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

医学发展论文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在20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疾病谱的变化,WHO提出卫生服务要求,使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将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为维护人类健康需要,社会健康保障体系亟待建立一种良性运行机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尤为重要,因此中医全科医学发展应运而生。结合实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有关部委,适时制订了有关中医全科医学发展的纲要性、指导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滿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規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現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及《云南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云发改社会【2010】1871号)等文件精神。随之,组织相关专家开拓性地推出了相对完整的中医全科医学临床培训试用教材,对中医全科医学的人才教育、临床的发展具有填补空白的里程碑意义,其功巨焉!转眼,跨入21世纪已15年了,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思路、人才培养仍不容乐观,亟待修正。详细研读上世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相关部委制订的有关中医全科医学临床人才培训纲要性文件,考察相关的培训教材,不难发现:20世纪末,中医医学全科人才培训教育思路是普及最初级中医临床基本技能(如望闻问切、推拿、刮痧等),适当补充现代医学科技与社区卫生紧密结合又十分必须的实用技术(如心理咨询等),以适应刚刚成立的诸多社区卫生中心的业务需要,以及诸多转岗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需要。同时,在此后开展的中医全科医学临床硕士研究生教育思路也是围绕这一教育思路开展,存在对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生的培养缺乏经验,且方向不明朗,培养方案存在制定重点把握不好,水平不高,对学生在校期间、就业等前瞻性不足。尤其是课程设置(除了硕士公共课以外,要求重点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中医妇、儿、外科的多发病了解),显然,这就是一个中医住院医师的强化培养。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这个教育思路与现在中医全科医学的临床及人才培训已不再吻合。中医全科医学学科发展也不再是20世纪末叶的最初阶段了,随之,中医全科医学临床预防和健康教育思路也亟待与时俱进,进行调研、论证、修改、提高、完善!

2中医全科医学学科亟待定位

中医全科医学应运而生,是因为二十世纪末,全面大力发展起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方位服务。相关人才培训教育思路是根据少量的中医和大量的非中医专业出身的卫生技术人员转岗的现实而确定的;故而,相关的培训教材就着重于最基础的中医临床适宜技术的强化培训;随之而确定的中医全科医学专业临床硕士研究生教育也是在此大格局下开展起来的。尽管在现在看来,这些相关决策和措施与眼下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状况不大吻合,但是,这是适应中医全科医学最初级发展阶段的、合适的、正确的决策和措施,毋庸置疑!然而,为什么这些决策和措施与当今中医全科医学发展不大吻合呢?或者说,为什么这些决策和措施没有得到及时修正或修订呢?我们认为其关键的因素是因为大家对中医全科医学学科发展亟待重新定位,因为没有对中医全科医学学科进行定位。那么,这个中医特殊的分支学科,就没有发展方向,就没有自己人才队伍培养的特定目标。换句话讲,这个特殊的分支学科,尚未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分支学科,其独具特色的学科特点尚未形成。显然,大家都是在摸索中艰难前行,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门分支学科,或者是一门专业,必须有自己区别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特色,有自己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有自己独特的人才队伍、与之相关的独特的教育体系,如独自的教学方法、教材,理论体系、管理体系,网络平台……。这些诸多因素的确定或明确化的前提,必须是这一分支学科的定位。也就是说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必须要尽快相对完善,如果仅仅是根据临床需要,调整措施而进行的经验总结,那么,根本就上升不到理论层面,也根本形成不了学科。因此,对中医全科医学的学科理论层面亟待进入全面并且深入的研究。否则,中医全科医学发展的思路仍将停在上世纪末叶,显得有点僵化;培训教材仍是20世纪90年代的,显得有点老化;临床硕士生培养仍在摸索、试探,显得有点幼化;而整个中医全科医学理论研究仍在上世纪末叶,显得有点忒初级化。

3中医全科医学是中医临床最高端的综合性专科

据我们所知,在当今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及我国教育学科体系中,中医药学科是医学学科的子学科。而临床上,中医科、中医医院都是专科性质的,即使三甲中医医院,在综合评级评价中也仅仅是专科性质的三甲医院。这就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学发展,而中医药发展与西医发展之比较又如此相对困难之学科原因。换句话讲,我们中医药学原来就是不分科,本来就是全科医学或者是综合医学。而现在残酷的现实:我们中医药学是专科,这样,当今又提出中医全科医学的学科定位就显得多么不严肃而多少有点滑稽的味道,中医全科医学遇上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现实是,愈来愈发展的大量的社区卫生机构又急需全面的、多面手的中医科技实用型人才,而推而广之,大量的高端的综合医院的发展,也同样急需全面的、多面手的高端的中医药学科的实用型科技人才。因此,我们认为,中医全科医学应该是中医临床最高端的综合性专科。对于中医全科医学这一最高端的综合性专科,即便是初级或低级阶段,也同样要求是综合性医学人才,而并非是一般的专科或单纯病种专科,如儿科、心血管科等。显然,与之相应的教育学科、教材或培训教材、教学方法都应该随之而有变。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医全科医学的初级人才培养,应该是本硕连读的不分科的中医临床研究生,而并非中医临床专业的本科生。中医本科生再考中医临床研究生,大多是分科的专业较强的专科人才的培养,而非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换言之,具有不分科中医本硕连读的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才是比较对口基层社区卫生机构中医综合科这一专科即中医全科医学的全面的、多面手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如果是中医本科后再考中医全科医学硕士临床研究生,要有2年的中医师临床实践,才能进入中医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推而广之,大型综合型医院的“中医科”,有的叫“中西医结合科”,这样的最高端的综合性中医专科非中医不分科的硕博连读的高端中医多面手、全面的实用人才不能胜任工作。

设想一下,一个中医本科生,考了中医肝病临床硕士研究生,又读了肝病博士生,然后,到三甲医院中医科,每天遇到的是多专科多病种的诊疗现实,他该是多么多么痛苦!这就是中医全科医学的现实!因此,提示我们:中医全科医学作为中医学科分支,或作为临床的专科科室,与一般的专科是有着其独特之处和高端全面系统特性的,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然而,中医临床本科生是否就是中医全科医学之专科人才呢?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大家都知道中医院校的本科生有2个中专生之戏称,即一个西医临床中专生,一个中医临床中专生。显然,对于仅是一个西医中专生兼中医中专生水平的医生来讲,面对日益重视健康、对健康服务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的广大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群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一群体主要集中于老年病和慢性病康复人群,还有急性病、危急重病、社区的急救处理、院前处理或首诊处置,这些远非中医本科生能力所能及。这样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应该是一个长期有临床一线工作的副主任医师才能达到的基本水平,并且,不应该是专病分科的专科医师。这就再次提示我们,中医全科医学的高端性和综合性,并非一般的专病专科专业。从中医全科医学的临床现实及人才需求,可以基本确定人才培养培训的基本目标。

随着21世纪人类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建立,“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师”已成为我国今后若干年内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全科医学是“最经济、最适宜”的医疗服务模式,是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最理想的医疗服务形式。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全科医学的理论基础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以整体医学为主线。中医“治未病”及“简、便、验、廉”的特点,社区居民更容易接受,更符合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创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具有突出的优势。高等中医药院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全科医师,关键在于如何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这样相应的教学大纲确定、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就不再成为问题了。值得说明的是,现在有些中医院校的本硕连读的课程设置并非是针对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而设。因为,不少是侧重了外语教学,也有是侧重了西医教学,其中,大多是取消中医经典的临床教学,这都不是在培养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因为我们认为,中医经典临床教学才是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在此,对于中医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定位,从不同侧面给予简单的描述或提示,远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只是希望我国中医界能立足世界中医界、卫生界的现实,对中医全科医学有一些认知。

4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是系统工程

中医学中蕴含丰富“全科”思想,集中体现在大医精诚的医德观、天人合参的整体观、阴平阳秘的健康观、内外相因的疾病观、辨证论治的诊疗观、未病先防的预防观、形神并调的养生观、针药并用的医技观等,这些观念涵盖了现代全科医学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医学观。当今中医学的发展,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医学中全科医学观的探源,理清中医学之"全科"与现代全科医学之“全科”的联系与区别,为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全科医学奠定理论基础。中医全科医学作为中医药学科的一个独特学科分支,或独特中医专科,其学科发展或临床科室建设是牵涉到多部门多方面长时间的复杂工作,远非单一科室单一人员一天半天能完成的。因此,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是系统工程。中医全科医学作为临床综合性专科,牵涉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方方面面,与卫生、医药、中医药系统关系紧密。中医全科医学作为中医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事无巨细。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各中医全科医学教学专家牵头,由中医全科医学临床专家(切记:非专病专科中医临床专家)重点参与的专家队伍共同努力,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大纲,编写合适的教材。而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离不开人事、劳动等各方面的政策,如建议中医临床专科博士,进行2~3年的中医全科医学博士后的研究与学习(训练),以成为一个以专病为专长的中医全科医学高端合格人才。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在社区卫生机构,在综合医院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的待遇及配置,都需要相应的政策配套,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开展的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际上就是在培养中医高端的全科医学人才。此项目已开展三批,近10年了,培养近千人,旁听课者近3千余人。这些人才都是主任医师,大多临床已近30年,已具有丰富的临床一线经验,分内、外、妇、儿、针灸、推拿、口腔多科,而现在培训的重点是中医经典临床应用,并不分内外妇儿各科,要求每人至少要拜名师3人,并且本省1人,外省2人,这就要求临床上更要多看多练,对于各自专科,要求到国家重点专科学习。我们认为,这是专科特长的中医全科医学高端人才培养途径之一。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美学演进过程思想内涵发展展望

医学美是医务工作者维护与塑造人体美的创造性实践的产物,是医务工作者在维护人的生命力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的信息,是医务工作者医学道德美、学术理论美、专业技能与技巧美、服务行为美、医学环境美以及它所维护、修复、塑造和强化了的富有形体美和生命活力美感的医学人体美。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无论医学还是美学,其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作为这两者的结合,医学美学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美学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探寻其来龙去脉和科学内涵,对于认识美、维护美、创造美意义重大。

一、中国医学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1.中医美学思想的发端(远古——春秋)

数百万年前,人类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群体生活。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开展,出现了卫生保健和爱美倾向的萌芽。人类通过了解自身疾病的知识的积累和扩大利用自然物治疗,回归健康。通过实践的探索,产生了医学美的萌芽。

2.中医美学思想的初创(春秋——三国)

人们对疾病和卫生工作有了新的了解,建立了医事制度。一批医学家撰写了《黄帝内经》,形成为中医早期美学思想的基础。南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我国辨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医学审美的坚实基础。外科专家华佗,创造了“五禽之戏”的医疗体操,开创了我国保健体操之先例。

3.中医美学思想的丰富(晋——元)

西晋短期统一以后,经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至隋代又复归于统一,到了唐代呈现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中医美学思想随之出现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在医学理论、临证医学、药物学、方剂学等方面,都体现了医学美的要求和医学审美思想。

隋唐时期,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医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医学著作大量出版,临证医学、预防医学出现了新的成就,扩大了医学美学思想的范畴。

宋朝的全盛时期,由于医学教育的发展、教育方法向真实性方面不断改进。医学绘图在求真、求美方面要求更高。

宋、金、元时代的中医学美学思想很活跃。人们常以刘、李、张、朱四家为代表。刘河间在阐发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时,大量地观察了人们在生活环境中不协调而出现的疾病作为火热证的辩证论治依据,充分发扬“亢害承制”的理论,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控制疾病转化的意义。李东垣强调要避免疾病的发生则应从增强胃肠机能着手,必须增加营养,加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著成《脾胃论》。张子和在治法上独树一帜,善用汗、吐、下三法,根据不同发病原因和疾病发生的不同部位进行辨证施治。朱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提倡“收心养心”调养神明。除四大家外,养生学家丘处机,营养学家忽思慧,骨科专家危亦林,外科学家齐德之,治痨专家葛可久等,都以各自特长著称于世,并丰富了中医美学思想。

4.中医美学思想的发展(明——清)

明、清中医美学思想表现了曲线发展或持续过程。许多医家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追求整体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维护了人体阴阳的平衡。由于温病的流行,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系统地提出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又提出三焦辨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在防治疾病中的辨证美。

二、西方医学美学思想的演进过程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古代希腊是欧洲医学史上值得骄傲的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使医学纳入了理性的轨道。医学美学思想以古希腊、罗马医学和美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人体美与健康的和谐统一;基础医学的发展促进医学审美认识的提升;医疗实践丰富美的内涵;医德与医美相得益彰的演进过程。

三、医学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朴素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由于科学文化还很不发达,人们对自然和人体健康的认识非常模糊,认为患病的原因就是邪气侵入,治病的手段也以驱邪为上,其理论是极其朴实的,施治方法源于某种简单的推理,命运确定着人的健康归宿。

2.生物医学模式阶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医学家对于疾病有了借助认识的手段,也有了对抗病因的生产能力。这一阶段,医学家从细胞学水平上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从消灭、控制生物学致病因素上驱除疾病,保护人体健康。抗菌素与磺胺类药物的发明与产生,在这一阶段被誉为第一次卫生革命。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这一阶段,医学服务的宗旨从生物学范畴向心理学、社会学方向扩宽,它不仅使人躯体上没有疾病,同时还重视消除心理社会致病因素,从生物心理和社会适应维度确定健康的质量。

4.增强健美素质,提高生命质量阶段。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人群对健康的需要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就是躯体无病损,心理上要健康,社会适应上使人有美感。人们的生命质量层次从初级生命质量观,经过中级生活质量观正向着高层次的满足生理、安全、爱与隶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过渡。要实现人们生命质量的高要求,必须把医学人体美作为医学审美对象的核心,进行医学审美实施,评价医学实施质量,从生物、心理、社会圆满适应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医学人体审美需求。

四、医学美学的科学内涵和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对于医学美学及其研究对象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表述。

1.医学美学是一门以医学和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为目的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医学人文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医学技术学科的性质。一方面,是由于它与传统美学的亲缘关系所决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的医学应用技艺的广泛性特征所决定,人们可以运用医学美学知识于美容医学的各个方面,也可以把它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康复及临床医学各科的医学实施中。医学美学将会把传统的“医学科学”升华为一门“医学艺术”。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领域中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即医学美与医学审美及其规律。这是医学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医学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及其健康之美,即医学人体美。二是维护、修复和塑造医学人体美的一切医学现象,包括有助于增强医学人体美的医学技术实施、医学审美理论、医学审美行为、医学审美环境和医学审美关系等。因此,医学人体美是医学美学研究的核心。强调“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美”。

2.医学美学是一门研究和实施医学领域中的美与审美的一般规律和医学美的创造的科学。其宗旨在于调整和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高度和谐和统一,不断提高人体素质和生命活力美感。它具有人文医学和应用医学的双重性质。

3.医学美学是在研究人的健康美的基础上,对医学领域中的一切美和审美及其规律的研究。

五、医学美学思想发展展望

随着医学发展的进程,人们在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日益扩大了对医学美的认识,重视和突出了医学审美观点在医学中的应用。我国十几年来,陆续出现了医学文章论述医学美学问题,但多数文章还是在探讨各分支医学和临床各科医学论述中,涉及医学美和审美选择,审美处理等方面。为了把医学实践求美的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推广应用,使医务人员、医学生在工作及学习中按照医学美的客观规律更好地解除病人的心身疾苦,满足人们追求健美的正当需求。全国第一次“医学美学”学术讨论会上对医学美学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医学美学的理论体系。

爱美是人的天性,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类对自身健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学美和审美理论将得到更普遍的运用。医学美学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前景将是灿烂的,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

著名的瑞士医史学家HSigerist指出:“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机体复元,医学的目的还要使人调整以适应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是最终目的乃是社会的……增进人的健康无疑是一项社会任务,要求政治家、劳资双方,教育工作者和医师等各方面协调努力。”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由于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渗透医学领域,对健康和疾病普遍存在着“生物医学观”,形成了基于生物科学的单一医疗模式。但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及社会人员的综合体,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就不仅仅是生物体变化的一面,而且社会和心理等因素也不断交融影响,原来的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医学美学的研究,正是适应全方位医学模式的转化。它要求研究人际关系的和谐、环境美、审美心理对健康的作用,还要求研究所有能增进人体健美的广阔领域。我们还应注意研究因长期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所铸就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物质和模式:天地人综合整体的医学模式;以五行—脏象学说为主体的哲理性医学理论;实用理性精神的医疗体系;伦理主义的医学精神等等。

2.医学重心从治病向防病的转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工程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兴起,医学美学对于指导防治疾病,保障人体健美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贝尔纳指出:“未来医学所关切的,当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人类不希望一旦疾病缠身而去求医,而是追求疾病的预防。因此,除了营养和适当运动维持健美的手段外,凡是有利于保障健美的因素都将是预防医学中的课题。向保障“健康”人的健康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前景。这些都将以医学审美观为引导,作出最好的抉择。

3.健康需要从防治疾病到追求形体美

当今医药已进入日用品领域。如保健食品、抗衰老药、药用化妆品、药物肥皂和药物牙膏等,这些物品有助于维护机体和容貌健美,适应了人们追求青春常驻,推迟衰老的需要。还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并不满足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形体和容貌的健美措施,还追求能在原有基础上增添健美的途径。因此,对医学,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能真正改善、纠正形体容貌的某些缺陷和不足的整形外科、整容外科、口腔科、运动医学等产生了新的需求。不远的将来,有助于人的形体美的医学技能将不断脱颖而出。

4.保健需要从单纯延长寿命到提高生命质量的转化

老年人比其他年龄组更易患病,特别是慢性病。因此,保健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来,老年医学正在蓬勃发展。增加老年人的生活福利设施和适合老年人娱乐的场所;在人际关系方面给老年人以尊敬和温暖;开展适合于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创设能使老年人舒畅心情的美好环境;使老年人健美、长寿,也将成为医学美学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甄志亚.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

[3]杨安.人怎样才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4]丘祥兴.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在中医现代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今天,从儒家文明中找到中医学自身发展的科学精神,并作为指导今后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走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儒家文明的科技思想,其中不少就有先进及闪光的一面,“格物致知”便是其一。本文就“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与中医学、中医现代化需要格物致知重新崛起”等命题与同道们展开讨论,但求争鸣与共鸣。

1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儒家不主张对自然做那种穷究底蕴的形而上学式的思考,“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惟圣人为不求知天。”“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但儒家不否认人具有认识自然及其规律的能力,“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疾。”朱熹注孟子这句话时说:“德慧者,德之慧;术知者,术之知。”“德慧”,即人天生具有的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的道德理性;“术知”,则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对未来发展作出预测的能力“,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顺应自然),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1]。人因为有“术知”这种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因而可以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推算出千年之后的冬至日。那么他们如何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的呢?先秦儒家提出具有经验论性质的“薄物征知”说和“格物致知”说。“薄物征知”说是荀子提出的。“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明必将待天官之簿(薄)其类然后可也。”“薄”即接触、接近。“薄物征知”即耳目等感官通过接触外界事物而感知其声音、颜色、形状、大小,然而心再加以综合、判断,从而达到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格物致知”说是《大学》首先提出的。“致知在格物。”对于“格物致知”,郑玄、二程(程颐、程灏)、朱熹、王阳明、颜元、王夫之等人的解释都有所不同。其中朱熹将其解作穷理,与《大学》本义最为相近,虽然朱熹主要是从道德论角度来解释“格物致知”,即让人通过格一草一木来穷尽人间伦理,但其中包含了就自然事物而求其规律的科学认识论因素。事实上后来很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儒家学者正是在后一意义上使用“格致”二字的,如朱熹五传弟子朱震亨将其医学著作称之为《格致余论》;明熊明遇以《格致草》名其介绍西学的著作;清陈元龙以《格致镜源》名其自然科学著作。到清末洋务运动时“格致学”更成为自然科学通称,而“格物致知”也成为自然科学的认识论。

2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与中医学儒家文明是中医学形成发展的摇蓝。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治疗必求于本”的记载。《素问.标本病传论》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素问.通评虚实论》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记载,宜“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及“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关于“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的详尽论述。这些精辟的论述都是正确认识与处理宏观辨证标本关系的具体写真。可以说,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与中医学的联系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医学常将本学科的“薄物征知”、“格物致知”思想,名之“治病求本”、“四诊合参”、“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等等“,治病求本”是中医学“薄物征知”、“格物致知”处理现象与本质这对范畴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儒家文明的格物致知与中医学的联系,体现在治病求本方面的例子及具有创新思想的医家是数不胜数,但对于治病求本富有挑战意义的要算清?周学海,他在《读医随笔.评释类》曰:“治病必求其本。所谓本者,有万病之公本,有各病之专本。治病者当求各病专本,而对治之,方称精切。”“治病求本”应当寻找诊治具体疾病的个性特殊性———“各病之专本”,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疾病的共性普遍性———“万病之公本”阶段。他在理论上对治病求本当求各病专本作了高度概括,是宏观治病求本思想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中医学的格物致知———微观探索方面,也有先期或萌芽的认识,如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指出:“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这里可反映当时已认识到瘟疫这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有其特殊的病原———疠气,及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是非常难得的。可以这样认为,它是后世西方医学微生物病原体学说的先期认识。

清?王清任“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改正了古人对脏腑认识上的某些错误。如纠正了肺有六叶两耳、肝有七叶、心有七孔三毛等形态学(解剖学)思想。这些都标志着中医学在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方面的格物致知化。而上述朱震亨的医学著作《格致余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表明了中医学的格物致知化。从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到张锡纯的“衷中参西”,从恽铁樵的“群经见智”到解放区提出的“中医要科学化,西医要中国化”,正如恽铁樵1929年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医是符合国情的医学;西医自有长处;中西医化合是必然的趋势。”足见20世纪前50年乃至以前,在中西医学的实践中提出中西医“化合”的必然性。在1958年党中央和为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的批示后,全国范围内广泛组织了西医学习中医班,以“西学中”为主要形式的中西医结合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个高潮。从《内经》“治病必求于本”,到后世丰富多采的宏观辨证的形成;从宏观辨证的不断补充与完善,到“治病者当求各病专本”的创新思想;从吴又可的疠气学说,到王清任的形态学(解剖学)思想;从20世纪前50年中西医化合,到后50年的中西医结合;从中医现代化的提出,到中西医结合从科学的论证阶段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的认识,整个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儒家文明的自然科学认识论———格物致知尽在其中。

3中医现代化需要格物致知重新崛起近代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关于学术研究曾有中肯的评述:“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这对于当今中医现代化是颇有启发的。那么对于中医现代化来讲,如何让自身具有的自然科学认识论———格物致知重新崛起?笔者认为主要应该把握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直觉灵感、特色优势等方面的重新崛起。

311中医现代化需要整体整理提供观念重新崛起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内核。整体观念存在的价值是自不必说的。作为整体的宏观体系是由许多部分的微观客体组成的,它又具有各个部分本身所不具有的整体性;或者说,在大量的个别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时,要出现质的改变,产生只有作为整体才具有的新的性质。如果单一地强调辨病诊断、强调微观考察、强调单体药物,而忘记或淡化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方剂配伍,就等于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没有从根本上把握疾病的本质。需要指出的是,整体观念的崛起十分需要建立在高度分析的基础之上,离开了高度分析谈整体观念也是形而上学的。中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尤其需要补整体性本身缺少或不具有的东西。中医学理论不是建立在形态解剖结构基础上的,尽管形态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但没有进入中医学的认识视野。这说明中医学把握客观世界的超自然性,随着对客观对象的不断逼近,随着认识内容的不断扩展,需要中医学不断更新其认识形式,放弃不能准确反映对象的形式,从微观分析上认识它的客观对象。整体观念的重新崛起还有一个在整体中寻找出路的问题。没有整体就没有出路。宏观整体把握有不依赖于微观考察的一面,即宏观把握的相对独立性,认识这一点,对于寻找中医学的发展出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医学实践中,依靠宏观把握、宏观辨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312中医现代化需要辨证论治创新发展辨证论治是需要创新发展的。中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尤其需要补充辨证性本身缺少或不具有的东西。当中医学的合理内核———辨证论治遇到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挑战时,人们首先从科技发展规律、自然观的发展阶段中寻找答案,由于中医学发展进程中缺少形而上学自然观这一阶段,而这一阶段主要使用微观分析方法,这一微观分析方法自然就有可能被引入辨证论治内核之中,此时中医学辨证论治(宏观辨证)的形式发展为微观辨证[2],而现代医学是以疾病作为认识对象的,它与辨证论治甚至与微观辨证都存在内容与形式的不一致。要使中医学认识对象不断逼近客观对象,当引入现代医学这一现存成果。笔者认为疾病诊断也可整合到辨证论治之中,这个内核至少应包括辨病(主要是现代医学的诊断)、微观(更先进的诊疗手段)、辨证(来源于宏观辨证可高于宏观辨证)三方面融一的内涵。名之曰:“专病微观辨证”。如果说微观辨证是用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证,辨证微观化是探寻各种证的微观标准的话,那么,专病微观辨证是用更先进的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具体疾病的证,专病微观辨证化则是探寻各个具体疾病各种证的更先进的微观标准[3]。辨证论治的创新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医疗模式转变的问题。中医学与西医学研究的客观对象是同一的,在认识对象上也完全可以通过借鉴医学之长而达到一致。在临床医学疾病诊断方面,完全可以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确立以辨病论治为主体的诊疗模式是实现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13中医现代化需要直觉灵感再创辉煌中医学是以形象思维为思维方式,以直接领悟或取类比象为研究方法的与唯象科学相似的生命科学。中医学的直观性,从形式上看似乎比较朴素,但未必没有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以形象思维为思维方式,以直接领悟或取类比象为研究方法的中医学也是有其存在价值的。也许你有这样的体验,在某事发生之前,你心里总有一种模模糊糊的预感。世界上到底有无灵感和直觉呢?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4]。人的悟性尽管有高低之分,但每个人都有预测的潜能。而且这种潜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得到开发和强化。以人本身的预测潜能为基础,通过开发和利用人类与生具有的这种超前认识能力来获取所需的未来未知信息,这种直观性尽管朴素,但可能已属唯识预测的范畴,其存在价值是十分显见的。但是,仅仅把握中医学的直观性,仅仅运用形象思维,仅仅运用直观观察、直接领悟和取类比象研究方法,只靠直觉灵感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学是儒家文明的一个缩影,儒家自然哲学和科技思想的某些缺陷也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后来的发展。儒家本身不曾对思维规律作出系统研究,不曾产生亚里士多德逻辑学那样的形式逻辑体系。在儒家文明形成后,先秦墨家的逻辑学说也很快成为绝学。这一缺陷使中国数学未能产生欧几里德几何那样经过严密证明的数学体系。儒家虽然提出了实验、测验、试验等方法,但总的说,儒家的科学方法论是不系统的,尤其不曾提出对近代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的数学方法,即在实验所得数据基础上提出一个包括察各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的方法。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代表之一的中医学,在它的发展进程中尤其需要补充直观性本身缺少或不具有的东西。例如,当中医学的合理内核———辨证论治遇到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挑战时,人们已经从科技发展规律、自然观的发展阶段中寻找了答案,而中医学的直观性,如直观观察、直接领悟和取类比象等研究方法依从它的合理内核,也从科技发展规律、思维方式的发展阶段、研究方法的发展中寻找答案,由于中医学发展进程中缺少逻辑思维和实验性研究方法这一阶段,自然就应该引进借鉴这些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辨证思维和分析与综合统一的研究方法。直觉灵感的再创辉煌还有一个捕捉信息的问题。超级秘书网

中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离开了临床实践,中医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其捕捉信息的途径主要依据临床。应当尊重临床证据,用循证医学原则确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临床方案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随机化等原则。依据循证医学将中医学的直觉灵感再创辉煌。

314中医现代化需要特色优势发扬光大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尽管可体现在许多方面,不少学者也曾作了不懈努力,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与挖掘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如在目前中医临床的优势病种、中医诊治方法的特色和优势、中药在新药开发医药市场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学理论的特色优劣及其文化哲学基础、中医政策中医科研与中医特色优势的关系[5]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从本质上讲它是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与实践。中医长于诊治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的综合病变,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患、病毒性疾病以及功能性、原因不明的病证等,而在形体和器质性疾病、原因单纯而明确等病变的诊治上,则与西医学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的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的综合病变,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患、病毒性疾病以及功能性、原因不明的病证[5],今天可以说是中医有优势的一面,是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而当这些综合性、功能性及原因不明的病证一旦原因被揭示以后,是否依然还是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病症呢?或者说是否依然能保持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呢?因此,笔者认为,从中医学的本质性———“证”出发,在微观分析和形态结构上下功夫、找突破,不仅牢牢把握机能,而且牢牢把握形态,不仅牢牢把握宏观形态,而且牢牢把握微观形态,是中医现代化需要发扬光大自身特色优势的认识所在,也是中医现代化需要格物致知重新崛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及方面。特色优势的发扬光大还有一个临床疗效的问题。临床疗效的突破是中医学的生命。如果没有临床疗效的突破,结构搞得再清,机理说得再好也是徒劳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学兴也疗效,衰也疗效,振兴崛起更需疗效。从临床疗效方面下功夫、找突破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马振铎,徐远和,郑家栋1主编.儒家文明[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9:289~308.

[2]沈自尹1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J]1中医杂志,1986,27(2):135~136.

[3]蔡辉.论专病微观辨证[J].中医杂志,1999,40(8):499~500.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组学技术渗透至检验领域,使得检验医学朝向分子化、标准化、网络信息化发展,也使得检验医学要跨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屏障,并与之紧密交叉配合,从而产生转化检验医学这一崭新的理念。通过各种先进的转化检验方法,可发现个体的差异(如个体基因差异),从而进行个体化医疗。可见转化检验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均是转化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转化检验医学相对传统检验医学有以下特点:①传统检验医学主要功能是参与诊断疾病,而转化检验医学除了参与诊断疾病之外还能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比如,转化检验医学可依据个体基因差异,解决该个体用何种药或多少药、何时换药或停药等问题。②转化检验医学能评估患病风险。这种基于个体基因差异而进行的疾病预测和评估,就使得对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更有针对性。

2加强转化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

转化医学理念要求多学科、多专业交叉配合、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树立转化医学理念,积极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新知识,具备“基础-检验-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拓创新与转化应用并进,推动转化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转化检验医学人才迫在眉睫。应以患者为中心,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依据科室技术梯队的建设需求,积极培养高素质的转化检验医学人才。

2.1做好转化检验医学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与重点做好长远规划,建设好培养复合转化型人才的坚实平台,逐渐建成人才梯队[6],规划好各级人员的培养重点。①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人才,实行双向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鼓励他们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积极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攻关;②对高级职称的人员,发挥其技术和经验的优势,面向转化医学方向,开展新项目和科研课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③对中、初级职称的人员,重点进行专业知识和转化医学的培训。

2.2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检验医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转化检验医学指导对疾病的用药、评估与预防,直接服务于患者与临床。因此,检验人员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认真的作风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和全心全意服务精神,并时刻以医学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通过加强医德规范和学习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2.3加强培养质量控制意识之前医学检验质量只要求满足临床需求,为患者和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而转化医学模式下更强调对疾病样本库、标志物、预测和个性化医疗等的研究,对医学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为基础和临床间的相互转化提供质量保证,才能为疾病的及早预测和个性化诊治提供质量保证,这也是转化医学的具体要求之一,没有高质量的医学检验就谈不上高效率的医学转化。因此,必须加强对疾病样本库、标志物和检测数据库的研究,对检验前、中、后的全过程,包括从医师开检验单到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分析及结果处理,直至签发报告与反馈,都要进行高效的质量控制,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持续提高检验质量[8]。加强医院实验室与各相关科室的相互沟通与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检验医学的质量保证。全面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以提高检验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更高的检验质量满足转化检验医学的发展需求。

2.4加强转化医学理念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检验人员要积极参与转化医学的理论培训和平台建设,持续提高专业素质和多学科知识学习,这是转化理念发展的基石。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更要有严格作风、严谨态度和严密组织。重视继续医学教育,鼓励各种在职培训和学历学习,鼓励多学科知识、转化理论的学习,开展多科室间专题讲座,参加医院内外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外出进修学习,建立转化医学教育考核制度和档案,以满足医院发展和医教研工作的要求,更好地适应转化模式下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2.5加强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随着基础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检验医学领域中的新技术也不断增多,化学发光技术、电化学发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床旁检验技术等不断应用于临床,作为检验人员要适应检验医学的发展,接受新技术,不断学习掌握最新技术,并积极将其转化与应用到临床中去,为丰富转化检验医学作出努力。

2.6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才有发展。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转化医学基本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作,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疾病预防与诊疗技术,使基础研究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转化过程。学会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设立科学假设和科研题目,并进行实验设计和科学论证,最后得出科研成果和经验。转化医学的实现需要有综合性团队共同完成,实验成果转化研究的关键是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转化平台,加强学科整合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合作。在转化医学模式下检验人员应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的科研工作,不断促进双方技术的提高与转化,通过合作加深与临床协作,提高检验人员科研意识和水平,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

2.7重视信息化管理,促进信息的交流与转化医院信息化可加强医院各科室间的有效、快速连接与转化,提高医疗、科研、教学、后勤等管理水平。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的其他应用系统实现无缝衔接,使检验信息真正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检验数据与临床病例紧密连接与转化,利于统计分析与科研转化,更好地为转化检验医学服务。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弱势专科医疗市场专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Abstract】Undernewtimeandnewmedicalmodel,themedicalmarketisrenewedlyarrangedanew.Then,therearesomeweakspecialmedicaldepartmentssuchasburndepartment.Howwilltheybesurvivalinmarketcompetitionandgaintodevelop?Thewriterputforwardfiveviewpointstodiscussthosespecialdepartments’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weakspecialdepartmentmedicalmarketconstructionofthespecialdepartmentcontinuative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工农业生产的意外事故在逐年下降,随之而来一些专科的病人来源在减少,市场在缩小,例如烧伤外科就属于这一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弱势专科。且现代医学的发展,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被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的模式所代替,医学的范畴也由单纯的救死扶伤向着社会大医学过渡。医学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一个医院一个专科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优胜劣汰。在当前医疗市场中,像烧伤外科这一类弱势专科,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学科上谋发展,把这类专科做大做强,变弱势为强势,值得我们深思。

1认清形势,更新观念,适应医疗市场

1.1适应医疗市场的变更工业的革命推进生产的现代化,文明生产及工人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一些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在逐步下降,导致了像烫伤这一类病人的逐年减少,造成了整个医疗市场构成的变更。这类专科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推病人”、“转病人”现象到现在的“等病人”、“要病人”、找病人”。病人是医疗市场的主体,也是专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及动力。所以说赢得病人是一个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1.2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的建设,医学模式也由旧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化。医学的范畴在扩大,已形成了一个社会大医学。社会及病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能满足于以往的“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原则,转向追求更高的生命质量。医学面对的服务对象不但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人”。这样就给医学的各专科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换句话说专科的发展不但要在专业水平上有发展,而且还要在经济、社会、管理有发展。只有这样该专科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医疗市场的不断变更。才能赢得病人,求得专科生存和发展。

2创专科特色,树专科品牌是发展之本

在竞争日益强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要在本专业领域具一定的声誉,在整个医疗市场中,在整个医院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通过:(1)敏锐地洞察学科发展的动向;(2)摸清外部环境及社会形势;(3)认清自身内部的情况及特点;(4)纵观当地医疗市场迎合市场的要求。科学地提出本专科在近几年的主攻方向,在人、财、物上,在临床及科研上均有所倾斜;在某一二个专题上做强做精,从而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而形成影响,具一定的声誉;只有回头客才是真顾客,只有能够向他人引荐本企业产品的顾客才是真顾客。顾客的忠诚度是企业生存之本。在医疗市场也是如此。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树立自己的专科品牌,从而赢得市场,扩大市场,赢得病人(特殊的顾客),得到发展。在这方面我院烧伤科这几年来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在提高烧伤整体救治水平的同时提出了提高手烧伤和头部烧伤医疗水平及功能康复,改善病人的功能的主攻方向,得到预期结果。在本学科中创出自己的特色,在专业水平上跨入国内先进行列,赢得了病人,社会知名度不断增大,专科业务覆盖区域不断地得到扩大,得到社会的承认,使专科病人得到了补充[1,2]。

3人才是专科发展的关键

专科建设,保证特色项目,用有限条件发挥出最大的科研效益,才能尽早、尽快多出成果。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首先是人才建设问题。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动力,也是医院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才建设上要注重学科带头人的提高,只有他们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才能开发新的科研项目,研究出高档次的科研成果,使本专业处于本区域卫生系统内外较先进水平。专科的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学有所长的技术骨干和有知名度的专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专科不但要有一个合理人才梯队,而且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才结构,也就是说:专科的人才梯队在年龄上老、中、青相结合,技术职称上高、中、初相结合。从而使专科建设稳步进步,后继有人;在专科的人才结构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做到专科内的每一个人均有自己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专长,特色,做到在某一方面胜于科室中的他人,学得较深,而具一技之长。形成一个由不同特长,不同专业水平相结合的合理化的智能机构,从而使专科在学科上能够全面发展,从而节省专科中人才资源,做到各有所长,专业知识在本专科中得到互补,吸引专科领域中的各类病人,使他们得到最好技术水平的(专家级的)治疗。真正实行“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所长”的目标[3]。

4科学管理是专科发展的动力

管理就是根据一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科学预测,制定组织目标,并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对人、财、物等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争取最大效益,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组织的控制活动。管理的核心通俗地说就是如何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专科的建设和发展除了上述因素外,科学地进行科室管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科室这个小团体中,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实现科室的经济效益,这是科室管理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整体规划下的分工,在分工基础上的协调综合,才能是高效管理。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第一,对全体科室成员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学历、职称、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尽其能,各尽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科室成员的潜力,为科室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也更好地节省了人力资源。目前在我们科室就存在人才的浪费,人力资源的浪费,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埋头于简单地劳动,换药,处理日常医嘱,写病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适于他们的工作,例如像疑难病例的分析、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科教研等工作。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换药等工作完全可以像国外由护士及创面技士来完成。这样对专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项目,种类和量上重新进行分配,使得更合理,更经济,更有效率。第二,一系列制度,条例和操作常规的建立和健全。通过它们来规范科室工作,来进行科室的科学管理,在制度、条例面前一定要做到人人平等。第三,科主任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其必须是业务技术精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办事公道,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而且必须懂管理,会管理,敢管理。科主任首先应该是个学习型的表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但要学业务,学政治,还要学管理,使自己在科室中永不落伍,从而带领的科室才能不断地进取,在专业水平上及组织管理上不断前进[4]。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大部分专家对骨骼、椎间盘、神经在疼痛学中的作用清晰明了,但往往忽略肌肉,忽略肌筋膜的MTrP。对慢性疼痛的重新审视,转变对疼痛诊断的思维,是浮针疗法对疼痛医学的一个重要启示。浮针疗法借用了MTrP的概念和诊断,却没有采用西方的疗法。自从20世纪30年代,借助当时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以及X线摄片和椎管造影等检查技术,在客观上证实了椎管内椎间盘突出物的存在,神经根受机械性压迫引起疼痛的理论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并处于独尊的地位,且被写入医学教科书。于是,对于慢性疼痛,骨科医生、疼痛科医生、伤科医生唯影像学资料为尊,认为增生的骨质、变形的关节、突出的髓核等是疼痛问题的关键。在机械压迫学的理论指导下,目前治疗慢性疼痛多采取越来越精确定位的神经阻滞、各种各样的开放性手术方式和不同方式的微创介入疗法等,可是,事实上对付慢性疼痛还是力不从心。且不说术后并发症,也不说术后失败综合征,术后疼痛依旧复发已足以让我们这些唯影像学马首是瞻的学者和专家们困惑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宣蛰人“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学说的提出,人们开始重视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病变在疼痛中的作用。宣蛰人认为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是疼痛的主角,并提出软组织病变遵循“疼痛-痉挛-疼痛”恶性循环的理论[5]。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密集型银质针、痛点加强刺激按摩、小针刀等,另外,局部封闭也是基于无菌性炎性反应理论。虽然,以上方法均有疗效,且也是目前治疗疼痛的主要保守治疗方法,但是除考虑它们的风险因素外,其疗效也很局限,仍然回避不了复发的问题。不能说治疗方法的有效就可以断言方法所基于的理论是正确的。宣蛰人的“疼痛-痉挛-疼痛”在理论上缺少实验的支持,也违反生理学的观点:肌肉的疼痛是倾向于抑制而不是促进相同肌肉的收缩活动[6]。所以说宣蛰人的治疗方法有效,但其理论尚值得推敲。

2皮下进针扫散可疏松结缔组织

明确MTrP后,用一次性浮针,针尖对准MTrP,在MTrP周围进针(根据情况可近可远,大范围、多痛点的宜远,小范围的宜近),在皮下组织左右摆动针体,即进行扫散动作,这就是浮针最基本的操作。浮针的进针和扫散仅局限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和针体扫散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机械负荷)的耦合(coupling),在浮针疗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7]。2001年美国Vermont大学Langevin等[8]通过对传统针灸针刺手法后各层组织形态学变化的研究,发现针刺后改变最大的不是表皮、真皮,也不是肌层,而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是浮针疗法获效的特殊结构和物质基础。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基质在生命期间处于一种胆甾相的状态[9],胆甾相液晶体的晶体具有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液晶也许是唯一仅用很小的、多种物理方式的刺激即可引起它相应的物理状态改变的物质[10]。当浮针扫散运动时,机械力可导致液晶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构型改变,由于压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疏松结缔组织同时具有良好的半导体导电性能,能够高效率地传导生物电。当生物电传达到病变组织时,产生反压电效应,改变细胞的离子通道,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机制,从而迅速缓解病痛[11]。结缔组织传递机械讯号以音速传输,约等于720mph/1100kph的速度(时速1100km/h),比神经系统快3倍。因此与一般认知相反,结缔组织传导讯息的速度较神经系统更快[12]。“事实上,所有的治疗形式———针刺、对抗疗法、按摩脊柱法、整骨术、外科疗法、健身等,在治疗中都是通过结缔组织来实现”[13]。

3浮针产生的再灌注活动可改善血液循环

再灌注活动是在多年的浮针疗法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概念。在大量的浮针疗法临床实践中发现,如果单纯进行右手的扫散手法,浮针疗法虽然常常有效,但如果在右手行扫散手法的同时,用左手配合患者局部肢体的活动,可以提高浮针的疗效。这种现象的发现使得浮针发明人符仲华博士提出了“再灌注活动”这一新概念[11]。再灌注活动是根据血液再灌注的观念提出来的,指通过采用和缓、有针对性的外力或者患者自己的力量,持续地重复地舒张和收缩局部肌肉或者相关联的肌肉,使得局部肌肉或者相关关节的血液充盈,改善微循环,帮助身体缺血的组织恢复到正常状态。黄龙祥教授通过对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疼痛诊疗的针灸文献的分析,将所有治疗疼痛的新兴疗法进行比较,总结出两条规律:一是皮下浅刺、多向透刺;二是患者的主动被动运动[15]。可见治疗中主动和被动运动的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医学英文中,与这些运动最相近的提法是牵拉(streching)。在西方MTrP的治疗中,牵拉是个重要组成部分。牵拉拉长了MTrP的收缩结节中缩短的肌小节,使肌动蛋白与肌凝蛋白之间的重叠部分逐渐地减少,并使所需消耗的能量降低。当肌小节达到完全牵拉的长度时,重叠部分达到最小,且能量消耗也大幅度地下降,从而打破了MTrP能量危机之恶性循环的主要连接部[2]。Zohn等[15]强调在MTrP注射治疗之后,如果未予牵拉,意味着治疗的失败。再灌注活动理论是在MTrP治疗中牵拉运动理论上的延伸和完善。再灌注活动不仅仅是肌肉的牵拉、重叠的肌小节的拉长,而且同时通过肌肉的舒缩,使MTrP周围的血液重新灌入本来缺血的MTrP,加速了MTrP的缓解。再灌注活动已经是浮针疗法提高疗效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对MTrP的病理、生理的进一步理解。

4重视MTrP的持续因子

浮针疗法另一特点是重视MTrP的持续因子。MTrP是人类慢性疼痛的重要因素,那么,对于MTrP的持续因子必须重新认识。当我们面对一顽固性慢性疼痛,用尽中西医治疗方法,不管是针灸、针刀、神经阻滞、微创介入,还是外科手术治疗,都依旧不能解决疼痛的时候,我们需要重视MTrP的持续因子。MTrP的持续因子很多,通常会被忽略,对MTrP的持续因子的重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预计治疗的效果,能够客观地面对疾病和治疗方法本身。持续因子包括机械性因素(不良姿势、重复性动作)和系统性因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和糖尿病、高血尿酸、慢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异常)。人们宁可反复检查影像学,也不愿抽血检验。当临床医生遇到失败病例时,首先怀疑的是治疗方法本身,宁愿去更换另一种方法来替代,也不会花过多的精力去查找疼痛背后的持续因子。MTrP的消除与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密切相关,所以,对疼痛的治疗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整体观。

5结论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医学是一门生命学科, 历史以来为人类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西方医学即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视人体解剖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西方医学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一度成为世界医学舞台的主角。西方医学从19世纪初开始,对中国医学发生了很大影响。医学与人文学科具有天然联系,因为医学的对象是人,文化关注的对象也是人,这是从文化角度来讨论医学的基础。当前,人类对科学的迷狂状态,使得人文精神受到挤压,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相对薄弱。昝加禄,昝旺[1]提出,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医学教育,重科学技术轻文化内涵、重实用功利轻人本情怀的现象,缺乏文化的理性与自觉,尤其缺乏从文化层面去认识医学的高度。因此,本文就西方医学文化为研究对象,帮助人们重视认真其其各方面特点。

    2 西方医学文化的历史哲学渊源和诊疗特点

    医学现象十分复杂, 医学文化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西方医学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最为原始的两个源头来自两希文化: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

    古希腊人曾将古埃及的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引入欧洲,并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医学文化。当时重要的医学文化成就包括较高的解剖学技术和生理知识如证明脑是思维器官、人的一切感觉都是通过脑神经传递、血液循环理论等。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案和着名的医学理论,也说明了希腊医学文化的重要成果。希腊医学在希波克拉底以后,在亚历山大达到顶峰,且不久即开始渗入罗马。罗马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与希腊颇为相似,解剖学进一步得到发展。古罗马医学的高峰时期,在“神圣的医生”盖伦时代。

    从西方医学文化的另一个历史渊源看,西方医学文化也是对希伯来医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希伯来医学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宗教与医学的密切结合。鉴于当时希伯来民族的知识水平, 希伯来医学文化中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因素。马月兰[2]指出,西方医学文化是古代希伯来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希伯来医学主要是僧侣医学, 经验医学作为补充而存在,《圣经》就是犹太教渗透到希伯来医学文化中的例证。其中,僧侣医学文化意识有这样的基本观念:只有信上帝, 精神和肉体才能得到医治和拯救。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在律法书的613 条诫命中, 与疾病有关的达213条,其中许多犹太教戒律和饮食禁忌对人体有益,可养生保健。沐涛,季惠提出,当时医学主要采用大自然提供的药物疗法,这很类似于我国的中医疗法[3]。可见,希伯来医学文化是在僧侣医学和经验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蕴含的医疗理念对之后乃至现代西方医疗保健仍有重要影响。

    从西方医学哲学思想上看,西方人认为,天下万物都可以无限分割的, 这是西方自然科学分析法的哲学基础。余谋昌[4]指出,西医立足于笛卡儿哲学,依据机械论思维,认为“人体是机器,疾病是机器失灵,医生的任务是修理失灵的机器”。它按照还原论的方法把人体视作机器,从而将其分割成各种各样的部件。西方医学研究问题,偏重于结构还原、解剖分析和实验比较。西医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

    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西方人进而认为,生命现象最终可以还原为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 于是在医学生理学中逐渐派生出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等分支学科[5]。19世纪初,细胞学说被提了出来。到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菲尔肖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研究深入到细胞层次。他学说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来自细胞;机体是细胞的总和;疾病可用细胞病理来说明。在这些医学思想引导下,西方医学研究非常重视微观实验数据,并一直将人体细化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确定了DNA 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被誉之为20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 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也是还原论、分析法有效性的一项明证。

    西方医学在诊疗中的思维模式是分析性思维。人体疾病的发生部位,通过各种现代仪器对身体相应部位进行检查和体液化验来作出准确的判断,作为诊断结果和治疗依据。西方医学在临床治疗中也已直接消除眼见的和实在的人体确定部位病变为目标,并采用有严格标准的药物进行化学治疗,或同时给予物理方法治疗,以排除这个部位器官的故障。因此,西药往往由单一或有限的几种人造化合物组成,药物的有效成份一清二楚,药量准确无误,并以生化、生理和病理的准确实验数据为依据。从西方医学诊疗技术水平看,由于采用各种高技术的诊断设备,西方医学对于器质性病变的观察和定性更加快捷,病位确定更加准确。西方医学所开发出来急病救护技术和设备也常常能起到极好的临床疗效。长期以来西方医学实践证明,在还原论与分析法的指引下,西方医学文化获得了显着的丰富和发展,在诊疗中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人类的身体和人的种种生理与心理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进而对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西方医学界逐步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生命有机整体,离开生命整体的任何器官只能是一种物体。 同时,社会中的人和生物性的人在医学文化中都应该得到关注。虽然没有任何人体生命现象与细胞和生物大分子无关,但也没有任何人体生命现象不和社会相关。因此,西方医学文化需要超越笛卡尔的观念,需要一个新的医学文化,它依据人是生命有机整体和社会有机体的观点,把人的疾病的生物学研究与人的整体及相关的社会、环境、心理因素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医学研究中,我们应该看到,人既是生物性存在,又是社会性存在,只有全面深刻把握人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身心状态,医学才能真正做到养生保健和有效治疗。

    3 西方医学文化缺陷及发展方向

    西方医学在把人越分越细的过程中, 人逐步被分解成器官、细胞、分子,而整体的人不见了。为了查清病因及确切致病原理,西方医学病理学研究一贯尽量排除切断不可控因素因素,尽量将病因与机体发病现象放置在在一个单纯可控的孤立环境条件下,通过单因单果的直线思维模式,研究病理过程。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与实际存在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多因多果关联网络远远不符。1980年,德国东方史研究所满晰驳说:学者们应该觉醒,要认识西方医学的基本危机, 西方医学已经进入方法学的死胡同。匡调元[6]指出,原论与分析法的片面性、西医发病学说的逻辑基础线性因果论、临床上的对抗疗法等方面,也提示了西方医学的局限性,需要在今后注意在医学哲学和临床诊疗中增加整体论与综合法的尝试。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界已开始领悟到,用还原论分析法研究人体,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 必须注意吸收其他医学模式优势,对西方医学文化进行整合,在未来医学研究中争取走整体论与综合法的道路。当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给人体健康定义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这个定义就认知了人体健康的网络支持系统,而不是一个单因单果的问题。北美现代医学教育的开拓者威廉?奥斯勒也认为,“人们过分强调科学,容易忽视医学的人性关怀与怜悯。现代医学异常发展有可能毁了自身”[7]。可见,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西方医学文化,在继承西方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之后,在实验科学研究长足发展之后,需要在人文研究方面逐步加强,避免在治疗上只看到病看不到人,或是只治病不治人,只治局部不治全身。今天西方医学模式的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其进一步完善发展的重要表现。

    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利高津在《从存在到演化》[8]一文中说:人类新医学将从东西方文化双向接轨与融合中诞生,就是一种对新的自然哲学与自然观的说明与试探。西方医学文化和中国医学文化趋向接轨的信号,也可能是西方医学文化未来发展趋向。而且,我们还会发现,医学信念也是医学文化发展中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对于医学由其文化特征带来的文化功能,比如说疗效,法裔德籍自然科学家阿达尔贝特?冯?沙米索(Adalbert von Chamisso,1781-1838)早有阐述:“对于需要医学的人来说,医学几乎是一种神奇的魔术,而它的效力总有一部分来自对它的信念。”这段话明确表达一个观点:部分医疗效果来自于人们对医学的信念。这里的“信念”,就是典型的文化因素[9]。因此,西方医学文化在建立医学信念方面也应有所举措。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医学是一门生命学科, 历史以来为人类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西方医学即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视人体解剖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西方医学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一度成为世界医学舞台的主角。西方医学从19世纪初开始,对中国医学发生了很大影响。医学与人文学科具有天然联系,因为医学的对象是人,文化关注的对象也是人,这是从文化角度来讨论医学的基础。当前,人类对科学的迷狂状态,使得人文精神受到挤压,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相对薄弱。昝加禄,昝旺[1]提出,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医学教育,重科学技术轻文化内涵、重实用功利轻人本情怀的现象,缺乏文化的理性与自觉,尤其缺乏从文化层面去认识医学的高度。因此,本文就西方医学文化为研究对象,帮助人们重视认真其其各方面特点。

2 西方医学文化的历史哲学渊源和诊疗特点

医学现象十分复杂, 医学文化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西方医学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最为原始的两个源头来自两希文化: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

古希腊人曾将古埃及的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引入欧洲,并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医学文化。当时重要的医学文化成就包括较高的解剖学技术和生理知识如证明脑是思维器官、人的一切感觉都是通过脑神经传递、血液循环理论等。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案和着名的医学理论,也说明了希腊医学文化的重要成果。希腊医学在希波克拉底以后,在亚历山大达到顶峰,且不久即开始渗入罗马。罗马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与希腊颇为相似,解剖学进一步得到发展。古罗马医学的高峰时期,在“神圣的医生”盖伦时代。

从西方医学文化的另一个历史渊源看,西方医学文化也是对希伯来医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希伯来医学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宗教与医学的密切结合。鉴于当时希伯来民族的知识水平, 希伯来医学文化中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因素。马月兰[2]指出,西方医学文化是古代希伯来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希伯来医学主要是僧侣医学, 经验医学作为补充而存在,《圣经》就是犹太教渗透到希伯来医学文化中的例证。其中,僧侣医学文化意识有这样的基本观念:只有信上帝, 精神和肉体才能得到医治和拯救。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在律法书的613 条诫命中, 与疾病有关的达213条,其中许多犹太教戒律和饮食禁忌对人体有益,可养生保健。沐涛,季惠提出,当时医学主要采用大自然提供的药物疗法,这很类似于我国的中医疗法[3]。可见,希伯来医学文化是在僧侣医学和经验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蕴含的医疗理念对之后乃至现代西方医疗保健仍有重要影响。

从西方医学哲学思想上看,西方人认为,天下万物都可以无限分割的, 这是西方自然科学分析法的哲学基础。余谋昌[4]指出,西医立足于笛卡儿哲学,依据机械论思维,认为“人体是机器,疾病是机器失灵,医生的任务是修理失灵的机器”。它按照还原论的方法把人体视作机器,从而将其分割成各种各样的部件。西方医学研究问题,偏重于结构还原、解剖分析和实验比较。西医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

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西方人进而认为,生命现象最终可以还原为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 于是在医学生理学中逐渐派生出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等分支学科[5]。19世纪初,细胞学说被提了出来。到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菲尔肖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研究深入到细胞层次。他学说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来自细胞;机体是细胞的总和;疾病可用细胞病理来说明。在这些医学思想引导下,西方医学研究非常重视微观实验数据,并一直将人体细化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确定了DNA 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被誉之为20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 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也是还原论、分析法有效性的一项明证。

西方医学在诊疗中的思维模式是分析性思维。人体疾病的发生部位,通过各种现代仪器对身体相应部位进行检查和体液化验来作出准确的判断,作为诊断结果和治疗依据。西方医学在临床治疗中也已直接消除眼见的和实在的人体确定部位病变为目标,并采用有严格标准的药物进行化学治疗,或同时给予物理方法治疗,以排除这个部位器官的故障。因此,西药往往由单一或有限的几种人造化合物组成,药物的有效成份一清二楚,药量准确无误,并以生化、生理和病理的准确实验数据为依据。从西方医学诊疗技术水平看,由于采用各种高技术的诊断设备,西方医学对于器质性病变的观察和定性更加快捷,病位确定更加准确。西方医学所开发出来急病救护技术和设备也常常能起到极好的临床疗效。长期以来西方医学实践证明,在还原论与分析法的指引下,西方医学文化获得了显着的丰富和发展,在诊疗中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人类的身体和人的种种生理与心理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进而对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西方医学界逐步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生命有机整体,离开生命整体的任何器官只能是一种物体。 同时,社会中的人和生物性的人在医学文化中都应该得到关注。虽然没有任何人体生命现象与细胞和生物大分子无关,但也没有任何人体生命现象不和社会相关。因此,西方医学文化需要超越笛卡尔的观念,需要一个新的医学文化,它依据人是生命有机整体和社会有机体的观点,把人的疾病的生物学研究与人的整体及相关的社会、环境、心理因素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医学研究中,我们应该看到,人既是生物性存在,又是社会性存在,只有全面深刻把握人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身心状态,医学才能真正做到养生保健和有效治疗。

3 西方医学文化缺陷及发展方向

西方医学在把人越分越细的过程中, 人逐步被分解成器官、细胞、分子,而整 体的人不见了。为了查清病因及确切致病原理,西方医学病理学研究一贯尽量排除切断不可控因素因素,尽量将病因与机体发病现象放置在在一个单纯可控的孤立环境条件下,通过单因单果的直线思维模式,研究病理过程。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与实际存在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多因多果关联网络远远不符。1980年,德国东方史研究所满晰驳说:学者们应该觉醒,要认识西方医学的基本危机, 西方医学已经进入方法学的死胡同。匡调元[6]指出,原论与分析法的片面性、西医发病学说的逻辑基础线性因果论、临床上的对抗疗法等方面,也提示了西方医学的局限性,需要在今后注意在医学哲学和临床诊疗中增加整体论与综合法的尝试。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界已开始领悟到,用还原论分析法研究人体,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 必须注意吸收其他医学模式优势,对西方医学文化进行整合,在未来医学研究中争取走整体论与综合法的道路。当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给人体健康定义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这个定义就认知了人体健康的网络支持系统,而不是一个单因单果的问题。北美现代医学教育的开拓者威廉?奥斯勒也认为,“人们过分强调科学,容易忽视医学的人性关怀与怜悯。现代医学异常发展有可能毁了自身”[7]。可见,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西方医学文化,在继承西方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之后,在实验科学研究长足发展之后,需要在人文研究方面逐步加强,避免在治疗上只看到病看不到人,或是只治病不治人,只治局部不治全身。今天西方医学模式的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其进一步完善发展的重要表现。

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利高津在《从存在到演化》[8]一文中说:人类新医学将从东西方文化双向接轨与融合中诞生,就是一种对新的自然哲学与自然观的说明与试探。西方医学文化和中国医学文化趋向接轨的信号,也可能是西方医学文化未来发展趋向。而且,我们还会发现,医学信念也是医学文化发展中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对于医学由其文化特征带来的文化功能,比如说疗效,法裔德籍自然科学家阿达尔贝特?冯?沙米索(Adalbert von Chamisso,1781-1838)早有阐述:“对于需要医学的人来说,医学几乎是一种神奇的魔术,而它的效力总有一部分来自对它的信念。”这段话明确表达一个观点:部分医疗效果来自于人们对医学的信念。这里的“信念”,就是典型的文化因素[9]。因此,西方医学文化在建立医学信念方面也应有所举措。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医学科学技术作为科学技术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推动医学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医学科学技术是同志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有过许多精辟论述,他特别强调在发展医学科学技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

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同志医学科技伦理思想,对于促进我国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医学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中的作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志医学科技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学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医学科学技术伦理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运用于各个领域。在医疗卫生行业,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一些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之中,为人类的健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带来了福音。在新的历史时期,医学科学技术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正如同志于2000年8月21日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20世纪,人类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从量子理论、相对论的创立,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信息科学的诞生,到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就,世界科技发生的深刻的革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可以预计,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1]220“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工程技术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为农业、医药和人类健康开辟了全新的前景。”[2]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高新医学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新医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高新医学技术在医疗工作中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服务。2000年8月5日,同志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强调:“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3]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为人类造福历史经验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同志曾多次指出: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以知识造福于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责任。”[1]601995年5月26日,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工作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把攻克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4]“要十分重视解决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减灾防灾、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作出贡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1]54防病治病,促进人们的健康是医学的根本目的。高新医学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医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要使高新医学技术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操作、运用高新医学技术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为病人服务的崇高品德。因此,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医学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真正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从而有利于医务人员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克服医学技术主义至上的观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贯彻和落实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因此,在发展、运用医学科学技术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比如,基因工程可能导致基因歧视,网络技术涉及国家安全、企业经营秘密以及个人隐私权的危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基因治疗、克隆技术的适用范围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有的国家利用高技术成果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世界或地区范围内谋取霸权,干涉他国内政……科学技术本身难以做到这一点。

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5]2000年5月17日,同志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专访时的谈话中又强调:“生物技术,尤其是对基因的研究,必将给人类带来福音。”“防止基因歧视、保护个人隐私、贯彻知情选择和实现公正原则,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科学自由的原则一定要坚持,但科学的发展要为人类服务,不能危害人类自身。”[1]186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同志再次强调:“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工程,它对于人类认识自身,推动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制药产业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全球科学界的共同努力,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工作框架图’已经绘就,这是该计划实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类基因组序列是全人类的共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财富,应该用来为全人类造福。”[1]

三、尊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医学科技工作者是发展医学科技的主导力量,他们为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劳动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其人格必须受到人们的尊重,其成果应受到保护。

这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在这个问题上,同志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多次要求对那些在科技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1991年10月8日,他在农业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一些科学家给予充分肯定。“实践证明,摩尔根对遗传学的贡献是不能否定的。”[1]2910月16日,在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仪式上的讲话中,对钱学森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1996年12月9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建国以来在医学科技和卫生服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高度赞扬。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为人类基因组序列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高度评价。

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是尊重科技工作者劳动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伦理的一项内容。“技术转让和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中的重要问题……科学技术,总是要同世界各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1]55“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217加强国际合作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基因技术、信息科学等领域加强了国际合作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与国外科学技术的交流中,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伦理原则。由于各国基础、自然环境、人口特征、文化教育状况等的不同,科技发展的程度差距很大,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各国应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所以,在科技交往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要善于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

至于遗传资源问题,中国在1998年6月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其出发点是在该原则下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政府鼓励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同行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所限制的只是少数个人和公司以科研名义采集标本从事商业活动。”

[1]186-1872000年10月11日,同志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又重申,在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下,搞好科技领域国际合作问题。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大气和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特网上虚假有害信息的防范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工程科技的国际合作来促进解决。我国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展战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更好地保护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存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一个更为美好的发展空间[1]227-228。

四、诚信、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诚信,是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内在保证。诚信,在科技领域,也就是要具备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科技工作者应该率先垂范,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态,反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超级秘书网

[6]同样,一个人要想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四种精神,是我国数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质的结晶,也是科技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要作为科技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扬光大。”

具体来讲,“求实是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真理,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是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在科学技术工作中,既要倡导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提倡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优势,协同公关。”[1]60-61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科技行业中可能出现的弄虚作等不正之风,科技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6.

[3].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71.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思路尚不清晰,具体的方案也仅在个别地区试行,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政策,整个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种情况,本文通过梳理目前我国存在的各种大学生医疗保障模式,结合与其他国家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对比分析,对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障公费医疗

1952年,我国了《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公费医疗制度随之建立。1953年,现行高校公费医疗制度开始实施。根据现行高校公费医疗制度,国家每年给部委所属院校学生每人拨款60元、省属院校学生40元。但近年来,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等状况使旧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需要,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迫在眉睫。

一、当前我国存在的大学生医疗保障模式及其问题

(一)公费医疗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公费医疗制度实行属地管理,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统筹定额拨付,部委所属院校大学生每人每年60元,省属院校每人每年40元,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计划外扩招及高专的学生则没有国家拨款。

公费医疗模式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覆盖面窄。国家财政只对计划内招收的学生按人数拨款,民办高校则不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财政拨款(上海市除外),学生的医疗保险只能依靠商业保险和学生家长负担。(2)政府财政对公费医疗投入不足。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公费医疗的投入从1987年的每人每年15元增长至1994年的每人每年60元之后,至今没有再增长。而据统计,平均每位学生每年所花费的医疗费用至少为120到130元,国家财政拨款远不能达到这一标准。(3)公费医疗超支现象严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是由于公费医疗资金划拨标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医疗需求,二是由于高校扩招使得学生人数增多,同时大病发生率不断上升,加剧了公费医疗制度的资金短缺现象。(4)校医院的医疗水平低。药品质量较低、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治愈率下降、转诊条件严格等缺陷已成为校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容易耽误对病情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学生的健康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商业保险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商业保险模式按投保主体不同可分为两类,一为学校和学生,自愿投保:如北京大学2003年就委托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开设了已享受公费医疗的学生医疗保险项目,险种包括学生重大疾病保险、住院医疗保险等,保额3至20万元不等,保费由学校和学生每年各承担80元;另一类为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强制投保:如湖北省教育厅举办的省属高校学生团体险,险种包括学生寿险、门诊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等,保额最高可达20万元。

商业保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健康风险提供了保障,减轻了学校和政府的负担。但由于目的在于盈利,其推广往往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如保费价格整体偏高、病种的限制、最高赔付金额等,再加上没有明确的国家政策支持以及保险行业操作不够规范等原因,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遭人质疑。

(三)合作医疗保险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这种形式目前只有江苏省镇江市采用,保险范围包括住院医疗费用和因意外事故而产生的门诊、急诊医疗费用,门诊、急诊费用可以报销50%,最高支付额可达10万元;合作医疗保险覆盖了所有范围内的招生,这是镇江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进步。但是这种模式的赔付金额较低,而且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升高,其确定的缴费需求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医疗消费。

(四)社会保障型医疗保险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上海市从2007年4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关于完善本市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若干意见》,实现了上海51万普通高等教育大学生医保制度的全覆盖,保障方式由原来的学校保障转型为社会保障,统一规范了大学生医疗保障待遇,并要求各院校建立医疗互助基金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帮助,使保险力度大大提高,是一项十分成功的改革。

二、国外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比较分析与借鉴

(一)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概述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有效地保护大学生的利益。从目前大学生的医疗保险来看,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取得了较大成功,对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德国

德国医疗保险实行议会立法、民间实施和政府监督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与管理。德国从法律上规定,高校学生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凡在德国国立或国家认可大学注册就读的大学生,均有医疗及护理保险的投保义务,否则不能注册。投保者医疗费的支付是由保险公司或社会保险机构与医院直接进行的,这样医院就会及时治疗,避免了医疗保险“雨后送伞”的情况。德国政府在实施医疗保险时,不完全介入具体操作,只负责法规的制定和监督检查。此外,政府通过对保险金征收比例、保险金的再分配等控制措施,使得大学生无论贫富,都同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2.英国

英国对所有大学生,包括外国留学生,实行国民卫生保健体系(NHS),提供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医疗服务。国民卫生保健体系(NHS)的卫生服务经费全部或大部分从国家税收中支出。卫生服务由地段初级服务、地区医疗服务和中央医院服务三个部分组成。大学生在享受NHS前,须在住所附近的公共医疗诊所或者大学医院办理登记注册,选择自己的医生。除此之外,英国各主要保险公司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医疗保险服务,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险种作为补充。

3.美国

美国注册在校的高校学生自愿参加医疗保险,学生的抚养人也可自愿投保,但很多高校都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医疗保险,否则不予注册,有的州的法律也要求全日制学生必须拥有健康保险。美国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与健康保险的范围十分广泛,通常包括意外事故导致的伤亡、定额给付的住院医疗费、门诊医疗费等,覆盖疾病的范围也很广。美国政府在医疗保险方面的主要职能就是制定法律法规及监督执行,通过实施管理来有效保证大学生的医疗服务。同时,美国的救助制度很发达,对贫困大学生定期检查诊断和治疗服务,直接将费用支付给服务提供者。

(二)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借鉴

各国根据国内不同情况为大学生建立了不同的医保制度,但有些共同的优点值得我们借鉴:

1.覆盖面广,几乎包括了所有在国家认可大学就读的学生。

2.强制性的购买原则有效的保障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

3.学生保险覆盖疾病的范围广泛,保费支付效率较高。

4.政府承担主要缴费责任。

5.通过国家立法来保障大学生医保制度的贯彻落实。

6.学校和保险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其他医疗保险选择。

三、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建议

(一)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在受教育数年后,就要进入劳动人力资源市场,他们的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体质,政府有责任为他们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因此,基本医疗保险应该在已有基础上扩大覆盖面,医疗费用由政府、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负担,由国家强制执行实施,以将更多弱势群体纳入体系,实现更广覆盖。

(二)政府应加大大学生医疗费用的投入

政府应该根据目前的经济和消费水平,改变十几年来对大学生医疗费用一直不变的投入标准,加大投入,及时更新高校医院的医疗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大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到价格低廉且质量好的医疗服务。

(三)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应政策,改善大学生商业医疗保险的经营环境

商业保险具有市场化、避险技术高等特点,能够使有限的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更合理有效的配置,是完善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很好的辅助手段。针对这些特点,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保险市场、规范保险操作,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发展大学生商业保险。例如免除保险公司该业务的营业税,帮助贫困学生缴纳保险费等。

(四)建立大学生医疗救助制度

大学生医疗救助制度应成为对基本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医疗救助的资金来源可以由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共同组成,或求助于社会福利所募捐的资金。此外,在救助资金的管理上,应该由政府委托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作好救助基论我国大学生三重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专款专用。

(五)改革高校医疗机构

高校医院实质上是学生医疗保障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实施和管理机构,促进校医院改革与发展不容忽视。

1.将各类普通高校的医院进行整合,即采用社会后勤化的做法,将其推向社会,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其成本的同时提高其效率。

2.对于目前出现的大学城,可以将几十所大学的校医院进行整合,以大学城内所有学生为服务对象,减少重复建设的成本,将更多资金用于购置设备和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小结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未来社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完善而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问题和研究课题。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制度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社会各方面持续不断的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卢海英:《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以浙江省得六所高校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9月。

[2]袁玲、赵峻、张艳、邵念:《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探讨》,《中国卫生资源》2006年第1期。

[3]《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中国校医》2007年第12期。

[4]卢海英、朱增晖:《改革和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9卷第3期。

[5]杜鹃:《谈创建三位一体化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7年6月第21卷第3期。

[6]陈洵:《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2期。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1.1基因扩增技术1983年美国Cetus公司的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该技术利用DNA高温变性和低温复性的原理,通过变性、复性和延伸3个温度变化,成功实现核酸片段的体外扩增。PCR技术以其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医学、农业、食品检验等领域。PCR技术分为两种:常规PCR技术和实时PCR技术。常规PCR技术,指仅对PCR扩增反应的终点产物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无法对起始模板准确定量,也无法对扩增反应实时检测的一项核酸扩增技术,但该技术所需技术平台和仪器设备较低,花费成本相对也低,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该平台对定性项目进行检测,例如:缺失基因、突变基因、融合基因等的检测。实时PCR技术,又称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实时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在检验医学上主要应用于核酸定量、mRNA表达水平分析等,可以分析和指导临床用药、监测药物疗效、判断病情进展。

1.2基因测序技术1977年Maxam提出了化学修饰降解法模型,为核酸测序时代的到来拉开序幕。同年,Sanger等发明了DNA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可以检测物种或细胞的核酸序列,再与基因库进行比对,从而知道被检测物种或细胞的特性。Sanger法作为最经典的测序方法,读取序列长,能够较好地处理重复序列和多聚体,仍为目前常用的测序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因组DNA、cDNA等多重复序列的检测。该技术不足之处:灵敏度较低,通量较低。1998年Ronaghi发明了焦磷酸测序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引物延伸时所释放的焦磷酸基团激发荧光,通过峰值高低判断与其匹配的碱基数量。比起Sanger法,提高了灵敏度,在SNP位点检测、等位基因突变测定等广泛运用。近几年,发明了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创新。该技术通过DN段化构建DNA文库、文库与载体交联进行扩增、在载体面上进行边合成边测序反应,完成对海量数据的高通量测序。该技术测序速度快、准确度高,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测序检测,主要应用于全基因组序列、内含子序列、外显子序列等的分析和研究。

2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就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通过检测特定基因存在、转录及表达异常,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分子诊断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得到阐明,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最为直接、最为准确的依据。目前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2.1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感染性疾病是指外源病原体入侵机体后,生物体无法排除该病原体而产生一系列不适的反应。一般通过病原体培养或血清学方法进行病因查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是目前检验医学实验室检测免疫学指标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检测和诊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优点,但是一些影响因素不容小觑,临床待检标本常受溶血、黄疸、脂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判断错误。血清学也只能确定机体是否接触病原体,不判断是否是现行感染。PCR和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具有敏感性高、耗时少、效率高等优点。例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的载量,与传统的酶联免疫法相比,既可以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以监测药物疗效、预后与复发。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可弥补血清学检测技术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不能培养或生长缓慢的病原微生物;(2)通过病原微生物的定量检查监测病情;(3)微生物耐药性的检查;(4)细菌分型及流行病学调查。

2.2分子诊断学技术在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遗传性疾病是指遗传因素占主要发病原因的某些疾病,几乎都存在一定的基因缺失或突变。分子诊断学技术是指通过分析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疾病作出或辅助诊断的方法。分子诊断学技术已经能够诊断已知致病基因的遗传性疾病,对一些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病也有良好的诊断意义,也能利用遗传标志来诊断一些病因未明的疾病。例如,镰状细胞贫血:β-珠蛋白基因中第6位密码子的序列由原来的GAG改变为GTG,编码的血红蛋白为镰状细胞血红蛋白。通过PCR技术可以将包含突变位点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扩增,根据产物分析的结果可以对该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基于基因芯片技术,对基因SNP进行分型,检测遗传性耳聋基因,发现50%的儿童期耳聋与遗传因素有关。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with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技术对白介素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基因型多态性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多态性与江西人群哮喘未见相关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可以准确预测胎儿发生某些遗传性疾病的风险,从而达到降低畸形儿出生率的目的,例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等。

3现状和挑战

分子诊断以PCR为基础,自从发明以来,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疗效检测和预后判断,有力推动了检验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检验医学的新领域,给检验医学带来机遇与挑战。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分子诊断已经成为了医疗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内的分子诊断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虽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始终落后临床的发展,难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分子诊断项目开展较少,重视程度不够,应用缓慢。以下从两方面分析我国分子诊断学技术应用于检验医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分子诊断检测平台现在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和一体化,分子诊断学技术努力实现检测仪器、试剂和校准品的一体化,从而避免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我国的分子诊断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平台,还处在起步阶段,实现自动化尚需时日。目前我国在核酸提取、扩增反应系统准备、扩增前加样、上机、产物和结果分析等方面仍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欧美国家基本上采用自动化核酸提取系统,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物暴露时间,还避免操作人员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目前我国应用于检验医学的主流分子诊断学技术是实时荧光PCR技术,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核酸的检测,而欧美发达国家,检测平台较为多样,主流技术为测序,分子诊断涵盖了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等领域。

3.2技术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分子诊断检验项目质量控制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各个层面,因此对技术人员、仪器、标本、环境要求更加严格。目前我国对分子诊断学技术人员的培训尚不到位,技术人员在实验操作、结果报告、临床咨询方面尚有很多不足之处。随着人们对人类基因组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生命、疾病、衰老、死亡的认识更深。分子诊断涉及个体的基因差异,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能够提出专业的意见,指导预防疾病、降低患病风险,以及实现个性化治疗等,这就对从事分子诊断学技术的工作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4前景和展望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如果眩晕的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在治疗时应考虑更积极有效的方案。否则可采用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案。第四,要了解眩晕发作的频率,频繁的眩晕发作无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发作每年1次左右,在治疗时可考虑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案。相反,如眩晕的发作每月数次,可考虑破坏前庭的治疗方案,以缓解眩晕发作。第五,还应该注意眩晕发作的诱发因素,不同的疾病眩晕的诱发因素不同。BPPV的发生同有明确关系,头左转或右转能诱发眩晕。迷路瘘管患者改变中耳压力时可诱发眩晕发作。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多具有强声或中耳、颅内压力变化导致的眩晕[3]。最后要了解眩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即患者是否伴有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前庭神经炎、BPPV患者往往仅表现为眩晕。梅尼埃病、迷路炎、外淋巴漏、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可同时伴有听力下降和耳鸣等[4]。认真详细的问诊加上细致的体格检查是诊断的关键。眩晕患者的相关体格检查包括患者眼震的评估,自发性眼震、摇头试验和甩头试验。怀疑BPPV患者需行Dix-Hallpike检查。Romberg检查时患者有移步或摔倒的现象为阳性,如患者闭眼时移步或摔倒更明显提示患者功能下降。如患者睁眼和闭眼时移步现象一致提示其本体感觉或小脑平衡功能下降。Fukuda踏步试验要求患者闭眼后原地踏步1min,观察患者偏离中线的角度。如偏离角度超过45°,说明患者前庭功能下降且未能代偿,偏向侧为前庭功能受损侧。中耳压力改变试验即按压耳屏或鼓气耳镜外耳道加压或捏鼻鼓气等改变中耳压力,观察是否诱发眩晕和眼震,上半规管裂综合征、迷路瘘管以及气迷路患者往往呈阳性反应。强声刺激试验即应用100dB的纯音刺激5s,观察眼震和眩晕以判断是否为外淋巴漏或上半规管裂综合征[5]。动态视敏度检查即要求患者清晰分辨视力表上最小字,然后要求患者以2Hz的速度摇头,停止后再要求患者清晰分辨视力表上最小字,比较两者之差。单侧前庭功能下降未能代偿者、双侧前庭功能下降者表现为动态视敏度下降。过度换气试验即要求患者连续20次深吸气后用力呼气,焦虑症患者往往表现为头昏,以及手和口唇麻木感。相对于听觉功能检查的成熟,前庭功能检查方面不尽完善。总体而言,冷热水试验评估水平半规管低频区(0.005~0.5Hz)功能,能区分左右侧水平半规管病变。转椅试验评估水平半规管中频区(0.5~1Hz)功能,双侧前庭功能下降者其增益下降明显,本检查对双侧前庭功能下降的诊断有意义。甩头试验评估的是半规管高频区(2~3Hz)功能,是目前最常用的床旁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s,VEMP)在眩晕临床诊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VEMP按其记录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颈性VEMP(cervicalVEMP,cVEMP)和眼性VEMP(ocularVEMP,oVEMP)。前者反映球囊及其通路中前庭下神经功能,后者反映椭圆囊及其通路中前庭上神经功能。VEMP在前庭病变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明显。另外前庭诱发肌电图对半规管裂综合征的诊断作用明显,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由于存在内耳第3窗,内耳顺应性增加,患者VEMP阈值下降,振幅加大。

2常见周围性眩晕类型

2.1BPPVBPPV是外周性眩晕最常见的病因,是60岁以上患者头晕的首要病因,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有BPPV经历,这主要与老年人体内钙离子代谢功能异常有关。另外BPPV的发病还与外伤、病毒感染、年龄、偏头痛有关。95%的BPPV是由于椭圆囊上的耳石进入后半规管所致,只有极少数患者是由于耳石进入水平半规管或上半规管所致。BPPV患者眩晕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min。眩晕的发作同头部运动有关,患者通常能分辨出患耳侧。患者眩晕发作后可能伴有头重脚轻及不稳感。行Dix-Hallpike检查时可观察到典型的垂直扭转型眼震。BPPV通常有较好的自愈倾向。Epley手法复位是治疗后半规管所致BPPV的有效手段。在手法复位前,应向患者简单介绍该病的特点及耳石复位过程中可能出现眩晕,以消除患者对眩晕的恐惧心理。同时要了解患者是否有颈部外科手术史、新近颈部外伤、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寰椎或枢椎不稳、颈脊髓或神经根病及颈动脉窦性晕厥。颈部有病变的患者行Epley手法复位时要谨慎。一般而言,一次复位症状缓解率为76%,但年复发率为15%。

2.2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耳科门诊中另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胀。其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20min~24h。早期一般为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并逐渐累及中高频,一般在5~10年后听力曲线最终变为平坦型的重度聋。并非所有的梅尼埃病患者均会有梅尼埃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Kitahara等[6]研究认为,仅50%患者同时表现听力下降和眩晕等梅尼埃病的特征性临床特点,19%的患者仅出现眩晕,26%的患者仅出现听力下降。梅尼埃病的发病基础为内淋巴积水,早期一般累及耳蜗顶圈,导致患者出现低频听力下降。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内淋巴积水可累及耳蜗中圈或底圈甚至球囊,患者表现为中高频听力下降。梅尼埃病可能由于内淋巴积水,使前庭膜扩张移位而突入前庭阶,并最终导致前庭膜破裂。富含钾离子的内淋巴液同低钾离子外淋巴液混合,刺激毛细胞而引起眩晕发作。Merchant等[7]行颞骨病理检查发现,28例内淋巴积水病例中,有9例患者生前无相关临床症状。因此他们认为,内淋巴积水只是梅尼埃病的一个病理组织学特征而非引起梅尼埃病症状的直接原因。Green等[8]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梅尼埃病的自然病程为:57%患者2年内眩晕自发缓解,71%的病例8年内眩晕自发缓解。约30%患者最终会累及对侧耳,在这部分患者中,50%在2年内会出现对侧耳梅尼埃病。因此对眩晕反复发作的梅尼埃病患者,除考虑梅尼埃病复发外,还要警惕对侧耳伴发梅尼埃病。另外,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的自发缓解使人们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梅尼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详细的病史采集能使90%的患者得到明确诊断。近年来影像学发展迅速,鼓室内注射钆可被内耳吸收,使外淋巴显影。当内淋巴积水时,外淋巴显影容积减少,间接反映内淋巴积水程度,从而用于诊断梅尼埃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梅尼埃病早期,积水主要局限于前庭内;随着病程的发展,累及耳蜗。内淋巴水肿程度同病程呈正相关[9-10]。内耳显影的出现,为内淋巴积水的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图1)。梅尼埃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眩晕,即如何使眩晕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一般采取阶梯治疗方案。在阶梯治疗方案中,首先是内科治疗,要求患者低盐饮食,禁烟、酒、茶和咖啡,保证充足的睡眠。眩晕发作期可使用前庭抑制剂和血管扩张剂,必要时辅以脱水剂或利尿剂。前庭抑制剂的使用一般不超过1周,长时间使用前庭抑制剂不利于患者前庭功能的代偿。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创伤小的外科治疗,如Meniett外耳道加压或鼓室内给药(激素、庆大霉素)治疗。Meniett外耳道加压治疗或鼓室内激素注射对眩晕的控制有效性为70%左右。鼓室内给药(地塞米松或庆大霉素)在梅尼埃病眩晕控制方面有操作简单、有效率高的优点,特别是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能有效控制眩晕,其有效性为90%,不良反应为可能导致患者听力的进一步下降。维持庆大霉素对眩晕的控制率,如何减少庆大霉素对耳蜗的毒性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作者应用小剂量鼓室内庆大霉素注射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眩晕取得很好的效果,即鼓室内庆大霉素注射1次后观察3周,根据眩晕的控制与否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注射。我们的研究[11-12]中,眩晕的控制率可达89%,同时听力下降为16%。进一步研究发现,鼓室内庆大霉素注射治疗梅尼埃病眩晕的机制为前庭I型毛细胞受损,使前庭对外周刺激敏感度降低,而不是由于损伤暗细胞改善内淋巴积水所致[13-14]。在梅尼埃病患者中,仅5%~10%通过上述方法对眩晕的控制不佳,要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为内淋巴减压术(分流术)、迷路切除和前庭神经切断术等。内淋巴减压术(分流术)尽管目前在耳科界存在较大争议,眩晕控制率为50%~75%,然而其手术风险性较小、对听力的影响小,因此深受部分耳科医师的欢迎,目前仍在一定范围中应用。前庭神经切断术被认为是治疗难治性周围性眩晕的金标准,其眩晕的控制率高达90%以上,但有颅内并发症、面瘫和耳聋的可能。

2.3前庭型偏头痛(vestubularmigraine)过去又称为偏头痛性眩晕、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2012年国际头痛学会和Brny学会达成一致意见,建议使用前庭型偏头痛这个名词。前庭型偏头痛的诊断依赖于患者的病史,患者眩晕的发作可以为数分钟到数天,仔细询问患者多伴有头痛病史。其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改变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多数患者对氟桂利嗪治疗有效。

2.4前庭神经元炎前庭神经元炎系前庭神经元受累所致的一种突发性眩晕疾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主要包括2种类型,一种是单次发作的严重眩晕,持续时间1天至数天,不伴听力下降,该类型眩晕不会反复发作;另一种为反复发作眩晕,持续时间10~15min至数小时,不伴听力下降。前庭功能可正常也可减退。单耳或双耳可出现耳鸣及耳胀感。发病后外周前庭功能并不能完全自然恢复[15]。本病的复发率为2%~11%[16-17]。10%~15%的患者可并发典型的BPPV[18]。另一种重要的并发症为恐惧性眩晕[19]。前庭神经元炎的治疗包括眩晕、恶心、呕吐等的对症处理、病因治疗及前庭康复训练。自1990年起,人们就已发现糖皮质激素能控制前庭神经元炎的急性眩晕发作。有文献[20]报道,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外周前庭功能的康复,单独运用伐昔洛韦或联用甲强龙则对此无明显影响。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临床上检验采集标本的方式是加强整体全面的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全面的质量监控包括前期的、中期的和后期的,其实验误差保证在总误差的70%左右,可见实验的检验标本具有的重要作用。采集标本需要对不同的项目进行采样,合理的确定最佳的采样时间。例如,采静脉血样本的时候,一般需要患者在前一天的八点后不能进食和水,主义采血的控制,注意采样中可以应用的相关时间,对血液和输液的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结构统计。

尿液标本需要留存晨尿的中段,因为晨尿含量较高,而且较为稳定,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相应的抗凝血管处理,严格的规定采集标本的采集方法和采集量。例如,一般生化项目检查选取静脉血的标本量3~5ml,标本采集后应当立即加贴标签,及时从去检查。在检验标本的时候,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实验采集标本控制,保证检验申请单的合理唯一性,确保标本的整体外观,保证标本量的有效内容控制,完成检查和验收过程,对不符合相关质量的标本应当按照规定退回,并记录相关原因,对送检的标本样品进行分类,不能及时进行检查的标本,应当按照规定保存在适合相关温度的存储环境中。

2临床上采集检验标本的操作规范

在临床的质量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方法的处理,仪器设备的选择,人员素质的培训和环境的相关条件可以有效的加深整体技术的有效融合,保证检测方法与试样的多次测量,得不到完全一致的检测结果就说明在检测过程中,具有客观性的误差问题,加强从业者的实验操作步骤,保证合理的误差过程,这在实际应用中是具有合理操作的误差性的。为了实验结果可以更好的完成临床医生的有效数据服务,为其提供具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对有争议的检测标本或数据前后进行合理的分析,确保合理的检验过程,合理的检验对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控制,从而合理的对两个结果进行合理的平均分析,对于差距大的问题,合理的进行第三次的检验,确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有效的确保检验结果的最终可靠性,合理的发现实验问题,提高检验能力的有效性处理。

检验后对结果进行合理的登记,送到科室进行合理的检查,由医生完成相关数据的合理化判断,实验结果的合理化登记有利于医生进行后期的询问,从而以便后续临床医疗中相关治疗的数据参考。

3结语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可以说,急诊医学是新兴学科里面的一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于急诊医学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够使得急诊医学更好地发展。急诊医学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一切和紧急情况有关系的医学都属于急诊医学。事实上,急诊医学和其他的分类手段比较,例如按照年龄划分的医学和按照身体系统划分的医学,是以时间划分的医学。急诊医学强调的是其急诊的特点,是在时间维度上进行讨论的,急诊和病情轻重不成正相关,患者的病情可能很轻,也可能很重,急诊医学表征的是患者紧急需要看医学的需要。因此,急诊医学面对的问题不仅是危重病,还有疑难病以及慢性病。所以,对于相关领域的急诊知识的研究对于急诊医学的发展十分有益。

2急诊医学的发展来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急诊医学应运而生,因此急诊医学还属于年轻学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烈的社会发展的特点。在急诊医学作为独立学科之前,医院当中的急诊部门往往被叫做急诊室,急诊室只是一个部门,或者是为了专业医师提供紧急诊断的一个场所。因此传统的急诊室不存在专业医师,急诊室被当做一个临时诊断的地点,而且大多数是护理人员进行医师的协助工作。现在在一些比较小型的医疗机构或是经济比较不发达的地区,急诊室模式仍然存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急诊医学的学科内涵不断充实,医院的急诊科的功能出现了变化。急诊科脱离了临时诊治场所的角色,逐渐成为患者进行早期诊疗的地点。急诊科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构成。不管是从概念,还是从规模、功能上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几年随着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急诊医学与其他医学专业一起,逐渐向着专业化发展。在很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逐渐产生将急诊医学作为专业领域的急诊中心,急救服务逐渐向着大型化发展。所以,急诊医学是和社会经济平行发展的。

3急诊医学的发展模式

3.1逐渐进行专业化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个专业越来越细化,很多专业医师的理论和临床经验都逐渐专一化,很多学者都专攻一个病症。但是患者是整体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多种慢性病,也会出现慢性疾病突然急性发作的可能,也可能老年人在患有某种慢性病的情况下又得了急性病,因此各个系统的疾病可能会在一个病体上出现交叉,这样专攻一个学科的医生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需要专门的能够兼顾多种疾病的医生进行诊疗,这就是急诊科医生需要具备的素质。急诊医学的综合性很强,是一个具有时间维度的概念,包含的医疗知识覆盖多个学科,如果不能专业化,那么医疗水平很难出现提升。因此,急诊医学会向着专业化模式进行发展。因此当前很多比较大型的医院当中,应该进行急诊外科与急诊内科专业组的设置,对于每个学科都应该配备专业的医师。这样,急诊医师整体道德专业知识结构才会完善化。而且,当前应该对于急诊专业的覆盖面进行拓宽,例如中毒中心、胸痛中心、烧伤烫伤救治中心等等。对于专业领域的拓宽,会使得急诊医学能够纵向深入发展,学科能够更加地综合化,学科知识更加专业化,进而能够使得急诊医学整体得到质的飞跃。因此,急诊医学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包括两方面,第一是急诊医学的专业化和其他学科看齐,第二是急诊医学内部进行专业化发展,逐渐进行分科化发展。对于急诊医学这一综合学科来说,急诊医学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必将推动学科的快速发展。

3.2快速诊断模式的发展

因为急诊科的任务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进行病人的诊疗也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应急性,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进行协作,在很短的时间内要求专业医师能够进行快速诊疗,因此,快速诊疗模式是急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急诊医学的急诊二字已经能够表明急诊医学当中快速诊疗是关键。但是,在进行急诊的过程当中,进行正确的诊断是快速诊断的前提,也是进行急救成功的根本所在。因此,在进行急诊的过程当中,要将快速诊断的正确率提高,例如急诊科的急救人员要进行专业水平的训练,得到一批专业人才,这些人员要具有熟练的设备操作经验和临床诊疗经验,并且急诊科要做到全天出诊。对于急诊科的专业人才要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于疑难病与罕见病的诊疗,建立合理、快速、高效的急诊实验室检查系统,这样能够便于对急诊的思维进行培训,对于误诊学进行研究。对于死亡病例与急诊误诊病例进行讨论,使得急诊医师的诊断经验得到丰富,对于专科会诊与诊疗制度进行完善,将急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奖罚制度与岗位责任制度进行完善。

4总结

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1.1医院发展与信息化

医院的发展首要是管理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将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模式转变。医院信息系统是一套有着严密组织、严格管理、严谨操作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它忠实地执行管理者预期愿望并付诸实施,规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它不会“徇私枉法”,对于习惯于“走后门”和马虎了事的人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信息系统设计了明确的责任关系,记载着有据可查的事件,让每个人都自觉地照章办事。通过严格的程序,保证了医药购销中各个环节的公开、透明,避免了暗箱操作,对那些徇私枉法的人,形成了想为不敢为、敢为不能为的天然屏障,堵塞了人为管理的漏洞,保护了国家财产资源。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优势反映在最大限度地方便患者。在挂号、收费、取药、获取检验报告、病史查询、费用使用情况、出院、入院、转院、结帐等各方面,以准确、快捷、方便的功能,为患者提供服务,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而且也使医院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可,继而为医院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信息化发展可以推进医院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

1.2医院信息化建设状况

据对我国488所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可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投入上看,信息化投入(每床位信息化投资元)平均为6071.28元,三级医院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仅占1.10%,多数是201~500万元,占22.43%。非三级医院多数投资是50万以下,占33.81%。北京市卫生局2004年3月颁布的《北京地区医院评审标准册》中规定三级医院信息化每年投资不得低于年总收入的1.00%,上述调查仅为0.69%。从信息化人才上看,医院平均100张床配备1名IT技术人员,78%的医院为3~5名,而且要承担保障500~1000张床位的医院信息系统的重任,反映出我国医院信息化应用水平比较低和人才资源不足。从人才学历上看,58.38%为大学本科,大专为24.48%,中专为4.39%,要求复合型高级管理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以上简述反映出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人才不足,严重影响了医院信息化水平,也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美国共有6000多所医院,其中3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占15.80%,18%的医院雇有100名以上全职IT技术人员,雇有50名以上的占13%,他们的职责仅是维护和运行、培训。

1.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要按照医院管理的科学规律和对信息化的要求建设好医院信息化系统。

2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

2.1信息化建设领导是关键

只有领导认识上去了,才能把信息化建设列入日程,并使之日益完善,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2信息化建设推进医院发展,强化医院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行成本核算,科学计划人事用工,杜绝人浮于事和忙闲不均现象,减少物资积压和药品失效、霉变,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消耗。最终达到降低活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增收节支的效果。

2.3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总的目标是改进医院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此,要建立全院计算机网络,如建立医院经济核算中心,实现医院人、财、物,各种资源运行的协调发展;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窗口业务;建立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和图像信息交流;建立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维护安全制度;建立远程医疗的发展等等。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