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分析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战略

摘要:我国加入了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本文对照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和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xx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

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1、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1、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1、4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2、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2.1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xx年物流本科教育方面,我国以专业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的大学至少有40所;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电子商务专业等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物流人才紧缺的现状并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教育经验,物流研究机构也相应出现,这一切已经成为物流专业人才和学科体系的支撑,但进一步加强物流学科建设,解决理论和实际结合问题,加快人才培养,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2.2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2.3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 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2.4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

2.5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引进国外物流管理技术,有助于我们破除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2.6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2.7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

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只有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将物流给第三方经营。而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要拿出几个亿来自己做物流,依据国际的经验,仍值得认真思考。所以在不需多大投资的情况下,整合内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2.8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1、选题依据与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几年来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而且加上内外部环境一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第三方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使得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做为无论是对于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而言,为改变现状,赢得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以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根据相关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收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给出建议的的相关资料。

(2)研究内容

引言:本文研究的意义

一、第三方物流的综述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小,发展潜力巨大。

(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

(三)行业集中度较低。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二)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

(三)缺乏现代化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四) 国家在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对于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这一瓶颈,可以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合理利用社会存量资源。

(三) 重视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四)有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

五、结束语: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存在着诸多的困难,既有物流供需双方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的问题,又有物流发展环境和法律制度方面的障碍问题。但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中介组织的有机协同,政府政策真正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中介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形成相关组织的合力作用,只要这样不断的自我改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3、预期结果和完成进度

(1)201x年1月中旬 确定论文题目

(2)201x年3月 初—201x年3月15日 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3)201x年3月16日—201x年3月23日 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4)201x年3月 24日—201x年4月3日 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三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回首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都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本论文是在尊敬的导师唐艳老师的亲切的关怀和细心的指导下完成的,从文章的立题、研究、拟写以及成文,都侵透着导师大量的心血。唐老师不仅在论文的写作上对我帮助很大,且为我以后工作的指点迷津,教导我如何更好的处世做人,使我终生难忘!在本学位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尊敬的导师表示诚挚而深切的谢意!

在写作期间,得到了物流管理专业许多老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一些文献资料,本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这些作者们先期快创性的工作,我向他们表示感谢!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引言

高职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所以,做好高职毕业论文工作尤为重要。

“工学结合”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是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对2007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2+1”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2+1”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年,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和单位参加生产实践,从而实现“工”和“学”的轮换。之后又根据专业特点对2010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1+0.5+1+0.5” 的“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增加去企业锻炼的时间,使学生在已经具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去企业顶岗实习工作,提高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和更好地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这种缩短在校时间的培养模式却给高职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考评本文由收集整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1 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无论是“2+1”还是“1+0.5+1+0.5”的工学结合模式都出现了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顶岗实习时间相重合的问题。而学生的实习单位分布范围比较广,而且学生的分布也非常分散,使得指导老师与学生很难有机会面对面地指导交流,师生互动少,教师催要论文繁琐,甚至出现了在学生答辩前指导教师才看到学生论文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毕业论文指导难的问题。另外,虽然有一系列的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学生分散,教师教务繁忙等客观因素,使得很多考评办法也流于形式。

(2)论文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所属的专任专业教师人数较少,但每年都要承担90名左右的同学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人均指导学生达到了15人左右。在承担正常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要负责这么多学生的论文指导,也影响了论文指导的效果。

(3)教师年轻化,实践经验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虽然都是研究生学历,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但是普遍缺少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高职毕业论文跟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相比,又有它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的道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毕业论文更要突出它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情况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还是比较困难。

(4)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比较差。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系统的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对于论文的写作技巧、数字资源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学生的电子资源都是通过百度获得,对于学校图书馆里提供的中国知网等数字平台基本不会使用。在论文写作方面,很多学生还是停留在资料堆砌的层次上,通过各种资料的叠加来达到论文写作的文字数量要求,但对于整体结构、逻辑顺序、自主思考等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同学能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5)论文审核和考评相对较宽松。学生论文的审核主要是通过同事间相互评审,以及论文答辩的形式完成。面对这么大量的审核和考评工作,指导教师很少有精力做到认真细致地评审,最终也就导致了论文审核的时候相对比较宽松,再加上同事之间的相互间的个人关系也会导致最后审核会出现不客观因素。而论文答辩由于时间比较紧,学生比较多,答辩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时间也不多,所以最后的考评也不够完善。

2 提高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的建议

(1)强化入学教育。现在的高校一般在入学的时候都会进行入学教育,主要是介绍所在专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认可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就行职业规划的介绍。但是对在校期间的学习方面的教育比较少,特别是对于如何获取毕业资格等方面介绍得不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缺少概念,很多都是听上一届的学生说的“小道消息”,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说毕业论文很简单,毕业论文基本上都给过等等,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所以基本没有学生去注意这方面的资料和资源的积累。只有在入学的时候就介绍清楚了毕业的条件,介绍了如何去撰写毕业论文,才能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

(2) 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的指导。每个学期安

排一次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讲座,从如何拟定题目、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架构文章体系等。把功夫用在平时,避免出现临近毕业顶岗实习的时候学生赶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毕业论文。

(3) 强化教学实习的功能。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这段时间学生将离开教室,深入企业一线,去感受和体验物流行业,去接触和学习物流知识,去认识和结交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个过程也可以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通过这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去解读实习企业的物流运作情况,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为将来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能够与基层的工友,领导处理好人际关系,既可以锻炼交际能力又可以为将来论文撰写寻找企业指导老师,更加方便写作。

(4) 企业指导教师的参与。真正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到学生毕业论文中来。一方面,邀请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进行全面的指导,使学生的论文更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最后的毕业论文答辩,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去审核和考评学生的论文,进而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第1章 现代物流与铁路运输. 2

1.1现代物流的概念和特征. 2

1.2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2

1.3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3

第2章 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进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 6

2.1加快铁路运输规模化发展. 6

2.2建立快捷货运体系. 6

2.3全面开发铁路货运服务功能. 8

2.4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货物实时追踪. 9

2.5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引入和培养. 9

第3章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需解决的问题. 11

3.1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11

3.2要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11

3.3要加强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 12

第4章 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进铁路货运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13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2、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

3、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

4、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5、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研究

6、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

7、公路运输业对发展物流服务的研究

8、xx企业物流模式分析

9、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因素的研究

10、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运作研究

11、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和关系管理

12、郑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调查

13、xx企业配送体系的构建

14、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5、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浅析

16、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效率浅析

17、准时采购模式在企业当中的运用

18、敏捷制造模式下的物流策略

19、应对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的对策研究

20、企业运输优化方法探讨

21、生产企业物流中心的规划策略

22、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23、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浅析

24、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研究

25、中小型生产企业采购管理研究

26、中国回收物流的发展策略

27、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目标冲突的解决策略

28、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管理研究

29、全球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30、供应合同对供应链管理运作的影响分析

31、论产品包装与物流运输的关系

32、物流管理与产品设计关系探讨

33、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34、企业库存控制与生产物流的关系

35、物流运输工具(设备)选择对成本的影响

36、论库存管理方式对物流管理的影响

37、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行业发展的关系

38、铁路运输方式在企业物流运输中的地位

39、asp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40、物流配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41、关于郑州港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

42、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方式探讨

43、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

44、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45、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营销策略组合的研究

46、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企业战略选择

47、从运价的影响因素看我国公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策略选择

48、推动公路港建设与现代物流中心的关系研究

49、电子商务环境下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的探讨

50、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探讨新经济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51、实施分销商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52、中外物流配送业发展比较研究

53、论物流标准与物流发展

54、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

55、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56、物流技术对物流发展的影响

57、网上商店的物流配送研究

58、汽车行业零部件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分析

59、服装企业物流创新与物流中心建设研究

60、快速消费品(fmcg)物流管理特点初探

61、我国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透视

62、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63、中小企业管理的采购供应问题

64、供应链管理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关系探讨

65、中国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战略探讨

66、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

67、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68、运输企业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

69、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70、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

71、物流外包对企业运营的意义

72、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对比分析

73、降低企业物流运作成本的方式分析

74、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探讨

75、制造企业与商业企业物流运作的差别分析

76、大型零售商的配送策略选择

77、顾客价值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78、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79、供应链分销渠道与物流配送的关系

80、实施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研究

81、国际物流运作系统初探

82、xx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分析与改进

83、论我国企业的物流外包问题

84、关于社会大物流合理化之探讨

85、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86、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研究

87、文化差异对物流管理的影响

88、采购绩效评估指标的研究与分析

89、供应商关系管理问题的研究

90、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途径分析

91、零售商-供应商伙伴关系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92、第四方物流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93、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策略研究

94、货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战略

95、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96、xx企业仓储合理化途径与改进策略

97、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98、在中国实施零售商共享库存面临的挑战

99、xx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

100、jit物流的企业联盟最优伙伴的选择研究

101、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关系研究

102、dell供应链运作模式对企业运作模式的启示

103、中国邮政如何迎接联邦快递和dhl的挑战?

104、我国物流企业品牌战略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05、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106、物流管理与顾客满意的关系

107、郑州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研究

108、麦当劳的服务模式对现代餐饮业的影响分析

109、crm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110、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探讨

111、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营销策略组合的探讨

112、物流企业的绿色运输战略分析

113、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114、第四方物流业趋势分析

115、物流系统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116、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策略研究

117、电子商务对物流企业的价值分析

118、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但是活泼好动,动手能力较强。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1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生源特征和学生特点

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逐年锐减,招生越来越困难,生源质量也越来越差。报读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包括普高生,中职生,学生总体学习成绩偏差。随着生源越来越紧缺,为了保证学校发展,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一再降低入学门槛,学生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足,迟到、旷课频繁,课堂上睡觉,玩手机,“抬头率”不高。

2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性直接影响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为培养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必须实行适合此类学生特性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适合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活动,必须采用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起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

2.1全程实习实践

将实习实践贯穿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整个学习阶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实习实训课程。大一进行参观实习,比如参观仓库,配送中心,港口码头,物流园,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等等,让学生首先对物流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大二开展与物流专业主干专业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实训和课程实习,比如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配合企业物流沙盘实训、企业物流管理课程组织学生到生产制造企业参观生产流程等等;大三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企业顶岗实习,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经历完成实习报告;最后针对具体企业存在的真实问题,撰写完成毕业论文。

2.2建立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的宗旨是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要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学生毕业后的市场适应性,企业的人才储备及教师知识背景的丰富,学院的持续发展等都有重大意义。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有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合作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见习模式,产学研模式等。但是大部分并没有在人才培养方面,课程设置方面,实习实践方面及产学研方面真正深入合作,主要实施的是订单班和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模式),而且就这两方面的合作也存在诸多现实的困难。一方面,在物流行业中,很少企业能同时接纳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统一到企业集中实训一周以上,企业满足不了学校的实训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家境普通比较富有,学生个性独特鲜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很广,每一届学生毕业后很少会有十个以上的学生去同一家企业就业,校企合作的订单班效果很难实现,学校满足不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企业校企合作的目的则更多的是考虑利益,学校与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目标不一致,单纯的订单班和实训基地模式实际上并不能持续。目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条件投入严重不足,且实训的设施设备陈旧,完全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随着智慧物流时代的来临,物流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大型的物流企业每年花费高达数亿元的资金用于物流设备的更新换代升级,任何民办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凭自身能力与物流技术发展同步持续更新物流实训室。建立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将是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新模式。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同时引进多家企业,共同投资,建立校企共享性实训基地。企业投资或者学校向企业租赁最新的物流设施设备,供学生实训及培训考证。学校和企业对物流专业实训基地进行统筹安排,共同开展课程开发、实训、培训、考证、技能大赛、科研等业务,实训基地还可以用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或者持续学习培训,甚至对社会开展培训服务。同时,各企业可以开展企业内部认证培训,将参与认证的学生培养成本企业的储备人才,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发展,促使共享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享资源,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派送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可以借助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研发创新,帮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的科研难题。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对学校对企业都是双赢的结果。

2.3物流技能竞赛常规化

物流技能竞赛,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物流技能竞赛代表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要求,通过物流技能竞赛倒逼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及改革,并将技能竞赛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形式。目前开展的物流技能大赛,有政府组织的,有行业协会组织的,还有企业组织的。政府跟行业协会组织的物流竞赛,都需要先进行方案设计,再进行操作完成。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少,致使比赛中使用的大部分设备都是教学中没有使用过,甚至没有见过的。这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很难参与政府跟行业协会组织的物流竞赛。企业组织的物流竞赛大部分是线上比赛,或者线上线下相结合,主要是物流专业知识及综合模拟经营,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广泛参与。但是,学校不认可这类比赛的成果。这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加物流技能大赛。民办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要真正在教学中融合物流技能竞赛,首先可以举行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赛,在专业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利用一些企业开放的物流技能竞赛平台,广泛开展校内的物流技能竞赛。其次,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共享物流实训室,根据现有的部级技能大赛的赛项,配置物流实训室的设施设备,将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结合当前开展的技能大赛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逐步构建从课堂到校级竞赛到市级竞赛到省部级竞赛到部级竞赛的技能竞赛体系。再次,还可以组织结合合作企业真实运营情况的学生竞赛,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促进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各门物流专业课程也可以结合课程知识开展一些课堂竞赛,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并能学以致用。

2.4融入游戏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乏味,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活泼好动,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比如,在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做“汉堡游戏”,让学生了解精益生产的相关知识点;“囚徒困境”游戏则让学生理解了供应链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及畅顺沟通的重要性。实践证明,游戏教学使课堂变得轻松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5毕业论文真题真做

很多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都要求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但是对于毕业论文的标准非常模糊,要求也很粗糙。有些院校把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五学期学生去顶岗实习之前完成,且只是作为一门课程作业来完成,对是否分析解决了实际问题并不考核,很多学生都是东拼西凑堆砌完成要求的字数,这样的毕业论文毫无意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目的在于加强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也应该紧密联系实际,真题真做。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一方面,物流教研室可以组织物流专业的老师下企业调研,根据企业的实际问题采集真实的研究题目,组织学生选题并完成论文。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有安排至少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可以安排毕业论文与顶岗实习同期进行,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的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形成毕业论文的选题,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环境分析问题,进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企业的指导老师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指导,确保毕业论文真正能联系企业实际并服务于企业。

3结论

作为一门实用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必须与企业需求一致。但是,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等资源有限,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如何通过教学改革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是每一位物流管理专业的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吕贵鑫,冯卉苒.民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468.

[2]梅阳寒,李笑勉,罗冬初,陈雪梅.多维度的校企资源共享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探——以东莞安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为例[J].探索,2018(3)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作流;毕业论文管理;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306-02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本科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所有专业所有学生都必修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大部分教师也都要参与到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工作中。因此,毕业论文写作是所有专业教学每年都要面临的一项繁琐工作,从出题、选题,再到写作与指导、评审与答辩等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

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与指导工作采用见面办理、沟通为主及手工操作方式,存在以下主要困难:

1)由于学生离校实习或者学生所住校区与教师办公地址相距较远等各种原因,导致学生与教师见面不易,信息沟通不畅。

2)由于每个教师要同时指导多个选题多名学生,而且教师工作繁忙,再加上学生离校实习或上课等原因,导致学生和教师很难在工作时段内同时有空闲时间来进行写作指导。

3)毕业论文写作整个工作流程的工作环节多,参与人员多,时间跨度大,业务流程复杂。

4)毕业论文写作各个工作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阶段文档,而且通常需要依赖前面阶段产生的文档,因此,在整个工作流程中会产生和使用大量的相关文档,文档管理工作繁杂。

基于上述原因,非常有必要开发一套B/S架构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以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动化处理毕业论文工作中的大量工作,大大提高毕业论文工作效率,同时利用Internet打破师生交流上的时空限制,大大方便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开发上,选用工作流技术及其相应工作流管理系统和工作流开发环境,定义、开发、实现毕业论文写作工作的工作流程,并管理每个工作流程产生和使用的相应文档。

1 工作流技术概述与应用现状

根据WFMC(工作流管理联盟)的定义[1],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执行。简单地说,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

工作流技术作为一种过程建模和过程管理的核心技术,可以与其它应用系统有效结合,生成符合企业需求的各种业务管理系统。采用工作流技术作为核心开发的业务管理系统最大的特点,也是这些系统与普通的应用软件系统的最大差别,是它们具有清晰的业务流程和明确的任务处理实体;同时,它们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按照企业的具体需求,快速灵活地生成应用软件系统,并且在客户业务过程发生变化时,迅速地进行重组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工作流技术已走出理论研究阶段,开始应用在ERP、CRM、OA、SCM等各类MIS系统的开发中。主要的应用行业有:消费品行业,制造业,电信服务业,银证险等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物业服务业,物业管理,大中型进出口贸易公司,政府事业机构,研究院所及教育服务业等,特别是大的跨国企业和集团公司。

开发基于工作流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相关的工作流开发工具和环境。目前最常用的工作流开发工具和环境有: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 Designer for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和Microsoft Office SharePoint Developer 2013,Open Dynamics Inc的Joget Workflow,起步软件Justep X5 Studio,北京慧正工作流系统,上海满智的EMSFlow流程管理平台等。

这些工作流开发平台基本都提供了工作流引擎、可视化流程定义工具流程建模工具、流程管理与监控、角色与权限管理、快速表单开发、丰富的业务工作流规则、支持复杂的业务工作流、强大的代码扩展能力、图形化的流程运行监控和分析工具、强大的表单快速开发工具、强大的组织机构和权限支持等功能。

上述工作流开发平台多数是基于Java/J2EE架构的,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 Designer for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和Microsoft Office SharePoint Developer 2013是基于大家熟悉的Microsoft .NET架构。其中,SharePointDesigner 2013的目标用户是业务分析人员,SharePoint开发人员,企业IT人员,信息工作者等,要求开发者熟悉SharePointDesigner 2013,包括核心的工作流概念(如:stages, gates, actions, conditions,loops等),更易使用和掌握。而VS2012主要面向中高级开发人员,要求开发者熟悉 VS2012,包括软件开发概念和WF4.0、部署、安全等。使用VS2012可以开发出高度复杂的、灵活的、定制化的workflow,而且还可以开发custom action,供SharePoint Designer 2013调用。[2]

2 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流程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的主要工作流程有:院系管理员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初始设置(设置参与论文写作工作的毕业生和指导教师,相关通知公告、工作流程安排及相关表格文档等)、指导教师拟写论文选题、学生选择论文选题、院系管理员调整选题、院系管理员公告选题分组名单、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写作与指导、学生提交论文终稿及答辩申请书、指导教师评阅、专家评阅、毕业论文答辩、文档打印与入库等工作阶段,各工作阶段相互衔接并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执行。因此,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非常适于使用工作流进行定义、建模和开发。

3 基于工作流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的用户角色包括学生、指导教师、院系管理员、评审专家、系统管理员。系统功能目标是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自动化。核心功能是指导教师在线拟写论文选题、学生在线选题、在线论文写作与指导、指导教师与评审专家在线评阅、答辩管理、文档输入打印等。主要的系统功能模块包括:选题管理、文档管理、在线写作与指导、用户与权限管理、评审管理、答辩管理、公告管理等。

4 基于工作流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开发方案

为实现通过Internet实现在线毕业论文写作的管理、在线指导、在线编辑、在线文档等,管理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整个系统由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三层组成。开发架构采用Microsoft 4.0,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开发工具采用业内广泛使用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的Microsoft Visual Web Developer工具为web应用系统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系统开发。

在工作流开发平台选择上,选择Microsoft Visual Studio Designer for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进行工作流开发,这样可以和Microsoft Visual Web Developer工具无缝集成。工作流系统可以使用两种方式集成到应用系统中,一种是直接调用流程管理中心的可视化模块,将这些可视化模块的url链接挂接到应用系统的菜单上,使得点击应用系统的菜单,就执行这些流程的管理模块。另一种就是在应用系统代码中直接调用工作流引擎的api来集成。

5 结束语

本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基于工作流详细分析、定义、优化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并采用工作流系统与B/S架构应用系统集成的方式进行项目开发,使得系统既能很好地适应毕业论文写作管理实际工作,又实现了毕业论文写作管理的在线化、科学化、自动化,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面向企业需求;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business needs, training qualified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we must reasonably set of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For training mor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of meeting business needs, through surveys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setted out the education indicator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and proposed the basic idea of sett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 system.

Key words: meet business needs;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 system

为了实现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成为基础和关键。而毕业学生和用人企业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则更具说服力。因此,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课程效用,设置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育人指标,是解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和社会衔接的首要问题。

1 基于毕业学生和企业的问卷调查

1.1 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详细了解适合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能力的期望,为本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次调研历时较短,被访对象为内蒙古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2008和2009级毕业学生和若干内蒙古地区大企业及中小物流企业。针对毕业学生采用网络问卷式调查方法,针对企业则主要通过电话或亲自走访采用口头问答方法。

1.2 毕业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通过网络向内蒙古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2008级和2009级毕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6份,全部为有效问卷。下面基于调查问卷中涉及的几个问题,根据毕业生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调查结果如下:

(1)在课程有用性方面:89.57%的学生认为基本素质和能力中的全部课程有用;而其余10.42%的学生没有选择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民族理论与政策这6门课程。

95.83%的学生认为通用管理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用;4.17%的学生建议还应适当补充一些课程,比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礼仪等。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方面,72.92%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都有用但不足够,应该再增加一些物流专业课。15.63%的学生认为这些专业课都有用,但是教学中老师讲授的深度不够。11.46%的学生认为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在工作中最有用。当然这与毕业生现从事的工作有关,分析认为,由于毕业生工作时间较短,多数从事基层工作,高层岗位尚未接触,有些课程的作用还未体现出来。

在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方面,93.75%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工作中有用,但因为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是专业选修课,因为学分关系,很多都未学到。6.25%的学生认为货物学、物流技术与装备这两门课对实际工作指导较大。

在物流管理实践能力方面,62.5%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设置不足。各个实践项目对于工作有用性的排名为:顶岗实习(所占比例最大为29.72%)、毕业实习、企业参观、校内实训室实训、软件模拟、教师示范、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学年论文。

对于最有用的课程,100%的同学填写的均为物流专业课;最没用的课程也几乎100%的同学填写的是思想政治类相关课程。

(2)在指标有用性方面:几乎100%的学生认为从事物流工作最重要的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和物流管理实践能力。同时,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学校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待改善。78.13%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是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

(3)在课程总体设置方面:52.08%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比较不能让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一现状也跟学生本身对自己工作的期望有关。67.71%的学生认为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一般,有些学生建议显示,很多较好的专业课程安排靠后,由于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后期学生的学习劲头下降,导致一些重要专业课学习不认真,甚至有些同学都不知道某些课程讲了哪些内容。

调查结论显示:从毕业生的角度,本校课程设置基本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在工作实践中,最有用的是与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和物流管理实践能力指标相对应的各种课程。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最大的缺陷是物流管理实践课程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工作需求。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上学习期间安排不够合理。

1.3 企业问卷调查分析

通过对6家大型企业(如伊利、蒙牛、神华集团等)和20家中小物流企业的实地考察与电话访谈,了解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为高校设置物流专业课程,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指明方向。本次问卷发放26份,回收25份,有效问卷25份。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物流企业人事主管,部分企业没有专门人事部门时,选择回答者是经理;非物流企业则选择企业物流部门主管作为问卷回答者,他们对物流人才的状况和需求更清楚。在完成调查问卷的同时,通过对填写问卷者的一些访谈补充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使本次调查效果更好。具体调查结论如下:

(1)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企业中物流人才需求量最多的是运输配送,这也是传统物流最强调的一大功能;其次为仓储管理。可见,大部分企业依然是传统物流人才需求较多,当然,这也有历史因素在里面。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排在其后。而报关员、海运操作员、国际货运经理这些涉及国际贸易、海关方面的岗位几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物流企业以从事运输和仓储类的居多。

从人才需求层次看,企业对初级操作类人才需求很大,但由于门槛低,该职位人数相当大,薪酬普遍不高,这类职位人员流动率较高,因此始终呈现出供需两旺局面。而中高级职位普遍让求职者感到“高不胜寒”。物流配送总监、市场拓展总监、仓储经理、采购经理、国际货代销售主管等职位企业在招聘时都遇到困难,即使高薪也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非常紧缺。

对学历而言,大多数企业对一般员工学历的期望为专科和中专,也有少数企业期望学历为本科生。对于管理人员,企业的期望学历则以本科最多,其次为专科,少数企业期望管理人员是研究生。物流企业对人才的学历需求较为合理。

(2)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企业选择物流人才比较看重的方面:学历、实践能力、物流专业技能、证书 、其他五个选项中,97%的企业选择了实践能力。而企业对物流人才素质的要求,绝大多数企业也都比较看重其专业实操能力。这似乎表明物流企业非常务实,也显示出对没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大学生并不认可。

(3)企业对学校课程有用性的认识

在问卷中列出了物流专业开设的物流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和实践课。企业选择最多的课程依次是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和实践课,其中绝大多数企业人事经理都选择顶岗实习和企业参观;这说明企业更注重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对于专业拓展课89%的企业认为当然有用,但实际工作中难以体现。对国际贸易、港口物流、海关通关实务等课程,调查中没有企业选择,原因可能是目前区内企业涉及到这方面的业务较少或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主要以初级操作员和中级物流管理人才居多,高级管理人才则需企业花年头培养。但目前毕业生普遍理论知识有余而实践不足。企业对于物流课程更是注重其实用性,绝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实用性强的课程以及实践课对工作最有用。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区内企业对港口物流人才几乎没有要求。

2 面向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育人指标设置

基于以上对毕业生和企业的问卷调查,以面向企业需求的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评价依据,为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学生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可以设定以下五项指标:

(1)基本素质和能力:是一个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包括指导思想和行为工具。其中指导思想是指物流人才个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水平,物流人才应该能做到诚实守信、恪尽职守、廉洁自律、明辨是非和奖惩有据;行为工具则是处理问题的基本手段,比如外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等。

(2)通用管理能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第一素质应该是突出的管理能力,即既要能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从战略高度统筹全局,做好远期规划,又要能兼顾企业近期目标,做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企业微观管理活动。

(3)物流管理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物流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也是企业在引进人才时最看中的一项能力。

(4)专业拓展能力:学生除了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一些相关专业知识作为补充,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多渠道择业提供方便。

(5)物流管理实践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实操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企业运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强化运用,市场风云变幻,经营环境异常复杂,实际工作和理论实施往往出现偏颇,这使得很多企业看重的并不是学生的理论功底而是经验积累,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经验不足,必须通过实践来弥补。

这五项指标是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为高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这五项指标是有层次和重要性之分的,从以上基于毕业生和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其中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和物流管理实践能力是毕业生和企业都非常认可的,在实际工作中是最有用的两项指标。因此,针对这五项指标进行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是有主次之分的,必须重点强化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以真正适应企业需求。

3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使课程的设置具有系统性,同时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依据五种育人指标,分为五个模块:基本素质和能力模块、通用管理能力模块、物流管理专业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和物流管理实践能力模块。

(1)基本素质和能力(17门课):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民族理论与政策、外语、体育、经济数学基础、经济法、概率论、财经写作、大学语文、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 Foxpro数据库应用与开发、多媒体技术应用、Excel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通用管理能力(9门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

(3)物流管理专业能力(12门课):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企业物流、物流运筹学、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物流系统模拟。

(4)专业拓展能力(21门课):物流工程、货物学、物流技术与装备、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物流信息系统、ERP概论、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物流系统分析、农产品物流、市场调查与预测、流通经济学、海关通关实务、渠道管理、物流前沿专题、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物流建模与仿真。

(5)物流管理实践能力(10项):教师示范、软件模拟、校内实训室实训、企业参观、顶岗实习、企业讲座、毕业实习、调查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这五个模块所涉及的课程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当地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以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为目标,需要加强学生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和物流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针对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环节薄弱的现状,要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真正适应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联辉. 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8-80.

[2] 吴义生. 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物流科技,2009(11):94-96.

[3] 吕玉兰.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6-90.

[4] 王忠伟,庞燕.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J]. 中国市场,2008(49):144-145.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business needs, training qualified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we must reasonably set of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For training mor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of meeting business needs, through surveys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setted out the education indicator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and proposed the basic idea of sett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 system.

Key words: meet business needs;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 system

为了实现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成为基础和关键。而毕业学生和用人企业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则更具说服力。因此,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课程效用,设置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育人指标,是解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和社会衔接的首要问题。

1 基于毕业学生和企业的问卷调查

1.1 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详细了解适合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能力的期望,为本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次调研历时较短,被访对象为内蒙古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2008和2009级毕业学生和若干内蒙古地区大企业及中小物流企业。针对毕业学生采用网络问卷式调查方法,针对企业则主要通过电话或亲自走访采用口头问答方法。

1.2 毕业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通过网络向内蒙古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2008级和2009级毕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6份,全部为有效问卷。下面基于调查问卷中涉及的几个问题,根据毕业生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调查结果如下:

(1)在课程有用性方面:89.57%的学生认为基本素质和能力中的全部课程有用;而其余10.42%的学生没有选择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民族理论与政策这6门课程。

95.83%的学生认为通用管理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用;4.17%的学生建议还应适当补充一些课程,比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礼仪等。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方面,72.92%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都有用但不足够,应该再增加一些物流专业课。15.63%的学生认为这些专业课都有用,但是教学中老师讲授的深度不够。11.46%的学生认为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在工作中最有用。当然这与毕业生现从事的工作有关,分析认为,由于毕业生工作时间较短,多数从事基层工作,高层岗位尚未接触,有些课程的作用还未体现出来。

在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方面,93.75%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工作中有用,但因为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是专业选修课,因为学分关系,很多都未学到。6.25%的学生认为货物学、物流技术与装备这两门课对实际工作指导较大。

在物流管理实践能力方面,62.5%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设置不足。各个实践项目对于工作有用性的排名为:顶岗实习(所占比例最大为29.72%)、毕业实习、企业参观、校内实训室实训、软件模拟、教师示范、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学年论文。

对于最有用的课程,100%的同学填写的均为物流专业课;最没用的课程也几乎100%的同学填写的是思想政治类相关课程。

(2)在指标有用性方面:几乎100%的学生认为从事物流工作最重要的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和物流管理实践能力。同时,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学校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待改善。78.13%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是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

(3)在课程总体设置方面:52.08%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比较不能让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一现状也跟学生本身对自己工作的期望有关。67.71%的学生认为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一般,有些学生建议显示,很多较好的专业课程安排靠后,由于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后期学生的学习劲头下降,导致一些重要专业课学习不认真,甚至有些同学都不知道某些课程讲了哪些内容。

调查结论显示:从毕业生的角度,本校课程设置基本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在工作实践中,最有用的是与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和物流管理实践能力指标相对应的各种课程。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最大的缺陷是物流管理实践课程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工作需求。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上学习期间安排不够合理。

1.3 企业问卷调查分析

通过对6家大型企业(如伊利、蒙牛、神华集团等)和20家中小物流企业的实地考察与电话访谈,了解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为高校设置物流专业课程,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指明方向。本次问卷发放26份,回收25份,有效问卷25份。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物流企业人事主管,部分企业没有专门人事部门时,选择回答者是经理;非物流企业则选择企业物流部门主管作为问卷回答者,他们对物流人才的状况和需求更清楚。在完成调查问卷的同时,通过对填写问卷者的一些访谈补充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使本次调查效果更好。具体调查结论如下:

(1)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企业中物流人才需求量最多的是运输配送,这也是传统物流最强调的一大功能;其次为仓储管理。可见,大部分企业依然是传统物流人才需求较多,当然,这也有历史因素在里面。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排在其后。而报关员、海运操作员、国际货运经理这些涉及国际贸易、海关方面的岗位几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物流企业以从事运输和仓储类的居多。

从人才需求层次看,企业对初级操作类人才需求很大,但由于门槛低,该职位人数相当大,薪酬普遍不高,这类职位人员流动率较高,因此始终呈现出供需两旺局面。而中高级职位普遍让求职者感到“高不胜寒”。物流配送总监、市场拓展总监、仓储经理、采购经理、国际货代销售主管等职位企业在招聘时都遇到困难,即使高薪也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非常紧缺。

对学历而言,大多数企业对一般员工学历的期望为专科和中专,也有少数企业期望学历为本科生。对于管理人员,企业的期望学历则以本科最多,其次为专科,少数企业期望管理人员是研究生。物流企业对人才的学历需求较为合理。

(2)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企业选择物流人才比较看重的方面:学历、实践能力、物流专业技能、证书 、其他五个选项中,97%的企业选择了实践能力。而企业对物流人才素质的要求,绝大多数企业也都比较看重其专业实操能力。这似乎表明物流企业非常务实,也显示出对没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大学生并不认可。

(3)企业对学校课程有用性的认识

在问卷中列出了物流专业开设的物流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和实践课。企业选择最多的课程依次是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和实践课,其中绝大多数企业人事经理都选择顶岗实习和企业参观;这说明企业更注重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对于专业拓展课89%的企业认为当然有用,但实际工作中难以体现。对国际贸易、港口物流、海关通关实务等课程,调查中没有企业选择,原因可能是目前区内企业涉及到这方面的业务较少或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主要以初级操作员和中级物流管理人才居多,高级管理人才则需企业花年头培养。但目前毕业生普遍理论知识有余而实践不足。企业对于物流课程更是注重其实用性,绝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实用性强的课程以及实践课对工作最有用。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区内企业对港口物流人才几乎没有要求。

2 面向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育人指标设置

基于以上对毕业生和企业的问卷调查,以面向企业需求的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评价依据,为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学生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可以设定以下五项指标:

(1)基本素质和能力:是一个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包括指导思想和行为工具。其中指导思想是指物流人才个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水平,物流人才应该能做到诚实守信、恪尽职守、廉洁自律、明辨是非和奖惩有据;行为工具则是处理问题的基本手段,比如外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等。

(2)通用管理能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第一素质应该是突出的管理能力,即既要能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从战略高度统筹全局,做好远期规划,又要能兼顾企业近期目标,做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企业微观管理活动。

(3)物流管理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物流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也是企业在引进人才时最看中的一项能力。

(4)专业拓展能力:学生除了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一些相关专业知识作为补充,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多渠道择业提供方便。

(5)物流管理实践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实操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企业运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强化运用,市场风云变幻,经营环境异常复杂,实际工作和理论实施往往出现偏颇,这使得很多企业看重的并不是学生的理论功底而是经验积累,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经验不足,必须通过实践来弥补。

这五项指标是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为高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这五项指标是有层次和重要性之分的,从以上基于毕业生和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其中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和物流管理实践能力是毕业生和企业都非常认可的,在实际工作中是最有用的两项指标。因此,针对这五项指标进行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是有主次之分的,必须重点强化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以真正适应企业需求。

3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使课程的设置具有系统性,同时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依据五种育人指标,分为五个模块:基本素质和能力模块、通用管理能力模块、物流管理专业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和物流管理实践能力模块。

(1)基本素质和能力(17门课):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民族理论与政策、外语、体育、经济数学基础、经济法、概率论、财经写作、大学语文、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 Foxpro数据库应用与开发、多媒体技术应用、Excel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通用管理能力(9门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

(3)物流管理专业能力(12门课):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企业物流、物流运筹学、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物流系统模拟。

(4)专业拓展能力(21门课):物流工程、货物学、物流技术与装备、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物流信息系统、ERP概论、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物流系统分析、农产品物流、市场调查与预测、流通经济学、海关通关实务、渠道管理、物流前沿专题、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物流建模与仿真。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063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而随着我国《物流产业振业规划》的出台,物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行业的发展意味着对人才需求的急剧加大,而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在质量上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表现,为我系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依据,促进我系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我系物流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切实提高我系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满足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同时使物流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规范化、制度化,特地对我院已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此次就业状况调查。

1调查的基本情况

1.1调查时间和方法

本调研工作从2015年月7始至2015年12月止,一共持续了近半年时间。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研先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主要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极少数同学采取了电话访谈的形式。

1.2调查内容

了解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与物流相关的工作,由于物流所涵盖的范围较广,并具体了解学生从事的是物流哪一类工作;了解学生就业时考虑了哪些因素,他们对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何想法;了解学校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哪些专业技能是物流岗位所必需的;了解对从事物流行业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有哪些,其中哪几门专业课最实用;并调查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议或意见,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的看法等。

1.3调查对象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毕业的学生有五届,共计五百余人。本次调查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首先由老师制作调查表格,再由负责学生实习和就业工作的老师给毕业生发放并收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电子邮件。截止2015年12月31日,此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70份(含电话调查),占被调查人数70%以上。

2针对调查报告的分析数据

此次调查所收到的有效问卷,占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所有毕业生的54%。其中在湖北就业的有93人,占调查问卷的34.4%,外地就业的有177人,主要是集中在广东和江浙地区。

从被调查的情况来看,有199名也就是70%的毕业生,在从事物流工作,其中,41%的毕业生所从事的是物流企业的物流岗位工作,22%的毕业从事的是生产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26%的毕业生从事的是非物流企业的物流岗位工作,还有11%的毕业生从事的是物流企业的其他非物流工作。由此可见,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从事的还是与物流相关的工作岗位,其次是采购管理,再次是在流通企业中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从所收集的调查情况显示,毕业生在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行业和个人的发展、地域环境、薪酬水平,且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90%以上的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对从事物流行业实践、理论上都有帮助,其中:《物流成本管理》、《仓储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配送营运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国际物流与报关》这七门课程是学生们统一认为对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

在需要增强的实践训练中,92%的毕业生认为企业案例分析讨论和企业现场顶岗实习这两项训练最重要,56%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参观认知实习和企业物流情况实地调查这两项训练重要;32%的毕业生认为实验室仿真模拟操作和物流实践操作竞赛重要。

在对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意见或建议中,95%以上的毕业生建议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应选取企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另外学校还应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设认知实训课程,带领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学习,更早地接触物流实践;17%的毕业生认为还可以邀请物流企业资深管理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传达最新物流行业资讯;3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对学生就业、创业进行职业指导。

3根据调查报告归纳出的问题

3.1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31.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赶不上物流业的发展,其中较为突出的反映是教材的选用出现明显滞后性;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晚,造成大四时的专业理论学习任务还非常重,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对其现在从事的物流行业相关工作没有多大帮助。

3.2课程的理论性太强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55.6%的毕业生认为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较多,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课堂进行,而老师授课的方法又过于理论化,缺乏一定的互动和实践动手操作环节,尤其是接触物流企业的机会太少,这样造成他们在工作岗位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适应。

3.3对专业的认同性不高

在被调查者中,有3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的是与物流管理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是自主创业。在填写原因一栏中,有学生认为是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甚看好,有学生认为物流相关的工作太辛苦,还有学生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的自主创业。

4对我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建议

我院此次针对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涉及到已毕业的五届学生,很是全面,回收的调查试卷也真实有效,所反映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有着极大的参照作用。以下就是针对此次调查归纳的问题,所提出的相关建议。

4.1改进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从调查所收集到信息来看,我院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定位还是正确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与物流相关的职位,但随意国际物流和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建议重视《电商物流》和《国际物流与报关》两门课程,同时增设与互联网+物流相关的选修课程,同时还需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4.2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一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改进理论教学方法,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多给学生提供到企业认知实习的机会,同时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为了增强学生对物流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还可不定期举办物流资讯讲座,邀请企业有关专业人士或院校资深物流专业老师,每期针对一个与物流相关的专题进行讲座。还可与企业合作,采取3+1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4.3改进理论教学模式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物流企业案例开展教学,注重让学生参与讨论,同时在讲授课程中传递物流行业最新资讯。另外还需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聘请具有物流实践管理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课堂教学任务,丰富理论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4.4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在被调查者中,有一部分学生事先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创业的学生中也有一些是被创业的,因此对于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专业规划就非常必要,建议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树立起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信心,并在大一下学期就开设物流专业基础课程,坚定学生从事专业的决心,并能客观科学地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开设创业创新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进行创业创新。

参考文献 

[1]金鑫,梅士伟.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学理论,2015,(01). 

[2]张曙红,冷凯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63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而随着我国《物流产业振业规划》的出台,物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行业的发展意味着对人才需求的急剧加大,而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在质量上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表现,为我系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依据,促进我系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我系物流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切实提高我系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满足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同时使物流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规范化、制度化,特地对我院已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此次就业状况调查。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本调研工作从2015年月7始至2015年12月止,一共持续了近半年时间。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研先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主要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极少数同学采取了电话访谈的形式。

1.2 调查内容

了解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与物流相关的工作,由于物流所涵盖的范围较广,并具体了解学生从事的是物流哪一类工作;了解学生就业时考虑了哪些因素,他们对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何想法;了解学校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哪些专业技能是物流岗位所必需的;了解对从事物流行业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有哪些,其中哪几门专业课最实用;并调查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议或意见,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的看法等。

1.3 调查对象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毕业的学生有五届,共计五百余人。本次调查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首先由老师制作调查表格,再由负责学生实习和就业工作的老师给毕业生发放并收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电子邮件。截止2015年12月31日,此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70份(含电话调查),占被调查人数70%以上。

2 针对调查报告的分析数据

此次调查所收到的有效问卷,占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所有毕业生的54%。其中在湖北就业的有93人,占调查问卷的34.4%,外地就业的有177人,主要是集中在广东和江浙地区。

从被调查的情况来看,有199名也就是70%的毕业生,在从事物流工作,其中,41%的毕业生所从事的是物流企业的物流岗位工作,22%的毕业从事的是生产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26%的毕业生从事的是非物流企业的物流岗位工作,还有11%的毕业生从事的是物流企业的其他非物流工作。由此可见,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从事的还是与物流相关的工作岗位,其次是采购管理,再次是在流通企业中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从所收集的调查情况显示,毕业生在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行业和个人的发展、地域环境、薪酬水平,且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90%以上的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对从事物流行业实践、理论上都有帮助,其中:《物流成本管理》、《仓储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配送营运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国际物流与报关》这七门课程是学生们统一认为对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

在需要增强的实践训练中,92%的毕业生认为企业案例分析讨论和企业现场顶岗实习这两项训练最重要,56%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参观认知实习和企业物流情况实地调查这两项训练重要;32%的毕业生认为实验室仿真模拟操作和物流实践操作竞赛重要。

在对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意见或建议中,95%以上的毕业生建议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应选取企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另外学校还应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设认知实训课程,带领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学习,更早地接触物流实践;17%的毕业生认为还可以邀请物流企业资深管理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传达最新物流行业资讯;3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对学生就业、创业进行职业指导。

3 根据调查报告归纳出的问题

3.1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31.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赶不上物流业的发展,其中较为突出的反映是教材的选用出现明显滞后性;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晚,造成大四时的专业理论学习任务还非常重,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对其现在从事的物流行业相关工作没有多大帮助。

3.2 课程的理论性太强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55.6%的毕业生认为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较多,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课堂进行,而老师授课的方法又过于理论化,缺乏一定的互动和实践动手操作环节,尤其是接触物流企业的机会太少,这样造成他们在工作岗位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适应。

3.3 对专业的认同性不高

在被调查者中,有3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的是与物流管理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是自主创业。在填写原因一栏中,有学生认为是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甚看好,有学生认为物流相关的工作太辛苦,还有学生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的自主创业。

4 对我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建议

我院此次针对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涉及到已毕业的五届学生,很是全面,回收的调查试卷也真实有效,所反映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有着极大的参照作用。以下就是针对此次调查归纳的问题,所提出的相关建议。

4.1 改进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从调查所收集到信息来看,我院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定位还是正确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与物流相关的职位,但随意国际物流和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建议重视《电商物流》和《国际物流与报关》两门课程,同时增设与互联网+物流相关的选修课程,同时还需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4.2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一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改进理论教学方法,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多给学生提供到企业认知实习的机会,同时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为了增强学生对物流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还可不定期举办物流资讯讲座,邀请企业有关专业人士或院校资深物流专业老师,每期针对一个与物流相关的专题进行讲座。还可与企业合作,采取3+1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4.3 改进理论教学模式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物流企业案例开展教学,注重让学生参与讨论,同时在讲授课程中传递物流行业最新资讯。另外还需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聘请具有物流实践管理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课堂教学任务,丰富理论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4.4 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在被调查者中,有一部分学生事先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创业的学生中也有一些是被创业的,因此对于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专业规划就非常必要,建议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树立起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信心,并在大一下学期就开设物流专业基础课程,坚定学生从事专业的决心,并能客观科学地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开设创业创新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进行创业创新。

参考文献

[1]金鑫,梅士伟.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学理论,2015,(01).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1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的的脱节物流行业涉及的环节多,系统性强,操作的流程复杂,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虽然目前高等院校的物流管理的教学体系中既有一定的理论课程,也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课程,但是往往是理论课占的比重大,实践课占的比重小,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条件、师资力量等的限制,往往这种实践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2实践教学配套资源投入不足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需要配套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硬件方面的不足比如教学实践基地和校内的实习训练基地缺乏,由于资金原因无法购买一些模拟软件等,软件方面的不足主要是师资力量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的方法不得当等。

1.3对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评价不到位目前,大多数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实践教学的项目进行管理,缺乏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机制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导致实践教学因实验室安排、教学课时、实习基地等原因随意性较大;没有完整的考评指标体系,不利于教学效果的监控及改进,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2工科院校与经管、贸易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原则的差异专业的比较优势就是专业的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决定了学生的就业、人才的定位,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等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任何高校无不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问题。对于工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其人才的培养重在逻辑思维的培养,一般毕业生理科功底较好,故其人才的培养大多面向制造类企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主要有设施布局、流程的设计和改善等。而对于经管、贸易类的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其培养的毕业生大多面向服务业,如第三方物流等企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主要有运营、运输调度等。对于一般工科院校,常常在某些专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较好,但是对于工科院校的经管类的专业比如物流管理专业,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因此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下,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发挥出工科学校的特色就变得异常重要。

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结构

3.1物流人才社会需求分析随着我国物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对我国物流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人才的需求结构来看,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宏观管理层次的人才,如为政府机构制定政策、规划等的人才;二是微观管理层次的的人才,具体包括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这是物流人才需求最大的一部分,涉及的企业有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等。从人才的需求数量来看,近年来制造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仓储和批发、零售贸易等流通业的发展,扩大了商品流通规模,这些都为物流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对物流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从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来看,由于微观物流管理人才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一部分,而这部分人才又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操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不同层次的人才要求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操作人员主要要求掌握具体的操作技巧;中层管理人员必须在掌握必要的物流操作技能基础上,熟悉物流某个环节相邻环节的业务流程、业务管理内容,具备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规划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等,能够带领团队完成所承担的物流任务,并能与相邻环节紧密配合,实现高效无缝对接,保证物流运作效率;高级管理人才除了懂得必备的物流操作技能外,还需能够应用现代物流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规划,并能够对全过程进行协调管理,实现物流系统总体最优。这类人才更多的是在工作中从中层管理人员锻炼、培养发展而来的。对于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其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定位于面向广大工商企业、物流企业所需的中层管理人才。

3.2国内外物流管理专业比较国外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历史较长,是与其物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其构建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学科体系的主线,以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为学科理论与方法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等方法和手段,结合贸易、运输、储存等实务和相关法规知识等构筑其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结构上主要分为四块:基础课程、一般教育、企业核心课程、主要领域课程。国内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学科体系上基本遵循物流学科的体系结构,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基本分为四块: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国外的课程体系结构基本相同。

3.3实践性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笔者结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要求以及国内外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的课程体系结构,并融入工科院校重视技能培养的特色,建立如图1所示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①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精神。课堂教学要重点突出、讲思路、讲方法,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物流管理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等。对于物流管理的具体课程,应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律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体育、英语、计算机、就业指导、健康教育等;专业基础课包括管理数学、物流规划与设计、数据库设计与运用、物流信息技术、运输地理、货运学与货运技术、物流设施与设备等;专业必修课包括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与配送、物流企业管理、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与服务等;专业选修课包括统计学原理、配送中心管理、企业采购决策、流通与加工、公共关系学等。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可以培养不同方向的物流人才。

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中间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物流应用软件的学习和运用,这里推荐Witness物流管理软件,该软件是物流领域的主流仿真软件,其主要功能有工业(商业)系统流程的动态建模与运行仿真、流程的动态仿真、流程环节的灵敏度分析、面向对象的建模机制、与常用数据库的集成等。教师可以选择某一具体问题,在课程设计中让学生通过Witness软件通过仿真的方式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各个学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流配送中心设计、物流营销方案设计等课程设计内容。

③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是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由指导老师讲解有关的工作流程,让学生体会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自动化的生产线和感受企业文化,同时也为有些同学进入企业工作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二是进行市场调研,由指导老师指定某一研究课题,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进行市场调研、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增强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老师不必指定具体的实践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结束后,学生须提交一份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由指导老师考核实践完成情况,优秀的实践报告应予以一定的奖励。

④毕业论文与设计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是学生离校前对其专业能力的综合考察。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围绕自身在实习或调研中提出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指导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严格把关,提高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毕业设计则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要求学生根据实习以及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完成仓储活动、运输配送、现场管理、货运等活动的综合分析等任务,以培养毕业生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

⑤校外实习校外实习包括实习基地实习和企业实习。学校应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加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接受实训或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企业物流实务联系起来,还可促进学生对企业物流的了解,同时也拉近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距离。由于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大多比较艰苦,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还可以磨练其意志和锻炼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企业实习,这更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系统的了解某一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情况,并进行有关的实践操作,提前进入工作的状态,这也是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前期准备,是为企业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参与指导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来看,民办高职学生论文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自己东西少,抄袭严重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下载各种信息的便利。从网络上搜集毕业论文相关资料成为可能,这样造成学生大量下载资料,大篇幅引用,而自己的见解非常少。复制率大往往造成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不高,严重制约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对民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消极影响。内容不规范,不符合要求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尽管是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内容和结论,大多是课本或期刊早就存在的东西,这样造成文章内容陈旧,毫无新意。例如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引用的物业管理方面法律或条例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的,近年来的物业管理法律或条例被引用的不多。学生论文整体布局不规范,缺少论文组成要素,尤其是参考文献书写不规范,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重点内容不突出,有些论文还存在“跑题”现象。师生交流少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在理论上讲时间比较充裕,然而实际上这一学期学生大多在单位实习,甚至有少数学生还在外地实习工作,因此教师很难当面给予他们针对性指导,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少。交流的主要方式是邮件或QQ,这样论文中存在问题难以解释清楚。只是在答辩前几天,学生才主动和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样造成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给予有效指导,所发现的往往只是毕业论文中的小问题,这对论文整体质量提高没有太大作用。

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要和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但是,目前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基本上采用普通高校毕业论文模式,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这样毕业论文就不能充分体现民办高职专业的职业性和岗位性要求,也不能体现民办高职学生的专业特长。由此,造成毕业论文选题普遍偏离民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不出民办高职教育特点,也没有顾及民办高职学生实际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撰写论文的困难度,也给学生草草了事、大面积抄袭他人论文提供了理由。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因素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甚至有些生源来自初中毕业生。在现行高校招生体制下,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处在高考录取最后一个批次,在这一批次中学生分数比较低,知识基础较差,具体表现在这部分学生文字处理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高,概括、归纳、总结及提炼能力欠缺,很难把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表达出来。因此,民办高职学生撰写理论性毕业论文存在很大难度,一些学生为了毕业,只能抄袭、找人论文,应付了事。此外,民办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学生对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学习心里不满意,没有个人职业规划,因此学习缺少兴趣和能动性,在毕业论文上表现为不主动联系教师,对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少数学生根本不理会教师的修改意见,原封不动上交论文。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因素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然而,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把精力大多用在找工作或毕业实习上,放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在整个毕业论文期间,指导教师只能通过邮件、QQ、电话等方式与学生联系,不能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使得指导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事倍而功半。此外,民办高职学生没有开题报告这一过程,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该搜集哪方面资料,教师也不能提前了解学生撰写内容。指导老师因素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水平不高,具有指导毕业论文经验的教师比例不高,也是影响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原因。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待遇普遍不高,不能激起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兴趣,表现为不能认真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往往是草草了事;民办高职院校师生比例失衡,教师承担繁重教学任务,一个教师指导几十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在时间有限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对每篇毕业论文给予针对性指导;专业教师缺乏,不能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专业指导,往往是非本专业毕业教师指导本专业毕业论文,教师根本不能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有些专业教师自己都弄不明白,更不可能有效指导学生。

提高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措施

针对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主要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求对症下药,提高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拟定符合民办高职教育特点的毕业论文主题选题是毕业论文第一步。要根据民办高职教育特点及民办高职学生实际水平,尽可能做到毕业论文主题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论文篇幅适中,不必要求面面俱到,重点突出、结论合理就可以。毕业论文题目拟定要和本专业骨干教师一起研讨,这样可以确保毕业论文主题质量,避免出现偏差。严格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首先,抓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在学生寒假前完成,避免和学生实习、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通过开题报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选题,拟定写作大纲,并帮助学生完成参考文献搜集工作;其次,做好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这个阶段重点检查学生毕业论文初稿,针对初稿提出格式、专业知识以及撰写内容方面修改意见,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需要修改的部分;最后,做好组织答辩,此时教师要配合学校毕业生答辩安排,严格审查学生论文,确保毕业论文质量。严格指导教师管理民办高职院校队伍在师资水平、教师专业结构以及师生比等方面不像普通公办大学那样合理。因此,为了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必须严格指导教师管理。可以通过培训让没有专业知识背景和经验的教师具备指导毕业论文能力;必须要求指导教师具备应有责任心,认真对待所指导的每一个学生;尽量让骨干教师协助指导年轻教师,避免毕业论文出现专业知识上的错误。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毕业实习;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21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电商模式的不断兴起,社会对运输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从较低层次的运输搬运工、站点收派件员、到仓库理发货员、录单员,再到更为高级的运输管理人员,几乎呈井喷式增长。这使得社会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有着较大需求,为促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但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往往无法胜任岗位工作,鉴于此,众多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安排了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即在本科生第七学期将学生送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实习过度,作为在校期间课程学习或学分修读的一部分,实习合格则取得相应学分。通过这一环节,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并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开展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并进一步提升学生毕业就业时的竞争力。因此,众多高校都非常重视这一环节,但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的差异,在开展毕业实习时也各有不同,最后的成效也不尽相同。目前也有其他高校学者对这一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如文献分析了常见的实习模式,并就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对策,文献则用量化的方式建立了物流专业实习环节质量评价体系,采用FCE方法对物流专业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改进专业实习效果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高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民师院)为例,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2 毕业实习生存现状

2.1 基本情况

民师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物流管理专科生,2009年学校获得升本资格并于2012年开始招收物流管理本科生,2016年迎来物流管理首届本科毕业生,2013年以后物流管理专科停止招生,因此本文仅针对物流管理本科毕业实习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民师院物流管理2012级共132名毕业生,在毕业实习前,学校统一为学生联系了三家需求量较大的用人单位,分别为顺丰速运(浙江嘉兴分部),敦豪供应链(DHL东莞站),全一快递(上海、北京、东莞、深圳等地),此外,还有学生自主实习(自行选择其他实习单位),或因考研暂缓毕业实习环节。经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132名学生的毕业实习去向安排情况为:顺丰26人,敦豪33人,全一30人,自主实习29人,考研暂缓实习14人。

2.2 实习内容及工作形式多样化

据现场参观及后续回访获取的资料显示,尽管各单位都与物流行业相关,但学生所从事的业务内容却存在较大差异。在顺丰实习的同学主要在各站点进行收派件,或在中转场进行大件包裹的搬运与装卸,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在DHL实习的同学主要在位于华为公司内部的仓库从事仓管员工作,少数同学从事船务、关务或是质量监控的文职工作。在全一实习的同学主要在各站点从事录单员、质控专员或是财务相关工作,而自主实习的同学则差异较大,有些在物流公司从事与上述单位基本相同性质的工作,也有少数同学从事着与物流行业关系不大的工作。

2.3 薪资待遇及劳动强度存在较大差别

根据各用人单位提供的实习薪资待遇显示,顺丰在实习期的基本工资约为1800元/月,无绩效或提成,食宿自理,这对于“双11”和“双12”等购物高峰期来说,工作强度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往往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但是3个月实习期结束后继续留在顺丰的员工,可获得绩效奖励,每月可获得报酬为4000元左右,但劳动强度仍较大。DHL提供的实习待遇则为基本工资1700,按每天八小时制计算,加班工资为基本工资1.5倍,平均每天加班2-3小时,公司提供住宿,但伙食自理,实习生每月可到手工资在3500-4000左右。全一的实习待遇则为基本工资2500元/月,提供住宿,每月200元餐补,实习生每月可到手工资为3000左右,基本为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工作环境相比于另外两家单位稍优。而自主实习的同学,工作形式和薪资待遇则差别较大,在此不一一列举。

2.4 毕业实习与就业择业匹配情况

反馈结果显示,位于三家用人单位集体实习的同学,其工作性质与物流运输行业密切相关,在实习阶段对终端物流、仓储、运输等基本环节已较为熟悉,并基本掌握了一些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这对于将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积极意义。其中,一部分优秀的同学从事着船务、关务、财务、质控等类型的工作,这些工作虽不直属于物流管理,但是仍与物流行业关系密切,且工作内容和形式相对于物流基础行业更有难度,工作环境更好,从事此类工作会有更好的发展平台。

3 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民师院物流管理首届本科毕业生,其毕业实习环节的实施无论是在学校组织层面,还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亦或是学生自身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在进行实际调研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如下主要问题。

3.1 学校组织层面没有把握合适时机

物流行业由于与电商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部分公司的货运量存在较大的周期性波动,尤其是像顺丰这种以淘宝件为主要客户群的物流公司来说,时机尤为重要,如“双11”,“双12”等淘宝天猫促销大战时节,全民网购导致快递公司快件数量倍增,公司此时对实习生存在较大缺口,本校前往顺丰公司的学生于11月2日出发,3日到达,离“双11”高峰仅隔几天,加上培训,时间相对紧张。但是由于其他高校学生到达时间更早,因此,在工作岗位分配上,我校学生失去了先发优势,只能被动接受剩余的工作岗位,这也是导致后续部分同学离职的原因之一。

3.2 课程设置上实践教学严重匮乏

部分同学在单位实习时碰到的较大问题就是业务不熟练,缺乏操作技能,学习能力较差。一方面这与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关,没有购买足够的物流系统或设施设备供学生练习,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难以适应环境。

3.3 学生心态扭曲且期望过高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毕业实习是他们第一次尝试性的进入社会,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感觉自己从环境上一步步“堕入深渊”,从小的成长环境,使他们面对这个现实社会时往往无所适从。对实习工作不满意,认为实习异常辛苦,对实习缺乏正确认知。事实上,产生这种心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社会历练经验,将学校学习作为社会实习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必然会觉得落差太大。但是他们由于经验的缺乏并没有将不同单位或工作进行横向对比,明白其实每个行业都各有艰辛的道理。此外,学生对实习环境和报酬的期望值普遍过高,当他们面临简陋的住宿环境、嘈杂的车间厂房和微薄的实习收入的时候,内心原始的期望与现实再次形成巨大落差。

3.4 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缺失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实习岗位上,不管是何种工作性质,均对操作技能和基础能力有一定要求。在车间和仓库的岗位需要熟练掌握各类设施设备的运用,在办公室从事文职的岗位需要对计算机较为熟练,在DHL这样的外企工作的同学则需要英语达到较高的水平。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同学在这些技能方面都很缺失,导致学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不匹配。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并不缺乏英语和计算机这些基础能力的培养,但是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并不多,这也成为部分同学在竞争实习岗位,甚至于日后正式择业时的瓶颈。以DHL为例,由于员工的正常流动,时不时会空出一些相对较好的岗位,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大学生来填补这些空缺岗位,此时英语就成为他们晋升的阻力亦或是动力,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亦是如此。

4 提升对策与建议

为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其毕业就业与择业奠定基础,完善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优化专业知识教学模式

学生在校要注重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基础能力培养,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口语和写作阅读能力,二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中,前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家通过相关等级考试,如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口语考试等,虽然等级与能力不完全匹配,但是在相当程度上二者还是呈正相关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过级率,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于后者,则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技能训练,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在讲授供应链管理课程时,可结合相关的3D软件来为学生分配角色,参与模拟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了解基本运作流程,又比如在进行Flexsim物流仿真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物流运筹学中的相关模型,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再将数学模型用仿真软件加以实现,观察仿真效果并不断改进系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4.2 重视高年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心理疏导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其就业与重点高校自是无法相比,因此往往借助于毕业实习环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就业形势,直接为毕业择业做铺垫。因此,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就应结合当下企业需求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注重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力争学一门会一门。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应多向学生解读当下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对专业、职业、实习、择业有清晰认识,甚至有必要对某些同学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因为对专业和职业的错误认知浪费宝贵大学时光,贻误就业时机。

4.3 深化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以扩大选择面

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以适时为企业提供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企业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做到共赢。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在传统的毕业实习基础上深化合作,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也可以让学生在实习期间,由公司为实习生安排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同样按照修学分的方式进行,纳入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此外,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合作企业数量,也可以让学生在选择毕业实习去向时有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