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

调整管理论文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80年代曾有过议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乃至电影立法的热潮。由于种种原因,立法被搁置下来,但研究有关法律还在学界进行着。上述所有法律可以统称为大众传播法,在本文中简称为传播法。

本文一方面要从不同层面廓清传播法的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要将传播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分类。从分类论证中可以看出,我国新闻法规的制定和新闻法学的研究中都存在着薄弱环节,即我国法律缺乏对新闻自由和新闻活动的授权性条款,我国新闻法学很少对新闻自由的授权性条款进行研究和设计。

Abstract:Inthefirststep,thisarticleshedslightontheintensionandextensionofcommunicationlaw,andwherefromtakesalookintothestandardizingtomasscommunicationbyChineseinstitution,laws,administrativeregulations,departmentalrulesandlocalregulations.Thearticleputsforwardthatcommunicationlawaimstoadjusttherelationsbetweenmassmediaandthestate,thesociety,aswellasthecitizens.Fromtheclassifieddemonstration,wecanseethatChineseLawsareinneedofsomeempoweringprovisionsonpressfreedomandjournalisticpractice,orseldomdocommunicationlawcirclesresearchordesigntheempoweringprovisiononpressfreedom.Lastbutnotleast,thearticlesuggeststhat,aspeciallawonmasscommunicationisvitaltocombineprotectingpressfreedomwithpreventingtheabuseofpressfreedomand,onlybysodoing,canmassmediaserveasthemouthpieceofthepartyandgovernmentmeanwhile,actasthecarrierofspeechfreedomandpublishingfreedom.

KeyWords:Mass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Law;PressLaw;PressFreedom

传播法的内涵

“法”是指法律、法规、法令等。由于大众传播媒介涵盖报纸、新闻期刊、广播、电视,以至包括电影、网络等,因此所有这些领域中有关新闻法律的问题,都是大众传播法的范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传播活动不断地扩展,因此传播法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扩大,其外延不断扩充。根据人类传播的五次革命的论点(语言---文字---印刷---电话、广播---电视---数字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广播、电视的传播及互联网络的传播,都是传播的不同形式。为了规范所有这些媒介的活动,就出现了出版法、新闻法、广播电视法、网络法等等。就其本质而言,这些法律都是一致的,并且其大量内容都是相似的,特别是对它们在传播内容方面的规定,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在有些国家,特别是立法较晚的国家,就一起为它们立法,称为大众传播法。《新闻传播法规》一书的作者张宗栋说:“……我们对有关新闻报道法规的研究,自亦应由报纸刊物为主的出版法,扩大到与所有各类型的传播媒介有关的法规。晚近,有些国家,如萨尔瓦多、多哥等国宪法,已使用‘传播’一辞,以便包括所有的新闻媒介在内,这是一项合乎时代的演进。”苏联剧变以后,俄罗斯就制定了“大众传播法”。从立法技术上来讲,显然是可取的。

传播法的存在形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有成文法系和不成文法系的区别。大陆法系,如法国、德国、瑞士等,以成文法为主。成文法即由一定国家机关按一定程序,以规范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的成文法。英美法系国家在传统上以习惯法及判例法为法律的主要渊源。习惯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为人们共同信守的行为规则。习惯法是指国家认可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习惯。判例法,指法院可以援引,并作为审理同类案件的法律依据的判决和裁定。它具有约束本法院和下级法院的法律效力,是法的渊源之一。判例虽然只是就具体案件所作的判决,但经法院多次援引而被赋予一般规范的性质。不过,英美法系也是有部分成文法的,如美国的《信息自由法》和《阳光普照法案》,都是与大众传播息息相关的。所以严格来说,英美法系发展到现在,是判例法与成文法相结合。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判例不作为法的渊源,属于适用法律所产生的法律文件,只对法院审理同一类案件具有参考价值。

新闻法的存在形式

适用于我国新闻事业的法律规范很多,按照法律规范制定的机关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渊源,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一切立法活动的基础。人们通常称宪法为“母法”,称普通法律为“子法”。新闻法作为一项普通法律,必须是以宪法为立法之根基。所以,研究新闻法的宪法根据是很有意义的。

我国宪法适用新闻事业的条文很多,至少有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七条,是直接适用新闻事业的。

“第二十二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它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有的人说,新闻法是不属于宪法规定需要制定的法律,笔者认为不能这样看。宪法并不是明文写上哪些法需要专门制定,宪法在确定规范时涉及到的事业,都有着专门立法的宪法根据。不难看出,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国家发展新闻广播电视事业,这是最明确的新闻立法的宪法根据。因此应该说,第二十二条就是新闻立法的直接根据。

世界各国的宪法都有与新闻、出版有关的规定。最常见的条款是言论、出版自由(出版自由也可译成新闻自由)。许多国家的宪法关于这方面规定都比我国宪法规定得具体。例如:意大利宪法规定:“任何人均有以言论、著作及其它任何传播思想之方法,自由发表其思想之权利。”“出版无须得到准许或经过检查。”

西班牙宪法规定:“人民得以任何传播方法,自由发表其思想及言论,不受预先检查。”“在任何情况下,书籍或新闻纸,非有法院之命令,不得禁止发行。新闻纸非经确定判决,不得令其停刊。”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宪法有“思想自由”、“表达意见之自由”等不同的表述方法。这些规定本身就是新闻事业的法律,在有些国家这些表述同时还为制定专门的新闻法提供了宪法依据。

还有一些国家宪法有关言论、出版的规定特别详尽,如葡萄牙宪法为317个字,希腊宪法为358个字,土耳其宪法共1000个字。(均按汉译文字数计算)宪法对言论、出版有如此详尽的规定,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就不一定需要了。

相比较而言,我国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过于简略,仅仅一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没有具体内容,因此就没有可操作性。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谁要提言论出版自由,就可能遭到三声棒喝:“你是要资产阶级自由还是要无产阶级自由?是要绝对的自由还是要相对的自由?是要抽象的自由还是要具体的自由”建国50多年来没有在报刊上切实讨论过如何实现言论、出版自由的问题,至于这方面的专题会议,无论是官方的还是学术的,都没有开过。这就使作为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中的实施和表现的新闻自由,在不少人中更成了避之惟恐不及的话题。

(二)法律。

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法律。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规定调整社会生活中重大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我国现行法制中三组最重要的基本法律为:《刑法》(1979年通过,1997年修订)和《刑事诉讼法》(1979通过,1996年修正)、《民法通则》(1986年)和《民事诉讼法》(1991年)、《行政诉讼法》(1989年)和《行政处罚法》(1996年),同新闻活动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作为最高的禁止性规范,包含了对新闻活动的约束。其中有很多煽动罪与新闻传播相关,如煽动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105条),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第181条)侵犯商业秘密罪(第219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221条),虚假广告罪(第222条),侮辱罪(第246条),诽谤罪(第246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第249条),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第250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278条)。此外还有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物品牟利罪(第363条),传播物品罪(第364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第398条),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第398条)等。

我国制定的许多专门法,都有同新闻活动有关的条款,如《统计法》(1983年通过,1996年修改)、《档案法》(1987年通过,1996年修改)、《保守国家秘密法》(1988年)、《传染病防治法》(19089年)、《邮政法》(199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妇女权益保护法》(1992年)、《国家安全法》(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广告法》(1994年)、《法》(1996年)、《防震减灾法》(1997年)、《证券法》(1998年)、《合同法》(19999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等。

(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在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效力和地位低于宪法和法律。例如,《关于严禁物品的规定》(1985年)、《关于严历打击非法出版物的通知》(1987年)、《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1990年)、《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1994),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行政法规。90年代,国务院加紧制定了一些管理大众传播媒介的行政法规,如《音像制品管理条例》(1994年)、《电影管理条例》(1996年)、《出版管理条例》(1997年)、《印刷业管理条例》(1997年)、《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年)。这些行政法规几乎涵盖了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管理。但所有这些条例都是为着国家机关便于实施对媒介的管理,而不是保护媒介从业者的权利。

(四)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委的权限内按照规定程序所制定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主要是广播电影电视部和新闻出版署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订的有关报刊、广播、电视的专门规章。根据魏永征先生的分类,这类规章大致包括:

1、有关新闻媒介管理的规章。如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期刊管理暂行规定》,于1990年《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在当时是比较完整的对报刊管理的法规性文件,以及《关于广播电台电视台设立审批管理办法》(1996年)等。

2、关于取缔、打击非法出版物的规章。根据国务院《关于严禁物品的规定》、《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关于认定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于1989年《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规定》;1993年公安部与新闻出版署联合《关于鉴定录像带、图片有关总是的通知》,从实体到程序上为打击的和其它非法出版物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3、“保密法”规章。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1992年国家保密局、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闻出版署、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新闻出版保密规定》。

4、有关新闻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规章。1988年新闻出版署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在当时对报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和报业经济的发展起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5、有关新闻队伍建设的规章。如199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新闻出版署联合《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1997年,、广电部、新闻出版署等又《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

不过,有些学者对行政规章作为法规文件持有异议。

(五)地方性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按法定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新闻管理为名的地方法规如1996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河北省新闻工作管理条例》。已经制定的规范报刊出版活动的地方法规有(1996)、《云南省出版条例》(1989年)、《上海市图书报刊管理条例》(1989年制定、1997年修改)、《北京市图书报刊音像市场管理条例》(1990年)、《安徽省图书报刊出版管理条例》(1996年)等。规范广播电视活动的地方法规有《山西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95年)、《贵州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6年)等。

[page_break]

在以上这五类法规文件中,就效力而言,宪法高于法律,法律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高于行政规章,行政规章高于地方性行政法规,后者必须服从前者,不能与前者发生抵触。但所有这些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是必须遵守的。

传播法调整的三种社会关系

法律都是用来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传播法也是如此。我国新闻法方面的著作都是罗列和分析新闻法可能包含的内容,因而显得庞杂,并没有将新闻法实际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分类。笔者认为大众传播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可分三大类,即媒介与国家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媒介与公民个人的关系。

如前所述,各国的传播法形态不一。有的国家有专门的传播法或新闻法,有的国家则没有,只有散见于各种法律中的有关条款。就专门的新闻法而言,从名称到结构、内容都有是有很多不同的。但是新闻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几个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

一是新闻法调整新闻与国家的关系,比如规定国家保护新闻自由和公民知情权、监督权;新闻不能泄露国家机密,不能煽动分裂国土,不能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治安等。

对于以上要调整的诸方面,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以保密的法律规定最为完备。保密问题,是有关新闻媒介与国家政府的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理解和处理人民的“知情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新闻媒介的报道权与国家维护安全而必须的保密权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二条对“国家秘密”的定义是:“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1992年6月12日,国家保密局、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闻出版署、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的《新闻出版保密规定》提出:“新闻出版的保密工作,坚决贯彻既保守国家秘密又有利于新闻出版工作正常进行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规定了新闻出版保密实行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制度;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的批准制度。

二是调整新闻与社会的关系,如规定新闻不能传播色情的文字、图片和画面,不能刊播虚假广告,不能误导证券市场,不能亵渎宗教等。在此领域,我国有比较多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为了便于认定在物品中较难认定的的或有色情内容的出版物,中国新闻出版署先后《关于重申严禁出版物的规定》(1998年)、《关于认定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1988年)和《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规定》(1989年)。按照这些规章,黄色出版物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出版物,第二类,色情出版物,第三类,夹杂内容的出版物。

其二,1999年7月开始实施的《证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禁止国家工作人员、新闻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严重影响证券交易。”“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交易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

其三,1995年2月开始实施的《广告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的广告业务,应当由其专门从事广告业务的机构办理,并依法办理兼营广告的登记。”《广告法》第十三条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应当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和全国记协《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把以新闻形式广告列为“有偿新闻”:“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广告。凡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页、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

三是调整新闻与公民个人的关系。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也是比较完备的。首先,在保护公民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身权利上,在《民法通则》中都有法可依。“第九十九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第一百条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第一百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但现代国家普遍重视的隐私权在《民法通则》中没有规定。但《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邮政法》、《收养法》、《商业银行法》、《统计法》等专门法都对隐私或个人的有关情况的保密作了规定。

此外,作为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民事权利的著作权,我国也为它制定了一部完整的法律,即于1990年9月7日由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为了让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调整这些关系中,能够尽职尽责,新闻从业者的权利和义务在一些国家的新闻法中也有不同形式的规定。我国尚无这样的法律。

我国法律缺乏对新闻自由和新闻活动的授权性条款

按照法律规范的调整的不同,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分别规定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在上面所谈的我国用法律调整大众传播与国家、与社会、与公民的关系,后二者比较完备,而前者则很不完备。这表现在我国法律对新闻新闻自由和新闻活动的授权性条款很少。

1990年12月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其一些规定可以视为义务性规范,该规定第七条规定:“我国的报纸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信息和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的娱乐;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1997年8月11日,国务院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有7条禁止性规范。该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禁止制作、播放载有下列内容的节目:(1)危害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秘密的;(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扬、迷信或者渲染暴力;(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我国没有信息自由的法律规定,却不但有保护国家秘密的法律,还有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闻统一制度。这也是一种义务性规范。它是以法律、法规或者与法规有差不多同样作用的执政党文件,来规定某些新闻和信息只能由国家指定的部门统一,其他传播媒介不得擅自报道。1987年等部门《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重申新华社是“党作国家新闻的机关”,它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负责准确地、及时地统一党和政府的重要新闻。和新闻出版署先后在1990年《关于对描写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出版物加强管理的规定》、在1993年《关于发表和出版有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作品的补充规定》,对出版社出版有关书籍和报刊发表有关作品作了严格规定。“凡发表和出版这类作品,必须严格执行送审制度。”此外,《气象条例》、《防汛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防震减灾法》、《防震管理条例》,规定对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汛情、核事故、地震及其预报都必须实行统一的制度。”

即使法律规定实行统一制度的领域,也不时被借口保持社会稳定,大众传播媒介也不能自由地报道相关信息。1989年《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疫情……”但2003年上半年我国传媒在很大程度上被禁止报道“非典”蔓延的情况。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如前所述,新闻自由是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中的实施和表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则是指公民和媒介在媒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所拥有的新闻报道和意见表达的自由权利。但如前所述,在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中,绝大部分内容是控制、管理新闻媒介的,有关新闻传播主体的自由和权利方面的内容则很少。

新闻自由权利这个题目下,可以列出许多具体的权利,其主要权利有:1、知情权((RighttoKnow)。公民有权了解政府及官员情况及其他社会信息。2、接近权(RighttoAcess)。公众使用新闻媒介发表自已的意见的权利。3、舆论监督权(RightofPublicOpinionSupervision)。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薪酬调整机制不健全。S企业主要采取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同时辅以薪随岗移的调整性政策体现薪酬变化。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并不能在实际中很好的反映岗位变动后合理的薪酬变化。通常情况下,当员工实现了升职,即职位从低岗位调整为高级别岗位时,其薪酬能够随之提高。但是相反情况下,如果员工因某种原因,其职位由高级别调整到低级别职位时,现行的政策下却并没有明确的调整机制,因此薪酬水平没有随之降低。如此将会使得公司的用人成本增加,同时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薪酬体系的公平性。此外,出于出发点是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公司员工工资的调整较大程度的参考了劳动时间和工作资历,没有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功效来灵活的反映该员工的贡献,由此可能会导致有能力者反而会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励而造成人才流失。再次,公司现行的薪酬机制,对当地物价变动、社会最低平均工资的变化判断不足,没有能够灵活反映,导致了员工可能面临薪资质量下降的窘境,降低了员工满意度。

2.绩效考核不科学严谨。S企业采用的是一套综合的绩效考核体系,包含了基本工资与业绩挂钩、参考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出勤率等,但是不难发现各个部门和各岗位由于在岗位性质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绩效考核的指标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各个指标间的权重变化不突出,即是整体的指标设置其合理性还有待商榷。我们会发现,在各主管对其员工进行绩效考评的过程中,由于主管领导对考核指标理解和判断标准不同,导致了在考评时有的趋向于严格,有的趋向于过松,使得绩效考核成绩容易出现明显系统误差。

3.缺乏薪酬管理技巧。薪酬管理的出发点,是满足人性的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考虑高层次的需求”。毋庸置疑,物质奖励是满足最低层次需求的保障条件,现代企业管理也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然而这并不能代表有效激励的全部措施。从现在来看,增加薪酬和福利是该企业运用最多的员工激励措施,然而反观其结果,员工的离职率并没有随之显著性下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在薪酬管理方面缺乏技巧,没有过多的关注员工在非物质形态激励的需求,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还不足够。

二、企业薪酬改革实施建议

1.改革测评方式。作为一家成熟的商业企业,S企业在现行的薪酬体系基础上,应当适度的采纳现代方法,进行相应的测评方式改革。在年度考核中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不同职级的薪酬水平进行合理档级调整。同时对每个员工不仅要对个人业绩与工作能力进行评估,还要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原则,侧重考察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评估,通过全方位的评价来对对员工的薪酬调整做出结论。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电子政府与办公自动化

电子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的表述,可以用Webnomics也可以用Cyberhomics等;总之中国政府在入世一年,政府使用InternetEconomy使电子政务更加方便了群众,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增加了,无疑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更加快捷。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共产党代表最先进的文化,而电子政府与经济全球化接轨,是文化地最先进部分。当然电子政府的网络成本增加了,但人力的节约从总体来说,符合网络经济的要求。

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的重要工具之一。各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名称有所不同,但都与其政权性质相适应。按照管辖范围不同,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中央政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

政府是金字塔型的行政组织结构,塔顶是国务院,而中间层次是各省、自治区,起着上传下达,充当信息驿站的作用;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政府组织结构的理解。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把过去承揽的大部分社会事务交还给社会。政府便可以集中精力抓宏观的、长远的、重要的事情了。在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中,电子政务使电子政府增加了信息、管理、服务、沟通等功能的互联网上的迁移。电子政府使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的机关职能由虚拟走向务实,实现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沟通。我国的电子政府仍然是人民政府,依据人民的需求,提供个性的服务选择。

如果电子政府不能与人民办实事,如同玩起滑稽的、与爱犬转圈却永远咬不到自己尾巴的相映成趣的逆向游戏。

电子政府仍然需要大量的熟悉电子政务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通过MPA是各国的培养办法。中国的MPA要学习西方的信息技术,同时要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结合起来。

二、经济全球化与宏观经济调控

一百多年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过曲折与反复,社会主义的解体,说明经济全球化与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是同步进行的。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关键时候,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同志的领导下,近十三年来,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特别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考验中,中国经济增加10%左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巩固,也锻炼了一批经济人才和中青年领导骨干。

当代和未来的电子政府,是要使国家政务融合到一体化的全球活动的地球村中去。因此,电子政府将电子政务作为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宏观手段。

电子政务的内容包括电子政府的内涵、系统、安全防范以及与传统政府的区别,对社会变革的影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发展前景与展望等。

电子政务是用互联网的手段,来完成政府的行政工作。然而电子与夸克等一样,是肉眼看不见的客观存在,但通过直接经验可以判断政府行政工作的文件在互联网上的传输,一旦文件成为电子邮件,发出去后,对方是否收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没有收到可以再发,一旦网络出了问题,互联网的通讯将被中断。然而,一些哲学家在承认电子、夸克等实体存在的同时,却否认香肠、牛奶之类物质的存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翟振明教授的论文《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从虚拟实在谈起》,刊登在中山大学哲学文库的网站上,成了原创性的靶子论文。

对实在论(realism)的讨论,牵动过一大批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如贝克莱、休谟、罗素、穆尔、胡塞尔、梅洛——庞蒂、帕特南等。

以上是粗略梳理一下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斗争。电子政务长远效率与效率、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封闭与开放,官僚行政与民主行政等的争论,远远没有哲学界争论的激烈。正因为哲学的争论,语言不够流畅、通俗,普及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生活中哲学,将赋予MPA的教育对象巨大的任务,不仅要完成电子政府所有的工作,而且要通过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吸引对现代政府管理的关心。

然而哲学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感兴趣的人士越来越多,与中山大学哲学系高稿酬悬赏万字评论有关。笔者也是参与评论的稿约者之一,观点是支持翟振明教授,在哲学上的,与时俱进。西方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被我国哲学家从语言角度分析,划分成“真值实在论”和“指称实在论”两种,有哲学上的创新思维;当然,最终寻求的答案,要待专家评选后揭晓。

三、电子政府开启社会之锁只是一种手段

社会问题的政府行为,大量是微观问题,随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顺利进行,政府管理者的政治业务素质也会在实践中得到提高。面对国有企业的转制;社会福利力度的加大,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政府公务员由管理控制的“主人”转变为以服务形式的“公仆”身份来满足社会需求,是公务员生存的社会选择。公务员由追求自我利益转向追求社会利益,体现了政府的经济有效效用函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从关注政府工作效率转变到关注公众利益的实现,是动态进化博奕在电子政府中的务实。电子政府由过去“替民作主”转变到“由民作主”,是一种互动行为选择的转轨。

电子政务的最终归宿,是实现政府对公众的要求进行快捷有效地回应,更直接、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随着政府寻租行为的减少,理想政府前景,与MPA教育一起发展,全国的地方政府上网工程,随着经济学利他行为的实现,地方政府的财源将得到增加。

电子政务是一把开启社会之锁的金钥匙。然而政府行为有大量的以法为基础的、稳定的、富有弹性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中央与地方政府各司其职并功能互补的运行状态在电子政务实施手段的促进下,达到理想状态。

从哲学上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来谈论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划分。结论应该是:中央政府必须准确地代表全局的利益,这种利益不是虚幻的,而是具体可依的。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要通过立法化,以保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

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老一辈革命家同志所研究的“十大关系”之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和摩擦,在我党和中央政府三代领导人那儿处理得十分好。他们重视生活中的哲学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随着电子政府职能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工作成绩,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将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快步前进。

四、入世后转变政府职能需要行政管理高效,协调运转

中国加入WTO后,政府职能要迅速转变,“全能政府”的形象要改革。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机构,它的维持经费来源国民的税收,它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才力支持,因为它要维持其组织机构的运转,给政府工作人员加薪,负责大量社会外部管理,都需要经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球排第7位,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国。中国入世,对美国来说,可逐步解决对华贸易巨额的赤字问题。

全权主义模式强调和关注的面向主要是国家正式制度、正式组织及其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控制过程,因而正式的制度与程序、上层精英及官方意识形成的描述,就成为其分配与解释问题的最佳途径(dHalpern,1993)。显然,全权主义模式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国家一维。

“全能政府”受“全权主义”理论影响。其实,有效的政府能力有利于社会整合和对社会资源的提取,从而达到社会的即定目标,促进社会进步。

我国政府处理“”及时、正确。几名“”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制造自焚事件,再次证明了“”本质。各国政府对待,都是严厉打击的。法国团体众多,信徒至少50万,法国反部际委员会,1999年9月通过马赛法院审理伤人致残的案件,受到美国国务院同年的所谓《人权报告》的指责。打击是各国政府对公民人身权力的保护,形形的本质,是威胁人身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要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网络是不可想象的。个人福利不仅依靠市场交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公共经济最重要的目标,牵涉到政府立法和管理的各种形式,包括一些自我决策的活动。但对稳定社会来说,分配和配置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

回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政府过度扩张导致社会对政府的全面依赖,社会防风险的机制丧失。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和行政管理学家C、V布朗所说:“东亚发展的资金获得方式是高负债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它高速成长时期潜伏和积累了严重的金融问题,繁荣时期必然地递延着在某一个时间上将发生的金融动荡”。

东南亚的那场金融危机,使社会自身发展动力机制丧失,使某些国家的政府在政治统治。经济调控,社会管理方面“疲软”“乏力”。这些经验教训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入世后,我国政府的需要高效,协调运转的行政管理。而这处决于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是以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为专门业务并为一定阶段或人民的“公共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同时又是公务员谋生的手段,广大公务员总是要通过其职业活动谋取自身乃至家庭的生活资料。入世后,对公务员要求更高,监管的力度加大,这都是应该的。

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前,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服务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很少;“三线”工业分布分散,地理位置偏僻,失去了规模经济优势和区位经济优势。这都是失败的记录。

1989年《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若干要点的决定》明确规定,严格限制高耗电产品,主要是空调器、冷热风机、电吹风的生产。但这一产业政策并没有抑制住近几年该类产品的生产、经营大战。

国家公务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其本质是人民的“公共权”。这种权力,首先要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但是改革的难点之一,加入WTO可以使国外企业和国内非国有企业参与竞争。在公平竞争的促动下,我国物流业无论在资本结构、服务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方面,会有一个革命性的飞跃。加入WTO后中国物流业的管理办法和竞争规则会借鉴WTO的基本原则和国外先进办法。

政府采购制度将促进中国法治的进步。西方的政府,采用政府采购制度,为一定阶级服务,并有先进的物流管理与之配套。入世后,我国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物流经验,使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但个别人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谋取私利,侵犯和损害群众利益。在避免,避免自身的行政行为损害人员利益的同时,要同一切背叛和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树立大公无私、廉洁奉公、胸怀改革大志,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固执已见,专横跋扈,文过饰非、诿罪于人。

五、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

欧盟从1998年起不再给中国普惠制待遇,中国有七大类,占税则分类近41%的产品不再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对我大宗出口产品征收30~60%的反倾销税,有的甚至超过100%;对我优势产品如丝绸实行歧视性数量限制。发达国家在加强贸易保护的过程中,对我的非关税壁垒,包括质量标准壁垒,环境无害化壁垒,反倾销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有所加强。入世后,在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我国将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取消大部分非关税壁垒,外国产品和企业更多进入国内市场,冲击我国部分行业,竞争局面会更加严峻和激烈。

一般来说,与公共资本(包括物质资本的人力资本)形成有关的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促进作用,即所谓的“挤入效用”或“拉动效应”;另一个是对私人投资的消极性缩减作用,即所谓的“挤出效应”或“排挤效应”。

公共需求与公共供给之间的关系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关系。公共供给必须与公共需求相平衡;公共需求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政府的公共供给包括法律体系、公民权利保护、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政策;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环保、航天科技等公共服务。所以公共行政法制包括行政法制化、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与行政救济等。研究政府公共产品提供涉及法制问题与法制保障。社会公共需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例如下水道系统,供水供气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邮政服务系统等的混合公共服务需要等。

依法行政是要求政府通过市场和社会给社会成员满足需求的平等享用公共供给的权利,例如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安全标准等政府管制的公共服务。另外,现代社会还要求政府维护公共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给护公民人权、自由等权利。通过政府工作,提供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满足公民的需求,对城镇来说,就是增加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在进一步提高机关公务员工资的同时,现阶段要把增加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作为城镇反贫困和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对于因企业破产、倒闭、经营效率低下等原因而失业、下岗的职工,以及因其他原因陷入绝对贫困的阶层,一方面要开拓就业领域,创造就业机会,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其提供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基金等的社会覆盖面,并逐步提高发放标准,以提高城镇低收入阶层和绝对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

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贫困线后,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健康设施、停车场,高速公路和空间探索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将大量增加。

竺乾威主编的《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而这一种事务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布什政府上台不久,决定把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予头指向中国,加强中国周边的兵力兵器部署、不惜代价扩大亚太的军事基地,不断加大亚太的军事演习,以所谓“中国封销台湾海狭”制订军事战略;美国电子情报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海域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致使我飞行员王伟遇难。

英国C、V布朗认为,政府稳定的职能,是制度使经济活动中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完美统一⑥。

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政府需要提供社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投资;经济进入成熟期,公共支出的主要对象又从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提供教育、卫生和福利、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

入世后,中国政府面对的挑战最大,用WTO的法律框架体系来约束参加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是一种体制性的挑战。

英克尔期通过对6个国家的深入研究发现,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国民收入的相关性正愈益显著。他的成果表明,1950年人们的价值观念与1958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3,与1965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71。结论是,1950年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以后8年到15年的社会国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实现现代化管理,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邓小平在我国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如一地倡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看成是改革的最重要内容,同时也把它看成是改革的巨大动力。WTO的法委,要求我国改革,处理政企关系,不能沿用国有资产投入。运作的办法,而是用财税返回及贴息的办法;在处理市场运行环境和市场秩序监管关系上,WTO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争端等多款;在现代管理方面,政府服务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以外国的贸易优惠政府重要得多;在政府管理能力和人力结构上,WTO使外资企业和非公有企业依法对政府反控制能力增强,政府管理的难度加大。

参考文献

①桑玉成等:《政府角色》,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0年7月。

②余永定等:《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

③[美]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郑秉文译),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年7月。

④胡家勇:《政府干预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⑤周善安:《透视政府经济职能》,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⑥[英]C·V·布朗等:《公共部门经济学》(张馨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⑦陈东琪:《新政府干预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

⑧黄少军等:《政府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2月。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市场不完备,只能选择经济转轨较容易的地区对外开放,并指定一定的税收政策以补偿市场不完备对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享有很多独有的和先发的优势。加入WTO后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投资环境而言,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我们将对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实行一致的无差别的优惠、特权和豁免等政策。随着部分对外资限制措施的取消和国民待遇原则的落实,将使外商投资企业获得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2003年3月2日起,外资进入进出口领域的限制得以放宽。外商可以设立合资公司进行进出口业务的地区由原来仅有的上海浦东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的两地6家试点扩展至全国。由此可见深圳不可能再享有特殊优惠政策。进入21世纪之后,新一轮创业浪潮前所未有,年轻的深圳正进入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阶段,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国改革的总体推进,深圳享有的政策优势将不复存在。全国的改革呈现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景象,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城市发展势头强劲,发展空间广阔,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这些都是深圳利用外资形势所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变化。深圳已经被历史的浪潮推上了一个新的、较高的起点上,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深圳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懈怠,就会落后。

二、加入WTO后外商投资趋势方面的一些变化

以往多年,外商主要将中国作为其低技术含量的加工组装基地,近几年来,外商在华投资行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过去,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将全面进入包括研究、开发、管理、营运在内的各个领域;过去,外商投资往往以国际市场为目标,把深圳作为低成本的加工制造点,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投资者将以国内市场为目标。新形势下,深圳面临诸多挑战。

1.国际资本加大了对华投资的力度,并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增强企业竞争力。一些跨国投资公司将地区总部或全球制造基地迁至中国,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或营运中心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一种“时尚”。由于深圳在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中战略地位不断提高,著名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首先锁定深圳。近年来世界500强进军深圳的步伐明显加快,朗讯科技、达能、康柏电脑、汉莎航空、伊斯曼柯达、翠丰、吉之岛等前来“加盟”,2003年又有12家世界500强公司到深圳投资或增资,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98家。深圳已不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基地。富士康、以色列RIT公司、奥林巴斯等一批跨国企业相继在深组建起了“脑库”;沃尔玛、家乐福、吉之岛等跨国商业零售巨头走进了深圳人的生活;宜家、欧倍德、塔吉特、汤姆逊等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去年也来深投资。

2.投资领域拓宽,对服务业的投资将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热点。中国加入WTO后,外商投资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资本能够自由流动,企业能够上市筹集资金,以适应现代金融经济的需要和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在融资国际化和证券化背景下,外资更趋向利用中国的资本市场、股市来投资和发展,而不仅仅是自身已有的利润。原因在于竞争趋向激烈的时候,利润更低,投资企业需要社会来共同承担投资的责任和风险。而金融市场趋向开放以后,外资更趋向以金融资本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实业资本。而服务业的开放及其高额利润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将引导外资更多趋向投入服务业等新领域。

按照加入世贸承诺,我国将逐步开放过去属于限制类和禁止类的服务行业,扩大服务市场准入。原来开放程度较低的我国服务业将成为外资进入的重点领域。美、英等外国金融保险机构已与深圳地方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协议。深圳正积极拓宽外商的投资领域,将依照中国加入世贸协议的条文率先向外资开放金融、商贸、基建投资、中介服务等4大领域。

三、加入WTO后深圳利用外资对策的调整

1.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建设。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已越来越重视软环境而不是政策优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地区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投资发展环境成为一个城市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因素,决定着资金和人才的流向。深圳如何继续保持和开拓深圳新优势,除了要在体制上继续创新、在产业结构上继续优化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继续全面地优化深圳的投资发展环境,特别是投资软环境。软环境不好,就会限制硬环境的发展。软环境中政务环境的改善带动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所以深圳市政府应加快行政提速,提高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减少行政审批,压缩行政收费,降低营商成本。把对利用外资的管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良好软环境要通过法制化来保障,上海先后出台了110多个涉外经济法规。深圳也应根据WTO规则废止、修订与WTO相冲突的法规,制订符合WTO要求的涉外法规,做到有法可依,符合国际惯例。并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为了进一步发展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国内大多数地区相比,深圳市政府在政府职能转换上领先一步,但重“管理”轻“服务”情况依然存在,社会环境的国际性不够。为了让海外的投资者有比较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市政府应多建一些双语教学的国际学校及港台子女学校,以及高档次的医院,还应兴建咖啡、酒吧一条街等生活配套设施,更好地吸引国外高层次的跨国财团进入深圳投资办企业。

2.采用多种利用外资方式,实行跨国并购。无论是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还是从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的角度,深圳都应把跨国并购作为重要的引资方式来考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以股权转让等形式为主的跨国并购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一轮浪潮,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较之以前的投资方式相比,很显然,外商在投资方式中更愿意用购股的形式来投资。对跨国企业而言,最直接的好处可能就是能缩短建设周期,加快投资周转速度。

外资并购目前正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持续的热门话题。外资进入一改合资、合作、独资等惯常手法,趋于多元化。深圳市提出要在2年的时间内,打造2条国际资本进入深圳的资本高速公路。与修建普通的高速公路不同的是,深圳市政府把建设国际资本高速公路的任务交给了专门负责产权交易的深圳市产权交易中心。深圳市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潘新平介绍:“我们提出建立两条国际高速公路,实际上是建立两条管道,把国际资本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这是第一个管道;第二个就是服务市场,这是第二条管道。你只要把服务做好了,把要购并的市场很多的亮点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进行交易,国际资本有利润可赚,他就肯定要到这个市场上来。”通过产权市场并购企业,可以大幅缩短国际资本进行投资的周期。

3.在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放宽投资领域。以往深圳得益于有利的区位优势,制造业特别是外向型制造业发展很快,是深圳吸引外资的重点产业。今后深圳的制造业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深圳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跟随产品的上、下游供货商来深落户,加盟深圳的产业链。在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放宽投资领域,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优化外资投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针对服务业已成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应鼓励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化理念、先进管理经营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以改善服务业的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水平。深圳在投资环境方面有较大的潜力可挖,第三产业在香港占85%强,而深圳第三产业只有40%的比重,发展第三产业深圳大有可为。因此深圳应在服务领域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并充分利用深圳离香港近,成本低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深港合作,引入跨国企业的物流、采购等业务。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鉴于上述情况,对教材可作如下调整,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学移至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之后、第三章氧族元素之前进行。调整后优点是重点突出,难点逐步突破。当然,调整后起点高、难点集中,一部分学生“吃不消”。为此,我同时又对教学做了三个阶段进行的改革试验。

第一阶段:知识准备

1.在进行高一化学教学之前,先对初三化学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原子、分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的实质;化合价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2.在进行氯气化学性质教学时,根据原子结构,分析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的升降等,使学生既掌握了氯气的性质,又能判断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数目。

第二阶段: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及方程式的配平教学

1.基础教学:起点和要求稍高一些,使学生理解和明确以下两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中的作用;(2)在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或偏移的总数目应相等。

2.练习教学:(1)训练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电子得失及数目。

3.过渡教学:(1)进行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得失总数目的练习教学;(2)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析探索既然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数目必须相等,而每摩还原剂或氧化剂所提供或接受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那么要使得失电子的数目相等,就必须使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个比例关系便是化合价升降数目的公倍数。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实质上就明确了配平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4.配平教学:以练习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用双线桥表示法分析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第三阶段:巩固、强化练习教学

1.强化训练:(1)在后面各章节的教学中,凡是遇到氧化还原反应,都引导学生分析并配平。(2)增大练习量。

2.跟踪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普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坚持辅导: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个别辅导和课堂辅导相结合。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经济周期与人力资源战略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经济周期下人力资源战略的调整策略。经济周期的变化,将直接导致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调整。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总体战略中重要的职能战略之一,也必须与动态的经济周期变化保持一致。

关键词:经济周期人力资源战略经济上升周期经济衰退周期

一、经济周期与人力资源战略

(一)人力资源战略的内涵及类型

根据美国学者舒勒和沃克(Sohuler&Walker,1990)所给出的定义,人力资源战略是程序和活动的集合,它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管理部门的努力来实现未来的绩效及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而库克(Cook,1992)则认为,人力资源战略是指针对员工发展以及处理对员工具有重要和长期影响的决策,它表明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为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战略指企业管理者从组织全局、整体和企业长远的根本目标出发,通过周密的科学论证,所设计的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性的、可操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方法的谋划、方针与策略。

从国内外研究情况看,关于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本文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将其划分为两类:吸引累积型战略和效用稳定型战略(见表1)。

(二)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

经济周期反映的是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变化,经济周期的一般运行机制是:当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为了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企业着重于加大投资力度。由于固定资本投入的沉淀性、不可逆性和风险性,使得其所有者在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相对下降,最终形成了超过需求的供给能力,企业利润和产出能力大规模下降,而企业还不得不承担全部产出能力的固定资产投入所产生的折旧和利息,这些沉重的负担势必进一步挤压工资,使消费水平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周期进入衰退阶段。当倒闭的企业越来越多时,整个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在一定阶段时又重新达到了平衡,随着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新的巨大需求,经济又开始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9-10年,其运行曲线(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若按波峰年计算,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中,共完成了3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67年;若按波谷年计算并且假定2009年是谷底,那么从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中也完成了3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33年。1999年我国经济完成了上一轮周期的筑底之后,从2000年开始进入复苏阶段,2003年以后进入繁荣阶段,经济从冷到热,再到过热,到2007年已经持续了8年的扩张期。

(三)经济周期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关系

企业的总体战略必须与动态的经济周期相一致,体现在总体发展态势上就是进、退还是守的问题。一般而言,企业在经济处于上升期时,应加快发展,实施扩张性战略;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企业应在稳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适度或大规模地进行业务收缩,以规避风险和渡过难关。

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的职能战略之一,它服务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必须匹配于企业总体战略,即人力资源战略必须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满足特定的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经济周期变化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关系(见图2)。

二、经济周期波动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选择

(一)经济上升时期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选择

经济上升时期,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不断扩展并快速增长,各种资源全面紧张,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如何使企业获得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为顺利实现该阶段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策略为:吸引和获取企业所需的关键人才,制定鼓励关键人才的激励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关键人才的作用,加速企业发展;完善培训、考评和薪酬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激情;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

1.招聘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各种关键人才。要获得关键人才,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内部挖掘培养,一种是外部获取,即把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或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内部挖潜,往往时间较长,所以,从外部获取关键人才仍然是重要的途径。因此,一方面要广泛建立同高级人才市场特别是专业的人才介绍机构的联系,掌握人才供应信息;另一方面是关键人才的招聘,企业可以花较多时间与费用仔细挑选最合适的人才。除了以高薪等优厚的物质报酬来吸引人才,良好的职业前景、工作的挑战性也是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

2.加强员工培训以提高其岗位技能和素质。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能够应对各种竞争变化的人才,这就需要对各层级员工不断的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技能。对一般员工来说,主要为岗位培训,培训的目的在于能够让员工更快地进入工作岗位,获得成效;对基层和中层管理者来说,主要加强其管理等软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作为公司某些部门的核心力量,带领其他员工一起成长;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培训主要集中在战略、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主要提高其规划和决策能力。

3.完善激励制度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建立多元化、有效的激励制度。对员工的激励需要“以人为本”,根据员工不同的个性心理、需求偏好、成熟度采用相应的模式。除了物质激励外,还可以采用晋升激励、荣誉激励、培训激励、授权激励、情感激励、工作环境激励等多种方式。

对核心人才、关键人才以长期激励为主,考虑采取股权激励措施。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更是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与企业的远景规划、战略目标、文化理念以及独特的人力资源状况相适应,这样建立的制度才能被组织接受,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一般而言,需要重点建设的核心制度有岗位管理制度、招聘与培训制度、绩效考评制度、薪酬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

(二)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调整

经济衰退时期,随着市场的不景气、消费下滑,企业市场规模缩减,赢利能力全面下降,危机开始显现,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寻求企业重整和再造,使企业获得新生。在这一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人心不稳,核心人才流失严重,一般人员严重过剩;人力成本凸显,企业人力资源经费锐减。为应对企业发展战略变化的需要,这一时期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点是:妥善裁减多余人员,严格控制人工成本,提高组织运行效率;调整企业人事政策,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为企业重整创造条件。

1.优化组织结构,减少人力配置。为了安全渡过经济环境低迷的经济周期,保证利润不下滑,企业所采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成本控制上寻找压缩空间。而成本控制中,削减人力资源成本是重要的对策之一。

人力资源部门应会同决策层和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量和工作流程需要,调整或合并组织,减少管理层,使组织扁平化,优化人力配置,减少冗余人员;对于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对原先的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重点关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避免因组织内部沟通不畅而导致工作量增加。

同时,对工作岗位重新进行分析,裁并一些工作职能雷同的岗位;对储备人员和普通岗位的招聘计划,一律严格控制,通过减少招聘次数、缩短招聘周期来控制招聘开支。

2.调整薪酬结构,适当缩减福利和津贴。对于原有的薪酬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和实行更能体现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方法。即通过增加绩效收入的比例,调整固定和津贴部分的比例,从而实现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把企业经营业绩受危机影响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点。同时,通过增加绩效考核周期的频度,全面加强业绩监控,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有些福利方面的设置,可以采取不取消但是降低总预算的方式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3.积极沟通,做好裁员管理。裁员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艰难的工作之一。企业既要面对经费严重不足,感情难于割舍的困局,又要面对国家法律、政策的种种制约。做好企业的裁员管理,关键在于有效的沟通和裁员策略的选择。

首先,企业必须在充分了解目前企业实际情况、效益和产量的基础上,按照先定岗后定员的原则,分析企业的人力需求情况;其次,要向员工说明企业现状及企业策略,以得到员工的理解,以便裁员工作的开展;第三,企业必须明确裁员标准,且标准必须公平、公正、公开;第四,为保证裁员策略的顺利实施,要完善考评系统,依据考评成绩和综合评分竞争上岗,选出企业最需要的员工,予以保留,将对企业无关紧要甚至对企业失去意义的员工列入裁员名单,避免裁员不公,“裁能留庸”;第五,企业实施裁员的具体手段要丰富化,可以包括临时解聘、冻结招聘、提前退休、工作分担、转岗分流等等。研究表明,与临时解聘相比,提前退休、工作分担等替代性的裁员方式对员工的负面影响较小。

4.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防止关键人员流失。由于经济环境恶化和行业不景气,企业效益下滑,企业将直接面临关键人员流失的问题。为了防止关键人员流失,这个时期的激励方式应以非物质激励为主。对于关键人员而言,其工作热情主要来自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需让其在工作中获得充分的成就感,并保证其社交和权力的需要,比如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以施展其才能比一些短期的、经济上的激励更有效。

5.调整培训方式,增加内部培训。经济衰退时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管理要有所侧重,重点在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员工身上加大投资,对他们加大培训力度,让其知晓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经营困境,要明白摆脱这一困境需要什么样的策略,而要落实这一策略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部培训,建立企业内部的培训师队伍。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培训费用,而且可以释放出企业对这些员工非常重视的一个信号,对于稳定员工队伍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是企业增加员工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凝聚力的最好方式,能为企业日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梅洛著,吴雯芳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张连城.中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与宏观经济走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背景;教育管理;体制政策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功不可没的。教育的管理主要体现于用合适的管理方式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教学高效的运营。而政策的改变是非常有必要性的。是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根据世界的形式与环境,做到与时俱进的这一目的。任何国家都是重视教育的,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立国之本,是为国家培育栋梁的一个摇篮,所以一个能重视教育的民族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民族,是一个奋发的民族。而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可以使教育教学更加高效的运行下去,得到一个良好并长足的发展。这一意义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政策调整的意义与解析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其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确立了我党早日步入快车道,并加快进程的这一伟大目标,而在政策的不断调整下,我党建立了更加高效的亲民的政府管理体制,而教育管理体制也在其熏陶下有条不紊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全面培养人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同时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也可以与时俱进不局限于过去。开创新的未来篇章。

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历年来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动中教育体制是最佳的受益者,我们可以观察到其中的规律,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不在集中于其中一点,开始变得不断的权利下方于地方,对其管理以及教育权限进行不断的扩大,给予了地方权利的不断扩大,使其更加有自主教学教育的培训能力,更多的可以体现在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变之中。良好的更教育模式可以使教育变得更加个性化,正应了那句老话“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可以定制不同的学习计划。使学生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完善,不会因为应试教育而变得视野狭窄,并磨灭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对老师的工作量也有所减轻。

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注意事项

虽然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在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关注下,已经得到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与些许注意事项。发展必然伴随着改革,而改革必然时期进行变化,变化就会有新旧矛盾问题的产生。由于政府下放了权利,使教学不在全部依赖于政府,让教育进行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所以出现了一些民办学校。但是有些学校的出现极大的增添了教育的无序性质。变相的收取高额的学费,做出“出国”承诺等。这些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破坏了教育教学的秩序。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把握尺度对其进行改良,改善。增强其教育的有序性。保证教育可以良好的贯彻与落实于基层人民和广大群众。使教育的普及率得到提高,增加国民教育教学的素质,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以及道德修养。

四、加强对地方教育体制改革的落实

教育的普及已经传播到了我国的各个角落,但是省级以下的教育体制改革还应该有待加强,应该对地方上的教育体制进行完善和充实,使其拥有地方特色。旗帜化鲜明。责任分化更为明确。遵守教育法律的前提下完成个性发展这一转变。为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奠定基础。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缺陷。

五、其他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在一些其他的国家里学校与政府是分开管理的。政府依照法律法规来制定,其他则有学校的法律负责人进行统一管理。让正规社会群体对其进行督促和检查。虽然我国的体系可能和其他国家的体系不尽相同,但是也有其参考的价值。我国也对其进行了部分的调整,把学校变成事业。我认为这是解决目前教育秩序混乱的一计良药。督促了学校的办学效率,提高了办学质量。减轻了政府压力与负担。更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对教育进行一个良好的运行。以少量的经费投入就可以回报更多的高标准与高质量的学校进行良性的竞争与参与。

六、教育体制改革需要进行的完善

虽然我们的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快车道,高速发展与运营阶段,但仍有个别欠缺需要完善比如说信息系统的完善便是尤为重要的。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便捷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他所带来的好处,于是也应用于各个行业当中,在国外的有些地区已经使用信息化教学。并且发展的如火如荼。事实已经向我们证明这一定是未来教育的必要发展趋势之一。所以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也需要尽早落实,并且贯彻实施。同时检查督办机构的完善与监理对教育改革也很有帮助作用。加强对学校的监督与检查,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所以说对监督设施的完善也非常重要。显然上述需要完善的完善的问题需要一步步的去落实,不可以贪功求快。要稳扎稳打完成这一伟大的发展目标。

七、结束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关系着未来国家的强大与否,而大数据时代到来为教育事业的多元化个性化进行了更加丰富的渲染,填充了我国应试教育下所遗留的空白,增强多元化的教育事业发展,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及早的分析与解决。对教育改革所欠缺的漏洞可以尽早的完善,更加高效的提高管理水平,以增加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享受更科学管理所带来的高效教学。增加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早日实现我国教育强国这一主要目的。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光添彩。

作者:赵明旭 单位:赵明旭,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战略转向路径选择

一、“十一五”我国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全新背景

21世纪初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WTO的加入,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一个转折性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也将在一个全新的背景下进行。表现在: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集中体现在:短缺经济基本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发展由受资源和供给约束为主转向了受市场需求约束为主。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般性产品供过于求,需求潜力更多地集中在高加工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上。

第二,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经济体制改革正从破除旧体制为主进入全面推进体制创新的攻坚阶段。

第三,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WTO的加入,开放型经济将得到更快发展。这使我国在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同时,越来越直接地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压力更大、更直接。

这一切,客观上要求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必须实行新的战略性转向。

二、“十一五”我国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战略转向

基于已经变化或正在变化着的国内外环境,依据国民经济发展新阶段和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要求,“十一五”我国客观上需要在结构调整上实行战略性转向,走向一条不同于常规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转向主要包括:

1.从先前的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过去的调整是在短缺经济的大背景和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调乃至严重失调的状态下进行的,结构性矛盾虽然也表现为供求失衡,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不足,调整的重点放在解决市场短缺上。因此,这种调整多带有应急性质,属于适应性调整,即主要是截长补短,解决供给“缺口”,把各种“短线产品”补上去,其被动性和消极性特征十分明显。新的结构调整是在市场供大于求和商品较为丰富的状况下进行的,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在新技术革命的导引和推动下,在与国内外经济的互动中进行的主动性调整,是直接影响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它与过去历次进行的调整是根本不同的。

2.从先前平面的扩张性调整转向纵向的提高性调整。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因而,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供给数量,这种寻求数量增加的调整直接表现为生产低水平的重复,事实上是一种平面的扩张性调整。这次调整强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仅不能再进行盲目重复建设,而且还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它直接表现为经济素质的纵向提高性调整。

3.从先前局部的封闭性调整转向全面的开放性调整。新的调整不应当是某个地区、某个部门、某个产业的局部调整,而应当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在内的,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调整。同时,这种调整是在大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调整不但要立足于自己,还要对准国内外市场和未来的发展要求,通过调整更多地从对外开放中获得发展的机会和现代化的“要件”。

4.从先前单纯的刹车式调整转向在发展中调整。过去的结构调整,有时是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由于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和数量扩张,造成经济过热或比例失调时进行的,而经济过热和比例失调主要是由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的。因此,其实质是把投资减下来,把速度降下来,是“刹车式”停下来调整。这次结构调整是通过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一方面整合原有产业、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促成新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从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动力。因此,这种调整是一种“有进有退”的调整,是发展中的调整、前进中的调整,是为了更好、更快发展而进行的调整,也可以说,这种调整为的是很好地处理发展与调整的关系,做到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5.先前以计划为主导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整转向以市场为主导和主要运用市场手段调整。过去的结构调整是在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政府行为进行调整;这次调整是以计划为主导转向以市场为主导,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构调整要更多的依靠市场机制,而且是以企业为主体的。通过调整,使社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使资源从供给过剩的领域转移到供给不足的领域。从一定意义上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的过程,也是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过程。

三、“十一五”我国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根据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和要求,“十一五”实行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战略转向,在具体路径的掌握上,有必要明确以下几点。

1.明确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确立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特定发展阶段和发展本质要求的更高层次的结构调整目标,即在过去一般性地“纠偏”、理顺结构关系、促进结构合理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明确“十一五”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为结构调整新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结构调整目标,就难以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要求和具体路径。

2.明确界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根据结构调整新的目标,“十一五”需要把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产业升级、产业创新和夯实产业基础三个方面。产业升级是对传统产业而言的;产业创新是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说的;夯实产业基础,指的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得到加强、水平得以提高,产业间和产业链条得到衔接,能有效地避免产业脱节和产业空心化问题。这三个方面抓好了,其他方面诸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投资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调整都会随之得到有效的进行。这里关键是要找到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结构调整“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问题。

3.实行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的有机结合。在从社会资本增量方面安排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注重更多地通过社会资本存量和产业整合的角度来考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即通过企业兼并、收购、联合乃至破产等形式,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促成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整体格局的变化。

4.坚持市场导向,瞄准市场调结构。在根据既定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进行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把立足点更多地放在市场导向即市场需求包括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上,更多地关注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否则,如果结构调整不能对准市场,不与市场相衔接,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5.坚持用“开放”的思维来考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有效超越区域空间界限和时间界限,注重通过引进和利用国内外的资本和大集团参与调整,特别是在利用外资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引资的侧重点从单纯帮助我国“增长”转移到帮助我国“调整”和“提高”上来。“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大开放的机制下进行产业重组和强力调整,取决于我国的产业和企业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效地融入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潮流。从世界范围看,凡是有产业竞争力的国家,凡是能够实现持续现代化的国家,都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对外大开放的国家。

因此,争取更多的国内外企业通过资本并购、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等方式参与结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同时,需要支持企业“走出去”,到国内外有商机的地方去创业发展,实行跨国、跨省、跨区域经营,这其中不排除有些大型企业集团会根据企业发展要求,把经营总部或业务总部迁徙到经济活跃的处于区域中心地位的中心城市。

6.注重在相关产业领域和环节掌握“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决定市场竞争力大小的最为重要的砝码,也是产业结构跃升的重要体现。在结构调整中,要通过核心技术的掌握,真正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和有发展后劲的结构,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产业规模的膨胀和扩大上,以防止形成“组装经济”或“空壳经济”,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7.坚持用信息化来推动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21世纪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它带来并显示未来产业发展的质态变化,应借助信息化来武装、带动和提高工业化,用工业化来促进和推动信息化,利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发展层次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让信息化渗透到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之中。

8.努力突破和消除产业“进入”和产业“退出”方面的障碍。产业结构升级,要求有一批高成长产业的生成和增长,而高成长产业生成和增长的前提,是要拆除所有制、地区和行业壁垒,给各种类型的合法企业以公平进入和平等竞争的机会。消除产业“进入”障碍,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通道。从根本上消除某些垄断性较强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对非国有经济、行政性“条块”之外企业的进入壁垒。另外,缺乏必要的产业“退出”机制,也是长期以来旧的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企业体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某些领域存在过度竞争的重要成因。衰退产业的调整,重复建设残局的消化,市场经济发展中正常的优胜劣汰,都需要有相应的“退出”机制。只有建立良好的产业“退出”机制,才能保证企业重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物业管理市场容量小,供给关系不顺畅是影响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问题,说供给不足并不是说我们的房屋建筑存量小,而是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的零散性和一些开发商大而全、小而全的计划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物业管理企业数量不断膨胀所带来的。

现实中,与一些管理规模大、管理效果好的大型住宅区、工业区和大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零星分散的物业。以及一些在一定规划区域内分块建设并实行多头管理的物业项目。这类物业原本就缺乏在规划和规模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再加上多头管理的高成本,以及相互间的不协调,从而一方面影响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服务标准,甚至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使物业管理企业不能形成良性运作和产生有效利润,严重地影响到物业管理市场发育及行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

(一)政府协调

区分不同情况和类型,一方面对于政府统一规划的、由多家开发商分别开发的小区、工业区和特殊功能园区的物业管理最好应由政府出面直接协调或由政府牵头,通过业主的参与进行公开招投标。深圳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对深圳市住宅局一个20万平方米规划完整,但由12个开发商建设和12家管理单位管理的小区实行了整合,通过公开招投标在12家管理单位中选出了一家管理能力、服务水准和经济实力都较强的甲级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接管后该公司在小区内拆除了隔障,进行了环境整冶,统一了区内形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标准,理顺收费标准和行为,受到了业主的好评,同时也降低了这家公司在这个小区的管理成本,形成了效益回报。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原本元统一规划、无规则小区环境的老旧小区,政府可在进行区域整治或老区改造的过程中,统一规划定区域的物业管理,进行物业管理的规模整合。另外,还可以结合房管所的转制,本着少设机构,扩大规模,方便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将区房管所的管辖区域按照定的规模或区划进行划分,形成房管所转,制后的高效、低耗、适应市场的良性局面

(二)市场调整

一方面,使开发商尤其是一些小开发商和只有单项开发权的开发商认识到物业管理并不一定能成为开发商项目开发后的利润来源点。严格说,开发商如果没有相应的自有物业留给物业管理公司,而物业管理公司又没有其它的经营项目和能力的话,单凭某一项目的物业管理所收取的管理费是与开发商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按现行规定在管理费中可提取不超过一定比例的佣金,也只是由管理处一级上交给物业管理公司一级。而且当一个项目的管理费总额(由于是政府订价和政府指导价标准)尚不足以完成运作成本所需时,这个佣金实际上是空头的。现在有的开发商不交给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也不成立物业管理公司而成立个管理部,实质是统管物业管理费用,使管理费该用的用不到位,物业管理该维护的维护不到位,而尽量使管理费剩余形成利润,这是严重侵害业主利益的情况。如果开发商能明白这种关系,知晓不能长期侵占业主利益时,很多小型物业管理公司和大量非公司的管理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进入合并和重组行列。另一方面,使业主认识到,有的小区虽然小环境不错,但由于管理规模小,管理成本高,必然要使业主的支出增加,同时也会使管理服务水准下降。那么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促进与周边小区的整合,尤其是在业主大会成立后重新聘请物业管理企业时,要把能否进行区域整合和在周边区域范围内挑选比较好的物业管理企业做为主要内容来考虑,实现完全市场化的整合小区和选择物业管理企业的模式。此外,随着物业管理企业认识的提高,物业管理企业最应明白的就是规模、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在目前很多物业管理企业还依附在开发商膝下的时候,要看到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开发商,尤其是小开发商和单项开发商是不会永远给业主补贴的。那么小型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前景到底如何,要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尽早向联合、重组或并购的市场化道路上靠拢。

总之,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角度来看,市场或是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从出现、增长到调整、优化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我们再做一个比较,以深圳为例,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数量为数近500,形成规模的公司不足100家,最大的公司本地管理面积不足500平方米,而从事物业管理的各类机构达700多家,深圳市的总人口只有400万。相比较、香港物业管理公司总数亦为500家,形成规模的公司也是100家,而管理面积最多的可达1-2千万平方米,香港基本没有什么公司的管理机构,人口将近700。比较之下,深圳的物业管理企业或机构减掉3-5百家是一点都不多的。

二、物业管理规模扩张和专业化细分,是调整物业管理市场份额和重新划分市场的必然。

时下,有一种认识认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就是物业管理企业能否对外承接别人的项目或有否到外地去承接项目为标志。这是由于人们人为的把物业管理市场视为以管理面积为主的意识造成的,认为有了管理面积就有了物业管理市场的一切。同时,又在传统计划体制影响下,坚守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似乎要把计划体制下的后勤管理改革需要推向社会的内容一古脑地全盘接收,把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变成了物业管理的小社会。当然,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全面的综合发展也不能一概否定。比如,在90年代初社会上清洁公司的运作水平和能力不能满足我们有些大物业公司的管理标准。到90年代中期一些物业公司又纷纷把包给专业公司的清洁工作收回来,自已重新成立清洁队,但当清洁行业做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类型市场形成后,其专业化、低成本、高标准的优势一定会在这个市场中立足,现在又有很多物业公司采用了分包方式,有条件和能力的公司亦有组建专业公司的,将清洁工作在自己的具体操作内容中分离出

去。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肯定物业管理的大而全、小而全或叫综合一体化所起到的历史作用。问题是:很多个原属于物业管理大市场或相关市场的新兴类型市场己经出现,我们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在新一轮类型市场划分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在物业管理的微观范围寻找市场

目前,一些有一定规模和有某些方面专业能力特长的公司已组建了一些独立核算的如电梯公司、机电公司、绿化公司、清洁公司等,这些公司成立的基础大都是原物业公司自有业务,能满足专业公司的基本运作,再根据其经验特长,向社会承担相关业务。这个途径并不是说让大家都去一哄而上搞专业公司,搞了专业公司不走向市场没有意义,走向市场,竞争不过别人就更没有意义,所以搞不了专业公司的可以请专业公司来替我们打工。向专业公司分包具体操作项目,从理论上讲,管理成本是会降低的。同时由于专业化公司形成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也可使管理效果大大提升,在物业管理费标准不能轻易变动的情况下,效益应该是明显的。

(二)、在物业管理的中观范围寻找市场

在上述物业管理直接操作的内容上再向探寻一下,不难发现,还有很多商机存在,我们没有很好的介入和开辟新市场领域,比如大型商业物业的经营、会所的经营、幼儿园的经营等,如果说大型商业物业有时受开发商出售和直接出租的影响,我们介入不上,幼儿园也都直接租或交给相关部门去经营的话,会所可是大都交给了物业管理公司经营和管理,可现实是95%-98%以上会所都不能盈利甚至不能很好地开展活动。造成了有效资源的浪费。而包括幼儿园、大型商业物业的经营,如果能在我们物业管理范围内进行有效开发,甚至投资或参股组建专业物业经营公司,并不是削弱了物业管理的实力和缩小了物业管理的范围,而洽洽是扩大了物业管理的领域,开发出了新兴的物业管理类型市场。其实,对物业的经营原本就是物业管理概念和内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企业最有条件成为这一市场类型细分的主力。

(三)、从物业管理的宏观范围寻找市场

物业管理能不能参与高科技领域,能不能进入城市管理的市政领域,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深圳,除了早已有了专门为物业管理开发电脑软件的高科技公司,也有物业管理企业开办高科技实物产品--外墙清洗剂的专业化公司,最近更有高科技上市公司参股物业管理公司的事例。如果说物业管理介入高科技领域存在高、难、远的问题的话,那么物业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具体操作内容也仅仅是一墙(围墙)之隔,一线(红线)相连,其很多市政管理如马路清洁、市政设施的维护,市政绿化的管理等,都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介入政府拨款管理的领域,而从市政管理的角度看,通过市场选择管理者也必将成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但是,如果说城管体制改革亦需过程的话。那么,物业管理利用自我优势和物业的便利,介入餐饮、娱乐业领域则早已有了成功的偿试。

当我们看到香港的物业管理只用很少的人,而大部分业务都通过专业分包,把管理责任转移到社会上去,美国的一个2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只有一名管理人员而惊叹不已的时候,我们所能反应出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真正的社会化不是把后勤体制的内容转移到物业管理企业;真正的专业化也不是在物业公司内部拥有多少个职称的专业人才;真正的规模化更不是不计成本和效益的元限扩大;而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是在主营项目不断扩大的同时,使专业项目和辅助配套项目形成新的分工,使市场成为由很多类似"纳米"技术一样的社会最小单位所构成。要知道波音飞机公司的最终产品是由成千上万个独立的"纳米"性质的小公司的产品所构成的。

三、物业管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物业管理市场调整的需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重大体制改革的课题,也是国有企业必须经历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由于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也同样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差,亏损经营或上级补贴经营普遍,甚至没有经济上的独立自和决策权,较严重地制约了企业走向市场和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的直路,也阻碍了物业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物业管理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所以,物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其主要途径有以下3个方面:

(一)建立真正的以资产为纽带的有限责任公司,明晰企业资产结构,明确各股东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弱化上级对下级公司的指挥和支配权,强化物业管理企业在市场上的独立决策和运作的能力,使物业管理企业具备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债管理;资产组合理论;西方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68-01

一、现代西方理论中公债管理政策的内涵

一般来看,广义的公债管理是指政府决策当局和公债管理部门围绕公债运行所进行的决策、组织、规划、指导、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工作,具体内容不仅包括公债的发行、流通、使用和偿付,还包括管理体制、债券评级、反假防伪等诸多内容,管理对象既包括债务规模也包括债务结构。而狭义的公债管理仅指政府的债务管理机构对既定规模下的公债结构所进行的调整措施,相应地,管理对象仅指既定债务规模下的债务结构。与之相对应,广义的公债管理政策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债政策,它既包括公债规模的控制政策,也包括公债结构的调整政策。狭义的公债管理政策仅指后者,具体而言,即是指政府通过发行、偿还和调换等政策措施来调整公债的结构,以此来影响经济动向、实现既定经济目标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二、资产组合理论与公债管理政策的有效性

公债管理是否可以成为政府用于调节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其基本前提在于公债结构的调整是否能够对实质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即公债管理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事实上,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公债管理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讨论上。20世纪中叶,Rolvh(1957)、Musgrave(1959)、Brownlee and Scott(1963)和托宾(1963)等经济学家发表了关于公债管理政策有效性的一系列文献。尤其是托宾发表的《论公债管理政策的原则》一文从资产组合和累积角度探讨了公债管理的经济效应,开创了现代公债管理政策研究之先河。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科维茨于1952年创立的,他认为最佳投资组合应当是具有风险厌恶特征的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和资产的有效边界线的交点。威廉·夏普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指出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与有效率风险资产组合收益率之间的连线代表了各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组合。根据上述理论,投资者在追求收益和厌恶风险的驱动下,会根据组合风险收益的变化调整资产组合的构成,进而会影响到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三、公债管理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沿用托宾开创的组合分析方法,以后的许多经济学家都为探索公债管理政策的有效性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所得出的结论却并非完全一致。斯科特(R.H.Scott,1965)在对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进行研究后得出:公债平均期限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金融市场长短期利率的波动。但是,莫迪利亚尼和萨奇(FModigliani and H.Sutch,1967)在根据他们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后却发现,公债期限的调整对美国当时金融市场利率结构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弗里德曼(1978)在托宾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公债效应的组合平衡模型(mrffolio balance model),论证了如果调换后的公债与实物资本的替代性比调换前更差,那么这样的公债管理操作则可以促进实物资本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挤入效应”(crowd-ing-in effecl)。他的研究实质上是将托宾的理论进一步实证化、模型化,结论也与后者不谋而合。

罗里(V.V.Roley,1979)则从另一个角度建立了公债管理政策的研究模型。他将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中的效用最大化思想和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多种证券均衡决定的方法应用于公债管理的组合模型中,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公债管理对实物资本需求的影响取决于资本的方差和各种公债与资本的协方差。组合中的方差与协方差越大,投资的风险越大,此时投资者为降低风险就会减少对资本的需求,资本需求的下降直接降低了托宾的q值,从而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政府可通过计算特定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方差和各种公债与资本的协方差,确定不同的公债结构调整方案,根据需要选择扩张性的债务管理政策、紧缩性的债务管理政策和中性的债务管理政策。

几乎与公债管理政策的资产组合方法发展同时,以卢卡斯为首的经济学家将理性预期和时间一致性问题引入到公债管理,为公债管理政策开辟了新的方法。Persson等人(1987)和Bohn(1988)将理性预期和时间一致性理论应用于名义债券和指数化债券的分析;Bohn(1990)将时间一致性问题用于分析公债的币种结构;Broeck(1997)则将该理论运用于公债的所有者结构的分析。他们均得出了与卢卡斯等人相似的结论,即政府在进行公债管理时都会遇到时间一致性的问题,即在缺少充分承诺的情况下上述诸种公债结构调整政策均会趋于无效。

参考文献: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差异;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经营与合资企业的浪潮席卷全世界。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不仅是资金、技术、人员的交流,还包括管理、文化的流动。企业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按照南希・爱德勒的观点,文化差异在组织内的解决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以一种文化支配、压制另一种文化为特征的“凌驾”方式;二是以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求同存异为特征的“折衷”方式;三是以重视彼此差异并在相互尊重、补充、适应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协调作用形成一种全新的、稳定的组织文化为特征的“融合”方式。通过整合方式形成跨文化企业自己的文化,是有效缩小文化差异的最佳选择。

一、整合同化理论

(一)跨文化企业整合同化的概念。整合同化理论(LAT)是指跨文化管理企业主动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对多文化环境与多元化员工的同化,建立具有独特性、主动性、发展性、层次性特征的管理组织与结构、管理过程、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文化氛围,促进跨文化企业取得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文化整合的原则。在企业文化整合问题上一直强调要遵循实事求是、取长补短和促进经营的原则。取长补短原则是基于来源于不同社会背景的原有资产必然带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企业管理者应对这些不同的文化特质给予比较鉴别,去粗取精,保留一些优良的文化传统,注意避免不良的文化倾向,并且可以采取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只有企业文化能够现实性地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才能为企业内外部认同并谋求长久生存、发展。

(三)整合同化理论的特点。整合同化理论是共同管理文化模式的进一步推广与提高,它具有下述五个特点:

1、整合同化理论进一步阐明了理论三层次。从宏观方面来看,国际企业跨文化经营,东道国与母国之间文化可能有显著差异,需要进行适应化调整,达成整合与同化――这是第一层。从国际企业内部进行微观分析,企业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不同文化氛围,对跨文化管理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完成组织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达成灵活和谐的组织网络构建―这是整合同化的第二层次。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员工进入国际企业,如何使多元化员工达成共同愿景,增进组织智商――这是整合同化的第三层次。

2、整合同化理论是一个系统理论。对于跨国企业主文化、企业同部门子文化均采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研究。

3、整合同化理论是在共同管理文化模式的基础上发展总结出的理论,并与一些相关理论有相通之处。例如,莫朗以“最佳协和作用”来评价跨文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性;阿德勒也在其“文化协调配合论”中,提出了跨文化管理中文化协调的方向、处理方法和有益建议等。

4、整合同化理论指出,成功的跨文化管理必须是跨文化企业作为一个行动者主动进行的。

5、整合同化理论是指跨文化企业的管理应该具有动态性与发展性。跨文化企业面向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多元化的员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因而客观上要求跨文化企业的管理具有发展性、动态性。作为学习型的跨文化企业必须根据现存的管理认知结构主动同化和组织新信息、新变化,如果新信息、新趋势不能被加以整合,那么便需要调节管理思想与结构、过程等。

(四)整合同化的过程。跨文化企业的文化整合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探索期、碰撞期、整合期以及创新期。图1中的两根曲线所表示的是四个阶段中文化冲突的大小。这两种曲线的形态都是可能发生的,即文化冲突的高潮可能发生在碰撞期,也可能发生在整合期。(图1)

1、探索期需要全面考察跨文化企业所面临的文化背景状况、文化差异问题、可能产生文化冲突的一些相关方面,并需要根据考察结果初步制定出整合同化的方案。

2、碰撞期是跨文化企业进行文化整合的实施阶段。也就是文化整合开始执行的阶段。这一阶段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出台。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是对于“障碍焦点”的监控。所谓“障碍焦点”是指文化整合过程中可能起到重大障碍作用的关键因素,它可以是某一个人、一个利益团体、某种文化背景之下的一种制度等。随着文化整合的进行,障碍焦点将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碰撞期由于不同文化的直接接触,发生冲突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只是不同的跨文化企业的冲突类型不同、程度有所差异而己。因此,在碰撞期中把握好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可能发生文化冲突的强度的关系也是监控障碍焦点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3、整合期是指不同的文化逐步达到融合、协调、同化的过程,这是一个较长的阶段。这个阶段中主要就是形成、维护与调整文化整合中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制度与系统。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整合一同化’’在这一阶段体现得最为明显。跨文化管理中需要采取深度访谈等方式寻找适合于不同文化的“共同愿景”、“中立点”。

4、创新期是指在文化趋向同化的基础上,跨文化企业整合、创造出新的文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开始点相对于前面三个时期来说是比较模糊的,因为很可能文化碰撞的过程就是开拓和创新的过程。而且应该说随着跨文化企业的成长与成熟,创新期的主题和过程会不断地进行下去。寻找出不同文化中的优点,摒弃不同文化中分别具有的缺点或不适应之处,促进一个创新的。充满生机的跨文化企业有机体文化的整合形成。在文化碰撞的基础之上创新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跨文化管理文化。

二、跨文化企业实施文化整合的对策

(一)加强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协调。跨文化整合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不同方面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协调和文化冲突构成了跨文化整合的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并不是各自分开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力场,并不断地保持着动态平衡,即文化整合的趋势。(图2)

所谓跨文化协调,是指管理人员根据组织成员和顾客个人的文化倾向,而不限定其文化差异,来形成组织的战略、策略、结构和管理的过程。这种方法要求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构成多元文化组织(如国际企业)的民族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要忽略差异,也不要使差异减少到最小,而是把它们看作设计和发展组织的资源。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协调,克服文化差异障碍,管理者必须要调整现实力量的平衡,换句话说,现时的均衡必须要“解冻”,通过增加文化协调的

程度,弱化文化冲突的强度,改变力量的方向等途径到跨文化整合的状态。文化协调的动力是跨文化企业经营处于繁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中,面对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正是这些压力和挑战转化为推动文化管理进行文化协调的强大动力。它们有: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交易费用;创建核心价值观;提高管理效率等。

跨文化协调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当通过协调解决了一些问题和矛盾时,又会引起另外新的问题和矛盾。尽管跨文化协调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但是总是有一定的阶段性。克服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差异障碍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跨文化理解。跨文化理解是跨国公司存在的前提,没有跨文化理解也就没有跨文化合作;第二阶段是跨文化参与。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员工参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生活在公司文化的氛围之中,通过周围的人物、事迹、规范、典礼仪式活动,向员工表明企业对他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利用群体的内聚力来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向,并从外界对第一阶段的成果进行行为强化;第三阶段是跨文化激励,即转化后的行为强化阶段。一种文化更有可能在它受到重视的地方发展和接受变革;反之,在不受重视的地方则变革很小且对变革有一定的忍耐力。企业要在对转化后的行为评价基础上,采取种种激励手段,强化积极行为,转化消极行为,使员工与新的文化和行为规范相适应,并使之得以稳定和保持下去,这样就会逐步达到跨文化融合。(图3)

(二)运用整合同化理论对跨文化企业进行战略转变。跨文化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要注意实行一系列的战略转变,以适应不同的文化。具体而言,企业可以从结构、过程、人力资源三个方面着手,实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

1、结构改变。结构变化就是重新进行设计组织,对组织中的部门进行必要的调整。组织文化的一般规律是,当一个人从一个团体调到另一团体时,就会设法使自己尽快适应新团体的文化;而当某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都调动时,这些人员就会带着他们原有的团体文化前往新的地方。由此,不论是对于新团体还是原团体而言,都会带来新的情景、新的挑战。运用整合同化理论对组织结构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将产生新的组织文化。

2、过程改变。改变过程涉及新的程序、不同的交流环节、不同的控制系统以及引入新型技术的方式等。

3、人力资源改变。国际企业要形成一定的组织文化,使组织内的个人、团体、职工能够具有大致相同的价值观,能在一起共同工作。因此,要形成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以保证进行有效的招聘、选择与提升。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国际型经济人才文化适应性的表征因子。凡文化适应性强的人一般都具有下列特征,这些也足跨文化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的素质:①心理学上的移情作刚:②自觉忡:③能随机应变;④能容忍模棱两可的话;⑤尊重平等;⑥非口头的交际技能;⑦自尊性。

赵曙明等著述的《国际企业经营管理总论》中还提到跨文化企业管理人员除了应该具备专业知识、计划、组织和协调等从事国内管理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外,还应该:①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文化适应性,身体素质好;②具有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③具有业务专长、管理才干、工作经验及冒险精神和独立精神;④具备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综合处理事务的能力;⑤了解东道国的社会、历史、经济、立法和政治经济体制;⑥管理人员及其家庭移居国外的正确动机。

综上可知,对国际企业中个人的规范、价值、信仰和哲学应该进行整合同化,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

(三)解决好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差异

1、树立解决问题的动力意识。跨文化企业合作双方首先要明确解决文化差异的必要度和决心,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长远的投资使用战略。不论合资双方来自哪个国家、地区,在其决定建立合资企业时,必然有其自己的目的和动机,而只有当双方基于其共同利益的考虑而制定出长期投资发展战略时,才会将合资企业视作其提高缩小彼此文化差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实现真正的两权分离。

2、培养解决问题的良好态度。合资企业内究竟能否成功地解决文化差异问题,还取决于高层管理人员对于搞好双方关系、克服文化差异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在具体工作中,双方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在协调好与母公司及己方下属间关系的同时,实现与对方良好的跨文化协调和配合。

3、选择恰当的管理方式。按照卡默伦和佛瑞曼管理方式分类的理论,企业中的管理方式可概括为三种:一是以“情”字作为企业合力来源,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组织承诺感”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式管理方式。该方式中,领导者扮演的是“大家庭中慈爱的家长”的角色;二是以通过明细严谨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及严格实施,将员工行为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纳入“法治’轨道为特征的制度式管理方式。该方式中,领导者扮演的是组织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三是以契约式的“经济交换”为主要特征的市场式管理方式(有些类似中国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办法)。该方式中,领导者扮演的是生产者、发包者和绩效验收者的角色。从中国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来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外方伙伴,倾向于采用西方较为通行的制度式管理方式,而中方(包括一部分东方的外方伙伴)则采用家族式管理的倾向较为明显(采用市场式的较少)。笔者认为,采取以制度式为主与家族式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既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又能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更有利于合资企业的发展。

(四)建立合理的企业文化整合保障机制。1、建立高效灵活、权责分明、运转有序的企业组织结构;2、优化企业家的素质;3、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4、正确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中外合资企业文化整合建议

合资的中外伙伴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管理经验和文化背景。来自不同国别或地区外方伙伴有各自的文化差异,因而不同的合资企业具有不同的管理风格。但是合资企业的文化冲突,最终将走向文化融合,也就是说,外来文化与中国国内企业原有文化相遇交汇,尽管一开始有一个以文化冲突为主的时期,但必定要从这个阶段过渡到以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吸引,即文化融合的阶段。

(一)加强有效的文化沟通。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是实现跨文化理解的必要前提。成功的实践经验为跨文化沟通提供了有效方式:

1、合资企业内可以确定一种通用语言(如英语或中文),以利于跨文化的直接沟通,减少误解。

2、通过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强调交流中双方互敞心扉、坦诚表白、不互抱戒心,也不回避与对方的不同观点,并尽可能用最简洁、明确的语言或符号表达真实的涵义,以降低信息含蓄度。

3、多使用任务单、备忘录、检测表、黑板报、公司演示文稿和广播等方式,简洁、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

4、设立“员工信箱”。员工可以将任何意见或建议投入信箱(信箱只

有总经理才可开启),以实现下情上达,员工畅所欲言。

5、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研讨会,就某些问题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参加的人员除了各级经理主管外,还应有各类员工代表。

6、提倡不同文化者之间的理解,有利于公司文化的建立与完善。

(二)创建共同的价值观。合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合作”共存的形态。由于价值取向不同,会影响和导致在管理观念、管理行为和管理绩效等方面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是缩小文化差异,建立公司共同文化的基础。创建中外合资企业价值观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企业兴衰存亡,关键在人。做好每个人的工作,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中外合资企业要推崇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群体意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企业文化主干。

2、人际亲密原则。企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尊重人,信任人,尊重职工的人格和要求,承认职工的贡献和利益。中外合资企业要以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指导,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培养员工的现代心理,形成和谐协作,心心相印,礼貌谦让的企业精神。

3、进取追求原则。在当代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不仅依赖于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而且更依赖于全体员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中外合资企业要不断更新员工思想观念,培养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

4、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企业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外合资企业必须根据本企业的产品、人才、技术、管理、信息、市场、资源、地理条件和职业道德等各种优势和特点,创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

(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一般公司习惯于高薪留住人才,认为只要支付高薪,就会得到高回报。但笔者认为,公司的凝聚力、公司给个人更多的发展空间更重要。另外,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包括保险、住房等和出国深造或培训的机会等等,都是激励员工积极向上、不断进步、加强公司向心力的有效手段。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专业方向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农经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40

Thought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of Colleg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JIANG Jinqi, QI Dim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66)

Abstract The face of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and the severe employment pressure, as a veteran professional by the professional farming faces significant question of how to regai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tual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farming by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thus give adjust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irection;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1 专业方向建设是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使得很多高校都开始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节。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期望和要求,就直接关系到该学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面对用人单位的多样化需求,各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建设就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①

对于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共同定位决定了不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基本框架具有统一性,用人需求的差异性则要求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统一和差异的对立。因此,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安排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二者的协调。从实践来看,利用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来保证基本课程体系的统一,通过弹性专业方向建设及方向教学环节和内容安排的调整来适应差异性需求及需求变化,是实现矛盾协调的基本手段。②沈阳农业大学农经专业近些年也是在不断强化和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专业方向的建设及方向课程的调整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2 专业方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方向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构成

从学院就业办提供的数据来看,农经专业学生的毕业主要去向是读研、进入企业做管理或销售等,或进入政府事业单位。基于这种就业状况,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思想,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农经专业在2010年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对专业方向进行重新调整,确定了三个专业方向:企业管理、农村公共管理和研究创新型。

其中,企业管理方向是个老方向,主要是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方向特色化。根据当前企业管理的新变化,增设了领导策略和艺术、企业文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课程。考虑到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会自己创业,及学生到企业主要从事财务、市场研究和市场推广等工作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两项实践。

研究创新型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调整、凝练和培养定位的明确。它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后续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农村公共管理是个新设方向,但也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分立,更是原有农经老传统的延续。在实践环节,专业在提升农业经济和农村统计学习要求的同时,辅以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2.2 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工作

在专业方向建设过程中,围绕着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在三个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很多深入的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在企业管理方向,针对该方向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的问题,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在企业管理模拟实习上,目前主要做法是在联系好实习企业后,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1周,这期间要求学生实地观摩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熟悉企业管理岗位的职能,帮助企业完成一些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

在研究创新型方向,主要是依托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来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较之以前,实践环节没有增加,实践形式还是采取原有的方式。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采取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完成文献搜集和阅读、选题和撰写小论文的工作。老师主要是教学生如何查找有用的文献,如何确定论文选题,及农经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注意要点。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通常是整合起来进行,同样也实行导师制。这两个实习是在课程前沿论文上的进一步深化,实践过程除增加要求学生在选题确定后自行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毕业论文所需数据资料外,其余环节如课程论文。整个实践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分析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熟悉运用统计学、计量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整个实践以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为主体,毕业调查及调查报告为辅。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是将方向的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基地,要求吃住在农户家里,并在农户所在村庄及周围村庄完成自己感兴趣某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的调查,最终撰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毕业调查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地点,其形式同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调查。

2.3 存在的问题

(1)部分理论课程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就专业的师资来源和构成来说,专业现有的教师除少部分人是产业经济学等专业毕业外,其余都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教师所学专业的集中虽然有利于提升整个农经专业的整体教学深度,但对于部分专业方向而言,它会影响有些理论课程的早期开课质量和效果。比如,在企业文化与CIS策划、农村公共管理等新开理论课程上,专业虽然能够安排教师去开课,但由于这些教师都是新接触课程,也没有在相关领域系统训练经历,他们在开课初期对课程的理论内容理解不够透彻,这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内容深度总体都不够好。

(2)现有实践环节设置的针对性不强,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实践环节设置较薄弱。总体来说,在现有三个方向上,专业除在企业管理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一些工作,但其它两个方向都未能新增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形式仍是专业传统的实践方式没有突破。在现有设置的实践环节,所有环节除企业管理模拟实习明确针对企业管理方向外,其余的实践基本都没有区分方向来进行。特别是针对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两个方向,没有设置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实践环节。也正是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不强,目前专业方向给人的感觉是无特色。

(3)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指导教师力量不足。对于各个方向建设,专业虽在依托实践来形成特色上有些想法,如在企业管理方向增加ERP实习,在研究创新型方向增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实习和学年论文,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增加在农村公共管理实习,但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关的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再加上计划学时的总额约束,这些特色实践都没有条件开设,也没有教学时间开设;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实践要求指导教师在相关领域有较长的从业经历、熟悉该领域的问题,专业现有师资限于所学专业限制没有能力承担起全部指导任务,因此无法开设。

(4)部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实践课程效果不佳。在教学计划调整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上课时间衔接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效果。虽然在近几年的计划调整,专业在课程衔接上做足了功夫,但受于实践课时在四个学期的分配原则,仍有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比如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要求是在学生学习完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和投资项目评估等理论课后才开设,但目前该实习只有安排在投资项目评估课以前。从近两年的实习来看,这导致学生在创业计划书写作中无法将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部分写好。

3 适应专业方向建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思路

一是在后续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农村公共管理、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通过加强将暑期社会实践与方向教学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切实落实和保障这些新增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和效果。二是将现有实践课程按内容大类进行优化筛选,实践形式相同、实践内容相似的实践课程进行集中式管理,共享教学和学时资源,提高实践效果。三是将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学期安排,同时将部分周次安排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周次。比如在统筹所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后,将涉农企业创业管理由当前的第六学期末最后两周调整为第七学期的期中布置、期末撰写。四是依托学院建设的科研平台,通过输出学生到这些机构帮助的形式来实现一些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完成。五是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外聘专家的形式增强实践指导师资力量,为各专业方向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提升专业方向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六是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根据专业教师的意愿,在学生选专业方向时,按双向选择原则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学生要求协助老师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和社会工作任务。通过此途径增加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实践机会。

项目资助: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098;UPRP20140975),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2011-114;2014-09),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GJX2013Z001)

注释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日益完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沟通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沟通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能实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指导。然而,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沟通障碍问题普遍存在,加强对沟通理论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克服沟通障碍,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加强沟通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主要从员工管理、绩效管理、企业决策和文化整合等方面着手。

二、现代企业加强沟通的重要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学理论中,沟通是指个人或者群体之间的信息、思想和情感传递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沟通的目的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对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传递,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传递达成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理解与共识。卓越的思想只有传递给他人并获得理解,达成个人或者群体之间的共识才有意义。变化,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新时期,市场瞬息万变,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对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速度,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形势。这就要求加快企业沟通的速度,实现企业沟通管道的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的人员结构变化较大。同时,现代企业员工日益呈现出知识化和年轻化的特征,现代企业员工更多地追求实现自我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发展和广泛应用。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加强沟通理论的有效应用。

三、企业管理中的沟通理论

(一)沟通的功能

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来看,实现控制、激励和协调作用是沟通的主要功能。控制是指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权利等级、行为规范以及正式指导方针,企业员工必须遵守和执行。实现现代企业的控制作用有赖于高效的沟通。企业必须加强沟通,实现企业方针政策对员工的有效传递,并实现企业员工抱怨和不满对企业管理层的及时反馈,为企业提供适时调整的依据,确保真正实现控制作用。激励是指企业要使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改进措施,实现对员工的激励有赖于持续高效的及时沟通。协调是指在企业管理上实现企业行动的一致性。企业协调的基础和方式是沟通,沟通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协调。企业的协调要求企业行动一致,企业行动一致有赖于思想统一,企业思想的统一需要充分发挥沟通的功能。另外,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情绪表达。沟通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情绪表达机制,有利于企业员工及时释放在工作中的挫败情绪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增强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信心。因此,高效的沟通有利于控制和激励企业员工的行为,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企业心理环境,促进企业员工的发展。

(二)沟通的要素

完整的沟通过程由三个必要的因素组成:一是要有信息的发送者,即信息源,二是要有信息的媒介物,即信息通道,三是要有信息的接受者。只有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三者实现合理匹配才能形成高效的沟通。在完整的沟通过程中,信息源的作用和地位举足轻重,信息源决定了信息和信息通道的选择。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表达的逻辑性与技巧性,受信息发送者价值观和知识、态度、技能的影响较大。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也深受发送者价值观和知识、态度等的影响。

(三)沟通的方式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常见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方向性沟通。企业管理者或领导将工作目标、注意事项分配告知下属属于自上而下的沟通。员工将工作情况、意见和建议汇报给上级属于自下而上的沟通。在企业同等级员工之间存在的横向沟通属于水平方向的沟通。二是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要根据企业特点建立正式沟通渠道,突出领导地位,以实现对信息精度和速度的保障,采用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实现各方的相互交叉。非正式沟通是指信息传递与交流不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内,而是借助于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和信息传播。三是文字沟通和口头沟通。文字沟通是通过各种书面文字形式实现的沟通,比较严肃和直接,具有较快的信息传送制度,但反馈效果较差。而口头沟通相对耗时耗力,但是具有良好的信息反馈效果。

四、沟通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沟通理论在企业部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企业由各个不同的部门组成,企业的正常运转有赖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企业各部门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对各部门的差异性进行协调,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求同存异,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对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加强沟通理论在企业部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对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实现对各部门之间差异的迎合,促进各部门对企业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从而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提供准确客观的信息依据,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有利于实现高效的企业运转,加强对企业部门的管理。

(二)沟通理论在企业文化整合中的有效应用

文化整合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良好的文化整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然而,企业员工具有不同的文化素养,企业要求企业员工实现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对企业员工进行文化整合,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度。这就需要加强沟通理论的有效应用,促进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使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形成共识,从而实现企业文化的有效整合。

(三)沟通理论在企业决策中的有效应用

企业决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是企业决策的基础,企业决策的效果有赖于信息的反馈。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反馈有赖于高效的沟通。为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企业决策要准确快速地对市场作出反应。准确的企业决策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信息,迅速的企业决策离不开信息的快速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有赖于沟通管道的通畅,沟通管道的科学选择决定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要加强对沟通通道的建设,实现沟通通道有效的信息过滤。在企业决策中,充分的沟通有利于准确快速地把握信息,增强企业对信息的理解,有利于企业决策的有效执行。另外,企业决策过程中的沟通能有效反馈相关意见,实现对企业决策失误和偏差的有效纠正。

五、结语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展望

1 中国土地开发整理研究现状及实践成果

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运作程序、公众参与、质量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在权属管理方面,余震国教授等提出了包括权属调整、权属界定和权属信息披露等机制在内的基本理论框架,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自中共中央在99年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中提出了“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后,国内学术研究发展较为迅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就。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律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新型的土地开发整理管理模式正逐步确立。土地开发整理的运作方式也经历了项目法人下移、验收权审批权下放、支付方式统一和项目变更审批权分级下放等方面的重大调整,逐步走向规范化、模式化。

2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 统筹工作有待加强

10年间,我国虽然出台了包括《土地开发整理条例》在内的多项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法令条例和政策,但对于土地开发整理整个行业如何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显不足。集体表现在:土地开发整理发展目标不明确,行业监管体制不健全,开发整理工作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2.2 行业管理亟待建立健全

目前我国有近一半的县没有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专业机构,相关工作多由国土资源部门承担。根据500万元的投资额应配备1个监管人员的测算经验,我国需2.5万名基层监管人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机构的不健全也导致了实际工作中监管责任不明确,缺乏责任追究等问题。此外,由于国家暂无土地开发整理市场管理方面的法规,项目承担单位在选择机构时经常有不规范的行为发生。

2.3 地方政府积极性有待提高

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内涵的认识片面,以为被整理土地30年内不得转作他用的原则限制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基层进行开发整理工作所需费用一般不能列入预算当中,导致相关机构无法获得稳定经费,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愈来愈难;国家规定的新增费使用条件严格,地方政府迫于补占平衡压力,往往是选择易开发整理的土地优先用作补占平衡。

2.4 基础研究和权属管理研究亟需加强

我国虽然在土地开发整理技术标准和基础理论方面展开了较多研究,但相比较于其他领域仍明显不足,尚未形成一个主流理论。从行业相关论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数量来看,我国在土地开发整理方面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创新源泉和学术研究的不足,导致了整个行业在社会的影响力有限。此外,土地开发整理的权属管理缺乏法律规范,多数依靠行政管理操作,严重影响了权属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对策

3.1 进行发展战略研究

坚持把保护耕地红线和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开展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并以此推动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应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的统筹规划工作,将规划目标分解成国家年度计划任务,适度加强调控力度。

3.2 改革管理模式

建立资金投入产出评价模型,将资金投入与基建数量、土地破碎降低程度、新增耕地面积等指标相结合,以此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以量化考核的问题;要将专业资金统一管理,切实解决资金落实困难问题,推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还要注意加强建设用地的整理,制定相应商业运作模式及激励政策,可以尝试将建设用地与土地收购储备统一进行管理。

3.3 推进“管办分离”体制改革

当前国土资源部门的行政管理与专业机构的监管工作并立,责任不明确,需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制定两者的对接机制,明确各方职责;要研究制定土地开发整理机构的管理规范,解决地方政府落实经费难问题,拓宽经费渠道,增加监管人员数量;还应制定土地开发中介机构管理方法,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管理,想方设法调动工作积极性。

3.4 加强权属管理

一是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的权益量化研究。对权属调整种类、土地质量评价方法、量化指标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解决实际中遇到的权益纠纷提供科学依据,真正维护参与各方的权益;二是加强权属管理法律建设。通过此途径解决法律缺失问题,为权属调整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三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开发的权属调整工作。以权属调整为重要手段,提高土地的集中度,改善城乡景观,优化土地利用率,为现代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平台,提升土地开发工作成效,增强该行业与相关行业的竞争力。

3.5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急需建立一支土地开发整理专业人才队伍。首先,国家当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选择部分高等院校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学科建设,以国家当前需求为主导,以土地开发整理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要内容,结合社会的研究机构,积极培养土地开发整理的专业人才。其次,应当在政策上加大鼓励支持力度,激发相关研究机构的工作热情,凝聚整个社会的智慧,持续推动土地开发整理基础理论、技术标准等研究向前发展;同时深化土地开发整理差别管理政策、权属调整规范、质量评价方法、发展目标、建设标准、权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家完善土地开发整理法律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应当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学术交流,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以举办土地开发整理高层论坛等形式学习吸收国外的土地开发经验,出版土地开发整理普及性书籍,使土地开发整理的观念真正为群众接受。

4 小结

所谓土地开发整理,就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土地的产权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维护资源环境的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的土地调整措施。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决不能简单从事,当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足够的耐心,充分尊重民意,将工作做到各方满意。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注意采取先进的技术解决权属调整,同时调动相关各方积极性,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高世昌 推进中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策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10.4(4)

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1.思想政治工作对推动其职能实现的作用有限。文物保护管理所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重要作用就是推动其职能的实现,从而促进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但是目前来看,很多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并没有与其职能进行有效地结合,一些文物保护管理所甚至将思想政治工作当成简单的政治任务,甚至会仅仅走走过场,在思想政治工作做完之后很多员工在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上也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从而造成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有效推动文物保护管理所实现其职能。

2.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够,内容、形式滞后。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偏重于理论,文物保护管理所也是这样,过于重视理论就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时代感,无论内容、形式还是方法与手段上上都比较滞后。并且不同的文物保护管理所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创新也参差不齐,有的文物保护管理所面对新问题能结合时代的具体情况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有的单位就不顾实际,在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味的进行输灌,内容比较呆板,也难以激发文物保护管理所职工的积极性。

3.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协调性不强,难以形成合力。一些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不注意协调性和整体性,与其他文物管理部门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协调,这些部门往往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各自为战。有些政工部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并不主动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虽然他们自身工作也比较努力,但是这样各个部门之间并不能形成合力,也难以广泛发动所有的行政人员和普通职工群众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这也会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用大打折扣。

4.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仅仅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中国话相关理论就能够胜任的,其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目前我国对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不够,这就导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并不高。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于其他部门偏低对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很不利的,也使得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二、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1.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实现职能为目的。随着社会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倾向于实用主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次思想政治活动来开展,要结合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能实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职能的实现不但是思政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促使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2.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无论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规范上,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强理论研究,服务文物保护管理。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研究水平,总结推广一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组织政研成果的撰写申报工作时要结合出现各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将政研成果融入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之中,努力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课题研究,积极根据新情况下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调整,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3.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协调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针对思想政治不足的情况要多开展一些范围广、影响大、参与人数多的教育活动,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内部深入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职工提高自身的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教育引导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职工充分认清发展的新形势和肩负的新责任,这样也有利于调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普通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职工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