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

模拟医学教育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1篇

医学模拟教育倡导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利用多种局部功能模型、计算机互动模型以及虚拟科技等模拟系统,创设出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通过建设临床技能模拟实验室、医学模拟中心,乃至模拟医院的方式,架起医学理论通往临床实践的桥梁,利用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培养医学生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各项临床操作技能,从而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

2医学模拟技术的发展和分类

医学模拟技术自始至终伴随着医学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向医学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医学模拟技术逐渐衍化为由低到高的五种类型: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计算机辅助模型;虚拟培训系统;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或全方位模拟系统。

2.1基础解剖模型是展示生理解剖结构或病理解剖结构的模型,是最早出现的所谓“医学模拟技术”,现今的很多知名生产厂商都具有百余年的历史,这类模型在教学中主要用于示教。

2.2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提供了对人体一个或多个局部功能的模拟或者是对一种或多个医学操作的模拟,可以使学生能够对某局部功能进行了解,在某个医学操作方面得到训练,是一种裂解的专项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应用在见习医生和实习医生的临床前学习。

2.3计算机辅助模型是一种将部分或多种医学操作和计算机软件结合起来的模型,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对某一个或某一系列操作过程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一整套单项功能训练,使学生得到一个完整医学治疗过程的训练。也可以编写简单的病例,但在编写病例的时候,如果做出一个处置,必须同时设计出其对生理系统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主要应用于对某一系列临床操作过程的学习和考核,如分娩过程,基础生命支持或高级生命支持的学习。

2.4虚拟培训系统是高端模拟技术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此系统通过软件创造了虚拟的病人环境和病情,操作者通过电脑屏幕看到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听到患者反应的声音;同时通过作用于电子硬件载体的“力反馈”技术,真实感受到自己在医疗操作过程当中的各种触觉信息。虚拟培训系统将电脑软件与电子硬件载体完美结合,将医疗操作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融为一体。主要应用在三级学科医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2.5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或全方位模拟系统在技术上属于最高端的模拟系统,可以对整个医疗环境包括病人、病情和治疗环境进行全面的模拟,模拟系统具有与人一样的外形,有呼吸、心跳、脉搏、瞬目等等体征,可以连接正常监护设备、呼吸机和麻醉机等。与上述计算机辅助模型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使用数学模型来模拟人的生理学特征和病理学特征,当前最高端的产品也仅仅建立了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药理学系统的数学模型。另外,此类模拟系统提供一种交互式的教育环境,可以对药物,操作产生相应的反应,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处理,完全模拟在真实场景下对病人的处理。此类模型可以应用在临床教学的各个阶段,对医疗环境进行全面的、真正的模拟。利用高端模拟系统,学生可以了解此“病人”的生理状态,并诊断出各种病理状态,然后予以治疗,观察“病人”的各种反应,从而进一步理解病人的生理病理机制,是临床教学特别是麻醉、休克、心脏病、呼吸衰竭等严重疾患教学的良好方法。学生可在模拟“病人”身上反复操作,训练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增强记忆,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讲解和实践指导。这种高端模拟系统已在全世界许多学校使用,效果良好。

3医学模拟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模拟医学教育;儿童重症医学;临床教学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学研究生需要在儿童重症医学科进行实习轮转,学习对重症患儿的抢救和诊治。儿童重症医学科是培养儿科医学生重症抢救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的重要场所。但危重患儿病情变化快,潜在医疗纠纷的风险大,医学生短期内获得动手操作和参与诊疗的机会少,往往会降低研究生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效果,影响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医学教育进步,模拟医学教育(simulationbasedmedicaleducation,SBME)的应用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1]。在既往重症医学科实习教学中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患者为主要操作训练对象。而SBME则打破了这一模式,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和仿真模型模拟各种危重症的临床场景,以供临床教学;SBME贴近真实,具有内容丰富规范,重复性和安全性强等特性,对于医学教育有重要作用[2-3]。本文初步探讨对儿童重症医学科轮转医学生开展SBME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1SBME是社会发展和伦理学的必然要求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医学的“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指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遭受损伤。目前对医学生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伦理学,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不伤害患者[4]。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的医学生如果多地进行医疗操作,即使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也可能有违“不伤害原则”。SBME在培训医学生提高其医疗技术的同时规避对实际临床教学中对患者伤害的风险。因此,大力开展SBME符合伦理学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和疾病治疗越来越重视,较多人希望能在大医院进行诊治,使教学医院的医疗负荷不断上升。然而目前患方对疾病和医学认识不足,期望值和维权意识高,易造成医疗纠纷。儿科又是目前医患矛盾的高发区,儿科医闹现象和伤医案不时被报道。与以前相比,紧张的儿科医疗环境使儿科医学生无法在临床工作中获得相应的操作实践机会。在此社会环境下,SBME可以帮助医学生不断接受培训提升其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减少医疗风险。

2SBME是提高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

危重症抢救分秒必争,救治过程中有时可能无法向医学生讲解和示范,重症医学临床教学工作有其困难之处。SBME能模拟休克、呼吸衰竭、室颤等各种危重症,结合急救设备,能给医学生提供相关临床场景和救治演练。SBME实践性、重复性强,不受时间限制,是提高医学生危重症抢救临床知识和技术的有效手段。受时间限制,医学生在重症医学科学习期间不一定有机会面对特定的危重症,比如室颤。在儿童重症医学科中室颤发生率低,电除颤使用也少,室颤发生的时间不定,进行相关教学时学生往往感觉空洞,教学效果差。但是采用SBME就能很好地进行室颤急救教学。通过计算机软件使与仿真人相连接的心电监护上出现室颤心电波形,同时仿真人大动脉搏动消失,医学生通过心电波形和重要体征评估,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进行电除颤治疗或抢救药品推注。指导老师通过SBME完整地讲授室颤识别、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并作示范。再通过考核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评估教学效果,并通过摄像回放来纠正错误和不规范之处,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传授和讲解知识为主,医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来切身体会知识要点,并核实掌握程度。而SBME能帮助受培训者完成知识到实践运用这一转变,提高其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保障患者安全[5]。

3SBME有助于培养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危重患儿的抢救既需要指挥者的决策,又必须依赖团队力量来完成。传统医学教育注重知识单向灌输,各种考试考核也仅仅关注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培养医学生在危重病情下的诊治决策和应变等方面严重缺乏。而在SBME中可设定场景,并指定某位医学生带领团队,由其负责指挥,着重培养和锻炼其治疗决策和应变能力,利于全面培养医学生。在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间的沟通、协调合作非常重要。但在儿童重症医学科中指导教师无法有效地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去培养和锻炼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然而,SBME可以提供培养团队精神的良好机会。面对模拟的临床危重场景,参加培训的数名医学生需要群策群力短时间评估病情、抢救施治,整个环节都必须相互信任和协作,以达到成功救治患儿的目的。如在心跳呼吸骤停场景中,医学生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各行其是势必引起抢救的紊乱和错误。经过SBME培训的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增强。

4SBME在儿童重症医学科医学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

仿真人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儿童重症医学科开展模拟医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它们并不能模拟危重患儿全部的症状、体征和情绪变化,如果医学生仅仅满足于SBME培训成果而脱离临床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因此SBME并不能完全替代重症医学科内危重患儿诊治的床旁教学和技术指导。另外,SBME抢救的主要情节步骤来源于临床,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临床抢救工作。因此指导教师在情节设计和考核评估中均应考虑到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可能情况进行纠正和补充。医学是一门爱的科学。但是SBME在医学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医学生在面对仿真人时容易存在这是在面对“机器”,是在技术培训的思想认知,可能无法产生对待真实患儿的责任心、同情心和关爱,在培训室中也认为无需就患儿情况与患儿或家属进行相应医患沟通或病情告知,从而造成与实际临床工作的脱节,不利于医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因此,指导教师在SBME时需要进行医学职业素养、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教育。让医学生尊重仿真人,像对待真实患儿一样对待仿真人,牢记“不伤害原则”。综上,SBME能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培养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也必须正视SBME存在局限性,可以通过与临床工作结合、精心设计和加强人文教育等方面克服其不足。

参考文献

[1]梁菊,李瑛.模拟医学教育:医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2015,24(3):266-269.

[2]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4-23.

[3]SchroedlCJ,CorbridgeTC,CohenER,etal.Useofsimulation-basededucationtoimproveresidentlearningandpatientcareinthemedicalintensivecareunit:arandomizedtrail[J].JCritCare.,2012,27(2):219.

[4]魏恒顺,李燕姿.医学伦理学教学路径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887-890.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渐深入,医学教育教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现阶段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妇产科教学更高、更新的需求。近年来,以妇科模型、计算机智能化模拟人等为载体的医学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新形势下妇产科教学中展开实践。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育;妇产科教学;应用

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模式是医学学生到医院病房,在资深教师或医生带领下进行操作学习或病案讨论,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现阶段各类医疗事故较多,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再加上妇产科在临床医学中的特殊性,导致学生进行实际临床操作受到限制,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滞后。因此,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一、医学模拟教育的重要性

妇产科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临床学科之一,其临床操作过程、技能等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临床实践、操作教育是妇产科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妇产科检查、操作以及解剖结构较抽象,无法在人眼直视的情况下开展,因此多数只凭感觉。这就要求让学生亲自开展相关检查并在实践过程中反复练习,才可以逐步了解、掌握妇产科相关检查方法、操作技能等。

目前,我国高等卫生学院、卫生学校等招生的规模逐年扩大,学校教学资源缺乏问题日益严重。另外,随着人们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维权意识也得到了不断增强,加上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患者权益得到了极大维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师才可以开展临床医疗活动,这就对医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造成极大制约。临床实习是妇产科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现正面临着极大阻碍。妇产科实践中,由于患者具有特殊疾病、特殊解剖部位以及特殊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患者常会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由,拒不配合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对医学生病史询问、观摩及操作等过程均不予以配合。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特别是妇产科男生根本不了解妇产科的基本检查,检查熟练程度、准确性等更加生疏。

医学模拟教育作为新型教学方式,其开展为妇产科医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模拟操作时间、机会,特别是计算机智能化模拟人不受时间、地域等限制,可进行反复操作,对患者无伤害。医学模拟教学已逐步成为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有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现代妇产科教学需求。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医学模拟教育具有灵活性,使教学操作更方便

医学模拟教育时间安排灵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摆脱对患者的依赖。授课教师可提前制订出详细的教育教学计划、方案,以增强妇产科教学的全面性与实效性。此外,一些地域性或偶发性的妇产科疑难病症,单纯通过教师进行理论性知识的灌输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临床教学实践的机会更难获取。应用医学模拟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理妇产科特殊病例的能力与素质,促进妇产科教学的发展。

(二)医学模拟教育具有直观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医学模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直观地理解掌握妇产科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例如孕妇分娩过程,若授课教师单纯地应用文字进行讲解演说,会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变得非常困难。而应用医学模拟教育进行授课,教师可对非直视手术进行模拟,如人工终止妊娠术(负压吸引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及取出术等,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手术过程,在重复模拟和不断调整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医学模拟教育的方式

(一)建立健全妇产科模拟培训系统

近年来,妇产科诊疗技术快速发展,内镜技术已成为每位妇产科医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因此,卫生学校可通过建立虚拟培训系统使学生牢固掌握内镜技术。例如在妇产科教学中合理应用虚拟现实模拟器与视频模拟训练箱等,以使学生熟悉了解宫、腹腔镜等设备、手术器械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等,为以后的临床医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

妇产科角色模拟教学有效将角色扮演、情境教学以及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融合,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医学模拟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开展妇产科教学时,在教师正确指导下,一部分学生变换角色,模拟医生,另一部分学生模拟患者及患者家属,分别进行病例问诊、辅助检查以及临床诊断,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制定出治疗的方案,再由模拟医生向模拟患者家属告知病情等,重复进行角色模拟教学。妇产科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三)电子标准化患者与标准化患者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标准化患者在妇产科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电子标准化患者系统包括电子标准化患者、多媒体教学软件两部分,能准确提供病理体征让学生进行听诊、触诊等练习,学生可反复进行练习。但因电子标准化患者在妇产科专科体征方面表现乏力,如阴道大出血、子宫收缩乏力等,因此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标准化患者能有效扮演患者、评估者以及教学指导者等角色,使得医学模拟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时代教育需要,特别是培养学生在妇产科问诊、查体技能等方面能有效减轻临床教学的压力。我国应用标准化患者的方法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四)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对难以通过直观或者MRI、B超以及CT检查了解的血管、盆腔脏器、软组织等实现三维立体呈现,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了解掌握。当前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已被应用于妇产科宫颈癌术前动脉化疗、子宫肌瘤以及胎盘植入介入治疗中。妇产科教学中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为学生模拟手术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可有效提高妇产科教学的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三、妇产科教学中应用医学模拟教育的措施

(一)注重与传统教学方法融合

近年来,医学模拟教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传统的教学法仍然具备自身优势,是不可取代的。因此,授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医学模拟教育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如问题导向教学法、病案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对医学模拟教育可以形成有效补充,多管齐下,以更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规范妇产科模拟教室建设

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医学模拟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这就需要学校给予大量资金的投入,建立妇产科模拟实验教研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首先需要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与配置;其次是以医院妇产科资源配置为参考,建设高仿真模拟产科诊室、模拟产房、模拟妇科诊室以及计划生育手术室等,为医学模拟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三)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模拟

现有的医学模拟教育不足、临床患者缺失等实际情况对医学模拟教育造成极大影响。这时,实习带教教师可适时充当模拟患者的角色,有助于师生进行教学交流互动,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适时进行调整以优化教育方案。如教师在模拟标准化患者的过程中能够正确指导、训练学生采集病史,熟悉该疾病的诊治步骤与流程,及时对学生在问诊、治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降低医疗风险。

四、小结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妇产科教学中应用医学模拟教育能够体现人本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在实际患者身上开展操作的传统教育模式。医学模拟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训练专业操作规范,以满足人性化教学需要,还可以弥补诊疗操作次数少、缺乏教学病例等传统教学弊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操作技能以及诊断能力,使妇产科教学质量与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医学模拟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局限性。模型或者机器模拟人不是真正的患者,即便是高仿真模拟人与真正患者之间差异也较大,其只能让学生进行反复操作,掌握相关检查、诊断的操作流程。这一过程中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严重缺乏,在实际临床实践中他们面对真正患者的突况时就会措手不及。医学模拟教学也不可能对妇产科全部临床过程进行模拟,如适用于分娩过程相关疾病检查、诊断的模拟,而不适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症状、体征等模拟。所以,医学模拟教学作为妇产科教学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为医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实践机会,但教学训练过程中仍然需要适时结合真实患者进行见习,让医学生更加透彻地对教学实践进行掌握,以确保妇产科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慧芳.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医学模拟教学的应用[J].大家健康,2012(10):140.

[2]陈羽保,陈沁,吴兰笛.医学模拟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2):1196-1198.

[3]陶玲,周琦,李霞,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的教学模式在D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1):1316-1318.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伦理;医学模拟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R-052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理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医学伦理以生命为中心,以道德为重心,反应社会对医学的要求,患者至上,生命至上。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伦理已经发展成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性事业。

一 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朝着整体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医学问题依然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

1.1 实践和伦理道德要求的矛盾

实践出真知,医学强调实践。一个真正的医生,需要亲自处理无数的病例才能成长起来。但是以病人为实践对象的教学方式,明显的违反了伦理道德的要求。以病人为实践对象,虽然对于学生来说,有助于为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累积经验,但是病人本身身处病痛的折磨之中,在被“实践”的时候,往往因为需要而被反复检查,这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1.2 临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重视医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脱节。但是医生的职业要求强调实际操作,再加上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临床综合技能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临床医生是为了让病人能够早日远离病痛折磨,康复出院。但在学生临床实践中,如果要配合教学任务,用真实的病患作为考核学生的办法,常常得不到患者的同意,临床教育资源短缺。

二 医学伦理教学的要求和途径

2.1 医学伦理教育的要求

医学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人类,这就要做到重视病人的要求。无论是否有益于患者的健康,医生只有告知患者治疗方案的权利,没有替患者做出选择的权利。患者有权替自己做主,选择治疗方案,无论他做出的选择正确与否,医生只有规劝的权利,没有更改的权利。患者的个人权利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体现。不论何时,道德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高尚的唯一标准。医生的职业性质特殊,对道德的要求也比其他行业要严格。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有些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缺失,利用病患的痛苦大发横财。收取红包,乱开药方,功利主义抬头,对待病患态度冷漠,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所以医学伦理教育也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面对病人,医生要态度和蔼。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认真倾听患者的问题,面对患者的疑问,要进行详细的解答。对于态度不好的病患,也应给予理解。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医生赢得病患尊重和信任,改善医患关系的基本条件。

2.2 医学伦理教育的途径

加强医学伦理的系统教育,重视人文素质的养成。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道德的教育和医学伦理的教育。对于在职的医生,医学的伦理教育应该结合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从人文精神和法律出发,结合身边的实例,向医生灌输医学伦理的教育,提高医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树立医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开始逐渐强调对人的尊重。现在的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还是一门社会科学。医患关系的和谐,离不开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通过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和良好的治疗氛围。尊重病患,关爱病患。

三 医学伦理在医学模拟教育中的应用

医学模拟教育是利用模拟技术模拟病人和临床情景,是模拟教学在医药学或临床医学的应用扩展。医学模拟教育是将医学伦理贯穿以医学教育中的体现。

3.1 增加学生和患者之间的接触,养成关心患者的良好习惯

医学模拟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和患者之间的接触,让学生积累和患者接触的经验,加强学生和病患之间沟通的能力,学会处理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现在已将成为医疗问题中的而一个大问题,医患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医生不必可少的条件之一。可以通过强化临床模拟,增加临床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和医患沟通的能力,掌握和病患交流的技巧,把医学伦理学的知识很好的应用在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关心病人、爱护病人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医德。

3.2 医学模拟教育可以避免医学伦理问题,促进医患关系

医生的职业比较敏感。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比如妇科或者泌尿科,由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敏感和羞耻,自尊心过分强烈,稍有不慎,医护人员就会发生隐私纠纷。在医学模拟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医学道德观,也可养成保护患者隐私的习惯。在模拟教育中,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对疾病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形象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伦理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能力,促进了医患关系。

通过医学模拟教育和医学伦理学的相结合,加快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过程,有利于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符合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和科学教育紧密结合的思想,有利于临床医生的专业培养,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政,程牛亮,王斌全.以临床教学模拟医院为平台,实施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625—629.

[2] 黄成华.创新性教学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48—450.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渐深入,医学教育教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现阶段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妇产科教学更高、更新的需求。近年来,以妇科模型、计算机智能化模拟人等为载体的医学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新形势下妇产科教学中展开实践。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6篇

医学模拟教育是一种以“模拟‘真实’”进行教学的教育方式,倡导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利用多种局部功能模型、计算机互动模型以及虚拟科技等模拟系统,创设出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通过建设临床技能模拟实验室、医学模拟中心,乃至模拟医院的方式,是医学理论通往临床实践的桥梁,利用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培养医学生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各项临床操作技能,从而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1]。

1 医学模拟技术分类和应用

医学模拟教育是医学教育的新兴学科,正成为数字化医学的重要内涵,它依靠计算机技术,生动灵活地将计算机图形图像与临床解剖学相结合,巧妙创设出全数字化人体三维模型(包括组织、肌肉、骨骼、器官等模型)和具有生物物理学特征的计算机模型,有效实现了人体形态和机能的数字化描述,直接为现代医学教学、科研和应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模拟实践条件。医学模拟教育可以应用在临床前教学,比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物理诊断学、护理学等,也可以应用在临床教学中,如妇产科、儿科、急诊科、麻醉科、外科、内科及内窥镜等的学习。

高仿真模拟教学也可应用于急救技能培训中,包括单项操作技术训练、简单模拟训练。高仿真培训使用高仿真生理驱动仿真人,在仿真真实临床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心跳呼吸骤停、ARDS、休克、复杂心律失常等紧急抢救。以实训的无风险性、操作的可调控性、病案的多样性和训练的重复性等明显优势,深受任课教师好评、受训学生欢迎和医学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医学模拟技术有5种类型: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计算机辅助模型,虚拟培训系统,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和全方位模拟系统。此外,以正常人模仿病人的“标准化病人”教学,也属于模拟教育范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模拟形式。

基础解剖模型是展示生理解剖结构或病理解剖结构的模型,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是示教,使得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易懂,还可进行病理改变的示教。它还可以辅助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础医学学科以及内、外、妇、儿和五官等临床学科的教学。

功能性训练模型提供了对人体一个或多个局部功能的模拟或者是对一种或多个医学操作的模拟,可使学生对某局部功能进行了解,在某个医学操作方面得到训练。主要应用在见习医生和实习医生的物诊学习和临床前学习。使学生得到一个完整医学治疗过程的训练,应用在对某一系列基本操作过程的学习和考核,如分娩过程,基本生命支持或高级生命支持的学习。虚拟培训系统是高端模拟技术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此系统通过软件创造了虚拟的病人环境和病情,操作者通过计算机屏幕 看到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听到病人反应的声音;同时通过 作用于电子硬件载体的“力回馈”技术,真实感受到自己在医 疗操作过程当中的各种触觉信息。本系统将计算机软件与电 子硬件载体完美结合,将医疗操作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融为 一体。主要应用在三级学科医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有望通过电脑合成虚拟的人 体或人体某局部结构,进行各种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内窥 镜手术(包括各种腹腔镜手术)、心脏、冠状动脉、肾动脉及髂动 脉等介入微创手术,尤其是某些精细手术(如眼外科和脑外科 等)操作的训练。

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或全方位模拟系统在技术上尾属于最 高端的模拟系统,是当今世界最完善的,它带给学生的是最接 近现实的类真实感受,它集人体生理功能性、软件操作便携性 及知识体系贯通性于一体,借助计算机软件功能的整合性以 及数字模型技术对整个医疗环境包括病人、病情和治疗环境 进行全面的模拟。模拟系统具有与人一样的外形,有呼吸、心 跳、脉搏、瞬目等体征,可以连接正常监护设备、呼吸机、麻醉 机和诊疗设备等,模拟完整的诊疗过程。与其它计算机辅助模 型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使用数学模型来模拟人的生理学特征和 病理学特征,如模拟病人单侧气胸时,两侧肺部表现出不同的 呼吸动度;当前最高端的产品也仅仅建立了对心血管系统、呼 吸系统和药理学系统的数学模型。另外,此类模拟系统提供一 种交互式的教育环境,可以对药物、操作产生相应的反应,学 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处理,完全模拟在真实场 景下对病人的处理,适时对治疗操作做出反应,从而培养和考 核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此类模型可以应用在临床教学 的各个阶段,对医疗环境进行全面的、真正的模拟。而传统的 计算机辅助模型的设置方法,必须让教师考虑所有可能发生 的情况,严格限定学生的操作。

2 医学模拟实验室分类和应用圆

医学模拟实验室是指借助模拟技术和仿真手段营造出一 个真实的临床操作环境,为医学生实习和培训提供一个有效 的实践场所。医学模拟实验室分为临床技能实验室、专科技能 培训中心、医疗模拟中心和模拟医院。临床技能实验室:配置 有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训练模型与计算机交互式模型,适 用于医学生的物诊课、各学科基本临床操作技能的练习以及 临床思维的培养,它同样也町用于低年资住院医师临床操作 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专科技能实验室:配置有局部功能训练模 型、计算机交互式模型、虚拟培训系统、生理驱动性模拟系统 等,适用于医学生临床前见习以及低年资住院医师临床操作 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更重要的是,它可满足各专科医生专科技 能的培训和考核,如内窥镜(包括腹腔镜)操作技术、心血管介 入技术、急救等。医学模拟中心:在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基础上, 配置标准化病人、生理驱动性模拟系统、虚拟培训系统等,可 以满足各学科住院医师以及专科医师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的要 求。模拟医院:全方位模拟院前,急诊室、重点护理病房与手术 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包括所有模拟系统与医疗设施的 培训考核基地,为医学生提供完全逼真、可靠而且可以反复使 用的医疗模拟环境。

3 医学模拟技术在考试评估中的应用

过去的操作考核其实相对于笔试可能更为简单,因为操 作的题目是有限的,只要把流程背过,学生在考官面前口述一 番流程,并不是真的动手操作。一些诊断性的阳性体征的考核 往往对于带教教师也是一种考验,首先不一定在考试的时间 一定有这种阳性体征的病人,其次病人也不一定愿意被用作 考试工具,学生的数量与病人体征的数量比率也不适合于考 试,所以往往是听录音或者用别的手段演示,但一个很大的缺 陷是不能创造出临床的效果。

医学模拟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原本不能在病人身上 操作的基础技能可以在一个逼真的模型上进行操作,真实地 考核了动手的能力。各种不同的阳性体征,比如说各种心音、 呼吸音、心电图等可以在同一个“病人”身上根据需要演示考 核,甚至更加复杂的考核处理一个标准化病人的操作都可以 在逼真的模拟环境下进行。

模拟技术使得一些传统上不能进行的隐私部位的检查得 以进行,例如女性的、生殖系统、异性病人的导尿等,一些 不多见的阳性体征在模型上也能够简便地实现。“病人”的可 编辑性使得不同学生在考试时面对的是相同难度但不同处理 方式的病人,避免了漏题,对每个学生又比较公平。因为是逼 真的模拟,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考官也能够观察出该学 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在学生采集病史的过程中可以发 现该学生的临床思维以及沟通能力等。在评分的标准上也可 以进行细化,比如,是否成功地救治了病人,在多长时间内完 成救治过程,有没有造成其他方面的损伤,眼手的协调,动作 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交流技巧,职业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4 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技能训练方面的优势

(1)可模拟一些罕见的、凶险的、必须进行迅速和正确救 治的病例,反复进行相关临床技能的训练;(2)同样的病例和 场景可被重复使用,进行某些专项技能的强化训练,掌握操作 要领,提高熟练程度;(3)可进行一些新技术操作的标准化训 练,避免了诸多高风险手术操作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5 医学模拟系统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优势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儿科学;病例;模拟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12-0089-01

当前,因法律建设不断完善,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增强,医学生在患者(尤其是小儿)身上得到的“实习”机会极少,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临床分析能力难以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科学教学效果,拟采用以病例为中心的模拟医学教育处理,即以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或基于问题进行学习),用Simbaby模拟病例,以计算机控制,仿真生理驱动模拟人完成相关操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对象

选择我院临床儿科学本科学生90名进行研究,入选学生均自愿接受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为2组。对照组:40名,男14名、女26名;年龄17-19岁,均值18.2±0.4岁;入学测验成绩67-97分,均值82.1±3.7分。研究组:50名,男19名、女31名;年龄17-19岁,均值18.4±0.5岁;入学测验成绩66-98分,均值82.5±3.4分。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二)方法

对照组学生按照传统授课方式处理,而研究组学生则以病例为中心的模拟医学教育处理,具体方案如下:(1)授课内容:两组学生选取相同的授课内容,以代表性较强的章节为主,本研究中以新生儿肺炎、先心病等为例,且均交给同一名教师授课,确保研究结果的可比性。(2)授课方式:对照组按照传统授课方式,即教师授课,学生全程被动接受。研究组采取病例为中心的模拟医学教学,教师提前布置病例,指导学生课前查询相关资料,之后教师根据病例特点在计算机上编写Simbaby病例,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的治疗手段一一呈现在Simbaby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获取最佳的治疗方案,引导学生掌握。

(三)观察指标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测评,比较两组学生临床知识考试成绩与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

(四)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二、结果

研究组临床知识考试成绩与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得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三、讨论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比较重要的专业课,也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方案为LBL教学模式,也就是以授课为基础,其中教师作为主体、讲课为中心、学生整体为对象,对学生予以全程灌输,教学的内容、进度及方法等均交给老师决定。传统教育方式属于“填鸭式”教学,未考虑学生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等,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对待教学。我院临床本科儿科学教学中引进以病例为中心的模拟医学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临床知识考试成绩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Simbaby属于Laerdal公司仿真生理驱动模拟人,可在计算机引导下模拟出小儿呼吸、血压、心跳、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等,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要求,教师则在这些要求下为学生呈现X线、彩超、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这种模拟医学模式下,教师主动编写病例,经计算机控制后,模拟出疾病发生与发展,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实践”诊断及治疗等。模拟医学教育可反复、多次训练,不会对实验对象造成创伤,经仿真模型创设出模拟病人与模拟临床,学生可主动查找资料,增强了他们基础和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联系,且实施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方案,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经过Simbaby验证后可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可借鉴。

作者:刘水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模拟教育; 妇产科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临床专业的医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临床思维、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人均教学资源相对减少,再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医学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的进行医学生实践教学成为医学院校研究的热点。医学模拟教育及标准化患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 妇产科学的特殊性

妇产科是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以及生育调控的专门学科,与其他器官系统相比,女性生殖系统是人们比较敏感的特殊系统,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患者在就诊时常都怀有羞愧的心理,在这种心理下拒绝医学生实践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对男同学。而医学生本身因为刚刚进入临床实践,也容易在面对患者时害羞、胆怯,失去实践机会,或者在紧张的情绪下,操作生硬、不知所措,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将医学模拟教育及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妇产科教学能较好的解决这些矛盾,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2 医学模拟教育

医学模拟教育是一门利用模拟技术创设高仿真模拟病人和临床情景来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医学教学实践的教育学科[1]。医学模拟技术依靠计算机设备,创建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为医学生提供临床实践资源,已初步在各临床专业的教学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优势[2-4]。在妇产科的临床实践教学中,医学模拟教育的优势则更为突出。

2.1 直观性 女性的生殖系统处于位置较深的部位,而妇产科的许多临床经过及操作在盆腔内完成,如分娩、人工流产宫术、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等,临床无法直视其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下,即使是表达能力非常优秀的教师,通过复杂的讲解、示教可能也无法让学生完全领会这些抽象的过程。医学模拟技术将计算机图形图像与临床解剖学相结合,巧妙创设出全数字化人体三维模型,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直观、具体地演示抽象的动态过程,把看不到的过程变成看得到的过程,自然也就能理解和记忆了[5]。

2.2 人文关怀 妇产科教学中,盆腔检查、会阴切开等很多操作都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即使是积极配合教学的患者,也不免在示教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借助于医学模拟教育,在不侵犯患者隐私的前提下让学生完成各项临床实践操作,更符合伦理标准和人文关怀。

3 标准化病人

3.1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以人为本,临床医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医治人患的病,更重要的是治疗患病的人。这样的要求使得医学生们仅仅在医学模拟系统上练习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模型不能替代患者。与患者良好的沟通、交流也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生过程中需要认真学习的技能,特别是在妇产科这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标准化病人较好的解决了医学教育的这个难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早提出了标准化病人的概念。标准化病人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指那些没有医学知识,但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可在专门的表格上记录并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

3.2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SP在临床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有研究表明,SP病例与传统病例实践课程效果比较,SP教学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6-7]。在传统的妇产科实践教学中,医学生尤其是男学生采集病史时经常无从开口、不得章法,而一个教师带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难以保证全面施教,SP可弥补教师资源的不足,以一对一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悉心指导,对具体行为提出指导,如医患交流、沟通技巧等,能使医学生更健康、全面的成长,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

4 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病人

医学模拟教育与标准化病人相结合,能较好的模拟临床实际情况,还原医学事件,是为解决临床实践教学的实际困难的产物,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

4.1 可操作性 实践教学多为小组教学,传统实践教学因每组学习的病例不同,会导致各实践小组学习内容不同,且一部分少见病例如HELLP综合征、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等难以在实践教学中遇到,只能对疾病进行枯燥的讲解,缺乏生动形象的病例,难以理解和记忆。通过SP病人和模拟系统,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到这些少见疾病的典型特征,便于记忆。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利用SP、模拟系统进行实践训练,有效的减少了小组间学习差异,使实践教学更为全面、系统。

4.2 可重复性 在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中,一位患者最多只能为2~3名学生提供示教,但是SP和模拟系统可重复使用,同学们可反复采集病史、反复操作,直至掌握为止。如正常分娩的教学中,如果按传统方法教学,因学生课时的安排,则每次实践课学生只能见习到其中的一小段,无法形成整体思维。在模拟系统中,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的模拟整个分娩经过,并可以适应学生需要反复演练需要重复的部分。

4.3 安全性 医学生在刚接触临床实践操作时不免有疏漏和错误,在传统实践教学中,难免引起患者的反感,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如腹痛的女性患者,不熟练的问诊易引发不良情绪,可能触发医患矛盾。SP病人则可以较好地模拟疾病而不引起相关问题。又如人工流产等手术操作,需要具备有相关资质的医务工作者才能完成,学生在实践练习时即使有教师的指导,也同样容易因操作不熟练而引起子宫穿孔等并发症,使用模拟系统则杜绝了此类医疗风险。医学生在反复利用SP、模拟系统练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操作中的不足,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

医学模拟教育与标准化病人两种模式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在临床之外建立一个模拟临床实践的环境,将两者有机结合,在课堂上建立起立体的临床实践环境,对于临床学习尤其是妇产科这样涉及到隐私的专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任何高级的模拟系统也不是真的临床实际,临床上同一病种的患者临床表现千变万化,SP不能模拟所有症状的排列组合,在模型上的查体与真实患者的查体仍存在明显差异。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在模拟系统中勤加练习,然后运用于临床,才能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晓阳.医学模拟教育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3(7):68-69.

[2] 朱红,周万平,古桂雄,等.医学模拟教学在眼科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18(1):63-64.

[3] 卢艳,刘大川,董莹.医学模拟技术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应用的进展[J].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43-1245.

[4] 王春阳,陶维阳,倪少滨,等.模拟教育在儿科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11):81-82.

[5] 岳静,章汉旺,袁永群,等.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3(4):94-95.

[6] 刘洋,刘珊珊,顾春虎,等.标准化病人在心血管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280-1283.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育;标准化患者;妇产科教学

妇产科护理学是集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于一体的临床专业主干课程,具有显著的操作性和专业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强化操作技能锻炼,特别是产科医护工作将会对母婴安全造成直接影响,任何不慎操作都可能导致意外。所以,在妇产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教学力度,通过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的教学方法来为学生相关学习活动提供相应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工具。

一、妇产科护理教学的特殊性

妇产科护理包括女性特有病理、生理、生育调控等,和其他各种器官系统相比较,女性生殖系统也是相对敏感的一个系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患者在就诊以及住院过程中常常存在各种愧疚心理,这就很难让她们接受护理学生的实践。而且,医学院学生因为刚参与临床护理实践,面对患者时可能存在胆怯、害羞等不良心理,失去各种实践机会,或者受到这种紧张情绪的不良影响,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导致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医学模拟教育

医学模拟教育属于通过使用模拟技术对仿真患者、临床情境进行创设替代真实患者开展的各临床学教学实践。医学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设备所创设的模拟临床场境和患者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实践资源已经在当前临床实践教学中凸显出相应的优势,特别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产生的优势更加明显。

首先,直观性明显,女性生殖系统位置较深,妇产科很多临床实践、操作都需要在盆腔内进行,包括人工流产、分娩、宫内节育器取放等,这些实践操作都无法直接观看,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通过复杂的示教、讲解也难以让学生体会各种抽象操作。医学模拟技术把临床解剖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巧妙结合在一起,创设出全方位、数字化的三维模型。教师可以在这种简单的操作中更加具体、直观地对抽象的动态过程进行展示,把各种看不到的操作变得形象具体,使学生更好理解和记忆。

其次,人文关怀明显,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盆腔检查等操作都涉及患者的隐私。常规性的实践教学虽然有很多患者愿意积极配合教学,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也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通过医学模拟教学,保证患者隐私在不受到侵犯的前提下完成各种临床护理实践操作,这也符合人文关怀和伦理标准的要求。

三、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运用优势

首先随着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逐渐普及,职业教育也开始面临着学生生源素质逐渐下降的问题,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喜欢表现、抽象理解能力较差、对于临床工作充满好奇。而传统的教学大都以学生被动学习为主,他们容易产生各种依赖心理,也容易产生厌倦或者疲劳,听课效率较为低下,从而导致其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充分利用中职学生的优势所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护理教学过程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模拟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学会动手、动口以及动情。

其次,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功效。传统观的妇产科护理教学依然选择的是基础、临床以及实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能够接触到临床实践的机会,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出现脱节,学生缺乏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该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患者、围绕案例让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完成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提出了系统的护理诊断,并保证护理措施得到顺利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护理教学的缺陷,并把理论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尤其是创新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优化,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医学模拟教育和标准化患者两种模式有着相同的出发点,也就是在临床护理教学之外建立对临床护理实践活动进行模拟的环境,并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面建立起更加立体生动的临床实践教学环境。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很容易涉及患者的隐私,因此,选择正确积极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高级的模拟系统都无法替代真正的临床实践,模拟患者和真实患者查体上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为未来医学事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于,徐明娟.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09(6):587-588.

[2]徐括琴.标准化患者与医学模拟教育结合在妇产科美容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4(4):27-28.

[3]程春霞,薛敏,夏爱斌.医学模拟教育结合PBL在八年制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2(4):649-650.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育;临床技能教育;教学空间;空间功能设计

1引言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在高等学校附属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一批集医学生实践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1]。对于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普遍认为医学模拟的教学环境是有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手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国内有大量临床技能教学中心投入建设中,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医学模拟教学空间,这种教学模式对硬件设施的依赖尤其高,同时对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但目前并无相关设计依据,笔者通过对多所临床技能教学中心的调研,尝试从空间功能需求角度,通过数据的量化分析研究,对其功能需求提出建议,供设计者参考。

2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医学界开始了医学模拟的萌芽,20世纪90年代,美国医学教育家米勒教授勾画出了一个培养和评估临床能力标准的金字塔式的框架结构[2],这是在临床医学教育界所著名的米勒金字塔,它形象的说明了学生由理论知识积累到实际操作的各个阶段的目标。近20年来,在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医学模拟技术趋紧成熟,医学模拟目前是公认有效提升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理论上最好的学习对象是病患,或真实的人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对临床诊疗活动执行者的资格进行了明确限定,由于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缺乏法律保障,临床技能教学处境尴尬。随着患者法制意识的增强,愿意接受并能配合医学生进行技能操作的病人越来越少[3],在真实病人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下,医学模拟的各类教具设施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对临床技能教学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也进一步推进了现代医学模拟的发展。

3医学模拟教学理念的概述

医学模拟教学是指借助各种仿真模型和现代化、智能型的模拟技术,参照各种医学学科的教务和考务内容的要求,模仿医学的空间布局,创设出模拟病房、模拟重症病房、模拟手术室等[4]。医学模拟教学是指利用模拟技术创设出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的教育方法[5]。当前医学模拟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改革热点,从近几年的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结果看,临床实践技能是现行教育培养结果下最为缺乏的一项,医学模拟中心的落地,能在硬件设施上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医学教学模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支持性的教育环境。它允许学生从新手到专家,通过不断的练习在不伤害病人的前提下,了解到错误的技能所带来的后果,并能激发对自我表现的反思。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和个人发展制定学习方式,并且可选择自己可以适应的学习速度,同时可以模拟按需学习,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场景。此外,通过模拟训练有助于将技能转移到临床的真实环境中,它也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评估工具。[6]

4医学模拟教学的功能需求与规模研究

4.1现状

笔者调研考察了国内多所顶尖临床医学高校,目前医学模拟教学空间一般设置在临床技术教学中心内,建设水平较为参差不齐,早期建设设施简陋,未能考虑到长远的学科需求发展,已较难满足现有的教学需求。近年新建的医学模拟基地绝大多数以医学模拟为建设指导思想,在空间布局和流线上以医院为参照标准,尽可能和医院布局一致或类似,以达到医学模拟的需求。

4.2功能需求建议

笔者根据需求将功能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医学模拟区、办公区、服务区。较为典型的模拟教学功能空间有:模拟诊室、模拟重症病房(模拟ICU室)、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模拟产房等。根据各医学院的特色学科教学,自行设置了更细分的功能,如汕头大学医学院每年招收儿科特色专业,与此对应设置了模拟幼儿病房,南京医科大学将护理专业设置为特色学科,对应设置了护理模拟房等。根据调研结果对4所医学院医学模拟医学区进行了功能和面积的统计梳理,详见表1。

4.3功能规模建议

1)在临床技术教学中心中的面积占比和人均面积对调研国内四所临床技能教学中心的统计数据看,医学模拟教学空间在临床教学空间的总建筑面积占比平均为12%,人均医学模拟面积为0.55㎡。根据已得数据可知,年代建设越久远的临教中心人均医学模拟面积越小;通过笔者的实地体会,国内临床医学排名越高的学院,越重视医学模拟的空间建设和教学氛围的营造,同时面积占比越高。通过数据对比和实地观察,建议建设面积比例在10~20%之间为宜,人均医学模拟面积在0.6~1.0㎡为宜。2)功能空间整体规模控制医学模拟的功能需求规模主要依据两点:①学生人数;②是否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下列数据,是笔者实地调研后得出的数据基础,统计了4所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各自功能的面积数据,并得出平均值,可在将来为任务书的制定及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11篇

目前由于《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没有明确实习医师的法定地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使得患者配合临床教学的依从性降低,从而导致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训练机会越来越少,陷入了“理论多,实践少”的尴尬局面。正是由于目前临床医学生临床实践日益受限,模拟教学应运而生,以尽可能贴近临床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医疗教学。先进的高端模拟系统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心血管内科学中具有突出的作用。高级智能模拟人系统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标志着模拟教学改变了书本教学模式,使医学教育更为接近现实。使用医学模拟系统进行训练和抢救模拟演习,更能使医学生直接参与“抢救工作”,处理“各类问题”,在实践中增强急救意识和掌握急救能力,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实习医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从而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高要求形成矛盾的情况下,大力开展模拟医学教育是当务之急。

一、国内外医学模拟教学的发展状况

国外的医学模拟教学很早就已经诞生。在国内,自2003年开始,医学模拟教育理念开始被大家所熟悉及传播,还处在一个很不完善的阶段。国外的医学模拟从最初的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训练模型,到计算机辅助模型,及今天的触觉感知技术虚拟培训系统和生理驱动型综合模拟系统,可谓飞速发展。而国内大部分院校仅停留在局部功能训练模型或计算机辅助模型。国外的医学模拟教育场所配备有先进和完备的设施,而国内却没有成熟的模拟中心,故国内外的模拟教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目前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缺乏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患者不配合临床教学示范;教学资源短缺。

三、加强心血管内科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临床医学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执业医师考试规定,临床技能操作考核通过才能参加笔试,心血管内科知识及心肺复苏术在技能考核中占很大比例。为保证学生能顺利通过考核,临床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实习生的临床技能培训。 心血管内科的一些操作复杂,风险大,如心包穿刺术等,不仅实习生不会操作,甚至一些住院医师也不会操作,因此,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尽快适应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探索心血管内科技能训练模式,做好实战模拟培训十分必要。

四、医学模拟系统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优势

具有以下优势:可以进行罕见病例的学习;对病人无危害;时间方便性;可重复性;允许出错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医学模拟系统在临床技能训练中的作用

(一)医学模拟教育可以使基础医学、临床教学及实践相互渗透,有助于培养及提高学生的综合临床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

(二)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真实的诊断环境,熟悉不同体征;练习心肺复苏技术、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高级生命支持中的团队合作,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模拟教学能够有效缩短学生临床学习的时间,有效地规范临床技能操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临床创造力、整体思维和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但模拟教学不可能代替真正的临床实践,我们应该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发挥模拟教学的长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Richard H, Riley Amanda M,Grauze Claire, et al. Three years of “CASMS”:the worlds busiest medical simulation centre[J].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1990,179(11/12):626-630.

[2]James A,Gordon John, Pawlowski . Education on-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simulator-based medical education service[J].Academic Medicine,2002,77(7):751-752.

[3]王娜,蔡定彬,孙丽,等.医学模拟教育与临床见习模式的改革研究现状[J].现代医院,2008,08(1):96-98.

[4]颜洪,鲁开智,黄河清,等.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医学本科生危重症核心胜任力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2):261-266.

[5]崔蕴文,罗健. 医学模拟教学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现状思考[J]. 新疆医学,2013(43):128-129.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力培训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在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我国医患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医患矛盾一触即发,再者由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人们不单单只需要身体上的康复,还需要心灵上的慰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接受更全面、更积极、更有效的培训,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临床医学教学在整个临床实践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丰富学生及医护人员的知识,同时对于医院的正常临床活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使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提高相关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临床医学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临床技能的人才。由于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复杂,为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许多课程应在真实环境下教学(如理论性、实务性、技术性课程),但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此要求。随着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情景模拟教学能够解决上述难题。

1情景模拟教学法简介

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吸收了哪些知识,学生积极性如何,是否自愿,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与教学意义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以及思维的形成;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甚至不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工作情景,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它是从病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是病例教学法的延伸。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进行模拟临床实践操作练习,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节约教学资源、场地以及人力等,同时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2]。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总结为以下4个步骤:(1)准备情景模拟材料,创设情景环境;(2)进行情景分析;(3)情景模拟实践,进行知识内化;(4)课后指导总结,延伸巩固提高。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教育由学校医学教育、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连续统一的部分组成。医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结束学校医学教育之后,进行临床实习及规范化培训,在此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行医技能,这个阶段也是医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巩固临床知识的黄金阶段。为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效果,许多医学院校、医院的各个临床教研室引入了情景模拟教学法。

2.1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学专业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独立的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及术后恢复,它包含临床麻醉、危重病急救、疼痛治疗及科研等,涉及多学科知识。王宇娜等[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教学中发现,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显著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邹磊等[4]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麻醉学临床教学效果。魏霞等[5]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开展了情景模拟教学,调查表明,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麻醉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对刘慧慧等[6]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分析发现,对非麻醉专业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可显著提高其麻醉技能,培养临床操作、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朱海燕等[7]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见习中发现,采用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麻醉见习教学,效果较好,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2.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内、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内、外科知识与技能是临床医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将内、外科常见的临床情景再现,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乐飞等[8]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实习医师的外科临床技能。袁世明等[9]在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培训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且减轻了带教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教学成本。赵晓[10]在临床外科教学中开展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调查结果显示,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张学志等[11]将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分析外科疾病能力、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与医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有一定促进作用。石姝梅等[12]将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应用于内科实践教学中发现,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能明显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水平与操作技能,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提升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

2.3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急救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学科,任何工作的失误或差错都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每位医生都需具备急诊医学知识并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抢救技能及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判断力。朱贤春等[1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新职工的临床急救能力。赵晓[14]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翁留宁等[15]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培训后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提高了培训对象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多发伤急救手术配合能力,增强了团队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

2.4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人际沟通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毕业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医患沟通能力欠佳、医学继续教育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和谐医患环境的构建起着负面影响。近几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大部分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导致,因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位医学生应必备的素质[16]。郑鹏等[17]将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现,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3情景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环节即情景再现,需要选择合适的课题,做到环境设置尽量接近临床实际,不能单单反应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其中。此外,课程知识点的难易、多少,也是选择课题时所需注意的要点。它要求情景能够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加直观展示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领悟和正常表演出来,起到启发性教学的作用。另外,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需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适当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促进活动顺利进行,并做好课后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是符合医学教育现状、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医学教学中,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把握和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文红,江城梅,李彦荣.“情景模拟”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71-272.

[2]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1):56-57.

[3]王宇娜,杨秀娟,刘海萍,等.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5(16):179.

[4]邹磊,刘丹彦.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44-45.

[5]魏霞,张兵.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7):6-8.

[6]刘慧慧,岑晴云,罗艳霞,等.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175.

[7]朱海燕,阳建福,廖琴,等.模拟教学法在麻醉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64-67.

[8]乐飞,何琳,邓漾.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91-92.

[9]袁世明,赵雪梅.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情景教学培训的应用效果[J].华夏医学,2015(4):133-136.

[10]赵晓.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培训,2016(4):183.

[11]张学志,凌云阳,王观发,等.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0):1397-1399.

[12]石姝梅,黄敏娟.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在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13):56-57.

[13]朱贤春,张敏,黄友梅.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13(15):74-75.

[14]赵晓.情景教学法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39.

[15]翁留宁,高静,朱玲,等.PBL模式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36-37.

[16]杨洪斌,陈钰仁.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成效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12-13.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虚拟仿真;实践教学

医学影像学作为医学领域触及范畴最广以及发展速度最快的重要学科之一,医学影像学不但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临床技能和知识,同时能够熟练操作临床影像设备。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极为重视虚拟仿真实践教育的管理与共享平台的建设,但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师在培育学生们实践能力时,仅仅依赖附属医院内部有限的设备与较为陈旧的实验教育方法,这显然无法达到培育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实践教育方法滞后、设备有限,而学生数量较多的现象,极大程度减少了学生们的实操机会,因此虚拟仿真教育平台在医学影像实践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

一、医学影像虚拟平台仿真教学平台实践教育现状

(一)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割裂多数三年制医学类院校教育基本分为一年学校本部的专业基础教育、两年医院临床教育,学生群体也伴随学习阶段的差异分别从基础学院与各个医院进行分别管理。现阶段,医院教育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实现两个教育阶段的一体化管理与教育质量的改善,人才培育质量也良莠不齐。并且,因管理体系的制约,导致两个阶段的教育职责与任务模糊,基础教育教师切实回归临床,以及临床教育教师向基础靠拢的计划无法有效实现。以教育科研工作为主的学校基础教育和以医学教研为主的医院教育工作内容及侧重点存在差异,极易导致医学专业育人计划的割裂,学科内容融合难度较高,学生群体临床思维无法建立。临床课程与基础医学的割裂,导致基础和临床互相融通的教育体系无法建成。

(二)教育模式较为陈旧自国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后,各所高校师资力量迅速扩大,同时引进大批青年教师。据研究表明,普通高等院校三十五岁以下的教师占据高校教师整体数量的百分之四十八。诚然,医学院校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自非师范类院校,尽管多为博士生毕业,但毕业后便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仅仅是身为知识接受者或者学习者体验过专业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知识传授技能、综合素质与教育工作经验较为缺乏。虽然经过短期职前培训,但面对临床工作经验匮乏、科研压力大以及教育任务重的现象,基础教师欠缺了临床知识与临床体验,而临床教师难以贯通基础的现象相对普遍,在精力与时间均无法保证的状况下,突破以学科作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摆脱公共基础、临床医学以及医学基础老三段设置,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二、医学影像虚拟平台仿真教学平台实践教育的应用策略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生;多元化;临床技能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医学教育是学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序贯组成的统一体。对于临床医学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还是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均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必备的最核心的能力。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混乱,造成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成为制约全科医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2014年,国家开展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确立了“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的院校教育,加上2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被确定为第一批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以此为契机,构建了多元化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收到满意效果。

一、确立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为指导,以教高16号文件为依据,以为农村及社区医疗服务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培养需要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以专业建设需要的教学条件建设为保障,深入研究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上进行全面改革,创建适应学生成长规律的学习环境,强化专业特色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制定建设目标

以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契机,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知识讲授、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为教育教学观念,以卫生部颁发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基础,构建以临床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学科、模块化、阶段性的“理论、实践、素质”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临床技能训练体系。

三、构建训练体系

多元化临床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共包含四大模块:即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专业单项技能训练模块、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块及跟岗与顶岗实习训练模块,其包含内容和总体要求详见表1。从三个学年总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上来看,理论教学部分总学时1162学时,实训、实习教学部分总学时2380学时,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高达67.2%,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需要。

四、教学实施

结合医学国际教育标准,依托我校临床技能模拟医院,以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改革为基础,以临床模拟情境教学为核心开展实训教学。以专业单项技能训练体系为例,通过对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进行模拟体格检查、模拟操作技术、模拟病史采集、模拟病例讨论等构建体系。自2011年起,在训练结束后及临床实习前采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式评价学生的临床技能是否合格。

(一)模拟体检+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和外科基本操作技术是每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参照国家对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的要求,开设了《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课程共包含体格检查技能、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急救技能及护理基本技能四大模块。课程全程采取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tandardized Patient,SSP)结合电子仿真模拟训练系统进行训练。SSP由经过培训的学生进行扮演,主要应用于体格检查训练,SSP不仅可带领学生进入模拟情境,还能对学生的体格检查手法进行客观评价。当SSP不能模拟的异常体征时,或是涉及有创性的操作技术,则引导学生在电子仿真模拟人身上反复多次训练操作。

(二)模拟病史采集+模拟病例讨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诊疗思维的构建是医学生临床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病史采集练,主要由学生扮演医生,由教师扮演SSP,教师扮演某一系列症状的患者,学生针对症状进行问诊训练,并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获得问诊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使学生逐渐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能。病例讨论训练,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拿着一个文字版的病例写诊断的方式,而采取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方式,由模拟医生对SSP的问诊将同学们带入诊疗工作一天的情境中,将门诊手册、病案册、医嘱单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医疗文件带入课堂,营造真实的医疗氛围,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对患者的查、检、诊、疗的全过程,避免了学生初次接触病人时心理紧张及不知所措的尴尬氛围。

(三)客观结构化考试参与教学,客观评价学生临床技能

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为临床能力考核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参照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的模式,在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后采取OSCE的方法进行考核。由本专业负责人制定OSCE考核内容、考试流程及评分标准,然后在预设内容及考试时间的情况下,分考站进行考核,考核以现场抽签进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每项操作技能均包括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治疗计划、技能实施和结果评价,项目中部分以真人(志愿者)为操作对象,其余均以模型为操作对象。主考教师按每项技能的评分标准记录学生成绩,秉承“知识―技能―态度”兼顾的多元化综合评估模式评价学生的临床技能,使考核做到公开、透明、公正。

五、结语

通过多元化临床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充分利用校内模拟实训及医院临床优质资源,强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会应用理论、从实践中学习并巩固理论”的教育理念,将医学教育的实践技能教学体系进行拓展和完善,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取得较好效果。然而,按照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中医学生应当掌握的临床技能和要求,设置的内容及标准仍有不足,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寻求更加适应现代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发展需要的临床技能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司秋菊,常风云.临床实用型医学生实践技能多元化模式培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

[2]孙晓琪,刘洋,张虹.“3+2”模式面向农村基层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讨[J].社区医学,2016(7).

[3]罗辉,林春.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7).

[4]栗蕴,梅妍.临床医学课程及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现代医院管理,2013(5).

[5]李琳.中医教育与人才问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3).

模拟医学教育范文第15篇

中图分类号: G642.0;G642.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08-2409(2009)06-1113-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以及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等,医学实践 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该矛盾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已导致当前的医学实践教 学模式无法满足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进行医学实践教学的 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将传统医学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进行有效重组,构建一个医学 实践教学的创新体系,有效缓解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1 构建新型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动力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高 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上升到2002年的15%,2007 年达到23%,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1]。学生人数剧增导致教学 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医学院校原有的实验教学 资源严重被稀释后,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1.2 医学教育培养目标转变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对医疗人才的 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已转变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具有国际交流 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完成预防医学、循证医学、行为社会 科学等学科技能目标的高级医学人才,原有的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1.3 患者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 条例》和《执业医师法》等的陆续出台或修订,患者作为新型医患关系的一个主体,选择权 、隐私权、医疗拒绝权以及医疗尊严权等患者的权益日益得到患者的主张和医疗活动的尊重 ,以医院为主要训练基地的医学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有医学实践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医 学教育的要求。

2 构建新型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思路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医学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进行有效重组,将网络虚拟教学、实物模拟及实物实 训医学实验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学生充分享有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并在纵向学习专科知 识的同时,进行横向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淡化学科界限,整合课程内容,尽可能地利用网络 资源的可复制性、可整合性,充分体现机体从健康到病死一直贯穿着的“整体性”这条主线 ,进而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 构建新型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3.1 将传统医学课程在现代网 络信息环境下进行有效重组

积极推行以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为基本特征的医学网络课程 、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各种医学虚拟、模拟及医学现实的医学实验环境。学生 分别按各种医学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师设置的各种网络虚拟及实物模拟的医学环境中 ,进行医学实验操作,达到要求后,才对动物、健康人及患者进行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各 种操作情况进行考核。建成49个教学网站,4个教学资源库,包括443个多媒体课件,1万多 个切片标本图像,800多个大体标本三维立体图象,300多种临床疾病的症状、体征图片,20 0多段动画视频,基本涵盖临床医学专业各主干课程。

3.2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模拟医院”医学实践教学软件

该系统功能强大,系统全面,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医院环境,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对各种医学 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对各种医学技能进行操作演练,并在网络环境下根据病史采集、体格 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的结果进行临床诊断,使学生在纵向学习专科知识的同时,横 向进行症状诊断的学习和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生的“三有能力”。

3.3 自主研发与临床PACS系统进行对接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基于分布式网络视频技术的手 术观摩与教学系统

使附属医院的患者流转化为信息流,并进一步转化为实时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尽早地接触 临床,培养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同时,建设临床教学资源库,资源库现有诊断学、放射诊 断学、内、外、妇、儿、中医、传染、神经精神、皮肤性病、急救、美容及五官科学等18个 学科的内容。

3.4 机能学科研发虚拟实验系统

学生可在虚拟实验室借助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各种网上创新实验。

3.5 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基地建设

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基地下设4项模拟基地(心肺肝脾模拟实验室、外科模拟手术室、模拟妇 产科实验室及模拟病房)、5项临床技能操作训练室(体格检查、放射诊断阅片、针灸技能 、口腔技能、临床检验操作),均以“ECS高级综合模拟系统”、“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 救演示系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

3.6 形成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3.6.1 开设创新性实验 改革原有大实验的模式,实现由纯方法的训练向科学研究思维和过程训练的转变,由学生自 主进行选题和实验设计,按课题申请程序进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实验室完成课题并撰 写论文。

3.6.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改革单科实验教学和实验模式,删除大量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机能实 验中心将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几门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为机能实验,删除重复、验证性的 实验内容,增加正常机能病理状态下机能改变药物治疗效果评价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内容。

3.6.3 多媒体实践教学 将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演示型多媒体系统”的优势,灵活使 用多媒体软件、录像带、VCD、图片、切片、实物标本、活体标本等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 学内容,扩展学生知识视野。

3.6.4 网络实践教学 开展网络实验 、虚拟实验、模拟实验教学,研发实验课网络辅助教学体系,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4 医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具有普适性

西部欠发达地区实践教学 资源本身配置就相对不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在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实践创新要求 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在患者的法律意思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西部地方医学院校实践资源相对 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我校按照教育部“按照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3] 的要求,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实践教育中的应用 的系列研究与实践,前期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经过近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个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医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均 得到较大提高,该体系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医学院校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对西部地区合理缓解 矛盾,提高医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学生人数世界第一[EB/OL]. .

[2] DANIEL CALLAHAN. The Goals of Medicine: Setting New Priorities[M].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9.3-5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 见[Z].教育部教高[2005]1号,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