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书法艺术 书法欣赏 书法作品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wWW.133229.cOM”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

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2篇

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通过不断的欣赏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育,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普通高校加强和实施美术欣赏教育,是抓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素质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技能,还包括很多直面人生的能力和各方面的修养,如道德素质、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潜在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等等。特别是在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在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倾向,如逆反、好奇、注意力、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这些将构成心理素质的总体,而这些又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发挥。

人的视觉认识是从自然主义开始的,尽管一个立体的自然场景不像是一幅图画,而一幅平面的图画都被看作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公众要求艺术家在一块想象的舞台上把生活的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教师经常听到学生说:“我看懂了这幅画”,或是“我看不懂这幅画”,他们也许是仅限于理解了画的表面画了些什么内容,而不会欣赏画面内在的表现手法和含义。在这种认识方法中,丝毫没有审美气息。WWW.133229.coM艺术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人们认识美、发现美、鉴别美、创造美都离不开感觉,这种感觉决不是依靠某些逻辑推理或者数字计算,比如对画面物体和人物的比例关系的把握就是如此,比例本来是数字形态的东西,我们可以依据数理逻辑变换出多种方案,但是,只有使数字形态视觉化以后,才能靠感觉来比较、推敲、判断出美与不美。而对艺术的感受力的加强,就会迅速找到它的美的所在,再从色彩上来分析,色彩的构成要素十分复杂,色彩的生理效应更为微妙,色彩美感的个性特征更强,尽管有着十分详尽的色彩理论,有着各种色表,色立体和各种配色宝典的工具手册,也只能对色彩的学习与使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如不能落实到视觉感觉上来,总是不行的。正如音乐家对乐感的感受、舞蹈家对肢体语言的感受、书法家对笔墨挥毫的感受一样,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着一种强烈的艺术感觉来实现着艺术的升华。

具体到普通高校的美术欣赏课,教师要通过审美教育来丰富与开阔学生的审美天地,让学生感受到全面与完善的艺术教育,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通过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美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如通过中国美术史论的欣赏,懂得各门类画种的美感特征与技法特点,懂得其透视上的高远、平远、深远和散点的运用,用墨上的浓、淡、干、湿、焦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创境达意的艺术手法。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的种类繁多,比如从种类上分:油画、中国画、水彩水粉画、版画、雕塑、建筑、民间美术、现代美术等;从时间上分,外国美术有:原始与古希腊、古罗马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18、19世纪欧洲美术直至现代抽象艺术等,中国美术有:新旧石器时代的美术、商代青铜器、秦汉石雕、魏晋壁画以及唐以后的绘画;从作品的内容上分:人物、风景、静物、风俗画、宗教画、装饰画等;从艺术流派上分: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后面的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超越现实主义等;中国画中顾恺之的《传神阿睹》,吴道子的《吴带当风》,范宽、郭熙的《高山仰止》……这些美术欣赏的内容,可自成体系,但也有局限,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寻找切入口,达到最佳效果。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建立“真实”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真实有不同的理解。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安格尔的“古典主义”,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以及非洲的木雕,中国的农民画等等,于创作者来说,都是真实的。因为每位艺术家都以自己内心中的“真实”的尺度来描绘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在观念上、风格上的差异却是相当大的。同样,作为欣赏者来讲,每个人也会因修养、知识、性格的不同而对“真实”的体系标准做出不同的判断。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英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曾十分形象地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称为“审美层”,也就是讲,看一幅画,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画面表现的内容:人物、场景或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其次,再看一看画家是用何种方法来表现,如构图、线条、色彩、笔触以及总体的表现符号等等。最后,综合以上两点,想一想作品给你一种何样的意境,强烈程度如何,是否领悟到了一种以语言、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体验,如果有了,那应该是基本上看懂了。

现在我们拿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来作为欣赏对象,第一眼的印象是一个安详、温和、完美的女性形象,然后知道艺术家在应用了科学的方法在绘画观念、技能上采用的独特方法。然后,将其和以“神”为主导的中世纪作品相比较,《蒙娜丽莎》那传神的眼睛和会心的微笑,是对人生的充分肯定,是对人性的赞扬,从而表达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类似的表现技法,在今天屡见不鲜,但在那个年代,那个历史环境下有如此成果,确实是相当有艺术价值的。

我们再以毕加索的现代作品《格尔尼卡》来欣赏,画面中的各种奇怪造型令初见者费解,然而那种具有张力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感受得到的。接下来,如果我们了解了牛头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马是民众的象征,孩子的哭号挣扎的形象以及立体主义的基本造型方法与法则,那我们就会知道毕加索在画中表现了人民受到各种苦难而造成的暴烈恐怖的气氛,画家用犀利的笔触表达了他对法西斯的仇恨与宣泄,而立体主义就是他观察、表达事物的一种表现方法。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美是具有多样性的,但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艺术的价值并非在于精确地摹写事物的表象,而在于表现出事物的本质以及传达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艺术史告诉我们,艺术的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外部世界向内心精神状态发展的过程。从每个时代所留下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前人的成就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和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仅看懂一幅作品或是几幅作品并无太大的意义,只有通过大量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欣赏,并且使这些作品在脑子里串起来,形成一定的概念和框架,逐步建立起学生自己的审美价值系统,这才算真正地学会了欣赏。

美术是一门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艺术,非艺术专业的美术欣赏教学又是人生感知美术审美教育和美术技能教育的重要阶段。让美术从美术家的小天地中解放出来,“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大学的美育教学工作立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广泛地参与审美活动,从被动地接受美育变为主动地需要美育。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实现自身精神意识的升华,对造就一代人的高尚情操和社会风气也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3篇

初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人体虽有一定认识,但尚处于朦胧状态。加之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的影响,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但由于缺乏抵抗力而易受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就是受黄色书刊的影响而走上犯罪歧途的。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思想解放,但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也极少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他们在性别、人体知识方面的神秘和空白,这就更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填充。

在教学生学习人体结构时,除了讲解骨骼、肌肉的名称、位置、作用及男女形体的差异外,还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学习人体结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内在结构及外部形体。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宽、肌肉发达,因此男人体形给人以强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较孝肩窄、皮下脂肪较多,给人以丰腴的曲线美之感。我在教学时准备了许多体育动态图片和服装动态效果图,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体育比赛,思考体育健儿强健的体魄所体现出的美感;再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服装表演,或看一些体操表演的图片,使他们对女性的丰腴秀美有一定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美术欣赏中,我挂出了不同朝代的人物作品,有学生就问:“为什么唐代的仕女都比较胖?”由这个问题引出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审美观问题,而这种审美观也受统治者喜好的影响,如“楚王好细腰”,唐代由于贵妃杨玉环受宠的因素,在唐代的仕女画中出现了丰满柔美的审美特点,《簪花仕女图》、《捣陈图》就是这一审美特点的具体体现。在男性审美的问题上文学作品及绘画多以表现王公贵族与才子佳人为主,如大家熟悉的《红楼梦》就给了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姣好外貌,而宋玉、潘安、唐伯虎及现代的很多美男子都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的儒雅才子、文弱书生,就在今天,也有不少人用“斯文”“秀气”作为对男性美的肯定评价。当然,这种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伦理学根源。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社会里,“锦衣秀士、白面书生”这类弱化的男性形像往往意味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物质生活,这也是男性弱化的因素。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妇女挣脱了封建桎梏,在人格上取得了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弱化的男性形像已不再受到普遍的青睐,也不再成为男性自我崇拜的偶像,代之而起的是有个性的健壮的男子汉,这正是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美最好的契机。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6篇

一、音乐欣赏价值论

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些重要价值,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1.艺术品位提升的价值

音乐欣赏作为艺术欣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艺术品位提升的价值。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声音艺术,它既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又是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受人们喜爱的艺术。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①因此,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提升欣赏者的艺术品位,培养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艺术体验力、艺术感悟力、艺术理解力,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2.美学品格提升的价值

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可以健全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代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在其所著的《艺术学概论》一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他晚年甚至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美学与艺术方面的问题。”②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艺术欣赏,自然具有美学品格提升的价值。

3.人格完美铸造的价值

音乐欣赏可以铸造完美的人格,这又主要通过陶冶人的情感来实现。革命导师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③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达到情感共鸣,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完善欣赏者的人格。

4.音乐综合素质提升的价值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提升欣赏者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能力、音乐分析能力、音乐研究能力等音乐综合素质。古语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说的就是见多识广的道理。

二、音乐欣赏内容论

音乐欣赏作为一门课程,其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

1.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音乐欣赏的“案头工作”,也是具体欣赏的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果音乐作品的曲谱是具体的“音乐建筑”的“设计图纸”的话,那么作品分析便是解读“设计图纸”,以便更精准、更全面地欣赏具体的“音乐建筑”,避免盲目的、随意的、即兴的欣赏。作品分析的具体内容,又包括词曲作者的生平简历、时代背景、艺术道路、艺术追求、艺术风格、思想特点等。

2.具体欣赏

具体欣赏即进入“音乐建筑”内部,进行具体、实际的欣赏。具体内容又包括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社会美、抒情美、形象美、模糊美、朦胧美等)、语言特征(旋律、节奏、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复调等)、体裁特征(声乐作品的抒情歌曲、叙事歌曲、劳动歌曲、进行曲、讽刺歌曲、诙谐歌曲、舞蹈歌曲等。器乐作品的序曲、组曲、进行曲、夜曲、叙事曲、幻想曲、狂想曲、随想曲、舞曲、谐谑曲、交响音画、交响曲等)、曲式特征(声乐作品的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多部曲式等;器乐作品的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混合曲式、自由曲式等)、结构特征(情节结构、组织结构、音响结构、过程结构、思维结构、心理结构)等。

三、音乐欣赏方法论

方法虽然属于手段范畴,但它对于实现目的却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支柱就是认识论与方法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知识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方法论则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紧密联系、互相配套的。同样,在音乐欣赏中,也要在音乐欣赏价值认识论的基础上配之以科学、正确的音乐欣赏方法,方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收到预期的欣赏效果。

音乐欣赏的具体方法,可分解为以下两大层面。

1.把握音乐的欣赏步骤

音乐的欣赏步骤,主要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艺术联想、艺术想象、艺术理解、艺术评价、艺术再造等。

2.运用音乐的欣赏方法

狭义的音乐欣赏,其欣赏方法主要有两种:感性欣赏法。此种欣赏方法指的是凭欣赏者的艺术感觉进行欣赏的方法,其特点是思维随着音符自由飞扬,让情感自由发挥,使欣赏者通过“移情”作用,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满足。理性欣赏法。此种欣赏方法是凭理智进行欣赏的方法,既品尝把玩,又分析判断,这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功力。

艺术院校中的音乐欣赏方法,是感性欣赏法与理性欣赏法的综合运用,使二者优势互补,共同完成音乐欣赏的任务。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限于篇幅与能力,本文只能管窥蠡测,概而言之。

注释:

①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195.

②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9.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要求教师合理把握教材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把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放在同等地位,使美术欣赏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欣赏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有效提高 美术欣赏 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本文就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提高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

新课程改革无论作何改新,如果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脱离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将如何去实施新课程?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特别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养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然而,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创作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呢?

1.1 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以及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提高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1.2 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社会、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渠道接受不同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艺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即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又了解了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和评论,从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挑战。

2 把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艺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能是停留在简单的肤浅的层面上,相反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而得以实现。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经验,在面对一件作品时,只会用现有经验来判断:“像不像”“画的是什么”“好看不好看”等审美态度来对待,这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史前美术雕塑作品《维林多夫的裸女》,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以作者为何对女性的生理特征进行极度夸张的艺术处理方面去研究探讨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好看不好看”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有和谐美,悲壮美,崇高美,有形式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画面上的情感被推向了极致,使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将难以收到实效。

3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理念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学生欣赏欣赏作品受到较大限制,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对作品进行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的理念进行作品赏析。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我感受分析作品,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我感受、欣赏、深入理解作品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让学生从无序、被动欣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的主体,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启发式教学策略可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来实现。首先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学生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禁锢从而形成定势思维。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在学生获取、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的同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在分析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启发、引导学生感知、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第三阶段比较评价,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后,引导学生再次深入认识作品,对同类不同时期、不同类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同时教师应强调学生扭转“课本上的见解都是正确的‘被动式’”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我见解,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适时给予肯定(至少学生进行了主动思考,教师做正确引导即可)。总之,只要教师做到心系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一定会在美术欣赏教学领域中大有收获的。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识到: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运用辨证的思维和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这样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 杜卫著.《美育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欣赏;路径;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31-02

一、引言

美术课中艺术欣赏课是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正所谓,没有艺术的欣赏,便不会有艺术教育。而艺术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对人的情感、思想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相关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的美感的主要的课程,其对学生在陶冶情操以及启迪智慧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而通过不断的欣赏各种美术和艺术,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精神享受。探讨比较具体的对欣赏教学在中学美术中的实施途径是目前美术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点。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作用

对于美术的欣赏课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神活动,主要指的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思索、玩味、领悟的过程而不断的产生出对该艺术品的喜爱和喜悦的心情。这样的欣赏形式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对人的视野进行开拓、陶冶情操和拓宽知识面等。美术欣赏的过程是人们通过直观的感受艺术品而产生的情感交流并且向理性思维转化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用来进行艺术欣赏教学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计算机、投影、幻灯片以及各种媒体来放映和展示。但是真正的美术欣赏的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直接观看就了事,不仅要让学生看懂每一件艺术品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还要将其所具有的内在其他价值发挥出来[1]。美术是一种人文学科,因此就必定会与其他的学科存在很密切的关系,所以通过在美术课程教学的时候,采用艺术欣赏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贯彻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提高学生对语文、政治、历史以及自然等其他的人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对中学美术课程中的艺术欣赏的课程的实施路径进行探讨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的时候,作品的色彩、线条等都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对中学的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品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尽量的选择那些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相关的艺术品进行欣赏,并且所选择的艺术品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指引学生产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等。

三、美术欣赏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探讨美术课程中的美术欣赏的课程的时候,可以分步骤的进行。为促进其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以下的感受、赏评、表现以及总结四个环节进行。

1.感受环节教学。直观的感受是进行美术的欣赏的前提和基础,假如没有适当的感官刺激,学生就无法进行适当的创造。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属于感性认识的一部分。而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感性认识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学生的美感的潜能进行发挥,并且发展学生的视觉认知方面的能力。直观训练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感性知觉、对审美的知觉以及对事物的表象进行鉴别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还有各种通过美术而创造的各种与人交流或者是沟通和合作的能力等[2]。所以,对于欣赏课程的教学,需要从感性认识入手,将各种直观的教具进行结合。并且教师不可以搞满堂灌,不能将美术欣赏的课程变成老师的演讲课。一般的学生不可能会熟知所有的艺术作品,因此,在让学生欣赏这些艺术品的时候,当学生出现了新的感受和感觉的情况时,适当的抓住时机,通过设置不同的疑问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生追求新知识的乐趣,使得学生的审美意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2.赏评环节教学。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评述。细致的评论在欣赏课中是必要的,评论的内容可以是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但最重要的是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分析评述。评论的深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确定的,评论者则可以是教师或者学生。学生在赏评中的实践活动有听读说,等等。

如,学生在欣赏白石老人的艺术作品时,可以让他们对作品进行欣赏议论:“作品为什么美?美在哪里?”学生讨论,老师要鼓励大家说出自己关于作品的想法,大家各抒己见。此时老师应该趁机对学生进行点拨,作者将作品和自己的真实感受融为一体,抓住最能表现艺术生命力的特征来进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共同协作完成了一次良好的教学,在加强学生社会意识的同时也转变了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

3.表现环节教学。老师可以将美术作品分成赏评和表现两个环节,赏评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表现环节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由感受和评价,个性化发展。个性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自我实现来培养独立创新的精神和独立分析的能力。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则是学习主体。表现既是应用也是开发,表现的途径有很多种,让学生在拥有更深刻体验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现自我并实现自我的机会。教学面向了全体学生,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鼓励大家在课外寻找自己的兴趣,并且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这就是所谓的“研究型学习”。

4.总结环节教学。总结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比较学生学习成效的好坏,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自己的学习所得以及所欠缺的地方。总结需要学生认真的总结自己的知识,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归纳,不仅要总结本课程中所学习到的艺术欣赏作品的共同艺术特征,还需要对其学习到的与鉴赏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3]。此外还有在欣赏的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在总结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听,还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说和写以及思考的活动,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和欣赏,延伸学习。

四、结语

美术欣赏的课程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且在具体的实施的时候,通过加强对美术课程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比例,可以为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地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该项工作不仅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符合美术课程的新标准,并且还可以帮助解决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常锐伦.全国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教育论文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9篇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就应全面发展自己,除了扎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因为艺术鉴赏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鉴赏课作为公共选修课。艺术鉴赏课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油画鉴赏是艺术鉴赏的内容之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给学生介绍优秀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背景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形成良好的鉴赏思维。本文主要依据美术鉴赏的过程来论述大学生该如何鉴赏油画作品。

油画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与油画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和批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油画鉴赏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理解与再创造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认识艺术作品的。我们欣赏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它不但能使人悦目,得到美的熏陶,而且会给人带来精神享受,有的作品还能引起观者和作者的精神共鸣。

美术鉴赏的过程

在当下的艺术市场中,油画作品卖得越来越“火”,价格越来越高,广大百姓也逐渐喜欢鉴赏和收藏油画。作为一名油画鉴赏者,怎样才能看懂一幅油画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呢?欣赏者在进行美术鉴赏过程中,一般分为几个步骤,文中主要论述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再创造这三个步骤,并针对每一个步骤都提出相关的鉴赏方法来引导欣赏者对油画作品进行鉴赏。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当欣赏者开始接触艺术作品时,就被艺术作品外在构成形式和内在情感意蕴所吸引和震撼。当欣赏者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油画作品上时,审美注意就开始了,感知是审美的出发点。欣赏者欣赏油画时一般先是被画面色彩和构成形式所吸引,之后将情感移入到作品中。但审美感知不是某种单一或单纯的感知反应,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的心理诸功能、因素自由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在时间上相当短促、迅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

欣赏者在鉴赏油画的审美感知阶段,作品能让欣赏者迅速地获得艺术享受的满足感。这时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性欣赏法,因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存在形式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欣赏者跟油画作品开始见面时一般不会用理性思维去深入思考、分析,而是去捕捉艺术作品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当然审美感知也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欣赏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作品。大学生开始学习鉴赏油画作品时,一定要选择中外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经过时代和历史的检验所保留下来的,也是各时代、各国最具有价值的艺术精品。我们只有多看优秀作品,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欣赏油画艺术的眼光才会越来越高。

2、审美理解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审美理解是欣赏者能领悟作品的外在构成形式因素、内在情感指向与艺术魅力等。在鉴赏油画时,我们需要了解作品形成的时代特征,把握作品情感倾向,同时,还需理解与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画家人格以及艺术技巧。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人观看对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把知觉特征和刺激材料所暗示出的结构相对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接受原刺激材料本身的过程”。[2]欣赏者面对油画作品时,一般是在以往经验的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去判断和评价它。欣赏者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有关,还有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个性倾向和气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欣赏者具有与艺术家相似的思想感情、文化学养和艺术修养,健康的心理等因素,那么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这一阶段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性欣赏法来对油画作品进行审美理解。如鉴赏写实主义油画一般是先理性地了解作品题材、产生的背景、丰富的内容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等知识。鉴赏古典主义油画我们应站在历史的角度用人文主义精神和美术的造型知识去解读它们,还可以关注油画技法等问题。大学生运用理智性欣赏方法时应将理性与感性、情感[dylw.net ]与理智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当我们面对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首先会注意到她那“神秘”的微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朝着你微笑,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之后欣赏者会发现画面是采用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蒙娜丽莎那优美的双手和背景中静谧的山水都同她的微笑相协调、相呼应,整个画面流露出自然、优美、高雅的艺术气息。总体来说,它充分体现出达芬奇所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3、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欣赏者的鉴赏活动是积极能动的精神创造性行为。欣赏者应敢于抛开艺术家与批评家既定的规范框架指令,去大胆探索对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批判等。我们可以在知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记忆和审美理想,对艺术形象加以想象和联想,使作品内容更丰富。

这一阶段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与理性综合的艺术欣赏方法,以直接感知性与分析研究性相结合而领略、理解艺术作品。在审美欣赏中,对作品内在意义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是靠想象来联系的。想象是欣赏者在对油画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把某些经验的东西提出来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有很强的主动支配性,是具有综合统一性能的感性活动。当鉴赏立体主义油画、表现主义油画时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挖空心思去理解未表现出的和模糊不清的东西。因此,大学生要从古今中外的名画中品尝美,从生活中提炼美,之后再创造视觉美。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要想积累审美经验,就应该进行艺术形式感的专业训练,培养自己对艺术和美的感受能力。

结语

欣赏者每一次鉴赏油画作品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只要你对艺术充满热情,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充分运用和调动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对油画作品加以关注,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逐步练就出敏锐而准确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 艺术素养 养成方式 自我培养

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综合地体现出社会的文明进步。加强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性人才,就必须要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现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大学生如果只掌握了一两门专业知识,就很难适应人才竞争的形势。当前,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理念陈旧,实际操作也是不尽如人意。大学生要实现具有深层结构的高素质,就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不仅要具有理性还要具有情感,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科学知识,还要具备高层次的艺术素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艺术素养对于大学生的成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提高艺术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真正地理解真善美,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而促进其世界观健康完善地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智力水平。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包括艺术素养在内的综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青睐,因而,高等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素养。

1.艺术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艺术素养在艺术欣赏和审美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体现在他们对于美的事物的情感体验方面,如喜怒哀乐等情感,审美感受往往以审美判断为必要基础,而艺术欣赏和审美又常常以道德为标准。情感在人的道德形成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作用,没有情感道德也就很难外化为人的行为。由于艺术与审美情感和道德的这些联系,因此,许多政治家和教育家都把艺术与审美活动,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例如古希腊的柏拉图就非常注重艺术的道德功能。

艺术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密切关系,在历史上就曾得到一定的重视,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教育学与美学和伦理学相联紧密。艺术素质和审美活动,往往影响学生们的道德行为。在高等学校开设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欣赏经典艺术作品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通过对艺术的形象感知而达到理性认识,具备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最终形成对于社会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着不同思想观点的艺术家对于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体现着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艺术家往往通过其作品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艺术的受众,艺术作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人们。艺术作品以其中的情绪内涵熏陶人们,使人在不自觉中受到感染,与作品中的形象产生共鸣,艺术对人的教育功能往往是通过情感来实现的。世界历史上优秀的文艺作品,对于观看者的灵魂常常具有净化和升华的作用,如《牛虻》这本书,曾经在几个不同的国家与时代,鼓舞和激励过许多青年人。

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艺术的审美和创造,通过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使人们由情感认识达到情感升华,最终产生道德上的升华和提高,而对人的道德行为产生作用。因此,具有很高艺术素质的大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也必然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

2.艺术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艺术活动和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智力,并且可以扩大和加深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艺术素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进步都有促进作用,大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不仅须要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同时也须借助各种艺术形式。

科学和艺术以不同方式反映着同一个世界,前者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后者用具体的形象思维。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主管语言、数学等逻辑思维,而右半球则主管形象思维。以艺术的、审美的活动激发大脑右半球,使左、右半球和谐发展,就能够促使大学生的大脑发育,增加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记忆与观察、想象与思维的能力。许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音乐训练能够增加学生的记忆力,这是因为音乐欣赏可以促进人的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对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都有一定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家,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艺术的特长与才能往往可以帮助科学家获得成就,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在小提琴方面具有非常的造诣。科学领域的壮丽境界与音乐艺术中的优美乐章,往往共同奏出科学美与艺术美的协奏曲,体现出科学美学的最高理想。历史上还有许多成就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他们具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全面发展。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是西方音乐原理的创始人。中国古代大英雄岳飞不仅是军事家也是书法家等等。

3.艺术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学生健康与全面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在历史上,许多具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家,大多经受过许多坎坷、挫折和磨炼,正是在这种锻炼中,健全的个性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也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文化遗产。通过世界经典艺术作品来引导大学生,使他们自觉地从高雅健康的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并通过全面的修养克服自己的个性弱点与缺陷,真正形成健康的内心世界。

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是健康的、全面的,而不能是畸形发展的。要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中,达到升华和净化心灵的目的,获得艺术作品中美的启迪,产生积极向上、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伟大精神。艺术素质对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艺术素质教育的独特功能也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代替的。艺术素质教育既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又能达到拓宽大学生情感表达方式,还能使大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了艺术的欣赏能力以及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使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与达观开朗的个性。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方式

1.培养方式的建立

马克思认为,要想欣赏艺术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方式,体现了艺术审美与艺术教育的结合。艺术素养教育的方式,是由艺术教育的审美特性与内容决定的。艺术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传授艺术的知识和技艺,也不仅是向大学生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使他们最终确立审美观,能够进行正确的、健康的艺术欣赏。大学生接受艺术素养教育,应该是完全出于自愿与自身需要的目的,出于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美的向往。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才能真正进人艺术的境界,并且调动自己的全部心理功能,以无功利的审美态度,专注的对于艺术美进行欣赏,在艺术的欣赏中自然地达到道德的净化与心灵的升华。

大学生接受艺术素养教育的过程也是获得高尚的艺术享受的过程,艺术素养教育如果不能同时给予大学生精神享受,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进行艺术素养教育中,配合对于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给予大学生们以精神的娱乐、陶冶和享受,这样,大学生才能自愿接受艺术教育。

艺术素养的养成应该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各种种类艺术作品的涉猎才能实现。因此,各种艺术形式包括文学与美术、舞蹈与音乐、电影与戏剧等,都应该成为艺术素养教育和艺术欣赏的内容。

艺术与审美的欣赏分为观赏阶段、理解阶段和真正悟解的阶段。第一阶段体现了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性的、直观的把握;第二阶段体现了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中形象的体会与理解;第三阶段则体现了欣赏者艺术欣赏的深化,体现了他对于艺术作品及其中艺术形象的真正的理解和感悟。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世界的品味和体验,其中以感悟为最重要,在这个层次上,欣赏者的艺术心理达到了静穆的境界,对艺术作品达到了真正的认知与融会。通过具体的艺术欣赏,可以使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马上理解的道理,也使他们的艺术素养得以提高。

2.艺术素养的养成体现在艺术趣味和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中

艺术的趣味体现了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往往与个人的专业有联系,以其爱好甚至特长的方式表现出来。艺术素养也表现在艺术趣味中,艺术趣味的格调与艺术素养的高低有必然的关系,健康高雅的艺术趣味体现了深厚的艺术素养。

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艺术趣味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须要进行艺术素养的教育和有意识的培养,才能达到较高的层次。首先,大学生应该广泛进行各种艺术的鉴赏活动,提高艺术趣味与审美趣味,加强艺术欣赏和审美修养,提高自己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力。艺术趣味中包含了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力,没有鉴赏力也就没有趣味。大学生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依赖于其艺术与审美的修养,包括对于艺术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也包括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只有在艺术的实践中,才能获得对于艺术的欣赏能力。具体地讲,能够欣赏绘画形式美的眼睛和能够欣赏音乐美的耳朵,都必须在艺术实践中才能得到训练。其次,艺术趣味和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与大学生的个人经历和知识水平有一定关系,学校对于艺术素养的教育以及相关的文化教育也有一定作用。以上因素集中体现在两方面,这就是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艺术实践的掌握。艺术的理论能够提高大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悟理解,如对艺术作品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对艺术作品中的形式与技巧的了解,对艺术作品中美感的把握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艺术欣赏方面的指导。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有其创造形象、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和技巧,不了解艺术的这些特性就不能深入艺术的内部,掌握艺术的规律。如对于舞蹈艺术的理解,只有认识了舞蹈的特性是通过人体动作的韵律和节奏,才能表现其抒情性,并且舞蹈艺术往往是通过虚拟的、神似的技巧,创造出美妙的意境,这样才能深深地感受到舞蹈艺术的内涵。而欣赏中国的古典诗词和中国画,如果不了解中国传统哲学中许多概念,就不会体会其中的艺术意境,因为中国艺术往往体现出空灵的、虚幻的、悠远的和阴阳和谐的境界。

3.艺术素养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指导与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正确的指导与良好的环境。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还需要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因为审美观是艺术素养与艺术趣味的灵魂,决定了艺术趣味和艺术素养的高低,只有在正确的艺术理论和审美观的指导下,艺术的素养和趣味才会高雅。

良好的环境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的自然环境应该是优美的、体现了艺术美的理想并具有人文气息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们进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这种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在校园内塑造一些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雕像,并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和绿化活动,开展教室和宿舍环境美的评比等。还应在高等学校中开展有益的文艺活动,使校园舞台中涌现出主题健康、形式丰富的艺术精品,并带动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

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现实路径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仅仅靠教育的形式与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自觉进行自我艺术素质的培养,积极学习艺术理论并主动参加艺术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完善自己的艺术素养。

1.认真学习艺术理论、完善艺术欣赏心理

认真学习艺术理论是大学生实现自我艺术素养养成的首要条件。艺术理论中的主要问题,是关于艺术的本质与形态、艺术的规律与范畴、艺术的创作与欣赏、艺术的功能与价值以及关于美的本质和美感的形成等美学理论问题。大学生应该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掌握艺术理论和美学方面的基本常识,并有目的地完善自我审美意识方面的修养,把艺术的实践和理论以及社会的艺术实践结合进行。

艺术的欣赏心理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域,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精神活动。大学生的艺术欣赏心理与具体的艺术接受形式有必然关系,体现了大学生的鉴赏欲望和审美趣味,也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审美心理和对于艺术种类的需求,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欣赏层次和范围。如喜欢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喜欢古典艺术还是现代艺术等。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情感体验,也是一种文化心理的体现,在艺术欣赏中,情感常常与人的审美心理因素相联系,具有比一般情绪体验更深的内涵。

大学生不喜欢说教的艺术作品,因为说教的艺术作品,往往蔑视了欣赏者的主观心理。而那些以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心理个性唤起欣赏者心理体验的艺术家,其艺术作品才能受到欣赏者的共鸣。人们常常不满足于普通的相互交往,而追求艺术的心理对话,艺术的对话体现了审美心理的交流,因为现实的交往和心理对话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局限,局限于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人们不可能自由而无拘束地进行心理沟通。但是满足揭露心理需要的艺术作品,就能够使人在艺术作品中领悟整个人类精神世界,达到完美的艺术欣赏心理的形成。

艺术作品使人摆脱了偶然性的控制,让每个人可以在无限的艺术世界中自由选择。欣赏者可以同李白和杜甫、但丁和普希金、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进行交流,也可以与贾宝玉和林黛玉、浮士德和奥涅金、堂吉柯德和乞乞可夫进行交往。艺术欣赏者可以和所有艺术世界中的角色和创造者进行心理沟通,全身心的亲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总体历程,将自我心理融入人类艺术心理的洪流,达到对社会与人生的沟通与感悟。

2.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艺术修养的层次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不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习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样,艺术素养才能提到较高的层次。因为世界文化与艺术的历史都是相通的,历史上的各种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等众多的思想观念,不仅通行在文学和戏剧、美术和音乐等领域,而且与政治和宗教、哲学和道德这些领域也有深刻的联系。阅读文学名著和欣赏名画、名曲,必须了解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包括社会政治与历史环境、哲学、宗教与伦理等背景,才能达到对于作品的深刻理解。各种人文学科的知识,是提高艺术素质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必要条件,如果对西方的文化与历史毫无知晓,就不可能欣赏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伟大的艺术作品。

3.积极参与社会艺术活动,获得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陶冶

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艺术素养,还需要积极参加社会的各种艺术活动。艺术实质上体现了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其中包括各种文艺创作和艺术实践,在其他社会领域,如体育和旅游等方面也都体现着艺术性与审美创造。在参与各种社会艺术活动以及具有艺术性的社会活动中,可以使大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艺术素养更加完善。大学生要积极投身艺术创造,在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中提高自己全面的审美修养。

我们身处自然界,大自然的风光景物都能为人们带来愉悦和满足。大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既能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进而又可以陶冶他们的品格情操。对于自然美,大学生应该以艺术的眼光进行欣赏,从不同角度和方位观赏自然美,同时注意领悟自然美中的人文精神。社会美的内容,往往体现了人类的艺术创造,在社会环境中到处反映着人类的艺术创造,如我们举目可见的城市建筑就是造型艺术的创造。大学生在接受社会美感染的同时,更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的艺术实践,以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的生活,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艺术美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多样的,大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与音乐、文学与电影以及电视剧和计算机网络艺术等。艺术美的欣赏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启发大学生的创造灵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时,要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思想观念,还应该具有丰富的艺术知识和审美感受能力,这样才能获得高品位的艺术欣赏。大学生要具有各方面的艺术知识,并注意把握艺术作品产生的根源,领悟艺术作品的意境。

参考文献:

[1]陆建勋.教育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2]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

[3]李玉华,李景平.大学生素质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欣赏课;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1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教委为适应国情,提出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美术教材里设置了一些欣赏课。通过美术欣赏教学,促使学生不断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从而开阔艺术视野,陶冶高尚的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一、开设美术欣赏课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对象主要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品,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从而达到真正地认识一个艺术作品的内涵。在欣赏的同时,一个个陌生而有趣的广阔世界展示在欣赏者的眼前,让人大开眼界,还可以了解到许许多多从书本和个人经历中无法得到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识。艺术品是遵循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它反过来会对人们起着美的教育作用,这主要体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使人觉得雄伟壮观;而我们古代的彩陶青铜,以及许多巧夺天工、光彩夺目的工艺品,不禁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祖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样,能增进我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个人在不断接触众多艺术品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掌握欣赏和鉴别艺术的技巧,从而使其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逐步提高,进而影响整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塑造。

二、美术欣赏课的准备过程

1、把握教材知识点,明确重、难点

教师在拿到教材后,首先要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再根据文字提示和活动(作业)要求,以及《课程标准》中对相应年级阶段的具体目标要求。

2、收集相关资料

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开发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欣赏中,很容易涉及一些艺术作品的分析,如时代背景、艺术家生平等艺术方面的知识。教师一定要有备而来,又胸有成竹,才能在欣赏课堂上游刃有余。

3、设计合适的教学教法

美术欣赏课如同把学生带进博物馆,如果我们任凭孩子在展览馆中无目的地游走,会使他们认为这是一件茫然而无意义的事。如果教师充当讲解员,一讲到底。这样,会造成教师非常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

三、美术欣赏课的指导过程

1、可以从美术史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

艺术家们都试图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各种信息。例如:为学生阐述《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原因,就是引导学生从艺术史角度去欣赏作品。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不妨为大家适时地介绍其中的知识,例如不同画派的艺术特色,其造型如何优美奇特,其色如何动人、丰富。引导学生感悟这些艺术语言。

2、可以从历史、文化角度引导学生欣赏

《美术课程标准》中描述美术课的性质与价值时,首先提出“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美术课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凝聚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它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一幅作品包含着一个时代的综合信息,是一本历史、地理、宗教文化传统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引导学生从画中认识世界。

3、可以从心理体验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

如果我们将一幅艺术作品放在学生面前,不介绍它的背景、作者,而学生凭个人的观察去推测,那么相同一件艺术作品会有许多不同的推测,这些推测源于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年龄、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无论结论是怎样的,学生面对作品认真思考了,无论答案对与错,学生在推测中与画家作了交流。这样的思考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欣赏奠定基础。

4、可以从美术语言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装置艺术 互动装置 大众欣赏 视觉艺术

全球化进程改变了视觉艺术的语言形态、创作模式和审美意识,促使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播方式的产生。尤其当互动装置艺术这一全新艺术形式走进当代艺术舞台后,这一局限性问题更加凸显。

首先,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欣赏者的艺术水平提高,对现有的视觉艺术欣赏方式产生了不满。其次,现有的视觉艺术欣赏方式主要以面对公众单向性展示为基础,缺少互动参与的成分。欣赏者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了欣赏者的自由。最后,互动装置艺术是现代艺术和社会的政治、工业科技和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产物,也符合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不能再仅仅使用原有的欣赏标准对其进行评判。

一、现有视觉艺术欣赏方式的整合

艺术欣赏方式的整合就是把现有视觉艺术欣赏方式进行交叉、渗透、融合,进而形成具有兼容性的新的视觉艺术欣赏方法。

互动装置艺术欣赏方式有着现有视觉艺术欣赏方式不能企及的地方,一旦这种新的艺术欣赏样式具有大众化特征后,互动装置艺术与大众文化就会发生共振,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也就是说,处理好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关系,使两者达到共生共存的文化状态。当今审美的泛化与流行不仅波及日常生活的浅表层面,它同样渗透到更深的文化结构当中。“审美”更多不仅仅限于美与真,它更多地指向虚拟性和可变性,互动性就是虚拟性和可变性的一种表现。新的美学欣赏必须超越艺术本体论,形成一种生态美学的理论。现代艺术既不是沃尔夫冈・韦尔施的听觉艺术,也不是弗雷德理克・詹姆逊的视觉文化,同样也不是瓦尔特・本雅明倡导的触觉文化与视觉文化。现代艺术应该是一种融听觉文化、视觉文化、触觉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

随着信息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发展,互动装置艺术家开始对图像视觉进行了重新思考,运用多种图像技术来探索新的模式和新的媒材。装置艺术家试图运用新的媒介、材料,发掘更多的人类新思维,新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让人们体会一种新艺术带来惊奇的同时,也感受到美。

二、装置艺术与大众视觉的互动

现有视觉艺术形式不断发展,尤其是技术和多媒体展示的变革促使互动装置艺术更为普及。可以试想当互动装置艺术不再受审美习惯制约时,它将会成为一种更为普及的艺术形式,人们不会再用神秘的眼光去看待它。到那时,装置艺术审美会成为人们精神需要的一部分,其娱乐成分不再是茶余饭后的唯一谈资,整个社会将会进入对视觉艺术更高追求的阶段。

把互动装置艺术的特征(权威性特征逐渐减弱,欣赏手段多元化)与视觉艺术欣赏方式的特征(教化功能性增强,具有权威性、个性化、情感性,并受地域时间空间限制、欣赏手法单一)相对比,可看出装置艺术有着现有艺术欣赏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如权威性的减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艺术欣赏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一旦这种艺术样式具有大众化特征后,互动装置艺术与大众文化就会发生共振,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而新技术的出现,如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注入,促使装置艺术打破现有视觉欣赏手法的单一性,使其更加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致使互动装置艺术在现有视觉艺术欣赏方式下的评价体系也会发生不小的变化――更加深厚的美学理念基础和哲学意味。这就需要产生适合互动装置艺术欣赏的视觉艺术欣赏方式与模式。

三、互动装置艺术带来的多元化体验

(一)新的审美体验途径

艺术多元化的欣赏手法释放了人们的情感,为新的艺术欣赏整合模式提供了前提。互动装置艺术其虚拟的特征,把人们从纷繁复杂、操劳繁忙的存在状态下解放出来,进入自由的生存状态。人们可以把自己设定成各种各样的角色,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寻找出自己想要表现的那部分,使人们的想象力、个性、情感得以释放。黑格尔曾把审美活动看做是一种灵魂的解放,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并精辟地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互动装置艺术从审美的角度看使人的生命得到了自由,心灵得到了解放,视觉得到了满足,获得了一种沉醉的快意。互动装置艺术运用声、光技术和多元化的艺术手法,无疑给人们实现理想的境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视觉艺术欣赏进入更为完美的欣赏境界。

(二)新的视觉评价体系

随着互动装置艺术的不断成熟,其评价体系也会不断完善。体系的完善意味着参与现有视觉艺术欣赏的人群呈大众化趋势;人的癫狂非礼性的审美不再受人非议;处于弱势的边缘化人群之特殊倾向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由边缘逐渐向中心过渡。视觉艺术人群的大众化趋势使民间的、官方的、精英群体、市民群体,经典的、边缘的……各种在传统社会里壁垒分明的群体的欣赏角度逐渐融合。融合并不意味着个体的人的独特创新意识丢失,相反促使欣赏个体独特创新意识的建立,审美能力的提高。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本文就此给出了艺术欣赏的评价标准,并指出需要我们去努力创造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艺术,借界的魅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质。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转变艺术欣赏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受艺术世界的魅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质。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改革形势喜人,加大了艺术欣赏内容的幅度,高中艺术欣赏课的开设增补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长期匾乏的空白,而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为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把艺术欣赏放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前锋,担负着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新一代的重责,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欣赏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艺术欣赏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充满种种矛盾的艺术欣赏教学现状,找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和办法来改变它,使我们的学校艺术欣赏教育真正短时高效,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探讨能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艺术欣赏教育观念。

一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在旧的艺术形式不断翻新,新的艺术形式迅速涌现的今天,只有以情调动学生的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领悟各种艺术形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艺术欣赏以个体感受为评价标准

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提高整体的审美素质水平,.针对学生而言,则指,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爱美、求美,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作业评价或用所有学科共用的“百分制”来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欣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

“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挺有创意”、“你的观点不错”、“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回报的是他们信心百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每一次的美术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态度,体会美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转贴于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幼儿;美术欣赏;作品

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当今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既是一种艺术熏陶,也是一种文化沉淀,是文化传递和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是培育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三大内容(绘画、手工、欣赏)之一,它是绘画、手工教学的一种准备和启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幼儿美术欣赏教学

一、选择和安排适合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内容

根据各种艺术理论的提示,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我们感到幼儿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可以按照以下几大块的思路来进行。

1、抽象性的作品。这些抽象画虽然既没有真实的物体,也没有具体的人物,有的只是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的不同组合,但这些由“有意味的形式”所构成的视觉品质,这些形式层面的东西恰恰最容易为儿童所理解、欣赏和接受。对于抽象作品,因为儿童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尚未遭到破坏或损害得较少,他们的起点很可能在成人之上。

2、具相性作品。对这类作品的欣赏不必苛求儿童完全按照创作者的原意来理解,因为儿童对作品的解释必然受到他们已有知识背景的经验的限制。不过儿童在欣赏了抽象画后,在美术表现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地及其情感表现性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正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对写实作品的欣赏上来。通过对这些美的艺术的欣赏,儿童变得对美的事物更敏感了,对人物命运的体察更加细致和富有同情心了,情感体验也更丰富了。

3、介于抽象和具相间的作品。在分别欣赏了抽象、具相的作品之后,还可以考虑为儿童提供一些处于抽象和具相间的作品。乃以“西洋画”欣赏为例,早期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组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德加的《舞者》等作品,都是可以选择的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选择作品的思想不论是抽象、具象还是介于抽象与具向之间,具有较强情感表现性的作品都应是幼儿美术欣赏的首选。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

1、整体感觉,自由地谈论。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儿童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儿童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如在米罗《哈里昆狂欢节》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刚出示这幅作品,儿童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此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要素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这一步要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一开始儿童可能会主要仿照于从作品描绘的具体事物,或这些点、线、形、色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如在《哈里昆狂欢节》这幅画中,幼儿说出他们看到的具体事物就有“耳朵、眼睛、鱼、小提琴、太阳、梯子、小猫、小羊、豆子、小音符”等很多种。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提到他们看到了“线条”,红、共同、蓝等各种“色块”,各种形状等,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图形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儿童把握的。

3、回到整体,较深入地讨论作品给人的感觉。这一步也可以通过给作品命名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命名的方式来进行,因为儿童对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总的感觉,而考虑取名字的理由则能帮助他们整理和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这里既是有直觉的、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的、逻辑的东西。

4、创作。儿童对美术欣赏中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还可以经由艺术创作来获得。这是在幼儿对欣赏的伤口进行心理回忆,并进行讨论、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的。

5、作品评议。创作之后的评议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整个活动的必要和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另外一种欣赏活动。如:先画完的儿童可以自由地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放在展览区中进行展示,并小声地互相谈论和评议;整个创作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小朋友们手背后自由走动,欣赏别人的作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而不说是最好的)一件介绍给大家。

三、总结教学经验,更好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1、在生活情境中提升幼儿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

美术欣赏的目的不在于增长美术知识,而是通过环境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审美感受。我们感到,当幼儿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幼儿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艺术欣赏相联系时,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以释放。

2、在挑战性环境中推动幼儿审美能力发展

幼儿是不成熟的,在不断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寻找幼儿审美感受与表现的起点,创设持续不断的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推动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3、融美术欣赏于幼儿园多主题活动之中

在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美术作品时,我们始终把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放在第一位,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体验。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的三个分主题中,充分展现了幼儿童年的欢乐与幻想。

4、丰富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化。

(1)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中国古诗词来,和画面、音乐、舞蹈、表演等要素一样,在欣赏中相辅相成的多通道展开。如《林中雨滴》的欣赏,除了看、听、闻、想等多感官介入,还可以选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觉杨柳风。”的诗句来对比同步欣赏,就类似于橡树.傍晚与林中雨滴的对比欣赏。

(2)可以开设中国画与西洋画同类题材画的对比欣赏。如:莫奈的《睡莲》与朱耷(山人)的《荷花小鸟》一同赏析,感受纯粹写意与写生印象、水墨情趣与色彩美感对比中的中西艺术异曲同工之妙,有助于拓宽儿童人物画题材的眼界。

美术欣赏追随幼儿关注的热点,融入幼儿的生活情景,也成为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一部分。幼儿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儿童发展的起点不但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性情、情感、创造、审美、自信和语言。

我们提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幼儿园应更好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