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

养老社区论文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1篇

中心定位于中端市场,涉足高端服务,将市场划分为主要城市大型社区和区域城市的中心社区,以社区为中心广泛辐射周边需要人群,形成以点覆面,以面成片的格局,为目标市场提供专业化、贴心化、规模化的养老、家政、钟点工等多项业务。区域:养老中心的目标市场定位于国内一线城市和部分有市场潜力的二三线城市的大中型、呈规模化的社区,以起到中心效应和辐射效应。这些城市的社区人口量集中,居民收入水平保持波动稳定,养老需求明显,受教育水平较高,更容易尝试和接受新型化的事物,便于我们寻找和抓住潜在目标客户。人口:将需要养老的老年人客户分为以下层次:59~70岁:这部分老人除少数外,大部分身体都还保持健朗状态,能够独立起居,也比较不适应传统的养老院生活。对这类人群,我们主要推行会员制度,吸纳老人加入德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集中在活动室内就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学习,中心负责他们日间的活动课程安排,晚间则返回家与子女团聚。如此既可以减少子女单独照顾占用的时间,遇到突况也方便与家人联系。70~80岁:推行全套化养老服务,为社区及周边地区的老人提供护理、疗养。除日常的照顾外,中心还将开展专项活动,努力丰富老人的夕阳生活,如开展社区文化节目欣赏、教授特色艺术、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活的有质量。80岁以上:中心雇请具有护理从业经验的护工进行24小时全天候照顾,定期邀请专业医护人员对老人们进行身体各项指标检查,为所有老人建立专门的护理档案,供监护人跟踪检查。

2STWOT分析

Strengths:①自主经营下具有资源整合和管理优势;②定位精准,目标客户明确和细化;③紧贴市场差异化养老需求,对市场反映灵敏;④社会老龄化背景下需求旺盛,对该产业拉动明显。Weaknesses:①初期进入知名度不明显,宣传力度待提高;②资金流转较难,需加持比重;③与公办养老机构相比下具有价格劣势;④初期公信力不强,多持观望态度。Opportunities:①中国老龄人口大幅上升,市场需求热烈;②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③该模式新颖,理念切合社会实际;④市场进入时机早,暂居先头优势。Threats:①投入的资金不足,影响项目的具体操作和最终效果;②社会观念对社区养老的认识有待提高;③地方、区域范围内具体扶持政策不到位;④竞争对手杂乱影响产业口碑和印象。

3营销目标

近年来老龄化日益加重,养老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们希望通过发展以公益性为目地的社区养老服务,解决当下面临的严峻的养老问题;同时通过发展养老服务,吸纳一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通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广大公众的关注,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在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活得有尊严,活的有价值。

4策略组合及具体措施

4.1产品主要提供以下服务类型:①日常照料:为了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通过设立日间照料服务室,为老年人提供托管照顾、午休餐饮、康复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它为孤单的空巢老人送去一片温馨,也为忙于工作、无暇照料老人的工薪族解决了后顾之忧。日间照料室使生活在社区的“空巢老人”幸运地拥有了一个“家外之家”,营造了一个空巢不空心的精神家园。②居家养老:所谓“居家养老”,它的特点是不去养老院养老就能免费或低费用享受周到的社会全方位服务。这种新颖实用的居家养老方式,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两方面优点,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了老年人“恋家”情结,又节省了养老的福利资金投入,可谓是一举多得。在不少老年人看来“,家庭”是他们毕生经历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他们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甚至是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在希望获得服务的同时,也更看重家庭带给自己的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正因为如此,目前多数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③社会关爱义工援助:就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并逐步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参与到关爱老年人的活动中来,为老年人提供义务、低偿服务。④邻里互助:邻里之间通过设置爱心门铃、与空巢老人比邻而居的人成为“生活管家”,进而和谐邻里关系。

4.2渠道以主要核心社区为主,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将社区内一定年龄段的老年人群吸纳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之中。

4.3推广利用现代媒体,传播我们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通过社区和社会联动,积极落实政府政策让更多的家庭接受我们的理念,感受我们的文化。在稳中求精,精益中求精,不断地发展壮大我们的规模。

5前期进入策略

5.1关系营销策略①通过电视媒体、报刊等传媒,定时向外界展示社区内部真实的生活记录,让更多的人群关注我们的社区养老。②透明化服务中心:让广大的社会人士到我们的内部参观,近距离感受我们提供的服务,感受老人在我们的社区内真正地活得有价值有尊严。③对于长期支持我们中心的慈善企业,建立档案。定时向各企业拜访,回报成果。同时向这些企业发放荣誉牌,同时加以宣传,以表达对这些长期支持慈善伙伴的感谢。④设立监督举报点和热线,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监督及提供各种宝贵建议。

5.2网络营销策略①开通社区微博墙,向外界展示老人们在中心的幸福瞬间,展示员工尽职尽责、专业、温情的画面,展示中心内部融洽和谐的氛围,展示我们中心的文化。②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回复反馈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关心的问题,对公众提出的建议及时给予满意的答复。③拍摄和制作能够反映社区文化,吸引公众关注的微电影。通过网络等多媒体快速传播,积累一定的人气。

6成熟期市场扩大化策略

6.1品牌营销通过公关、广告以及内外舆论思维联动,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能动作用。以核心主要服务为主题,以社区文化为载体,以政府政策为契机传播我们让老年人活的有尊严,活的有价值的理念。通过以点带面,由试点社区向周围辐射。不断提高公众的认可度。让社区养老服务品牌深入到老年人及有养老需求的年轻夫妇的心里。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2篇

社区是现代城市最基层社会机构,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如果将城市的养老建筑放在社区内部能够利用社区的医疗服务,发挥“地缘”社会关系,延续“家庭”生活模式。“亲缘”与“地缘”是老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亲缘关系是指老年人与子女、亲属等由血缘联系构成的社会关系;地缘关系是指老年人在生活中与地域周围的邻居、朋友及地域中各种组织构成的社会关系。时下城市养老建筑未按照老年人口分布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使老年公寓中老人既远离亲缘关系又失去了原有的地缘关系,在这种陌生环境里老年人更易于产生寂寞与孤独等精神上的问题。城市里也存在着一批设施完善、高质量的城市养老建筑,但网点布局没有专门的规划与设计规范,缺乏考虑因老龄化速度不同,区域特点不同,造成目前资源紧张与浪费并存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北京城市养老设施的实地调查,分析与阐述老年人行为对空间使用的影响,期望对今后社区养老建筑设计提供建议。

二城市养老建筑实态调查评价

作者选取了北京十余例代表性的老年建筑进行实态调研,对室内外空间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城市养老建筑在选址、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医养与管理空间等异同,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建筑的建设提供借鉴。

2.1社区养老建筑外部空间外部空间是指养老设施建筑的外环境,它既包括养老设施周边的建筑、道路与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包括养老设施的室外场地。调研的老年公寓选址几乎全在市区,交通便捷,便于子女探视和老年人出行。选址于市区使得老年公寓周边环境呈多样化趋势,包括住宅区,商住区、城市公园、工厂、胡同以及寺庙等。

(1)周边医疗设施;“医院+社区养老设施”的结合是未来社区发展的一个趋势,社区养老建筑是以社区为平台,开展全托或日托服务,使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就能享受周边的护理专业化服务。与周边医院的距离,则是老人关心的重要问题。例如调研中满意度极高的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就因为是经卫生局批准的首都第一家集医疗、康复、颐养、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北京市老年病医院,从而发展成全国标杆养老公寓。

(2)绿化;绿色环境能为老人营造一个更为自然的活动和视野空间,使老人们在身心舒畅的氛围里生活和交往。例如的什刹海宁心园老年公寓。它毗邻鼓楼及什刹海公园。是京城内大庭院风格传统式四合院建筑。朱红色大门,后院古树参天,前后两院宽阔通达无障碍。古朴典雅,华贵与现代设备叠拼相得益彰。又如三和老年公寓,位于东城区的民安小区内,据周边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也在10分钟路程,毗邻南馆公园。该小区是北京第一个生态试点小区,在附近的南馆公园内同步建成一座占地800平米的“中水处理站”。与此同时公寓内部也设置了供老年人活动散步的室外花园。除上述外,空气、采光、安全性分别是老人对外部环境需求的重要条件。老人们抵抗力较差,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而社区养老设施环境中不能存在有害气体。一般来说周围布满高层建筑的地方不适宜建社区养老设施,除了影响采光,四周的建筑物容易使老人产生紧张和压迫感。羊坊店敬老院是一所家庭养老、区域照料中心的养老建筑,院内采光充足,院旁设有儿童乐园,老人可以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尽享天伦之乐。养老设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安全性,所以选址前要尽量在社区内部。

2.2社区养老设施内部空间

2.2.1居住空间居住空间是指老年人日常睡眠和起居的生活空间,它是由卧室、卫生间和阳台组成,部分标准较高的养老设施居室空间还设有起居空间和储藏空间。北京养老公寓的居室空间面积大小不一,但总体来说人均使用面积合理,但大部分居室内未设置隔断等空间灵活分隔设施,介护和介助老年人在进行擦洗身体和更换衣物等私密活动时无法进行视线遮挡。设备设施方面,大部分养老设施居室卫生间的卫浴设施基本相同,东城区与西城区养老设施居室卫生间内均设有安全扶手及紧急呼叫系统,而丰台区部分养老机构的居室卫生间未设置该类设施。

2.2.2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入住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载体之一。它包括餐饮空间、教学空间、娱乐活动空间、宗教空间、健身空间和交通空间等。

1)餐饮空间调研中养老建筑餐饮空间多集中设置食堂,这种模式便于管理。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固定的就餐位置和特色膳食,但极少有养老建筑设置小厨房、小餐厅,不便于有特殊饮食习惯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餐。很多老年人提出,希望可以设置小厨房,专供老年人和前来探视的子女单独进行烹调活动。

2)教学空间北京市养老建筑大部分设置专用的学习空间。如北京市西城区银龄老年公寓设有钢琴区、阅览区、区、健身区、书画区、影视区等开放式活动区域,入住老人也可以订阅报刊,由值班员分发后再由楼层护理员送到老人房间。

3)交通空间北京养老建筑的公共空间都设有通向室外的独立出口,并设置了坡道,有利于老人的使用和疏散。公共空间的标识性与导向性较好,并设有应急照明和导向标志与盲道。

4)监控设施设置大部分养老建筑的监控设备仅面向主入口和室外空间,其主要功能是监控外来人员的进入和老年人的外出情况。

2.3医养与管理空间养老建筑医养空间是承担老年人日常体检以及简单病症和外伤处理任务的空间载体;养老建筑管理空间是指养老建筑中服务与管理人员所使用的空间。这两类空间都属于养老建筑中的辅助使用空间,因此笔者将其合并论述。

1)医疗设备方面部分调研养老建筑设有专用的医养空间和专业设备。其中做的最好的是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养老建筑内部不仅设有日常检查和专业医疗设备,而且设有独立的养护中心。而其他大部分养老建筑配医务室,有保健医疗基础建筑和急救绿色通道。

2)管理空间管理空间主要是为满足养老建筑的正常运营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使用的空间。不涉及老年人的使用,因此,管理空间应最大限度的满足运营管理的方便和使用效率,调研的养老建筑在该空间设计上也无太大差别。

三结语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3篇

1.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仅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为数不多的法律和政策,无法保障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从日本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我们可以得知,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法律体系势在必行,法律起着指引和规范的作用,明确对政府责任与职能,提高服务效率。

2.促进不同社会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作为人口大国,单纯靠政府解决养老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政府投资不足、政府失灵等问题的存在都是导致我国养老服务的质量低的原因,这也正是我国养老问题的困难所在。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提供社区服务主要资金和设施资助,指导并监督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在做好这些的同时,应大力推进志愿者、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使其从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不同主体的参与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弥补政府供给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资金的来源,除此之外,我国的志愿者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有大量的大学生以及许多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他们的参与不但为社区养老服务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于我国的道德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弥补我国的敬老爱老的孝道的缺失。

3.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老年人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在年龄、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其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服务体系,针对身体状况不同的老人提供不同的卫生、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定期组织健康检查、上门医疗服务、家庭护理服务、机构护理或康复训练等。同时,设计多样的服务项目,满足不同文化水平的老人精神需求。比如,琴棋书画或太极运动等比赛,举办各类讲座,组织各种主题活动等。

4.完善老年服务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是优质养老服务的重要保证。我国应该加强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工作,加强其道德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普及,并对这一群体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予以保障。

5.重视家属和志愿者的作用。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4篇

大家下午好!

我是___社工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5篇

大家下午好!

我是___社工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养老服务;重庆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重庆2010年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为333.41万人,占总人口的11.56%,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502.4万,占总人口的17.4%,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1]。20l1年,重庆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达11.57%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西部第一,全国第五[2]。如何切实地解决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问题,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总结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省市养老模式的经验与教训,结合重庆市老龄化现状,社区养老成为解决重庆老龄化问题的一个新趋势。由此,笔者对重庆社区养老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参考。

1 社区养老的概念和界定

目前国内关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颇多,角度不同,分类不同。就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吴杰(2009)认为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平台、以法律和制度为保障、政府合理引导下的家庭、个人、市场、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养老体系[3]。陈元刚(2009)在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 也不是社会养老, 而是将社会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 在社区中在家养老[4]。虽然目前对社区养老的定义没有一个标志性概念,但综合现有对社区养老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学者们普遍所指的社区养老实质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即老年人居住在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同时以社区为平台和载体,居家享受社区提供的各类服务。

2 相关理论及对研究的启示

社区养老问题研究涉及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具有跨学科性,其中用得比较多的理论有:

①需求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5]。借鉴该理论,研究者们对社区老年需求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如谢金姚(2009)将老年人需求分为日常照料需求、医疗保健需求、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需求、社会参与需求[6]。吴杰(2012)将养老服务需求划分为基本需求、扩展需求和高级需求三个层次 [3]。邓旭(2013)依据老年人的需求,将社区提供的服务供给归结为四个方面: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社区服务、保障老年人社交正常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保障老年人有一个可以有所奉献的平台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交友平台的服务[7]。

②社会嵌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并通过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社会资源[8]。依据该理论,老年人应当进行积极老龄化行为,融入到社区之中,既成为社区服务的需求方,也成为社区服务供给的主体方,从而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③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社区是老年人除家庭外晚年生活的第二大主要场所。该理论强调老年人与社区及其他人进行互动交往,这样才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④福利多元理论。福利多元主义主张,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志愿组织、家庭和社区等部门都可承担。该理论对构建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借鉴。

⑤社会分层理论。由于资源分配和拥有的不平等,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形成社会分层。依据该理论,老年群体内部也由于对资源的占有不同而呈现出分层现象,不同经济条件的老年人有不同的养老需求。因此,对老年群体应该依据经济条件等开展差别化研究[5]。

3 相关实证研究

3.1 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状况

对重庆市社区养老需求的研究以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为主, 在研究方法上以一定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为主,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卡方检验, Logistic 模型分析,聚类分析法,有序Probit 模型回归法。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开展调查,结果表明:

①基本生活需求方面,大部分老年人口最基本的生活有保障,但不是很稳定。

②文化娱乐需求方面,大部分老年人(占调查人数75.3%)老年人都有自己喜爱的活动和需求。

③精神需求方面, 老年人对于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开始增加,但服务供给还不够[9]。有研究者在对重庆市主城区的五个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医疗服务方面呈现出供给小于需求的特点;社区养老生活服务方面供给量明显偏小,甚至大多数社区尚属空白;社区文化和娱乐服务方面供给量相对于前两项要大很多,有部分项目如室、老年健身设施和场地服务有供给大于需求现象[3]。由于各研究者所罗列和调查的老年服务需求内容存在一定差异性,因而其结论也不完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差距大,严重不均衡,供给小于需求,供给与需求在内容上不相匹配。

3.2 重庆市老年人的需求行为分析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7篇

结合我国老龄化的趋势及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对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社区居家老人对于日常照料类服务需求普遍;医疗健康类需求较为强烈;需更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需求,文章最后就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具体方案。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社区养老;信息化需求

引言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老年人数量不断激增。居家养老方式仍然是老年人的主流养老方式,社区服务在居家养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关注度的增加,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发展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1-2]。据此,我们从需求视角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进行研究,以社区养老信息化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和体现着养老服务的发展水平和工作效能[7-8]。课题组立足于城市老年人的需求,从阜新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完善满足老年人个性需求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制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

一、阜新市社区居家养老基本状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阜新市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加快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尤其是建立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从整体上看,阜新市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的水平较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信息化需求与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发展还存在差距。本文通过社区层面,探讨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建设养老信息化服务理念在社区养老中逐步开展起来,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及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发社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老年人社区养老信息化需求研究的问卷设计及检测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为了了解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需求情况,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我们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内容,确定调查对象。由于调查的人群是阜新市城区的老年人群体,我们决定采用问答式问卷调查方法。同时我们也来到阜新市20个社区委员会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阜新市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状况。

此次研究调查对象为阜新市城区老年人,年龄在60到90岁之间,调样本覆盖阜新市的20个社区,共抽取330个老年人构成样本。实际发放问卷330份,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90.7%。

(二)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研究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汇总、可靠性分析。为进一步考察调查问卷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居家养老信息化需求调查问卷的结构是可接受的,再次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需求统计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社区老年人对提供生活照料类信息、体育健身类信息、精神慰藉类这三类信息需求迫切。随者年龄的不断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当老年人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遇到障碍时,对外界力量提供日常照料类服务的需求愈加强烈。此外,老年人对社区活动场所和设施信息的需求量很大,可以看出老年人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应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精神慰藉类信息功能回答中,老年人对提供心理咨询类信息的需求很大,但对其他两项需求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心理较脆弱,对陌生人接触仍比较拒斥。

四、研究结论

日常照料类服务需求普遍。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逐渐降低,对日常生活类服务有普遍需求[5-6]。医疗健康类需求较为强烈。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进一步退化,对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增加,而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都不高,因此对其需求率均高于利用率[7]。可以看出,老年人对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较为强烈。需更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需求。调查中发现多数老年人有着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还有部分的老年人抱有消极、焦虑的情绪,尤其是部分空巢独居老人更是长期缺乏情感、心灵上的慰藉,精神层面的需求没有得到相应的程度的重视和满足[8]。

五、相关建议

(一)按需设立居家养老社区多样化服务

在对老年人进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需求调查之后进行分析汇总,不同的老年人也有着不同的社区服务需求。这样就会形成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状况[9]。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需求的共性和个性。共性需求通常集中表现在基本的生活、健康服务项目上,同时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上又存在一定的个性化的需求要求。因此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发展中,要切实设置供老人选择的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二)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生活态度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渠道大力宣扬积极健康的养老方式,鼓励老年人积极稳妥的应对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中,可以利用公共广播及宣传平台,向老年人传达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提高老年人的合法维权意识。

(三)运用政府力量满足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

本文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进行研究,但政府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有效的满足老年人的社区服务需求,需要政府发挥相关的职能[10]。

首先,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政策体系方面,应着重加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的规划。其次,资金供给方面主要针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中的部分完全的公共物品支付费用。最后,提高社区中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选拔任用优秀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社区,同时也要引入其他各行业并且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员。

参考文献:

[1] 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1(5)

[2]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

[3] 杨智慧.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3(5)

[4]刘满成.社区服务居家养老信息化需求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5]陈丽群.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解决思路[J].硅谷,2012(12)

[6]彭艳芳.国内城市居家养老的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理论探讨,2010(3)

[7]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浅析[J].今日南国,2010(7)

[8]李文君.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研究[J].学理论,2010(5)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成为关系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家庭和谐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发展不足,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社区养老成为了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几个国家社区养老的主要做法,并总结出对发展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社区养老;社会保障;社区服务

一、社区养老的涵义和特点

(一)社区养老的涵义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区养老是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以社区为中心,养老服务由社区为依托的各种社会力量来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1]公共管理学理论认为,社区养老是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以社区为依托,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加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一种服务方式。[2]

(二)社区养老的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家庭规模趋向于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家庭和孤寡老人增加,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削弱。院式养老机构存在着数量少、收费高、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离、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社区养老能有效避免二者的不足之处,让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以社区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这样不仅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利于满足安全感、归属感、社会交往等高层次需要,更有利于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3]

二、英、美、日社区养老的具体做法

(一)英国的社区养老

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90年代初期,英国颁布了《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进一步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主要内容有:1、政策引导。英国政府对于社区养老的建立和发展一直持有积极的政策引导态度,制定了社区养老这一社会福利政策,还订立了非常具体的措施,以使社区能切实的承担这一任务。2、官办民助。英国的社区养老从财政出资到工作人员的组成都体现出以政府为主的特点,很多服务设施都是政府资助的,社区、家庭和个人支出不多。服务设施都建立在社区中,且社区养老尽量与老年人的生活相融合。3、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社区养老的机构既有政府出资举办的非营利性机构,也有私营的、商业性的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人员既有政府雇员,又有民间的专业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人员,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并且政府对各类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职责都有具体规定。[4]

(二)美国的社区养老

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00年时就已达到总人数的13%,美国政府在1965年颁布《老年法》、《老年志愿工作方案》、《老年人社区服务就业法》等一系列法律,使老年人在保健、医疗、居住、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保障。政府向老年人提供老年年金和安全补助,养老机构必须接受政府的考核和监督。

美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老年社区进行建设,分为以下几种:1、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居住于老年公寓或者老年人聚居住宅里独立生活,按月支付房租和相应的服务费用。2、不能自理的老人居住在协助生活区或者居民照料区里,支付资金来源于个人资金、社会保险、收入补充等。3、能独立生活但希望在生活中得到照料的老人,可选择居住在连续照料退休社区,个人付给社区一次费用和月租。4、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可居住在护理院里,称为辅助医疗生活,护理院的资金支付来源有私人资金、医疗补助照料保险。5、居家生活。老年人住在家庭照料型社区里,家庭照料机构向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照料。6、社区为健康老年人提供陪伴、老年食堂、专门服务、日托服务等服务项目。[5]

(三)日本的社区养老

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政府为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做了以下工作:1、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老人福利法》、《老人保健法》、《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高龄老人保健福利推进10年战略计划》等,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2、建立多重构架的社区服务组织:包括由民政人员组成的政府机构;政府资助下的民间组织;由家庭主妇、大学生和部分健康老人构成的志愿者队伍等。3、丰富的服务内容:如家庭帮助服务,日托服务,短期护理服务,长期护理服务,老年保健咨询和指导服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24小时咨询服务等。

三、英、美、日社区养老的经验和启示

(一)政府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是社区养老的前提和保障,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保证资金合理使用、设施的合理安排、服务人员的培养与考核,并明确各类服务主体与对象的权利与义务。

(二)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团体、个人等的参与能更好地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从各层次弥补政府供给的不足,减轻政府负担。如美国、英国等国家规定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政策,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为老服务的社会风气。

(三)经费来源渠道广。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捐款,还有的是通过订立契约、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达到间接、有效地调节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的目的。

(四)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多样化。例如美国、日本的政府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居住场所,多种可选择的服务项目,能够较好的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有:首先,中央政府应尽快将我国的社区养老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其次,注重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公助、共助、自助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第三,要重视对老年消费市场需求的调查,支持老年消费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开发家政服务、老年人护理、文化娱乐等消费市场。第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第五,将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护理、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定期对老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考核,达到持证上岗。最后,根据各地调研结果制定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并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K1060。

参考文献:

[1]胡务.社会福利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234页

[2]范林.以宝鸡市为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

[3]范林.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2010(18)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失独老人 社会支持 国家 社区 养老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74

Abstract In the community home care mode, the elderly alone lost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loss of independence for the elderly, social support on the subject,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oss of independence for the elderly community home endowment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respectivel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state, community and society organization.

Keywords elderly who lost the only child; social support; country; community; problem of home care

1 基本概念

1.1 失独老人

何为失独老人?从字面意思来看,“失独老人”意即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唯一子女的老人,不同于“空巢老人”。更严谨地来说,我们可以将“失独老人”界定为:遵照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只生育一个子女,而子女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疾病而不幸死亡,由于年龄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或不愿再生育的父母所组成的群体;失独老人所在的家庭,我们称为“失独家庭”。

1.2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社会民办养老机构等)、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等。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传统的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得以产生。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里,根据原来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这个养老模式以社区为操作平台,由正规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支撑,利用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开展养老照顾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让老年人拥有稳定、良好的生活状态,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

1.3 社会支持论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他人或者社会网络中获得物质、精神等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社会支持作为一个学术专业术语被正式提出。随着理论的发展,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并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诠释,大致包括:功利主义取向的社会支持、结构主义取向的社会支持、社会互动取向的社会支持、主观评价取向的社会支持。综合来看,以上四种取向可以概括出社会支持的关键点是:对人们的积极作用、社会支持产生的基础―社会网络、社会整体互动、社会支持的共识。

社会支持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实践活动,在综合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前提、实务模型与操作方法,这对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成熟、进一步促使社会工作形成完善的理论―实践操作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2 失独老人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分析

2.1 社会断裂现象加剧

遭受丧子之痛的老人本身已沉溺于痛苦中而不能自拔,对生活失去了勇气和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传统文化等因素相继发生变化,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失独老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更是发生了一种“断裂”,广大的失独老人逐渐成为社会边缘人,具体表现在社会保障、经济困顿、养老、医疗、社会心理恢复等方面。

2.2 帮扶制度不健全,且“一刀切”做法居多

我国于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是我国首次对失独老人生活保障问题作出政策性规定,其中提及的“政府的必要帮助”不是“责任和义务”,界定模糊,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操作性不强。2007年8月制定了针对失独家庭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规定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0~100元的补贴,但需要女方年龄达到49周岁时方可,其中提出的经济救助金额太低,且设置了年龄门槛,这对于数量庞大的失独老人来说,基本是杯水车薪,无法达到支持效果。

由此可见,纵有相关政策法规来保护失独老人的权益,但最后执行下来的结果无疑使得政策变成一纸空文,形式上的P怀给经历了丧子之痛的老人带来了更大的心理落差;失独老人帮扶制度还需大力完善。

2.3 社区养老模式“供不应求”

社区养老模式的产生背景之一就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均无法达到最佳的养老关怀效果,但事实上目前的社区养老模式还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失独老人失去唯一的子女,不仅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同时也失去了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

3 失独老人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建议对策

3.1 国家层面

3.1.1 法律援助

只有将相关对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以法律的强制性执行,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上传下达,而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政策的情况。失独老人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中国占据着较大比例,国家是法律的制定主体,相关部门一方面要从法律上重视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从法律上为失独老人提供法律援助。

3.1.2 完善失独家庭帮扶制度

目前我国已制定相关政策来保护失独老人的权益,但政策还很不完善。如前文所述,部分政策提到了对失独老人的救助措施,但是具体表述还很模糊,没有统一完善合理的救助标准,以至于最终难以成为一项可长期持续下去的社会政策。在我们看来,可以(1)制定由上而下的各级帮扶制度体系,努力做到各级单位的标准统一、分工明确;(2)根据中国的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符合地区需要、地域特点的帮扶措施;(3)理清失独老人和其他社会群体的不同之处,予以有针对性的帮扶,完善帮扶失独老人及家庭的针对性策略。

3.1.3 增加财政支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民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为失独老人提供法律、政策保障的前提下,国家还需加大帮扶失独老人的财政投入;一方面国家财政需要作出相应的财政预算,另一方面也要综合各方面情况,全面把握财政资金的具体分配问题,努力做到有统一的财政支持标准,但也有针对性的地方财政投入。当然公平公正合理的财政分配是财政支持的重要条件。

3.1.4 加强监管监督工作

除了法律、政策、经济三方面的宏观把握,国家还需还需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确保前面三方面的国家措施能够行之有效,而不是空谈。从这个角度讲,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关监管系统,与政策体系一起,建立一套完备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监管体系。

3.2 社区层面

3.2.1 关注国家失独老人保护政策,承担相关责任

对于社区来讲,首先需要关注并宣传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加强政策的理解与学习;再次要承担将政策落到实处的责任。国家完善之后的法律法规政策、财政支持和补助,最终要通过各级部门传达到各个社区,最终实现国家对失独老人的帮助。

3.2.2 构建社区交流平台

社会断裂发生以后,失独老人越来越成为社会边缘人。在经济困顿的情况下,还要遭受心理伤痛,难免将自己封闭起来,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社区工作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帮助失独老人恢复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性,其次要搭建社区交流平台,引导失独老人们在该平台上交流,自助与互助,失独老人可以在该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愿望、建议等,从而充分满足失独老人的心理诉求。

3.2.3 组织社区活动,帮助失独老人融入社区大家庭

社区工作人员可以组织活动,把失独老人的亲属、邻里、朋友等成员联系起来,形成社会支持系统,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失独老人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3.2.4 做好管理协调工作

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各种活动的开展和资源的利用都是由社区来承担完成的,一方面社区要完善社区内的养老基础设施,创建老年活动中心,为老人们提供愉快舒适的学习和娱乐场所;一方面要定期获失独老人的近况,并建立长期档案。

3.3 社会组织层面

社会组织参与到失独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公益性养老组织,组织免费活动等(比如娱乐活动、健康咨询活动)。

笔者认为,从社会支持理论出发,失独老人的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可以从上述三方面综合把握,共同帮扶失独老人。

4 结语

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在失独老人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本文从失独老人、社会支持论等基本概念角度切入主题,通过分析失独老人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现状,结合社会支持理论,分别从国家、社区、社会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对策。这三个层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以失独老人为中心,国家做好失独老人的宏观支持工作,社区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将针对社区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的政策落到实处,构建好社区平台,并纳入社会组织的补充支持,是解决失独老人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宁宁,苗国.社会支持理论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从刚性管理向柔性支持范式的转变.江海学刊,2011.6.

[2] 陈盼盼.失独老人的社区照顾模式探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视角.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4):65-71.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09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即将开始启动,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内容集中于: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模式的选择、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角色及职能定位等方面,其特点在于紧密结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联系农村社会保障的进程,寻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与建议。

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由城镇向农村稳步推进,以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经形成,但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使得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遇到了城镇不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而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2000 - 2009年是国内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仅就论文方面来看,根据中国期刊网收录的相关论文,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内共发表社会保障相关论文共12195篇,其中涉及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为1240篇,约占社会保障论文总量的10. 2%;而涉及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有463篇,约占社会保障论文总量的3. 8%,农村社会保障相关论文数量的37.3 %。特别是2007 - 2009年,国内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研究更加深人,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所取得的成果更加丰硕。据统计,这一时期国内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相关论文数量约有212篇,约占养老保障论文总量的45. 8%,反映了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方针指引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理论研究进人了新的阶段。

一、关于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对我国农村老龄化趋势以及养老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上,邓大松等指出,农村地区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占家庭户数总数比例为22. 02%,分别比城市和镇同比高出4. 69和5. 78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中一人户、二人户的比重,农村地区均高于城镇地区。其他学者基本上也持相同的看法,李琼指出,2000年我国人口第五次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人口为8. 33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 36%,民族地区农村占7. 56%,到2030年,6. 64亿农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占17. 39%,民族地区将占18. 1%,可见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仅高于城镇,而且高于其他农村地区。邓大松等认为,农村高龄老人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家庭成员、亲属的照顾,而且越是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人们的老年生活保障越是依靠家庭。穆光宗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城市,养老方式顺序为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三者的比例是:1:0.7:0.3(以社会养老为1);而农村的顺序则是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三者比例为14. 6: 6. 6: 1(以社会养老为1)。可见农村老年人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养老模式度过自己的晚年。当前的问题是,这种非正式的农村养老制度正受到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其保障功能在逐渐衰减,已经不能单独承载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如不未雨绸缪,将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一部分学者们认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

二、关于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关于从1992年1月1日民政部公布实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至1999年7月国务院暂停执行这一方案期间7年多的情况,学者们总体认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彭希哲、宋韬综合国内学者的各种分析后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表现在:(1)农村社会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着制度上的不稳定性;(3)是资金保值增值困难;(4)保障水平过低;二是执行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表现在:(1)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和完善;(2)机构管理费用人不敷出;(3)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4)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阵的混乱局面。

当前我国农村是否具备了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看法迥异,刘卫国认为,我国具备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理由是:第一,我国整体经济已进人快速发展时期,已具备进行国民收人再分配的能力与手段;第二,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农民收人逐渐提高,城乡差别正在缩小,农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强化,农民参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第三,发达地区农村、城镇近郊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部分乡村,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基本具备;第四,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需要。而何文炯等人则认为,国外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大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转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从经济指标看大体有:(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巧%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 %以下;(2)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降至50%以下,且处于老龄人口高峰期;(3)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按照这些指标来衡量中国农村所处的阶段,总体上差距是比较大的,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差距会更大,全面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经济条件尚不具备。认为中国目前尚不具备普遍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三、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模式的选择

由于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是否成熟存有分歧,因此在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上学者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第一种意见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实施分类处置,何文炯认为,就全国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应当有进有退,发达地区应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他提出,暂缓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欠发达地区宜在积极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人的同时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家庭养老;二是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发挥土地的保障功能;四是发挥商业保险和储蓄的养老保障功能。杨志玲在对云南丽江纳西族聚居地区调查后发现,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不仅长期以来受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表现出与城镇、汉族家庭养老模式不同的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养老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影响较大,具有强烈的尊老、敬老的民族意识;二是农村家庭养老方式比较稳固;三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四是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家庭养老形式难以被其他形式所替代,因此,以家庭养老为主,发展农村社区养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是少数民族农村养老形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种意见是建立“三结合”式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杨翠迎认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出路在于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建立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而且重点在于解决养老资金来源的问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需要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三种主流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方能解决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需要。

第三种意见是“实物换保障”,卢海元指出,“实物换保障”是指根据不同的对象,以特定方式将其拥有的农产品、土地和股权等实物转换为保险费,分别设计现实可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案,如年轻农民可实行“产品换保障”;老年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则实行“土地换保障”,等等,他强调,与一般建立养老保险的方案不同的是,实物换保障是一个能同时解决养老和发展问题的方案,而这正是该方案的最大特点,也是世界银行所倡导的新模式。

各位学者还分别就上述三种模式下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四、关于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角色及职能定位

国内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如柴瑞娟、罗新铭认为,政府职能社会化已成为当代政府职能发挥的一个显著的趋势,这种从单一权力行政向公共服务行政的转变决定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是当今政府的职责所在,而稳定健全的社会秩序和一套合理的制度框架无疑是最为核心的公共物品。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也就必然参与其构建和管理。尤其是当今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巫需国家出面支撑,政府之责义不容辞。

石秀和等认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具体体现为:(1)政策设计:为农村社会保障的推行提供有效实施手段;(2)组织引导: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件的进程;(3)财政责任: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4)管理监督:使农村社会保障纳人规范化轨道。马雁军、孙亚忠则进一步指出,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职责边界。政府尽管在农村基本养老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政府履行责任并非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都一成不变。政府责任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动态性特征、区域性特征和层次性特征。这三个特征客观上要求政府责任在不同时间和地域其侧重点和功能有所区分并相机抉择,从而保证政府主导原则在当前实践中的有效贯彻。

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的决策水平与施政能力,江治强等提出,优化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共决策,首先应树立公正决策的理念,要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科学认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共享的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指导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其次应重新审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形势,包括分析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社会保障形式的影响,客观估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保障功能,农业的市场风险对政府社会保障的制度需求,对农村宗族及社区保障作用作深刻的研究,理顺政府制度性保障与农村非制度性保障的关系,准确定位政府在社会保障事业中的职责、职能。再次应注重公共决策与农民认同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政府现代运行机制以及培育农村社会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反映诉求的作用,把农民的呼声和认同更好地融人政府公共决策当中。孙文基指出,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时,在处理其中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这一问题上,政府才是投人的主体,而不是主要由农民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的投人以政府为主体与我国各地现阶段的财政是否相符、是否会构成很大的财政压力的问题上,他认为,只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09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即将开始启动,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内容集中于: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模式的选择、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角色及职能定位等方面,其特点在于紧密结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联系农村社会保障的进程,寻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与建议。

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由城镇向农村稳步推进,以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经形成,但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使得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遇到了城镇不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而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2000 - 2009年是国内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仅就论文方面来看,根据中国期刊网收录的相关论文,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内共发表社会保障相关论文共12195篇,其中涉及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为1240篇,约占社会保障论文总量的10. 2%;而涉及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有463篇,约占社会保障论文总量的3. 8%,农村社会保障相关论文数量的37.3 %。特别是2007 - 2009年,国内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研究更加深人,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所取得的成果更加丰硕。据统计,这一时期国内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相关论文数量约有212篇,约占养老保障论文总量的45. 8%,反映了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方针指引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理论研究进人了新的阶段。

一、关于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对我国农村老龄化趋势以及养老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上,邓大松等指出,农村地区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占家庭户数总数比例为22. 02%,分别比城市和镇同比高出4. 69和5. 78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中一人户、二人户的比重,农村地区均高于城镇地区。其他学者基本上也持相同的看法,李琼指出,2000年我国人口第五次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人口为8. 33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 36%,民族地区农村占7. 56%,到2030年,6. 64亿农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占17. 39%,民族地区将占18. 1%,可见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仅高于城镇,而且高于其他农村地区。邓大松等认为,农村高龄老人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家庭成员、亲属的照顾,而且越是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人们的老年生活保障越是依靠家庭。穆光宗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城市,养老方式顺序为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三者的比例是:1:0.7:0.3(以社会养老为1);而农村的顺序则是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三者比例为14. 6: 6. 6: 1(以社会养老为1)。可见农村老年人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养老模式度过自己的晚年。当前的问题是,这种非正式的农村养老制度正受到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其保障功能在逐渐衰减,已经不能单独承载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如不未雨绸缪,将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一部分学者们认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

二、关于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关于从1992年1月1日民政部公布实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至1999年7月国务院暂停执行这一方案期间7年多的情况,学者们总体认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彭希哲、宋韬综合国内学者的各种分析后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表现在:(1)农村社会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着制度上的不稳定性;(3)是资金保值增值困难;(4)保障水平过低;二是执行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表现在:(1)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和完善;(2)机构管理费用人不敷出;(3)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4)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阵的混乱局面。

当前我国农村是否具备了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看法迥异,刘卫国认为,我国具备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理由是:第一,我国整体经济已进人快速发展时期,已具备进行国民收人再分配的能力与手段;第二,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农民收人逐渐提高,城乡差别正在缩小,农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强化,农民参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第三,发达地区农村、城镇近郊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部分乡村,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基本具备;第四,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需要。而何文炯等人则认为,国外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大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转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从经济指标看大体有:(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巧%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 %以下;(2)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降至50%以下,且处于老龄人口高峰期;(3)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按照这些指标来衡量中国农村所处的阶段,总体上差距是比较大的,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差距会更大,全面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经济条件尚不具备。认为中国目前尚不具备普遍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三、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模式的选择

由于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是否成熟存有分歧,因此在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上学者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第一种意见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实施分类处置,何文炯认为,就全国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应当有进有退,发达地区应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他提出,暂缓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欠发达地区宜在积极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人的同时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家庭养老;二是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发挥土地的保障功能;四是发挥商业保险和储蓄的养老保障功能。杨志玲在对云南丽江纳西族聚居地区调查后发现,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不仅长期以来受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表现出与城镇、汉族家庭养老模式不同的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养老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影响较大,具有强烈的尊老、敬老的民族意识;二是农村家庭养老方式比较稳固;三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四是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家庭养老形式难以被其他形式所替代,因此,以家庭养老为主,发展农村社区养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是少数民族农村养老形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种意见是建立“三结合”式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杨翠迎认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出路在于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建立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而且重点在于解决养老资金来源的问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需要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三种主流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方能解决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需要。

第三种意见是“实物换保障”,卢海元指出,“实物换保障”是指根据不同的对象,以特定方式将其拥有的农产品、土地和股权等实物转换为保险费,分别设计现实可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案,如年轻农民可实行“产品换保障”;老年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则实行“土地换保障”,等等,他强调,与一般建立养老保险的方案不同的是,实物换保障是一个能同时解决养老和发展问题的方案,而这正是该方案的最大特点,也是世界银行所倡导的新模式。

各位学者还分别就上述三种模式下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四、关于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角色及职能定位

国内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如柴瑞娟、罗新铭认为,政府职能社会化已成为当代政府职能发挥的一个显著的趋势,这种从单一权力行政向公共服务行政的转变决定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是当今政府的职责所在,而稳定健全的社会秩序和一套合理的制度框架无疑是最为核心的公共物品。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也就必然参与其构建和管理。尤其是当今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巫需国家出面支撑,政府之责义不容辞。

石秀和等认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具体体现为:(1)政策设计:为农村社会保障的推行提供有效实施手段;(2)组织引导: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件的进程;(3)财政责任: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4)管理监督:使农村社会保障纳人规范化轨道。马雁军、孙亚忠则进一步指出,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职责边界。政府尽管在农村基本养老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政府履行责任并非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都一成不变。政府责任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动态性特征、区域性特征和层次性特征。这三个特征客观上要求政府责任在不同时间和地域其侧重点和功能有所区分并相机抉择,从而保证政府主导原则在当前实践中的有效贯彻。

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的决策水平与施政能力,江治强等提出,优化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共决策,首先应树立公正决策的理念,要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科学认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共享的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指导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其次应重新审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形势,包括分析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社会保障形式的影响,客观估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保障功能,农业的市场风险对政府社会保障的制度需求,对农村宗族及社区保障作用作深刻的研究,理顺政府制度性保障与农村非制度性保障的关系,准确定位政府在社会保障事业中的职责、职能。再次应注重公共决策与农民认同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政府现代运行机制以及培育农村社会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反映诉求的作用,把农民的呼声和认同更好地融人政府公共决策当中。孙文基指出,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时,在处理其中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这一问题上,政府才是投人的主体,而不是主要由农民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的投人以政府为主体与我国各地现阶段的财政是否相符、是否会构成很大的财政压力的问题上,他认为,只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政府责任;区域差异;实证评估

中图分类号:F84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1-0034-05

一、引言

2009~2011年,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制度建设已初见成效。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村居民参保人数增加到32644万人,其中有约9000万人已经超过了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为此共支出养老金588亿元①。短短两年,“新农保”制度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尽管“新农保”政策的施行促使各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然而该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如制度保障能力不强,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制度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国家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全国农村人口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国家或政府在履行这项职能时,关键是要明确政府责任,才能保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各级政府在承担责任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政策的制定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2)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需完善,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财力不相匹配;(3)没有提出一个合理的标准来规范政府应承担责任的大小。为此,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失衡中政府责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着重对政府责任的理论水平与现实差异进行了实证评估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一)区域差异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农民的收入水平呈现较大差距,其养老需求也明显不同。对于建立怎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学者们基本上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应分区域分层次建立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李迎生(2002)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认为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尝试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经验。[1]武深树(2003)指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建设,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实行差异化政策,建立农村社会养老非均衡保障制度。[2]邓大松,李琳(2008)则进一步提出,应针对我国不同群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差异,设计出相应的转换机制,保证农民在不同群体身份的自由转换,增加其参保的自主选择权。[3]

(二)区域差异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模式,现有成果较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其一,依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构建,强调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实行分类分层的差异化建设思路的合理性,如要求优先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和已经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夫妇[4],以多元化为起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管理、逐级推进[5],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模式[6]。其二,我国可以建立一个“三管齐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实行不同的制度模式,并重点解决资金来源问题[7]。其三,“实物换保障”,即改革现有的缴费方式,将农民拥有的土地、农产品或股权等实物在折算后抵充保费,如被征地农民与老年农民可以实现“土地换保障”,而年轻农民可以实行“产品换保障”的方案等[8]。

(三)区域差异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对于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承担责任的具体内容,学者们均认为主要包括制度设计、财政支持、组织实施、制度监管等。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区域差异明显,各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也有所不同。即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政府承担责任应有所不同,特别是政府责任的重点和功能应表现出较大差异[9]。另外,考虑到地方经济与各级财政责任的差异性,应突出财政补贴的激励和引导作用[11],并建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10]。特别是针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以保证和推动这些地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12]。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5年第1期2015年第1期(总第193期)郑 军,龙俊桃:发展不均衡与政府责任: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证评估

综上所述,尽管理论界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地区差异和政府责任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更注重考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以适应各地方经济的区域差异,并没有提出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来规范政府应承担多少责任。为此,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理论,实证考察了政府承担财政责任的水平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保障程度的影响水平,并提出了政府承担责任的理论标准和相关政策建议。

三、相关理论界定

(一)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之间的地区差距在急剧拉大,经济由西向东呈梯形发展。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较为缓慢与滞后。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政府财政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应保尽保。由此,考察该制度的区域发展失衡时,应注意:其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财政收入能力;其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服务水平。如图1中,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路径(即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呈相对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路径(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的同步提高)。[13]

图1 发展中的均衡与失衡

对制度失衡中政府履行责任的程度进而进行深度考察,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责任型失衡,即政府提供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与政府的财力不相符合,即政府由于主观原因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供给的实际水平小于理论水平。其二是发展阶段型失衡,即限于发展水平提供的财政收入,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数额无法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这种失衡政府不存在主观失责的原因。[14]显然,针对区域失衡的原因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应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

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各级政府在现有的财税收入、事权和职责框架体系内部的一种财政资金进行转移的制度。转移方式包括上下级的纵向转移与同级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等)的横向转移。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本质是一种财政补助,即中央政府“加强国家凝聚力”,并对各地域的“利益外溢”进行补偿,主要表现为“抽肥补瘦”,体现国家的宏观经济财政政策。[14]

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表明,政府之间进行转移支付有如下特点:其一,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各地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也使本辖区以外居民受益,如铁路;其二,各级财政收支的不均衡。即各地方财政往往收入有限,需要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帮助其实现收支平衡。其三,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政府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转移支付,弥补各地的财力差异,才能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也能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服务。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失衡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本文认为制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服务水平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1)同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政府财政收入能力;(3)政府加大制度投入的意愿,具体表现为政府主观上愿意将财政资金投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程度;(4)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服务的效率。上述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能力是客观变量,它们共同决定了政府确保该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能力。然而,政府意愿与服务效率应为主观变量,存在政府责任缺失的可能性。因此,判断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失衡中政府是否存在失职,考察政府主观因素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的影响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由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政府责任缺失是否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区域失衡的重要原因,如是,这种影响程度又有多大。为此,本文在充分利用各省相关数据基础上,考察了政府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的双重限制下,能够保证制度服务水平的一般规律(理论数据),从而勾勒出一条如图1中所描述的均衡发展路径作为参照系,然后再比较各地区的实际水平与理论数据之间的差距,从而判断政府是否存在主观责任缺失。

(二)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本文中数据均来自2011和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在变量选取方面,本文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的比值,Y代表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水平,以农村人均纯收入X1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当地GDP的比值代表当地政府财政收入能力。一般而言,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水平增速相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要缓慢些。因此,两者不能呈线性关系。为此,本文将农村人均收入X1进行适当变换,取其对数值,并设定回归模型为:

Y=β0+β1Ln(X1)+β2X2+ε。

本文假定政府支出意愿与制度效率等主观变量与各地经济水平和财政收入能力等客观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据此假定模型中并没有引入政府主观方面的意愿和制度效率,因此这些主观变量对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影响表现在残差项ε里。最后,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变换,得到经验模型如下:

Y=21.93-2.488Ln(X1)+0.2112X2

(21.54) (-19.88) (16.12)

R2=0.9941 F=219.7052 D.W.=1.653

显然,模型设定中各变量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整个模型设计较为合理,拟合度较高,达到了0.994。这些数据说明,当各地政府对当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支持意愿与制度效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财政收入能力对该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及说明

将全国31个省市地区的2010年与2011年相关数据代入计算公式,不难计算出各地方政府能够确保当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理论值,并将其与该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实际值相比

较,最终得到我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政府责任的实现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自“新农保”试点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说明经济水平在不断增长;而各地财政收入与GDP的比值也呈同步增长趋势,这表示各地政府在确保该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能力也在相应增加。

将表格中31个省市地区的相关数据代入上述回归模型中,不难计算出各地方政府能够确保该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理论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表2显示,我国大多数地区政府在确保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实际值与理论值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政府主观层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地区间的政府责任实现程度日趋完善,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政府责任实现程度大部分要低于中西部地区。自2009年实施新农保政策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责任的实现程度都在100%以上,这说明我国大多数地区政府财政责任完全履行到位了,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存在政府责任缺失问题。但是也有部分地区的政府责任实现程度低于100%,甚至包含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例如江苏、广东、福建等。

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失衡中政府责任缺失的简要分析 如前所述,导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是否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制度投入的支出意愿积极性程度和政府管理该制度的效率水平。因此,深入探索分析影响这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无疑是解决和修正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失衡的重要思路和手段。

(一)政府支出意愿缺失的原因分析

相对于政府财政能力的高速增长,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制度设计有着诸多限制,制约了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投入水平。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主要以经济绩效为主。尽管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滞后。基于这种官员考核制度,各级政府往往忽视了应该承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职能。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以及改革中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等政策,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方政府更愿意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投资,而不愿直接改善农村养老服务的水平。这种体制性的“投资饥渴”现象,无疑是导致我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保障水平与其投资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经常调整,资金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制约了该制度的效率水平。这种影响主要包括:其一,各地政府对当地制度建设是否投入以及投入水平如何,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各地制度提供服务水平的主观差异性较大。[15]其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政府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各地方政府在实际投入时,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另外,央地政府间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仍不合理,许多转移支付项目及数额的决策主观性较强,“基数法”在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等方面仍在使用,这些缺陷为各地政府为赢得中央更多转移支付在制度设计层面留下了非合作博弈的空间。[16]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由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独特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各地众多的财政支出项目相比,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吸引竞争流动性强的外资,加快地方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调整有限的财政支出项目,无疑是各地政府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往往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被迫减少了对当地包括农村养老在内的公共服务制度的财政投入,这无疑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地区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财政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中西部地区政府官员在地方建设的“最优决策”是调整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项目,为其升迁提供政绩,即增加见效快、周期短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那些见效慢、周期长的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同时,在人才竞争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这些地区呼吁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对于满足辖区居民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的需求更加忽视。源于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的空间差异性,才从主观的层面上导致了基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供给水平的区域差距。

(二)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要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应该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投入体制,促使各地方政府从执政理念上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注重服务保障、关注民生。具体而言,可以从地方政府的考核体制入手,逐步改变政府对农村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意愿不足和制度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的状况。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将关注民生引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从主观意识上增强各地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财政投入的意愿,逐步落实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财政责任。其二,采取财税优惠等工具刺激民间消费,减轻体制性的消费压力,逐步调整并改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结构,帮助各地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财政资金投入的压力有所降低。其三,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其四,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力度,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等公共投入,逐步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范围,从制度设计层面,规避政府责任缺失的风险[17]。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参考文献:

[1]李迎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J].宁夏社会科学,2002,(1):57-61.

[2]武深树.构建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J].改革,2003,(1):110-116.

[3]邓大松,李琳.中国农村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8,(9):71-76.

[4]郑功成.专家把脉未来就业和社保[J].劳动保障通讯,2002,(3):12-22.

[5]卢华东.建构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5,(7):59-61.

[6]郝金磊.区域差异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2,(12):100-104.

[7]杨翠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何去何从――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8):167-169.

[8]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路[J].湖湘论坛,2003,(1):46-48.

[9]马雁军,孙亚忠.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障产品属性与政府责任[J].经济经纬,2007,(6):111-114.

[10]柯卉兵.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问题分析[J].农村养老保障管理学报,2009,(1):55-63.

[11]毕红霞,薛兴利.财政支持农村社保的差异性及其有限责任[J].财政金融,2011,(2):41-48.

[12]曹信邦,刘晴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29-137.

[13]吕炜,王伟同.发展失衡、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8,(4):52-64.

[14]官永彬.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区域基本农村养老保障服务差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1-168.

[15]潘明清,高文亮等.我国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检验与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18-125.

[16]赵佳佳,朱黎.农村养老保障服务区域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3):39-44.

[17]杨立雄.建立健全贫困线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J].湖湘论坛,2012,(4):8-10.

Uneven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Security System

ZHENG Jun 1,LONG Juntao2

(1. School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China;

2. Chengdu Branch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Chengdu, Sichuan 611130,China)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13篇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的养老服务功能已经逐步显示和发展起来。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提供养老服务的体系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城市社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社会组织和个人广泛参与、家庭成员全面支持的多元参与型社区养老服务的机制,为妥善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

关键词:老龄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

作者简介:范林,(1982―),女,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助教,行政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一、我国老龄化现状及问题

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称,中国从1999年起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全国每3-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大多数老年人又由于观念、收入等原因不愿接受“院式养老”的养老方式,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

二、在社区开展养老服务的优势和可行性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我国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逐步衰退,老年人对日常生活各种服务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社区内的设施以及家庭成员和社区服务者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因此,为了使老年人能够在家庭及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养老,发展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就成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社区养老服务”是指由政府、社区居委会、非营利组织、家庭成员及志愿者为居住在社区范围内的老年人提供多层次的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熟悉的环境下居住生活,度过幸福的晚年。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由衣、食、住、行、学习、娱乐、法律援助、医疗、心理健康、社交等多方面内容构成的,老年人在社区中居住养老不仅可以满足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且可以满足对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高层次需要,有利于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可以说,社区养老服务既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二者的优点和可操作性,又避免了二者的不足之处,是针对中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更为合理的新型养老模式。

三、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型社区养老服务机制

在社区开展养老服务是发展我国老龄事业的重要内容,要把这项服务做好,应充分发挥政府、居委会、社会组织和家庭成员的支持力量,构建一种合理的社区养老服务机制。

(一)政府主导,社区居委会为依托

政府部门既是社会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又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安排者,也是社区自治的指导者,在开展社区养老的工作中应起主导作用。

首先,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社会福利政策、法律和规章。现有的关于养老福利的政策法规还是不够完善的,在完善配套法规的基础上,更需要的是监督和落实。同时政府要对养老机构制定优惠和扶持的政策,给予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用地、贷款和税收方面的政策倾斜,以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努力为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政府在社区多兴建一些基础养老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是判断社区养老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包括社区健身器械、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日间托管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同时,要注意建设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应选择环境良好、交通便利的地点,能够方便社区老人就近享受服务。

再者,政府可以直接出资购买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是社区居委会,但居委会不是一级政府部门,经费来源非常有限,往往因为囊中羞涩无法提供高品质全方位服务。这就需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充,如上海市政府实行的“政府购买服务,助老人居家养老”工程,对社区老年人开展日托服务和上门护理服务,对经济困难或享受低保的家庭划分档次,对老年人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划分不同的补贴标准,每人每月领取面额不等的服务券,凭券享受免费服务。

(二)社会组织和个人广泛参与

政府部门应拓宽思路,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社区创办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定向思维模式,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和管理,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需求。社区居委会要重视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队伍。把机关、社团、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相互联系和沟通,建立起一套长期服务于老年人的机制。

(三)家庭成员全面支持

无论物质条件和社会福利条件如何,亲人的关心和爱护都是老年人最渴望得到的,在强调政府和社会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家庭成员对于老年人应尽的养老责任和义务。政府在社会上应通过舆论宣传提倡“尊老爱老养老”的观念,强化每个公民赡养老人是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形成家庭成员主动养老并支持、参与社会各界组织的为老服务活动的良好氛围。可以在社区推广一系列以关怀老人、亲情、感恩为主题的活动,例如子女每天给老人一次问候电话,每周一次上门探望,每月组织一次家庭聚会,使老年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对那些遗弃甚至虐待老人的子女,应通过媒体予以揭露,使其受到舆论的谴责,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予以追究。对于社区养老的形式和做法要广泛宣传,赢得老年人家庭成员的全面认可和支持。

当前,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老龄工作部门和服务机构要依靠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从现实出发,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协调行动,逐步形成政策法规配套,管理规范有序,运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型社区养老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 社区管理[M],汪大海、魏娜、郇建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2] 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 张良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56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养老需求;Logistic回归模型

0 引言

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为调查范围,根据统计年鉴得到全省人均GDP排名,从而按照高、中、低分成三档,分别抽取青岛、济南(省会城市)、临沂三市为调查样点,样点基本可以展现全省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状况。然后在三个被调查城市各抽取三个街道办事处:青岛市选取了市南区的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市北区的合肥路街道办和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济南市选取了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姚家街道办事处和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临沂市选取了沂水县东关街道办事处、沂城街道办事处和沂南县南村街道办事处。选定街道办事处后,以居委会为单位开展调查。在实地调查中,主要使用《社区养老服务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探讨山东省影响老年人社区养老的需求的因素,并以老年人的切身需求为切入点,最终提出适合山东省老年人特点的社区养老服务可行性建议。

1 影响老年人社区养老需求的因素探析

对于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因素分析,影响老年人集体活动需求的因素分析,影响老年人再学习再工作需求的因素分析和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需求的因素分析。

调查问卷中收集了社区老年人的大量信息,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口类型、是否本地户口、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子女数量、由谁来照顾、经济来源、收入水平、身体状况等,我们称它们为自变量。在确定了所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基础上,对所有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筛选出wald检验中P值小于0.05的显著自变量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老年人对集体活动的需求,与其身体状况和收入水平均呈正相关。

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收入水平为自变量,以老年人对集体活动需求的迫切程度为因变量。使用相同的模型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身体状况越好,收入水平越高,老年人越需要社区举行集体活动。

1.2 影响老年人再学习与再工作需求的因素分析

老年人对再学习再工作的需求,与其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以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为自变量,以老年人对学习与工作需求的迫切程度为因变量。使用相同的模型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文化程度越高,老年人越需要社区组织他们再学习与再工作。

1.3 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需求的因素分析

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与其身体状况呈负相关。

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为自变量,以老年人是否需要打扫居室、是否需要洗衣、买菜做饭、社工陪伴,代购物品,夜间照顾为因变量,使用相同的模型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身体状况越好,老年人越不需要日常生活照料。

2 政策建议

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家庭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在中国养老服务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通过以上的预测分析可以发现,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老年人群文化程度的上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身体状况的改善,越来越大比例的老年人群对于社区养老体系中医疗服务、集体活动、再学习和再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将会上升。针对这样的趋势提出以下建议:

2.1 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

2.2 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

2.3 丰富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

2.4 政府适当下放权力

2.5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党培.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0,12:144-145.

[2]卫小将.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3(1):37-40.

[3]蔡.未富先老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J].国际经济评论,2012(1):82-95.

[4]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1(1):42-46.

[5]赵立新.论社区建设与居家式社区养老[J].人口学刊,2004(3):35-39.

[6]周伟文.城市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和社区满足能力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4):55-61.

[7]王宁.城市社区养老需求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1):77-79.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社区养老保障 必要性 对策

1.强化社区养老保障工作必要性分析

1.1强化社区养老保障工作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给社会的养老保障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我国养老的传统方式是家庭式养老,即由子女承担赡养年迈父母的责任。而当今社会的人口流动比较频繁,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形是有相当大比例的子女选择了在家乡以外的地方就业,留下年迈的父母在家中,子女只在节假日回家探望父母,老人的日常起居等各项活动只能依靠自己,城市和乡镇空巢老人家庭急骤增加,这无疑是对家庭式养老的巨大挑战。在此种情形下,推行并强化社区养老保障工作是大势所趋。

1.2强化社区养老保障工作是完善我国社区养老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部分以前由国家负责的养老负担转移给老年人个人,急需建立、大力强化社区养老保障制度,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1.3强化社区养老保障工作是满足老年人自身需要群居的必然之举

我国素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老年人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当他们年老时,理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照顾。受自身身体条件制约,老年人对医疗、日常生活实施的要求都较高。同时,在目前的家庭式养老中最普遍的一个问题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普遍有失落、寂寞、孤独的感觉。要解决上述问题,社区养老是最佳的模式。社区不仅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疗、生活设施,而且能够将老年人聚集起来,集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使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2.目前我国社区养老保障工作中的问题

2.1对社区养老保障工作的认识模糊

不管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老年人子女及其本身,都没有形成对社区养老保障工作的充分重视。受各种传统因素影响,传统养老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很多老年人都认为应该由自己的子女赡养,对社区养老持不信任态度;受周围舆论影响,子女对社区养老保障工作也存在着怀疑,据调查,当子女将已经年老的父母送到社区参加社区养老保障时,多会承受较大的舆论压力,而被迫放弃社区养老选择家庭养老。

2.2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

当前我国关于社区养老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如何推进社区养老保障多是由各地区自行决定,并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这就导致老年人在社区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只能依据一般法律规定来维护权益,缺乏对社区养老保障工作的针对性。

2.3社区养老保障工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养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新的形势给社区养老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般情况下,社区养老的资金多是由政府投资,这种单一的资金投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社区养老保障工作处于资金短缺状态。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社区养老工作的顺利进展,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是很完备。而老年人对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要求都较高,因此各种相关的老年人活动也无法顺利地开展。在我国经济状况仍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政府的社区养老保障工作支出对政府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3.强化社区养老保障工作的对策分析

3.1切实加强社区养老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规的完善机制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社区养老保障工作的基础,是对老年人养老保障工作最实际的支持。当社区养老有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时,人们的传统养老观念势必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社会舆论也会得到支持。从而从思想层面和法律层面上促进社区养老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形成社区养老保障资源的良性循环

我国现有的社区养老保障工作多是以政府为主导,形式较为单一,这种养老模式不仅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而且给政府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保障工作。一是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政府必要的投入后,一方面可在社区养老保障工作体系中引入个人资本,我国有大量的民间资本,个人资本的流动性较强;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募捐的方式筹集资金,社会上有很多人士对社区养老保障工作很热心,可以向其募集资金。当然,引入民间资本时,必须注意对其加强监管,确保其不偏离公益性的本质。二是要注意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养老并不是一个政府部门的事情,养老涉及到民政、医疗、社区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

3.3加强社区养老专业队伍建设,为养老保障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社区养老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相对其他行业有其独特性,要建立一支更为细心、更为耐心、更为热心、更为真心,还要有孝心的相对专业工作队伍,采取以专职人员为主,以社会志愿者等爱心人士为辅的模式,引入合格合适的管理人才,不仅会做而且善于做养老工作,加强学习培训,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向志愿者讲授专业的养老陪护知识,促进其从事志愿活动能力的提高,不仅要提升理论知识素养,还要提升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在目前的养老实践中,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的做法比较常见。志愿者多定期或不定期去养老院,为老年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缓解了养老机构的工作压力,也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些许乐趣,形成良好的社区养老氛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