高职教育观念,向社会更多的输出实用型的人才,将学生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实现实践课程的社会需求的实际意义。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

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这种不完善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陈旧上,计算机实际的操作内容比较单一,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下,电子产品日新月异,淘汰速度非常快,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新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对于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定期的更新和调整,各个科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缺乏不同技术操作层面的互动教学,学生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容易造成知识的遗漏。其次,在学生专业成果的评定上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最终的教学成果考核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的按照实践报告上的数字进行判断,而不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团队也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的不足,在实际的专业技能操作过程中不能准确的发现学生的不足因材施教。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过程中还存在实践场所设施落后的缺点,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程中投入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课程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学校内部完成,缺少与外界公司的直接交流。

三、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所以高职的计算机专业需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进行相辅相成,从而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要想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首先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展,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招聘企业首先注重的就是专业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在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教师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面试挑选,在教学过程中杜绝照本宣科的现象发生,应该加强理论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更好的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关于实践教学中的计算机设备必选时刻保持先进性,不能使用已经被主流计算机行业淘汰的旧的计算机进行教学,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成果的实现,现在电子科技市场更新换代非常快,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该格外注意这一特点,在提高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同时注重机器设备的更新也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手段。2.建立工学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完成实践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应坚持先进性、真实性、工程性、开放性的建设原则,实施校企合作策略,将实训基地建成具备多种网络架构真实环境集教学、实训、培训、职业技能认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技术与工程中心。工学结合在高职院校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校期间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企业中参加实际工作,这是培养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在建设方式上突出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特色,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增强了自身专业技能,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新鲜的活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快实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社会输出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四、结束语

在经过不断地革新之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完善,形成了一套影响力广泛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并且取得了显著地教学成果。实践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建立能够有效的帮助这一体系的整体构建完善,只有不断深化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教学水平。

继续阅读

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卓越引领,树立教育创新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树立创新理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真知、运用真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将课本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填鸭式教学过程中个性化教学少,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少,学生主动参与度不够。因此要改革原有课程结构,设立基于实际项目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研究实际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在教学和实验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见解,营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求新、敢于求异的精神。适应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凝聚创新理念。创新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学以致用,通过校企合作,有目的、有选择地参加项目,引导学生适应市场需求,了解业内发展趋势,学习相关的技术前沿知识,缩短学生与企业技能上的需求差距。实践证明,教育理念的创新在指导教学实践的同时大力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卓越教育”引导下,着力深化创新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定位于国内一流企业或国外著名企业的高质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卓越人才培养。确定校企融合培养模式及分段多样培养方式,提升培养成效。

(一)突出特色

人才培养特色是体现学校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卓越计划要立足学校自身特点,发挥学校的办学理念、行业背景、学科积累的相关优势,构建有本校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重点突破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人才培养的诸多环节,需要学校进行机制调整和相关部门配合,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和协作。学校重在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企业培养环节的细化等重点环节的论证,整体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实践保障

继续阅读

中技教学计算机专业论文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中技计算机教师与社会脱节日益严重,实践性差。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注重教学效果的传达,教学环境的改进,但忽视了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实践性强,而不参与实践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实践性强的学生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其次,教学手段的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在一二年级注重专业基础课程,到了三年级直接进行实习。这样传统的教学本身没有大的疑问,但问题是效果能否得到执行?如果一二年级的学习为三年级的实践打基础,但三年级有的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学校的监管就失去目标,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即使学校联系到实习单位,更多的不是要求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掌握,而是遵守纪律,不惹事,实习教师也不能全程参与指导。最后,课堂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师为了自己便宜,常年的教学课件和教案都没有大的变化,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日新月异,这样的教学自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与实践脱节,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能保证,就业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

二、解决途径教师的教学目的

是要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如果可能,延伸和创新是更好的教学成果。所以,我们要不断想办法,拓宽思路,找到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法。

第一,计算机专业教师要经常参与社会实践,实行轮岗制,既要有学校的职位,更要有社会工作经历。只有教师全面完善自身能力,才有可能将这种能力传递到学生中去,才有可能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给学生做出演示和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轮岗制不仅给教师增加了社会实践经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更能帮助学校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单位,间接帮助学生就业。如数据库应用基础这种难度较大的课程,就要教师自己先在实践中亲身实验,可以模拟演示成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或是学生管理系统,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将系统详细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简单的知识点,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去,最后对各个点进行知识汇总和程序整合,让学生亲身体会如何进行知识应用,体验系统开发的过程,初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更要有实践能力,寓教于乐,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增加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第二,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实践设施的投入。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如果学生没有接触实践了解这些硬件设施,就更谈不上应用。学校要积极拓宽应用渠道,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学校提供优秀的毕业生,企业对学校给予资金支持,互帮互助模式可以达成校企之间的双赢。鼓励学生参与学校设施的改善,学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购买属于自己的高端电脑或其他设备设施,学校可以借用或者学生使用完购买回来给下届的学生实习用,这样合理利用资源,既节省资金,又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直接进行毕业生就业安排。优点是方便学生的管理,教师也可以就近指导;缺点是与市场不能及时联系沟通,与社会脱节。也可以与企业合作,毕业生培养方向跟随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制定。优点是学生能够及时适应企业和市场变化,灵活性强,缺点是学校的监管不能到位,学生在实习中出现技术问题很难及时反馈。所以,在实践环节,学校可以采取两个方法结合起来,半年在学校,半年在企业,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将课堂学习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内容要及时与先进的计算机知识相结合,丰富教案,开拓视野。在枯燥的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如果将世界上诸如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人的成功案例引入课堂,给学生以全新的学习理念,虽然学校不提倡辍学,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具备一定能力的时候创业不仅可以带来个人成功,更能给周边同学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马克﹒扎克伯格,他作为年轻一代人,很多新的理念和做法都激励和刺激着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更贴合实际的教学。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最终目的是就业。这一目标不仅要对教师和学校有效,对学生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知识,也要让他们充满危机感地努力奋斗。同时,因材施教,对于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贡献和能力的学生,学校可以单独培养,鼓励他们大胆设想,积极联系合作企业,将设想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继续阅读

中职计算机专业论文2篇

第一篇

一、树立新时期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新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很多教师在中职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教,而往往把教完、讲完知识作为教学工作是否完成的标准,到底学生学成了什么样往往是缺乏关注的。事实上,真正考查教师授课效果的标准应该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就是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且应该重视的对象,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这样的教学才能够适合学情,使学生能够跟得上、参与进来,这样学生才能避免掉队。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

有了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自然会清楚自己在什么时期应该做什么,也就会有责任感和时间紧张的意识,才不会放松和懈怠,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要符合时代的需求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发展的速度极快,我们培养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意味着给学生的知识一定是跟得上时展潮流的。而教材相对来说更新的速度不是很快,这就需要我们要丰富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要求、特点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开发校本教材。打破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按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这样学生在接触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之后会感觉到教学有教材没有讲到的更丰富的知识,这样学生往往好奇心就会被调动,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也就切实使我们的学生掌握了扎实的技能。

四、结合学科实际,充分利用网络来整合资源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