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1篇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方面,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积极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纷纷崛起;另一方面,根据中央的指示,各种非公企业党建组织也逐步建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加强和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刻不容缓。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近年来,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确是相对滞后,使其无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无法体现。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主要是部分非公企业负责人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不了解,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宗旨及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认为党建就是“务虚”工作,是作假事,没有真正弄清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部分企业负责人只以“赚钱”为目的,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抵触情绪,甚至担心开展党组织活动会干扰他们的自主经营活动,增加企业管理成本;担心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建立会对其生产、经营、用工、税收等方面进行监督,影响其自主经营等。

2.思想放松。企业中的党员职工说到底都是企业雇佣的工人,以劳动力换取工资,大多数是多劳多得,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党组织活动。甚至有些党员认为自己是“打工仔”,当前主要是谋生为主,家庭负担也重,不想参与党组织生活,加之企业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教育管理和学习提高,党性观念越来越薄弱。另外,有些党员认为自己的党员身份可以在村组织换届选举的时候参与投票,一旦将组织关系转接到企业,就丧失了投票权,得不偿失。致使部分党员成为“挂名党员”,党组织对党数量掌握不清,教育管理难以到位。

3.管理不到位。由于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运转,致使部分企业认为可以不受党组织的管理,在“四个意识”方面做的不到位。同时,由于各级党组织对企业党建方面指导力度不够,以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对党员、企业负责人的教育管理等一系列总是缺乏深入研究和政策指导,使党组织开展工作缺乏底气,党建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建设上。

4.党员质量不高。正因为企业管理不到位,平时的学习教育抓的不严,导致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四个不高”,即:党员所占比例不高,建立党组织比例不高,已建党组织的稳定性不高,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程度不高的现象。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样,非公企业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偏大,结构严重失调,急需补充“新鲜血液”。但是,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发展有水平、有文化、素质高的党员却是不易。一方面,发展党员过程中,牵扯到多次培训教育,时间上安排不过来,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引起企业负责人的不满;另一方面,考察定性难,由于大多数员工是外地务工人员,从业种类繁多,社会交往复杂,家庭背景以及个人历史考察非常不易,难以把握。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组织观念淡薄。一方面是非公企业责任人党组织观念淡薄。部分责任人本身不是党员,因此没有党组织观念,一心只为经济收益,认为党组织工作不但对企业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增加运营成本,认为建立党组织是无有可无的,甚至是不必要的。有些就算责任人是党员,也多多少少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对于党建工作存在不配合、不支持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非公企业中的党员职工党组织观念淡薄。部分党员职工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一员,是为了给企业创造财富、给自己获取工资而进行生产活动的,不想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各方面都要看非公企业责任人的“脸色”行动,不想因此得罪非公企业责任人。如果责任人支持党建工作,那么党建活动开展起来就比较顺利,获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如果不支持,那么党组织创建和开展工作都相当困难,甚至会受到各种阻挠。

(二)党建队伍不专。党建工作其实也是一门专业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人用专业的态度来对待。虽然各地非公企业近年来加强了党建工作力度,但是大部分企业从事党建工作的都是兼职人员,是临时调配,大部分是业余人员,缺少党建工作的专业知识。同时也缺乏专门从事党建工作的队伍,很多非公企业的党员为了企业效益和自身收入考虑,平时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到了生产经营中,少有顾及到党组织的工作,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彰显。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以外,还有其它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非公企业中普遍存在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的特点,党员队伍不稳定,党组织不易建立,也不易巩固,存在分分合合的现象;二是非公企业党员职工普遍存在“雇员”心态,认为自己是给打工的,认为党员身份不重要,不想彰显党员身份;三是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时,涉及到选举权的问题,手续繁琐,很多党员职工干脆就不转组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现象。

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非公企业党建负责人思想认识。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仅靠当地党委、非公党建指导员和企业中普通党员的争取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对非公企业负责人进行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主要是通过召集非公企业负责人开座谈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重要性、必要性,让非公企业负责人从思想上认可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为党建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加大对非公企业的经费投入。为了打消非公企业负责人的顾虑,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和党员的积极性,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应该在经费上给予非公企业大力支持。一方面可以用于开展党组织活动,让党组织活动更加丰富、有意义;另一方面可以用于充实党建队伍,让党建队伍更加专业,工作有条理,党建效果更加明显。

(三)加强对非公企业的宣传推广。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为了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负责人的党建积极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党的宣传阵地和媒体,加大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党员和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对质量过关、党建氛围浓的先进非公企业的工作、产品等进行必要的宣传,提高非公企业的知名度。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2篇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方面,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积极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纷纷崛起;另一方面,根据中央的指示,各种非公企业党建组织也逐步建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加强和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刻不容缓。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近年来,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确是相对滞后,使其无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无法体现。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主要是部分非公企业负责人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不了解,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宗旨及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认为党建就是“务虚”工作,是作假事,没有真正弄清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部分企业负责人只以“赚钱”为目的,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抵触情绪,甚至担心开展党组织活动会干扰他们的自主经营活动,增加企业管理成本;担心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建立会对其生产、经营、用工、税收等方面进行监督,影响其自主经营等。

2.思想放松。企业中的党员职工说到底都是企业雇佣的工人,以劳动力换取工资,大多数是多劳多得,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党组织活动。甚至有些党员认为自己是“打工仔”,当前主要是谋生为主,家庭负担也重,不想参与党组织生活,加之企业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教育管理和学习提高,党性观念越来越薄弱。另外,有些党员认为自己的党员身份可以在村组织换届选举的时候参与投票,一旦将组织关系转接到企业,就丧失了投票权,得不偿失。致使部分党员成为“挂名党员”,党组织对党数量掌握不清,教育管理难以到位。

3.管理不到位。由于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运转,致使部分企业认为可以不受党组织的管理,在“四个意识”方面做的不到位。同时,由于各级党组织对企业党建方面指导力度不够,以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对党员、企业负责人的教育管理等一系列总是缺乏深入研究和政策指导,使党组织开展工作缺乏底气,党建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建设上。

4.党员质量不高。正因为企业管理不到位,平时的学习教育抓的不严,导致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四个不高”,即:党员所占比例不高,建立党组织比例不高,已建党组织的稳定性不高,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程度不高的现象。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样,非公企业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偏大,结构严重失调,急需补充“新鲜血液”。但是,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发展有水平、有文化、素质高的党员却是不易。一方面,发展党员过程中,牵扯到多次培训教育,时间上安排不过来,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引起企业负责人的不满;另一方面,考察定性难,由于大多数员工是外地务工人员,从业种类繁多,社会交往复杂,家庭背景以及个人历史考察非常不易,难以把握。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组织观念淡薄。一方面是非公企业责任人党组织观念淡薄。部分责任人本身不是党员,因此没有党组织观念,一心只为经济收益,认为党组织工作不但对企业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增加运营成本,认为建立党组织是无有可无的,甚至是不必要的。有些就算责任人是党员,也多多少少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对于党建工作存在不配合、不支持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非公企业中的党员职工党组织观念淡薄。部分党员职工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一员,是为了给企业创造财富、给自己获取工资而进行生产活动的,不想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各方面都要看非公企业责任人的“脸色”行动,不想因此得罪非公企业责任人。如果责任人支持党建工作,那么党建活动开展起来就比较顺利,获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如果不支持,那么党组织创建和开展工作都相当困难,甚至会受到各种阻挠。

(二)党建队伍不专。党建工作其实也是一门专业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人用专业的态度来对待。虽然各地非公企业近年来加强了党建工作力度,但是大部分企业从事党建工作的都是兼职人员,是临时调配,大部分是业余人员,缺少党建工作的专业知识。同时也缺乏专门从事党建工作的队伍,很多非公企业的党员为了企业效益和自身收入考虑,平时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到了生产经营中,少有顾及到党组织的工作,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彰显。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以外,还有其它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非公企业中普遍存在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的特点,党员队伍不稳定,党组织不易建立,也不易巩固,存在分分合合的现象;二是非公企业党员职工普遍存在“雇员”心态,认为自己是给打工的,认为党员身份不重要,不想彰显党员身份;三是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时,涉及到选举权的问题,手续繁琐,很多党员职工干脆就不转组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现象。

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非公企业党建负责人思想认识。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仅靠当地党委、非公党建指导员和企业中普通党员的争取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对非公企业负责人进行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主要是通过召集非公企业负责人开座谈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重要性、必要性,让非公企业负责人从思想上认可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为党建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加大对非公企业的经费投入。为了打消非公企业负责人的顾虑,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和党员的积极性,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应该在经费上给予非公企业大力支持。一方面可以用于开展党组织活动,让党组织活动更加丰富、有意义;另一方面可以用于充实党建队伍,让党建队伍更加专业,工作有条理,党建效果更加明显。

(三)加强对非公企业的宣传推广。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为了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负责人的党建积极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党的宣传阵地和媒体,加大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党员和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对质量过关、党建氛围浓的先进非公企业的工作、产品等进行必要的宣传,提高非公企业的知名度。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3篇

会议认为,2005年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关键领域的改革有所突破,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保持这样的好局面来之不易。

会议强调,越是形势好,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加深刻地看到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的政策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始终居安思危,扎实工作。

会议指出,做好2006年的经济工作,对于“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加强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会议强调,2006年的经济工作要全面安排、突出重点,切实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消费需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取得新的进展。尤其要认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抓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扶贫开发、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

会议认为,两年多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会议决定近期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文献数量和趋势通过检索数据分析,从1988年陈维民等在《军事经济研究》期刊发表文章《战争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开始,截至2013年9月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共有556篇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明显低于其他领域研究成果。556篇学术刊物中包括期刊文章51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44篇。内部发行的《中国国防经济》2002—2012年11年间共发表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文章242篇,占所有公开发表文献数量的近一半,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根据发文数量可以大致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88—1993年)、起步期(1994—2000年)和迅速发展期(2001年以后)。国民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动员,我国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研究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将战争动员转变为国防动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故而,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此外,由于国民经济动员涵盖较多国防、军事、政治领域信息和内容,许多实践指导性的应用性研究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公开成果较少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代表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进展。由图1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文章数量从2001年以后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最高值82篇,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论文能够体现一个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状况,国民经济动员领域44篇硕士、博士论文都在2003年以后,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7篇,博士学位论文为7篇,说明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逐步系统性和深度化。

(二)载文期刊统计分析除硕士、博士论文外,1988—2013年间所统计到的754篇文献分布在115种学术期刊中,这些期刊涵盖经济、军事、法学、科技、流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发现,文献分布期刊虽然面较广,但却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文章数量分别为242篇,186篇、96篇和58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7.2%,占据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发文数量的一多半。由此可见,《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另外,《国防技术基础》《商业时代》《中国政府采购》《中国民》等期刊上发文数量也较多。除了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期刊外,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国民经济动员具体结合和交叉领域的期刊中,如期刊《中国政府采购》中刊载了8篇关于军用物资采购方面的文章,《中国物流与采购》刊载有2篇后勤物资动员的文章,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模拟研究的文章则多发表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期刊。

(三)对论文作者研究单位统计分析对国民经济动员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从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情况。1988—2013年公开发表的556篇文献作者来自于218家单位②。这些研究单位可以分为军队系统、政府经济动员系统、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他(企业等)4种类型,军队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为253篇,占总数的45%,其次为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发表233篇。以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为主的政府部门发表67篇。具体到单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均为85篇,占文献总数的15.3%。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分别为40篇和28篇,分别占文献总数的7.2%和5%。另外,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文章发表数量也较多,如表1所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院校,博士学位论文最为集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同时,通过不同单位发表文章的时间和数量可以看出,从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防司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这一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开始,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逐渐由传统的军事院校和军工部门扩散到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主体逐渐多元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国国防经济》发表的242篇国民经济动员文章中,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仍是主体,占作者总数的56%。与公开发表文章作者组成不同的是,《中国国防经济》中来自各级经济动员管理机构的作者比例较大,仅次于军队系统,占作者总数的35%,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仅占6%。

(四)研究内容分析通过对文献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的提炼,将798篇国民经济动员相关研究文献分为8大内容,分别是:国民经济动员问题与对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与仿真模拟、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特征和趋势、其他分散内容。针对国民经济动员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是国民经济动员业务部门工作者的理论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起点,文献数量最多,为157篇,占19.7%。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研究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持续发展的核心,文献数量次之,为136篇,占文献总数的17%。针对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革命、军事变革等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指导国民经济动员的健康持续发展,该类文献数量为118篇,占文献总数的14.8%。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首要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研究者所重视,文献数量116篇,占文献总数的14.5%。另外,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研究、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研究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重要内容。各类研究内容各时期文章数量如表2所示。

(五)研究方法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总体上,目前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中绝大多数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占文献总数的68%,这些论文多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现状、问题,并针对解决对策、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类描述性研究文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另外,经验总结法、模拟法、个案研究和文献研究法也为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者所运用,其中模拟法类研究论文主要源自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

二、重要领域研究概述

以上研究内容划分的研究内容涵盖了798篇文献所涉及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本部分选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动员能力与潜力、动员模式以及新形势下对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研究4个重要领域进行概述,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脉络。

(一)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它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实践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发展和成熟。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1998)回顾了我国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前瞻性地提出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需着重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市场经济接轨、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动员融入国民经济整体布局规划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朱庆林(2000)指出,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创新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了动员的范畴、地位、功能、模式和快速动员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其特征表现为全面性、本土性、阶段性和探索性。陈德第(2003)从16个方面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澄清了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并提出了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研究框架。孔昭君(2005)借鉴决策理论学派和管理理论学派的观点研究了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纲领构建,建议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评价和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两方面入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完善国民经济动员学科体系。焦智立等(2008)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苗野[7](2008)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认为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新型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培养体系和模式。王欢欢(2009)通过对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概念比较分析,指出“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之间有交集也有区别,并不是包含或相离的关系,并表明在现实立法中,应将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分别立法,以满足现实所需。

(二)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是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目标,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核心内容。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国家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国家形象等软实力表现方式在不同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经济动员的质量与效率,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国家形象的战略设计等方面提升和积累软实力,以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邵丹(2005)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内涵、构成、影响因素及其重要地位,并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优化理论的数学模型,对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赵新海等(2007)研究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从财力动员的体制、财力动员信息建设、财力动员的规模、财力动员的结构、财力动员的时效评价5方面构建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评价指标体系。禹红霞、甘瑶(2008)在分析军工企业在战备状态、紧急状态和其他各类国民经济动员中作用的基础上,着重从信息技术、军民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军工企业应急动员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和保障措施。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是指蕴藏在国民经济中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人、财、物资源,是各部门、各单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实力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有着密切关系,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蕴含在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经济实力水平决定经济动员潜力水平。崔博(2005)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类建设,弥补了原国家潜力指标体系的不足,完善了整个潜力指标体系。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供给视角、产业链视角、战争财力动员对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三)国民经济动员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新国民经济动员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其中,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系统整合动员资源,创立了有效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保障能力的“宁波模式”,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随着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传统的经典动员模式逐渐表现出局限性,促使了敏捷动员模式的产生。与传统动员模式相比,敏捷动员模式具有动员需求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物资保障的快速性、动员结果的可靠性、动员成本的经济性等优势。国民经济动员“寓于式”发展模式则是多种安全威胁下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最佳模式,是指着眼保存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急时应急”能力和“平时服务”能力,将“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能力寓于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之中。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民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研究,如国民经济动员联盟组织模式、财政金融动员模式、行业协会和经济动员机构的“授权-合作”模式。

(四)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研究围绕市场经济、军民融合、信息化战争、网络经济等背景条件,我国学者对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功能定位、发展趋势、对策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防理念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不断拓展自身功能。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如何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相衔接是拓展“急时应急”功能的关键,从规划计划、预案编制与演练、物资储备、法规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应战应急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国家应战应急体系一体化建设。构建以需求为牵引的军地“融通式”物资应急采购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国家经济力量转化为军队后勤保障力,同时也是军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库桂生(1994)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新问题,并从动员准备、法律法规、预案和国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网络经济时代的信息化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国民经济动员的动员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从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组织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把网络经济时代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做得更好。李连宏[31](2004)根据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提出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动员的发展策略,强调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加强武器装备信息化,形成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工业。张国权等(2007)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七大新理念:一体化、精确化、快速化、法制化、数字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理念,对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同时,许多研究者针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具体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33-36],推动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结束语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县域经济是行政建制经济,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至今,县域经济研究已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县域经济研究虽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仍还处于探讨阶段。

一、县域经济研究的发展阶段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更有行政建制经济特色。以往县(市)作为行政建单位,虽也提出发展县(市)经济,但明确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却是近几年事情。根据县域经济研究的进展,县域经济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萌芽时期(1978年~1985年)。十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往被忽视的县域经济的也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这一时期,县域经济研究却还处于萌芽时期,各方面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对此关注得比较少,主要是各级实际工作者为了本县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些对策建议等,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是成长时期(1986年~1991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建设力度的加大,胡福明教授于1986年撰写出版了《中国县域经济学》,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出版的县域经济方面研究的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县域经济的研究正式确立。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分支正式发展起来。《中国县域经济学》发表,标志着中国县域经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由于当时我国还在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基层的县域单位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多。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对区域经济研究的比较多,而对专门研究县域经济的则相对较少。既是有相关方面的文章也主要是工作计划、工作要点等之类的文章,缺少理论深度。主要研究成果就是199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由孙学文等著的《中国县经济学》,这本书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反映了当时我国县域经济研究的情况。

三是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到下半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正式确立。经济发展实现了由计划到市场的突破,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时代。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研究也步入一黄金时期,县域经济研究在全国得到了重视。先是一些实际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写出了一些研究县域经济的文章。一些理论工作也参与到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发表了一批文章、出版了一批专著。1993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又出版了由王长远主编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书。199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谢自奋、凌耀初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这是继胡福明的《中国县域经济学》后的又一全面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专著。1997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高级经济师王占国的研究专著《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是这一时期县域经济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这是全国第一部研究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学术著作。”199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王铮等著的《走向县域可持续发展》;2001年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朱舜的《县域经济学通论》和王怀岳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等两本专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熊跃平著的《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据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从1994年到2002年之间就发表文章2000多篇。各期刊、报纸、网站也纷纷开辟“县域经济”专栏,经济日报还办一个县域经济专刊,并办了一个县域经济网。经用“百度”搜索工具检索,网上共县域经济类网站10多个。宁夏、河北、湖北等一些省区还召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讨会。可以说我国县域经济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时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谈到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时,第一次非常明确地提到了要“壮大县域经济”。此前,尽管在党和政府的文件报告中,也曾多次使用县(市)经济这一提法,但明确使用县域经济这个概念这还是首次。这是党和政府对理论界、实践界的多年研究的成果的认可,这必将促进县域经济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县域经济研究中的成绩与问题

通过对有关县域经济研究方面文献、专著的研究,我们发现,前一段时期我国县域经济研究取得了不小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得比较全面,所发文章和专著几乎涉及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二是研究队伍比较庞大。由于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层单元,对这一经济领域的研究既有县乡一级的实际工作者,又有专门的理论工作者,有领导干部,有经济学家,有工人、农民、学生等,研究队伍很是庞大。三是研究进展比较迅速。从1986年胡福明发表第一本专著到现在,仅有10多年的时间,大规模的研究也只从近几年才开始,但发展很快,出版了一批专著,发表了不少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文章。

我国县域经济研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发表的文章比较多,但大都是一些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之类的文章,造成一些措施、对策相似也在所难免。由此带来大量文章的低水平重复;二是理论性不强。文章缺乏理论深度,只是停留在表面,浮光掠影,没有深入。2000年以前的文章这种情况表现得特别明显;三是定性的研究比较多,定量的研究比较少。县域经济的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的参与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县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县域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断,即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重要论述,是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出发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主题的展开和深化细化具体化,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我国县域经济研究要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不断地拓宽县域经济的研究的“面”和“点”。比如,由于县级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县域经济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因此,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县域经济工作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县域经济经济发展建立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县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也是适应新阶段的新任务、新环境和新条件提出来的。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县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县域经济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地、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是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从过去那种侧重于解决县域经济温饱问题、偏重于沿海地区发展、偏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观,转变到更全面、更高层次、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观上来;必须以和谐社会理念,回答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特别是解决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胡福明:中国县域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3]孙学文等:中国县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4]王长远: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类学术期刊编辑;经济类高品质作者库;智库

[DOI]10.13939/ki.zgsc.2015.46.044

1 序 言

经济类学术期刊是指图书馆藏中归于F类的刊登学术论文的期刊。主要分为综合性经济科学类、经济学(除会计,企业经济)类、世界经济类、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会计类、农业经济类、工业经济(含企业经济)类、贸易经济类、财政类、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等。 新时期提高经济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与受关注度,与编辑的各项能力密切相关。经济类学术期刊只有建立高品质的作者群,才能提高刊登论文的质量,从而使期刊整体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建立一个高品质作者资源数据信息库对于经济类学术期刊来说,至关重要。下文从高品质作者的分类及其建立路径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2 经济类学术期刊高品质作者分类

经济类学术期刊的高品质作者一般有三种类型:知名经济学家、重点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文章被引与转载率较高的作者。

知名经济学家是经济类学术期刊高品质作者首要组成部分。知名经济学家文章一般针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向;高屋建瓴地探索经济前沿理论,促进经济发展实践,能够推动经济学术研究,引领经济改革方向。经济类学术期刊登载知名经济学家的文章可以借助经济学家的知名度提高杂志的知名度、扩大阅读面,引起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重要研究机构对杂志的重视。

寻找高品质作者也可以从作者的工作单位入手,重点研究机构一般承接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研究人员不一定是知名经济学家,甚至有可能是非常年轻的学者,但其研究能力较强,所写文章节选自所承接的课题,针对当前实际发生的经济问题,研究该问题的现状,存在的解决难点,针对问题构建评估体系或者对新的领域进行已有研究的系统性综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路径。重要的基金课题在开题时,专家团队已对课题的架构、内容、研究方向已做了论证与评价,因此选择这些课题的承接人作为期刊作者库的成员,可以减少编辑在选题与编辑标题时的工作量。此类文章的刊登也可以提高杂志的关注度。因此,重点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也是经济类杂志高品质作者组成部分。

提高学术文章被引率与转载率是提高杂志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文摘》等对于期刊文章的全文转载或目录索引,对于提高杂志的关注度与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编选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经济类学术期刊所刊文章在中国知网的下载率与转载率是入选核心期刊要目的重依据。而入选“全文中文核心期刊”的学术期刊也受到大多数高校及研究机构的青睐。

3 建立高品质作者库的路径

建立高品质作者库的主要路径是:通过重要的会议或者论坛发现作者;通过重要的研究机构联系作者;通过重要的转载机构搜寻作者。

3.1 通过重要的会议或论坛发现作者

通过重要的会议或论坛方式发现或者认识作者,较为适用于建立经济学家或者知名经济学者的作者库。经济类学术期刊登载知名经济学家的文章如果单凭约作者写稿件这一种方式往往会遇到周期长、沟通难的问题。通过整理会议发言这种方式来形成本刊登载的学术论文,一方面可以快速捕捉当前的经济热点;另一方面经济学家的观点也更具有时效性,因为是会议发言,整体上会更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同时,会议发言的整理也为与会者形成了较为整齐的会议资料。在文后将发言者所写书籍与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在杂志上刊登,起到了宣传作者观点与向读者推介作者研究成果的效果。这需要编辑事先盘点本年度的主要经济会议。年度重要经济会议可以通过“新浪财经频道――会议栏目”查找,一年12个月的重要经济会议名称、主办方、时间及地点均可查到。通过会议索引,既而可与主办方媒体联系人取得联系,现场参加会议,与参会的重要发言者交换名片,获得知名经济学家的邮箱及助手联系方式,会后在会议的媒体联系人处获得会议资料与发言速记实录,整理发言实录并进行精编辑加工,形成学术论文的形式并署上发言人的姓名作为论文的作者,列上与发言内容相关的发言人所写的书或者文章,以及发言中提到的观点所涉及的其他经济学家所写的书或者文章作为论文的参考文献,与发言人或其助手确认文章,与经济学家建立起编辑与作者的关系。除了新浪财经频道――会议栏目是搜索重要经济年度会议的引擎之外,重要研究机构的官方网站也是搜索重经济会议的途径。

3.2 通过重要的研究机构联系作者

研究经济问题的中国重要研究机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这些机构的举办方大多为中央政府机关或者是著名的高等院校,因此可称为我国经济问题研究的官方或半官方智库,而民办的智库可以查询为各大公司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公司。国内较为著名的机构有和君咨询、长城战略,也可以查询各个上市公司,尤其是各大银行及有跨国业务的公司均下设有研究部,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行业发展持续进行短、中、长期的分析与预测。通过这些机构的官网可以搜索到其月度会或季度会。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经济每月谈”、中国经济50人论坛长年设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长安讲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中国经济观察”季度论坛等。

另外一个途径是通过对各个重要研究机构的官网,对其内设研究部门进行了解与研习,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上的每一个研究所均有其研究人员名单,有些重要的研究人员标明电话与邮箱联系方式,负责不同栏目的编辑可以根据自己栏目文章的需要与不同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取得联系,获知其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并从课题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章,与作者建立起联系。具体承担课题的研究人员一般是年轻的博士或博士后,他们年富力强,是单位重点培养对象,且有发表研究成果的愿望与需求。在不断地发表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杂志与年轻的研究人员共同成长。

第三个途径是通过查找重要研究机构的内部刊物,与刊物负责人取得联系,获取刊物,选择文章,相应地就与文章的作者,即该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建立起联系,建立经济类学术期刊的作者库。上文所列的重要研究机构一般会有自己的内部交流刊物登载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关于国家经济发展与行业动态的数据新,信息量大,如果登载在公开发行的经济类学术期刊上,容易引起其他的同行业研究人员及高校研究人员的兴趣,受到他们的关注。

3.3 通过重要的转载与论文收录机构搜寻作者

下文就人民出版社的新华文摘杂志社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这两个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重要的转载机构来展开分析。《新华文摘》系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文摘半月刊,栏目设置有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艺术、人物与回忆、文化、科技、读书与出版等,受到党政中高级干部领导;宣传、咨询机构国家公务员;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科研单位、大学及其他教育部门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知名的专家学者、重要媒体的主要负责人的认可。期刊登载文章得到《新华文摘》的转载,对于编辑与作者而言都是一种荣誉与认可。有些单位还规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由于刊期相对少,还需涵盖各领域的重点文章,使得《新华文摘》对文章的转载要求质量非常高。从经济栏目来看,每期登载篇数不超过4篇,作者要求一线经济学家或者是重要研究机构高级研究人员,选题要求新颖,内容上解决问题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对每期《新华文摘》杂志的研习可以发现高转载率作者,摸索到转载文章的选题规律。

编辑还可以通过订阅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管理类“复印报刊资料”,通过对“复印报刊资料”的研习,找到在复印报刊资料中转载率较高的作者,并通过互联网查找其工作单位与联系方式,与作者取得联系,向其约稿。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集成、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也是中国重要的智库之一。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文章数量多的杂志,受到重点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与各级政府机构的重视。一些单位设立了对转载文章作者的奖励制度,视同刊登于核心期刊。

通过中国知网按全文转载率情况排列,查找高被引率与下载率经济类文章及其作者。经过查找发现,中国知网文章被引率与下载率较高的作者不一定是知名度高的经济学家与职称高的教授或博导,中国知网被引率与下载率与文章的选题有关,与作者的身份关联度相对小。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通过知网下载文章的需求量较大,他们通过知网将已发表的文章下载下来,主要参考文章的结构框架、文章对相关问题的论述角度与观点。对于文章的选题要求具有贴近本人工作环境、与专业的相关性及自我驾驭性的特点。教授、博导与经济学家的文章大多具有专业性、针对性,构建的经济模型大多具有独创性,选题较为宏观,重在解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行业评估及未来发展方向,区域或地域的经济问题,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与绝大部分作者的选题在内容与水平要求上贴合度不强,他们的文章多被同层次作者下载引用。由此可见,中国知网的转载率与被引率取决于刊登文章选题,与作者的身份联系不密切。

4 作者库建立后的维护

可以按知名经济学家、重要研究机构的重要研究人员、文章高被引率与转载率作者对数据库进行分类,建立起包含作者身份、工作单位、电话号码、邮箱的信息数据库,对相应的信息要及时进行更新。通过与作者的交流,及时了解作者的研究方向,发展情况,发生工作变动、电话号码变更、邮箱变化要及时更新。除了文字联系以外,编辑还可以通过节日问候、会议、论坛通知、文章转载祝贺等方式加强与库内作者的交流与联系。总之,经济类学术期刊建立高品质作者库需要持之以恒,工作需要具有连续性,作者库才能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为期刊提供更多更好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孙书平.论学术期刊编辑的策划意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

[2]刘红霞.策划编辑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J].中国编辑,2011(2).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7篇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是从2009年确定的,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从近年才开始的。主要的研究如下:①在开发战略研究方面:王晓玲,阐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环渤海经济区中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乃至东北亚的纽带、推进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李靖宇等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投放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投放体系应形成由点到线、扩县成面的对外开放新优势,并以辽中城市群为腹地起到联动作用;王雅莉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中提到应当在中央政府指导、城市政府协商、市场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多个层面上逐步形成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以实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②产业集群方面研究:何艳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群研究》中提到制定城市的差异性定位与合理分工体系、建立跨区域协调组织、按产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产业布局、建立网络化的产业集群;王志等人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依托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加强集群间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徐晓兰在《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中提到从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低碳发展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的方法手段,从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加强财政支持以及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五个方面讨论了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保障措施;而曹松威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的问题上则认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港口与腹地联动式发展,加强城市间合作和错位发展,坚持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战略,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最优的解决方式。③总体空间布局研究方面,王亚丰等人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格局演变的城市化影响方式研究,经济带的城市化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体系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空间构建四个方面。④县域经济角度研究,潘志等人阐述了辽宁沿海各县市(区)中,研究区两端的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间部分;连显淼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浅探》中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性和空间差异显著,大体呈现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格局。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肖瑜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的战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全面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加强带内各市之间及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同时李红波等人在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是使其形成一个中心、一条发展主轴、四大旅游区,构建了辽宁沿海地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庄河―丹东线列为第一个二级发展轴。⑥沿线各城市相应研究,谷春立《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区》;王延滨《营口沿海经济带区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艳娟《关于锦州沿海经济带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等。

在学术论文方面,科研人员也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著作来论证,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各个方面应该如何定位发展。2007年―2009年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学术研究论文如下:

发表时间 论文名称 作者 指导教师 专业 论文来源

2007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整合研究 华玉介 钟磊钢 工商管理 东北大学

2007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 邬冰 杨青山 人文地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 张立鹏 戴慎志

邢铭 城市规划与设计 同济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 高焱森 李秀敏 公共管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与五点一线开发研究 徐志坚 李靖宇 区域经济学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及沿海经济带构建 张耀光 人文地理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优势问题研究 陈刚 匡海波 工商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辽宁沿海城市群经济整合战略研究 赵宇飞 韩增林 人文地理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 宋洋 李靖宇 区域经济学 辽宁师范大学

在我国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个方面的研究中,战略方面从早期在区域定位到近期的具体部分的细致分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和对现实的具体操作的指导性更清晰。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中,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产业的布局以及区域生产力的分工上,这点直接导致了沿海各个地区的发展的规模是否能达到规划预期。产业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使大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县域经济也有了深入的探索,由于“五点一线”的主要沿线是依靠县级市或乡镇这些行政单元组成,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必然会更好的发展县域经济并使其具有特色。在沿海经济带的资源方面,研究广泛,比如旅游资源的研究、港口资源的研究、海洋资源、农业资源等等。针对重要的几个城市,对每个城市相应的问题分析得到解决的措施,但核心的思想都是抓住这次机会,快速发展沿线城市与乡镇,以此带动周边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学术论文研究方面,从研究学者背景看出,大多数研究人员是从事经济地理和管理方面的,而城市规划专业对其空间分布的研究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该战略规划在空间上已经明确了“五点一线”的格局;另一方面是在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研究重点放在产业的研究方面。这样解决了目前的产业开发和投资的问题,但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没有前瞻性,容易引起之后城市规模发展不一、经济不平衡等城市问题,对整个经济带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针对经济带中某个城镇的研究比较缺乏,只是从产业上指导个片区发展产业类型,该产业一是从其附近大的城市主导产业定位,另一种新增的产业。在学术论文的研究当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和《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两篇文章,是以“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现状及政策指导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产业布局以及城市空间布局探索。

综上,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中存在全面但不精确深入的问题,在沿海经济带中有全面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的研究,但更重要的是每个部分详细规划设计针对每个地段的不用情况分析其发展得利弊因素,将考虑区域发展得各种因素用于某一地区,对其进行全面的解读,之后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战略,指导其未来高效的开发开放。

参考文献:

1. 宋欣茹、于晓霞,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

2. 薛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宋洋,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开放开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说是学文论文,2009

4. 薛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研究;统计分析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产生,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而确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1986年9月,为适应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经济责任审计从此在全国各地开展,并逐步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1997年9月同志对经济责任做出重要批示。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使经济责任审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容的、专门的审计门类。2001年,五部委联合发文,在明确要求全面开展县以下当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提出自当年起逐步开展县以上各级当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央纪委全会多次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作出明确部署。近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审计署在广泛征求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规划》要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十二五期间审计将全面覆盖政府一把手。所有这些,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之对应,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得出了不少富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回顾并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发挥研究成果在实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有利于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系统总结了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第二,汇总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热点问题,并分析其由于情境变化而展现出的未来趋势,为理论研究、制度修订和实际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文献研究

(一)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数量及比例的统计分析

2000年以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活跃,年均仅约27篇。2000年以后到2010年(包括2000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相当活跃,共计3552篇。各年度经济责任论文数量及比例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从2000年到2010年的11年间,大多数年度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数量大致持平,只是在2001、2002和2003年三个年度的论文数量有明显偏多,年均在452篇。这是五部委提出自当年起逐步开展县以上各级当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二)期刊类别及其刊登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

笔者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检索项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中进行检索,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核心期刊一栏,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篇名”的检索项,以“核心期刊”作为检索范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进行查询。权威期刊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来源期刊目录(以下简称CSSCI)下经济和管理类期刊中选取的与审计最为密切的期刊,包括《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

结合表1的统计结果表2显示,非核心期刊发表经济审计论文数量明显高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668篇,而非核心期刊3552篇。11年间在权威期刊发表的经济责任审计论文合计69篇,其中在2005年较上年有明显增加。这是与2005年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中国审计报社联合举办了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有奖征文活动有关。

(三)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内容的分类统计

经济责任审计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其分类如下:

1.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和理论基础、概念和内容、作用和意义等基本理论以及完善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和建议方面的论文。

2.审计技术:主要涉及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目标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论文。

3.审计风险防范:主要涉及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特征、类型及防范。

4.实践与应用:主要是对国内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实践进行研究的论文。

5.文献及会议综述:主要是指国内举行的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的综述论文及学者课文献综述。

6.其他:主要包括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别审计的比较、利用等以及从法律角度展开研究的论文。

笔者对权威期刊上的69篇论文进行精读后,按照主题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下文将分专题对主要研究主题的进展加以回顾和评述。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

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论文在69篇论文中所占比重约45%,主要原因是这一项涵盖的研究内容比较多。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理论基础

李季秀(2001)认为,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关系的产生则是导致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经济责任审计是基于委托关系而产生的监督经营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靳建堂(2006)对集团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进行了探讨,在集团企业总部作为战略规划中心时,其子公司则成为收入中心、成本中心或者费用中心,经济责任审计表现为预算监督型;在总部职能定位于战略投资中心时,其子公司则承担投资中心的责任,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投资回报评价型;在总部作为战略控制中心时,其子公司则承担利润中心的职责,经济责任审计是利润实现评价型。崔孟修(2007)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家审计理论、国家审计体制、国家审计职能作用、国家审计类型的丰富和发展。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应该讲环境保护责任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范围,分别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方面,分析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和内容、作用和意义等

卢相君(2001)认为,当企业一个神形具备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之时,也就是对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淡化之日,届时,审计风险、审计成本都将大大降低。彭振威(2005)认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是在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把审计结果人格化,将审计结果落实到人的经济责任上。宋文阁(2007)将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定义为由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直接安排或委托专门机构(或组织)和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标准和依据、遵循既定的程序对负有出资人责任的企业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查、分析、评价、鉴证工作。刘颖斐、余玉苗(2007)认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机关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就其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经济活动所应负的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

(三)完善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和建议

彭振威(2005)研究认为,加强和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是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审计目标和发展方向,提高审计效率、正确界定企业经济责任、建立和完善审计评价体系、做好审计结果运用等。陈波(2005)认为,应为经济责任审计创造一个更好的制度环境,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依法行政、健全政府经济决策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政府的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审计模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技术

(一)评价内容

洪承旭,阎建军(2002)认为,商业银行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发展能力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资产流动性指标和财务效益指标四个方面予以确定。简燕玲、辛旭(2006)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干部所在地区综合经济指标的完整性、重大经济决策和重大经济项目的效益性进行审计,以全面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研究认为,绿色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上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的有机结合,加强经济指标真实性审计。

(二)评价方法

贾震,王新华(2001)运用多元判别分析的方法研究构建了标准化的贝叶斯判别模型、未标准化的贝叶斯判别模型、费歇判别分析模型和Logistic判别分析模型等四个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监控模型。刘正午(2003)构建了复合审计评价系数与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期经济责任。宋晴蔚(2004)认为,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应是期内全面审计与期外适当延伸审计相结合、账据数表的全面审计与必要的社会调查相结合、受托审计内容的全面审计与典型事项的重点解剖相结合、将被审对象的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王晓慧(2006)研究认为,为了克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局限性,提出建立信用约束、审计约束、法制约束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三维模式审计机制。简燕玲、辛旭(2006)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包括,检查书面文件、分析、实物审计和调查的方法。

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认为,在绿色经济责任审计中尤其关注定量分析方法的选用,包括费用――效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

(三)评价目标

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研究认为,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目标在于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中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责任的履行,具体表现为补偿和纠正经济活动中负外部性,提高利用环境资源的效率和效益。

四、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防范

秦小丽,常丽娟(2005)认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立足五点,包括着眼规定点、找准结合点、紧抓切入点、突出关键点、强化根本点。朱书依(2000)研究认为应重视和加强审前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加强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的审计、将单位年度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同级审计”与“上审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应有的附加程序、防范审计风险四方面来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五、结论与展望

如前所述,2000年以来理论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成果丰富,实践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缺乏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因此关于未来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方向至少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真正贯彻“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认真理解、认识和深入研究,任重道远。比如,按照审计受托责任关系理论,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关系如何认识;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分(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如何操作和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的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的实施等如何落到实处,等等。只有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深入研究,才能将《“十二五”规化”》落到实处。

(二)细化规范审计内容和评价标准的研究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类型繁多,既涉及到地方党委和政府,又涉及到党政不同工作部门,还涉及到审判和检查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既涉及到执行层,又涉及到管理层决策层等。由于这些不同的审计对象及其领导人员所任职务和履行的职责、义务不同,因而对他们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关注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指标肯定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单位的义务和履职特点,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单位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用于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三)明确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责任的研究

在审计实践中,领导干部对责任界定十分重视。但是,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的问题后,如何界定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非常困难。因此,需要明确经济责任的归属、经济责任产生的因素以及经济责任的性质等;在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时,还要考虑其的权力。权力与责任对应,与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相关的经济责任才纳入评价范围。这时,需要划清前任与后人的责任,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等。只有把责任落实了,经济责任审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溶冰,单建宁,时现.2010.绿色经济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研究.

[2]崔孟修.2007.经济责任审计对国家审计的丰富和发展[J].审计研究.

[3]宋文阁.2007.关于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4]刘颖斐,余玉苗.2007.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研究.

[5]王晓慧.2006.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三维模式机制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

[6]简燕玲,辛旭.2006.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审计研究.

[7]靳建堂.2006.集团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探讨[J].审计研究.

[8]陈波.2005.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

[9]彭振威.2005.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析[J].审计研究.

[10]秦小丽,常丽娟.2005.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刍论[J].审计研究.

[11]宋晴蔚.2004.论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方法[J].审计与经济研究.

[12]刘正午.2003.复合审计评价体系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的应用[J].审计研究.

[13]洪承旭,阎建军.2002.商业银行领导经济责任森及评价指标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

[14]卢相君.2001.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

[15]李季秀.2001.略论委托与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研究.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众多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结论。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起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分析框架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引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学术规范发生了重要变化,工具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因此应将我国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大背景之下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整理国内理论研究的进展。下面分四个阶段回顾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演变并进行评论。

1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靠引入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归结为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其中与产业结构有关的内容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相关观点的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一是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的标准界定,即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的一个公式还是两个公式之争。在这些争论中很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其中一部分学者提出要实现扩大再生产除了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外,必须有追加的生活资料,强调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不仅要研究扩大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的地位和作用,更要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进一步讨论其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是什么,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农、轻、重部门比例的关系等。这一时期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关于产业结构问题的比较集中的讨论,其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两大部类思想。

2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一)产业结构研究范式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对以往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所导致的结构失衡问题进行反思。1979年,欧阳胜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另外就是开始了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实证研究,逐渐摆脱以往的纯粹理论探讨,把理论与实际经济情况接轨,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

西方国家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也开始被我国学者所了解,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国外经济学专著,最初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组织翻译出版的《外国经济结构文集》和1981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这些译著基本上是资料性的,主要介绍国外经济结构现状。这让国内学者真实感受到了结构问题研究在框架和方法上的多样性,使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的眼界得到开拓。其后国内研究结构问题的学者开始较多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所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最具代表性。这些西方学术思想的引入对研究范式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学者影响深远。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经济学者的理论成果,其与我国以往主要采取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学者研究内容的可观察性、可度量性和说服力更强。

(二)产业结构政策

一些研究其他国家特别是后起工业化国家战后经济发展经验的论著也逐渐被介绍进我国。有些国家被认为通过选择“主导产业”、“带头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战后日本和韩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起我国学者较多关注,包括佐贯利雄的《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等。这些论著主要是以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认为由于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即产业政策,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后,产业政策的研究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学界的热点,较早期的研究有周叔莲、杨沐主编的《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王慧炯、李泊溪、周林主编的《中国产业部门政策研究》等。这些研究认为产业政策应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众多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起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分析框架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引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学术规范发生了重要变化,工具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因此应将我国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大背景之下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整理国内理论研究的进展。下面分四个阶段回顾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演变并进行评论。

3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靠引入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归结为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其中与产业结构有关的内容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相关观点的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一是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的标准界定,即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的一个公式还是两个公式之争。在这些争论中很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其中一部分学者提出要实现扩大再生产除了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外,必须有追加的生活资料,强调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不仅要研究扩大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的地位和作用,更要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进一步讨论其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是什么,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农、轻、重部门比例的关系等。这一时期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关于产业结构问题的比较集中的讨论,其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两大部类思想。

4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一)产业结构研究范式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对以往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所导致的结构失衡问题进行反思。1979年,欧阳胜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另外就是开始了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实证研究,逐渐摆脱以往的纯粹理论探讨,把理论与实际经济情况接轨,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

西方国家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也开始被我国学者所了解,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国外经济学专著,最初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组织翻译出版的《外国经济结构文集》和1981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这些译著基本上是资料性的,主要介绍国外经济结构现状。这让国内学者真实感受到了结构问题研究在框架和方法上的多样性,使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的眼界得到开拓。其后国内研究结构问题的学者开始较多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所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最具代表性。这些西方学术思想的引入对研究范式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学者影响深远。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经济学者的理论成果,其与我国以往主要采取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学者研究内容的可观察性、可度量性和说服力更强。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理论研究 发展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全球经济的格局、环境以及情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由于经济危机的发生,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支撑力,应对自身的员工进行管理,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运用。另外,新能源的使用,使各企业将发展的方向转向新能源的开发与投资等角度,在此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各企业的管理也存在相应的制约,从而无法促进企业自身更加稳定的发展。基于此,在多种背景的影响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

现阶段,以企业的发展为背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工作进入白热化时期。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及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从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员工敬业度和工作与家庭的关系、雇佣以及文化管理的关系五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一)管理人员胜任素质

目前,关于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的研究工作均以商业、教育以及政治等行业为主,这也是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研究工作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阶段。其中职业化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探索,是胜任素质研究的重要体现;职业管理阶层的存在作为职业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的探索基础,利用企业当前的活动状态,对职业管理阶层人员的职业行为与职业素养进行规范化管理。此外,管理人员胜任素质的评价标准以心理学、行为学为主,结合胜任素质评价体系,以企业自身的管理职能为前提,用以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综合竞争力。其涵盖的主要研究工作为: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技能水平的融合(Houtzager);杠杆作用――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运用(Beck);管理人员胜任素质在企业内部发展中的运用(Won和Pipek);结合电子、语音技术以及企业管理体系对管理人员胜任素质进行深层次研究(Colucci);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Draganidis和Mentzas)。

(二)员工敬业度

1990年,Kahn首次对员工敬业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至2001年,众多学者(Maslach、Schaufeli、Leiter)开展了员工懈怠状态和员工敬业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经过探究与分析,可知员工敬业度与员工懈怠状态之间呈现反比例关系。2002年、2004年、2006年以及2008年,相关学者从多种层次对员工敬业度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对员工敬业度进行了定义。员工敬业度是指:以持续和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心情保持愉悦,为工作增加活力(Maslach、Schaufeli、Leiter)。主要内容包括:员工敬业度是工作热情与工作满意度的重要体现(Harter、Schmidt、Hayes);从自身行为、认知与情感等多种方面体现的绩效作用(May、Gilson、Harter);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绩效之间存在关联的理论依据(Saks);利用自身存在的价值,为企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员工(Czarnowsky);员工自主意识与行为的存在,对工作的认知度(Macey、Schneider)等。

(三)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作与家庭,但是由于精力、时间上的限制,对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其中关于工作与家庭关系的研究中,理论基础为:角色理论和溢出理论、补偿理论与边界理论。在1997年和1999年,Barling、Sorensen等学者认为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会对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角色压力等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1996年,King与McMurrian、Hochwarter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工作与家庭冲突的持续加重,不仅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身体健康,还会使员工出现缺勤或离职的情况;直至2005年,Mesmer-Magnus、Viswesvaran等学者认为,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存在,会降低企业员工的家庭满意度,以及造成员工不良心理情绪的出现。由此可见,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工作中,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是关键的研究课题。

(四)雇佣关系

在雇佣关系的研究中,主要以社会交换理论、诱因贡献模型等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初开展雇佣关系研究的时间是1995年,由Pearce与Porter等学者提出,通过概念论文的论述与发表,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工作提供有利条件。Pearce与Porter认为雇佣关系是指企业整体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既是企业整体对员工行为的约束,从而开展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又是期望员工利用工作行为对企业的回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者Tsui、Wang、Zhang进一步明确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

(五)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逐渐兴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利用地区、文化以及种群的差异,对文化进行妥善管理是企业管理阶层首要关注的对象。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文化管理工作进行分析:首先,对文化管理进行战略研究,即跨国研究、文化影响研究与多元视角文化研究。其次,文化同异性研究,基于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对其文化同异性研究中,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特点,对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化的选择,代表学者为Hofstede、Boyacigiller、Adler和Gerhar。最后,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员工的管理工作。利用多种制约渠道,消除因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企业员工的负面情绪。

二、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展望

(一)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行合理运用

最初在经济信息使用中,出现了全球一体化的概念,但是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应用范围逐渐向其它行业领域迈进,加之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企业的存在,使得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各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改革与优化,实现国家政治与社会经济的融合。另外,相关学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工作中,利用多种渠道,对自身的研究视野进行系统化的扩展,使其打破领域与文化的限制。

(二)对雇佣关系的控制与管理

其中关于雇佣关系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对其进行充分研究,相关学者应另辟蹊径,利用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对雇佣关系的概念与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从本质上来讲,国内与国外在雇佣关系方面有所差异,例如:在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对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雇佣关系进行了更改。

(三)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为动态性强、较为复杂以及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企业难以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只有利用自身对员工的管理与行为的规范,才能保持企业发展与社会经济进步的协调运行。因此,对于企业管理阶层而言,应对自身员工的敬业度、工作行为、心理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进行有效解决,以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现阶段,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乏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例如:北京市缺乏的相关管理人才在40万左右;上海管理人才缺乏问题更甚,在60万左右。加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资水平也相对较高,平均收入均在1.5万元/月,通过相关数据的显示,可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发展,国内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并拥有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手段,在对其管理体系进行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应的实用价值与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工作中,应以时展为前提,以经济进步为方向,制定符合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人力资源理论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可知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但是,国内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国外相关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如果只单一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借鉴,则会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企业发展的理念。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以自身的发展现状为背景,对人力资源理论进行深刻的研究与分析,以期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婷婷.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新进展评析与未来展望[J].中国集体经济,2016(7):101- 102.

[2] 包永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新进展评析与展望[J].人才资源开发,2014(2):8- 9.

[3] 李隽,李新建,王玉姣.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多视角分析与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5):40- 49.

[4] 任丽莉,任浩,覃润宇,等.人力资源外包研究新进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7):11- 15.

[5] 徐瑞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73- 75.

[6] 闵芸芝,周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1):25- 30.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 理论发展 综述

中图分类号:F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2—0038-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研究范式、研究目的上都有着显著差异。从文献看,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国内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是在两大部类范式下分析问题,研究了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农、轻、重”比例关系以及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研究目的是为了合理安排国家计划,以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理论逐步引介到国内,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理论方法在客观性和解释力方面的局限,于是尝试着由静态理论演绎转向动态实证分析,开始应用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和升级问题。这一时期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在我国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给予简要评述。

一、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研究没有使用“产业结构”这个概念,有关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归在社会再生产理论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中。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刚刚起步,主要靠引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范式。50年代,国内学者对再生产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译介、编著和阐述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与产业结构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50年代后期,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我国领导人先后对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现实问题与政治背景的影响使得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学界在60年代初期集中研究的问题之一,重点是对马克思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和农、轻、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阐述。如许涤新(1961)、杨坚白(1961)、吴树青(1962)金学(1962)。虽然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领域的学术研究气氛活跃,但所有的讨论是在苏联范式下进行,即在两大部类关系框架下分析问题和肯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基本规律。此后“”的开始,使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基本停止。

二、改革开放初到80年代末期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研究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迫切需要有现实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第二,中央有关经济工作的重要文献都将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反思了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的问题;第三,工业化国家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逐渐为我国学者所了解,促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研究的发展。

(一)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主要是对片面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所导致的结构失衡进行反思。欧阳胜(1979)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冯宝兴、万欣和张大简(1979)认为我国的重工业是自我服务型重工业,不能为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服务。1979年,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了经济结构调查,分别在十几个省市对若干重大结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由马洪和孙尚清(1981)结集出版了对当时及其后较长时间的经济结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专题分析报告。书中有关产业结构的部分主要涉及农轻重结构、各主要部门内部结构、就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问题,着重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经验教训,强调不能片面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这部著作及此后几年我国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虽然继续使用“两大部类”或“农、轻、重”的分析框架,但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反思与批判,这也是80年代初中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特点。

(二)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的引入

改革开放后,随着一些国外经济学教科书、专著或文选陆续翻译出版,我国学者开始尝试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1985)的专著扼要介绍了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介绍了代表学者及其文献,对研究范式的转换到重要推动作用。80年代中期后,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教科书和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既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也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产业结构研究影响深远。以库兹涅茨、罗斯托、线纳里、霍夫曼、克拉克为代表的欧美学者采用经验实证方法,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其他经济计量模型,对大量统计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国家间的对比分析,与我国以往主要采用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研究的可观察性和可度量性更强,说服力也更强。以筱原三代平、赤松要、小岛清、佐贯利雄为代表的日本学者以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认为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即产业政策,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我国产业结构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

(三)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13篇

“两个健康”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既是各级统战部、工商联贯彻落实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市委相关文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也是在工作中把握发展趋势、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工商联紧扣“四信”内容,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更好地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的指导下,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于2012年启动了“深入实践‘两个健康’工作主题,推动新形势下经济统战工作新发展”中长期课题研究,力求通过对“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的理论内涵、创新实践的持续性研究,做到三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坚持“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进一步丰富理论,为确立“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统领的工商联理论框架奠定基础;三是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践行“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的创新实践和具体措施。

一、突出“四个结合”,推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研究

“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研究,从设定总体工作方案、建立开放式研究机制、设定中长期研究框架,到对重点问题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突出从“四个结合”来推进工作。

(一)远近结合,坚持长期基础研究与阶段性重点研究相衔接

市工商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课题作为总结实践、提升理论的中长期、基础性研究,通过长期性、持续性研究,不断推出阶段性研究成果,深化“两个健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随工作实践的深入,不断拓展和丰富。一方面,结合全国工商联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初步确定了“两个健康”中长期研究框架体系,包括理论渊源、理论内涵和工作实践三部分。另一方面,在“两个健康”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形成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市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实施细则贯彻落实情况评估》等部分研究成果获得2013年上海市统战系统理论研究一、二等奖。《上海民营企业参与对口支援与国内合作地区建设研究》被转化为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团体提案。

(二)上下结合,坚持全国工商联重点工作与本市非公经济发展实际相衔接

市工商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课题研究结合全国工商联、全市重点工作开展,体现服务全国、上海特色。如结合全国工商联理论研究框架,完成“坚持‘两个健康’工作主题是工商联丰富工作实践和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研究。结合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形成《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问卷分析报告》。围绕全国工商联“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实施细则贯彻落实情况调查评估”,开展上海市落实情况评估。与市人大财经委共同就当前本市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与上海民营经济研究会合作开展“上海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研究等,围绕本市非公经济、非公经济人士发展实际,研究上海特殊性问题。

(三)虚实结合,坚持深化理论研究与拓展工作实践相衔接

促进“两个健康”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市工商联立足工作实践加强理论研究,总结提升的理论再指导工作实践,并将调研活动作为全市各级统战、工商联系统,以及非公代表人士学习、实践“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的重要活动,推动其深入了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内涵,自觉开展“两个健康”工作实践。在理论研究方面,形成《深刻理解“两个健康”的理论内涵,以经济统战工作创新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报告,进一步深化、完善“‘两个健康’的理论内涵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开展“上海市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效能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研究”等,这些研究来源于实践,又为创新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四)内外结合,坚持发挥工商联主动性与借助社会资源相衔接

市工商联联合社会研究力量,建立开放式调研机制,宣传、扩大“两个健康”等统战理论的影响,吸引和集聚一批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一是与华东师范大学、市社科院、上海民营经济研究会等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二是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学者担任课题组顾问。如复旦大学、市委党校、市社会主义学院等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专家教授等,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提升理论高度。三是定期召开专家研讨沙龙活动,吸取不同领域专家的观点和建议。先后召开课题咨询会、课题阶段性研究咨询会等,邀请政府、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分别从经济、社会、政治等多角度,就“两个健康”课题的理论框架、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交流。与复旦大学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等不同院校合作开展主题沙龙活动,增强交流互动、交融交锋。

二、把握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深化“两个健康”的内涵外延研究

为进一步提升理论高度、提高研究系统性、拓展研究开放度,市工商联把握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深化“两个健康”的内涵外延研究,指导创新工作实践。

(一)不断提升“两个健康”理论研究高度

一是进一步明确“两个健康”理论研究的定位。从国家战略和整个社会制度的角度,进一步梳理市场经济理论、所有制理论和新阶层理论,厘清“两个健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为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理论研究担纲参考。二是要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与复旦大学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开展“新形势下‘两个健康’的政治学思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提出做好新形势下“两个健康”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二)不断拓展“两个健康”实践研究外延

始终坚持任务导向、问题导向、政策导向,开展“两个健康”相关实践研究。如围绕全国工商联“两个健康”指标体系研究,构建上海市“两个健康”指标体系,提出“两个健康”的发展目标和衡量标准。结合韩正书记提出的上海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不足问题,开展“进一步激发上海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研究”。结合全国工商联第十一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开展上海市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研究。同时,还将围绕上海民营企业文化品牌建设,非公有制经济“创二代”培养引导等开展专题研究。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14篇

本文从毕业论文写作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师自身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毕业论文写作和指导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主张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应以研究问题为导向,讨论了毕业论文写作如何运用经济学研究的发现和证实的两个过程,特别强调了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八个问题或规则。

怎么样才能实现使学生具有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呢?除了学生从教师的课堂教授过程中领会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学校、以及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外,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本科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之后,都附有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作为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这两年教育部和学校也都提供资助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毕业论文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工作,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写文献综述,而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是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北京高校非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方案(试行)》对毕业论文提出三个评价基元。第一评价基元,是评价选题质量,要求选题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选题要能够解决本专业的某个理论、方法或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第二评价基元,是评价综合运用知识、文献、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基元,是评价论文或设计项目在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对毕业论选题提出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对科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了论证充分、论据确凿和逻辑性的要求,对论文的写作和文献引用等也都提出了符合现行科学论文标准的要求。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后在各种岗位上会面临接受领导和客户交给的工作委托,撰写调研报告、写计划书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所有这些委托都向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挑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本的科学素养,是高等学校应当给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或科研创新项目活动就是这种重要的给予之一。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是直接尝试用现代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更是直接尝试锻炼和展现自己科学素养能力的极好机会。

学生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也是反映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水平和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在检查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语中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选题判断有误,把写教科书的选题、写文献综述的选题、把超出自己专业能力的选题,都作为合格甚至优秀的选题批准开题,甚至成绩也评为优秀;一些评语不能判断毕业论文在立论、分析、写作和文献评论等方面的问题,评语抽象笼统,优缺点缺位等等。这种现象不仅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存在,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也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严重。这些都反映了教师本身有待于改进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管理层有待改善对论文评阅环节的控制。当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完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挑战时,实际上也折射了我们在指导学生培养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和整体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教师阅读和评论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是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责任所必需之外,还有两个有利于教师的“利己主义”理由:一是,检查和锻炼、提高我们自己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阅学生论文中所得到提高的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的学术批评与讨论,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校外其他部门委托的各种评阅工作。二是,学生选题的多样性、资料和证明的方式多样性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指导和评阅学生的论文实际也是我们从学生那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和好机会。

经济学本质上是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问题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应用性的。“问题”是指矛盾、差距或毛病,诸如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或差距,绩效与标准或目标的差距,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与差距,传统理论与新观点的矛盾,以及情况的突然变化等等。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Economic research methodology)的核心,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研究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方法论。经济学毕业论文或研究项目的进行,实际上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第15篇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发展形势面前,企业获得了诸多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要想占据更广阔的市场份额,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各方面的控制与管理,促进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长,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员工作为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视。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企业员工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以及自身的发展状况、员工的实际,剖析员工队伍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工作,以此促进员工素质的整体提升,进而推动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检索策略

1.检索工具:百度学术、知网、中文数据库万方信息资源系统、国家数字图书馆。

2.检索词:经济全球化,素质,员工素质,员工专业素质,员工基本素质,员工政治素质。(其中包括上位词同位词及下位词。)

3.拟定检索式:经济全球化and(素质or员工素质or员工政治素质or员工专业素质or员工基本素质)

三.检索结果

(在中文数据库万方信息资源系统检索到200条,贵州数字图书馆404条,百度学术85900条,知网171918条)

以下是部分文献:

1.测绘系统员工培训研究 作者:陈凌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吉林大学 时间:2007

2.M企业核心员工流逝的对策研究 作者:金依梅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南京大学 时间:2015

3.互联网支付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余对策研究 作者:郑志慧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时间:2016

4.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研究 作者:周雅琴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时间:2016

5.中国移动宁夏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模型搭建与应用研究 作者:赵琨鹏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时间2012

6.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星级酒店个性化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作者:彭昕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文献来源:四川财经大学 时间:2008

7.我国邮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作者:冯岩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时间:2017

8. 经济全球化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作者:曹海燕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来源:领导之友 时间:2004

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道德素质研究 作者:范伟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河北科技大学 时间:2011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王凯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齐齐哈尔大学 时间:2016

11.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家素质 作者:陈万春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来源:探索与争鸣

时间:2002

12.艾因泰克公司技术体系培训改进研究 作者:陈海霞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湖南大学 时间:2015

1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刘彬让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时间:2005

14.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人才的基本素质 作者:马文喜,吕春媚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时间:2012

15.论经济全球化对知识分子素质的新要求 作者:王军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来源:黑河学刊 时间:2005

四.检索效果评价

1.本次检索采用了四种检索工具,查询的结果包括学位论文,期刊等文献资料,检索工具不同检索词不同,查准率查全率也有所不同。