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史论文范文

建筑史论文范文

建筑史论文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1篇

重庆古建筑历史文化的形式可以区分为民用、宗教、军事等建筑文化形式。他们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建筑文化形式。由于中国建筑材料多为木质的局限,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难以保存,目前保存较多的是明清建筑,大多存在于各大古镇老街。除此之外市区繁华都市中还隐藏着许多具有宗教军事意义的古建筑,如重庆天主教堂、解放碑能仁寺等。

(一)重庆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形式

1.民用建筑文化形式重庆的民用建筑文化分为民居和商铺。民居各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带有那个时期文化的影响,如安徽移民的迁移给重庆带来了安徽建筑的特点,湖广移民带来了湖广建筑模式的影响等。商铺的建筑结构和居居的房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门,商铺为了便于营业,门开得大,形成了重庆独特的梭板门。

2.宗教建筑文化形式重庆的宗教建筑有佛寺、道观、清真寺、教堂等。遍布于重庆的各大区县,尤其是集中在人口中心地带,建筑所展现的是宗教的特色,和中国传统建筑的母体相结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如佛教给建筑带来的是佛像石刻雕塑;伊斯兰斯给中国建筑带来的是他们的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上丰富多样的伊斯兰装饰风格;基督教带来的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廷式的建筑原素融入到重庆建筑之中。

3.军事建筑文化形式重庆的军事建筑有市区的古城门、合川钓鱼城、丰盛古镇的碉楼、云阳的磐石城等。这些军事建筑大都依地势而建,用于防御。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利用峭壁,采用当地石材建古城门、城墙,又利用嘉陵江、涪江、渠江、长江等天然屏障构建防御措施。

4.其它建筑文化形式重庆除了上述提到的建筑文化形式之外,还有园林建筑、窑址和盐泉等。这些建筑文化形式都离不开重庆的地理资源,成为依托当地环境而形成并且与其它聚居建筑整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具有生活功能的建筑。

(二)重庆古建筑的现状

通过作者调查走访,查看文献资料,重庆古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修建。虽然有唐宋及更早的建筑,但大都在明清时期重修重建了。古镇老街的居民因其商业价值,或地理位置偏远而保存得最好,其次军事建筑的保存较好,原于它的石材的运用,除了由于城市建设的原因拆除了部分城墙,大多的古城门、古军事遗址保存较好。其余的建筑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正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消失,多数改拆建,失去原有的味道。正在消失的古建筑区域有很多,包括十八梯、石板坡居民、江北古城、两路口老街等。

二、重庆古建筑历史文化内涵

重庆古建筑历史文化内涵与吊脚楼、移民潮、风水论、本地人方言性格等密不分开。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是吊脚楼与巴渝文化的关系,吊脚楼是巴渝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映了巴渝人民居安思危、就地取材、巧妙利用地形的心态,体现了巴渝人民不向自然环境屈服的顽强意志。可以说没有巴渝文化就没有吊脚楼,他们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其次是移民潮,引入其原地区建筑文化。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国家,重庆受到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建筑元素相互结合,各地区历史文化相互影响渗透。如祠堂、各地会馆等。这些移民文化代表的是中国儒家思想及宗族制度,这些文化有力的表现形式就是在建筑上,高墙深宅大院,这是建筑典范。再次,我们要谈到的是宗教建筑为何由洞开始。由于重庆地理地形的原因,地势起伏大,山多平地少,用来建设建筑物的地方有限,蛮夷之地经济不发达,宗教机构受到的捐善较少,宗教传播者利用山多洞多的地貌来开展宗教传播不外乎是很好一个选择。如早期的华岩寺、老君洞等都是如此。

最后,风水对重庆古建筑的影响。中国是重视风水论的国家,风水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我们现在所讲的环境科学。从风水上来讲,在哪里修建建筑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关系到活着的人的生活,也影响着子孙后代将来的生活。因此中国人把风水看得非常的重要。重庆地区也不例外,庙宇城镇都需要选择一个便于生活的好地方。依山傍水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重庆多山多水的先天地理优势正好符合风水理论,如古镇村落等都选择靠水的地方,寺庙选择在山顶等,这些反映了重庆先民建造建筑的选址文化特点。码头文化对重庆建筑的影响。重庆靠两江,码头在重庆交通运输物质交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码头附近建房,是方便广大群众的必要设施,所以沿江的吊脚楼为码头文化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重庆古建筑非常简单,建筑布局结构的随意性,不光是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的,也是受到重庆人直爽、热情的性格形成的;方言音调平顺体现了重庆人向往更多平地的愿望。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2篇

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规划方法:规划对古镇山水格局进行整体保护,理山顺水———村落的空间关系,保证古镇所依托的外部环境与古镇相协调,同时对古镇的原始空间形态加以控制,避免破坏古镇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挖掘传统空间元素,构建文化古镇入口空间.规划范围内,复原传统文化古镇元素,如山水格局、特色建筑、园林、文化景点、米市码头、河道空间、牌坊等,通过挖掘古镇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以体现历史文化古镇的地域特色.

2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

实践证明,正确的保护理念与科学的保护方法是历史建筑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与保证.历史建筑重在永续利用,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历史建筑的空间价值,才能体现出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另外,历史建筑面广量大,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现实情况,制定不同级别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从以往古镇保护案例中吸取经验,从规划层面的空间要素、天际线等角度,以及建筑角度对建筑细部、建筑立面类型、环境要素等多方面深入思考.历史文化建筑改造应保证其形式、高度、体量、饰面材料以及建筑色彩、尺度、比例上与古镇建筑风貌协调.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再利用,不论其空间价值如何,历史记忆价值的保留和营造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出发点.许多时候,这种历史记忆价值远远大于空间使用价值.

3案例分析

为深入探索和了解建筑理论的实践性,以运漕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开发项目实践为例,探讨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的特点.

3.1古镇概况

项目选址于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项目规划用地位于裕溪河畔北,地块范围内包含运漕酒厂原址以及酒厂东侧至幸福街西侧的部分民居.方案主旨:一方面以保护历史文化为根本,改善古镇人居环境为基础,以提升功能为导向,力求将项目打造为安徽省旅游名片,成为体验“最安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安徽的“城市会客厅”.另一方面提升古镇环境品位和城市美誉度、关注度,打造特色的古镇名片,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2总体规划

3.2.1古镇“梳式”规划格局运漕古镇民居,从单个民居来看,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但从总体看,却又显得错落有致,协调统一.古镇鼎盛时期,全镇有36条大街、72条小巷,与台、楼、庙、阁、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过街木楼石板街,青砖小瓦马头墙”的优美画面.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和谐组合,构成了运漕古镇建筑的基调。

3.2.2总体规划布局本地块原始街道由幸福街、湾巷、五福和巷、徐家巷、以及横向的西大街和沿河路组成了独具风格的“梳子形”街巷文化.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本区域西大街、幸福街、保留的老酒厂建筑之间基本保留了原有村落纵向街道的“古镇梳式肌理”.以保护古镇的肌理为核心,新建街巷尺度服从古镇的肌理,形成协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参照运漕古街巷的布置原则,结合运漕老街原有的尺度与空间格局,保持原有街巷的尺度感与空间感.重要节点位置,通过“情景再生法”恢复本地块原有的五福和荤馆、洪义泰等代表性商号,将其打造成运漕古镇的标志性启动区域。作为古镇的主要展示面———街巷空间景观,是由建筑、街、绿化、水等元素,结合古镇生活、社会交通等功能而形成.规划设计的着重点是反映建筑风格、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巷以及古镇原本的空间肌理.空间肌理:不仅是古镇历史文化风貌的视觉关键性因素,也是古镇空间组织及构造形态的体现.空间肌理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1)空间肌理在建筑布局上,可理解为图底关系;

(2)空间肌理在空间尺度上,可理解为各个元素组成的空间结构.传统小尺度街巷与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因内部单元的属性变化的组合变化形成了街坊构成特点:内部巷道曲折,而陆续加建的房屋,较为自由,平面肌理带有自由化倾向.与建立丰富的动线相伴而生的策略就是开放空间.在旧建筑中,其原本的空间特征、结构逻辑、材料肌理等均需要在开放的空间内明确呈现,故在设计中,设置多景观广场,以保证空间具有足够的开放度,植入休息、展览等功能.空间视线:传统古镇街巷中,人们在运动中观察景物的要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隔景”、“对景”“、障景”“、夹景”、“框景”等建筑和景观手法多有运用,不仅增加了街巷的趣味性,而且加深了空间的内涵感,体现了“空间增值”的特点,古镇村落曲折的街巷空间,造就了街巷空间的光影变化,给人以美轮美奂的空间想象.轮廓线:坡屋面、马头墙、斗拱翘角、装饰木构件等,在构成街巷空间景观中,这些元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坡屋面与马头墙的轮廓线,在视觉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层次感、节奏感、韵律感.古镇整体凭借坡屋面与马头墙的交相辉映,一个完整的古镇印象基调由此确立。

3.3建筑设计

历史文化建筑街区的建设采用原始街巷尺度复原,整体上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调,聚合的小体量的采用,历史街巷空间肌理的缝合,以错动的建筑手法强化建筑空间肌理,使之向整个古镇空间肌理平缓过渡,相映相融。立面控制街巷空间重点从三维立面出发,以再现古镇历史风貌及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各个节点的空间肌理设计和古镇街巷基础设施以及一些装饰木构件上.修复街巷空间,维护组成古镇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各种要素,如坡屋面、马头墙、沿街立面、水体、驳岸以及装饰构件等,以保证各种元素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注重建筑第五立面———屋顶设计屋顶改造采用古徽州传统的四水归堂形成,采用四边坡屋面向中心倾斜,采用轻巧的屋面瓦以及轻钢支撑以减轻屋面荷载.历史文化街区力求与原有建筑群相似,自然融入到整体环境中,坡屋顶以古镇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错动变化,采用折线连续的坡屋顶,形成与古镇空间肌理一致的屋顶景观。

4结语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史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建筑史的对象是上建筑所包含的思想和技巧(或曰意匠),其时空序列,其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对现实以至对未来的。太史公的“究天入之际、通古今之变”至今也依然是治建筑史的要旨。当然还可以加上“辨中外之异同”等。跨世纪的建筑史研究仍存在两大方面。一是史的方面,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例,近l0余年来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加,如大汉口原始建筑群遗址和广汉上古三星堆遗址的性质,郑州邙山早期城市遗址对版筑技术的上移。歧山周原遗址对造砖技术的推前,始皇陵遗址对陵寝制度的佐证,唐九成宫建筑布局和型制的发现,以及各地民居的深入研究等,都为补充和部分改写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基础。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中国建筑史或应更多地渗入和吸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史、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经验。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面向社会,接触实践,是使建筑历史研究走出困境的契机。如乡土建筑的研究,不仅是对民居资料的调查,也不仅是对人文景观的记录,而且应该是在乡村迅速的城市化中,对一些曾与生态相适应的中国传统聚居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的对策研究。这一任务可能部分地要由中国建筑史研究来担当。当然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再如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其技术研究,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preservation),笔者曾在科伦坡参加“国际纪念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届大会,亲眼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历史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这些研究主要由考古学家和建筑史专家来完成。而且不仅是保护文物建筑本身,随着城乡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性改造与开发利用课题亦会愈来愈多,是改造项目一揽子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因而想到我国的一流建筑院系亦应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便深入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提供基地。这一领域应引入电脑辅助研究,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体现着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中的组成单元,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古建筑和其他历史文物一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为保护传统文化,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保护和更新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梳理是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建筑遗产相关国际的保护原则和精神进行了梳理,随后对我国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变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古建筑保护的意义与方法进行探讨。

1建筑遗产保护相关国际

1.1雅典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的第一个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首次提出了对城市一般历史建筑保护的概念。其主要精神包括:通过创立一个定期的、持久的保护体系有计划地保护古建筑,摈弃整体重建的做法,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提出尊重过去的历史和艺术作品,在不排斥任何一个特定时期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历史纪念物的保护修缮。事实上否定了风格性修复的做法;赞成谨慎地运用所有已掌握的现代技术资源,强调这样的加固工作应尽可能地隐藏起来,以保证修复后的纪念物原有外观和特征得以保留;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识别的;应注意对历史纪念物周边地区的保护,新建筑的选址应尊重城市特征和周边景观,特别是当其邻近文物古迹时,应给予周边环境特别考虑;一些特殊的建筑群和景色如画的眺望景观也需要加以保护[1]。

1.2威尼斯

1964年5 月31日举行的“历史古迹建筑师和技师国际会议(ICOM)” 第二次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委员会通过了《威尼斯》。它在重申了《雅典》遗产保护范围与意义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更为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指出建筑遗产不仅包括伟大的建筑艺术珍品,也包括建筑的文化意义。强调了建筑的文化含义及为历史所营造环境的功能。

1.3内罗毕建议

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华沙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文件在单个建筑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历史地段建筑保护的概念。建议中指出“历史地段是指在某一地区(城市或村镇)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这一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和集中反映地区特色的建筑群。其中或许每一座建筑都够不上文物保护的级别,但从整体来看,却具有非常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是这一地区历史活的见证,它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落等”。

1.4华盛顿

1987年10月内罗毕建议的内容在《华盛顿》中得到总结。《华盛顿》成为《继威尼斯》之后又一份关于保护历史建筑与历史性城市保护的国际性文件。

《》确定了历史地段及更大地区的历史城镇、城、区保护的意义与作用。《》还明确提出了历史性城市、城区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历史城市的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当必须改建建筑物或者重新建造时,必须尊重原有的空间组织,并要把原有的建筑群的价值和素质赋予新建筑等等。它们不仅可以做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价值”。该的颁布标志着有关城市保护最全面的定义,城市“整体保护”的概念成为西方有形历史遗产保护的最终解释[2]。

2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发展阶段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单一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第二阶段,增加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982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标志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形成。第三阶段,重点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2.2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现状

从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单一体系到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点内容、与文物保护制度相结合的历史遗产保护体系。现今,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见下图。

图表来源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贯穿于整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相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实施保护,其他古建筑则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建筑属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范畴内。

3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3.1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们是城市发展的记号,见证了城市的变化。是一个城市传承的记忆,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底蕴。向城市新居民传承着城市的历史,也向慕名而来的游客讲述着城市的过去。古建筑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从对古建筑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某一时期科技发展情况,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对于城市而言就失去了自身的记忆,失去了自身发展的见证。记录历史,展示文化,将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完全呈现,就是古建筑保护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除了承载上述信息外,作为群体居住空间,还能够反映当时社会聚居状态和地域居住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它给人们一个实景体验城市历史、感受城市过去的场所。某些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则仍然代表着城市的符号、街区的符号,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城市文脉传承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以群体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它们,不仅可以让古建筑重新获得活力,也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与文化娱乐的好场所。

3.2.2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改造方法

(1)规划先行,合理定位。在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涵盖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框架下,对保护规划所涉及到的保护区域和控制区域做综合定位和控制,以从整体上保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从而为历史文化街区内古建筑保护提供相应的环境风貌。

(2)注重环境,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建筑有两类情况,一类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根据相应的文物保护单位级别进行保护;另一类则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这就需要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范畴内进行保护。首先要对街区整体历史风貌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周边一定区域的风貌控制要求。

(3)单体改造,保护为主。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古建筑进行保护的时候,可以根据建筑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古建筑的改造利用,旨在恢复古建筑活力,使其更多的融入街区功能。然而,目的必须是充分保护古建筑,在不破坏古建筑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前提下进行。对融入的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保护改造为主,开发为辅.。

4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体现的价值不仅仅是在于单体古建筑,同样在于古建筑群体给人们的观感和体验。承载着比单体更多的文化意义和内涵。同时,对于群体为对象的古建筑保护的难度,所涉及的层面也更加多样和复杂。在本文中,笔者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和探讨,期望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让历史文化街区中古建筑所承载的文化传承更好的得到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27~628.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木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也要创新传统文化,让它更灿烂辉煌。

哥特式建筑是it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一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盒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盒.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盒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

内部空间的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亚眠主教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长137米.宽46米横冀凸出甚少,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七个小礼拜室。中厅宽15米拱顶高达43米中厅的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柱子不再是圆形4根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券肋气势相连增强向上的动势。教堂内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几乎看不到墙面。教堂外部雕饰精美富丽堂皇。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

法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数量很大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和形式很不一样。结构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图案,颇饶生趣。富人邸宅、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则多用砖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

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和法国亚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厅较矮较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而且有一个较短的后横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这是英国常见的布局手法

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索尔兹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约123米是英国教堂中最高的。这座教堂外观有英国特点但内部仍然是法国风格装饰简单。后来的教堂内部则有较强的英国风格。约克教堂的西面窗花复杂窗根由许多曲线组成生动的图案。这时期的拱顶肋架丰富埃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树张开的树枝一般非常有力还采用由许多圆柱组成的束柱。

格洛斯特教堂的东头和坎特伯雷教堂的西部窗户极大用许多直根贯通分割窗顶多为较平的四圆心券。纤细的肋架伸展盘绕极为华丽。剑桥国王礼拜堂的拱顶像许多张开的扇子,称作扇拱。韦斯敏斯特修道院中亨利七世礼拜堂的拱顶作了许多下垂的漏斗形花饰穷极工巧。这时的肋架已失去结构作用成了英国工匠们表现高超技巧的对象。英国大量的乡村小教堂非常朴素亲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种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

英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筑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墙很厚有许多塔楼和碉堡,墙内还有高高的核堡。英国居民的半木构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横档作为构架,加有装饰图案.深色的木粱柱与白墙相间外观活泼。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它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仅次于法国博韦主教堂。西面双塔高152米极为壮观。

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

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西边有两座高塔外观比较素雅是这种教堂的代表。

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乌尔姆主教堂。它的钟塔高达161米控制着整个建筑构图可谓中世纪教堂建筑中的奇观。

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权刀法纯熟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德国哥特建筑时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双坡屋顶很陡,内有阁楼,甚至是多层阁楼屋面和山墙上开着一层层窗户墙上常挑出轻巧的木窗、阳台或壁完,外观很富特色。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锡耶纳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但只是在拱顶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圆形。奥维亚托主教堂则仍是木屋架顶子。这两座教堂的正面相似.总体构图是屏幕式山墙的发展.中间高.两边低.有三个山尖形。外部虽然用了许多哥特式小尖塔和壁敦作为装饰,但平墙面上的大圆窗和连续券廊.仍然是意大利教堂的固有风格。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宽达49米。中厅高约45米.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更拨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西边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墙,也装饰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

威尼斯的世俗建筑有许多杰作。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构图别致.色彩明快。

我们时代的设计基本趋向就是追求现实的生活。我们已经更进一步地认识了现实生活因此我们也不再去建造教堂了。浪漫主义者的大胆豪举.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只感到他们创造的形式空虚。我们的时代不是激情的时代,我们珍视理智和现实主义更超乎突发的热情。

我们必须满足我们时代的人们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物才能体现我们时代的内在力量。只有蠢人才会认为我们的时代是缺乏力量的。

如果把古罗马沉重的水道桥与现代轻巧得象蛛网般的钢架相比,或把厚重的拱顶与薄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我们就能看出,我们时代的建筑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与过去的建筑有多么悬殊的区别。现代的工业化施工方法是促进了这种发展。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建筑 现状 历史文化 价值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49-01

引言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了的诗,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人文情怀。任何建筑,反映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建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立体的反映出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古代帝王与宫殿的恢宏精致凸显了皇权的威严与伦理的咄咄逼人;陵墓与坛庙的庄严肃穆昭示着古人对“慎终追远”的重视;叠山理水的山庄、园林,把山、水、石、树融汇一体,又是中国文化追求适意自然与诗意自然的表现;中国古代建筑不张扬的个性,而以建筑群体的和谐为至境,也是中国文化追求有序、和谐的绝佳体现。

1 我国古建筑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古建筑大部分采用木、砖瓦和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尽管可以就地取材,但是很容易损坏,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其具有易燃、易腐蚀的特点,使得古建筑一旦受到火灾及长时间的腐蚀,就会整体倒塌,所以木结构的古建筑很难完整的保存下来。于公元782年建造的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是目前保存下来最为久远的地上建筑,但是此建筑规模很小,而且不能代表唐代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木结构的历史相当悠久,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的木结构构件,但是大部分比较辉煌的木结构建筑比如秦朝的阿房宫、唐朝的大明宫等均剩下了一些难以辨认的土台。特别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我国的古建筑被大量的毁坏,比如山西境内的纯阳宫、三清殿、关帝庙、大佛寺,山东的寺庙、古塔等均被毁坏。而且在期间,在战争期间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又被毁坏。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古建筑对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开始对一些毁坏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我国有名的园林城市苏州在得知常州将对荷花池地区的老街区进行改造后,及时的购得几处古建筑,并进行编号绘图,然后再苏州进行异地复建,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以看出,我国的古建筑正在从被视为破旧而拆除,到被视为新的资源而加以利用开发,实现了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利用,这为我们保护古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

2 我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国的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五千年来形成的建筑形式、建筑装饰等都是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丰富的营养元素,为当今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规划建设、城市环境绿化等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借鉴的源泉。我国的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沉淀的载体,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需要我们用科学和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继承和保护。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的时代,要研究并充分利用我国古建筑的文化,挖掘其中的文化精髓,以为建设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服务。我国的古建筑总结起来主要体现了如下几种文化:

2.1我国的古建筑一般都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比如依山傍水、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且尽能用丰富的风格和外形表达一种不强求、不攀比的一种地域性建筑历史文化。比如在黄河中游的黄土地带,由于土层厚,土质松软,且雨量比较丰富,曾经遍布森林,这使得古代人用木材和黄土架构房屋得以定居下来,这些房屋大多以木材为构架,以黄土为墙壁,屋顶铺有草泥;而在中国的南方,房屋的建筑材料除了土木外,多采用竹子和芦苇;而我国的山区则广泛运用石材,以条石筑壁,片石敷顶。我国古代这种因地制宜的这种建筑历史文化,对当代的价值就是借鉴古代的这种思想,实现丰富多彩的城市风格。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保护自然环境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当地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依据当地的建筑审美和生活习俗进行建筑的建造工作,避免出现在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的现象。

2.2我国的古建筑历史文化中讲求秩序,这与我国几千年来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其是当时社会秩序的一种体现。而在当代这个经济和社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借鉴中国古建筑这种秩序的特征的关键是构建科学有序的城市空间。对于当代社会来说,主要的是一个城市要有一个合理的建设规模、适当的城市密度及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也只有在这种科学的秩序的约束下,城市各项生活才能有序的进行,比如,在城市的功能区划定下来后,我们必须服从;区域的容积率确定了,我们就应该按照这个容积率去进行建设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和谐社会和宜居环境提供必要的保证。

2.3中国的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和空间布置都是以人性化为准则,一切为了方便生活,一切从方便生活出发。我国古建筑的这种历史文化价值,对当代的城市化建设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经济和人居,这两个基本功能之中,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在一个城市中要体现这种历史文化价值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上,用满足和服务人民的生活需要作为基本思想,力求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环境,在进行各项建设的过程中,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需求,严禁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人居环境。另外,在城市规划功能的定位上,必须充分考虑人居功能的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但是在城市的功能空间的划分中,人居功能是第一位的,因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

2.4我国大部分古建筑都可以用简朴这个词来形容,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历史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反映。中国古建筑的这种文化,对我们当代仍有很大的价值。比如,在城市建设中,不能一味的追求大广场、大马路;在城市的绿化上,追求一些名花名木,有的甚至将千年大树从外地移植过来;在建筑的形式上,追求外立面的标新立异,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在运营和维护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违背我国几千年来的简朴的建筑历史文化,也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严格审核,规范到我们政府倡导的节约低碳的生活上来。

3 如何能更好的继承好古建筑历史文化

我国古建筑历史文化的特点及对我们当代社会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前面已经进行了介绍,下面简要介绍更好的继承古建筑的历史文化的两点措施:

3.1对保存到现在的古建筑进行必要的保护,要在保护中进行修缮,这个修缮不是缝缝补补的概念也不是推倒了重来,是保证古建筑的原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古建筑本身,还应切实保护好古建筑周围的那种历史文化氛围。

3.2不能滥用仿古措施,对于新建的工程,除了为配合古建筑及一些个别环境的情况下,需要建造仿古建筑外,应禁止出现克隆古建筑的现象,违背了我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也与我国政府倡导的因地制宜和简朴的建筑形式不相适应。

4 结束语

中国的古建筑不仅有外观的瑰丽华美,更具深深地文化内涵。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庭院,还是巍巍高耸的殿堂,无论是斑驳陆离的雕饰,还是长河落日的雄关,都能于其中品味到历史的沧桑,与古人进行精神的沟通。更是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下的一种文化沉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陶世安等.《走进中国古建筑》[M].机械工业出版社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7篇

坊子区工业建筑的价值

在西方列强中,德国作为后起者在海外的殖民地不多,尤为胶东半岛为重。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国内的建筑破坏严重,原生遗留较少,现存的大量建筑均为二战后按原图纸重建的。而坊子区工业建筑大都建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年代久远,是为数不多的建筑遗址。此外,旧工业建筑也较完整地折射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段沉重历史,是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亡我中华的历史见证,历史价值尤为显著。坊子自1898年门户开放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人们历代在此生活,大量的旧工业建筑记载着百年的沧桑,工业发展带来的模式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给此地区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着极高的社会价值。这些工业建筑的建立正处于欧洲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受浪漫主义、新兴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建筑思潮的影响,虽没有高的建筑,但形象典雅自然,施工工艺精细,又不失活泼,比例尺度适宜。艺术风格既有西洋流派的风格,如廊、老虎窗、穹顶、烟囱、尖塔等,也揉进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形成中西文化的合璧交融,施工工艺具有独创性。体现了工业时代先进的生产力水平,技术与艺术价值较高。

坊子区工业遗产如同一本厚重的工业历史教科书,记载着煤矿业和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大量的真实性建筑,为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起一定的积极作用,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珍贵的人文景观资源,具有较高的科教文化价值。对于遗留下来的旧建筑,若置之不管,会加速这些建筑的老化。在寻求保护的过程中,可与再利用相结合,特别是工业建筑,具有大跨度、大空间的结构特点,灵活的使用功能,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利用,可省去重复性基础建设,节约拆迁和建设成本,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故经济价值巨大。坊子区工业建筑主要围绕铁路和煤矿而建,分布相对集中,保存完好,虽有些废弃,但没有经过大量的开发改造,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原真性价值。较完整的社区、路网结构和城市肌理,对以后的保护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坊子区工业建筑的保护

早在2008年,坊子区政府就委托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阮仪三及其团队成员对坊子老城区及其周边进行了整体规划,努力打造具有百年历史、浓郁莱茵风情的“坊茨小镇”。如三马路西首的德式豪华官邸区已被开发商改造为坊茨小镇,院内的原日本小学改造为1898啤酒吧。同济大学此方案虽有创新和优势的方面,还原德国历史风情,但整体偏向于改造性再利用,加入了一些商业元素,效果并不明显,且破坏了原有建筑的风貌。在坊子区文物局工作的于平副局长,对此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有较深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认为对于坊子区工业遗产首先应该是保护,其次在合理的保护利用时,不能过分与商业携手。坊子的未来众说纷纭,坊子区新的规划还在运筹中。

根据本区域现状和对坊子区民众及相关部门的走访,对坊子区德日式建筑的保护,既不是福尔马林式的严格保护,也不是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要以建筑的保护为主,利用服从保护。在确保建筑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采用功能置换的方式使近代建筑得到合理利用,并与现代得城市的生活相交融,恢复历史街区的活力,达到保护的目的。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再生的模式有很多种类型,国外的有英国的铁桥峡谷博物馆,德国鲁尔区埃森的矿业同盟工业遗址公园等;国内的如上海8号桥创业产业园,北京798艺术工厂等。左琰在《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一书中说:“将工业遗产的价值和实体向公众传播的最佳手段就是把厂房直接改造成博物馆,而且是展品与旧建筑形成冲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让大众在浏览现代艺术的同时,能够亲身感受到高大宏伟的建筑体量所散发出来的震撼人心的工业文明精髓。”笔者认为可以将其结合胶济铁路做成野外博物园的模式加以保护。野外博物园是在室外展示人文、建筑、野生生物、地质等历史遗产的场所。

日本博物馆学者新井重三把它分为两种类型:现地保存型(原地保存)和收集展示型(迁建集中到一处)。对于建筑的野外博物园,本身就是展品,主要展示:①传统建筑(民居及生活用具);②传统街区的保存地域;③史迹及产业遗迹的历史公园。坊子区保留有较完整的基本格局和风貌特征,有工业、居住、商业等多种类型的建筑,应在整体性的前提下全面保护,其保护模式为:现地保存型+收集展示型的坊子胶济铁路野外博物园。现地保存型的建筑遗产本身就是一种展品,可原地保存。具有极高的价值,属于重点保护类型。收集展示型的建筑具有较高或一定的价值,可适当改变原建筑使用功能,赋予其新意义,合理的改造,加以利用,或做实体建筑,或在室内场馆的模型展出,辅之以图片等加以展示,让游客在身临其境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和受到教育。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8篇

1.重难点内容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偏差。本门课程涉及内容很多,所包含的重难点内容也相应较多,学生在整个学期中要想做到掌握所有重难点内容,必须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可能实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重难点内容记忆的混淆。例如外国古代部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相关内容,以及外国近现代新艺术运动时期众多艺术流派的出现等,由于涉及流派风格各异、人物众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概念混淆,张冠李戴的情况。

2.纯理论知识讲授,容易形成单调感。《中外建筑史》主要是以讲授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为主体,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如果单一的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来讲授所有知识点容易让学生产生单调感。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针对上几个问题,本人在近年来的《中外建筑史》课堂上尝试采用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想要把所有知识点都讲到基本不太可能实现,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放矢的选择重难点内容进行较为深入、详细的讲解,把其余内容作为课下辅助阅读理解。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解决课时不够的困难,《中国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三部分内容以基本采用5:5:4的分配方式来完成一学期16周的学时安排。其次,在所讲授的重难点知识中,发展时间从公元前3千纪一直贯穿到近现代,其中风格流派、代表人物、典型实例等都极为庞杂,如何能够避免学生产生混淆和错乱是重要任务。我的做法是:在所讲授的每个时期或地区内容中,寻找出一条主线来贯穿整个时间轴,在这条主线上把重要人物或重点实例或事件穿去,使得学生在掌握该部分内容时能够产生联想记忆,由点到线再到面,这样就使得记忆的难点和要点主要是这些重要人物和典型实例。最后,关于纯理论内容的讲授,如何使学生避免产生枯燥和单调的感觉。我的做法是将授课方式多样化、授课内容趣味化。采用讲授、讨论、角色转换等方式来改变单一由教师讲授的做法,使得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再来就是增加多种可能使得授课内容更加有趣味性。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内容、关于某一个知识点的微课教学及互动讨论等都对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有所增加。

三、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通过在几年的授课实践中,以上这些教学方法的尝试基本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授课内容有选择的删减之后,大大减少了课程任务量,使得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对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每一个重难点内容,掌握由重要人物和典型实例所串起的主要发展轴线,使得整个历史阶段的内容有了相对容易的记忆点。以古罗马部分为例,这时期重要建筑类型多样,有庙宇、广场、斗兽场、图书馆、浴场等。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建立的主要发展轴线便是古罗马人对于公共建筑的发展有着很高的热忱。在这条主线之上包含有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几个建筑实例,有万神庙、大角斗场、古罗马广场群等。对于重要势力的记忆和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容易很多,这样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记忆方式效果较好。再来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话和趣味性的提高,由于加入了相关内容的视频作为辅助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不只是从教师一人视角来了解历史发展过程,而是有了多方的理解和解读,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趣味性的一个好方法。再加上让学生对于近现代的建筑大师的自我解读,更是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兴趣度,促使学生自发的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四、总结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9篇

云南陆军讲武堂,建于1907年,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之滨,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学院。它与天津的北洋讲武堂和风天的东北讲武堂并称为三大讲武堂。

1.1文化底蕴

清朝末年,我国面临着十分严重的民族危机。清王朝为了解决这样的民族危机,学习西方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就是当时创办的军校之一。清政府开办军校,原本是为了培养为清政府效力的军事人才,但是,让清王朝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中国近代革命大潮和一大批文人志士的影响下,陆军讲武堂在创建初期就已经成为了昆明重要的革命据点,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了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其中包括、、龙云等家喻户晓的革命将领。云南陆军讲武堂引领着千千万万的人民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窘境,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重大的贡献。如今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虽然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以其威武的姿态屹立在翠湖之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早已成昆明城市最宝贵的财富。

1.2纪念价值

陆军讲武堂早已成为昆明人心中的骄傲,昆明城市的荣耀。昆明人提及陆军讲武堂时,都会掩饰命和护国战争中,陆军讲武堂培养出来的云南陆军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不怕牺牲,为昆明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如今的昆明人来说,陆军讲武堂似乎成了人们纪念那段历史,那些英雄的唯一途径。陆军讲武堂是昆明人感情的寄托,城市文化的延续,集体记忆的载体。它的文化价值和纪念价值对于整个昆明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2陆军讲武堂的功能更新

2.1功能更新的必要性

城市的历史的建筑,就像是记录城市发展的史书,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惟有保护好这些具有特殊历史价值建筑,才会使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会使城市永远焕发悠久的魅力和光彩。可是,时光飞逝,当历史建筑的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那么历史建筑的光彩便瞬间变得暗淡。陆军讲武堂也早已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不再是曾经风光的军事学堂,褪去了往日的荣耀与光环,失去了从前的繁华与热闹,陆军讲武堂留下了历史和沧桑。此时,功能的更新就是解决陆军讲武堂“瓶颈”的最好办法。智慧的城市管理者们依然赋予了它新的功能与使命,使这栋拥有百年历史的建筑从来都不曾退出过历史的舞台。

2.2与时俱进的功能置换

清朝末年,清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挽救垂亡的命运,建立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清王朝的初衷是希望培养出效忠清政府的军事人才,巩固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镇压各地的爆发的革命运动。但是,云南讲武堂的功能就在不经意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陆军讲武堂开办初期,学校聘请了大量的同盟会会员和留日的文人志士作为学校的骨干和教官,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功能的改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李根源为首的革命志士,怀着满腔的热血和爱国情怀,带领着讲武堂走上了革命救国之路。从此,陆军讲武堂走上了打倒外国侵略势力和蒋家王朝之路。陆军讲武堂在中国民族的解放事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云南陆军讲武堂奉命停办。尽管如此,云南陆军讲武堂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对象。1988年,陆军讲武堂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将其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10月27日,云南讲武堂旧址正式挂牌为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如今,陆军讲武堂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成为广大市民学习近代历史知识的好去处,也成为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们的必到之处。1909年开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到2014年的今天,走过了105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军讲武堂的功能由原本的军校转变转变为如今的博物馆,为陆军讲武堂的经营管理开创出了新的功能和模式,延续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新回到公众的舞台。功能的更新,不仅让陆军讲武堂适应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还提升了昆明城城市形象,为昆明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这种“双赢”的画面,是政府与市民都期待看到的。

3功能更新的经济影响

3.1提升旅游经济价值

战争年代,云南陆军讲武堂,为了人民的安定,民族的尊严,国家的,这里培养出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战,使这里成为了正义与希望的讲武堂。和平时期,云南陆军讲武堂适应了人们新的需求,变成了记录历史与文化的“丰碑”。陆军讲武堂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想要一睹陆军讲武堂的风采,为昆明的旅游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云南是旅游大省,昆明也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云南陆军讲武堂以其天然的建筑魅力进一步丰富昆明的旅游文化,吸引更多游客来昆明游玩。如今的陆军讲武堂博物馆又恢复了往日的人气。据资料介绍,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的年均参观人数达60余万人次。这样的参观大军,为昆明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2带动周边产业经济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云南陆军讲武堂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昆明市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陆军讲武堂利用其场地及功能优势,曾先后举办了举办了“世纪回眸———昆明百年老照片”“黄埔军校及世界著名军校展”“怒之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纪念中国人民建军80周年书画展”等展览。这些展览的陈宫举办,不仅扩大了陆军讲武堂的影响力,提升了昆明的城市形象,从客观上来讲,也进一步带动了旅游周边产业如餐饮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云南陆军讲武堂在实现自身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潜在的经济价值。

4启示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10篇

东南大学和《建筑学报》联合主办的“亚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前沿”1)研讨会,会议主旨提出这样一个发问:什么是当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前沿(问题)?对此笔者试图提出个人的回答及一些相关的观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从世界角度看,也可以从中国角度看。从世界角度看,当下的建筑历史理论问题,是如何面对非西方的、亚非拉世界的建筑及其历史和理论的“出现”,即如何在历史和理论层面上接受之,并通过自我改造使世界的建筑历史理论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元多文化体系的问题。非西方建筑当然和西方建筑同样悠久,但不一定在(西方主导的)世界建筑学术话语中存在。而这里所谓的“出现”,特指这些建筑及其历史理论在世界话语特别是世界学术话语中的出现或出场。这种出场,有一个短暂的发展史。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书写的世界建筑史中有非西方建筑的内容,但其视野和构架却是欧洲中心论的;在1950-1970年代以后,西方中心论受到批判而非西方建筑的出场愈加显著;1990年代以来,非西方国家的建筑、尤其是亚洲、特别是中国建筑及其研讨和论述,以强劲的势头出现在世界文化和专业话语媒体中。今天,在批评西方中心论的理论思潮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在七国峰会被二十国峰会取代和金砖五国崛起之际、在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中国引领的亚投行成为世界性银行之时,包括中国和亚洲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的建筑话语的出场,气势磅礴,无法阻挡。但是,目前关于非西方国家的建筑的研讨话语,基本上是“历史的”和“地域的”,基本上不进入理论层次和思维构架领域,基本上无法和西方理论和思维构架正面交锋;西方中心论在彬彬有礼地包容接受非西方国家建筑叙述的同时,依然含蓄地保留着;以西方的世界建筑话语为基础的今天的世界建筑话语,依然没有在深层的概念和构架上转变成一个多元的、多文化的体系,尽管大家都认为这是必然的方向。如何改造自我,采用多元构架,在历史研究更是在理论思考上真正容纳非西方国家和文化的建筑经验及其内在文化思维逻辑,是目前世界建筑历史理论的前沿问题。就中国角度来看,今天的建筑历史和理论的前沿问题,是世界化,即如何在历史和理论上进入世界建筑话语尤其是专业学术话语体系中,并且改造其内在思维和构架、推动多元多文化体系的建立的问题。这个世界化,也有一个较短的近代和现代史。1930年代营造学社初期关于中国建筑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的论述(朱启钤、伊东忠太、梁思成、刘敦桢),1940-1980年代营造学社工作的英文写作和最终发表(梁思成的APictorialHistoryofChineseArchitecture最终于1984年出版),1980-2000年代对于中国园林、宫殿、民居等类型的大量的对外介绍(对外交流中的推介和大型英文图书的涌现),2000年以来的更广更深的多视角的论述和世界流的蓬勃展开—这些是这一历史的几个重要阶段。今天,中国建筑话语在世界上的出场,异常活跃;伴随的建筑历史理论的一定程度的世界化,也已起步。古代史的深入研究、近代和现当代史的开拓、大量的国内外的学术和课堂的交流,特别是设计实践的大量国际合作,使得中国建筑的学术内涵和外延以及国际性出场,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此次中国建筑的国际化,规模虽然宏大,理论工作却还是浅显的;中国建筑依然是“历史的”、“地方的”、“异域的”,而非“理论的”。今天,在全世界批判理论兴盛(后殖民地批判、欧洲中心论批判、权力批判、女权主义批判、理性主义批判、现代性批判)的大氛围下,在设计实践和学术科研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建筑及其历史和理论的世界化,使其不仅在历史层面上,更是在理论层面上进入世界话语,成为有意义的有理论价值的一部分,甚至在概念和构架上挑战、颠覆、改造现有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体系,是目前的前沿问题。上述的两个前沿问题,两个我们需要推动的过程,即世界建筑话语对非西方建筑的接纳和中国建筑的世界化,是互相联系的。前者与后者呼应、连贯、统一。前者需要后者,后者也推动前者。我们做好了第二项工作,就是对第一项工作的回答和贡献。

2如何推动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的世界化?

今天,应该如何推动中国建筑的历史理论的国际化?根据思考,我认为应该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这些方面是互相联系的,这个单子也是开放的,可以继续发展。1)要面对和承认,而不是回避今天世界建筑历史理论的基本构架的西方性。近现代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基本都是以欧美理论或原型为基础的;世界建筑学专业的基本构架也如此,其中的历史理论论述更是如此。近几十年,非西方建筑作为历史和地域现象已经得到接受,但是建筑话语基本构架、概念、词汇、标准、参考物,依然是很西方的。2)要积极探索、并且有选择地使用西方发展了的提炼过的词汇、概念、思维。面对西方学术体系,要学习、要进入;回避、关门、另起炉灶,没有出路。对合理的确实有普遍意义的,要采纳;对不合理的狭隘的有偏见的,要质疑、挑战、去除。对西方体系,要与之对话,也可以辩论。要努力跻身于建造理论、建造话语的行列中去,积极参与正在发生的对西方中心的近现代世界话语体系的改造。3)不把中国归于西方体系,尊重中华传统原本的独立性(历史、经验、思维、伦理),强调其独特性及由此产生的对西方主导的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的突破性和革命性。这种对独特性的强调,有利于我们质疑、挑战、颠覆、重构近现代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体系。新的体系,应该是平缓、关联、多元、多极的,而不是金字塔的、树状的、中心的、排他的。4)继续从事中西比较,及东亚体系和欧洲体系的比较。比较作为方法,已经是一个思维策略;其潜台词是假设了两者的独立和平等,以及对任何一方的主导的颠覆(当然,两者的互动交流也很重要,不可忽略)。5)应该把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和东亚地区联系起来。“东亚体系”有内在的文化思维逻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和西方体系对话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6)应该破除“中国建筑史”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概念;把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中国建筑,作为严肃的课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和理论化。否则,中建历史(和理论)的学术研究,就和今天中国的大规模建设和高度国际关注的现实,太不相符,在国际平台上也显得太弱势。这个对“古代史”的突破,要求大家思考和建构古代和近现当代的“连贯性”(尽管有断裂),以及近现当代本国建筑的“中国性”。这会强化中国建筑(历史理论)在世界专业学术话语中的存在。7)在使用“中国建筑”概念的同时,要破除符号化的“民族国家”的限制,启用地理视野,还原更复杂的地理地缘关系。要关注地缘的丰富、边疆的模糊、大中华区(两岸四地)的关系、东亚的互动、亚洲各地区的互相联系,以及世界性互动(双向的、各时代的,如援外工程)。8)强调“理论”,重新理解“史”和“论”的关系,强调两者的深度统一,把纯历史研究变成历史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提高中国建筑历史经验的理论意义,即抽象的、一般的、能够面对世界的理论意义,由此跨越中国建筑研究仅仅是地域的、历史的建筑研究的局限,进入世界的理论研讨的领域。9)在思考研究的方法上,破除“建筑”,强调“社会”。为了深入研究建筑,挖掘其内在状态和重要理论意义,有必要退出建筑,在方法上突破“技术”和“形式(艺术)”的捆绑,把建筑问题和更广泛的状态、过程、矛盾、问题、构架、学术体系等,联系起来,然后回到建筑问题上,由此获得方法和视野的制高点。这个更广泛的大领域的核心学科,不是一般的人文科学(如历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尽管这些都很重要;这个核心学科,根据我的长期观察思考,就是社会(学)理论(socialtheory,socio-politicaltheory)。这里的社会理论,包括政治理论、批判理论、哲学思考,社会学内在理论(关于权力、国家、社会分层、城乡关系等),也包括社会政治学理论和某个具体问题/专业的关系的研究和理论(如历史、美学、技术、日常生活,及由此导出的社会史、文艺社会批判、社会技术史、微观日常社会生活史等)。世界建筑学的历史理论的基础构架,已经从艺术史范畴,走向广义的社会政治学范畴,不是偶然,而是成熟的标志。

3三个课题

笔者目前有限的一些工作,都试图回答上述思路的一些方面。研究采用提炼过的西方词汇和概念,也尊重并强调中国历史经验的独特性。最近的研究也关注欧洲传统和中华文化在概念思维上的正面交锋,即将两者放在同一平台上比较思考。这些工作包括3个项目,简要介绍如下。

3.1“大”与“国家”

本研究试图说明,在中华文化中,大视野(天地、万物)和国家伦理的关系2)[1-3]。在诸如“家国天下”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中,国家成为一个必然的道德范畴,在一个道德构架中和天地万物相联系。这和欧洲的情况几乎相反。在近代欧洲,在国家成型之际,“国家”是个负面的概念:国家必须存在,却是合理的、道德的、进步的个人和市民社会的对立面,需要限制和分权。反观中华文化,国家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伦理的存在。在此文化中,大的视野,及其与全面的、伦理的国家政府的关系,无处不在:汉字(每字独特而微观、构成文字集合的大)、棋艺(围棋的量和大、麻将的大和杂)、宫廷大型典集的汇编(《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字的帝国/帝国的字)、宫廷山水画(构图、山水和“疆土”的大)、城市的联网(驿道)构成国家地理的全局、木构建筑的“大”和国家的引领(构件帝国/帝国构件)、建筑群体的大构图和国家的在场等,都是例证。研究认为,在中华文化中,整体世界观与整体国家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3.2“建筑与政治”的理论课程

这是最近几年开设的一门研究生课程。核心重点是探索“形式”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西方理论和中国体系之间的对话。这里的“形式”可以是美学的、体验的,也可以是空间格局的、社会构架的形式;这里的“政治”包括社会和政治的各方面和各种理论,包括哲学理论,如权力理论、批判理论和政治形式理论等。课程包括3个板块,每个板块包括西方理论的介绍、分析、解读,以及一个对应的中国案例的历史和理论的分析解读,由此构成一种张力,促进前后两者的对话或辩论。1)围绕权力和空间的关系展开,关注机构或机关建筑(医院、学校、监狱、宫廷、城市)中的政治空间和空间政治;重点介绍福柯(MichelFoucault)的理论,以及勒菲夫尔(HenriLefebvre)、西里尔(BillHillier)、马库斯(ThomasMarkus)、埃文斯(RobinEvans)、佩夫斯纳(NikolausPevsner)的有关论述;中国案例是对明清北京和紫禁城政治空间的分析。2)围绕设计批评和批判理论的关系展开,关注西方的批判哲学、批判理论和现代主义建筑批评,介绍康德(ImmanuelKant)、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和塔夫里(ManfredoTafuri)的理论论述,以及关于“批判建筑”(criticalarchitecture)的讨论;相应的中国的个案研究,包括1950年代北京的建筑城市设计的分析,以及对作为独特实践形式和组织形式的设计院的分析解读。3)围绕美学和政治的关系展开,关注两者之间各种可能的状态及就此关系的理论,重点介绍的是本雅明(WalterBenjamin)和朗西埃(JacquesRancière)的论述;中国的案例是“大”和“国家”的关系的研究,探讨文化、美学、技术、伦理、政治的不可分割,即政治与形式的不可分割。建筑与政治的关系,还有其他的状态和板块,需要进一步探讨。

3.3《英文中国建筑研究读本》的编辑构架

这是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委托的项目,是覆盖世界各学术领域的一套丛书中的一种,英文书名为RoutledgeHandbookofChineseArchitecture:SocialProductionofBuildingsandSpacesinHistory,由我和东南大学的陈薇及李华老师合作主编3)。“中国”(及“中国建筑”)成为一个绝对的单元,受到“民族国家”的符号化的局限,这是一个问题。尽管如此,作为一本全英文的当代的中国建筑研究论文的精选读本,对于推动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的世界化,应该是有益的。作为编辑而成的读本,书的构架极为重要。本书遵循了几个基本的构架原则,并由此推出全书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中的课题。这些原则是:1)破除“中国建筑”就是“中国古建筑”的概念,把古代、近代、现代、当代都纳入组稿和思考的构架中。2)采用建筑的“社会生产”的概念,视建筑为社会产物和社会场所,而非技术理性或美学形式自身的问题。3)聚焦建筑和建筑空间的“生产者”(生产的人群和机构等),并考虑生产者的各种类型、状态(如“工匠“”建筑师“”设计院”等)。4)在方法上优先考虑“国家”这个最主要的建筑生产者或生产机构;这是从古代到当代中国的一贯现象,为我们寻找各代中国建筑的连贯性提供一个思考;有了国家这个主要生产者,其他生产者也可由此推出:士大夫、民间工匠、自由个人建筑师、设计院等。5)采用并协调一系列重要的概念:生产者及其机构、形态与空间、城乡各场所、知识和技术的制度化、历史断裂和历史境遇。6)尊重和强调某一历史阶段的独特性(独特历史境遇)。7)强调当代视野,即全书提供的历史,是当代观察和研究的历史,而非绝对的历史复原。在这些构架原则下,全书分为5大部分,每部分有3~5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几篇文章。这5大部分是:古代传统;民国早期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世界的中国;理论探索。第1部分的专题是: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士大夫的实践领域;民间工匠实践和民间生活世界。第2部分专题:“建筑学”的到来(职业、学科、教育体系);近代建筑技术与风格;近代城市建设与空间组织。第3部分专题: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实践、教育和设计知识的制度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筑(民族主义和现代主义)。第4部分专题:个人建筑师;国家设计院;中央商务区(世界的物象);城镇村乡连续体;地缘关系(台湾和香港的实践)。第5部分专题:世界观;政治伦理;研究方法。

4结语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影响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问题,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时代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社会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建筑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建筑所包含的思想和技巧(或曰意匠),其时空发展序列,其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对现实以至对未来的影响。太史公的“究天入之际、通古今之变”至今也依然是治建筑史的要旨。当然还可以加上“辨中外之异同”等。跨世纪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仍存在两大方面。一是史的方面,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例,近 l0余年来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加,如大汉口原始社会建筑群遗址和广汉上古三星堆遗址的性质,郑州邙山早期城市遗址对版筑技术的上移。歧山周原遗址对造砖技术的推前,始皇陵遗址对陵寝制度的佐证,唐九成宫建筑布局和型制的发现,以及各地民居的深入研究等,都为补充和部分改写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基础。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中国建筑史或应更多地渗入和吸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和研究经验。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面向社会,接触实践,是使建筑历史研究走出困境的契机。如乡土建筑的研究,不仅是对民居资料的调查,也不仅是对人文景观的记录,而且应该是在乡村迅速的城市化中,对一些曾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中国传统聚居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的对策研究。这一任务可能部分地要由中国建筑史研究来担当。当然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再如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其技术研究,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 (preservation),笔者曾在科伦坡参加“国际纪念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届大会,亲眼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历史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这些研究主要由考古学家和建筑史专家来完成。而且不仅是保护文物建筑本身,随着城乡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性改造与开发利用课题亦会愈来愈多,是改造项目一揽子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因而想到我国的一流建筑院系亦应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便深入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提供基地。这一领域应引入电脑辅助研究,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12篇

Abstract: "The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s" is a new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cience. The topic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propos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developed a specific teaching programmes for different grades and recei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实施方案;实施效果;教学整合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architectural history;implementation program;implementation effects;teaching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72-01

0引言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 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 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 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 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 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 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 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4.5 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包括中、外知名建筑模型以及传统建筑构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方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当今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一项新探索,突出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再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设计的积极性并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分析其设计作品,主动与教师探讨设计中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芳.浅析通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2]夏健.外国古建史课程的数字化学习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9月,第15卷第3期.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13篇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

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

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色彩保护

abstract:As a symbol ,building colour express the style of architecture directly.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and the look of our cities. And then,it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a region.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diversified color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of Tianjin,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Then giving Initial strategy on the color protection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g in Tianjin .

Key words:THE HISTORIC BUILDINGS、Color characteristics、Color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关于建筑色彩的研究。

城市建设的永恒目标是追求一座城市、一幢建筑的特色,其中建筑色彩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是首要的要素。城市中不论是一些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还是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住宅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协调一致,合理搭配。总而言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繁荣的表象,更应是人类闻名与进步的艺术代言人。

国外对建筑色彩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这个概念出发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城市色彩问题并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在60年代初。到了70年代后才开始对建筑单体的色彩进行研究和实践。进入90年代后,才扩展到环保、多元、人性化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单体色彩。日本京都自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的色彩为挤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做了规定;在英国伦敦,人们对著名的泰晤士河两建筑进行了色彩的规划;意大利以传统建筑色彩基调为基础为整个城市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以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具体实践有:美国设计师珍妮科帕茨在《三围空间的色彩设计》中,探讨了色彩的三维感知理论及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对于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整修的策略。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即将建筑色彩看作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因素来研究,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日本吉田真悟2011年出版的《环境色彩设计技法―街区色彩营造》中对街区和建筑色彩的设计的研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在国内对于历史建筑的色彩进行研究的成果却相对较少,其中重要的有:学着杨春风对北京古城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调查研究。她从面积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色调对比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特点。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高履泰等学者运用专业仪器设备对故宫古建筑群各构件的色彩数据进行测定并作了定量化研究。另外,他还围绕建筑色卡的使用,对住宅建筑色彩设计、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今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资料。

天津大学陈学文等学者认为传统的依赖直觉惊醒判断的手法,不利于建筑色彩设计的准确性,应在研究中将复杂的色彩关系量化等措施采用科学的态度来处理。

2,历史建筑色彩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影响下,各个地域的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建筑成为地域文化最有力的承载者之一。而建筑色彩则是一个地狱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者。如:北京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红色柱子、宫墙,与周围居民的青瓦灰砖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是全城色彩的主导;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融入到了周围山水中形成的色彩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秀丽淡雅。

3,天津历史建筑

3.1天津的历史建筑

天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与其他名城一样,有着久远而深厚的历史,并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天津拥有形式多样的历史风貌建筑。2005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依法确定了5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地方专门立法。条例中划分了6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一宫花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劝业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中心公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这些风貌建筑不仅饱含着天津的人文历史,而且凝缩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丰富的建筑色彩资源库。

天津建筑色彩处处彰显着地域文化特征。天津为保卫都城而设,其传统建筑型制、风格受北京影响较大,天津属典型北方城市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雨集中。建筑选用中高明度,中低彩度暖色调,使天津市冬季亮丽起来,并满足人们趋暖性心理需求;在雨季既利于辨识,又不过于强烈,形成含蓄的色彩印象。

此外,天津有明清以来体现儒家文化的文庙、佛教文化的大悲院、道教文化的玉皇阁、妈祖文化的天后宫、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大寺以及天主教文化特色的望海楼、老西开教堂,这些建筑色彩勾画出天津历史民俗文化的清晰面目。

3.2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

《天津文化通览》把天津文化概括为包容、吸收的特征,多元化的构成和与时俱进的品味。天津历经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并代表着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市中心区域逐步形成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风格等在内的浓郁的一过风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天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原各国租界建筑体现了个国家的建筑色彩习俗。如:意租界内的建筑多为清水红砖配以水泥檐口与墙裙。

最近,天津市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天津城市色彩规划项目。6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究竟应该以什么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此外,随着时间的更迭和变迁,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在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采取有效的建筑色彩保护和修复措施已经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

4,关于天津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的研究策略

我国建筑色彩的研究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杭州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历史色彩的地域特征出发研究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的形式颁布。

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方案

为了,详细的了解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提出、建立和整理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近代历史天津历史建筑的色彩资源参考系。为天津近现代建筑的色彩保护和新兴建筑的建筑外部和城市色彩设计提供色彩资源库和色彩的参考。并且通过系统和对比分析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提出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和修复策略。

4.1实地调查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

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地调查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及其构成现状,进行现场勘测与测量、色彩统计。对于一些搜集相关资料困难的例子,采取搜寻地方志、摄影、访谈、绘图等方式搜集建筑色彩的相关资料。

4.2历史文献的研究

大量阅读与整理文献资料,运用这一课题的相关理论,包括历史建筑、色彩地理学、色彩学、文化地理学等。根据研究对象,寻找相关支持论点的各个学科中的相关原理。得出历史建筑的最佳修复策略。深入探究历史建筑色彩的渊源,如,初始色相、色彩的材料及色彩的制作和调制工艺这些能够为复原和修整历史建筑色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4.3建筑色彩的分析整理

首先,一个系统的组成,并不是由其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而是以一定的规律、秩序或计划有机联系起来的整体。历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色彩也是由建筑的不同部位的色彩要素而构成的色彩系统。因此,必须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搜集到的色彩数据整体为根据整体地地、系统地分析天津建筑的色彩。

但是,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确定多元的历史建筑的归属区域与其他历史建筑归属区域的色彩特征,在发现差异的同时,也才能更加深刻和准确地把握和概括各种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

5,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策略

5.1色彩保护的原则

5.1.1协调性原则

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证天津近现代保护建筑的整体色彩基调与天津市的的小协调;保护建筑的装饰色要与其相应的单体建筑和相应的区域相协调。

5.1.2材料的优化使用原则

为了延续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应参考历史文献或者实地调查,尽量保持近现代保护建筑的原有色调;尽量科学的研究并在保护过程中,使用保护建筑的初始色彩材料的制作和调制工序;尽可能的使用本地材料。

5.1.3科学性原则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建筑色彩修复的手段也是不断的在提高。从常用的人工色彩修复、色彩定量化、到新兴的计算机虚拟色彩修复方法。不论使用哪种修复方法都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确保修复后的建筑能够显示其历史的传承性。

6,历史建筑色彩保护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大城市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行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从现有的建筑色彩理论和实践成果来看,现有的理论大部分仍然是从城市这一宏观层面开展的,针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理论专著和实践报告实属不多,有待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到了当代,很多历史建筑物的色彩已面目全非,或者因缺乏相关的、科学的、准确的数据为参考,而采取了错误的修复方式。很多实物修复的案例表明,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工艺完成的修复其色彩的历史真实性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7,结语

做好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更好以历史建筑色彩为基调进行城市色彩的规划和还原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充分尊重天津当地的地域文脉、历史、文化,使其在城市色彩规划管理和知道下,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8,参考文献

[1] 珍妮・科帕茨 《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 周智勇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3一5

[2] 宋建明 《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03-04

[3] 孙旭阳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8-05-01

[4] 李允稣 《华夏意匠》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02-09

[5] 杨春风 万奕汐 《在灰沉沉与金灿灿之间一北京古城建筑色彩之魅力》《小

建筑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史论课 技术与内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235-02

专业史论课即作为本专业学习基础的史论课程,比如服装设计专业的服装设计史、环艺专业的室内设计史等均属于专业史论课。

这本是专业必修课程,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史论课来说,却处于一定程度的困境之中――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理念非常强调实践与实用性,但却严重轻视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所以在学生心目中,包括很多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经常被相对忽略;而像这样跟历史相关的理论课程,由于学生中的大部分原本就没把中学的历史学明白,更何况中学的历史讲得也很浅显,没有帮助学生树立历史观,所以来到高职院校里就更难理解并接受这门课了。

高职院校史论课的困境应该如何解决?本文拟以建筑设计专业的史论课程《建筑史》为例,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史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一、《建筑史》教学理念的修正

《建筑史》是一门帮助学生理解建筑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又如何发展的一门课;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关系是直接而非间接的,是紧密而非疏远的。

虽然这门课在学生中确实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个别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但只从学生身上找原因,问题是无法解决的。首先要看看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应当说,许多高职院校教师还停留在告诉学生一个所谓的“史实”的层面进行建筑史教学。但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也有足够鲜明并可以理解的立场――我要设计的是当代的建筑,建筑史中的东西都已经离我们太久远了,没有意义,建筑史中讲的东西,我不知道又如何?学生认为这门课没意义,这并不全是坏事,相反,却给了我们思考高职院校专业史论课教学理念如何修正的契机。因此,重新定位教学理念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在技术解读中与工学结合课程的进一步对接

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看重技术,显然无可厚非――以建筑设计专业为例,毕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以及走上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与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一系列技术的运用来体现、完成。而且,既然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从来没有离开过建造技术与设计技术从而完全形而上地存在,那么在高职院校建筑史的教学中,对于技术的重视则是一定不能够忽略的;否则建筑史的系统性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强调在建筑史教学中提炼建造技术与设计技术,也可以更好地与建筑设计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进行无缝对接。

建筑史课程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技术进行解读――

从建造技术的角度来说,无论古今中外,许多技术至今都是为我们所借鉴的甚至应用的。举例来说,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技术在半坡时期便已出现,是当代框架建筑的发端。类似这样的例子会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原始社会的技术在当下及未来都是鲜活地存在、应用,并发展着的。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建筑史中也有大量可以借鉴的案例。建筑的功能布局与流线、建筑的空间序列、建筑的形体组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不管是古典建筑(以圆明园为例,宫廷画师为之留下来的图纸,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精华)还是民间建筑,仍然为今天的人们(包括西方的建筑设计师)所追捧。

从建筑群体的规划布局来说,以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中国的四川山地建筑等为例,给了当代山地建筑太多启迪。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来说,景观规划设计师当下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建筑史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可借鉴的方法与技术。

(二)在内涵解读中向人文关怀升华

在建筑史中,除了对建造与设计技术的重视,建筑自身及建筑发展历程所包含的内涵,是这门课程的灵魂所在。因为,如果不了解内涵,学生根本不会理解建筑的面貌与技术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与规律。比如,不同国家地区的建筑为何会呈现各自不同的面貌,这其中影响因素有哪些?同一国家地区的建筑,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同一位建筑师,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体现的差异是为什么?……

但理解建筑史的内涵又有什么意义?学生不理解这些内涵,是不是就做不出设计来了?设计当然可以做得出来,但关键是做得怎么样。而这取决于对人的关怀。

这个问题是学习所有史论课程最为关键的意义所在。而这个意义,太多学生不明就里。可这却是一个既无法回避,又极其深刻,但并不复杂晦涩的问题――人文关怀。仅就建筑史来说,你必须了解人,并且关心人;这样,你才能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中,去了解人,包括人群,也包括个体的具体的人,去关心人的心理感受、价值观,进而才能够理解人的价值诉求在建筑上的体现,才有可能继续追寻建筑以什么样的存在而呈现。

由史论课更进一步,是希望通过专业史论课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一个由文史哲所指引的价值观,以及形成初步的批判思维。而这,不仅仅是高职院校,也是我们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都缺乏的一种教育理念。

其实不论学习任何学科,文史哲素养的具备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很多国家为什么注重通识教育的原因。

文科大致包括文学、艺术、美学等内容。如果没有文学的素养,你就无法透视存在的表象下掩w的更深刻的本质,内心也无法流露出更深刻的悲悯,也无法在表象的迷乱中对美有更深刻的感悟。

哲学的意义,借用龙应台的话说:“……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惑。”①

而历史的意义在于,对于当下任何事物的存在,如果不把它放到时间与空间的大坐标系中,你如何敢于对它当下的意义轻易下判断?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所以,如果要形素养,必须要有文史哲知识的涉猎与思考,如此才能做到对人的理解,进而上升到对人的关怀。所以,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史论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强化这一理念,以免学生与人文关怀理念擦肩而过。

二、《建筑史》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二分法教学

我们通常所见的建筑史教材,都是将建筑所涉及的技术与内涵包含在通篇的文字中。对本科生来说,可能理解上没太有障碍,但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分析解读能力就太弱了。而通常的建筑史教学,教师对建筑史料的讲解也习惯性地将技术与内涵揉在一起阐述。这在本质上没有问题,但实际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这与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很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而言,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惰性强,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多费心思,有针对性地将技术与内涵分别提炼归纳出来进行授课,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在史料通读的基础上,学习分为两个版块――即内涵解读与技术解读,如图所示:

图1 每一历史时期的建筑史教学版块与流程

(二)拓展阅读与实训

在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虽然建筑史在本质上是可以起到与工学结合课程相对接的作用,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希望他们能够自己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较困难的。这便需要老师设计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史论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增加了拓展阅读与实训这一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使建筑史能够帮助大一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并了解一点设计技术或者设计思想,为接下来的建筑设计工学结合课程开启良好的对接开端,以及了解更多更深的人文知识。具体地说,就是在建筑史的学习内容里,所涉及的技术与内涵,在我们当下的建筑现象中也会找到对应的部分。那么我便布置与这些部分对应的、或者密切相关的作业,以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建筑史学习的不可或缺。

举例来说,讲到赖特的流水别墅以及草原住宅,请学生在课后的拓展阅读与实训中寻找不同的建筑,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形体空间的组合表达的案例,并简单加以图文的分析。同时,请学生寻找赖特所处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资料。

(三)如何展开文史哲知识的讲解

但是,作为教师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几乎无从谈起文史哲的知识储备,可偏偏所有的史论课程中几乎从头到尾贯穿着文史哲知识――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一旦在课堂上涉及到这方面问题,就可能面临学生困惑不解甚至充耳不闻的尴尬局面。但与此同时,教师也必须认识到,文史哲的知识并不是远离或者凌驾于我们的人生之上的东西,相反,在现实的人生中,我们往往能够较为轻易地找到与这些知识相对应的存在,并通过对相类似的而且是学生相对来说比较熟知、关注度比较高甚至是热点的问题,来进行类比的阐释。与此同时,教师应当用用最浅显的语言,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文史哲的知识,从而理解史论课的内涵。

三、总结

高职院校专业史论课的改革势在必行,与工学结合课程对接的理念,不但无损这门课的意义,而且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内容理解得更加充分;对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视,不仅能让让这门课的意义更加突出,也能够帮助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理念的载体。

注释:

①龙应台:《人文素养的必要》,豆瓣,https:///note/573110051/?typ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