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

金融商贸论文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介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韩两国贸易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利用产业升级、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中韩贸易的特点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指出了中韩贸易所面临的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产业分工 产业内贸易 比较优势 一、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和特点 1.双边贸易额增速呈放缓趋势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2007年,中韩双边进出口总额达15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中国出口561.4亿美元,进口103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和15.6%。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上半年,中韩贸易额仍高达8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1%。韩对华出口45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占韩出口比重22.7%,中国继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据中方统计,2003年中韩双边贸易总额6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3.4%,2011年双边贸易总额9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2.5%,2005年双边贸易总额1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2006年,双边进出口总额134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从韩方统计资料看,四年来的贸易总和分别为570.2、793.5、1005.6、1073.9亿美元,经过测算,年增长率为38.6%、39.2%、26.7%和17.1%;虽然中韩双方由于统计方法或统计范围不同,在具体数值上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看,中韩贸易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增速逐步趋缓。 2.产业内贸易成为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简称IIT)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的现象。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的标准,SITC中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都属于同一产业。 早在本世纪初,韩国学者李准晔等人就曾对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数据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涉及所有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还是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都是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其地位不断提高。而中国学者曹子瑛、梁果(2006)根据1995年~2005年韩国海关贸易数据测算的10年间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达到0.68,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 3.中韩双方贸易结构不同,中国处于低端层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中国在双边贸易结构中处于低端位置,这可以体现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个层次。 从产业间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中,虽然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比重仍然较大,一直在38%左右浮动。同期,韩国对华商品出口仍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化工、机械、塑料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稳定,始终保持在60%以上。 从产业内贸易结构 看,中韩两国处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阶段。根据李准晔等人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韩贸易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没有明显提高,相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中韩贸易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同类商品的相互贸易中所获得的收益差距较大。以中国商务部统计的数据为例,在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HS8542)的产业内贸易中,2006年中国向韩国出口17.4亿美元,同时韩国向中国出口额达到187.7亿美元,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差距明显。在垂直型 产业内贸易中,中国依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例如在钢材类进出口贸易中,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不锈钢板材,而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主要是普通钢板;矿物燃料的产业内贸易中,中国对韩国出口中主要是煤及其制品,而韩国对中国出口主要是石油及沥青提取的油类及制品。 综上可见,产业间贸易中,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在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国由于技术的差距,同一产业内依然处于产品链的低端。 4.贸易发展不平衡,中方逆差缺口较大 自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迅速发展,韩国对华出口额成倍增长,而中国则连年严重逆差,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年以来,中国贸易逆差额连年超过当年中国对韩出口总额 ,2011年,中韩贸易逆差增幅达49.5%,2005年则突破增幅400亿美元大关;2007年,逆差增幅虽有所下降,但是绝对数额也创下476.2亿美元的新高,至2007年底,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累计额已达到近2500亿美元。除去韩方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对韩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迅速扩大,中国出口产品增长潜力不大;二是在双边贸易中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主导作用,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原材料部分被加工成制成品后返销韩国或销往第三国。这都严重影响了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阻碍了两国贸易正常均衡的发展。 二、中韩贸易现状深度分析 1.中韩分处国际产业分工不同层次,互补性强 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整个产业结构以重、化工工业为主,造船、汽车、半导体、石油化工、IT等产业均在世界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农林渔业由于成本过高,竞争力较差,是韩政府重点保护的产业。近年来,韩国经济中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林渔业比重日益降低。 中国方面则由于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上的差距,现阶段只能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的家电及电子通信产品工业成为世界的工厂,技术密集型产业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水平。结合中韩两国的国情,同时考察中韩两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类别,不难看出,中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劳动密集型,但同时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阶段;韩国则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阶段。从整体看,韩中分属产业分工的第二、第三层次,这种互补性的产业结构,为两国的贸易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中韩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叠代态势 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及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方向演进。从产业演进路径看,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较低的阶段,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农产品和轻工业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品逐步向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耐用工业消费品方向转移。高附加值的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主要以重工业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为基础,到2010年,中国的居民平均收入要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需求结构的升级必将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投资结构来看,中国的 政府投资及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这些都加速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而同期,韩国由于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基础科学方面的限制,韩国产业结构转换和新技术自主性开发滞后,结构转变指数持续呈下降态势。 可以说,在制造业领域,中韩的部分产业都具备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这也是中韩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强化导致了中韩两国间贸易竞争的加剧。3.两国产业市场结构差异明显 韩国产业市场结构呈现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 态势。由于长期实行大企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韩国三星、现代、SK等大企业集团数量虽少,但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60%。中小企业则相对较弱,1993年韩国中小企业的销售额占当年韩国GNP的比重不足5%,韩国产业形成的是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二元市场结构,以具备发达国家水准的大企业为龙头是韩国经济的腾飞和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特点。 中国产业市场结构恰恰相反,呈现分散化的特点,规模效应不强。众多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无法抵御实力雄厚的国际竞争对手。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同韩国相比,中国许多重要产业的整体规模与技术水平严重不对称,产量增长迅速而与先进水平相比的技术差距并没有缩短,属于粗放型增长,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重复建设严重,形不成规模经济,国际竞争力较弱。 三、中韩贸易的前景展望 1.贸易总额和贸易规模将持续快速发展 中韩两国同处东亚地区,区位合作优势明显,分处国际产业分工的不同层次,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因此,双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同时,中韩两国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WTO框架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中韩两国合作领域的不断延伸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韩两国元首确定的争取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早日实现。 2.产业内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移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市场机制完善和民营资本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国制造逐渐崛起。在不远的将来,中韩两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交叉性会越来越强,产业内贸易竞争将会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竞争带来的资源地优化配置,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双方的产业内贸易将呈现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演进的趋势。为了应对相似产业的竞争,两国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强化产品异质性来加强竞争力。这方面,韩国政府已经选择了诸如家电领域的数字电视和通讯领域的新一代通讯标准,作为增强竞争力的手段,可以说是已经预见到了这一趋势。 3.中韩间相对贸易分工短期内不会有根本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要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国情现状和资源的约束性。在短期内,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转型的富裕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巨大。一是同庞大的劳动力基数相比,中国资本供给和高新技术仍属于相对稀缺资源,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不会变;二是居高不下的非自愿失业(不论其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是任何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都不可能忽视的问题。所以,中国不能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否则只会导致欲速不达。因此,在短期内,中国将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对韩农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轻工业品出口。就中韩两国而论,目前中国处于两国贸易产业链下游,韩国处于上游的相对位置短期内不会改变。 4.中韩两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地位将加速上升 从中国方面来看,正处于以重工业化为特征的工业化的发展中期阶段,如果能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结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适当的产业倾斜政策,利用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韩资流向通信、半导体等新技术产业及深层次的农产品深加工、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带动技术贸易、大型设备等贸易的发展,将大大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韩方看,韩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密集型上升的过程中。韩国作为对中国第一投资对象国和长期的贸易顺差国,通过与中国的投资与贸易,顺利的转移了传统产业,并通过积累贸易资金,为加大韩国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新产业的科研投入,加速韩国产业向高端的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因此,从整个世界贸易格局来看,中韩经贸合作促进了两国在整个世界贸易产业链条中向上游演进的速度,提高了双方在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关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2006.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驻韩经济商务参赞处http://kr.mofcom.gov.cn/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成长,国际贸易中心

荷兰是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国家,构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的金融体系,加快了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本文以荷兰金融与产业成长历史为线索,分析荷兰成为超级大国的基础和根本原因所在,从而揭示金融成长如何保证和加快产业成长,为我国发展提供借鉴。

一、农业商品化、工场手工业规模化与商人资本

(一)农业商品化与“商品农”

荷兰独立后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导致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以及商品化,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专业化农业生产,农产品的商品率相当高国际贸易论文,成为欧洲国家粮食的重要供给国。荷兰弗里斯兰的哈姆马农产品的商品率甚至达到92.3%,1572年由于弗里斯兰经历战争商品率下降。

在沿海地带渔业成为重要产业,与当时其他国家不同,荷兰的三大渔业(鲱鱼、鲸鱼和鳕鱼业)不仅仅限于捕捞,而且还进行加工、包装或提炼,渔业成了一种工业。荷兰省北部岛屿以及荷恩与阿姆斯特丹之间地带17世纪上半叶从事海上渔业加工的乡村男劳力占其总数的50%[1]。1562—1657年出口到波罗的海的鲱鱼中75%是荷兰运输,1661—1720仍占60%,此后比重大幅度下降,1730—1740,荷兰一国要占欧洲全部鲱鱼年产量的1/2以上。

农产品、畜产品和渔业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已形成大规模商品生产,高产量、高商品率和众多的从业人员说明荷兰的农业已突破传统生产方式,农业已形成一种产业,支撑着荷兰经济强国的基础。德·弗雷斯(1971)[2]总结认为,荷兰乡村经济转变的主要特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农”的形成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作为前向联系,农产品的商品化维系着为之服务的运输和市场网络。凭借繁密顺畅的流通渠道,乡村农产品贸易不仅遍及国内,而且扩大到国际,成为荷兰庞大商业帝国机器运转的“基本润滑剂”。作为后向联系国际贸易论文,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刺激了人们对于土地开发的投资兴趣,推动了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肥料和饲料的贸易扩大,促进了乡村手工业的兴起和教育的兴办。直至整个18世纪,荷兰农业始终在欧洲保持了最先进的生产水平。

(二)工业与金融业的形成

纺织业特别是呢绒工业是荷兰的第一支柱产业,已形成生产的大众化,而且纺织业的结构调整(如新呢绒生产取代旧呢绒生产)使荷兰保持着持续的优势。至17世纪,来登成为欧洲最大的毛纺织中心。

国内工业中居突出地位的是造船业。在17世纪初期造船业已成为荷兰居第二位的支柱产业。政府兴建的国内四通八达的运河和造船业的大型化、机械化使荷兰水上运输趋向经济化——运输成本低廉化。造船业既为荷兰的海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又为荷兰国内经济飞跃提供了基础,促进了荷兰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推动了海上贸易在全球范围的兴起。

(三)商人资本与农业、工业成长

在农业、工业和工场手工业成长过程中,商人资本起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起始阶段,由于经济规模较小,商人资本和产业资本采用正式或非正式合作方式,通常融为一体。当荷兰农业商品化、工场手工业规模化迅速扩大时,产业成长的预期收益吸引更多商人资本流向农业和工业,由于商人资本具有雄厚的资金、专业的商业技能,从而逐渐控制了生产和销售的全部过程;同时,与商人资本早期实行合伙制的原有生产者逐渐丧失生产资料国际贸易论文,沦为工资劳动者。产业资本的增加进一步加强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的发展,即产业成长。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专门从事农业、制造业的产业部门和专门为产业融资服务的金融部门。

二、现代金融制度的建立与国际贸易中心的确立

(一)现代银行制度与对外贸易

农业商品化和工场手工业规模扩大以及造船业的经济化促进了荷兰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内在地要求金融机构为之提供便利的国际贸易支付体系。在威尼斯银行业模式基础上建立的金融机构框架已不能使支付体系顺畅、有效。此时,1609年建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进行了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银行券代替硬币,同时要求进出口商在该行开立账户,600弗罗林以上的支付必须使用汇票。“银行券的发行与流通是金融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金融对经济推动作用产生一个飞跃的转折点,最初发行是为了节约金属铸币和在支付体系内提高效率,但却为后来信用货币制度的建立做了重要尝试,开辟了通过创造廉价货币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1]阿姆斯特丹银行的业务创新对荷兰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提高了支付效率,这是其最初的目的,而且事实也达到了预期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支付的便利吸引了更多的其他国家的商人在阿姆斯特丹银行结算,既带来了资金,也使阿姆斯特丹由一般的商品集散地演变为国际贸易中心。第二,信用工具的产生大大满足了产业成长所需资金。农业商品化和工场手工业规模的扩大,使得仅依靠内源融资不能满足产业成长的需要国际贸易论文,传统的银行借贷既受资金来源约束,也有筹资成本过高的影响。信用工具的产生使得货币乘数作用出现,从而为产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对外贸易迅速成长为荷兰的支柱产业。第三,降低了筹资成本。银行业务的创新大大便利了资金的借贷,也促进了银行业的竞争,大量银行聚集在阿姆斯特丹,使得银行的借贷利率比欧洲其他国家要低几倍,低利率贷款为产业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正如马克思所言:“在荷兰,商业信用和货币经营已随着商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而且在发展过程中,生息资本已从属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这一点已经表现在利息率的低微上”[2]。

(二)证券市场与贸易垄断

海外贸易的迅速成长激发荷兰人纷纷组织贸易公司,同时带动了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扩大,产业成长(海外贸易)大于金融成长,资金需求成为瓶颈;同时荷兰在早期实行的合伙制贸易方式问题凸显:这种具有短期行为特征的贸易方式与荷兰迅速壮大的海外贸易不相匹配。为解决长期资金问题,1606年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之时即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股票,这张股票让荷兰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辉煌。该公司采用股份制向全社会募集资金,有的股东只有几十个荷兰盾,表明股份制在荷兰已成为普及的筹资和投资方式。1608年国际贸易论文,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建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股票交易所。尽管只有联合西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股票在此交易,另外还有政府发行的各种类型的债券(更多股票和证券交易在非正式市场交易),这个市场却拥有成熟的交易技术,包括期权和期货合约的使用。阿姆斯特丹是当时欧洲的商业中心,与此相匹配,该交易市场成为国际股票市场的中心。——17世纪荷兰资本积累比欧洲各国的资本总和还要多,对外投资比英国多15倍。投资于欧洲、东印度和美洲的外国债券的资金超过3.4亿荷兰盾。英国国债的很大一部分由荷兰人持有,每年有上千万荷兰盾的利息收入[3]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更为重要的是17世纪中叶的“金融革命”——各省从向商人—银行家借款转为直接向富人出售国库券。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短期和长期信贷供应者,成为一个规模空前的国际金融市场。

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资金,也解决了企业所需的长期资金问题;同时,证券市场的大众化使得金融成长快于产业成长,从而保证和加快了现代商业(海外贸易)的成长。.

股份制帮助荷属东印度公司打败英属东印度公司,奠定了其贸易垄断地位;证券交易所和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建立为对外贸易提供了雄厚的资本和便利的支付体系;资金的自由流动使阿姆斯特丹成为资金的集散地:一方面,现代金融制度的建立和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国际资金大量流向阿姆斯特丹,另一方面,发达的金融体系又为荷兰和其他国家提供了廉价而便利的资金来源。金融成长把广大居民购买力的利益和产业成长(海外贸易)直接结合起来,促进了荷兰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荷兰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同时国际贸易论文,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至此,现代金融制度已成功帮助荷兰确立了国际贸易中心,金融成长和产业成长进入成熟期。

三、资本自由流动与产业衰落

海外贸易汇集的大量财富和诸多物产,源源不断流入荷兰,进而转化为巨额商业利润和资本,至17世纪中期,荷兰已成为世界商业霸主。然而,曾促使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资金自由流动,出现国内资本脱离产业转向借贷资本,贷款回收的困难和泡沫经济的破灭,动摇着其金融体系的稳定。

首先,转口贸易的兴盛改变了商人资本的性质。商人资本原为获取商业利润而参与并逐渐控制国内产业生产,当转口贸易变得更为有利时,商人资本便倾向于进口而非制造,资本则由产业资本转向商业资本,显然阻碍了国内产业进一步成长。由于转口贸易的特殊作用,以阿姆斯特丹为首的商业城市,期望靠转口贸易扩大财富国际贸易论文,无视国内工业成长的根本利益,激励政府实行低关税,对国内工业放弃保护,也就意味着对国内产业成长的阻碍:海外贸易脱离国内产业成长,失去交换的基础;放弃国内工业保护,也就意味着商品生产国商品竞争力的提升和直接贸易的兴起,荷兰的转口贸易失去依托。商业资本在荷兰商品经济发展中不是逐步让位于工业资本,而是使工业资本越来越屈从于自己,这一演变趋势与西方近代资本结构演变的总趋势恰好相反[4]。

其次,金融成长脱离国内产业成长,失去基础和载体。金融业在促进海外贸易迅速成长的同时,荷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然而至17世纪后期,荷兰资本更多用于对外借贷而非国内产业投资。荷兰金融业的高度发达具体表现在利息率的低微上,而同期其他国家的利息率则是荷兰的几倍。由此不仅导致商人资本从产业资本转向借贷资本,而且促使商人(尤其是大商人)在国内低息借贷,国外高息放贷,进一步加剧国内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减少。

第三,银行坏账形成金融危机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到18世纪末期国际贸易论文,荷兰资本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已由商业资本主义演变为借贷资本主义。对外大量放款为荷兰赢得了金融资本家的美誉,然而对外放款的对象:一是外国政府、君主,一方面增强了外国的军事和工业实力,另一方面战争使得大量贷款成为坏帐,严重影响着荷兰的金融业;二是对外金融投机,到17世纪下半叶,其影响超过对外贸易。1758年,荷兰商人购买的英格兰银行、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南海公司股票占这些股票总额的1/3[5]。南海“泡沫事件”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坏账的形成和商人资本的损失大大降低了荷兰的金融竞争力。各种投机活动导致一系列银行破产倒闭,引发1763年的金融危机。

四、启示

1.产业成长是现代金融体系形成与成长的基础

农业、工场手工业、海外贸易等产业的兴起增加了融资需求,银行券、汇票、期权、期货、国库券等金融工具创新蓬勃发展,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银行、非正式交易市场等现代金融体系产生,产业成长引致金融成长;另一方面,金融成长又为农业、工场手工业、海外贸易等产业提供充足的资金,进一步促进产业成长,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本身得以成长。

2.现代金融体系保证和加快了海外贸易的成长

阿姆斯特丹银行建立的支付制度第一次显示了现代金融制度的威力,促使阿姆斯特丹迅速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荷属东印度公司发行的股票既保证了企业长期生存,又促使荷兰海外贸易迅速获得垄断地位;资金的自由流动促使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资金的集散地。因此,银行券、国库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创新、银行制度和证券市场等金融制度创新既保证和加快了国际贸易中心的确立国际贸易论文,又促进了金融业自身的成长,使荷兰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世界霸权。根据马克思的说法,荷兰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3],或如亨利?塞所言荷兰是“商业和金融资本主义的象征” [4]。

3.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必须保持合理关系

金融成长以产业成长为基础。“郁金香事件”显示了泡沫经济的危害,此后历史上多次的泡沫经济与此都有相似之处——金融成长脱离产业成长必然带来泡沫的破灭;“南海事件”表明资本自由流动的负面效应,美国历史上也多次发生外国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的金融危机。因此,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成长超过产业成长所需以及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危害已引起各国关注,尤其是拥有外国巨额证券资产时更应引起重视,国家金融安全成为政府的职能之一。

作者:史恩义 男,1967年8月生,山西襄汾县人 工作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投资

学位:经济学博士

参考文献

[1].范?德?沃德.乡村史系学报与荷兰乡村史的研究[J].欧洲经济史杂志,1971,31(1):236.

[2].德?弗雷斯.黄金时代荷兰的乡村经济1500—1700[J].经济史杂志,1971,31(1):266-267.

[3].唐晋.大国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6.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做了系统的梳理,从制度发展、固定成本融资、流动性限制、汇率波动、不同的融资方式、产业融资特征、保险市场的不完善以及金融创造新贸易等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文献做了详尽的分类和处理,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论文关键词:金融发展;国际贸易;制度 标准的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认为,要素禀赋、技术和规-模经济是比较优势的来源,并以此决定两国的贸易流。而金融发展水平可能对国际贸易模式有重要影响。Kletzer & Bardhan(1987)加入金融因素后的HO模型表明,金融领域的发展给一个国家更依赖于外部融资的产业带来比较优势。因此,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可能也是比较优势的一个来源。沿着这一思路,许多学者近年来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获得了更加稳健的证据。 一、金融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Kletzer & Bardhan(1987)分析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需要外部融资的产业的融资功能。他们认为信贷限制较低的国家会专业化于使用外部融资的产业,而信贷市场限制较高的国家要么面临更高的外部融资成本,要么面临信贷配给,因此将专业化于不需要外部融资的产业。Baldwin(1989)第一个建立了金融市场是比较优势来源的模型,他证明金融市场更发达的经济更容易分散需求冲击的风险,生产风险产品的企业面临更低的风险溢价和更低的边际成本,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能更好地分散专业生产风险商品的风险。Rajan & Zingales(1998)认为在金融发展水平非常低的国家,外部融资的成本非常高,使用更高比例外部融资的公司也必须承担更高的借款成本。Levine等(2000)认为,金融发展能使资金更好地分配和减少信息不对称,这会导致外部融资成本的减少。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司特点在信贷限制上也会产生信息不对称。他发现在OECD国家,金融领域对产业专业化的影响大于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差异。Beck(2002)利用56个国家36个产业的数据,发现在1980~1990年期间,使用更多外部资金的产业的平均出口额在金融发达国家更高。Manova(2005)也认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贸易量有正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高度依赖于外部资金的产业中的公司。此外,他还认为在本国金融发展的任何水平上,自由化都提高了外部资本的可得性,自由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提供了金融发展独立于其他制度的证据。 二、固定成本融资和流动性限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固定成本融资对贸易的影响进入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的存在很久以来就被国际贸易的文献所认可。公司融资研究表明,对那些无形资产或者难以观察的资产,以及公司或者个人特定型资产进行投资的融资问题特别严重。Roberts & Tybout(1997)发现,一个公司的当前出口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以前的出口经验。他们在哥伦比亚公司的样本中发现,以前的出口经验提高出口的概率达到60%。他们由此推断沉没成本在公司的出口决策中必然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Bernard & Wagner(2001)对德国的研究以及Bernard & Jensen(2004)对美国的研究以及Becker & Greenberg(2004)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在包含了前期成本和金融摩擦的出口模型中,Becker & Greenberg(2004)用双边贸易数据证明更发达的金融系统与更高的出口相联系,特别是在固定成本很大时,金融发展对出口的边际效应更高。 (二)流动性限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考虑了异质公司的新贸易模型认为,如果国内公司的生产力达到了临界水平,这个国家将出口商品给潜在的贸易伙伴,这样他们能获得正利润。除了生产力问题,流动性资金的限制也可能影响公司的进人决定。有大量研究流动性限制对公司重要性的文献,Gemer & Gilchrist(1994)指出,当货币紧缩时,小公司的生产缩短,这是流动性限制重要性的进一步证据。Campa & Shaver(2001)使用了20世纪90年代西班牙制造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出口商受到的流动性限制比非出口商少,也发现出口商的现金流也比非出口商稳定。他们认为正是国外销售的所提供的稳定现金流放松了出口商的流动性限 制,而不是反过来。但Chaney(2005)通过一个具有流动性限制的垄断竞争模型认为因果关系与之相反:他认为正是因为一些公司面临了更少的流动性限制这才使得他们能出口,而不是反过来。在流动性受到广泛限制的经济中,或者外部资金成本很高的经济中,公司将不具有足够的生产力进人出口市场。 三、融资方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融资贷款对贸易的影响大约一半的世界贸易是通过信贷进行的,供应商通过交易双方的商业银行给外国买家贸易融资贷款。对买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买家,来源于国外供应商的贸易融资贷款是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Jinjarak(2004)用美国4位数产业的数据证明融资成本决定了国贸模式。对于每一个产业来说,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影响的传递率与产业的外部融资依赖程度和贸易贷款使用正相关。此外他使用美国商业银行和七国集团债券的贸易融资贷款的数据,发现贸易融资贷款的数量与总进口额、进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银行债权额正相关,在系统性银行危机期间,融资成本和国贸模式的关系也依赖于贷款安排(比如贷款期限)、商业银行规模(是否是货币中心,是大还是小)以及债权人的种类(是商业银行还是官方银行)。 (二)债务融资对贸易的影响当一个政府向外国借钱时,他可能会拖欠偿还本金和利息。在主权债务的主流模型中,借款人通过把债务和贸易限制联系起来以威慑拖欠行为。特别是他们使用贸易限制和其他商业限制来强迫这些国家支付债务,对拖欠国施加贸易限制是主权债务文献中最经典的惩罚。但Joshua Aizenman(1991)指出,在本国债务危机和其他金融扰动期间,贸易依赖度较高的产业的外部融资可能会比较有保障,这将减少债务国的经济混乱和提高他们未来的支付能力。Jeremy I.Bulow(2002)指出,债务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贸易和提高投资效率,而不是最大化资本流。Tomz(2004)研究了19和20世纪债权——债务关系连接的重要性,他发现没有明确的或者隐含的证据表明国际债务的拖欠会引起贸易制裁。Jinjarak(2004)也强调了为了解决国际债务问题,除了借入国和债权国讨价还价能力之外,金融政策不能与贸易政策相分离。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他认为不仅需要认识到各国融资成本和债务状况不同,还必须理解经济中不同部门贸易和金融的联系。 四、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汇率波动对国家贸易具有负面影响Arize(1996)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八个欧洲经济体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内,实际汇率波动的增加对于样本国家的出口需求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不论这些国家是否是ERM(Exchange Rate Mechanism)成员国。Doroodian(1999)运用(G)ARCH模型分析印度、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数据表明,汇率的不确定性对贸易量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Barkoulas,Baum & Caglayan(2002)的研究发现,源自于微观结构冲击和基本因素的汇率不确定性减少了贸易流的变动,然而和政策创新的噪音信号相联系的汇率不确定性却增加了贸易流的变动。Baak & Listrijono(2003)运用重力模型分析了东盟1990-2002年的数据,结论是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有负面的影响。但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影响减弱。 (二)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明显Cotur(1985)发现几乎没有证据支持汇率波动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Gagnon(1993)模拟了有调整成本的动态最大化模型,得出了相似的结论。Kor & Lastrapes(1989)运用VAR模型发现汇率波动只解释了进出口的一小部分变化。Brada和Wei(1993)运用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发现即使汇率波动减少了贸易,和受限制的商业政策相比,其效应要小得多。Ruhl(2003)认为高频率的汇率波动只会引发贸易粗放边际的微弱调节,这解释了为什么汇率波动对贸易流动影响如此小,而对关税和配额的变化却如此大。 (三)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具有正的影响Koray & Lastrapes(1983)使用(G)ARCH模型发现汇率波动的增加可能和国际贸易的增加相联系。Assery & Peel(1991)使用了误差修正模型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McKenzie和Brooks(1997)发现了美国和 德国进出口和汇率波动有着正的和显著的联系。Chaney(2005)研究了存在流动性限制情况下贸易的粗放边际。他认为当汇率升水时,一些现存的出口公司在国外市场失去竞争优势,停止出口;但同时,以外币表示的本国资产价值提高,那些受到流动性限制的公司开始出口。在一些情况下,实际汇率的升水可能实际上导致了总出口的增加。 五、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其他关系 (一)金融与创造新贸易关系Eaton,Kortum & Kramarz(2001b)使用法国出口商的数据分析发现,法国总出口的绝大部分变化来源于出口商数量的变化而不是每个公司出口的变化,这表明金融发展有利于形成新的双边贸易关系。Rajan & Zingales(2003)认为资本化的提高将在总体上导致双边贸易关系的数量提高,特别是在那些更加依赖于外部资金的产业。但是大量双边贸易持续为0的现象与上述论断矛盾。Helpman,Melitz & Rubinstein(2005)认为,从1970年以来世界贸易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贸易伙伴之间出口数量的增长。而不是新的双边贸易的发展。Acemoglu & Zilibotti(1997)证明在资本稀缺的国家,风险厌恶的投资者为了更好地分散风险,宁愿投资低回报但启动资金要求较少的项目,这样不利于新双边贸易关系的形成。Antoine Berthou(2007)认为金融发展和出口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他的模型表明:(1)金融发展对两国成为贸易伙伴的可能性以及贸易伙伴之间的出口量具有正的影响;(2)在初始金融发展水平很低和很高的国家,金融发展对两国成为贸易伙伴的概率以及对贸易伙伴间出口量的影响更大;(3)初始金融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金融对两国成为贸易伙伴概率的影响比对贸易伙伴之间出口量的影响小。 (二)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也有少数学者反过来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金融发展的关系。Blackburn和Hung(1998)认为通过规模效应,贸易自由化能加速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降低金融中介成本,产生更高的增长率。Aizenman(2003)从理论上研究了国际贸易开放对于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他认为贸易自由化使得金融控制成本增加,最终导致金融改革的发生。也就是说,金融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副产品。Do & Levchenko(2004)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跟实际产出存在着均衡的关系。产出的变化会影响到金融发展,由于国际贸易会影响产出的变化,因此国际贸易也会影响金融发展。然后,他们用一个多国实证检验证明了自己的模型和立论的正确性。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个互动的关系。 六、国内研究 在目前所看到的文献中,国内的研究相当少。白当伟(2004)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以及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用世界77个样本国家1965-200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金融发展的确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他对中国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郭云峰与刁德霖(2005)简要地介绍了2002-2011年之间的一些文献。齐俊妍(2005)介绍了国外将金融发展因素引入HO的理论框架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说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禀赋和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梁莉(2005)认为贸易开放度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是贸易开放促进了金融发展而不是与之相反。沈能(2006)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上看,我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从反馈份额看,更多表现在金融规模对国际贸易的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与国际贸易负相关且不存在任何因果关联。此外,他还考虑了在财政分权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其结论是:(1)金融发展有利于地区开放度提高;(2)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涉不利于外贸;(3)我国部分地区的出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正式金融。 七、结论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国际国内的研究都还很少,很零散,很不系统。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也多是选取不同的数据和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因数据的选取差异以及实证方法的差异而不同。虽然国外学者在国家、产业和企业 三个层次上都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除了从技术层面具有说服力之外,实践层面还很难说是国际贸易影响了金融发展,还是金融发展影响了国际贸易。因此,这个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贸易;替代融资

宏观经济政策是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国家或政府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国内和国外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还很缺乏,但已经有学者关注相关内容,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

一、宏观经济政策与国际贸易

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都是政府管理经济的工具,国际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紧密相连,一国的经济状况影响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也会反过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国际贸易量对宏观经济政策很敏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比如增加政府开支,对进口商品的支出也会增加,但支出比例的多少要依据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金融市场,刺激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这个过程和国际贸易也是紧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增长消费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也增加,国内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商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会将生产资源转向国内,一国贸易收支状况恶化。相反情况,如果一国消费需求减少,国内生产商会主动开拓国际市场,贸易收支情况改善。国家或地区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

2008年的金融危机伴随着贸易量的减少,这引发了贸易怎么依赖金融市场的问题。传统上说,金融危机是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主题,而不是贸易方面的;同时还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贸易在全球商业周期中如何扮演传输渠道的角色。国际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者都被这些问题吸引,并且在使用联合方法找到新的答案。

Beatriz de Blas& Katheryn Niles Russ(2010)研究的是国际银行问题,自从2008年银行倒闭和金融危机,这个问题引起了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极大兴趣。论文研究的是如果一国向国际银行市场开放,本国能否从中获利,并且怎样依赖国内市场结构。假设贷方是异质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显示,FDI能提高利润(常用的人存贷款利差的净息差),效率提高的同时,当地竞争使银行提高向借方收取的利率。如果允许国际银行通过收购国内高效率银行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会导致国内竞争下降,这可能是有害的。在不影响市场上次有效率银行的基础上,最有效率银行会提高自身利润来转移提高效率增加的利益,而不是通过降低借款利率。允许跨境贷款的替代选择可以使国内借款人受益于外资银行的效率,并且不会对国内市场结构产生负作用。全球金融市场开放提高的是效率还是不稳定性;在金融体系改革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开放形式,论文得出的结论对当前这些争论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个主题,一直以来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是全球公认的。在相关文献中,最有力的结论之一是国际开放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积极作用。国内投资是资产积累和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Dong-Hyeon Kim, Shu-Chin Lin &Yu-Bo Suen(2010)实证研究贸易和FDI能否提高国内投资总水平。研究发现两者关系不明显。基于国际和国内投资的替代水平,FDI可能不能提高一国的投资总水平。文献显示,贸易和FDI在不同国家扮演的角色不同,对投资水平的作用依赖于国家已存机构的复杂程度。在人力资本和金融体系发展不成熟的国家,贸易不利于国内投资,而FDI有积极作用。在机构发展成熟的国家情况正好相反,贸易比FDI发挥更有利的作用。这些结果为国家决定货物和金融市场的开放顺序提供政策建议。

Chin-Yoong Wong & Yoke-Kee Eng(2010)研究垂直专业化和贸易在中间投入的影响,用新凯恩斯模型重现和解释了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商业周期。该论文的关键创新点是引入更丰富的垂直结构,顺序联系——三级垂直结构,比之前的研究更具特色。作者用最先进的贝叶斯统计估计模型参数,结果显示模型成功重现了体现国家利益的一系列商业周期时刻。最重要的是,模型重现了在商业周期中,提高跨国贸易结果的经验观测值,这个结果对许多假设不太丰富的模型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另外,该文献为全球经济中出现的传统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新颖的、重要的见解。

在金融危机中贸易量下滑严重,在“大衰退”中产量下降明显,然而贸易量下降的比例更大。人们怀疑,金融市场混乱导致产量下降的同时引起贸易量剧烈下降,人们也怀疑企业贸易活动与金融市场关联度不同其感受到的危机程度也不同。Brahima Coulibaly, Horacio Sapriza& Andrei Zlate(2011)利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水平数据验证后一种假设。论文的一项贡献是为公司应对全球需求提供政策建议,可能消除由于金融约束带来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显示:如果危机前金融状况比较好,公司可能不受全球需求下降的影响;公司替代融资的能力——用贸易信贷融资替代外部金融融资——也可以使其免受全球需求下降的影响;在金融脆弱性给定的情况下,替代融资能力差的公司销量下降的多。论文为金融异质性和公司为应对危机选择融资渠道替代带来的后果给出了有效指示。

在“大衰退”末期,政府重新重视运用财政政策管理宏观经济,用财政政策代替已经被利用到最大限度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国家颁布“购买国货”的条款,这限制政府把支出花费在国内而不是进口商品上,这些政策在国际上引起巨大争议。Mario Larch &Wolfgang Lechthaler(2011)运用财政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贸易和财政理论数据创建模型,确定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政府支出并分析政府支出是否应该排除进口。研究发现,一方面,购买国货条款可以消除传统外部性,在由国内纳税人确定的成本水平,财政支出对国外生产者有益;另一方面,购买国货的财政政策会提高成本,因为消费者不能购买比国内商品便宜的外国商品,这会降低整体消费和福利水平。文献研究如何从国际贸易理论中汲取经验教训,并有效地应用到公共经济学领域。

长期以来,在国际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企业基于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定价行为是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经典主题。不同的定价策略影响货币政策在国际和国家间的传导,相反地,货币制度的性质可以跨市场影响企业的定价行为。Julien Martin&Isabelle Méjean(2012)通过分析法国出口商向EMU国家出口商品时的定价行为,研究欧共体内的金融与货币联盟(EMU)对出口公司定价行为的影响。该文献发现,EMU对价格离散有显著影响:相对于EMU以外的欧洲地区,转变成单一货币时减少的价格离散大约是出口价的1%。作者运用高度分散的数据研究公司异质性的作用,数据显示采用欧元对大出口商的定价惯例有重要影响。当把异质性考虑在内采用单一货币时,减少的跨市场价格离散比例更大,相对于非EMU地区达到4%。因此,对于传统争论,是否应该采用统一货币加强市场整合并减少偏离一价定律,文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Ling Feng and Ching-Yi Lin(2012)通过研究广延边际对金融摩擦和国际货物贸易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用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参与国际贸易货物的范围。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在广延边际还是集约边际,信贷紧缩会减少贸易量,后者是每种货物的贸易量。从理论上讲,论文创建了随机动态模型,把贸易理论中的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受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约束的报关决策,固定和沉没成本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元素;信贷限制的金融约束,信贷基于企业价值以及由此预期到的企业利润。出口成本包括非出口商没有的固定和沉没成本,模型显示,出口商为获得每单位利润比非出口商需要更多的贷款。较高的贷款利润率意味着金融约束力更大,并且更易受到金融约束的冲击。关于为什么金融冲击对贸易影响特别大,模型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徐松,戴翔.宏观经济政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M].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5.

[2]Beatriz de Blas& Katheryn Niles Russ,FDI in banking secto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NBER Working Papers 01/2010.

[3]Dong-Hyeon Kim,Shu-Chin Lin &Yu-Bo Suen,dynamic effects of trade openness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Modelling27(2010)254 261.

[4]Chin-Yoong Wong & Yoke-Kee Eng,Vertically globalized production structure in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impact factor: 0.76).01/2010;21(2):198-216.

[5]Brahima Coulibaly,Horacio Sapriza& Andrei Zlate,Trade credi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uring the2008-09global financial crisis,History of Finance Journal 07/2011;DOI:10.2139/ssrn.1893093.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5篇

一、前言

金融发展主要包括两个人方面,一是金融规模的增长,二是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发展不是单一静态扩张而是在整个金融体系中逐步动态优化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金融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创新、优化、融合与完善,从而使得金融实现对经济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使得配置成本逐步降低。出口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比例和经济联系。一般来说出口结构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出口结构指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方式结构、出口商品的市场流向结构、出口商品的地区结构等,而狭义的出口结构仅仅指出口商品结构,就是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比例,一般以各类商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衡量。本文的出品结构是指狭义的出口结构。

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大都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隐藏于一般理论当中,如金融机构理论、门坎效应、AK模型等。同样地,无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还是内生贸易论,各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都不是很明确。但金融发展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同属于国际经济学的范畴,二者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国际贸易理论一般都认为资本的充裕程度、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会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而决定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然而金融的发展不仅会使得资本有所积累、技术取得进步,还可以通过对行业的资本的投入形成规模经济。这形成了本文分析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的理论基础。

二、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要想使得金融发展在出口结构优化中发挥作用,必须要明确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对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金融发展通过资本积累影响出口结构

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的一方面能够动员储蓄,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本积累,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来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这些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导致资本比较优势的转变。同时在人力资本方面,金融通过其功能的发挥向教育提供资金从而影响教育效率,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些都有助于资本禀赋的增加,从而促进比较优势的变化,外贸结构发生转变。金融发展通过影响资本积累效应,导致资本禀赋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比较优势的转变,促进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

(二)金融发展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影响出口结构

高新技术行业高投入低回报的特征使得其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而健全的金融体系通过动员储蓄聚集社会闲散资金,使得一国技术创新得到大量的资金支持。不仅如此,金融部门的支持还会在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生活中有用的生产力过程中发挥很大作用。在经济运行中一国金融部门不仅仅是融通资金,它还可以分散一系列风险、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还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道德风险的逆向选择的问题。所以说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技术密集型行业资金方面的支持,不但会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还会帮助推广和普及新的科技成果。根据动态贸易理论,技术可以作为独立要素影响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国际贸易。所以当金融发展促进一国的技术取得进步,其贸易基础发生改变,引起比较优势的转变,促进出口结构的优化。

(三)金融发展通过规模经济影响出口结构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行业。规模经济是指扩大生产规模会使得资本投入的规模报酬递增,从而实现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上的经济节约性。但是只有大规模的生产才会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而大规模的生产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毋庸置疑,金融体系可以提供大规模的融资,使得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能够大规模生产,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能促使产业内专业化的产生,使得产业内的贸易实现迅速发展。当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实现规模经济时,不仅会促使该行业扩大生产规模,还会使得行业生产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最终实现出口的比较优势。所以,金融发展会通过规模经济促进一个国家出口贸易结构的升级。

(四)金融发展通过分散风险影响出口结构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要面临融资风险。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程度会影响该国选择进口还是出口具有风险产品,原因在于发达的金融市场拥有健全的金融制度,高风险行业可以通过该国完善的信贷市场较为容易的筹集到资金,这样会使得行业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所见降低。所以当一国的金融市场越发达,一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面临的风险溢价和边际成本也越低,最终降低该国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风险。

资本和密集型行业不仅面临融资风险,其在出口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各种贸易风险,显而易见,这些风险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出口贸易。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的特性使得其可以分散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比如出口过程中的汇兑和运输风险可以通过保险市场的发展来规避;出口贸易中的商业信用风险则可以通过信用证和出口信贷来化解;

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能规避出口收汇时的价格和汇率波动等风险。

所以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能为资本和技术密集行业提供资金融通的便利,还可以通过其风险管理功能促进企业的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利用减弱企业面临的风险来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一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升级。

三、结论建议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6篇

自国务院公布《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来,广东自贸区建设已有一年。成立以来,广东自贸区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业态。截至2016年3月,广东自贸区内集聚了各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42844家,金融创新创下全国多个第一。①金融企业的集聚和金融业态的迅速发展,意味着广东自贸区内的营商环境在不断提升,因此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安家落户”。在看到业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金融企业的增多,金融创新活动日益增多,金融纠纷也随之增加,金融风险集聚效应更加明显。这都对自贸区营商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应当积极面对。

一、营商环境是衡量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指标

建立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我国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我国自贸区建设的目的之一。营商环境的改善,将极大地提升市场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正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所指出的: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具体细节。我指的是那些决定开办企业的难易度、执行合同的速度与效率、贸易所需要的文件等等的法规。在这些法规上做出改善实际上是没有成本的,但却能对促进增长与发展起到变革性的作用②。

目前,对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最为系统、全面的是世界银行每年公布一次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③。按照世界银行的分析,营商环境通常包括开办和注销企业的流程和法律、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各种行政许可,等等。除了较为宏观的经济政策,细节性的法律条文虽然在平时看来对市场或GDP而言影响力有限,但是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运行顺畅,那么经济的运行就会顺利。否则,就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因而,法治化是建设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也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基本价值所在。

二、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对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广东自贸区由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三个片区组成,按照建设方案,三个片区的定位各有侧重:南沙侧重于为先进制造业配套的服务型金融,前海侧重于资本开放型金融,而横琴侧重于为国内或跨国商品贸易提供贯彻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④。尽管广东自贸区的三个片区的金融服务功能定位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要建立起高效率的现代金融服务业,而这本身也是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业,相应地有必要配套建设高效、便捷、公正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这既是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的应有之义,也是自贸区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保障。

1.普通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难以完全适应和满足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需要。自贸区建设奉行商事自由原则,通过设立“负面清单”来规范区内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允许区内的企业以相对更自由地模式运营。对于金融业而言,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更具有创新性,金融创新会更活跃,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具有高度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必然专业性和复杂性更强,由此产生的金融纠纷也更为复杂,对纠纷解决的专业性要求更强,有必要建立更贴合自贸区金融创新实际需求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2.多元化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提升自贸区的商事效率。自贸区营商环境更强调效率,故而自贸区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也需要特别注重纠纷解决的成本和效率问题。一般而言,以诉讼的方式解决金融纠纷历时最长,并非最优方式。尽管无论何时诉讼都是纠纷解决的最后底线,但是能够以调解、仲裁等替代性的形式更有效率地解决金融纠纷,无疑是更契合自贸区建设的初衷。

3.建设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求自贸区金融纠纷解决机制要与世界接轨。国际上,由于强调效率和保密,商事纠纷的解决更多地以非诉讼的方式。例如,香港地区对金融纠纷采取先调解、后仲裁的程序。由于诉讼的结果要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认可,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国际司法合作程序,难度较大、效率不高。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更多地体现出纠纷主体间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合意”,其结果也容易得到参与调解的各方认可。

三、自贸区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自贸区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建设之初不少工作一片空白,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有限,存在的挑战与困难都不可低估,在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方面亦然。

1.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供给不足。相比较国内其他自贸区,广东自贸区有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但在营商环境方面仍然有所不足。例如,在世界银行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执行合同”⑤是其中一个主要指标。目前,虽然广州在中国众多城市的“执行合同”指标中名列第一。但另一个指标――“司法质量指数”⑥中,广州远远不及上海、北京。通过两个指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执行合同”指标排名第一意味着广州的法院系统在合同诉讼方面的效率是最高的,那么广州在“司法质量指数”指标中落后原因很可能是替代性纠纷解决的不足。

2.配套法制创新不足。广东自贸区成立以来,主要的法律依据仅有广东省政府颁布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配套文件不足导致许多新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在金融纠纷解决领域,诉讼和仲裁方面并没有针对自贸区出台特别的规定;行业协会主导的调解方面,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所在的行业协会出台了有关自贸区的规定,但一来法律层级较低,二来内容多是宣示性的,可操作性不强;在由行业主管部门受理投诉和由企业受理投诉方面,也没有针对自贸区的特别规定。

3.与国际接轨不足。自贸区要建设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各项制度都应与国际对接。事实上,目前我国自贸区内的法律制度并与国际法尚未对接,面临非常现实而困难挑战⑦。众所周知,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由于国内法律制度已经和高标准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一致,其设立的自由贸易区的区内、区外在服务贸易、投融资制度等方面基本不存在法律冲突。作为国际法和国内法对接的试验区,广东自贸区尽管定位于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示范区,但是在法律上仍难以完成对接。例如,香港的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果能引进其作为广东自贸区的金融纠纷调解的组织,无疑能增进自贸区金融纠纷调解的专业性和公信度,为自贸区金融纠纷的便利解决提供一个高效率的渠道。但是受限于《仲裁法》以及自贸区尚未对此类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何引进境外金融纠纷解决机构仍处在理论讨论的层面。

四、广东自贸区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建议

未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既要结合广东自贸区的区位特点和优势,又要从国情出发,充分考量国家对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做到各方面协同发展。

1.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明确自贸区内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价值定位

对于自贸区的金融争端解决机制建设,应首先确定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其内涵,以此为指导指定各阶段的机制建设⑧。时间是金融行业的重要价值尺度,自贸区更是追求时间上的高效率。自贸区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不仅要维护公平,更要追求高效。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必须作出清晰地定位,不能将各种纠纷解决机制搞成面面俱到的金融纠纷解决工具,而是能使各种纠纷解决机制在各自所侧重的领域内发挥效用即可。

此外,自贸区建设的主管机关应当意识到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对于提升自贸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未来自贸区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需求,留足政策空间,做好顶层设计。

2.充分利用好自贸区的试验权限,尽快出台实施配套制度

作为国家第二批建设的自贸区,广东自贸区需要加快配套制度建设,通过建章立制使得自贸区内的金融纠纷解决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此,有必要依据自贸区的特色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例如,尽快构建广东自贸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由具有成熟经验的机构来主导该中心的日常运作,并且对积极接受调解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通关、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在仲裁方面,一是要给予自贸区内的企业更大的自主选择仲裁权利,二是要积极发展网上仲裁、简易速裁、临时仲裁等新的仲裁形式和方式,使得企业参加仲裁更加便利。在诉讼方面,要注意自贸区内企业多是进行跨国(地区)的贸易,涉外经济纠纷较多,多配备涉外经济案件的审判人员,配备翻译等司法辅助人员,做好司法配套工作。

3.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替代性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如前所述,由于自贸区更注重效率,所以非诉讼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相对而言更适应自贸区建设的需要。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与自贸区同步,与国际接轨。一是要主动遵循国际商事规则,尊重国际商事惯例,在调解和仲裁中适当借鉴和引用国际条约。例如,我国已加入《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那么要争取做到我国仲裁机关和加入该公约的外国仲裁机构之间裁决能互通互认;二是要充分践行自由贸易之真谛,尊重企业自治,由纠纷双方自行约定纠纷的解决方式;三是探索建立专业化的商事调解机构,将调解与仲裁、诉讼联动合作,增强调解的威信度和公信力,以最便捷地方式为企业解决纠纷。

注释:

①广东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广东自贸区一年新增金融类企业2.5万家[EB/OL].南方网.http://economy.southcn.com/e/2016-04/22/content_146422384.htm.

②世界银行《2015年营商环境报告》[eb/ol].中金在线.http://news.cnfol.com/guoneicaijing/20141212/19681552.shtml.

③世界银行于2003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这份报告在起初仅包括5项指标和133个经济体。2016年,这项报告已经涵盖11项指标和189个经济体。其中,纳入评比的10项指标包括:开办企业、办理许可、得到电力、财产注册、获得贷款、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合同履行和办理破产。另外报告也关注劳动力市场法规这一项指标,但并不纳入衡量的体系当中。

④林江.广东自贸区如何推动特色金融的创新和发展[J].金融经济,2015,17:14-16.

⑤“执行合同”指标,针对的是合同执行的效率。这一指标主要通过追踪一起支付争议案件,收集从原告向法院提交诉讼到最终获得赔付所花费的时间、费用和步骤,以此来衡量不同地区的营商环境。

⑥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衡量的是每个经济体是否在其司法体系的四个领域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良好实践:法院结构和诉讼程序、案件管理、法院自动化和替代性纠纷解决。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7篇

[关健词]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 市场开放度 规模经济

一、引言

近年来,产业内贸易一直是贸易界的热门话题,它在两国经济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产品,它与产业间贸易有着显著的不同。产业间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专门从事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并进行出口,用以交换它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其他商品或服务。

产业内贸易理论基于新贸易理论,换而言之,它的诞生基于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垄断竞争市场,而非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完全竞争市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统计现象的直观推断。20世纪年代中期以前,Vordoom对“比荷卢经济同盟”的集团内贸易格局变化的研究,Michaely对三十六个国家5大类商品的进出口差异指数的计算,Balassa对欧共体制成品贸易增长和Kojima对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格局的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与此同时,对二战后贸易新格局所进行的大量的理论研究推进了实证性研究的进展,并为产业内贸易步入第二阶段对统计现象的理论解释,提供了基础。70年代中期,Grubel和Lloyd 《产业内贸易》一书所作的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使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上升到第二阶段。随后,许多西方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现象做了大量的理论性研究,使这一理论日渐丰富。Krugman (1981) 提出的理论基于垄断竞争的情况,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将现代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区分开的评判标准,他认为这两个因素是影响各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Falvey(1981)、Falvey和Kierzkowski (1985)的研究基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中的假想,分析了贸易伙伴国家的要素禀赋在产业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Leamer (1988)提出市场开放度在产业内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近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中,Davis (1995)的研究基于不同国家的技术发展差异,以强调要素禀赋作为比较优势的传统贸易理论作为理论基础。Harrigan(1994, 1996) 也同样强调了市场开放对贸易的贡献,以及市场开放对特定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增长做出的贡献。

基于新贸易理论和前人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本文将以下三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来检验这些因素对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所造成的影响:(1)要素禀赋;(2)规模经济效应; (3)市场开放度。 下面的章节将对这三个要素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

二、建立计量模型

1.因素的选择

(1)产业内贸易。Grubel和Lloyd(1975)创造了产业内贸易指数以衡量产业内贸易。Aquino (1978)、Tharakan (1983) 都通过Grubel和Lloyd(1975)的方法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数理分析。近年来,Vona (1991) 和Cooper等人(1993) 同样印证了Grubel和Lloyd指数的正确性。因此本文同样使用Grubel和Lloyd指数进行分析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在文中以IIT表示。

(2)要素禀赋。Falvey (1981) 、Falvey和Kierzkowski (1985),在其产业内贸易模型中都将贸易伙伴国家的要素禀赋作为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Moshirian (1994b) 的实证研究显示人力资源和物理资源是一些国家在金融服务业取得比较优势的两大决定因素。Davis (1995)在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研究时折中了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在银行服务业这一领域,对各国比较优势和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最大的要素禀赋是人力资源,它反映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培训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本文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将中国的教育发展程度用于评估人力资源对中国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在文中以EDU表示。假设教育发展程度越高,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就越高。

(3)规模经济效应。Krugman (1981)认为在特定的某些国家中,垄断竞争条件下的规模经济效应无论对于贸易总量还是产业内贸易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Greenaway和Milner 也认为规模经济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Lee (1989), Hughes (1993) 和Somma(1991) 发现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有重大影响。在银行业领域,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有许多文献试图证明在美国的银行业中是否存在规模经济。Berger等人(1999) 的文章综述了那些试图评估银行效率,量化银行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文献。他们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那些总资产高于100亿美元的银行中才存在规模经济。然而,在90年代,资产超过250亿美元的银行才体现出规模经济。本文选取中国所有银行的总资产来衡量规模经济效应对中国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在文中以SCA表示。假设规模经济的存在对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增长有促进作用。

(4)市场开放度。在某些国家,由于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许多金融服务业的贸易壁垒已经消失了。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更促进了金融服务业的扩展,加速了金融服务业的产品多样化。尽管Leamer (1988) 和Harrigan(1994,1996)强调市场开放度是促进贸易量增加的重要因素,Hughes (1993), Greenaway 等人(1994) 和Bernhofen (1999) 对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都没把市场开放度作为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考虑。虽然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相对不高,但本文仍把市场开放度纳入考虑。本文以中国金融服务业的FDI来衡量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开放度。在文中以FDI表示。假设市场开放度越大,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量就越大。

2.模型的建立

本文运用Eviews3.1软件将要素禀赋、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市场开放度三个影响因素与中国金融服务产业内贸易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文的数据样本区间选择1997到2004年。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网。计算要素禀赋、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开放度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计量分析。首先,我们对要素禀赋、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市场开放度三个因素与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建立模型:

IIT=eC1×EDUC2×SCAC3×FDIC4×eu

因为经济时间序列经常存在异方差,为了消除所选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得:

LnIIT=C1+C2×LnEDU+C3×LnSCA +C4×LnFDI +u

其中IIT表示产业内贸易指数,EDU表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SCA表示金融服务业的规模经济效应,FDI表示金融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C1代表常数项,C2是回归系数,代表要素禀赋对我国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力度,C3是回归系数,代表规模经济效应对我国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力度,C4是回归系数,代表市场开放度对我国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力度;u表示干扰因素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1:

表1:中国金融服务业IIT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结果

该回归方程的各变量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拟合优度达到了88%,调整后的拟合优度系数也达到了79%,且不存在相关状况。

(2)实证结果分析。对要素禀赋的统计结果如预期的具备正显著性,表明要素禀赋与中国金融服务业的IIT指数存在着正相关,而且要素禀赋对产业内贸易的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结果是符合Falvey、Falvey、Kierzkowski以及Walter等人的研究结果的。这是因为一些金融工程或者风险投资管理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例如为兼并、收购行为提供顾问, 房地产业顾问,公司财务管理等。风险资本融资、项目融资、房地产融资也都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来产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而金融产品的高度多样化则能促进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增长。

对中国金融业规模经济效应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金融服务业的行业内贸易的确是与规模经济相关联的。实证结果显示那些规模较大、更便于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服务的大型金融机构确实获益于规模经济,与小型的金融机构相比,这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在国外提供金融产品的边际成本是很低的。同时这些金融机构也提供了更多品种的金融产品,有利于金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增长。研究结果与Hughes 等人(2001) 的结论相一致:规模经济在金融服务业中存在,尤其是对大型金融机构而言。

对市场开放度的统计如假设的一样,具备正显著性。金融服务业市场的市场开放度越大,金融服务业的行业内贸易就越为发达。国外的研究成果均显示一个国家对国外贸易与投资的开放度越大,在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量就越大。贸易壁垒和国家限制政策都将影响金融服务业的贸易量。这与Harrigan (1994, 1996) 的研究结果一致:市场开放度将增加贸易量,因此也会增加产业内贸易量。

三、总结

本文基于Helpman (1981) 、Markusen和Venables(1998,2000)及其他众人发展的现代贸易理论,对影响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假设,并建立了模型对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要素禀赋、金融服务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开放度都促进了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促进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增长,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提高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度,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此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我国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都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充分利用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日益兴旺的经济贸易,加快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与相互交流,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2)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经营,由此发挥金融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严格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对外资向我国金融行业的进入做出相应的规定;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对国内的金融服务业进行合理保护;规范扰乱金融服务业市场秩序的行为,培育有利于规模经济发展的市场结构。(3)重视教育事业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重视对金融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为金融服务业提供急需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Fariborz Moshirian,Donghui Li,Ah-Boon Sim.Intra-industry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5,(24).

[2]大卫・格林纳韦.国际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3]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4]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一阶差分GMM

一、文献回顾

在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决定国际贸易模式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国家间的技术差异或者禀 赋差异。然而,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基本上都忽略了金融发展对国际 贸易的影响,但已有文献表明;金融发展水平是国际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之一。Kletzer &

Bardha n(1987)证明,即使一些国家有完全相同的技术和资源禀赋,并且不存在规模经济,在一个 信贷市场不完美的世界中,它们的比较优势也是不一样的。在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里 ,该国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就不会紧张。[1]这些国家出口制成品,进口中间品 或初级产品,而金融发展程度低的国家的贸易模式则相反。而Baldwin(1989)从风险分散 角度说明金融发展水平是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源泉。他证明,在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来 自需求冲击的风险更可能被分散,从而生产风险商品的企业所要求的风险溢价更低。所以, 这些国家出口风险商品,进口非风险商品。金融发展程度低的国家其贸易模式则相反。

Rajan和Zingales (1998)所提供的证据表明;国家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则外部融资依 赖 度较高的产业其发展速度越快。他们推论,对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国家,外部融资依赖度较 高的产业应该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其所占的出口份额更高、净出口额也更大。[2] Beck (2002,2003)对Rajan和Zingales (1998)的推论作出进一步的阐释:企业信息的获取 与处理、企 业管理者的监控等都是耗费成本的,而金融发展降低了这种成本,从而也就降低了企业外部 融资成本。因此,在那些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国家里,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具有克服 流动性约束的能力,能够进行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从而也就具有了比较优势。他利 用65个国家制造业出口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 平越高的国 家,其制造品出口份额和净出口额也是越高的。[3][4]Becker和Greenberg(200 4)进一步发现,出口企业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都面 临着前期投入成本,而企业前期投入成本越高也就意味着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从而金融发 展对那些具有较高前期投入成本的出口企业其边际效应也就越高。[5]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涉足了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的领域。孙兆斌(2004)利用1978― 2002年时序数据发现,在金融发展水平与贸易商品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6] 陈建国、杨涛(2005)利用1992-1999年2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发现随着金融发展水平 的提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与GDP的比重不断提高,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与G DP的比重不断下降。[7]阳佳余(2007)基于1990―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 究表明,与 金融发展规模相比,金融效率指标能更好解释我国区域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特征。[8 ]朱彤等(2007)分析了金融发展 通过外部融资支持渠道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传导机制,其基于1984―2003年23个行业的面 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通过外部融资支持提高了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强行业的比较 优势。[9]徐建军、汪浩瀚(2009)利用1978―2005年时序数据发现金融发展通过 多种渠道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影响。[10]史龙祥、马宇(2008)利用1992-200 5年27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发现金融发展具有优化出口结构的作用,但在不同制造业存在 较大差异。包群、阳佳余(2008)利用1990 -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变 量,同时不同的金融发展度量指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11]

二、实证分析

(一)经验模型、指标与数据

本文的基准模型是:

DEPVi,t=α0+α1fdsi,t+α2fdei,t+α3seci,t+γ′X i,t+ηi+vi,t(1)

在这里,α0、α1、α2、α3及其行向量γ′是待估计的参数与参数向量。η是非 观测省份效应;v是误差项;下标i,t各自代表省份与时间。下面依次对被解释变量、解释变 量作出说明。

DEPV代表被解释变量。依照Beck (2003),本文选取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exp)、制 成品出口贸易额占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shexp)这两个指标分别充当被解释变量。两指标 依次反映了对外出口规模与结构。

与很多经验文献一样,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fds)在本文被用来反映金融发展的 规模。为了反映金融发展的效率,我们构造了金融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fde),其中fde =(金融业增加值/GDP)/(金融业从业人员/就业人数)。中国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然而近 年来证券市场发展迅速,我们也检验了证券市场发展水平(sec)对 对外出口规模及其结构的影响,其中sec用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重来定义。

X是用列向量表示的其他控制变量,包括:用来度量资本要素丰裕度的以1952年价格水平计 算的人均实际资本存量(ak);用来度量人力资本丰裕度的人均受教育年限(edu);反映 经济发展水平的以1997年价格水平计算的人均实际GDP(gdp);用公路运输线路长度与国土 面积之比定义的基础设施水平(infr);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占GDP的比重定义的外 商直接投资水平(fdi);用非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定 义的民营化比率(pri);用地方财政支出(扣除了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定 义的政府干预力度(gov)。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表1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 量 观测值个数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 exp1500.01980.02370.00310.1065 shexp1500.82380.15260.02310.9872 fds1501.06700.29320.63542.2587 fde1506.48613.29780.828016.3506 sec1500.27960.27900.04971.6463 ak1500.92171.31660.08048.0442 edu1507.89830.92565.264810.6858 gdp1501.16620.78430.29534.5810 infr1500.41230.26360.03241.3983 fdi1500.57600.51330.10302.7639 pri1500.34050.12190.16780.6630 gov1500.11960.04650.05540.2945

注:由于数据获取困难,样本不包含自治区。实际资本存量数据按照张军等( 2004)推算而得;人均受教育年限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各年整理;股票总市值来自Wi nd资讯库;其余数据根据各年《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统计年鉴》、《中国商务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整理。

(二)估计方法与结果

直接基于OLS法估计基准模型面临非观测性个体效应偏误问题,因为非观测省份效应很可能 与其他解释变量相关。采用组内变换或者一阶差分方法可以清除非观测省份效应,然而,当 解释变量具有内生性时,仅仅清除非观测省份效应并不能避免联立性偏误问题。大量文献表 明,金融发展受到对外贸易的影响。例如,Blackburn & Hung(1998)、Aizenman(2003) 分别运用内生增长模型,从贸易自由化能加速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以及贸易开放对于金融 自由化具有重要影响两方面,证明了贸易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是互补性的。Do & Levchenko( 2004)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影响实际产出,而实际产出与金融发展存在均衡关系 ,因而国际贸易也会影响金融发展。Law & Demetriades(2007)的实证分析表明,对外开 放是影响金融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之一。另外,其他解释变量也很可能具有内生性。例如, 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gdp具有内生性。

为了实证结果的可靠,如何处理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而这正是本文采 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技术的动机。在(1)式中,我们假定所有的解释变量都具有内生性 。对(1)式两边取一阶差分,以清除非观测省份效应,有:

ΔDEPVi,t=α1fdsi,t+α2Δfdei,t+α3Δseci,t+γ′Δ Xi,t+Δvi,t(2)

在估计(2)式时,以(1)式中所有解释变量的两期及其 两期以上滞后充当工具变量。从而得到一阶差分GMM估计量。一阶差分GMM估计可以分为一步 和两步GMM估计。虽然两步估计量比一步估计量更加有效,但蒙特卡洛研究表明,两步估计 量在效率上的增加是小的,而且两步估计量的标准误存在严重的向下偏倚(Arellano & Bon d,1991;Blundell & Bond,1998),这种偏倚按照Windmeijer(2005)的方法调整后会减小, 但仍会导致两步GMM估计量的近似渐进分布不可靠,因此在经验应用中通常使用一步估计量( Bond,2002)。

GMM估计量的一致性依赖于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这要求误差项应该与序列无关,如果此假设 成 立,那么按照构造,误差项的一阶差分是一阶序列相关,但与二阶序列无关,这可以利用Ar el lano-Bond检验法来进行检验。Sargan检验与Hansen检验可以被用来检验工具变量集的整体 有效性。

由于GMM估计适合大样本,因此我们对协方差矩阵进行了小样本调整,以便利用t统计量做统 计推断。为了统计推断的稳健,我们也利用了组间(以省份为分组依据)异方差组内序列相 关稳健标准误。基于Stata.10,估计结果见表2。 表2估计结果 expshexp 估计系数标准误估计系数标准误fds0.0187***(0.0063)0.1627*(0 .0 820) fde0.0041*(0.0022)0.0095***(0.0023) sec-0.0009(0.0177)-0.1350(0.0530) ak0.0023(0.0030)0.1375***(0.0015) edu0.0022**(0.0001)0.0827**(0.0410) gdp0.0174***(0.0056)0.0728(0.0066) infr0.0607***(0.0186)0.2215**(0.0857)fdi0.0002(0.0103)0.0422(0.0590) pri0.0020**(0.0009)0.0391(0.0298) gov0.0090**(0.0042)0.7269(0.7670)Arellano-Bond(1)P=0.003P=0.018Arellano-Bond(2)P=0.530P=0.701 SarganP=0.546P=0.325 HansenP=0.999P=1.000注:*、**、 ***分别表示在10%、5%、1%显著水平下显著。Arellano-Bond(1)检验的原假设 是(1)式中的误差项其一阶差分是一阶序列无关的;Arellano-Bond(2)检验的原假设是(1 )式中的误差项其一阶差分是二阶序列无关的相关。检验结果给出了伴随概率值p。

(三)实证结果分析

Arellano-Bond检验、Sargan检验及其Hansen检验表明,工具变量的选取是有效的,从而 保证了本文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接下来分析相关解释变量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金融发展规模(fds)与金融发展效率(fde)对对外出口规模及其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的份 额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完全符合理论预期。同时从显著水平上可注意到,金融发展规模 对对外出口规模的影响较对对外出口结构的影响更加明显,而金融发展效率对对外出口结构 的影响较对对外出口规模的影响更加明显。利用与本文相同的金融发展规模指标但不同的金 融发展效率指标,阳佳余(2007)也发现,与金融发展规模相比,金融发展效率对贸易结构 的影响效应更为重要。

再考察其他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人均实际资本存量(ak)对对外出口规模的影响为正但并 不显著,然而对制成品在对外出口中所占份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个结果符合要素禀赋 理论的基本结论,即相对要素丰裕度决定专业化分工模式。制成品行业更为依赖资本要素的 使用(Basu & Fernald,1997;Antweiler & Trefler,2000),因此我们可以预期,人均实际 资本存量越高则制成品在对外出口中所占份额越大。当然本文实证结果只是部分地验证了要 素禀赋理论,因为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完整检验还必须考察贸易伙伴的要素禀赋状况。人均受 教育年限(edu)在两个实证结果中符号均为正且在5%显著水平下显著,这符合预期。Chuan g(2000)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技能与熟练程度,使得单位劳动力的产 出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升了出口部门的劳动力生产率;Easterly et al.(1994)指出, 人力资本加速了贸易部门中新技术的采用与更新,后者直接增强了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 。经济发展水平(gdp)对对外出口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然而对对外出口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这个结果与阳佳余(2007)一致。基础设施水平(infr)在两个实证结果中符号均为正且 显著,这符合预期,因为发达的交通设施通过降低运输成本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出 口结构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两个实证结果中符号均为正但不显著。本文并未获 得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间存在强烈互补效应(梁琦、施晓苏,2004)的证据。民 营化比率(pr i)对对外出口规模的影响为正且显著,然而对制成品在对外出口中所占份额并无显著的正 向影响,这表明民营化程度的加深的确推动了出口贸易的整体发展但并没有带来出口贸易结 构方面的调整。政府干预水平(gov)对对外出口规模的影响为正且显著,然而对制成品在 对外出口中所占份额并无显著的正向影响。尽管政府干预促进了出口贸易的整体发展然而在 推动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上收效甚微。

三、结 论

金融发展对一国专业化分工模式的选择及其对外贸易的开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利用中国大陆 省级面板数据(2001―2005),本文基于一阶差分GMM估计技术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对外出口 规模 及其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采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技术有利于控制估计结果的联立性偏误及 其非观测性个体效应偏误。在控制了人均实际资本存量、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实际GDP、 基础设施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民营化水平、政府干预等因素后,本文发现,金融发展规模 与金融发展效率对对外出口规模及其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的份额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 ,金融发展效率对对外出口结构的影响较对对外出口规模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并未获得证 券市场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证据,这或许是中国股票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十分有限 并且效率低下的一个反应。

地区间对外贸易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斌、陈开 军,2007)。[12]本文实证结果暗示,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 差异具有 显著的联系。因此,推动区域金融的协同发展,对于缩小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差异,促进经 济均衡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从以出口劳动 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因此 ,加快金融发展步伐,提升金融发展的质量,对于优化我国对外出口商品结构也具有重要意 义。

主要参考文献:

[1]Kletzer,K.and Bardhan,P. ,1987,Credit Markets and Patterns of Inte 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7.

[2]Rajan, R. and Zingales,L.,1998,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A 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3).

[3]Beck, T., 2002,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re a Lin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7.

[4]Beck,T. ,2003,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1.

[5]Becker, B. and Greenberg,D. ,2004,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 ational Trad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manuscript.

[6] 孙兆斌.金融发展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J].国际贸易问题2004(9).

[7] 陈建国,杨 涛.中国对外贸易的金融促进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5(1).

[8]阳佳余.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2007 (4).

[9]朱 彤,郝宏杰,秦 丽.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关系的经验分 析: 一种外部融资支持的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7(3).

[10]徐建军,汪浩瀚.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理阐释及经验证据[J ].国际贸易问题,2009(2).

[11]包 群,阳佳余.金融发展影响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吗[J]. 世界经济,2008(3).

Export Scal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study

Yao YaojunAbstract: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s pecialization mode and foreign trade de velopment. Using Chinese mainland provincial panel data (2001-2005) and the firs t-order differential GMM estimate technical,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export scale and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fter c ontrolling the per capita real capital, the per capita education years, and so o n,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scale and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9篇

内容摘要:如何向外贸企业提供国际贸易金融产品支持成为当下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的重要课题。供应链融资要求商业银行更新信用评价体系,扩大贸易融资的业务范围,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进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成本。因此,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基于供应链的结构性金融创新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从我国实际经济环境出发,对我国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创新设计进行相应的研究,以促进供应链融资创新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从而帮助解决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难题。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国际贸易融资

引言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是商业银行在国际银行信贷业务中,基于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工具的有机组合与重新设计,从而创造出新的、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融资工具创新融资产品,并且借鉴资本市场规避风险的一些技术推出的新的贸易融资避险产品、流程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目前,无论是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种类创新上,还是在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技术和体系构架上,我国商业银行和国外同行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任重道远。针对目前中资商业银行进行国际贸易金融业务创新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融资现状的分析,从供应链融资创新的角度入手,设计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从而帮助解决我国大量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一直存在的融资困难问题,使一些没有足够抵押物或足够信用担保的企业通过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更加有效的发展。

我国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随着国内金融市场渐渐与国际接轨,在我国国际贸易进出口额迅速增长的同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也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其融资安全、流动性高和易于盈利的特点而越来越为商业银行所重视。如今,由于国际环境恶化和一些国家对人民币升值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可避免,同时由于金融危机过后国际汇率市场的不断波动,国内企业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下对国际贸易融资需求比以往有更大的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缺乏创新导致贸易融资产品种类和结构单一,并且由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理念保守、技术落后,使得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落后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为2930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60%以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据统计有超过80%的中小企业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面对如此巨大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有力地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国外先进同行进行竞争,提升市场份额。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际贸易量萎缩,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愈演愈烈,而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特有的经济体系特点,各大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客户往往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这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局限于一些较为弱势的民间筹资和拆借或者是政府小额救济式的贷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缺乏金融信贷支持的困难。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能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供有效支持的我国中资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与外资银行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国内商业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国有商业银行受传统观念的局限,往往不能认识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优化银行资产结构、扩展银行盈利渠道方面的作用。此外我国外贸企业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停留在传统的信贷理念上,在其需要资金支持时不了解国际贸易融资的作用,从而使其主观上缺乏使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动机,致使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错位,引起商业银行的错觉而使其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更加忽视。

二是国内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化经营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必要前提。国外先进银行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都已经成立以事业部形式组织的国际贸易融资部门,专门负责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营销推广、物权跟踪、业务监控等工作。而我国商业银行受限于以往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将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流程分布到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中,导致业务衔接不畅,各个部门间缺乏协调和了解,使得整个业务流程无法一体化、高效化,业务主线不明,职能边界不清,完全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的时效要求,由此可知体制因素也制约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三是现有的授信管理不适应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国内银行在对待国际贸易融资上习惯以传统授信的方法为基础,以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核定对国际贸易企业的授信额度。银行的信用等级准入制往往对资信状况一般的企业客户要求提供抵押担保,这种制度使大量净资产减少,但贸易关系可靠,物流、现金流稳较的潜在企业客户被银行拒之门外。

四是产品设计和技术手段落后。国内银行的传统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常常不适应现今结算方式的快速转变。技术系统的落后和产品设计理念的保守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现今使用得越来越多的记账式国际结算手段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使其白白丧失了很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机会。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多针对供应链单一环节融资,较少提供整合化服务方案。

五是进出口企业资信状况不甚理想。我国进出口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受限,加之国内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往往容易在遇到困难时不遵守与银行的信贷协议,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利益受损,打击了银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热情。

六是相关法规建设滞后。目前为止,我国对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方式并无专门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也基本上没有任何判例。如我国虽然已经加入了FCI,并且接受了“国际保理惯例规则”等规范,但这些规范还不能用于指导监督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具体实施,我国亟待建立一套指导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法律体系。这种监管方式的缺位也给国内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造成困扰。

中小外贸企业供应链融资创新

供应链融资是一种创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供应链融资要求商业银行更新信用评价体系,扩大贸易融资的业务范围,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进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成本。因此,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基于供应链的结构性金融创新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供应链的结构性融资创新强调商业银行对资金流和货物流的有效控制,强调对上下游规律、行业信息、结算规律、运输和仓储、商品性质等了解和掌握。该贸易融资创新通过掌握国际贸易背景而开展的特点离不开供应链的存在。供应链和国际进出口贸易链所涉及的存货、预付、应收等众多环节产生的金融需求,为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提供了理想的业务资源。

对于基于供应链的结构性融资创新,商业银行强调链上企业之间的稳定合作。因为链上企业高度相关的合作关系可以增强供应链中单环节承受意外风险冲击的能力,从而保证供应链上商品流的顺利流通以实现融资收益。假定供应链融资中银行提供结构性国际贸易融资的贷款利率为:ri=r0+ci+Piλ+ki(δ-r0),其中:r0为资金的利息率,ci是银行供应链融资的操作成本,Pi表示融资企业的违约可能性大小,λ为供应链融资失败带来的损失。ki(δ-r0)即为银行进行供应链融资所要求的风险回报,ki即企业的信用级别。

因此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回报有:

,其中Li为国际贸易融资金额。

作为与银行合作业务较多,资信等级较高的客户,供应链融资环节中的核心企业Ec往往可以获得较高的授信额度,从而得到比供应链上其他企业EO更有利的贷款条件,因而商业银行对二者的风险溢价要求也不一样,应满足kEc≥kEO。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基于供应链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回报为:,其产品的贷款成本和违约概率均应当由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决定。而供应链融资中,链上核心企业贷款利息支出为。令πs表示同时期核心企业的资金收益水平,πE0为其初始收入,PiLi为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合作企业的违约给核心企业带来的损失额,从而核心企业的利润可以计算为πEc(1)=πEc0-CEc(1)。供应链上与核心企业合作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利息支出便可以缩小为CEi(1)=Li×ri=Li×r0+Li×ci+Li×PEcλ+Li×kEc(δ-r0)。由于供应链融资产品的使用,中小外贸企业的运营周期缩短,其固定时期内的营运收入必然增加,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必然带来额外的收益:πE(1)=πE0-CEi(1)+πs。

相反,如果没有基于供应链的结构性贸易融资,相关各方的收益将降为:

核心企业:πE(2)=πE0-CEi(2)+πs,有CEi(2)=Li×ri=Li×r0+Li×ci+Li×Piλ+Li×ki(δ-r0)

中小外贸企业:πEc(2)=πEc0-CEc(2),其中

由此本文认为基于供应链融资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博弈模型如图1所示。

通过博弈各方的受益分析可知πB(1)≥πB(2),πEc(1)≥πEc(2),πEi(1)≥πEi(2),应用动态博弈理论可知,在节点2与3上,中小外贸企业将倾向于使用供应链融资创新产品,因而,节点B中,通过分析收益向量1和收益向量4,外贸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也将使用供应链融资创新产品。所以在O节点,商业银行提供基于供应链的国际贸易融资方案是有利的选择。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各种带有核心企业的基于供应链的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产品。在该创新产品中,其产品设计应当首先使得πEc(1)≥πEc(2),并且保证(πEi(1)≥πEi(2))I(πEi(1)≥πEi(3)),所以为中小型外贸企业设计的供应链融资创新产品的资金成本上限为:

,同时满足:,因而商业银行进行供应链融资创新产品设计的最佳资金利率为:

综上,基于供应链的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意图是通过资信较好的核心企业带动链上的中小型企业共同实现国际贸易融资,因为这些中小型企业在与核心企业合作贸易的同时,往往具有较良好的运作状况和财务状况。通过供应链上的国际贸易融资,银行可以在风险较低的前提下扩展一些较为优秀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争取更多的核心企业客户,从而有效而安全地扩展国际贸易融资。

参考文献:

1.Harry M.Venedikian,Global Trade Financing[M].New York,John Wiley &Sons,Inc,2000.

2.Weiss, Judith.Disclosures about the Credit Quality of Financing Receivables and the Allowance for Credit Losses[J].GAAP Update Service,8/30/,2010,16(10):1-8.

3.龚芳.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金融论坛,2007(8)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金融危机;要素逆转;H-O理论

根据海关最新统计,2009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出口9573.6亿美元,同比下降20.5%;进口7981.3亿美元,同比下降19%。出口价格总体下跌6.4%,金融危机使我国面临的出口形势急剧恶化。在这种形势下看清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对于遏制出口下滑,改善出口结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与我国外贸出口

前段时间以来,我国外贸警钟不断,先是轮胎特保案,继而欧盟又对我国开始反倾销,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反倾销受害国。应该说此次金融危机正是加剧我国外贸出口困难的罪魁祸首之一。

早在2008年底,世界银行在《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便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额将下降2.1%,为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行将年末,2009年全球贸易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2月,WTO总干事拉米表示贸易保护主义压力还至少要持续1-2年,全球贸易额可能将下降10%以上,大大超过了世行的预期。归纳起来,本轮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几乎所有国外市场需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

自金融危机以来,与各国黯淡的国内经济增长率伴生的是各国日益上升的失业率。不断攀升的失业率直接导致了发达国家居民购买力下降,外贸市场的萎缩。2009年9月,OECD国家整体失业率为8.6%,与8月份失业率持平,但比2008年同期上升了2.3个百分点。欧元区失业率则是创纪录的达到了9.7%,美国更是超过10%的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达到10.2%。

(二)在世界贸易中,全球供应链的作用日益明显

根据WTO的说法,贸易萎缩和扩张不再仅仅是贸易流向在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改变而引起的结果。生产过程中,货物在通过关境时贸易额被多次计算了,为避免这种错误,只能通过基于衡量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值部分来核定贸易量。日益完善的全球供应链越来越强调纵向的生产能力在一国范围内的衔接,分散的国际分工逐步让位于全能的国内生产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贸易量的萎缩。

(三)贸易融资自身的缺陷

贸易融资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进行贸易融资的初衷背道而驰。贸易融资的需求方讲究资金的快速流动,而资金的供给方则注重资金的安全性,除非与银行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否则融资审核期限较长,国际贸易市场上价格波动剧烈,贸易机会很可能稍纵即逝。融资的不便利性和需求的及时性的矛盾也是发展国际贸易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融资机构则是不约而同捂紧口袋,融资条件更加苛刻。

(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各国日益高涨的保护主义冲动也极大地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表示,自2008年11月以来,各国政府共出台近280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几乎一半(121项)出自G20国家。同期俄罗斯共出台20项贸易保护措施,涉及117个贸易伙伴,是全球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国家。以下依次为德国(15项)、印度、印度尼西亚(各10项)、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各9项)。而我国成为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的最主要对象,同期针对和涉及中国的歧视性措施最多,共有100项(来自55个国家),其次为美国(86项)、德国(84项)。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基石。该理论认为一国应该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但是,该理论也有其内在不合理性,并可能导致“比较优势陷阱”。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指导国际分工和解释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生产的发展导致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导致国际交换,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能最大程度地使贸易双方获得利益。而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基础的便是资源禀赋差异导致的比较优势。加上这一时期勒纳、里昂惕夫,尤其是萨缪尔森等人的努力,比较优势理论在以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为支撑的理论框架中得以最终建立。

(二)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

30多年来,我国在国际上的贸易出口地位逐渐增强,从1979年的第33位,到1997年的第10位,2004年挤入前三甲,拜金融危机所赐,2009年很有可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出口的NO.1。直观上看,30多年来,我国培育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从理论上对此进行研究也会得出相似的结论。

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国某种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指数是TC指数(即竞争优势指数,有些文章里称作净出口比率指数NTRij),其中xij和Mij分别表示j国第i种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TC=

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越接近1则越大;反之,越接近-1越弱。本文采用联合国的标准国际贸易分类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分类并计算。按1位数的SITC分类,出口产品包括10大类。

通常将SITC0-4类产品定义为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5和SITC7定义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根据计算可以知道,SITC6-SITC8类产品是我国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大类,其中SITC6和SITC8比较优势较SITC7更为明显,这基本符合我国目前的现状。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加上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应当把我国归为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的国家行列。在进行国际比较优势竞争时,要充分发挥劳动要素禀赋丰裕的优势。国内不少学者就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问题也做过大量的工作,傅朝阳(2006)研究了2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认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得到加强,并将保持下去;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劣势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从发展趋势来看,很有可能变成比较优势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逐步成比较劣势趋势,且劣势地位一直恶化。危机期间,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化不甚明朗,但是如果考虑到国外人为设置的进口障碍,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化基本符合上述趋势。

三、对策与建议

金融危机袭来,我国产品出口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外向型的经济发展导致我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对外出口已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极,因此稳定出口,对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都有相当大的意义。同时,如果我们能把握住金融危机的机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那么无疑是金融危机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据此,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切实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发散转向内敛,由粗放转向集约,化危为机。

(一)化产业比较优势为国际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业已形成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有很强竞争力的产品,相关产业竞争力也得以增强。SITC6-SITC8大类产品,即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在国际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但是,产业的比较优势不会自动成为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需要一定的培育和转化。相反,如果政府、企业不作为,我国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很可能成为日后阻碍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陷阱”。应该通过行业整合,培育有优势国际地位的大企业或者在国际上有突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来完成产品相对优势向国际竞争力优势的转型。目前,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惰性的发展,地方官员和部分企业领导人安于现状,看不到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急迫性。转变发展观念和培育国际视野对于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地意义。

(二)进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理论的一大硬伤是在解决产生贸易的原因时,把发生贸易的原因同时当成发展经济的依据。简单地说,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生产很可能是生产自己能生产的,而不是生产国际市场需要生产的。继续按照该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和生产很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按照创造产业优势的要求,我国在开放型经济中不仅仅是要获得借助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比较优势,而是要借助开放经济提升和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资本、密集产业的比重。霍夫曼(1931)认为,在整个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因此,得益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要立足我国国情,既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又要考虑到我国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只要抓住机遇,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税收、信贷等途径进行引导和示范,就一定能够成功。

(三)合理引导密集要素转换

刘易斯(1963)认为,如果增长的引擎是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出口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无疑,发达国家的引擎比发展中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快一些。发展经济学也认同这种观点,并形成了所谓的“双漏出”理论。

解决的办法就是合理引导要素密集度的转换,而且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也承认要素密集度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后会发生逆转。逆转的前提是长时期的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已经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加上国内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应该说我国从劳动力密集向资本密集的要素转化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通过研究近3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也可以初步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资本密集型商品比较优势已出具规模。

(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创新(熊彼特),创新对位维系现有的比较优势和开拓未来的比较优势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政府、社会和民间三位一体的鼓励创新的投资机制;要完善企业创新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使企业想创新,创得起,赚得了;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总之,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创新从来是伴随着风险的,一旦先他人一步取得创新成果往往会形成相对长时期的比较优势。但是金融危机使得金融机构惜贷、捂贷,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受到重创,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更要为企业的创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6).

2、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J].经济评论,2004(1).

3、傅朝阳,陈煜.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1980-2000[J].经济学,2006(1).

4、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评论,2002(2).

5、(美)刘易斯.增长引擎的减慢[M].商务印刷馆,1984.

6、杨圣明.当前经济危机显露的特殊规律性[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4).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11篇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过程中用大量的实证分析对银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进行客观描述。同时也需要根据规范分析,对金融危机对国内外银行的影响做出理性判断。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本文,利用大量统计数据和规范的政府分析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危机影响对策

第一章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

1.1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基础,发挥着存款保护功能、风险管理和防御功能、业务经营功能和业绩考核功能。资本金管理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际银行业,具有与生俱来的风险,资本金管理必然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金融脆弱性、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资本金监管历来是各国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而此次金融危机更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监管提出了挑战。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影响,长期积累起来的金融风险问题开始出现。而商业银行放款形式似的商业银行成为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和金融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刻不容缓。

分析美国监管模式的弊端和银行防范金融危机的所作所为,不难发现,在银行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安全上,加强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应当如影相随,并且银行的作为在现代金融监管中不可一日缺位。”在近日召开的“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建设论坛”上,很多专家认为,尽管当前中国银行的金融监管模式基本符合中国国情,但是在金融危机肆虐并已累及实体经济之时,我们急需根据现实情况及未来发展,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防范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加深。

银监会主席介绍我国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和当前形势下加强金融监管,刘明康说道:“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升级为全球性金融危机,银监会迅速成立专门应急小组,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是建立外币金融资产风险盯市制度。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密切跟踪市场形势,按日逐笔逐户对以高风险国际金融机构为交易对手的金融资产损失进行重估,加强对境外行的风险管理。同时要求各行及时计提减值准备,最大程度保障债权人权益;二是加强信息沟通和披露。要求各行建立与银监会的日常沟通报告机制,指定高管及时向银监会报告外币金融资产风险情况。同时要求各行及时、持续、真实地向客户披露外币代客理财业务盈亏状况,以及此次全球金融动荡给本行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的影响。三是与欧美及周边有关国家和地区监管当局保持密切联系,加强监管协调,稳定市场信心;四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先后就困难企业贷款重组、小企业贷款、并购贷款、支农金融服务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2009年初,银监会又对有关信贷监管政策和要求进行调整,提出了银行业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措施。主要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进一步加大对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涉农类贷款实行有区别的信贷管理和考核政策,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力度;鼓励实施贷款重组,对受危机影响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予以信贷支持;支持信贷资产转让,合理配置信贷资产;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业适当突破存贷比;以及支持创新担保融资方式和消费信贷保险保障机制等。

1.2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

银行业八举措应对金融危机:蒋定之提出,对此我国银行业不能掉以轻心,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在加大银行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的同时,大力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工作。他表示,银行业已制定八项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是要求银行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坚决限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二是完善风险提示制度,建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情况通报和风险提示专题会议制度;三是对外资银行进行快速排查,对母行受危机影响的外资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提示;四是与有关部门联合启动大额出境资金的特别监管,明确大额出境资金的事先报告制度,重点关注资金变相外逃情况;五是建立流动性压力应急预案,对遇到流动性管理压力的外资银行,银监会将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实施救助;六是与其他部委建立监管协作机制,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七是要求银行完善外币金融资产风险盯市分析制度,及时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八是对风险进行充足拨备,提升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1.3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必要性

盟讲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传投3000亿欧元基金:法国巴黎4日将召开欧盟小型首脑会议,法、英、德、意4国将共同商讨欧盟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有欧盟官员建议效法美国救市方案,成立3000亿欧元的欧洲救市基金。据香港《文汇报》综合外电报道,荷兰财政部亦提出成立欧洲储备基金拯救欧洲财困银行,要求各国拨出其国内生产总值3%,但德国已表明反对成立类似基金。而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2日否认其政府有此提议。法国总统呼吁全球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举行峰会,提出加强|监管资本主义“,以取代自由放任主义。德国总理默克尔接受德国《图片报》访问时表示,无论银行的行为“是否负责任”,她也不赞成向银行开“空白支票”另外,欧洲央行2日继续向金融市场注资500亿美元,英伦银行亦在网页上宣布注资100亿美元,瑞士国家银行则说有13间银行竞投该行提供的90亿美元、

1.4此次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挑战

中国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博士说:“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升级为全球经济危机的趋势日益凸现。这对我国持续多年的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工业生产显著放缓,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财政收入增幅回落,资产市场持续低迷。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从出口行业传导至与出口相关的原材料、加工、运输等众多行业,从沿海发达地区扩散至内地边远地区,从中小企业蔓延至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国经济正面临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

由于国内银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还不深,加之近年来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实行隔离,以及监管当局审慎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并不大,国内银行受到的直接损失是有限的。但是,金融是经济的反映,经济出了问题,金融肯定要出问题。目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国内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支付中介和财富管理中介的职能发挥受到很大抑制,无论是公司信贷、个人信贷和贸易融资等一般性贷款业务,还是公司负债、同业负债等对公负债业务;无论是POS消费、服务、托管受托、结算清算等支付类业务,还是QDII、外汇投资、结构性产品等财富管理业务,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呈现出系统性、连锁性和突发性的特征与趋势,包括行业风险、信用风险、利率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银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深渊;从盈利情况看,在有效信贷需求趋于减弱、存贷利差持续缩窄、利息支出成本逐渐上升、中间业务增长乏力、风险资产逐步增多、拨备支出显著增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放缓,过去那种超常增长的局面将难以再现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2.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分类

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除经济运行本身产生的风险外!还跟我们的政治体制$银行的产权制度$国有企业制度等有很大关系"。政府干预"政府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及由此形成不良贷款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拥有百分之百产权的独资企业!政府是国有资本的人格化代表"由于政府既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又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同时还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这三重身份成为政府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是按照行政区划原则设置的!这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现实的便利条件"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都担负着本地经济发展的重任"各级地方政府认为!本地的银行有责任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政府信用!通过信用担保等形式!引导银行向政府或与政府有关联的企业发放贷款!这些贷款最后十有八九无果而终!当企业与银行发生利益冲突时!往往以牺牲银行的资产来保护地方企业!有时甚至为当地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提供方便"同时银行分支机构领导与当地政府联系紧密!易于接受和认同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

2.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对风险的系统管理,体现在观念、组织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上;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上也明显落后,如VAR方法、信用风险模型和RAROC的使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趋势是量化管理和国际监管.国内商业银行只有参照国际监管标准,加紧建设内部评级体系,发展风险管理的量化技术,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的现状,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低下,而造成竞争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粗放式经营,大量的政策性贷款,国有企业高负债运行且效益差,金融机构的债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金融业尚未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局面等。中国加入WTO将给我国银行带来很大的冲击,这包括:市场份额将下降,优良客户将减少,贷款行业风险会发生转移和变化,人才竞争压力增大,零售业务将受到冲击,由于我国银行将受很大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金融风险会更加暴露,因此,提升我国银行竞争力将刻不容缓,为了提升竞争力,我国银行应该强化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

2.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商业银行更多的是被当作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监督机制。1997年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才使银行自身的治理问题受到普遍关注。1999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的《加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和2002年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使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问题成为全球和我国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具有诸多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点,并由此决定了其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构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是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对策性思路的基础。

监管当局的金融监管和银行监管框架问题——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完善监管当局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根据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给出各类风险的定义,指出了各类风险近年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表现。针对风险监管,本文设计了包含资本充足率、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在内的监密框架,并提出了持续监管的措施。

2.4此次金融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提出的警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强烈动荡。宽松的次级贷款条件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是导致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由于资本市场的隔离墙作用,我国的宏观经济并没有受到次级贷款危机的直接冲击;但是我国的信贷市场在某些方面有着与美国相同的特征.因此详细分析此次贷款危机的原因及警示作用对我国信贷市场的发展有着深刻地现实意义。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强烈动荡。宽松的次级贷款条件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是导致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由于资本市场的隔离墙作用,我国的宏观经济并没有受到次级贷款危机的直接冲击;但是我国的信贷市场在某些方面有着与美国相同的特征.因此详细分析此次贷款危机的原因及警示作用对我国信贷市场的发展有着深刻地现实意义。

第三章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3.1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国际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监管也相应也不断变革。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各国监管当局进一步认识到银行监管改革的重要性。纵观全球,银行监管呈现出诸多全新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中间业务是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受到广泛重视的一项业务,但此业务在我国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入WTO后,在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下,各银行间的竞争会更多地体现在中间业务上,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民的必然选择。本文对中间业务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做了阐述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局限性做了分析,认为应从观念上转变对中间的认识,以多种方式增强中间业务的市场需求,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提高中间

3.2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及制约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外银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南京爱立信的“倒戈”被业间普遍视作现时中外银行直面交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竞争的加剧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更为严峻。在传统业务市场竞争惨烈、利润

趋微的今天,积极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也因之变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风险小但收益颇丰的中间业务自然成为未来国际银行业竞争的焦点,对比地研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问题也因此显得意

1994年至1998年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其总收入中的比重在6.7-9.6%之间,仅占美国银行业1990年平均水平的22.66%。而在1980年至1990年的10年间,外资银行中间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则呈明显的快速上升趋势,美国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早已由1980年的22%上升到1996年的39%。1997年美洲银行中间业务服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4%,花旗银行为51.8%,大通银行则更高达52.7%;而我国商业银行中中间业务开展最好的中国银行,其中间业务服务收入占比也仅为17%。中外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拓展方面差距明显(如图1)

不难得出结论:从中间业务收入的绝对量来看,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明显占优;从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结构来看,中外商业银行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收入主要源自传统业务收入,对存贷款利差收入过分倚重,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而具有零风险或微风险、稳定性较强、灵活多样等特性的中间业务,正逐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近年来,随着央行连续多次下调利率,国内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大幅缩水,银行的传统业务收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与此同时,中国的入世却又使得外资银行在业务种类、客户对象和地域范围等诸多方面所受的限制越来越少。中资银行目前面临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内部,还必将在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受到外资银行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对中间业务市场的争夺上。因此,在国内金融业未彻底对外开放前,中资银行必须抓住机遇,在强化管理、优化产权和组织结构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创新业务品种、拓展服务范围、巩固。

3.3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银行业带来了深重的影响,也影响着中国的金融银行秩序。此前,中国经济已备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动、全球经济放缓、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国际因素和自身经济发展过热、自然灾害和通货膨胀等国内因素的双重压力。金融旋风突袭,无疑更使中国经济处境雪上加霜。

次贷危机导致国际金融业重新整合,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金融业在开放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从中国来看,必须及时追踪次贷危机的发展趋势,掌握国际金融业整个脉络,实现在动荡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应依照审慎原则稳步发展本国衍生品市场,适当调整国内金融经营和监管模式,加快混业经营步伐,并适时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同时,利用有利时机参与国际证券期货业并购管理重组,获取先进金融机构的核心技术资源。经济危机对于经济的影响,会反过来越来越多地影响银行。上半年一大批好的企业,好多都在下半年急转直下,有些甚至是全行业的亏损。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很好的警示。反观这一次美国次贷危机,根源就在于部分银行的经营管理背离了审慎原则。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过程中,从事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放弃了银行业一贯坚持的审慎信贷标准,不关心客户的信用记录,不注重贷款的还款来源,过度看重抵押品市场价格,甚至出现住房贷款的"零首付"。同时,投资银行的高杠杆融资,以及证券化资产的过度衍生,又助长了银行次级贷款发起和分销的授信经营模式,放大了房地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泡沫风险。对于我国银行业,由于我国银行在西方金融机构发行的不良债券上风险敞口有限,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相对审慎,次贷危机虽然会使中资银行损失掉今年的一部分利润,但不会伤及资本金,因而,对于银行后续经营不会产生过大影响。

第四章;政策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应对危机,要提高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应对危机时,应该认识到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要有灵活性。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要意识到事态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处理方式要有灵活性。其实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前几天的判断是根据前几天的条件,现在的判断是根据现在条件作出的,在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中,都是很正常的。从应对危机的调整能力的角度看,关键是要提高经济金融的微观上的灵活性,对价格、市场供需变化的适应性,而不能在价格、供需、制度设计上注入过多的刚性。

4.1构件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微观基础

对于中国来说,防范和应对危机要求提高对本国货币、市场和对中央银行的信心。保持币值稳定,实行灵活的汇率,保持本国货币兑换上的信心,提高经济应对各种冲击的适应性。定期对本国经济进行评估,对经济中的风险因素提早警觉,加以研究,准备预案。虽然国际社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很多批评,但其每年对成员国定期进行的包括“第四条款磋商”在内的监测机制,是一个对经济进行“全面、定期体检”的有效方式。

加强信用风险防范。积极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在银行业监管方面,应坚持银行系统与资本市场的分离,能有效防止风险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蔓延,使得这场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降低。因此要把信用风险防范作为当前银行业主要任务抓紧抓好,要加强境外投资业务风险防范,积极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同时,要加强管理,规范中间业务,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并要及时总结全球金融危机经验教训,适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方式。?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动荡的大环境下,信用风险更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4.2构件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宏观生态环境

信用风险管理的重心仍然是贷款领域。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提高透明度”的原则,在自身发展战略的框架内进行金融创新,始终坚持审慎经营,做到“尽职”和“程序正当”。

体制、机制还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们的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不能说我们的公司治理就到位了。我们的治理结构刚刚开始,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需要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展。发挥消费、农村,包括人民币的政策优势,另外并购是很高风险的,要求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0%以上才能做,还有其他的一些要求,要做好这些准备。

4.3有效发挥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的监管作用

寻求现存制度下商业银行的最优发展模式,拓展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理性应对国外银行业给本国银行业带来的冲击。

对于国外的制度构建以及先进的技术与经营管理理念,应当结合中国实际有所扬弃。

当前,世界范围内涌动着金融混业经营的浪潮,然而出于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国内较为稚嫩的金融体系的考虑,我国目前仍然坚持着严格意义上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可是,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壮大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兴起,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众多领域内不断受到“挤压”。在传统的分业经营制度框架内,其传统业务收入(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利润空间逐步萎缩。制度因素使得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这就要求它们必须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突破”,现行制度的束缚,实施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努力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针对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确定一个最优的或者说是最适的发展模式。然而,中国的特殊国情却又决定了分业制度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冷火鸡”,式的变革已被证明是不切实际和代价惨重的。由此产生了对金融制度“突破”与“维持”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笔者认为,当前非“金融控股集团”莫属。“金融控股集团”,简言之,就是在同一家主体利益集团名下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的相对独立经营,实现“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出现了诸如光大集团、中信集团这样的成功范例。

4.4建立银行信贷法律防范机制防止不良信贷

历史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国内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大一统”的思想以及较为僵化的银行体制使得国内商业银行习惯了政府的指挥,缺乏顺应经济形势、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基于自身优势制订和实施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的动力和能力,且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感不强。对于中间业务的认识通常只是局限于把它视作“招揽”存贷款客户、提高存贷款市场份额的一种附属手段,而不是将它作为银行的一个收入源来看待,忽视了中间业务创造效益的功能。相应地,在业务服务收费定价上,欠缺成本约束方面的考虑,致使中间业务整体盈利水平低下。此外,国内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较为后、营销的力度和广度不够、营销体系欠发达,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业务的拓展及其收入的增长,对于国内银行参与国际竞争也是极为不利的。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机构设置缺乏科学依据,业务分工不明确,总体经营管理效率偏低。

4.5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鼓励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的生命力之所在。加强业务品种创新,是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我国商业银行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和推广技术含量高、风险较小且收益相对稳定的业务品种。对于国外开办的一些较为先进的中间业务创新品种可以有所借鉴。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应当是全方位的,这其中还应当包括组织上和管理上的创新。我国商业银行要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对各种高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减小内耗、提高整体效率。

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系统尚未实现“完全”互通和相关资源的“充分”共享。国内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完善,相关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配套能力欠缺,银行客户服务系统相对滞后。这些因素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科技化进程,对于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兴业务的迅速发展,显然都构成了障碍。

参考文献

[1]汪尧田、周汉民,关税和贸易总协定[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

[2]薛荣久,国际贸易[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3]陈宪,国际服务贸易[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4]丁维香,国际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5.

[5]杨圣明.服务贸易:中国与世界[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6]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郑吉昌,国际服务贸易[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8]Bhagwati.JN.SphnteringandDisembodimentofServiceandDevelopingNations[J],TheWorldEconomy,1984,7,133-144.

[9]Grubel.H.G.AllTradeServiceareEmbodiedinMaterialsorPeople[J],TheWorldEconomy,1987,10,199-130.

[10]Nayyar.D.SomeReflectionsontheUruguayRoundandTradeinService[J],J.W.T.,22,35-47.

[11]WorldTradeOrganization,ResultofthcUruguayRoundofMultilaterailTradeNegotiations:theLegalTexts,annexIB,Geneva,1995,286.

[12]WorldTradeOrganization.ResultsoftheUruguayRoundofMatirialateralTradeNegotiation:theLcgalTexts,annexIB.Geneva.1995.306.

[13]赵书华,李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9.

[14]江小娟.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5]黄凌宇.WTO框架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初步构想[J].时代经贸,2007,(2).

[16]王云.浅谈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6).

[17]汪尧田,李力.国际服务贸易总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18]刘东升.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2002.

[19]董小麟,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M].国际经贸探索.2006.

[20]史自力,谢婧怡.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M].经济管理研究2007.

[21]孙敬水.进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1.

[22]饶友铃,张伯伟.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3]降夏玲,洪毅颖.论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特点[J]北方经贸,2004(11).

[24]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原理•政策•产业仁[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25]陈宪,程大中: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中的服务贸易[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6]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7]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李悦.产业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9]张晓恫.计量经济学基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0]许涤龙.Eviews应用试验教程[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31]程大中.美国服务贸易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启示[J].经济纵横,2000(1)

[32]谢康.信息服务贸易与国家竞争力[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33]曲如晓.论服务贸易的保护[J].世界经济,1997(5)

[34]赵露茜.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因素的国际比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9(2)

[35]程大中.服务业就业与服务贸易出口:关于中国和美国的对比分析[J].世界经济,2000(1)

[36]李慧中.服务业、服务贸易及其部门的特征研究—兼对欧盟国家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3)

[37]王小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1(12)

[38]林伟航.服务贸易比较利益的决定因素及其利益与分配[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10)

[39]李静萍.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因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1)

[40]傅晓霞,吴利学.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

[41]何春杰.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3(4)

[42]沈明其.服务贸易开放的经济效应及相关指标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5)

[43]陈宪,黄建锋.可贸易性:决定因素与影响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4)

[44]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模型[J].价值工程,2004(4)

[45]刘雪琴,梅新育.开拓新疆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症结与出路[J].国际贸易,2004(2)

[46]王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J],中国统计,2004(l)

[47]赵书华,李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l)

[48]杨丹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财经,2004(2)

[49]张建民.中国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和适当保护[J].国际贸易问题,1998(3)

[50]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4(9)

[51]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人力资本因素的分析.上海大学(硕士论文),1999

[52]刘晓慧.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武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5.1

[53]陈龙杰.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6.18

[54]杨艺敬.上海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8.1

[55]At/gb/node2/node34/node16232/userobject7ai1276889.html,2007-9-6

[56]MichaelR.Czinkota,International[M]pekinguniversityPress,2004

[57]GabrieleAlbrto,PolicyAlterntivesinReformingPowerUtilitiesinDevelopingCoountries;ACriticalSurvey[J]UVCTADDisscussionPaper.No.168,2004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12篇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新近的文献中,国内外的研究者多以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的视角对服务贸易进行深入地分析。如Gert Jan Linders(2001)考察1996年OECD组织中的“G7”国家服务贸易情况,结果发现这7个国家的服务贸易相当大部分是由行业内贸易构成的,并且服务业内部除了“个人、文化与娱乐”部门以外,其他部门的平均行业内贸易指数均在0.6以上。本文以行业内贸易的视角,探讨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成因,本文对此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状况的建议。

一、我国行业间与行业内服务贸易的表现

目前,对服务贸易的分类和统计口径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国际收支(BOP),另一种是按照外国附属机构实现的服务贸易(FATS)。BOP下的服务贸易是以所在国的常住单位作为标准进行统计的,因此对商业存在与当地之间的服务贸易不给予统计。而FTAS下的服务贸易则包括了商业存在与当地之间的服务贸易,因此扩大了BOP下服务贸易的统计范围。本文选取BOP统计口径下的服务贸易作为分析的对象。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的原则进行编制公布。在其中,服务贸易具体被分为13个类别,具体见表1。

简单地说,服务贸易的结构就是这13类服务业在整个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性质以及相互间的比例关系。但是,在国际贸易中,行业内分工和行业内贸易(IIT)日益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并且和行业间贸易(OWT)相比,IIT更能增进一国的物质福利,降低经济结构的调整成本。因此,我们可以通过IIT的独特视角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特征。在对IIT的度量上,人们提出了静态指标(如G-L指数)和动态指标。为了能考察IIT变化的动态特征,人们更多地是选择Brulhaut(1994)提出的A指数。对于第类服务业来说,A指数的具体公式如下:

上式中,和分别表示和上年相比,第类服务业的出口和进口贸易的变化量。A指数的范围在0,1之间。A取值越接近于0,表示一定时期内贸易增量为行业间贸易;越接近于1,表示一定时期内贸易增量为行业贸易。表1统计了我国总体服务贸易和13类服务业的A指数,其中总体服务贸易的A指数是在对13类服务业的A指数加权后得出的。结果显示,在总体上,我国的服务贸易以IIT为主。但是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的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1(CA指数)来看,CA指数一直小于零――由1997年的-0.26上升到2007年的-0.17,这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整体上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这又是什么原因所致呢?还需要分类别来看。表1的A指数显示,我国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这三类服务业进行地主要是行业间贸易;运输、旅游、通讯、咨询、广告、宣传、计算机和信息虽然在有些年份进行地是行业间贸易,但总体上转向以行业内贸易为主;建筑服务,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受文化、政治等因素影响较大,所以表现出行业内贸易和行业间贸易交错出现的现象。

二、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成因

剔除建筑服务,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这四类行业间和行业内贸易交错出现的服务业,考察剩下的两大类服务业对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1998―2008年,以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行业间服务贸易逆差在扩大。而以运输,旅游,通讯,咨询,广告、宣传,计算机和信息为代表的行业内服务贸易逆差虽然在2003年之前也是不断扩大,但是在2003年之后就不断减少并在2008年出现顺差。两种类型服务贸易的比较说明,行业间服务贸易的差额无论是在绝对值还是在占比上都大于同期行业内服务贸易的差额(2003年除外)。由此可见,行业间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也是导致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上以行业内贸易为主但不具备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对行业间服务贸易展开进一步地分析,我们会发现:

1.从要素密集度来看,在行业间服务贸易中,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这三类恰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受金融发展水平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在一个运行效率良好的金融体系中,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就意味着该国或地区越能够大规模地动员储蓄,并且能将其有效地配置到效率和回报较高的部门中去,从而促进投资、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提高,最终会相应提高这些服务业的要素禀赋。然而,以银行主导为特征的我国金融中介机构,在整体上的经营水平上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是它们盈利的主要来源还是来自存贷差。因此,我国的金融中介机构,在整体上明显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还未能对储蓄资金进行有效地配置,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业要素禀赋的提高和优化。实际上,据2007年资金流量表的数据显示,非金融企业用于实物资本投资的资金有59%是来自自有资金,来自金融中介机构的比例极小。

2.从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相关性来看,我国迅速发展的货物贸易并没有相应地提高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业的出口贸易。研究发现,保险服务业进口与货物贸易的进出口负相关,即不论是货物贸易进口还是出口都会推动保险服务的进口,且进口弹性系数较高,为0.75;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进口与货物贸易的进口正相关,弹性系数为0.19;金融服务与货物贸易的关联性较小。

实际上,进出口货物贸易,往往需要国内外服务型企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这意味着,货物贸易中蕴含着服务贸易的机会。例如进行进出口贸易的货物,在其生产的上游阶段需要市场调查、法律咨询、产品研发与设计、风险资本筹集等服务;在其生产的中游阶段需要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服务;在其生产的下游阶段则需要会展、广告、分销、运输等服务以及贯穿生产全过程的金融、保险、管理、培训等服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制造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没能控制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业务和技术,因此在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国内无法提供相关服务,只能转而依赖服务贸易的进口。

3.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贸易效应来看,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业出现贸易逆差,更多是由FDI的进口引致效应所致,即所谓的贸易创造效应。这是因为FDI的贸易效应会受投资阶段的影响。一般来说,进口引致效应是最早出现的,随着国外机构以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提供开始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以后,FDI的进口替代效应才会开始出现。中国入世以后,随着与贸易发展密切相关的保险、金融服务业、专利使用和特许等服务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外机构提供的服务凭借其在信息、技术、成本等方面占据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国内服务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空间。

三、改善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状况的建议

上面的分析说明,要改善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状况,需要提高以运输,旅游,通讯,咨询,广告、宣传,计算机和信息为代表的行业内服务贸易的水平,但是更需要推动以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行业间服务贸易向行业内贸易的转变。而从行业内贸易的特征来看,行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的改善。在这里,主要是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这三类服务业的出口比重的提高。具体来说,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提高金融发展的水平,尤其是通过提高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水平来实现。如上分析,金融发展和贸易结构存在内在关联机制。相关研究也表明,金融发展提高了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的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在我国,对一些发展迅速且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服务业,往往不能及时获得外部融资支持。因此,我们有必要促进我国金融中介机构地多元化发展。这样,一方面金融中介机构的数量及业务种类的增多能增加优惠贷款的提供,使得具有较高增长率的服务业更容易获得融资便利;另一方面,即使当其中某一种金融中介渠道发生梗阻的时候,其他金融中介渠道能够能继续满足不同行业对流动性的需求,从而继续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

二是把生产型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结合起来。以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行业间服务贸易大多属于生产型服务业,它们可以为三次产业的实物生产和服务生产过程提供大量的中间服务投入。而货物贸易则是联结生产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一个重要载体。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庞大,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优化货物贸易的进出口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生产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结合,从而在货物贸易进出口的同时大量输出服务。

三是在服务业引资方面需要重视其动机。在相关的论述中,大多强调把引资重点放在服务业上来,促进外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部门转移。但是这种论述忽略了FDI的动机。对FDI的贸易效应,不同理论体系有不同的观点,如国际贸易的禀赋理论支持FDI的贸易替代效应,而新贸易理论则支持FDI的贸易创造效应。之所以有如此差异,主要原因还在FDI具有不同的动机。一般来说,成本导向型FDI有利于增加服务贸易的出口,市场导向型FDI则有利于扩大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国内需求,并和国内同类服务企业以及服务贸易进口形成竞争关系,从而减少了进口。

随着我国服务业市场开放承诺的不断兑现,具有不同动机的FDI的不同贸易效应也会逐步显现。因此,我们在服务业引资方面,需要重视具有不同动机的FDI所造成的影响,避免国内服务业因此受到不当地冲击。

注释:

1. RCA指数只考虑了服务贸易出口所占的相对比例,并没有考虑服务贸易进口的影响。Vollrath(1988)提出的CA指数,它是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行业进口的比较优势,得到该行业真正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朱彤、曹珂,外部融资依赖、金融发展与出口商品结构――基于中国制造业部门的行业分析[J],上海金融,2009,12:17-21.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13篇

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大幅增长给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在简单介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范对策及国外经验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1.1国际贸易融资的概念

按照《巴塞尔协议》,国际 贸易融资指商品交易过程当中,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应收款、预付款等资产的融资,是银行为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的各个结算过程中提供资金及信誉融通服务的总和。

1.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进出口总额从 2001年5097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16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是全球贸易额年均增长率10%的两倍。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总额有所回落外,近十几年来,我国进出口额都是高速增加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开展以保函、信用证为主的传统贸易融资业务。同时,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趋势非常明显,这体现为融资方式多样化、融资手段更为灵活。

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风险

2.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国外信用情况复杂,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完善,尤其在亚非拉等欠发达地区,由于当地制度、法律及文化的不完善,企业的信用情况无法准确评价;其次,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成为新常态,地方债尚处在化解的过程中,经济的转型升级尚未完全明确,企业信用评价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 在复杂的信用环境下,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融资无法偿还。

2.2 汇率风险

订单的结算使用不同的货币,很可能是外国货币,而外汇价格变动频繁。整个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润,尤其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汇率的变动有可能使银行出现大额亏损。汇率风险一直伴随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整个过程。

2.3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的变动影响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收益及成本的预期,使银行获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差距,同时所付出的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也产生差距,使得银行不能准确预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相比其他传统的融资业务,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多种货币,所以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如不能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利率风险进行准确预估,

2.4 操作风险

内控系统的不完善以及外部事件都会引发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无法盈利,但却普遍存在。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还刚刚起步不久,不具有完善的内控机制,而且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各个银行为了拓展业务,提高市场占有率,往往采取比较宽松的内控制度。以上因素使得银行面临比较大的操作风险。

2.5 银行资信风险

银行深入参与到国际贸易融资的各个过程中,是订单交易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而且一笔融资业务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银行的信用至关重要。选择信用评级较高的银行,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帮助化解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将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确保收回融资;评级较低的银行可能会使国际贸易融资成为坏账。

3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3.1 防范信用风险

第一,建立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企业特点的客户标准。贸易融资应该服务于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业务,选择的客户有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经验和良好的信用。

第二,规范业务操作。首先在业务前期要仔细调查客户的贸易状况。其次,注重贷款途中的评价与管理。企业应该按照约定使用资金,不可挪作他用,对此银行应着重监督。

第三,强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贷后管理。

3.2 丰富资产结构,化解汇率风险

要化解与转移汇率风险,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另一方面要丰富资产结构。丰富资产结构要做到:第一,保证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币种不是单一的,在风险发生时,可以相互对冲。第二,控制进口融资与出口融资的业务规模平衡,资金流向在进口融资与出口融资中是相反的,控制其业务规模的平衡,在汇率变动时,可以起到有效对冲汇率风险的作用。第三,尽可能选择多种国际结算方式。

3.3 借助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不仅面临国外利率变动的风险,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也将面临国内利率变动的风险。借助金融衍生工具是目前对冲利率风险最为有效的方法,如利率互换等。

3.4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化解操作风险

首先,逐步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及流程,完善内部稽核监督机制,并保持其独立性及权威性。

其次,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都需要人来执行,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吸引外部高水平的人才,各个岗位责任明确、分工合理,互相监督。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对从业人员的科学管理。

第三,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加强信息和安全管理,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对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进行升级,增强收集信息的灵敏度,以应对复杂的业务环境。同时,建立严格的资料保全制度。

3.5 银行资信风险和国别风险的控制体制

国外银行的风险控制主要由两个方面,一是控制信用额度,二是限制业务范围,最终目标是避免大范围的集体风险。在对国家信用危机及国外行信用危机评估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可得到行的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业务范围都应该根据信用等级来制定,不可贪图便宜而选择一些资质差的银行作为行。

3.6 外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在十八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就开始显现出来,西方商业银行在近200年的经济发展中对于风险的认识和控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方商业银行要求国际贸易融资款项不可以当作他用,在企业收回货款的第一时间,就应当马上将国际贸易融资款项如数归还给商业银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安全性。

4 结语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但比传统融资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这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在各方面不断学习完善,减小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使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得到安全、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江林.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防范对策[J].金融视线,2013年4月:124-125

[2]徐静等.浅议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J].商界论坛:292

[3]刘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银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国际贸易融资已被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世界金融危机日益加深,国际贸易结算融资在银行融资业务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融资风险也逐渐增大。文章通过分析国际贸易融资的各种风险,提出了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围绕贸易商的资金需求与资金流动规律,并结合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满足贸易商资金需求的各种服务的总和。目前,商业银行从事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主要类型包括:减免保证金进口开证、进口押汇、提货担保,信托收据、进口代收垫款,出口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出口托收融资、国际保理、福费廷业务融资、进出口保函等。但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进一步的加深和贸易融资业务的扩大,融资风险也逐渐显露。文章在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防范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分析

(一)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发展信用证业务及其他融资业务时,未对其操作实行严格的管理,或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会出现许多制度不严、监察不力、管理不够等操作失当现象,从而造成资金损失,形成操作风险。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贷款审查不严,二是缺乏信贷监控系统。三是缺乏贷款自身保障机制。

(二)金融诈骗风险

出口方及时收汇的前提是在出运货物后必须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票据提示或提供符合要求的单据,而犯罪分子却常常在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利用假票据、假银行信用证骗取银行资金进行金融诈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假信用证欺诈;(2)利用假票据欺诈;(3)利用软条款信用证欺诈。

(三)内部管理失控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整个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管理,并协调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及各分行之间的协同配合。而目前我国银行在外汇业务的处理程序方面较为落后,不同的分支行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业务互相独立运行,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缺少网络资源共享,缺乏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没有各项业务比较明细的统计资料,以至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具体来说:首先是对客户和市场了解程度不深,风险预警不及时,风险控制能力差。其次是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进出口业务比例严重失衡,融资业务缺乏风险补偿保障。某些行开证和收汇保障不足;同时,部分开证保证金收取比例过低,甚至对一般素质客户免收保证金开证,有的行打包放款额度占信用证金额比例不断提高,个别的甚至高达100,并且缺乏有效担保,仅凭一纸信用证就放款,加剧了融资业务的风险。第三是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内部考核有失偏颇,基层银行面临的国际结算业务量年末考核压力过大,而对国际贸易融资资产质量监控不严。

(四)进出口企业资信风险

我国进出口企业总体效益不佳,普遍多头开户、结算、贷款和融资押汇,其资信状况不甚理想。但是,迫于资金需求,常常铤而走险,利用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等国际贸易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后或挪作他用,或将出口单证提交其他外汇指定银行议付,致使贷款资金体外循环,银行贸易融资虽然在名义上保留有追索权,但实际上与银行信贷部门实行依法收息一样难度很大,收效甚微。

三、防范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对策

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及时采取减少或降低融资风险程度的对策,在积极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不断提高识别融资风险能力和防范风险的管理能力。

(一)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银行内部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是保证贸易融资业务顺利进行,抵御各种风险的载体。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部门和重要岗位职责,真正做到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相互约束。

第二,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管理的现实情况,要想构建上述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打破“行中行”的管理体制,实现本外币业务的共同发展,应从横向、纵向两个层次进行。其次完善统一授权授信制度是建立科学管理体制的关键。同时商业银行还应统一对客户授信。寻找设立符合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标准的客户群体,并且要建立各级授信审批审查委员会,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服务中心,最后要建立高度集中的信用证业务经营模式。

(二)审查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状况

首先要审查进出口双方贸易的真实性,应深入调查借款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落实信用证项下贸易的真实性,是防范贷款风险的基础。其次,要严格审查客户的资信,主要应审查:一是客户在银行的授信及业务记录和信用标准。二是客户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及发展前景。三是审查客户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主要领导人的管理水平,道德品质及业务素质;审查主要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首先,做好融资前的贷前调查,建立贷前风险分析制度,严格审查和核定融资授信额度,控制操作风险。其次,加强贷时审查和管理,建立风险监控制度。

(四)提高商业银行融资业务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贸易融资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要严把进人关,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其次要抓好岗位培训,必须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外汇政策和外汇业务管理的培训,以提高业务经办人员和管理层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和政策水平,减少操作失误和违规行为。三是开办新的贸易结算融资业务品种前,应本着稳健经营、管理在先的原则。四是强化风险意识,对高风险的国际结算项下融资持谨慎态度,不断提高员工识伪、防伪能力。

金融商贸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外贸企业 融资问题 融资策略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我国进出口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一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利用有利的市场准入条件,使对外出口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取消进口配额和数量限制措施等非关税壁垒手段以及降低关税水平,使进口商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外贸行业发展,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资源配置越来越有效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深化,我国外贸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对于出口商来说,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进口国的经济衰退、进口企业的不景气、国际采购商数量减少、价格降低等。中国是出口大国,涉及的产品大到工程机械、电器产品,小到陶瓷制品、消费品、食品等等,这些大量出口的行业均受到不利影响。具体说来,经济危机给我国外贸行业带来了如下几方面的影响:第一、国际市场低迷,对主要市场出口持续减少;第二、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大类商品出口下降;第三、国际环境恶化,企业经营困难加重;第四、进口增长缓慢,对外贸行业整体拉动有限。目前对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研究比较多,把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小企业这一相对较为弱势的群体上,而忽略了其实大中型企业也同样要面临融资的问题,本文拟在较广范围内讨论外贸企业融资,填补融资理论上关于大中型外贸企业融资理论的空白。

1 外贸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文主要是站在外贸企业角度谈融资策略问题,所以着重分析一下外贸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有些外贸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偿债意识不足,综合信誉较低。比如某些企业利用贸易融资套取资金后挪为他用,违背银行贷款初衷,把贸易项下短期融资用作流动资金或购买固定资产,银行失去还款来源,回收资金困难。使企业再次以贸易名义进行贷款成功的可能性降低。

1.2多数外贸企业对外贸融资工具的了解不够,缺乏专业知识及相应人才储备。例如,不清楚如何针对企业自身条件及特点筹划融资策略,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金快速发展;没有把贸易结算方式与融资方式结合起来考虑的意识。这些融资意识的缺乏,往往会使企业失去许多以低成本利用境内外资金的大好机会,甚至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3外贸企业间债务关系错综复杂。我国外贸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问题由来已久,三角债,四角债的复杂债务关系也是屡见不鲜。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银行怀疑企业的偿债能力,惜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据专业机构统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间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至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却高达5%以上。

1.4企业间担保效用较低。我国外贸企业之间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关联企业间相互担保。这种担保显然效用不高,难以使银行信服,所以在外贸企业申请融资时银行通常要求有抵押品作为担保以降低风险,但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提供出抵押品的,以至于失去融资机会。

2 外贸企业融资策略

针对上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外贸企业融资是要讲策略的,即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事前的筹划,以求达到最佳的融资效果。外贸企业融资策略的要点就在于:原则性、事前性、选优性。

2.1外贸企业融资策略-强调原则性

2.1.1外贸企业融资应采取成本最低原则。外贸企业融资时,要本着使融资成本最低的原则。例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利率较低的融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补贴贷款、优惠贷款等;设法争取当地信贷配额等。

2.1.2外贸企业融资应采取风险最低原则。任何融资策略都有收益和风险两个指标可供参考,通常情况下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收益,单一的融资方式通常不能满足外贸企业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的要求。因此外贸企业安排融资策略时,考虑如何分散风险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投资时,企业通常将资金分散投入到多种资产上以取得利益,即所谓”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同样,在进行融资时,外贸企业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开拓融资渠道,不能过分依赖单一或某几个金融市场,以减少公司融资总体的风险。

2.1.3外贸企业融资应采取与贸易方式相结合原则。外贸企业融资时,要注意遵守与贸易方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种贸易方式的特点,外贸企业在筹划融资策略时应考虑选用最符合该贸易方式要求的融资工具。比如考虑到出口大型机械设备的出口商前期占压资金量较大、常用贸易结算方式为信用证的特点,选择融资方式时就不妨考虑出口押汇、出口卖方信贷等。

2.2外贸企业融资策略-强调事前性

对于任何事情的筹划都要有事前性,否则等已经发生了一切筹划都是没有意义的。事前性是指外贸企业在进行融资之前,事先根据融资环境、条件做总体的规划、提出可供选择的融资方案并测算每种方案的成本及评估相应风险,选择最优方案执行。

2.3外贸企业融资策略-选优性

所谓最优融资方案,就是指最符合企业需求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融资成本最低相关融资风险最小的方案。要强调的是,方案一经选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保持它的最优性,要根据环境的改变、外贸企业融资需求的改变而做出及时的调整。例如,某外贸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而急需融资,这时该企业对融资时间要求是第一位的,所以可能会对融资成本并不十分敏感,当该企业度过危机逐渐壮大时,融资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其关注点从融资时间自然会转移到成本和风险方面,相应的企业应该对融资方案做出及时的改变。

结束语

行文至此,笔者认为良好的融资策略能帮助外贸企业在获得资金融通的同时,凭借优惠的信贷条件和有竞争力的支付条件,接受更多的订货,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打开和占领新的市场。此外,企业产品顺利出口有利于企业稳定,也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和扩大就业,从而提高一国的就业水平,同时进出口额的增加也可以起到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达到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修来,岳朝龙,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分析,金融纵横,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