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

全日制专业论文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1.1培养方案尚未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对于各高校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培养模式,各高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基本是参考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并结合学术型学生的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在第一批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毕业前分别进行了学生座谈、导师研讨和用人单位调研,学生对培养方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学校先后组织了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从多方调研结果反映,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和学术型基本相同,偏理性、研究性,与工作实践结合太少,对提高学生和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帮助不大;教学方式上,授课方式缺乏具体方法和案例,互动交流不够,案例教学应用不普遍。实践环节落实不够,有些实习企业因为工作订单太多,在安排实践内容上大打折扣,学生无法充分进行实践,走马观花。

1.2教师队伍需要锻炼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势必要求导师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目前导师队伍中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人数甚少,同时,导师观念误区,由于学制原因,导师不太愿意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以学术型的形式进行指导[2]。

1.3管理制度缺乏一方面,学校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的管理,从国家层面寻求不到具体指导文件,仅有一些临时性的文件;另一方面,学校对专业学位学生的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从学术型和在职硕士的模式中寻找新的管理方式。

1.4实践环节落实有困难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有半年左右的企业实习,从目前的培养情况来看,学生企业实习环节仍旧很难落实。一方面,学生要在两年内完成学业,实习过程除了完成实践工作还得进行论文写作,强度比较大;另一方面,船舶相关企业订单比较多,安排学生长期在企业实习比较为难,学生实习过程必须安排一名企业导师指导,有时还会牵涉更多员工,一般来说,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学生学习后基本不会留在实习单位就业,从企业用人角度来讲,他们更愿意要有就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实习。

2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2.1加强招生宣传力度经过两年的培养探索,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改变招生策略,从2012年开始,学院加大招生宣传,组织学院各研究所导师团队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招生宣传,侧重向学生讲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趋势,从观念上改变学生的看法。

2.2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新开设多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领域的应用课程,并在船舶设计、流体、结构方向各新增一门专业技术课程。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专家来校为学生讲课。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队伍建设学院从2008年开始,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进行至少半年的企业实践培训,同时,学院每年在相关船舶、海工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工来校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学院还定期和企业通过进修、培训的方式进行合作,增强校企联合。学院目前所有青年教师均完成了一轮企业实训环节,每年有十名左右的企业高工被聘为全日制专业学位企业指导教师。

2.4实践基地建设在学校已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实践中心建设。与工程实践中心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乙方建设甲方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目前已经与13个造船企业和研究所签订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协议,并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模式。其中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共建两个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3结语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近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逐渐扩大,各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从2012年开始,全日制专硕陆续毕业走向社会。除了对学生就业情况的关注,各界对专硕的学位论文质量也越来越重视。

一、学位论文写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国家大力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建设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各层面的人员需求。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各高校为了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主要工作放在了拓展合作基地、优化职业课程教育等方面,对专业学位论文的管理有所忽视。这种管理层面的疏忽造成了全日制专硕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堪忧。

1.论文写作时间有限

专业硕士毕业后要求能够承担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等一线工作,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相比,各高校一般要求专业硕士毕业前必须有一年左右的基地顶岗实践,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论文创作的时间。此外,专业硕士的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写作论文的经验是建立在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的基础上的,如何在当前的培养模式下有效地指导专硕论文写作还有待摸索。

2.学生自我认知有偏差

专业硕士生在攻读硕士学位过程中,存在片面理解该学位建立初衷的现象,认为专业硕士学位的重点在于获得相应的技能,而忽略了研究生教育区别于职业教育的根本差异,未能充分理解“高层次”这一内涵赋予全日制专硕的必要属性,“但专业学位的实践性不等于技术性,专业学位依然具有其特定的学术品格”[1]。同时,也不排除部分学生仅仅为了获得一只文凭,将能够毕业作为其追求的目标。无论哪一种认知上的错误,外在表现为学生主动性不强,学位论文整体质量不高。

3.论文选题受局限

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一般依托于基地实践过程中介入的项目,基地导师在确定学生论文选题方面具有更大的话语权。这一选题确定过程是由专业硕士培养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同时也暗合“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的初衷。[2]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一定时间内每个基地导师仅负责一个项目,或者是基地内几个导师共同负责一个项目,这就造成同一基地或同一导师指导的学生论文选题相似度很大,难以有所创新。

二、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改革管理体系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研究者和管理层的重视,并积极探索全日制专业硕士论文的形式与标准,创建论文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管理体系层面也要做出改进,适应形势的发展。

1.提升重视程度,纠正不当认知

对于全日制专硕研究生自我认知的问题,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疏忽。一方面,各高校招生的面试环节在考核专业知识之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思想上面的考核。同时,在学生入校之初积极开展入学教育,阐明专业学位的培养理念,端正学生认识。另一方面,各高校也要提升重视,深入规划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路径。基于既有的经验和基础,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各高校可以按照专业领域成立专业学位培养指导小组,专门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质量控制。

2.注重全过程培养,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主要,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应当加强过程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要把论文的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和答辩作为时间节点,每一个节点都要加以关注。具体而言,各高校应当建立研究生全过程培养主要环节的监督机制,每一个环节提前公示或报送培养指导小组,邀请相应学科的专家旁听。

3.改进培养模式,优化各环节组成

目前,各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基本上采取的是两年制,即第一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第二年在基地单位进行实践。因此,在当前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论文写作的主要环节是在基地进行。而基地单位出于追求效率的本性,往往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内在矛盾的解决不能只靠对基地导师的严格要求,更应当从培养模式入手。如将以往的“1+1模式”改为“0.5+1+0.5模式”,学生第一学期在校学习必要的理论课程,第二和第三学期在基地实习,第四学期回到学校完成非核心课程的学习并集中时间完成论文创作。

4.加强基地建设,拓宽论文选题方向

在前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专硕的实践基地的增设更多地是出于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考虑。在今后的改进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看重基地实践岗位的数量,还应加强对基地质量的把关,全面考察实践基地资质,认真审核基地导师资格。在学生进入基地后,校内管理者和导师要和学生定期沟通,及时获得学生实习情况。尤其是在论文开题环节,校内导师更应当积极介入,对学生选题严格把关。

5.提供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为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加强指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各高校或省级主管部门应建立专硕学位论文评优机制,使专硕也能够同学术型硕士一样参加优秀论文评选。如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创新工程政策,省内各高校的全日制专硕可以申报项目,申报成功者则可获得省级或校级的经费支持,这无疑能极大提高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为产生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结语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有五年之久,对于第一个五年,各高校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在2011年提出的招生数量上的规划。对于下一个五年,要实现“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目标,还应在质量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3]

参考文献:

[1]牛国卫,张红.专业学位的特性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提升[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81.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R].教研〔2009〕1号,2009-03-19.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3.8;TB-4 文献标识码:A

专业硕士学位是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的另一种类型的学位,目前我国已包括了在职专业硕士学位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社会某特定职业或工作岗位的需要,培养适应该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始于1991年,初始主要为在职教育,历经二十余年,已发展包括了在职和全日制两种教育模式,己形成以硕士学位为主、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在专业硕士学位方面,目前包括理、工、文、管、农、医、财经、政法、教育等39个学科领域,包括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等多个专业,全日制硕士包括12个学科领域的158个专业学位。

目前,上述两种专业硕士均在招生培养人才,但二者在学制、管理、教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职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已实行多年,教与学等多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争议较大。全日制学术硕士人才培养最为成熟。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行只有6年,现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存在着职业性不突出、实践环节薄弱、导师力量不强、评价标准缺乏等问题。

作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学位论文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因培养目标与原有学术型硕士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同,在学位论文环节中,论文选题应存在自身特点。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本文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选题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学位论文选题中若干问题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产生于2008年经济危机和10年大学生扩招之际,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发展目标”,即降低学术性研究生培养规模,调整研究生结构。这种调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经验和相应教学配置不足,也使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下面就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1选题基本原则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从培养目的来看是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此,需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培养计划,其中主要需突出适应特性的行业或职业、体现应用型、达到高层次要求,在论文选题同样需按上述要求进行,避免偏离培养目标。根据教研[2009]1号文件,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

1.2实践性

在选题时,应注意专业学科领域,不可偏离专业人才培养初衷,强调知识整合和情境化,应按专业应用型要求,注重实践性,不可将专业硕士论文选题与学术型硕士等同。在选题中,应注重论文完成中的实践实训,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以达到全日制研究生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未来专业或职业要求,能在就业单位经过自身短期积累,迅速成为单位中的中高层次人才。

1.3创新性

作为研究生,虽然是专业硕士,但学位论文也需在专业方面有所创新,按要求主要应为本行业或职业方面创新,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研究与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技术方案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工程设计、工程设计研究与实施,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选题的创新性要求。

1.4可行性

同所有学位论文一样,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一样应具有可行性,该可行性需与其本身培养目标相一致,与学制、课程体系、专业或职业等相匹配。在全日制硕士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有不少于6个月专业实践期,这占用了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本文认为,在确定选题时,应结合专业实践情况进行,以保证该学位论文选题的可行、实践性,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2结语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保证。实施6年来,虽有不足但也在逐步完善中取得进展。随着进一步积累,近两年部分学校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生源得到明显改善,部分专业好于学术型硕士,这也符合了我国高等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初衷。本文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望对该类硕士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硕士;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33-02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高层次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而研究生培养是向社会提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1]。2014年11月在天津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会议,来自125所高校共计23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就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讨论,议题涵盖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双导师制及论文质量等方面。开展并不断探索改进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化学工程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工程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3],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育水平也稳步提高,双导师制、产学研一体化等新型培养模式不断被提出[4,5],但部分院校专业硕士教育存在校企合作较少、培养模式尚未成熟等问题。本文针对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并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现行的培养体制主要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阶段。研究生入学后首先进行化工专业课程的学习,随后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科研工作,企业实践阶段主要针对企业项目解决工程问题。目前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双导师制重视程度不够,校外导师指导较少。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在学校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工程实践机会不多,得不到校外导师的充分指导,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严重影响了双导师制积极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校内外导师缺乏交流,与研究生沟通平台有限。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以及校内外导师的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部分校内导师只关注研究生的校内理论学习,以完成校内培养为己任,并不重视实践阶段,没有真正做到联合校外导师培养,导致专业硕士的校内外培养出现脱节现象。

3.毕业论文应用性不强,考评体系单一。毕业论文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没有与学术性研究生毕业论文区别开,内容缺乏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校外导师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评价体系中,论文的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在研究生学业考评中,学校缺乏对专业硕士创新性科研成果以及工程实践成果的评估和相应的奖励机制。

二、“三位一体”创新型培养模式

研究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以体系化教学方法指导全日制化工类专业硕士,以工程实际问题为研究课题,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案,以全日制专业硕士为主体,校内导师针对研究的课题为研究生提供理论指导,校外导师针对课题提出预解决问题,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在汇集校内外导师的各方面建议后,查阅相关资料形成技术方案

并开展实验研究。校内导师根据研究生反馈的实验情况,提供方案指导与技术改进,校外导师根据研究生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其进行完善。总的来说,校内导师着重从理论上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校外导师则着重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校内外导师协同培养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导师各自的优势,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1.加强校内外导师协同培养。校内外导师的协同指导,有利于对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对于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以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方向为例,学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研究,在掌握理论专业知识基础上,参与企业合作的研究项目,企业导师给予学生实践指导,同时向学生提出工程中的问题。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计算机模拟,设计流程方案,提供技术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向校内导师汇报实践难题,与校内导师共同研究解决,完成企业的工程要求。

2.建立研究生与校内外导师的沟通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校内外导师以及研究生要充分利用现代交流方式,丰富沟通渠道,不仅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还要充分利用E-mail、网络聊天工具、博客、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如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研究生三方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平台,针对所研究的课题,实时交流讨论并将合理性思路融入到课题研究中。

3.完善专业硕士论文考核及奖励制度。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所完成的毕业论文应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对论文的考核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如化工类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考核,在专业硕士论文答辩、评阅、审议环节中,严格把关,着重考核研究生的工作量及论文的实用性等,不仅要满足论文的基本要求,还要满足企业的工程要求,贯彻实行双导师制,让企业导师和相关领域专家充分参与进来,通过全面、客观、科学、公正、可靠的评价,提高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完善的奖励制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建立专业硕士奖励机制,如筹资设立奖学金,奖励在科研以及工程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调动参加工程实践的积极性。同样建立导师的奖励制度,定期在学生中进行导师教学评估,将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量与职称晋升直接挂钩,提高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积极性。

总之,要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优越性,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协同培养,形成校企结合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及奖励制度,不断推进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等.工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项目成果简介[J].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8-11.

[2]陈海宁.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应用型研究生[J].化工高等教育,1990,(4):32-33.

[3]王静,郭文英,郭秀芬.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实验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共化工贸易,2016,(3).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开始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增加招收人数,目前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核心。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培养模式是近几年来大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已招收4届。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及管理体制一直在进行着探索与尝试,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化学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 二、培养模式的探索

实践环节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难点,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基地的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根本保障,为了积极落实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保证学生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要求,学校、学院把建设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工作,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建立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基地。如学校层面上建立的大型实践基地,学院层面建立的中型实践基地,以及指导教师通过科研合作等方式建立的小型实践基地,都可以纳入到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环节,在学院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就可以投入使用。指导教师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实行“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又一区别。“双导师制”对于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具有优越性。目前,企业导师的选聘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制约因素。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愿意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企业导师不多。目前,学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确定企业导师,一是校外实习基地所在企业推荐;二是在科研项目合作过程中积极争取。进一步明确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职责,学校导师由于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负责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把握学位论文的理论深度,规范学位论文的写作。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负责将学生的研究与企业的工程、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研究更有目的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现在运行的情况看,效果良好。

三、加强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

从选题开始,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就需要密切合作,加强对选题的评估与论证,明确选题技术背景和研究目标,使选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论文完成后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论文研究进入到中期阶段,学院将联合企业一起对研究工作进行中期检查,一方面督促学生保证论文进度,对进展缓慢的学生提出警告,对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把握研究方向,并给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使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此期间,加强对于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定期交流的管理,鼓励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在后期阶段,学院主要结合学位论文对学生加强管理,在双方导师修改同意后,对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学院将在校内外选择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进行评阅,对学位论文给出评价,并做出是否同意提交答辩的结论,学院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同意学生参加论文答辩。这使得学位论文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

1.实习基地的建立。企业与学校密切结合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实习基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目前,能够主动与高校建立实习基地的企业不多,学校更多的时候是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来寻求企业的帮助。企业从技术保密、安全生产等方面考虑,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企业积极性,是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高校主要通过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生产难题、提供优秀毕业生等方式,要求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这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引导企业服务于教学,如在税收、政策上对服务教学的企业给予适当的优惠,鼓励企业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全日制教育硕士作为即将进入中小学校的准教师,当前进行的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即是教师教育的“职前阶段”或“预备生涯阶段”,是为进入教师行业作“准备”。职前专业发展是进入教师行业的准入条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1]这里的“高素质”,不仅指所培养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要具有良好的学术理论素养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还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积极、稳定的专业理想,是为我国中小学校输送合格的具备“职前专业发展”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教师本质属性的要求 

1994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拥有专门的技术和特殊的智力结构;第二,教师是专业人员。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和要求,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但需要达到规定的学历和具备教师职业道德,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三)中小学校人才需求特征的要求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改革的成效已显得举足轻重。因此,各中小学校都会采取切实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特别是新进教师的质量。一方面,对新进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师“本科化”,中学教师“研究生化”已成大势所趋。目前中小学校教师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模式已有在职教育硕士、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特岗计划、全日制教育硕士等等。其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创造了极好条件和提供了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对新进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职前专业发展”的水平上,包括新进教师的专业信念、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素养。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是近年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教育部2011年就强调“调整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大幅增加专业学位招生比例,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原则上全部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3]2017年1月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4]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职前专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学系统理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系统,其中,全日制教育硕士和指导教师是这个教学系统中的“双主体”。在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生源质量还是指导老师的遴选和考评,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源质量方面。在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中,生源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决定着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性影响因素。而目前的状况是,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生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本文也主要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考察对象),一方面,在入学前后专业的对比上,报考非本科所学专业的考生占相当比例。有跨学科门类报考比如从理工科类专业考入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还有从非教育类专业考入教育类专业的,此类考生由于没有经过本科同专业的系统化训练,对于所考进的新专业来说,在基础知识、专业理论方面的积累上必然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全日制教育硕士招生复试阶段,也存在复试形式单一,考察内容不全面的问题。比如,缺少对考生两年后进入中小学从教意愿、职业理想的考察和判断等。 

2. 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考评方面。近几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在招生规模上有了迅速扩张,这势必亟需一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来与其相适应。而目前绝大多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受到长期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的影响,没有足够重视专业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具体而言,指导教师存在导师类别模糊化的问题,专业型导师大多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转型而来或兼任,少有单独遴选。学校在对导师的考核评价上,也只注重其在学科学术、科研的前沿和创新上,而忽视了行业技能的考察。 

(二)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 

因为起步晚,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还处在不断改革和探索中,培养单位的管理者和一线研究生指导教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职前专业发展的内涵都缺乏深层的理解,不管是在管理措施、培养理念方面,还是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等方面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职前专业发展都存在消极影响。 

1. 专业信念空洞化。在大环境上,因为教师待遇低、压力大等原因,存在教师跳槽、职业倦怠甚至失职等等现象,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对从教的期望值降低。在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上,部分导师极少与学生联系,几个月也见不上一面,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专业信念的建立基本空洞化。 

2. 专业知识理论化。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基础理论,实践技能课程所占比重较小,大致为总学分的1/4。专业导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偏重于学科理论的讲授和和学术问题的分析,而对行业知识进行传授较少,忽视案例教学。同时,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也有学术化的倾向,相关指导性文件对学位论文的实践性要求并不明显,加之很多导师并未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更谈不上认真贯彻执行。在很多学术型导师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局限下,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往往来自于导师科研项目,更多关注学术理论的探讨与创新,缺少对中小学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 

3. 专业技能薄弱化。部分导师在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时仍沿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思路,往往将研究生的培养与自身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偏重培养学术能力,而忽略了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部分导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了解太少、研究不足,有的导师甚至从未到过中小学,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参与的行业实践与技能训练。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改进策略 

为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全国教育硕士教指委等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各培养单位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作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地经济基础、中小学教育发展状态,以及本校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化为核心,积极采取一些探索性改革措施。 

(一)强化复试内涵,考察生源职业潜力 

根据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生的特点,在全日制教育硕士招生面试阶段不仅要对考生的教育教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考察,而且不能忽略对其继续学习的态度和教师职业的兴趣进行考察。面试考官除了校内专业导师,还应邀请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对考生进行面试,分工协作,各有考察侧重点。校内专业导师重点考察其所报考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对专业前沿的了解程度。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则侧重考察其是否具备进入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态度。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最好能让考生进行短时(比如10分钟)的微课教学或者是实验操作,然后小组讨论,以考察和判断考生是否具备作为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潜力。 

(二)分类选聘,实行双导师制 

在遴选和聘请专业学位导师时,应把行业技能水平、行业基层服务的经历等作为遴选条件,并制定专门的考核评价标准。同时,从中小学校选拔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组成实践型导师团队,和校内专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构建“双导师制”的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校内学科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样就能保障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职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能够得到统筹发展和提升。 

(三)营造教育氛围,培养专业信念 

信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内在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行为导向,对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专业信念的建立上,全日制教育硕士必须建立起关于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等职业信念,同时,建立起专业道德,并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这是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核和理想的支点。作为培养单位、作为导师,应营造健康的教育氛围,通过教学、讲座、报告等形式,责无旁贷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 

(四)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知识 

在专业知识的构建上,作为未来的教师,全日制教育硕士须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心理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个人在学习中的独到感悟、体验和经验总结。在专业知识的拓展上,不但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知识范围,而且要从知识的理解到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奠定未来教师职业的学术性知识基础。同时,在学科前沿知识的构建上,要“紧扣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需要,把握理论发展动态,及时反映实践领域最新进展,将课程学习与知识变化和实践要求最大限度地有机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 [5]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聘请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开设与基础教育和新课改相关、密切联系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可以推进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的教学可以采用“理论+案例”的模式,利用讲授、自学、讨论、案例分析、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建立实践基地,规培专业技能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5]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为统筹发展他们的职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加强中小学校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是职前专业技能培养的基本要求。有了基地这个平台,就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实践基地的中学校长、年级主任和学科教师等)共同分析和讨论,以形成行业认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从课程学习、实践训练、教师指导等方面构建”0.5+0.5+1.0“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在全日制教育硕士进校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在校内系统学习各类理论知识,着重专业知识的培养;第二学期,每周一半时间到中学开展教育见习,让学生參与观摩教学实践活动,一半时间在校内开展课程学习,让学生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开展课程专题选择学习。第二学年主要在中学进行教育实践和撰写学位论文。”[6]教育实践包括教学见习和实习、班主任工作的体验,以培养其教学能力、班级建设与管理能力、与他人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专业反思能力等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同时将教学实践的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的形式呈现。 

(六)规范学位论文,体现基础教育实际 

对于学位论文,“培养单位应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意见,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7]的要求,我们要引导全日制教育硕士高度关注基础教育实践问题,主动参与到教育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努力在解决中小学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撰写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实际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在答辩时,须严格执行“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相关行业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7]的管理规定,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并能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的实际问题。 

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是一项奠基工程,在科学确立全日制教育硕士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前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创新理念,探索培养模式,以确保全日制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发展的培养质量,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高层次、应用型、多样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Z].教指委发[2011]04号.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届第15号,1993-10-31. 

[3]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EB/OL].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4/201102/114836.html.

[4]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1-17. 

[5]林蕙青部长助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Z].教研司〔2011〕3号.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专业学位教育自1991年在我国开展以来,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此,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这项举措的实施可为社会培养更多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然而,由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起步较晚,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学位论文要求及管理等相关规定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且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进一步针对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如培养模式、管理机制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探索解决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办法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合理设计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主要是面向化工类生产或设计领域的实际需要,所以报考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或工程背景。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采用笔试,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的化工专业知识背景、学习科研能力和基本专业技能等。通过实行一定比例的差额复试,有效控制导师招生数量,从而提高生源质量。具体考试的实施办法由学院根据学校制订的考试总体要求及专业测试要求来制定,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自行确定录取总成绩中专业课笔试、面试等考试成绩的比例。在考生的录取选拔过程中,突出导师的主导地位,注重提升导师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二)建立校企联合教育管理模式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的是为化工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化工行业的用人单位对于学校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及改进之处最有发言权。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建立一套学校和企业联合教育管理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管理的有效运转。让企业将大量的科研开发及技术改造项目放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研攻关,如此一来,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便可以直接参与到科研课题和技术改造中去,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建立规范的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开展工作,提升科研能力,也为完成高水平论文提供有力保障。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建立教学管理的评价制度,使学生和校企进行互评。学生每天记录在企业项目实践过程中的所学所想,反馈给企业;企业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及所做出的科研成果,反馈给学校;学校和企业相互联系,及时发现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其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建立“学生—学校—企业”三角构架互动机制

 

学生只有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才能提高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化工类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学生—学校—企业”三角构架互动机制是一个“三赢”的措施,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或科研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因此有了共同的目标:一方面,学校可以发挥学科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技术力量强的优势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另一方面,学校从企业引进科研项目,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的针对性。

 

二、建立全过程动态项目管理模式

 

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管理过程中,结合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以分析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按照“启动—计划—执行与控制—评价—跟踪”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模式。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分为教学培养和论文写作两个阶段。在教学培养阶段,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设置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并借助学生、企业评价与反馈机制,结合外部环境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通过不断与市场需求的偏差分析和市场反馈信息修正教学方法。在论文写作阶段,借助企业与院校共同建设的科研实践平台,结合企业需求为学生确定论文课题,通过学生与企业导师、学校导师之间的交流,科研小组内部成员间的交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调整论文研究内容、方法,督促学生不断查阅文献补充理论知识,增加论文的创新性,确保论文先进的科研成果能直接服务于企业。在学生答辩毕业后,总结办学成果和经验,将成功的方法应用于提升下一期的办学水平,以期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水平滚动上升发展。

 

三、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对于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学校以教育部推荐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三段式培养模式为基础,结合行业优势及学科特点,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所谓产学研结合是指生产单位、学校和研究单位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和协作优势,按企业或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学校通过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在已有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间的对口联系,探索化工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通过机制优化,为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进行专业实践、论文研究提供长效、稳定的实践基地。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也是让自己的人才资源和成果资源溢出,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产学研的无缝联接,从而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锻炼和创业的机会,使他们尽早地进入各企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锻炼管理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化工类专业硕士的市场竞争力。

 

四、组合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根据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点,拟采用组合式教学方法对其进行培养。在教学流程设计中形成了三条主线互相穿插、并行推进的组织方式,包括模块化的理论知识讲解主线、案例研讨与实验模拟主线及讲座与参观主线,按照理论知识案例研讨与模拟专题讲座的顺序循环推进,每门课程的结构设计都会根据需要在以上模式中进行组合。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及职业导向为本;推进多位教师主讲、共同负责的“拼盘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41-03

从1991年设立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以来,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术学位研究生规模过大,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硕士学位研究生的10%左右。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应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目的是调整硕士研究生的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如何达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属于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学位分类。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职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

我国在1980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之初,由于高等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极度缺乏,加快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成为当时设立学位制度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授予学位时基本是学术型导向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198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指出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单一,对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要根据国家对不同岗位高层次人才的不同需要,培养不同规格的研究生;既要注意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也要注意培养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专门讨论设立专业学位问题,这种学位其中一部分实际上是具有职业学位的性质,与一般的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论文要求和培养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专业学位的最大特点是获得这种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而是带有明显的职业目标,如医生、工程师、企业家等。会议建议在考虑试点的基础上,对我国是否需要建立职业学位问题进行研究。[2]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将“职业学位”的提法修正为“专业学位”更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对专业学位进行了重新定位。专业学位是为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在专门技术上做出成果的高层次人才,所授学位的标准应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上的要求。[3]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目前我国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即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艺术、风景园林、工程、建筑学、农业推广、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军事等。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4]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与学术学位相比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还是较晚,由于招生是面向在职人员且要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导致专业学位的受教育面非常窄,因此人们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度十分有限,受教育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标准和知识、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在质和量上都提出了迫切的、更高的要求。[5]从研究生的就业层次也可以看出,以往与研究生相适应的教学、科研岗位已日趋饱和,而其他一些非教学科研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却有较大的就业空间。我们以往培养的学术型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毕业以后往往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是因为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这种需要,将提升职业能力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这也就是教育部决定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的初衷所在。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比较分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了增强研究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因此它与学术学位在培养模式上有很多的不同。

1.生源对象与招生考试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对象相同。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统考),复试分数线由国家根据学科门类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定。同时复试工作将按照“分类复试,分别进行,各有侧重”的要求进行。学术学位主要着重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而全日制专业学位更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应用、专业能力倾向以及对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考察。

2.培养方式

过去专业学位多是在职培养,学生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的是学校组织短期的培训班,学生在学校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或者学校在校外教学点组织学生学习。但是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一样都采取的是学生在校全日制学习的培养方式,由学校集中进行管理。不同的是学术学位的学制是三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制是两年。学术学位侧重于传授系统和完整的学科知识,以培养科研人员和学科专家为目的,学生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校内进行理论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是以应用为目的,所以更注重学生实际经验的积累,要有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时间。学生的课程学习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

3.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与学术学位相比在课程设置上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承和发展为主要目的,因此要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进行构建,要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这样系统和完整的学科知识。[6]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因此更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课程设置可以按照职业需求自成体系,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入该专业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从而使课程体系更加具有灵活性。

4.指导教师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导师队伍的组建和导师指导方式上是有差异的。学术学位是根据学科分类的不同,由该学科的导师独立指导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学生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相同,主要从事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导师负责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则采用的是“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的方式共同进行学生的培养工作,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为最终目标。[7]

5.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学术学位论文一般有统一的规范,论文要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要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不要求学术性和理论的创造性,选题一般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应用背景。论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主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文凭发放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学生一样,只要能够达到培养单位的要求,就可以同时取得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学术学位是按照学科分类中的二级学科颁发学术学位证书,而全日制专业学位是根据我国设置的19种专业学位颁发专业学位证书。

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长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2009年开始,学校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覆盖7个二级学科。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从2009年初开始对我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层次的研讨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1.转变办学理念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人才培养形式,它弥补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欠缺。但由于人们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度还不够,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单位应该抓住这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契机,对硕士层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重新定位,扩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例和规模。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发展作为学校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力争建设自己有特色的专业学位品牌。

2.选拔优秀生源

生源质量是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与招收在职攻读人员相比,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不再受职业背景的限制,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艺术硕士以及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教育硕士的教育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不适宜应届本科生就读的专业外,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设置的专业学位均可招收。对进入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招生院校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加实际能力的测试比重,从而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生源。

3.改革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的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了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规律,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要以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为主要内容构建新的培养方案。课程的设置要在学生已有的基础背景上,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同模拟、研讨、案例、实践等形式结合起来,课程学习与实践内容要紧密衔接;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开拓和建设,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正确把握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使之能够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使学生的学位论文能够在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上,实现一定的创新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建立双导师制

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培养单位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一般偏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经验;而校外导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学术造诣,双导师制弥补了对方的不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导师的任职资格更要进行严格的遴选。要选拔校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主导师,另外要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副导师,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继承本专业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进行的实践活动去贯彻理论,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5.注重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对就业适应的期限。教育部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就业创业的能力。因此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建设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实践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要根据学校专业学位的发展战略来选择实践基地,考察其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条件是否具备,同时要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来联合建设。要加强学校和实践基地之间的联系,完善管理机制。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要对学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

四、结 语

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才刚刚起步,各项工作还正在探索和进行中,因此要在专业学位教育已经取得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深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2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3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

4 王 莹、朱方长.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9(2)

5 宋 丹、王国红、邹积岩.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08(4)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1.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精神,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侧重于应用,培养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培养既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又能运用农业与管理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与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其课程体系要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要反映相应领域的国内外最新成果[2]。

1.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特点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来源于高等农林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均从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录取。2010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初试科目按照与学术型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设置,单独进行招生,但也有部分从参加学术型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中调剂录取。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与以在职人员为主、通过参加全国GCT联考入学的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有很大的区别。总体来说,他们在知识结构、外语能力等方面优于在职的农业推广硕士,但在实践经验上则较为欠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毕业后既可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职业,也可进一步报考博士深造,因此,在课程体系中既要考虑实践性,也要兼顾一定的理论基础。

1.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行培养模式是三年制,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学制也是3年,但因为以在职人员为主,集中学习的时间较短且较为灵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制为2年,因此,其培养不能照搬学术型硕士和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模式。由于课程学习时间缩短,而且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压减课程数目和学时。然而,就目前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实践而言,二年制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仍有“赶课”的现象,同时学制缩短后,每个研究生能够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位论文的完成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3]。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精神,结合以上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特点分析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可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该部分设10个学分;(2)领域主干课,根据农业推广硕士的不同领域如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作物、植物保护等,每个领域设置4~6门专业课程,其中包括1门案例研究课程,该部分设8~10个学分;(3)选修课,根据各领域的培养目标及学校的条件开设,选修课包括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等方面的课程,可选2门课程,该部分设4个学分;(4)实践教学,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该部分设6个学分。此外,每个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制定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必修环节。

2.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方式

目前,在研究生教学上,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强调应用性,重点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上相应要求教学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给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进行考核,课程考核可采用闭卷、开卷、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等方式进行。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如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三下乡”等,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团队精神。

2.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职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部分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经验较少,因此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入学后第1年,以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工作室为平台,熟悉仪器设备及相关的实验技能。可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或开设第二课堂的方式,让研究生有较多的途径了解、接触科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入学后第2年,在研究生基本完成课程学习及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安排研究生学生进入各生产企业、联合培养基地、产学研基地、研究所、实验中心等结合学位论文开展实践教学。办学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可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此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要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指定负责人,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指导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2.4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及评审答辩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决不是要放弃对它的学术要求,学术是学位的本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定位在“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上的,作为“高层次人才”,自然应当有一定的学术要求[5]。论文要有一定的规格和标准,体现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要能反映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最好有一位是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评阅通过后才能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导师可以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通过答辩,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可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及教材建设

3.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的是“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是从学校内部相关领域中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研究成果丰富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中选任,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等工作。校外导师则主要是从基层或企业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中选聘。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参与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由于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强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各培养单位要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要提高专业学位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支持教师到国内外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鼓励专业学位教师申报横向课题,到相关的产学研基地挂职,以提高实践经验。聘请政府、生产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3.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材建设

多年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材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导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材十分缺乏,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用的是学术型研究生的教材,有的甚至没有教材,上课内容靠教师临时拼凑,缺乏系统性和先进性。教材的欠缺严重制约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水平。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应发挥积极的作用,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编写教材,以规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学校要激励教师编写高水平的案例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师编写的高水平案例分析及课件制作应可作为教学研究成果。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特点;培养模式

从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这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1999—2005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7.57%[1]。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从2000年开始招收在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次转变。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熟悉农村发展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专业学位有以下特点:

1.1职业性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的重要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外,更具有解决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研究性

研究性是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是应用型研究生,但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如文献查阅、试验开展、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必然不强。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1招生方面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2009年是从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而来,2010年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标准录取”的方式招生。对于大多数农科院校而言招生比较困难,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有缺口的情况下要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就更困难。因此,近2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部分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成绩靠后的学生中调剂而来,部分是本科基础较差的应届生。相对学术型硕士生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基础都稍逊一筹。保证生源质量是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步。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应届生报考。

2.1.1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学费和生活补助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费可以比自筹学术型研究生低。这样可以吸引一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深造的优秀本科生报考。

2.1.2 增加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选拔优秀应届生直接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2.1.3进行正面的宣传来提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知度。目前农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处于低谷,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刚招生2年,就业去向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招生,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

2.2培养方面

2.2.1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在职推广硕士不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没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对于他们的培养应该采取与在职推广硕士完全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把他们对职业的要求融入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方面与学术性研究生应有所不同,要突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2.2课程设置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总体设定和安排,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和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部分,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2]。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特点。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化。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2.2.3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能否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而对于农科类而言,试验的周期较长,结合这一点在教学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和现场讲授等方法,让学生从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到全日制推广硕士学制较短和社会认可度低,很多导师对这类研究生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采取“双导师”制[3],也就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等研究生基本素质层次的培养;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研究等实践应用能力层次的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结合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采用案例式、专题讲座等授课方式,结合学科前沿、国内外最新形势,把农业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4]。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为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等。

2.2.4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该来源于校外导师的课题或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必需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规划设计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澳大利亚一些高校的做法,学位论文不一定要进行答辩,如果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申请论文答辩,其余的学生学位论文只要导师和同行专家评阅通过即可按照规定授予学位。

3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专项[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 潘文年.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32-35.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11篇

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同于非全日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区别于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的学术型研究生。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目前,我国专业学位体系基本完整,专业学位种类较为齐全,并呈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协调并进的专业学位体系基本形成。仅在硕士学位层面,即已有39种专业学位,学科类型涉及管理、工、法、医、农、教育、文、军事等八大学科门类。

2009年1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教发[2009]6号)规定:“……除管理类专业和少数不适宜应届本科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设置的专业学位,均可招收这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一规定不仅改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结构,同时也扩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学位领域的适用范围。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形成了中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地方、学位授予单位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在国务院学位办的组织和指导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挥研究、指导与协调组织的作用。二是建立了政府部门制定审核政策办法、高校申请、专家评审的较为科学的授权审核机制,该机制兼备竞争机制和指导建设机制。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专业学位教指委接受高校的申请并组织专家评审。各高校向有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提出申请,由教指委论证、研究、评议和认证。三是构建了学科专家指导体系,各专业学位均设有教指委,其成员构成充分体现了学术性、代表性、权威性。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启步阶段,在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尚不完善,例如外部机制尚不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和师资配备有待加强,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建立等。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是复杂多变量的系统工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架构呈国家、省市、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在质量管理上具有轴两翼”的显著特点,即以高校自主自律为主轴,政府宏观调控与专家咨询指导、社会参与和监督为两翼。

基于三级管理模式,可以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由外部宏观质量管理、内部微观质量管理两大模块组成。其中,内部微观质量管理是核心,外部宏观质量管理是支撑和补充。这两个模块以不同功能和不同方式作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形成。内部管理内部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控制生源质量、规范培养过程、优化导师队伍、完善规章制度和监控内部管理。外部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政府宏观指导、监控评估和社会评价等。

1.外部宏观质量管理

外部宏观质量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国务院学位办、省级政府学位办)、社会组织和教指委,它们以法规政策规范、规划计划协调、指导服务和评估监督等职能方式,作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形成。

国务院学位办是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行政机关;其质量管理功能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国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法规和发展规划,协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外部关系,营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环境,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体系,发挥专家治教作用,筹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源,指导地方省级政府学位办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单位的工作,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省(市)级政府学位办省级政府学位办是省(市)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统筹协调行政机关,发挥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其质量管理功能体现在:制定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筹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源,构建本行政区域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激励机制和督导机制,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周期性质量审核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组织专家咨询指导,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标准和质量要求。

教指委是国务院学位办按学位类型组织成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咨询机构,在业务上受国务院学位办直接领导,具有专家治教组织特点,发挥同行共治的质量保障作用;其质量管理功能体现在:制定和完善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标准,组织认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单位,组织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单位提供咨询,发挥中介作用等。

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和公众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日愈重要。其质量管理作用体现在: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等。社会组织、中介机构通过其评估,既可以为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提供决策咨询和参谋,又可以为公众问责提供信息服务。用人单位的深度参与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作用有助于开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天地,实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与合作。

2.内部微观质量管理

内部微观质量管理的主体是高校及其研究生管理部门、院系、教师等,它们以计划调控、管理协调、资源配置、督导检查和教育教学等职能方式,作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形成。高校及其研究生管理部门在质量管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管理的根本。尽管外部质量管理对教育质量保障有一定的监督、控制和激励作用,但内部微观质量管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决定意义。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和控制涉及招生、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课程体系、导师制度、学制、学位论文、考核与淘汰机制等方面。

高校的研究生院(处、部)是学校行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负责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制度和激励措施,为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院系提供服务,组织开展教育督导和检查,组织协调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工作。

承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院系在培养与质量管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职能是制定和实施本院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计划、制订并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制定和实施本院系的专业学位质量审核、监控和激励机制及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教育和研究基地,并发挥其作用等。

总之,高校既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也是质量管理的主体,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发挥着实质性影响。高校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发挥作用,更可以通过各院系和师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影响。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和质量评价的思考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当面向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以应用导向和职业潜力为价值取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要求和学位论文上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以在职工作为主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他们在学习意识和学习针对性、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真实感受,对学习效果效用的期待存在明显差异。

应用导向的价值取向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强调“应用性”,即教育活动对社会的实用性,根据所培养的人才服务社会的效果衡量其教育质量的高低。职业潜力的价值取向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发展性”,强调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即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和开拓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依据评估标准,收集评估信息,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评估对象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其教育培养的质量评价仍需研究探索。

质量评价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范畴,狭义质量评价包括学位论文的评价,办学单位的培养质量评价,优秀成果(学位论文)评选等。广义质量评价除了包括狭义质量评价外,还应有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毕业生的中长期社会声誉等。通常,质量评价包括微观质量评价和整体性质量评价。

1.内部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部质量管理贯穿于招生录取、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选题研究、教学组织等各个环节。内部质量管理必须面向关键要素与环节,有的放矢。主要包括导师质量、生源质量、培养质量、课程质量和实践质量。必须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导师遴选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以保证导师质量。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学合理的复试标准,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保证生源质量。严格中期考核,论文标准、盲审制度和答辩制度,以保证培养质量。从课程的实际效果和特色着眼,衡量课程质量。从与行业企业的结合和实际应用能力角度,衡量实践质量。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在导师队伍上,必须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度。在实践要求上,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实践问题上,注重研究生的实践质量和实践的长期限。在学位论文上,论文的选题必须来自实践,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

2.微观质量评价

微观质量评价指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体学生的质量评价。《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这是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微观质量评价应着眼于掌握本专业或职业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学业成绩、实践要求、学位论文等方面的评价。专业学位论文是培养质量最重要的体现,专业实践要求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和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制定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要求

专业学位论文应着眼于实践,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针对实际需求开展研究,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背景解决实际问题,以增强研究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思维。不同于学术性学位论文,专业学位论文的具体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学位论文,也可以是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样化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发挥特长和优势,为他们职业意识的形成提供多种途径,为提前进入职场提供情景。

为改变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倾向,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合理定位,制定既符合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教指委的要求,被相关培养单位认可,又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律,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导向作用的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

(2)开展优秀成果(学位论文)评选

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评选,有助于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授权单位提高培养质量。优秀的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不仅对实践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而且能为企业和实践部门带来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工程技术为例,其评价要素主要包括:①选题需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中的需求;②能够综合、全面地反映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与研发状况;③解决行业、系统、工程等领域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④技术突破及与国内外同类间的比较;⑤学术规范的体现等。

3.整体性质量评价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整体性评价是指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单位的培养质量评价,涉及培养质量生成的主要方面,包括:①培养方案及目标定位;②导师的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师资队伍的结构等;③课程体系、设置及内容,教学方法与过程;④实践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实践质量的考评;⑤学位论文的管理;⑥实验条件、图书资料、实践基地及资助体系等;⑦管理制度及管理工作;⑧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整体性质量评价的重点在于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教育的评价,特别是实践要求、学位论文,以及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评价。课程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应着眼于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

整体性质量评价的评价方式应采取以培养单位自评为主、市学位管理部门委托专业评估机构核查和国家学位管理部门抽查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4.定期质量评价和动态质量管理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实行动态质量管理和准入退出机制,打破学位授权终身制。其有利于监控学位授予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授权点的发展水平和建设情况,促进学位授予单位对其授权点的制度建设和标准建设,健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另一方面,定期评估意见反馈至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帮助其调整学科结构,达到“以评促建”的作用。

四、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

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导向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不但要遵循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有的规律。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双导师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是通过导师的指导与教育来实现的。导师自身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质量的高低是决定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导师队伍建设上,一是强调以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为主,并不断提高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二是实行导师遴选和考核的动态管理方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完善开放式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多方吸纳人才,特别是充实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具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实业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精英,形成多元化、高学术含量的专兼职导师队伍。四是加强对导师的业务培养和管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参加企业的科研实践活动,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工作,通过科研合作了解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提高教师自身的应用技术水平,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

2.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

专业学位教育以职业领域的需求为导向,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因此,政府应当统筹协调,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具体包括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单位应当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应与职业需求相吻合;二是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要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对接;三是推进有关行业和政府部门(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及时介入专业学位教育的过程之中,参与对课程设置、教学和学分等方面的评估认可,逐步建立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职业任职资格认证之间的直通车。

3.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特点;培养模式

从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这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1999—2005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7.57%[1]。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从2000年开始招收在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次转变。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熟悉农村发展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专业学位有以下特点:

1.1职业性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的重要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外,更具有解决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研究性

研究性是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是应用型研究生,但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如文献查阅、试验开展、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必然不强。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1招生方面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2009年是从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而来,2010年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标准录取”的方式招生。对于大多数农科院校而言招生比较困难,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有缺口的情况下要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就更困难。因此,近2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部分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成绩靠后的学生中调剂而来,部分是本科基础较差的应届生。相对学术型硕士生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基础都稍逊一筹。保证生源质量是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步。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应届生报考。

2.1.1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学费和生活补助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费可以比自筹学术型研究生低。这样可以吸引一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深造的优秀本科生报考。

2.1.2 增加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选拔优秀应届生直接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2.1.3进行正面的宣传来提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知度。目前农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处于低谷,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刚招生2年,就业去向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招生,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

2.2培养方面

2.2.1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在职推广硕士不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没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对于他们的培养应该采取与在职推广硕士完全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把他们对职业的要求融入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方面与学术性研究生应有所不同,要突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2.2课程设置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总体设定和安排,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和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部分,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2]。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特点。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化。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2.2.3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能否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而对于农科类而言,试验的周期较长,结合这一点在教学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和现场讲授等方法,让学生从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到全日制推广硕士学制较短和社会认可度低,很多导师对这类研究生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采取“双导师”制[3],也就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等研究生基本素质层次的培养;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研究等实践应用能力层次的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结合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采用案例式、专题讲座等授课方式,结合学科前沿、国内外最新形势,把农业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4]。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为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等。

2.2.4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该来源于校外导师的课题或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必需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规划设计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澳大利亚一些高校的做法,学位论文不一定要进行答辩,如果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申请论文答辩,其余的学生学位论文只要导师和同行专家评阅通过即可按照规定授予学位。

3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专项[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 潘文年.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32-35.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生;协同创新

党的十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对加强协同创新做出了战略部署。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的培养。[1]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于1991年开始招收,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推动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我国2009年开始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生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近几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开始晚,存在培养设施欠缺、培养模式滞后、培养流程不完善等因素。[2]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受到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定位变得模糊。

1、招生、录取及培养模式区分度不高

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科目大体一致,在公共课考试方面仅英语和数学略有区分。复试录取过程未能着重从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对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考察,不能区分其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依旧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大部分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都是在校内完成的,其课程设置和培养环节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相差无异。绝大多数高校未能很好的做到校企结合,未能构建出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学习的实习基地,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环节的训练、职业化的培养等方面显得薄弱。

2、校内导师偏重学术,职业导向性不足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为了提供理论基础扎实、实际应用性强的专业型人才。校内导师更多侧重于理论研究或科学研究,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和能力,在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时往往会参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进行实践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的居少,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居多,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做理论研究工作很少能得到实践验证,实践能力难以提高。

3、社会认同度低,学生自身定位不清晰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同度普遍偏低,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更倾向于报考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部分是来自报考学术型学位的落榜调剂考生,全日制专业学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考生报考学术学位的备胎。多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培养期间和学术型研究生并没无太大区别,大部分企业目前仍不了解这个新型领域毕业的学生情况,在就业择业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

二、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是高校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及地方政府建立协同机制,共同分享优质资源,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高效互动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其核心是知识协同,本质是创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应与企业、科研院所及地方政府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制定更加侧重于实践创新的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和学位授予标准,使高校、企业、地方政府按照共同的培养目标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3]

1、转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基础是合作,目标是共赢。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依据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水平制定的,在确定协同创新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到高校自身的条件,还要考虑协同体系中各个高校、企业和政府机构在该学科的条件和优势,更要考虑协同体系所面向的行业领域特点。[4]高等院校不仅要实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内部的协同培养,还要实现高校与高校间的协同培养、高校与研究所的协同培养、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培养以及高校与政府机构的协同培养。在充分发挥高校自身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其他协同体,形成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协同创新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2、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基地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起步晚,适用于其进行生产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少之又少。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要统筹配置校内外资源,建立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习基地,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适用于企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协同培养,优化二者分工,做到校内培养更加注重理论,企业培养更加注重应用,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得到全面培养,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专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3、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七点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支持在行业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双导师制是指为一名研究生配备两名导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配备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校外导师。校内导师注重理论教学、科学研究,校外导师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引导。双导师制协同指导弥补了单一导师对工程实践领域方面指导的不足,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实现校企协同培养,学生成为最大的受惠者。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适用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已不再使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协同创新培养模式,通过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培养,全面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培养出适用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乔刚,王学普,李芬.转型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

[2] 郑湘,晋王莉.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

[3] 金黎明,权春善,许永斌.构建协同创新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学术论坛,2015.

[4] 王树国.协同创新:推动高教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科学报,2013.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14篇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文所建构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量表指标体系主要参照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教师专业评价标准,主要从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从标准所涉及的内容来看,美国全国教师认证委员会于1954年制定了候选教师标准,主要内容涉及:熟悉学科内容;明白有效的教学策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能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角度给学生提供教学;接受教学导师的监督;能把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1]。美国洲际教师评估与支持联合会于1997年颁布的新教师标准等提出了10条核心标准,这10条核心标准分别涉及学科知识、学生学习、学生的多样性、教学策略、学习环境、交流手段、教学计划、评价策略、教师的反思与专业发展、合作关系[2]。每条标准包括知识、倾向和表现3部分。这些标准为测量职前教师的专业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框架。2006年英国合格教师专业评价标准涉及3大方面内容: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解、教师的专业技能。这些内容是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的。这个专业标准提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专业行为,同时指出,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师专业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行为更是对教师道德与责任的规范[3]。2011年12月12日,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4-6],其基本理念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其主要框架为3个维度、14条具体指标以及61个观测点,涵盖了专业理念与师德(职业理解与认同、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

其次,从量表的框架结构来看,尽管在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三级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仍十分清晰。一级指标指向专业领域(主要是指将教师视为一个专业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分类领域),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能否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教师的专业情意,如专业道德和专业自主性,关系到教师是否具有终身发展的能力和潜质;二级指标是专业领域的概括性阐述,基本上能概括出整个教师专业评价标准所应该具备的内容,是对教师专业评价标准应然状态的陈述;三级指标是教师专业评价标准最细致的要求,具体化到可以进行测量和评价的程度,以此来判定教师是否达到了这个专业标准。以上文献分析为本研究编制《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评价量表》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以上对于国内外教师专业标准结构和维度的分析,结合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计划和现行培养模式,初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构建了评价量表指标体系,见图1。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编制

1)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查阅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及其它相关资料,并进行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在参考以上资料的基础上,对职前教师的学习和实习情况进行分析,初拟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2)论证、修改初始问卷。请教师教育专家对初始问卷进行论证,就问卷内容与全日制教育硕士现状的符合程度及问卷的可理解性进行修改。利用初拟问卷对2011级专业硕士进行首轮问卷调查,收回问卷71份,使用项目分析和各题项信度检验删除不具有显著意义的题项,同时对问卷进行修订。

3)预试与定稿。将修订后的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发放给首都师范大学2010级和2009级教育硕士,回收问卷111份。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查阅文献和分析访谈记录,再次对问卷进行修订。最后形成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调查问卷》由三个维度(教师专业情意、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总共32个题项组成。其中,各维度的题项分布为:教师专业情意维度8个题项,教师专业知识维度9个题项,教师专业能力维度15个题项。

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计分,要求被试从代表“完全不符合1”到“不太符合2”、“不确定3”、“基本符合4”和“完全符合5”中选择一个作答,其中选“1”得1分,选“2”得2分,以此类推。

2.2 研究对象

问卷样本取自首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该校从2009年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是教育部指定的12所教育硕士教育试点单位之一。第一次预试选取2011级教育硕士71人为被试。第二次预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网络问卷的方式,以2009~2011级教育硕士为被试,最后实得有效问卷111份,上述两次问卷均用于量表题项的筛选。

正式施测的对象为152名2012级全日制教育硕士,同样采用网络平台的方式发放,最后实得有效问卷1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9%。施测对象已经经 过了半年多的教师教育专业课学习,即将进入中学进行为期两周的见习。从被调查对象本科阶段学校类别来看,非师范类学校的学生占27%,师范类学校的学生占73%;从调查对象的生源地来看,37%来自北京本地,63%来自京外;从性别分布来看,男生占14%,女生占86%;从专业分布来看(见图2),有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思想政治、音乐、美术)、现代技术教育、学前教育、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学科方向数学、语文和英语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16%、15%、12%。

2.3 数据统计

原始数据录入分析采用Excel,量表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

3 研究结果

3.1 量表信度检验

用“Cronbach ”系数检验量表的内在信度。检测到量表的科隆巴赫 系数为0.936,维度1的 系数为0.788,维度2为0.854,维度3为0.923,表明分量表和总量表均具有很好的信度;以上数据说明自编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内在一致性。

3.2 量表效度检验

1)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考察。Bartlett's的球形的 值为2.401€?0-3(<0.001),极其显著,说明变量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做因素分析。取样的适当性KMO的指标为0.894,表明数据样本适合做因素分析。在限定因素层面的前提下,以主成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分析法(PC)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提取公共因素(特征值大于1),求得初始负荷矩阵,再用最大方差斜交旋转法求得最终的因素负荷矩阵(见表1)。表1表明,因子对方差的总解释量为51.03%,因子负荷范围为0.465~0.760,可见所提取的因子可以很好地反映各原始变量的信息,和事先三维度(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师专业情意)理论假设吻合。

2)内部相关分析。本研究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评价量表各维度以及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总量表与三个维度得分之间以及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量表总分与三个维度得分之间 以及各维度的相关系数(=136)

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情意

教师专业知识 1

教师专业能力 0.380** 1

教师专业情意 0.493** 0.723** 1

教师专业发展 0.672** 0.857** 0.938**

** 表示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0.01的显著水平

表2表明,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72~0.938之间,属于中高度相关,表明自编量表各维度评测的构念与总量表评测的构念效度比较一致,但也还有一定的区别。各维度之间的相互相关系数介于0.380~0.723之间,属于中低度相关,表明量表的各维度间的区别效度较为合理,各维度所评测的构念效度在大方向上较为一致,且各维度之间又可区别,因此,自编量表的结构非常符合量表的编制要求。

3.3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的差异分析

依据量表的计分方式,得分愈高表示其发展水平愈好。本研究全体样本得分的平均值为3.798,三个维度得分的平均值在3.364~4.235之间,总量表和各个维度获得的均值都显著高于常数3(见表3),说明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情况普遍较好,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均值也较好,其得分依高低顺序排列为教师专业情意(4.235)、教师专业能力(3.825)和教师专业知识(3.364)。

1)地区差异性分析。本研究按生源地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数据表明,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在教师的专业情意维度(=0.014,>0.05)、教师专业知识维度(=0.199,>0.05)、教师专业能力维度(=0.059,>0.05)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专业发展维度(=0.079,0.05)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地区差异分析表

北京 京外

维度 值 值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教师专业情意 4.235 0.490 4.281 0.489 0.014 0.591

教师专业知识 3.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364 0.561 3.406 0.607 0.199 0.686

教师专业能力 3.825 0.473 3.857 0.569 0.059 0.744

教师专业发展 3.798 0.428 3.836 0.477 0.079 0.640

2)性别差异性分析。将男生和女生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男女生的专业发展水平有显著差异,女生的专业发展状况显著高于男生(见表4)。女生在教师专业情意维度(=0.433,<0.01)、教师专业知识维度(=1.642,<0.05)、教师专业能力维度(=1.570,<0.05)、教师专业发展维度(=2.595,<0.01)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

表4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性别差异分析表

男生 女生

维度 值 值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教师专业情意 3.980 0.524 4.31 0.468 0.433 0.006

教师专业知识 3.075 0.747 3.44 0.545 1.642 0.011

教师专业能力 3.607 0.749 3.88 0.484 1.570 0.036

教师专业发展 3.551 0.570 3.866 0.425 2.595 0.005

3)本科就读院校类别差异性分析。本研究还对全日制教育硕士本科是否就读师范类院校进行了显著性检验。数据分析表明,在教师专业情意维度(=0.440,=0.718>0.05)、教师专业能力维度(=2.820,=0.221>0.05),两类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教师专业知识维度(=0.403,0.000<0.05)和总量表(=1.152,=0.043<0.05)这两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值来看,本科就读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本科非师范类的学生(见表5)。

表5 全日制教育硕士本科就读院校类别差异性分析表

师范 非师范

维度 值 值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教师专业情意 4.273 3.827 4.240 4.159 0.440 0.718

教师专业知识 3.497 4.747 3.105 5.878 0.403 0.000

教师专业能力 3.879 7.155 3.753 9.952 2.820 0.221

教师专业发展 3.870 13.888 3.692 16.103 1.152 0.043

3.4 讨论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评价量表的结构。本量表的理论结构主要参照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的三层面结构理论,维度和题项部 分来自与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专业硕士的访谈分析。依据初测后项目分析结果,经过两轮修改,确定正式量表包括3个维度、32个题项。初始量表中很多来自国外专业评价标准的题项或者被删除或者被修改。量表中原有40个题项,根据项目分析结果,删除了1个不具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有显著性差异的题项,将剩余的39道题项逐项进行信度检验,去除信度系数较低的题项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保留的32道题项与研究的三维度理论假设吻合,因此正式量表由32道题项组成。数据验证还发现,本量表的三因子结构中各因子所属的题项还不够均衡,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进行调整和修正。

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评价量表的特点。经过查阅文献后发现,尽管国外学者研制、修订和发展了很多科学实用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量表,但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在职教师,用于测量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成效的量表比较少。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的教师专业评价标准,编制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评价量表》,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测评职前教师的培养成效提供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评价工具。本研究从理论构想到量表的每一次设计、施测和修订,都经过了研究者、教师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充分讨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数据统计与质性分析的统一,是本量表的特色之一。

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情况分析。本研究正式施测的对象为首都师范大学2012级152名全日制教育硕士,测试借助学校网络平台发放问卷,最后实得有效问卷1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9%。研究发现,首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师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均得到较好发展,其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好于专业情意、专业知识。说明半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显示了师范大学在教师专业化培养中的优势。表3表明,生源地几乎不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表4表明,男生和女生的专业发展在各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师范大学男女生问卷对象数量悬殊有关系,也有可能是女生的学习态度好于男生,这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表5表明,全日制教育硕士本科阶段是否就读师范类院校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存在影响。虽然专业情意和专业能力维度基本没有差异,但是在专业知识维度,本科就读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明显好于本科非师范类的学生。从专业发展总体维度来看,女生的专业发展总体水平优于男生,本科就读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专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优于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生。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的文献研究、广泛深入的问卷访谈、科学严密的数据统计等环节构建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发展评价量表》。该量表从教师专业情意、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3个维度的32个测点评估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专业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当前评估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简单而有效的评价工具,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朱旭东.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全日制专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教育管理 专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CHEN Ni, CHEN Zhenmao

(School of Aerospa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49)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at some problems that the education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is facing.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full-time master's training in School of Aerospa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we carried out some explorations and researches on the training process monitor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The present work is a try for the education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to adapt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demand.

Key words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现状与问题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硕士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从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1997年,我国正式开展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工作。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是对以往硕士生培养过于偏重学术、脱离市场、知行脱节等弊端的一种完善,也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截至2010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约为1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在校生人数要实现1:1。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其教育培养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1 社会认可度不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一定误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从开始招生至今只有短短4年时间,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生源还是用人单位方面,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偏差。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过去传统的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混为一谈,甚至认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条件低、培养目标要求不高、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与学术型差别不大、学位证书不被社会广泛认可,就业前景不乐观。加之,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其它专业调剂而来,认为专业型不如学术型。因此,导致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自己的身份都不认可。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优先考虑学术型,对专业学位存在一定歧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尴尬遭受着“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硕士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1.2 教育管理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培养过程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高校在对硕士生及导师的管理、质量评价及考核评估上大都采取一样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特色性和科学性,也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在培养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偏重理论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具体到培养方案、选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很多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特点突出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具体方案和有效的监控措施。例如,课程设置上除了少数几门学位课不同之外,并无其它差异,缺乏新意,导师也不清楚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要求,应该如何区别对待。专业实践也由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少有获得真正落实。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在论文类型、评价标准与机制等学位论文规范方面,均未能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现有“航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起,招收“航天工程”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开始,招收“航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14年,“航空工程”领域也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近130人,累计毕业近70人。毕业生中近40%的学生就业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另有近40%就业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其余20%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迅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等都趋于稳定,这就对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多渠道提高生源质量,严格导师资格认证量

鉴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时间短,认可度还不够广泛,为了提高生源质量,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采取多渠道招生的办法。首先,从我院“力学”本硕连读生、“工程结构分析”及“飞行器设计”专业中,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优异的本科生经推荐、免试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其次,在统考生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在笔试、面试方面区别于学术型考生,内容都更侧重工程应用方面,面试考官也选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另外,报考学术型的考生如果愿意转报专业学位,将给予优先录取。最后,对于招生剩余名额,会从报考机械、能动、电气、电信、材料等相关专业的考生中预录,将同时愿意转为专业学位的学术型考生与报考专业学位考生一同笔试、面试,按顺选拔综合成绩高的考生进行录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也能达到不同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采取自愿报考的形式,从一开始就稳固了考生的心理认可度。

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指导教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由于专业学位对应的学科只有一级没有二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目录上并没有标明特定的导师,而是在每年招生前期,会对导师就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意愿进行摸底,并对那些愿意招收的导师在总招生数量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对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除了常规的要求之外,对其工程背景、主持横向课题以及到款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为之后的专业实践做好铺垫。

2.2 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实践应用特色。进一步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定位应有别于上述两者,有其自身特色。总体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科与行业的特点,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具体到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航空航天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在航空航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2.3 培养过程监控措施及其实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3年。在第四学期可申请转博,通过学院考核并获得专业学位后第五学期转入博士阶段学习攻读博士学位,这样,为那些愿意并适合继续深造的硕士生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学位在硕士生中的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均实行学分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并辅助以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导师合作指导。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明确:校内导师负责硕士生在校学习与科研等,并负责在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聘请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全职人员作合作导师,与合作导师一起落实并管理硕士生专业实践并指导学位论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校期间,须修满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学分。除全校公共课之外,学院专门设置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学位课或选修课供硕士生选择。此外,为拓宽硕士生知识面,要求在答辩前听够规定的学科前沿性讲座。

大部分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开始,硕士生陆续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应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考虑到每位硕士生专业实践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专业实践一般应在校外实践单位完成,可以连续完成,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分段完成。对于以导师主持的横向课题为专业实践内容的硕士生,部分专业实践内容可在校内进行,但须保证有多次赴实践单位进行调研与研开的经历。校内导师与合作导师要定期检查专业实践情况,处理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第三学期结束前,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中期考核,除课程学习、成果发表之外,重点考察专业实践情况,对于考核未通过者,将作为重点跟踪对象转入下一次考核。专业实践结束后,硕士生提交由校内导师、合作导师、实践单位共同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向学院汇报并接受考核,未通过者将重新进行专业实践,并取消其校内指导教师下一年度招生资格。

奖助金评定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生享受同等待遇,单列指标,分开评定。依据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排名,末位学生将转为自筹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建议导师提供相应的助研岗位津贴,并协助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此外,为鼓励硕士生重视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实践审查中成果突出或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的学生及其导师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4 学位规范多样化,评价机制特色化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可否被授予学位的关键。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及评价机制都不能完全照搬学术型硕士生的办法。

我们的做法是: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论文字数要求3万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才可申请学位。在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论文评阅及正式答辩。送审时,论文评阅人共2名,其中1名必须是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位应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专家,也可以是硕士生的校外教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且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专业学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几年以来,我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逐步进入正轨,规范化和特色化愈来愈明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再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达100%,去向包括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等。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中期考核、奖助金评定等指标体系中除专业实践外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差异不大,部分学生专业实践内容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不断改进。

3 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3.1 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

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排名靠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亟需进一步改革。改革表现之一,就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此应运而生。如何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树立为真正教育品牌的关键所在。

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学生不能只坐在书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基于这个特点,学校应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其次,完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内部评价和使用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除了在招生、培养、专业实践、学位答辩等环节中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外,还要引入外部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逐步调整管理理念与模式,这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能否真正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关键所在。最后,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3.2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特定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专业实践对其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具体说来,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的作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教师和导师,应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合理匹配,更多吸纳一些具有企业一线科研、管理、经营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加入授课、指导教师队伍。应以横向课题为主,要求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专业型研究生纳入课题组,参与完成一些任务。另一方面,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投入,用于包括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导师培训、课程建设、硬件设施配置、与实践单位交流合作、校外导师聘任、就业指导等方面。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3 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有益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它是当今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专业学位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形成结构日益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明确区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定位。专业学位的培养应面向社会,培养目标坚持职业性方向,课程设置体现应用性,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不同学科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也应各具特色。其次,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扩展专业学位学科或领域,满足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需求的增长,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重心应逐步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移到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在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的同时,适时设立新的专业学位类型,进而不断扩展专业学位学科或领域范围。最后,加强校企合作,贯彻实施“双导师”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斯坦福大学早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开创了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优势,又能发挥企业设备先进、经费充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恒,胡体琴.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88.

[2] 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中国轻工教育,2011.2:37-38,47.

[3] 高静.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对比研究.科技广场,2013.4:189-191.

[4] 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5] 王钰,康妮,刘慧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

[6] 陈皓明.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16.

[7] 刘华奇,刘浩然,周益兰.关于工程硕士招生与办学思路的分析与思考.教学研究,2010.11:2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