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

机械发展史论文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认识、技术传统、传统机械

在古代,不同的文明区域有着不同的知识和技术传统。要认识中国的技术传统,首先要探讨中国的技术发展史。刘仙洲、梁思成等学者在20世纪前半叶开创了中国技术史研究。但是,技术史至今在中国仍是一个年轻的学科①。研究中国古代技术史和现存的传统技术也就是认识或者说发现中国的技术传统,我们至今对这一传统的认识还不充分。本文从回顾中国机械工程史研究入手,进而探讨技术传统的一个认识途径——调查现存的传统机械。

一、对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的研究

关于中国机械传统的的记述和传说长期流传于世,引起了历代擅长技术者和文人的注意和好奇。三国时期的马钧曾再度发明前人的指南车、翻车,明末的王徵试图复原指南车、木牛流马等。王祯撰《农书·农器图谱》,薛景石撰《梓人遗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记载了他们所了解的机械。艺术家的作品也使古代机械的技术信息留存下来。比如,五代《闸口盘车图》仔细绘制了水磨图,《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都城汴梁(今开封)的船舶、车辆、桥梁等技术。

中国古机械较早地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注意。1909年起,格里(giles)、摩尔(moule)、朗基斯特(lanchester)等人先推测过指南车的传动机构[1]。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历史学家、机械工程学家和文博专家开始了中国古代机械的文献研究和专题研究。1925年,张荫麟翻译了英国人摩尔的论文《宋燕肃吴德仁指南车造法考》,且撰写了《宋卢道隆、吴德仁记里鼓车之造法》,刊载在《清华学报》上。1935年,刘仙洲在清华大学出版《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初步整理了汉语古籍中关于机械的记述。王振铎则根据古文献的记载,试图复原古代的机械装置。1936年,他在《燕京学报》上发表《汉张衡候风地动仪制法的推测》,并在北平研究院复原指南车、记里鼓车[2]。这些早期的工作开创了中国机械工程史的研究。

1949年以后,科学技术史在中国成为一项有组织的事业,实现了初步的建制化,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3,4,5,6]。其中,刘仙洲、王振铎的工作代表了机械工程史的学术水平[7]。

1950-60年代,刘仙洲开展了机械原动力、计时器、齿轮、凸轮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基于这些研究,他撰写了通史性著作《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和《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展史》[8,9],初步勾画了中国机械技术发展的大致脉络。书中收入了关于耧、辘轳、独轮车等方面的调研成果。后来,刘先生曾组织学者从2万余种古书中查找古机械的线索和记述,留下了大量的卡片。近今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学者对这些的资料进行了

复原是古代机械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王振铎等长期从事古代机械史的专题研究和复原。在文献分析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上,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原了地震仪、指南车、记里鼓车、水运仪象、水排等机械装置,其主要成果收入他的文集《科技考古论丛》[10]。

英国李约瑟(joseph needham)注意从东西方文明的比较这一视角,审视中国古代的机械和技术传播,同时探讨机械技术与其它知识的关系。他参考了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在王铃的协助下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分册[11]。该书初版于1965年,后被翻译成日文和中文,是国外学者了解中国机械技术传统的一个重要窗口[12]。

在刘仙洲之后,机械工程史的专题研究和调查工作仍有进展。同济大学陆敬严在古代兵器和其它机械装置的复原研究以及立轴式风车等传统机械的调查方面均有新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对中国传统金属工艺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对秦陵铜车马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当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全国的科技史家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集中展示中国学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时,陆敬严、华觉明等学者,编著了该丛书的机械卷[13]。该书继承了刘仙洲、王振铎等中国学者的思路,适当参考了李约瑟和其他学者的著作,在技术内容和构造原理分析方面均有进展。

刘仙洲、王振铎、李约瑟、陆敬严和华觉明等所撰写的专著主要基于古籍的记载、考古资料和部分传统机械的调查资料。未来的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研究还可以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发掘、整理和解读明清时期汉文典籍和某些少数民族语言文献中的史料;第二,充分利用现有的和将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开展科技考古研究;第三,广泛而深入地调查现存的传统机械,探讨它们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第四,开展技术的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有连续的文化传统,保留了繁浩的古籍。有关古代机械的记载,散文见于多种体裁的典籍之中。然而,关于技术的文字记述或绘图大多过于简略,时常仅有只言片语,甚至找不到任何记载。考古发现能够提供某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其内容显然是有限的。多数古代机械的制作材料是木、竹等不易长期保留的材料,只有少数零件是用石头和金属制作的。这使得我们在考古资料中很少有机会找到结构比较完整的机械。像古代车辆和铜车马这样的发现毕竟是少数。

古代典籍和考古资料的缺憾限制了人们对机械技术传统的认识。因此,单纯基于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技术史研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进一步发现技术传统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调查现存传统技术,且从科技史、文化史、人类学、民俗学等角度去展开讨论。

二、前人对传统机械的调查

中国有着连续的技术传统。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在东南沿海和一些内地城市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工业体系,而在广大乡村,尤其是边远地区还延续着传统的产业和技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既有现代的运载火箭,又有传统的耕作机具。那些现存的传统技艺是古老技术的延续,至今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机械而言,其原理、构造、制作工艺和用途基本上与古代一致,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为便于与现代机械区别,我们称那些遵循古代技术传统的机械为“传统机械”,它们及其相关的工匠和使用者是机械技术传统的主要载体。

只要稍加调查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传统机械和工匠的手艺中保留了完整的技术信息,其内容远比任何古籍的记载丰富得多。要想深入地认识技术传统,补充文献的不足,澄清古代机械的详细构造原理、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调查研究现存的传统机械。

可以说,古人已经调查和记录了传统技术。很多技术被《考工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等典籍记述下来,流传至今。同时,我们不难想到利用现代的条件,按照现代的学术标准和方法,调查记述传统技术,保留文化遗产。

西方和日本学者早就开始做传统技术的田野调查,并将调研成果整理出版。20世纪,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技术给予了关注。霍梅尔(hommel)调查了中国的若干种传统技术,1937年出版了一部专著(china at work),其中收录了不少机械装置的图片资料[14]。尽管记述仍不够详细,但毕竟为我们保留了当时的技术资料。类似的论著还有西方学者撰写的江苏传统犁、牛转龙骨水车等技术的调查报告[15]。伍斯特(worcester)在1940年发表的论文里,描绘了在四川测绘的一种船磨[16]。这种船磨似乎已经失传了。李约瑟不仅参考了这些学者的调研成果,还亲自到乡村考察了筒车、水磨、车辆挽具等技术,为他的中国机械工程史准备了详实的资料。

日本学者对中国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区的传统机械和相关技术做了分门别类的调查,将它们拍照、测绘和记录成册。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人调查了华北和东北等地的农业机械,出版了调查报告,如中田圭治的《北支の??Iと作?I?C具》(1940年)、二瓶?一和松田良一的《北支の?具に?すゐ?查》(1942年),它们被当代日本学者渡部武整理为《?北在来の?具》一书[17]。这两部书内容丰富,收录了华北的各种农业机具,包括共用一根驱动轴的五个龙骨水车、驴转龙骨水车、铁匠制作的畜力水车铁齿轮,等等。书中记述的有些机具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渡部武还到西南等地做了新调查,完成了《西南中国传统生产工具图录》[18]。在日本任教的澳大利亚学者唐立(christian daniels)等调查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制糖、造纸、榨油等技术,撰写了若干调查报告,对制糖技术的起源和明清的制糖技术均做了研究。他的调查研究汇集成《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卷[19]。日本学者调查和测绘的机械种类多,对一些构造比较简单的机械和工具的形制描绘尤其细致。他们的调查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之中。

1958年,中国农村出现了工具改革的苗头。称之为“技术革命的萌芽”,并主张推广到一切地方去[20]。在他鼓动下,农村掀起了工具改革的热潮。同年9月,农业部编辑了4卷本《农具图谱》,汇集了当时全国各地使用的和新改进的的各种农具,以交流改进、创造、推广和使用农具的经验,促进农具改革运动[21]。该书介绍了各种农业机械的构造特点、规格性能、使用方法、产地、造价等。在20世纪50年代还有其他关于传统技术的出版物和一些独立的调查报告,比如关于立轴式风车的调查报告[22]。刘仙洲这样的机械工程史家更是重视民间技术的史学价值,对河北、山西、河南某些地方的传统机械做了调查[23]。

期间,大陆的学术研究陷于停滞。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学术活动和研究再度兴起。20世纪80年代,在农业部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博物馆在山东、云南等省调查了多种农业技术和机械,拍摄了录象。他们征集到的传统机械陈列或保存在北京的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苏州丝绸博物馆也调查和征集了不少传统纺织机械,使之成为重要展品或演示工具。同时,某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也对传统机械做了专题调研。

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考古、民俗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传统技术的调查研究,出现了不少调研文章。研究生学位论文使调查研究工作更系统、更深入[24,25]。尹绍亭、何学惠主编的《云南物质文化》丛书汇集了尹绍亭的农耕卷、唐立的生活技术卷、罗钰的采集渔猎卷等,其中描绘了很多工具和机械装置[26,27]。这套书的风格与日本学者的调查专著有相似之出,农耕卷描绘了许多耕作机械、筒车、龙骨水车、风扇车等,但很少涉及水碾、水磨、水碓等结构比较复杂的机械。

20世纪80年代,科研院所和文博部门的学者多次向有关部门呼吁调查、抢救和保护中国的传统工艺。1994年成立了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经过酝酿和准备,《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在1996年被列入中国科学院的“九五”项目“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传统机械的调查研究》就是该丛书中的一卷。

三、调查传统机械的经验

1991年,笔者会同冯立升、钱小康、张治中等开始了传统机械的调查研究,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这一工作结束后,我们在“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继续有选择地调查传统机械。1998年以来,笔者开始与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合作,调查中国的力学知识与机械技术传统。

现存传统机械种类繁多,同种机械还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这方面的调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以几个人的微薄之力和有限的经费,在课题规定的有限时间内,要调查各地的各式传统机械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我们不得不确定一个目标适当的研究路线。

我们不是选定某一地区做多种机具的调查,而是选择若干种机械,了解它们的机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和使用等技术细节,将实物的调查与走访工匠结合起来,以求在认识或发现机械技术传统方面真正有所突破。调查对象的选择取决于课题的目标。一般说来,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较典型的、技术上特点突出的、代表传统技术水平的机械,它们大多是结构相对复杂的机械。如果某种技术濒于绝迹,就优先安排调查。中国古代的纯金属机械装置不是很多。为了反映这方面的技术,我们选择了保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明朝制造的浑仪和简仪。

传统机械大多属于农业和手工行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级政府的农机、机械、纺织、文博等部门及研究机构,了解传统机械的分布、制作和使用等情况,得到调查线索,初步选择调查对象和要寻访的民间匠人。例如,1993年,通过原机械工业部和连云港连云区科委,我们得知传统风车在江苏赣榆的使用情况,到海边的盐场做了调查[28]。那里的工程管理人员又向我们提供了去浙江开化县考察的线索,促成了水碓、油榨等机械的调查[29,30]。同年,根据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提供的线索,在云南省农机管理局、大理农机局、丽江农机局的帮助下,我们调查了云南的若干种传统农业机械[31]。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计量研究院、北京通州计量局的支持下,我们帮助德国合作者调查了北京通州的传统杆秤制作技术[32]。2001年,在广西民族学院万辅彬副院长的帮助下,我们到广西融水县调查了苗寨的水碾。

调查者的机械工程专业背景对深入开展工作,辨识技术细节是很有帮助的。为了比较全面地实录技术细节,须拍摄机械的整体照片和各重要结构的局部照片,测绘出机械视图,记录工匠和使用者口述的设计与制作思路、方法、选材要求、技术窍门,用摄象机拍摄机械和采访工匠的过程。比较理想的是,拍摄、记录机械的制作过程。笔者曾与德国学者合作,拍摄、记录了北京和长沙工匠制作传统杆秤的全过程和使用情况。这种少而细的做法可以为将来复制这些机械提供完整的技术信息,是对传统技术的一种抢救。

采访工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工作。我们在浙江、云南、山东、内蒙古、北京、广西都曾采访过制作和使用传统机械的手艺人和农民。在采访之前,我们阅读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参观或测绘了实物,从而拟订出要向工匠提出的问题。否则,所提问题可能落不到点子上,或者不够深入,采访的效果就会打折扣。有时,由于方言的限制,双方可能出现交流的困难。这时,就要找“翻译”来帮忙。

电影、电视等技术的传入,为我们带来了保存和表现传统技术的新手段。一些非科技史专家策划拍摄的电影、电视片或多或少地纪录了一些传统技术,或者为进一步调查提纲了线索,值得留意。例如,电影《柳堡的故事》以大量的画面表现了立轴式大风车带动龙骨水车提水的场景。立轴式风车已经绝迹,这部电影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卧轴式风车的场景出现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但镜头很少。近些年,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影视作品中偶尔也有筒车、水磨等机械的镜头一闪而过。科技史专家策划的专题片更有目的地记录了传统技术。比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刘仙洲和故宫博物院的帮助下,于1960年代拍摄了一部关于清宫机械钟表的纪录片。近来,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制作了一部包括中国杆秤制作在内的《力学考古》电视片。

实地调查所得到的丰富资料须经过系统的整理,进而与古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印证、补充,追本溯源,探讨技术的演进和传播,或进行其它视角的研究。需要查阅的资料包括地方志、正史、野史、笔记、考古报告等。我们在浙江开化县调查的两种水碓与元朝王祯《农书》所记述的“撩车碓”和“鼓碓”相符,油榨则与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记载一致。《开化县志》对水碓也明确记载。

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代的知识和方法,对传统技术做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比如,对一种机械做动力学、运动学分析,探讨其零件的受力状况和结构特性,推算机械的传动效率和整个装置的功效,等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传统的技术,我们可以说它符合现代科学原理,但却不可轻易地断定它应用了什么科学原理。通常,工匠们知道怎么做,应该遵守什么样的技术规则,掌握什么样的窍门,却未掌握那些经过科学家描述的原理和定律。

在调查和分析过程中还须辨识那些参入传统技术中的现代技术成果。19世纪中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曾鼓励改良传统技术,发展现代技术。1950年代,中央政府更是提倡改进各式传统机械,举行过改良成果展览。随着现代化的浪潮不断冲击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技术向各地传播,甚至影响到很偏僻的地区。传统机械的整体设计基本上遵循古制,但有些机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现代技术的影响,有的零件改用现代的材料制作,有的零件属于现代技术产品。比如,江苏赣榆风车的木卧轴被钢管轴取代,龙骨水车的木质刮水板改为橡胶板。苏州丝绸博物馆收藏的一架纺机上的一对木齿轮换成了塑料齿轮。云南、广西水车上都用铁丝来加固水轮的叶片。广西融水县杆洞乡水碾的水轮立轴上安装着现代的滚珠轴承,碾轮与轴的连接采用了现代的螺栓。杆秤加工过程中,匠人有时要借用现代的手电钻、钢锯、砂纸。现代文明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研究传统机械时,一定要区分哪些是传统的,哪些是现代的;在总结传统技术的时候,注意把现代技术“剔除”出去。

在采访工匠时,须注意防止近代知识“窜入”口述的知识中。比如,一个受过中学教育的工匠在解释杆秤的时候,他可能要用现代力学概念和杠杆原理来解释秤的原理和刻度划分,而这些却不属于中国古代的知识传统。在采访那些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很少的工匠时,我们就比较容易避免后世知识的混入。

四、调查中的发现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仅就若干种传统机械做了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发现超出我们事先的期望。可以说,每次调查都有新的发现和惊喜,结束调查计划时往往又发现新的调查对象,深感意犹未尽。归纳起来,我们在江苏、浙江、云南、广西、陕西、北京、山东、内蒙古等地调查得到了如下发现:

1.机械的详细构造和不同地区机械的相似性和差别,比如石磨盘、水轮、齿轮的构造;

2.整个机械及其零件的准确尺寸参数,如水碓、水碾的尺寸;

3.零件制作的选材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用杉木制作龙骨车;

4.零部件的制作工艺和加工工具,主要是木作工艺和金属工艺;

5.零部件的各种连接方式,如榫、楔、铆、箍、销等;

6.轴承的构造以及冷却方式,如浙江水碓、云南水磨中的轴承;

7.机械的控制方法,如水轮转速的控制、水磨粮斗与磨盘间隙的调节;

8.各种技术窍门,如长沙制作杆秤的秤星的方法、五味子用做涂料;

9.工匠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如秤星刻度的划分与计算方法;

10.机械的其它用途,如水碓用于加工木粉、辣椒粉、纸浆等;

11.机械的操作要领与维护保养要求,机械的使用寿命;

12.匠人们的“讲究”,如杆秤刻度与福、禄、寿之间的关系的说辞;

这些内容绝大多数是古籍中没有或很少描述的。这类活的史料向我们展示了生动的技术画卷,提出了新的有待调查的问题、思考的线索和文献研究的方向,值得珍视。

中国已经为实现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现代化”奋斗了一个多世纪。可以说,现代化就意味着掌握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与技术。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技术被淘汰或濒于消失。社会上轻视“老古董”,有的传统技术已濒于消失。无详细记录的传统技术一旦失传,就难以挽回文化上的损失。立轴式风车的绝迹就是一个教训。调查和实录那些濒于失传的技术传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科技史界、考古界、文博界和有关产业部门有责任开展传统技术的调查、研究、抢救、保护。国家应该建立有自己特点的科学技术博物馆,传统技术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机械工程史学者曾呼吁建立中国的机械博物馆。

五、基于调查资料的研究前景

基于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我们可以开展多视角的研究,包括史学研究、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探讨、技术起源和传播的分析、技术社会学的讨论、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思考,等等。

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的技术有很多一致性和相似性,也有差异。这一现象与文化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而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与不同的民族相对应。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与自己民族有关的文献资料不多甚至很少。在此情况下,纯粹的历史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技术及其与其他文化因素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却是非常有潜力的。国外学者做过传统知识和技术的深入调查,较早将人类学的方法引入到科学技术史研究中,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国内也有的学者把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研究称作“科技人类学”,强调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出路之一[33]。近年来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科技史论文”多少都有田野调查和文化人类学的色彩,只是深入系统的工作还不是很多。我们主张开展“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技术传统”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中国的传统机械,分析传统技术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这是认识中国机械技术传统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文作者只是做了若干初步的田野调查,视野更为开阔的技术与文化互动的研究还有待尝试。该文旨在就教于学界同仁。

参 考 文 献

1. 陆敬严,八十年来指南车的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第6卷(1986)第1期,第52-58页

2. 李 强,王振铎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科技模型的复原工作,中国科技史料,第12卷(1991年)第2期,第63-71页

3. 席泽宗,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见:席泽宗,科学史八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第19-43页

4. 刘钝,科学史的文化功能及其建制化,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3期,第75-76页

5. 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6卷(2000年)第2期第58-62页、封四,第3期第51-55页

6. 张柏春,对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3卷(2001年)第3期,第88-94页

7. 张柏春,对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11卷(1994年)第3期,第36-38页

8. 刘仙洲,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

9. 刘仙洲,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

10. 王振铎,科技考古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1.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4, part ii,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12.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二分册,机械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3. 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4. hommel, p. r. china at work; an illustrated record of the primitive industries of china’s masses, whose life is tail, and thus an account of chinese civilisation. bucks county historical society, doylestown, pa., 1937; john day, new york, 1937

15. rewi alley and c. c. bojesen,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used in southern kiangsu, the china journal, vol. xxvi, no.2 (1937), pp.87-96

16.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4, part ii,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p.412

17. 渡部 武 解?,(?涂蹋┤A北在来の?具,大日本??C具?f会、?北??I科学研究所·?北?事??场,1995年

18. 渡部 武、渡部顺子,西南中国传统生产工具图录,东京外国语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ヵ言语文化研究所,历史·民俗丛书iv,?c友社,2000年

19. 唐立(christian daniels),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84页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具图谱,第一卷,前言,第1页,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1958年

22. 陈立,为什么风力没有在华北普遍利用——渤海海滨风车调查报告,科学通报,第2卷(1951年)第3期

23. 刘仙洲,有关我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的几项新资料,农业机械学报,第7卷(1964年)第3期,第194-203页

24. 易颖琦、陆敬严,中国古代立轴式大风车的考证与复原,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

25. 李克敏,张小泉、王麻子剪刀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中国科技史料,第13卷(1992年)第2期,第70-84页

26. 尹绍亭,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上、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7. 罗钰,云南物质文化,采集渔猎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8. 张柏春,中国风力翻车构造原理新探,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4卷(1995年)第3期,第287-296页

29. 张柏春,中国传统水轮及其驱动机械,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3卷(1994年)第2期,第155-163页;第3期,第254-263页

30. 张柏春、冯立升,“南方油榨”的初步考察,古今农业,1994年第4期,第23-27页

31. 云南几种传统水力机械的调查研究,古今农业,1994年第1期,第41-49页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认识、技术传统、传统机械

在古代,不同的文明区域有着不同的知识和技术传统。要认识中国的技术传统,首先要探讨中国的技术发展史。刘仙洲、梁思成等学者在20世纪前半叶开创了中国技术史研究。但是,技术史至今在中国仍是一个年轻的学科①。研究中国古代技术史和现存的传统技术也就是认识或者说发现中国的技术传统,我们至今对这一传统的认识还不充分。本文从回顾中国机械工程史研究入手,进而探讨技术传统的一个认识途径——调查现存的传统机械。

一、对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的研究

关于中国机械传统的的记述和传说长期流传于世,引起了历代擅长技术者和文人的注意和好奇。三国时期的马钧曾再度发明前人的指南车、翻车,明末的王徵试图复原指南车、木牛流马等。王祯撰《农书·农器图谱》,薛景石撰《梓人遗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记载了他们所了解的机械。艺术家的作品也使古代机械的技术信息留存下来。比如,五代《闸口盘车图》仔细绘制了水磨图,《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都城汴梁(今开封)的船舶、车辆、桥梁等技术。

中国古机械较早地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注意。1909年起,格里(Giles)、摩尔(Moule)、朗基斯特(Lanchester)等人先推测过指南车的传动机构[1]。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历史学家、机械工程学家和文博专家开始了中国古代机械的文献研究和专题研究。1925年,张荫麟翻译了英国人摩尔的论文《宋燕肃吴德仁指南车造法考》,且撰写了《宋卢道隆、吴德仁记里鼓车之造法》,刊载在《清华学报》上。1935年,刘仙洲在清华大学出版《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初步整理了汉语古籍中关于机械的记述。王振铎则根据古文献的记载,试图复原古代的机械装置。1936年,他在《燕京学报》上发表《汉张衡候风地动仪制法的推测》,并在北平研究院复原指南车、记里鼓车[2]。这些早期的工作开创了中国机械工程史的研究。

1949年以后,科学技术史在中国成为一项有组织的事业,实现了初步的建制化,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3,4,5,6]。其中,刘仙洲、王振铎的工作代表了机械工程史的学术水平[7]。

1950-60年代,刘仙洲开展了机械原动力、计时器、齿轮、凸轮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基于这些研究,他撰写了通史性著作《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和《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展史》[8,9],初步勾画了中国机械技术发展的大致脉络。书中收入了关于耧、辘轳、独轮车等方面的调研成果。后来,刘先生曾组织学者从2万余种古书中查找古机械的线索和记述,留下了大量的卡片。近今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学者对这些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复原是古代机械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王振铎等长期从事古代机械史的专题研究和复原。在文献分析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上,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原了地震仪、指南车、记里鼓车、水运仪象、水排等机械装置,其主要成果收入他的文集《科技考古论丛》[10]。

英国李约瑟(Joseph Needham)注意从东西方文明的比较这一视角,审视中国古代的机械和技术传播,同时探讨机械技术与其它知识的关系。他参考了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在王铃的协助下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分册[11]。该书初版于1965年,后被翻译成日文和中文,是国外学者了解中国机械技术传统的一个重要窗口[12]。

在刘仙洲之后,机械工程史的专题研究和调查工作仍有进展。同济大学陆敬严在古代兵器和其它机械装置的复原研究以及立轴式风车等传统机械的调查方面均有新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对中国传统金属工艺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对秦陵铜车马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当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全国的科技史家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集中展示中国学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时,陆敬严、华觉明等学者,编著了该丛书的机械卷[13]。该书继承了刘仙洲、王振铎等中国学者的思路,适当参考了李约瑟和其他学者的著作,在技术内容和构造原理分析方面均有进展。

刘仙洲、王振铎、李约瑟、陆敬严和华觉明等所撰写的专著主要基于古籍的记载、考古资料和部分传统机械的调查资料。未来的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研究还可以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发掘、整理和解读明清时期汉文典籍和某些少数民族语言文献中的史料;第二,充分利用现有的和将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开展科技考古研究;第三,广泛而深入地调查现存的传统机械,探讨它们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第四,开展技术的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有连续的文化传统,保留了繁浩的古籍。有关古代机械的记载,散文见于多种体裁的典籍之中。然而,关于技术的文字记述或绘图大多过于简略,时常仅有只言片语,甚至找不到任何记载。考古发现能够提供某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其内容显然是有限的。多数古代机械的制作材料是木、竹等不易长期保留的材料,只有少数零件是用石头和金属制作的。这使得我们在考古资料中很少有机会找到结构比较完整的机械。像古代车辆和铜车马这样的发现毕竟是少数。

古代典籍和考古资料的缺憾限制了人们对机械技术传统的认识。因此,单纯基于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技术史研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进一步发现技术传统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调查现存传统技术,且从科技史、文化史、人类学、民俗学等角度去展开讨论。

二、前人对传统机械的调查

中国有着连续的技术传统。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在东南沿海和一些内地城市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工业体系,而在广大乡村,尤其是边远地区还延续着传统的产业和技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既有现代的运载火箭,又有传统的耕作机具。那些现存的传统技艺是古老技术的延续,至今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机械而言,其原理、构造、制作工艺和用途基本上与古代一致,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为便于与现代机械区别,我们称那些遵循古代技术传统的机械为“传统机械”,它们及其相关的工匠和使用者是机械技术传统的主要载体。

只要稍加调查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传统机械和工匠的手艺中保留了完整的技术信息,其内容远比任何古籍的记载丰富得多。要想深入地认识技术传统,补充文献的不足,澄清古代机械的详细构造原理、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调查研究现存的传统机械。

可以说,古人已经调查和记录了传统技术。很多技术被《考工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等典籍记述下来,流传至今。同时,我们不难想到利用现代的条件,按照现代的学术标准和方法,调查记述传统技术,保留文化遗产。

西方和日本学者早就开始做传统技术的田野调查,并将调研成果整理出版。20世纪,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技术给予了关注。霍梅尔(Hommel)调查了中国的若干种传统技术,1937年出版了一部专著(China at Work),其中收录了不少机械装置的图片资料[14]。尽管记述仍不够详细,但毕竟为我们保留了当时的技术资料。类似的论著还有西方学者撰写的江苏传统犁、牛转龙骨水车等技术的调查报告[15]。伍斯特(Worcester)在1940年发表的论文里,描绘了在四川测绘的一种船磨[16]。这种船磨似乎已经失传了。李约瑟不仅参考了这些学者的调研成果,还亲自到乡村考察了筒车、水磨、车辆挽具等技术,为他的中国机械工程史准备了详实的资料。

日本学者对中国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区的传统机械和相关技术做了分门别类的调查,将它们拍照、测绘和记录成册。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人调查了华北和东北等地的农业机械,出版了调查报告,如中田圭治的《北支の農業と作業機具》(1940年)、二瓶貞一和松田良一的《北支の農具に関すゐ調查》(1942年),它们被当代日本学者渡部武整理为《華北在来の農具》一书[17]。这两部书内容丰富,收录了华北的各种农业机具,包括共用一根驱动轴的五个龙骨水车、驴转龙骨水车、铁匠制作的畜力水车铁齿轮,等等。书中记述的有些机具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渡部武还到西南等地做了新调查,完成了《西南中国传统生产工具图录》[18]。在日本任教的澳大利亚学者唐立(Christian Daniels)等调查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制糖、造纸、榨油等技术,撰写了若干调查报告,对制糖技术的起源和明清的制糖技术均做了研究。他的调查研究汇集成《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卷[19]。日本学者调查和测绘的机械种类多,对一些构造比较简单的机械和工具的形制描绘尤其细致。他们的调查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之中。

1958年,中国农村出现了工具改革的苗头。毛泽东称之为“技术革命的萌芽”,并主张推广到一切地方去[20]。在他鼓动下,农村掀起了工具改革的热潮。同年9月,农业部编辑了4卷本《农具图谱》,汇集了当时全国各地使用的和新改进的的各种农具,以交流改进、创造、推广和使用农具的经验,促进农具改革运动[21]。该书介绍了各种农业机械的构造特点、规格性能、使用方法、产地、造价等。在20世纪50年代还有其他关于传统技术的出版物和一些独立的调查报告,比如关于立轴式风车的调查报告[22]。刘仙洲这样的机械工程史家更是重视民间技术的史学价值,对河北、山西、河南某些地方的传统机械做了调查[23]。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陆的学术研究陷于停滞。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学术活动和研究再度兴起。20世纪80年代,在农业部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博物馆在山东、云南等省调查了多种农业技术和机械,拍摄了录象。他们征集到的传统机械陈列或保存在北京的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苏州丝绸博物馆也调查和征集了不少传统纺织机械,使之成为重要展品或演示工具。同时,某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也对传统机械做了专题调研。

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考古、民俗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传统技术的调查研究,出现了不少调研文章。研究生学位论文使调查研究工作更系统、更深入[24,25]。尹绍亭、何学惠主编的《云南物质文化》丛书汇集了尹绍亭的农耕卷、唐立的生活技术卷、罗钰的采集渔猎卷等,其中描绘了很多工具和机械装置[26,27]。这套书的风格与日本学者的调查专著有相似之出,农耕卷描绘了许多耕作机械、筒车、龙骨水车、风扇车等,但很少涉及水碾、水磨、水碓等结构比较复杂的机械。

20世纪80年代,科研院所和文博部门的学者多次向有关部门呼吁调查、抢救和保护中国的传统工艺。1994年成立了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经过酝酿和准备,《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在1996年被列入中国科学院的“九五”项目“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传统机械的调查研究》就是该丛书中的一卷。

三、调查传统机械的经验

1991年,笔者会同冯立升、钱小康、张治中等开始了传统机械的调查研究,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这一工作结束后,我们在“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继续有选择地调查传统机械。1998年以来,笔者开始与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合作,调查中国的力学知识与机械技术传统。

现存传统机械种类繁多,同种机械还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这方面的调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以几个人的微薄之力和有限的经费,在课题规定的有限时间内,要调查各地的各式传统机械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我们不得不确定一个目标适当的研究路线。

我们不是选定某一地区做多种机具的调查,而是选择若干种机械,了解它们的机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和使用等技术细节,将实物的调查与走访工匠结合起来,以求在认识或发现机械技术传统方面真正有所突破。调查对象的选择取决于课题的目标。一般说来,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较典型的、技术上特点突出的、代表传统技术水平的机械,它们大多是结构相对复杂的机械。如果某种技术濒于绝迹,就优先安排调查。中国古代的纯金属机械装置不是很多。为了反映这方面的技术,我们选择了保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明朝制造的浑仪和简仪。

传统机械大多属于农业和手工行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级政府的农机、机械、纺织、文博等部门及研究机构,了解传统机械的分布、制作和使用等情况,得到调查线索,初步选择调查对象和要寻访的民间匠人。例如,1993年,通过原机械工业部和连云港连云区科委,我们得知传统风车在江苏赣榆的使用情况,到海边的盐场做了调查[28]。那里的工程管理人员又向我们提供了去浙江开化县考察的线索,促成了水碓、油榨等机械的调查[29,30]。同年,根据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提供的线索,在云南省农机管理局、大理农机局、丽江农机局的帮助下,我们调查了云南的若干种传统农业机械[31]。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计量研究院、北京通州计量局的支持下,我们帮助德国合作者调查了北京通州的传统杆秤制作技术[32]。2001年,在广西民族学院万辅彬副院长的帮助下,我们到广西融水县调查了苗寨的水碾。

调查者的机械工程专业背景对深入开展工作,辨识技术细节是很有帮助的。为了比较全面地实录技术细节,须拍摄机械的整体照片和各重要结构的局部照片,测绘出机械视图,记录工匠和使用者口述的设计与制作思路、方法、选材要求、技术窍门,用摄象机拍摄机械和采访工匠的过程。比较理想的是,拍摄、记录机械的制作过程。笔者曾与德国学者合作,拍摄、记录了北京和长沙工匠制作传统杆秤的全过程和使用情况。这种少而细的做法可以为将来复制这些机械提供完整的技术信息,是对传统技术的一种抢救。

采访工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工作。我们在浙江、云南、山东、内蒙古、北京、广西都曾采访过制作和使用传统机械的手艺人和农民。在采访之前,我们阅读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参观或测绘了实物,从而拟订出要向工匠提出的问题。否则,所提问题可能落不到点子上,或者不够深入,采访的效果就会打折扣。有时,由于方言的限制,双方可能出现交流的困难。这时,就要找“翻译”来帮忙。

电影、电视等技术的传入,为我们带来了保存和表现传统技术的新手段。一些非科技史专家策划拍摄的电影、电视片或多或少地纪录了一些传统技术,或者为进一步调查提纲了线索,值得留意。例如,电影《柳堡的故事》以大量的画面表现了立轴式大风车带动龙骨水车提水的场景。立轴式风车已经绝迹,这部电影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卧轴式风车的场景出现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但镜头很少。近些年,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影视作品中偶尔也有筒车、水磨等机械的镜头一闪而过。科技史专家策划的专题片更有目的地记录了传统技术。比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刘仙洲和故宫博物院的帮助下,于1960年代拍摄了一部关于清宫机械钟表的纪录片。近来,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制作了一部包括中国杆秤制作在内的《力学考古》电视片。

实地调查所得到的丰富资料须经过系统的整理,进而与古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印证、补充,追本溯源,探讨技术的演进和传播,或进行其它视角的研究。需要查阅的资料包括地方志、正史、野史、笔记、考古报告等。我们在浙江开化县调查的两种水碓与元朝王祯《农书》所记述的“撩车碓”和“鼓碓”相符,油榨则与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记载一致。《开化县志》对水碓也明确记载。

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代的知识和方法,对传统技术做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比如,对一种机械做动力学、运动学分析,探讨其零件的受力状况和结构特性,推算机械的传动效率和整个装置的功效,等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传统的技术,我们可以说它符合现代科学原理,但却不可轻易地断定它应用了什么科学原理。通常,工匠们知道怎么做,应该遵守什么样的技术规则,掌握什么样的窍门,却未掌握那些经过科学家描述的原理和定律。

在调查和分析过程中还须辨识那些参入传统技术中的现代技术成果。19世纪中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曾鼓励改良传统技术,发展现代技术。1950年代,中央政府更是提倡改进各式传统机械,举行过改良成果展览。随着现代化的浪潮不断冲击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技术向各地传播,甚至影响到很偏僻的地区。传统机械的整体设计基本上遵循古制,但有些机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现代技术的影响,有的零件改用现代的材料制作,有的零件属于现代技术产品。比如,江苏赣榆风车的木卧轴被钢管轴取代,龙骨水车的木质刮水板改为橡胶板。苏州丝绸博物馆收藏的一架纺机上的一对木齿轮换成了塑料齿轮。云南、广西水车上都用铁丝来加固水轮的叶片。广西融水县杆洞乡水碾的水轮立轴上安装着现代的滚珠轴承,碾轮与轴的连接采用了现代的螺栓。杆秤加工过程中,匠人有时要借用现代的手电钻、钢锯、砂纸。现代文明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研究传统机械时,一定要区分哪些是传统的,哪些是现代的;在总结传统技术的时候,注意把现代技术“剔除”出去。

在采访工匠时,须注意防止近代知识“窜入”口述的知识中。比如,一个受过中学教育的工匠在解释杆秤的时候,他可能要用现代力学概念和杠杆原理来解释秤的原理和刻度划分,而这些却不属于中国古代的知识传统。在采访那些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很少的工匠时,我们就比较容易避免后世知识的混入。

四、调查中的发现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仅就若干种传统机械做了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发现超出我们事先的期望。可以说,每次调查都有新的发现和惊喜,结束调查计划时往往又发现新的调查对象,深感意犹未尽。归纳起来,我们在江苏、浙江、云南、广西、陕西、北京、山东、内蒙古等地调查得到了如下发现:

1.机械的详细构造和不同地区机械的相似性和差别,比如石磨盘、水轮、齿轮的构造;

2.整个机械及其零件的准确尺寸参数,如水碓、水碾的尺寸;

3.零件制作的选材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用杉木制作龙骨车;

4.零部件的制作工艺和加工工具,主要是木作工艺和金属工艺;

5.零部件的各种连接方式,如榫、楔、铆、箍、销等;

6.轴承的构造以及冷却润滑方式,如浙江水碓、云南水磨中的轴承;

7.机械的控制方法,如水轮转速的控制、水磨粮斗与磨盘间隙的调节;

8.各种技术窍门,如长沙制作杆秤的秤星的方法、五味子用做涂料;

9.工匠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如秤星刻度的划分与计算方法;

10.机械的其它用途,如水碓用于加工木粉、辣椒粉、纸浆等;

11.机械的操作要领与维护保养要求,机械的使用寿命;

12.匠人们的“讲究”,如杆秤刻度与福、禄、寿之间的关系的说辞;

这些内容绝大多数是古籍中没有或很少描述的。这类活的史料向我们展示了生动的技术画卷,提出了新的有待调查的问题、思考的线索和文献研究的方向,值得珍视。

中国已经为实现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现代化”奋斗了一个多世纪。可以说,现代化就意味着掌握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与技术。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技术被淘汰或濒于消失。社会上轻视“老古董”,有的传统技术已濒于消失。无详细记录的传统技术一旦失传,就难以挽回文化上的损失。立轴式风车的绝迹就是一个教训。调查和实录那些濒于失传的技术传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科技史界、考古界、文博界和有关产业部门有责任开展传统技术的调查、研究、抢救、保护。国家应该建立有自己特点的科学技术博物馆,传统技术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机械工程史学者曾呼吁建立中国的机械博物馆。

五、基于调查资料的研究前景

基于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我们可以开展多视角的研究,包括史学研究、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探讨、技术起源和传播的分析、技术社会学的讨论、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思考,等等。

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的技术有很多一致性和相似性,也有差异。这一现象与文化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而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与不同的民族相对应。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与自己民族有关的文献资料不多甚至很少。在此情况下,纯粹的历史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技术及其与其他文化因素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却是非常有潜力的。国外学者做过传统知识和技术的深入调查,较早将人类学的方法引入到科学技术史研究中,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国内也有的学者把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研究称作“科技人类学”,强调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出路之一[33]。近年来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科技史论文”多少都有田野调查和文化人类学的色彩,只是深入系统的工作还不是很多。我们主张开展“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技术传统”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中国的传统机械,分析传统技术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这是认识中国机械技术传统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文作者只是做了若干初步的田野调查,视野更为开阔的技术与文化互动的研究还有待尝试。该文旨在就教于学界同仁。

参 考 文 献

1. 陆敬严,八十年来指南车的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第6卷(1986)第1期,第52-58页

2. 李 强,王振铎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科技模型的复原工作,中国科技史料,第12卷(1991年)第2期,第63-71页

3. 席泽宗,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见:席泽宗,科学史八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第19-43页

4. 刘钝,科学史的文化功能及其建制化,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3期,第75-76页

5. 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6卷(2000年)第2期第58-62页、封四,第3期第51-55页

6. 张柏春,对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3卷(2001年)第3期,第88-94页

7. 张柏春,对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11卷(1994年)第3期,第36-38页

8. 刘仙洲,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

9. 刘仙洲,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

10. 王振铎,科技考古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1.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4, part II,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12.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二分册,机械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3. 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4. Hommel, P. R. China at Work; an illustrated Record of the Primitive Industries of China’s Masses, whose Life is Tail, and thus an Account of Chinese Civilisation. Bucks County Historical Society, Doylestown, Pa., 1937; John Day, New York, 1937

15. Rewi Alley and C. C. Bojesen,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used in Southern Kiangsu, The China Journal, vol. XXVI, No.2 (1937), pp.87-96

16.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4, part II,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p.412

17. 渡部 武 解説,(復刻)華北在来の農具,大日本農機具協会、華北産業科学研究所·華北農事試驗场,1995年

18. 渡部 武、渡部顺子,西南中国传统生产工具图录,东京外国语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ヵ言语文化研究所,历史·民俗丛书IV,慶友社,2000年

19. 唐立(Christian Daniels),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84页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具图谱,第一卷,前言,第1页,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1958年

22. 陈立,为什么风力没有在华北普遍利用——渤海海滨风车调查报告,科学通报,第2卷(1951年)第3期

23. 刘仙洲,有关我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的几项新资料,农业机械学报,第7卷(1964年)第3期,第194-203页

24. 易颖琦、陆敬严,中国古代立轴式大风车的考证与复原,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

25. 李克敏,张小泉、王麻子剪刀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中国科技史料,第13卷(1992年)第2期,第70-84页

26. 尹绍亭,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上、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7. 罗钰,云南物质文化,采集渔猎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8. 张柏春,中国风力翻车构造原理新探,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4卷(1995年)第3期,第287-296页

29. 张柏春,中国传统水轮及其驱动机械,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3卷(1994年)第2期,第155-163页;第3期,第254-263页

30. 张柏春、冯立升,“南方油榨”的初步考察,古今农业,1994年第4期,第23-27页

31. 云南几种传统水力机械的调查研究,古今农业,1994年第1期,第41-49页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认识、技术传统、传统机械

在古代,不同的文明区域有着不同的知识和技术传统。要认识中国的技术传统,首先要探讨中国的技术发展史。刘仙洲、梁思成等学者在20世纪前半叶开创了中国技术史研究。但是,技术史至今在中国仍是一个年轻的学科①。研究中国古代技术史和现存的传统技术也就是认识或者说发现中国的技术传统,我们至今对这一传统的认识还不充分。本文从回顾中国机械工程史研究入手,进而探讨技术传统的一个认识途径——调查现存的传统机械。

一、对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的研究

关于中国机械传统的的记述和传说长期流传于世,引起了历代擅长技术者和文人的注意和好奇。三国时期的马钧曾再度发明前人的指南车、翻车,明末的王徵试图复原指南车、木牛流马等。王祯撰《农书·农器图谱》,薛景石撰《梓人遗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记载了他们所了解的机械。艺术家的作品也使古代机械的技术信息留存下来。比如,五代《闸口盘车图》仔细绘制了水磨图,《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都城汴梁(今开封)的船舶、车辆、桥梁等技术。

中国古机械较早地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注意。1909年起,格里(giles)、摩尔(moule)、朗基斯特(lanchester)等人先推测过指南车的传动机构[1]。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历史学家、机械工程学家和文博专家开始了中国古代机械的文献研究和专题研究。1925年,张荫麟翻译了英国人摩尔的论文《宋燕肃吴德仁指南车造法考》,且撰写了《宋卢道隆、吴德仁记里鼓车之造法》,刊载在《清华学报》上。1935年,刘仙洲在清华大学出版《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初步整理了汉语古籍中关于机械的记述。王振铎则根据古文献的记载,试图复原古代的机械装置。1936年,他在《燕京学报》上发表《汉张衡候风地动仪制法的推测》,并在北平研究院复原指南车、记里鼓车[2]。这些早期的工作开创了中国机械工程史的研究。

1949年以后,科学技术史在中国成为一项有组织的事业,实现了初步的建制化,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3,4,5,6]。其中,刘仙洲、王振铎的工作代表了机械工程史的学术水平[7]。

1950-60年代,刘仙洲开展了机械原动力、计时器、齿轮、凸轮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基于这些研究,他撰写了通史性著作《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和《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展史》[8,9],初步勾画了中国机械技术发展的大致脉络。书中收入了关于耧、辘轳、独轮车等方面的调研成果。后来,刘先生曾组织学者从2万余种古书中查找古机械的线索和记述,留下了大量的卡片。近今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学者对这些的资料进行了

复原是古代机械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王振铎等长期从事古代机械史的专题研究和复原。在文献分析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上,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原了地震仪、指南车、记里鼓车、水运仪象、水排等机械装置,其主要成果收入他的文集《科技考古论丛》[10]。

英国李约瑟(joseph needham)注意从东西方文明的比较这一视角,审视中国古代的机械和技术传播,同时探讨机械技术与其它知识的关系。他参考了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在王铃的协助下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分册[11]。该书初版于1965年,后被翻译成日文和中文,是国外学者了解中国机械技术传统的一个重要窗口[12]。

在刘仙洲之后,机械工程史的专题研究和调查工作仍有进展。同济大学陆敬严在古代兵器和其它机械装置的复原研究以及立轴式风车等传统机械的调查方面均有新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对中国传统金属工艺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对秦陵铜车马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当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全国的科技史家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集中展示中国学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时,陆敬严、华觉明等学者,编著了该丛书的机械卷[13]。该书继承了刘仙洲、王振铎等中国学者的思路,适当参考了李约瑟和其他学者的著作,在技术内容和构造原理分析方面均有进展。

刘仙洲、王振铎、李约瑟、陆敬严和华觉明等所撰写的专著主要基于古籍的记载、考古资料和部分传统机械的调查资料。未来的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研究还可以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发掘、整理和解读明清时期汉文典籍和某些少数民族语言文献中的史料;第二,充分利用现有的和将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开展科技考古研究;第三,广泛而深入地调查现存的传统机械,探讨它们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第四,开展技术的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有连续的文化传统,保留了繁浩的古籍。有关古代机械的记载,散文见于多种体裁的典籍之中。然而,关于技术的文字记述或绘图大多过于简略,时常仅有只言片语,甚至找不到任何记载。考古发现能够提供某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其内容显然是有限的。多数古代机械的制作材料是木、竹等不易长期保留的材料,只有少数零件是用石头和金属制作的。这使得我们在考古资料中很少有机会找到结构比较完整的机械。像古代车辆和铜车马这样的发现毕竟是少数。

古代典籍和考古资料的缺憾限制了人们对机械技术传统的认识。因此,单纯基于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技术史研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进一步发现技术传统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调查现存传统技术,且从科技史、文化史、人类学、民俗学等角度去展开讨论。

二、前人对传统机械的调查

中国有着连续的技术传统。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在东南沿海和一些内地城市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工业体系,而在广大乡村,尤其是边远地区还延续着传统的产业和技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既有现代的运载火箭,又有传统的耕作机具。那些现存的传统技艺是古老技术的延续,至今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机械而言,其原理、构造、制作工艺和用途基本上与古代一致,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为便于与现代机械区别,我们称那些遵循古代技术传统的机械为“传统机械”,它们及其相关的工匠和使用者是机械技术传统的主要载体。

只要稍加调查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传统机械和工匠的手艺中保留了完整的技术信息,其内容远比任何古籍的记载丰富得多。要想深入地认识技术传统,补充文献的不足,澄清古代机械的详细构造原理、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调查研究现存的传统机械。

可以说,古人已经调查和记录了传统技术。很多技术被《考工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等典籍记述下来,流传至今。同时,我们不难想到利用现代的条件,按照现代的学术标准和方法,调查记述传统技术,保留文化遗产。

西方和日本学者早就开始做传统技术的田野调查,并将调研成果整理出版。20世纪,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技术给予了关注。霍梅尔(hommel)调查了中国的若干种传统技术,1937年出版了一部专著(china at work),其中收录了不少机械装置的图片资料[14]。尽管记述仍不够详细,但毕竟为我们保留了当时的技术资料。类似的论著还有西方学者撰写的江苏传统犁、牛转龙骨水车等技术的调查报告[15]。伍斯特(worcester)在1940年发表的论文里,描绘了在四川测绘的一种船磨[16]。这种船磨似乎已经失传了。李约瑟不仅参考了这些学者的调研成果,还亲自到乡村考察了筒车、水磨、车辆挽具等技术,为他的中国机械工程史准备了详实的资料。

日本学者对中国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区的传统机械和相关技术做了分门别类的调查,将它们拍照、测绘和记录成册。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人调查了华北和东北等地的农业机械,出版了调查报告,如中田圭治的《北支の農業と作業機具》(1940年)、二瓶貞一和松田良一的《北支の農具に関すゐ調查》(1942年),它们被当代日本学者渡部武整理为《華北在来の農具》一书[17]。这两部书内容丰富,收录了华北的各种农业机具,包括共用一根驱动轴的五个龙骨水车、驴转龙骨水车、铁匠制作的畜力水车铁齿轮,等等。书中记述的有些机具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渡部武还到西南等地做了新调查,完成了《西南中国传统生产工具图录》[18]。在日本任教的澳大利亚学者唐立(christian daniels)等调查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制糖、造纸、榨油等技术,撰写了若干调查报告,对制糖技术的起源和明清的制糖技术均做了研究。他的调查研究汇集成《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卷[19]。日本学者调查和测绘的机械种类多,对一些构造比较简单的机械和工具的形制描绘尤其细致。他们的调查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之中。

1958年,中国农村出现了工具改革的苗头。毛泽东称之为“技术革命的萌芽”,并主张推广到一切地方去[20]。在他鼓动下,农村掀起了工具改革的热潮。同年9月,农业部编辑了4卷本《农具图谱》,汇集了当时全国各地使用的和新改进的的各种农具,以交流改进、创造、推广和使用农具的经验,促进农具改革运动[21]。该书介绍了各种农业机械的构造特点、规格性能、使用方法、产地、造价等。在20世纪50年代还有其他关于传统技术的出版物和一些独立的调查报告,比如关于立轴式风车的调查报告[22]。刘仙洲这样的机械工程史家更是重视民间技术的史学价值,对河北、山西、河南某些地方的传统机械做了调查[23]。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陆的学术研究陷于停滞。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学术活动和研究再度兴起。20世纪80年代,在农业部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博物馆在山东、云南等省调查了多种农业技术和机械,拍摄了录象。他们征集到的传统机械陈列或保存在北京的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苏州丝绸博物馆也调查和征集了不少传统纺织机械,使之成为重要展品或演示工具。同时,某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也对传统机械做了专题调研。

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考古、民俗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传统技术的调查研究,出现了不少调研文章。研究生学位论文使调查研究工作更系统、更深入[24,25]。尹绍亭、何学惠主编的《云南物质文化》丛书汇集了尹绍亭的农耕卷、唐立的生活技术卷、罗钰的采集渔猎卷等,其中描绘了很多工具和机械装置[26,27]。这套书的风格与日本学者的调查专著有相似之出,农耕卷描绘了许多耕作机械、筒车、龙骨水车、风扇车等,但很少涉及水碾、水磨、水碓等结构比较复杂的机械。

20世纪80年代,科研院所和文博部门的学者多次向有关部门呼吁调查、抢救和保护中国的传统工艺。1994年成立了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经过酝酿和准备,《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在1996年被列入中国科学院的“九五”项目“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传统机械的调查研究》就是该丛书中的一卷。

三、调查传统机械的经验

1991年,笔者会同冯立升、钱小康、张治中等开始了传统机械的调查研究,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这一工作结束后,我们在“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继续有选择地调查传统机械。1998年以来,笔者开始与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合作,调查中国的力学知识与机械技术传统。

现存传统机械种类繁多,同种机械还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这方面的调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以几个人的微薄之力和有限的经费,在课题规定的有限时间内,要调查各地的各式传统机械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我们不得不确定一个目标适当的研究路线。

我们不是选定某一地区做多种机具的调查,而是选择若干种机械,了解它们的机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和使用等技术细节,将实物的调查与走访工匠结合起来,以求在认识或发现机械技术传统方面真正有所突破。调查对象的选择取决于课题的目标。一般说来,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较典型的、技术上特点突出的、代表传统技术水平的机械,它们大多是结构相对复杂的机械。如果某种技术濒于绝迹,就优先安排调查。中国古代的纯金属机械装置不是很多。为了反映这方面的技术,我们选择了保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明朝制造的浑仪和简仪。

传统机械大多属于农业和手工行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级政府的农机、机械、纺织、文博等部门及研究机构,了解传统机械的分布、制作和使用等情况,得到调查线索,初步选择调查对象和要寻访的民间匠人。例如,1993年,通过原机械工业部和连云港连云区科委,我们得知传统风车在江苏赣榆的使用情况,到海边的盐场做了调查[28]。那里的工程管理人员又向我们提供了去浙江开化县考察的线索,促成了水碓、油榨等机械的调查[29,30]。同年,根据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提供的线索,在云南省农机管理局、大理农机局、丽江农机局的帮助下,我们调查了云南的若干种传统农业机械[31]。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计量研究院、北京通州计量局的支持下,我们帮助德国合作者调查了北京通州的传统杆秤制作技术[32]。2001年,在广西民族学院万辅彬副院长的帮助下,我们到广西融水县调查了苗寨的水碾。

调查者的机械工程专业背景对深入开展工作,辨识技术细节是很有帮助的。为了比较全面地实录技术细节,须拍摄机械的整体照片和各重要结构的局部照片,测绘出机械视图,记录工匠和使用者口述的设计与制作思路、方法、选材要求、技术窍门,用摄象机拍摄机械和采访工匠的过程。比较理想的是,拍摄、记录机械的制作过程。笔者曾与德国学者合作,拍摄、记录了北京和长沙工匠制作传统杆秤的全过程和使用情况。这种少而细的做法可以为将来复制这些机械提供完整的技术信息,是对传统技术的一种抢救。

采访工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工作。我们在浙江、云南、山东、内蒙古、北京、广西都曾采访过制作和使用传统机械的手艺人和农民。在采访之前,我们阅读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参观或测绘了实物,从而拟订出要向工匠提出的问题。否则,所提问题可能落不到点子上,或者不够深入,采访的效果就会打折扣。有时,由于方言的限制,双方可能出现交流的困难。这时,就要找“翻译”来帮忙。

电影、电视等技术的传入,为我们带来了保存和表现传统技术的新手段。一些非科技史专家策划拍摄的电影、电视片或多或少地纪录了一些传统技术,或者为进一步调查提纲了线索,值得留意。例如,电影《柳堡的故事》以大量的画面表现了立轴式大风车带动龙骨水车提水的场景。立轴式风车已经绝迹,这部电影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卧轴式风车的场景出现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但镜头很少。近些年,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影视作品中偶尔也有筒车、水磨等机械的镜头一闪而过。科技史专家策划的专题片更有目的地记录了传统技术。比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刘仙洲和故宫博物院的帮助下,于1960年代拍摄了一部关于清宫机械钟表的纪录片。近来,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制作了一部包括中国杆秤制作在内的《力学考古》电视片。

实地调查所得到的丰富资料须经过系统的整理,进而与古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印证、补充,追本溯源,探讨技术的演进和传播,或进行其它视角的研究。需要查阅的资料包括地方志、正史、野史、笔记、考古报告等。我们在浙江开化县调查的两种水碓与元朝王祯《农书》所记述的“撩车碓”和“鼓碓”相符,油榨则与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记载一致。《开化县志》对水碓也明确记载。

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代的知识和方法,对传统技术做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比如,对一种机械做动力学、运动学分析,探讨其零件的受力状况和结构特性,推算机械的传动效率和整个装置的功效,等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传统的技术,我们可以说它符合现代科学原理,但却不可轻易地断定它应用了什么科学原理。通常,工匠们知道怎么做,应该遵守什么样的技术规则,掌握什么样的窍门,却未掌握那些经过科学家描述的原理和定律。

在调查和分析过程中还须辨识那些参入传统技术中的现代技术成果。19世纪中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曾鼓励改良传统技术,发展现代技术。1950年代,中央政府更是提倡改进各式传统机械,举行过改良成果展览。随着现代化的浪潮不断冲击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技术向各地传播,甚至影响到很偏僻的地区。传统机械的整体设计基本上遵循古制,但有些机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现代技术的影响,有的零件改用现代的材料制作,有的零件属于现代技术产品。比如,江苏赣榆风车的木卧轴被钢管轴取代,龙骨水车的木质刮水板改为橡胶板。苏州丝绸博物馆收藏的一架纺机上的一对木齿轮换成了塑料齿轮。云南、广西水车上都用铁丝来加固水轮的叶片。广西融水县杆洞乡水碾的水轮立轴上安装着现代的滚珠轴承,碾轮与轴的连接采用了现代的螺栓。杆秤加工过程中,匠人有时要借用现代的手电钻、钢锯、砂纸。现代文明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研究传统机械时,一定要区分哪些是传统的,哪些是现代的;在总结传统技术的时候,注意把现代技术“剔除”出去。

在采访工匠时,须注意防止近代知识“窜入”口述的知识中。比如,一个受过中学教育的工匠在解释杆秤的时候,他可能要用现代力学概念和杠杆原理来解释秤的原理和刻度划分,而这些却不属于中国古代的知识传统。在采访那些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很少的工匠时,我们就比较容易避免后世知识的混入。

四、调查中的发现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仅就若干种传统机械做了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发现超出我们事先的期望。可以说,每次调查都有新的发现和惊喜,结束调查计划时往往又发现新的调查对象,深感意犹未尽。归纳起来,我们在江苏、浙江、云南、广西、陕西、北京、山东、内蒙古等地调查得到了如下发现:

1.机械的详细构造和不同地区机械的相似性和差别,比如石磨盘、水轮、齿轮的构造;

2.整个机械及其零件的准确尺寸参数,如水碓、水碾的尺寸;

3.零件制作的选材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用杉木制作龙骨车;

4.零部件的制作工艺和加工工具,主要是木作工艺和金属工艺;

5.零部件的各种连接方式,如榫、楔、铆、箍、销等;

6.轴承的构造以及冷却润滑方式,如浙江水碓、云南水磨中的轴承;

7.机械的控制方法,如水轮转速的控制、水磨粮斗与磨盘间隙的调节;

8.各种技术窍门,如长沙制作杆秤的秤星的方法、五味子用做涂料;

9.工匠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如秤星刻度的划分与计算方法;

10.机械的其它用途,如水碓用于加工木粉、辣椒粉、纸浆等;

11.机械的操作要领与维护保养要求,机械的使用寿命;

12.匠人们的“讲究”,如杆秤刻度与福、禄、寿之间的关系的说辞;

这些内容绝大多数是古籍中没有或很少描述的。这类活的史料向我们展示了生动的技术画卷,提出了新的有待调查的问题、思考的线索和文献研究的方向,值得珍视。

中国已经为实现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现代化”奋斗了一个多世纪。可以说,现代化就意味着掌握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与技术。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技术被淘汰或濒于消失。社会上轻视“老古董”,有的传统技术已濒于消失。无详细记录的传统技术一旦失传,就难以挽回文化上的损失。立轴式风车的绝迹就是一个教训。调查和实录那些濒于失传的技术传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科技史界、考古界、文博界和有关产业部门有责任开展传统技术的调查、研究、抢救、保护。国家应该建立有自己特点的科学技术博物馆,传统技术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机械工程史学者曾呼吁建立中国的机械博物馆。

五、基于调查资料的研究前景

基于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我们可以开展多视角的研究,包括史学研究、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探讨、技术起源和传播的分析、技术社会学的讨论、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思考,等等。

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的技术有很多一致性和相似性,也有差异。这一现象与文化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而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与不同的民族相对应。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与自己民族有关的文献资料不多甚至很少。在此情况下,纯粹的历史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技术及其与其他文化因素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却是非常有潜力的。国外学者做过传统知识和技术的深入调查,较早将人类学的方法引入到科学技术史研究中,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国内也有的学者把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研究称作“科技人类学”,强调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出路之一[33]。近年来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科技史论文”多少都有田野调查和文化人类学的色彩,只是深入系统的工作还不是很多。我们主张开展“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技术传统”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中国的传统机械,分析传统技术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这是认识中国机械技术传统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文作者只是做了若干初步的田野调查,视野更为开阔的技术与文化互动的研究还有待尝试。该文旨在就教于学界同仁。

参 考 文 献

1. 陆敬严,八十年来指南车的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第6卷(1986)第1期,第52-58页

2. 李 强,王振铎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科技模型的复原工作,中国科技史料,第12卷(1991年)第2期,第63-71页

3. 席泽宗,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见:席泽宗,科学史八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第19-43页

4. 刘钝,科学史的文化功能及其建制化,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3期,第75-76页

5. 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6卷(2000年)第2期第58-62页、封四,第3期第51-55页

6. 张柏春,对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3卷(2001年)第3期,第88-94页

7. 张柏春,对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11卷(1994年)第3期,第36-38页

8. 刘仙洲,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

9. 刘仙洲,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

10. 王振铎,科技考古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1.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4, part ii,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12. 李约瑟著、王铃协助,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二分册,机械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3. 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4. hommel, p. r. china at work; an illustrated record of the primitive industries of china’s masses, whose life is tail, and thus an account of chinese civilisation. bucks county historical society, doylestown, pa., 1937; john day, new york, 1937

15. rewi alley and c. c. bojesen,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used in southern kiangsu, the china journal, vol. xxvi, no.2 (1937), pp.87-96

16.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4, part ii,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p.412

17. 渡部 武 解説,(復刻)華北在来の農具,大日本農機具協会、華北産業科学研究所·華北農事試驗场,1995年

18. 渡部 武、渡部顺子,西南中国传统生产工具图录,东京外国语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ヵ言语文化研究所,历史·民俗丛书iv,慶友社,2000年

19. 唐立(christian daniels),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84页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具图谱,第一卷,前言,第1页,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1958年

22. 陈立,为什么风力没有在华北普遍利用——渤海海滨风车调查报告,科学通报,第2卷(1951年)第3期

23. 刘仙洲,有关我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的几项新资料,农业机械学报,第7卷(1964年)第3期,第194-203页

24. 易颖琦、陆敬严,中国古代立轴式大风车的考证与复原,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

25. 李克敏,张小泉、王麻子剪刀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中国科技史料,第13卷(1992年)第2期,第70-84页

26. 尹绍亭,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上、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7. 罗钰,云南物质文化,采集渔猎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8. 张柏春,中国风力翻车构造原理新探,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4卷(1995年)第3期,第287-296页

29. 张柏春,中国传统水轮及其驱动机械,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3卷(1994年)第2期,第155-163页;第3期,第254-263页

30. 张柏春、冯立升,“南方油榨”的初步考察,古今农业,1994年第4期,第23-27页

31. 云南几种传统水力机械的调查研究,古今农业,1994年第1期,第41-49页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决定论;实践;规律;规则;和谐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2-0011-03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有两层内涵:第一,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社会形态的发展本质上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具有决定性。第二,社会规律本身具有辩证性质,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完全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出自己的选择[1]。近年来,一些学者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这两层内涵缺乏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便常常努力从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相关批判中寻找依据和精神力量,从而造成人们在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时产生很多困惑和迷茫。因此积极回应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攻击,由此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究竟在何意义上可以成立,对于真正坚持、捍卫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对于尊重历史规律、发挥人们的历史主动性、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波普尔在其《历史主义贫困论》、《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两书中,以颇为雄壮的逻辑气势批判了被其称为“极权主义在行动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波普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至少具有这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肯定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第二,肯定人们能在认识这种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历史作出预言[2]。波普尔在其著作中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波普尔的看法是,人类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论证。该论证包含如下五个论题:(一)人类历史进程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即便那些把我们的观念包括我们的科学观念,仅仅看作是某种物质运动的副产品的人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前提的真理性);(二)我们不能用理性或科学方法去预测我们科学知识未来的增长(这一断言可以从逻辑上得到证明);(三)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未来进程;(四)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拒斥理论历史学的可能性,所谓理论历史学就是可与理论物理学相媲美的历史的社会科学,因而不可能有可作为历史预测之依据的关于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五)于是历史主义方法所确立的根本目标是错误的,从而历史主义崩溃了[3]。

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包括历史上各种决定论最不满意之处即在于,决定论的内在前提是承认社会过程的因果联系,承认其规律性。波普尔认为,历史过程与自然过程不同,自然过程可重复,可复制,而任何社会现象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波普尔认为历史过程中充满偶然性,因此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其次,波普尔认为决定论使个人成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东西,指责历史决定论因对客观历史规律和人类不可摆脱的命运或进化程序的承诺,而没有给人留下任何自由选择的余地,从而使“个人责任”这一概念变得毫无意义。而事实上,历史发展恰恰是人类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再次,由上述原因出发,波普尔否认对历史“客观的叙述”的可能性[4]。实际上,历史编纂者必定只选择那些他感兴趣或认为重要的史料,这就不可避免地预设了关于“什么是重要的”主观标准。

应该看到,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作出的上述批判性分析,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

第一,强调科学知识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波普尔反对所谓的历史决定论在有限知识和理性基础上提出的“乌托邦的社会工程”,而主张“渐进的社会工程”的一个关键论点是,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受科学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确实,在二战以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革命推动的知识经济洪流中,谁也不能无视知识的“强烈”作用,以及知识增长对历史进程的日益显著的影响。第二,波普尔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给予人以足够的重视[5]。波普尔提倡的“渐进的社会工程”始终以人为目标,去建立适合于人的新社会。波普尔强烈反对把人看成仅仅是实现规律的工具。认为人的预言不是消极地对历史规律认识的结果,恰恰相反,可以积极地作用并推动历史演化,从而使得历史的发展合乎人的目的性。第三,在论证方法上的重要创新,即从自然科学中引入证伪的研究方法。强调科学必须经受证伪的检验,历史规律由于无法证伪,就不成其为规律。

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批判分析中所包含的上述合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直以来,后者似乎总给人们以严重忽视人的主体性的感觉――在规律面前,人们似乎消极无为,任其宰割。并且正像波普尔指出的那样,人类为了规律的实现和基于规律作出的预言,甚至可以不惜诉诸暴力革命。

于是,一方面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波普尔实际上在批判历史决定论的过程中漠视规律的存在,认为人的无常变化、发展的知识和精神可以根本上左右历史进程;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则走向另一极端:必然性和规律是永恒的和确定的,并可以准确告知并应该被严格践行的,为此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而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实际上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为第一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结果都将导致悲哀的宿命论:历史要么因人类思想主宰而绝对地受偶然性支配;要么因规律操纵而一味地受必然性摆布。

事实上,如果说波普尔的批判有其合理性,也仅仅是因为其批判对象只是其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迄今还常常容易采取的现实形态――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这种机械决定论如上文所说,严格强调历史的规律性和趋势,并乐观地号称资本主义末日可以很快到来。其形成根本上缘于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需要。

但是,若只是因为这种机械决定论的错误,就断言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荒谬,这同样是错误的。坦白地说,尽管神学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决定论在根本上都是错误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是可以成立的。在这里,一个关键的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引入。

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在于,它是实践的哲学,它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对历史和世界作出解释和描述,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去改变世界。因此整个历史是人类伟大实践创造的过程及其结果――如果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一命题有意义,意义即在于此。

实践的特性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体现出主客观的结合。一方面人类实践只能建立在客观世界所提供的各种可能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从而可以表现出一种小范围的、可预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实践活动体现出人类的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而深深地打上人类主观意志的烙印,所以又具有人为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因此,在实践视阈中,作为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的“历史”,其发展很难仅仅从强调“规律”(即“趋势”)的机械决定论中得以说明,也不可能单单从注重人的主观选择的波普尔的非决定论中获得解释。进言之,社会历史系统是一个主客观相互作用的高度非线性的实践系统[6]。在实践当中,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并且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就使得作为实践过程和结果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其现实情况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交织,换言之,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两者都只在部分领域存在,并往往交替发挥作用[7]――如果有必然的东西,必然仅在于此。

从这一命题出发,势必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趋势)难以名状,找不到任何确切的答案,即并非一切事物的所有特征都受严格因果律支配,从而未来是不可精确预言的[8]。这样的结果肯定让一些有追究“历史趋势”癖好的人大失所望,并可以断定,这与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和结论正好是一致的:历史没有“规律”或趋势,从而也难以预测。

但是如前所述,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仍然是可以成立的。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的理论归宿在于如何看待规律性[9]。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对“规律”一词含义的确切理解,在这一问题上,机械决定论恰恰片面理解了“规律”的含义――实际上,“规律”并非像其所理解的,进而被波普尔抓住“把柄”所激烈批判的――一种确定不移的、必然的趋势并可以被有效预计。规律一旦这样理解,要么像上文所分析的,历史作为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难以发现确定的“规律”或趋势,要么硬要发现“规律”或趋势,则往往又陷入空想。质言之,“寻找机械决定论式的历史规律是徒劳无功的”[10]。恩格斯也因此说,对未来的设想,“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11],即是这个道理;同样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12]因此,对规律的理解要脱去机械决定论的窠臼。

当然,在这一问题上,笔者也并不打算按照波普尔的理解,将规律作为全称命题,而将趋势作为单称命题来对两者作出区别[13],因为即使给出这样的区别,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机械决定论的惯性思维。必须从词源学的角度来重新寻找规律的定义:规律应该也仅仅可以理解为“规则”,这种“规则”决定并伴随着历史的全部过程――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可以理解其科学性,即只有对规律作这样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才是可以成立的。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本身就是“一种超越了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的规律决定论”[14],在对规律的看法上,也确实应当有自己独特的、科学的看法――“规律”乃指“规则”。

进一步要研究的是,这种让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可以成立的,伴随历史过程的规律(规则)究竟是什么?

历史既然是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实践与历史可以看作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践就是历史,历史就是实践。这样,历史的规律(规则)也必然就是实践的规律(规则)――“在本质上,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15]。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包括主体对自然和自身(意识)两类客体的改造活动。因此实践的规律(规则)就只能是调节主体之间、主体与自身之间以及主体与自然之间的规律(规则)。而最能够统领这三块领域的规律(规则)是――“和谐”――既包括实践过程的和谐,也包括实践结果的和谐。历史规律(规则)因此就是“和谐”。

与机械决定论理解的规律相比,将规律(规则)定义为“和谐”,其主要精力并不放在臆想虚妄的趋势上,而是力图给历史(实践)发现一种方式或准则,在这一方式或准则的规范和支配下,历史(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呈现出主客体之间和主体之间的协调,并因此促进人类改造世界目的的最大程度的实现。

笔者认为,“和谐”作为历史(实践)的规则(规律)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因为主体之间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实践工具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长期以来得出的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主体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将会带来社会矛盾和对抗尤其是阶级、阶层的矛盾和斗争而导致大规模的实践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二)主体与自身不和谐,人类的心理和生理将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而影响人类自身主体性的发挥;

(三)主体与实践工具不和谐,人类甚至可能被工具异化(比如在当代,人被机器、电脑的某种程度的异化);

(四)主体与自然严重不和谐,自然报复人类导致生态危机会使得人类实践行为无法合乎目的性。

所有这些,无疑都凸现了“和谐”这一规律或规则,尽管无法给那些总是希望一下子看穿未来的好事者以任何帮助和指引,但它确实在人类实践(历史)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环顾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领域,近现代以来以利益妥协与宽容为特征的民主共和政体的纷纷确立;在公共管理领域,当代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在各国的迅速传播并因此体现出对实践主体――“人”的终极关怀;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上,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生态社会和生态政治的越发强调,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在各国实践或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对“和谐”这一规则(规律)的不断认识、遵循和强调。特别要说到的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在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种种不和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决定》为此还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毫无疑问,《决定》的出台深刻显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和谐”这一真正历史规律(规则)的充分认识和尊重。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宣称,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历史(实践)有其规律(规则),并可以清楚地表述为:“和谐”。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最终就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是完全成立的,并将继续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双重属性[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

[2]神州几人识波普[EB/OL].省略forum.省略/viewthread.php?tid=11653,2006-02-13.

[3]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M].何林,赵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5][10]许宏武,谭杨芳.探析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2004,(5).

[6][9]黄欣荣,于海.历史决定论:从复杂性的观点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7]葛一竹,黄根喜.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孰是孰非[J].兰州学刊,2004,(4).

[8]彭新武.关于决定论诸问题之争[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给的信[EB/OL].,2006-02-13.

[13]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82-02

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都争议不断。有的哲学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的是实践性,不涵盖辩证性与历史性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唯物主义为主。还有部分哲学家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辩证性和历史性,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认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说。对于以上定义,笔者比较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且其实践性本质特点中还包含了辩证性与历史性的特征,故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也说得通。

一、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只限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注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是针对旧唯物主义的不足而形成的,因此在掌握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前,应先分析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一)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必然会导致机械性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的理解以直观形式为主,而这样一来就使得事物的本质得不到体现,难以获取事物内部的能动性及事物能动性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只掌握了事物的外部现象。在事物运动过程中,只能获悉直观感受下的机械运动情况,认为运动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形成起来的,使得原本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变得机械化,而且围绕机械运动来揭露各种不同的现象。尤其将人的所有生理现象纳入到机械运动范畴。比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学者拉美特利将人的身体比作机器,指出人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机械运动,且通过实例证明自己的说法正确性:当人站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身体会机械性的往后退;寒冷的天气人的身体毛孔会机械性的闭起来,防止寒流涌入体内。可见,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缺点并非偶然形成的,而是因其直观性缺点最终所致。

(二)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世界,必将导致唯心史观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历史存在的根本在于存在有生命的个人,个人自觉和动物分开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非凭自己思维而进行,而是个人清楚的知道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的重要性。个人最初的劳动实践,是人类社未来发展的引领,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各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领域,这样一来,就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物质生产发展史间的一致性,人类口中津津乐道的世界历史体现的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由此可以证明,在历史唯物主义整个领域中,实践占据重要位置,若不结合实际情况来考察历史,忽略历史发展中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实践关系,忽略自然科学和工业,那么就会产生一种与自然、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相脱离的以抽象为特征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旧唯物主义之所以难以涉及社会历史方方面面,是因为旧唯物主义忽视了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和意义,只是通过感性的形式直观客观世界。所以其在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过程中,仅仅将人和社会作为直观的对象来认识。这样直观到的人就非常的抽象,是感情领域中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由主观感受到的社会历史仅仅是各类偶然事件的积累过程,不能突出实际存在的必然联系。由于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人类社会,因此无法清晰的明确人类社会就是实际的物质过程,最终朝着唯心主义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应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了解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而直观性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与意义是旧唯物主义最突出的缺点,该缺点必然会导致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由于旧唯物主义存在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因此落实科学实践观,从实践角度出发理解事物现实、感性,扬弃旧唯物主义缺点,实现具有实践本质、辩证本质及历史性的唯物主义已刻不容缓。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的一种本质,其内部蕴含了辩证性特征、历史性特征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辩证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从实践的角度看待真实存在的世界,实现了能动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人类实际开展的活动就是能动的改造现实存在的世界。在此基础上理解真实的世界,那么就将真实的世界作为了人类能动的改造领域及结果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自然社会中的人存在自然力和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实践来看待客观世界,通过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有效促进了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能动性间的统一,并基于此产生了实践的辩证法。其次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理解世界,可以清楚的获悉世界并非是长期不变的事物的全面综合,而体现的是全过程。人类实际活动过程中,在对外部世界施加作用的同时,外部世界也会通过自身存在的能动力量对人施加作用,对实际存在的人的活动方式进行制约,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成与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客观世界原本就存在的能动发展的规律。同时,实践活动还使人们得到了了解客观世界本质特征与客观必然性的渠道。由此可见,人类要想理解真实世界,就必须注重实践这一“平台”,人们通过该平台全方位的认识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规律,并积极主动的体现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通过统一实践辩证法和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后,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内容,全方位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一体的目标,使得唯物论与辩证法达到了统一性,而一切的统一性都离不开实践观。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是在实践性特征下了解世界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历史的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而要想切实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首先就要从实践理解历史的角度获悉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结合实践理解人类社会,才能清楚的获悉社会生活实况和历史发展中所遵循的规律。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强调以实践为出发点来理解事物、实际、感性,因此就获得了了解历史的途径,进而正确认识唯物史观。除此之外,应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意识,清晰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实际活动间的联系性,突出人类的本质特征,从而对不断变化的历史观中的重大课题予以有效处理。从揭露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依旧强调以物质实践角度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现象,通过深入分析物质实际情况及其内部矛盾,可及时准确的获悉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具体规律,从而促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由此不难看出,实践性本质特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突出阶级性

在传统哲学中,总是将人类的理论思维活动看的比较重,而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却关注的较少,将看待与认识世界作为了核心任务,无法主动地站在哲学的角度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传统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直接强调了其不仅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世界,还要以实践的角度来改变客观世界。以哲学的方式改造客观世界最根本之处在于建立符合于世界的哲学思想,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获悉具有符合世界的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强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通过共产主义社会带领人类走向解放。毫无疑问,无产阶级就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所以马克思非常清晰明确的提出了将无产阶级作为新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了主要的精神武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和阶级性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淋漓尽致展现。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主要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指导,消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思想观,加强对各类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力度,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革命批判的本质;实事求是强调的是始终站在客观实际的角度,从中找寻其本质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键一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其次,与时俱进强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现代社会,注重规律性,强调创新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品质,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大的功能。解放思维与实事求是都必须符合与时俱进。

此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彼此间存在渗透、促进的关系,将这三者紧密联系可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构建一套涵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内的机制,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得到了统一,唯物辩证中自然观及其历史观得到了统一,客观科学性与革命性得到了统一,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实践性,始终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对事物、现实、感性科学合理的理解,因此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消除了将直观性、机械性、唯心史观作为本质特征的旧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特征得到了全面体现,因此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之间存在互通性,有效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沐.实践时空观[D].吉林大学,2009.

〔2〕李冲.马克思理论对近代人道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9.

〔3〕相秀丽.从理论到实践[D].吉林大学,2008.

〔4〕卢继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D].安徽师范大学,2007.

〔5〕周春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J].才智,2009,(12).

〔6〕王伟光.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N].人民日报,2010-9-28.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算法; 独特作用; 思辨性; 机械性; 多样化; 最优化

从数学演变的历史来看,数学总是由思辩的算法向机械的算法过渡,再形成高一级的机械算法和更高一级的机械算法过渡。数学上的每一次过渡,都提高了算法的威力,追求算法由思辨向机械前进,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从各个方面都说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需要不同水平的算法、多样的算法。转述的两则资料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算法是人类社会由工业化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更是数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从历史上最早的手摇计算机到现今多种用途的个人计算机,再发展到强有力的并行处理机,计算机为数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并行化算法,随机化算法使得理论计算机科学取得了重大进步,而设计和分析计算机算法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的任务。正是算法构成了计算机的数学理论的核心。现在,颁布的《高中教学课程标准》中已加入了算法等一些新内容的学习。“要求普遍使用科学型计算器,以及各种数学教育平台,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内容上突出“算法”在整个数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成为理解数学发展的重要线索,力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相关部分。”因此,算法不仅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的拱心石,也是数学和数学教育的核心观念。那么,数学教学如何渗透算法化思想?算法化思想是什么?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 重视算法有数学发展的独特作用

数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些数学分支的重要进步都标志着有重要算法的形成。如从欧几里得的平面几何学到卡尔的解析几何学,产生了综合法和解析法。从阿基米德计算曲边图形面积和体积的平衡法到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从算术到代数,从方程的求根公式到群论,每一步发展都产生了新的重要算法,可以说,数学的历史就是算法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只有认清了算法在数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我们才能结合中学教材的具体内容涌透算法化思想。如对数学方法的形成,从高斯求和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从印度象棋发明者达依尔的故事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从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到求根公式,无处不涌透着算法。正是人们为了解决问题、追求算法,才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美的精致的算法。

二、 重视算法的思辩性与机械性

算法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优良传统。王鸿、孙宏安教授在《数学思想方法引论》中把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的特点概括为:“实用思想,神秘思想,算法化思想,辩证思想,正统思想”。由此可见,算法化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一大特点,而算法化的本质是机械化,所以著名数学家吴文俊说:“中国古代数学基本上是一种机械化的数学”。它在机械证明中创立的吴方法,还有中科院院士张景中对平面几何加以改造,用面积法替代欧氏几何的传统方法在机械证明中创立的消点法,都是在追求算法的机械性,但从数学演变的历史来看,数学总是由思辩的算法向机械的算法过渡,再形成高一级的机械算法和向更高一级的机械的算法过渡。中国古老的鸡兔同笼问题它的算术解法是思辩的,拘泥于一招一式,不能解决普遍性问题,而代数解决法则是机械的、模式化有普遍性,能解决一大类问题。阿基米德计算曲边图形面积和体积的方法是思辩的,而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就是机械的,所以数学上每次过渡,都提高了算法的威力,追求算法由思辩向机械前进,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正如著名数学家徐利治与郑毓信先生在《算法化原则与数学教育》一文中提出的算法化原则:“在数学的研究中,应当努力创造各种适用于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算法。”现今高中数学教材加进向量法,用向量法处理立体几何问题,因为向量法比综合法优越。综合是思辩的,需要一定的机智与灵巧,而向量法是机械的算法,它有确定的步骤与等程序可以遵循,从而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掌握。数学家吴文俊在《数学教育现代化》中认为四则难题让人们于代数,欧氏几何让位于解析几何,这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思辩的算法让人们于机械的算法,让学生掌握更先进更有效的方法,而不应停滞不前。

三、 重视算法的多样与最优化

北师大朱文芳教授在《对数学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几点认识》一文中认为无论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还是从学生在感知信息差异上,在对认识任务的反映速度上、思维的广阔性上,学生的左右脑优势等方面都说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需要不同水平的算法、多样化的算法,下面转述的两则资料,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资料1:沈钢在《中英学生解题策略之差异》一文中用英国伦敦大学查尔西学院主持的测试英国中学对数学和理解科学概念认识的一项研究中一道试题测试了我国浙江省30所普通中学的学生,发现中英两国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存在算法上的差异。

原题为:给8个人食用的洋葱汤菜谱为:8个洋葱、1千克水、2匙黄油、1/2千克奶油。

(1) 要为4个人做洋葱汤(a)需要多少水?(b)需要多少鸡块;

(2) 要为6个人做洋葱汤(a)需要多少水?(b)需要多少鸡块;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7篇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以史明智,以史为鉴,改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与综合能力,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这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而要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这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效益;快乐学习

历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使命。在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不能再是照本宣科,让学生生硬地记忆历史史实,而是深刻理解新课标,灵活运用新教材,还原历史学科的生动与活跃,发挥历史学科功效,让学生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以史明智,以史为鉴,促进学生历代人文情感的全面提高,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呢?

一、在兴趣中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强烈的心理期待与主观认可,是活跃而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如果学生对面前所呈现的知识没有兴趣,那么无论他们学什么做什么都没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是在机械地应付,而非出自主观意愿,自然难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开展趣味教学、快乐学习这正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与基础。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爱教师,才能对他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只有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尊重,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才能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同时还要具有历史教师的专业特色,不能只是机械地照搬教材,而是要博古通今,能够将历史讲活,营造愉悦的氛围,构建有活力、有魅力的课堂,以教师本身的活力与魅力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

(二)引入影视剧资源

影视剧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将其引入历史学科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真实地再现历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历史背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此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来播放相关的影视剧片段,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如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时,我们就可以截取《大运河》中的相关片段,以壮观的画面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这一内容浓厚的兴趣。

二、在探究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视学生为信息的接收者,认为学生只要将教师所讲的教材知识点记牢就可以,这样只会让学生机械地接受,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学生的思想限定在固定的模式与条框内,只是机械地运用,更谈不上自主创造。素质教育正是要改变这种教学,改变学生的机械接受,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历史不能复制,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悲剧可能再重演。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史实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透过表象认清历史规律。

(一)设计富有探索性的问题

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动力,要想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就要改变以往的机械灌输,运用提问艺术,设计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只是简单地从材料中提取,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这些学生通过阅读直接解决,没有探究的必要;要深入历史本质,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与思考,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探究。

(二)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体,我们要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有更多的话语权。那么教师在学生的主体探究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事无巨细的保姆型教师,在学生的主体探究中,教师不能由传统教学的全权包办者这个极端走向不管不问的完全放任者的另一个极端,而是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究的指导者与启发者,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以确保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三、在议论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就史实本身来进行讲解,而是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勇敢地发表个人不同见解与感受,碰撞出思维与创新的火花,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的同时能够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辩论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豪感。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本质认知。

(一)对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

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据此来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正认知。

(二)对学生有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同一问题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分歧,此时不要以所谓的标准来将学生强行拉到教材与教参上来,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不同意见表达出来,就此展开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闪现学生智慧与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总之,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要对传统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重视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分析中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这样才能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李丽敏 单位:河北省威县教育局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林俊辉.初中历史教学开发利用影视资源探微.文教资料,2010(22).

[2]翁卫东.关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若干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8篇

物理当中与机械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包括:1)力学方面:农业机械制造当中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其力学性能是我们考虑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农业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各零件的受力情况对于机械能否正常、安全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金属切削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材料和刀具的受力问题等等,这些内容都跟力学内容息息相关。2)压力和压强:液压和气压传动是农业机械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传动形式,而在液压和气压传动技术当中,其基础知识正是物理学当中的压力和压强方面的内容。如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联系这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将会非常有帮助。3)运动学方面:在农业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当中,充斥着物理运动学方面的相关概念和规律[2],比如:位移、速度、加速度、角位移、角加速度、动平衡、动压力、传动角、等速运动规律、转动惯量等等,如果缺乏相关的物理学知识,在学习这些课程时的困难就可想而知。除此之外,物理与农业机械相关专业课程的联系还有很多方面,我们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联系,并提前对学生指出,这样学生的学习将更具针对性,不论是对物理还是与物理相关课程的学习将会起到极大地帮助。

2结合机械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

农业机械专业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科技开发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则是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而物理实验对于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一个理论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来加以验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尽可能地用农业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来加以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制造实验用具,自己分析实验结果,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的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物理和机械之间的联系,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结合农业机械专业的科学素养培养目标

农业机械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严谨地科学精神、大胆地创新精神以及用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纵观物理史,我们就会发现物理的发展正是这样一些精神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一批又一批的物理学家大胆地假设,严谨地考证,以及不断质疑和不断求索,物理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结果,世界也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为满足这种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在讲到相关内容的时候不妨适当增加一些物理学史的内容。

4结合农业机械专业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机械史;社会发展;爱国主义;学习热情

作者简介:林志平(1955-),男,山东沂南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与加工;章轶鸣(1972-),男,安徽太湖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74-02

一、中国机械史与历史发展简述

在我国“机”和“械”二字有着不同的含意,有时分开使用,则“机”为机关之意;“械”为器械之意,如《新唐书・李密传》有“以机发石,为攻城之械”之句。在《韩非子・卷十五・难二》中又有“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多”的记述。至于二字何时合二为一尚无定论。但不管如何机械一词都有“用力少而致功多”的作用。因此,任何满足这一条件的工具都是“机械”。

根据这一论说,我国古人类在原始社会所使用的石器和木棒进行的狩猎与采集等劳动都是古人类使用最简单的机械器具在生产、生活。为此也揭开了中国机械史发展的序幕。根据大量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人们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开采石料,生产工具的种类也较多。后期出现了原始织机和制陶用转轮,工具的改进明显加快了生产力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发展。

大约从四千多年前直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古代机械经历了一个由迅速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再趋于缓慢的演变过程。迅速发展阶段铜和铁相继得到广泛应用,用金属制作了高效工具和机械的重要零件。机械的种类由少到多、结构由简到繁、制作技术由粗到精、机械加工方法日趋完善。运输用车拉,耕地用畜力,提升重物和灌溉用了辘轳、滑轮和绞车,打仗用了弩箭和战车,机械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到了成熟阶段。大约是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机械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冶炼、铸造及锻造水平都已很高,尤其是冶铁技术发展很快,创造了迭铸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当时的一些机械上出现了复杂的齿轮传动,还有绳带和链条传动。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以及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都是当时的科技成果。可见当时冷热加工的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还有农业上出现了连续提水的翻车、精选粮食的风车和手摇纺车等。到宋元时中国的古代机械发展到又一个高潮,尤其是天文仪器方面,出现了莲花漏法、水运仪象台、水银浑仪、巨型浑仪、五轮砂漏和简仪等众多发明。苏颂的水运仪象台中已先于世界各国应用了擒纵装置;郭守敬的简仪应用了滚动支承。火药开始用于实践,出现了火炮、喷射火箭等武器。至明代以来的几百年间,由于封建集权统治的进一步加强,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阶段除兵器和造船方面有较为可观的进展,与机械相关的方面几乎没有出现过有价值的重大发明。这一阶段也称缓慢前进阶段。

二、学习中国机械史的意义和作用

一部机械史堪称半部社会史,学习机械史就是要了解它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要了解在促进机械科技发展史上涌现出的历史人物和他们创造发明的成果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机械史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古人对待科学技术的严谨态度及为科技发展的献身精神。

(一)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技术是生产实践的直接产物,技术成为社会发展过程的关键,成为助推社会前进的动力,技术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科技与生产联系的纽带,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条件。

机械技术是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与保证,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例如:春秋时期农业机械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而封建社会的形成,更带来了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大发展。国内是如此,国外也是如此。就拿几次产业革命来说,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它始于纺织工业的机械化。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1807年发明了轮船,1814年发明了火车。使交通运输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人们称之为第一次技术革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电力时代的开始,电作为新能源用于生产,电动机的单独驱动使机器结构简化。在同一时期内燃机技术逐渐成熟,相继出现了汽油机和柴油机。二十世纪以内燃机技术为基础建立了汽车工业,拖拉机工业和航空工业等。以电和内燃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时代又称第二次技术革命。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空间技术,开始了第三次技术革命。通过这三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技术作为人类进行生产的重要手段,人们发展技术,有力的促进了生产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了解中国机械科技名人与成就激励学习热情

作为机械专业的学者与学生,在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们既不盲目自卑,也不妄自尊大,更不能数典忘祖。要记住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曾长期领先,其中许多机械成就至今文明世界。中国的先代机械科学技术也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成就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诚,激励着我们学习机械专业知识的热情。古代许多科技名人对事业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对科学技术的献身决心和创新精神以及他们顽强拼搏和刻苦钻研的意志;实事求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为我们学习科学技术树立了楷模与典范。

我国古代机械科技杰出的成就举不胜举,它告诉世人一个道理,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在于他们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深入研究并汲取经验。在科学崎岖的道路上,他们敢于攀登,敢于创新,他们的精神可贵,催人奋进,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学习和发扬。

三、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我国古代机械一直领先于世界,而近一百五十年来一直积贫积弱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代中国缺乏先进的机械设备,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不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已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重要设备依赖进口,这将直接制约着我国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面对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但人均确排在一百位之后的窘况,我国急需创造丰富的物资财富来惠及十三亿国人,而高技术含量的机械设备将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为了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务院在2006年2月9日印发了《关于实施<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在推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大主题下,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话题。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力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能依靠外国,更多要依靠自己实现自主创新。否则,将受制于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拥有自主创新品牌,依靠自主创新才能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中的地位,才能真正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2007年10月1日我国重要战略装备项目―世界上第一台16000吨级水压机在德阳进行第一次热负荷试车并获成功,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万吨级水压机,它的投产将彻底改变我国超大型锻件依赖进口的局面。试车时就锻造了重达150吨的大型钢锭,这台水压机是中国二重集团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它标志着我国重型锻造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已跨入国际领先行列。

这些设备是我们国家最新一代的战略装备,是我国极端制造的最关键设备。它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第三代核电,大型水电,超临界火电,巨型船舶,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以及国防装备等领域所需要的高端大型锻件将不再“受制于人”。从而为更多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并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我国自主研制大型飞机,发展有市场竟争力的航空产品,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竟争力,加快现代化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的中国在制造业的许多领域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创新,科技领先的核心“利器”。在超级大型技算机中我国有“龙芯”;五轴数控机床我国有“中国脑”;如今的高铁时代,我国有世界上最快的“G”字头列车。有了它们“中国制造”才是实际意义上的“中国创造”,才能将“制造”二字真正演变成“创造”。

“十一五”期间,我国采取六大措施保证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其中第三大措施便是“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从中不难看出,科普工作和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决心。而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理应将中国机械史的学习和普及在机械专业的学生中率先开始。要让他们了解中国机械过去的辉煌历史和科技名人对待科学的态度,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明确历史赋予的光荣职责,“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0篇

教师专业化存在机械论与生命论两种哲学。前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作为一个客观对象存在的外治过程,是教师专业素质目标化、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化与教师专业评价标准化的过程;后者则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自治过程,是一个创造绵延、历史绵延与关系绵延的过程。从生命论的视角,机械论的教师专业化存在抑制创造,放弃历史,割裂关系等问题;生命论倡导“专业自治”的教师专业化,其基本形式是释放以激扬创造,冥想以沉淀经验,联结以融入世界。

关键词:机械论;生命论;教师专业化;精神自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5014005

一、机械论及其教师专业化

机械论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精神,直接成型于近代以来的现实主义与实证主义。它是一种用机械力学原理,解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秩序,建构人类合目的性的行动。它坚持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因果联系,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1](P235)。机械论中的教师专业化,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秩序与规律之上,建构相应的专业素质目标、知识技能与评价标准体系,并以此系统地作用于教师,完成其专业化。所以,教师专业化仅仅是机械论的产物,是一个外在于主体的机械运动过程。

(一)教师专业化是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目标的过程

机械主义一直相信,世界是按客观规律运行的,教育也应该致力于揭示教育规律,并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行动。就像普遍因果性原理主张的那样:对任何事件都能做出因果性解释――能用演绎对它做出预见[2](P33)。根据这些规律,教育家们提出相应的教师专业素质目标,只要教师达到这些素质目标,就说明教师实现了专业化。教师的专业素质目标体系中,首先是专业标准的建立,使教师在对教育理论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内容、方法思想和信念体系;其次是专业知识的拓展,包括教师专业知识量的拓展、质的深化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再次是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技能和本领,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体系;另外是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3](P125-126)。就理性而言,机械论下的目标体系是严谨、逻辑、可操作的。在实践中,由于教师作为生命的唯一性,教师被迫带上一副沉重的目标之锁,苦行于一种外在的、客观的与确定的目标轨道。伊姆雷・拉卡托斯说:“如果仅仅凭我们的足智多谋,就能强迫事实进入任何概念框框,并且使之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这就是简单主义。”[4](P228)笔者以为,机械论的教育学家们,就犯了简单主义的错误。

(二)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化的过程

在机械论视野中,由于教师专业化的统一标准,教师专业知识、教育技能与教师人格等方面的发展,被纳入一套系统化的程序。于是,教师的整体文化被分解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师的整体人格被分解成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不同的结构、秩序与要素体系。为了实现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化,通常是通过一套固定的、权威的、真理式的程序与方法,向教师传递系统知识、技能与道德准则。然而,这种过程只是以一个“霸权”机器,侵占了“我”的生命与生活。忽视了教师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教育智慧的作用,割裂了教师丰富的生活场景,疏离了教师真实的生活世界,加深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5]。在这里,教师专业化的生成性、主体性与整体性被遮蔽,使人成为一个被割裂的人。按照保罗・利科的话说,这是一个永恒的悲剧,一个专制真理和自由真理的悲剧[6](P167)。他的意思是科学家的自负傲慢,与神学家和政治家的“激情”没有本质差别,均会造成伤害生命的悲剧。在这里,教育家的傲慢,又何尝不会造成教师生命的悲剧呢?

(三)教师专业化是强化教师评价标准化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依赖于对其考核制度的价值取向和既定目标[7](P79)。机械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评价,最普遍的形式是通过理论考试,及相应的标准答案,来考察教师的专业水平。然而,它导致的最大问题是教师人格异化,它“使教师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使教师的功利意识和浮躁心态被强化,使教师个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8]。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不能正确揭示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进步的幅度,也不能给教师正确的检查和反馈。它忽视了教师个人的差异性,无法满足教师多方面的需要。更有甚者造成某些教师投机取巧,丧失自我。这里,笔者引用保罗・法伊尔阿本德的话,以示对教师专业化理念的反思,“科学是一种本质上属于无政府主义的事业。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比起它的反面,即比起讲究理论上的法则和秩序来,更符合人本主义,也更能鼓励进步”[9](P1)。看来,我们要建构一个更符合人文主义、更鼓励进步的教师专业化理论,首先需要建构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信念。下面要讨论的生命论主题,正符合这样的信念。

二、生命论及其教师专业化

生命论直接来源于哲学家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弗洛伊德的“本我”、萨特的“自由意志”与柏格森的“创造绵延”等思想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使生命论趋于丰满成熟。生命是本能冲动的绵延,是历史经验的绵延,也是关系共生的绵延。在生命论视阈下,教师专业化即是生命的绵延,是“我”的生成。作为教师,“我”的认知、能力、人格与智慧的生长既是专业化,也是生命的过程。

(一)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创造的绵延

生命论认为,生命不仅是一个会跳动的躯体,还是一股强劲的、永不停息的内在冲动[10]。生命作为本能的冲动,蕴含巨大的能量。正是这种强劲不息的生命冲动和神秘能量,创造得以绵延。尼采说,生命“随心所欲,既不受原因支配,也不受目的支配,可以无条件地,不受限定地发生作用”[11](P131)。生命论下的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主体内部凭借生命的冲动,迸发生命的涓涓力量,使创造在教学中绵延,生成教育智慧的过程。生命“有为所欲为的特权,它可以一下子随意开始,它只依赖于自己……它没有义务,因而也没有它不得不去追求的目的。如果它有一回开始了那个运动,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目的,那也只是一种游戏”[11](P127)。当我们肯定生命,就会承认感官的力量,就肯定了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论根基,就发现教师专业认知拓展的属性;当我们肯定生命,就会肯定智慧的生成特征,从而相信创造绵延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当我们肯定生命,就会享受到生命释放而伴随的创造的幸福。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最根本的不是主体向外索取,或期盼外在的给予,而是激发教师生命中不竭的内在动力,并向内触摸自己的内心,达到超越自身与现实的局限,迈向探寻意义世界和精神自由的形上超越之路[12]。

(二)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历史(经验)的绵延

生命论主张,生命应是历史的、经验的绵延。生命同时活在过去、现在、将来三个维度,以当下为交叉,回环连接过去、将来与现在的生活,表现为不同样式的生命情态[13]。柏格森也说:“我们的过去始终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就是我们自出生以来的历史。”[14](P6)不管人们是否承认,生命始终在历史长河中经受时间的洗礼而愈发厚重和古朴。生命又是经验的存在,是一个不停经历、体验的过程。正如狄尔泰曾说:“生命是丰满的,多样的,是个人经验的种种的相互关系。在它基本的质料上,生命与历史是一回事。”[15](P85)所以,生命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历史(经验)的绵延。历史让教师的专业化返璞归真,融入真实简单的生活;经验让教师专业化现身说法,生成教育的依据与信念。沿着历史经验的思路,教师的专业化将使人进入一种体验性生活,创造一种人生的意义,生成自己的实践哲学。这才是教师专业化的真正内涵。

(三)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关系的绵延

生命是关系的存在。“没有关系,人就无法生存。”[16](P6)人类的幸与不幸,取决于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情绪反射,取决于你对周围环境的同情心的唤醒。你的理解、包容、同情与审美,填补你与环境之间的鸿沟。从而你就会承认万物平齐,天人合一。所以,美国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曾经指出:“每一种生命都是紧紧地依附于它的物理和化学的环境,每一种生物都是靠很多其他的生命而生存的,不论是间接地通过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和物理成分,还是直接成为食物或庇护所。”[17](P16)生命论下的教师专业化,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这种关系的绵延。“各种个体生命都通过他们与其他周围的环境、与其他人、与各种事物的关系,而得到无限的丰富和充实。”[18]。唯有这种关系的绵延,才能使教师树立齐物平等的世界观,在与外界交互中获得自己发展的条件和契机,实现乡土视野与国际视野的融合;才能使教师养成包容博爱的人生态度与厚重多样的生命形式;才能超越自我局限,形成教师合作研究与知识共享的教育人格。这正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

三、机械论教师专业化的问题:生命论的视角

从生命论的视域,我们不难发现,机械论的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他者”的教师教育模式。它因为生命的缺场而抑制了创造、放弃了历史、割裂了关系,从而导致教师失去自我,成为一个“他人”。无疑,这样的专业化是一条通向奴役的道路,是没有希望的。

(一)抑制了创造

生命论下的教师是独特的生命主体。教师专业化是基于生命内部冲动,而表现出来的创造的绵延过程。这一过程是生命自由、自然、自发的能量流动的混沌体,是创造欲望的绵延体。教师的专业化就是在这种生命的自然释放中完成。然而,机械论下的教师专业化,其系统化的专业素质目标和专业知识及能力与标准化的专业评价等形式,是“最纯粹的,不被任何现实污染的,没有血肉的抽象”[11](P86)。它使教师在专业化中逃离生命,远离自我;它以绩效、指标、目标管理等技术手段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操控,使专业化存在于最苍白的、最抽象的、最一般的理性的空壳之中,挤干了生命中所有情感与爱的血液,破坏了教师生命时空的整体性质。在这里,教师被“目标”牵引着鼻子,不再自由,无法创造,亦无法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变成了绩效与指标的奴隶。他们“逃入最冷漠空洞的‘存在’概念那死亡般的寂静中……特别之处正在于没有芳香、色彩、灵魂、形式,完全缺乏血肉、宗教精神、道德热情,一种抽象化、公式化特征”[11](P97-98)。绩效与目标均外在于主体,它使教师在各种评价体系下忙碌不堪,小心翼翼,根本无暇享受内心的奇思幻想,倾听良知的呼唤。其本质是忽视了生命体的本能,否定了智慧的自然生成力量,也否定了情感与信仰等非理性对专业化的价值。最终,教师内在的创造欲望逐渐淡化,无法享受笛卡尔似的“我思故我在”的虚静洒脱,丧失了诗性的生活,丧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二)放弃了历史(经验)

生命论下的教师专业化,重视自我历史、经验与信念等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生命的丰富与成长不能脱离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既是生命本身也是生命的土壤”[19]。历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血管中,是人所背负的过去,亦是人成长的根基。历史与经验使我们总结过去,反思现在,展望未来。教师是历史延续的多样化生命主体,教师历史的绵延、经验的积淀,与其专业化是同一过程。教师的历史经验是其专业化的知识宝藏,是其生命生长的养料,甚至就是其生命本身。正如柏格森所说,历史就是生命。教师只有反思历史,理解经验,才能完善自我,发掘潜藏的生命力量,获得独特的生命意义。然而,机械论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却无视“历史即生命”的命题,无视教师的过去、经验、信念等生命属性的存在,无视教师历史的差异,仅从抽象的未来去定义与设计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专业化局限于抽象理论与绝对的实践模式之中。因而,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化的多层次需要。对此,波兰尼批评道,理论是我自己以外的某种东西,它可以付诸笔墨而成为一个包含种种规则的体系[20](P5)。这种“我自己以外的东西”,日益与历史脱离,使教师专业化割裂了教师历史境遇,放弃了自我经验,缺乏生命的根基。这种专业化,是远离地气、失去底气、丧失灵气、迷失灵魂的专业化,它最终导致教师认知视野窄化,创造特征消弭,教师的生命成长没有生机。

(三)割裂了关系

生命论视阈下的教师不仅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更是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甚至于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P40)。这种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个关系网络――是一种个人所拥有的空间上超越于特定社群的并能从中受益的虚拟资源[22]。教师的专业化,其本质是关系的绵延,是由主体内部向外部的关系延伸,是教师与世界平等交往的,生生不息的,丰富多彩的共生形式。教师在关系中,即在主体间的互相依存与交往中,获得生长的条件与资源;在与他人、与自我的互动、理解与对话中,收获自身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教师的教学、实践、成长在关系网络中得到塑造与锻炼。如米德所言,人类社会活动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进行这些活动的人类个体之间的社会合作[23](P263)。教师专业化,正是在这种合作中寻求融通、包容、理解与合作中完成。然而,机械论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否定了“关系即生命”的本质,视教师为纯粹抽象、理性与被动的存在。教师被影响、被规划、被塑造,在“他者”的规训中,其主体性和独立性沦丧、话语权和表达权缺失。其本质是对教师关系的伤害,也即是对教师生命的藐视。

四、走进生命论的教师专业化:专业自治

专业自治,视教师的专业化为生命能量的绵延过程。它是思想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越,是教师个体无视外界的纷扰,而专注于内心的求索。它不仅能够实现教师的专业化,而且能够揭示教师生命存在的真味。

(一)释放以激扬创造

这需要做到:(1)淡化教师专业标准。专业标准如果过于繁琐详细,就会使教师带着目的生活,就会牵扯灵魂,遮蔽良知,导致身心的紧张、压抑与疲惫。克里希那穆提说:“如果禅定是带有目的的,则所渴望的结果就可能被达成,但那样一来,它就不是禅定了,而只是欲望的实现。欲望从来不会被满足,欲望没有尽头。”[24](P431)淡化教师专业标准,不是不要标准,而是使教师专业标准更宽松、多元与圆融。(2)提供表达平台。表达,乃生命的关系形式,是创造想象的呈现,平等对话的空间。教师通过展示自我,碰撞思想,交流经验从而丰富教育思想,提升教师信仰,形成教师人格。如果说教师之间,“客套与解释多于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也很少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与否定”[25],那么,就不会有真正的教师专业化。因此,自由表达和对话,能避免任何世俗权力与人为体制的干扰,使老师专业化达到一种“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多元和谐的境界。(3)重视休闲的意义。休闲,乃生命的审美形式与诗性空间。教师通过休闲,可以总结自我历史记忆中最珍贵的财富,可以在悠闲中释放巨大的生命力量,创造任何模式与体制之外的审美形式,建构诗性生活,成就教师生命之美。因此,树立人的尊严意识、减少教师任务、消减教师工作的种种限制、确保教师的闲暇时间、依法保证教师进修学习的权利,以保证教师“获得正确发展的机会的自由。”[26](P276)

(二)冥想以沉淀经验

其行动方式是:(1)回忆。回忆是灵魂的净化,使教师获得超然的力量,产生最初的、最真切的、最鲜活的思想[27]。这需要教师排除一切杂念和世俗干扰,颐养灵性、积淀经验、沉淀思想、生成真理、形成教养。(2)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品质[28]。“它有意识地、生动地再现了教师自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历予以归纳、概括、反思和评价。”[29]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剖析、自我省察,而过一种明朗、清晰的教育生活,从而实现专业水平的质的飞跃,亦使自己走向儒雅与高贵。(3)悬置。悬置是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放弃一切传统,包括意识形态与体制规范的束缚,避免在创造与审美的直观中,受到预先假定、政治与价值的干扰,凭借纯粹生命冲动,从事推陈出新的劳作,生成可靠的认识基础。

(三)联结以融入世界[30]

它需要:(1)谦虚包容的态度。雅斯贝尔斯说,“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31](P54)。(2)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核心价值与基本方法。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必须终身学习,上下求索,在追求知识中超越自我,在积累经验中实现自我,从而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不断更新教师专业内容。这样,教师会“在最基础的生命中建构起无限的价值,在无价的生命中活出人生的高尚”[32](P162)。(3)养成国际视野。教师必须打破本土经验和关系的局限,通过吸收异质文化精华,把它们“化”为中国样态,这是开拓视野、博采各家之长的选择[33],从而融入国际潮流,吸收新的经验,拓展认知水平,生成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ZK(#]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邱仁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英]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张雷.冲突与整合: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探析[J].教育导刊,2012,(6).

[6][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M].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7]曲中林.“制度人”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化依赖[J].大学教育科学,2013,(3).

[8]黄治国.大学教师量化考核制度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9][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M].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0]陈军.生命冲动与美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3).

[11][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2]唐松林,魏珊.聚焦生命:教师专业发展传统模型的反思与超越[J].教师教育研究,2013,(5).

[13]黄泓枢.敞开时间,敞亮生命――论教育的时间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

[14][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聿,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5]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6][印]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张春城,唐超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17][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8]李强华.狄尔泰历史哲学中的“生命”、“理解”和“意义”概念解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7).

[19]唐松林,聂英栋.用生命哲学照亮教师:教师是什么[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0][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1]唐松林.重新发现乡村教师[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

[22]靳永翥.关系资本:贫困乡村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研究的新视阈[J].东南学术,2009,(5).

[23][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4][印]克里希那穆提.生命的注释[M].范佳毅,李立东,史芳梅,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25]张豪锋,刘华威.教育技术培训中教师戒备性思维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6][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7]于世华.冥想:教师备课的另一只羽翼[J].中国教育学刊,2009,(3).

[28]高天明,刘良斌,高志清.论教师生涯及专业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9]赵恕敏.教学日志: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有效途径[J].大学教育科学,2009,(2).

[30]唐松林,范春香.身体:教学世界蕴藏其中[J].教育研究,2012,(4).

[3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设计制造;自动化;应用;分析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概述

最开始人们接触机械自动化的时候,都是先想着用机器代替人手,用机械完成一些重复操作的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的技术水平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重复机械动作上,而是进行相关程序的设定,逐渐拥有了自主思考的内核,我们也将其称之为机械的大脑,能够精准地完成规定的任务,还能够在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地进行自我诊断,现阶段的机械设计更加智能化。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伊始,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也开始将电子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机械控制中,通过各领域专家的研究和尝试,最终成功地将电子计算机及其控制技术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又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创造,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所使用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也和大多数事物一样,经历了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现如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们所有科研工作者都熟知的道理,而我国的科学技术也以极其迅速的速度发展着,在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非常可人的成绩。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手段相比较,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时间较短,起步也比较晚,还有很多地方都是学习其他先进国家的技术。而在很多工业发展领先的国家,都已经将纳米技术、激光技术等先进技术融入到了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中,而我国在高新技术融入这一点上,还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由于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也受到了这一限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机械制造厂虽然已经将机械自动化的理念引入到了产品的生产当中,但是真正将自动化融入到整个机械制造工程的生产过程中的,基本上没有。很多制造工厂由于技术水平、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非常粗糙的,达不到预定标准,而且还花费了大量的生产成本,这样的工厂在经济市场环境下逐渐会失去竞争能力,久而久之,一部分制造工厂就会因技术限制而破产,从这一点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发现,对工厂来说,机械自动化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而纵观我国的机械制造产业,为什么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究其原因,除了科学技术的不足以外,高新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因子。目前在工厂中,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都是老一辈的技术工作者,这一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而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学生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却没有实践方面的经验,这样就使得整个机械设计制造产业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为了能够尽快与国际社会机械设计接轨,我们要积极向国外先进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学习。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驻中国,使得我国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国有企业逐渐失去了先天的主导地位,由于没有很好的经营,再加上保守、不创新,最终被淹没在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了能够挽救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大部分本土企业开始与国外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本土企业在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逐渐提高了自身的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外国企业也利用我国的市场建立了庞大的经济体系,二者实现了双赢。随着越来越多中外合资企业的出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也逐渐融入到了我国各个行业中,怎样更好地提升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到了日程当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也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我们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及时发现了机械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维护,通过对网络技术的研究,也实现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远程沟通。虽然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在人们面前,工业污水、工业废料都排放到了大自然中,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恶性变化,也让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实现了全球化之后,怎样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成为了机械设计制造领域要面对的难题,我们如何利用绿色能源进行工业生产,合理转化工业生产的废料,减少有害环境的原材料,实现机械设计制造的绿色发展,这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4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各个行业也都体会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所带来的各项优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学科,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引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也将会是一片大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发展中,大部分的机械设计制造都将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进行独立运行,而这些独立运行的部分又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集成是相对应的,这样也满足了我国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还会向着节能化的方向发展,当我国的工业生产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们考虑的重点不再是运转效率和产出的关系,而是让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存。机械制造材料需要承载节能原料来进行生产,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原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多使用可再生能源,这样也能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5结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让机械设计制造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改进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落后的现状,对我国工业领域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积铭 单位:哈尔滨市总工会职工技术协作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朱龙根.建设好专业课,把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办成特色鲜明的新型专业[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教学论文),1995.

[2]全国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七次工作会议纪要[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教学史志),1995.

[3]张奉禄,鲁墨武.加强课程间的联系和管理搞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的改革[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教学论文),1995.

[4]陶金玉.精心组织课程设计,加强培养设计能力[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教学论文),1995.

[5]全国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六次工作会议———实验教学工作会议纪要[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教学史志),1995.

[6]全国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教学史志),1995.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2篇

本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重点讲授零(构)件和器件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失效方式及其对性能的要求,以及机械设计者和制造者必须具备的材料知识和有关的基本理论,介绍各类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冷、热加工(或合成)工艺及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并以实例说明如何根据零(构)件或器件的不同服役条件和性能要求进行合理选材。全书共分13章,包括机械零件(或器件)的失效分析、碳钢、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改性新技术、零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工程材料在典型机械和生物医学上的应用。为帮助学生思考、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各章后均附有复习题。本书引用国家最新标准,并力求做到加强基础、突出重点、注重应用和适应面广。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3版)》吸取作者近十余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科技新成就,对第2版作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声和声发射的测量”一章,加强传感器章节的内容,并用新编写的“计算机测试系统和虚拟仪器”来更换原来的《计算机辅助测试》一章。本版教材仍保持注重物理概念和工程应用的阐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和分析透彻的优点,便于教和学。全书包括信号及其描述,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常用传感器与敏感元件,信号的调理与记录,信号处理初步,位移测量,振动测试、声与声发射测量,应变、力与扭矩测量,流体参量的测量,计算机测试系统与虚拟仪器等十一章。《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3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大专、夜大和成人教育有关专业选用,还可作为有关专业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良好参考书。

《机械工程史》介绍自铜器时代以来机械工程的发展历史,以介绍机械发明、机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主线,也涉及机械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机械工程史》将机械的发展分为3个时代,即古代(远古至欧洲文艺复兴)、近代(主要包括两次工业革命)和当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机械工程史》既注意讲清机械科技本身的发展,也试图揭示出机械科技背后的推动力:经济的发展、国防事业和人类科学探索活动的需求;揭示出科技与社会、科技与自然的关系。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中文版・第2版)》一书适用于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培训,适用于工业和手工业机械师、加工制造业机械师、切削加工机械师、工程制图员、工长和技术员培训、工业和手工业实习人员、实习生和大学生。《机械制造工程基础(中文版・第2版)》的内容遵循以上所列举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编纂而成。《机械制造工程基础(中文版・第2版)》分为8个章节:1.检测技术;2.质量管理;3.加工制造技术;4.材料工程;5.机床和设备;6.自动化技术;7.信息技术;8.电工学。由于现在工程技术的全面飞速发展和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计划的相应修改,《机械制造工程基础(中文版・第2版)》对质量管理和维护保养等章节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充。

专业词汇索引表中还标有英语专业技术词汇。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6版)》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数学模型、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非线性系统、线性离散系统及系统辨识等。除第1章外,各章均有利用MATLAB解题的示例。为使读者对系统设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6版)》连续地、系统地、循序渐进地结合各章的内容介绍数控直线运动工作台的设计示例。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6版)》力求在讲清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的前提下,更多地结合机械工程实际,为帮助读者领悟与学会应用控制理论来解决机械工程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6版)》可供机械工程类专业,特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成教、函授、夜大学生作为教材,也可供有关教师、研究生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机械设计(原书・第16版)》主要内容简介: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机械设计(原书・第16版)》是“机械设计教学体系”中的一本,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教材,又可用于工程实践。在不损害《机械设计(原书・第16版)》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我们将其划分为相互独立而又自成体系的24章,在这24章中我们详尽且清晰地讲述了最重要的一些机械零件。读者可以单独学习和使用每一章的内容。

《机械设计(原书・第16版)》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本科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3篇

从“科学”这一语词较为通常的意义上来说,管理学自然是一门科学。一般来说,任何一门学问,只要同时坚持如下两个原则,就可以成为一门通常意义上的科学。 毕业论文网

第一,坚持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客观规律、从可控制实验中获得的各种“机理”、通过逻辑思维过程得出的各种“原则”作为解释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理论依据。 论文网

第二,坚持以人们可以共同感知的、可共同把握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基本事实、基本事件、历史记录等作为研究的起点。 毕业论文网

由于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因而许多客观规律、“机理”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相对可靠的。同样,大量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基本事实、基本事件、历史记录本身也会因人的解释的不同而只是相对可靠的。但这并不要紧,这些东西发展或变化了,科学本身也会发展和变化。这也就不妨碍我们把坚持这两个原则“作”出的学问当作科学。 论文网

现在的管理学完全遵守了这两个原则,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自然是一门科学。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本人说“管理”或管理学不是一门“科学”,是有几个前提的。 论文网

第一,管理学不是一门“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论文

第二,在“管理学科”中,必须有一门核心学科,这个核心学科必须是机械论意义上的科学。管理学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论文

第三,在本人说“管理”不是一门科学的同时,强调了“管理”是一门艺术。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艺术对人类生活——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的影响都比科学要大得多。 毕业论文网

管理学不是一门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这一点是毫不疑问的。这门科学不可能成为“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科学,这一点,后面将予以说明。至于“管理”,无论是谁,只要他在从事“管理”或从事过“管理”,他都会知道在这一过程中,“艺术”比“科学”更为重要。这里没有丝毫否定“科学”在管理中的作用的含义,这里只是说,仅仅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仅仅只用所谓的管理学的科学原理来教育学生,根本不可能培养出管理人才。 毕业论文

本人可以在此作出预测,今后中国涌现出来的企业管理人才,绝大部分不会是管理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尽管这些拥有硕士或博士头衔的人在企业中可以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管理“特权”,但“特权”本身既不会成为才能,更不会成为智慧。就象美国的法律人才根本不是通过教授“法律条文”,而是通过学生理解大量的“法律判例”培养出来的一样,管理人才也只有在大量的“个案教学”中才能培养出来。 毕业论文网

只是,中国有几个“管理学科”的教授作过个案研究呢?中国又有几个“管理学科”的教授会作个案研究呢?管理是一门协调人的社会活动的艺术,就象律师是一种调节人与人的纠纷的艺术一样,艺术及个人的艺术才能只能在个人实践和吸收他人的经验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和提高。普遍原理的教学当然不可缺少,但想仅仅只靠这种教学就能够培养出管理人才,无异于白日做梦。 论文

象管理学这样的科学与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用那些非机械论意义上的科学来把握世界。现在的问题的核心并不在这里,而在于人们把诸如“政府的行政部门依据宪法和法律对社会成员实施普遍强制使社会成员依‘原则’行事的‘行政管理’”、“企业领导人协调组织成员为‘目标’奋斗的‘企业管理’”、“社会保存和传播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文献与记录的‘文献记录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存储和传输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的数据、文字和语音语词、图形图像的‘信息管理’”这四种“本质”上有着重大差别的“管理”当作一类“学科”,并以“管理学”作为这个学科的核心基础科学。 毕业论文网

从这样的角度来说,管理学确实还不够“资格”。也正因为管理学不够资格,所谓的“管理学科”也就是一个没有基石的空中楼阁,以此空中楼阁为条件拼凑起来的用于优化组织教学资源的“管理学院”本身就只会是一个“大杂烩”。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我们看英美国家是怎样定义“science”的:“thestudyofknowledgewhichdependsontestingfactsandstatinggeneralnuturallaws”即“以那些通过测定获得的事实的知识和陈述了普遍的自然规律的知识为基础的研究”。这里用“ofknowledge”修饰“study”,就是说,“science”的研究从属于后面“知识”,或者说,后面的通过测定获得的事实和陈述了普遍性的自然规律这两个方面知识控制了整个科学研究。 毕业论文

在英语中,“管理学”使用首字母大写的“management”即“management”来表示。按照上述标准,英美国家自然不会将“management”当作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这很明显,管理学中的大量的知识或者不是通过测定获得的,或者不是普遍的自然规律,或者二者都不是。 论文

按照这个标准,大量的“科学”也就不成为科学了。当然,除了专门研究“科学”本身的科学在特定的条件之下,人们一般不会在如此严格的意义上使用“科学”这一语词。大体上,人们对这两个标准放宽了尺度,其大致范围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两个原则。 毕业论文

但是,如果一门科学要成为一个“科学群”的核心基础学科,则其必须达到或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上述标准。换句话说,这门科学必须是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这也就是说,如果管理学要成为“管理学科”中的核心基础科学,管理学就必须是机械论意义上的科学。 论文网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对这个复杂系统进行整体的、不“损伤”这个整体的科学研究。这样,人们就只能采取“简化”的方式来对人类社会进行研究,这种简化世界的方法,就是机械论科学的方法。一般来说,这个简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先确定从什么样的角度研究这个复杂系统。第二个步骤则是在确实这个角度之后,再将从这个角度“划分”出来的人类社会进行“机械化”。这样,就可能从某种角度、某种方式来把握人类社会这个复杂系统,而这种把握,只能是一种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把握。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本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直强调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首先,经济学从“经济”即人类通过劳作与交换增加社会财富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经济系统,这就完成了前面所说的第一步。随后,在这种简化的基础上,在将人类社会的组成要素即个人“机械化”为“理性自利”的“经济人”。这就完成了上述简化的第二步。 毕业论文

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和经验的方法,逐步作出假设,获得观察数据(实际上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记录),验证假设,一步一步地构造起了经济学的理论大厦。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至于机械论科学为什么具有探索“机理”和鉴别事实的独特功能,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解释。 论文

张先生说有人否定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要知道,诺贝尔的遗愿只是希望奖励在“实验科学”中作出贡献的人(文学和人类和平是另外一回事)——诺贝尔奖最初只有物理、化学和医学三项科学奖,很多涉及到生物学的科学成果都是通过化学和医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或许诺贝尔奖的评选机构“违背”了诺贝尔的遗愿,但经济学总得多少有些“科学”资格才能成为诺贝尔奖之一。 论文网

一般来说,仅仅只是从微观经济学本身来说,它确实够得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是,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毕业论文

第一,经济学研究不仅不可能进行实验设计,连控制观测也不可能进行,而只能以人们在经济过程中形成的记录为研究起点,而人们对这些记录的保存、收集、使用具有很大的任意性。 论文

第二,经济学研究的结果本身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本身又会使得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变形”。但这两点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产生的,而不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本身原问题。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因此,经济学,或者说微观经济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这已经基本上获得了科学界,包括不少极其苛刻使用“科学标准”的科学家的基本认同。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目前的经济学已经有很多的分支,很多经济学家正在试图用经济学“取代”其他一切社会科学。本人承认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同时就是强调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要强调机械论科学在解释历史、文化、社会中的缺陷和不足。尽管机械论科学能够获得有关复杂系统的某些“机理”,但是,机械论科学根本不可能从整体上说明复杂系统,这就决定了机械论科学在解释复杂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毕业论文

那种试图用经济学解释人类一切活动的想法本身就是荒谬的。本人在网上专门写了几篇文章就是反对中国的不少经济学家用机械论科学的经济学解释中国社会的一切。 作文 /zuowen/

但是,无论经济学的分支如何多,涉及到人类生活的何种领域,这些分支都是以目前的“微观经济学”及其研究结果为基础。目前的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法律的经济分析、家庭的经济分析、社会的经济分析等名目众多的经济分析,都是以“微观经济学”及其研究结果为基础的。 论文

现代科学的任何分支都是一个庞大的合作系统,每一个科学家只是在某一部分的某一层次从事科学研究。为了确定科学的分支,人们用“学科”即“科学群”来指称这些分支。无论一个“科学群”研究的是什么,建立一个科学群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必须有一门机械论科学作为其核心基础科学。否则,这个科学群就是空中楼阁。 论文网

无论一门科学建立了怎样庞大的理论体系,它最终都必须作到如下一点,即必须将其中的很多语词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否则,这门庞大的理论体系就不是科学,而是哲学、神学或玄学了。“伪气功”也自称为“科学”,柯云路先生为其建立了庞大的理论体系,但其语词根本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即人体内的“气”的运行联系起来,近几年也破产了。 论文

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那些相信“伪气功”的人确实在其思维过程中将某些“理论”与自己体内的“气”的运行联系在一起,并且,还有众多的人认为这些“理论”确实能够解释为什么自己体内的“气”能够这样或那样运行,还有不少人认为自己确实能够控制自己体内的“气”的运行。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相信“伪气功”了。这里就涉及到用什么标准将一门科学理论的语词与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我们知道,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有相当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基本上不从事直接的探索“机理”、数据获取、事实鉴定的工作,而只是依据某些“机理”对数据和事实作出解释,或者对这些“解释”再作出解释。就象本人如果要研究中国某一阶段的历史,一般不会去“考证”历史事件,而只会以其他的史学家的“考证”的结果以及研究结果为起点。 毕业论文网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相信这些“机理”、数据和事实呢?或者说,我们用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机理”、数据和事实是可靠的呢?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一般来说,采用机械论科学的方式获得的数据和事实,其可靠程度最大(要说明这个原因,需要很大的篇幅,这里从略)。要使一门科学理论中的很多概念能够“恰当”地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人们就应该尽可能地消除那些个人情感与价值的东西、尽可能地控制那些关于世界的各种“先见”。而能够在最大程度做到这些的,只有机械论科学。这一点无须作更多的说明,目前西方的“反科学主义”反对的正是机械论科学的“无情”和“客观”。 毕业论文

“反科学主义”的很多观点对我们有效地控制人们滥用科学及科学成果确有其可取之处,对于控制“唯科学主义”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要把科学变成一种“有情”和“主观”的东西,那科学就不成为科学,而是神话或玄思了。 毕业论文网

大量的相信“伪气功”的人并不是象某些“科学家”所说的那样是“愚昧无知”的。这些人思维、心理各方面都很正常。那些鼓吹“伪气功”的理论都只是一些“中间理论”,这些理论根本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一种具有共同标准的将“气”、“功”等语词与人体内的“气”的运行联系起来的可控制观测的科学方法。语词的神话作用很快就将这些相信“伪气功”的人“说服”了。只是,这种毫无根基的“伪气功”的“科学”的理论大厦很快就崩溃了。 论文网

即使我们假设或承认诸如“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其他各种关于“管理”的学科有着共同之处,可以合成一个“学科”,但是,这些学科必须有一个核心基础科学,这个科学必须拥有其他科学共同认同的探索“管理”过程的“机理”的方法和鉴别从“管理”过程中获得的数据的标准。很明显,现在的管理学这门科学根本不具备这种功能。 论文网

科学的核心原则是按照事物的自然状态来解释事物的现象及其现象变化的过程。什么是事物的自然状态呢?这本身就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大量的人是将自己大脑中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事物本身。科学家也是人,科学家在这一点上并不比其他人“高明”。科学并不是依靠科学家在这一点上的“高明”获得发展的,或者说,科学并不仅仅只是依靠“科学家客观地看待世界”获得发展的,而是用一套严格的程序来迫使科学家采用“机械”的方法来探索事物现象变化的“机理”,采用客观的标准来鉴别观察事物变化之中获得的数据和事实。没有这一条,科学就不成为科学了。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现代科学的“理念”比起古希腊时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柏拉图的“理念论”、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神秘主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等等,这些东西直到今天仍然控制或影响着科学。但是,古希腊时代并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现代科学的产生,离不开古希腊的这些“神秘主义”,离不开中世纪经院哲学以拉丁语为基础的思维逻辑训练,但更离不开人们社会实践中技术水平的提高,更离不开以英语文化为基础的经验主义。 毕业论文网

科学离不开有关世界的某种“理念”,科学离不开思维逻辑,但是,科学离开了经验的检验,最终只会成为“神秘主义”或哲学思辩,就象古希腊的科学。为了使科学不成为“神秘主义”或哲学思辩,任何一门“科学群”都必须有一个可以通过经验验证的坚实的基础:探索“机理”的方法和鉴别事实的标准,这个基础就是机械论科学。 论文网

科学对自然和文化的解释并不是绝对的和万能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能用科学来解释。这是因为,机械论科学所获得的只是事物现象变化的“机理”。而这些机理之中,有很多通过了人类无数次的验证,但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条件所限,还有很多“机理”不可能真正获得验证,也就只能作为假设。人类生活,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必须有着某种程度的确定性。这样,虽然有很多“机理”还只是假设,但我们仍然必须用其来作为解释自然和文化的基础。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很多预设,基本上还没有获得验证。达尔文的理论出现才多少年,按照现有的科学研究结果,生命进化的过程是这个时间的无数倍。要验证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很多预设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除了进化论,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合逻辑地解释生命演化的过程,我们也就姑且接受这种理论,用其来解释生命演化过程。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从表面上看来,历史学似乎比管理学更不科学。但是,历史学目前已经够得上资格称为科学了。从广泛义的意义上来说,历史是研究人的活动的历时性变化。但是,目前的历史学一般主要指通过对“历时”性的历史事件的解释来说明历史过程。在历史学中,正好有一门专门对“历史事件”进行“考证”的学科。当然,这种对历史事件的“考证”的结果也是相对的。但是,有了这一学科,各个领域的历史学家在依据自己的历史观来解释历史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而“考证”历史事件的这一学科,已经有了很多得到历史学各学科科以及其他相关科学领域的共同认同的方法和标准。如果失去了这种“考证”,历史也就会成为“神话”。 论文网

政治学、社会学这些学科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政治学研究对象中的要素是“公共生活中的人”。这些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机械化”为“政治人”。社会学研究对象中的要素是“社会生活中的人”,这些人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机械化”为“社会人”。 毕业论文网

根据本人的研究,与管理学关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即“组织学”倒可以成为组织领导学以及与其相应的各种有关组织“管理”的基础学科。因为,组织学的研究对象“组织”可以高度的抽象化和形式化,组织的组成要素——人——也同样可以通过高度的抽象化和形式化而成为“组织中的人”即“组织人”。任何自然人一旦进入一个组织,就可以表现出很多“组织人”的特点。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抽象,可以将“组织人”机械化。以这样的研究为基础,可以将组织高度形式化,并以此作为模型探索“组织”产生、发展的机理,并依据这些“机理”建立起组织的概念模型,并将这个模型转化为语词模型或数学模型。利用语词模型,人们可以组织和解释各种“事件”,利用“数学模型”,人们可以获得有关组织的数据。这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认同的探索“机理”的方法和鉴别事实的标准。 论文网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病原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175-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呼吸机在呼吸科重症患者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时期。随着重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即应用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多。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其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使其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很多,高达4~21倍[1-2],该病的发病率高,为9%~70%,病死率也高达15%~76%[3-4]。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后一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给家庭及社会带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5-6]。因此,如何预防使用呼吸机的重症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28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制定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28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呼吸相关性肺炎符合以下条件[7]:机械通气48 h以上,具备以下2项以上表现,即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患者发热(体温≥38.0℃或者较基础体温升高1℃);(2)外周血白细胞 > 10×109/L或 < 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3)脓性气管分泌物涂片可见外周血白细胞每个低倍镜视野大于25个,鳞状上皮细胞每个低倍镜视野小于10个;(4)胸片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性浸润病灶等影像学异常表现;(5)痰培养发现病原体或原致病菌发生改变。其中,男71例,女57例;年龄63~87岁,平均(74.32±12.37)岁;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37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为91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研究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收集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住院费用、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高脂血症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再插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吸痰方式、吸痰次数及鼻饲等临床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住院费用、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高脂血症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再插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吸痰方式、吸痰次数及鼻饲等为自变量进行赋值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选入标准为0.05、变量剔除的标准为0.10,结果表明年龄、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及开放式吸痰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吸痰次数多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保护因素,详见表1。

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标本病原菌构成比

从37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9株,其中12例患者为2种菌株感染(复数菌感染),详见表2。

2.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标本主要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在检出的49株病原菌中,对氨苄西林耐药的占63.27%,对亚胺培南、两性霉素B及制霉菌素敏感,详见表3。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精密治疗仪器和介入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救治,呼吸机的广泛应用为挽救呼吸科重症患者的生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但是同时也引起相关的医疗问题,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直接破坏了人体正常的呼吸道防御屏障,使细菌直接向下蔓延至支气管-肺部,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日益增多。使得医院的感染问题日益明显[2-3]。使用呼吸机患者一旦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会延长呼吸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延长呼吸科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和增加其医疗费用,严重者甚至导致机械通气失败,危及患者的生命导致患者死亡[5-6],因此,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早期诊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改善呼吸科重症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以往研究发现[8-1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年龄 > 65岁、再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 > 5 d、再插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吸痰方式及鼻饲等有关。而本研究选择128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提示:重症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自身因素,医疗操作及医疗方法均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且病原菌耐药率较高,为此,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应针对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采取恰当的医疗操作,应用适当的医疗方法,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以抗G-菌敏感的抗生素为主,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梦华.78829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684-1685.

[2] 朱欢.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194-195.

[3] 毛晓清,唐春莲,杨超群.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3):2567-2568.

[4] 裴霞,鲁厚清,潘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3798-3800.

[5] 薛凌波,李卫光,张午声.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评价及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276-3278.

[6] 陈文光.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29.

[7] 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58-541.

[8] 吴伟英.两种不同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78-1779.

[9] 燕纯叔,王睿.鼻饲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964-1965.

[10] 何建新,季明霞,朱健峰,等.气管切开气囊上分泌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细菌学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3134-3136.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力学;械工程

【引言】:力学是力与运动的科学,它既是一门基础科学, 又是一门应用众多且广泛的科学。力学虽然属于机械工程学,但是力学中所涉及的内容之广,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中,已经被人们应用到各行各业,其中在力学这门学科中,有一项工程力学所涉及的范围实用性最大,工程力学具有现代多重工程建设以及理论相结合的特点,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和实践范围都非常广,也更加具有灵活性,对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将立足于机械工程中的力学分支,简要论述力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并对力学在机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

1、力学概念以及力学在机械工程专业中的发展过程

1.1力学的概念:力学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很多的专业和学科中都有力学的存在,都需要通过学习和研究力学的基础概念和技能进行实际的操作,力学是有关力、运动和介质(固w、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宏、细、微观力学性质的学科,研究以机械运动为主,及其同物理、化学、生物运动耦合的现象。虽然力学在根本上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在很多专业和技术上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很多学科也都用得上力学,但是力学所被应用最广泛的专业还是机械工程专业,根据机械工程的特点,力学发挥了其最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力学也是一门技术学科,力学所涉及和所要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在力学所涉及的众多力学学科领域中,工程力学相对来说是最为实用的一种,实用性非常强,这类基础性很强的实用学科,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下文也会对工程力学的重要作用作出简单论述。

1.2力学的发展。力学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力学的起源最早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人们通过观察和研究生产劳动中的各种自然现象,最早在建筑以及农耕方面使用,比如杠杆、汲水器等。最初在古希腊时期,力学附属于自然哲学,后来成为物理学的一个大分支。开始人们只能根据力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应用,力与运动的结合实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以后,人们才正式开始了对力学的研究。十七世纪后期,牛顿三大定律的提出标志着力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此后,资本主义从诞生到发展,在18世纪末,以动力学和运动学为主要特征的经典力学日益完善。19世纪,力学通过大机器的生产促进其在工程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发展,推动了结构力学、弹性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等主要分支的建立。19世纪末,力学已是一门相当发展并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

2、不同种类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因为力在机械工程中有着非常基础的作用,是机械工程专业发展的基础。力学是力与运动的科学,其中力学也有较多分支,不同作用和特性的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机械工程专业中弹性力学的重要应用。

众所周知,弹性力学也就是弹性理论,主要通过研究弹性体在非内力或者温度变化等不稳定的外界因素下所产生的压力和物理移动。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人员知道,在机械运动当中,较多的机械在运行和运转过程中,速度相对较快,且承载的压力等都非常大,机械的弹性变化更是变化莫测,不可预知,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掌握机械的运行状态,就会导致机械的运行出现失误从而变形,因此在机械的系统运行状态之前都必须将机械系统进行细致的设计和分析。由此可见,弹性力学在机械设计中应用广泛。

2.2力学分支中断裂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断裂力学,顾名思义,主要研究含裂纹构件的强度与寿命,是结构损伤容限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固体力学的一门新分支。断裂力学虽然属于力学分支,但是断裂力学下面也有更精细的分支:线弹性断裂力学与弹塑性断裂力学两大类,(1)线弹性断裂力学适用于机械在裂纹尖端附近小范围屈服的情况;(2)弹塑性断裂力学适用于裂纹尖端附近大范围屈服的情况。断裂力学相对于其他的力学分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更为细致,能够更好的应用到机械工程中细小的零部件中,可以有效提高机械的性能与功效,更能防止工程设备发生灾难性的断裂事故,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与良好运行。

2.3工程力学在机械工程专业中修理系列的实际应用。

这类力学可以说是最为实用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项,它能够很好的处理机械工程行业中所出现的大量实际故障及相关机械部件的破损问题。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机械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机械出现故障时,只要是物理方面的故障,大都需要根据力学方面的知识作出判断和分析,才能更好的明确机械产生故障的缘由。

总结

综上所述,能够清楚的发现,力学尽管是力与运动的科学,但是它的研究对象除物质的宏观机械运动之外,更包括微观方面机械专业工程中的电气、控制技术等。力学既是一门机械工程专业中的基础科学,更是一门在实际的经济科技中应用众多且广泛的科学。此外,力学与天文学和微积分学几乎同时诞生,不仅在机械专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典物理的发展中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殿君,王伟,张宝生,申爱明,朱加雷. CDIO人才培养模式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训练中的应用[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241-243.

[2]张燕,张喜瑞,王高平. MATLAB在机械工程专业试验教学中的应用[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1,09: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