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一、关于幼儿教师评价工作现状的研究

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上检索发现,针对幼儿教师评价工作现状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较少,很多文献也仅仅有只言片语提及该问题。不管是幼儿教育工作者还是幼儿教育研究者几乎都未对这一论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与研究,因此,对幼儿教师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

在中国现有评价体制背景下,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教师的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及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实际中重构幼儿教师评价体系、创新教师评价方法等已经成为教育机构日常工作的中心之一,其不仅仅关乎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更对幼儿在日后的教育影响巨大。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评价重视的不断提高,教育领域学者将会对该领域的工作现状进行专门的研究,在填补文献空缺的同时,也能清晰地认识到幼儿教师教育评价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对提高我国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幼儿教师评价的研究工作深层次上还具有极大的学术及现实价值。

二、关于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谓评价的标尺,没有指标体系的评价是盲目且无益的,已有部分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的论述,我将对关联较大的文献及其主要观点进行简要概述及评析。根据已有文献,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阶段教师评价体系在基本分类上较为相似,主要有:基本素质、育人职责、教学能效、教科研绩效、和谐工作成效。

以关系为参考标准的评价体系。陆丽华等人的论文主要从幼儿教师与自身、教育对象、工作伙伴及幼儿监护者的关系为导向,研究出了较具可实施性的评价标准,并认为可以从与幼儿教师工作关系较为紧密的人群入手,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在关系性导向的工作体系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除了对评价体系自身进行探讨,有部分文献还对评价制度体系的现状及执行进行了再现、归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武欣就曾在《我国幼儿教师评价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中对此有所涉及。该文献主要通过文本、文献、访谈等途径,以历史变革、制度建设本体揭示了现有评价制度的弊端,并结合制度及现实对幼儿教师评价体系给予了一些建议。

幼儿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阶段数量寥寥,归纳起来可总结为:1.关于我国幼儿教师现状的探究;2.关于幼儿教师评价标准构建;3.针对幼儿教师评价体系所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这三方面对我国幼儿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完善,可以为众多幼儿教师的评价标准进行统一划分,有助于我国幼儿教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关于幼儿教师评价方法的研究

评价方法的制定,如何选择评价方法这类研究界定在幼儿教师的很少。所以,笔者只能借鉴其他阶段的教师评价进行文献论述。

教师评价存在的弊端以及改进的研究,以杨华的《我国教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探析及解决对策》为代表。他在文中指出,现阶段评价方法苛求客观与精确化,遵循“指标-量化”模式,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指标追求泛化,这主要体现为对幼儿教师的评价难以真正有针对性、区别化地评估教师的教学;2.对一些幼儿教师的评价过分苛求量化,方法过于粗糙,难以对教学进行实质性的评价;3.在评价过程过于强调权重,导致幼儿教师评价标准缺乏科学与合理性。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但是建议本身较为抽象和笼统,不具备真正的操作意义,在此不赘述。

对如何选择教师评价方法进行的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代蕊花华、王斌林为例。在他们的文献中提出了选择依据:评价的过程安排都需要标准化;选择方法的时候需要公平;减少物质及时间支出,保质保量;所选方法需有一定的引导激励或者否定作用;选取要灵活、实事求是。《合理选择教师评价方法三要》一文也对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这篇文章主要从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两个点入手,进而从评价方法的定位、选择、制定等方面加以论述。

四、关于幼儿教师评价目的的研究

幼儿教师评价目的一般作为论文的一小部分进行论述,很少有文献对此进行长篇幅的论证,通过不同文献对幼儿教师评价目的的片段式论述,笔者将幼儿教师评价目的归纳如下缀。

1.导向功能:教师为了跟上学校的评价标准,就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这个时候评价的“风向标”作用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2.激励功能:教师因为满足或者达到标准会被同行及单位认可,有鼓励价值。

3.鉴定功能:评价可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鉴定,从而起到衡量工作、促使教师为了满足这种鉴定而保持始终不松懈的状态。

4.矫正功能:教师的某些行为或者由此导致的结果将影响社会及学校对其评价和认可,其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改正、提升。

5.发展功能:评价行为中伴随的认可、奖励、否定等,都可以成为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

总之,随着国家、社会及家庭对幼儿教育重视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机构开始关注幼儿教育,但是因为专门的研究队伍有限,且幼儿教师受自身研究水平所限无法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体系,导致现阶段,专门对幼儿教师评价进行宏观、细致论述的文献较少,本文是在结合其他阶段教师评价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幼儿教育评价方面现存的极少量文献形成的文献综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的文献将越来越多,而彼时形成的文献综述将更有学术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庞青.尊重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园本教研体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0(4).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大学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下滑的大环境下,高校要坚定不移地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不遗余力地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强有力的监控和科学规范的评价,这是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最根本的手段和途径。

本研究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理论(课堂)教学、实践(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关键环节为特定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设计了具有较强操作性和约束力的、以量化评价为特征并和教师的教学津贴分配、年终考核及职称晋升直接挂钩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一、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的组织实施情况

1.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

(1)方案设计思路。在《机械学院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理论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建立了“学生+督导组成员+系部主任+教师同行”全员参与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通过教师随机听课、学生集中打分等评价形式对全体任课教师从纪律、备课、仪表、课堂讲授、教学方法、答疑、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分不同层次由不同人群进行量化评价。

(2)主要实践过程。本体系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部分。

教师评价:每学期初,由督导组长下达本学期的听课任务(督导组成员每人听课10人次,系部主任8人次,教师同行5人次),每位听课者在规定的时段内(通常13周)随机听课,根据评价表所列项目独立判断并以量化的形式给予评价。

学生评价:在学期末考试前,由教学督导组安排组织全体学生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集中评价。

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结果由督导组长汇总统计,评价分数作为“质量因子”直接与教学津贴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

(3)解决的主要问题。理论(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在《教学管理规程》中,对此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同教师授课风格各异,“自由裁量度”很大,又没有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和客观的评价标准,教学津贴按同一标准发放,易导致讲好讲坏都一样,用心不用心都一样,年终考核评优和晋升等也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依据。这不仅大大挫伤了工作努力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动力不足,也使得控制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无从落实和保障。

2.实践(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

(1)方案设计思路。在《机械学院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管理规程》和《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结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要求与经验以及实践(实验)教学的组织特点,建立了以确保实验开出率、促进实验类型转变、力保学生“应知应会”为目标的监控和评价体系。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捆绑考核、检查统计有关实践(实验)教学管理资料、实验开出率、实验类型比例、学生评价及现场测评等形式,对实验员及相应课程的任课教师的实践(实验)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价。

(2)主要实践过程。本体系分学生评价和院(部)评价两部分构成。

学生评价:在相关实践(实验)教学工作结束、成绩公布前,从每班随机选取15-20名学习成绩中等以上学生对实践(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实践(实验)指导、答疑、敬业精神等进行评价。

院(部)评价分两步进行:由中心实验室主任对有关实践(实验)教学管理资料、实验开出率、实验类型比例等进行检查统计(其结果与理论教学任课教师的教学津贴相关);由实践(实验)指导教师自行选择3名学生、学院实践(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小组根据学生名册随机抽取3名学生进行现场测评,并给出量化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由督导组长汇总统计,评价分数作为“质量因子”直接与教学津贴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

(3)解决的主要问题。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实验)教学两张皮:任课教师对实践(实验)开出率和教学质量不够关心,对开发新实验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改善实验类型、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缺乏热情;实验指导教师对提高业务水平动力不足、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不够重视等。

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

(1)方案设计思路。在《机械学院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了贯穿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对从指导教师筛选和学生资格控制,到选题、题目审核、题目公布、学生选择、工作指导、中期检查、答辩各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价。

(2)主要实践过程。下达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由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拟定题目并填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报表,经各系部初审后上交教学科研办公室汇总。

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资深教师对上报的题目进行审核,剔除偏离培养方向、题目过难或过易等不合格题目。

对毕业班学生进行资格审查。以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前的挂课数量为参数设置“门槛”,挂课数量超过“门槛”者不得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责令其重修未通过课程。

公布审核后的题目供学生选择并填写题目选择表,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后交教学科研办公室汇总。

由学院公布指导教师及其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指导阶段。

在向学校提交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前两周安排组织毕业答辩。答辩不通过者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一周后进行第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按重修对待,最好成绩为及格。

(3)解决的主要问题。管理方面:过程控制无一致质量标准、不够规范、随机性大。

教师方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不当、工作量过小、题目过于简单、责任心不强。

学生方面: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环节前未通过课程数量过多,加之补考重修、找工作等因素的影响,在知识基础和时间上均不能满足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创新点

1.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教学督导组在学院的安排下独立工作,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稳步提高负责,对任课教师不承担行政管理及教育职责。

(2)在该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学生、督导组成员、系部主任和教师同行评价结果的权重分别为40%、30%、20%和10%,既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又避免了因学生的不成熟而可能造成的评价偏差。

(3)根据不同的人群(学生、督导组成员、系部主任和教师同行)的评价职责及掌握的信息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评价表,以求实现对任课教师的全面准确评价。

(4)听课评价是随机的,有利于促使任课教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学生评价任课教师的时间安排在考试之前,以求避免学生因考试成绩高低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偏差。

(5)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权威性和对过程有效的监控力。

2.实践(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评价小组在学院的安排下独立工作,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稳步提高负责,对任课教师及实验员不承担行政管理及教育职责。

(2)在该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教学资料、学生评价、院(部)评价结果的权重分别为20%、40%和40%,较全面和均衡地控制了实践(实验)教学质量。

(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捆绑式”管理和考核,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张皮”的脱节问题,有效地调动了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实验类型从演示型向设计型综合型的转变和实验水平的提高。

(4)目标选择和随机抽取等量的学生测评样本保证了评价的客观公正;同时将学生评价时间安排在成绩公布之前,以求避免学生因成绩因素对教师的评价偏差。

(5)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权威性和对过程有效的监控力。

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作为对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的一项内容,“门槛”对于促使学生学好以前课程、减少毕业前挂课数量及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2)流程式的工作方法使各阶段的任务一目了然,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对全过程各环节的严密监控可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按学习成绩赋予不同的平时成绩系数,平衡与调整了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在进入本环节之前学业成绩的重大差异,有效地消除了指导教师对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排斥,加强了教师对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责任心和指导力度。

(4)因学生不尽职责、放任自己,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差或未能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指导教师不同意参加毕业答辩者,指导教师工作量按工作量统计办法仅扣减5%,有效地消除了指导教师从严要求的顾虑。

三、推广应用情况

1.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实施以来,教师每学年听课600多人次,学生评价7000多人次。评价表的回收率在95%以上,第一名教师的分数始终在93分以上,末位教师成绩在稳步提高,各项教学工作运行顺利有序。实践表明,这一监控与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了任课教师对理论(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激发了任课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动力,较好地达到了控制和不断提高理论(课堂)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3篇

学评价的计量化使评价活动强调了一些教学技巧上的细枝末节,却忽略了教师个人的才华,评价结果没能真正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教师教学行合理的评价关系到教师成长方向的确立。

    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首先要建立评价的标准,标准是评价的依据和前提条件。评价标准的建立使判断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同时,它还能引导教师个人的成长方向,即教师今后应把精力投向何处。因此,评价标准的建立对于评价本身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评价标准的“真理性”受到质疑,那么评价活动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就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评价的标准如此重要,那么怎样确立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呢?或者说,评价标准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呢?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源于教学观。教学观是比教学评价更高一个层次上的范畴。教学观是人们对教学的一个总体的观点、态度和倾向。有怎样的教学观就相应地产生怎样的教学评价标准。

    从更深层次上讲,评价本身还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探究。从教育史来看,教学观是随着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有着这个时代特定的教学观,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氛围。

    在机械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们建立的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地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机械论的教学观提出以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建立评价标准,即根据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师教学的优劣。在评价中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可把这样的评价体系归人“结果论”范畴。

    随着西方社会对“机械论”哲学观的批判,人们在教育中越来越倾向人本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教学观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成长。这种教学观并不认为学习的“结果”是重要的,而是认为学生对学习的“参与”这个“过程”本身最重要。说到底,在这个教育全球化的时代,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后现代”哲学登上舞台的时代,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必须去学的。密斯教授在他的著作《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这样表述:“在教育界,全球化过程造成的普遍不确定性一直在某些方面存在。后现代派就‘什么东西可以信心十足地教给学生’这一问题所怀的担忧,如今更因‘信心十足地教意味着什么’这一难以理解的问题而加剧—尤其是在谓的新知识经济时代,教学往往被简单还原为如何‘管理’教育空间,除了计划和组织技巧外,不需要教师有任何个人才千。..}17随着西方哲学对“主体一客体”、“真理一谬误”这些二元思维方式的批判,西方后现代哲学流派更加倾向于对任何号称为“绝对真理”的体系进行“解构”。他们认为任何真理都是从某一“视角”出发来看待问题的,并不存在自在自为的绝对真理。后现代文化的氛围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人们从对真理的崇拜转向个人切身的体验世界,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是第一重要的。在这种教学观下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在评价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把这样的评价体系归人“过程论”范畴。

    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中庸之道”,对结果论和过程论的评价体系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合理取舍的态度。这种中庸的态度也体现在了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上:评价的标准既要体现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又要体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评价时既要参照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程度。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教育科学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和量化。但是为了体现教学评价的客观和准确,又必须对评价活动给出一个“结论”。(评价结论该“如何”给出呢?是采用“计量化”的分值,还是根据教育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对评价结论给予文本的描述?这本身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学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与评价结果所要求的明确性这两者处于一种“张力”之中,如何合理把握这对矛盾(张力)需要极高的智慧。

    由于整个现代社会竞争氛围浓烈,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需要给出明确的评价结果以选拔“胜者”。由于对于精确计量化的自然科学取得的物质和技术成就的认可和崇拜,人文科学也慢慢开始以自然科学的客观性(以精确的计量化为特征)为标准。对计量化的喜好与崇拜甚至到了如此高的程度,以至于如果某一学科(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不能精确进行计量,不能最终得到一个“数据”,那么这些科学就显得“不客观”而配不上“科学”这一称号。人文科学的计量化趋势越演越烈,2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人文科学对此深感忧虑,对这个趋势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范梅南在他的著作《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中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标准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教育学应追求人文科学的严密性。“我们应该承认,人文科学对于准确、精确及严密有自己的标准。在定量科学中,准确与精确往往作为界定测量与设计精良的标志。与此相对,人文科学则尽量追求对具体事物丰富性与完整性的解释性描述,尽量使概念的基本本质达到完善。‘严密’的本意是‘坚硬’、‘硬度’。严密的科学研究基础被认为在方法上是严谨的、严格的,不与‘主观性’和定性研究妥协。‘硬数据’指最能反映数量单位或可测量到的测量的知识。与此相反,人文科学研究只有在道德和精神的意义上是‘强硬’的时候才是严密的。只有当一个人文科学的文本有勇气追求某些理念的独特性和意义时,才算是严密的。如果一个人并未准备坚持什么,那么坚持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同样意味着,人文科学研究会以‘轻柔’、‘深清’、‘微妙’和‘敏感’的方式将生活现象的意义带人我们的意识。

人文科学的“计量化”趋势虽然遭到了西方哲学的强烈批判,但这个趋势本身似乎有进无退。为了追求精确和“便利”,“计量化”的方法也应用到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给出一些量化的指标:例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合理,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教师的板书是否规范,教师是否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对每一项指标设立一个权重以赋予这些指标相应的分值,这些指标的分值相加以百分制计算。以这些量化的指标为依据来给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给每一项指标打分,并且根据统计学的权重计算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给出一个最终的“总分值”。评价标准的建立是如此重要,我们不禁要问:各项指标被赋予的权重“依据”是什么?进一步问:各项指标本身被确立的“依据”是什么?更进一步深究,用百分制的计量化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或许用分值进行教学评价比较“方便”,“方便”是真理的代名词吗?例如,甲教师最终得分80分,乙教师得分85分,从最终的得分来看,乙教师的教学水平“当然”要优于甲教师。当两位教师的教学评价通过两个分值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禁要对这个评价结果本身进行评价。一个问题浮现在眼前: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

    虽然这样的教学评价考虑到了“结果论”,即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先确立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评价也同时考虑了“过程论”,即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等,但这些只是“外在的细枝末节”。通过这些关注细节的指标是否“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对这些“外在的细枝末节”的关注恰恰忽略了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恰恰忽略了教师内在的学识和师德修养,恰恰忽略了教师个人的才华。

如何评价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呢?这些都是教师“内在的”个人素质,我们只能通过教师“外在的”教学行为来对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略知一二”。外显的教学行为与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是怎样的关系呢?或许,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对伦理学的深刻论述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西美尔认为外在的“伦理行为”并不是判断德行的最终依据。任何以命令式的“应然”规定的外在的伦理行为体系无法包容人类广泛的实践领域,无论是个人的实践领域还是社会的福乐安康。唯有“有德之人”才是一切良善行为最终的“源泉”。有德行的“人”在他的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自然“流溢”出伦理的意义。作为一切外在行为载体的“人”为他的一切善与恶的行为最终负责。西美尔在他的演讲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中对此有如下论述:“古老道德所宣扬的思想是,德行看重的不是事实,而是事实背后的意志企图。这个思想在此处达到其完整的深度和广度:意志不再被视为具体的、受到某个特定理智推动的冲动,而是作为基本的存在,也就是人的那种不受任何时间与变化之决定的自在。与此相比,那种流行的、对道德责任的逆向追究,却让人觉得它仅仅是从看重外部行为的司法判定迈出的最初和暂时的一步。可是就凭这一步,人们却已首先到达了道德主义,也就是就日常实践而言已经足够的、那种针对个别行为意志的裁判机构;相反,此时在那条外部道路的狭隘的道德含义背后,人们才抵达了最后一站,那形而上的终点站;整个的人,也就是说,他的绝对的、不可更替的存在就是载体,就是每一个别的,仅仅作为现象的善与恶及其相应责任的真正现实。

人文科学的“计量化”趋势虽然遭到了西方哲学的强烈批判,但这个趋势本身似乎有进无退。为了追求精确和“便利”,“计量化”的方法也应用到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给出一些量化的指标:例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合理,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教师的板书是否规范,教师是否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对每一项指标设立一个权重以赋予这些指标相应的分值,这些指标的分值相加以百分制计算。以这些量化的指标为依据来给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给每一项指标打分,并且根据统计学的权重计算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给出一个最终的“总分值”。评价标准的建立是如此重要,我们不禁要问:各项指标被赋予的权重“依据”是什么?进一步问:各项指标本身被确立的“依据”是什么?更进一步深究,用百分制的计量化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或许用分值进行教学评价比较“方便”,“方便”是真理的代名词吗?例如,甲教师最终得分80分,乙教师得分85分,从最终的得分来看,乙教师的教学水平“当然”要优于甲教师。当两位教师的教学评价通过两个分值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禁要对这个评价结果本身进行评价。一个问题浮现在眼前: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

    虽然这样的教学评价考虑到了“结果论”,即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先确立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评价也同时考虑了“过程论”,即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等,但这些只是“外在的细枝末节”。通过这些关注细节的指标是否“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对这些“外在的细枝末节”的关注恰恰忽略了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恰恰忽略了教师内在的学识和师德修养,恰恰忽略了教师个人的才华。

如何评价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呢?这些都是教师“内在的”个人素质,我们只能通过教师“外在的”教学行为来对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略知一二”。外显的教学行为与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是怎样的关系呢?或许,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对伦理学的深刻论述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西美尔认为外在的“伦理行为”并不是判断德行的最终依据。任何以命令式的“应然”规定的外在的伦理行为体系无法包容人类广泛的实践领域,无论是个人的实践领域还是社会的福乐安康。唯有“有德之人”才是一切良善行为最终的“源泉”。有德行的“人”在他的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自然“流溢”出伦理的意义。作为一切外在行为载体的“人”为他的一切善与恶的行为最终负责。西美尔在他的演讲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中对此有如下论述:“古老道德所宣扬的思想是,德行看重的不是事实,而是事实背后的意志企图。这个思想在此处达到其完整的深度和广度:意志不再被视为具体的、受到某个特定理智推动的冲动,而是作为基本的存在,也就是人的那种不受任何时间与变化之决定的自在。与此相比,那种流行的、对道德责任的逆向追究,却让人觉得它仅仅是从看重外部行为的司法判定迈出的最初和暂时的一步。可是就凭这一步,人们却已首先到达了道德主义,也就是就日常实践而言已经足够的、那种针对个别行为意志的裁判机构;相反,此时在那条外部道路的狭隘的道德含义背后,人们才抵达了最后一站,那形而上的终点站;整个的人,也就是说,他的绝对的、不可更替的存在就是载体,就是每一个别的,仅仅作为现象的善与恶及其相应责任的真正现实。

    外在的行为并不是伦理判断的最终依据,伦理判断的最终依据是形而上的整个的人,良善之人在他的外在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善的伦理意义。相类似的,“外在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的外显,优秀的教学真正的“源头”在于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学活动是优秀教师的“整个的人”的自然流溢。对伦理行为的善恶判断困难重重,真正的教学评价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标准。如果要对一位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的话,最终依据只能是这个作为教师的整个的人。或许能通过他的一堂授课(但决不仅仅依据这“一堂课”)去“体会”他的作为教师的个人才华。“才华”这个词同时包容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师德修养、授课的个人风格、语言艺术等。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作文 评价主体 多元化 实践 反思

当前,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学生和教师都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可是对作文教学的现状,师生并不满意,主要表现为: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采取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方式,既费时又费力,但是学生作文的效果让教师难以接受;其次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高,随便应付,甚至编造成风。我在学习了新课程理论,研读了语文新课标后,在作文评改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尝试,运用多元化理论评价学生作文。发现采用主体多元化的策略评价高中学生的作文成效十分显著。

一、作文多元化评价的依据

传统作文评价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就像是被动接受信息的看客。在作文评价中,教师一人独揽大权,学生基本没有话语权,作文评价的主体是由教师主导的“一元”主体。长期如此,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反感情绪,失去积极主动性,逐渐对作文失去兴趣。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和多元评价建构理论,新课标建议:“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的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我在分析了造成作文评价现状的深层原因后,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评价理论,在作文评价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尝试,将评价主体由“一元”发展为“多元”,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到作文评价中。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

新教育形势下作文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我在作文评价过程中,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了评价自己和同学作文的机会,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把作文评改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使作文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建立多元化主体作文评价的教学模式。

1.学生自我评价。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1]叶老再三强调要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本人,应努力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引而不发,跃如也”,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代学生加以修正,[2]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教师提出的建议才可能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3]作文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自己作文自己改”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学会修改,让每一位学生用独特的眼光发现,用自己的见解评价。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练习,养成深入思索的习惯,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寻找差距修改作文的机会。

2.生生相互评价。

学生的自评自改能力提高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学生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生生之间进行探究合作交流,通过评判其他同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写作视野得以开阔,欣赏作文的能力得以提高。被评的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和接纳其他同学合理的建议,所有学生既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又可以借鉴他人的长处。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每位学生的作文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生生互评作文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对学生放任不管,但是也不可过于强制、主观,要把握一个恰当的“度”。无论学生自评还是生生互评,都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互改活动实施之前,精心安排,周密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可操作、能达标,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师生互动,重在激励。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示范评价意义巨大,因此在多元化主体评价中,教师仍要做好作文的评价把关工作,尤其在实验刚刚进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写完作文后进行浏览式评阅,写出评阅意见,对全体学生的习作整体上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全局。也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之后,再做总结性全面评价,总之,教师的“主导”责任不能因主体多元化就消失了。

教师示范评价可以让师生对作文评价达成基本共识,不会感觉老师让学生评改作文是偷懒,这样学生接受评价意见也就会容易一些。同时,教师通过评价学生作文对学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学生以后的指导就会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师生互动评价还避免了传统教师精批细改的弊端,为学生以后能积极有效地参与评价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促进了下一次作文自评互评工作的开展。另外,由于教师评改作文的任务被多方面分担,吸收了多方面的意见,教师更有可能跳出就文论文的怪圈,给学生更多的交流、指导。[4]

4.家长评价。

目前新教育形式下作文评价的发展方向是希望学生家长也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因为家长也有了解关注自己孩子的责任。家长与学生之间心灵相通,让家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学生会较容易地接受。通过作文评价,家长对孩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真正知道了孩子的习作能力等情况,可随时针对情况给学生以鼓励和指导。家长参与的写作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5]

家长参与作文评价以简单、可操作性强为标准,但在采用此方式前,教师要对家长的文化水平展开调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避免出现因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对作文评价,而使学生、家长出现尴尬的情况。我所在的学校是县城高中,家长素质普遍较高,所以,我鼓励家长参加到作文评价的行列中。学生每次作文完成以后,把作文带回家,请家长先评价。家长可以就错别字、书写情况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意见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家长通过读孩子的作文,透视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习作情况,能及时有效地给予孩子建议。总之,作文评价要把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核心要素。

三、反思

新教育形势下作文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我在作文评价过程中,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评价自己和同学作文的机会,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把作文评改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而使作文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多元化主体作文评价模式。

总之,教师应调动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作文评价中,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6-158.

[2]卢巧玲.从作文评改角度渗透情感教育.[J].现代语文,2006,12:115.

[3]孙健.作文批阅:应尽可能与习作者展开对话[J].语文教学之友,2009,(4).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5篇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之争

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思维中的第二种争论是理论性与实践性之争。这种争论事实上是源于上述师范性与学术性争论的进一步深化,如有人认为我国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常常演化为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在科目和课时、理论讲授与实践锻炼之间的争论。”譬如,从1998年我国开始在高等教育中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评价模式,所以,几乎沿用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评价的方式,即把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程度以校内静态考试的方式进行学期成绩检测,并以此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标准。尽管这种主张理论评价方式的大多数院校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也有一定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总共6周左右),并且每位学生有自己的见习与实习成绩评定,这好象是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实践能力评价环节,并且能和理论评价方式“相得益彰”,共同承担起小学教育本科人才评价的重任。但客观地说,这种所谓的教育实践成绩或由于实践时间过于短暂或由于教育实践缺乏严格的组织、监督及客观的成绩评定程序而致使其严重形式化。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并没有做好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从而在每年一度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来临之际,才随机联系教育实践单位,这种敷衍和应付的心态直接导致了教育实践评价方式的形式化。再者,还有许多所谓的实践基地形式上接纳了实习学生的到来,但却又以种种理由把实习学生拒之以课堂之外,所以代替教师批改作业和日记、管理课间操秩序等就成为教育实践的主要或唯一内容。于是,真正的专业实践能力及其检测就几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现实土壤。

鉴于实践运用能力评价环节的形式化问题的严重性而影响了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许多学者试图构建起一种实践评价代替理论评价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方式。如有人就提出了一整套的教育实践方案及其评价机制,如把传统意义上的定期实践拓展成一种全程性、全方位的实践,即包括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职业技术实践、教育科研方法实践及社会实践四大模块。组织实施主要通过校内外实践、课内外实践、集中安排的实践这三条渠道来进行,并且进行全面的全程性的过关检查与评价。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之争

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思维中还片面强调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而几乎忽视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及评价。因此导致人才评价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长期以来,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是以一种“物化”的逻辑来评价学生的,即学生对于自己的合格与否、成才与否、成长与否等是没有发言权的,只有被动地处于服从他人评价的弱势地位。同时,这种评价方式还忽视了对于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及其实际效果的评价。目前,多数高校在进行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探讨时,把人文素养的评价引进人才评价的范围之中,这是非常值得肯定与认可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从总体上来说,大多数高校尽管也在着力进行人文教育,但并没有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做为评价项目之一。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在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评价中有引入人文评价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但问题恰恰在于,长期以来过分注重科学性评价思维的势力与惯性还很突出。而同时对于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进行人文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果还相对处于一种较少与不足的现状,因此,致使进行人文评价的难度还远远高于人们的想象。

二、拓展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思维的建议

(一)转变评价观念:人才评价思维拓展的逻辑起点

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思维拓展的逻辑起点在于评价观念的转变,即把传统的封闭式内部评价转变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积极地引入社会评价理念。社会评价是指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的部分评价权利应当下放至用人单位,甚至于毕业生及其家长。如有学者认为,鉴于我国现行院校人才培养状况“自我评价,自我认可”制度的种种弊端,就需要科学认识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社会认可”机制的优越性,并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从认识上明确现行评价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建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而且,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应该由用人单位、毕业生家长、毕业生三方认定。由这三方面来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比本学校、本系统评价客观、公正和权威得多。为此,我们需要利用各种方式如大型学术报告、专家讲座、校本培训和跟踪指导等方式来具体引导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进行社会评价机制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当然,国家与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及必要的资金资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此外,用人单位乃至于毕业生家长也要通力配合。

(二)组建社会评价机构:人才评价思维拓展的制度保障

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思维拓展的制度保障就在于社会评价机构的组建。笔者认为,社会评价机构应当建立在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其主要人员应当包括用人单位的代表、实习校的指导教师与主管教学的校长或副校长、毕业生家长代表、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组成员、实习指导教师、相关专家、中小学教师代表及毕业生本人等。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除了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其家长代表每年有变动外,其他人员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为此,为确保社会评价机构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在建设自己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上多下点工夫。在此,笔者认为,社会评价机构要想有效地运行,这不仅需要社会评价机构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运行程序,而且还应当使得各组成人员明确自己具体的权利和责任,当然,还需要一个定期的外在监督和年终评估来规范与促进社会评价机构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比如,对社会评价机构的组成人员实行任职资格培训与定期审查制度,并且基于一定的经济待遇和奖励与惩罚机制,实行机构成员的动态管理。这里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可以由本科院校、实习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等共同进行。

(三)综合评价方式:人才评价思维拓展的实施策略

鉴于现行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评价理论上的种种弊病及其日益凸显的现状,笔者认为,这种拓展就表现为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首先应当把师范性和学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考虑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的有无,又要考虑人才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强弱。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对于缺失学科背景的教育系,应当适当地降低与减少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加强具体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增加其课时,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系学生缺失任教学科背景而导致的学业空泛及就业缺乏专业竞争力的尴尬与无奈,而且还能提升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意识及能力。当然,还需要适当增加《教育研究方法》课时,把传统的教学方法由理论讲授改为理论讲解﹢实践研究。同时,规范学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资料收集、研究综述、论文撰写、指导、答辩等,鉴于我国文化传统的“人情”、“面子”等负面影响,必须积极地试行学位论文全部匿名外审制度,适当加大学位的淘汰比例,以体现学士学位的学术性、评价性及激励性等本质特征。

此外,对于其他有学科背景的教师教育类院系和专业来说,应当适当减少学科的理论课程和适当增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其次应当把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关注人才工具性的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又要重点考察人才的创新性的发现教育问题的能力。为此,就需要加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文教育力度,具体可以采用加强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人文教育的校园氛围;把人文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和人才评价指标之中;邀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在教育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士定期进行学术报告;进行成功校友事迹报告与研讨;经常深入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感受、交流及反思。笔者认为把这些人文教育的内容转换成相应的学分是人文评价的有效形式。

第三是把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对学生的理论学习程度进行考试,又要对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进行有效检测。这就表现为“校内评价﹢社会评价”的综合方式。社会评价的内容就是应当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进行现场检测,即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实习学生在经历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后,应当有一个严格、客观的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显然,这种现场评价必须在中小学的真实课堂中进行,而非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检测。因此,这种测试最好能够在学生的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随即测试。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6篇

一、建立发展性教师

教学评价制度的有利条件

1.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契机

自1996年以来,我国高校在校学生逐年增加,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因此成为全社会注目的焦点。从近几年来对上海高校进行调查的结果看,当前大学生对教学质量不满意已成为普遍现象,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及其教学投入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促进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进教学并提高自身素质已势在必行。为有效解决高校教学质量滑坡问题,推动教学评价实践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综合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等六类院校的评价方案,建立了相对完整且较为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2004年10月,正式成立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并确立了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可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引发了国家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关注,这对我国高校重视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教学评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展开,我国高校现行的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凸显,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校开展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高校实施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提供了良好契机。

2.我国高校教师的个性及需求特征,为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

实施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更新自我。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了解教师的个性特征和需求特征。因此,实施何种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还是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应从高校教师的个性特征和需求特征的分析入手。

从高校教师的个性特征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较强的自主意识。高校教师作为高层知识分子群体,追求自主的工作环境,要求宽松的组织气氛,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二是独立的价值观。高校教师比一般人有更浓烈的表现欲望,他们心目中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十分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三是强烈的成就感。与其他行业员工相比,高校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为了生计,更有着发挥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高校教师的个性特征决定了他们的需求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精神文化需要的优先性。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承者,作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精神文化需要比物质需要更为迫切。其二,自尊、荣誉需要的关切性。历史上的尊师传统,现实中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尊重,给高校教师的自尊、荣誉需要以实质性影响。其三,知识、道德需要的迫切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需要,使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地追求知识,探索真理,修养心性,以形成丰富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其四,物质需要的精神丰富性。高校教师的物质需要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凡是与精神需要直接相关的物质需要,高校教师总是对其怀有强烈的渴求。

根据高校教师的个性特征及需求特征,与现行的强调物质刺激和外部压力的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相比,注重教师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无疑更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在于帮助教师制定并实现其发展目标。可见,我国高校教师的个性及需求特征为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

3.国外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为我国高校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益参考

从美国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实施的教师教学评价多是终结性、行政性的,这种注重为学校管理服务的评价在实践中遭到了人们的普遍指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着力改革传统的教师教学评价,实现了由以目标为中心、决策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评价转变。到90年代,美国开始了建立基于教师行为表现的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有益尝试,这使美国的教师教学评价形成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发展性,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管理性,注重学校管理效益的提高。英国的教师教学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早期,英国所采用的是具有威胁性、攻击性的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从8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着手推行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但由于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标准的模糊性、目的性差和“温和性”,评价的实施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评价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到90年代后期,英国工党政府为改变教师教学评价不力的状况,对评价政策作了调整,提出了将效绩与薪金挂钩的PRP教师评价国家体系。工党政府声称PRP评价体系具有“双重”功能:一个功能是按照量化指标决定教师的薪水;另一个功能是促进教师个人职业发展。PRP体系的出台说明英国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试图实现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从美英等国教师教学评价的历史沿革来看,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师教学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走向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理性选择。

二、建立发展性教师

教学评价制度的制约因素

1.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理念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同

首先,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不利于人们对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理念的认同。我国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从来都是社会本位的。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影响下,传统的教师观过分强调教师在学生成长中发展知识、智慧、品德、修养的作用,忽略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我国传统教师教学评价把是否满足社会需要、是否完成根据社会需要而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基准,在评价过程中过分关注教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忽略了教师发展和教师需要也是建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价值基础,这无疑与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相悖离。

其次,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利于人们对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理念的认同。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知识本位的。我国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围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而展开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能力本位的文化价值取向在我国高教界产生广泛的影响,高等教育开始从重视知识的传承转向强调能力的训练。受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教师教学评价在价值取向上指向知识的传承,而不是教师的发展;二是教师教学评价中唯技术主义倾向严重,评价内容关注的是可以量化的、技术特征明显的理性能力,而诸如感情、个性等难以用工具测量却又有价值的内容则被拒之于评价的视域之外。当前,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文化价值取向仍以潜在的方式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阻滞着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在我国高校的推行。

再次,“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不利于人们对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理念的认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把教师的人性普遍假设为“经济人”,在此基础上实施专制型管理。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弊端重重的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仍然是目前我国高校管理者的普遍选择,有利于教师自我激励和专业成长的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却难以得到广泛认同。

2.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乏力

目前,我国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对英美等国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介绍者居多,比较研究者较少。国外关于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历史较长,也比较成熟,对其进行介绍,增加人们对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有关问题的了解,是必须的。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作为一种理念,应该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校情,有所选择,有所改进。如果仅靠移植国外的评价理论和经验,不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及高校实际,这种复制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在现实中无疑缺乏可行性,即使推行也难取得好的成效。

近几年来,就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而言,目前有不少高校出台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尤其是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协作性的、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大多数实证研究样本较小,范围较窄,结论的普适性受到较大限制,离推行与普及还有很大距离。

当前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薄弱和实证研究的乏力,阻碍了我国高校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推行,制约了我国高校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功能的实现。

3.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校 教师评价 胜任力

高校教师是大学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如何科学地评价大学教师,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中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偏颇之处。对比国外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经验,将胜任力理论引入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能为探寻解决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

1. 高校教师评价的演变

大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与大学受到时展的影响相适应的是大学内部的活动,也反映着时代的特征,高校教师评价的发展正体现了这种特征。

1.1高校教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中世纪的大学,教师评价的主体单一,要么是前来听讲的学生,要么是学者对教师进行资格鉴定。19世纪的德国,对大学教师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其科研的能力,对教师评价的主体有同行专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学越来越发展成为一个众多利益相关者的领地,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们自己权力意识的不断觉醒,利益相关者需要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解、监控,大学教师的评价问题己经不再仅仅是学校校园里面的事情了,教师评价的主体也变得多样起来,学生、同事、教育机构主管者,甚至政府和社会都参与到教师评价的过程当中,都充当着教师评价的主体。

1.2高校教师评价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

大学的职能的多样化,使得高校教师从事的活动也出现不同类型。中世纪大学的教师,只要获得教师入职资格和学位,从事教学即可。而到了以柏林大学为开端的近代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和能力得到了重视和加强。美国大学“威斯康星思想”的出现,为社会服务也成为了评价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高校教师评价包含的内容已远非中世纪大学及近代大学教师所能相比。

在评价方法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工作也开始借助于科技的相关成果,力求量化,一致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用数字说话。定量评价是从统计学发展而来,而统计学乃由国家概念衍生而来,统计成为与国家权威且具有科学理性的统治工具。统计的方法和技术在现代高校教师的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高校教师评目的由评估教师向促进教师发展转变。

在教师评价活动中,人们对评价理论认识的不断加深,教师评价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和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不断加强这两个因素,使得评价活动的价值取向逐渐走向推动教师自身的发展。

人们对评价理论的认识和反思,有一个历史过程。从对评价理论发展的历程的总结来看,在评价活动中强调人的主体性,重新阐述评价工作的真正意义、如何在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进行高校教师评价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高校教师评价的演化过程中,高校教师的评价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由简单走向丰富、评价取向由对高校教师的管理逐渐走向促进教师发展,这一过程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当今的高校教师评价活动中必须予以重视。

2. 国外高校教师评价的经验和启示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出国家、社会、大学对大学教师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高校教师评价的介绍,为探寻解决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

2.1国外高校教师评价

2.1.1美国高校教师评价

在美国,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完整而严谨。首先,从评价目的来看,评价首先给管理者和同事提供信息,即评价结果作为晋升、续聘和增加工资等参考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教师本人用来帮助其改进教学和科研。

其次,从评价内容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教学评价、科研评价和社会服务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已成为美国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评估教师的关键因素。在美国的高校中,教师都要进行教学,教学是高校教师的核心任务和主要学术职责在教师的科研评价中,在高层次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出版的书籍数本人独著或主要作者和经过同行专家评定的研究工作质量是科研评价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在美国,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评价在其也占有一定比重。每位教师应列出社会服务的详细情况,其中无学分课程、专题讨论会、学术研讨会等可根据它们所吸引的参加人数,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来做出判断,其它类型的服务可通过有关的团体或公司来评价,也可以通过对推广或扩大服务而提供的目标达成的程度来评估社会服务活动。

最后,从评价信息来源看,对教学质量评价按信息来源重要性的现行排序,采用较为普遍的有系主任评价、同行评价、系统的学生评价,也有一些使用很少的项目如课堂教学录像、学生的长期跟踪、校友评价等对教师社会服务评价,评价者包括系主任、系统内学生、同事、教师本人和委员会。

2.1.2日本高校教师评价

在日本,高校教师评价内容分为教育活动评价、科研活动评价、社会活动评价、校内管理活动评价四大领域。在教育活动评价中,评估者主要是教师本人和学生,内容主要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效果科研活动评价中,除了论文、专著等发表和出版外,十分注重教师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演讲及组织工作,科研经费的获得与管理也是评价的内容社会活动评价主要评价教师在校外的服务活动对社会的贡献。

评价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即给予大学教师工作领域相当的自由度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尽量客观全面,尽可能多方面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结果是否与教师的聘任、待遇直接挂钩等问题上谨慎行事对教师评价采取公开原则,注重多方面听取意见等。

2.2国外高校教师评价的启示

美国和日本的高校教师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尽量做到客观和全面评价的方法上强调多样化,以及从多个渠道收集信息,注重多方面听取意见,不是上级一味的进行主观评价评价的结果处理上,与高校教师的待遇、职称等并未简单的直接挂钩,而是作为教师工作的鉴定,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高校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3. “胜任力”引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必然性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难以对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必然会影响到高校基本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不论是高校教师本人、高校还是社会,都在呼唤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进行变革和创新,将胜任力引入其中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

3.1目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往往用于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等在评价内容上,往往偏重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主要以公开刊物为衡量指标,而忽视了能力、态度和潜能等方面的评价在指标选择上,往往容易出现极端情况,要么是纯粹的定量评价,要么是单一的定性评价,不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定量化研究,使定性和定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今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3.1.1评价目的错位。现行高校教师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给教师“排名次”,评价结果通常与评定职称、评优选先、工资晋级等挂钩,根据量化考核结果对教师分等排队,考核成绩好的教师受到表彰奖励,成绩不好的教师受到批评或经济处罚。评价很少关注教师的发展领域、发展优势和发展潜能及其可能,更忽视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和社会良知的增强,这就使得原本作为手段的评价逐渐蜕变成目的,教师的工作都围绕评价而进行。

3.1.2评价导向异化。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其次才是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本质上并不矛盾,然而在实践中,这二者却是矛盾重重,像论文等科研成果是显性的,而教学效果则是隐性的,由此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这种导向,反映在教师评价体系的指标中,具有操作性的就是论文、专著的数量和课题多少等。于是,论文和课题的数量、级别成了高校教师考核的硬指标。在进行评价时,评价者偏重于教师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付诸的心血和努力。

对高校教师有科研要求并无不妥。但对此做太多严格的硬性规定,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在教师评价中,强调科研数量的多少,它不仅形成了对学术道德的冲击,而且误导教师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所以,如果对教师所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多少、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以及教书育人工作效果的好坏不予以重视,就会使教师不能全面地履行职责。

3.1.3评价标准偏差。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是高效教师评价的两种不同技术量度,但是,这二者各有千秋,只有将二者科学的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现实的高校教师评价中,往往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情况是,事事都以量化标准来衡量,特别是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潜力评价方面的某些内容勉强量化,结果导致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首先,教师的思想、动机、情感等因素是很有价值的评价内容,需要凭主观判断而无法用量化指标测量。如果采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将会从一开始就将教师限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严重阻碍教师的教学创新和自身潜能的发挥再者,过度量化会助长急功近利、浮躁的学术氛围,甚至产生学术腐败。科研是一个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创造性劳动,数量和时间的限制会降低科研成果的质量,还会造成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种情况是习惯于采用定性标准,评价结果受人为因素左右,模糊笼统,难以精确把握。定性评价是以假设评价者都是客观公正为前提的。当前我们的评价制度不健全,评审专家遴选机制不完善,考评指标都是定性指标的话,最终的考评结果可能变成由考评者的个人意愿或与考评者的人情关系来决定。这种完全定性化的评价体系一般是不宜用来评价教师的。

不恰当的评价目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标准,是现有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主要顽疾,把胜任力理论引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能对其进行创新和完善,有利于高校教师朝向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方向健康发展。

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注重的不再局限于一个相对较短时期内教师在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这些外在表现,更关注教师与工作有关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同时对高校教师的评价将会涵盖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专业学科知识!教学科研能力、价值观、责任感和归宿感等最后,评价不会片面的使用定性或定量标准,而是使二者能在评价过程中有机的结合。因此可以说胜任力评价是关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把胜任力引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对现有评价体系的一种创新和完善。

3.2将胜任力引入高校教师评价的必然性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工作者,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强烈意愿,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对高校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高校对教师的管理评价手段和方法巫待转型,需要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而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望高端知识、信息的获取,需要高校能够持续培养优秀人才以及提供优秀的高校教师来对社会服务。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恰恰能满足所有这些需求。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学是天职,科学研究是基本任务,为社会服务是高校教师份内的职责和任务。作为高等学校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专门人才。教学是高校的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高等学校教师必须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作为高校教师,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承担着通过科学研究发展祖国科学文化事业的任务。科学研究是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此外,高校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第一线进行研究开发,发展科技产业。积极发展经济、科技、文教的信息咨询,参与信息市场。当前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并不能对教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和对教师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引导作用,高校教师呼唤基于胜任力的评价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高等学校规模的迅速发展,高校教师数量的急剧增长,加之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迫使高校对教师的管理转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各个高校组织机构中的人事部门,开始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负责教师选聘培训、发展评价、教师资源储备、留职与辞退等重任,促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始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因此,开发本土化的教师测评与甄选工具,服务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与人力资源管理学、人事心理学和人类工效学等学科相关联的胜任力的概念及其研究成果开始介入教师评价研究,并为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高校中,而只有一流的高校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经济的发展,家庭对子女智力投资费用比例越来越高,许多家长及学生都希望享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选择优秀学校接受优秀教师的指导与学习,高校有必要提供高胜任力的教师队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也有很大一部分由高校教师完成的。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是高校教师胜任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教师评价时,胜任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要素。

参考文献:

[1] 陈永明.大学教师聘任制是把双刃剑[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17.

[2] 王光彦.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20):49.

[3]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41.

[4] 陈石川,雷轶.胜任力研究与应用综述及发展趋向[J].科研管理,2004(6):414-144.

[5] 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2):48.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 高校教师评价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借鉴中外教师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的制度性因素的分析,旨在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进入21世纪,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支高效的、富有创新性的师资团队,关乎大学的生命力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高校教师质量评价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文献综述

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相对较早。正式的教师评价制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师评价研究得以大发展。首先,西方高等教育评价活动主要是学校自我评价。这些评价活动主要有对教师任职资格的评价,如教师的学术水平、学历水平和教学经历等。其次,西方高等教育活动的许多内容较早融入了市场机制,许多中介机构参与实施教育评价活动,包括高校教师评价活动。再次,西方高校教师评价活动注重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在评价方法上多采取发展性评价,评价面广泛,可信度高。最后,西方高校教师评价活动注重实践性,高校教师评价研究侧重于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以做好学校工作。

我国教育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对于高校教师评价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一是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探讨与对策分析;二是对高校教师评价的功能以及评价原则的探讨;三是对国外教师评价理论在高校如何进行应用的研究。国内这些研究系统性不强,许多论文基本上是经验式的或思辨性的,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借鉴国内外教师评价的科研成果,本文拟从分析影响高校教师科学评价的制度性障碍入手,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评价体制。

二、影响高校教师评价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1.政府机关对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建设高素质师资的关键,是实现大学的真正自治,理清行政机关与大学教育的关系。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然而,为适应分税制改革的需要,围绕分权展开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如共建大学、合作办学、下放大学等,体现的都是中央与地方对高等教育权力的重新分配、划定与转移,并非针对高校的自主权,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决策者并没有意识到教育是具有独特价值观念和文化目标、独特原则和活动规律的专门性事业,是需要遵循其专门的活动规律的。我国教育领域目前通行的领导制度,是一种显著的行政管理制度,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成为教育领域中许多深层次矛盾的主要根源,这是高校教师评价科学体系未能有效建立的制度性原因。

2.学校管理者对高校教师的行政化管理倾向

在教育内部领导关系上,教师评价目的的确立、方法的选用、评价标准和评价的结果,更多是由管理者来主导。在今天中国社会行政与学术不分的状况下,专家、领导对评价者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而我国教育领域中行政化的管理制度,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关系,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实质性的“上下级”关系。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教师发号施令,教师们却几乎没有质疑和反对的余地。可以说,正是我们长期秉持的行政制度抑制了学术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教师的责任心。在这种行政管理权力评教的压力下,数字化管理而非发展性评价成为制约高校教师的主要手段,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本真意义。

改善学术、教学与政治的关系,促进学术民主和教学自由,保障学术和教育的高水平和创造性,是解决高校教师评价问题的关键。因此,教育行政职能必须予以转变。改革的深入,势必引起相关利益关系的变化,致使改革的深入受阻。“任何成功的变革项目背后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走向新变革是可能的”。改变政治控制教育的方式,将从根本上扫除影响高校教师评价的制度性障碍。

三、国外同行评价制度的启示

与行政评价相比,同行评价较为公正和客观。同行评价是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与指导。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师群体中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同时获得发展。在这方面,美国同行评价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教学评价

美国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合一,而非分离。美国大学没有繁多的考核指标,教师为自己的终身教职而奋斗,通过同行评价进行。教学评价是美国大学评估教师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有效,常常采用多个信息来源、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教师,力求全面反映教师在教学中的绩效水平。从各类学校对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来源重要性的现行排序来看,采用较为普遍的有系主任评价、同行评价、系统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无论在何种类型的大学都很重要,评价的主体一般是与被评价教师所教学科相关的资深教授,也包括外校的资深教授。在评价教学时同行所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同行填表式评价、书面评价、匿名小组评价。

(二)科研评价

在美国高校中,科研评价与教学评价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各类大学对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排列次序是不同的,他们各有侧重点。各校对科研水平评价的16项指标中,比重最大的有3项,即在高层次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出版的书籍数和经过同行专家评定的研究工作质量。本人著作被引用的次数、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报告数量和自我评定等项目则占次要地位。其他指标(如获得的研究课题资助或奖励)受重视的程度则不一致。研究型大学更为强调校内和校外同行专家的评价。

同行评价以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存在为条件,共同体内的学者认同一些基本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美国学术界的同行评价包含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外部评审人制度、匿名评审的专业杂志、研讨会(seminar)制度。

此外,引用分析法是美国科研评价的重要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质量高的文章或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数就多。设在美国费城的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它们所提供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科学引文索引(SCI)和文学与人类科学引文索引(AHCI)被作为评价高校科研水平和质量的具体指标,进入该索引的论文数量是衡量一所大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

四、建立同行评价制度是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的必然趋势

(一)为同行评价建立制度保障

在学校建立评价制度时,除了要开展领导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之外,还要把教师同行评价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评价手段。这样,便可以在学校中进一步确立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扩大教师对于评价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营造有利于同行评价的学校氛围。同行评价要由学校评价专门小组来领导,其中包括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全校的评价活动进行统一布置和协调,实施制度管理和过程监控。美国同行评价的实践已经清楚表明,没有学校制度的支持,同行评价难以开展,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二)为教师评价者提供支持条件

同行评价的持久开展,会给教师评价员增添许多任务和责任。他们要经常听课、与被评教师共同研讨、总结评价的书面材料、开展合作性的教学和研究等。所以,与自己的工作发生冲突和缺少足够的时间将成为他们面临的突出困难。为了让优秀教师能够对同行评价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给他们减少工作任务,甚至让那些教师成为“全职评价员”(full-time evalu ator),在一段时间里不承担任何教学或科研任务。在给予充分时间的同时,学校还应为主持同行评价的教师提供一些薪金资助,以补偿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除此以外,在开展同行评价的过程中,为教师评价员提供持续的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评价素养和交流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肖美良.高校教师评价研究简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第27卷,(1).

[2]史万兵.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5.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理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3.05.014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环节,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就其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可分为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主要用于管理的目的,有其值得肯定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存在评价观念的偏差等诸多问题,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缺少适当的激励机制,与奖惩无关,会淡化教师自身的职业角色, 从而偏离高校教育目标[1]。上述两种评价制度均存在诸多弊端,不能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教育生态理论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1 教育生态学解析

1976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一书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克雷明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呈现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从影响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综合性地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以不断提高教育的效益[2]。根据教育生态理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生态现象,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学术的、人格的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过程。教师与其由自然、社会、规范和生理心理四种环境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复杂生态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3]。教育生态理论中的耐度定律、花盆效应、生态位原理等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1 耐度定律解析

1911年,谢尔福德提出了耐度定律,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生存下来,必须依赖于一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任何一项因子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就可出现上述结果”[4]。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影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各种因子对教师也存在耐受性的问题。当一个或多个因子超过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环境的耐受范围时,会导致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使教师对环境产生适应,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高校一味只顾追求学校发展的目标、速度和规模,而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规律和实际身心需要,就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的失衡和整体功能的失调。

1.2 花盆效应解析

花盆效应是指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需要人为创造适合其生存的环境,在花盆的内的个体或群体若离开此生态环境,就难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最为密切的教育生态环境是由教师、学生、规章制度等诸多因子构成的是“小系统”,该系统的活动和事件比任何其他生态系统对人的行为影响更大,也更受人的行为的影响[5]。因此,尊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原生”生态,构建基于学校的、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考察,尊重教师个体发展的差异和独特性价值,以适应社会和学校发展对教师的多样化需求和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这对于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是十分重要的[3]。因此,要让学生、同行、管理干部、教师自身等作为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帮助教师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最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发展。

1.3 生态位原理解析

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Ehon)在《动物生态学》(1927)中提出了“生态位”的概念,他认为,在生物社群中,每一个物种在生物社群中处于特定的地位,即生态位[6]。高校教师的生态位主要是指教师在学校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传统的教师评价因过于强调管理功能,导致教师的生态位重叠,即导致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最终对教师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每个教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经验、特长,在质量、数量的特征和发展阶段上各不相同,即他们都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生态位。这些生态位差异应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并据此建立有助于实现教师生态位分化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2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构建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除遵循目标一致性原则、方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性原则外[7],还应遵循以下原则[8]:(1)生态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静态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师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的特点,将影响课堂教学的的生态环境因子作为评价的内容;(2)普遍性原则:即普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对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价值判断功能,而且具有预测功能,能够预示教师课堂教学的未来变化。

2.2 选择评价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上,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全面必定给统计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并且稀释了课堂教学各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也不利于从总体上把握评价对象的认识规律,因此抓几个主要方面反而可以起到全面的评价效果;其次,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效用方面,为使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求具有通用性,即适合评价讲授各类学科和各种课程类型的教师;最后,在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的要求上,因教育现象本身具有模糊性的一面,同时又要满足评价指标可操作性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模糊性指标和精确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根据教育生态理论和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并结合其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2.3.1 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除学生、同行、管理干部外,让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即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评价关系,帮助教师认同和接受评价结果,提高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

2.3.2 评价方法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分值分别占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总分值30%、70%。形成性评价是以学生班级为单位,根据教师课堂教学的平时表现填写《班级教学日志》,并将重要信息通过教学信息员每周反馈给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末,按照教师业务归属关系,由所在学院统一组织开展学生评教、同行教师评教、管理干部评教和教师自评。学生采取网上评教,同行教师、管理干部及教师自身填写专用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教师以百分制计算所得分值,学生、同行、管理干部、教师自身评分占评价总分值比重分别为0.5、0.2、0.2、0.1。然后,将教师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的综合评价分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原始分转化成可比值。

2.3.3 评价指标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生态理论进行综合分析,遵循教育评价的一般规律,依照国家对高等院校的培养要求、教师应掌握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通过问卷形式对专家进行了多轮咨询,依据专家意见对草案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如下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2.3.4 评价标准

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均采用A、B、C、D个等级,分别明确A、C等级的评价标准,则A、C等级之间标准为B级,低于C级标准为D级。学生、同行、管理干部、教师自身等评价主体评价教师时采用的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统一制订。

本文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指导构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利于将高校的管理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教学环境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对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理论,拓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延展高等教育适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任珂.教师评价制度及其教育生态学思考. 煤炭高等教育,2008(5).

[2]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3]任珂.教育生态学原理对教师评价的启示[J].内肛科技,2008(10).

[4]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5]钟启泉,李其龙.教育科学的新进展[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郑师章.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思想政治;评价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136 — 02

“文化”这个词,一向有从小到大、从狭到广的多种涵义。在中国民间,曾把“识文断字”,即上过学,受过教育,有知识,就叫做“有文化”。这大概是最狭义的文化概念了;在学术上给文化作界定,又往往把它说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内,成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广义概念;而我们现实中所强调的文化,则是特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由思想理论、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演出和文物管理等构成的领域,这是介于最“小”和最“大”之间的“中”义文化,实即“精神文化”。而这些都仅仅是从概念的外延方面来说的。“文化”这个词,无非是用一个整体性的抽象概念,给人类生存发展的这种根本方式、基本过程、基本状态和总体成果本身,作出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所以恩格斯说,对人类而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这一新名词,这一战略使“文化”再一次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热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詹眼属,把“文化”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具有传承文化的高等院校更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去认真的研究和探讨,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有的放失,确保我们培养的人才又红又专。本文旨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状以及对问题提出建议,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完善,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生活条件,物质需求得到了足够的满足,而人们确忽视和淡漠了我们的精神,党的十七届六次会议在京召开,党中央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那么作为大学在文化传承上更应该走在前面,所以对大学生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尤为重要,而这个环节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就越显突出,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育人手段成效就成为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因此我们必须去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问题,要解决这一课题只有从思政课的教学入手,即教学评价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就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指导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所构成的,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教学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教学的作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1.判断的功能。思想品德课堂100分钟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是怎样设计的课堂教学?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开展了哪些活动?学生通过哪些学习方法习得学习内容?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折射出怎样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实效如何?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最终都要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得出答案。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分析评价过程中,体现出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判断功能。

2.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最根本的功能,通过评价活动一方面给教师教学指引方向。具体表现在:(1)教师借助课堂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确定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使之活动的开展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内容更易于学生领悟和应用。(2)思想品德课教师通过了解自己课堂教学评价的反馈信息,作为改善自己教学实践的依据,帮助学生做出最佳的学习决策,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

3.激励功能。即激励学生学习、激励教师提高、激励完善课堂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处于被评价者的地位,他们需要激励和尊重激励功能还表现在,评价活动反馈的信息一定要给教师和学生个性化的帮助,尤其是给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指导,激励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完善,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发展。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使自己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上感受到进步与发展,共同构建师生双方的成就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评价系统分析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以及当今社会的多元化态势,使学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具有相对开放、多元的价值观念,对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而我们怎样按照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去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坚定信念,坚信理想,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教学评价的方面,都是参照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与本校实际情况结合得出的。但仍然缺少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动手能力、理论课实践教学特色、实践教学学生团队评价等等指标评价。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科学、完整、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体系。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系统分析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已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而高等大学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己应运而生,成为判断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虽然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总体来讲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理论不够完善

在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中,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05”方案的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更加突出地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评价束缚于有限的测量领域,追求教育者外在的感性形式,很少涉猎有关授课对象的生命成长、精神发展、道德完善等价值领域的问题。这些落后评价观念的存在,制约着高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

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评价过程中一般都被看作是评价客体,只是笔试成绩的外在显现者。他们大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其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没能体现出学生自我评价对于教学实效的价值,忽视了大学生在各个时期的发展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仍然过分强调精英教育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大众化教育以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功能,仍然忽视评价者积极的反馈被评价者积极的认同,使评价结果反馈的反思、导向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实践性教学评价的缺失

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一般以老师授课为主,侧重理论的阐述和理解,而实践教学是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便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法的总和。目前大多数高校更为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不重视,缺少能体现学生素质发展的实践性评价,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较少,忽视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政治参与能力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同时制约着大学生思想品质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为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需求,建立和完善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1. 完善评价理论

在建立和建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典型案例分析制度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每学期结束后通过进行典型案例及事件分析,找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化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总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对于消极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加强的方面。

2. 完善实践教学指标评价体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中教师的主体评价作用当然是很重要的,但重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参与教学十分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跳出以往教学评价中片面的只以试卷和作业的考察形式,完善了实践教学评价机制,转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引导学生利用课题理论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思考学习,建立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同对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须,为国家和党的事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3.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准确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影响,是针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分析,因此,在评价中要建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监督评价制度,在评价结果的表述中,力求全面、客观、准确,使评价结果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启发性、激励性。同时,在学校系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多元评价主体系统,确定均衡的评价内容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要坚决的去行政化,积极的加强老师与学生关系的协调,减少随意评价和打人情分的现象,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促使教学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国家人才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教学情境的营造以及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面对快速发展的国家建设的需要,面对当今经济发展和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合格的青年大学生,如何培养具有德才兼备的后备力量,都需要我们大家去共同努力,特别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基地高等大学更应该肩负使命,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使高等院校成为人民真正满意的大学。

〔参 考 文 献〕

〔1〕 沈丽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教学主体评价”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04).

〔2〕谢佳,谢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7).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宿迁 发展性教师评价 调查分析

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指某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而是一系列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的总称。“总的来说,有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一种是以考核教师的资格和能力,为教师的聘任、晋升、加薪、解聘等提供人事决策依据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一种是用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的教师评价制度。”本文所指的就是第二种教师评价。

宿迁在建市前,职业教育存在校数偏少、规模偏小、收费偏低、自我发展能力偏弱的实际情况,为此对宿迁市职业学校教师评价的调查分析,采取了以下两个步骤:

1.调查设计

为了解宿迁市职业学校现行教师评价的状况,笔者选择了宿迁市5所职业学校的部分教师和行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体会,设计了有关宿迁市职业学校教师评价现状调查表。问卷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被调查者对所在学校现行教师评价的看法。问卷共设15道封闭题和1道开放题。调查内容涉及被调查者所在学校的教师评价方案制定的程序、方案的具体内容、评价实施的步骤、教师对评价的态度及评价结果的使用情况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06份,回收率为88.3%,去掉4分无效问卷,有效率为85%。本研究对问卷采用百分制的方法进行了统计。

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宿迁市职业学校教师评价统计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有利于学校管理作出决策,但是忽视教师发展需要

本文就现行教师评价的目的等相关方面进行了教师问卷调查:首先,78.4%的教室认为现行的教师评价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而非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针对现行的教师评价标准,49.7%的教师认为现行的教师评价不了解教师的需要,认为很了解和很不了解的各占11.7%和14.1%,只有24.5%的教师表示现行的评价了解教师的需要;第三,针对现行的教师评价,11.7%的人认为希望从教师评价中得到认可,17.6%的人认为应该从教师评价中得到奖励,余下的70.7%则认为,教师评价提供了个人发展的指导和帮助;最后,有56.8%的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评价对教师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不大,认为促进作用很大和没有促进作用的分别占13.8%和29.4%。

从对以上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78%的教师认为现行的教师评价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49.7%的教师认为现行教师评价中,学校对教师的需要和想法不了解;70.7%的教师最希望从学校教师评价中得到个人发展的指导和帮助;29.4%的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教师评价对教师个人发展没有促进,56.8%的教师认为有促进但促进不大。可见,现行职校教师评价已积累许多经验,从某些方面对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评价目的较单一,主要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强调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监控,而忽视教师发展的需要,忽视对促进教师发展的帮助和指导,难以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2)评价有利于对教师进行鉴定和检查监控,但是不利于改进和交流

本文对职业学校现行教师评价的主要功能等进行了现行教师评价所产生的主要功能、现行评价中教师积极参与程度、教师对现行评价的满意度、现行教师评价的效果以及现行教师评价对教师改进教学的帮助5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对以上调查的统计分析显示:72.5%的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教师评价主要发挥着检查监控功能;24.5%的教师在现行教师评价中的参与程度表现为不积极,51.9%的教师参与程度一般;分别有52.9%的教师对学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感到不满意和基本满意,仅有9.8%的教师感到满意;67.6%的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效果一般,29.5%的教师认为效果不好;35.4%的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教师评价对教师改进教学没有帮助,60.7%的教师认为有帮但不大,仅有3.9%的教师认为大有帮助。可见,现行职业学校教师评价,着重发挥的是评价的鉴定、检查监控功能,而评价应有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3)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制定注重了学校管理层的需求,却忽视了教师的需求

在这一部分,本文对现行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教师对参与制定评价标准的愿望、教师对现行标准由谁制定的看法以及教师对现行评价标准能否调动其积极性的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显示:94.1%的教师认为教师可以参与学校教师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内容的制定;80.3%的教师希望由教师参与来制定教师评价标准;63.7%的教师感到学校现行教师评价标准是由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制定的;36.2%的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标准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2.1%的教师认为一般。

在对一些职业学校教师的日常观察和访谈中也发现,有的教师对学校的教师评价标准不是很了解,对评价结果不是很清楚,他们也从来没参加过什么标准制定。不少教师认为,本校有关教师评价标准和指标的制定,普通教师根本无权参与。

(4)评价过程尽管有利于评价,但是忽视评价信息反馈与交流和教师自评环节

最后对现行职业学校教师评价中评价信息的反馈及评价中的沟通做了相应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2.9%的教师认为现行教师评价中评价信息的反馈不及时,27.4%的教师认为评价信息未得到反馈;71.5%的教师认为现行教师评价为领导与教师、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提供的机会不大。62.7%的教师认为现行教师评价中对教师的自我评价不重视,18.6%的教师甚至认为很不重视。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现行的宿迁市职业学校教师评价制度在评价机制上、目标认识上、方式方法上都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将有利于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有利于宿迁市职业教育飞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27.

[2]夏心军.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目标、标准、内容和方式[J].人民教育,2004.

[3]陈玉馄.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破“五唯”;高校青年教师;评价机制

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将破“五唯”从隐性价值转化为显性标准,将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呼吁转变为政府的行动,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文中提出,学校实践教书育人,优先改革教师评价,既可以提高教师发展、促进学生评价科学化,也能够形成促进党委、政府、学校、社会转变教育评价观的“自觉”力量,从不同层次、全方位优化教育评价生态[1]。此前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逐步开展“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五唯”)清理。但是破“五唯”,教师评价机制会不会再回到人情关系和学术权威的旧模式?破“五唯”之后,应该用什么标准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评价?“小青椒”们是教师团体的新生和骨干力量,对于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如何探索更科学合理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评价机制?这些问题值得思考与摸索。

1“五唯”的弊端

“五唯”之间各有所指,又成为一体,发表高级别期刊论文、获得高水平学历,在职称评审中则更有机会。有论文、学历、职称加持,那么人才称号、科研项目和奖项的命中率显然会提升,但是“五唯”的评价标准也会引出许多的弊端,阻碍教学和科研评价。

1.1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2]“五唯”中占位的教师更容易获得更多利益和资源。部分高校为了让人才队伍的结构更有彰显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更愿意用科研经费、实验平台等有竞争力的筹码抢夺有“帽子”的人才。普通青年教师,在科研资源方面则捉襟见肘,甚至渴望尽快获得“帽子”,踏入“五唯”评价体系,获取更多科研资源。青年教师的评价和资源分配逐渐异化为单一僵化的“五唯”。

1.2形成教师阶层的固层化

教师“五唯”评价某种程度忽略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对国计民生所起到的实际贡献,论文的研究成果是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还有待考核,是一种单一评价、终结性评价。“五唯”评价局限于某一个小圈子,无论是项目申请还是奖项申报,某种程度上局限于已经在“五唯”里小有成就的人员。刚刚起步的高校青年教师很难在既有利益获得者中有所突破,容易造成身份层次的相对固化,扼杀了年轻教师的发展活力,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1.3导致教学科研的功利化

“五唯”的根本是把教师成果的数量和形式作为评价教师业绩、能力的数字化标准,追求数字化表征,科学研究上追求“短平快”,要求在聘期内完成量化的科研任务。对于一些需要深潜的基础研究,青年教师迫于考核压力,不愿深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作由于见效慢、衡量难也无法走入核心工作区域,“五唯”显然是一种违背了学术、育人客观发展规律的评价管理行为。

2破“五唯”的误区

但是,破“五唯”的关键点在于破,而非“五唯”,我们要平和理性地对待“五唯”,破除“五唯”不是不要论文,不要学历、不要项目等,而是不能将“五唯”的作用无限放大。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目前的教育评价方式、教育评价内容、教育评价导向,与当前国家对创新性人才需求不相协调。我们要破除“五唯”,还要注意避免以下认识的误区。

2.1不能将“不唯”变成“无唯”“五唯”的最大症结就是一个“唯”字,破“五唯”其实就是破除唯一性,允许多元化。在破“五唯”时,还必须明白“破”和“立”的边界在哪里,“可为”之处与“难为”之处在哪里,在“破”与“立”之间寻找平衡点,在继承与创新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3]。论文、“帽子”、奖项等在激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上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破“五唯”并非完全放弃定量评价,而是更加合理地评价数量背后青年教师的实际成果。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力”“文章一多质量就差”等等,从而否定用文凭、论文作为评价的坐标之一。应该说,这些观点在生活中确实可以找到具体事例予以佐证。但也只能说是个案,不能因此推导出普遍性结论。从统计数据来看,文凭与水平,学历与学力,论文数量与质量之间,总体上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不是无关,更不会是负相关。如果把“高分低能”“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力”等说法当成普遍现象,那无疑取消了学习和教育的价值,陷入了反智主义泥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4]。

2.2不能将“不唯”变成“高唯”目前评价改革“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倾向”,意在消除以往评价标准中对人才发展造成的约束和阻碍。但在实际操作中,新的不当指挥棒应运而生,“不唯”变成了“高唯”,高水平科研成果成为“破唯”和胜出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制定的新评价标准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代表性成果制度,以期刺激教师能够产出高影响高被引的SCI论文、部级重点项目等更有标志性的科研业绩,反而使得评价的功利倾向愈演愈烈,影响青年教师的正常发展[5]。

3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特点及所面临的挑战

高校青年教师的评价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其职业发展。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都是一个不断优化方法、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上,如何在最初站上讲台的几年内,学会最大限度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针对当下的新情况,不断丰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实现教书育人的不变初心;在科研上,面对学科知识的日益更新、学科交叉的不断加深,如何与时俱进、深耕其中、坚守一方,实现0到1的突破,是对教师的科研品质、思维层次的考验。新教师在科研考核上,还面临着“非升即走”的生存压力,在有限的聘期内完成合约上既定的科研任务。同时,伴随着高校引进人才门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是国外归来的留学人才,他们既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还要逐渐完成个人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的准备,而这些,在目前国内市场条件下,也绝非易事,需要高校予以专门的关注和研究。

4建立合理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紧迫性、以及教书育人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评价机制,不仅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更要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要关注成果量上的考核,更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岗位业绩考核,更要注重盘活资源配置;不仅要注重结果评价,还要注重过程评价;要充分考虑长期发展功能,克服功利主义的价值偏差,放眼整体职业生涯。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运行的结果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长期健康发展。

4.1破“五唯”的前提是尚师德科学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师德师风和学术端正。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冰山模型”理论,显性的学术成果、教学表达能力等方面相对容易考察;隐性的学术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则不容易考察[6]。为此,要积极探索合理、可行的师德评价体系,切实根据教师的实际教育行为进行科学评价,改变以往师德评价走形式的流弊,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特点,加强“学高为师”的“学术端正”和身正为范的“道德品行”评价。“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青年教师要有对教育和科研有无比的热爱与忠诚,对学术道德与育人规则有足够的敬畏和尊崇,将科学家精神贯穿于青年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中,自觉维护学术价值与学术尊严,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评价机制要引导青年教师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鼓励他们乐于在公共服务方面付出,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科研导向,切实承担起对学术共同体、学校和国家的责任[7]。

4.2破“五唯”的关键是立“多维”此“维”非彼“唯”。“维”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是系物的大绳,引申为法令纲纪之义,旧时从比喻的修辞手法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已然有评价的色彩。放到今天,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维,多维就是立体、综合之意。与“唯”所体现的“独一无二”、“唯一”大相径庭,“多维”所彰显的多元性更加符合青年教师从事的教书育人活动的创造性、复杂性特点。4.2.1完善分类体系依据学科属性、工作特点,分类制定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类人员考核指标,比如对于高校公共基础课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课题很难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可以结合授课质量和学生评价反馈,引导他们“以教学为主”踏实做好基础教学。对于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老师,则可以减少教学要求,对于较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可以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刚柔并济,给老师更多的成长空间。4.2.2丰富评价主体职能部门考核有效结合学生评教和青年教师自我评价。一方面,有效引导学生真实、科学反馈青年教师施教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高校制定形式多样、易于操作的评价模式与指标。拓展评教时间,教学周期内定期开放通道让学生能够随时对教师的任何一门课进行评价,而不仅限于学期末[8]。特别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解决评教中的青年教师普遍性问题与个别教师出现的个性问题,既可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也将更好实现评教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落实教师自我评价,尊重教师主体感受,将教师自己量化的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果相结合,若几项指标评分结果大致相同,则侧面印证学校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学校、教师、学生之间达成一定的共识。如有较大悬殊,排除主观干扰因素之后,需要进一步论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2.3平衡评价方法实行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同行专家评议是一种主流的质化评价。量化评价中的明确的指标体现科学性、客观性,有一定的积极性,但缺少对工作质量、教学投入与育人成效的有效评价[9],如唯量化,易入“激励短期行为”“助长本位主义”“扼杀学者个性”等误区。大部分同行专家尊重和维护学术系统的自觉与忠诚,他们了解学科最新发展,能够有效补充数字衡量带来的不足,但是同行专家评议也要避免学术圈子、学术壁垒以及专家自身局限等影响公正的因素。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为原则,评价改革实现量化评价与同行评议之间的动态平衡。

4.3破“五唯”的核心是赋活力“五唯”评价忽略了教师的实际能力和实际贡献,只看历史和出身,不看未来,与资源分配机制紧密相连,是一种唯结果、终结性评价。很多高校将奖励、资源与“帽子”、奖项直接挂钩,使得众多教师一门心思谋“帽子”,谋取资源、身份的对号入座,某种程度导致师资队伍的僵化。合理的评价机制需要两个结合。一方面,评价应与培育相结合,灵活地配置资源,不唯“帽子”马首是瞻。青年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特别是一些没有团队归属的海归“小青椒”,无论是在科研经费的申请还是研究生助手的配置上,高校应给予相应的扶持,允许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进步、在科研中遭遇困难,进而激发青年教师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不断取得科研突破,避免青年教师身份的固层化。另一方面,评价应与合理分流相结合,灵活挖掘人才潜质。对于在“非升即走”中未能胜出的青年教师,高校予以灵活合理地分流,并为他们提供持续发展的空间,是当前完善高校完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的必要补充。“非升即走”也是一种选择,经过一个聘期的尝试,部分青年教师发现自己可能并不适合继续从事科研相关工作,从人才成长的角度出发,本着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原则,灵活安排岗位,妥善处理好转岗衔接期间的薪酬待遇等等,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灵活流动提供有尊严的后续发展保障。

4.4破“五唯”的主旨是求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是一个专业化、终身化的动态过程[10]。“五唯”重在强调成果的形式和数量特征,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在管理动机和政策导向上,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性,评价机制所形成的氛围,使青年教师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急于求成,在学术科研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评价的根本宗旨在于发展,而不是一时一地之利,应该选择用发展的角度看待青年教师评价。评价的重心在于关注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的成长历程,及时发现教师成长中出现的困难并提供及时帮助,强调过程的意义,突出持续性反思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谋求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创建青年教师成长数据库,收集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评价指标参数,推动传帮带,请专家给年轻教师以专业性指导,帮助其凝练未来发展方向,促进青年教师科学认识、充分理解评价结果。学校、青年教师之间目标一致、彼此信任、同向共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是一种阶段性的鞭策或奖励,更是一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期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长海.构建以发展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J].人民教育,2020(22):22-25.

[2]唐静.从教育资源配置的维度探析高校的教学与科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1-145.

[3]储常连.立:“五维”破“五唯”推进教育评价现代化[EB/OL].[2020-10-30].

[4]刘振天.“五唯”:痼疾如何生成,怎样破解[EB/OL].[2019-02-26].

[5]丛春秋,张新亚.焦虑中的变革: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创新的困惑与反思[J].中国高校科技,2020(9):25-29.

[6]于剑,韩雁,梁志星.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2):59-68.

[7]陈娟.“双一流”建设视阈下青年拔尖人才成长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20(10):77-81.

[8]望红玉,王自洁.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8):31-34.

[9]钱国英,崔彦群.评价与培训相结合建立教师队伍良性发展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2(2):66-68.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31-03

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师资培训工作,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部、财政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在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支持下,我国已在近百所高校设立了部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或省级培训基地。以江西省为例,目前,江西有2个部级职教师资培养基地、8个省级基地,相关的培训已开展6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系统完整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笔者依据教学评价的概念以及功能,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教学评价的概念

不同研究者对教学评价有着不同的理解。唐文中认为,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吴文侃在《比较教学论》中指出,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学活动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活动。李秉德则认为,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依据上述各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出,教学评价的过程具体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为检验目的;二是教学评价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进行各种测量;三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相关教学活动,使培训学员具备某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能力;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评价则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对培训后的学员是否具备某课程任课能力进行检测,进而推动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教学评价的对象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宜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既能吸引培训学员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又能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自律性不高、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那么,整个教学活动就应包含三个不同的评价对象:培训学员、授课教师以及课堂教学。

(一)培训学员

培训学员不仅是培训过程的主体,其行为变化更是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故对培训学员进行全面评价是整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的核心。通过对培训学员的全面评价,可以使学员正确了解自身知识结构的变化,也可以使学员总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是教学评价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授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员的知识,而且能够通过自身魅力改善培训学员的精神面貌、提升人格魅力。通过对授课教师的科学评价,一方面可以督促其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评价结果也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主要标志,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工作优劣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助于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其结果集中体现了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同医生看病一样,通过全面的总结性考查,不仅能够了解培训学员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对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而且还能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激励功能

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师和学生起到正面的激励强化作用。研究表明,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并加以评价,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推动课堂学习。

事实证明,没有定期的评价,要让学生一贯保持应有的学习动力,是不切实际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员,自律性不高,而且培训时间又短,对其进行科学适用的教学评价不仅会成为培训学员努力学习的推动力,而且会对课堂效果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同样,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没有科学的教学评价,就缺乏动力、缺乏激情。

(三)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测验、考试等结果来调整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自觉性。

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教学评价不仅为以后修改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同时也使教学活动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其他培训有极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即在培训结束后必须通过部级或省级的某项考试,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没有明确要求各培训基地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在目前的各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学员上课不积极、培训结业容易等宽进宽出现象。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以及调控的功能,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对象又有着自律性不高、理论基础薄弱以及培训时间短等特征,那么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就是必然的趋势。应以不同的评价对象为切入点,构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一)以培训学员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学生是教学活动评价的核心。他们不仅是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其行为的变化更是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依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evaluation)、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诊断性评价,也称前置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体力等状况进行摸底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准备状况,判断其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员不同于在校学生。他们有不同的工作经历,在这个前提下,对其进行诊断性评价,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常情况下,各培训基地可以在培训初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来了解培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培训需求,以便更好地制定授课方案,确定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培训学员进行难度较低的前期摸底测试,通过统计图表等技术手段,分析确定培训学员的知识水平层次,为今后培训的重点指明方向。

在培训期间,宜采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非正式的单元测验和作业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手段,在督促培训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律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

有过工作经历的培训学员理解力强,更容易通过对案例材料的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抽象和概括,形成自己的判断。通过案例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布置作业,或以某个论题论述自身观点作为小测试部分,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调查显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加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实践中受到培训学员的普遍认可。

最后,培训结束后宜采用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后置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通常以考试为具体形式。以江西省为例,2011年之前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本是以岗位培训或转岗培训为主。2011年之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由转岗培训转为“双师型”培训,提高了培训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需要具有工程技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那么,“双师型”师资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具备教师和工程技师双重职业素质和能力。而对于检验培训是否能够达到要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培训学员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和相关技能证书。在双重考核下,不仅可以提高现有“双师型”师资比例,还可以帮助改善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结业考试容易、考核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二)以授课教师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授课教师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授课教师进行总结性教学评价,有利于授课教师在培训中发现自身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后期培训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以课堂教学为对象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结束后,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性教学评价。由于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因此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对于课堂教学和授课教师的调查可使用同一份问卷。

结语

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对增强培训效果、培训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依据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概念、教学评价的对象以及教学评价的功能,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的评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培训学员,适合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对授课教师和课堂教学适合采用总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唐文中.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李如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张祖忻,等.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14篇

作者:赵立功 白素萍 刘志红

论文关键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

论文摘要:本文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进行调查,对体育教学评价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揭示其产生原因,发现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提供参考。对于丰富和发展体育教学评价理论、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体育教学评价概念的界定

“评价”一词在《辞海》中是指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性质、教育方针和政策,对所确立的目的,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对实现教学目的的程度进行定量与定性描述,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其有关标准,对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查,并判断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新时期教育评价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与教育发展研究已成为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体育教学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整理,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判断,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对于丰富和发展体育教学评价理论、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作者查阅了全国学术期刊网中相关的科研论文80余篇,以及博硕士学位论文和大量相关书籍,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

2.调查法。①专家访谈法:笔者先后走访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27人,就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的内容、研究思路和操作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请教和咨询。②问卷调查法。(1)调查对象。为了解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学评价的现状,根据研究调查的需要,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选取我国七个行政区的12个省份和1个直辖市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这些省份的大、中、小学校(包括城市、乡镇和农村)的体育教师和学生。本研究调查省市情况:华北:北京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东北:吉林省、辽宁省;西北:陕西省;华东:山东省、江西省;华中:湖南省;华南:广东省;西南:四川省、云南省。(2)问卷的设计。根据社会学调查研究的需要,作者设计了教师和学生两套问卷。为保证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情况,问卷以统一方式发放与回收。(3)问卷的效度检验。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在问卷设计初期聘请13位专家对本问卷进行了效度,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检验结果为学生问卷效度平均分9.22分,教师问卷效度平均分9.25分,均符合社会调查学的要求。(4)问卷的信度检验。为保证问卷和获得的数据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作者采用再测法,在第一次填写问卷15天后,进行再次问卷填写,最后求得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并检验其显著性。

3.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L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为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分析和探讨提供依据。

4.逻辑分析法。对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分析,探讨教学评价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揭示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特征,为后续的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转贴于

四、结果与分析

1.各级学校对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是整个教学评价的核心,数据显示,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仍然以“技能、体质”占主导的地位,选项较多,排序较前,其他如运动参与、合作精神、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等方面也体现出了多元性和全面性,但作为体育学习重要目标之一的“情意表现”排名较后,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加以重视和思考。

2.目前学校经常进行的评价类型。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学校进行的综合评价较多,单项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较少,反映出各学校目前较为重视正规、大型的评价,而形成性或者单项评价相对较少。尤其是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在实际学习结果的评价中较少用到,在目前的评价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习过程的体会和品德发展方面的培养。

3.对教学评价主体的认识。目前教学评价改变了教师单一主体的现象,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从调查结果来看,参加的评价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班主任、其他文化课任课教师、校医等。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除体育教师外,学生也是自己成长的评价主体,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其他主体的评价也占重要地位。在实际操作中,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有效地利用综合评价效果改进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只不过参与评价群体的评价重要性所占权重有所区别。

4.教师对教学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是通过反思来分析问题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总结做简要评述的过程,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教学思想、体育教材化、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应用、教学效果等。教师间的教学相互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同行之间进行的业务性评价,也称同行参与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教学思想、教材化工作、教学设计、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学效果等的开展。

五、结论

1.目前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对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评价内容及评价主体基本上能够体现出多元性和全面性,但在新课程健康第一原则下学生的情感目标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目前学校进行的评价类型中,综合评价、终结性评价较多,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较少,反映出各学校目前较为重视传统的大型、综合性评价,而对于塑造学生个性的形成性评价的应用还不够普遍。

3.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后大部分学校还不能形成及时的反馈机制,未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教师和学生不能及时地总结和调整教学,不能很好地利用评价改进教和学,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4.目前学生的体育意识在逐渐增强,具体体现在自主选择内容参加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杨铁黎.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2.

[2]范晓玲.教学评价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5.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人本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较多地集中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改革显得相当滞后,成果鲜有。本文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涵出发,围绕“为什么评估、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评价”四个课堂教学基本要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讨论。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内涵

人本主义又称人文主义,是指一种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强调人性的尊严和价值,倡导人伦关系与人生责任的理念,其终极目标在于追求人性的圆融、人格的高尚和人生的幸福美满。这种哲学思想起源于存在主义,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的理论最著名。

人本主义教育观是传统人本主义哲学与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互交融的产物。“人本化”教学理念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核心原则。所谓主体性,主要是指主体在与客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其内涵包括:教学目的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学习应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习,而不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无意义学习”;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我挖掘潜能的过程。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兴起使得传统的教师角色观也随之变革。罗杰斯认为,必须打破老师的绝对权威,消除学生被动的信赖。教师应致力于营造一种无拘无束的心理氛围,以情感影响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独立性和创造性,促使其自我学习,丰富经验。教师是爱的实践者、激励者和促进者,应具备人格魅力、创造性、自我实现能力及优秀的人际品质。同时,人本主义教育观也强调教师作为“人”的一面,重视老师的发展与自我实现。现实中,教师往往被简单地看作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中介,主体性没有得到确认。人本主义认为,教师不是任意塑造的机器,准确地说,老师应该是自主的学习者,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动建构者。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有效运行,更加突出地提上议事日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缺乏“人本主义”理念,主要表现在:第一,评价目的功利化。目前,许多高校把课堂教学评价等同于评级,评价的目的只是为定职、考核提供所谓可靠依据,没有对“教”与“学”起到双向激励作用,背离了人本主义精神,压抑了师生潜力和激情。第二,评价主体单一化。课堂教学评价的工具化,使得评级机制的运行掌握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这种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的弊端是:学生评价流于形式;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缺失;由上级管理部门指定的教学督导组成为评价主体,但是这些委派的专家有可能并不精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家评价效果大打折扣。第三,评价对象简单化。受传统灌输式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评价对象上重“教”轻“学”,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对象限于老师本身,限于对教师课堂教学某一方面内容进行评价,缺少对学生及其学习的评价,没有形成对“教”“学”全程的系统评价,即对老师“一课定终身”,对学生“一卷定终身”。第四,评价标准表面化、程式化。也就是说忽视师生内在的主体价值取向、成就动机、个性、创造性等价值目标,在“教”的方面,缺乏对老师教学个性的衡量;在“学”的方面,由于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成就等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简单地用试卷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学习的衡量标准,使得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对问题持续关注度等评价标准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既是一种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水平和状态的度量与评价,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想化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对比测度,还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检查与总结,更是师生双向自我实现的舞台,其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始终围绕“为什么评估、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评价”这四个课堂教学基本要素进行。

首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为奖惩或划分等级提供所谓的客观依据和标准,而在于通过评价调动师生自觉自愿地致力于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以发展为根本目的,所谓“发展”是指通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为可持续发展而评估,而不是为给人定性而评估。

其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应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主管部门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结果相互印证、结合使用、减少误差,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具权威性。

再次,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就是将教学评价对象具体化。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学整个推进过程和这一过程的推进所涉及的诸方面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的具体推进情况,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展开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还有学校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认识、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的提供情况等;其中教师及其教的活动、学生及其学的活动和教学的实际效果等是课堂教学评价诸因素的核心所在。

最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设定要针对“教“与”学“两个方面,在“教”的方面,既要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又要反映教学的个性特色;在“学”的方面要突出学生参与度和对知识持续的关注度的考察。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反映静态的、便于描述的教学因素,又要看到各因素互动而生成的动态的、难以量化的指标(如师生关系、师生的创造性、教学个性等)。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评价指标更应注重后者,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政治素质、社会责任、人文精神、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过程的要求宜粗不宜细,教学静态因素可采用标准化的指标,而动态因素则宜采用模糊性指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过程,其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应是教学过程的质量,而仅非结果质量,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涵。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对树立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观、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以,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具备以下特征:把学生视为平等、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质疑权。应变灌输性教学为导向性教学,采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随时构建拟态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注重学生的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合理组合教材内容,将教材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政治需要与学生个人需要有机结合,强调学习内容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在教学中深入揭示文字、概念、事件背后的深层次涵义,帮助学生识别学习中的重点与非重点,使学生了解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材料。在“三观”教育的同时,加强方法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老师的教学应有个性,其人格魅力和自我实现能力在教学中应得以体现并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据此,本文依托宁夏医科大学2010教改课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人本主义教育观和思政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教师“教”与学生“学”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