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煤蜕缁岬茸试炊哉庑贫燃右陨福佣苯踊蚣浣拥鼗竦谜庑┤胙Щ幔褰撞阍蛞蛉狈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急燃唇鞘?(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济和社会等资源对这些制度加以渗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入学机会,而农村阶层则因缺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录比即将城?(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http://www.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19]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21-25.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济和社会等资源对这些制度加以渗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入学机会,而农村阶层则因缺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录比即将城?(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19]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21-25.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期望工资,大学生,影响因素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能否转化为收益,关系着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人力投资能否获得回报,是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衔接的关键环节。对大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工作搜寻的结果。根据工作搜寻理论,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所能够了解的只是一个在市场上与所有空缺的职位相联系的工资出价分布(distributionofwageoffers),求职者并不具体地知道某个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和雇佣标准,只有当求职者的期望工资和企业的工资出价分布相等时均衡实现,大学生实现就业。

期望工资也称保留工资(reservationwage),是毕业生在择业时对工资水平的一个预设的最低的“心理价位”,如果低于这一标准,毕业生就会拒绝接受这一工作。期望工资实质是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对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之一,期望工资水平是毕业生预先设定标准中能够量化的,最重要的特征。理解期望工资的决定机制就是从劳动力供给方即毕业生角度出发了解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从而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对大学生期望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还不是很丰富。本文利用三年对甘肃省内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和就业的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大学生期望工资的因素。

二、文献综述

国外对期望工资的研究主要针对失业人员的工作搜寻行为,直接对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进行研究的较少。我国对期望工资的实证研究可以按研究对象不同分为两个方面,针对失业者的再次就业和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

赵延东(2003)通过对武汉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的调查所得数据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求职过程进行研究,发现网络资源和网络构成对再就业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职工受教育年数的增加会提高期望工资,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再就业,党员身份和年龄对期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董志强、蒲勇健(2005)使用重庆市3000名失业人口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失业者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和政策三类因素对失业人员期望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男性比失业女性的期望工资高;失业者年龄每增加1岁其期望工资下降约0.4%;家庭成员数量对期望工资影响是负向的;教育程度对期望工资影响大,初中学历比小学学历的期望工资高,高中学历比小学学历的期望工资高;期望工资的家庭收入弹性约为12.5%,家庭的支出对期望工资基本无影响;技能越高的失业者其期望工资也越高。

汤文菊、孔德娟(2008)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就业预期偏高,而预期偏高又以工资预期高为主。吴克明、赖德胜(2004)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业搜寻理论和保留工资理论的角度分析,发现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是一种理性选择,并认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其期望工资偏高,高于实际的市场均衡工资。按照保留工资理论,我们认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其预期的保留工资偏高,高于实际的市场均衡工资。

吴克明、赖德胜(2006)认为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并非是不理性的行为,而是大学生对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学费高昂的条件下企图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张建武、崔惠斌(2007)对可能影响大学生期望工资的因素性别、户籍、技能、生活费进行假设,实证研究发现户籍和性别对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女大学生的期望工资比男大学生低,农村户籍毕业生的期望工资比城镇户籍毕业生低。较低的月生活费用对期望工资影响呈负相关,较低的月生活费导致较高的期望工资。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描述

2007-2009年“甘肃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研究”课题组对甘肃省高校大学毕业生求职和就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涉及的16所高校是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商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师大知行学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甘肃交通学校。

三年累计回收有效问卷11015份,其中2007年3757份,占34.1%;2008年3451份,占31.3%;2009年3807份,占34.6%。问卷中用问题“您找工作时能接受的最低月工资是多少元?”来采集被调查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信息。为了排除奇异值,只统计了月薪在300到10000元的观测值,有效样本数为9502。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9%和51%,中共党员和非党员大学毕业生比例分别是31%和69%,家庭在城市和在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比例分别是41%和59%,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比例是43.9%和56.1%。

2007年甘肃高校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1343.6元,2008年甘肃高校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1659.1元,2009年甘肃高校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1574.8元。

(二)回归模型

根据已有研究影响期望工资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和家庭情况等方面,考虑到大学生求职和就业的实际情况选取变量:2008年(year08)、2009年(year09)、性别(gender)、家庭所在地(home)、家庭人均收入(income)、党员(party)、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avgedu)、师范类(normal)、大学期间总花费(expense)对毕业生期望工资(reservationwage)进行解释。分类变量2008年、2009年、师范类、性别、党员、家庭所在地的基准变量分别是非2008年,非2009年,非师范类、女、非党员、农村。典型样本家庭人均收入5097.3元,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年,大学期间总花费均值36923.2元。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回归模型:

RW=βYear08+βYear09+βGender+βParty+βHome+βNormal+βIncome+βAvgedu+βExpense+ε

为了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消除多重共线性,采用向后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变量进行剔除确定最后的模型,回归结果如图1所示。在剔除变量党员(party)、家庭所在地(home)和师范类(normal)三个变量之后进行回归得出的结果(模型四)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决系数为0.412。变量2008年(year08)、2009年(year09)、性别(gender)、家庭人均收入(income)、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avgedu)、大学期间总花费(expense)对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

表1影响大学生期望工资因素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

估计系数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模型四

2008年(year08)

341.601***

(6.656)

337.538***

(6.642)

336.773***

(6.627)

350.237***

(7.008)

2009年(year09)

142.804***

(2.702)

140.738**

(2.670)

139.141**

(2.640)

162.539***

(3.237)

性别(gender)

185.183***

(4.404)

182.906***

(4.370)

182.945***

(4.371)

187.195***

(4.483)

家庭人均收入(income)

.030***

(57.393)

.030***

(57.429)

.030***

(57.441)

.030***

(57.439)

总花费(expense)

.007***

(5.702)

.007***

(5.753)

.007***

(5.691)

.008***

(6.527)

父母平均教育(avgedu)

8.153

(1.363)

9.335*

(1.665)

9.241*

(1.648)

10.394*

(1.872)

师范类(normal)

67.771

(1.422)

71.337

(1.510)

68.756

(1.457)

党员(party)

-59.635

(-1.359)

-59.950

(-1.367)

家庭所在地(home)

18.087

(.567)

常数项

717.843***

(9.323)

713.544***

(9.313)

702.324***

(9.219)

760.215***

(11.695)

Adj R

0.413

0.413

0.413

0.412

Pro>F

0.000

0.000

0.000

0.000

样本量

9502

9502

9502

9502

注:*、**、***分别表示在0.1、0.05、0.01的水平上显著,括号中为t值。

四、结论

通过对三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2008年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比2007年的高,2009年的期望工资在2008年基础上下降超过50%,这或许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劳动力市场造成影响的一个表现。不同毕业时间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工资分布不同,毕业时间对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

同等条件下,男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比女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高187.2元,性别对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影响显著。性别是劳动力市场鉴别求职者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大学生自身方面,男性和女性的幸福效用函数有差异,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多侧重家庭、生活的稳定及感情需要的满足。

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都对大学生毕业生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增加10元左右。家庭人均收入越高的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也越高。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家庭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大学生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要指标之一,家庭人均收入越高,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表明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因此,社会资本越多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越高。

大学期间总花费对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总花费越高,毕业生期望工资也越高。经济学家杜森贝里认为存在消费棘轮效应,即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短期内消费不可逆,其习惯效应较大。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其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需要得到的报酬就必须至少满足当前消费习惯,因此大学期间花费越多,工作后需要的更多的工资才能维持以前的消费水平,否则毕业生时不会接受这个工作。

师范类、党员、家庭所在地对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师范生和非师范毕业生的期望工资不会因为专业属性降低或增加自己的期望工资。大学生不会因为是否拥有党员身份而调整自己的期望工资,赵延东(2003)也发现党员身份在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中对期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不会因为家庭所在地在城市或农村调整自己的期望工资水平,这和张建武、崔惠斌(2007)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的研究发现户籍对期望工资有显著影响,农村户籍毕业生的期望工资比城镇户籍毕业生低。

参考文献1 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00.

2 赵延东.求职者的社会网络与就业保留工资—以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3(4):51-60.

3 董志强,蒲勇.失业劳动力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59-63.

4 汤文菊,孔德娟.大学生期望工资分析[J].科技信息,2008(36):192-167.

5 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38-41.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深层次来看这与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都是密切相关的,受各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掌握高新科学技术的高校毕业生的分配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革。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分”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要遵守优胜劣汰的法则,就业压力增大。因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沿革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发的历史根源。

一、社会环境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社会就业形势总体紧张

从当前就业大环境来看,一是大学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教育部门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2007年为70.9%,2008年到8月份,估计实现实际就业是70%, 可能还没有这么高。二是人才供需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农村还剩余1.2亿低素质劳动力,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 而需求总量6000万人。预计到2010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1220万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三是不同地区、学校和单位就业很不平衡从地区来看,东部吸纳了全部高校毕业生的61.3%,中西部只能为当地毕业的大学生提供28.9%的就业岗位。就学校来说,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88%,非211工程为59%,高职和专科院校是43%。[1]从用人单位来看,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己成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体,民营企业、个体户加上外商和中外合资企业共占了70%左右。

2.用人单位择才观念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只是发达国家 20 世纪 20 年代水平。现阶段,我国存在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不注重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特别是 500 强企业愿意选择大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从头培养。还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学历、毕业院校、性别、身高、相貌、婚姻状况、户籍等做出要求,这样就把许多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甚至有个别单位面试时会问及求职者的血型、生肖、星座等,并以此作为是否录用求职者的参考标准[2]。高校毕业生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3.社会舆论导向的误导

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体,他的选择会受到社会环境和舆论的影响。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感染性[3]。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毕业生宁愿不就业也不降低标准,甚至有的高校毕业生为了保全面子而欺骗父母和亲朋好友艰难地漂在大城市,却不愿屈尊在中小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见,社会舆论影响对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高校教育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

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于1999年。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就业压力、拉动了一定的内需、满足了家长和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国家未来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高校扩招后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人才浪费、社会不稳定以及其它一系列相关问题。从2001年到2008年,高校扩招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之高,是显而易见的。

2.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一个方面表现为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我国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一些新兴的行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迫切,而我国的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却相对滞后,无法充分满足这类市场需求;同时一些长线专业的设置和扩招却导致大量毕业生供大于求、无业可就。因而进一步加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将有利于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3.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各高校都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不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方式方法上各有特色,但都不同程度地对毕业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了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就业指导队伍。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为毕业生收集并招聘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等。一方面,学校的招聘信息和组织的招聘会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签约;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使毕业班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在学校找到归属感。

三、高校毕业生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是一个含糊而且内涵宽泛的概念,不仅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家庭所在地、种族、民族等是家庭背景的组成部分,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户籍和家庭出身等也曾是判断家庭背景的重要依据。家庭背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通过一下几个重要因素进行。

1.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就业的影响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子女受教育的影响起于基础教育阶段。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能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就越多,子女接受的基础教育越好,能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越大。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后,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则子女可以从家庭获得的用于学习、社交、求职的经费就越多,越有利于子女的就业。即使在大学毕业之际,家庭能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是影响许多毕业生选择是否继续求学以获得更高学历的重要因素[4]。

2.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就业的影响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就业一般来讲,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子女求学动机等方面的能力越强,获得并判别有关学校、教师、教育活动、就业机会的信息并间接地影响子女学业和就业的能力也会越强[5]。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也认为,父母学历高、职业好,会让子女在教育和就业上更有利,这种“代际传递效益”在中国很明显,在全世界也普遍存在。

3.家庭社会关系网络对子女就业的影响

中国特定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社会关系网络在高校毕业生求职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一般情况下,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则拥有的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其子女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甚至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

四、毕业生自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虽然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毕业生自身因素却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就业或就业层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1.高校毕业生对职业和自己的认知

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为了在职场争得一席之地而盲目就业。由于我国在职业生涯辅导这一领域几乎空白,多数高校毕业生在真正参加工作之前对自身及各种职业缺少正确的认识,因而在择业时就显得盲从,导致择业失败或从业后职业稳定性差 [6]。例如有些高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不适合从事该职业,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要重新择业,而有的人因为就业形势严峻而不得不继续从事不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因素首先是个人发展空间,其次为薪金福利和工作地点。公司规模/名气、专业对口、单位性质以及工作稳定不是影响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因素。

2.高校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对就业的影响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个人能力是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在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们也要服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著名教育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上,仅仅会读书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生存、学习和就业能力,与他毕业后能不能就业有密切的联系。”找工作容易与否往往还取决于个人的能力,个人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实际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包括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问主要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四个角度分析,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高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家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个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们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参考文献:

[1]Holzer H.Search Method Use of Unemployed Youth.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88,6(1):1-20.

[2]贾文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6(04):46-47.

[3]邹松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17.

[4]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3):59,61,63.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一、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伦理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理论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是家庭对高等教育投入一定成本,形成家庭成员的专业性人力资本,提高家庭人力资本存量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教育投资实质上把人作为巨大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而进行的投资,通过教育,促进人智力的发展,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并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投资为不同层面的投资者带来多重收益[1]

(二)投资收益理论

从理性的经济人角度来看,投资者总是力图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竭力去规避或减少风险。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是以预期收益为目的和动力的,国家和个人都是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都应该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根据萨卡洛普洛斯的研究表明,相比而言,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一般高于社会收益率,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2]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及其家庭应该承担高等教育的主要成本。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背景的分析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就业市场的低迷,尤其是在近几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加之教育与就业之间本来就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子女即使读了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3]近年来,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了。据教育部今年3月的资料,2012年全国研究生毕业生48.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624.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673.6万人。[4]加上多年积累下来的待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局面相当严峻,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而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许多单位招工都以高学历作为衡量学生个人能力敲门砖,而且在录用时予以优先考虑,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在工作职业、工作单位、工资待遇等方面的选择余地要比同龄的中小学毕业劳动者大得多。为此,高等教育投资成为了人们规避风险的首选方式之一。

三、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分析

理论上,只有在收益超出成本,投资行为预计最终实现的基础上,投资主体才会做出投资决策,否则将会减少投资或者不投资。家庭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者,必然要经历一个对高等教育成本和收益的权衡的比较过程。因此必须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分析。

(一)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分析

在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中,成本是对家庭投资行为的硬性条件。教育投资成本是指人们在教育上投入的经济价值。高等教育成本是指以培养学生为目的,国家、社会和家庭以货币为表现形态的直接和间接形式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7]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家庭为其成员接受高等教育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成本。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学费、住宿费等及其他费用支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获得奖学金以及任何形式的助学金,直接成本中必须扣除这部分收益,间接成本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除了直接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本研究的间接成本主要指各种机会成本。主要包括因放弃劳动而取得的收入机会成本,放弃教育费用用于储蓄的利息收入成本以及资本成本。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预期分析

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未来收益和风险的预期是家庭是否形成有效投资倾向的最重要依据。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分为受教育者个人收益和投资者家庭整体收益。

1.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

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是指按照人力资本理沦,在一定时间内给受教育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带来即时的满足或效用。高等教育投资个人收益包括市场性收益和非市场性收益。市场性收益是指受教育者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以货币进行衡量的经济收益,包括由高等教育所带来收入量的增加,质的提高,结构的改善与优化以及支出的减少。非市场性收益指受教育者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社会地位的改善、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个人文明程度的增加等。

2.投资者家庭整体收益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也追求作为一个家庭的整体性收益。家庭整体收益的实现,是以受教育者个人收益的实现作为先决条件,而且受教育者作为家庭的成员,其获得的成功即为家庭的成功,其获得的收益即为家庭的收益。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后,其收益可以外溢到其后代。家庭整体收益水平的提高是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一个很有可观性分析的要点。

四、根据投资成本收益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投资的建议

从成本收益理论来说和长期的发展来说,尽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式,但是,有投资就有风险。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高等教育投资是一项具有较大的风险的投资活动。作为投资主体,应该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投资的风险,确保投资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第一,家长要正确对待高等教育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投资方式。过强的投资意愿易使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偏向盲目,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通过走访恩施市300户村民,从教育投资观念、家庭收支状况、子女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和投资结构逐步改变,但是地区差异性显著且教育支出已成为农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应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困境。

[关键词]

民族地区;恩施市;农村家庭;教育投资

1前言

教育落后是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更是如此。因此,改变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现状,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有着重要意义。正因如此,笔者选取恩施市崔家坝镇水淌村、白果乡龙潭坝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式掌握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现状。此次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96.7%,具有统计意义。

2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现状

2.1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转变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对我国居民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论城镇还是农村,农村封建观念的转变尤为缓慢。过去,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很片面还偏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得好还不如嫁得好”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观念受到现代观念的挑战,发生了重大变化,男女平等接受教育,送孩子读书是父母的义务等观念成为主流观念。从表1可知,在教育观念上,80%的家庭认为供孩子读书是父母应有的责任,不可推脱;81%的家庭认为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均等,只有19%的家庭认为孩子读书,男女有别,其中,很多家庭是由于收入限制而被迫选择牺牲女孩的利益而让男孩多读书。这对于传统观念的改变不可谓不大;60%的家庭认为“孩子上学读书,并不一定非要读大学”,61%的家庭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更有用”。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农村家庭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家庭都把职业教育作为未考上大学的第二选择;“读书无用论”以及“只要识字”就足够的观念已经在现代农村家庭站不住脚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行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标的多元化特征,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有光耀门楣、老有所养、实现子女自我发展、利益和幸福等目的,这种多元化的投资目标是社会的进步。[1]从表2显示,43.3%的农村家庭希望子女通过读书考上大学这一途径跳出农门,到城镇找份好工作来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和生活状态。21.3%的家庭认为“学知识,将来做什么都用得着”,为子女将来的生活铺平道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有13.7%的农村家庭认为考上大学是光耀门楣的大事,也有少数家庭是出于防老的动机,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这一观念将会不断被淡化。子女寄托了上一代人的希望与理想,通过教育投资来实现身份的转变和理想的实现。这不免有些功利化,但这却是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重要期望。由于家庭经济能力、学校教学质量与子女学习能力以及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使得有32.3%的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没有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另外,还有7.7%的农村家庭因“读书无用论”仅小学期望;因经济能力的硬约束而对“研究生或出国”的期望仅占3.3%,见表3。

2.2教育支出成为农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近年来,教育收费呈上升趋势,在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教育收费过高使得农民难以承受,有84.7%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负担非常大。一般农民面对过高的教育收费,入不敷出,不得不减少教育投入,甚至让孩子辍学,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农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调查显示,有34.4%的农村家庭认为高中教育负担非常大,有45.6%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负担大,两者加总占80.0%,可见高中教育收费造成了绝大部分农村的家庭负担。高校教育学费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调查显示,平均每年高等教育支出9000~12000元,89.6%的农村家庭认为目前大学学费超过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民族地区农村家庭面对着大学的高费用,一部分家庭被迫使孩子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要向亲朋好友或者贷款艰难支撑孩子上大学。大学的高收费使得原本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再度陷入贫困,加之,大学毕业的就业形势,工作难找的现象,使得有些家庭就对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丧失信心。

2.3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结构逐步改变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结构逐步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热情降低,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热情上涨。随着技术越来越被看重,以及由于投资时间较本科教育投资时间短,投资费用少,农村家庭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关注。61%的家庭表示“职业技术教育更有用”,很多家庭都把职业教育作为未考上大学的第二选择,有些收入较低的或者更注重投资回报速度的农村家庭甚至把高职教育作为第一选择。

3解决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的有效途径

3.1加大国家对教育经费的分担力度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特殊教育投资。政府部门改变目前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发挥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经费的主体责任,减小县、乡级政府教育经费的负担。[2]同时,政府各相关部门,厘清关系,明确权责,不断完善教育经费投入管理体制,确保经费有效利用。

3.2建立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基金建立“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基金”,成立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基金会,旨在用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包括: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人才交流、紧缺型和特殊型人才的培养等内容。基金的使用紧紧围绕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集中用于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资能力提高和教育发展、重点服务于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另外,根据民族地区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合理界定贫困生家庭,让需要得到资助的学生真正享受到资助。[3]

3.3扶持贫困家庭学生就业创业拓展就业渠道,灵活利用洽谈会、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开展面向少数民族毕业生、贫困家庭学生的多形式专场招聘会。制定倾向于民族地区农村特困家庭子女的优惠就业、创业政策。建立贫困毕业生数据库,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咨询和就业信息等就业指导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政府为贫困毕业生发放见习、实习补助,进一步扩大求职补贴资助范围,提高补贴标准,降低贫困毕业生就业成本。政府大力扶持贫困毕业生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咨询等服务;在税费、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创业扶持基金、个人创业贷款对贫困毕业生重点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守义.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08(5):60-61.

[2]韩彦东.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本存量短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118-123.

[3]袁卫华.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解析[J].统计研究,2008(6):110-112.

[4]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统计年鉴(2014年)[DB/OL]

[5]文大稷,李忠斌,李杰.民族地区收入约束下的家庭教育投资能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10(3):26-30.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分层;高等教育公平;结果公平

作者简介:李继红(1983-),女,湖北安陆人,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浙江 金华 321004)聂建波(1984-),男,湖北安陆人,浙江省电力物资供应公司,物流师。(浙江 杭州 31000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04-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由传统的四大阶层逐渐分化为十大阶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1]目前,社会分层已引起了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又妨碍了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分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它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却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

所谓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主要是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学生获得基本相似的学业成就。高等教育学业结果的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奋斗的目标。

1.大学生就业公平是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个体综合实力相当的大学毕业生受社会资本的影响而面临不同的就业境遇。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社会资本丰厚的毕业生更易在短期内以更少的成本找到薪资待遇优厚、性质稳定和发展前景广阔的工作,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从现实来看,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不利影响在不同层次的高校存在差异:对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影响较弱,而对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毕业生的影响较大。[2]

2.社会分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社会分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社会资源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在相同的时间内抢占就业先机。笔者认为,在社会分层中不同阶层所拥有的家庭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多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着重要影响。

(1)经济资源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家庭经济资源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经济基础,是毕业生求职成本的重要来源。“家庭收入水平”及“亲友财富状况”作为毕业生经济资源的指标体现,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获取有较大影响。毕业生求职成本(包装成本、信息搜集成本以及人际交往成本等)有绝大部分来自家庭。[3]家庭经济资源肩负着增强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力的重任。因而,经济资源优越的大学毕业生择业面更广,很少因经济问题而放弃更好的求职机会。同时,经济资源丰富的毕业生对增强自身就业资本(职前培训、考证)的投入也相对较多。但是对于家庭经济资源不足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唯有通过兼职或是向亲朋好友借钱来支付求职中的一些开销。在现代社会,经济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就业就是比财富”的不良风气。此外,在教育收益方面,经济资源较好的毕业生更占优势。经济资源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收入状况。有研究表明,拥有经济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资源越多则工作落实率、升学率和起薪都越高。

(2)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家庭文化资源主要体现在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上。文化资源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引导性资本。父母的文化程度作为毕业生文化资源的重要指标,在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的期望和选择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对子女就业期望越高,同时给予求职方面的建议和引导就越科学。反之,父母文化程度愈低,对子女就业期望就越低,从思想上能给予子女的开导就会相应减少。可以说,父母的文化水平和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从子女的执行力、求职意向、职业情操中展现出来。文化资源不足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独立自强,倾向于稳定的工作,而在职业期望上也往往不高。文化资源贫乏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方面来讲,会引导大学毕业生走向独立自强;从消极方面来看,也容易使大学毕业生出现自卑心理而陷入职业困境,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其职业发展乃至人生的发展。

(3)组织资源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家庭组织资源是指家庭从社会组织中获得支配人力、物力、信息的权力。[4]组织资源作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立足的垫脚石,它具体表现为一种“权威关系”,主要是通过父母和亲友的最高职位来体现。因而,大学毕业生的父母和亲友最高职务越高,那么大学毕业生可调动的组织资源就越强大,在一些高声誉、高工资、高福利的就业机会面前竞争力就越强。总之,家庭组织资源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月薪范围、单位性质和工作前景都有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家庭组织资本”越丰富,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越高。家庭组织资源贫乏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方面更为努力,更迫切期望改变现状,但因许多非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不公正对待,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进入一些新成立的小公司上班。实际上,通过动用组织资源获得的就业机会往往在就业的时间花费上较少。因此,组织资本贫乏的大学毕业生就必须依靠自身努力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也容易处处求职碰壁。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容乐观,亟待政府给予有利的政策支持。

总之,社会分层中家庭的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都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简单来说,社会分层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机会的获得以及就业质量——单位性质、薪酬标准、职业晋升空间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减弱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负面影响的对策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存在贫富悬殊,受教育的结果都不可能做到一致公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教育又是促进社会低层向高层流动、平衡社会不同利益阶层的重要方式。因此为了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弱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学校、媒体和大学生四方的共同努力。

1.发挥政府的职能

要加强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法律监管与监督职能建设,构建一个人员专业、服务规范、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提高劳动力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程度,消除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同时,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以有形的劳动力市场为主体,以无形网络市场为载体,及时有效地向毕业生传递就业信息。此外,加强对就业信息的甄别、筛查和监控管理,取缔和规范市场中介机构,为大学毕业生创建一个相对合法、透明、高效的求职竞聘环境。规范招聘方的人才选聘和管理机制,力争构建一个公平、高效、公开的多元化就业市场。只有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缩小阶层差距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结果公平。

2.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加快高校结构的调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办学理念要多元化。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在考虑社会需求和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定位。高校必须分工明确,研究型大学注重发展精英教育,培养学术人才,而一般高校尤其是高职技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和职业性人才。[5]总之,这种新结构要求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或特色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就业市场的前景和现状推进课程结构改革:科学、合理地设置并调整学科及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其次,高校要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拓宽就业信息传递渠道,完善就业信息传递机制,实现就业信息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快捷、全面的招聘信息,为来自穷苦农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的毕业生开设免费的就业辅导课程及求职心理咨询。最后,高校应群集群策,动员各方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出谋划策。加强与国家劳动与就业保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加强信息反馈,积极整合在校教师资源,广泛开发国内外校友资源,努力增强毕业生特别是来自偏远农村及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各种资源。

3.加大媒体的舆论宣传与监督力度

首先,应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就业公平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消除错误的舆论导向。其次,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新风尚,传播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理念,以此修正少数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的负面影响,在全社会树立大学毕业生踏实敬业、奋发向上、英姿勃发的精神面貌,争取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再次,应在高校中组织媒体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一系列励志宣传活动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信、从容地走向社会。最后,针对就业中的非法竞争,要加大舆论媒体的监督力度。尽量将领导干部子女的工作公开透明化。

4.大学生应“内外兼修”

首先,大学生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从单纯“劳务型”服务转化为“劳务型”与“智力型”并举的服务,将勤工助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创新勤工助学方式,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大学生除了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如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以外,还必须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结构。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门槛”越来越高,“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失业的主因。因此,大学生应该重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职场需求塑造自己,一边向书本学习,一边在实践中锻炼,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贫困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才能减弱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再次,大学生应注意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大学生应该在不妨碍学习的情况下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交能力,积累人脉,从而减弱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不利影响。

总之,社会分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从微观来说包括家庭的经济资本、组织资本、文化资本。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来研究这一问题。社会分层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在我国尤其要正确处理好人民的内部矛盾,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只有政府、高校、媒体和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促进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从而促进各个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以保持社会良性的互动,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钟云华,沈红.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9,7(5):56-61.

[2]李亚楠.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基于大学生就业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30(4):21-23.

[3]黄娟.家庭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一个社会资本的分析视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协同学 校社衔接期 毕业生 政治认同

1 界定政治认同等相关概念

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个体的或群体的)对政治体系的能动的认识、判断、评价和行为反应过程,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并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努力而形成的对一定的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可,并自觉地按政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地参与、维护和促进政治体系的运行、稳定和发展的一种政治心理过程,体现着政治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政治心理因素的统一。[1]

毕业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在政治生活中与政治体系一致下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2]

校社衔接期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在实习/择业(通常为半年)和新就业(新入职半年)这段时间,是毕业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和“政治人”角色转换的过渡期,是人生的转折点。

毕业生政治认同实现方式是指以何种手段、方法达到实现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政治认同的目的。本文以协同学为指导,通过建立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家庭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的方式,以党政法系统为统领、教育系统为重点、家庭社会系统为补充,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毕业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毕业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2 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1)西方政治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渗透。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欧美通过民主论、“普世价值”论和实用主义等思潮,利用一些途径,对我国青少年施加影响,冲击我国现行的政治体系。(2)毕业生的政治素质关系国家的未来。近年,中职生每年毕业人数达600万左右,大学生每年毕业人数达8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中职毕业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毕业生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3)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思政教育边缘化问题。毕业生实习/择业半年期与新就业半年期是人生的转折点,适应岗位和融入社会的过程通常伴随着心理不适和政治迷茫问题,此时他们最需要来自各方的引导与帮助。然而,多数学校在毕业生校社衔接期采取“放羊式”管理,党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新就业期也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引导,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思政教育缺位严重。

3 基于协同学的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

协同学是由前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一门关于系统各部分协同工作的科学。哈肯认为,自然界是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称小系统,这个统一体就是大系统。[3]大系统中的小系统相互作用,导致系统整体效应大于各个子系统独立总和的协同效应,即出现“1 +1>2”的结果。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在这个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避免相互制衡,它们在个别的序参量作用下保持方向一致,形成最大合力,实现了系统的协同效应。

我们从协同效应中得到的启示是,若要使复杂系统变成有序结构,其关键是促使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产生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分析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的运动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采取一定的方式加强它们的关联运动,使其逐步成为系统内部运动的主导力量。可见,协同学的研究内容是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在这个“有序”的过程中,序参量起着决定作用。对于校社衔接期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来说,最为关键的三个序参量是党政法系统、学校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只有这三个序参量通力合作并协调运动,才能实现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最佳效果。

3.1 建立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宏观系统

政治认同问题是个阶级性很强的意识形态问题,开展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需要整合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各方资源。见图1:

(1)h政法系统。党政法系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党负责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党的意旨,制定正确的政治法律法规,并监督行政、司法机关落实毕业生政治认同工作情况;行政部门贯彻党的精神,重点搞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司法部门维护政治法律法规的运行,提高司法公信力,开展“净网”行动,打击网络政治谣言,对政治违法犯罪进行惩戒。

(2)教育系统。教育系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本文仅指职校和高校),其任务是落实党的政治教育精神,负责对党政机关及毕业生家长的信息沟通及协调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指导职校和高校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职校和高校一要负责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二要做好毕业生学业期的绿色通道和就业半年期的咨询引导工作。

(3)社会家庭系统。狭义上说,社会系统主要包括毕业生生活的社区与工作单位。社区要创造有利于毕业生政治认同的环境,工作单位要发挥工会、党/团支部等相关组织的作用,开展富有特色与成效的政治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的政治认同。家庭系统包括毕业生家人及亲戚朋友。家长负责毕业生的政治观督导工作,及时反馈毕业生情况,配合职校和高校做好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

3.2 建立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微观系统

在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中,党政法系统是统帅,教育系统是关键,社会家庭系统是辅助。其中,职校和高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毕业生政治认同的主阵地,要对职校和高校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进一步细化,构建政治认同教育的微观系统。见图2:

(1)组织机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组织机构采取层级模式,由职校和高校团委、政教处、就业中心及学校网络中心组成,开展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校党委负领导责任。

(2)队伍构成。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队伍主要由学校政工线人员、思政课教师、班主任、毕业生骨干构成,他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致力于毕业生的政治认同工作。

(3)任务分工。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任务分工:一是在职校和高校党委领导下,在学生的毕业年,由校团委组织精品的政治实践活动,如青马工程、学生时政社团活动、学生参加社会的政治实践活动等。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课作为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阵地,要通过课程教学,并打造网络思政名站名栏名师,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三是要发挥毕业生骨干的作用,鼓励毕业生骨干在学校及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毕业生分布状况,组建毕业生临时党/团支部(如果毕业生分布过散,可采用网络组建)。毕业生临时党/团支部要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借助网络平台,对同学在思想引导、心理辅导、就业帮扶、人际交往、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服务工作,并要及时准确地向母校反馈毕业生情况。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学校要协助用人单位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调适、人际交往和专业技能指导等工作。[4]

(4)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师生工作、学习评价体系,引导师生重视并参与学生政治认同工作。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期,教务处通过执行教学事故制度等途径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纪律,引导教师把学生的正确政治观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中;思政课把正确政治观引入学生考试与评价范围。在学生的校社衔接期,学生处/政教在班主任、辅导员的评优评先制度中体现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对在毕业生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教工给予表彰。

校社衔接期是职校和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思想迷茫期和思想政治教育空档期。通过建立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三位一体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 1+1+1>3 的协同效应;通过党政法系统人员、职校高校人员及毕业生亲友,共同致力于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教育既能保障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也是帮助毕业生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和“政治人”过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背景;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7-0060-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各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而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所遇到的挑战性更强,压力也更大。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广泛吸取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以独立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一种受教育情况及家庭背景对受教育者有着直接影响的假设来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寻求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一、受教育情况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影响

1.学校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影响。如果说学历是学生职业获得的第一道槛的话,那么学校所享有的资源及其品牌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是巨大的,毕业生学校的异同影响着他们能否平等地进入相对应的工作单位与获得相应的职位。学生在四年里具体学习情况和在学校中的发展情况有时变得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上什么样的大学。对比来看,独立学院目前社会认可程度并不高,且从四年前一进大学校门时,大学校名及其社会的影响力已经给每一个大学生以不同的教育层次,同等条件下对比其他高校、名校,学生职业前途的差距是巨大的。

2.专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影响。专业作为一种自治性因素对毕业生的工作找寻影响更为直接,不同专业其职业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不同专业的这些差异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不可替代性。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适应社会、认可度高、需求量大的专业,无疑将给毕业生带来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因此在进入高校之前,专业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这对于那些消息灵通家庭的子女来说无疑具有优势,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广阔的人脉来获知一些内部消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未来发展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为子女专业选择做出参考和抉择。这一点是弱势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所无法做到的。

二、家庭背景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 家庭背景更好促进毕业生就业层次水平

“家庭背景”是一个含糊而且内涵宽泛的概念,包涵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家庭背景的特殊性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积极因素。

首先,独立学院相对于一般本科学生而言,根据国家的政策,收费较高,因而城镇学生的比例较高,一项统计显示,按照同等标准,独立学院学生贫困生比例仅为0.3%,76.9%的学生来自城镇,这些学生家庭相对富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较优越。

其次,独立学院学生家长担任领导职位和企业负责人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相对来说就业的社会基础好,就业渠道较畅通,就业压力小。而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城镇学生比例和干部子女比例明显偏高,学生工作落实率和升学率明显高于调查平均值。

最后,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成员普遍文化素养高,他们从小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多有特长,因而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强,这些都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家庭背景的特殊性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消极因素

首先,家庭期望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根据对500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调查,在择业地域的选择上,愿意去中小城市的占12.2%,愿意到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只有4.9%;在工作单位选择中,愿去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只有12.2%和2.3%。以上调查数据表明,“独立学院”毕业生无论是在地域和工作单位的选择上,都表现出过高的就业期望值。

其次,从调查的情况看,父母的职业、学历、收入、身份等将决定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及社会资源,这些资源都通过不同方式影响学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业,从而使家庭背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女最终的就业状况,这是必须承认的现实。“家庭背景很大程度影响子女就业”的现状,在短期内是不会变化的。

面对这种就业形势,如果我们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仍安于对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的依赖,显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需要增强就业指导的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合力,采取有力举措,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新构想

由于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质量还不能完全认同等原因,其学生在学习、心理以及就业方面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科学并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与教育体系加以解决。以下提出几个对策:

(一)开展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提升职业指导水平

在一些发达国家,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有着一整套成熟的体系,而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才刚起步,在较少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下,可以考虑突破常规,多向国外先进模式学习,譬如:英国高校在学生就业这块的工作主要侧重于学生服务模块的建设,配备有专门的就业咨询导师,分阶段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和训练;美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伴随着读大学的全过程,从一进校门开始,有关机构就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澳大利亚高校较为注重信息的收集工作,以给学生提供各类信息,分类详细全面、利用率高。

个人认为,国内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在研究初期,可主要集中于两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完善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这是进行学生职业生涯研究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记录生理特点、兴趣、职业能力倾向、个人特征及家庭背景等资料的个人档案并及时更新,这样,在针对每个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学校与用人需求单位的对接

大学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直为很多用人单位所诟病,要解决这一问题,没有企业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首先,要尽量筛选出一批管理规范、业务成熟的企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给学生创造更多地参与企业运营的机会,延长学生与企业相互了解、磨合的时间,拓宽学生应聘的渠道。其次,实习基地也能更好地帮助高校及时聆听到来自企业的声音,从而改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模拟平台

1.以成立于2003年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其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三个阶段值得学习和借鉴:

(1)建立网上资讯中心,为学生进行网上就业指导;举办主题讲座,让学生对毕业去向有初步的认识;建立初级职业咨询,即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工作机会搜寻技巧等;

(2)完善网上资讯中心功能,使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资料自行学习;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评,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深刻的了解;

(3)建立就业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相关刊物,提供完善的网络资源及各类测评工具;建立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团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专业的建议。

2. 高校毕业生个体的自我完善。无论是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还是高校适应市场需求进行专业结构和教学模式调整,抑或家庭背景对毕业生将会产生多大影响,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的综合素质。因而独立学院学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不断提升自己,增强个人就业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既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又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1)树立正确择业观。要转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调整心态和预期,不能再抱着“非机关、大企、高薪不就业”的心态。不能只局限于大城市和待遇丰厚的行业,就业面可以拓宽,在实践中成长,大学生应该通过个人的学习、努力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再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位,转行或者进行创业。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能力因素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独立学院毕业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就业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3)打造出色的人力资本,开发自身的社会资本。大学生平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学生团体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一些校外的组织和活动等,积极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大学生可以进行社会实践,如兼职、打工、实习等,或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并抓住这些社会实践的机会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与社会上各层面的人交往和共处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不断扩大社会关系网络。

综上,对独立学院学生而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学生自身的学识、能力日益受到重视,人情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在降低。这就需要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要跳出受教育情况、家庭背景等就业大背景的影响,做的更全面、更细致、更有针对性,从而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提供更直接而有效的促进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娜琳. 日本高校就业指导及给我国的启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2]周树红.香港高校就业工作的特点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S1).

[3]卜春梅,王硕. 美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三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4]杨锐英.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概况及可供借鉴的经验[J]. 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02)

[5]陈莉. 英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特点及启示[J]. 铜陵学院学报,2008,(4).

[6]李蕾蕾. 美国、日本两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借鉴与启示[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7]陈清莲. 独立学院就业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8).

[8]吴琰,王玉兰.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现状、归因及对策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8).

[9]明新,邹冬生,张胜利. 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4).

[10]于忠华,张玉荣.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浅析[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2).

[11]李引花,邹伟.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8,(4).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专科;特困生;就业;理想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70-03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压力日趋增大;此外,社会上对就业学生的学历要求逐年提高,在大多数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提出的学历要求底线是本科,有的甚至对毕业学校也有一定要求。在高校毕业生中,专科院校的学生地位最低,常因为学历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学生就业压力和难度远远高于本科生。据辽宁省教育厅统计,2003年年末,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5.2%。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2%,本科生就业率为94.3%,专科生就业率为71.6%[1]。2006年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1.85%,专科生就业率为62.5%[2]。2012年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5%,专科生就业率为60.3%。理工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专科院校的特困生作为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没有可持续进一步攻读本科、研究生的经济基础,即使能够完成本科、研究生的学业,由于基础学历的限制,在他们即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也受到一定的学历歧视,有人戏称这为“出身不好问题”。困扰他们的经济问题,造成了就业投入成本的不足;没有可依靠的“人脉”,使他们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资源,只身奋斗争取就业几乎成为唯一出路。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成本,个人理想实现的艰难和家庭寄予重托的压力,社会客观现实的不利因素,在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心理上的敏感、抑郁、焦虑和自卑。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困难家庭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成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对于经济困难家庭大学生,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1],研究者们主要把眼光放在这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2-3],对专科院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相对较少[4]。

专科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和乡镇,特困学生较多。为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针对学生就业的理想信念,以中国医科大学高职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学生毕业前的计划、求职途径选择、就业单位选择、择业的考虑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了解医学院校困难家庭毕业生的真实就业心理及理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各专业在校学生思想情况进行收集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2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26份,有效率为84.93%。

1 调查结果及分析

1.1 毕业前的计划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2011届困难家庭毕业生在毕业去向的计划上大多数选择“直接就业”,约占86.6%,少数人选择自己创业和继续学习。说明多数困难家庭毕业生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求职择业的严峻形势和自己家庭环境的特殊,希望较早地抓住机会,实现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指导思想。调查中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及在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从不同的侧面显示出困难家庭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的自卑和失望心理,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缺乏表现十分突出。许多困难家庭毕业生总是过低地估计自己,自惭形秽,更怯于别人瞧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于竞争。一些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再次面试中更加自卑懦弱,不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这种不良心理使许多学生产生精神不振、消极、沮丧、失望和脆弱等现象。做好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心理辅导与疏导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1.2 求职途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毕业生认为应该积极主动寻求机会求职择业,想通过亲朋介绍的占17%,认为应该由学校推荐帮助的占9%。选择其他途径的占6%。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开始走向社会,求职属于自身的事情,自己不放过一切求职机会。依靠自己积极主动求职的毕业生较多,说明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独立性较强,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现实需求。调查中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及在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也从不同角度显示了他们对于就业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和潜规则的不满心理。在就业压力下,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心理不满情绪容易积聚成疾,造成对许多事物产生偏激看法,将不满对象扩大至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例如,对所在学校或主管政府部门的就业管理政策、户籍限制等产生不满,怨恨家庭成员的指导、干涉及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等,嫉妒周围同学等。由于个人的具体关注点不同及实际情况差异,心理不满情绪产生原因和对象也千差万别,但社会舆论,包括互联网的导向不容忽视。例如,有的毕业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学金,没能在公务员招考中顺利进入政府部门工作,通常片面地将原因归之于人际关系导致的不公平竞争,由此产生消极悲观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1.3 就业单位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选择国家党政机关为5%,选择卫生事业单位的占73.9%,私营卫生单位为20%,自由职业不到1.4%。医学院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大部分把专业是否对口、医院等级是否是三级甲等看做是很重要的参考值。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这一群体亦与其他毕业生基本相同,对就业单位的要求同样很高,只是数量略有下降。一部分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并容易实现的工作目标,以达到“先就业后择业”的目的。但大部分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总想寻找一份稳定不变的职业,同时又要求这份职业能有较高的稳定收入。他们心中向往的单位通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竞争激烈;对一些有需求的单位,由于社会评价、收入等多方面原因而不愿去。怀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求职应聘时总想一步到位,因此,在许多就业机遇面前,表现出顾虑重重,难于抉择,最终失去机会。

1.4 择业的考虑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在问卷中对择业的考虑因素选择“收入与福利”的为44%,“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为14.3%,“个人兴趣爱好”的为11%,“就业城市与工作环境”的为14.7%,“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为10%,“职业优越与晋升机会”的为6%。由此可见,收入与福利是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最先考虑的问题,反映出经济困难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生存压力较大,内心有所惧怵,急切希望拥有一份稳定并收入较高的工作。毕业生在选择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潜在的就业激情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意愿,希望将自身的发展与眼前的待遇有所兼顾,寻求二者的平衡。调查中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及在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表明,一部分学生对就业缺乏理性认识,表现出对就业的焦虑和恐惧。就业对经济特困家庭毕业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理想的职业并非唾手可得,需要自己做出正确抉择和不懈努力: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不可能匆忙决定,往往需要经过多方面的了解与考察。许多毕业生在苦苦等待中,形成了焦虑的就业心理。这种焦虑心理,在专科学院尤其是特困毕业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准备就业中,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某种不可知情境时所表现的焦虑发展到严重阶段,就有可能产生“就业恐惧”。

2 对 策

2.1 以勤工俭学方式搭建就业平台

勤工俭学成为专科特困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帮助专科特困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及时又快速地进入就业状态,使学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方向。勤工俭学能让身处校园环境的专科特困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在职业环境中的实践,了解未来从事职业的特征需求,熟悉工作环境,完成由课本走向实践的合理过渡,从而为毕业前的职业规划和选择提供重要参考,搭建就业平台。

2.2 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一帮一”党员实践活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帮助专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信心,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先进性作用,校党委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在全校教工党支部中开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一帮一”党员实践活动。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是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开展“一帮一”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党支部要加强对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困难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要把党支部与开展“一帮一”紧密结合,领导干部责任制,每一名党员必须全程帮扶一名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过程,及时了解并协助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困难和压力,给予指导并详细记录上报校党委领导,以达到服务学生、教育党员的目的。

2.3 帮助毕业生树立多元化、多形式就业观

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专科院校许多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为了不负自己艰苦努力和亲人的厚望,求稳心态严重,追求稳定、高薪的好单位,不愿意到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工作。社会现实与自我能力相背,使许多专科经济困难毕业学生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没能很好地抓住机遇,及时就业。在深入分析专科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后,要高度重视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报告会、结对子,辅导员谈心等形式,宣传就业形势、政策,让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全面及时地了解国家和地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抛弃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择业和就业观,鼓励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多层次就业。用理想和信念照亮前行的道路,在人生的重要关口,要把到基层、到边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自己无悔的选择。

2.4 增强求职择业指导工作

为进一步关注毕业生就业前的求职择业。学校开设的求职择业指导的相关课程要统筹兼顾,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就业教育与指导的灵魂。在指导过程中,要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毕业生就业成败的实例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专题讲座、就业咨询、座谈讨论、模拟面试、心理测试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努力实现融素质教育、就业咨询、能力培养于一体。同时与政治思想工作结合,帮助困难家庭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转变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积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积极投入到自主择业的行列。

2.5 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开通绿色通道

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开通“奖、助、贷”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关心、关爱、扶持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就业,解决后顾之忧。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一调查、了解、走访,一一审核,真正做到应该资助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同时为鼓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我校与国际友人、国内知名企业冠名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如石川奖学金(日本)、联邦制药、宋玉器、东宇等奖学金,同时还开展了党员一帮一活动,使特困家庭学生减少经济压力,坚定理想信念,建立自信心,战胜自卑心理,顺利完成学业。2009年共有530名同学;2009年共有562名同学;2011年584人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这些受到学校资助、受到帮助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2.6 建立“特殊群体”档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跟踪式档案,掌握他们的心理成长历程;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如适应心理教育、恋爱心理教育、就业心理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生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了解困难家庭毕业生所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时,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设立学生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冲突,迅速消除心理误区,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能以积极心态面对求职择业。对因就业压力而产生不良情绪的学生建立起特殊学生群体档案,以学生工作队伍和心理疏导老师为依托,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注,鼓励他们保持一份稳定、健康的心态,做好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心理准备。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他们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治疗,战胜挫折,顺利完成学业。几年来,为近50多名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等心理问题。

3 结 论

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一直受到各方的重点关注。促进和保证农村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政策,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广泛就业,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推进援助困难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活动,通过积极搭建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为困难家庭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以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搜狐新闻.2006年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1.85%[EB/OL].http:///20061120/n246485864.s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10-14).http:///students/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1&id=mn.

[3]蓝琼丽.高职高专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3):23-25.

[4]辽宁省人民政府.高校招生和就业指导工作[EB/OL].(2004-12-31).

[5]甘金莲,梅金姣,184名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5,18(1):14-15.

[6]苗军芙,刘振光,杨英华.山东教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山东教育学报,2008,23(6).

[7]汪明,郑禹,包春雷.安徽省部分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89.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家庭在追求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的同时必须面时教育投资的风险。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风险是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择业是在就业风险下的理性选择。为减小大学生就业风险,国家要加强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

一、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状况

从1994年实行高校收费双轨制,至1997年并轨以来,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不断增长,意味着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加。从动态来看,高校学费由90年代中期的500元增加到目前的5000元左右,长了10倍。近两年的学费增幅虽然减小,但始终处于递增趋势,并且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投资增长是在远超过居民收入增幅的情况下的急剧攀升。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995一2002年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人增长不到1倍川。从静态来看,家庭对高等教育学费投资占居民家庭或人均收入相当大的比重。比如,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4万户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调查显示l=l199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为5854元,而占人口更大部分的农民收入人均为221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1538元),2000年高等学校的学费投资(按4600元计算),占城镇居民家庭(按三口人计算)收入的26%左右,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69. 38%,基本上是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人的全部。以2001年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标准,现在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学费投资已经占到了比较富裕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7. 46%,更是农村人均收入的2. 5倍以上。而国际普遍认可的高校学费投资占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约为60 % 因此,我国居民高等教育学费投资远远超出了居民的支付能力。

从学费占生均经费的比例来看,我国大学生平均学费以4500元计,占生均全口径经费支出1万元的比例达到45 %。据世界银行对33个国家的统计,学费在公立教育机构经常费中的比例最高的是韩国,占40%,10个国家在20%左右,20个国家在10%左右。一般认为,在高等教育经费构成中,学费占20%是比较合适的比例。显然我国高等教育个人学费投资大大超出了合适的比例。

最近几年,大部分学校学费都定在5000元左右,再加上住宿费、餐饮费、交通通讯费、文化娱乐费等其它费用,一个大学生的开销,每年要在万元左右,培养一个大学生家庭总投资约4万元。这一数目是城镇中等收入家庭4 -- 6年的积蓄,是农村中等收人家庭15一20年的积蓄,是贫困地区居民和下岗职工一辈子的积蓄,许多贫困家庭不惜举债为子女进行高等教育投资。

高等教育投资也像其它投资方式一样,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上和非经济上的回报,是受未来导向的投资行为。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投入提高人的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总产出的规模,也使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即受教育水平高的人总比受教育水平低的人获得更高的收人。因此,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认为是能在未来获得较大收益的有效投资形式。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所谓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是指在个体的高等教育阶段投人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人力资本,但在未来若干年,投资者的收益不一定能补偿投资成本的现象。家庭把资金投入到孩子的高等教育中,会想到这笔投资什么时候能得到收益,能否获得比较高的收益,会不会出现投资不能及时收回或投资损失的现象。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和担心就是对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估量。人们在追求高学历、高回报的同时,必须要面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根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体能力差异较大;二是大学之间的质量差异个体教育的影响不同,形成个体之间的知识差异;三是劳动力市场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难以预期的变化,毕业生可能遭受失业或从事与学历不匹配的职业,往往使他们承担零收人或低于预期目标的收人结果。我们把前两个方面因素造成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永久性冲击或永久性风险,由于该风险是个体所特有的,又可称为非系统性风险。永久性风险对个人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甚至伴随着一个人全部职业生涯,这也是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追求高学历、名学府的原因。而把第三个方面因素引起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暂时性冲击或暂时性风险,由于该风险是市场风险,又可称为系统性风险。大学生失业现象是大学生就业市场暂时性风险的集中体现,这对个体受教育者的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是明显的。

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存在选择性限制,主要集中在以人才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我们知道,孩子的智商是不能选择的,受教育院校的层次也只能由高考的分数来确定,而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余地相对大一些。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中,人们最关心的是人力资本供求的变化与市场风险。比如,投资学习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很快过时的知识和技术,投资回收期短,往往无法收回全部投资;或者是投资于市场适应面窄、收益率低的人力资本开发,投资回收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或者市场上某一方面人才的供给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可能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晴雨表”。

三、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市场风险与理性选择

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大环境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给企事业单位埋下了失业的隐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失业压力明显加大。199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 3 % , 2002年为4 % , 2003年上升到4. 3 %,登记失业人数800万,2004年预期失业率为4.7%而我国登记失业制度尚不健全,未登记的失业人员占相当大的比重川。另外,我国把下岗与失业区分开来,下岗不算失业,2003年我国下岗人数达到600多万人,1998年至2003年中国国有企业累计下岗人数达到2818万。如果把未登记的失业和下岗列人统计指标中,我国的失业率远超出失业警戒线,这还不包括1. 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的相关性来看,在上个世纪80年代,GDP增长1 %,约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90年代则下降为80多万个,在经济增长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弹性系数还会继续降低。

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凸显为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比较缓慢,这几年基本维持在70%左右。2003年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期的到来,这一比例更低,因此,毕业生失业人数剧增。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据预测,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2001年超过34. 5万人,2003年达到64万人,2005年预计为75万人。

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状况来看,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其结果,一方面促使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要求,避免“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失业的怪圈。不久前,连云港市一家企业招聘工人,出现了下岗职工与高校毕业生同场竞聘的局面,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人“平民化”的时代,也表明毕业生就业已面对现实。实际上,大学毕业生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选择大中城市、沿海城市还是农村,选择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完全是市场行为,只要就业体制顺畅,在就业岗位充足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量的毕业生失业问题。另一方面,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进入尴尬的境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迫切希望,家庭省吃俭用,用尽一辈子的积蓄,乃至举债都要供子女求学,希望子女学有所成,将来有一定的地位,有满意的工作,较高的收人,也不枉费这些年的教育投资。但是,在孩子和家长经年累月的辛劳之后,他们必须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甚至不得不接受失业的结果。对毕业生而言,失业意味着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起始阶段遭受挫折,对个人心理和人生旅程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几十年苦读“壮志未酬”,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尚无回报。毕业生后推前浪,一浪高一浪,就业的压力有增无减,何时能在职场有一席之地?何时能收回投资成本?很难预期。对家庭而言,几年、几十年的积蓄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就是无情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引起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暂时性风险。

为了规避高等教育投资的暂时性风险,学生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总是慎之又慎,精心挑选。由于劳动力市场是分层的,有主、次之分,且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是分割的,很难流动。一般情况下,失业后多数只能在次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如果不经过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等途径很难再进人主劳动力市场。因此,为了规避教育投资风险,人学前总是选择将来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比如近些年来,普遍热衷于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经济与管理等热门专业;择业时,总是把就业地区和收人高低作为重要因素进行权衡。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就业选择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对毕业生这种顺应市场的择业观念是无可厚非的。尽管教育投资对人的提升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方面,但实际上在毕业生进人劳动力市场期间,会把教育投资的未来收益和风险作为择业的重要指导因素,希望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环境、比较高的收人、稳定的职业。在就业市场出现低潮时,一些毕业生宁可不就业也不愿去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因为滞留在次劳动力市场后很难再进人主劳动力市场,从而出现了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状况。选择性失业给毕业生一个再选择、再深造、再就业的机会。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不是毕业生挑剔的结果,而是在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选择。如果盲目就业,被限制在一个不能流动或流动成本很高的低收人环境中,不仅约束了自身的发展,而且教育投资很难在预期的时间内收回,形成家庭教育投资的低效用和收益损失。

四、国家要加强对个体高等教育投资与就业的宏观调控

大学毕业生失业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于己于国都是不利的,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调控。毕业生失业,家庭教育投资收效甚微,本来就拮据的人们会逐渐失去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本来教育投资就很脆弱,在长期得不到投资收益的情形下,往往会一撅不振,不利于国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刚刚步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行列,大学生依然是人力资源中的“稀缺”人才,国家每年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数额巨大,如果这些“稀缺”资源处于失业状态,而大量的低素质员工充斥岗位,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个人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政府应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和毕业生就业进行宏观指导。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 自主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212-01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大学毕业生也由之前的供不应求变成现在的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生甚至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无工作可做的尴尬,这也引起了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方面问题的讨论,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性的培养显得愈加的重要。

1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自主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1.1 家庭因素上的分析

在巨大社会惯性的作用下,我国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侧重于培养“听话”的孩子,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一直是以被动的姿态进行的,孩子自身的自由意识不准参与或者准许参与的程度非常少,以至于孩子所学到的仅仅只是关于事物的知识,而对自身的认识却少得可怜,孩子的自主意识很难培养出来。这种自主性不高的群体主要集中于我国1990年以前出生的大学生群体中;这种自主性不高也反映在各个层面,大学毕业后的就业自主性就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很多家长按照自己意愿解决孩子在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会直接导致孩子对自身就业自主性的削弱,长远来看这种削弱会影响到孩子对自身事业发展的规划。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所需要做的事情仅剩下了“服从”,一旦家庭不能解决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问题,势必会导致孩子的无所适从,并将引起可预见的失败。

1.2 学校因素上的分析

我国自古以来都认定学校是为国培养人才的地方,但经过漫长的封建年代,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在学校培养人才过程中进行了过多的干预,从而培养出的多是知识丰富、思想贫乏的治国“人才”,这种长达千年的培养模式也影响到现在的中国,如“师德”教育,应该说这种理念是很好的,尊敬老师是应该的,这种礼仪非常有利于学生品质的培养,但很多人却将这种尊敬误认为是绝对的权威和不可争辩的服从并且用在了教育的过程中,一旦这种教育理念被放在了教育中,就能轻松扼杀掉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完全按照老师的安排进行学习,自主性学习的空间被完全挤占,并且紧张的学习任务和沉重的升学压力也促使学生不去过多考虑自身自主性的发展。

同时,我国各个大中小学在培养学生自主性方面的资源不足,中小学面临沉重升学压力,除考试的主干课程之外,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非主干课程教学系统并未完全建立起来,并且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各个中小学校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目前了解到高校中的大学生学习状态相比中小学未出现大的变化,尽管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教学过程仍属“填鸭”式,专业水平的培养主要通过给定明确目标的实验以及比赛进行。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存在严重不平衡,少数名牌高校占用了大部分优质的教学资源,相比之下占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占用的优质教学资源不多,这种不平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认同感的缺乏和自主性培养上的欠缺。

1.3 个人因素上的分析

家庭或者学校施加的影响都是外因,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性普遍不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自身,个人自主性的强弱归结到底还是由本人决定。对所处社会环境的不正确认识应该说是自主性不高的关键原因。目前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一直在变化,但大多数学生并不能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盲目跟风随大流(如现在流行的“公务员热”,“考研热”等等都是其表现),严重依赖高校推荐(如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夕仍然仅仅关注高校就业网上的招聘信息或者等待学校举行的专场招聘会。

2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自主性的重要性

以上对我国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自主性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外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个方面的欠缺,内因为大学毕业生自身过高的依赖心理。这些分析对我们如何培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自主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在讨论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性的思路和策略之前,我们还需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自主性的重要意义。

2.1 就业自主性的体现

自主性即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具体到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即为大学毕业生能根据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和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素质,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积极主动把握机会,进入理想工作岗位;主要体现在求职过程中“主动出击”,极力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出现被动局面。

2.2 就业自主性的意义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是一个很热点的社会问题,国家也相继出台多种措施保障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包括政策优惠倾斜、财政支持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确实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但作为一种推动手段,并不能深层次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首先,就业自主性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自主性的提高有利于毕业生在就业活动全部过程的主动出击能力,能更快让毕业生明确自身的求职目标。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性的提高可以提高高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就业自主性的提高使得大学毕业生了解社会需求并以此充实自己,充实自己的方式还是主要通过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

再者,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主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毕业生整个职业过程的科学发展。

3 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自主性的策略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自主性不高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提升。

3.1 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

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自主性有积极意义。通过就业指导教育的开展,大学生能在大学入学初建立基本的就业意识、了解社会基本需求。

就业指导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就业指导课程、“一对一”就业指导等。

3.2 切实推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1]。

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步骤如下:对自身和社会进行测量评估—确定目标(初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实现策略— 目标检验及调整—实现目标。

3.3 各种具体形式就业活动的举办。

高校通过举办各种具体形式的就业活动来锻炼大学生们的就业能力,这些就业活动具体形式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会、简历设计大赛交流会等等。

4 结语

中小学应试教育和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强大惯性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自主性的强大制约,用大学期间的短短三四年时间去完全消除掉大学生“被动就业”的习惯是异常困难的,但我们必须面对这种困难,主动性的提升在提升大学生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带动社会积极发展。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以来,家庭在追求教育投资回报的同时必须面对教育投资的风险,大学生择业应是在就业风险下的理性选择。为减小大学生就业风险,国家、高校及家庭都应采取相关对策。

1我国普通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并轨政策以来,其投资结构也由过去一的国家投资向国家、个人、社会共同投资转变。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概念来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是以家庭为行为主体的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本投资,从广义上来讲是指除政府和集体以外的教育投资行为,狭义上是指受教育者或家庭为自己或子女获得教育机会而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

1.1家庭高等教育经费分担逐年增加

尽倍教育部明文规定高等学校的学费占其年平均口常运行费用的比例按25%掌握,但是到2006年,全国平均水平已达5000元,比1989年增加25~50倍,而同期城镇届民人均收入只增长了2~3倍。从世界整体而言,学费占人均GDP的比嗔一般在20%左右,其中美国占人均GDP的15%,英田占人均GDP的7.3%。而在我国,大学学费竞约占人均GDP的57.4%。由此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偏高,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教育费用偏高。

1.2“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带来投资高等教育风险增大

所谓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是指在个体的高等教育阶段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人力资本,但在未来若干年,投资者的收益不一定能补偿投资成本的现象。人们在追求高学历、商凹报的同时,必须要面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

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资能带来丰厚的个人价值,在高校扩招政策下,我国居民竞相投资高等教育。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万人)直线上升,2002~2005年分别为145、212、280、338。但就业率却在下降,2002~2005年初次平均就业率(%)分别为64.7、62.5、50.65、55。当然本科院校稍高于高职高专就业率,但仍有30%的毕业生未能就业,高职专科则有60~/o2~右的毕业生初次未能就业。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495万人,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现实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尽管普通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可是这种投资潜在的收益风险却日益增大。

1.3普通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陷入惯性思维

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人们在思维中形成了一种惯性:即认为在劳动力价值的代际转移中,只要父辈对下一代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投入,就能增加下一代的未来劳动力价值,而这种高附加值的劳动力在未来是一定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高收益率。通过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满足求知的欲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边际收入,尤其是对于农村贫困地区及城市普通家庭来说,教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

2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市场风险与理性选择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但社会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一方面迫使大学毕业生降低就业要求,避免“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失业的怪圈。大学毕业生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选择大中城市、沿海城市还是农村,选择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完全应是市场行为,只要就业体制顺畅,在就业岗位充足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量的毕业生失业问题。另一方面,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进入尴尬的境地。对毕业生而言,失业意味着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起始阶段遭受挫折,对个人心理和人生旅程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尚无回报。这就是无情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引起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暂时性风险。

为了避免高等教育投资的暂时性风险,学生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总是慎之又慎,精心挑选。由于劳动力市场是分层的,有主、次之分,且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是分割的,很难流动一般情况下,失业后多数只能在次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如果不经过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等途径很难再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因此,为了规避教育投资风险,入学前总是选择将来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择业时,总是把就业地区和收入高低作为重要因素进行权衡。对就业地区和收入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以及沿海发达的中小城市是毕业生的首选目标。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就业选择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对毕业生这种顺应市场的择业观念是无可厚菲的。尽管教育投资对人的提升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方面,但实际上在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划问,会把教育投资的未来收益和风险作为择业的重要指导因素,希望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环境、比较高的收入、稳定的职业。如果盲目就业,被限制在一个不能流动或流动成本很高的低收入环境中,不仅约束了自身的发展,而且教育投资很难在预期的时间内收回,形成家庭教育投资的低效用和收益损失。

3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对策

3.1国家要加强对个体高等教育投资与就业的宏观调控

国家和相关研究部门要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对人才供求趋势进行研究和预测,供大学生作为专业选择的参考依据,减少不必要的人才浪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的类型、质量和数量有不同的要求,国家宏观上人才培养计划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和研究部门进行未来人才发展规划,预测不同专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需求状况,并且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或高等学校制定招生计划、设立专业的依据,使人力资源的供需趋于平衡,减小教育投资的风险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平台。首先,构建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减少人员流动的交易成本;其次,建立顺畅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扩大毕业生的选择信息,降低职业搜寻成本;第三,改变过去单纯追求GDP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以GDP和就业共同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3.2高校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地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自身配置能力;在学制方面,我国高校可以推行弹性学制或完全学分制,以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与工作的时间;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积极主动地合理利用多种求职渠道,加强信息指导,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3.3投资高等教育的普通家庭要转变观念,理性投资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就业;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裁员、减薪还有倒闭的命运随之而来,2009年延续08年的余味,毕业生选择缩在大学的温柔乡里躲避严冬。2010年经济回暖,但就业形势并没有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地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有可能达到700万之多,而2011年毕业生人数更是将达到650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界定与分析

1.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分析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是指个体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投资由于外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预期收益无法实现的可能性,是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不确定性,或者说高等教育个人投资中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包括如下几点内容:

(1)高等教育投资预期收益风险分析

预期收益风险是指个人投资者在决定是否投资时所估算的高等教育收益实际值与估算值之间不一致的风险。个人之所以愿意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人在未来就业中的价值。一般认为,劳动者由于接受高等教育,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往往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并获得较高的报酬。个人对这种投资效益的期待,是刺激投资热情的最主要动因。然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周期是很长的,一个优秀高中毕业生一般要经过至少四年培养才能本科毕业(如果加上研究生教育还需三至五年),毕业后仍然须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四五年,才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在人才培养时间上的长周期,决定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获取长期性的特点。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风险性也加大,实际收益与预算值之间就会有更大的差距,这就会造成高等教育投资的实际净收益达不到预期水平。

(2)高等教育投资教育服务风险分析。

教育服务风险是指由于高等学校提供给投资者个人的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低于投资者预期,而给投资者个人造成一定的投资风险。如所选择的学校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教学质量不高、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校园治安环境不是很理想等将对投资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重大影响。个人投资高等教育,除了希望能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以外,还希望享受到令自己满意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企业嫌大学生眼高手低,他们的技能不够实用,另外大学生可能也很在意企业的苦力劳动多,不愿意干,还需要关注的一点,其实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的大学教育脱离企业的实际需要,长期以来,企业和大学谁也不理谁,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用人已经是市场经济了,大学教育依然是计划经济,导致的是驴唇不对马嘴,牺牲品就是花巨资上大学的大学生。

(3)高等教育投资就业风险分析。

就业风险是指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面临的就业市场不好、就业政策不好、就业环境不好等原因使得投资者个人难以获得理想工作的风险。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相当普遍,很多大学生甚至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为此,许多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可能会大大脱离现实的需要,如专科生会继续读本科,更多的本科生则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等等。结果是高等教育投资盲目性必然增加,造成人才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相对教育过度现象,并可能由此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教育过程中巨大的投入和压力,在未来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和回报。因此,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直接威胁着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与保障,迫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追加教育投资引发了以下的教育过度风险。

(4)高等教育投资教育过度风险分析。

教育过度风险是指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程度超出了实际需要,它是人才高消费和知识性失业的深层次原因。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存在,使劳动力市场上始终存在一个知识性失业大军它迫使相对低学历者为了规避投资风险继续追加教育投资力度,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以便把包括前期投资在内的收益提高到一个理想水平。为此,许多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可能会大大脱离现实的需要,如专科生会继续读本科,更多的本科生则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等等。结果是高等教育投资盲目性必然增加,造成人才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相对教育过度现象,并可能由此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三、个人降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基本对策

有投资,就会有风险存在。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高等教育是一项有较大风险的投资活动:投资成本高,收益不确定。作为投资主体,应当有较强的风险意识,要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投资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1)根据自身实际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投资方式。在高等教育人才的供求市场上,已经是一个买方市场,高等教育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由计划经济时代低投入高回报降低到一个较低水平。现在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上大学的成本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因此,不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文凭,应该根据自身能力与家庭的经济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教育投资方式,在投资的时候要做好合理的规划。

(2)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的质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多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积极就业,尽可能地延长投资回报时间;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投资的巨大压力,除了必须的支出外,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支出水平,努力减少投资成本。

(3)根据社会办学需要,发展民办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适应了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渴望。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较大的办学自和灵活的办学机制等特点,与公办高等教育互为补充,在高等教育市场上获得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赵宏斌.教育过度与收益风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2]武向荣.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